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升高二数学(暑假)-第20讲-开学备考复习

高一升高二数学(暑假)-第20讲-开学备考复习
高一升高二数学(暑假)-第20讲-开学备考复习

高一升高二数学(暑假)辅导教案

学员姓名: 学科教师:

年 级: 辅导科目:

授课日期

××年××月××日 时 间 A / B / C / D / E / F 段 主 题 开学备考复习

教学内容

1. 综合复习高一下学期内容,为开学考试做准备。

(以提问的形式回顾)

1、如果αcos =35

,且α是第四象限的角,那么αsin = . 2、函数31x y =+(0)x ≥的反函数是 .

3、函数)12arcsin(-=x y 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

4、幂函数()f x 的图像经过(2,4),则(3)f = ________.

5、方程1139

x -=的解是 . 6、已知函数121)(+-

=x a x f ,且)(x f 为奇函数,则=a . 答案:1、45

-; 2、3log (1)y x =-(2)x ≥; 3、[0,1]x ∈; 4、9; 5、1x =-; 6、12 让学生特别注意第2小题的定义域,反函数的定义域很多学生容易漏掉。针对学生有问题的知识点详细讲解。

(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轮流回答的形式)

例1.解方程222log (4)log (1)1log (1)x x x ++-=++.

当262x ππ+

=,即6x π=时,[]max ()2f x =

(学生统一完成,互相批改,教师针对重难点详细讲解)

1. 已知3sin 5α=-,732ππα<<,则tan 2

α的值为___________. 2. 已知函数()sin()f x x ω?=+(0ω>,||2π?<

),它的一个对称中心到最近的对称轴之间的距离为4π,且函数()f x 的图像过点(,0)6π

-,则()f x 的解析式为 .

3. 定义运算 a b m am bn c d n cm dn +??????= ??? ?+??????.已知11sin 20cos u v αα??????= ??? ???????

,则函数1()2y u v =+的最大值为____. 4. 已知函数1()21x x x f x x ?>?=?≤?? x

,若关于x 的方程()f x k =有3个不同的实根,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

5. 已知函数3()sin tan

,(1,1)2

x f x x x x =++∈-,则满足不等式(1)(21)0f a f a -+-<的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

6. 如右图,长为3,宽为1的矩形木块,在桌面上作无滑动翻滚,翻滚到第三面后被一小木块挡住,使木块与桌面成30o 角,则点A 走过的路程是_______________.

A

7. 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是单位圆O 与x 轴正半轴的交点,射线OP 交单位圆O 于点P ,若AOP θ∠=,则点P 的坐标是………………………………………………… ( )

A .()cos ,sin θθ

B .()cos ,sin θθ-

C .()sin ,cos θθ

D .()sin ,cos θθ-

8. 已知tan α、tan β是方程04332=++x x 的两根,且)2

,2(,ππβα-∈,则=+βα…………………………………………………………………………………… ( )

当0a ≠时,221230ax x --=的两根设为12,x x ,且0a <

结合韦达定理知 2212121223666||()4x x x x x x a a =-=+-=

+ 解得2a =-(3a =舍)

(3)213sin cos 3cos sin 2(1cos 2)22

x x x b x x b ++=+++ =3sin(2)32

x b π

+++ 设()sin(2)3f x x π

=+,原不等式等价于 3()2f x b >-

-, []0,x π∈ 因为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是π,[]0,π长度恰为函数的一个正周期

所以3122b --<时,3()2f x b >--, []0,x π∈的解集构成的各区间的长度和超过3

π 即实数b 的取值范围是13(,)2+-

+∞

本节课主要知识点: 指对数函数的图像性质,三角比的运算,三角函数的图像性质

MM高二数学辅导

高二数学(导数的概念及导数的运算) 一、选择题 1.、已知函数f(x)在x=1处的导数为1,则 x f x f x ?-?+→?2)1()1(lim 0=( ) A .2 B .1 C . 21 D .4 1 2. 一直线运动的物体,从时间t 到t t +?时,物体的位移为s ?,那么 t s t ??→?0lim 为 A .从时间t 到t t +?时,物体的平均速度 B .时间t 时该物体的瞬时速度 C .当时间为t ?时该物体的速度 D .从时间t 到t t +?时位移的平均变化率 3.曲线3231y x x =-+在点(1,-1)处的切线方程为( ) A .34y x =- B 。32y x =-+ C 。43y x =-+ D 。45y x =- 4函数y =a x 2+1的图象与直线y =x 相切,则a = ( ) A . 18 B .41 C .2 1 D .1 5. f(x)=x 3, 0'()f x =6,则x 0= ( ) (A (B ) (C )± (D ) ±1 6 f (x )=x ln x ,若f ′(x 0)=2,则x 0= ( ) A .e 2 B .e C.ln22 D .ln2 7.设y =-2e x sin x ,则y ′等于( ) A .-2e x cos x B .-2e x sin x C .2e x sin x D .-2e x (sin x +cos x )

8.曲线y =13x 3+12x 2在点T (1,56)处的切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 的面积为( ) A. 49144 B.4936 C.4972 D. 4918 二、填空题 9.曲线y =x e x +2x +1在点(0,1)处的切线方程为_________ 10.已知函数y =f (x )的图象在点M (1,f (1))处的切线方程是y =12x +2, 则f (1)+f ′(1)=____. 11.已知函数2sin x y x ,则 f ′(π3)= . 值范围是m ≥20.

初中升高中数学衔接教材

第一节 乘法公式、因式分解 重点:和(差)的立方公式,立方和(差)公式及应用,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试根法 难点:公式的灵活运用,因式分解 教学过程: 一、 乘法公式 引入:回顾初中常用的乘法公式: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从项的角度变化)那三数和的平方公式呢?ac bc ab c b a c b a 222)(2222+++++=++ (从指数的角度变化)看看和与差的立方公式是什么?如?)(3=+b a , 能用学过的公式推导吗?(平方―――立方) 32232333)()()(b ab b a a b a b a b a +++==++=+ · ··················① 那?)(3=-b a 呢,同理可推。那能否不重复推导,直接从①式看出结果?将3)(b a +中的b 换成-b 即可。(R b ∈ )▲这种代换的思想很常用,但要清楚什么时候才可以代换 3223333)(b ab b a a b a -+-=-············符号的记忆,和――差 从代换的角度看 问:能推导立方和、立方差公式吗?即( )( )=33b a ± 由①可知,))(()33()(2222333b ab a b a ab b a b a b a +-+==+-+=+ ······② 立方差呢?②中的b 代换成-b 得出:))((2233b ab a b a b a ++-=- ▲符号的记忆,系数的区别 例1:化简)1)(1)(1)(1(22+++--+x x x x x x 法1:平方差――立方差

法2:立方和――立方差 (2)已知,012=-+x x 求证:x x x 68)1()1(33-=--+ ▲注意观察结构特征,及整体的把握 二、因式分解:将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与乘法运算是互逆变形。初中学过的方法有: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平方差、完全平方、立方和、立方差等) (1)十字相乘法 试分解因式:)2)(1(232++=++x x x x 要将二次三项式x 2 + px + q 因式分解,就需要找到两个数a 、b ,使它们的积等于常数项q ,和等于一次项系数p , 满足这两个条件便可以进行如下因式分解,即 x 2 + px + q = x 2 +(a + b)x + ab = (x + a)(x + b). 用十字交叉线表示: 1 a 1 b a + b (交叉相乘后相加) 若二次项的系数不为1呢?)0(2≠++a c bx ax ,如:3722+-x x 如何处理二次项的系数?类似分解:1 -3 2 -1 -6 + -1 = -7 )12)(3(3722--=+-x x x x 整理:对于二次三项式ax 2+bx+c (a ≠0),如果二次项系数a 可以分解成两个因

高一升高二数学衔接讲义含答案复习高一

第一讲抽象函数的定义域 讨论 f(2x-1)的定义域为【1,2】,求f(2x+1)的定义域 对于无解析式的函数的定义域的问题,要注意几点 1、f(g(x))的定义域为【a,b 】,而不是g(x)的范围【a,b 】,如f(3x-1)的定义域为【1,2】,指的是f(3x-1)中x 的范围是1≤x ≤2. 2、f(g(x))y 与f(h(x))的联系的纽带是g(x)与h(x)的值域相同。 例1、已知f(x)的定义域为【1,3】,求f(2x+1)的定义域 例2、已知f(3x-1)的定义域为【1,3】,求f(x)的定义域 练习 1、f(3x)的定义域为(0,3)求f(3x 2)的定义域 2、3.设I =R ,已知2()lg(32)f x x x =-+的定义域为F ,函数()lg(1)lg(2)g x x x =-+-的定义域为G ,那么GU I C F 等于() A .(2,+∞) B .(-∞,2) C .(1,+∞) D .(1,2)U(2,+∞) 4.已知函数)(x f 的定义域为[0,4],求函数)()3(2x f x f y ++=的定义域为() A .[2,1]-- B .[1,2] C .[2,1]- D .[1,2]- 5.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2,2],则函数f 的定义域是() A .[-4,4] B .[-2,2] C .[0,2] D .[0,4] 6.已知函数1()lg 1x f x x +=-的定义域为A ,函数()lg(1)lg(1)g x x x =+--的定义域为B ,则下述关于A 、B 的关系中,不正确的为() A .A?B B .A ∪B=B C .A ∩B=B D .BA 7.函数y =的定义域为( ) A .[-4,1] B .[-4,0) C .(0,1] D .[-4,0)∪(0,1] 8.若2f(x)+f(-x)=3x+1,求f(x)的解析式。 第二讲等差与等比数列的综合运用 1、本讲主要处理4类问题 (1)计算问题 (2)设数问题 (3)转化思想 (4)综合问题 2、转化思想解决数列的递推关系 常见类型 (1)、 (2)、 (3)、 解决这类问题的常用方法有:待定系数法、差分法及先猜后证法 例1在数列{}n a 中,12a =,1221n n a a +=+,求an .

上海暑假补习班上海高中辅导班上海初中数学补课

上海暑假补习班上海高中辅导班上海初中数学补课 致新高一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新高一学生家长: 您好!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您的殷切期望,培育社会栋梁是我们的职责。十分感谢您对蓝舰教育的支持,您的信心是对我们莫大的鼓舞,孩子的进步成长,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和心愿! 可怜天下父母心,十几年来我们在孩子身上寄予了无数美好的东西,越到关键时刻,就越难接受孩子不如人意的表现。见孩子用功学习,心里就无比高兴;见孩子休闲的周日看连续剧上网玩游戏,就愁眉苦脸……孩子能考上重点,我们就觉得所有的苦,付出都值得了。

然而,进入高中后,许多孩子的表现却并不尽如人意。调查结果显示,中考成绩靠前的同学在高一第一次考试有30%出现学习成绩下滑,成绩中游的孩子成绩下滑比率达41%,成绩差的孩子高达47%;许多孩子刚升入高中的一年都是伴随着彷徨、迷茫度过,上课跟不上老师的节奏,理解能力变差,自己以前的学习方法很多都不再好用,自己虽然想上进继续名列前茅,并且也付出了加倍的努力,但结果还是不理想,对自己的不自信、对前途的迷茫导致孩子身心疲惫,最终形成恶性循环,考上重点高中终是昙花一现, 举例名牌大学越来越遥远。

而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很多家长和同学对初中、高中学习差异不了解造成的。很多学生还用初中的学习方式来对待高中的学习生活,没有及时转换方法。那么,初高中学习有何差异呢? 第一,学习难度不同:高中学习难度系数是初中的12倍以上,不同的学习难度的差异,就要求学生在深层次理解上下很大功夫,同时要学会对重点知识的归纳总结,很 多同学还拿初中的学习经验来学习高中课程,这是大多数新高一学生的学习误区。

初中升高中数学衔接最全经典教材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 典型试题举一反三 理解记忆成功衔接 第一部分如何做好初高中衔接 1-3页 第二部分现有初高中数学知识存在的“脱节” 4页 第三部分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紧密的知识点 5-9页 第四部分分章节讲解 10-66页 第五部分衔接知识点的专题强化训练 67-100页 第一部分,如何做好高、初中数学的衔接 ● 第一讲如何学好高中数学● 初中生经过中考的奋力拼搏,刚跨入高中,都有十足的信心、旺盛的求知欲,都有把高中课程学好的愿望。但经过一段时间,他们普遍感觉高中数学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易学,而是太枯燥、乏味、抽象、晦涩,有些章节如听天书。在做习题、课外练习时,又是磕磕碰碰、跌跌撞撞,常常感到茫然一片,不知从何下手。相当部分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的“困难期”,数学成绩出现严重的滑坡现象。渐渐地他们认为数学神秘莫测,从而产生畏惧感,动摇了学好数学的信心,甚至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根源还在于初、高中数学教学上的衔接问题。下面就对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些原因加以分析、总结。希望同学们认真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搞好自己的数学学习。 一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特点的变化 1 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不少学生反映,集合、映射等概念难以理解,觉得离生活很远,似乎很“玄”。确实,初、高中的数学语言有着显著的区别。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抽象的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以及以后要学习到的函数语言、空间立体几何等。 2 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很多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如解分式方程分几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即使是思维非常灵活的平面几何问题,也对线段相等、角相等,分别确定了各自

高一升高二暑假测试卷

暑假测试卷 一、 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计50分) 1.已知角α的终边过点()m m P 34,-,()0≠m ,则ααcos sin 2+的值是( ) A .1或-1 B . 52或52- C .1或52- D .-1或5 2 2.从某鱼池中捕得120条鱼,做了记号之后,再放回池中,经过适当的时间后,再从池中捕 得100条鱼,计算其中有记号的鱼为10条,试估计鱼池中共有鱼的条数为( ) A. 1000 B. 1200 C. 130 D.1300 (张)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各棱长相等,侧掕垂直于底面,点D 是侧面11BB C C 的中心,则AD 与平面11BB C C 所成角的大小是 ( ) 30 B .45 C .60 D .90 3. 若|2|= ,2||= 且(-)⊥ ,则与的夹角是 ( ) (A ) 6π (B )4π (C )3π (D )π12 5 4.要得到函数y=sin(2x- 3π )的图象,只要将函数y=sin2x 的图象( ) A.向左平行移动3π个单位 B.向左平行移动6π 个单位 C.向右平行移动3π个单位 D.向右平行移动6 π 个单位 5.在两个袋内,分别装着写有0,1,2,3,4,5六个数字的6张卡片,今从每个袋中各任 取一张卡片,则两数之和等于5的概率为( ) A. 31 B.61 C.91 D.12 1 (张)已知直线m 、n 与平面α、β,给出下列三个命题:①若m ∥α,n ∥α,则m ∥n; ②若m ∥α,n ⊥α,则n ⊥m;③若m ⊥α,m ∥β,则α⊥β.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 .0 B .1 C .. 2 D .3 若热茶杯数y 与气温x 近似地满足线性关系,则其关系式最接近的是( ) A.y=x+6 B.y=-x+42 C.y=-2x+60 D.y=-3x+78

高二数学专题辅导9

高二数学专题辅导---圆(一) 基础知识 (1)圆的定义,(2)圆的标准方程,(3)圆的一般方程,(4)点和圆的位置关系,(5)直线和圆的 位置关系 解题训练 1、设曲线C 的方程为(x -3)2+(y -2)2=2,直线l 的方程为x +y -3=0,点P 的坐标为(2,1), 那么 ( ) (A )点P 在直线l 上,但不在曲线C 上 (B )点P 在曲线C 上,但不在直线l 上 (C )点P 即在直线l 上又在曲线C 上 (D )点P 即不在直线l 上又不在曲 2、 A =C ≠0,B =0是方程Ax 2+Bxy +Cy 2+Dx +Ey +F =0表示圆的( )条件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不充分不必要条件 3、方程x 2+y 2+4mx-2y+5m=0表示圆的充要条件是( ) (A ) 1m 41 <<(B )m 1 (C )41m <(D )41 m <或m 1 4、圆x 2+y 2+Dx +Ey +F =0的圆心坐标和直径分别是( ) (A )(-2D ,-2E ) ;F E D 422-+ (B )(2D ,2E ) ;F E D 422-+ (C )(-2D ,-2E ) ;21(D 2+E 2-4F) (D )(2D ,2E ) ;21 (D 2+E 2-4F) 5、圆的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是(2, 0), (2, -2),则此圆的方程是( ) (A )(x -2)2+(y -1)2=1 (B )(x -2)2+(y +1)2=1 (C )(x -2)2+(y +1)2=9 (D )(x +2)2+(y +1)2=1 6、一个圆经过三点(-8, -1), (5, 12), (17, 4),则此圆的圆心坐标是( ) (A )(14/3, 5) (B )(5, 1) (C )(0, 0) (D )(5, -1) 7、已知圆的方程是:x 2+y 2-4x +6y +9=0,下列直线中通过圆心的是( ) (A )3x +2y -1=0 (B )3x +2y=0 (C )3x -2y=0 (D )3x -2y +1=0 8、已知曲线是与两定点O (0, 0),A(3,0)的距离的比为21 的点的轨迹。这条曲线的方程是( ) (A) (x +1)2+y 2=4 (B) (x +3)2+y 2=18 (C) (x -1)2+y 2=4 (D) (x -3)2+y =18 9、若点(5a+1,12a )在圆(x-1)2+y 2=1的内部,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1 (B )∣a ∣<51 (C )∣a ∣<131 (D )∣a ∣<21 10、直线3x +4y +12=0与圆(x -1)2+(y +1)2=9的位置关系是( ) (A )过圆心 (B )相切 (C )相离 (D )相交但不过圆心 11、直线4x -3y=2与下列哪一个圆相切( ) (A )x 2+y 2=2 (B )x 2+y 2+4x +6y +4=0 (C )x 2+y 2-2x +3y=9 (D )x 2+y 2-4x +6y +4=0

初高中数学衔接的必要性

初高中数学教材衔接的必要性与措施 近几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步代加大,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课改新教材在我省大多数中小学已经实施。仙桃市初中是率先使用课改新教材的县市之一,经过两届学生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课改新教材的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思维的广阔性,师生的互动性明显增强,但思维的严谨性,推理的逻辑性显得有些不足。加上我市高中教材未与课改新教材接轨,教学内容上有明显“脱节”。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出现明显“不适应”现象。因此解决初高中数学教材衔接问题势在必行。 一、初高中数学知识“脱节”点 1.立方和与差的公式初中已删去不讲,而高中的运算还在用。 2.因式分解初中一般只限于二次项且系数为“1”的分解,对系数不为“1”的涉及不多,而且对三次或高次多项式因式分解几乎不作要求,但高中教材许多化简求值都要用到,如解方程、不等式等。 3.二次根式中对分子、分母有理化初中不作要求,而分子、分母有理化是高中函数、不等式常用的解题技巧。 4.初中教材对二次函数要求较低,学生处于了解水平,但二次函数却是高中贯穿始终的重要内容。配方、作简图、求值域、解二次不等式、判断单调区间、求最大、最小值,研究闭区间上函数最值等等是高中数学必须掌握的基本题型与常用方法。 5.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与二次方程的联系,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在初中不作要求,此类题目仅限于简单常规运算和难度不大的应用题型,而在高中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与二次方程相互转化被视为重要内容,高中教材却未安排专门的讲授。 6.图像的对称、平移变换,初中只作简单介绍,而在高中讲授函数后,对其图像的上、下;左、右平移,两个函数关于原点,轴、直线的对称问题必须掌握。 7.含有参数的函数、方程、不等式,初中不作要求,只作定量研究,而高中这部分内容视为重难点。方程、不等式、函数的综合考查常成为高考综合题。 8.几何部分很多概念(如重心、垂心等)和定理(如平行线分线段比例定理,射影定理,相交弦定理等)初中生大都没有学习,而高中都要涉及。 另外,像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初中教学大大弱化,不利于高中知识的讲授。 二、“脱节”知识点掌握情况调查 高一新生入学不久,在已进行“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讲授后,我们对学生初高中“脱节”知识点作了全面调查,统计情况如下: 1.代数部分:

湖北省随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升高二教学检测数学试题 2020.8 Word版含答案

随州市高一升高二教学检测(2020.8) 数学试题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在答题卡相应处作答方才有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集合{}1,0,1,2A =-,{} 2|1B x x =≤,则A B =( ) A. {}1,0,1- B. {}0,1 C. {}1,1- D. {}0,1,2 2. i 为虚数单位,若复数()()11mi i ++是纯虚数,则实数m 的值为( ) A. -1 B. 0 C. 1 D. 0或1 3. 若a b <,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A. 11 a b > B. 22a b > C. sin sin a b < D. 22a b < 4. sin 0x =是cos 1x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 在ABC △中,AD 为BC 边上的中线,E 为AD 的中点,则BE =( ) A. 31 44AB AC - B. 13 44AB AC - C. 31 44 AB AC -+ D. 31 44 AB AC + 6. 若正数a 、b 满足2a b ab +=,则( ) A. 1ab ≤ B. 2a b +≥ C. 2a b +≤ D. 1ab >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个 ①三个不同的平面可以把空间分成7个部分; ②若直线l 平行于平面α,则l 平行于α内的无数条直线; ③如果空间中的两个角的两条边分别对应平行,则这两个角相等; ④若一个四面体有两组对棱互相垂直,则第三组对棱也互相垂直.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8. 进入8月份后,我市持续高温,气象局一般会提前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高温橙色预警标准为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37摄氏度以上),在今后的3天中,每一天最高气温在37摄氏度以上的概率是 3 5 .用计算

高一数学(上学期)开学第一课

高一数学(上学期)开学第一课 一、高中数学课的设置 高中数学内容丰富,知识面广泛,高一年级上学期学习第一册(上):第一章集合与简易逻辑;第二章函数;第三章数列。高一年级下学期学习第一册(下):第四章三角函数;第五章平面向量。高二年级上学期学习第二册(上):第六章不等式;第七章直线和圆的方程;第八章圆锥曲线方程。高二年级下学期学习第二册(下):第九章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第十章排列、组合和概率。高二结束将有数学"会考"。高三年级文科生学习第三册(选修1):第一章统计;第二章极限与导数。高三年级理科生学习第三册(选修2):第一章概率与统计;第二章极限;第三章导数;第四章复数。高三还将进行全面复习,并有重要的"高考"。 二、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差异。 1、知识差异。初中数学知识少、浅、难度容易、知识面笮。高中数学知识广泛,将对初中的数学知识推广和引伸,也是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完善。如:初中学习的角的概念只是"0-1800"范围内的,但实际当中也有7200和"-300"等角,为此,高中将把角的概念推广到任意角,可表示包括正、负在内的所有大小角。又如:高中要学习《立体几何》(第九章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将在三维空间中求角和距离等。 还将学习"排列组合"知识,以便解决排队方法种数等问题。如:①三个人排成一行,有几种排队方法,(=6种);②四人进行乒乓球双打比赛,有几种比赛场次?(答:=3种)高中将学习统计这些排列的数学方法。初中中对一个负数开平方无意义,但在高中规定了 i2=--1,就使-1的平方根为±i.即可把数的概念进行推广,使数的概念扩大到复数范围等。这些知识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将逐渐学习到。 2、学习方法的差异。

高一升高二暑假数学补课专题三

专题三、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 一、基础知识 1、单调函数的定义 2 )单3 4 ( 函数的单调性,从定义上看,是指函数在定义域的某个子区间上的单调性,是局部的 特征.在某个区间上单调,在整个定义域上不一定单调。 (2)函数的单调区间的求法 函数的单调区间是函数定义域的子区间,所以求解函数的单调区间,必须先求出函数的定义域.对于基本初等函数的单调区间可以直接利用已知结论求解,如二次函数、对数函数、指数函数等; 如果是复合函数,应根据复合函数的单调性的判断方法,首先判断两个简单函数的单调性,再根据“同则增,异则减”的法则求解函数的单调区间. (3)单调区间的表示

单调区间只能用区间表示,不能用集合或不等式表示;如有多个单调区间应分别写,不能用并集符号“∪”联结,也不能用“或”联结. 二、典例讲解 题型一 函数单调性的判断 例1 试讨论函数f (x )= ax x -1 (a ≠0)在(-1,1)上的单调性. 探究提高 证明函数的单调性用定义法的步骤:取值—作差—变形—确定符号—下结论. 变式1:(1)已知a >0,函数f (x )=x +a x (x >0),证明函数f (x )在(0,a ]上是减函数,在[a ,+∞)上是增函数; (2)求函数y =x 2 +x -6的单调区间. 题型二 利用函数单调性求参数 例2 若 函数f (x )= ax -1 x +1 在(-∞,-1)上是减函数,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思维启迪: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参数的取值范围,解题思路为视参数为已知数,依据函数的图像或单调性定义,确定函数的单调区间,与已知单调区间比较求参. 探究提高 已知函数的单调性确定参数的值或范围,可以通过解不等式或转化为不等式 恒成立问 题求解;需注意的是,若函数在区间[a ,b ]上是单调的,则该函数在此区间的 任意子集上也是单 调的. 变式2: (1)若函数f (x )=(2a -1)x +b 是R 上的减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 (2)函数y = x -5 x -a -2 在(-1,+∞)上单调递增,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3 B .a <3 C .a ≤-3 D .a ≥-3

高一升高二数学试题卷及答案

高一升高二数学测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 4分, 共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函数33log y x 的定义域为( ) A 、(,9] B 、(0,27] C 、(0,9] D 、( ,27] 2.设集合 },51|R x x x A ,},41|{R x x x x B 或, 则B A 是( ) A .} 54|{x x B .} 4|{x x C .}2|{x x D .R 3. 三个数2 0.6 0.6,ln0.6,2 a b c 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A.a c b B. a b c C.b a c D .b c a 4.已知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为2, 它的前4项和是1, 则它的前8项和为( ) A.15 B.17 C. 19 D. 21 5. 执行如图的程序框图,输出 y 的值是( ) A .15 B .31 C .63 D .127 6. 在平面内,已知3 2,4||,1||AOB OB OA ,则 | |OB OA ( )A .3 B . 13 C . 19 D . 21 7.满足A =60°,c =1,a=3的△ABC 的个数记为m ,则m a 的值为( ) A .3 B . 3 C .1 D .不确定 8.在数列n a 中,n a =3n-19,则使数列 n a 的前n 项和n S 最小时n=( ) A.4B.5 C.6 D.7 9.如果 ,} 01 |{2 ax ax x 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 A . 4 0a B.4 a C.4 a D.4 a (第5题) 是 否 x=0,y=1 x=x+1 y=2y+1 x>4? 输出y

2019初高中数学衔接知识点及习题

数学 亲爱的2019届平冈学子: ?恭喜你进入平冈中学!你们是高中生了,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吗?其实学好高中数学并不难,你只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认真做题,善于总结归纳,持之以恒,相信你一定能成功。 从2016年开始,广东省高考数学试题使用全国I卷,纵观今年高考数学试题,我们发现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区分度特别大,选拔性很明显,难度相比以前广东自主命题难度大大提升。打铁还需自身硬,因此,让自己变强大才是硬道理。假期发给你们的这本小册子,是为了使你们在初高中数学学习上形成较好的连续性,能有效地克服知识和方法上的跳跃,利于激发你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你们一定要利用好暑假,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这里给大家几个学数学的建议: 1、记数学笔记,特别是对概念理解的不同侧面和数学规律,教师为备战高考而加的课外知识。记录本章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 2、建立数学纠错本。把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推理记载下来,以防再犯。争取做到:找错、析错、改错、防错。达到:能从反面入手深入理解正确东西;能由果朔因把错误原因弄个水落石出、以便对症下药;解答问题完整、推理严密。 3、熟记一些数学规律和数学小结论,使自己平时的运算技能达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熟练程度。 4、经常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形成板块结构,实行“整体集装”,如表格化,使知识结构一目了然;经常对习题进行类化,由一例到一类,由一类到多类,由多类到统一;使几类问题归纳于同一知识方法。 5、阅读数学课外书籍与报刊,参加数学学科课外活动与讲座,多做数学课外题,加大自学力度,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6、及时复习,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进行适当的反复巩固,消灭前学后忘。 7、学会从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总结归类。如:①从数学思想分类②从解题方法归类③从知识应用上分类等,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专题化、网络化。 8、经常在做题后进行一定的“反思”,思考一下本题所用的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想,是否还有别的想法和解法,本题的分析方法与解法,在解其它问题时,是否也用到过。 9、无论是作业还是测验,都应把准确性放在第一位,通法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速度或技巧,这是学好数学的重要问题。 初高中数学衔接呼应版块 1.立方和与差的公式初中已删去不讲,而高中的运算还在用。 2.因式分解初中一般只限于二次项且系数为“1”的分解,对系数不为“1”的涉及不多,而且对三次或高次多项式因式分解几乎不作要求,但高中教材许多化简求值都要用到,如解方程、不等式等。 3.二次根式中对分子、分母有理化初中不作要求,而分子、分母有理化是高中函数、不等式常用的解题技巧。 4.初中教材对二次函数要求较低,学生处于了解水平,但二次函数却是高中贯穿始终的重要内容。配方、作简图、求值域、解二次不等式、判断单调区间、求最大、最小值,研究闭区间上函数最值等等是高中数学必须掌握的基本题型与常用方法。 5.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与二次方程的联系,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在初中不作要求,此类题目仅限于简单常规运算和难度不大的应用题型,而在高中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与二次方程相互转化被视为重要内容, 6.图像的对称、平移变换,初中只作简单介绍,而在高中讲授函数后,对其图像的上、下;左、右平移,两个函数关于原点,轴、直线的对称问题必须掌握。 7.含有参数的函数、方程、不等式,初中不作要求,只作定量研究,而高中这部分内容视为重难点。方程、不等式、函数的综合考查常成为高考综合题。 8.几何部分很多概念(如重心、垂心等)和定理(如平行线分线段比例定理,射影定理,相交弦定理等)初中生大都没有学习,而高中都要涉及。 9.角度问题,三角函数问题。在初中只涉及360°范围内的角,而高中是任意角。三角函数在初中也只是锐角三角函数,高中是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的范围大大不同。同时,度量角也引进了弧度制这个新的度量办法。 10.高中阶段特别注重数学思维,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 另外,像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初中教学大大弱化,不利于高中知识的讲授。

高一升高二数学学习方法和计划

高二数学:高考数学成绩的决定阶段。 和高一数学相比,高二数学的内容更多,抽象性、理论性更强,因此不少同学进入高二之后很不适应。代数里首先遇到的是理论性很强的曲线方程,再加上立体几何,空间概念、空间想象能力又不可能一下子就建立起来,这就使一些高一数学学得还不错的同学不能很快地适应而感到困难,以下就怎样学好高二数学谈几点意见和建议。 培养浓厚的兴趣: 高中数学的学习其实不会很难,关键是你是否愿意去尝试.当你 敢于猜想,说明你拥有数学的思维能力;而当你能验证猜想,则说明你已具备了学习数学的天赋!认真地学好高二数学,你能领悟到的还有:怎么用最少的材料做满足要求的物件;如何配置资源并投入生产才能获得最多利润;优美的曲线为什么可以和代数方程建立起关系;为什 么出车祸比体育彩票中奖容易得多;为什么一个年段的各个班级常常出现生日相同的同学…… 当你陷入数学魅力的"圈套"后,你已经开始走上学好数学的第一步! 培养分析,推断能力: 其实,数学不是知识性,经验性的学科,而是思维性的学科,高中 数学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所以,数学的学习重在培养观察,分析和推断能力,开发学习者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因此,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这些能力.

关于学习方法和效果的关系,可以这样描述:当你愿意去看懂大 部分题目的答案时,你的考试成绩应该可以轻松及格;当你热衷于研 究各种题型,定期做出小结的时候,你一定是班级数学方面的优等生;而当你习惯根据数学定义自己出题,并解决它,你的数学水平已经可 以和你的老师并驾齐驱了! 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需要不同的学习方法: 如果你正因为数学的学习状态低迷而苦恼,请按如下要求去做: 预习后,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能让你的学习事半功倍;想要做出完美的作业是无知的,出错并认真订正才更合理;老师要求的练习并不是"题海",请认真完成,少动笔而能学好数学的天才即使有,也不是你;考试时,正确率和做题的速度一样重要,但是合理地放弃某些题目的想法 能帮助你发挥正常水平. 如果你正因为数学的学习成绩进步缓慢而郁闷,请接受如下建议:收集你自己做过的错题,订正并写清错误的原因,这些材料是属于你 个人的财富;对于考试成绩,给自己定一个能接受的底线,定一个力所能及的奋斗目标;合理的作息时间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将有助你获得稳定的学习成绩,所以,请制定好学习计划并努力坚持;把很多时间投入到一个科目中去,不如把学习精力合理分配给各个学科.人对于某一 知识领域的学习常出现"高原现象",就是说当达到一定程度,再努力时,进步开始不明显. 下列学习方法比较经典:

文库高一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

高一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1] 高中一年级的新同学们,当你们踏进高中校门,漫步在柔美的校园时,看见老师严格而热心的教学和师兄、师姐真切的关怀时,我想你们会暗暗决心:争取学好高中阶段的各门学科。在新的高考制度“3+综合“普遍吹散全国大地之时,代表人们基本素质的“3“科中,数学是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反应灵敏能力和聪惠程度的学科。数学直接影响着国民的基本素质和生活质量,优良的数学修养将为人的一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高中阶段则应可能充分反映学习者对数学的例外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学习适合他们自己的数学。 一、高中数学课的设置 高中数学内容丰盛,知识面广博,高一年级上学期学习第一册(上):第一章集合与简捷逻辑;第二章函数;第三章数列。高一年级下学期学习第一册(下):第四章三角函数;第五章平面向量。高二年级上学期学习第二册(上):第六章不等式;第七章直线和圆的方程;第八章圆锥曲线方程。高二年级下学期学习第二册(下):第九章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第十章排列、组合和概率。高二结束将有数学“会考“。高三年级文科生学习第三册(选修1):第一章统计;第二章极限与导数。高三年级理科生学习第三册(选修2):第一章概率与统计;第二章极限;第三章导数;第四章复数。高三还将进行全面复习,并有严重的“高考“。 二、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差异。 1、知识差异。初中数学知识少、浅、难度简易、知识面笮。高中数学知识广博,将对初中的数学知识推广和引伸,也是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完善。如:初中学习的角的概念只是“0-1800“范围内的,但实际当中也有7200和“-300“等角,为此,高中将把角的概念推广到任意角,可表示包括正、负在内的所有大小角。又如:高中要学习《立体几何》(第九章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将在三维空间中求角和距离等。 2、学习方法的差异。 (1)初中课堂教学量小、知识简单,通过教师课堂教慢的速度,争取让全面同学理解知识点和解题方法,课后老师布置作业,然后通过大量的课堂内、外

高二数学暑假辅导班期末知识点总结

高二数学期末考试复习要点总结 一、直线与圆: 1、直线的倾斜角α的范围是[0,π)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一条与x 轴相交的直线l ,如果把x 轴绕着交点按逆时针方向转到和直线l 重合时所转的最小正角记为α,α就叫做直线的倾斜角。当直线l 与x 轴重合或平行时,规定倾斜角为0; 2、斜率:已知直线的倾斜角为α,且α≠90°,则斜率k =tan α. 过两点(x 1,y 1),(x 2,y 2)的直线的斜率k=( y 2-y 1)/(x 2-x 1),另外切线的斜率用求导的方法。 3、直线方程:⑴点斜式:直线过点00(,)x y 斜率为k ,则直线方程为00()y y k x x -=-, ⑵斜截式: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为b 和斜率k ,则直线方程为y kx b =+ 4、111:l y k x b =+,222:l y k x b =+,①1l ∥2l 21k k =?,21b b ≠; ②12121l l k k ⊥?=-. 直线1111:0l A x B y C ++=与直线2222:0l A x B y C ++=的位置关系: (1)平行? A 1/A 2=B 1/B 2 注意检验 (2)垂直? A 1A 2+B 1B 2=0 5、点00(,)P x y 到直线0Ax By C ++=的距离公式d ; 两条平行线10Ax By C ++=与20Ax By C ++=的距离是d = 6、圆的标准方程:222()()x a y b r -+-=.⑵圆的一般方程:220x y Dx Ey F ++++= 注意能将标准方程化为一般方程 7、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一定有两条,如果只求出了一条,那么另外一条就是与x 轴垂直的直线.

高一升高二数学测试题

高一升高二数学测试题 姓名: 学校: 年级: 上期末成绩: 1.,a b >?若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33a b >A. 11.B a b < 22.C a b > .D a b > 22.220x x -+->?不等式的解集为( ) {}|1x x =A. {}.|1B x x ≠ .C R .D ? 3.()cos2sin 2f x x x =-?函数的最小值为( ) 2-A. 2B .- .1C - .0D 4.3,2,(cos cos )ABC a b c a B b A ?==-?中,则的值为( ) .0A .1B .5C .13D {}3425.n a a a a 数列是等比数列,=12,=18,则等于( ). .6A 3.2B .8C 16.3 D 6.34500x y x y -+=+=?直线关于直线对称的直线方程为( ) 4350A x y -+=. .4350B x y --= .3450C x y +-= .3450D x y ++= 4107.,6522,0.5,x y x y x y Z x y x y N +≤??+≤=+???∈?已知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为( ) .4A .3B .2C .1D 8.(34)80(4)70a x ay ax a y a +++=++-=直线与直线垂直,则的值为( ). .2A - .0B .20C -或 .02D 或 9.在△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bsinA=3acosB 。 (1)求角B 的大小;(2)若b=3,sinC=2sinA ,求a ,c 的值.

(完整版)高二数学开学第一课

高二数学开学第一课 ——如何学好数学 下面我从数学的趣味性、数学的重要性、学习习惯的决定性 一、数学的趣味性 打一成语 1、3/4的倒数 2、1的任意次方 3、10002=100×100×100 ㈠古印度的传说 1, 2, 22, 23, …, 263.原来,所需麦粒总数1+2+22+23+24+……+263=264-1=18446744073709551615这些麦子究竟有多少?打个比方,如果造一个仓库来放这些麦子,仓库高4米,宽10米,那么仓库的长度就等于地球到太阳的

距离的两倍。而要生产这么多的麦子,全世界要两千年。 ㈡分数的妙用 有一位阿拉伯老人,生前养有11匹马,他去世前立下遗嘱:大儿子、二儿子、小儿子、分别继承遗产的1/2,1/4,1/6。儿子们想来想去没法分:他们所得到的都不是整数,即分别为11/2,11/4,11/6。总不能把一匹马割成几块来分吧? 聪明的邻居牵来了自己的1匹马,对他们说:“你们看,现在有12匹马了,老大得12匹的1/2,就是6匹中,老二得12匹的1/4就是3匹,老三得12匹的1/6就是2匹,还剩下一匹我照样牵回家去。” 二、数学的重要性 在新的高考制度“3+x”普遍吹散全国大地之时,代表人们基本素质的“3”科中,数学是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反应敏捷能力和聪明程度的学科。 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规律是:“三年发展看高二”。打好高二的数学基础,对于顺利完成学业水平考试,在高考中打一漂亮的一仗,考上理想的大学。打好自己终生发展的基础极为重要。 三、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 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重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高中数学的良好习惯应是: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重归纳、注意应用。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另外还要保证每天有一定的自学时间,以便加宽知识面和培养自己再学习能力。 四、学好数学的几点建议 1.重视课本,多看课本。课本是预习、做题、复习最重要的资料。课本中的例题、练习 题,是我们复习的向导。因此,无论是预习、复习,都要以课本为本,多看课本。 2.多做题。数学的题目多,变化广,但基本的题型就那些。所以,一定要多做题,熟悉 各种题型,这样才能在作业、考试中以不变应万变。同时,不能背题。 3.对于不懂一定要及时弄懂,不能不懂装懂。对于不懂得问题,一定得及时问明白,否 则会越积越多,到时候就什么也听不懂的。 4. 课前做好预习,课堂上做好笔记,课后及时复习、总结。 做好三种类型笔记(典型题、中等难度题、错题) 5、用好三本:练习本(作业本、课堂练习本)、笔记本、纠错本 笔记本特别是对概念理解的不同侧面和数学规律,教师为备战高考而加的课外知识。 纠错本把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推理记载下来,以防再犯。 五、数学课的要求 ⑴上课气氛活跃,认真听讲⑵遇到不会的问题及时问,别拖延 ⑶作业必须独立认真完成⑷每天坚持课外一小时学数学 用三个词总结如何学好数学 兴趣做题多问 祝愿同学们在高中三年中能够学好数学,考好数学!

周老师辅导班高二数学2

周老师辅导班高二数学2.2和2.3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共40分) 1.某公司员工义务献血,在体检合格的人中,O 型血的有10人,A 型血的有5人,B 型血 的有8人,AB 型血的有3人,从四种血型的人中各选1人去献血,不同的选法种数为( D ) A 、26 B 、300 C 、600 D 、1200 2.n ∈N *,则(20-n )(21-n)……(100-n)等于 ( C ) A .80100n A - B .n n A --20100 C .81100n A - D .8120n A - 3.函数3y x x =+的递增区间是( ) A .),0(+∞ B .)1,(-∞ C .),(+∞-∞ D .),1(+∞ 4.32()32f x ax x =++,若'(1)4f -=,则a 的值等于( ) A .319 B .316 C .313 D .3 10 5.若曲线4y x =的一条切线l 与直线480x y +-=垂直,则l 的方程为( ) A .430x y --= B .450x y +-= C .430x y -+= D .430x y ++= 6.已知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1()122k P X k k n == = ,,,,,则(24)P X <≤为( ) A .316 B .14 C .116 D .516 7.从0,1,2,…,9这10个数字中,任取两个不同数字作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能够确定不在x 轴上的点的个数是( ) A .100 B .90 C .81 D .72 8.A ,B ,C ,D ,E 五人并排站成一排,如果B 必须站在A 的右边,(A ,B 可以不相邻)那么不同的排法有( ) A .24种 B .60种 C .90种 D .120种 9.男女学生共有8人,从男生中选取2人,从女生中选取1人,共有30种不同的选法,其中女生有( ) A .2人或3人 B .3人或4人 C .3人 D .4人 10.函数y =x 2co sx 的导数为( ) (A ) y ′=2x co sx -x 2s i nx (B ) y ′=2x co sx +x 2s i nx (C) y ′=x 2co sx -2xs i nx (D) y ′=x co sx -x 2s i nx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1、在10)(a x -的展开式中,7 x 的系数是15,则实数a = -0.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