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实验室评价

三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实验室评价
三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实验室评价

三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实验室评价

董轲,顾炳权,韦三华,张惠中(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检验科,西安710038)

摘要:目的比较RPR,ELISA,TPHA三种血清学实验诊断方法在临床诊断梅毒中的应用.方法将42例一期梅毒、61例二期梅毒、24例潜伏期梅毒患者及健康人的血清分别用RPR,ELISA,TPHA三种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RPR,ELISA,TPHA三种方法针对梅毒患者血清的敏感度分别为85.8%,94.5%,96.9%;特异性分别为87.3%,98.0%,100.o%。其中一期梅毒RPR,ELISA,TPHA三种检测方法的检出率分别为73.8%,92.9%,95.2%;二期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96.7%,100.0%,100.o%;潜伏期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79.1%,83.3%,91.7%。应用统计学处理后发现,RPR与TPHA,ELISA的检出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而ELISA,TPHA两种方法之间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ELISA,TPHA2种检测方法与RPR比较,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考虑到ELISA较TPHA方法的试剂成本便宜,且操作简便,为目前梅毒血清学检测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梅毒;RPR;ELIsA;TPHA

中图分类号:R759.1;R446.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7414(2007)06—062—02

梅毒是由苍白梅毒螺旋体(treponemapallidum,TP)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梅毒的实验室检查方法主要有梅毒螺旋体暗视野检查和血清学检测,其中血清学诊断方法很多,大致可分为非特异性的类脂抗原血清学实验和特异性的密螺旋体抗原血清学实验两大类。本文拟对RPR,TPHA,ELISA三种检测方法学进行比较,为梅毒实验室诊断方法的筛选提供实验资料。

1材料和方法

1.1标本来源我院皮肤科经临床确诊的127例梅毒患者血清,其中一期梅毒血清42份,二期梅毒血清61份,潜伏期梅毒血清24份。健康查体人员血清150份。

1.2试剂RPR试剂由上海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20050829。ELISA试剂由上海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20051208。TPHA试剂由英国OMEGA公司生产,批号为7008285。

1.3方法①RPR试验:在室温条件下,分别滴加血清和试剂各50弘l于纸片上,然后将纸片放在100次/min的振荡仪上水平振荡8min,观察凝集结果。(虿)ELISA试验:在室温条件下,加样后,37℃孵育30min,再加入显色液,37℃暗处孵育10min,加入终止液,用酶标仪在波长450nm比色,读取每孔以值。若样品A值/阴性对照平均A值≥2.1判断为阳性,否则为阴性。(要)TPHA试验:在室温条件下,在U型板上用稀释剂将血清稀释,分别加人致敏和未致敏红细胞,孵育45,--60rain观察结果,出现凝集者为阳性。

1.4统计学方法每两种不同方法的检测结果之间采用妒检验。2结果

2.1RPR,ELISA,TPHA分别检测127例梅毒患者血清标本,其检出率分别为:85.8%,94.5%,96.9%,其中一期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73.8%,92.9%,95.2%;二期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96.7%,100.o%,100.oH;潜伏期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79.1%,83.3%,91.7%(如表1)。

2.2RPR,ELISA,TPHA分别检测150例正常人(排除输血史、不洁性交史的健康查体者)血清标本,其特异性分别为87.30//,98.oH,100.o%(如表1)。

表1RPR,ELISA和TPHA对梅毒患者血清标本的检测结果

2.3统计学分析:利用Z2检验显示,RPR和TPHA两种方法检测梅毒血清标本有明显差异(酽一8.45,尸<0.05);RPR和ELISA两种方法也有明显差异(Z2=4.34,P<0.05);而ELISA和TPHA两种方法无明显差异(妒=0.36,P>0.05)。

3讨论梅毒(TP)是危害人类健康较为严重的性传播疾病之一,解放初期我国已经基本消灭了梅毒,但改革开放以来梅毒又死灰复燃,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梅毒螺旋体的重要致病因子包

作者简介,董轲(1971一),男,博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免疫学实验室诊断工作.通讯作者l张惠中(196l一),男,教授。主任医师,Tel:029--84777165,84777634.

括12种膜蛋白和几种溶血素[1],侵入人体后经过三周潜伏期发病,出现硬下疳,即一期梅毒。若一期梅毒不治疗或治疗不当,螺旋体侵入血液循环后形成全身的炎症,出现扁平湿疣等症状,即二期梅毒。三期梅毒为晚期梅毒,一般在感染后4~5Y出现损害,病变为梅毒疹和树胶样肿,会侵犯到皮肤、黏膜、骨骼,i0一--20Y后可侵犯心血管与神经系统从而引起主动脉炎等。对梅毒进行早诊断、早治疗是控制其蔓延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因而选择敏感性、特异性均高的梅毒检测方法有助于梅毒的诊断、治疗。

梅毒血清学试验是梅毒诊断最主要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包括非特异性试验和特异性试验。TP含有表面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两类抗体,一类为非特异性抗体;另一类为抗TP的特异性抗体。非特异性抗体在梅毒早期患者经充分治疗后滴度可逐渐下降直至完全消失,当病情复发或再感染后可由阴性转阳或滴度逐渐上升,少数患者可出现血清固定,即治疗6"--9ITIO后滴度无明显下降或两年后血清仍未转阴。非特异性试验包括了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和TPUST等方法,它们是检测患者血液中抗心磷脂抗体。特异性抗体在血清中可长期甚至终身存在,特异性试验有TPHA,TPPA,TP—ELISA,FTA—ABS等。

RPR试验是应用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抗原改良后的非特异性类脂质抗原进行检测,该试验操作简单、快速,而且抗类脂质抗体的消长曲线与梅毒的临床症状相关性较好,RPR试验所得的抗类脂质抗体效价随着病情的变化常与梅毒的活动性平行。因此,RPR试验适用于人群的筛查、疗效观察以及判断是否复发及再感染。但RPR检测梅毒非特异性类脂质抗体为梅毒螺旋体侵犯及损伤组织所产生,出现较晚,一般在硬下疳出现,4w才能检出,故RPR对一期梅毒抗体检出敏感性较低&],本组为73.8%,并且该法特异性较差,在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妊娠时均有假阳性,本组假阳性率为12.7%。应当注意的是,二期梅毒血清由于抗体过高易出现假阴性,即前带现象(prozonephenomenon)。在临床上由于前带现象而导致的误诊并不少见Is]。因此,当临床上怀疑梅毒,而RPR试验为阴性时应进行确诊试验。

TPHA和ELISA两种方法检测的是梅毒螺旋体IgG抗体,既使患者经过足够治疗,IgG抗体仍能长期存在,甚至终身不消失,所以患者可能终身阳性,两种方法检测梅毒抗体时灵敏度与特异性都比较好,而且相当接近。当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后,大约经过3W的潜伏期,在入侵部位发生硬下疳,出现硬下疳5~15d即可在血清中检出抗体。但TPHA为血球凝集实验,测定过程中包括多次吸液过程,易造成操作者差错[4],其实验结果又依赖于操作者肉眼判断和解释,而且结果不易保存。有报道称[5],由于TPHA使用的为完全抗原,可能存在非特异性交叉反应,故使该方法受到一定限制。ELlSA方法是通过基因工程途径生产重组TP蛋白酶多肽作为抗原,将TP重组抗原包被在微孔测定板上,测定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TP抗体,该方法操作简便,一次可完成多份标本的检测,是目前梅毒血清学检测的首选方法[6]。

参考文献:

[1]FraserCM,NorrisSJ,eta1.Completegenomesequ—ence

oftreponemapallidum,thesyphilisspirochete[J].Science,1998,281(5375):375—388.

[2]阮豪骥.两种梅毒检验方法比较的初步研究[J].检验医学,2005,22(2):180.

[3]朱燕萍,马新华,杨虎.前带现象二期梅毒疹误诊1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2,16(3):204.[4]龚匡隆,尤永燕,邵长庚,等.梅毒血清实验的内部质量控制D].中华皮肤性病学杂志,1997,11(1):311.[5]张峥蝾,孙皓,鲁润明,等.梅毒螺旋体基因重组抗原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的探讨[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

疫学杂志,2000,20(1):781.

[6]YoungH,MoyesA,SeagarL,eta1.Novelrecombi—nantantigenenzymeimmunoassayforserologicaldi—

agnosisof

syphilis[J].JClinMicrobiology,1998,36(4);913.

收穑日期12007.05.08

一氧化氮(NO)在临床医学中的意义

姜帆1,姜船2(1.新疆乌鲁木齐市中医院,乌鲁木齐830000;

2.乌鲁木齐市公安局监管处监所医院,乌鲁木齐830000)

摘要t由于NO在体内扮演着生理和病理双重角色,所以它在体内的产生与临床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作者从NO的理化生物学性质、合成代谢、生理、病理以及在临床中的应用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酶(NOS);自由基

中图分类号:R313;Q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7414(2007)06—063—03

梅毒血清学检测策略

1.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 ? 原理:梅毒螺旋体破坏宿主细胞释放以及其螺旋体细胞表面释放的类脂物质,刺激机体产生抗类脂抗体(反应素)。在体外该抗体与心磷脂、卵磷脂和胆固醇组成的抗原反应,形成凝集反应。?方法:VDRL (venereal disease research laboratory test) USR (unheated serum reagin test ) RPR (rapid plasma reagin circle card test) TRUST (tolulized red unheated serum test)特点:非特异性反应, 一、梅毒血清试验 2、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 基于TP特异性抗原,检测TP抗体

TPPA TPPA 物,荧光镜下,TP呈苹果绿色荧光。 阴性 弱阳性 阳性 图18-1 TP抗体酶联免疫法试验 双抗原夹心一步法原理 图18-2 TP抗体酶联免疫法试验 双抗原夹心二步法原理

?电化学发光(ECLIA)免疫检测原理 亲和素 5)TP-RT胶体金法: ?临床:用于梅毒筛查 ?注意: 高敏感性,特异较?

特异性总抗体 特异性IgG 抗体特异性IgM 抗体 5-7周 反应素 抗体变化规律

Comparison of three syphilis serodiagnosis algorithms and clinical 665 RPR-/TPPA+ patients were excluded from positive serodiagnosis due to a missed diagnosis rate of 24.2% (665/2,749). Man-Li Tong, et al. Analysis of three algorithms for syphilis serodiagnosis and implications for clinical management.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14;58:1115-1124 . The traditional algorithm ?One lab : ?98%EIA +/PRP+→ ?TP-PA+ ?CDC. Discordant results from reverse sequence syphilis screening--five laboratories ,United States ,2006-2010. MMWR.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 ,2011,60(5): 133.

梅毒实验室测试题

梅毒实验室测试题 一、单选题 梅毒螺旋体镜检可采用的染色方法: 1 、 A 革兰染色 2 、 3、 4、 5、 6、 7、 9、 10、 11、 12、 C 镀银染色 非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可采用的方法: A TPPA B ELISA C RPR TPPA 只能检测到: A IgA D FTA-ABS B igG C IgG+IgM+IgA 等混合抗体 梅毒螺旋体镜检一般不采用下列标本: A 皮肤溃疡组织液 C 血液 D IgM RPR 检测不能采用下列标本: A 血清 C 全血 ELISA 检测不能采用下列标本: A 血清 C 全血 梅毒螺旋体病原学检测方法不包括: A 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C 培养基培养 RPR/TRUST 检测用水平旋转仪的转速是: A ( 100 土 2)转 / 分 C ( 120± 2)转 / 分 RPR/TRUST 佥测用水平旋转仪的旋转直径是: A 25 ± 2mm C 20 ± 2mm B 18 D 30 RPR/TRUS 试验在水平旋转仪上旋转反应时间 5分钟 10分钟 D 12 TRUST 式验时每个反应孔滴加的抗原量 是: B 30 D 17 前带现象主要出现在下列哪一种方法中: 美兰染色 伊红染色 羊水 脑脊液 血浆 脑脊液 血浆 脑脊液 镀银染色 核酸检测 (100 ± 10)转 / 分 (120± 10)转 / 分 ± 2mm ± 2mm 分钟 分钟 (11 (11

A ELISA C TPPA D FTA-ABS RPR 试验时每个反应孔滴加的抗原量是: A 50 卩l B 30 C25 卩 l D 17 下列哪项方法不是检测非梅毒螺旋体抗体: A RPR B ELISA C VDRL D TRUST TPPA 式验结果判读孔的血清稀释倍数是: A 1:20 B 1:40 C 1:80 D 1:160 ELISA 法采用的抗原是: A 重组抗原 B C 超声裂解梅毒螺旋体 D TPPA 法采用的抗原是: A 重组抗原 B C 超声裂解梅毒螺旋体 D RPR 法采用的抗原是: A 重组抗原 B C 超声裂解梅毒螺旋体 D 梅毒血清学检测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级别是: A 一级 B C 三级 D 室间质控的主要目的是评价: A 检测方法有效性 B C 检测结果准确性 D 室内质控的主要目的是评价: A 检测方法有效性 B C 检测结果准确性 D RPF 只能检测到: A IgA B IgG C IgG+IgM+IgA 等混合抗体 D IgM 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可采用的方法: A TRUST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完整的梅毒螺旋体 类脂质 完整的梅毒螺旋体 类脂质 完整的梅毒螺旋体 类脂质 二级 四级 检测结果精确性 检测方法可行性 检测结果精确性 检测方法可行性 B RPR B ELISA

梅毒实验室测试题

梅毒实验室测试题 一、单选题 1、梅毒螺旋体镜检可采用的染色方法: A 革兰染色 B 美兰染色 C 镀银染色 D 伊红染色 2、非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可采用的方法: A TPPA B ELISA C RPR D FTA-ABS 3、TPPA只能检测到: A IgA B IgG C IgG+IgM+IgA等混合抗体 D IgM 4、梅毒螺旋体镜检一般不采用下列标本: A 皮肤溃疡组织液 B 羊水 C 血液 D 脑脊液 5、RPR检测不能采用下列标本:

A 血清 B 血浆 C 全血 D 脑脊液 6、ELISA检测不能采用下列标本: A 血清 B 血浆 C 全血 D 脑脊液 7、梅毒螺旋体病原学检测方法不包括: A 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B 镀银染色 C 培养基培养 D 核酸检测 8、RPR/TRUST检测用水平旋转仪的转速是: A (100±2)转/分B(100±10)转/分 C (120±2)转/分 D (120±10)转/分 9、RPR/TRUST检测用水平旋转仪的旋转直径是: A 25±2mm B 18±2mm C 20±2mm D 30±2mm 10、RPR/TRUST试验在水平旋转仪上旋转反应时间

A 5分钟 B 8分钟 C 10分钟 D 12分钟 11、TRUST试验时每个反应孔滴加的抗原量是: A 50μl B 30μl C 25μl D 17μl 12、前带现象主要出现在下列哪一种方法中: A ELISA B RPR C TPPA D FTA-ABS 13、RPR 试验时每个反应孔滴加的抗原量是: A 50μl B 30μl C 25μl D 17μl 14、下列哪项方法不是检测非梅毒螺旋体抗体: A RPR B ELISA C VDRL D TRUST 15、TPPA试验结果判读孔的血清稀释倍数是:

梅毒实验室诊断方法

梅毒实验室诊断 梅毒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有显微镜检查法和血清学检测法。 一、显微镜检查法 (一)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基本原理】 梅毒硬下疳、扁平湿疣、黏膜斑等皮损的渗出液涂片,以及淋巴结穿刺液涂片等,在暗视野显微镜下,光线从聚光器的边缘斜射到涂片上的梅毒螺旋体而发出亮光,从而可根据其特殊形态和运动方式进行检测。 【仪器材料】 1.暗视野显微镜。 2.钝刀(刮勺)、载玻片、盖玻片、注射器具、无菌生理盐水。 【标本采集】 1.皮肤黏膜组织液:无菌生理盐水浸湿的棉拭子擦去皮损表面的污物,钝刀轻刮、挤压皮损表层,取渗出液与预先滴加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混合后加盖玻片镜检。 2.淋巴液:无菌操作下穿刺淋巴结,注入生理盐水并反复抽吸2~3次,取少量的淋巴液直接滴于载玻片上,加盖玻片镜检。 【操作步骤】 1.加镜油:在暗视野显微镜的聚光器上滴加镜油。 2.聚光:将标本玻片臵载物台上,上升聚光器使镜油接触载玻片底面。 3.镜检:在镜下观察,寻找有特征形态和运动方式的梅毒螺旋体。 【结果判读】 梅毒螺旋体在暗视野显微镜镜下表现为纤细、白色、有折光的螺旋状微生物,长5~20μm,直径小于0.2μm,有6~12个螺旋,具有旋转、蛇行及伸缩等三种特征性的运动方式。暗视野显微镜下发现有上述特征的螺旋体为阳性结果。 【结果报告】 1.阳性:见到上述特征的梅毒螺旋体。 2.阴性:未见到上述特征的梅毒螺旋体。 【临床意义】 1.暗视野显微镜检查阳性,可确诊梅毒。 2.螺旋体检查是诊断早期现症梅毒的最好方法,世界卫生组织指定为性病实验室必备项目之一。 3.如未见到梅毒螺旋体,并不能排除患梅毒的可能性,应复查和血清学检查。 【注意事项】 1.取材时尽量避免出血,以免影响镜下观察。 2.取材后应立即臵暗视野显微镜下观察。 3.镜下观察时应注意与其他螺旋体相鉴别。 (二)镀银染色检查 【基本原理】 梅毒螺旋体具有亲银性,可被银溶液染色,从而可以在镜下观察到梅毒螺旋体。 【仪器材料】 1.显微镜。 2.罗吉氏固定液、鞣酸媒染剂、Fontana氏银溶液。 【标本采集】

梅毒的检测方法

梅毒是艾滋病出现以前最令人生畏的一种性传播疾病,梅毒是一种慢性传染病,梅毒初起时为全身感染,病程缓慢,在发展中向人体各器官组织入侵,梅毒也可潜伏多年甚至终身没有临床表现。梅毒从传染来源可分为后天梅毒(获得性)和先天梅毒。梅毒早期确诊很关键,下面我们介绍一下梅毒的检测方法: 梅毒的检测方法1、暗视野显微镜检 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是一种检查梅毒螺旋体的方法。暗视野,顾名思义即是显微镜下没有明亮的光线,它便于检查苍白的螺旋体。这是一种病原体检查,对早期梅毒的诊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早期皮肤粘膜损害(一期、二期霉疮)可查到苍白螺旋体。一期梅毒苍白螺旋体多在硬下疳的硬结、溃疡的分泌物和渗出液中存在,肿大的淋巴结穿刺也可检出。二期梅毒苍白螺旋体可在全身血液和组织中检出,但以皮肤检出率最高。早期先天性梅毒,可以通过皮肤或粘膜损害处刮片发现梅毒苍白螺旋体。最近,通过羊膜穿刺术获得孕妇的羊水,以其作暗视野显微镜观察,对先天性梅毒有诊断价值。 梅毒的检测方法2、梅毒血清学检测 梅毒血清学检查对于诊断二期、三期梅毒,以及判定梅毒的发展和痊愈,判断药物的疗效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梅毒血清学检查包括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和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前者常用于临床筛选及判定治疗的效果,抽血后1小时即可出结果,这样梅毒检测费用也低廉。后者主要是用于判定试验,但是它不能判定治疗效果,一旦患有梅毒,这一试验将终身阳性。 (1)非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这类试验的抗原分为心磷脂、卵磷脂和胆固醇的混悬液,用来检测抗心磷脂抗体。由于这些试验具有相同的标准化抗原,所以敏感性相似。常用的有三种: ①性病研究实验室玻片试验(VDRL); ②血清不加热的反应素玻片试验(USR); ③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 可用作临床筛选,并可作定量,用于疗效观察。 (2)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 ①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 ②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

梅毒实验室测试题

(11 梅毒实验室测试题 一、单选题 梅毒螺旋体镜检可采用的染色方法: A 革兰染色 B C 镀银染色 D 非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可采用的方法: A TPPA B ELISA C RPR D FTA-ABS TPPA 只能检测到: A IgA B IgG C IgG+IgM+lgA 等混合抗体 D IgM 梅毒螺旋体镜检一般不采用下列标本: A 皮肤溃疡组织液 B C 血液 D RPR 检测不能采用下列标本: A 血清 B C 全血 D ELISA 检测不能采用下列标本: A 血清 B C 全血 D 梅毒螺旋体病原学检测方法不包括: A 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B C 培养基培养 D RPR/TRUST 检测用水平旋转仪的转速是: A ( 100± 2)转 / 分 B C ( 120± 2)转 / 分 D RPR/TRUST 佥测用水平旋转仪的旋转直径是: A 25 ± 2mm B 18 C 20 ± 2mm RPR/TRUS 试验在水平旋转仪上旋转反应时间 A 5分钟 B 8 C 10分钟 D 12 TRUST 式验时每个反应孔滴加的抗原量是: A 50 卩 l B 30 C25 卩l D1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美兰染色 伊红染色 羊水 脑脊液 血浆 脑脊液 血浆 脑脊液 镀银染色 核酸检测 (100 ± 10)转 / 分 (120± 10)转 / 分 ± 2mm ± 2mm 分钟 分钟 D 30

前带现象主要出现在下列哪一种方法中: (11

A ELISA B RPR A TRUST B ELISA C TPPA D FTA-ABS 13、 RPR 试验时每个反应孔滴加的抗原量是: A 50 卩 l B 30 3 l C 25 卩 l D 17 3 l 14、 下列哪项方法不是检测非梅毒螺旋体抗体: A RPR B ELISA C VDRL D TRUST 15、 TPPA 式验结果判读孔的血清稀释倍数是: A 1:20 B 1:40 C 1:80 D 1:160 16、 ELISA 法米用的抗原是: A 重组抗原 B 完整的梅毒螺旋体 C 超声裂解梅毒螺旋体 D 类脂质 17、 TPPA 法采用的抗原是: A 重组抗原 B 完整的梅毒螺旋体 C 超声裂解梅毒螺旋体 D 类脂质 18、 RPR 法采用的抗原是: A 重组抗原 B 完整的梅毒螺旋体 C 超声裂解梅毒螺旋体 D 类脂质 19、 梅毒血清学检测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级别是: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 20、 室间质控的主要目的是评价: A 检测方法有效性 B 检测结果精确性 C 检测结果准确性 D 检测方法可行性 21、 室内质控的主要目的是评价: A 检测方法有效性 B 检测结果精确性 C 检测结果准确性 D 检测方法可行性 22、 RPF 只能检测到: A IgA B IgG C IgG+IgM+IgA 等混合抗体 D IgM 23、 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可采用的方法:

我院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解释

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解释 第一种结果:TRUST(十)、TP (一)或TPPA(一) 生物学假阳性。假阳性结果常见于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及风湿性心脏病等,还有麻风、吸毒(海洛因)成瘾者也会阳性、少数孕妇及老人也会出现阳性。有报道急性或慢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风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患者TRUST滴度可出现假阳性反应。非梅毒病人,不报病。第二结果:TRUST(十)、TP (十)或TPPA(十) A,首诊病人,双阳,根据临床表现分别诊断为一期、二期、三期、隐性。必须报病。 B、复诊病人,TRUST低滴度,考虑血清固定,不用治疗,不用报病。 TRUST高滴度(高于原滴度四倍),考虑复发,再次治疗,不用报病。 C、复诊病人,有一期或二期梅毒临床表现,结合近期有不洁性接触史,要考虑重复感染。再次治疗,必须报病。 第三种结果:TRUST(一)、TP (十)或TPPA(十) A、早期梅毒病人。有硬下疳症状,有不洁性接触史,梅毒螺旋体暗视野检查阳性,梅毒可以诊断,必须报病。

B、复诊病人。梅毒病人TP、TPPA终生阳性,不用治疗,不报病。 C、初诊病人。无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既往无梅毒诊疗史,仅TP、TPPA阳性,TRUST阴性者,该病例暂不报病,需要在1~3 个月后随访复查,如果TRUST转阳则要报病(如果随访病例仍然无任何症状和体征,报告为隐性梅毒确诊病例;如果出现临床表现,按临床表现特征对梅毒病例进行分期报告)。如果仍为阴性不报病。建议预防性、规范性治疗。 D、前带现象。首诊病人,非梅毒螺旋体特异性试验(TRUST)中,有时血清中存在高浓度的抗体时出现的弱阳性或阴性反应结果,而临床上又像二期梅毒,此时,将血清稀释后再进行试验,出现了阳性结果,该现象称之为"前带现象"。原因是此血清中抗体的量多于抗原,使抗原抗体量的比例不合适,抑制了阳性反应的出现。 第四种结果:TRUST(一)、TP (一)或TPPA(一) 不是梅毒病人,不报病。

梅毒血清学试验四种方法的比较

梅毒血清学试验四种方法的比较 发表时间:2012-10-25T14:28:14.67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9期供稿作者:唐玉秀[导读] 比较4种常用的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观察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为实验室和临床提供参考。唐玉秀(广西全州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广西全州541500) 【摘要】目的比较4种常用的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观察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为实验室和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梅毒酶联免疫吸咐试验(TP-ELISA),梅毒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胶体金快速检测试验(SYP),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结果RPR 和SYP两种方法对梅毒检出率明显低于TP-ELISA和TPPA法。结论 SYP法,ELISA法是实验室初筛梅毒的最佳方法,如果要确诊梅毒要用TPPA法,疗效观察用RPR法。 【关键词】梅毒TP-ELISA RPR SYP TPPA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苍白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传播疾病。该病病程长,危害大,临床表现复杂,呈多样性,几乎可以累及全身各个器官,早期主要侵犯皮肤,黏膜;晚期可累及心血管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器管[1-3]。近年来,梅毒的发病率呈增加趋势,因此对梅毒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成为关键问题,防止梅毒的蔓延是重中之重。实验室如何更好的选用哪种检测方法,避免漏诊,误诊,错诊而产生的医疗隐患等。目前用于梅毒血清学检验的方法较多,通过各种方法的比较,从而选择更合适的试验方法,对梅毒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提供更好的科学依据。 1 选择的对象,试剂和仪器,检测的方法 1.1选择的对象选用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住院和门诊检测梅毒项目的患者。大约12400份标本,其中有125例确诊病人,大多数病例无临床症状。 1.2使用的试剂和仪器 (1)试剂:SYP使用艾康生物技术(杭州)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盒。ELISA和RPR由上海科华生物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盒。TPPA是使用日本富士公司试剂盒。 (2)仪器深圳雷杜RT-3100洗板机,上海新波SYM-810酶标仪,XK96-8型梅毒旋转振荡器。 1.3方法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先用SYP,TP-ELISA法初筛,检出阳性和弱阳性标本后再用RPR滴渡法和TPPA检测法。 2 结果 SYP和ELISA法初筛结果表1 由SYP和ELISA法筛检阳性标本中,再进行RPR和TPPA检测。先做RPR原倍,阳性者,再做生理盐水稀释滴度1:2,1:4,1:8,1:16 阳性符合率见表2 从表2可得知TPPA为确诊试验,SYP和ELISA法为初筛试验,RPR为疗效观察试验。 3 讨论 由于梅毒感染后,抗心磷酯抗体出现晚于特异性螺旋体抗体,而且梅毒晚期又可能转阴,故RPR,SYP不适宜一期梅毒早期和三期梅毒诊断,对潜伏期和神经梅毒也不敏感。[4]而且SYP,RPR不易于自动化,结果的判断也存在主观性,已不是很适合梅毒的筛检法,但RPR滴度法可作为临床疗效观察的指标。 梅毒酶联免疫吸咐试验(TP-ELISA)是一种基于基因工程的特异性检测技术,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高,特异性抗体在梅毒的潜伏期即产生,对梅毒的早期辅助诊断较好。TP-ELISA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适合医院大批量检测。但存在的缺点是该方法检测的是梅毒IgG 和IgM的混合抗体,IgG抗体治愈后相当长的时间仍然存较高的阳性率,甚至终身阳性,因此TP-ELISA阳性只说明正在感染或者曾经感染过,不能判断梅毒疾病活度与否,所以不能作为疗效监测手段[5]。当然,ELISA法本身也存在不足,这与检测的标本,操作人员的操作有关(如放置时间过长,显色未避光等)导致假阳性。 TPPA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比前三种方法都高,是临床常用的梅毒确诊试验,也可以进行效价测定。但是成本高,操作复杂,耗时较长,不太适合大批量标本的检测。适合用于前三种方法测定阳性后的确诊试验。由于该法检测同样是梅毒IgM的IgG的混合抗体[6],存在与TP-ELISA相类似的不足。 综上所述四种梅毒学血清方法比较,TP-ELISA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明显高于SYP,但不能取代SYP法,但两种方法可以互补,结合两种方法更能更好的检测梅毒。对于TP-ELISA和SYP法阳性者,应用TPPA法作确诊试验,RPR作滴度检测,才能更好的为临床提供诊治意见。 参考文献 [1]郭兑山,宁平,方德强,等,梅毒螺旋体抗体IgG ELISA和RPR试验的比较[J].中国输血杂志,2005,14(2):88. [2]龚向东,叶顺章,张国成等,2000年全国性病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1,7(3):131. [3]刘鹏,梅毒螺旋体的检测技术与应用现状[J].实用医药杂志,2005,22(10):939-941 [4]黄永梅,ELISA,TPPA和TRUST,RPR梅毒检测方法的比较[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8):88-89. [5]王培华,输血技术学[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02-105. [6]何旭东,李龙,ELISA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J].中国输血杂志,2001,14(增刊):33.

四种梅毒抗体血清学检验方法的比较

四种梅毒抗体血清学检验方法的比较 【摘要】目的评价四种梅毒血清学检验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性以及对梅毒诊断的临床应用和价值。方法分别采用ELISA、TRUST及胶体金法3种不同的血清学方法对255例皮肤科门诊患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均以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认,比较ELISA、TRUST和胶体金法对梅毒的诊断价值。结果在对87例阳性和168例阴性标本的检测中,TRUST法、胶体金法、ELISA诊断梅毒的敏感度分别为73??56%、95??4%、98??8%,特异度分别为97??0%、98??8%、100%。TRUST法与TPPA法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ELISA、胶体金与TPPA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LIS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与TPPA法有较高的一致性,可用于临床大批量样本初筛,胶体金可用于急诊快速筛查,阳性标本用TPPA法来进行确认,以TRUST法及其滴度试验作为对疗效及愈合的判断指标。 【关键词】梅毒抗体; TPPA、TP??ELLSA、TRUST;胶体金法 作者单位:457000 河南省濮阳市人民检验科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TP)引起的全身各器官病变的性传播疾病,

其传染力强、危害性大。据世界卫生组织(WTO)报告,成年人每年新发梅毒1200万,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梅毒的诊断需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及血清学诊断,由于梅毒早期的临床表现并不典型,有些患者对病史陈述缺乏真实性,故血清学检测是诊断梅毒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临床实验室常用的血清学诊断TP的有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胶体金法,ELISA法、TPPA法等等不同的检测方法都有其特殊的临床应用价值,选择有效的方法对梅毒早期诊断、预防和控制梅毒的传播,避免因错误的检测结果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对255例患者的血清就我院检验科常用的TRUST 法胶体金法ELISA法以下方法学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至12月皮肤科患者255例,年龄19??70岁。男性125例,女性:89例。 1??2 试剂与仪器TRUST试剂、胶体试剂均为英科新创公司产品,ELISA试剂为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产品,TPPA试剂由日本富士株式会社产品: 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RMP200)振漏器、离心机等。 1??3 检测方法所有受试者均空腹抽血5 ml,4000r/min 离心5 min后分离血清,血清标本不能及时检测则置于4℃冰箱,避免反复冻融,均采用TRUST法,ELISA法,胶体

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选择

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选择 目的研究并探讨不同梅毒血清检测方法在产前梅毒常规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4年1月~2015年6月,选取在我院进行产前梅毒常规筛查的500例孕妇进行研究,分别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法)、免疫胶体金法、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法)对梅毒进行检测,对比TPPA法、免疫胶体金法、TRUST法、三种方法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结果500例进行产前梅毒常规筛查的孕妇中,有448例孕妇被确诊为梅毒阳性,52例孕妇为阴性。三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三种检测方法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单一的检测方法(P<0.05)。结论在产前梅毒筛查中,TPPA法、TRUST法以及胶体金法具有其各自的优势,三种方法进行联合检测可提高梅毒检出率,产前梅毒筛查时可进行联合检测。 标签:产前筛查;梅毒;血清学检测;诊断 梅毒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人类性传播疾病,其病原体主要为梅毒螺旋体,传染性较强,危害性较为严重。梅毒通常可分为先天性梅毒和获得性梅毒,其中先天性梅毒主要传播方式为母婴传播,母体携带的梅毒螺旋体通过胎盘组织传染给宫内胎儿,可能会导致胎儿早产、流产等妊娠不利结局。因此,有必要在产前对孕妇进行梅毒筛查,以便于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减少梅毒的传播,改善妊娠结局。本次研究为了探讨不同梅毒血清检测方法在产前梅毒常规筛查中的应用效果,特于2014年1月~2015年6月选取500例进行梅毒筛查的孕妇进行研究,分别采取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法)、免疫胶体金法、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法)进行检测。现将研究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4年1月~2015年6月,选取在我院进行产前梅毒常规筛查的500例孕妇进行研究,所有孕妇均进行产前梅毒常规筛查,孕妇的年龄分布于20~37岁之间,平均为(29.67±6.34)岁,孕周为12~32周,平均孕周为(21.94±9.57)周,其中有427例初产妇、73例经产妇。在进行研究前,孕妇及其家属均对研究方法和目的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此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许可通过。 1.2研究方法 分别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法)、免疫胶体金法、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法)对孕妇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每例孕妇均于清晨空腹状态时采集5mL的静脉血液,以3000r/min的速度进行离心处理,取血

四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检测方法的比较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年4月第20卷第4期ChinJDermVenereol,Apr.2006,V01.20,No.4 职业分布上,学生、军人与其他人员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这可能与学生、军人主要由未婚人员组成有关,显示学生、军人为低危人群。在学历分布上没有明显差异,这与艾滋病的流行情况有所不同,艾滋病阳性率与受教育程度有关,学历高者相对感染率低些∞J。 鉴于梅毒的流行状况,这就要求献血前应加大宣传力度,认真咨询,对高危人群应劝其放弃献血,并尽量从低危人群中采集血液,同时必须加强检验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严把血液质量关,选择特异性、灵敏度较好的检测试剂,输血时尽量输用保存了3天以上的血液。总之,为了确保血液质量,应该在献血前、检验、发血等环节进行全程控制,才能够为临床提供合格的血液,从而保证输血安全。 [参考文献] [1]杨国庆,朱祥明,杨勇,等.无偿献血者梅毒抗体检测情况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3,19(12):142. [2]徐明华,吴晓黎,宋哲.烟台市无偿献血梅毒血清学分析[J].齐鲁医学检验,2004,15(6):70. [3]濮德敏,侯萌,杨丹.同济医院门诊1987年~2001年性传播疾病流行病学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3):189. [4]张雅莉,赵晓华,王瑁.陕西省西安地区血检阳性无偿献血者的结构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4(4):305. [5]汪宁.我国艾滋病预防控制的形势与面临的挑战[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4,38(5):291. [收稿日期]2005—10—24[修回日期]2005-12-04 四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检测方法的比较 TheComparativeStudyforSyphiliswithFourSerumTests 赵华1,李代渝2,雷丽明2 ZHAOHua,LIDai‘yu,LEILi。ming [摘要]目的比较四种梅毒血清学试验的检测效果。方法对20例梅毒患者血清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四种不同的血清学方法进行对比检测。结果TPHA与GICA比较,TPHA与ELISA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TPHA,ELISA对梅毒检测结果呈正相关,ELISA的S/CO随TPHA滴度的增高而增高。结论用GICA对梅毒进行筛选,ELISA双抗原夹心法对梅毒进行确诊,并用ELISA结合TRUST进行疗效判断,是较为理想的血清学实验组合。 [关键词]梅毒;方法评价;血清学试验 [中图分类号]R75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7089(2006)04—0229—01 梅毒是常见性传播疾病之一,它可以引起全身性的损害及病变,同时还传播给下一代。近几年来,我国梅毒的患病率快速上升。因此,对梅毒的早期诊断及正确地评价治疗疗效,为临床提供准确、及时的依据显得尤为重要。血清学试验是目前国内外诊断梅毒的主要方法。笔者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对治疗前的梅毒患者进行检测,并对各项试验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应用价值进行分析评价,现报告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标本20例血清标本均来自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确诊的梅毒患者。 1.2试剂与仪器TRUST试剂盒由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TPHA试剂盒为13本富士公司产品,ELISA试剂盒由厦门新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GICA由艾康生物技术杭州有限公 【作者单位]1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四川泸州646000;2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输血科,四川泸州646000 【作者简介]赵华(1958一),女,四川省泸州人,副主任技师,主要从事免疫血液学研究。 司生产。酶标仪为郑州安图公司生产,洗板机为奥地利产品。1.3试验方法TRUST,TPHA,ELISA,GICA的检测均严格按使用说明书操作。 1.4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S/CO值与TPHA的滴度比较用相关系数检验。 2结果 检测结果见表1,2。 表1三种方法梅毒检测结果比较 TPHA与GICA比较x2=O,TPHA与ELISA比较x2=1.33,差异均无显著性。 3讨论 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后,通过感应、反应、效应三个阶段才会出现抗体,梅毒血清学试验出现阳性。7删PA检测特异性抗体,常用于筛检阳性标本的确认,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血清、血浆皆可用于检测的特点,但反应时间较长,最少需要1.5h,不适于大批量的筛选试验,而且价格较昂贵。GICA是新近

3种梅毒血清学诊断试验的临床应用价值

3种梅毒血清学诊断试验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比较3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3种方法检测231例血清标本。结果TPPA、ELISA、TRUST敏感性分别为96.30%、98.52%、82.96%,特异性分别为96.88%、92.71%、82.29%。结论ELISA可作为输血和手术前检测的一种理想筛查方法,TRUST法适用于判定病情及疗效观察,有助于判断梅毒复发及再感染,TPPA法有极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梅毒血清抗体检测的确证方法。 标签:梅毒;血清学诊断;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 梅毒(syphilis)是苍白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又名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所引起的一种系统性、慢性性传播疾病,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可累及多组织和器官,导致组织破坏、功能失常,甚至危及生命,可长期处于潜伏状态,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1]。实验室可以通过检测血液中的非特异性抗体和特异性抗体,判断是否感染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是实验室诊断梅毒的重要依据之一,所以选择好的检测方法有利于梅毒早期的诊断和及时治疗。本文采用TP-ELISA、TRUST 和TPPA 3种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对结果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资料选择2012年5月~2014年3月本院门诊及住院确诊的梅毒患者135例,男78例,女57例;梅毒潜伏期或既往感染者48例,现症者87例。另选择96例非梅毒患者,均为本院住院患者,其中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43例,妊娠孕妇27例,健康对照26例。 1.2试剂与主要仪器ELISA试剂由厦门新创科技公司提供,TRUST试剂由上海荣盛生物技术公司提供,TPPA试剂由日本富士株式会社提供,上述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主要仪器为酶标仪、洗板机、离心机、微量振荡器、加样器和恒温水浴箱等。 1.3方法采用TP-ELISA、TRUST和T PPA对258例标本进行检测,3种方法均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步骤操作。 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特异性梅毒快速血清学试验

特异性梅毒快速血清学试验(TP)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作为血清学确证实验,对梅毒诊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梅毒是国家法定的传染病之一,必须保证该项检测的质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检验科实验室检测梅毒螺旋体IgG、IgM抗体血清学试验(TP)的质量控制。 3、职责 3.1检测人员必须执行本规程。 3.2监督员负责对本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3.3科室主任负责对违规情况进行查处,并进行跟踪纠正。 3.4检测人员做好个人防护非常重要,应遵循普遍性防护原则,戴手套谨慎操作。 4、原理 将梅毒的抗原成分固定在结果显示窗上,人血清或血浆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在移动到该窗口时与固定抗原特异性结合,产生肉眼可见的红色条带,该试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简便、快捷。 5、仪器 定量架器 6、试剂与材料 6.1试剂盒组成:梅毒TP快速检测试纸条,100人份/包 6.2一次性吸头 7、操作程序 7.1标本的采集: 7.2确保冻融的待检血样充分混匀。 7.3检测程序:撕开试纸条上的盖膜,加质控品和血清或血浆样本50微升分别于试纸条的加样孔内,15分钟后观察结果,最迟不超过2小时。 8、结果的判定 阴性:质控窗口出现条带,样本窗口不出现条带。 阳性:质控窗口出现条带,样本窗口出现条带。 无效:质控窗口不出现条带。 9、注意事项 9.1试剂保存:应保存于2-30℃,在有效期内使用。 9.2判读结果时要保证足够的光线和充足的时间。 9.3确保实验的有效性。试剂在使用前需要进行预评价,检测过程中设置外部对照,观察质控窗条带是否出现,综合判断实验的有效性、确保检测质量。 10、支持性文件 10.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冶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

梅毒的检测方法

梅毒的检测方法 1、暗视野显微镜检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是一种检查梅毒螺旋体的方法。暗视野,顾名思义即是显微镜下没有明亮的光线,它便于检查苍白的螺旋体。这是一种病原体检查,对早期梅毒的诊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早期皮肤粘膜损害(一期、二期霉疮)可查到苍白螺旋体。一期梅毒苍白螺旋体多在硬下疳的硬结、溃疡的分泌物和渗出液中存在,肿大的淋巴结穿刺也可检出。二期梅毒苍白螺旋体可在全身血液和组织中检出,但以皮肤检出率最高。早期先天性梅毒,可以通过皮肤或粘膜损害处刮片发现梅毒苍白螺旋体。最近,通过羊膜穿刺术获得孕妇的羊水,以其作暗视野显微镜观察,对先天性梅毒有诊断价值。 2、梅毒血清学检测梅毒血清学检查对于诊断二期、三期梅毒,以及判定梅毒的发展和痊愈,判断药物的疗效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梅毒血清学检查包括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和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前者常用于临床筛选及判定治疗的效果,抽血后1小时即可出结果,费用也低廉。后者主要是用于判定试验,但是它不能判定治疗效果,一旦患有梅毒,这一试验将终身阳性。(1)非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这类试验的抗原分为心磷脂、卵磷脂和胆固醇的混悬液,用来检测抗心磷脂抗体。由于这些试验具有相同的标准化抗原,所以敏感性相似。常用的有三种:①性病研究实验室

玻片试验(VDRL);②血清不加热的反应素玻片试验(USR); ③血浆反应素target=_blank>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 验(RPR)。可用作临床筛选,并可作定量,用于疗效观察。 (2)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包括有:①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②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③梅毒螺旋体制动试验(TPI)等。这类试验特异性高,主要用于诊断试验。3、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是近年来才有的新的诊断梅毒的方法。IgM抗体是一种免疫球蛋白,用它来诊断梅毒具有敏感性高,能早期诊断,能判定胎儿是否感染梅毒螺旋体等优点。特异性IgM 类抗体的产生是感染梅毒和其他细菌或病毒后机体首先出 现的体液免疫应答,一般在感染的早期呈阳性,随着疾病发展而增加,IgG抗体随后才慢慢上升。经有效治疗后IgM抗体消失,IgG抗体则持续存在,TP-IgM阳性的一期梅毒病人经过青霉素治疗后,约2~4周TP-IgM消失。二期梅毒 TP-IgM阳性病人经过青霉素治疗后,2~8个月之内IgM消失。此外,TP-IgM的检测对诊断新生儿的先天性梅毒意义很大,因为IgM抗体分子较大,其母体IgM抗体不能通过胎盘,如果TP-IgM阳性则表示婴儿已被感染。4、分子生物学检测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发展迅速,PCR技术广泛用于临床,所谓PCR即多聚酶链式反应,即从选择的材料扩增选择的螺旋体DNA序列,从而使经选择的螺旋体DNA拷

梅毒试题及答案

梅毒试题 科室:姓名:分数: 一、多项选择题: 1、新的性病防治管理办法从什么时候开始施行?() A、2012年8月31日 B、2013年1月1日 C、2012年12月31日 2、根据卫生部下发的性病诊断行业标准,二期梅毒的诊断病例分为:() A、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 B、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 C、确诊病例和阳性检测病例 D、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 3、梅毒血清学检查分为两类:() A、筛查试验和确证试验, B、和TRUST, C、TPPA和TPHA 4、以下哪种情况可以诊断为胎传梅毒?() A、生母为梅毒患者或感染者,婴儿有症状体征,婴儿筛查试验滴度为其生母的4倍或以上,确证试验阳性。 B、生母梅毒筛查试验阳性,经过规范长效青霉素治疗,滴度在1:4;婴儿无症状体征,婴儿筛查试验滴度在1:2,确证试验阳性。 C、生母梅毒筛查试验阳性,经过规范长效青霉素治疗,滴度在1:4;婴儿无症状体征,婴儿筛查试验滴度在1:4;19S-IgM阴性,TPHA阳性。 5、开展性病诊疗业务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什么原则提供性病治疗服务,优先使用基本药物。() A、安全 B、有效 C、经济 D、方便 6、开展性病诊疗业务的医疗机构应当为性病就诊者提供哪些服务?() A、性病健康教育宣传 B、咨询检测 C、干预 D、以上都不对 7、梅毒治疗原则是:() A、及时治疗 B、及早治疗 C、规则而足量的治疗 D、治疗后随访足够的时间。 8、梅毒传染过程分为() A、一期 B、二期 C、三期 D、四期 9、梅毒确诊诊断需符合()。 A、有流行病学史、初筛阳性 B、初筛阳性 C、有流行病学史、初筛阳性、确认试验 D、确认试题阳性 10、下列性病中被列乙类传染病管理的有() A、淋病 B、梅毒 C、尖锐湿疣 D、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方法比较

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方法比较 目的比较三种梅毒血清学实验方法的准确性及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我院1379例血清样本。结果TRUST、ELISA 的敏感性分别为51.0%、98.0%、;特异性为92.9%、96.2%。结论梅毒检测应联合非特异抗体和特异性抗体两种检测方法,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标签:梅毒螺旋体;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梅毒的病原体为苍白密螺旋体,亦称梅毒螺旋体,主要通过性传播,也可以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人体感染后可侵犯皮肤黏膜并侵犯全身的组织和器官而产生多种症状和体征。正确选择检测实验方法,对术前、输血前、孕检及梅毒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对我院患者梅毒的筛查,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三种方法,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3年6~9月术前、输血前、门诊及社区患者,共1379例。 1.2试剂TRUST:上海荣盛生物药业有限公司;ELISA:北京万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TPPA :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 1.3仪器科华ST-36W洗板机;科华ST-360酶标仪。 1.4方法严格按试剂盒内说明书方法操作。 2 结果 对1379例标本进行梅毒TRUST和ELISA方法检测,用TPPA法确证。TRUST 法檢出28份阳性,ELISA法检出52份阳性,其中两种方法均为阳性的25份。经TPPA法进行确证后,3份TRUST阳性中有2份为假阳性,假阳性率7.1%;27份ELISA阳性中有2份为假阳性,假阳性率3.8%。ELISA假阳性标本再用TRUST检测为阴性,标本倍比稀释后重检,未发现带现象所至的假阴性。见表1。 以TPPA法为判断标准,经计算得出TRUST法敏感性51.0%,特异性92.9%,与确证试验TPPA法有显著性差异(P<0.05);ELISA法敏感性98.0%,特异性96.2%,与TPPA法较接近,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三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实验室评价

三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实验室评价 董轲,顾炳权,韦三华,张惠中(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检验科,西安710038) 摘要:目的比较RPR,ELISA,TPHA三种血清学实验诊断方法在临床诊断梅毒中的应用.方法将42例一期梅毒、61例二期梅毒、24例潜伏期梅毒患者及健康人的血清分别用RPR,ELISA,TPHA三种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RPR,ELISA,TPHA三种方法针对梅毒患者血清的敏感度分别为85.8%,94.5%,96.9%;特异性分别为87.3%,98.0%,100.o%。其中一期梅毒RPR,ELISA,TPHA三种检测方法的检出率分别为73.8%,92.9%,95.2%;二期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96.7%,100.0%,100.o%;潜伏期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79.1%,83.3%,91.7%。应用统计学处理后发现,RPR与TPHA,ELISA的检出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而ELISA,TPHA两种方法之间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ELISA,TPHA2种检测方法与RPR比较,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考虑到ELISA较TPHA方法的试剂成本便宜,且操作简便,为目前梅毒血清学检测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梅毒;RPR;ELIsA;TPHA 中图分类号:R759.1;R446.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7414(2007)06—062—02 梅毒是由苍白梅毒螺旋体(treponemapallidum,TP)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梅毒的实验室检查方法主要有梅毒螺旋体暗视野检查和血清学检测,其中血清学诊断方法很多,大致可分为非特异性的类脂抗原血清学实验和特异性的密螺旋体抗原血清学实验两大类。本文拟对RPR,TPHA,ELISA三种检测方法学进行比较,为梅毒实验室诊断方法的筛选提供实验资料。 1材料和方法 1.1标本来源我院皮肤科经临床确诊的127例梅毒患者血清,其中一期梅毒血清42份,二期梅毒血清61份,潜伏期梅毒血清24份。健康查体人员血清150份。 1.2试剂RPR试剂由上海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20050829。ELISA试剂由上海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20051208。TPHA试剂由英国OMEGA公司生产,批号为7008285。 1.3方法①RPR试验:在室温条件下,分别滴加血清和试剂各50弘l于纸片上,然后将纸片放在100次/min的振荡仪上水平振荡8min,观察凝集结果。(虿)ELISA试验:在室温条件下,加样后,37℃孵育30min,再加入显色液,37℃暗处孵育10min,加入终止液,用酶标仪在波长450nm比色,读取每孔以值。若样品A值/阴性对照平均A值≥2.1判断为阳性,否则为阴性。(要)TPHA试验:在室温条件下,在U型板上用稀释剂将血清稀释,分别加人致敏和未致敏红细胞,孵育45,--60rain观察结果,出现凝集者为阳性。 1.4统计学方法每两种不同方法的检测结果之间采用妒检验。2结果 2.1RPR,ELISA,TPHA分别检测127例梅毒患者血清标本,其检出率分别为:85.8%,94.5%,96.9%,其中一期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73.8%,92.9%,95.2%;二期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96.7%,100.o%,100.oH;潜伏期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79.1%,83.3%,91.7%(如表1)。 2.2RPR,ELISA,TPHA分别检测150例正常人(排除输血史、不洁性交史的健康查体者)血清标本,其特异性分别为87.30//,98.oH,100.o%(如表1)。 表1RPR,ELISA和TPHA对梅毒患者血清标本的检测结果 2.3统计学分析:利用Z2检验显示,RPR和TPHA两种方法检测梅毒血清标本有明显差异(酽一8.45,尸<0.05);RPR和ELISA两种方法也有明显差异(Z2=4.34,P<0.05);而ELISA和TPHA两种方法无明显差异(妒=0.36,P>0.05)。 3讨论梅毒(TP)是危害人类健康较为严重的性传播疾病之一,解放初期我国已经基本消灭了梅毒,但改革开放以来梅毒又死灰复燃,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梅毒螺旋体的重要致病因子包 作者简介,董轲(1971一),男,博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免疫学实验室诊断工作.通讯作者l张惠中(196l一),男,教授。主任医师,Tel:029--84777165,847776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