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在动植物食品原料方面发展现状及前景

基因工程在动植物食品原料方面发展现状及前景
基因工程在动植物食品原料方面发展现状及前景

《食品生物技术导论》课程结业论文

题目:基因工程在改善动植物食品原

料方面发展及现状

班级:食品营养与检测

学号:7062211029

姓名:轩燕

摘要:

从20世纪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基因工程技术,经过30多年来的进步与发展,已成为生物技术的核心内容。许多科学家预言,生物学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许多基因工程抗体陆续问世。基因工程研究和应用范围涉及动植物原料、工业、医药、能源、环保等许多领域。动植物是食品加工的基本原料,原料的品质与食品质量息息相关。基因工程对动、植物食品原料的改造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关键字: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抗体;前景;现状;

引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食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科学家们在关心食品质量和种类的同时,更要关心食品的质量。将一些用传统育种方法无法培育出的性状通过基因工程的手段引入微生物、动物、植物等食品原料,通过基因工程改进食品的生产工艺和流程。

一、基因工程介绍

1、基本定义

生物学家于20世纪50年代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从微观层面更进一步认识了人类及其他生物遗传的物质载体,这是人类在生物研究方面的一次重大突破。60年代以后,科学家开始破译生物遗传基因的遗传密码,简单地说,就是将控制生物遗传特征的每一种基因的核苷酸排列顺序弄清楚。在搞清楚某些单个基因的核苷酸排列顺序基础上,进而进行有计划、大规模地对人类、水稻等重要生物体的全部基因图谱进行测序和诠释。美国从1991年起,准备用15年时间完成人体基因组测序计划。【4】

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原称遗传工程。从狭义上讲,基因工程是指将一种或多种生物体(供体)的基因与载体在体外进行拼接重组,然后转入另一种生物体(受体)内,使之按照人们的意愿遗传并表达出新的性状。因此,供体、受体和载体称为基因工程的三大要素,其中相对与受体而言,来自供体的基因属于外源基因。除了少数RNA病毒外,几乎所有生物的基因都存在于DNA结构中,而用于外源基因重组拼接的载体也都是DNA分子,因此基因工程亦成为重组DNA技术(DNA recombination)。另外,DNA重组分子大都需在受体细胞中复制扩增,故还可将基因工程表征为分子克隆或基因的无性繁殖(Molecular cloning)。

广义的基因工程定义为DNA重组技术的产业化设计与应用,包

括上游技术和下游技术两大部分组成部分。上游技术指的是外源基因重组、克隆和表达的设计与构建(即狭义的基因工程);而下游技术则涉及到含有重组外源基因的生物细胞(基因工程菌或细胞)的大规模培养以及外源基因表达产物的分离纯化过程,因此,广义的基因工程概念更倾向于工程学的范畴。值得注意的是,广义的基因工程是一个高度统一的整体。上游DNA重组的设计必须以简化下游操作工艺和装备为指导思想,而下游过程则是上游基因重组蓝图的体现与保证,这是基因工程产业化的基本原则。【3】

可见,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就是利用重组DNA(recomnomamt DNA)技术,在体外通过人工“剪切(cut)”和“拼接(splice)”等方法,对生物的基因进行改造和重新组合,然后导入受体细胞内进行增殖,并使重组基因在受体内表达,产生出人类需要的基因产物。

二、基因工程发展

在近几十年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研究的发展和影响,加上生物化学发展的基础,基础分子生物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因此在生物化学和分子遗传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基因工程的诞生。基因工程的发展经历了前期的准备阶段、基因工程的诞生、基因工程的快速发展几个阶段。

1、基因工程在动植物原料生产

基因工程在农牧业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是培育高产、优质或具有特殊用途的动植物新品种。近几年来,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培养的转基因动植物在动植物原料和畜牧业生产上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尤其是在动植物原料生产上推出了一批创新品种,显示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基因工程在动植物原料方面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获得高产、稳产和具有优良品质的农作物。例如,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可以改善粮食作物的蛋白质含量。

1981年,科学家将菜豆储存蛋白的基因转移到向日葵中,培育出了“向日葵豆”植株。如果以此作为技术基础,把大豆蛋白的基因转移到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中,就可以提高这些作物的蛋白质含量,改善它们的品质。

其次,是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培育出具有各种抗逆性的作物新品种。自然界中细菌的种类是非常多的,在细菌身上几乎可以找到植物所需要的各种抗性,如抗虫、抗病毒、抗除草剂、抗盐碱、抗干旱、抗高温等。如果将这些抗性基因转移到作物体内,将从根本上改变作物的特性。1982年科学家把细菌中的抗卡那霉素基因转移到烟草、向日葵和胡萝卜等作物中,一举获得成功。此后短短的几年中,科学家又培育出了数十种具有抗病毒、抗虫、抗除草剂的作物新品种。如抗虫的烟草、番茄、马铃薯、玉米、大豆、油菜、棉等作物,抗黄瓜叶病毒、苜蓿花叶病毒的作物,以及抗除草剂的植物等。199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科学家成功地将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抗虫基因转入棉植株,培育成了抗棉铃虫的转基因抗虫棉。【2】基因工程在畜牧养殖业上的应用也具有广阔的前景,科学家将某些特定基因与病毒DNA构成重组DNA,然后通过感染或显微注射技术将重组DNA转移到动物受精卵中。由这种受精卵发育成的动物可以获得人们所需要的各种优良品质,

如具有抗病能力、高产仔率、高产奶率和高质量的皮毛等。

1982年,美国科学家将人的生长素基因和牛的生长素基因分别注射到小白鼠的受精卵中,得到了体型巨大的“超级小鼠”。人们还用同样的方法,陆续获得自然界中从来就不曾有过的“超级绵羊”和“超级鱼”等动物。

科学家进行上述试验的目的,不仅在于培育出体型巨大品质优良的动物,更重要的是利用某些特定的外源基因在哺乳动物体内的表达,从这些动物的乳腺细胞中获得人类所需要的各种物质,如激素、抗体及酶类等。

基因工程还可以为人类开辟新的食物来源。据报道,科学家用鸡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和酵母菌中表达获得成功。这表明,有朝一日,人们将能够用发酵罐培养的大肠杆菌或酵母菌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卵清蛋白。不久的将来,人们还可以用基因工程的方法从微生物中获得人们所需要的糖类、脂肪和维生素等产品。

a)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就是按照人们预先设计的生物蓝图,把所需要的基因从一种生物的细胞提取出来,在体外进行“外科手术”,然后把所需要的基因导入另一种生物的细胞中,从而有目的地改造生物的遗传特性,创造出符合人类需要的新品种。转基因技术能培养出多种快速生长的转基因鱼、转基因羊、产奶量高的转基因牛等,还能培育出抗旱、抗涝、抗盐碱、抗枯萎病和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还培育出抗虫作物,科学家将杀虫基因转入植物体内后,植物体内就能合成霉素蛋白,产生这种霉素蛋白基因的作物有烟草、马铃薯、番茄、棉花和水稻等,其中效益最大的是抗虫棉。【1】b)基因克隆技术

“多莉的诞生”意味着人类可以利用动物的一个组织细胞,像翻录磁带或复印文件一样,大量生产出相同的生命体。利用它可以拯救濒临灭绝的物种,或是复制一些优良品种等等。然而再进一步细想克隆,却也着实让人深虑。首先,若是无节制地“复制”某种物种,就会打破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破坏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给自然界带来了混乱。其次,从理论上说“克隆”哺乳动物的成功,即为“克隆”人类准备了前提条件,在经过技术的不断改善,毫无疑问,不久以后就能“克隆”出人。对此杭州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浙江省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黄纯农教授认为,不必过分担心。他说,当前“克隆”技术还有完善的过程,暂时达不到大量“复制”人的地步。再者各地已相继制定了法令,为“克隆”人进行限制。当然,“克隆”技术的产生,归根到底是利大于弊,它被广泛应用于人类,前景灿烂,方兴未艾,科学的进步和人的观念的变化,是无法阻止的。

c)应用基因技术的优点

从前面可以看出,基因技术的突破,是科学家得以用传统育种专家难以想象的方式改良动植物品种,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第一,可降低生产成本。一个品种的基因加入另一种基因,会使该品种特性发生变化,具备原品种所不具备的因子,从而增强了抗病、抗杂草或抗虫害能力。由此可减少植物农药和除草剂的用量,降低种植成本。并且动物死亡率明显降低,从而提高养殖业

的经济效益。第二,可提高动植物产量。一种动植物的基因改良后,更容易适应环境,能更有效抵御各种灾害的袭击,并使产量更高。第三,转基因技术可以使开发动植物的时间大为缩短。利用传统的育种方法,需要七、八年时间才能培育出一个新的品种,而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一种全新的动植物品种,时间可缩短一半。

因此,有专家认为,不出多少年,转基因技术将改变世界。第四,转基因技术还可根据人们的需要,赋予农作物新的特性。例如可以使农作物自己释放出杀虫剂,可以使农作物在旱地或盐碱地上生长,或者生产出营养更为丰富的食品。

参考文献:

【1】、沈孝宇。转基因之争【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2】、李庆军,董艳桐,施冰。植物抗虫基因的研究进展【J】。林业科技,2002

【3】、张惠展,基因工程概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4】、楼士林,杨盛昌,龙敏南,等。基因工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基因工程的现状及发展

基因工程的现状及发展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基因工程的现状及发展 研究背景: 迄今为止,基因工程还没有用于人体,但已在从细菌到家畜的几乎所有非人生命物体上做了实验,并取得了成功。事实上,所有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都来自一种细菌,其DNA中被插入人类可产生胰岛素的基因,细菌便可自行复制胰岛素。基因工程技术使得许多植物具有了抗病虫害和抗除草剂的能力;在美国,大约有一半的大豆和四分之一的玉米都是转基因的。目前,是否该在农业中采用转基因动植物已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支持者认为,转基因的农产品更容易生长,也含有更多的营养(甚至药物),有助于减缓世界范围内的饥荒和疾病;而反对者则认为,在农产品中引入新的基因会产生副作用,尤其是会破坏环境。 目的意义: 如果将一种生物的 DNA中的某个遗传密码片断连接到另外一种生物的DNA 链上去,将DNA重新组织一下,就可以按照人类的愿望,设计出新的遗传物质并创造出新的生物类型。 内容摘要: 如果将一种生物的 DNA中的某个遗传密码片断连接到另外一种生物的DNA 链上去,将DNA重新组织一下,就可以按照人类的愿望,设计出新的遗传物质并创造出新的生物类型,这与过去培育生物繁殖后代的传统做法完全不同。这种做法就像技术科学的工程设计,按照人类的需要把这种生物的这个“基因”与那种生物的那个“基因”重新“施工”,“组装”成新的基因组合,创造出新的生物。这种完全按照人的意愿,由重新组装基因到新生物产生的生物科学技术,就称为“基因工程”,或者说是“遗传工程”。 基因工程在20世纪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这至少有两个有力的证明。一是转基因动植物,一是克隆技术。转基因动植物由于植入了新的基因,使得动植物具有了原先没有的全新的性状,这引起了一场农业革命。如今,转基因技术已经开始广泛应用,如抗虫西红柿、生长迅速的鲫鱼等。1997年世界十大科技突破之首是克隆羊的诞生。这只叫“多利”母绵羊是第一只通过无性繁殖产生的哺乳动物,它完全秉承了给予它细胞核的那只母羊的遗传基因。“克隆”一时间成为人们注目的焦点。尽管有着伦理和社会方面的忧虑,但生物技术的巨大进步使人类对未来的想象有了更广阔的空间。 成果展示:

基因工程技术的现状和前景发展

基因工程技术的现状和前景发展 摘要 从20世纪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基因工程技术,经过30多年来的进步与发展,已成为生物技术的核心内容。许多科学家预言,生物学将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学科,基因工程及相关领域的产业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产业之一。基因工程研究和应用范围涉及农业、工业、医药、能源、环保等许多领域。 基因工程应用于植物方面 农业领域是目前转基因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农作物生物技术的目的是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增强作物抗逆性、抗病虫害的能力。基因工程在这些领域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由于植物病毒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植物抗病基因工程也也已全面展开。自从发现烟草花叶病毒(TMV)的外壳蛋白基因导入烟草中,在转基因植株上明显延迟发病时间或减轻病害的症状,通过导入植物病毒外壳蛋白来提高植物抗病毒的能力,已用多种植物病毒进行了试验。在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增强植物对细菌和真菌病的抗性方面,也已取得很大进展。植物对逆境的抗性一直是植物生物学家关心的问题。由于植物生理学家、遗传学家和分子生物学家协同作战,耐涝、耐盐碱、耐旱和耐冷的转基因作物新品种(系)也已获得成功。植物的抗寒性对其生长发育尤为重要。科学家发现极地的鱼体内有一些特殊蛋白可以抑制冰晶的增长,从而免受低温的冻害并正常地生活在寒冷的极地中。将这种抗冻蛋白基因从鱼基因组中分离出来,导入植物体可获得转基因植物,目前这种基因已被转入番茄和黄瓜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口味、口感、营养成分、欣赏价值等品质性状。实践证明,利用基因工程可以有效地改善植物的品质,而且越来越多的基因工程植物进入了商品化生产领域,近几年利用基因工程改良作物品质也取得了不少进展,如美国国际植物研究所的科学家们从大豆中获取蛋白质合成基因,成功地导入到马铃薯中,培育出高蛋白马铃薯品种,其蛋白质含量接近大豆,**提高了营养价值,得到了农场主及消费者的普遍欢迎。在花色、花香、花姿等性状的改良上也作了大量的研究。 基因工程应用于医药方面 目前,以基因工程药物为主导的基因工程应用产业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基因工程药物主要包括细胞因子、抗体、疫苗、激素和寡核甘酸药物等。它们对预防人类的肿瘤、心血管疾病、遗传病、糖尿病、包括艾滋病在内的各种传染病、类风湿疾病等有重要作用。在很多领域特别是疑难病症上,基因工程工程药物起到了传统化学药物难以达到的作用。我们最为熟悉的干扰素(IFN)就是一类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制成的多功能细胞因子,在临床上已用于治疗白血病、乙肝、丙肝、多发性硬化症和类风湿关节炎等多种疾病。目前,应用基因工程研制的艾滋病疫苗已完成中试,并进入临床验证阶段;专门用于治疗肿瘤的“肿瘤基因导弹”也将在不久完成研制,它可有目的地寻找并杀死肿瘤,将使癌症的治愈成为可能。由中国、美国、德国三国科学家及中外六家研究机构参与研制的专门用于治疗乙肝、慢迁肝、慢活肝、丙肝、肝硬化的体细胞基因生物注射剂,最终解决了从剪切、分离到吞食肝细胞内肝炎病毒,修复、促进肝细胞再生的全过程。经4年临床试验已在全国面向肝炎患者。此项基因学研究成果在国际治肝领域中,是继干扰素等药物之后的一项具有革命性转变的重大医学成果。 基因工程应用于环保方面

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2016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一、现状:增速正在放缓 中国的食品在过去的24年,一直是以比较高的速度在增长。2014年达到万亿。但是2015年,只有万亿,增速放缓。食品工业增加值占到工业增加值的。折算成GDP,大概一半,食品占GDP的6%。目前,国内食品饮料自主品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加,且大都以酒类和罐头食品为主。同时,质量保障不断强化,食品安全水平稳步提高。 而在国际食品工业发展方面,他指出有如下几个特点:常规食品稳定,健康食品发展快;创新推动发展,龙头企业成为行业支撑。国内最大的问题就是创新不足,企业在研发的投入不够。同时,可以看到以后的发展方向,一定是规模、集中度增加,规模增大,企业数量减少,这是一个趋势。此外,中国市场要走向世界,这也是一个趋势。 二、需求:消费者、社会经济两驾马车 (一)首先是消费者需求: 1、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高度关注,对食品加工的要求更加严格。 2、营养缺乏与营养过程并存,健康食品成为最佳选择。 3.生活方式以及节奏的改变,驱动食品产品向方便化转型。比如日本的速冻食品消费和GDP相关联,方便食品或者速冻食品会提高。 4.收入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追求美食和享受饮食文化成为趋势。 (二)其次是社会经济需求 1、国民收入水平持续升高,食品仍将保持较快增速。 2、居民收入与消费同步增长,食品消费结构发生变化。 三、机遇与挑战:企业需要正视 (一)食品饮料行业面临的机遇: 1、一带一路助推食品制造全球化。 2、信息技术推动产业形态和组织形式转变。 3、大数据有助于掌握食品需求动态。 4、大数据帮助及时准确掌握食品产业发展与食品安全动态。 5、物联网技术使得食品产业链全过程透明,保障食品安全。 6、基因测序大众化让精准营养食品成为可能。 7、老龄化推动保健食品、特殊膳食快速发展。据说到2025年,老年人会突破3个亿。 8、厨房革命加剧,推动方便食品快速发展。 (二)食品饮料企业面临的挑战: 1、资源不足,食品原料供应国际依存度越来越高。以牛奶为例,没有这么多的奶源来供应这么多的人口,这就是一个客观情况。 2、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很多的“三废”排放企业以前客观考虑不够,现在、以后会更加注重。食品安全很大的一块是环境污染给带来的压力:水质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等。 3、国家战略的需求与挑战。 4、食品安全要求不断提升。 5、劳动力结构性矛盾凸显,人口红利正在丧失。当然现在很多的企业都在往机械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这应该是大家看得比较清楚的。 四、趋势:营养健康成消费者首选 (一)食品工业需求很大,预计还会有比较高的速度增长。同时食品安全应该是成为基本保障。

宠物食品行业前景

宠物食品行业前景如何 今天,我们国家处于后世界经济危机时代,各个行业面临着经济危机的波及与影响,产能过剩、人民币升值、劳工短缺、原料价格上涨等等不利因素都在影响和困扰着我们宠物食品企业。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宠物食品在中国的市场需求迅速扩大,这种需求扩大的速度暂时可以弥补以上不利因素带来的所有负面影响,但是,这一定是短暂的、暂时的。 为什么?首先,人民币快速升值,迫使很多曾经以出口型为导向的宠物食品供应商转向国内市场,与大家争夺这一片目前尚不成熟的市场。我们知道,中国的宠物食品工业过去是以出口型企业为主导的,国内市场比较弱小,而且很多产品的研发、创新都来自国外,这一部分出口型为导向的宠物食品企业,经过了近二十年的发展,无论在产品技术研发、资金实力、人力资源等方面均具有较强的实力,一旦,这类企业大范围转向国内市场,一定会给现在的所有内贸型宠物食品企业带来巨大冲击,甚至是灭顶之灾。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其次,目前国内宠物食品市场,以狗粮猫粮为例,很多企业处于作坊式向工厂化转型过渡时期,还面临着技术落后、设备简陋、产能低下、品控节点管理原始等落后的局面,更存在着很多企业技术人员缺失,根本没有任何品管、化验技术部门的存在,对于产品的质量判断仅仅来自于颜色、感官、气味等最浅显的判断标准,然后很快就流入市场,进入流通环节以后才可以暴露出一些质量问题,比如霉变了、适口性差了、耐口型不强、保质期不保质等等各类质量投诉,制造企

业再像救火队员一样分赴每一个质量投诉的现场,能施之小恩小惠搪塞糊弄过去就万事大吉,实在摆不平的干脆放弃,回去再注册一个品牌名称,印刷一套包装袋,卷土重来。这就是很多企业的真实写照。在这样的落后管理模式下生产出来的产品,大家想想,还能流行多久?让大家欣慰和侥幸的是今天消费者尚处于一种朦胧状态,再加上当前中国宠物普遍面临采食途径结构复杂的情况,摄食渠道多元化,狗粮不是唯一的营养来源,这样的食品似乎还可以在市场中流通,被消费者选择,但是,以目前消费者成熟的速度发展,加上宠物食品企业的各地开花,这种落后局面说长了还能有几年存活期,几年后这类产品只能退出主流市场,甚至是产品寿命终结。如果我们还抱着这样的生产理念、品质观点、产品思路不放,大家自己想想,你们的企业还能活多久? 更让我们难过的是,目前国内消费者对国产宠物食品的接受认知过程刚刚完成,还不成熟,消费者还没有形成稳定、巩固的国内狗粮品牌认知忠诚度,所谓的忠诚度目前还掌控在部分代理商和经销商手上,而且这种忠诚基本是建立在利润的高低选择上,是一种非常不稳定的因素,一旦有更高的利润吸引,代理商、经销商的倒戈是必然的。对于产品自身品质的要求、产品自身的营养价值、食品安全等要求几乎为零,这样就自然形成了目前的“只要价格低、宠物肯吃,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落后现状,我曾经在很多业内媒体和各种行业聚会上说过:“中国国内目前的宠物食品竞争是非常肤浅和初级的竞争,因为

基因工程的发展前景同步练习3

《基因工程的发展前景》同步练习 1.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的区别是( ) A.基因工程需对基因进行分子水平操作,蛋白质工程不对基因进行操作 B.基因工程合成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质,蛋白质工程可以合成自然界不存在的蛋白质 C.基因工程是分子水平操作,蛋白质工程是细胞水平(或性状水平)的操作 D.基因工程完全不同于蛋白质工程 2.蛋白质工程的研究将对生命科学产生重大影响。下列关于蛋白质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施蛋白质工程的前提条件是了解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B.基因工程是蛋白质工程的关键技术 C.蛋白质工程是对蛋白质分子的直接改造 D.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工程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第二代基因工程 3.猪的胰岛素用于人体时降血糖效果不明显,原因是猪胰岛素分子中有一个氨基酸与人的不同。为了使猪胰岛素用于治疗人类糖尿病,用蛋白质工程的蛋白质分子设计的最佳方案是( ) A.对猪胰岛素进行一个氨基酸的替换 B.将猪胰岛素和人胰岛素进行拼接组成新的胰岛素 C.将猪和人的胰岛素混合在一起治疗糖尿病 D.根据人的胰岛素设计制造一种全新的胰岛素 4.干扰素是动物体内合成的一种蛋白质,可以用于治疗病毒感染和癌症,但体外保存相当困难,如果将其分子中的一个半胱氨酸变成丝氨酸,就可以在-70 ℃条件下保存半年,给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 (1)蛋白质的合成是受基因控制的,因此获得能够控制合成“可以保存的干扰素”的基因是生产的关键,依据蛋白质工程原理,设计实验流程,让动物生产“可以保存的干扰素”: (2)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相比较,基因工程在原则上只能生产____________的蛋白质,不一定符合______________的需要。而蛋白质工程是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为基础,通过__________或__________,对现有蛋白质进行________,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要。 结构。________蛋白质工程实施的难度很大,原因是蛋白质具有十分复杂的(3). (4)对天然蛋白质进行改造,应该直接对蛋白质分子进行操作,还是通过对基因的操作来实现?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基因工程是在现代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并有赖于微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运用。基因工程基本操作流程如下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基因工程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题目:基因工程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专业:13食品科学与工程 学号:132701105 姓名:盛英奇 日期:2015/7/1

【摘要】从20世纪70 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基因工程技术,经过40多年来的进步与发展,已成为生物技术的核心内容。生物学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学科,基因工程及相关领域的产业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产业之一。基因工程研究和应用范围涉及农业、工业、医药、能源、环保等许多领域。 【关键词】基因工程技术;应用;前景;现状 一、墓因工程的原理及研究内容 基因工程是人们在揭示生命之谜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早在300多年前,人们就发现,世界上生物尽管种类繁多,千姿百态,但都是细胞(如肉眼看不见的细菌等微生物)或者是由细胞构成的(如现存的200多万种多细胞动植物)。人们还发现,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遗传保证了生物种类的延续不断,变异则赋予生物种的进化,保证生物种类对环境的适应。而生物的所有特性及遗传变异都是由生物体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这种遗传物质就是被科学家称之为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的大分子物质,一般位于生物的细胞核内。DNA是由许多核昔酸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如把DNA比喻成长链条,核昔酸就是组成这链条的一个个环节。生物细胞核内的DNA分子是由两条成对的多核昔酸长链互相缠人类开始学会干预生物的变异,即通过杂交、筛选等方式改变生物物种的某些特性,使之有利于人类,如水稻、小麦等作物的育种,家禽家畜优良品系的培育等,它是通过动植物父、母本交配繁殖时,生殖细胞内DNA上相应性状基因互相间可能出现的交换来实现的,这种交换的概率是人们不能控制的,所以选种的过程较为缓慢,需几年乃至几十年的时间,而且亲缘关系相差较远的生物种之间很难杂交。而本世纪}o年代初诞生的基因工程,则是按照人类的需要,从某种生物体的基因组中,分离出带有目的基因(即所需基因)的DNA片段,运用重组DNA技术,对这些DNA片段进行体外操作,把不同来源的基因按照设计的蓝图,重新构成新的基因组(即重组体),再将重组DNA分子插入到原先没有这类DNA 片段的受体细胞(亦称宿主细胞)的DNA上,并使其不仅能“安家落户”,而且能“传种接代”,即能准确地把该外源基因的遗传特性在新的细胞(宿主细胞)里增殖和表达出来。就像一台机器上的零部件拆下来安装到另一台机器上。在生物体中,这种生命零件就是基因。因为用的是工程技术的方法原理,故称基因工程,亦叫遗传工程。用这种方法所形成的杂种DNA分子与神话中的那种狮首、羊身、

食品行业的现状与分析

食品行业的现状与分析 1. 概述 ①食品行业定义和分类: a)食品加工与制造业 ●粮食加工业 ●植物油加工业 ●糕点 ●糖果制造业 ●制糖业 ●屠宰及肉类加工业 ●蛋品加工业 ●乳品加工业 ●水产品加工业 ●罐头食品制造业 ●加工盐业 ●食品添加制造业 ●调味品制造业及其他食品制造业 b)饮料制造业 ●饮料酒制造业 ●酒精制造 ●无酒精饮料制造业 ●制茶业及其他饮料制造业 c)烟草加工业 ●烟草烘烤业 ●卷烟制造业及其他烟草加工业 d)采盐业 ●盐加工业

②发展主要成就与问题: a)食品工业持续快速增长,一些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 2010年粮食产量:中国以5.01亿吨据世界之首,美国为3.63亿吨排名第2 2010年啤酒产量为4483.04吨,连续9年维持全球最大的产量规模 b)食品工业在总体满足城乡居民基本生活的基础上,产品结构调整取得较大发展 c)企业结构改善,涌现出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企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d)高新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得到较好应用,装备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食品生物技术(基因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等) ●分离新技术(超临界,膜分离,分子蒸馏,色谱分离等) ●现代高新灭菌技术(超高压,辐照,高压脉冲电场,磁场等) ●超微粉碎技术 ●挤压与膨化技术 ●生物传感器技术 ●食品纳米加工技术 ●核磁共振技术 ●基因技术(DNA重组,分子克隆,分子杂交) ●气调保鲜技术 ●食品安全检测新技术 e)企业改革和所有制结构调整有了新的发展 f)食品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经济的发扎 g)品牌培育问题 中国仍旧缺少知名品牌和知名企业,与国际品牌相比则还相去甚远,充分利用比较优势,整合资源,组建跨国集团。

转基因研究的现状及发展

转基因研究的现状及发展 转基因作物是当今世界各国现代生物技术产业研究的热点,中国的转基因生物技术发展一、我国转基因作物的发展现状迅速,由于科学界对转基因作物对人类及生态环世界上最早的转基因作物诞生于年,是一境利与弊的争论,措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施对到种含有抗生素药类抗体的烟草。世纪年代,其进行安全管理。本文论述了转基因作物在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已逐渐成为各国现代生物技术产业研国内的发展现状,分析了转基因作物对人类及生态环境的利与弊以及关于我国转基因作物安全管究的热点。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1.在畜牧兽医中的应用 应用于动物抗病育种转基因技术可以用于动物抗病育种,通过克隆特定基因组中的某些编码片段,对之加以一定形式的修饰以后转入畜禽基因组,如果转基因在宿主基因组能得以表达,那么畜禽对该种病毒的感染应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或者应能够减轻该种病毒侵染时对机体带来的危害。(其用于遗传育种,不仅可以加速改良的进程,使选择的效率提高,改良的机会增多,并且不会受到有性繁殖的限制。)例如Clements等将绵羊髓鞘脱落病毒的表壳蛋白基因转入绵羊,获得的转基因动物抗病力明显提高;丘才良把一种寒带比目鱼抗冻基因成功地转移到大西洋鲑中,为提高某些鱼类的抗寒能力做了积极的尝试。 2.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用于生产药用蛋白用转基因动物的乳腺生产重组蛋白(乳腺生物反应器)可能是转基因动物的最大应用,这也是世界范围内转基因研究的热点之一。Swamdom (1992)用β-球蛋白的4个核酸酶I的高敏位点与人的两个基因相连,融合基因产生的转基因猪与鼠的原型相似。目前,把转基因动物当作生物反应器来生产药用蛋白已经受到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不仅各国政府投资,一些私人集团也不惜投入大量资金加以研究和开发。 3.转基因的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1)转基因表达水平低,许多转基因的表达强烈地位受着其宿主染色体上整合位点的影响,往往出现异位表达和个体发育不适宜阶段表达,影响转基因表达能力或基因表达的组织特异性,从而使大部分转基因表达水平极低,极少部分基因表达水平过高。 (2)难以控制转基因在宿主基因组中的行为,转基因随机整合于动物的基因组中,可能会引起宿生细胞染色体的插入突变,还会造成插入位点的基因片段丢失,插入位点周围序列的倍增及基因的转移,也可能激活正常状态下处于关闭状态的基因。 (3)不了解哪些基因控制多数生理过程,不了解基因表达的发育控制和组织特异性控制的机制。 (4)制作转基因动物的效率低,这是目前几乎所有从事转基因动物研究的实验室都面临的问题,也是制约着这项技术广泛应用的关键。 (5)对传统伦理是一种挑战,对人类的生存有一定的负面作用等。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这些缺点的存在就否定转基因技术的研究价值。因为它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配合其他相关的生物技术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这一技术日趋成熟,许多问题有望逐步得到解决。

宠物食品研究分析

宠物食品研究报告 1. 宠物食品概念 (1)什么是宠物食品:宠物行业包括宠物的养殖和售卖、宠物食品、宠物用品及宠物医疗美容健康及服务等方面的产业,而宠物食品行业则是宠物行业里面的一个重要分支;宠物食品则包括全价宠物食品和其他宠物食品,具体分类下面将讲到。 (2)重要性(宠物食品市场占整个宠物市场的份额—1/3左右、宠物零售终端中宠物食品营业额占店内总营业额的比重—1/3左右) (3)使用宠物食品的原因:宠物与人的营养需求差异大,仅以盐分为例,人类食品食盐含量一般为宠物食品含量的3倍,宠物长期大量食用人类食品后容易掉毛、皮肤过敏和肠道紊乱。 (4)使用宠物食品的好处:1)方便卫生省事。例如要配备一份营养全面的犬食,需要很多食物和花很多工序完成。2)营养全面均衡。例如质量过关的犬粮一般都很注意营养的全面均衡,这是人工天然配比的犬食无法相比的。3)性价比高。比如要配备一份与犬粮营养价值一致的犬食,需要更多的开销。小型犬和猫每天2元左右,比盒饭便宜多了。 2.宠物食品的分类(2-3分钟) (1)全价宠物食品:干粮(含10%的水份,营养价值高,易于长期保存,营养卫生,经济实惠,且有强化牙床及咬合力功能。一般市面上的猫狗粮均属之)和湿粮(如罐头食品,含75%~80%的水份,相对营养值稍嫌不平均,可是嗜口性相当不错,每当开罐后宜尽早用毕或贮放在冰箱中,当然成本就高了些,像琳琅满目的罐头及餐盒皆属之)(2)其他宠物食品:宠物零食(像各式肉棒、干肉条、香肠及牛奶骨等等,含15%~60%水份的副食,种类繁多且嗜口性奇佳、具特殊的诉求,营养值各有偏颇不能一概而论,开封后宜适当保存,价格昂贵许多)、宠物保健品(如市面上卖的维生素片等)、宠物药品(如动物疫苗等) 3.宠物食品市场的发展概况: (1)宠物食品工业的发展史: 最初的商品狗粮是大约1860年在英国生产的一种饼干产品。尽管起源地是在英国,但是发明者却是James Spratt, 一位来自美国俄亥俄州的电气技师。当时他正在伦敦销售避雷针,他发现狗儿们吃的是轮船上剩下的饼干,于是决定用小麦粉,蔬菜,甜菜根和肉精心调配混合制作一种更好的宠物食品。虽然这个产品配方不是以科学为依据,而是建立在推测的基础上,但是已经很明显地前进了一步。Spratt先生的公司向英联邦国家销售供运动型犬食用的宠物食品,公司因此生意兴旺。1890年,一家英国的股份公司接收了Spratt先生的配方和产品,并开始了一种美国式的运作。当地的一些公司以当时有限的营养知识为基础,试图采用他们自己的产品配方,以强化饼干和干碎羊肉面饼打入市场。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罐头狗粮被引入美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罐头猫粮与干的肉制狗粮被引入市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干制膨化型宠物食品被引入,标志着现代真正意义上的宠物食品开始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市场以经营多样化为显著特征,有多种类型的宠物食品可供宠物主人选择——干制猫粮,多种类型的罐头产品和新兴的柔软的湿制产品。 (2)行业状况: 据行业统计数据,2001年美国宠物食品零售总额为60亿美元,同期台湾宠物食品零售总额为1亿美元。按批发价计算,2001年中国大陆商品化宠物食品市场总规模为1亿人民币

基因工程发展现状及进展概况

基因工程发展现状及进展概况【摘要】: 如果说过去20年是信息时代的话, 那么21世纪将成为生物技术时代。现代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与蛋白质工程等新技术, 其中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是12 世纪初期全球发展最快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 基因工程, 又称转基因工程或重组DNA技术,就是人类按照自身的需要和旨意,用类似工程设计的方式, 人为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通过基因克隆、转移及表达等方式形成人们所需要的新生物种或类型,由于基因工程打破了不同物种之间的界限, 定向地创造出生物新品种或新物种, 因此近年来基因工程正以空前的速度发展和膨胀, 显著地推动农业、工业、医药与能源等方面向更加高效和环保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基因工程、发展、成果、前景 【正文】: 一、发展历程回顾: 由于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发展的影响,基因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为基因工程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这些成就主要包括了3个方面:第一,在40年代确定了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即基因的分子载体是DNA而不是蛋白质,从而明确了遗传的物质基础问题;第二,是在50年代揭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和半保留复制机制,解决了基因的自我复制和传递的问题;第三,是在50年代末期和60年初,相继提出了中心法则和操纵子学说,并成功的破译了遗传密码,从而阐明了遗传信息的流向和表达问题。使人们期待已久的,应用类似于工程技术的程序,主动的改造生物的遗传特性,创造具有优良性状的生物新类型的美好愿望,从理论上讲已有可能变为现实。但在60年代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下,真正实施基因工程,还有一些问题:要详细了解DNA 编码蛋白质的情况,以及DNA与基因的关系等,就必须首先弄清DNA核苷酸序列

食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编号:1667683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360docs.net/doc/b04939658.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报告编号:1667683←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738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huangHeFaZhanQuShi.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食品工业是一个最古老而又永恒不衰的常青产业。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食品工业取得长足发展。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食品购买能力及支出逐年提高,中国食品市场的需求量实现了快速增长,食品制造工业生产水平得到快速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品种档次也更加丰富。 我国食品工业在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和科技进步的有力推动下,已发展成为门类比较齐全,既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又具有一定出口竞争能力的产业,并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我国食品工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2013年,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1139.99亿元,实现利润总额7531.0亿元,税金总额8 649.76亿元。2013年进出口食品总额达到1531.6亿美元,同比增长8.1%。2014年1-1 2月,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13530亿元,同比增长9.9%。 2010-2014年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食品项目可行性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6版)认为,食品工业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食品工业总产值达到12.7万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利税达到1.6万亿元,增长76.2%,年均增长12%。到2015年,销售收入百亿元以上的食品工业企业达到50家以上,中小食品企业发挥专、精、特、新的优势,逐步实现良性发展,继续淘汰一批工艺技术落后的企业,形成各类企业分工协作、共同发展的格局。 中国食品项目可行性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6版)是对食品行业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取的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分析,通过图表、统计结果及文献资料,或以纵向的发展过程,或横向类别分析提出论点、分析论据,进行论

中外宠物食品市场现状前景

根据欧洲透视(欧洲著名调查机构)的调查%中国城市居民养的猫&狗中不到5%是饲喂经加工的宠物食品。虽然现在中国宠物食品市场规模还很小%但增长潜力巨大。中国宠物数量日益增长%为国产和进口宠物食品带来了商机。进口的优质宠物食品通过专业渠道销售强劲,同时爱芬的产品在超市独占鳌头,而国内的宠物食品企业刚刚起步,在融资、品牌和产品质量等方面还差强人意。宠物食品生产企业1、市场增长及其背景中国经济以年均7%的速度增长,过去30年中,随着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近几年来,中国城乡居民养的猫、狗数量剧增,与宠物相关的行业迅速发展,宠物医院、宠物商店和宠物美容院随处可见。宠物食品成为中国消费品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例如:过去3年中”!爱芬的产品(宝路和伟嘉$年销量增长了近100%,相信中国宠物食品市场在今后5年中将以年均50%的速度增长。究其增长原因不外如下方面:对宠物观念发生了变化,城市居民愿意花钱在宠物身上。更多的宠物主人过着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没有时间为宠物”做饭。而且,越来越多的人觉得宠物食品方便和卫生。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宠物食品价格下调。政府对宠物的管理有所放松。2、宠物食品生产企业过去几年来,中国有几家宠物食品企业陆续投产,包括几家合资企业(表1)北京的爱芬食品公司可能是中国最大的宠物食品生产商,它不仅生产便宜的干性猫粮和狗粮,而且还进口湿性宠物食品和优质干性宠物食品。国内其他宠物食品企业只生产几种产品,即猫粮和狗粮,且所有产品都是干性。国内企业趋向于采取经济型产品来竞争并占领市场,市场上销售的很多宠物食品都是干性,且都采用纸质多层复合包装袋。 表1中国的主要宠物食品生产企业狗粮猫粮玛氏(爱芬)宝洁、高露洁、雀巢、汉浦顿、张家港联峰宠物食品有限公司、成都好主人宠物食品。注:爱芬(宝路和伟嘉)宝洁(爱慕斯)和高露洁(希尔斯)是中国市场的畅销品牌,排名根据干性和湿性宠物食品、零食和混合产品为基础而得出。来源:欧洲透视3、营销渠道及竞争形势;在中国市场销售的宠物食品中%狗粮约占70%,猫粮30%。销售渠道主要有两个:其一为专业性市场,多数有独立的销售渠道,包括宠物商店、宠物美容店和宠物医院。通过上述渠道所销售的宠物食品的数量相对来说不太大,但其利润很大,不需支付”门槛费。其二为超市-----主要为连锁超市,量大,但利润很小。要求供应商支付较高的”门槛费以弥补其利润的不足。中国约60%--70%的宠物食品是通过超市销售的。中国的进口商、经销商、零售商和消费者最看重的是价格,这种情形很可能持续下去,至少在不远的将来仍然如此,而高端宠物食品的市场非常小。在中国市场,主要国际竞争对手有雀巢、亨氏和爱芬等,其竞争优势在于超市。那些有很强大专业渠道的高端产品所面临的竞争对手有:皇家、爱慕斯和希尔斯,产品依赖进口。国内竞争对手主要靠经济性产品取胜,在超市和专业性渠道都有市场。 美国宠物食品市场 2003年,美国生产的宠物食品销售额达107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3.6%;其中狗粮销售额为65亿美元,猫粮34亿美元。1、狗粮结构及其销售2003年,美国狗粮零售额达85亿美元,同比增长4.5%。因狗用零食、优质湿性和干性食品消费的拉动,美国市调公司(BTA)预测,2004年,美国狗粮零售总额将增长4.9%,达89亿美元。1.1湿性狗粮2003年,美国湿性狗粮零售额超过14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1.9%。近年来,宝路一直是狗粮主打品牌,2002年销售总额达1.204亿美元。1.2干性狗粮2003年,干性狗粮零售额超过52亿美元,同比增长4.2%。干性狗粮的销售额在整个狗粮销售额的比例中略为增长。2004年,干性狗粮的销售额有望达54亿美元,增长4.5%雀巢-普瑞那的宠物保健品现为干性狗粮市场的主导产品。1.3;狗用零食10年来,狗用零食的零售市场一直在扩大,且将持续到2012

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前景

学号 1234567 基因工程课程论文 ( 2013 届本科) 题目:基因工程技术发展历史、现状及前景 学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班级:生物科学 091 班 作者姓名: X X X 指导教师: XXX 职称:教授 完成日期: 2013 年 3 月 16 日 二○一三年三月

基因工程技术发展历史、现状及前景 摘要:生物学已是现代最重要学科之一,而从20世纪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基因工程技术,经过30多年来的发展与进步,已成为生物技术的核心。基因工程技术现应用范围涉及农业、工业、医药、能源、环保等诸多领域。许多科学家预言,生物学将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学科,基因工程技术及相关领域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产业之一。 关键词:基因工程技术、发展历史、现状、前景 引言 基因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综合发展基础上于本世纪70年代诞生的一门崭新的生物技术科学。一般来说,基因工程是指在基因水平上的遗传工程,它是用人为方法将所需要的某一供体生物的遗传物质--DNA大分子提取出来,在离体条件下用适当的工具酶进行切割后,把它与作为载体的DNA分子连接起来,然后与载体一起导入某一更易生长、繁殖的受体细胞中,以让外源遗传物质在其中"安家落户",进行正常复制和表达,从而获得新物种的一种崭新的育种技术。基因工程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首先,外源核酸分子在不同的寄主生物中进行繁殖,能够跨越天然物种屏障,把来自任何一种生物的基因放置到新的生物中,而这种生物可以与原来生物毫无亲缘关系,这种能力是基因工程的第一个重要特征。第二个特征是,一种确定的DNA小片段在新的寄主细胞中进行扩增,这样实现很少量DNA样品"拷贝"出大量的DNA,而且是大量没有污染任何其它DNA序列的、绝对纯净的DNA分子群体。科学家将改变人类生殖细胞-DNA 的技术称为“基因系治疗”,通常所说的“基因工程”则是针对改变动植物生殖细胞的。无论称谓如何,改变个体生殖细胞的DNA都将可能使其后代发生同样的改变。 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历史 (一)基因工程发展简述 人类与动物的许多病害都是由单细胞原核生物——细菌引起的。在一段时间,细菌成为人类的第一大杀手,成千上万的生命被其感染吞噬。虽然青霉素以及磺胺类等搞菌药物的出现拯救了无数的生命,但是,好景不长,青霉素使用不到期10年,即在世界上20世纪50年代中期,就发现了严重的细菌抗药性,并且这种抗药性还具有“传染性”,也就是说,一种细菌的抗药性可以传给另一种细菌。

烘焙行业现状以及前景发展

烘焙行业现状以及前景发展 摘要:我国20世纪结束前,烘焙食品行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烘焙食品是以面粉和酵母为基本原料,添加盐、糖、油脂、乳品、鸡蛋、水和添加剂等,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艺手段烘焙而成的方便食品。现对2017年烘焙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我国有着悠久的烘焙历史和各种南北风味烘焙食品。得益于国内旺盛的烘焙产品需求,中国烘焙行业呈现出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关键词:行业发展;DIY烘焙;行业需求;市场需求 烘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发展迅速,在食品原辅料涨价的前提下,仍然保持了规模效益的快速提高。近年来,我国烘焙食品的年销售额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0%以上,其增长速度远超过食品工业的平均速度,我国烘焙食品业已进入快速增长期。 1、2017年烘焙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017-2022年中国烘焙点心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表明,随着中国各项政策从经济高增长逐渐向民生倾斜,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十八大之后,即将开始的新一轮城镇化浪潮必将推动以食品为主的快速消费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和升级,从而有力地推动烘焙产业的快速发展。 可以预见的是,烘焙产业作为大食品行业较高端的产业集群,在未来的几十年内都将呈现出高速的发展势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烘焙行业在人们对烘焙美食的喜爱下,基于烘焙电器、烘焙配件、烘焙食材形成的行业供应链应运而生。人们对烘焙美食的不断了解、钟爱,烘焙行业的发展趋势趋于良好。但是,在消费者主体的市场引导下,烘焙企业很难把握消费者的个性需求,缺乏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企业制定战略时往往方向盲目,走了很多弯路。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对烘焙行业在烘焙食材类目的销售研究,基于消费者行为分析,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消费者的行为特性,对该行业做出市场分析和研究。 2、烘焙食品消费现状 饮食结构的改变使得国内消费者对烘焙食品的消费能力不断提升,烘焙行业市场前景广阔。近年来中国烘焙食品人均消费量快速增长,但是整体来看,中国烘焙行业人均消费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只占欧美国家1/10的比例,未来消费增长空间巨大,市场广阔。随着西式饮食文化逐渐渗入中国,烘焙食品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消费者观念进一步转变,对烘焙食品认知度提高促使烘焙食品消费加速升级,整个行业利润和收入快速增长。据国家统计数

宠物营养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宠物营养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伴侣动物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与它们接触的人的情感、身体健康以及所居住的社区会产生积极的影响。由于工业化国家家庭成员数量的减少,狗和猫等宠物作为“家庭成员”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们的健康和福祉已成为一个突出的挑战。宠物营养学既是评价宠物营养状态的理论基础,也是进行宠物饲料配制和品质检验的基本依据。宠物营养学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30~40年代,但当时人们的营养学知识还很匮乏,只知道犬和猫是肉食动物,宠物饲料也多以肉干为主。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宠物在家庭中的地位也不断提高,宠物健康和长寿日益受到主人的重视。宠物营养学研究的重点已转移到“为不同生长阶段和生活方式的伴侣动物提供最佳营养日粮,以保证宠物健康和长寿地生活”。1 宠物营养的特殊性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宠物营养与传统的畜禽营养有着很明显的区别。传统畜禽饲养的主要目的是为人类提供肉、蛋、奶和皮毛等产品,是以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为最终目标。因此,其饲料更多地考虑经济性,如饲料转化率、料重比和平均日增质量等指标。宠物常常被视为家庭成员,是人们的伴侣和感情的慰藉,在饲养的过程中,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宠物的健康和长寿,经济性几乎是不被考虑的。因此,宠物饲料的研究重点是为宠物提

供更加营养全面以及均衡的日粮,主要是为各种宠物提供最基础的生命活动、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应具有营养全面、消化吸收率高、配方科学、质量标准、饲喂使用方便、可预防某些疾病和延长寿命等优点。2 宠物营养需要目前家庭饲养的宠物仍以犬和猫为主,它们的消化过程有着明显的差异,犬是杂食动物,而猫是肉食动物。但它们也有一些相同的性状,如缺乏唾液淀粉酶及胃肠道较短不能合成维生素D等。2.1 犬的营养需要美国饲料监督员协会(AAFCO)所属的犬营养专门委员会(CNE)发表的犬的营养 需求标准,被许多宠物食品制造厂采用,它将犬营养阶段分为成长繁殖期和成犬维持期2个阶段。健康的犬类能在体内合成维生素C,但其他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和维生素D等就需要靠饲主喂食补充。狗消化系统的另一个特点是它们可以合成几种必需营养素,如烟酸、牛磺酸和精氨酸。犬类对钙的需求很高,特别是处于生长期的幼犬以及哺乳期的母狗,所以其营养需求比猫大,且无法消化纤维素。狗嗅觉灵敏,因此风味剂的使用应特别注意,少量、过量或代谢产物产生不悦气味都会引起其拒食。2.2 猫的营养需要就猫而言,它们可以分解代谢并使用氨基酸作为糖异生的能量来源。生长期日粮要提供充足的蛋白质,粗蛋白质(动物蛋白)含量一般要超过22%。猫的饮食由52%蛋白质、36%脂肪和12%糖类组成。作为陪护动物,

最新-基因工程的成果和发展前景 精品

基因工程的成果与发展前景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 1、“工程菌”是指( ) A 人工创造的细菌 B 自然环境中的特殊细菌 C 通过基因工程,含有外源基因并得以高效表达的菌类细胞株系 D 能为人类的生物工程提供有用基因的菌类细胞株系 2、下列与基因诊断有关的一组物质是( ) A 蛋白质、核酸 B 放射性同位素、蛋白质 C 荧光分子、核酸 D 放射性同位素、糖类 3、下列关于基因治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工艺间单、容易操作 B 生产量大,价格较低 C 所生产的胰岛素可以口服 D 所生产的胰岛素疗效大大提高 4、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基因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都是在细胞水平上进行的 B 目前基因工程所有的目的基因都是从供体细胞中直接分离得到的 C 基因工程能使科学家打破物种界限,定向改造生物性状 D 只要检测出受体细胞中含有的基因,那么目的基因一定能成功进行表达 5、在基因诊断技术中所用探针DNA分子中必须存在一定量的放射性同位素,后者的作用是( ) A 为形成杂交DNA分子提供能量 B 引起探针DNA产生不定向的基因突变 C 作为探针DNA的示踪元素 D 增加探针DNA的分子量 6、1976年,科学家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创造出一种能分解石油的“超级细菌”。下列关于此种细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与一般细菌相比它体积特别巨大 B 它是现在唯一能分解石油的细菌 C 它同时能分解石油中的四种烃类 D 与一般细菌相比,它繁殖速度极快 7、下列哪一组生物是通过遗传工程方法培育成功的?( ) A 向日葵豆与无籽西瓜 B 超级小鼠与克隆羊 C 超级绵羊与无籽西瓜 D 超级鱼与抗虫棉 8、下列何种技术能有效地打破物种的界限,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培育农作物的新的优良品种。( ) A 基因工程技术 B 诱变育种技术 C 杂交育种技术 D 组织培养技术 9、1982年,美国科学家将人的生长素基因和牛的生长素基因分别注射到小白鼠的受精卵中得到了体型巨大的“超级小鼠”。此项研究遵循的原理是( ) A DNA---RNA---蛋白质 B RNA---DNA---蛋白质 C DNA---蛋白质---RNA D RNA---蛋白质---DNA 10、科学家将DNA连接酶基因大量注入牛的受精卵细胞中,结果在该受精卵发育成雌牛后,从其乳汁中获得了大量的DNA连接酶,在该牛乳腺细胞中,与DNA连接酶的合成和分泌直接有关的细胞器是( ) A 线粒体、高尔基体 B 核糖体、高尔基体 C 核糖体、内质网 D 内质网、线粒体

关于食品企业状况调研报告范本

Screen and evaluate the results within a certain period, analyze the deficiencies, learn from them and form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食品企业状况调研报告范 文

编号:FS-DY-87752 关于食品企业状况调研报告范文 为贯彻县政协有关精神要求,对食品园区内及镇辖区内企业进行了一次调研活动,具体企业包括济宁食品有限公司、食品有限公司、食品有限公司等。现报告如下: 一、企业目前整体状况 目前,食品工业开发区内企业有30多家,多数是刚刚建设的新企业,达产的企业很少,有不少还在建设期。我对已投产的几家企业进行了走访,做了详细调研。通过调查发现,现有企业基本上比较有上进心,在各自的领域内都想干一番事业,部分企业有很长远的发展规划,有的企业还想挂大连强,走集团发展模式,比如华光集团、齐盛食品等等。这些企业的想法和作法都是很好的。总体来看企业基本面很好,但是也存在许多不良因素制约企业发展,具体表现为: 1、思想不够解放,小农意识制约发展。在全县上下“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下,特别是县委、县政府出台

了一系列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给全县经济注入了活力,激发了企业内部潜力。但部分企业主小农意识任然严重,“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心态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的墨守成规,只在小范围生产经营,眼界底,看不清外部世界,局限于小圈子,失去开拓外部世界的眼光。 2、产品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区内企业多数是粗加工企业,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多数企业主要集中在生产基础产品的产业上,这些产业对企业的规模、技术、资金、劳动力素质的要求都不高,需要的是技术熟练的年轻工人、高精密加工设备,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加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企业利润。 3、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有些现在的私营企业的管理的粗放式管理,企业内高素质、经营理念先进的管理人才少,有的基本没有,加上企业疏于对人才的培训,导致企业不能形成一支高效的管理人才队伍,使企业负责人大事小事一肩挑,抽不出较多的时间研究市场、充电学习,管理水平得不到快速提高。另外,即使企业有意愿聘请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也很难从我们当地聘请到。我们当地人才急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