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圣现象—谈历史人物关羽在《三国演义》中的性格特征

武圣现象—谈历史人物关羽在《三国演义》中的性格特征
武圣现象—谈历史人物关羽在《三国演义》中的性格特征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天津广播电视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武圣现象—谈历史人物关羽在《三国演义》中

的性格特征

作者:于学领

学校:西青电大

专业:汉语言文学

年级:2003秋

学号:031140101

指导教师:徐晓莉

2006 年5 月

武圣现象—谈历史人物关羽在《三国演义》中的性格特征

写作提纲

一、历史人物关羽的崇拜现象。

关羽作为一个三国时期的普通将领,成为一个众多人民崇拜的武圣,确实值得我们仔细研究。

1、历史上真正的关羽。

在历史上的关羽只是三国时期的一员将领,在《三国志》中对其的描述很是简略,所得到的评价并不是很高。

2、《三国演义》中的忠义化身。

《三国演义》中关羽被塑造成了勇敌万人、义贯千古的完人形象来加以塑造成为忠义的化身。

二、《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性格特征。

在《三国演义》中通过对其性格特征鲜明、深刻、完整的描写将一个完人形象摆在了我们面前。

1、勇武之关羽。

通过具体的不同的战役描写及侧面描写将其勇武形象的描写加以分析。

2、忠义之关羽。

《三国演义》书中有关关羽的描写也都是围绕“义”为主线。是怎样描写了他的义重如山,舍生取义的重义品质。

3、骄矜自负之关羽。

作者并未没有忽略其性格的多重性,对关羽的刻画没有简单化。描写关羽的刚愎自用、骄傲自负的性格阴暗面。

三、武圣现象的形成的原因。

关羽的作人原则决定了人们对于他的人格魅力的认可和人们对于道德的追求,同时社会发展也决定英雄崇拜的必然,所有这些也就决定了武圣现象的形成。

武圣现象—谈历史人物关羽在《三国演义》中的性格特征

目录

一、历史人物关羽的崇拜现象。 1、2页

1、历史上真正的关羽。 1页

2、《三国演义》中的忠义化身。 2页

二、《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性格特征。 3-6页

1、勇武之关羽。 3、4页

2、忠义之关羽。 4-6页

3、骄矜自负之关羽。 6页

三、武圣现象的形成。 7、8页

1、关羽的作人原则决定了武圣现象的形成。 7页

2、社会发展决定了武圣现象的形成。 8页

武圣现象—谈历史人物关羽在《三国演义》中的性格特征

摘要:

《三国志》中对关羽的描述极为简略,在历史学家眼中,关羽或许无足轻重。但关羽在《三国演义》的众多个人物里立意却是最高的。由于罗贯中集大成的塑造,使得关羽成为忠贯日月、义薄云天的忠义化身,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阶层,深入到了人们的心灵深处。

本文就历史人物关羽如何通过艺术加工,在《三国演义》中体现出极具人格魅力的性格特征描写,从多方面对武圣现象的形成进行了分析论述。

关键词:《三国演义》;关羽;忠义;武圣现象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两位圣人,文圣孔子,武圣关羽。孔子做为中国几千年来文人所尊崇的圣人理所当然,但是关羽作为一个三国时期的将领,成为全国人民甚至域外普遍崇拜的武圣尊神,确实值得我们仔细研究。时至今日,我们仍可以看到许多关帝庙,也时常能见到供奉着关羽塑像的场所,一年四季关羽前总是香火不断,在一些比较迷信的地方,这种风气尤甚。

金庸先生说过:“关羽的道德模范比孔子更加普及、有效而重要。香港的警察以及黑社会人物都要设神坛拜关公,决不拜孔子,也不拜耶稣、不拜如来佛。小说人物成为大众宗教式崇拜的对象,这是全世界任何文学作品都做不到的。”

那么历史上真正的关羽是什么样的呢?要了解历史上的关羽,就要参看同时期的《三国志》。《三国志》成书于公元280年前后,是了解三国时期历史史实的重要文献,作者陈寿是西晋的著作郎。陈寿著述之时,离关羽战败身死只有五六十年。

历史上的关羽只是三国时蜀汉的一员猛将,从一出现,便与刘备一起打天下。陈寿在他的《三国志·关羽传》这样介绍关羽:“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陈寿《三国志卷三十六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第六》)此后至用了数百字记录关羽一生的功过得失。关羽在与刘备一起的创业中,一度被曹操俘虏,也曾为曹军建立过战功,曹操与袁绍的战争里,于“万众之中”,关羽取袁绍大将颜良之首,解“白马之围”,并因此被封为“汉寿亭侯”。后来,关又归刘备,在为刘备守荆州的过程中,北攻魏之樊城,降魏将于禁,斩魏将庞德,威震华夏。因为性格上缺欠,刚愎自用,给东吴以偷袭荆州的机会,遂败走麦城,被

擒身亡。蜀后主谥为“状缪侯”。

《三国志》中对关羽的描述极为简略,关羽传全文只有900字,比董卓传的字数还要少。在历史学家陈寿眼中,关羽或许无足轻重。陈寿对关羽有中肯客观的评价,首先肯定他作战的勇猛,也明确地指出他骄傲自大的性格弱点,且剖析了关羽失荆州的原因:因他的性格弱点和缺乏军事才能。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并非卓然超群的将军,由生前一位将领、侯爵,死后逐步晋封为公、王、帝君、圣人,直到登峰造极作为“武庙”主神与孔子“文庙”并祀。受到后人的万分尊崇。《三国演义》在其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在《三国演义》里,关羽被写成“义”“勇”的化身,在民间广为流传,也被历代统治者所利用宣扬,先不论他的历史背景和政治立场,就他个人来看,对于大多数百姓来说,是不是符合作人的本分?乃堂堂正正大丈夫也,一生光明磊落,流传千古,不枉为人在世间走上一遭。人总要在一定程度上摆正位置,找准方向,立足脚下,勇往直前,这或许是人们怀念,祭礼的原因吧。一部小说把一名武将捧成了神,不但由于小说本身具有的魅力使然,也是由于中国人传统的性格的原因。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书中的关羽是被作者以一个勇敌万人、义贯千古的完人形象来加以塑造的。于是,在文学史上,他便成了被理想化了的古代英雄的典型。而在民间,人民群众更是喜欢他、崇拜他,把他当作义勇的化身,尊为无上的神灵,"武圣"、"关帝"等便是人民群众对他充满爱意的尊称。足可见《三国演义》其影响力之巨。

作为一位历史人物,关羽在正史《三国志》中得到的评价并不高。作为艺术形象,关羽在《三国演义》的众多个人物里立意却是最高的。由于罗贯中集大成的塑造,使得关羽成为忠贯日月、义薄云天的忠义化身,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阶层,深入到了人们的心灵深处。人们更喜爱这种创造出来的“真实”,而不去管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人其事其地。这便是虚构的力量。由于《三国演义》的巨大影响,后来关羽被神化了,晋升为整个中华民族“护国佑民”的神,成为人们无比崇拜的“圣”。

“历稽载籍,名将如云,而绝伦超群者莫如云长。青史对青灯,则极其儒雅;赤心如赤面,则极其英灵。秉烛达旦,人传其大节;单刀赴会,世服其神威。独行

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作事如青天白日,待人如霁月光风。心则赴忭焚香告帝之心而磊落过之,意则阮籍白眼傲物之意而严正过之。是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毛宗岗《读三国志法》)这是毛宗岗先生对关羽的一段优美精致的评论,明眼人一眼便可看出其所指是谁。

一部《三国演义》,如何能够塑造出一个影响如此深远的关羽形象来,在《三国演义》中,作者又是怎样去刻画这个人物形象的呢?

且从关羽的出场看来:“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罗贯中《三国演义》一回)。入眼的关羽自是一副威武忠诚之面目,先教人好感滋生三分。紧接着桃园三结义,又是一番誓言:“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罗贯中《三国演义》一回)关羽既于刘张二人结为金兰,自当肝胆相照,又是教人感叹五分。再随后初出江湖,“英雄露颖在今朝,一试矛兮一试刀。初出便将威力展,三分好把姓名标。”(罗贯中《三国演义》一回)更被世人称赞其真威实勇,再得佩服七分。一个武艺高强、威勇盖世的关羽形象便映入人的心中。

再看关羽首次独出大显身手、"温酒斩华雄"这一段——“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罗贯中《三国演义》五回)何其震撼!何其神勇!作者并没有描写关羽如何奋勇厮杀,但通过这种气氛的渲染、背景的烘托却足以使关羽勇冠三军的英武神威跃然纸上,同样收到了传神的效果。骁勇善战,武艺绝伦、光明磊落,如此一位铮铮铁汉,岂不是可得九分!。

在《三国演义》的一百二十回中大约有十八回是着重写关羽出生入死,纵横倥偬的戎马生涯:斩颜良,诛文丑,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刮骨疗毒,水淹七军,直至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在大部分回目中,并没有直接描写惊险曲折的战斗行动,而是运用"神似"的手笔,以精炼的笔墨,渲染人物的精神威力。这一特点在"斩颜良诛文丑"、"单刀赴会"、"过五关斩六将"等章节中都得到了不同的程度、不同角度的体现。

尤其是在"刮骨疗毒" 中更是将关羽的威勇表现的淋漓尽致,“佗乃下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公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须臾,血流盈盆。佗刮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公大笑而起”(罗贯中《三国演义》七十五回)文中并未用什么精致的言语,单单一个“悉悉有声”就让读者崇拜的五体投地了。

以上这些都是描写他的武勇神威,但是看《三国演义》中关羽,就必须提到“义”,而且全书中有关关羽的描写也都是围绕“义”为主线。关羽之超越众将、妇孺皆知,独具深远影响者,莫过于"义"了。作者苦心孤诣地描写了他的义重如山,舍生取义的重义品质,把他塑造成"义"的化身。

从他的刚一出场的“宴桃园豪杰三结义”就可以看到一个一面之交即结手足之缘的凛凛义汉形象。再到"屯土山约三事"这一情节中,作者便突出地表现了关羽在生死危难中义无返顾、视死如归的品质。当时,徐州失陷,兄弟离散,关羽被围困于土山,迫于无奈,他向曹操提出"三约"并要曹操答应之后才肯就降,"三约" 为“一者,吾与皇叔设誓,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处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三者,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三者缺一,断不肯降。”(罗贯中《三国演义》二十五回)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还有一约是"降汉不降曹",表现了关羽的忠义为骨,义字当头。

对于关羽的“义”的描写在"身陷曹营"中得到了最具说服力和最精彩的描写。其中赠袍一段最为平实亦最为精彩:“操见关公所穿绿锦战袍已旧,即度其身品,取异锦作战袍一领相赠。关公受之,穿于衣底,上仍用旧袍罩之。操笑曰:“云长何如此之俭乎?”公曰:“某非俭也。旧袍乃刘皇叔所赐,某穿之如见兄;而不敢以丞相之新赐,而忘兄长之旧赐,故穿于上。”操叹曰:“真义士也。”(罗贯中《三国演义》二十五回)由此可见其忠义之心。在其后又有曹操赠马之事亦极富意味,原文为:操不悦曰:“吾累送美女金帛,公未尝下拜;今吾赠马,乃喜而再拜,何贱人而贵畜耶?”关公曰:“吾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若知兄长下落,可一日而见面矣。”(罗贯中《三国演义》二十五回)尽皆显示关羽之忠义之心。

且关羽还将曹操所送美女送入内门,令伏侍二嫂,还“三日一次于内门外躬身施礼,动问‘二嫂安否’。二夫人回问皇叔之事毕,曰‘叔叔自便’,关公方退回。”“操欲乱其君臣之礼,使关公与二嫂共处一室。关公乃秉烛立于户外,自夜达旦,毫无倦色。”(罗贯中《三国演义》二十五回)等等这些都将一个关羽的形象塑造的伟岸而细腻。

曹操为了收服关羽,费尽心机,赠送金银美女、封侯赐爵,都丝毫无法令他动心。当关羽得知刘备的消息后,便毅然封金挂印,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直寻刘备而去,表现得何等光明磊落!而这正是关羽,在他身上绝无丝毫的奴颜与媚骨,财色不足以动其心、爵禄不足以移其志,不管在任何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都不改变他的初衷,至死忠于蜀汉、义于刘备。“身在曹营心在汉”就是后人为此做的最好的总结。

但是这种“义”又明显带有以德报恩的成分,你有恩于我,我就报答你,而不管你是谁,这就是关羽的“义”,在某种程度上说,这种“义”就是士为知己者死的义气。再到后来的华容道"义释曹操"充分表现了关羽的这种"义",他有一句话说的很有意味:云长曰:“昔日关某虽蒙丞相厚恩,然已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以奉报矣。今日之事,岂敢以私废公?”操曰:“五关斩六将之时,还能记否?大丈夫以信义为重。将军深明《春秋》,岂不知庾公之斯追自濯孺子之事乎?”云长是个义重如山之人,想起当日曹操许多恩义,与后来五关斩六将之事如何不心?……操见云长回马,便和众将一齐冲将过去。(罗贯中《三国演义》五十回)从这段话里我们可以看到,关羽由于想起当日曹操的许多恩义,与后来五关斩六将之事,所以大为动心,放走了曹操。当然,“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义释曹操”等情节都是后人添加、渲染的而非历史事实,但作为文学作品的《三国演义》因为有了这些事件而使得情节更为生动,关羽的忠义也因此显得更为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亦为之凸显。

本回的最后一句诗“拚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义名”“拼将一死酬知己”这就是关羽的义,他也正是这么做的。这一回将关羽重义品质的重以笔墨,同时反映了关羽性格的复杂性,使关羽这一"义的化身"的形象更趋丰满。

他在困在麦城之时,与东吴来劝降的使者的一番对话:瑾曰:“今奉吴侯命,特来劝谕将军。自古道:‘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将军所统汉上九郡,皆已属他人矣。止有孤城一区,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危在旦夕。将军何不从瑾之言,归顺吴侯,复镇荆、襄,可以保全家眷。幸君侯熟思之。”关公正色而言曰:"吾乃解良一武夫,蒙先主以手足相待,安肯背义投敌国乎?城若破,有死而已。(罗贯中《三国演义》七十六回)为他的忠义作了最好的注解。

《三国演义》中对关羽的“义”演绎的最绝的是其坐骑赤兔马的死,在我看来可以称的上是绝笔:“关公既殁,坐下赤兔马被马忠所获,献与孙权,权即赐马忠骑坐。其马数日不食草料而死。”虽短短数言,却间接的将关羽的“义”发挥到极至。

虽然关羽在《三国演义》中被塑造成理想中的义勇英雄,但作者并没有忽略其性格的多重性,对关羽的刻画没有简单化。作者有分寸地批判描写了关羽的某些缺点和错误,特别是关羽的刚愎自用、骄傲自负的性格阴暗面,骄矜是关羽的致命弱点,直接导致了他的失败和灭亡。他对东吴始终持轻蔑的态度,视之为"江东群鼠",甚至当诸葛瑾前来为两家联姻以并力御曹说媒时,他却勃然大怒,说:"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致使蜀吴联盟破裂、荆州失陷;他不能宽容、团结糜芳,促使糜等献城降吴;他结怨于孟达、刘封,导致麦城被困时外无援兵。他的傲慢自负竟使他听到黄忠与他同封为五虎将时不愿受封,:“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位与吾相并可也。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罗贯中《三国演义》七十三回)。这里,作者是以批判的笔墨加以描写的,这无疑提高了人物性格的深度感和真实性。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关羽的骄矜自负却从来没有在其结义兄弟的身上表现出来,没有损及"义"的真诚、纯洁。"古城会"一段,关羽历尽千辛万苦来到古城寻兄,张飞心中生疑,将他拒之城外,关羽虽然性烈如火,此时却表现出委曲求全的无奈。这也是为塑造人物性格的完整性服务的。

在《三国演义》中对关羽这一形象的塑造应该说是相当成功的。单从纯文学性的角度来看,关羽形象的鲜明性、深刻性和完整性,已足可说明这一点。

当然人们对关羽的崇拜并不是绝对因为他的“忠”“义”被封建统治者所需

要和宣扬,而是他的作人原则决定了他为世人赞扬和膜拜,是人们对于他的人格魅力的认可和人们对于道德的追求。忠、义,可以说是儒家思想和品德情操的核心。忠者,指对君主、国家、民族忠诚,实质上就是爱国主义思想。义者,讲正义,请情义,指维护公正合理的事,指一种人间真情。在封建制时代,虽说具有不同的阶级内涵,但无论从整个国家民族的利益讲,它又具有共同性和普遍意义。放眼世界,每个国家不论在任何时候,作为百姓民众都应该爱国,忠于人民,忠于国家,这是无可厚非的。

当然,我们还要注意到关羽的异化现象,人们通常在关帝庙见到的关公,非正史里的关羽,而是按照后世人们的心理需求和理想观念重新塑造和组合的关公。这位另类关公,承载着现实人们的希望和寄托,成为千秋凛然的伟岸形象,尤其是成为全球华人社会维系圈内社会联系和公共生活的特殊纽带以及亲情认证。西方社会的早期英雄形象大多是从古希腊神话中拉出来的,可我们中国人历来“不语怪力乱神”,故罕见神话人物,英雄形象只能在现实中找,然后加以精心改造。这样一来,一些历史人物不得不“走样”,甚至面目全非。武圣关公就是如此。

鲁迅先生说过,在《三国演义》中,“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关羽是《三国演义》中“神”化了的人物。在作者的笔下,关羽也从《三国志》中的一名与赵云、黄忠地位相同的武将,变成了《三国演义》中勇猛忠义的大英雄。

“当时义勇倾三国,万古祠堂遍九州。阶下苍松高百尺,气冲霄汉未能休。”岁月悠悠,逝而不返。关公当年赤面骑赤马厮杀疆场的雄壮场面,青灯观青史夜读《春秋》的感人情景,忠心守忠义报效蜀汉的浩然气节,都早已化为历史烟尘。但是,关公自身所具有的和被后世所叠加上的那些道德观念和道德精神,却成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中的一份沉甸甸的遗产。当然,这份遗产既有精华需要借鉴、吸收和转化,同时也肯定有糟粕需要鉴别、清理与剔除。当现代的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迈入那松柏森森的关公庙宇之中时,应当比我们的前人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也应该有更为高远的思考。

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当科学不发达,人无法克服自然力,解决社会矛盾时,人们必然会有所寄托,人们便制造了“神”从而作为人们的精神的支撑和安慰。英雄崇拜说明了人与生俱来的软弱面,需要英雄的强悍支持,关羽的生平与其被后人附加的东西,正是人们缺少和需要的东西。

不可否认,每一个民族都应该而且有理由拥有自己崇拜的英雄形象。如果没有,这个民族势必造就一个英雄形象。一般而言,一个民族推出的英雄形象,虽不说十全十美,但在各个方面都是比较完美的,因而才能具有强烈的亲和力、感召力和示范效应。

武圣崇拜现象,由于本人的能力有限,只能简单分析,但是我想武圣崇拜现象的出现不只是三国文化中一部分,更是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崇拜关羽就是崇拜关羽的人性美,就是追求生活中的真、善、美,就是爱我们中国文化,愿更多的人来宏扬、传承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2)(清)毛宗岗《读三国志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