7.1 现代控制理论-发展历程回顾

7.1 现代控制理论-发展历程回顾
7.1 现代控制理论-发展历程回顾

7.1 现代控制理论—发展历程回顾(参考译文)

引言

本文介绍现代控制理论的主要方法及其发展的数学基础-控制系统理论。现在,学术界认为控制理论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有许多数学概念和方法,这些概念和方法使现代控制理论成为一个重要的、引人注目的应用数学分支。控制系统理论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并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本文将简单地进行描述。对控制系统理论的方法基础、起源、历史和各种应用进行总体回顾,它与数学和技术的相互作用促进了这一学科的发展。可以这样说:控制论的这些方法都有它们各自的价值并且继续在理论和实践中作出重要的贡献。

控制一词有两个主要的含义。首先,检测实物或数学装置是否能够达到令人满意的性能。其次,对装置进行操作或施加影响,使其按要求运行。控制就是使装置“从混乱到有序”(拉丁铭文)。

控制论的思想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期。在他的最有影响的著作“政治”一书中,写道:“……如果每个仪器可以完成自己的工作,遵循或预见其它装置的意愿……,如果梭子编织纬纱和拨子弹奏七弦琴而不需要手引导他们,那么首领将不需要仆人,主人也不需要奴隶。”

我们看到,亚里士多德用非常明晰的方式描述了控制理论的目标:使生产过程自动运行,完成人们要求的目标,并让人类获得自由。

首先,人类至高无上。自然或人工系统的描述更多的是人为的,往往不是它们是什么,而更多的是它们像什么。即使由欧几里得和亚历山大时期(200 - 284年)的丢番图的工作综合形成的古代数学,都是用三段论法进行描述。可以将世界看作是一个名词或动词。古代哲学家断言,世界在“没有太多”戒律下按照法律、所有生物体支配的方法进行论述。斐波那契(1170年至1250年)在他的书《算术宝典》中第一次尝试引入计算。然而,经过三个世纪后计算的重要性才得到体现。

笛卡尔(1596 ?1650年)提出了方法的概念。伽利略(1564年?1642年)开始使用物理实验,后来艾萨克·牛顿爵士(1642年?1727年)和拜伦·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1646年至1716年)引入微积分学,完成科学的第一次质变,将科学的运算基础(这主要是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转变成我们今天所知的现代形式。这些运算基础建立了数学的首要地位,从而产生了我们今天仍将生存的现实世界。这一新的思想包括物理实验的使用和涉及微分方程的数学模型的使用。至高无上的数学如此活跃,以致于科学家仍在继续涉及万事万物的数学表示,即数学模型,避免着手考虑存在性。他们有兴趣来求解这些数学模型,得到它们的特性,并研究这些数学模型的解。

然而,科学的性质和结构,主要是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经历了第二次质变,这是由于两类发现的结果[杰克逊,1994]。第一类发现指从数学模型获取万事万物的动态行为的限制。结果发现,所有的数学模型都有局限性:分析数学推理,确定性物理预测,闭环系统的结构稳定模型。另外,库尔特发现,任何足够一般的数学系统的一致性或完备性都无法用被广泛接受的逻辑原则证明。这与数学系统可以建立任何真实结果的数学基础相抵触。第二类发现与计算机科学和信息学的发展密切相关。通过引入计算机实验,这就扩大科学研究的运算基础。科学的第二次质变扩大了物理实验和数学模型的运算基础,包括将知识作为计算或数值实验的第三次运算基础。这些数值实验使科学家进入一个陌生的世界。用数学模型进行的深入的和非常复杂的计算实验确定了重新处理实际存在。为了更好地描述,数值实验恢复了存在的首要地位,而完成这一恢复的学科就是信息学。基本上,信息学可以定义为:“来自数学概念——计算,把这些数学概念转变为算法,以及受收敛性和复杂性约束的相关算法的研究。”这就是信息学的本质,将先进的数学概念成算法,用计算程序执行算法。从某种意义上说,信息学是可计算的线性代数。控制系统理论在科学的各个方面决定了科学的发展,这反过来又影响了控制理论的发展。

本文的结构如下。第2节介绍控制理论中的关键概念,重点是反馈、波动和优化的概念。第3节给出系统控制理论的频域方法,基本的概念是传递函数。第4节中描述基于微分方程理论的时域

代数方法。第5节阐述多项式矩阵域频率方法,这就非常自然地将经典的传递函数描述推广到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下一节将集中阐述作为代数法外延的几何法。最后,再下一节涉及结构有向图方法,对控制设计来说系统的结构是至关重要的。

控制理论中的基本概念

基于物理系统的数学模型,控制问题的数学描述本质上相当复杂,控制理论的基本思想相当简单且非常直观。这些重要思想可以在自然界中发现,也可以在人类进化和人类行为中发现。在控制理论中有三个基本概念。

第一个概念是反馈。查尔斯·达尔文(1805年至1882年)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长期存在着的反馈是物种进化的原因这一理论。后来,维托·伏特拉(1860年至1940年)使用这一概念来解释在一个封闭池塘里两个种群的鱼之间的平衡。但是,最有影响的是维纳(1885年至1964年)在生物学中引入了富有成果的正反馈和负反馈的概念。在贝尔电话实验室[迈尔,1970],这个词已经被早期的工程师引入到了工程中。现在,在几乎所有领域中,都是一个使用频繁的概念。反馈过程就是系统的状态(即输出)决定着在任何时刻控制量的计算方式的这样一个过程。

第二个关键概念是波动。这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了多次的一个基本原理。基本上,这一概念的思想是,我们没有必要施加过大和过猛的信号立即或直接驱动系统到希望的状态。常常控制系统让其波动会更有效且能够实际实现,并试图找到不会施加太大的信号就能驱动系统到期望状态的动力学。这一概念早期由霍尔[1907年]和一些工程师提出,霍尔[1907年]在比较政治经济学家的行为时,认为供需定律的合理作用必须允许波动,而工程师们还没有认识到在蒸汽发动机调速器中需要波动。需要有波动是一个非常普遍的原理,我们从数学规划的罚函数或内点法中同样发现了这一原理。

第三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优化。这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数学分支,其目标是找到变量值,以便在受到一些限制时使利润最大和成本最低。与控制理论具有密切关系,主要是因为在系统和控制理论中的大量的各种问题可归结为几个标准凸或准凸优化问题的线性矩阵不等式。重要的一点就是,由此产生的优化问题利用内点法可以非常有效地进行数值求解。因此,控制问题简化为优化问题构成原始问题的求解,显然具有很实际的意义[安德烈,2001],[Boyd,El Ghaoui,Feron 和Balakrishnan,1994]。此外,理查德·贝尔曼(1920 ?1984)提出的动态规划和Lev Pontryagin(1908 ?1988年)提出的用于非线性最优控制的最大值原理,奠定了现代控制理论的基础。

频域方法

首先对控制系统进行数学分析的方法之一就是频域方法。这是基于皮埃尔·西蒙·拉普拉斯(1749年至1827年),约瑟夫·傅立叶(1768 ?1830),奥古斯丁·路易·柯西(1789年至1857年)等的研究结果。频域法的核心概念是传递函数。线性时不变系统的传递函数定义为Y(s) / U(s),其中Y(s)是输出的拉普拉斯变换,和U(s)是系统输入的拉普拉斯变换。可以证明,传递函数是系统脉冲响应h(t)的拉普拉斯变换。因此,H(s) = Y(s) / U(s),即H(s)体现了系统传递特性。这种方法适用于线性时不变系统,特别是图形技术非常有效的单输入-单输出系统。

频域法是在解决大量长距离通讯系统的主要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为了减少放大器失真,Harold S. Black(1898年至1983年)经过六年的坚持,于1927年在放大器中引入负反馈使长途通讯发生了一场革命[Black,1934]。作为一种系统控制方法,在众多的应用领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Harry Nyquist在贝尔实验室提出了设计稳定放大器的理论(1889至1976年)。他推导出了基于传递函数极坐标图的一个稳定判据,一般称为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Nyquist,1932]。

后来,同样是在贝尔实验室,Hendrik Bode(1905 ?1982年)使用传递函数的幅值和相位频率响应图研究闭环稳定性,并引入了增益和相位裕量的概念[Bode,1940]。1947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辐射实验室,Nathaniel B. Nichols(1914年?1997年)提出了设计反馈系统的尼科尔斯图,建

立了伺服系统理论[James,Nichols和Phillips,1947 ]。控制系统设计的一个重要进展是由北美航空的Walter R. Evans(1920至1999年)引入的根轨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就是使用开环系统的极点和零点确定当某一个参数发生变化时闭环系统的特性。

经典控制理论就是在频域和s–平面中使用Nyquist、Bode、Nichols和Evans的方法来描述。需要的所有条件就是频率响应的幅值和相位,或开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和零点。对于单输入-单输出系统,所有这些条件非常容易得到,频率响应以及传递函数的极点和零点可以准确地确定。除此之外,可以使用增益和相位裕量的概念进行鲁棒设计。要确定复杂系统的传递函数,方框图代数用得很普遍。不需要系统动力学的内部描述,也就是说,只需要系统的输入/输出特性。

图形技术很难应用到多输入/多输出或多回路系统。由于多变量系统中控制回路间的相互关联,即便每个单输入/单输出转递函数都有可接受的阶跃响应特征和鲁棒性,整个系统也将不再如此。Horowitz提出的定量反馈理论,克服了许多的这些限制,提供了设计多变量系统的一个有效的办法[Horowitz,1963],[Horowitz和Sidi,1972]。定量反馈理论是一种频域技术,在对象不确定性的指定范围内运用尼科尔斯图实现鲁棒设计。基本方法是将所期望的时域响应变为频域容限,从而导出传递函数界。对于非线性系统,古典技术可被视为非线性系统的线性形式,在平衡点处系统特性是近似线性的。

在某些情况下,系统的上述描述是很有用的,但仍然非常有限。省略的重要因素是动态变化和系统中将输入变成输出的内部机理。因此,就要考虑一些新的系统描述,下面予以介绍。

时域代数方法

这种方法基于微分方程理论。微分方程理论是在Newton、Leibniz、Bernoulli兄弟、Jacopo Riccati (1676年~ 1754年),Leonhard Euler(1707 ~ 1783年)等创建的微积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约瑟夫·路易斯·拉格朗日(1736年至1813年)和威廉·罗文·汉密尔顿(1805至1865年)运用微分方程研究了动力系统的运动分析。

在这种表达式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稳定性。乔治·艾里(1801年至1892年)第一个使用微分方程讨论闭环系统的不稳定性[艾里,1840年]。詹姆斯·克莱克·麦克斯韦(1831年~ 1879年)分析了瓦特的蒸汽机调速器的稳定性[麦克斯韦,1868年]。基本思想是将运动微分方程进行线性化以便找到系统的特征方程,并且证明了如果特征方程的根具有负实部则系统是稳定的。后来,Edward Routh(1831年至1907年)提供了一种数值方法可以确定何时多项式具有负实部根,发表了一篇有关给定运动状态的稳定性的论文[Routh,1877]。Vishnegradsky[1877] 独立地利用微分方程分析了蒸汽机调速器的稳定性。但是,最完美和最一般的稳定性理论是由亚历山大·李雅普诺夫(1857至1918年)创建,他采用广义能量的概念研究了非线性微分方程的稳定性[李雅普诺夫,1893年],引入了一些一直沿用至今的概念和技术。根据李雅普诺夫的思想,Yakov Tsypkin(1919 - 1997)研究了稳定非线性控制设计的相平面,而瓦西里·米哈伊·波波夫[1961年]提出了非线性稳定性分析的园判据。

时域中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最优控制和估计。约翰·贝努利(1667 ~ 1748年)第一次清晰地阐述了最优性原理。伯努利和牛顿独立解决了最速降线问题,从而牢固确立了微积分的强有力地位。后来,皮埃尔·德·费马(1601 ~ 1665年)(光学)、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1777 ~ 1855年)、让·达朗贝尔(1717 ~ 1783年)、顾拜旦·莫佩屠斯(1698 ~ 1759年)、欧拉、拉格朗日、汉密尔顿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 ~ 1955)(力学)明确地阐述了各种最优性原理。理查德·贝尔曼在1957年明确地提出了离散时间系统最优控制的动态规划原理[贝尔曼,1957年],而列夫·庞特里亚金于1958年提出了求解非线性最优控制问题的最大值原理[庞特里亚金等,1962年],这两个最优性原理描述最优反馈控制律的特性。贝尔曼的主要思想是引入一个满足汉密尔顿-雅可比方程的价值函数(贝尔曼函数)。另一方面,庞特里亚金最大值原理的基本思想是利用协态方程使与系统相关的哈密顿函数最大化。值得指出的是这两种方法的结论是相同的。然而,庞特里亚金最大值原理推

广了力学中的拉格朗日乘子的概念,贝尔曼最优性原理提供了一个新颖的观点,那就是价值函数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具有重要作用[约内斯库和波比亚,1981年]。现代控制理论起始于鲁道夫·卡尔曼的工作,他出版了一系列著作,在这些著作中提出了非线性系统理论的主要问题。[卡尔曼和贝塔朗姆,1960年]研究了在时域中非线性系统的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卡尔曼,1960a ]讨论了系统的最优控制以及线性二次型调节器的设计。[卡尔曼,1960b] 提出了最优滤波、估计理论与离散卡尔曼滤波的设计方程。[卡尔曼和布希,1961]提出了连续型卡尔曼滤波器。为了克服频域方法的限制(需要很多设计技巧,并且不能提供唯一的反馈),卡尔曼引入了状态的概念,它是一种在输入与输出之间起中介作用的数学实体。这个概念的重要性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动力系统的状态强调因果关系和内部结构的观念。对于有限维系统,即状态属于一个有限维向量空间的系统,可以用下列形式的一阶向量微分方程来描述:

(7.1) 其中,x(t )为内部变量向量,即系统的状态,u(t)为控制输入向量,y(t)为测量输出向量。矩阵A、B和C描述了系统的动态关联。

卡尔曼在控制和估计理论中使用这种描述形式明确地阐述了反馈控制和最优化的概念。他在控制理论中引入了可控性、可观测性、可检测性等基本概念,并用它们来确定一个如下形式的反馈控制律:

(7.2) 以便达到合适的闭环性能。在标准线性二次型调节器问题中,通过极小化一个二次型性能指标来确定反馈矩阵K:

(7.3) 其中Q和R为加权矩阵,这是设计参数。线性二次型调节器设计的重要性在于,如果Q和R选择正确,那么就可以计算反馈增益矩阵K使J取有限值,即涉及u(t)和x(t )加权范数的积分是有界的,因此,u(t)和x(t )最终趋向于零。这种特性保证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卡尔曼,Falb和Arbib,1969年]。像u(t) = -Kx(t) 这样的反馈控制律称为静态的。另一种是动态反馈补偿形式:

(7.4) 其中补偿器的输入是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现在的设计问题就是如何选择矩阵E、F、G和H才能使系统获得良好的闭环性能。线性系统理论这一根本问题的有效求解方法包括:极点配置、局部和精确扰动抑制、受限解耦、扩展解耦、左可逆性,并行解耦和极点配置,并行扰动定位和解耦等,都可以通过动态补偿来获得。然而,使用动态补偿进行设计的缺点和限制在于补偿器的维数和被控对象的维数一样大,可控性或可观测性子空间不是最小维数,缺乏透明度,与频率响应方法的关系不明显。几何方法和结构有向图方法考虑这些最小子空间,因而为解决线性系统理论的根本问题给出了非常优美的和有效的设计算法。此外,使用静态或动态反馈设计方法得到的线性二次型调节器不能保证鲁棒性。

设计控制器以满足鲁棒稳定性和一些性能指标的问题就称为鲁棒控制。H∞控制理论是现代控制理论的基石之一,发展鲁棒控制理论就是要解决那些实用性很强的实际问题。被广泛接受的解决鲁棒控制问题的现代技术就是将其简化成线性矩阵不等式问题(LMI问题)。历史上,LMI问题第一次出现在1890年,当时李雅普诺夫证明线性动态系统

(7.5)

是稳定的,即其所有轨迹收敛于零,当且仅当矩阵不等式有解:

(7.6)

上式对未知矩阵P是线性的。在1940年,Lu’re、Postnikov和其他学者将李雅普诺夫方法应用到驱动器中带非线性的控制问题,从而获得了用LMI形式表示的稳定性准则。这些不等式是依赖于频率的多项式不等式。

后来,在1960年弗拉基米尔·雅库波维奇、波波夫、卡尔曼、安德森和其他学者研究得到了正实引理,该引理将LMI问题简化成简单的图形准则:波波夫圆判据和Tsypkin判据。可以公正地说,雅库波维奇是LMI领域之父。他早在1962年发表的有关某些特殊矩阵不等式的求解的一些结果是众所周知的。约内斯库和斯托伊卡[1999年] 基于广义波波夫-雅库波维奇理论研究了鲁棒镇定和H∞问题。将鲁棒控制问题简化成LMI问题提供了一种解答方案。关键的思想是卡尔曼-雅库波维奇-波波夫引理:

已知一个数γ≥0,单输入单输出最小系统(A,b,c)的两个n维向量b、c和一个n×n维赫尔维茨矩阵A,如果矩阵对(A,b)是完全可控的,那么存在q满足:

(7.7) 当且仅当

(7.8) 对所有实数ω成立。

卡尔曼-雅库波维奇-波波夫引理将控制理论的两个领域联系起来:频率法和时域代数法。这导致了正实引理,有界实引理,圆判据,网络理论,自适应控制等。波波夫[ 1962 ]提出了用于判定非线性的绝对稳定性的著名的波波夫频域稳定性判据。波波夫的判据可以使用图形化的手段检查,方法是验证非线性系统“线性部分”的奈奎斯特图仅限于复平面的一个特定区域中。雅库波维奇[1962年,1964年]建立了波波夫判据和满足某些矩阵不等式的正定矩阵的存在性之间的联系,从而创建了控制理论中的线性矩阵不等式分支。LMI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有效地利用内点法求解。由于发表于1984年的卡马卡的工作,内点法开始了数学规划的革命。在1988年,涅斯捷罗夫和涅米洛夫斯基发展了直接应用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的内点法,表明LMI可以用凸优化技术有效地求解[Boyd,Ghaoui,Feron和Blakrishnan,1994年]。一般来说,在控制问题中我们没有遇到规范型或半定型的LMI问题,而更多的是存在矩阵变量。大多数软件包用来求解规范型或半定型的LMI问题。因此,预处理阶段是必要的。将非线性凸矩阵不等式转换成LMI问题,我们可以使用Schur补:

(7.9)

在鲁棒性中一个非常有用的技巧是由保罗·芬斯拉(1894 ~ 1970年)给出的引理,该引理直接来源于LMI理论的另一个定理:

下面的描述是等价的

(7.10)

最近,涅斯捷罗夫证明,多项式的正性可以表示为一个线性矩阵不等式。这就给出了对控制中

遇到的几个问题的新的统一的认识:多项式的谱分解(以及H2和H∞最优控制),多项式全局优化(鲁棒稳定性分析),正实和有界实引理(非线性系统控制及H∞控制),多项式稳定的充分条件(鲁棒分析和设计)。

多项式矩阵域频率方法

这个方法考虑了一个矩阵分数描述和多项式方程的设计,它扩展了经典的具有强大设计能力的传递函数表述法,将多输人多输出系统表述成输入输出形式,而不是状态空间形式。

Rosenbrock[1974年]和Wolovich[1974年]认为这种方法的基础是在零初始条件下微分方程的拉氏变换得到的复变量s的多项式。m-输入、p-输出的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动态行为可以由一个真分数p×m传递矩阵T(s)表示

(7.11) 并且该真分数传递矩阵总是可以分解为T(s)=R(s)P(s)-1,其中R(s)和P(s)是维数分别为p×m和m×m 的相对右互质多项式矩阵。

使用这种表示形式,Wolovich提出了能够获得任何期望的闭环传递矩阵的非常一般的补偿器。为了求解任意极点配置、静态和动态解耦以及精确模型匹配这些基本问题,在这方面的补偿器需要专门设计。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设计目标可以在频域里根据期望的传递矩阵进行最好的描述,并且可以利用多项式矩阵补偿方法实现任何期望的传递矩阵。

这一方法的最新发展就是多项式系统理论[隆贝里和伊里伦,1983],[伊里伦,2003]。微分系统的基本思想是将微分算子p=d/dt解释为从可微时间函数空间X到其本身的线性映射。因此,微分方程用p-多项式方程表示。镇定、非互联系统估计和诊断的问题可以得到解决。这种理论的优势是它的许多特征与经典传递函数方法类似,但是在多变量情形下却极为有效。多项式系统理论的主要缺点是基本的运算在p-多项式环(这是一个弱代数结构)中进行。对于一个未知信号,p域多项式的方程组无法求解。因此,方程求解用结构性因素取代。

后来,威廉姆斯[1991年,1997年]引入了行为系统理论的概念,它原则上与多项式系统理论是一样的。

LMI提供了系统理论的多项式矩阵域频率方法的技术支持。事实上,在实轴上为正的多项式集合是一个凸集,可以用LMI描述。源于绍尔的工作的这种思想与大卫·希尔伯特的(1862 ~ 1943年)关于代数平方和分解的第17问题有关。多项式矩阵的充分稳定条件可以用LMI表示:多项式矩阵R(s)是稳定的,当且仅当存在一个多项式矩阵P(s)与矩阵P = P* > 0 满足LMI

(7.12) 其中,V是一个特殊置换矩阵。

几何方法

线性系统理论的几何方法是代数方法的推广,起源于巴赛尔、拉切和麦姆[1969年]以及巴赛尔和麦姆[1969a,b]的论文,在那些论文中引入了受控不变量和条件不变量。旺汉姆和摩尔士[1970]将这些对象更名为:(A,B)不变量和(C,A) 不变量,它们在多变量控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并建立了闭环多变量系统的几何设计方法。

旺汉姆[1979] 使用线性空间的抽象几何概念综合几何方法并阐明线性控制理论中许多问题的一种简洁的且无坐标的表示和解决方案,包括:模型匹配、干扰抑制、参考跟踪、解耦和极点配置等。巴赛尔和麦姆[1982]、舒马赫[1983]采用了新的几何对象,所谓的自有界受控不变量和自隐藏条件不变量,这证明在极小化动态补偿器的复杂性方面以及求解上述的具有稳定性问题是非常有效的。补偿器的极小化是线性系统理论几何方法的关键问题。

现在,致力于将卡尔曼控制和卡尔曼滤波(H2控制和过滤)与几何解耦联系起来,从而有可能解决离散和连续时间情况中的奇异问题[Stoorvogel,1992] [Saberi,Sannutiand and Chen,1995],

[Marro,Prattichizzo and Zattoni,2002]。

这种方法的主要缺点是将矩阵代数的比较简单的语言化为高维向量空间中的更抽象的语言,几乎丧失对问题的直观解释。

结构有向图方法

控制理论的所有上述方法都有严重的局限性:

(1 )无论是微分方程形式还是多项式矩阵频率形式,系统描述中的系数都是数值准确已知的。

(2 )与系统分析和控制器综合相关的算法都是基于矩阵运算而不考虑任何系统或反馈的特定的结构。

(3 )反馈综合的方法适合于输入、输出和状态降低了的系统。大系统、稀疏性的典型特征没有在这些方法中考虑。

为了克服这些局限性,将研究有向图理论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思想是详细描述结构方法,以便获得具有最小结构的反馈矩阵类,获得线性控制理论的基本问题的解,这些解在最小意义上改变了系统的初始结构。大规模线性系统的有向图理论方法的第一次全面分析一直被认为由Andrei[1984,1985]完成。该方法把握系统的结构及其性质,当修改数值参数时这些都是不变量,并以最小结构设计反馈矩阵。因此,将基本问题的求解过程嵌入在一些维数较小的子空间中,那里的数值计算是重要的。

对任何大规模、时不变、线性动态系统,有向图以非常规范的方式相关联。该图由大量的与系统矩阵的非零元素相关的节点和边构成。在这种表示形式中,引入了大量的有向图对象:上确界(A,B)不变量子有向图,上确界(A,B)可控子有向图和下确界(C,A)不变量子有向图。[安德烈,1983,1984,1985] 给出了使用这些有向图确定反馈矩阵的最小结构的条件。考虑的主要问题是有向图极点配置、有向图精确扰动抑制、合并考虑极点配置与有向图精确扰动抑制、有向图解耦、合并考虑有向图解耦与精确扰动抑制。有向图理论方法的关键问题在于反馈矩阵的结构直接由系统结构确定。在维数小的子空间中数值计算量大大减少。利用这一技术,设计过程的结构本质得到更好的理解。因此,反馈矩阵的结构和它的一些元素以这样一种方式确定以至于闭环系统的期望特性保持不变(独立参数的数值),其余的反馈矩阵参数可考虑满足其它一些设计要求或优化。有向图理论表示要求系统结构的最低限度修改,以实现期望的特性[安德烈,1984,1985]。后来,Reinschke [1988] 和Wend[1993]加强了这一方法。

结论

在此我们全面介绍了控制系统理论的发展,包括频域方法,时域代数方法,多项式矩阵域频率方法,几何方法和结构有向图方法。一般结论就是,控制理论现在已经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在这个领域许多先进的数学概念、技术和方法共同作用产生一个非常重要且有深远影响的应用数学的实体。控制系统发展既来源于数学的进展又来源于技术的进步。求解控制理论中的基本问题的主要方法和技术来源于数学规划理论与最优控制。半定规划、二阶锥规划与内点法的发展导致方法和算法的主体,能够在大量的不同领域以统一的方式解决实际的设计和管理问题。

摘自:先进的建模与优化中心信息研究所,2004年

公司历程回顾总结词

公司历程回顾总结词 一个公司经历了十年,一个公司走过了十年。以下是小编带来公司历程回顾总结词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公司历程回顾总结词例 1 根据这次年会的议题安排,允许我先对城市规划信息化工作做一个回顾性的总结,题目是《中国城市规划信息化十年回顾与发展》。以计算机通信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二十世纪下半页悄然兴起,逐渐引发了方兴未艾的产业革命,并以历次产业革命未有的速度、广度、深度深入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迅速的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乃至思想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政府运作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作为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代表,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发展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科技因素之一,信息化技术进入我国城市规划领域的近二十年间,为城市规划提供了现代化的技术支撑,逐步成为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过程中不可或却的辅助手段,极大的提高了城市规划水平和效率,并在人类社会城市规划进程中为城市规划的龙头和作用体现提供了强大的科技平台。 之所以选择十年作为我们回溯中国城市规划信息化建设的时间单位,很大程度是为了便于回顾分析和总结评价,而以95年成立了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城市规划管理委员会办公自动化专业组为起点,这正是我们蓬勃发展的机遇期,

在召开的第一次专业组会议确立了我国城市规划全行业第一个信息化技术研究和交流的学术性组织,标志着信息化技术作为城市规划领域新技术应用方向,在当时已经成为许多城市规划人类的共识,并立志于推动城市规划信息化技术向广度和深度做出不懈努力。在城市规划信息化建设可以用日新月异来说,过去的十年既艰难又成果丰硕。 其实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城市规划信息化已经开始了探索的征途,但是当时信息化的水平,但是国内信息化技术更多是对国外成熟产品和技术的引进,更多是局限在规划设计和城市测绘领域的计算机技术的引进和零用,而信息技术的高技能、高效率的特征,开始引起了一些领导者的关注,开始探索城市规划工作引进信息技术的可能性,比如说一些城市规划部门设立了专门的信息管理机构,利用社会的技术力量推进城市规划和地理信息的采集应用,而一些城市则不惜工本引进成套工本和专业人才,希望构建城市规划信息技术制高点,更好的应用,比如说87年作为全国首例广州市城市规划局引进了美国大型地图数据库软件以及计算机系统,成立了专门的机构自动化中心,这些引进的技术和产品将中国城市规划行业更直观的了解到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凝聚了自身的发展目标,然而由于基础数据的匮乏,成本的高昂,程序开发的滞后和管理人员自身技能的不足,使这些技术和产品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远远落后于人们的期待,那时

自动控制原理论文

自动控制 摘要:综述了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情况,指出自动控制理论所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即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最后指出,各种控制理论的复合能够取长补短,是控制理论的发展方向。 自动控制理论是自动控制科学的核心。自动控制理论自创立至今已经过了三代的发展:第一代为20世纪初开始形成并于50年代趋于成熟的经典反馈控制理论;第二代为50、60年代在线性代数的数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控制理论;第三代为60年代中期即已萌芽,在发展过程中综合了人工智能、自动控制、运筹学、信息论等多学科的最新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智能控制理论。经典控制理论(本质上是频域方法)和现代控制理论(本质上是时域方法)都是建立在控制对象精确模型上的控制理论,而实际上的工业生产系统中的控制对象和过程大多具有非线性、时变性、变结构、不确定性、多层次、多因素等特点,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因此,自动控制专家和学者希望能从要解决问题领域的知识出发,利用熟练操作者的丰富经验、思维和判断能力,来实现对上述复杂系统的控制,这就是基于知识的不依赖于精确的数学模型的智能控制。本文将对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的发展情况及基本内容进行介绍。 1自动控制理论发展概述 自动控制是指使用自动化仪器仪表或自动控制装置代替人 自动地对仪器设备或工业生产过程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的状态或性能指标。对传统的工业生产过程采用自动控制技术,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一些恶劣环境下的控制操作,自动控制显得尤其重要。 自动控制理论是和人类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的一门学科,是自动控制科学的核心。自从19世纪M ax we ll对具有调速器的蒸汽发动机系统进行线性常微分方程描述及稳定性分析以来,经过20世纪初Ny qu i s t,B od e,Ha rr is,Ev ans,W ie nn er,Ni cho l s等人的杰出贡献,终于形成了经典反馈控制理论基础,并于50年代趋于成熟。经典控制理论的特点是以传递函数为数学工具,采用频域方法,主要研究“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但它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即对“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不宜用经典控制理论解决,特别是对非线性、时变系统更

现代控制理论发展史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的报告

自动控制技术与人类科技文明 Automatic Control & Human Civilization 前言 从远古的漏壶和计时容器到公元前的水利枢纽工程,从中世纪的钟摆、天文望远镜到工业革命的蒸汽机、蒸汽机车和蒸汽轮船,从百年前的飞机、汽车和电话通讯到半个世纪前的电子放大器和模拟计算机,从二战期间的雷达和火炮防空网到冷战时代的卫星、导弹和数字计算机,从六十年代的登月飞船到现代的航天飞机、宇宙和星球探测器,这些著名的人类科技发明直接催生和发展了自动控制技术。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在实践中升华。经过千百年的提炼,尤其是近半个世纪工业实践的普遍应用,自动控制技术已经成为人类科技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随着新型制造业的兴起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新的维纳和卡尔曼将陆续诞生。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

I.前期控制(Early Control)(1400B.C. - 1900) (0)中国,埃及和巴比伦出现自动计时漏壶 (1400B.C. ~1100B.C.)。孙武著《孙子兵法》 (600B.C.) (1)秦昭王时,李冰主持修筑都江堰体现的系 西汉漏壶统观念和实践(300B.C.) 2

(2)亚历山大的希罗发明开闭庙门和分发圣水等自动装置(100年) (3)中国张衡发明水运浑象,研制出自动测量地震的候风地动仪(132年) 3

(4)中国马钧研制出用齿轮传动的自动指示方向的指南车(235年) (5)中国定向驾驶舵(1180年) (人类首台控制机构)(6)中国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 记载有程序控制思想(CNC)的提花织 机结构图(1637年) 4

公司年会发言稿

公司年会发言稿 天气渐渐冷了下来,这一年也快结束了,一个企业在这一年的年尾是非常有必要对公司这一年的发展做出一个总结的,尤其是在年会上。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公司20xx年年会发言稿,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公司20xx年年会发言稿(一) 亲爱的员工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里,我们公司又迎来了新的一年。今天,我怀着无比高兴和感恩的心情,把大家召集在一起,聚到这里,共同组织召开201*年“感恩过去,放飞未来”主题年会。 首先感谢大家在过去的一年里不离不弃,辛勤工作,为公司的发展建设所做的努力和付出。 谢谢大家!在此我隆重地给大家鞠个躬。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公司整体工作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一切成绩的取得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起了一个组织者的作用。一年以来,我更多地是通过每周的全体员工大会,给大家讲一些做人做事方面的体会、经验和心得。期望通过这些形式统一一下大家的思想认识,从而形成我们共同的价值观、世界观,因此有利于我们上下一条心,通过大家共同努力,把我们这份神圣的事业,做稳做强。

201*年年初,我们把公司确定为“规范发展年”,检验一年来的工作,我们基本上达到了年初的预期目标。 总结一年来,我们分别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公司组织架构和流程方面 201*年中旬我们在管理层进行了一次大胆的改革创新,对中高管理层进行了调整,提拔了窦毓玲为公司副总,苏世成为市场部总监,聘用了有多年现货经营经验的周文波为公司副总。同时,更新修正了许多管理制度,规范了各部门的岗位职责,定岗定编,使每个员工都能够在公司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出了个人的潜能。这期间,业务部组织了部门专业技能和业务知识培训,行政部建立和完善了各个部门绩效考核管理制度等,公司所有部门的工作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从而为公司的规范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团队基础。 二、员工福利方面 长期以来,我们公司对员工福利工作都十分积极主动,201*年在员工福利方面我们又采取了许多具体的措施,使员工福利更加日常化、实效化。首先,按时缴纳员工的社会保险,我们区别于其他私营公司,除了法定三险外,还另外为员工缴纳工伤和失业两项保险费用。其次,为员工提供了探亲往返车票报销,节假日福利奖金,提供了带薪年假和带薪病假等等。总之,公司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员工创造更多的福利,使每个员工都在福利方面得到了更多的实惠和保障。

自动控制现代控制与智能控制的关系

自动控制、现代控制与智能控制的关系 一、基本区别 控制理论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阶段,已进入“大系统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阶段。智能控制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是现代控制理论在深度和广度上的拓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和相互渗透,也推动了控制科学与工程研究的不断深入,控制系统向智能控制系统的发展已成为一种趋势。 自动控制理论中建立在频率响应法和根轨迹法基础上的一个分支。经典控制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单输入、单输出的自动控制系统,特别是线性定常系统。经典控制理论的特点是以输入输出特性(主要是传递函数)为系统数学模型,采用频率响应法和根轨迹法这些图解分析方法,分析系统性能和设计控制装置。经典控制理论的数学基础是拉普拉斯变换,占主导地位的分析和综合方法是频率域方法。建立在状态空间法基础上的一种控制理论,是自动控制理论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控制理论中,对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主要是通过对系统的状态变量的描述来进行的,基本的方法是时间域方法。现代控制理论比经典控制理论所能处理的控制问题要广泛得多,包括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定常系统和时变系统,单变量系统和多变量系统。它所采用的方法和算法也更适合于在数字计算机上进行。现代控制理论还为设计和构造具有指定的性能指标的最优控制系统提供了可能性。 智能控制(intelligent controls)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能自主地驱动智能机器实现控制目标的自动控制技术。 二、华山论剑:自动控制的机遇与挑战 传统控制理论在应用中面临的难题包括:(1)传统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分析是建立在已知系统精确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而实际系统由于存在复杂性、非线性、时变性、不确定性和不完全性等,一般无法获得精确的数学模型;(2)研究这类系统时,必须提出并遵循一些比较苛刻的假设,而这些假设在应用中往往与实际不相吻合;(3)对于某些复杂的和包含不确定性的对象,根本无法用传统数学模型来表示,即无法解决建模问题;(4)为了提高性能,传统控制系统可能变得很复杂,从而增加了设备的初始投资和维修费用,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 为了讨论和研究自动控制面临的挑战,早在1986年9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及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1EEE)的控制系统学会在加利福尼亚州桑克拉拉大学(University of Santa Clare)联合组织了一次名为“对控制的挑战”的专题报告会。有50多位知名的自动控制专家出席了这一会议。他们讨论和确认了每个挑战。根据与会自动控制专家的集体意见,他们发表了《对控制的挑战——集体的观点》,洋洋数万言,简直成为这一挑战的宣言书。 到底为什么自动控制会面临这一挑战,还面临哪些挑战,以及在哪些研究领域存在挑战呢? 在自动控制发展的现阶段,存在一些至关重要的挑战是基于下列原因的:(1)科学技术

如何撰写企业发展历程回顾材料

如何撰写企业发展历程回顾材料 课程描述: 撰写企业发展历程回顾材料是总结回顾企业发展历史,制定下一步发展阶段战略目标的重要环节;同样密切关系到企业下一步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方向。因此,撰写企业发展历程回顾材料对企业发展有极其深远的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您将清晰地认识到撰写企业发展历程回顾材料对企业的重大意义。同时,我们将通过案例展示,让您全面掌握撰写企业发展历程回顾材料的方法。 解决方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虽然各行各业在撰写企业历史回顾材料时,都有自己的方法与技巧,但万变不离其宗!下面我们从实战经验中给大家总结一些方法流程,以便大家参考,帮助我们少走弯路,直达成功。 撰写企业历史回顾材料一般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明确撰写内容; 二是确定撰写方式; 三要掌握撰写技巧; 四是要完善文稿修订。

在撰写企业历史回顾材料内容的确定上,我们主要从前传以及正传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接下来,我们要掌握企业发展历程回顾材料撰写方式。 接下来,我们还要把握企业发展历程回顾材料的撰写技巧。

最后,我们还要做好完善文稿的修订工作。 一,我们要以相互交换文稿的形式,互相对照检查,重点是检查错别字、错误语法以及文稿一致性和连贯性的问题,确保文稿的准确。 二,主编负责审核各个撰稿人的主题是否明确,是否和布置的中心思想一致,文稿中有没有违背企业文化的语句和段落等。 三,我们还要做好时间方面的取证。由修正人员对照检查文稿中的时间描述是否准确,是否与收集的资料相一致,是否存在模糊时间 概念的现象等。

我们把这几个方面结合起来,就形成了“撰写企业发展历程回顾材料”的整套方法流程。 或许文字的话大家并不是很清楚,我们可以看下面的思维导图,能让你更加形象的理解和明白该如何撰写企业发展历程回顾材料。

现代控制理论概述及实际应用意义

13/2012 59 现代控制理论概述及实际应用意义 王 凡 王思文 郑卫刚 武汉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摘 要】控制理论作为一门科学技术,已经广泛地运用于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介绍了现代控制理论的产生、发展、内容、研究 方法和应用以及经典控制理论与现代控制理论的差异,并介绍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提出了学习现代控制理论的重要意义。【关键词】现代控制理论;差异;应用;意义 1.引言 控制理论作为一门科学技术,已经广泛地运用于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我们的教学也使用了控制理论的方法。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大家在课堂上听,本身可看作一个开环函数;而同学们课下做作业,再通过老师的批改,进而改进和提高老师的授课内容和方法,这就形成了一个闭环控制。像这样的例子很多,都是控制理论在生活中的应用。现代控制理论如此广泛,因此学好现代控制理论至关重要。 2.现代控制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现代控制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经过了很长的时期。从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它的发展过程反映了人类由机械化时代进入电气化时代,并走向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其产生和发展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的发展。 2.1 现代控制理论的产生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核能技术、空间技术的发展,从而对出现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非线性系统和时变系统的分析与设计问题的解决。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需要迅速 地发展控制理论,而且也给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准备了两个重要的条件—现代数学和数字计算机。现代数学,例如泛函分析、现代代数等,为现代控制理论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分析工具;而数字计算机为现代控制理论发展提供了应用的平台。 2.2 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五十年代后期,贝尔曼(Bellman)等人提出了状态分析法;在1957年提出了动态规则;1959年卡尔曼(Kalman)和布西创建了卡尔曼滤波理论;1960年在控制系统的研究中成功地应用了状态空间法,并提出了可控性和可观测性的新概念;1961年庞特里亚金(俄国人)提出了极小(大)值原理;罗森布洛克(H.H.Rosenbrock)、麦克法轮(G.J.MacFarlane)和欧文斯(D.H.Owens)研究了使用于计算机辅助控制系统设计的现代频域法理论,将经典控制理论传递函数的概念推广到多变量系统,并探讨了传递函数矩阵与状态方程之间的等价转换关系,为进一步建立统一的线性系统理论奠定了基础。 20世纪70年代奥斯特隆姆(瑞典)和朗道(法国,https://www.360docs.net/doc/b04622574.html,ndau)在自适应控制理论和应用方面作出了贡献。 与此同时,关于系统辨识、最优控制、离散时间系统和自适应控制的发展大大丰富了现代控制理论的内容。 3.现代控制理论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现代控制理论的内容主要有为系统辨识;最优控制问题;自适应控制问题;线性系统基本理论;最佳滤波或称最佳估计。 (1)系统辨识 系统辨识是建立系统动态模型的方法。根据系统的输入输出的试验数据,从一类给定的模型中确定一个被研究系统本质特征等价的模型,并确定其模型的结构和参数。 (2)最优控制问题 在给定约束条件和性能指标下,寻找使系统性能指标最佳的控制规律。主要方法有变分法、极大值原理、动态规划等极大值原理。现代控制理论的核心即:使系统的性能指标达到最优(最小或最大)某一性能指标最优:如时间最短或燃料消耗最小等。 (3)自适应控制问题 在控制系统中,控制器能自动适应内外部参数、外部环境变化,自动调整控制作用,使系统达到一定意义下的最优。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2021年公司年会个人心得感悟范文五篇

2021年公司年会个人心得感悟范文五篇 年会指某些社会团体一年举行一次的集会,是企业和组织一年一度的“家庭盛会”,主要目的是客户答谢,激扬士气,制造快乐能量,营造组织气氛、深化内部沟通、促进战略分享、增进目标认同,并制定第二年的目标,为新一年度的工作奏响序曲。那你知道2021公司年会个人感想及收获都有那些吗?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2021年公司年会个人心得感悟范文五篇,希望大家喜欢! 公司年会个人心得感悟范文1 转眼间,公司年会圆满结束,大家欢聚一堂,不亦乐乎。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__公司的年会,也是我步入社会后,参与的第一个年会。大学时期,一直企盼着能进入学生会,做文艺部部长,组织大家进行各种娱乐活动,但因为某种原因,愿望被迫落空。终于,部门领导给了我这个机会。筹备年会之前,以为自己只能是被动的聆听和参会,没想到第一次却是亲身参与到了会议的筹备之中,那就是——主持。 从没有过主持经验的我,这次让我得到了锻炼和挑战,虽然是小事情,但仍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比如表情,节目间的串词衔接,以及和台下观众的互动等等,最终让我和我的搭档完成的很顺利。 本次年会的节目很少,但都堪称经典。由营销中心的同事们带来的诗朗诵——《啊! 青春》,诉说的青春充满着力量,充满着期待、志愿,充满着求知和斗争的方向,让我们懂得,只有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心得体会范文青春才能是美好的。 回望去年的短短几个月,当凝视这些可爱的人们,这注定又是一条百味杂陈的心灵之旅。虽然来到__不到半年的时间,但是能感受到过去一年泰达人走过的路程、取得的成绩,无论是震撼还是感动,无论是眼泪还是欢笑,在这一刻,已经渐渐显现出它超越时间的力量,因为一切的变动最终都会投射到人们的内心,并留下无法抹去的印记。 作为__人,这里就是我们梦的港湾,是我们实现梦的地方。而“成于忍,毁于躁”,所有的成功都需要付出时间去等待它的果实,相信__,相信自己,相信这股激流般的力量。为了梦想成真,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戒骄戒躁,朝着梦想一步步踏实前进。

公司发展史范文_企业发展历程范本

公司发展史范文_企业发展历程范本 每一个能够发展起来的公司,都有着一段发展的历程,如何将这段发展历程记录下来呢,下面是为你整理的公司发展史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公司发展史范文篇1 19xx年,中至信家具创始人陈中信以超人胆识,率领一帮时代的弄潮儿来到广东顺德,在这片"家具制造王国"的热土上开疆拓土,进军家具行业。 徽商出身的陈中信先生,慧眼如炬,以职业企业家的敏感度和对家具文化内涵的理解,准确预测到家具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要想尽快在家具行业生存下去,就必须做别人不敢做、别人想不到的产品。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他把目光锁定在成功人士的身上,因为这部分人综合素质高,有崇尚高雅的文化理念,并且有资本、有实力购买价格昂贵的家具用品,因此生产与之相匹配的高附加值家具产品一定会有很大的市场。 于是,从20xx年开始,中至信家具公司进行产品转型,把产品定位在"品牌化、高档化、欧美化",立足高端、高附加值家具产品,这次对公司产品准确的定位,是中至信家具公司第一次战略性的胜利,也是中信家具公司迅速崛起的奠基石。搏击长空中至信家具在腾飞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企业定位的准确,中至信如雄鹰般展翅地飞速发展。20xx年,中至信硕果累累,获得生产、销售全面大

丰收。三月份美式家具象牙白"夏洛蒂"系列产品隆重登场,国内各大中城市"夏洛蒂"专卖店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销售订单直追公司拳头产品"圣洛克"。在各地经销商争夺"夏洛蒂"经销权的热潮中,公司新产品欧式"美特世家"光彩夺目亮相八月深圳展会,短短半年时间公司连续设计制造两个系列新产品,加上公司"美特美家"和"圣洛克"两个系列,迅速发展专卖店将近200家,这就是被业界传为神话的"中至信速度"!这就是中至信家具品牌的影响力!这就是中至信家具公司董事长陈中信先生的人格魅力的展示!中至信的此番成就,在欧美家具生产厂家中开辟了专卖店发展最多、设计生产产品系列最多的厂家之先河!在同行业中被传为佳话。 胸有成竹完善产品供应链及物流 为了解除经销商及时供货的后顾之忧,"让经销商零库存"!中至信不惜占用公司庞大资金增加产品库存,公司大型的现代化物流中心也由3万平方米增加到6万平方米,从而解除经销商及时供货的后顾之忧,经销商只要订单传到公司,业务部门马上就安排物流中心及时发货,这样经销商不用占用资金增加库存,又使消费者能在第一时间看到自己购买的家具安装在家中。这种"中至信速度"在同行业中也是首屈一指。中至信人凭着对自己产品那种自信,凭着对各地经销商的充分信任, 公司大型的物流中心不但没有形成产品积压,而且在十月黄金周期间很多专卖店生意火爆,充分发挥了强大的供货能力。 品牌创新引领欧美家具潮流

现代控制理论的论文

第一章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 本学期学习了现代控制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现代控制理论建立在状态空间法基础上的一种控制理论,是自动控制理论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在现代控制理论中,对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主要是通过对系统的状态变量的描述来进行的,基本的方法是时间域方法。现代控制理论比经典控制理论所能处理的控制问题要广泛得多,包括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定常系统和时变系统,单变量系统和多变量系统。它所采用的方法和算法也更适合于在数字计算机上进行。现代控制理论还为设计和构造具有指定的性能指标的最优控制系统提供了可能性。现代控制理论的名称是在1960年以后开始出现的,用以区别当时已经相当成熟并在后来被称为经典控制理论的那些方法。现代控制理论已在航空航天技术、军事技术、通信系统、生产过程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现代控制理论的某些概念和方法,还被应用于人口控制、交通管理、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等的研究中。 以下是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的比较: 1、经典控制理论: (1)理论基础:Evens的根轨迹,Nyquist稳定判据。 (2)研究对象:线性定常SISO系统分析与设计。 (3)分析问题:稳、准、快 (4)采用方法:是以频率域中传递函数为基础的外部描述方法。 (5)数学描述:高阶微分方程、传递函数、频率特性;方块图、信号流图、频率特性曲线。 (6)研究方法:时域法、根轨迹法、频率法。 2、现代控制理论: (1)理论基础: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Bellman动态规划,Понтрягин极值原理,Kalman 滤波。 (2)研究对象:MIMO系统分析与设计(复杂系统:多变量、时变、非线性) (3)分析问题:稳、准、快 (4)设计(综合)问题: 1)采用方法:是以时域中(状态变量)描述系统内部特征的状态空间方法为基础的内部描述方法。 2)数学描述:状态方程及输出方程、传递函数阵、频率特性;状态图、信号流图、频率特性曲线。 3)研究方法:状态空间法(时域法)、频率法。多采用计算机软硬件教学辅助设计——MATLAB软件 (5)特点: 1)系统:MIMO、非线性、时变。 2)方法将矩阵理论和方法应用到控制理论中,不仅能描述系统的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而且在任何初始条件下,都能揭示系统内部的行为。 3)一个复杂系统可能有多个输入和多个输出,并且以某种方式相互关联或耦合。为了分析这样的系统,必须简化其数学表达式,转而借助于计算机来进行各种大量而乏味的分析与计算。从这个观点来看,状态空间法对于系统分析是最适宜的。

新中国银行业发展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

新中国银行业发展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刘明康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是金融领域的重要支柱之一。新中国成立60年来,银行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经历了不平凡的光辉历程,对促进国民经济稳健发展、改善社会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中国60年银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新中国银行业的形成和发展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新中国银行业逐步成长并不断发展壮大,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支持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9~1956年:银行业促进国民经济恢复和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7年 这一阶段,我国有步骤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基本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新中国成立后的头三年,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建立统一的金融市场,努力促进国民经济恢复。194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明确将中国人民银行纳入政务院的直属单位,确立了其作为国家银行的法定地位。这一时期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任务为:一是发行人民币,支援解放战争;二是建立独立统一的货币体系和统一的国家银行组织体系;三是接管官僚资本银行和整顿金融业;四是积极开展存款、贷款、汇兑和外汇等银行业务,促进国民经济恢复,为迎接大规模经济建设做准备。 1953~1956年,我国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为全面动员社会资源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国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银行业则实行信用集中原则,中国人民银行编制的综合信贷计划纳入国家经济计划。1956年公私合营银行纳入中国人民银行体系,形成了大一统的银行体制。一五期间,国家银行各项存款年均增长12%,各项贷款年均增长21%,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的建设。 1956~1965年:银行业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 1956年我国开始转入全面社会主义建设阶段。1958~1962年为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经历了大跃进和三年严重自然灾害,银行的业务制度和原则遭到破坏,导致信贷投放失控,现金发行过多。这一时期,国家银行各项存款年均增长25%,各项贷款年均增长20%。 1963~1965年,中共中央决定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对国民经济实行全面整顿。经过整顿,国民经济基本恢复正常,金融工作也步入正轨。这期间,国家银行各项存款年均增长5.5%,各项贷款年均增长6.8%,基本解决了大跃进时期遗留的通货膨胀问题。 1966~1976年:银行业遭受文化大革命重创的10年

公司发展历程演讲稿

公司发展历程演讲稿 公司发展历程演讲稿 19xx年,xx旅业集团从一家县政府招待所起步,经历了23年的历史洗礼,形成了如今遍布全国,拥有酒店业、房地产业、建材业等多项目的知名企业。XX年我们迎合集团xx战略拓展规划,进军被誉为国际旅游岛的海南岛,并在海南省省会城市海口市,成立了开元物业首家分公司,并成功签订海口市政府第二办公区、昌江棋子湾和万海公寓的物业服务合同,圆满完成海口市第二办公区的交付工作。我记得物业公司总经理谢建军先生曾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海口分公司一定要服务好、服务精,在海南岛打出开元物业的名气,现在我们可以自豪的说,我们没有辜负谢总的期望!当然,这是我们海口分公司的兄弟姐妹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记得我们刚进驻的时候,安保部的兄弟每天都是吃在工地,住在工地,没有床,我们打的是地铺,<莲~山课件 >没有食堂,我们吃的是同事送来的盒饭,没有很好的交通,我们靠步行的坚持,没有时间洗澡,我们只能忍受难闻的气味;尤其是我们安全部负责人,每次都是人没到,身上的体香味就先到了,他不想洗澡吗?不是,他是没时间;还有我们客服部的美女们,都是刚报道就投入了紧张的工作当中,每天核对钥匙,开门、锁门,为了整理好钥匙他们贴标签,串钥匙环,一不小心就把手扎破了,但是他们从来没有一句怨言。有一天,一位客服部女孩在串钥匙的时候说真累,真想好好躺躺,这是真心话,他真的累了,还好有一个开心果,他说,来躺在我身上,真皮大沙发,在场的人都哄堂一笑,一身的疲倦暂时得到了缓解,其实我心里也在说,我也很累,你的真皮大沙发我也想躺躺。经过客服部不懈的努力,2500个房间,7500把钥匙在交付的时候没有出现一例错误!还有我们的设施部, 34万方的大盘,我们在10天的时间完成了全部的接管验收,我不得不说这是个奇迹!奇迹的背后是他们的努力,比如说:为了完成接管验收,他们都是夜里12点下班,几乎每个人的脚都有浮肿的现象,眼睛都是红红的,那不是红眼病,那是熬夜熬的!设施部的一名同事,在接管验收房间窗户是否完好的时候,被突然掉落的玻璃砸得露出了骨头,他竟然说没事,第二天照常上班,这就是我们开元精

控制论论文

最优控制理论简单研究 姓名:学号: 内容摘要 最优控制理论(optimal control theory),是现代控制理论的一个主要分支,着重于研究使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实现最优化的基本条件和综合方法。最优控制理论是研究和解决从一切可能的控制方案中寻找最优解的一门学科。它是现代控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研究的问题可以概括为:对一个受控的动力学系统或运动过程,从一类允许的控制方案中找出一个最优的控制方案,使系统的运动在由某个初始状态转移到指定的目标状态的同时,其性能指标值为最优。这类问题广泛存在于技术领域或社会问题中。这类问题广泛存在于技术领域或社会问题中。例如,确定一个最优控制方式使空间飞行器由一个轨道转换到另一轨道过程中燃料消耗最少,选择一个温度的调节规律和相应的原料配比使化工反应过程的产量最多。因此最优控制理论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和促进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字:最优控制;状态方程;稳定性 引言 控制工程领域早期的经典控制方法和技术早已被工程师们所熟知并进行广泛的应用。一般而言经典控制非常适合解决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长系统的控制器设计问题。然而对于高阶系统或多输入多输出系统,采用经典控制方法很难获得令人满意的控制性能。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学者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研究状态空间方法,并依此发展出现代控制的理论框架。其中最优控制则是现代控制理论的主要分支,解决最优控制问题的主要方法有变分法、极值原理和动态规划。从数学的观点来看,最优控制研究的问题是求解一类带有约束条件的泛函极值问题,属于变分学的范畴,但它只能解决一类简单的最优控制问题,因为它只对无约束或开集性约束是有效的,而无法解决工程实际中经常碰到的容许控制属于闭集的一类最优控制问题。这就促使了控制学者们开辟求解最优控制问题的新途径。苏

企业的发展历程

金鼎公司企业发展战略咨询全程(1):背景陈述 第四章企业发展战略 第一节拯救夜幕中垂死的金鼎街 ——金鼎公司企业发展战略咨询全程 背景陈述 金鼎街是一条布满了大公司和大部委的街道,按理说,应是一条日夜通明的星光大道。可是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之时,伴随着上班一族的匆匆离去,这条街也逐渐空落下来。等到夜幕深垂的午夜时分,街道两旁一改白天的喧闹繁华,俨然变成了一座毫无生气的死城。 金鼎街上有一家日本料理餐厅,取名为“津津”,不禁让人联想起津津乐道之美意,只是“津津”是如何“料理”顾客的呢?这里不但饭菜的味道差强人意,而且价钱更是贵得离谱。可就是这样一家餐厅却日日爆满,一个“饭点”翻几次台、换几拨客人是太平常的事情了。为什么?因为整条街只有这么一家“看上去很美”的餐厅,顾客没有选择。 我们要谈的就是管理这条街的房地产商,不妨叫它金鼎公司好了。这是一个典型的国有企业,企业老总是政府官员出身,80年代下海经商,背靠强大的政府资源开发了几块黄金宝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掌握了垄断性资源——金鼎街。在这条街上,他们连续开发了好几座写字楼,虽然有些是典型的处女作——不但楼的外观土气,而且内部格局也并不科学,可是照样租售得火。 20年来,伴随着中国房地产业的迅速崛起,金鼎公司也于90年代末发展成为当地金融密集区首屈一指的房地产开发商。在面对房地产业内群雄纷纷涉足网络、高科技、文化、金融等行业,走上多元化经营道路时,金鼎公司也坐不住了,跟风似的创办了自己的生物、微电子企业等等,总之,是听说什么赚钱他们就做什么。 结果几年下来,钱是砸进去不少,却始终没有预期的财源滚滚,这些产业反而倒都成了鸡肋,留着是累赘,扔了又可惜。另外,他们发家的主业房地产也逐渐显出后劲不足、“老本”不够的问题。金鼎街还是那条金鼎街,只是历史机遇过去了,单纯靠资源、凭关系发展的时代过去了。 提出问题 此时,金鼎公司希望管理咨询公司回答这一系列的问题:

现代控制理论----综述论文-2015

2015级硕士期末论文《现代控制理论综述》 课程现代控制理论姓名 学号 专业 2016 年1 月 4 日

经典控制理论与现代控制理论的差异 现代控制理论是建立在状态空间法基础上的一种控制理论,是自动控制理论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在现代控制理论中,对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主要是通过对系统的状态变量的描述来进行的,基本的方法是时间域方法。现代控制理论比经典控制理论所能处理的控制问题要广泛得多,包括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定常系统和时变系统,单变量系统和多变量系统。它所采用的方法和算法也更适合于在数字计算机上进行。现代控制理论还为设计和构造具有指定的性能指标的最优控制系统提供了可能性。现代控制理论的名称是在1960年以后开始出现的,用以区别当时已经相当成熟并在后来被称为经典控制理论的那些方法。现代控制理论已在航空航天技术、军事技术、通信系统、生产过程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现代控制理论的某些概念和方法,还被应用于人口控制、交通管理、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等的研究中。 现代控制理论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迅速兴起的空间技术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空间技术的发展迫切要求建立新的控制原理,以解决诸如把宇宙火箭和人造卫星用最少燃料或最短时间准确地发射到预定轨道一类的控制问题。这类控

制问题十分复杂,采用经典控制理论难以解决。1958年,苏联科学家Л.С.庞特里亚金提出了名为极大值原理的综合控制系统的新方法。在这之前,美国学者R.贝尔曼于1954年创立了动态规划,并在1956年应用于控制过程。他们的研究成果解决了空间技术中出现的复杂控制问题,并开拓了控制理论中最优控制理论这一新的领域。1960~1961年,美国学者R.E.卡尔曼和R.S.布什建立了卡尔曼-布什滤波理论,因而有可能有效地考虑控制问题中所存在的随机噪声的影响,把控制理论的研究范围扩大,包括了更为复杂的控制问题。几乎在同一时期内,贝尔曼、卡尔曼等人把状态空间法系统地引入控制理论中。状态空间法对揭示和认识控制系统的许多重要特性具有关键的作用。其中能控性和能观测性尤为重要,成为控制理论两个最基本的概念。到60年代初,一套以状态空间法、极大值原理、动态规划、卡尔曼-布什滤波为基础的分析和设计控制系统的新的原理和方法已经确立,这标志着现代控制理论的形成。 现代控制理论所包含的学科内容十分广泛,主要的方面有:线性系统理论、非线性系统理论、最优控制理论、随机控制理论和适应控制理论。 线性系统理论是现代控制理论中最为基本和比较成熟的一个分支,着重于研究线性系统中状态的控制和观测问题,其基本的分析和综合方法是状态空间法。按所采用的数学工具,线性系统理论通常分成为三个学派:基于几何概念和方法的几何理论,代表人物是W.M.旺纳姆;基于抽象代数方法的代数理论,代表人物是R.E.卡尔曼;基于复变量方法的频域理论,代表人物是H.H.罗森布罗克。 非线性系统理论的分析和综合理论尚不完善。研究领域主要还限于系统的运动稳定性、双线性系统的控制和观测问题、非线性反馈问题等。更一般的非线性系统理论还有待建立。从70年代中期以来,由微分几何理论得出的某些方法对

控制理论各历史阶段发展的特点

控制理论各历史阶段发展的特点 经典控制理论在20世纪30到40年代,奈奎斯特、伯德、维纳等人的著作为自动控制理论的初步形成奠定了基础;二次大战以后,又经过众多学者的努力,在总结了以往的实践和关于反馈理论、频率响应理论并加以发展的基... 经典控制理论(20世纪40-50年代) 在20世纪30到40年代,奈奎斯特、伯德、维纳等人的著作为自动控制理论的初步形成奠定了基础;二次大战以后,又经过众多学者的努力,在总结了以往的实践和关于反馈理论、频率响应理论并加以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的频率法理论。1948年又提出了根轨迹法。至此,自动控制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基本完成。这种建立在频率法和根轨迹法基础上的理论,通常被称为经典控制理论。 经典控制理论以拉氏变换为数学工具,以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定常系统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将描述系统的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变换到复数域中,得到系统的传递函数,并以此作为基础在频率域中对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确定控制器的结构和参数。通常是采用反馈控制,构成所谓闭环控制系统。经典控制理论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突出的是难以有效地应用于时变系统、多变量系统,也难以揭示系统更为深刻的特性。当把这种理论推广到更为复杂的系统时,经典控制理论就显得无能为力了,这是因为它的以下几个特点所决定。 1.经典控制理论只限于研究线性定常系统,即使对最简单的非线性系统也是无法处理的;出描述方式,这就从本质上忽略了系统结构的内在特性,也不能处理输入和输出皆大于1的系统。实际上,大多数工程对象都是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尽管人们做了很多尝试,但是,用经典控制理论设计这类系统都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 2.经典控制理论采用试探法设计系统。即根据经验选用合适的、简单的、工程上易于实现的控制器,然后对系统进行分析,直至找到满意的结果为止。虽然这种设计方法具有实用等很多优点,但是,在推理上却是不能令人满意的,效果也不是最佳的,人们自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即对一个特定的应用课题,能否找到最佳的设计。综上所述,经典控制理论的最主要的特点是:线性定常对象,单输入单输出,完成镇定任务。即便对这些极简单的对象、对象描述及控制任务,理论上也尚不完整,从而促使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对经典理的精确化、数学化及理论化。 现代控制理论(20世纪60-70年代) 现代控制理论中首先得到透彻研究的是多输入多输出线性系统,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对刻划控制系统本质的基本理论的建立,如可控性、可观性、实现理论、典范型、分解理论等,使控制由一类工程设计方法提高为一门新的科学。同时为满足从理论到应用,在高水平上解决很多实际中所提出控制问题的需要,促使非线性系统、最优控制、自适应控制、辩识与估计理论、卡尔曼滤波、鲁棒控制等发展为成果丰富的独立学科分支。 在50年代蓬勃兴起的航空航天技术的推动和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支持下,控制理论在1960年前后有了重大的突破和创新。在此期间,贝而曼提出寻求最优控制的动态规划法。庞特里亚金证明了极大值原理,使得最优控制理论特得到极大的发展。卡而曼系统地把状态空间法引入到系统与控制理论中来,并提出了能控性、能观测性的概念和新的滤波理论。这些就构成了后来被称为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起点和基础。 现代控制理论以线性代数和微分方程为主要的数学工具,以状态空间法为基础,分析与设计控制系统。状态空间法本质上是一种时域的方法,它不仅描述了系统的外部特性,而且描述和揭示了系统的内部状态和性能。它分析和综合的目标是在揭示系统内在规律的基础上,实现系统在一定意义下的最优化。它的构成带有更高的仿生特点,即不限于单纯的闭环,

公司年会经典发言稿

篇一:公司年会发言稿大全20篇 公司年会发言稿大全20篇 明阳天下会议服务公司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们大家好: 请见谅我用这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和大家进行汇报。 很荣幸能得到这么好的机会站在这个讲台上代表深水部进行发言,简单的谈谈自己在xx公司的点点滴滴。 我的发言主要分了三个部分:回忆自己在xx的历程,分享自己在xx的收获,及感谢xx让我成长。 第一部分,回忆在xx的历程。 xx是我职业生涯的第二个公司,很高兴也很幸运能加入这个年轻的大家庭中,伴随着它的成长,并见证着我的成长。来这公司已经快三年了,大大小小的项目也已经经历20来个了,有些做得很好,有些做得很一般。但是在每个项目的执行过程中,通过领导的指点、同事的分享,总能收获到自己想要提高的经验或者知识,对自己的完整的知识体系的建立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第二部分,分享自己在xx的收获。 当今的社会日新月异,信息的更新传递越来越快了,特别是我们这些依靠着技术吃饭的工程师来说,挑战也就更大了。每天对着如此大量的信息,如何进行有效的过虑,在最短时间内吸取自己的需要,以保证顺利的完成工作,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与质量,以上的种种都是很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我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找一条自己合适的路来走。 在xx的三年工作中,通过各类型的项目锤炼,渐渐的总结出了一个体会,可以用一句简单的话进行概括: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思考是行动的先导。一个人的能力取决于知识、思考、行动的相互作用,其中思考是最为关键的。今天,任何知识的价值都无法与自己的思考力相媲美。 以上我说的这段话,在无数的场合中我们也曾听领导说过,做人做事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力。戚总曾经在我们的部门周会上说过,希望我们年轻的工程师每天都能花上个5分钟对自己的一天的事情进行回忆总结,这样对我们的成长是有莫大的好处的。 在信息的收集与整理上,我也总结了一套比较适合自己的小秘诀,主要是由4个过程串连起来:收集、学习、思考、输出。 收集,就是通过各种手段进行相关项目需要的资料进行收集,可以通过同事、朋友、以及网络等。在这个阶段,我们会收集到大量有用无用的信息,我们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一个大概的浏览,并把自己觉得的重要信息进行记录,以备以后可以再次查询。 学习,就是在收集的阶段上,对已经有的信息进行一个全面的处理,把和自己相关的信息进

公司发展历程文案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公司发展历程文案 篇一:集团发展史撰写方案- 发展史撰写方案 一、目的:结合集团即将迎来成立20周年之际,收集、整理、汇总集团发展历程,提炼企业文化,使之有益于人,传之久远。 二、内容提要:强调文章的生动性,以增强企业传记的文学性;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企业和×××董事长创业历程展开记述:以报告文学的形式真实、准确、完善地记录××集团创立、成长、发展等阶段的历史。摘录创刊号以来的《××报》有价值的相关文章、图片,组成本书的章节;在原有报刊杂志、电视台等媒体对×董的采访资料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相关的老员工进行采访,邀请老员工撰写在××工作的心得感受;挖掘更多的第一手资料作为创作素材;重点内容为主业××业、跨领域产业即对外投资、×××、××等组成本书章节。具体为:前言——企业建制——企业发展过程——企业文化——征文、访谈

三、书名:《行走××》(暂名)。 四、字数:预计12万字左右,开本为小16开。 五、成立编委会,董事长×××为编委会主任,×××、×××为编委会副主任,成员为:×××、×××。×××为主编、×××为副主编。 六、时间安排,二0一五年三月底前完成定稿,二0一五年六月底前完成印刷。 七、费用,印刷××本,由××出版社出版,印刷费、出版费需六万元。 篇二:企业宣传片文案 序 号画面解说字幕备注1镜头从隧道快速穿行隧道穿越着巍峨的群山,桥梁跨越着清而出;澈的溪流,公路像一首雄壮的交响曲在桥梁横跨河谷;山间回旋。 公路在山间盘旋; 镜头延路快速前进;这是建设者沉着激昂、顽强拼搏的不朽 篇章,这是东盟人抢抓机遇奋力崛起的 时代强音,这是惠泽四方、和谐发展的 美妙节奏——xxx气势恢弘的音乐logo2回旋的道路;横跨的桥梁;logo出; 东盟营造背景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