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TR115电流环电路原理及应用

XTR115电流环电路原理及应用
XTR115电流环电路原理及应用

XTR115电流环电路原理及应用

在各种数据采集与监控中通常用一个仪表放大器来完成信号的调理,但是工业现场进行长线传输时,往往会产生以下问题:1)由于传输的信号是电压信号,传输线会受到噪声的干扰;2)传输线的分布电阻会产生电压降;3)现场无法提供仪表放大器的工作电压。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避开相关噪声的影响,通常用电流来传输信号,这是因为电流对噪声并不敏感。4~20 mA的电流环便是用4 mA表示零信号,用20 mA表示信号的满刻度,而将低于4 mA和高于20 mA的信号用作各种故障的报警。

电流环电路,根据转换原理的不同可划分成以下两种类型:一种是电压/电流转换器,亦称电流环发生器,它能将输入电压转换成4~20 mA的电流信号(典型产品有1B21,1B22,AD693,AD694,XTR115和XTR116);另一种属于电流/电压转换器,也叫电流环接收器(典型产品为RCV420),上述产品可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

电流环电路,根据器件位置的不同又可划分成以下两种类型:两线制和三线制。当监控系统需要通过长线驱动现场的驱动器件(如阀门等)时,一般采用三线制变送器,这里,电流环器件位于监控的系统端,由系统直接向电流环器件供电,供电电源是二根电流传输线以外的第三根线。两线系统是电流环器件和传感器位于现场端,由于现场供电问题的存在,一般是接收端利用4~20 mA的电流环向远端的电流环器件供电,通过4~20 mA来反映信号的大小。

XTR系列是美国BB(BURR-BROWN)公司生产的精密电流变送器,该公司现已并入美国Texas Instruments公司。该系列产品包括XTR101,XTR10 5,XTR106,XTR110,XTR115和XTR116共6种型号。其特点是能完成电压/电流(或电流/电流)转换,适配各种传感器构成测试系统、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电子秤重仪等。其中,XTR115和XTR116能够满足工业测量标准的两线4~20 mA电流环电路,该电路设计巧妙、使用方便、超低静态电流,非常适合于变送器等典型工业测量应用之中。

本文针对两线的XTR115电流环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典型应用展开详细讨论,可为4~20 mA电流环电路的使用提供有益参考。

1 XTR115的性能特点

XTR115具有如下性能特点:

1)XTR115属于二线制电流变送器,内部的2.5 V基准电压可作为传感器的激励源。XTR115可将传感器产生的40~200μA弱电流信号放大100倍,获得4~20 mA的标准输出。当环路电流接近32 mA时能自动限流。如果在3脚与5脚之间并联一只电阻,就可以改变限流值。

2)芯片中增加了+5 V精密稳压器,其输出电压精度为±0.05%,电压温度系数仅为20x10-6/℃,可给外部电路(例如前置放大器)单独供电,从而简化了外部电源的设计。

3)精度高,非线性误差小。转换精度可达±0.05%,非线性误差仅为±0.003%。

4)环路电源电压的允许范围宽为7.5~36 V。XTR115由环路电源供电。工作温度范围是-40~+85℃。

5)专门设计了功率管接口,适配外部NPN型功率晶体管,它与内部输出晶体管并联后可降低芯片的功耗。

2 XTR115的工作原理

XTR115和XTR116用SO-8小型化封装,其结构组成及原理图如图1所示,XTR115和XTR116内部电路主要由3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电流环电路的核心部分,它是由内部的运算放器A1、电阻RIN、R1、R2、Rlim 和外接晶体三极管T1组成。

第二部分是电源调整电路,它提供传感器部分的外围电路工作电源和参考电压。第三部分是由电阻Ra、Rb、Rlim和晶体三极管TO组成保护电路,以防止输出电流过大或上电过程中的过冲脉冲损坏芯片。为了叙述方便,摘出电流环电路部分如图2所示。

图2电路中,信号电压施加在VIN和VG之间,VG相当于传感器部分的参考点。根据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原理,运算放大器的两个输入端电压基本相等,流入运算放大器输入端的电流基本为零。可知:

此时的I0只是信号变化部分的电流,它的变化范围是0~16 mA,对应到I3是0~160μA,可以根据这一电流和输入信号的电压幅度决定输入电阻RIN;要实现4~20 mA电流环,还必须加入4 mA的偏置电流IB(这个偏置电流包括芯片的工作电流和传感器部分的工作电流Ip),方法是在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通过一个电阻Rs接到参考电压上,再引入一路固定的电流Is。这路电流的最大值是Ismax=40μA。通过调节Rs,使得偏置电流

IB=100Is+Ip=4 mA。

3 XTR115两线制电流环典型应用

利用XTR115构成两线制电流环时,其工作电源和信号共用一根导线,工作电源由接收端提供。该方案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一是确定所用接收器的数量,即当有多个接收器时,它将要求变送器拥有一个较低的工作电源电压。另外一种考虑是降低回路电流在接收端的压降。

通常情况下,利用两线制设计方案时,均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1)电路环中的接收器的数量,更多的接收器将要求变送器有较低的工作电压;

2)变送器所必需的工作电压要有一定的余量;

3)决定传感器的激励方法是电压还是电流。

图3是XTR115电路在温度传感器中的典型应用,温度传感器PT100和RE1、RE2、RE3组成测量桥路,恒流二极管2HD2为桥路提供2 mA的供电电流,运算放大器INA128组成差动放大电路,输出被偏置在Vo=2.5 V的工作点上。放大器的输出通过电阻RIN接到电流环变换电路XTR115。运算放大器INA128的静态电流为700μA;所以输出端还须加入1.3 mA 的偏置电流,这个电流可以通过电流偏置电阻Rs获得,Rs=2.5V/(1.3 mA/100)=192.3k Ω。

假如温度的测量范围是±100℃。在0℃时放大器的输出电压为VP=VQ=2.5 V,而这时电流环的输出电流应IO=4 mA+16/2mA=12 mA。而信号变化产生的电流应该在IOSIGNAL=16 mA /2=8mA。流过RIN的电流应该是I3=8mA/100=80μA。电阻RIN应该是RIN=2.5V/80μ

A=31.25 kΩ。在100℃时电流环的输出电流应该是IO=20mA。相对0℃时的输出增量是△IO=8mA。流过电阻RIN的电流增量应该是△I3=8mA/100=80μA。这时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增量应该是△VP=25 kx80μA=2.5 V。而此时电桥的输出电压增量仅仅是△VT=17.56 mV。所以放大器的增益应该为G=2.5 V/17.56 mV=142.37倍。RG=50 k/(G-1)=353.68 Ω。

当温度在0℃时,电桥平衡,放大器的输出电压为VP=VQ=2.5 V。电流环的输出电流IO=12 mA。当温度在100℃时,放大器的输出电压为VP=5 V。电流环的输出电流IO=20 mA。当温度在-100℃时,放大器的输出电压为VP=0 V。电流环的输出电流IO=4mA。

然而,运算放大器INA128的最高输出电压达不到5 V;最低输出电压也达不到0V。所以测温范围达不到+100℃。一个简洁的解决方案是降低运算放大器INA128的增益,使运算放大器在100℃时的输出电压达到它的最大值Vomax=4 V。G=(4 V-2.5 V)/17.56 mV=85倍。RG=50 k/(G-1)=595 Ω。这时,当温度在100℃时,放大器的输出电压为VP=4V。电流环的输出电流IO=16.8 mA。当温度在-100℃时,放大器的输出电压为VP=1 V。电流环的输出电流IO=7.2 mA。虽然这样又带来了电流环的输出范围利用不足的缺点,但它并不影响正常测量。

外接晶体三极管只要选用Vceo>36 V,Icmax>32 mA,Poutmax>1.2 W的NPN三极管即可。如:2SC1846、2SC2568、2SC2611、2SC2621、等均可。

4 总结

本文针对各种工业场合中抗恶劣电磁干扰环境的需求,给出了一种利用XTR115两线制电流环进行信号传输的电路设计方法。该方法减少了传输线的噪声干扰和传输线的分布电阻产生的电压降,提高了数据通讯接口的可靠性和准确度,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数据传输准确的特点,在工业测量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电磁炉工作原理及用到的传感器

一、电磁炉工作原理 电磁炉作为厨具市场的一种新型灶具,它打破了传统的明火烹调方式采用磁场感应电流(又称为涡流)的加热原理。 1.外部加热原理: 电磁炉是通过电子线路板组成部分产生交变磁场、当用含铁质锅具底部放置炉面时,锅具即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锅具底部金属部分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锅具铁分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分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故:电磁炉煮食的热源来自于锅具底部而不是电磁炉本身发热传导给锅具,所以热效率要比所有炊具的效率均高出近1倍)使器具本身自行高速发热,用来加热和烹饪食物,从而达到煮食的目的。具有升温快、热效率高、无明火、无烟尘、无有害气体、对周围环境不产生热辐射、体积小巧、安全性好和外观美观等优点,能完成家庭的绝大多数烹饪任务。 2.内部结构及加热原理: 电磁灶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厨房电器。在电磁灶内部,由整流电路将50/60Hz的交流电压变成直流电压,再经过控制电路将直流电压转换成频率为20-40KHz的高频电压,高速变化的电流流过线圈会产生高速变化的磁场,当磁场内的磁力线通过金属器皿(导磁又导电材料)底部金属体内产生无数的小涡流,使器皿本身自行高速发热,然后再加热器皿内的东西。

二、传感器类型 传感器主要是用于获取温度电压信息,调控电路或是保护电磁炉内部的元器件,起到反馈信息的作用。主要用到2种负温度系数的半导体热敏电阻 ,一种检测炉面温度,一种检测IBGT的工作温度。 (一)热敏电阻(热电式传感器) 此处为NTC热敏电阻(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由金属氧化物组成(如铜)。按用途不同分成两大类,第一类用于测量温度,它的电阻值与温度之间呈负的指数关系;另一类为负的突变型,当其温度上升到某设定值时,其电阻值突然下降,多用于各种电子电路中抑制浪涌电流,起保护作用。 1.锅底温度监测电路 炉温热敏电阻:加热锅具底部的温度透过微晶玻璃板传至紧贴玻璃板底的NTC热敏电阻,该电阻阻值的变化影响电阻的分压,微处理器接收变化的电压信号,有效地测控锅具的温度。为使传感器温度真实地反映炉温,热敏电阻一般与玻璃板直接接触,且与线盘结合在一起。当锅具之温度达到140°C 时,则应进行关机保护。如图所示(中间是温度传感器):

电路原理试卷及答案

电路原理试卷及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A 卷 一、 填空:要求有计算过程。(每空5分,共15分) 1、图1所示电路中理想电流源的功率为 。(4分) 2、图2所示电路中电流I 为 。 3、图3所示电路中电流U 为 。 二、 分别用节点法、网孔法和戴维南定理求图4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 图4 图5 图6 三、 求图5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 ab 。(10分) 四、 含理想变压器电路如图6,V U S 00100∠=? ,求负载R 上电压有效值U 。(10分) 五、求图7中各二端网络的等效电阻。(15分) 图7

六、电路如图8所示,开关K闭合前电路已稳定,用三要素法求K闭合后的u c (t)。(10分) 七、(10分) 电路如图9所示。已知:U=8V,Z 1=Ω,Z 2 =1+j1Ω, Z 3 =3-j1Ω。 (1) 求输入阻抗Zi; (2) 求? 1 I。 图8 图9 B卷

一、选择题(单选):(20分) 1、电阻与电感元件并联,它们的电流有效值分别为3A 和4A,则它们总的电流有效值为( ) 。 A、7A B、6A C、5A D、4A 2、关于理想电感元件的伏安关系,下列各式正确的有( ) A、u=ωLi B、u=Li C、u=jωLi D、u=Ldi/dt 3、耦合电感的顺串时等效电感为( ) 。 A、L eq =L 1 +L 2 +2M B、L eq =L 1 +L 2 -2M C、L eq =L 1 L 2 -M2 D、 L eq =L 1 L 2 -M2 4、单口网络,其入端阻抗形式是Z=R+jX,当X<0时,单口网络呈( ) A、电阻性质 B、电感性质 C、电容性质 二、填空:(每空2分,共14分) 1、图所示电路中理想电流源吸收的功率为。 2、图所示电路中电阻的单位为Ω,则电流I为。 3、已知i=10cos(100t-30。)A,u=5sin(100t-60。)A,则 i、u的相位差为且i u。 4、为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对容性负载,应并接元件。

电路实验报告1--叠加原理

电路实验报告1-叠加原理的验证 所属栏目:电路实验- 实验报告示例发布时间:2010-3-11 实验三叠加原理的验证 一、实验目的 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 二、原理说明 叠加原理指出:在有多个独立源共同作用下的线性电路中,通过每一个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电压,可以看成是由每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线性电路的齐次性是指当激励信号(某独立源的值)增加或减小K 倍时,电路的响应(即在电路中各电阻元件上所建立的电流和电压值)也将增加或减小K倍。 三、实验设备 高性能电工技术实验装置DGJ-01:直流稳压电压、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电流表、叠加原理实验电路板DGJ-03。 四、实验步骤 1.用实验装置上的DGJ-03线路, 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图3-1,将两路稳压电源的输出分别调节为12V和6V,接入图中的U1和U2处。 2.通过调节开关K1和K2,分别将电源同时作用和单独作用在电路中,完成如下表格。 表3-1

3.将U2的数值调到12V,重复以上测量,并记录在表3-1的最后一行中。 4.将R3(330 )换成二极管IN4007,继续测量并填入表3-2中。 表3-2 五、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 对图3-1的线性电路进行理论分析,利用回路电流法或节点电压法列出电路方程,借助计算机进行方程求解,或直接用EWB软件对电路分析计算,得出的电压、电流的数据与测量值基本相符。验证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测量有一定的误差,都在可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验证叠加定理:以I1为例,U1单独作用时,I1a=8.693mA,,U2单独作用时,I1b=-1.198mA,I1a+I1b=7.495mA,U1和U2共同作用时,测量值为7.556mA,因此叠加性得以验证。2U2单独作用时,测量值为-2.395mA,而2*I1b=-2.396mA,因此齐次性得以验证。其他的支路电流和电压也可类似验证叠加定理的准确性。 对于含有二极管的非线性电路,表2中的数据不符合叠加性和齐次性。 六、思考题 1.电源单独作用时,将另外一出开关投向短路侧,不能直接将电压源短接置零。 2.电阻改为二极管后,叠加原理不成立。

电路原理练习题二及答案

精选考试题类文档,希望能帮助到您! 一、选择题 1、设电路元件的电压和电流分别为u 和i ,则( ). (A )i 的参考方向应与u 的参考方向一致 (B )u 和i 的参考方向可独立地任意指定 (C )乘积“u i ”一定是指元件吸收的功率 (D )乘积“u i ”一定是指元件发出的功率 2、如图1.1所示,在指定的电压u 和电流i 的正方向下,电感电压u 和电流i 的约束方程为( ). (A )dt di 002 .0- (B )dt di 002.0 (C )dt di 02.0- (D )dt di 02.0 图1.1 题2图 3、电路分析中所讨论的电路一般均指( ). (A )由理想电路元件构成的抽象电路 (B )由实际电路元件构成的抽象电路 (C )由理想电路元件构成的实际电路 (D )由实际电路元件构成的实际电路 4、图1.2所示电路中100V 电压源提供的功率为100W ,则电压U 为( ). (A )40V (B )60V (C )20V (D )-60V

图1.2 题4 图 图1.3 题5图 5、图1.3所示电路中I 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 (A )R U I I S - = (B )R U I I S += (C )R U I -= (D )R U I I S --= 6、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叠加原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 (B )叠加原理只适用于非线性电路 (C )叠加原理适用于线性和非线性电路 (D )欧姆定律适用于非线性电路 7、图1.4所示电路中电流比B A I I 为( ). (A ) B A R R (B )A B R R ( C )B A R R - ( D )A B R R - 图1.4 题7图 8、与理想电流源串联的支路中电阻R ( ). (A )对该支路电流有影响 (B )对该支路电压没有影响 (C )对该支路电流没有影响 (D )对该支路电流及电压均有影响 9、图1.5所示电路中N 为有源线性电阻网络,其ab 端口开路电压为30V ,当把安培表接在ab 端口时,测得电流为3A ,则若把10Ω的电阻接在ab 端口时,ab 端电压为:( ). (A )–15V (B )30V (C )–30V (D )15V N I a b 图1.5 题9图 10、一阶电路的全响应等于( ). (A )稳态分量加零输入响应 (B )稳态分量加瞬态分量 (C )稳态分量加零状态响应 (D )瞬态分量加零输入响应 11、动态电路换路时,如果在换路前后电容电流和电感电压为有限值的条件下,换路前后瞬间有:( ). (A )()()+-=00C C i i (B )()()+-=00L L u u

工图实验报告

工图实验报告

————————————————————————————————作者: ————————————————————————————————日期: ?

实验一 一.实验目的 1.学会打开、关闭和保存图形文件和熟悉AutoCAD的界面。 2.熟悉AutoCAD环境及常用绘图命和编辑命令。 3.学会部分常用绘图命令和编辑命令,掌握工具栏的调用方法。二.实验内容 根据立体图和尺寸,在AutoCAD上画出立体图的三视图。

三.实验步骤 (说明:给出实验内容具体描述,以及具体操作步骤) 第一题: 1.启动AutoCAD。 2.选择新建文件 选择一个样板文件,之后打开创建新文件。 3.系统环境设置 设置背景色,窗口元素配置、靶框大小设置 4.绘图单位格式设置。 设置图形单位:长度和角度,精度 5.构件图层,设计颜色,线型及线宽。 粗实线?黑色实线0.7mm 细实线??黑色?实线0.3mm 粗实线?黑色?虚线?0.7mm 6.首先画主视图。 1)选择粗实线图层。 2)首先使用矩形命令(Rectang):依次输入矩形的第一角点坐标和第二角点坐标。 3)再用直线命令(line)依次画出主视图上的轮廓线,在用打断命令(break)在矩形的下边打断合适的一段。 7.画出左视图 1)按一定的尺寸用直线命令画出左视图的所有最大轮廓线,与主视图的高平齐。 2)在选择虚线图层,将看不到的部分用虚线画出。 8.画出俯视图 1)选择粗实线图层。 2)按一定尺寸,与主视图长对正,与左视图的宽相等。画出俯视图的最大轮廓线。

第二题: 1.启动AutoCAD。 2.选择新建文件。 3.系统环境设置 4.构件图层,设计颜色,线型及线宽。 5.画主视图: 1)选择粗实线的图层 2)用矩形命令画出一个长为100,宽为60的矩形。 3)之后用倒角命令将矩形的上边的两侧各选长为25,两侧的边各选30,之后倒角。 4)在用直线命令画出上面的凹槽。之后打断(break)凹槽上方。 5)之后用同样的方法打断长为65的距离。在画出下方的凹槽。 6)在用直线命令画出矩形里面的两个轮廓线。 6.画左视图: 1)用直线命令先画一个与主视图高平齐的矩形。 2)先将矩形下面的两个直角的两边剪切掉长为15高为12 的小矩形。 3)在用直线命令画出矩形内部的轮廓线。 4)切换虚实线的图层。 5)画出立体图的上下两个凹槽的底边轮廓线。 7.画俯视图。 1)切换粗实线图层。 2)首先画一个与主视图长对正,与左视图的宽相等的矩形。 3)用倒角命令将矩形的四个角各倒掉上面为长25,两边为15的角。 4)再用直线画出立体图上方的凹槽的轮廓线。 5)切换虚线图层。 6)用直线命令画出立体图下方的凹槽的轮廓线。 四.实验结果 第一题:

电磁炉原理图和工作原理

目录 一、简介 1.1 电磁加热原理 1.2 458系列简介 二、原理分析 2.1 特殊零件简介 2.1.1 LM339集成电路2.1.2 IGBT 2.2 电路方框图 2.3 主回路原理分析 2.4 振荡电路 2.5 IGBT激励电路 2.6 PWM脉宽调控电路2.7 同步电路 2.8 加热开关控制 2.9 VAC检测电路 2.10 电流检测电路 2.11 VCE检测电路 2.12 浪涌电压监测电路2.13 过零检测 2.14 锅底温度监测电路2.15 IGBT温度监测电路

2.16 散热系统 2.17 主电源 2.18辅助电源 2.19 报警电路 三、故障维修 3.1 故障代码表 3.2 主板检测标准 3.2.1主板检测表 3.2.2主板测试不合格对策 3.3 故障案例 3.3.1 故障现象1 一、简介 1.1 电磁加热原理 电磁灶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厨房电器。在电磁灶内部,由整流电路将50/60Hz 的交流电压变成直流电压,再经过控制电路将直流电压转换成频率为20-40KHz的高频电压,高速变化的电流流过线圈会产生高速变化的磁场,当磁场内的磁力线通过金属器皿(导磁又导电材料)底部金属体内产生无数的小涡流,使器皿本身自行高速发热,

然后再加热器皿内的东西。 1.2 458系列简介 458系列是由建安电子技术开发制造厂设计开发的新一代电磁炉,界面有LED发光二极管显示模式、LED 数码显示模式、LCD液晶显示模式、VFD莹光显示模式机种。操作功能有加热火力调节、自动恒温设定、定时关机、预约开/关机、预置操作模式、自动泡茶、自动煮饭、自动煲粥、自动煲汤及煎、炸、烤、火锅等料理功能机种。额定加热功率有700~3000W的不同机种,功率调节范围为额定功率的85%,并且在全电压范围内功率自动恒定。200~240V机种电压使用范围为160~260V, 100~120V机种电压使用范围为90~135V。全系列机种均适用于50、60Hz的电压频率。使用环境温度为-23℃~45℃。电控功能有锅具超温保护、锅具干烧保护、锅具传感器开/短路保护、2小时不按键(忘记关机) 保护、IGBT温度限制、IGBT 温度过高保护、低温环境工作模式、IGBT测温传感器开/短路保护、高低电压保护、浪涌电压保护、VCE 抑制、VCE过高保护、过零检测、小物检测、锅具材质检测。 458系列虽然机种较多,且功能复杂,但不同的机种

叠加原理 实验报告范文(含数据处理)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叠加原理实验报告范文 一、实验目的 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 二、原理说明 叠加原理指出:在有多个独立源共同作用下的线性电路中,通过每一个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电压,可以看成是由每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线性电路的齐次性是指当激励信号(某独立源的值)增加或减小K倍时,电路的响应(即在电路中各电阻元件上所建立的电流和电压值)也将增加或减小K倍。 三、实验设备 高性能电工技术实验装置DGJ-01:直流稳压电压、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电流表、叠加原理实验电路板DGJ-03。 四、实验步骤 1.用实验装置上的DGJ-03线路,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图3-1,将两路稳压电源的输出分别调节为12V和6V,接入图中的U1和U2处。 2.通过调节开关K1和K2,分别将电源同时作用和单独作用在电路中,完成如下表格。 表3-1

3.将U2的数值调到12V,重复以上测量,并记录在表3-1的最后一行中。 4.将R3(330 )换成二极管IN4007,继续测量并填入表3-2中。 表3-2 五、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 对图3-1的线性电路进行理论分析,利用回路电流法或节点电压法列出电路方程,借助计算机进行方程求解,或直接用EWB软件对电路分析计算,得出的电压、电流的数据与测量值基本相符。验证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测量有一定的误差,都在可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验证叠加定理:以I1为例,U1单独作用时,I1a=8.693mA,,U2单独作用时, I1b=-1.198mA,I1a+I1b=7.495mA,U1和U2共同作用时,测量值为7.556mA,因此叠加性得以验证。2U2单独作用时,测量值为-2.395mA,而2*I1b=-2.396mA,因此齐次性得以验证。其他的支路电流和电压也可类似验证叠加定理的准确性。 对于含有二极管的非线性电路,表2中的数据不符合叠加性和齐次性。

电路原理试卷答案

《电路原理》试题 一、填空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题图一(1)的电路中,C 1=1μF ,C 2=2μF ,电路的总电容为 ,C 1上的电压 。 2、将图一(2)中的诺顿电路等效为戴维宁电路,其中R 1=10Ω .电源的电动势Us= , 电阻R= 。 3、图一(3)中,L 1=1H,L 2=2H, 电路ab 端口的总电感为 。 4、电感量为2mH 电感中流有2A 的稳定电流,该电感的储能为 焦耳。 5、电感具有阻碍电流 的作用。 6、图一(6)所示电路,C=100μF ,R=5k Ω.电容上的初始电压为10V. 当开关K 合上后, 电容上的电压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 。 7、非库仑电场移动单位正电荷从电源负极到正极所做的功定义为 。 8、图一(8)所示电桥平衡的条件为 。 9、若某电路网络中有n 个节点,则按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只能写出 个独立的节点电流方程。 10、纯电感元件两端电压的相位超前其电流相位 。 11、某纯电容的容抗为Xc ,其两端的交流电压为U ,则该电容的有功功率 为 , 无功功率为 。 12、如图一(12)所示的电路中,a 、b 两端的电压U=25V ,R 1=70Ω,R 2=30Ω, 则U 1= , U 2= . 13、若A=5∠53.13o,B=5∠-143.13o,则 =B A . 14、1000μF 的电容两端加了100V 的电压,电容极板上的电量为 库仑。 15、频率相同的正弦电流和电压分别为:210sin(+=t U u m ωo), 60sin(-=t I i m ωo), 则u 超前i 。

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符合题意的,请将其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内。错选或不选均无分) 1、 电容的定义式为:( ). A .U q C = B. q U C = C. Uq C = D. C=IU 2、图二(2)电路中,R 1=6Ω,R 2=7Ω,R 3=6Ω,R 4=10Ω,则a 、b 两端 的电阻R ab 阻值为( )。 A. 29Ω B. 10Ω C.5Ω D. 7Ω 3、图二(3)电路中,I=3A,R 1=12Ω,R 2=6Ω,则流过R 1电阻的电流为( )。 A .2A B. 1A C. 0.5A D. 1.5A 4、电路图二(4)中,A 为一节点,而且I 1=2A,I 2=3A,I 3=1A,则I 4的电流为( )。 A. 2A B.6A C.0A D.-2A 5、电容C=0.01F 与电阻R=1Ω串联,对于100=ω的电信号,它们的总阻抗 为( )。 A .(1+j)Ω B.(1-j)Ω C.(-j)Ω D. 2Ω 6、电感L=0.01H 与电阻R=1Ω并联,对于100=ω的电信号,它们的总阻 抗为( )。 A.(1+j)Ω B.(1-j)Ω C.(j-1)Ω D. [(j+1)/2] Ω 7、图二(7)的电路中,每个电阻R 的阻值均为4Ω,则a 、b 端口的电阻为( )。 A .16Ω B.4Ω C.1Ω D.8Ω 8、容量为100μF 的电容器两端的电圧为200V ,则电容器的 储能为( )。 A .2J B.200J C.20000J D.100J 9、容量为C 的电容原有电压为U 0,它通过电阻R 的闭合电路放电,从接通电路开始计时, 电容上的电压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 )。 A .RCt e U 0 B.t RC e U 1 0 C.t RC e U 10- D.t R C e U 0 10、一个电压为U 0的直流恒压源,通过开关K 与电感L 和电阻R 串联构成闭合回路。现以 开关闭合时开始计时,通过电感的电流为( )。 A .)1(0t L R e R U -- B.)1(0t R L e R U -- C.)1(0t L R e R U - D. )1(1 t RL e R U -- 三、是非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在正确的表述括号中打“√”,错误的表述括 号中打“×”) 1、在直流电路中,电流总是从电位高流向电位低。( ) 2、对于任一集中参数电路中的任一回路,在任一时间,沿回路的各支路电压的代数和等于 零。( ) 3、两的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阻值比它们当中任何一个都小。( )

工程制图与实习实验报告模板.docx

工程制图与CAD 实习报告 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 班级:化工 0801 学号: 姓名:李天宇 指导老师:张平 实验一:AutoCAD的基本操作 指导教师实验时间: 2011 年3月10日 学院学院专业 班级学号姓名实验室 一、实验题目: AutoCAD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目的: 1、了解AutoCAD基本概念 2、学习AutoCAD2008的基本操作 三、实验主要步骤及结果: 1、几何图形绘制 (1)启动AutoCAD 用下拉菜单“格式”→“单位”或命令行输入:UNITS↙,查看和设置绘图单位、精度(建议使用缺省值)及角度(建议使用缺省值)。

(2)设置图幅(选A3图幅)。 (3)用绘图工具栏的直线命令绘制,绘图时确定点的方式:用鼠标导向“直接距离”方式画各水平、垂直线(打开极轴);用“相对坐标”方式画斜线。 (4)将绘制的图形存盘,在后面标注尺寸时使用。 2、图框设置与绘制 (1)用“图形单位”对话框确定绘图单位(建议使用缺省值)。 (2)用“LIMITS”(图限)命令选A3图幅(长420 mm,宽297 mm)。 (3)打开正交、栅格及栅格捕捉。 (4)建图层、设线型、线宽及颜色。 粗实线白色(或黑色)实线(CONTINUOUS) 0.7 mm 细实线白色(或黑色)实线(CONTINUOUS) 0.35 mm 点画线红色点画线(CENTER) 0.35 mm 虚线蓝色虚线(HIDDENX2) 0.35 mm 尺寸白色(或黑色)实线(CONTINUOUS) 0.35 mm (5)用绘图工具栏的直线命令图标按钮绘制边框,在粗实线层上画图框线,在细实线层上画图幅线。 心得体会:通过这次实验,我对CAD绘图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 CAD中基本绘图操作 以下书写实验的有关格式,仅作参考:

电磁加热入门知识

变压器原理 变压器是变换交流电压、电流和阻抗的器件,当初级线圈中通有交流电流时,铁芯(或磁芯)中便产生交流磁通,使次级线圈中感应出电压(或电流)。变压器由铁芯(或磁芯)和线圈组成,线圈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绕组,其中接电源的绕组叫初级线圈,其余的绕组叫次级线圈。 变压器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从一个电路向另一个电路传递电能或传输信号的一种电器,输送的电能的多少由用电器的功率决定。现以单相双绕组变压器为例说明其基本工作原理(如下图): 当一次侧绕组上加上电压U1时,流过电流I1,在铁芯中就产生交变磁通Φ1,这些磁通称为主磁通,在它的作用下,两侧绕组分别感应电势E1、E2。 由于二次绕组与一次绕组匝数不同,感应电势E1、E2大小也不同,当略去内阻抗压降后,电压U1和U2大小也就不同。 变压器的电压比:(变压器两组线圈圈数分别为N1和N2,N1为初级,N2为次级。在初级线圈上加一交流电压,在次级线圈两端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当N2>N1 时,其感应电动势要比初级所加的电压还要高,这种变压器称为升压变压器;当N2

式中n 称为电压比(圈数比) 。当n>1 时,则N1>N2 ,U1>U2 ,该变压器为降压变压器。反之则为升压变压器。

变压器的效率:η =P2/P1 式中的P1 为输入功率,P2 为输出功率。 当变压器的输出功率P2 等于输入功率P1 时,效率η 等于100%,变压器将不产生任何损耗。但实际上这种变压器是没有的。变压器传输电能时总要产生损耗,这种损耗主要有铜损和铁损。 铜损是指变压器线圈电阻所引起的损耗。当电流通过线圈电阻发热时,一部分电能就转变为热能而损耗。由于线圈一般都由带绝缘的铜线缠绕而成,因此称为铜损。 铁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磁滞损耗,当交流电流通过变压器时,通过变压器硅钢片的磁力线其方向和大小随之变化,使得硅钢片内部分子相互摩擦,放出热能,从而损耗了一部分电能,这便是磁滞损耗。另一是涡流损耗,当变压器工作时。铁芯中有磁力线穿过,在与磁力线垂直的平面上就会产生感应电流,由于此电流自成闭合回路形成环流,且成旋涡状,故称为涡流。涡流的存在使铁芯发热,消耗能量,这种损耗称为涡流损耗。 变压器的效率与变压器的功率等级有密切关系,通常功率越大,损耗与输出功率比就越小,效率也就越高。反之,功率越小,效率也就越低。

电路基础实验报告

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定理的验证 组长:曹波组员:袁怡潘依林王群梁泽宇郑勋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加深对“节点电流代数和”及“回路电压代数和”的概念的理解;通过实验验证叠加定理,加深对线性电路中可加性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 ①基尔霍夫节点电流定律[KCL]:在集总电路中,任何时刻,对任一结点,所有流出结点的支路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0。 ②基尔霍夫回路电压定律[KVL]:在集总电路中,任何时刻,沿任一回路,所有支路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0。 ③叠加定理:在线性电阻电路中,某处电压或电流都是电路中各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处分别产生的电压或电流的叠加。 三、实验准备 ①仪器准备 1.0~30V可调直流稳压电源 2.±15V直流稳压电源 3.200mA可调恒流源 4.电阻 5.交直流电压电流表 6.实验电路板 7.导线

②实验电路图设计简图 四、实验步骤及内容 1、启动仪器总电源,连通整个电路,分别用导线给电路中加上直流电压U1=15v,U2=10v。 2、先大致计算好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同时调好各电表量程。 3、依次用直流电压表测出电阻电压U AB、U BE、U ED,并记录好电压表读数。 4、再换用电流表分别测出支路电流I1、I2、I3,并记录好电流读数。 5、然后断开电压U2,用直流电压表测出电阻电压U、BE,用电流表分别测出支路电流I、1并记录好电压表读数。 6、然后断开电压U1,接通电压U2,用直流电压表测出电阻电压U、、BE,用电流表分别测出支路电流I、、1并记录好电压表读数。 7、实验完毕,将各器材整理并收拾好,放回原处。 实验过程辑录 图1 测出U AB= 图2 测出电压U BE=

实验二 电路原理图的绘制实验报告

实验二电路原理图的绘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设计项目的建立和管理; (2)掌握原理图图纸参数的设置、原理图环境参数的设置; (3)掌握元器件库的装载,学会元器件、电源、接地、网络标号、总线、输入/输出端口、节点等电路元素的选取、放置等操作; (4)掌握电路元素的参数修改方法。 二、实验原理 1、创建一个新的项目文件。 在Altium Designer 10中,根据不同的设计主要有三种形式的项目文件,分别是:PCB项目文件,文件后缀为PrjPCB;FPGA项目文件,文件后缀为PrjFPG;库文件,根据电路原理图和印制电路板图设计的不同,其后缀有SchLib和PcbLib 两种。在我们实验中均建立一个PCB项目文件。 (1)执行菜单命令“文件\工程\PCB Project”,建立一个空的项目文件后的项目工作面板; (2)执行菜单命令“File\Save Project”,保存文件。 2、新建原理图文件 (1)执行菜单命令“File\New\Schematic”,在刚才建立的项目中新建原理图,默认的文件名为Sheet1.SchDoc。 (2)执行菜单命令“File\Save Project”,保存文件。 3、设置原理图选项 (1)图纸参数设定:执行菜单命令“设计\文档选项”,系统弹出文档选项对话框,在此对话框的“方块电路选项”标签页设置图纸参数。 (2)填写图纸设计信息:执行菜单命令“设计\文档选项”,系统弹出文档选项对话框,在此对话框的“参数”标签页设置图纸参数。 (3)原理图环境参数设置:执行菜单命令“工具\设置原理图参数”,系统将弹出“喜好”对话框,在此对话框的左边树状图中选择原理图选项,此选项组中有12个选项卡,它们分别是原理图参数选项、图形编辑参数选项、编译器选项、导线分割选项、默认的初始值选项和软件参数选项等,分别用于设置原理图绘制过程中的各类功能选项。

电路原理试卷及答案详解

一、填空题(本题5个空 ,每空2分,共10分) 1、若RC串联电路对基波的阻抗为,则对二次谐波的阻抗 为。 2、电路如图1所示,各点的电位在图上已标出,则电 压。 图1 图2 3、如图2所示的电路,电压源发出的功率为。 4、电路的零状态响应是指完全依靠而产生的响应。 5、交流铁心线圈电路中的电阻R表示的是线圈电阻,当R增大时,铁心线圈 中损耗增加。 二、单项选择题(请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如图3所示的二端网络(R为正电阻),其功率 为。 A. 吸收 B. 发出 C. 不吸收也不发出 D. 无法确定 图3 图 4 图5

2、如图4所示的电路消耗的平均功率为。(下式中U、I为有效值,G为电导) A. B. C. D. 3、下列那类电路有可能发生谐振? A. 纯电阻电路 B. RL电路 C. RC电 路 D. RLC电路 4、对称三相电路(正相序)中线电压与之间的相位关系 为。 A. 超前 B. 滞后 C.超前 D. 滞后 5、如图5所示的电路,,,则。 A. B. C. D. 三、作图题(本题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将图6所示的电路化简为最简的电压源形式。(要有适当的化简过程) 图6 2、画出图7所示电路换路后的运算电路模型。(设电路原已稳定,在时换路) 四、简单计算题(本题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用节点电压法求图7所示电路的电压U。(只列方程,不需求解) 图7

2、某二端网络端口处的电压和电流的表达式分别为, ,则电路中电压、电流的有效值和电路所消耗的平均功率。 3、已知某二端口网络的Z参数矩阵为,求该网络的传输参数矩阵,并回答该网络是否有受控源。 4、对于图8所示含有耦合电感元件的电路,设,试求副边开路时的开路电压。 图8 五、综合计算题(本题4小题,共50分) 1、如图9所示的电路,已知,,,,, 求负载为多大时能获得最大功率,此最大功率是多少?(本小题15分) 图9 2、三相负载的平均功率为 kW、功率因数为的对称三相电感性负载与线电压为380 V的供电系统相联,如图10所示。如果负载为三角形联接,求每相阻抗和各线电流的有效值。(本小题10分) 图10 3、在图11所示电路中,在正弦交流电作用下电容端电压相量为。试求电压和电流,电路的有功功率P、无功功率Q和视在功率S,并绘出求解的相量图。(本小题15分) 图11

电路原理图设计及Hspice实验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微电子技术系) 实验报告书 课程名称:电路原理图设计及Hspice 学号: 姓名: 教师: 年06月15日 实验一基本电路图的Hspice仿真 实验时间:同组人员: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用Cadence软件画电路图。 2.用Cadence软件导出所需的电路仿真网表。 3.对反相器电路进行仿真,研究该反相器电路的特点。 二、实验仪器设备 Hspice软件、Cadence软件、服务器、电脑 三、实验原理和内容 激励源:直流源、交流小信号源。 瞬态源:正弦、脉冲、指数、分线段性和单频调频源等几种形式。 分析类型:分析类型语句由定义电路分析类型的描述语句和一些控制语句组成,如直流分析(.OP)、交流小信号分析(.AC)、瞬态分析(.TRAN)等分析语句,以及初始状态设置(.IC)、选择项设置(.OPTIONS)等控制语句。这类语句以一个“.”开头,故也称为点语句。其位置可以在标题语句之间的任何地方,习惯上写在电路描述语句之后。 基本原理:(1)当UI=UIL=0V时,UGS1=0,因此V1管截止,而此时|UGS2|> |UTP|,所以V2导通,且导通内阻很低,所以UO=UOH≈UDD,即输出电平. (2)当UI=UIH=UDD时,UGS1=UDD>UTN,V1导通,而UGS2=0<|UTP|,因此V2截止。此时UO=UOL≈0,即输出为低电平。可见,CMOS反相器实现了逻辑非的功能. 四、实验步骤

1.打开Cadence软件,画出CMOS反相器电路图,导出反相器的HSPICE网表文件。 2.修改网表,仿真出图。 3.修改网表,做电路的瞬态仿真,观察输出变化,观察波形,并做说明。 4.对5个首尾连接的反相器组成的振荡器进行波形仿真。 5.分析仿真结果,得出结论。 五、实验数据 输入输出仿真: 网表: * lab2c - simple inverter .options list node post .model pch pmos .model nch nmos *.tran 200p 20n .dc vin 0 5 1m sweep data=w .print v(1) v(2) .param wp=10u wn=10u .data w wp wn 10u 10u 20u 10u 40u 10u 40u 5u .enddata vcc vcc 0 5 vin in 0 2.5 *pulse .2 4.8 2n 1n 1n 5n 20n cload out 0 .75p m1 vcc in out vcc pch l=1u w=wp m2 out in 0 0 nch l=1u w=wn .alter vcc vcc 0 3 .end 图像: 瞬态仿真: 网表: * lab2c - simple inverter .options list node post .model pch pmos .model nch nmos .tran 200p 20n .print tran v(1) v(2) vcc vcc 0 5 vin in 0 2.5 pulse .2 4.8 2n 1n 1n 5n 20n cload out 0 .75p m1 vcc in out vcc pch l=1u w=20u

电路原理B期终试卷A卷及答案

浙江工业大学期终考试命题稿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命题注意事项: 一、命题稿请用A4纸电脑打印,或用教务处印刷的命题纸,并用黑墨水 书写,保持字迹清晰,页码完整。 二、两份试题必须同等要求,卷面上不要注明A、B字样,由教务处抽定 A、B卷。 三、命题稿必须经学院审核,并在考试前两周交教务处。 浙江工业大学 2009 / 2010 学年 第二学期期终考试A卷 课程电路原理 B姓名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命题: 一、填空题(共30分,每题3分)

1、设R Y 为对称Y 形电路中的一个电阻,则与其等效的形电路中的每个电阻等于R = 3R Y 。 2、图1-2所示电路中的运放是理想的,则输出电压u 0= -(R 2/R 1) u s 。 3、图1-3所示电路,回路2的回路电流方程为 (R 2+R 3)i 2-R 2i 1 = – u s 。 4、图1-4所示电路,二端网络N S 中含独立源、电阻和受控源,当R = 0时,i = 3A ,当R = 2时,i = 1.5A 。当R = 1时,i = 2A 。 5、图1-5所示电路的输入阻抗Z i = Z L /4 。 6、图1-6所示耦合电感电路中,已知L 1 = 120mH ,L 2= 100mH ,M = 50mH 。 则a ,b 端的等效电感L = 95 mH 。 7、某一感性负载,接在电压为220V ,频率为50Hz 的电源上,该负载的功率为264W ,电流为2A 。如果在负载两端并联一电容,使功率因数cos φ=1,此时电源端的电流为 1.2 A 。 8、图1-8所示电路为对称的Y –Y 三相电路,电源相电压为220V ,负载阻抗Z =(30 + j 20)Ω,则电流表的读数为 6.1 A ,三相负载吸收的功率为 3350 W 。 i S + u S R 1 R 3 R 2 图1-3 i 1 i 2 + u I - + R 1 R 2 图1-2 R L R 3 + u S i N S 图1-4 R 12 图1-5 L Z i Z Z N A B C Z A 图1-8 R C 2 C 1 L 图1-9 M 图1-6 a L 1 L 2 L 1 L 2 图1-10 i 2 + u 2 i 1 u 1

工程制图实验报告(1)

第一次工程制图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2010.10.11 2010.10.18 2010.10.25 课程名称::工程制图实验名称:AutoCAD 二维绘图技能训练 实验目的:熟悉 AutoCAD 的绘图环境设置方法及绘图辅助功能使用技巧,掌握常用 二维绘图及编辑命令,达到能绘制二维工程图样的目的。实验过程:共上机操作 3 次,实践的内容有: 1、学习图纸界限、图层的设置,图线特性选择; 2、学习各种坐标输入方式,捕捉,夹点编辑; 3、掌握二维绘图及编辑命令; 1、图样分析: 根据分析,已知主视图和左视图求画俯视图,此图由一个长方体切割而得,中间再镂空一个小圆柱体并且中间为空心求只有一半,而且其的具有一定的厚度,然后小圆柱体中间偏后面同样被镂空一个小圆柱体,同样也只有半圆,如此我们便能得到大致的轮廓。根据大小,我们应该选择A3或者

A4的纸,图层设置应该包括粗实线,虚线中心线这三种。根据相应的大小及分析,得到我们想要的俯视图。 2、绘制过程: ①limits命令设置图纸界限为A3 幅面;然后 先点击文件新建一个再点击打开建立一个公制类型的无样板打开。 ②激活图层特性管理器,新建粗实线层、中心线层、虚线层其中粗实线宽设为0.3毫米、中心线选用加载的CENTER,且颜色设为黄色,虚线层用dashed线性且为红色。 ③将粗实线层置为当前层,用多段线命令画出图样的主视图的大致轮廓,后面再用圆命令将两个小圆出来,再利用剪接命令得到圆弧最后得到主视图; ④在主视图的右侧再利用多段线命令画出左视图,长与俯视图的宽一致,宽则与主视图的高一致。 将中心线层置为当前层,画时先打开对像捕捉,再捕取主视图的上下两边中点,做出中心线,且可向下延伸一段距离作

电磁加热热水锅炉原理及特点

电磁加热热水锅炉工作原理简单易懂,特点和优势比较明显,使用广泛。电磁加热热水锅炉采用现代智能化电脑控制技术,操作更加的智能化、自动化、人性化变成现实,具有稳定性高、功能丰富、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控制灵活、造型美观等优点。电磁加热热水锅炉功能强大,拥有锅炉压力控制、锅炉水位显示、缺水保护、超温保护、内置数字式电子时钟、连续或定时(4个时间段)运行控制等多项自动显示、控制功能。 (电磁加热热水锅炉-图片) 【电磁加热热水锅炉工作原理】 电磁加热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化成热能的装置,电磁加热热水锅炉将380v50/60HZ的三相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再将直流电转换成10~30KHZ的高频低压大电流电,用来加热锅炉内部的水从。高速变化的高频高压电流流过线圈会产生高速变化的交变磁场,当用含铁质容器放置上面时,容器表面即具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容器底部金属部分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容器底部的铁原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原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从而起到加热锅炉内部水的效果。即是通过把电能转化为磁能,使被加热钢体表面产生感应涡流一种加热方式。

【电磁加热热水锅炉特点】 1.工作方式灵活,可设置为手动或自动模式。 2.环保运行,无噪音,污染小,热效率高(热效率大于95%),散热损耗小。 3.全自动智能化控制技术,无需人员值守。 4.锅炉占地面积小,节省场地。 5.可在负荷变化时确保给水泵、循环泵自动启动或停止,也可手动控制。 电加热锅炉运行采用血液循环原理,结合专用微电脑控制器CPU,通过压力控制器,控制系统不断进行压力采集,逻辑运算和数字芯片控制调节,从而达到锅炉的蒸汽压力稳定,满足用户使用高品质蒸汽的要求。 (电磁加热热水锅炉-图片) 【电磁加热热水锅炉性能优势】 1、污染小 没有燃烧、没有废弃物、不排放有害气体,具有污染小、无噪音的特点,这是燃煤、燃油、燃气锅炉无法比拟的。

《电路原理》作业及答案

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练习题 1-1说明题1-1图(a )、(b )中:(1)u 、i 的参考方向是否关联?(2)ui 乘积表示什么功率?(3)如果在图(a )中u >0、i <0;图(b )中u >0、i >0,元件实际发出还是吸收功率? (a )(b ) 题1-1图 1-4在指定的电压u 和电流i 的参考方向下,写出题1-4图所示各元件的u 和i 的约束方程(即VCR )。 (a )(b )(c ) (d )(e )(f ) 题1-4图 1-5试求题1-5图中各电路中电压源、电流源及电阻的功率(须说明是吸收还是发出)。 (a )(b )(c ) 题1-5图 1-16电路如题1-16 (a )(b ) 题1-16图 1-20试求题1-20图所示电路中控制量u 1及电压u 。 题1-20图 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练习题 2-1电路如题2-1图所示,已知u S =100V ,R 1=2k ?,R 2=8k ?。试求以下3种情况下的电压u 2和电流i 2、 i 3:(1)R 3=8k ?;(2)R 3=?(R 3处开路);(3)R 3=0(R 3处短路)。 题2-1图 2-5用△—Y 等效变换法求题2-5图中a 、b 端的等效电阻:(1)将结点①、②、③之间的三个9?电阻构成的△形变换为Y 形;(2)将结点①、③、④与作为内部公共结点的②之间的三个9?电阻构成的Y 形变换为△形。 题2-5 2-11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求题2-11图所示电路的电流i 。 题2-11图 2-13题2-13图所示电路中431R R R ==,122R R =,CCVS 的电压11c 4i R u =,利用电源的等效 变换求电压10u 。 题2-13图 2-14试求题2-14图(a )、(b )的输入电阻ab R 。 (a )(b ) 题2-14图 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练习题 3-1在以下两种情况下,画出题3-1图所示电路的图,并说明其结点数和支路数:(1)每个元件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