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原理各章复习题

建筑设计原理各章复习题
建筑设计原理各章复习题

建筑设计原理各章重点复习题

贝聿铭代表建筑:代表作有美国波士顿基督教科学教会中心、美国康乃尔大学赫伯特约翰逊艺术博物馆、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

......、香港............、美国约翰·肯尼迪图书馆、北京香山饭店

中国银行大厦

........。

......、日本滋贺县美秀博物馆及巴黎卢浮宫金字塔

第一章复习题

民用建筑:供人们居住,生活和进行社会活动的场所

民用建筑的组成

居住建筑:住宅、宿舍和公寓等。

公共建筑: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商业服务建筑、体育建筑、医疗建筑等。

第二章复习题

概念、理论

建筑空间的组成:使用空间(房间),交通联系空间,半公共空间(阳台、庭院等

人体活动所占的空间尺度是确定建筑内部各种空间尺度的主要依据。

窗地面积比:侧面采光窗的总透光面积(扣除窗料的遮挡部分)与地面面积之比。

餐厨比:餐厅与厨房(含辅助部分)的面积之比,简称餐厨比。(100座以上的餐馆,其餐厨比宜为1:1.1)

眩光:是指观众注视陈列品时,在视线范围内出现光源,这是由反光物体或陈列室内有强烈的明暗对比、一次反射或二次反射等引起的。眩光包括:直接眩光、一次反射和二次反射。混响时间:即生源停止发声之后,声强级衰减60dB所需的时间。

视距:通常指最后排观众到设计视点的距离。

剧院的最大视距为25m-33m,若要能较细致的看清演员的面部表情和细部装饰,视距应该在15m以内。

电影院的最大视距在36m以内,最大不超过40m。

体育馆的最大视距可适当放宽。

视角:水平视角:指人的眼睛在不转动的情况下,在水平方向能

清楚地观看到景物的范围。

水平控制角:指为避免观众厅中前面两侧有过偏的座位,

以保证观众能最大限度的看到天幕的艺术效果,应尽量使

观众厅前部两侧座位席布置在一定范围内。(如右图)

交通联系空间:包括过道、过厅、出入口、楼梯、电梯、坡道等。可分为水平交通、垂直交通和枢纽交通三种基本形式。

垂直交通空间包括:楼梯、坡道、电梯和自动扶梯等。

1.栏杆(板)及楼梯扶手的高度应为多少?

低、多层住宅栏杆不应低于1050mm;中高层住宅的阳台栏杆(板)净高不应低于1100mm;楼梯扶手高度不小于0.9m。

2.房间设计的良好比例?

1:1 或1:1.5

3.自然采光的形式有几种?分别说明。

使用空间从窗子获得天然光线成为自然采光。自然采光的形式侧面采光、顶部采光和综合采

光。(补充知识点:为了保证空间最深处有足够的照度,使用空间的进深小于或等于采光口上缘高度的二倍。)

4.陈列室采光的布置形式?

普通侧窗式:较常见,适用于一般性的陈列室和小型图画陈列室。侧光室亮度最好的隔墙地带是由窗户中心至隔墙成30°~60°范围内。

高侧窗式:将侧窗窗口提高到离地面2.5m以上,扩大外墙陈列面积和减轻眩光。适宜于雕塑陈列室和陈列品有玻璃保护面的陈列室。

顶窗式:室内光线明亮均匀,便于陈列布置。限于单层或顶层房间使用。

5.人的视野范围?理想的视觉中心区?(图解说明)

水平极限视角:

自视点向左向右各张开70°

垂直极限视角:

水平线向上45°

向下65°

理想视觉中心区:

水平视角45°

垂直视角26°

6.如何确定展品的视距?(图解说明)

7.展览用房的基本要求?

满足陈列要求:

适合于不同的陈列内容和特性;合适的空间尺度和陈列环境;争取良好朝向,防止日晒风吹满足参观要求:

观众流线要有连续性、顺序性、不重复、不交叉、不逆行、不堵塞,简洁通畅,并有导向性;观众流线与展品流线和工作人员流线三者之间力求清晰,互不干扰;

避免或减少眩光、一次反射眩光和二次反射眩光

8.陈列室采光的一般要求?

视展品的不同特点,决定不同的照度水平;照度均匀,特别是强各部分的照度;照度稳定,受日照变化影响小;根据陈列品的特点考虑光线投射方向;避免阳光直射,损害陈列品;避免或减小直接眩光、一次反射或二人次反射眩光;陈列品与背景之间有适当的亮度对比。9.如何消除或减轻眩光?

选择适当的陈列方式,避免靠窗口太近,陈列品与窗口有一定距离。保证有大于14度的保护角,调整画面位置、高度、倾斜角度,避免与墙面平行;正确决定采光口形式和人工光源位置;设置调光装置,避免阳光直射室内,控制室内照度分布,使室内光线均匀

将陈列室布置在采光、照明较强的位置,使观众参观位置较暗。减少或消除陈列品光滑面,

少用铁柜,玻璃柜及有关照片。缩小陈列品与玻璃的距离并不易采用深色垫衬。陈列室墙面、地面、家具等不宜采用反光材料。利用人工照明,提高陈列品的亮度。

10.观众厅疏散走道尺寸?

观众厅内的疏散走道宽度应按其所通过人数,每百人不少于0.6m计算。

短排法中每一主要疏散纵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m,每一主要疏散横走道的通行宽度不应小于1.2m;长排法中两端每一纵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2m。

11.观众厅过道布置形式?

二纵二横岛式三纵二横岛式四纵二横岛式成片式长排法

12.观众厅人流疏散的计算数据、公式?规范要求?

单股人流宽度(m)——0.55m

单股人流通行能力(人/min)——40~42

疏散人流通行速度(m/min)——45(指平地)

控制流散时间—I、II级耐火建筑中,当观众厅容量为1200人及1200人以下时,为4min;1201人~2000人时,为5min;2199人~5000人时,为6min。

观众厅疏散参数的计算:

T=N/AB

T为疏散时间,A为单股人流行动能力,N为观众总数,B为疏散口可通过的人流股数。

规范要求:

观众厅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剧院、电影院、礼堂的观众厅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250人。容纳人数超过2000人时,其超过2000的部分,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400人。

观众厅的疏散门不应设门槛,宽度不应小于1.4m,紧靠门口的1.4m内不应设踏步,门必须外开。

13.观众厅的平面形式?剖面形式?

平面:矩形平面、钟形平面、扇形平面、六角形平面、马蹄形平面和圆形平面。

剖面:池座式、楼座式。

14.厕所的基本尺寸?

洗脸整衣蹲式坐式

15.过道的性质

1.完全为交通联系而设置的过道

2.主要作为交通联系空间兼为某些从属功能服务的过道或

廊子3.多功能综合使用

16.如何减少过道的面积?

在满足使用功能和空间艺术要求的前提下

方法:缩小空间,加大进深;利用过道近端作为较大使用空间;在过道端部安排辅助楼梯。

17.楼梯按使用性质和布置特点可分为几类?

按使用特点分:主要楼梯、次要楼梯、辅助楼梯和防火楼梯(一般布置在建筑物的顶部,常做成简易式开场楼梯)。

按梯段布置特点:直跑楼梯、双跑楼梯、三跑楼梯、剪刀式楼梯、旋转楼梯和弧形楼梯。18楼梯的构成?

楼梯通常由梯段、平台及栏杆三部分组成。

19.楼梯的相关数据?

住宅踏步宽度不小于260m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175mm

——梯段的踏步数:

一般在15步左右需加设休息平台,每个梯段踏步数不应超过18级,也不应少于3级。——楼梯的坡度:

适宜:30°不经常使用的不宜超过38°。20°~45°之间的坡度适用于内楼梯,20°及20°以下的坡度适用于坡道及台阶,爬梯可以采用60°以上的坡度。

——楼梯踏步尺寸:

经验公式适用范围

高+宽=450mm 级高:14cm~16cm

2倍高+宽=600mm 级高:14cm~17cm

高×宽=45000mm 级高:13cm~20cm

10×级高

宽= 2/3×级高-5 级高:10cm~17cm

——楼梯宽度:单人通行>900 双人通行1100~1400 三人通行1650~2100

——梯段净高(指踏步前缘处到顶棚垂直线净高度)

楼梯梯段净高度不应小于2200mm

平台部分不应小于2000mm

梯段起始、终了踏步的前缘与顶部突出

物内边缘线的水平距离应不小于300mm

20.自动扶梯主要技术参数

宽度1000mm左右(梯段宽)提升高度:3m~10m

倾斜角30度速度:0.5m/s

输送能力:5000人/小时~8000人/小时

21..坡道的坡度要求?

室内:1:8 室外:1:10 无障碍设计:1:12

第三章复习题

1、论述民用建筑空间的组合原则?

一、功能分区合理

功能分区即将组成该建筑的各种空间按不同的功能要求进行分类,并根据它们之间的紧密程度加以划分与联系,使功能分区明确有联系方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使用功能的分类

将使性质相近、特征类似的空间按类型拘谨,以便按顺序进行空间的组合;另外也可以按单

元分类,分类后便于叠加和拼接。

2.空间的主次

可以按使用性质、使用顺序区分主次。恰当配置次要空间和辅助空间,可以保证主要空间等充分发挥作用

3.空间的“闹”与“静”

使其既分隔,互不干扰,又有适当的联系。

4.空间联系的“内”与“外”

将对外性较强的空间尽量布置在出入口的附近,对内性较强的空间布置在隐蔽部位。

二、流线组织明确

从流线组成情况看--人流与物流分开尽量避免流线交叉和相互干扰

从流线的集散方式看--均匀的:办公建筑比较集中的:观演建筑

流线的组织方式:平面的立体的

三、空间布局紧凑

方法:

加大建筑物进深;增加建筑层数;降低层高;建筑物尽端布置布置大房间

四、结构选型合理

民用建筑结构形式

墙体承重结构;框架结构;空间结构;其他结构

五、设备布置恰当

充分考虑设备的要求,使建筑、结构、设备三方面相协调

恰当布置设备用房位置

采取适当措施降低设备噪音,解决防火、隔热

六、体型简洁、构图完整

有利于交通联系简洁;有利于结构布置;有利于节约用地、降低造价;有利于抗震

有利于获得简洁朴素大方的造型;简洁不等于单调,要注意整体处理。

2、论述民用建筑空间的组合形式?

走廊式

特点:把使用空间和交通联系空间明确分开,各房间具有良好

的独立性,又与交通空间联系方便,能保证房间比较安静

适用:被组合的空间面积不大,使用性质相同的房间数量较多,

例如:学校、行政办公建筑等

穿套式

特点:各主要使用空间联系紧密,并有良好的连贯性

适用:房间之间要求有一定的连续性

形式:串联式、放射式、大空间式、混合式

单元式

特点:集中紧凑,易于保持安静和互不干扰

适用:住宅

大厅式

特点:以大量人流活动的大厅为中心,围绕布置辅助房间

适用:观演类建筑、体育建筑、商业建筑等

类型:无阻挡整体大空间、满足使用条件下,适当设柱

庭院式

特点:以庭院为中心,周围布置空间

综合式

特点:多种方式综合运用,注意分区明确,互不干扰

第四章复习题

1.内部空间的分隔方式种类

1).利用实体

结构构件--柱、梁、板、墙,各种隔断、家具、构架等

2).利用水平高差

地面的局部抬高或降低

顶面的局部抬高或降低

3).利用材质和色彩

4).其他

光、声、味在视觉、听觉、嗅觉等方面进行分隔

2.空间序列的全过程?

——起始阶段——开端的第一印象——足够的吸引力

——过渡阶段——承接阶段——承前启后、引人入胜

——高潮阶段——序列的中心——体现设计目的

——回味阶段——过渡阶段——联想、回味与思考

——终结阶段——恢复平静——耐人寻味

3.不同类型建筑对序列的要求?

(1)序列类型的选择

(2)序列长短的选择

(3)序列高潮的设置

4.空间序列的设计手法?

1.空间的导向型

2.视觉中心

3.空间的对比与统一

4.空间的重复于再现

第五章复习题

1.建筑群外部空间组合的设计内容有哪几点?

1).在规划修建地段上,确定各建筑物的位置极其形状2).布置道路网3).绿化美化环境4).竖向设计5).保证建筑群的环境质量

2.如何确定建筑的朝向?

确定建筑物的朝向应与太阳辐射强度、日照时间、长年主导风向等因素综合考虑;

我国位于北半球,建筑朝向首选南向;冬暖夏凉,南方需要考虑防晒

主要房间朝向:南偏西15°到南偏东30°

3.如何确定建筑的间距?决定因素是什么?

确定建筑物的间距应根据日照、通风、防火、室外工程需要以及节约用地和投资等综合考虑从卫生的角度,建筑物的间距主要考虑日照间距和通风

1)日照间距

太阳辐射强度和日照率有关,因地球纬度不同而存在差异

一般以冬至日中午正南方向太阳能照到建筑底层的窗台

..高度为依据

tgh=H-H1/D D=(H-H1) ctgh

L0= D /H-H1= ctgh

D:日照间距(m)

h:太阳高度角

L0:日照间距系数

日照标准:

每户住宅至少有一居室,宿舍应每层至少有半数以上的居室能获得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少于1小时

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残疾人建筑及医院、疗养建筑,半数的居室冬至日应能获得满窗日照不应少于3小时 2)通风间距

通常采取夏季主导风向同建筑物成一个角度的布局形式 其建筑迎风面最好同夏季主导风向成60°-30°间的角度,这是建筑的统分间距取1:1.3H-1:1.5H 为宜 3)防火间距

高层建筑之间及高层建筑与其他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m )

4.什么叫风向频率?风玫瑰图?

风向频率:某月、季、年、数年某一方向来风次数占同期观测风向发生总次数的百分比 风玫瑰图:将各方位风向频率按比例绘制在方向坐标图上,形成封闭折线图形,即为风向频率图,亦称风玫瑰图

5.什么叫外部空间?外部空间组合形式有哪些?

外部空间是指由建筑或建筑小品等围合而形成的封闭形式的空间,或一部分由建筑围合形成半封闭或开敞形式的空间。外部空间组合形式可分为对称式空间组合,自由式空间组合。庭院式空间组合和综合式空间组合

6.群体组合中求得统一一定处理手法?

(一)通过对称求得统一 (二)通过向心求得统一 (三)以类同的体型来求得统一 (四)以形势与风格的一致求得统一

7.观赏不同建筑的最佳垂直视角?水平视角? 垂直视角: 18°:观赏建筑群的最佳仰角 27°:观赏个体建筑物的最佳近视点 45°;观赏细部,观赏个体建筑的极限角度 水平视角;观赏建筑的最佳水平视角为54°,即等于建筑物的宽度的距离 8.什么叫建筑小品?

是指建筑中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某些建筑要素。它是一种功能简明、体量小巧、造型别致且带有意义、富于特色的建筑部件。 9.道路设计相关数据

*消防车道路宽度不应小于3.5m

(穿过建筑物时不应小于4m ,其净空应有4m 的高度)

*按照消防的要求,建筑群内部道路间距不宜大于160m。L形建筑的总长度超过220m时,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车行道供消防车通过。

*考虑人流的疏散,联通街道与建筑物内部院落的人行道其间距不宜超过80m。

*道路必须有不小于0.3%的纵向坡度。

*必要的车行道出口要注意交叉角度与连接坡度,交叉角以不小于60°(或不大120°)为宜10.车道宽度

一般一条车道宽度:

小汽车:3m~3.2m 载重汽车和公共汽车:3.5m~3.7m

双车道:6.5m~7.0m 四车道:13m~14m

11.人行道宽度

以步行带为单位

一条步行带宽度:0.75m

单侧人行道宽度与道路总宽度合适比例:1:5~1:7

12.转弯半径

一般小汽车和三轮车转弯半径为6m 载重汽车的转弯半径为9m

13.停车形式与尽端式道路回车场(书p170~171)

第六章复习题

建筑造型包括:体型、立面、细部等。

建筑造型的基本要求:要反应个性特征;要善于利用结构,施工的技术特色;要适应基地环境和群体布局的要求;要符合建筑美学法则;要与一定的经济条件相适应。

建筑造型的分类:雕塑式、组合式、装饰类、结构类、文脉类。

建筑造型的构图要点:(一)统一(以简单几何形状或以陪衬求统一)和变化(以低衬高和利用形象变化突出主体)(二)均衡与稳定。

影响体型及立面的因素:使用功能,物质技术条件,规划与环境。

第七章复习题

通用化设计(universal design)的定义是“在最大限度的可能范围内,不分性别,年龄与能力,适合所有人使用方便的环境或产品设计”。

通用化设计的七项原则

1.平等的使用方式

2.具通融性的使用方式

3.简单易懂的操作设计

4.提供可察觉的信息

5.容错的设计考量

6.有效率的轻松操作

7.易于接近和使用的尺寸与空间

建筑无障碍设计的内容与一般原则

不同人群的一般行为特点带来的潜在危险,肢体残疾者,.特殊情况下的无障碍设计

一般原则:A.建筑空间的可达性和引导性B.建筑环境的安全性C.建筑环境的舒适性和适用性

第八章复习题78

建筑设计三要素:实用、经济、美观

“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是我国指导建筑创作的方针

..。

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勒角以上的隔层外墙外围的水平面积之和。

面积系数

有效面积系数= 使用面积系数= 结构面及系数= 有效面积:建筑平面中可供使用的面积

使用面积:有效面积减去交通面积

结构面积:建筑平面中结构所占的面积

单体建筑技术经济指标

补充:楼梯相关名称及图示的画法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重点整理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卷首语 1、分析公共建筑设计中的共性问题,运用一般性原则,阐明公共建筑中带有普遍性和规律 性的问题。 2、学习公共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构思方法和必要的组合技巧。 3、公共建筑类型:医疗建筑、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邮 电建筑、展览建筑、演出建筑、纪念建筑等。 4、公共建筑的设计工作涉及到总体规划布局、功能关系分析、建筑空间组合、结构形式选 择等技术问题。 5、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分析题目、调查场地、总平设计、建筑设计、建筑成果表达。 6、` 7、建筑分类:按建筑风格、建筑组合方式、结构类型、使用功能(居住建筑、公共建筑、 工业建筑)或高度划分。 8、建筑设计原则:经济、安全、适用、美观。 9、公共建筑:面向社会、具备公共参与性或开放性特征的建筑类型。 第一章: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1总体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 1)、建筑是什么 ! ——建筑是为了人类社会活动的需要,利用物质技术,按照科学法则和审美要求,通过对空间的塑造,组织与完善所形成的物质环境。 2)、创造室外空间环境时,应考虑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方面的问题。 内在:公共建筑本身的功能、经济及美观的问题; 外在:城市规划、周围环境、地段状况等。 3)、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 a、开敞的空间场所(集散广场) 在共公建筑中,因为人流比较集中而要求空阔的场所,形成一定规模的集散广场,需要各种流线的通行能力和空间构图的需要来确定其规模和布局形式。 因为这类广场对城市面貌影响较大,同时在艺术处理上要求较高,因此需要充分考虑广场的空间尺度和立体构成等构图的问题,为人们观赏建筑景观,提供良好的位置与角度。 ; 有些公共建筑,因为城市规划的要求,安排在道路的交叉路口。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主体建筑出路口与转角处人流的干扰,常将建筑后退,形成一段比较开阔的场所,这样处理有利于道路交叉口处的空间处理。 b、活动场地 与室内空间的联系密切,应靠近主题建筑主要部位 c、停车场所 停车场位置,一般要设置在方便易找的地方,如主体建筑物的一侧或后侧,但不应影响整体空间环境的完整性和艺术性为原则。

建筑设计原理试题与答案64002

建筑设计原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共20分) 1.方案阶段的建筑剖面,可包括以下内容() A.建筑的剖切与投影部分、设计绝对标高、环境和配景、电梯井剖面; B.建筑轴线、设计标高、高度尺寸、室外地坪; C.设计标高、环境和配景、楼梯剖面、文字标注; D.绘图比例、高度尺寸、建筑轴线、建筑阴影。 2.在面积定额指标中.所谓户均使用面积是指() A.有效总面积与总户数之比B.建筑总面积与总户数之比 C.居住总面积与总户数之比D.使用总面积与总户数之比 3.建筑艺术区别于其它造型艺术(如绘画、雕刻等)的重要标志在于( ) A、建筑艺术作品一般比较大 B、建筑有使用功能的要求 C、造价较高 D、有内部空间 4.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其中()属于居住建筑。 A. 托儿所 B. 宾馆 C. 公寓 D. 疗养院 5. 平面利用系数=使用面积/建筑面积×100%,其中使用面积是指除结构面积之外的() A. 所有使用房间净面积之和 B. 所有使用房间与辅助房间净面积之和 C. 所有房间面积与交通面积之和 6.考虑建筑的防火及安全疏散,可采用的楼电梯类型有()

A.双跑梯剪刀梯、螺旋楼梯、自动扶梯; B.悬臂梯、双跑梯、弧形楼梯、剪刀梯; C.防烟楼梯、封闭楼梯、消防电梯、螺旋梯;D.剪刀梯、弧形楼梯、双跑梯、封闭楼梯。 7.建筑立面的重点处理常采用()手法。 A.对比 B.均衡 C. 统一 D.韵律 8. 民用建筑的主要楼梯一般布置在() A、建筑物次要入口附近 B、主要入口附近位置明显的部位 C、一定要在房屋的中间部位 D、一定要在房屋的端部 9. 通常房间内最小净高不宜低于( ) A.2.0m B.2.2m C.2.4m D.2.6m 10.建筑施工平面图上,建筑物外部尺寸的标注一般是() A.一道B.二道C.三道D.四道 11. 大厅式组合一般适用于()建筑类型。 A.剧院、电影院、体育馆 B.火车站、浴室 C.医院、中小学、办公楼D.百货商店 12.以下门的类型组可用于建筑的安全疏散口。() A.旋转门、平开门、自动感应门、卷帘门;B.平开门、弹簧门、滑拉门、防火门; C.铝合金地弹门、平开门、防火门、隔音门;D. 铁拉门、防火门、平开门、弹簧门。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题库(1)

绪论 1.如何理解“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并说明建筑空间与实体之间的关系。 第一章 填空 1.被拿破仑誉为“欧洲最美丽的客厅”是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 2.室外空间环境的形成,一般考虑....和。 3.《园冶》的作者是计成。 选择 1.创造室外环境时,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即内在的因素和外在因素。下列哪项属于外在因素。(BCD ) A.公共建筑本身的功能B.周围环境C.地段状况 D.城市规划 2.公共建筑前面往往后退一段距离,形成开敞的室外场地,其主要用途是( B ) A.供人们观赏主体建筑之用 B.用来疏散人流 C.供人们活动用 D.作停车场地 3.创造室外环境时,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即内在的因素和外在因素。下列哪项属于内在因素。( ABC ) A.公共建筑本身的功能B.经济C.美观D.城市规划 4.作为优秀的建筑总体布局的例证和典范,被拿破仑誉为“欧洲最美丽的客厅”是(D )。 A.卢浮宫 B.圣彼得大教堂 C.罗马图拉真广场 D.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 问答题 1.简述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关系。 (一)开敞场地(集散广场) 人流.车流流量大,交通组织复杂,如影剧院.体育场馆.铁路客运站等,艺术处理要求较高。 (二)活动场地如体育馆.学校.幼儿园等需要设置运动场.球场.游戏场等,位置应靠近主体建筑的主要空间及出入口。

(三)停车场地包括汽车停车场与自行车停车场。位置一般要求靠近出入口并防止影响建筑物的交通与景观,节约用地可以设置地下停车场。 (四)其他场地如杂务院.锅炉房.厨房等。单独设置出入口,位置尽量隐蔽。 2.在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的组合问题上,值得借鉴的经验有那些?或如何组织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 1)从建筑群的使用性质出发,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并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道路.广场等交通联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空间环境的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 2)在建筑群体造型艺术处理上,需要从性格特征出发,结合周围环境及规划的特点,运用各种形式美的规律,按照一定的设计意图,创造出完整而又优美的室外空间环境。 3)运用绿化.雕塑及各种小品等手段,丰富群体建筑空间环境的艺趣,以取得多样统一的室外空间环境效果。 3.公共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包括:1)利用环境.2)改造环境.3)创造环境. 利用环境作用:从布局出发提炼周围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将其纳入公共建筑人造环境的设计中去,使其成为有机整体。 改造环境的作用:高燥周围环境中的不利因素,保留有特点的因素. 创造环境的作用:充分利用环境的有利因素,排除不利因素根据需要进行整体设计满足设计构思的总体设想. 4.公共建筑群体的室外空间环境组合时,应考虑几方面问题? (1)从建筑的实用性质出发,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并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道路,广场,交通联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空间环境的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 (2)在群体建筑造型艺术处理上,需要从性格特征出发,结合周围环境及规划的特点,运用各种形式美的规律,按照一定的设计意图,创造出原完整而又优美的室外环境。 (3)运用绿化,雕塑及各种小品等手段,丰富群体建筑的空间环境艺趣,一取得多样统一的室外空间环境效果。 5.室外空间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哪些?(6分) 1.建筑群体(1分) 2.广场道路(1分) 3.绿化设施(1分) 4.雕塑壁画(1分) 5.建筑小品(1分)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考试的试题

1.如何理解“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并说明建筑空间与实体之间的关系。 名词解释 层高是指该层地坪或楼地面到上层楼板面的距离。 造型表现 :利用建筑自身存在的某些规律,运用一定的物质、技术手段,满足建筑功能要求,结合反映建筑空间处理、环境布局而构成的完美的建筑形象。建筑设计方法论的研究:设计应该如何进行与建筑师应如何思考和工作。 1、公共建筑: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 2、空间尺度:就是人们权衡空间的大小、粗细等视觉感受上的问题。 3、韵律:所谓韵律,常指建筑构图中的有组织的变化和有规律的重复,是变化与重复形成了有节奏的韵律感,从而可以给人美的感受。 4、建筑构图原理:形式美的规律,运用于建筑艺术形式的创作中,常称之为建筑构图原理。 5、功能分区:在功能关系与房间组成比较复杂的情况下,更需要把空间按不同的功能要求进行分类,并根据他们之间的密切程度按区段加以划分,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和联系方便。使不同要求的空间,都能得到合理安排。 6、有效面积:建筑平面中可供使用的面积 使用面积:有效面积减去交通面积 建筑面积:有效面积加上结构面积 结构面积:建筑平面中结构所占的面积 7、有效面积系数:有效面积/建筑面积 使用面积系数:使用面积/建筑面积 结构面积系数:结构面积/建筑面积 填空 建筑结构的发展。一方面是新材料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仿生学 建筑构图规律:1.统一与完整2.对比与微差3.均衡与稳定4.韵律与节奏5.比例与尺度6.主从与重点 2.室外空间环境的形成,一般考虑建筑群体.广场道路.绿化设施.雕塑壁画.建筑小品和灯光造型的艺术效果。 1.在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中,作为垂直交通联系的手段,常用的有楼梯.电梯.自动扶梯及坡道等形式。 2.功能与流线分析是现代建筑设计最常用的手段。 3.民用建筑按照它们的使用性质,通常分为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两大类。 4.公共建筑通常以交通.使用.辅助三种空间组成。2 5.公共建筑交通枢纽的设计主要依据两方面的要求,一是功能要求,二是精神要求。 6.在医疗建筑中,基于防火疏散的需要至少设置2部楼梯。

最新最全《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考研)包含课堂笔记上课讲义

公共建筑的设计原理 第一章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1>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2>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 <3>公共建筑的造型问题。 <4>公共建筑的技术经济问题分析。 <5>空间组合的综合分析。 公共建筑:是人们日常生活和进行社会活动不可缺少的场所。 公共建筑的类型:医疗建筑,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邮电建筑,展览建筑,演出建筑,纪念建筑。 公共建筑与总体环境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延伸,相互惨途,相互补充。 建筑师环境观: 1.给人们创造美好的环境, 2.注意优美的环境,应该反映出国家,城市,乡镇最突出和鲜明的标志, 3.公共建筑与环境艺术是指“生活环境“与视觉艺术”完美结合。 室外环境空间的组成部分: 1.群体建筑 2.广场道路 3.绿化设施 4.雕塑壁画 5.建筑小品 6.灯光造型与夜间的光明艺术效果. 公共建筑总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 1)环境中的空间与建筑. 2)环境中的空间与场所. 3)环境中的空间与绿化。 环境布局的最中目的:满足人们的生活要求,工作,学习方面的要求以及精神方面的要求环境中的空间与建筑: <1>通过设计组合所形成的空间环境应体现出一定的设计意图与艺术构思. <2>环境中应体现的主体建筑为中心,附属建筑的周围环境共同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的设计思想。 <3>满足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方面的物质要求以及精神方面的要求. 场所:1)活动场所2)停车场所3)集散场所 作用: 1)主要给人们进行活动,游戏,缓冲,休闲等作用 2)主要包括汽车,自行车,停车作用三种类型; 3)场所环境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还应该综合室内空间构图要求,安排一定的绿化,雕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题库(有答案)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题库(有答案) 绪论 1. 如何理解“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 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并说明建筑空间与实体之间的关系。第一章填空1.被拿破仑誉为“欧洲最美丽的客厅”是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 2.室外空间环境的形成,一般考虑....和。 3.《园冶》的作者是计成。选择 1.创造室外环境时,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即内在的因素和外在因素。下列哪项属于外在因素。 A.公共建筑本身的功能B.周围环境C.地段状况 D.城市规划 2.公共建筑前面往往后退一段距离,形成开敞的室外场地,其主要用途是 A.供人们观赏主体建筑之用B.用来疏散人流 C.供人们活动用 D.作停车场地 3.创造室外环境时,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即内在的因素和外在因素。下列哪项属于内在因素。 A.公共建筑本身的功能B.经济C.美观D.城市规划 4.作为优秀的建筑总体布局的例证和典范,被拿破仑誉

为“欧洲最美丽的客厅”是。 A.卢浮宫B.圣彼得大教堂 C.罗马图拉真广场 D.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问答题 1.简述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关系。 开敞场地(集散广场) 人流.车流流量大,交通组织复杂,如影剧院.体育场馆.铁路客运站等,艺术处理要求较高。 活动场地如体育馆.学校.幼儿园等需要设置运动场.球场.游戏场等,位置应靠近主体建筑的主要空间及出入口。 停车场地包括汽车停车场与自行车停车场。位置一般要求靠近出入口并防止影响建筑物的交通与景观,节约用地可以设置地下停车场。 其他场地如杂务院.锅炉房.厨房等。单独设置出入口,位置尽量隐蔽。 2.在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的组合问题上,值得借鉴的经验有那些?或如何组织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 1)从建筑群的使用性质出发,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并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道路.广场等交通联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空间环境的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 2)在建筑群体造型艺术处理上,需要从性格特征出发,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题 选择题 1.民用建筑中最常见的剖面形式是(A )。 A、矩形 B、圆形 C、三角形 D、梯形 2.建筑立面的重点处理常采用(D )手法。 ①韵律②对比③统一④均衡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B )是住宅建筑采用的组合方式。 A、单一体型 B、单元组合体型 C、复杂体型 D、对称体型 4.纪念性建筑常采用(B )的尺度。 A、自然 B、夸张 C、亲切 D、相似 5.住宅建筑常采用(A )的尺度。 A、自然 B、夸张 C、亲切 D、相似 6.庭院建筑常采用(C )的尺度。 A、自然 B、夸张 C、亲切 D、相似 7 建筑立面常采用(C )反映建筑物真实大小。 ①门窗②细部③轮廓④质感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8.建筑物的使用部分是指(B )。 A、主要使用房间和交通联系部分 B、主要使用房间和辅助使用房间 C、使用房间和交通联系部分 D、房间和楼梯、电梯等 9. 一般公共建筑中楼梯的数量不少于(B )个。 A、1 B、2 C、3 D、4 10.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D )。 A、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用途 B、建筑功能建筑形象建筑用途 C、建筑功能建筑规模建筑形象 D、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 11.建筑是指(C )的总称。 A、建筑物 B、构筑物 C、建筑物,构筑物 D、建造物,构造物 12.民用建筑按照层数可分为(D )。 ①单层建筑②低层建筑③高层建筑④多层建筑⑤超高层建筑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13.建筑物按照使用性质可分为(C )。 ①工业建筑②公共建筑③民用建筑④农业建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14.空间结构有(D )。 A、悬索结构, 薄壳结构, 网架结构 B、网架结构, 预应力结构, 悬索结构 C、 预应力结构, 悬索结构, 梁板结构D、薄壳结构, 网架结构, 预应力结构15.建筑构 成三要素中,(B )是建筑的目的,起着主导作用。 A、建筑技术条件 B、建筑功能 C、建筑形象 D、建筑经济 名词解释 1、公共建筑: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纲要.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纲要 第一章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满足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方面的要求以及精神方面的要求 6. 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 ① 开敞的空间场所(集散广场) ②活动场地③停车场所④服务性院落 7. 总体环境布局的空间与环境的关系: 空间是主要的,环境应与与空间相结合,其最终目的通过考虑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组合做到两 者相互依从,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满足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及精神方面的需要。 8. 公共建筑出入口及区间道路设置举例并说明其处理手法: 一般公共建筑总平面的出入口应安排在所临的干道上,并与主体建筑出入口有比较方便的联系; 有些公共建筑所处的地段并不与干道相临,这时要考虑出入口与附近的干道有比较方便的联系, 给人流活动创造通畅的条件;还有一些公共建筑所处的地段,面临几个方面的干道,这就需要对 人流的主要来向进行分析,把地段的出入口放在人流较多的部位上,而其他方向应根据需要设置 次要的出入口。 9. 公共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包括: 利用环境,改造环境,创造环境. 10. 室外空间的构成,主要依赖于建筑和建筑群体组合 11. 室外空间环境组合的三个基本经验和看法: ① 从建筑群的使用性质出发,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并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道路、广场等交通联 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空间环境的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 ② 在群体建筑造型艺术处理上,需要从性格特征出发,结合周围环境及规划的特点,运用各种形 式美的规律,按照一定的设计意图,创造出完整而又优美的室外空间环境。 ③ 运用绿化、雕塑及各种小品等手段,丰富群体建筑空间环境的艺趣,以取得多样统一的室外空 间环境效果。 本章其他重点: ① 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平面图及其各种对比效果分析 ② 塘沽火车站总体布局分析 ③ 和平宾馆总体布局分析 ④ 北京故宫总体布局图及其艺术处理上的三大高潮 ⑤ 加拿大多伦多市政厅的总体布局分析 ⑥ 巴西巴西利亚三权广场市政中心总体布局分析 1. 公共建筑的类型: 医疗建筑,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 建筑,纪念建筑。 2. 公共建筑与总体环境的关系: 相互联系,相互延伸, 3. 创造室外空间环境考虑两方面问题: 内在因素:建筑本 身的功能、经济以及美观问题 外在因素:城市规划、周围 环境、地段状况等 4. 室外环境空间的组成部分: ①群体建筑②广场道路③绿化设施④雕塑壁画 5. 环境布局的最终目的: 交通建筑,邮电建筑,展览建筑,演出 相互惨途,相互补充。 ⑤建筑小品⑥灯光造型的艺术效果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考试的试题

1.如何理解“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并说明建筑空间与实体之间得关系。 名词解释 层高就是指该层地坪或楼地面到上层楼板面得距离。 造型表现 :利用建筑自身存在得某些规律,运用一定得物质、技术手段,满足建筑功能要求,结合反映建筑空间处理、环境布局而构成得完美得建筑形象。 建筑设计方法论得研究:设计应该如何进行与建筑师应如何思考与工作。 1、公共建筑: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得建筑。 2、空间尺度:就就是人们权衡空间得大小、粗细等视觉感受上得问题。 3、韵律:所谓韵律,常指建筑构图中得有组织得变化与有规律得重复,就是变化与重复形成了有节奏得韵律感,从而可以给人美得感受。 4、建筑构图原理:形式美得规律,运用于建筑艺术形式得创作中,常称之为建筑构图原理。 5、功能分区:在功能关系与房间组成比较复杂得情况下,更需要把空间按不同得功能要求进行分类,并根据她们之间得密切程度按区段加以划分,做到功能分区明确与联系方便。使不同要求得空间,都能得到合理安排。 6、有效面积:建筑平面中可供使用得面积 使用面积:有效面积减去交通面积 建筑面积:有效面积加上结构面积 结构面积:建筑平面中结构所占得面积 7、有效面积系数:有效面积/建筑面积 使用面积系数:使用面积/建筑面积 结构面积系数:结构面积/建筑面积 填空 建筑结构得发展。一方面就是新材料得发展,另一方面由于仿生学 建筑构图规律:1、统一与完整2、对比与微差3、均衡与稳定4、韵律与节奏5、比例与尺度6、主从与重点 2.室外空间环境得形成,一般考虑建筑群体. 广场道路 . 绿化设施 . 雕塑壁画 . 建筑小品与灯光造型得艺术效果。 1.在公共建筑得空间组合中,作为垂直交通联系得手段,常用得有楼梯.电梯.自动扶梯及坡道等形式。 2、功能与流线分析就是现代建筑设计最常用得手段。 3.民用建筑按照它们得使用性质,通常分为公共建筑与居住建筑两大类。 4.公共建筑通常以交通.使用.辅助三种空间组成。2 5、公共建筑交通枢纽得设计主要依据两方面得要求,一就是功能要求,二就是精神要求。 6、在医疗建筑中,基于防火疏散得需要至少设置2部楼梯。 7.在公共建筑中,人流组织有平面与立体组织两种。 8 建筑造型艺术得主要内容包括民族形式.地方风格.构图技巧与形式美得规律。 9一幢好得公共建筑室内外环境应具备:相互联系.相互延伸.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得关系。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简单论述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二) 基本概念辨析 一、建筑学的一般概念: 1、名称的来源: Architecture、Architektur、L’architetura、Apxutektypa。(均来自古希腊)本身具有艺术的含义,故又称建筑艺术 2、建筑学的含义: 建筑学是设计与建造房屋的科学与艺术,即通过建筑的群体组合、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面形式、内外空间、结构、装饰、色彩等多方面的处理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的艺术与技术。同时,建筑的艺术形象具有特殊的反映社会生活精神面貌和经济基础的功能。 3、建筑学和土木工程的最大区别: 艺术性和历史感是建筑学和土木工程的最大区别。 基本概念辨析 3、广义建筑学和狭义建筑学 围绕建筑学的中心议题是“人” 杨·盖尔的话,“如果能通过对城市及住宅区进行明智的规划设计,为户外生活创造适宜的条件,就不必为了使建筑物更加迷人和丰富而去刻意追求那些耗资巨大而又生硬、牵强的戏剧性建筑效果。从长远的眼光来看,户外生活要比任何形形色色扭捏作态的建筑形式组合更加切合实际,也更引人入胜。 广义建筑学的本质是无所不包的环境,大到区域和城市规划,小到室内和家具设计,贯穿宏观和微观世界。广义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就是人类的生存环境。它是一个整体,一个环环相扣,有小到大紧密配合的层次关系。 4、建筑学和城市规划的终极目的: 我们的建筑师应该以最优的设计服务于社会大众为目标,并不拘泥于形式上的结果,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只要符合这个目的,那管它洋、中、传统抑或是现代 基本概念辨析 4、建筑学的特点: (1)建筑学反映时代精神。(社会性、艺术性) (2)建筑学反映地域性的风土人文(全球化中的地域文化 概念) (3)建筑学反映社会现象(大众参与设计,增加对建筑环 景社区或者公共空间的认同感) 5、建筑设计的概念 建筑设计是把想象的状态转变为现实状态的重合过程,涉及到技术 经济、美观等多方面综合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 不同的建筑观念中,地位和所占比例是不同的。 基本概念辨析 6、建筑师的职责(建筑学和其他专业的结合问题、建筑设计类课 程的重要性) 建筑师主要和真正的职责,是把各种不同因素都表现出来,并且协调各种专业,共同建成现代化的建筑。为了能够进行这种高度创造性的活动,同时又能在各种专业人员的不同要求之间进行必要的调节,建筑师不必对一切细节都具有专业知识,但他对建筑工业的的每一部门都应该具有清晰的一般概念,这正如同一个优秀的交响乐队指挥一样,他必须懂得每一乐器的可能性和局限性。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题库超级详细的资料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纲要 第一章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1. 公共建筑的类型:医疗建筑,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邮电建筑,展览建筑,演出建筑,纪念建筑 2. 公共建筑与总体环境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延伸,相互惨途 相互补充 3. 创造室外空间环境考虑两方面问题:内在因素:建筑本身的功能、经济以及美观问题外在因素:城市规 4.室外环境空间的组成部分: 群体建筑广场道路绿化设施雕塑壁画建筑小品灯光造型的艺术效果 划、周围环境、地段状况等 5. 环境布局的最终目的:满足人们的生 活、工作、学习方面的要求以及精神方面的要求 6.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 集散广场活动场所停车场所 7. 总体环境布局的空间与环境的关系:空间是主要的,环境应与与空间相结合,其最终目的通过考虑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组合做到两者相互依从,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满足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及精神方面的需要 8. 公共建筑出入口及区间道路设置举例并说明其处理手法: 一般公共建筑总平面的出入口应安排在所临的干道上,并与主体建筑出入口有比较方便的联系;有些公共建筑所处的地段并不与干道相临,这时要考虑出入口与附近的干道有比较方便的联系,给人流活动创造通畅的条件;还有一些公共建筑所处的地段,面临几个方面的干道,这就需要对人流的主要来向进行分析,把地段的出入口放在人流较多的部位上,而其他方向应根据需要设置次要的出入口。 9. 公共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包括:利用环境改造环境创造环境. 10. 室外空间的构成,主要依赖于建筑和建筑群体组合 11. 室外空间环境组合的三个基本经验和看法: 1)从建筑的实用性质出发,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并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道路,广场,交通联 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空间环境的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 2)在群体建筑造型艺术处理上,需要从性格特征出发,结合周围环境及规划的特点,运用各种形式美的规律,按照一定的设计意图,创造出完整而又优美的室外环境 3)运用绿化,雕塑及各种小品等手段,丰富群体建筑的空间环境艺趣,一取得多样统一的室外空间环境效果本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知识点

1、空间大小:量空间形状:形空间要求:质 2、解决交通联系问题,人流疏散集中的地方,以利于安全快速疏散的要求。坡 度一般为8%~15%,在人流比较集中的部位,要平缓一些,常为6%~12%,坡道设计还应考虑防滑措施。坡道所占的面积通常为楼梯的四倍。 3、梯段不得小于3步,不得大于18步。直跑楼梯的特点:方向性强,指向单 一贯通空间,可不置在人流较大的大厅中表达比较严肃。双跑楼梯:可节省交通空间,紧爽简洁,使用性强,三跑楼梯:装饰性强可增加空间的活泼轻松气氛,有趣味性。 4、建筑设备主要包括:采暖通风、空气调节、电器照明、通讯线路、闭路电视、 网络系统、自动喷淋以及煤气管网等。 5、作为优秀的建筑总体布局的例证和典范,被拿破仑誉为“欧洲最美丽的客厅” 是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对比) 6、公建的功能问题中的核心问题:⑴功能分区⑵人流疏散⑶空间组成⑷与 室外环境的联系公建的功能问题中的次要问题:空间的大小、形状、朝向、供热、通风、日照、采光、照明等 7、北京工人体育馆:辐射悬索结构(上索稳定索,下索承重索,内环,边梁构 件) 8、法国巴黎工业展览馆:218m/218m/218m的三角形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薄 壳:预制好的双曲板,在现场浇制成整体结构系统 9、空间网架结构(上海体育馆、南京五台山体育馆、首都体育馆)多采用金属 管材制造,能承受较大的纵向弯曲力,与一般钢结构比,可节约大量钢材和降低施工费用,用于大跨度公共建筑,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h=L/12~16 10、阶梯教室人流疏散的特点:出入口合并设置,出入口分开设置 11、天安门、午门及太和殿是明清故宫建筑空间艺术处理上的三个高潮。进 入大清门首先是千步廊,经过这个狭长的空间后,出现于一处横向展开的广场,迎面是高大的天安门城楼,对比效果强烈,形成第一处高潮。进入天安门后,与端门之间形成一个较小的空间,顿为收敛。过端门,呈现一个纵深而封闭的空间,尽端是雄伟的午门,有萧杀威猛的气氛,构成第二个高潮。午门和太和门之间又变成横向广庭,舒展开阔。经太和门进入太和广场,是巍峨崇高的太和殿,形成第三个高潮。 1、公共建筑的艺术造型问题:①多样统一。②形式美。③传统与创新。 统一与变化、对比和微差、均衡与稳定、比例与尺度、视觉与视差、节奏和韵律 构图原理:形式美规律用于建筑艺术形式的创作中,称为建筑构图原理。2、低层建筑(1~3层)多层建筑(4~7层)高层建筑(24米以上)超高层建筑 (150米以上) 3、电梯设计要求:⑴按防火规定要求,配置辅助性质的安全疏散楼梯,供电梯 发生故障时使用。⑵每层电梯出入口前,应考虑有停留等候空间。需设置一定的交通面积,以免造成拥挤和阻塞。(留前室,深度>1.5m)·⑶在8层左右的多层建筑中,电梯与楼梯几乎起同等重要的作用,所以可将电梯和楼梯靠近布置,或安排在同一个楼梯间内,相互调节,有利于集散人流。⑷在超过8 层的高层公建中,电梯就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因电梯部数,可成组地排列与电梯厅内,一般每组电梯不超八部为(一侧不超四部,两侧不超八部),并应于电梯厅的空间处理相适应。⑸因电梯本身不需要天然条光,所

室内设计原理考试试卷及答案

室内设计原理考试试卷A 一、填空题 1.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下,室内环境的创造,应该把保障安全和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作为室内设计的首要前提。 2.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继续和深化,是室内空间和环境的再创造;室内设计是建筑的灵魂,是人与环境的联系,是人类艺术与物质文明的结合。 3.室内设计从大的类别来可分为:居住建筑室内设计、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工业建筑室内设计、农业建筑室内设计。 4.住宅室内环境的主色调主要为暖色调和冷色调、对比色或调和色、高明度和低明度等。 5.室内设计的风格主要分为传统风格、现代风格、后现代风格、自然风格、混合性风格。 6.室内设计的艺术流派主要有高技派、光亮派、白色派、新洛可可派、风格派、超现实派、解构主义派以及装饰艺术派。 7.空间的类型有:固定空间和可变空间、静态空间和动态空间、开敞空间和封闭空间、肯定空间和模糊空间、虚拟空间和虚幻空间。 8.常见的空间的基本形态有:下沉式空间、地台式空间、凹室与外凸空间、回廊与挑台、交错、穿插空间、母子空间、共享空间、虚拟和虚幻空间。 9.界面清晰、范围明确、具有领域感的空间称为肯定空间;似是而非、模凌两可、无可名状的空间常称为模糊空间。 10.室内空间中的储藏空间的处理方式一般有嵌入式、壁式橱柜、悬吊式、收藏式、桌橱结合式等。 11.色彩的三大要素是指色相、明度、彩度。 12.色彩的物理效应有温度感、距离感、重量感、尺度感。 二、单项选择题 1.( B )认为,室内设计是设计“具有视觉界限的人工环境,以满足生理和精神上的要求,保障生活、生产活动的需求”。 A 建筑师普拉特纳 B 白俄罗斯建筑师E·巴诺玛列娃 C 美国设计师协会主席亚当 D 中国建筑师戴念慈 2.平面图(包括家具),常用比例为( A ) A 1:50,1:100 B 1:100,1:1000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考试题库

名词解释 1、公共建筑: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 2、空间尺度:就是人们权衡空间的大小、粗细等视觉感受上的问题。 3、韵律:所谓韵律,常指建筑构图中的有组织的变化和有规律的重复,是变化与重复形成了有节奏的韵律感,从而可以给人美的感受。 4、建筑构图原理:形式美的规律,运用于建筑艺术形式的创作中,常称之为建筑构图原理。 5、功能分区:在功能关系与房间组成比较复杂的情况下,更需要把空间按不同的功能要求进行分类,并根据他们之间的密切程度按区段加以划分,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和联系方便。使不同要求的空间,都能得到合理安排。 6、有效面积:建筑平面中可供使用的面积 使用面积:有效面积减去交通面积 建筑面积:有效面积加上结构面积 结构面积:建筑平面中结构所占的面积 7、有效面积系数:有效面积/建筑面积 使用面积系数:使用面积/建筑面积 结构面积系数:结构面积/建筑面积 简答题 1、公共建筑群体空间组合一般包括哪两个方面? 答:某些类型的公共建筑在特定的条件下采用比较分散的布局。以公共建筑群组成各种形式的组团或中心。 2、什么是功能分区及其功能分区的原则? 答:在功能关系与房间组成比较复杂的情况下,更需要把空间按不同的功能要求进行分类,并根据他们之间的密切程度按区段加以划分,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和联系方便。使不同要求的空间,都能得到合理安排。 3、简答适用、经济、美观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适用”是首要的要求,因为归根到底,那是建造房屋最主要的目的。“经济”它是一个以最少的财力、物力、人力、时间为最大多人取得最大限度的“适用”的问题。三者互相制约、互相协调和互相联系。而且视建筑性质、建筑环境、地方特色、审美要求及投资标准而定,绝不能过分的强调某一方面,使三者关系失调。 4、简述公共建筑空间组合方式有哪几种类型及分别适用于哪些公共建筑? 答:五种类型。分隔性的空间组合,适用于医院建筑、学校建筑和行政办公建筑等。连续性的空间组合,适用于展览馆、陈列馆、美术馆等观展类建筑。观演性的空间组合,适用于体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题库有答案

绪论1.如何理解“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并说明建筑空间与实体之间的关系。 第一章 填空 1.被拿破仑誉为“欧洲最美丽的客厅”是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2.室外空间环境的形成,一般考 虑.... 和。 3.《园冶》的作者是计成。 选择 1.创造室外环境时,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即内在的因素和外在因素。下列哪项属于外在因素。(BCD ) A.公共建筑本身的功能B.周围环境C.地段状况 D.城市规划2.公共建筑前面往往后退一段距离,形成开敞的室外场地,其主要用途是( B ) A.供人们观赏主体建筑之用 B.用来疏散人流 C.供人们活动用 D.作停车场地 3.创造室外环境时,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即内在的因素和外在因素。下列哪项属于内在因素。( ABC ) A.公共建筑本身的功能B.经济C.美观D.城市规划

4.作为优秀的建筑总体布局的例证和典范,被拿破仑誉为“欧洲最美丽的客厅”是(D ) 。 A.卢浮宫 B.圣彼得大教堂 C.罗马图拉真广场 D.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问答题 1.简述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关系。 (一)开敞场地(集散广场) 人流.车流流量大,交通组织复杂,如影剧院.体育场馆.铁路客运站等,艺术处理要求较高。 (二)活动场地如体育馆.学校.幼儿园等需要设置运动场.球场.游戏场等,位置应靠近主体建筑的主要空间及出入口。 (三)停车场地包括汽车停车场与自行车停车场。位置一般要求靠近出入口并防止影响建筑物的交通与景观,节约用地可以设置地下停车场。 (四)其他场地如杂务院.锅炉房.厨房等。单独设置出入口,位置尽量隐蔽。 2.在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的组合问题上,值得借鉴的经验有那些?或如何组织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 1)从建筑群的使用性质出发,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并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道路.广场等交通联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空间环境的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 2)在建筑群体造型艺术处理上,需要从性格特征出发,结合周围环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考试的试题

1. 如何理解“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并说明建筑空间与实体之间的关系。 名词解释 层高是指该层地坪或楼地面到上层楼板面的距离。 造型表现 :利用建筑自身存在的某些规律,运用一定的物质、技术手段,满足建筑功能要求,结合反映建筑空间处理、环境布局而构成的完美的建筑形象。建筑设计方法论的研究:设计应该如何进行与建筑师应如何思考和工作。 1、公共建筑: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 2、空间尺度:就是人们权衡空间的大小、粗细等视觉感受上的问题。 3、韵律:所谓韵律,常指建筑构图中的有组织的变化和有规律的重复,是变化与重复形成了有节奏的韵律感,从而可以给人美的感受。 4、建筑构图原理:形式美的规律,运用于建筑艺术形式的创作中,常称之为建筑构图原理。 5、功能分区:在功能关系与房间组成比较复杂的情况下,更需要把空间按不同的功能要求进行分类,并根据他们之间的密切程度按区段加以划分,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和联系方便。使不同要求的空间,都能得到合理安排。 6、有效面积:建筑平面中可供使用的面积 使用面积:有效面积减去交通面积 建筑面积:有效面积加上结构面积 结构面积:建筑平面中结构所占的面积 7、有效面积系数:有效面积/建筑面积 使用面积系数:使用面积/建筑面积 结构面积系数:结构面积/建筑面积 填空 建筑结构的发展。一方面是新材料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仿生学 建筑构图规律:1.统一与完整2.对比与微差3.均衡与稳定4.韵律与节奏5.比例与尺度6.主从与重点 2.室外空间环境的形成,一般考虑建筑群体.广场道路.绿化设施.雕塑壁画.建筑小品和灯光造型的艺术效果。 1.在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中,作为垂直交通联系的手段,常用的有楼梯.电梯.自动扶梯及坡道等形式。 2.功能与流线分析是现代建筑设计最常用的手段。 3.民用建筑按照它们的使用性质,通常分为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两大类。 4.公共建筑通常以交通.使用.辅助三种空间组成。2 5.公共建筑交通枢纽的设计主要依据两方面的要求,一是功能要求,二是精神要求。 6.在医疗建筑中,基于防火疏散的需要至少设置2部楼梯。

(完整版)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总结(综合各复习资料提炼最精华)

公共建筑与总体环境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延伸,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建筑师环境观: 1.给人们创造美好的环境, 2.注意优美的环境,应该反映出国家,城市,乡镇最突出和鲜明的标志, 3.公共建筑与环境艺术是指“生活环境“与视觉艺术”完美结合。 室外环境空间的组成部分: 1.群体建筑 2.广场道路 3.绿化设施 4.雕塑壁画 5.建筑小品 6.灯光造型与夜间的光明艺术效果. 场所:1)活动场所2)停车场所3)集散场所活动,游戏,缓冲,休闲 室外空间与建筑:与主体建筑相配合,围合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 室外空间根据使用性质不同,一般可划分为下列几种形式:①开敞场地②活动场地③停车场地④服务性的院落 服务性的院落:大多数公共建筑还需要设置服务性的院落,如锅炉房,厨房等。一般为了出入方便,常设置单独的出入口。 停车场地:停车场的位置,一般要求尽量设在方便易找的部位,如主体建筑物的一侧或后侧,以不影响整体空间环境的完整性与艺术性为原则。 有些公共建筑,因为城市规划的要求,安排在道路的交叉口处,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主体建筑出入口与转角处人流的干扰,常将建筑后退,形成一段比较开阔的场所,这样处理有利于干道转角处车辆拐弯处的视线要求,同时也有利于道路交叉口处的空间处理。 公共建筑前面常常后退红线一段距离,形成开敞的室外场地,主要原因是:形成一段比较开阔的场所,这样处理主要是为了用来疏散人流。为了充分利用场地,常被用作停车;人们活动之用;供人们观赏建筑之用。 公共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包括:1)利用环境.2)改造环境.3)创造环境. 巧于因借,精在体宜;俗则摒之,嘉则收之 室外空间环境的组合问题上,概括出三个基本经验和看法: 1:从建筑的实用性质出发,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并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道路,广场,交通联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空间环境的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 2:在群体建筑造型艺术处理上,需要从性格特征出发,结合周围环境及规划的特点,运用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题库(有答案)

绪论 1.如何理解“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 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并说明建筑空间与实体之间的关系。 第一章 填空 1.被拿破仑誉为“欧洲最美丽的客厅”是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 2.室外空间环境的形成,一般考 虑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 。 3.《园冶》的作者是计成。 选择 1.创造室外环境时,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即内在的因素和外在因素。下列哪项属于外在因素。(BCD ) A.公共建筑本身的功能 B.周围环境 C.地段状况D .城市规划 2.公共建筑前面往往后退一段距离,形成开敞的室外场地,其主要用途是(B ) A.供人们观赏主体建筑之用 B .用来疏散人流 C.供人们活动用 D .作停车场地 3.创造室外环境时,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即内在的因素和外在因素。下列哪项属于内在因素。(ABC ) A.公共建筑本身的功能 B.经济 C.美观 D.城市规划

4.作为优秀的建筑总体布局的例证和典范,被拿破仑誉为“欧洲最美丽的客厅”是(D ) 。 A.卢浮宫 B .圣彼得大教堂 C.罗马图拉真广场 D .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 问答题 1.简述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关系。 (一)开敞场地(集散广场)人流.车流流量大,交通组织复杂,如影剧院.体育场馆.铁路客运站等,艺术处理要求较高。 (二)活动场地如体育馆.学校.幼儿园等需要设置运动场.球场.游戏场等,位置应靠近主体建筑的主要空间及出入口。 (三)停车场地包括汽车停车场与自行车停车场。位置一般要求靠近出入口并防止影响建筑物的交通与景观,节约用地可以设置地下停车场。 (四)其他场地如杂务院.锅炉房.厨房等。单独设置出入口,位置尽量隐蔽。 2.在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的组合问题上,值得借鉴的经验有那些?或如何组织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 1)从建筑群的使用性质出发,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并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 道路.广场等交通联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空间环境的布局联系方便,紧凑 合理。 2)在建筑群体造型艺术处理上,需要从性格特征出发,结合周围环 境及规划的特点,运用各种形式美的规律,按照一定的设计意图,仓U 造出完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题库(有答案)

绪论 1.如何理解“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并说明建筑空间与实体之间得关系。 第一章 填空 1.被拿破仑誉为“欧洲最美丽得客厅”就是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 2.室外空间环境得形成,一般考 虑 . . . . 与。 3.《园冶》得作者就是计成。 选择 1.创造室外环境时,主要考虑两个方面得问题,即内在得因素与外在因素。下列哪项属于外在因素。(BCD ) A.公共建筑本身得功能 B.周围环境 C.地段状况 D.城市规划 2.公共建筑前面往往后退一段距离,形成开敞得室外场地,其主要用途就是( B ) A.供人们观赏主体建筑之用 B.用来疏散人流 C.供人们活动用 D.作停车场地 3.创造室外环境时,主要考虑两个方面得问题,即内在得因素与外在因素。下列哪项属于内在因素。( ABC ) A.公共建筑本身得功能 B.经济 C.美观 D.城市规划 4、作为优秀得建筑总体布局得例证与典范,被拿破仑誉为“欧洲最美丽得客厅”就是(D ) 。

A.卢浮宫 B.圣彼得大教堂 C.罗马图拉真广场 D.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 问答题 1.简述室外环境得空间与场所关系。 (一)开敞场地(集散广场) 人流.车流流量大,交通组织复杂,如影剧院.体育场馆.铁路客运站等,艺术处理要求较高。 (二)活动场地如体育馆.学校.幼儿园等需要设置运动场.球场.游戏场等,位置应靠近主体建筑得主要空间及出入口。 (三)停车场地包括汽车停车场与自行车停车场。位置一般要求靠近出入口并防止影响建筑物得交通与景观,节约用地可以设置地下停车场。 (四)其她场地如杂务院.锅炉房.厨房等。单独设置出入口,位置尽量隐蔽。 2.在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得组合问题上,值得借鉴得经验有那些?或如何组织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 1)从建筑群得使用性质出发,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并加以合理得分区,运用道路.广场等交通联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空间环境得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 2)在建筑群体造型艺术处理上,需要从性格特征出发,结合周围环境及规划得特点,运用各种形式美得规律,按照一定得设计意图,创造出完整而又优美得室外空间环境。 3)运用绿化.雕塑及各种小品等手段,丰富群体建筑空间环境得艺趣,以取得多样统一得室外空间环境效果。 3、公共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包括:1)利用环境、2)改造环境、3)创造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