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界人物传承简要汇总

1、张咸恭(1919—)江苏沛县人。1944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系。北京大学地质系研究生肄业。建国后,历任北京地质学院讲师、副教授、兰州大学教授、地质地理系主任,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副主任委员,甘肃省地质学会第四届副理事长。九三学社社员。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张咸恭教授是我国工程地质学的先驱与奠基人之一,是我国老一辈的工程地质教育家,水利工程地质学、环境工程地质学有较深研究,参与了我国工程地质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他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工程地质专著《工程地质学》及教材,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工程地质教研室,为我国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工程地质工作者,并亲自参与了三峡工程等大量工程项目,至今仍活跃在学术园地上。
2、王思敬,男,安徽巢湖人,1934年12月出生在上海。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主任,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学会理事长(1999-2002),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工程地质力学开放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水电、矿山、国防和环境工程等方面的科研工作,为若干国家重大工程的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对若干重大水电工程进行研究和论证,为解决关键的地质问题提供了依据。对若干大型国防地下工程稳定性做出了论证。在地下核爆炸及工程防护的地质论证方面取得成就。在矿山及环境工程方面也作出了成就。为开拓工程地质力学和环境工程地质新领域,发展工程地质力学理论作出了贡献。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岩土工程学科的双聘院士.
3、张倬元,教授,博士生导师,直隶(今河北)乐亭人。生于1926年1月21日,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地质系。1984年1月评定为博士导师。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地矿部和四川省学位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学科评审组成员。他是我国和国际著名工程地质学家,斜坡稳定、库岸稳定、地质灾害和水电工程地质专家,工程地质学科博士点和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专业实验室及典型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4、王士天,教授,1932年出生于吉林省永吉县,中共党员,1956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矿业学院地质系,1987年2月晋升为教授,1990年10月增列为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四川省科协委员,中国国土经济学研究会理事兼四川省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地质灾害研究会理事,

四川省水利发力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二滩水电开发公司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会员及中国国家小组成员,地矿部工程地质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多年来,王士天教授在创建国家工程地质重点学科、教学基本建设和科学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先后出版合作编著教材3部,专著5部,合作译著7部,在国际学术会议及国内一、二级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获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二等奖及省级一等奖各1项,部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部科技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四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家一级刊物地质学报优秀论文奖1项。另一项合作科研成果,部级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由其作为子课题地国家“七、五”攻关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能源部水利部一等奖。代表性论著有《工程地质分析原理》,《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高边坡变形破坏机制及稳定性评价》,《黄河龙羊峡水电站区域构造稳定性工程地质研究》等。
5、王兰生,教授,1934年出生于浙江省奉化,中共党员。1957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并留校任教,1959年9月调成都地质学院任教至今。1981年赴意大利结构模型试验研究所(ISMES)进修科研,1984年回国,历任室主任、水工系主任、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委会副秘书长等职,现为国际工程地质协会会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地质专委会委员,国土经济学会理事、成都市人大代表,1987年2月晋升为教授,1993年12月增列为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长于岩体稳定与城市环境工程地质。
6、王恭先 男,1936 年12 月出生,中共党员。 1961 年毕业于唐山铁道学院铁道建筑系。现任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滑坡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滑坡防治专家组组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历任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西北分院滑坡研究室主任、副院长。铁道部部级专家。
主要业绩:长期从事滑坡规律与防治技术的研究,是该专业领域的优秀学术带头人,在滑坡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滑动机制、滑坡边界条件判定、复杂滑坡的平剖面条块分析、滑坡的预报理论与方法,滑坡的防治原则和防滑措施的综合应用、新型抗滑结构的研究、开发和推广诸多方面,均有深入研究和见解。理论研究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工程地质学与岩土工程力学有机结合,创立了具有我国特色的滑坡防治学科理论。主编《滑坡防治》一书,填补了我国在这一学科的空白,作为主持人之一的《滑坡的规律与防治》成果获国家科技成果三等奖,指导黄茨大滑坡的成功预

报,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实践中,主持和指导防治上百处滑坡均取得成功。主笔和主持了多部有价值的专著、译著的编撰、翻译和出版,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50 余篇,主持和组织多次大型专业会议、讲座和对外交流,培养防灾减灾人才。 1996 年获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大奖。业绩被载入《甘肃专家》一书。
7、孙钧 (1926.10.23-) 生于江苏苏州,祖籍浙江绍兴,工程力学家,隧道与地下结构工程专家。长期从事高校地下建筑工程专业教学,进行地下结构理论研究,对发展地下结构流变力学、粘弹塑性理论和防护工程抗爆动力学等学科有重大贡献。出色地完成了多项重大工程、国家基金和科技攻关任务。1976年,他在国内率先为进修人员和青年教师开设了“地下结构非线性静、动力问题有限元法解析”、“地下结构粘弹塑性理论”及“地下结构抗爆动力学”等一批新课程和专题讲座,为以后国内这一学科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8、陈宗基(1922.9.15-1991.9.25),土力学、岩石力学、流变力学和地球动力学家。原籍福建安溪,生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土力学、岩石力学、流变力学和地球动力学家。原籍福建安溪,生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1946年留学荷兰德鲁浦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1986年被比利时国王授于“利奥波德二世一级骑士”勋章和荣誉证书。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54年在国际上首创土流变学。提出的“陈氏固结流变理论”、“陈氏粘土卡片结构”、“陈氏屈服值”、“陈氏流变仪”等已被国际上公认。1988年研制成功800吨高温高压伺服三轴流变仪。参与指导过我国一些重大工程,研究唐山大地震的机制、华北地震规律、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和攀西裂谷成因等。1980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陈宗基,土力学家、岩石力学家。在中国外率先开辟了土流变学、岩石流变学研究。他提出的“陈氏屈服值”,“粘土结构力学”,“土的三向固结流变理论”和“岩石流变、松弛、扩容”等创新性成果是国际上公认的。他的《流变学》、《岩土的第三屈服值及其在工程上的重要性》、《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和青藏高原隆起的热流变过程》等著作,在国际上很有影响。他把理论成功地应用于中国外几十个重要工程,如三峡工程、葛洲坝工程、二滩水电站、南京长江大桥、麦积山石窟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工程等重大项目。他还建立了国际上第一流的土流变学、岩石流变学和岩石高温高压实验室,研制出40余种先进的仪器设备。
9、黄荣樽 本刊编委、著名岩石力学专家、原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

学会常务理事、学会司库、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深层岩石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石油大学(北京)黄荣樽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01年8月2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2岁。 黄荣樽教授1930年7月15日出生

10、谷德振[1],(1914~1982),河南省密县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工程地质、地质力学家。 1942年,谷德振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地质学家、构造地质学与地质力学家。我国工程地质学奠基人之一。长期从事工程地质工作,创建我国第一个工程地质研究室。对水利水电、铁路、国防、矿山和核电工程等方面建设事业有突出贡献。如对长江三峡、葛洲坝水电站、佛子岭水电站、大亚湾核电站、二滩水电站、成昆铁路等重大工程项目,开展全方位的工程地质论证和决策,成绩卓著。提出岩体结构的全新概念——岩体结构制约岩体物理力学的性状和岩体变形破坏机制及控制岩体稳定性的著名论断,推动我国工程地质学的整体发展,为我国工程地质学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