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设计集荷载计算

框架结构设计集荷载计算
框架结构设计集荷载计算

3 框架结构设计与荷载计算

结构布置

柱网与层高

民用建筑的柱网和层高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确定。

柱网布置应该规整,由内廊式和跨度组合式,这里采用跨度组合式(如图)。

层高宜取同一个尺寸,这里采用层高,对于底层由于市内外地面高差加急出埋深影响为。框架结构总高度在8度抗震设防时,高度不应大于45m,而此建筑总高度也才。

图柱网布置图

框架的承重方案

根据楼盖的平面布置和竖向荷载的传递途径,框架的承重方案可以分为向承重方案。横向,纵向及纵横向承重三种方案。此工程采用纵横向承重方案,现浇楼面为双向板(纵向承重时因横向刚度较小一般很少采用)。

变形缝设置的考虑

变形缝有温度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三种。

伸缩缝是为了避免温度变化和混凝土的收缩产生的盈利是结构产生裂缝,在结构一

定长度范围内设置伸缩缝。在伸缩缝处,基础顶面以上的结构及建筑构造完全断开,伸缩缝最大间距见下表。

表伸缩缝的最大间距(m)

缝方案,而是采用构造和施工措施,如在顶层,底层和山墙等温度变化大的部位提高配筋率。

沉降缝是为了避免地基不均匀沉降使结构产生裂缝,在结构易产生不均匀沉降的部位设缝,将结构完全分开。此建筑中间部分是6层,两边为4层,房屋高度有一定变化,但考虑到变化不大,可以不设沉降缝。

防震缝,是为了防止在地震作用下,特别不规则结构的薄弱部位容易造成震害而可用防震缝将结构分为若干独立抗震单元,使各结构规则,但目前设计更倾向于不设,而采取加强结构整体性的措施。

材料选择

柱采用C35, 梁采用C30混凝土。梁纵筋用HRB335,柱纵筋用HRB400,箍筋均用HPB235。

截面尺寸初步选择

梁截面:

梁高h=(1/12-1/8)L(单跨用较大值,多跨用较小值或负荷较大时用

上限值)且净跨与h比不宜小于4;

AB跨h=1/12*7200=600mm

梁宽b=(1/3-1/2)h,抗震结构b≥200mm,h/b≤4;

b=300mm

其余尺寸见后梁截面表。

柱截面:N=β*F*g E *n Ac≥N/[μN ]fc

柱截面的宽与高一般取1/20-1/15层高,需满足h≥1/25净高,b≥ 1/30净高。且柱子b*h≥250*250,抗震结构b 不宜小于300mm,柱的 净高于界面高度之比宜大于4,按轴压比限值估算:

估算时,楼层荷载按11∽14kN/m 2计算,本工程边柱按13kN/m2计, 中柱12kN/m 2计。二级抗震时轴压比限值[μN ]取,考虑地震作用 组合后柱的轴压力增大系数。边柱取,不等跨内柱取,等 跨内柱取。

边柱Z 1 Ac ≥

21878487

.16*8.06

*1000*13*3.3*5.7*3.1mm =

边柱Z 2 Ac ≥22425157

.16*8.06

*1000*12*8.4*5.7*25.1mm =

边柱Z 3 Ac ≥2853857

.16*8..06

*1000*13*5.1*5.7*3.1mm =

若取柱截面为正方形,得截面高度为: h 1=433mm h 2=492mm h 3=292mm

最后初步确定尺寸:

1层中柱截面取为550mm*550mm ,,边柱截面取为450mm*450mm ,2层中柱500*500,其余中柱取为450*450,短跨边柱取为400*400。详细尺寸见后柱截面表。

计算简图 基本假定

平面结构假定:该工程为正交布置,可以认为每一方向的水平力只由该方向的抗侧力结构承担,垂直于该方向的抗侧力结构不承担。

楼板在自身平面内的刚性假定:各个平面抗侧力结构之间,通过楼板联系而成为整体。楼板假定在自身平面内刚度无限大,在平面外刚度很小可以不予考虑。建筑结构在水平

荷载下侧移时,楼板只有刚性位移,即平动和转动,不考虑其变形。

不计扭转假定:结构体型规整,并简化计算,不考虑结构的扭转效应。

计算简图

计算简图用两梁柱的轴线表示,分别取各自的形心线;对钢筋混凝土楼盖整体浇筑的框架梁,一般可以取楼板底面作为梁轴线。对底层柱的下端一般取至基础顶面;当各层柱的截面尺寸不同且形心线不重合时,一般去顶层柱的形心线作为柱子的轴线。

图计算简图

框架梁柱的线刚度计算

结构计算见图如图3-1所示。在求梁截面惯性矩时考虑到现浇楼板的作用,对于第一榀和最后一榀及变形风两侧的框架,取I=;中框架取I=2Ir(Ir为不考虑楼板翼缘作用的梁截面惯性矩)。

梁的线刚度ib=EcIb/l。其中,Ec为混凝土的弹性模量,Ec35=*104N/mm2;

Ec 30=*104N/mm 2;l 为梁的计算跨度;Ib 为梁截面惯性矩,对装配式楼面,Ib 按梁的实际截面计算,对现浇楼面及装配整体式楼面,Ib 按下表采用,其中Io 为梁截面矩形部分截面的惯性矩。

表 梁截面惯性矩取值

楼面做法 中框架梁

边框架梁

现浇楼面 Io Ib 0.2= Io Ib 5.1= 装配整体式楼面

Io Ib 5.1=

Io Ib 2.1=

柱的线刚度为ic=EcIc/h, 其中Ic 为截面的惯性矩,h 为框架柱的计算高度。

表 横梁线刚度ib 计算表

类 别 Ec /104mm 2

b*h /mm*mm Ir /109mm 4

L /mm l EcIr /

/N/mm 2 l EcIr /

/N/mm 2 边横梁 300*600 6600 *1010 *1010 走道梁 200*400 3000 *1010 *1010 边横梁

300*600

7200

*1010

*1010

表 柱的线刚度计算表

层次 hc/mm Ec/(N/mm2) b*h/mm*mm Ic/mm 4 EcIc/hc/N*mm 1 4700 *104 500*500 *109 *1010 1 4700 *104 450*450 *109 *1010 2-6 3600 *104 450*450 *109 *1010 2-6

3600

*104

400*400

*109

*1010

荷载的汇集 竖向荷载

(1)屋面及楼面均布永久荷载标准值 屋面(上人):

30厚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22*=m 2

三毡四油防水层m2

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20*=m2

150厚水泥蛭石保温层5*=m2

100厚钢筋混凝土板25*=m2

粉底m2

合计m2

楼面:

水磨石地面m2

100厚钢筋混凝土板25*=m2

粉底m2

合计m2

1-3层楼面恒载标准值

[(*3++)*(3++)*2+**2+*4*(+3)+(6++6)*(+)*2+(8++)*(6*2+*2+*6+)]*=

4层楼(屋)面恒载标准值

[++*(3++*2+**2+*4*+3)]*+[(*2+)*(3++)*2+(6++6)*(+)*2+(8++)*(6*2+*2+*6+)]*=

5层楼面恒载标准值

[++*(3++*2+**2+*4*+3)]*=

6层屋面恒载标准值

[++*(3++*2+**2+*4*+3)]*=

(2)屋面与楼面活荷载标准值

按荷载规范规定,教室活载取m2,厕所走廊楼梯间活荷载取m2,为简化计算,并偏于安全考虑,统一取m2

上人屋面的均布活荷载标准值m2

楼面活荷载标准值m2

屋面雪荷载标准值s k=μr*s0=*=m2

(注:无论是否为上人屋面,其屋面上的可变荷载均取雪荷载。)

1-3层楼面活载标准值

[(*3++)*(3++)*2+**2+*4*(+3)+(6++6)*(+)*2+(8++)*(6*2+*2+*6+)]*=

4层楼(屋)面活载标准值

楼面

[++*(3++*2+**2+*4*+3)]* =

屋面

[(*2+)*(3++)*2+(6++6)*(+)*2+(8++)*(6*2+*2+*6+)]*=

5层楼面活载标准值

[++*(3++*2+**2+*4*+3)]* =

6层屋面活载标准值

[++*(3++*2+**2+*4*+3)]*=

(3)梁柱自重荷载标准值(其中γ=25kN/m2)

构件b hβg L n GiΣGi

L1(横梁)3006007

L2(走道梁)20045017

L330060016

L4(纵梁)30070012

Z15505505

Z250050071

Z345045016

表 梁柱重力荷载标

准值

注:表中的β为考虑梁柱的粉刷层荷载而对其重力荷载的增大系数;g 表示单位 长度构件重力荷载;n 为构件的数量;梁长度取净长;柱长度取层高。

(4)墙窗门重力荷载标准值

墙体为250厚混凝土空心砌块,外墙面贴瓷砖(m 2),内墙面为20厚抹灰,则外墙单位墙面重力荷 +*+17*=m 2

内墙两侧抹灰均为200厚,则内墙单位面积重力荷载为 *+17**2=m 2

木门窗单位面积重力荷载为m 2;铝合金窗户单位面积重力荷载取m 2

(5)荷载分层总汇及重力荷载代表值

集中于各楼层高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Gi 可以计算得到:

重力荷载代表值是指结构和构配件自重标准值和各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是表示地震发生是根据遇合概率确定的有效重力。Gi 为计算单元范围内各层楼面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及上下各半层的墙、柱的重量。且无论是否为上人屋面,其屋面上的可变荷载均

Z4 450 450 76 Z5

400

400

16

取雪荷载。

各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按下表采用

表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表

屋面层:屋面恒载,50%屋面雪荷载,纵横梁自重,半层的柱及纵横墙体自重

其他层:楼面恒载,50%楼面均布活荷载,纵横梁自重,楼面上下各半层的柱及纵横墙体自重

将前述分项荷载相加,得集中于各层楼面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如下:

第1层:

+*+++++++*++*+*+** **2+**6+**2)***4+**18+**8+*

*26) = kN

第2-3层:

+*+++++++**2+*+** = kN

第4层

++*+++++++**2+*+**+*** = kN

第5层:

+*++++++*+** = kN

第6层:

+*++++*+*+*+** *=

建筑物总重力荷载代表值∑=6

1

i Gi 为

∑=6

1

i Gi =+2*+++

=

质点重力荷载值见图:

G6= kN G5= kN G4= kN G3= kN G2= kN G1= kN

图 各质点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框架结构荷载整理

荷载统计 2011.4 (一) 面荷载: 恒载: 1. 100mm厚混凝土板: 2.5KN/m2 120mm厚混凝土板: 3.0KN/m2 240mm厚混凝土板: 6.0KN/m2 2. 建筑面层: 1.0KN/m2 3. 板底粉刷吊顶: 0.5KN/m2 5. 卫生间回填土容重(水泥炉渣):14 kN/m^3 6. 上人屋面作法: 5.0 kN/m^2 7. 非上人屋面作法: 3.0 kN/m^2 8. 楼梯荷载: 踏步宽: 0.30 (m) 踏步高: 0.150 0.163 (m) 角度: 26.57 (度) cos 26.57 = 0.8944 28.52 (度) cos 28.52 = 0.8787 面层 1.00 * (0.30 + 0.150) / 0.30 = 1.50 kN/m^2 1.00 * (0.30 + 0.163) / 0.30 = 1.5433 kN/m^2 踏步 25.00 * 0.163 / 2 = 2.04 kN/m^2 粉刷 0.50 / cos 28.52 = 0.58 kN/m^2 = 4.17 kN/m^2 0.080厚梯板 25.00 * 0.080 / cos 26.57 = 2.34 kN/m^2 0.100厚梯板 25.00 * 0.100 / cos 26.57 = 2.80 kN/m^2 0.120厚梯板 25.00 * 0.120 / cos 26.57 = 3.35 kN/m^2 0.130厚梯板 25.00 * 0.130 / cos 26.57 = 3.63 kN/m^2 0.140厚梯板 25.00 * 0.140 / cos 26.57 = 3.91 kN/m^2 0.150厚梯板 25.00 * 0.150 / cos 26.57 = 4.19 kN/m^2 0.160厚梯板 25.00 * 0.160 / cos 28.52 = 4.55 kN/m^2 活载: 1. 走廊、楼梯 3.5 kN/m^2 2. 大会议室、多功能厅、公共卫生间、食堂、餐厅 2.5 kN/m^2 3. 小办公室、值班室、中小会议室、休息室、强电、弱电 2.0 kN/m^2 4. 大办公室,职工之家 3.0 kN/m^2 5. 金库 12.0kN/m^2 6. 空调机房 7.0 kN/m^2 7. 储藏间、设备室 5.0 kN/m^2 8. 厨房(不含较重的炉灶、设备及厨料) 4.0 kN/m^2 9. 上人屋面 2.0 kN/m^2 10. 非上人屋面 0.5 kN/m^2 11. 栏杆、女儿墙顶水平荷载 1.0 KN/m 12.材料室、档案室 6.0 kN/m^2 13.网络机房 8.0 kN/m^2 (二) 线荷载: 1.砖墙部分: 200mm厚加气砼外墙 0.2*10+1.5=3.5KN/m2 200mm厚加气砼内墙 0.2*10+1.0=3.0KN/m2 100mm厚加气砼内墙 0.1*10+1.5=2.5KN/m2 100mm厚加气砼内墙 0.1*10+1.0=2.0KN/m2 200mm厚实心砖外墙 0.2*19+1.5=5.3KN/m2 200mm厚实心砖内墙 0.2*19+1.0=4.8KN/m2 100mm厚实心砖内墙 0.1*19+1.0=2.9KN/m2

史上最完整荷载整理【AIAY】

荷载整理一、活荷载

注:1本表所给各项活荷载适用于一般使用条件,当使用荷载较大、情况特殊或有专门要求时,应按实际情况采用; 2第6 项书库活荷载当书架高度大于2m 时,书库活荷载尚应按每书架高度不小于 2.5kN/m2确定;(h=2.4m, 2.4×2.5=6.0 kN/m2) 3第8 项中的客车活荷载只适用于停放载人少于9 人的客车;消防车活荷载是适用于满载总重为300kN(30t)的大型车辆;当不符合本表的要求时,应将车轮的局部荷载按结构效应的等效原则,换算为等效均布荷载; 4 第8项消防车活荷载,当双向板楼盖板跨介于3m×3m~6m×6m之间时,应按跨度线性插值确定; 5第12 项楼梯活荷载,对预制楼梯踏步平板;尚应按 1.5kN 集中荷载验算; 6本表各项荷载不包括隔墙自重和二次装修荷载;对固定隔墙的自重应按永久荷载考虑,当隔墙位置可灵活自由布置时,非固定隔墙的自重应取不小于1/3 每延米墙重(kN/m)作为楼面活荷载的附加值(kN/m2)计入,附加值不应小于1.0kN/m2 注:1不上人的屋面,当施工或维修荷载较大时,应按实际情况采用;对不同类型的结构应按有关设

计规范的规定,但不得低于0.3kN/m2; 2当上人的屋面当兼作其他用途时,应按相应楼面活荷载采用; 3对于因屋面排水不畅、堵塞等引起的积水荷载,应采用构造措施加以防止;必要时,应按积水的可能深度确定屋面活荷载。(屋面积水荷载可取2.0 kN/m2(考虑20cm水深),且不与活载组合。)4屋顶花园活荷载不包括花圃土石等材料自重。 (考虑花圃土石等材料自重后,活荷载可取10.0 kN/m2) 3.施工和检修荷载及栏杆荷载 3.1施工和检修荷载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设计屋面板、檀条、钢筋混凝土挑檐、悬挑雨蓬和预制小梁时,施工或检修集中荷载标准值不应小于1.0kN,并应在最不利位置处进行验算; 2对于轻型构件或较宽构件,应按实际情况验算,或采用加垫板、支撑等临时设施; 3计算挑檐、悬挑雨蓬的承载力时,应沿板宽每隔 1.0m 取一个集中荷载;在验算挑檐、悬挑雨蓬倾覆时,应沿板宽每隔2.5~3.0m 取一个集中荷载。 3.2楼梯、看台、阳台和上人屋面等的栏杆活荷载标准值,不应小于下列规定: 1住宅、宿舍、办公楼、旅馆、医院、托儿所、幼儿园,栏杆顶部的水平荷载应取1.0KN/m; 2学校、食堂、剧场、电影院、车站、礼堂、展览馆或体育场,栏杆顶部的水平荷载应取 1.0kN/m,竖向荷载应取1.2kN/m,水平荷载与竖向荷载应分别考虑。 3.3施工和检修荷载及栏杆荷载的组合值应取0.7,频遇值系数应取0.5,准永久值系数应取0。 4.补充荷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措施——结构体系》(2009)<附录F> ★关于地下室顶板施工荷载可取5.0kN/m2,相关要求如下: 1) 4.0kN/m2,《2012 荷规》5.5.1 条文说明和《07北京细则》2.0.3条; 2) 5.0kN/m2,《09 技术措施-结构体系》F.1-4 条6)款; 3) 10.0kN/m2,《03广东高规》2.1.2条。 ★计算地下室外墙时,室外地面堆载取5.0 kN/m2,详《09 技术措施-结构体系》F.1-4条7)款。土压力按永久荷载计,分项系数可取1.2(活载主导)或1.35。 ★地下室顶板一般绿化荷载(不包括大型植栽)取5.0 kN/m2。 ★高低层相邻的屋面,塔楼周边不小于5m 范围内的较低屋面考虑施工荷载4.0 kN/m2,详《09 技术措施-结构体系》F.1-4 条5)款。 ★预制板考虑施工荷载3.0 kN/m2。 ★砼楼板下的管道及设备吊挂按实际考虑,并不小于0.5 kN/m2。 ★轻钢屋面附加吊挂荷载(kN/m2):矿棉天花板吊顶0.10;金属屋面内衬板0.05; 彩钢夹芯板0.12;风管0.20;灯具0.05;喷淋0.15;灯光马道0.15。

高层建筑结构方案设计荷载估算

高层建筑结构方案设计荷载估算 1.2 高层建筑结构作用效应的特点 1.2.1 高层建筑结构的受力特点 建筑结构所受的外力(作用)主要来自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在低、多层建筑中,由于结构高度低、平面尺寸较大,其高宽比很小,而结构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也很小,故结构以抵抗竖向荷载为主。也就是说,竖向荷载往往是结构设计的主要控制因素。 建筑结构的这种受力特点随着高度的增大而逐渐发生变化。 在高层建筑中,首先,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由图1.2.1-1所示的框架可知,各楼层竖向荷载所产生的框架柱轴力为: 边柱 N=wlH/2h 中柱 N=wlH/h 即框架柱的轴力和建筑结构的层数成正比;边柱轴力较中柱小,基本上与其受荷面积成正比。就是说,由各楼层竖向荷载所产生的累积效应很大,建筑物层数越多,底层柱轴力越大;顶、底层柱轴力差异越大;中柱、边柱轴力差异也越大。 其次,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作为整体受力分析,如果将高层建筑结构简化为一根竖向悬臂梁,那么由图1.2.1-2、图1.2.1-3所示其底部产生的倾复弯矩为: 水平均布荷载 Mmax=qH2/2 倒三角形水平荷载 Mmax= Qh3/3 即结构底部产生的倾复弯矩与楼层总高度的平方成正比。就是说,建筑结构的高度越大,由水平作用对结构产生的弯矩就更大,较竖向荷载对结构所产生的累积效应增加更快,其产生的结构内力占总结构内力的比重越大,从而成为结构强度设计的主要控制因素。 1.2.2 高层建筑结构的变形特点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高层建筑结构的变形主要是竖向构件的压缩变形。由于各竖向构件的应力大小不同,因而其压缩变形大小也不同。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由于在施工过程中的找平, 同时由于各竖向构件的基底轴力大小不同,若不对基底应力进行调整,也可能导致基础产生不均匀沉降。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高层建筑结构最大的顶点位移为: 水平均布荷载△max=qH4/8EI 倒三角形水平荷载△max= 11qH4/120EI 式中EI为结构的 从以上可看出,结构顶点位移与其总高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则又比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累积效应增加更快,这就说明,高层建筑结构对结构

东南大学建筑结构设计复试

趁还有点印象赶紧回忆下卷子吧要知道东大的复试卷子很难搞到 《建筑结构设计》 40分选择+20分填空+90分计算去年也是这个分布 选择都出自第三册上的选择题。注意一点,第三册上的选择题有些答案是第一册和第三册找不到了,不过今年也没考 填空也算是源自第三册选择吧,一条是根据建筑层标高算结构标高。一条是算个剪力,一条是算准永久组合和频遇组合 一条是数框剪结构的柱,墙,结构的个数。还算好,把第三册选择搞搞清楚就差不多 计算题共3条,每条30分。每一题有3问。 第一题类似于第三册水平结构那章的第2个例题,砌体结构加了个钢梁进行验算,但多了内容 第一问,钢梁与楼板无有效连接件。验算钢梁的强度,整体稳定,挠度 第2问,高厚比,还有啥的忘了 第2问,告诉你边跨跨内,支座配筋,验算楼板强度和裂缝 第二题是和第三册竖向结构那章的那个框架结构改造类似,但也复杂了 柱有牛腿,加了吊车梁,柱也是变截面。然后去掉吊车,将一梁搁在牛腿上,就和例题改造方案一类似 问题1:判断牛腿是否满足要求,通过算Dmax 问题2,画竖向荷载的内力图 问题3,算水平力下的位移 第三题,框架剪力墙 跟第一册书上例题差不多,我还以为不会考这么复杂 第1问,分别算框架,剪力墙分别受水平侧向荷载下得位移。框剪的位移15‘ 第2问,说明框架的最大层间位移的位置,剪力墙,,框剪的最大层位移的位置5‘ 第3问,当只有顶部有一根刚性连杆的时候,计算体系水平侧位移 题外话:对于外校生来说,建筑结构设计的卷子真的很难搞到手。我百度了很久,淘宝了很久,花了95大洋才弄了几张不知道是何年马月的期末卷子,还不全。郁闷,真烧钱。但这不代表东大的卷子真的就无迹可寻,只不过只在同学间流传,没公布到网上。所以如果你有学长朋友之类的,去问问吧。弄到一份卷子,你就赚了。至于像俺一样的外校,且无熟人,那只好老老实实的了。 复试中的面试 哎,复试的笔试加面试简直是让我郁闷透了。不知道最后个结果会怎么样。反正个人感觉很糟糕。提醒大家一下吧。专业面试也不是漫天随便问的,都是根据个人情况进行的。比如如果你本科学的桥梁,那就会问你个桥梁的问题。如果你工作过,问你干过哪些工程,顺带问这些工作方向的专业问题。所以,大家之前得想好,崩自我介绍的时候乱吹,否则问的问题范围会很大。至于英语面试,不谈了,英语一直是哥的痛。我就不信我整不好英语。 《结构力学》结构力学你想考多少分?130吗?那我劝你赶紧再把目标提高点吧。考140不是难事。要知道,东大的结构力学的出题并不灵活,题型从05年以后很固定。即便是08年,上面的题也该要掌握的。还有,东大土木今年上400分的好像有18个吧。你不在专业课上捞点分,难不成指望英语,数学这种每年一变的科目?况且专业课考140又没捞多少

框架结构竖向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第6章竖向荷载作用下力计算 §6.1 框架结构的荷载计算 §6.1.1.板传荷载计算 计算单元见下图所示: 因为楼板为整体现浇,本板选用双向板,可沿四角点沿45°线将区格分为小块,每个板上的荷载传给与之相邻的梁,板传至梁上的三角形或梯形荷载可等效为均布荷载。 图6-1 框架结构计算单元

图6-2 框架结构计算单元等效荷载 一.B~C, (D~E)轴间框架梁: 屋面板传荷载: 恒载:222 ??+? 6.09KN/m 1.5m[1-2(1.5/6)(1.5/6)]2=1 7.128KN/m 活载:222 ???+? 2.0KN/m 1.5m[1-2(1.5/6)(1.5/6)]2=5.625KN/m 楼面板传荷载: 恒载:222 ???+? 3.83KN/m 1.5m[1-2(1.5/6)(1.5/6)]2=10.772KN/m 活载:222 ???+? 2.0KN/m 1.5m[1-2(1.5/6)(1.5/6)]2=5.625KN/m 梁自重:3.95KN/m B~C, (D~E)轴间框架梁均布荷载为: 屋面梁: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 =17.128 KN/m+3.95 KN/m=21.103 KN/m 活载=板传荷载=5.625 KN/m 楼面板传荷载: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 =3.95 KN/m+10.772 KN/m=14.747 KN/m 活载=板传荷载=5.625 KN/m 二. C~D轴间框架梁: 屋面板传荷载: 恒载:2 ??? 6.09KN/m 1.2m5/82=9.135KN/m 活载:2 ??? 2.0KN/m 1.5m5/82=3KN/m 楼面板传荷载:

史上最完整的20-80定律

史上最完整的20/80定律! 史上最完整的20/80定律! 20%的人成功------------------80%的人不成功- 20%的人用脖子以上赚钱--------80%的人脖子以下赚钱- 20%的人正面思考--------------80%的人负面思考- 20%的人买时间----------------80%的人卖时间- 20%的人找一个好员工----------80%的人找一份好工作- 20%的人支配别人--------------80%的人受人支配-

20%的人做事业----------------80%的人做事情- 20%的人重视经验--------------80%的人重视学历- 20%的人认为行动才有结果------80%的人认为知识就是力量-建芬老师QQ:16 55 253392 20%的人我要怎么做才有钱------80%的人我要有钱我就怎么做- 20%的人爱投资----------------80%的人爱购物- 20%的人有目标----------------80%的人爱瞎想- 20%的人在问题中找答案--------80%的人在答案中找问题- 20%的人在放眼长远------------80%的人只顾眼前-20%的人把握机会--------------80%的人错失机会- 20%的人计划未来--------------80%的人早上起来才想今天干嘛- 20%的人按成功经验行事--------80%的人按自己的意愿行事-

20%的人做简单的事情----------80%的人不愿意做简单的事情- 20%的人明天的事情今天做------80%的人今天的事情明天做- 20%的人如何能办到------------80%的人不可能办到- 20%的人记笔记----------------80%的人忘性好- 20%的人受成功的人影响--------80%的人受失败人的影响- 20%的人状态很好--------------80%的人态度不好- 20%的人相信自己会成功--------------80%的人不愿改变环境- 20%的人永远赞美、鼓励--------------80%的人永远漫骂、批评- 20%的人会坚持--------------80%的人会放弃 梦想团队欢迎你,有梦你就来

建筑结构设计步骤

1、首先是柱网的布置,这一阶段你可以理解为概念设计,你要大概确定哪些位置需要布置柱,如果是某些对室内空间有要求的建筑,比如住宅,你还需要确定是布矩形柱还是L型柱或者T型柱,这一阶段你可以先不确定柱的尺寸,只要先确定哪些位置需要布置柱就行了。具体怎么布你需要查一查规范,这个我在这里也很难说清楚,一般主要是首先在保证结构尽量规整(比如框架尽可能要形成闭合体系,就是围成一个矩形)的基础上,根据建筑的使用要求再进行调整(比如有的地方不能放柱)。 2、确定梁的位置。一般没意外的话墙下尽可能要有梁,柱网没有形成闭合体系的地方要通过梁把两个闭合体系连接成一个整体,楼板跨度过大的地方要设置次梁,楼板开洞处板洞要用梁围合,梁不能凭空搭接,梁的两端要么搭在柱上,要么搭在别的梁上。以上两部分算概念设计,确实有规范可循,但主要靠经验,你可以查一查《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3、梁柱尺寸的确定,柱截面尺寸估算你可以根据轴压比公式来估算,不会的话百度下很多的,比较长我不细说了。梁高主要根据跨度取,我也不说多复杂了,主梁一般取1/10不到,次梁取1/12,梁宽你一般取200~350之间,高宽比最好不要大于2,主梁你可以外围的梁取250宽,中部的取300,次梁取200~250,比如一块7*9最边上的板,外部9米长的跨度部分取800*250,内部的取800*300,7米跨度部分外部的取600*250,内部的取600*300,9米跨一半的地方搭根次梁取500*250。 4、建模,其实前面3点已经是在PKPM里建模做了,第四部主要是加荷载,比如墙的重量转化成梁上的线荷载,板上的面层转化成楼面恒载等等,具体不细说了。然后楼层组装,设定建筑的一些系数,最后去SATWE里计算,然程序自动给你配筋 5、出施工图了,用梁平法和柱平法把施工图出出来让后根据制图规范改吧。 6、JCCAD里做基础,地质报告看看好,系数设好,布基础、地梁,导荷载,然后自动计算,写了好多了也不细说了,主要在1、2、3里给你讲下最开始怎么从梁柱的布置入手。 一、起因 与钢、混凝土、砌体等材料相比,土属于大变形材料,当荷载增加时,随着地基变形的相应增长,地基承载力也在逐渐加大,很难界定出一个真正的“极限值”,而根据现有 理论的、半理论半经验的或经验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可以得出不同的值。因此,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确定,实际上没有一个可以通用的界定标准,也没有一个可以适用于一切土类的计算公式,主要依赖于根据工程经验所定下的界限和相应的安全系数加以调整,考虑一个满足工程要求的地基承载力值。它不仅与土质、土层埋藏顺序有关,而且与基础底面的形状、大小、埋深、上部结构对变形的适应程度、地下水位的升降、地区经验的差别等等有关,不能作为土的工程特性指标。 另一方面,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应满足其功能要求,常常是承载力还有潜力可挖,而变形已达到或超过正常使用的限值,也就是由变形控制了承载力。以往的工程实践证明,绝大多数地基事故皆由地基变形过大且不均匀造成。 因此,根据传统习惯,地基设计所选用的承载力通常是在保证地基稳定的前提下,使建筑

一榀框架结构荷载计算书

毕业设计 题目一榀框架计算书 班级土木工程2006级高本学生姓名孟凡龙 指导老师

2011.5 摘要 本工程为济南某综合教学楼楼,主体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板柱均为现浇,建筑面积约为3000m2,宽35米,长为60米,建筑方案确定。建筑分类为乙类公共类建筑,二类场地,抗震等级三级。 .

目录 第一章框架结构设计任务书 (1) 1.1工程概况 (1) 1.2设计资料 (2) 1.3设计内容 (2) 第二章框架结构布置及结构计算图确定 (2)

2.1梁柱界面确定 (2) 2.2结构计算简图 (2) 第三章荷载计算 (5) 3.1恒荷载计算: (5) 3.1.1屋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 (5) 3.1.2楼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 (5) 3.1.3屋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6) 3.1.4楼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7) 3.1.5恒荷载作用下结构计算简图 (8) 3.2活荷载标准值计算 (9) 3.2.1屋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 (9) 3.2.2楼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 (9) 3.2.3屋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9) 3.2.4楼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10) 3.2.5活荷载作用下的结构计算简图 (10) 3.3风荷载计算 (11) 第四章结构内力计算 (15) 4.1恒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15) 4.2活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25) 4.3风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33) 第五章内力组合 (34) 5.1框架横梁内力组合 (38) 5.2柱内力组合 (46) 第六章配筋计算 (60) 6.1梁配筋计算 (60) 6.2 柱配筋计算 (75) 6.3楼梯配筋计算 (80) 6.4基础配筋计算 (84) 第七章电算结果 (80) 7.1结构电算步骤 (86) 7.2结构电算结果 (87) 参考文献 (112)

中国工艺美术史考试要点(整理过-比较全)

工艺美术史考点习题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图腾)是最早的具有实用意义的一种装饰。 (磨制石器)和(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物质文化的主要标志。 人物舞蹈彩陶盆出土于(青海上孙家寨)。 彩陶工艺以(装饰)取胜,而黑陶以(造型)见长。 马家窑彩陶的装饰花纹以(螺旋纹)最出色。 属于马厂型彩陶的有(裸体人像彩陶壶、回形纹罐)。 原始制陶工艺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彩陶)和(黑陶)。 黑陶工艺产生于(龙山)文化中。 简述黑陶的工艺特点。黑、薄、光、纽 轮制的优点:、器形浑圆工整,趋于正圆。、器胎厚薄均匀。、提高了制陶的速度。 黑陶已采用轮制,其工艺特点:黑、薄、光、纽(盖纽)。彩陶以装饰见长,黑陶以造型取胜。(黑陶产生的前提是轮制技术的成熟) 彩陶: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一种绘有黑色、红色装饰花纹的陶器,是原始社会制陶工艺中最出色的品种。它分布地区广,以黄河中游仰韶文化的彩陶和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最有代表性,时间也较早。 半坡型彩陶的鱼形纹,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装饰纹样。 原始社会彩陶工艺的主要类型及艺术特点。 原始社会彩陶以黄河中游仰韶文化的彩陶和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最有代表性。仰韶文化的彩陶以西安半坡彩陶和河南陕县庙底沟彩陶最具有特色,艺术成就也最高。 半坡型彩陶常见的器形有卷唇平底或圆底盆、小口尖底瓶、敛口束腰葫芦瓶、细颈大腹壶以及杯、钵、罐、瓮、甑、釜等。装饰一般用直线,并多组成直边三角形,很少运用曲线。以动物纹为主。 庙底沟型彩陶在造型上的典型器形为:大口鼓腹小平底钵,有折唇和敛口两种。装饰多是单一的黑色或紫黑色成带式连续图案,图案构成多用直线和曲线结合,以植物为主。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主要类型有马家窑型、半山型和马厂型。 马家窑彩陶已采用泥条盘筑法制作陶器,造型多样。装饰纹样以螺旋纹最有特色,点的运用之装饰画面产生定点和核心的效果,马家窑彩陶中有很大一部分彩陶通体画满花纹,同时又有内彩。 半山型彩陶质地细腻,呈橙黄色,表面磨光,造型更加实用,装饰精巧工整,是彩陶工艺中最精美的一类。 马厂型彩陶造型上也更加丰富,增加了流、盖、提梁和纽,以提高器物的使用功能。装饰纹样趋向于简略,具有刚健粗犷的艺术特色。 商、西周、春秋时期的工艺美术 代表奴隶社会工艺最高水平的是(青铜)工艺。 青铜器的铸造方法有(模范法)法和(失蜡法)法。 商代青铜器以(饕餮纹)作为主要纹饰。 商代,(司母毋鼎)是我国目前所知最大的一件青铜器。是为祭祀母亲而铸造,重875公斤,高133厘米,横长110厘米,宽78厘米。青铜金属在物理化学性能上的优点:、熔点比较低。(容易掌握铸造过程)、硬度可以增高,根据铜和锡的含量比例的不同,能够得到不同硬度的青铜器。、在熔铸时由于铜液膨胀性加大,可以减少气孔,得到清晰的花纹。、加锡可以增加青铜器的光泽度。(商代),有了原始青瓷。 商代青铜器的装饰艺术特点:图案纹样是以单独适合纹样为主,是以饕餮纹为主体,或双夔纹组成的饕餮。图案纹样多采用对称的格式,采用对称格式的原因:A、均衡的格式往往产生活泼感,而对称的格式则产生庄严感,可以强烈地烘托出青铜器的肃穆威严;B、与器物的制作和成型有关,青铜器用模块制作花纹,运用左右对称的办法,更能做到工整和准确。商代的装饰多采用主纹和地纹的结合,以饕餮纹作为主花,回纹为地花,制作精美层次丰富。 试述商周青铜工艺不同的艺术特点。(10分)

建筑结构设计计算步骤探讨

新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在结构可靠度、设计计算、配筋构造方面均有重大更新和补充,特别是对抗震及结构的整体性,规则性作出了更高的要求,使结构设计不可能一次完成。如何正确运用设计软件进行结构设计计算,以满足新规范的要求,是每个设计人员都非常关心的问题。以SATW软件为例,进行结构设计计算步骤的讨论,对一个典型工程而言,使用结构软件进行结构计算分四步较为科学。 1.完成整体参数的正确设定 计算开始以前,设计人员首先要根据新规范的具体规定和软件手册对参数意义的描述,以及工程的实际情况,对软件初始参数和特殊构件进行正确设置。但有几个参数是关系到整体计算结果的,必须首先确定其合理取值,才能保证后续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这些参数包括振型组合数、最大地震力作用方向和结构基本周期等,在计算前很难估计,需要经过试算才能得到。 (1)振型组合数是软件在做抗震计算时考虑振型的数量。该值取值太小不能正确 反映模型应当考虑的振型数量,使计算结果失真;取值太大,不仅浪费时间,还可能使计算结果发生畸变。《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5.1.13-2 条规定,抗震计算时,宜考虑平扭藕联计算结构的扭转效应,振型数不宜小于15,对多塔结构的振型数不应小于塔楼的9 倍,且计算振型数应使振型参与质量不小于总质量的90%。一般而言,振型数的多少于结构层数及结构自由度有关,当结构层数较多或结构层刚度突变较大时,振型数应当取得多些,如有弹性节点、多塔楼、转换层等结构形式。振型组合数是否取值合理,可以看软件计算书中的x, y 向的有效质量系数是否大于0.9 。具体操作是,首先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设计经验预设一个振型数计算后考察有效质量系数是否大于0.9 ,若小于0.9 ,可逐步加大振型个数,直到x,y 两个方向的有效质量系数都大于0.9 为止。必须指出的是,结构的振型组合数并不是越大越好,其最大值不能超过结构得总自由度数。例如对采用刚性板假定得单塔结构,考虑扭转藕联作用时,其振型不得超过结构层数的3 倍。如果选取的振型组合数已经增加到结构层数的3倍,其有效质量系数仍不能满足要求,也不能再增加振型数,而应认真分析原因,考虑结构方案是否合理。 (2)最大地震力作用方向是指地震沿着不同方向作用,结构地震反映的大小也各不相同,那么必然存在某各角度使得结构地震反应值最大的最不利地震作用方向。设计软件可以自动计算出最大地震力作用方向并在计算书中输出,设计人员如发祥该角度绝对值大于15 度,应将该数值回填到软件的“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选项里并重新计算,以体现最不利地震作用方向的影响。 (3)结构基本周期是计算风荷载的重要指标。设计人员如果不能事先知道其准确值,可以保留软件的缺省值,待计算后从计算书中读取其值,填入软件的“结构基本周期”选项,重新计算即可。 上述的计算目的是将这些对全局有控制作用的整体参数先行计算出来,正确设置,否则其后的计算结果与实际差别很大。 2. 确定整体结构的合理性 整体结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新规范特别强调内容。新规范用于控制结构整体性的

框架结构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第6章竖向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6.1 框架结构的荷载计算 §6.1.1.板传荷载计算 计算单元见下图所示: 因为楼板为整体现浇,本板选用双向板,可沿四角点沿45°线将区格分为小块,每个板上的荷载传给与之相邻的梁,板传至梁上的三角形或梯形荷载可等效为均布荷载。 图6-1 框架结构计算单元

图6-2 框架结构计算单元等效荷载 一.B ~C, (D ~E)轴间框架梁: 屋面板传荷载: 恒载:2226.09KN/m 1.5m [1-2(1.5/6)(1.5/6)]2=17.128KN/m ??+? 活载:2222.0KN/m 1.5m [1-2(1.5/6)(1.5/6)]2=5.625KN/m ???+? 楼面板传荷载: 恒载:2223.83KN/m 1.5m [1-2(1.5/6)(1.5/6)]2=10.772KN/m ???+? 活载:2222.0KN/m 1.5m [1-2(1.5/6)(1.5/6)]2=5.625KN/m ???+? 梁自重:3.95KN/m B ~C, (D ~E)轴间框架梁均布荷载为: 屋 面 梁: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 =17.128 KN/m+3.95 KN/m=21.103 KN/m 活载=板传荷载=5.625 KN/m 楼面板传荷载: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 =3.95 KN/m+10.772 KN/m=14.747 KN/m 活载=板传荷载=5.625 KN/m 二. C ~D 轴间框架梁: 屋面板传荷载: 恒载:26.09KN/m 1.2m 5/82=9.135KN/m ??? 活载:22.0KN/m 1.5m 5/82=3KN/m ??? 楼面板传荷载:

史上最最完整版AQ规范

即将实施的AQ: 通用类AQ 其他类AQ 石油行业类AQ 化工类AQ 金属非金属矿山类AQ 烟花爆竹类AQ 煤矿类AQ 2015年9月1日即将实施的AQ AQ/T 9009-2015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AQ 3051-2015 液氯钢瓶充装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要求AQ/T 3052-2015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导则 AQ 3053-2015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安全技术规范AQ/T 3054-2015 保护层分析(LOPA)方法应用导则 AQ 5217-2015 木器涂装职业安全健康要求 AQ 4241-2015 纺织工业除尘设备防爆技术规范 AQ 4242-2015 纺织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 AQ 4243-2015 石棉生产企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 AQ/T 4244-2015 造纸企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 AQ 4245-2015 卷烟制造企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 AQ 4246-2015 建材物流业防尘技术规范 AQ/T 4247-2015 水泥生产企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 AQ/T 4248-2015 钢铁企业烧结球团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T 4249-2015 制鞋企业防毒防尘技术规范 AQ 4250-2015 电镀工艺防尘防毒技术规范 AQ/T 4251-2015 木材加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规范AQ/T 4252-2015 黄金开采企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 AQ/T 4253-2015 箱包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规范AQ 4254-2015 涂料生产企业职业健康技术规范

AQ/T 4255-2015 制药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规范 AQ/T 4256-2015 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规范 AQ/T 4257-2015 宝石加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规范 AQ/T 4258-2015 玻璃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规范 AQ/T 4259-2015 石棉矿山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细则 AQ/T 4260-2015 石棉矿山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细则 AQ/T 4261-2015 石棉矿山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细则 AQ/T 4262-2015 石棉制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细则 AQ/T 4263-2015 石棉制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细则 AQ/T 4264-2015 石棉制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细则 AQ/T 4265-2015 木制家具制造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细则 AQ/T 4266-2015 木制家具制造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细则 AQ/T 4267-2015 木制家具制造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细则 AQ/T 4268-2015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快速检测方法--光散射法 AQ/T 4269-2015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规范 AQ/T 4270-2015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技术导则 AQ/T 4271-2015 通风除尘系统运行监测与评估技术规范 通用类AQ AQ 8006-2010 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能力的通用要求 AQ8007-2013 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前安全评价规范 AQ/T 8008-2013 职业病危害评价通则 AQ/T 8009-2013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导则 AQ/T 8010-2013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导则 AQ/T 9001-2006 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 AQ/T 9002-2006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AQ 9003-2008 企业安全生产网络化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AQ 9003.1-2008 企业安全生产网络化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第1部分:危险场所网络化监测系统现场接入技术规范 AQ 9003.2-2008 企业安全生产网络化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第2部分:危险场所

(施工手册第四版)第二章常用结构计算2-1 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

2常用结构计算 2-1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 2-1-1荷载 1.结构上的荷载 结构上的荷载分为下列三类: (1)永久荷载如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应力等。 (2)可变荷载如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和积灰荷载、吊车荷载、风荷载、雪活载等。 (3)偶然荷载如爆炸力、撞击力等。 建筑结构设计时,对不同荷载应采用不同的代表值。 对永久荷载应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 对可变荷载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 对偶然荷载应按建筑结构使用的特点确定其代表值。 2.荷载组合 建筑结构设计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在结构上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效应)组合,并应取各自的最不利的效应组合进行设计。 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按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或偶然组合进行荷载(效应)组合。 γ0S≤R(2-1) 式中γ0——结构重要性系数; S——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R——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 对于基本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S应从下列组合值中取最不利值确定: (1)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2-2)式中γG——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

γQi——第i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其中Y Q1为可变荷载Q1的分项系数; S GK——按永久荷载标准值G 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 S QiK——按可变荷载标准值Q i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其中S Q1K为诸可变荷载效应中起控制作用者; ψci——可变荷载Q i的组合值系数; n——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数。 (2)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2-3)(3)基本组合的荷载分项系数 1)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 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 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 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35; 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 一般情况下应取1.0; 对结构的倾覆、滑移或漂浮验算,应取0.9。 2)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 一般情况下应取1.4; 对标准值大于4kN/m2的工业房屋楼面结构活荷载应取1.3。 对于偶然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宜按下列规定确定:偶然荷载的代表值不乘分项系数;与偶然荷载同时出现的其他荷载可根据观测资料和工程经验采用适当的代表值。 3.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及其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系数(见表2-1) 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及其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系数表2-1 类别 标 准值 ( 组 合值系数 频 遇值系数 准永 久值系数

给初学者的建议-结构设计的过程

给初学者的建议-结构设计的过程 设计的过程以及结构设计所包括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请前辈们不要见笑了,新人们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在贴中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共同进步。 1,看懂建筑图 结构设计,就是对建筑物的结构构造进行设计,首先当然要有建筑施工图,还要能真正看懂建筑施工图,了解建筑师的设计意图以及建筑各部分的功能及做法,建筑物是一个复杂物体,所涉及的面也很广,所以在看建筑图的同时,作为一个结构师,需要和建筑,水电,暖通空调,勘察等各专业进行咨询了解各专业的各项指标。在看懂建筑图后,作为一个结构师,这个时候心里应该对整个结构的选型及基本框架有了一个大致的思路了。 2,建模(以框架结构为例) 当结构师对整个建筑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可以考虑建模了,建模就是利用软件,把心中对建筑物的构思在电脑上再现出来,然后再利用软件的计算功能进行适当的调整,使之符合现行规范以及满足各方面的需要。现在进行结构设计的软件很多,常用的有PKPM,广厦,TBSA等,大致都差不多。这里不对软件的具体操作做过多的描述,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每个软件的操作说明书。每个软件都差不多,首先要建

轴网,这个简单,反正建筑已经把轴网定好了,输进去就行了,然后就是定柱截面及布置柱子。柱截面的大小的确定需要一定的经验,作为新手,刚开始无法确定也没什么,随便定一个,慢慢再调整也行。柱子布置也需要结构师对整个建筑的受力合理性有一定的结构理念,柱子布置的合理性对整个建筑的安全与否以及造价的高低起决定性作用。。不过建筑师在建筑图中基本已经布好了柱网,作为结构师只需要对布好的柱网进行研究其是否合理。适当的时候需要建议建筑更改柱网。当布好了柱网以后就是梁截面以及主次梁的布置。梁截面相对容易确定一点,主梁按1/8~1/12跨度考虑,次梁可以相对取大一点主次梁的高度要有一定的差别,这个规范上都有要求。而主次梁的布置就是一门学问,这也是一个涉及安全及造价的一个大的方面。总的原则的要求传力明确,次梁传到主梁,主梁传到柱。力求使各部分受力均匀。还有,根据建筑物各部分功能的不同,考虑梁布置及梁高的确定。梁布完后,基本上板也就被划分出来了,当然悬挑板什么的现在还没有,需要以后再加上。。,梁板柱布置完后就要输入基本的参数啦,比如混凝土强度啊,每一标准层的层高啊,板厚啊,保护层啊,这个每个软件设置的都不同,但输入原则是严格按规范执行。当整个三维线框构架完成,就需要加入荷载及设置各种参数了,比如板厚啊,板的受力方式啊,悬挑板的位置及荷载啊什么的,这时候模形也可以

史上最完整荷载整理(AIAY)

荷载整理 一、活荷载 1.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 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的标准值及其组合值、频遇值系数和准永久值系数,不应小于下表的规定:【最小值】

注:1 本表所给各项活荷载适用于一般使用条件,当使用荷载较大、情况特殊或有专门要求时,应按实际情况采用; 2第 6 项书库活荷载当书架高度大于2m 时,书库活荷载尚应按每书架高度不小于 2.5kN/m2 确定;(h=2.4m, 2.4×2.5=6.0 kN/m2 ) 3 第8 项中的客车活荷载只适用于停放载人少于9 人的客车;消防车活荷载是适用于满载总重为300kN(30t)的大型车辆;当不符合本表的要求时,应将车轮的局部荷载按结构效应的等效原则,换算为等效均布荷载; 4 第8项消防车活荷载,当双向板楼盖板跨介于3m×3m~6m×6m之间时,应按跨度线性插值确定; 5 第12 项楼梯活荷载,对预制楼梯踏步平板;尚应按1.5kN 集中荷载验算; 6 本表各项荷载不包括隔墙自重和二次装修荷载;对固定隔墙的自重应按永久荷载考虑,当隔墙位置可灵活自由布置时,非固定隔墙的自重应取不小于1/3 每延米墙重(kN/m)作为楼面活荷载的附加值(kN/m2)计入,附加值不应小于1.0kN/m2

2.屋面活荷载 房屋建筑的屋面,其水平投影面上的屋面均布活荷载的标准值及其组合值系数、频遇值系数和准永久组合值系数的取值,不应小于下表的规定。 注:1 不上人的屋面,当施工或维修荷载较大时,应按实际情况采用;对不同类型的结构应按有关设计规的规定,但不得低于0.3kN/m2; 2 当上人的屋面当兼作其他用途时,应按相应楼面活荷载采用; 3 对于因屋面排水不畅、堵塞等引起的积水荷载,应采用构造措施加以防止;必要时,应按积水的可能深度确定屋面活荷载。(屋面积水荷载可取2.0 kN/m2(考虑20cm水深),且不与活载组合。) 4 屋顶花园活荷载不包括花圃土石等材料自重。 (考虑花圃土石等材料自重后,活荷载可取10.0 kN/m2) 3.施工和检修荷载及栏杆荷载 3.1 施工和检修荷载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 设计屋面板、檀条、钢筋混凝土挑檐、悬挑雨蓬和预制小梁时,施工或检修集中荷载标准值不

结构设计荷载计算(模板)

第三医院荷载计算 面层荷载 一、屋面荷载:(上人屋面) 25厚水泥花砖0.60(kN/m2) 20厚水泥砂浆20×0.020=0.40(kN/m2) 防水层0.40(kN/m2) 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20×0.020=0.40(kN/m2) 水泥焦渣找坡层 1.60(kN/m2) 60厚高密度聚苯板保温层2×0.06=0.12(kN/m2) 水泥砂浆找平层0.40(kN/m2) 120厚钢筋混凝土屋面板25×0.12=3.00(kN/m2) 170厚钢筋混凝土屋面板2) 吊顶0.50(kN/m2) 静荷载总计2) 活荷载总计(上人屋面) 2.00(kN/m2) 二、首层楼面荷载:

隔墙折算板面荷载 2.50(kN/m2) 100厚面层25×0.100=2.50(kN/m2) 结构层200厚钢筋混凝土板25×0.200=5.00(kN/m2) 吊顶0.50(kN/m2) 静荷载总计10.50(kN/m2) 活荷载(考虑施工堆载)总计 5.00(kN/m2) 三、首层(CT、MRI有地沟)楼面荷载 100厚面层25×0.100=2.50(kN/m2) 结构层200厚钢筋混凝土板25×0.200=5.00(kN/m2) 吊顶0.50(kN/m2) 静荷载总计8.00(kN/m2) 活荷载总计8.00(kN/m2) CT、MRI围护墙恒荷载30.00(kN/m2) 四、四层以下楼面荷载:(生化、免疫、试验室、护士站等) 隔墙折算板面荷载 2.50(kN/m2) 100厚面层25×0.100=2.50(kN/m2) 结构层120厚钢筋混凝土板25×0.120=3.00(kN/m2) 结构层170厚钢筋混凝土板2) 吊顶0.50(kN/m2) 静荷载总计2)

结构设计基本流程

一、结构设计的内容和基本流程 结构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 1.合理的体系选型与结构布置 2.正确的结构计算与内力分析 3.周密合理的细部设计与构造 三方面互为呼应,缺一不可。 结构设计的基本流程 二、各阶段结构设计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1.方案设计阶段 1)目标 确定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可行性,柱、墙、梁的大体布置,以便建筑专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形成一个各专业都可行、大体合理的建筑方案。 2)内容: a.结构选型 结构体系及结构材料的确定,如混凝土结构几大体系(框架、框架—剪力墙、剪力墙、框架—筒体、筒中筒等)、混合结构、钢结构以及个别构件采用组合构件,等等。 b.结构分缝 如建筑群或体型复杂的单体建筑,需要考虑是否分缝,并确定防震缝的宽度。 c.结构布置 柱墙布置及楼面梁板布置。主要确定构件支承和传力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d.结构估算 根据工程设计经验采用手算估计主要柱、墙、梁的间距、尺寸,或构建概念模型进行估算。

2.初步设计阶段 目标在方案设计阶段成果的基础上调整、细化,以确定结构布置和构件截面的合理性和经济性,以此作为施工图设计实施的依据。 2)内容 ①计算程序的选择(如需要); ②结构各部位抗震等级的确定; ③计算参数选择(设计地震动参数、场地类别、周期折减系数、剪力调整系数、地震调整系数,梁端弯矩调整系数、梁跨中弯矩放大系数、基本风压、梁刚度放大系数、扭矩折减系数、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地震作用方向、振型组合、偶然偏心等); ④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钢材类别; ⑤荷载取值(包括隔墙的密度和厚度); ⑥振型数的取值(平扭耦连时取≥15,多层取3n,大底盘多塔楼时取≥9n,n为楼层数); ⑦结构嵌固端的选择。 3)结构计算结果的判断 ①地面以上结构的单位面积重度是否在正常数值范围内,数值太小可能是漏了荷载或荷载取值偏小,数值太大则可能是荷载取值过大,或活载该折减的没折减,计算时建筑结构面积务必准确取值; ②竖向构件(柱、墙)轴压比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在此阶段轴压比必须严加控制;③楼层最层 间位移角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理想结果是层间位移角略小于规范值,且两个主轴方向侧向位移值相近;④ 周期及周期比;⑤剪重比和刚重比⑥扭转位移比的控制;⑦有转换层时,必须验算转换层上下刚度比 及上下剪切承载力比;等等 4)超限判别:确定超限项目(高度超限、平面不规则、竖向不连续、扭转不规则、复杂结构等)和超限程度是否需要进行抗震超限审查。结构计算中可能需要包括地震的多向作用、多程序验证、多模型包络、弹性时程分析、弹塑性时程分析、转换结构的应力分析、整体稳定分析,等。 a.性能化设计和性能目标的确定(如需) b.基础选型和基础的初步设计 如果是天然地基基础,需确定基础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基础型式、基础埋深、下卧层(强度、沉降)等;如果是桩基础,需确定桩型、桩径、桩长、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等等。并应注意是否存在液化土层、大面积堆载、负摩阻、欠固结土层等特殊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