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法学专业学士学位考试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法学专业学士学位考试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法学专业学士学位考试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法学专业学士学位考试

福建师范大学申请成人高考教育学士学位考试

法学专业

《法理学》课程考试大纲

一、导论

1、法理学的概念与研究对象

法理学是指法的基本理论,是法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法理学以法或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法理学研究法或法律现象的一般性问题,各国的法理学都为本国的实践服务。

2、法理学的研究范围

法的本体论,法的历史论,法的运行论,法的关系论,法的价值论。

3、法理学的功能

法学的入门与向导;法律精神的启蒙与传承;法律思维方式的培养与训练。

4、法理学的历史

新中国的法理学经历了从“国家与法的理论”到“法学基础理论”再到“法理学”,从政治哲学到法律科学的转变。

5、法理学的研究方法

哲理、历史考察、分析(语义、逻辑)、比较、社会学的方法。

二、法的本体

一章法的概念

1、“法”与“法律”

2、广义的“法律”与狭义的“法律”

3、法是由国家认可或制定的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社会规范的总和。

4、法的特征

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

法是国家认可或制定的社会规范;

法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规范;

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社会规范。

5、法的本质

法是部分社会成员意志的体现。私有制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公有制法

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法是具有阶级性的。

法的内容最终由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物质生活条件以外的其他因素对法有重要影响。

二章法的作用

法的作用的最重要分类是法的规范作用与法的社会作用,二者的关系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

法的规范作用的内容:指引作用(确定性、选择性指引)、评价作用、预测作用、教育作用、强制作用。

法的社会作用的内容:政治职能:镇压敌对分子,处罚内部违法分子,调整与同盟者的关系;社会职能或公共管理职能。

任何法都具有阶级性与社会性两方面,执行政治职能的法阶级性显明,执行社会职能的法社会性显明。

要否定法律虚无主义,也要否定法律万能论,后者是因为,有些社会关系法调整不了,必须由别的社会规范来调整,并且很多社会关系必须由法和其他社会规范共同调整,法的局限性具体表现为办案所需的事实有时很难确定,法强调稳定性容易使法滞后,有些社会关系法无法调整,法依赖丰富的物质条件。

三章法的要素

法的要素即构成法(这里特指成文法)的基本元素。

法的要素的内容:法律原则、法律规范、法律概念。

法律规范即法律规则。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的关系:法律规范要通过法律条文来体现,但法律条文不等于法律规范,因为法的三要素都要通过法律条文来体现。

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假定、处理、法律后果。

法律规范的三要素往往不会表现在同一个法律条文中。

法律规范的分类:1、权利性、义务性、权义复合性规范。

2、强制性、任意性规范。

3、确定性、准用性、委任性规范。

法律原则与法律规范的区别:1、前者覆盖面比后者宽;2、前者比后者稳定性强;3、在是否适用的确定性方面,前者较模糊,后者较明确。

法律原则的功能:1、立法的理论基础;2、指导适用法律与守法;3、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法律漏洞。

四章法的渊源、分类和效力

法的渊源有多种含义,最重要的含义是指法的具体表现形式,也即国家机关裁判的依据。

就全球来说,法的渊源的种类有制定法、判例、习惯、公共政策、法理、宗教教义、道德。

当代中国最重要的法渊是制定法。

当代中国制定法的法源的种类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自治法规、国际条约、经济特区法规、特别行政区的立法等。

法的分类。

法的一般分类:成文法与不成文法,实体法与程序法,国内法与国际法,一般法与特别法。

法的特殊分类:公法与私法,普通法与衡平法,联邦法与联邦成员法。

法的效力。

处理法律冲突的原则:上位法优于下位法;新法优于旧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宪法优于非宪法;国际法优于国内法。

法的效力范围。

法的对人的效力——折衷主义。法的空间效力;法的对事效力;法的时间效力:生效、终止生效,法的溯及力。

五章法律体系概念

法律体系的概念。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

当代中国制定法法源与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关系。法律体系与法学体系,法律体系与法系,法律体系与法学课程体系、法学体系。

六章权利和义务

权利、义务的概念。权利义务在法中的地位、权利义务的分类、权利义务的关系。

七章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的概念,法律关系的分类:平权与隶属、绝对与相对、主与从。

法律关系的要素:主体、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客体、内容。

法律关系的运行的条件、根据

八章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的概念。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责任主体、违法行为、损害结果、因果关系、主观过错。

法律责任的种类:违宪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公平责任。

免责条件或事由:责任赦免、责任豁免、时效免责、协议免责、不可抗力、意外事件、人道主义免责。

法律责任的实现方式:制裁、补偿、强制。

制裁的种类:民事制裁、行政制裁、刑事制裁。

三、法的历史

九章法的起源

原始社会的调控机制或原始社会习惯与法的区别。

原始社会没有法,没有国家的原因

法的产生的原因。

法与国家同时产生。法产生的一般规律。

十章法的发展

法的历史类型及其变更的条件与根本原因

法系的概念。两大法系的差异或区别:1、判例是否正式法源?2、是否喜好单行法?3、法官是否有造法功能?4、庭审方式是否抗辩式?5、哲学理念上是否为经验主义?6、办案思路或思维方式是否先考虑先例?

十一章法的现代化

法的现代化不等于法的西方化

十二章法的全球化(略)

十三章法治与法治国家

“法治”的最基本含义:依法办事,所依之法是良法。

“法制”的最基本含义:1、法的整个运行包括立法、司法、执法、守法、法律监督;2、法律与制度;3、法律规范体系。

有政治社会就有法制,有法制不一定有法治。与“法制”对应的,往往是“道德”,“习惯”,“宗教”,与“法治”对应的是“德治”,“人治”基本是“神治”。

法治的的逻辑要件:法律至上,法律得到普遍遵守,该被遵守的法律是良法。良法的判定标准。

四、法的价值

十四章法的价植概述

法的价的三种含义:1、法的价值取向,即法的目的价值;2、法的价值目标,即法的形式价值;3、法的价值评判,即法的评价价值。法的价值冲突,法的价值的选择。

十五章自由与秩序

自由与秩序的关系:秩序是自由的实现基础,自由是秩序的根本目的。

十六章正义与利益

正义与利益的关系:正义是利益分配的衡量标准,利益是正义的功利尺度。

十七章公平与效率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公平是效率的合法性基础,效率是公平的实现途径

五、法的法行

十八章法的运行环境

法与道德的关系:法以道德为基础,道德以法为后盾

道德与法的区别。

政策与法的关系:政策指导法,法制约政策

十九章立法

立法的概念。当代中国立法权限的划分体制。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权限

我国立法的原则:法治原则,民主原则,科学原则。

我国的立法程序分三阶段:立法准备,由法案到法、立法完善价段。立法的基本程序即狭义立法程序分为四个步骤:1、提出法律案;2、审义法律案;3、表决法律案;4、公布法律。

二十章执法

狭义的执法概念。执法的特征。执法体系: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社会组织,行政机关委托的社会组织。

执法的原则: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效率原则

二十一章司法

司法即法的适用的概念。司法的特征。司法的原则:司法法治原则,司法公正原则,司法独立原则,司法责任原则。

二十二章守法

守法的含义。守法的构成要素。

二十三章法律监督

法律监督的广义狭义概念。法律监督的构成:主体、客体、内容。

我国法律监督的体系:国家监督、社会监督。各种监督在监督体系中的地位。

二十四章法律方法

法律解释的方法。我国的有效法律解释体制

参考书:

书名:法理学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本。

主编:宋方青

学前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

学前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 附答案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2017-2018年电大专科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世界上第一部学前教育的大纲和参考本是一--------,其作者是捷克教育家-------一。 2.学前教育效益指的是学前教育发挥_的表现和结果。3.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结构、--------------、家庭经济条件、家长学历等。 4.学前儿童品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和---------两个方面。 5.从幼儿园特点的维度进行划分,幼儿园环境包括一------------和------------- 6.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包括-----------、---------、和教师语言的组织能力。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陈鹤琴创建的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是()。A.南京鼓楼幼稚园B.劳工幼稚园 C.香山慈幼院D.江西实验幼师 2.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分为()。 A.溺爱开放专制放任 B.溺爱民主专制放任 C.溺爱民主强权放任 D.溺爱开放强权放任 3.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要符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学前儿童全面、和谐地发展,指的是()。 A.发展性原则B.科学性原则

C.参与性原则D.配合性原则 4.由社区组织的亲子班招收以幼儿园为中心的附近社区中的入园儿童年龄为()。 A.1-2岁B.1-4岁C.2-3岁末D.0-3岁末 5.除学前儿童、教师以外,构成现代学前教育的第三个基本要素是指()。 A.课堂B.游戏C.环境D.教法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教育功能2.个体社会化3.同伴互助4.家长学校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简述提高学前教育功能发挥的策略。 2.简述实施学前儿童体育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3.简述良好的幼儿园环境的设计的标准。 4.列举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方式。 五、论述题(13分) 你认为应该如何为学前儿童创设游戏条件? 六、案例分析题(15分) 新学期开始,李红和张霞担任幼儿园大班教师,她们认为大班幼儿马上就要进入小学学习了,为了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让学前儿童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她们采取了小学化的教育模式。如教学内容以算术和写字为主,布置书面家庭作业等,学前儿童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的活动改变为以学习为主的活动,课后还要预习、复习功课或做作业等。 请你运用相关理论分析该大班两位老师的做法。 学前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1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母育学校》夸美纽斯 2.学前教育功能 3.家庭教养方式 4.发展学前儿童的社会性的教育发展学前儿童个性的教育5.保育环境’教育环境 6.教学内容的组织能力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教育学基础期末考试考点及整理

《教育学基础》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广义的教育指能增长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它包括有计划的和偶然的教育、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教育、有固定场所和无固定场所的教育等等。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的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从而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目的:是社会对教育所培养出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要求,它规定了通过教育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人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教师专业发展有广义跟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师专业发展包 括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和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两个 方面。其中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职业不断成熟,逐渐达到作为一门专业所要求的标准,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个体在专业素质方面不断成熟,并逐渐从新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即为狭义的教师发展 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学科课程: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水平。从各门科学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教学科目。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的层次,不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有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方面做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校设置的课程,各门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课时分配和学年、学周的编制。 课程标准:是对希望在小期间应形成的特定知识、技能和形态的非常清晰明确的阐述。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课程标准关照绝大多数学生,提出的是一些基本的要求,而不是最高的要求。课程标准做出的规定应具体明确,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是可达到的、可评估的。课程标准的规定是有弹性的,其范围应涉及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领域。 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目标就是教育意图。狭义的课程目标含义定位于教育内部与学生的关系,是一个相对狭窄而具体的视角,主要包括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学校课程领导:是指在学校情境中,课程领导者通过权力的分享,促进教师参与课程发展过程,提高教师参与变革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促成学校形成民主、和谐、开放的学校文化。 教学:指由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即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形成良好的

福建师范大学课程考试《形势与政策》作业考核试题1

中国在维护和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方面的作用和主张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大势,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顺之则昌盛,逆之则衰亡。 1、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坚定捍卫者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世贸组织规则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制度保障,符合各国的共同利益。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中方愿同世贸组织成员共同努力,推动经济全球化向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中国愿意帮助有需要的世贸成员落实协定谈判结果,支持在最不发达国家融入多边贸易体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物贸易占世界比重大幅提升。 在贸易方面,中国积极参与与做大全球经济贸易“蛋糕”,与贸易伙伴各得其利。 在关税方面。2018年,中国陆续宣布了一系列新的开放举措,包括创造更具吸引力的投资营商环境,大幅降低商品进口关税。 ●大幅降低1449中日常消费品、1585中工业品等商品进口关税。 ●实现进口抗癌药全部零关税。 ●中国关税总水平已经降到%。 在规则方面,中国支持完善全球自由贸易体系。面对根本不顾别国的利益,关起门来搞贸享的根本逻辑,对此重大问题,中国交出的答案是协商、共同推进全球自由贸易体系的升级换代,谋性、开放性的新型全球治理机制体系。 2、中国经济是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强引擎 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大的驱动力,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意义长大。没有中国的世界经济将黯淡无光。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中国是全球经济治理的积极参与者和贡献者。我们主张本着工商、共建、共享的全球经济治理理念,积极推动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经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我们积极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改革,增加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发言权和代表性。我们积极推动构建更好的国际发展合作格局,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是续 发展议程,推动国际社会将发展置于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突出位置,努力解决全球发展不平衡问题。 3、中国方案引领全球化发展新方向 (一)支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支持贸易自由化。 世界各国“要维护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支持开放、透明、包容、非规则性的多边贸易体制,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适应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的战略要求”,让贸易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动力。中 国不仅要成为现行多边贸易体制度的支持者、维护者,还要在国际贸易规则制 定,全球制度建设中作出贡献。 (二)提出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坚持合作共赢,建设开放经济 坚持创新引领,把握发展机遇 坚持包容普惠,造福各国人民 坚持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 全球金融治理格局:共同构造公正高效的全球金融治理格局,维护世界经济稳

教育学期末复习题2

《教育学》复习(四)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最重要的一项教育法,标志着中国已确立了义务教育制度。该项法律是【 B 】 A.《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2.被誉为“科学教育学之父”的德国教育家、心理学家、哲学家的是【 C 】 A.弗兰西斯.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杜威 3.以下哪个功能不属于教育的文化功能【 D 】 A.传递功能 B.选择功能 C.交流功能 D.创新功能 4.中国古代的“六艺”教育主要培养统治阶层,主要包括“礼”、“乐”、“射”、“御”、“书”和【 A 】 A.数 B.文 C.算 D.武 5.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进步教育之父”之称的美国教育家是【 C 】 A.马斯洛 B.罗杰斯 C.帕克 D.涂尔干 6.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亦称【 B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7.下列哪项不属于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 C 】 A.本科化趋势 B.多元化趋势 C.时代化趋势 D.信息化趋势 8.学生发展的规律包括不平衡性、顺序性、阶段性和【 B 】 A.均衡性 B.差异性 C.渐进性 D.跳跃性 9.下列哪项不属于课程目标的功能【 D 】 A.导向功能 B.激励功能 C.测度功能 D.指导功能 10.有一种课程的目的在于调动地方参与课程改革与课程实施的积极性,这种课

《教育学基础》试卷一

《教育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1分,共28分) 1. 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2. 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A.遗传 B.个体主观能动性 C.环境 D.成熟 3. 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教育思想 B.教育制度 C.教育方法 D.教育目的 4. 双轨制形成于() A. 美洲 B. 欧洲 C.亚洲 D.非洲 5. “师生在课堂上呈现双向的交流,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各抒己见;教师认真引导”,描述的是哪种类型的师生关系? () A.民主型 B.依赖型 C.自由放任型 D.对立型 6. 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实践反映出对()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7. 活动课程的主要缺点包括() A.儿童缺乏学习的自觉性 B.儿童缺乏动手操作的机会 C.儿童获得的知识欠缺系统性 D.儿童缺乏广泛的学习空间 8.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A.知识、智力、能力 B.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C.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历 D.知识、智力、情感 9. 一般说来,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是()。 A.巩固知识 B.领会知识 C.引起学习动机 D.运用知识 10. 从教师教的角度看,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D.课外辅导 11.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句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启发性原则 12. 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 A.杜威 B.维果茨基 C.夸美纽斯 D.巴班斯基

福建师范大学2020年《现代远程教育》在线作业100分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在线作业100分答案一、单选题 1正确高效地阅读一篇文章的顺序是(A) * /A/先泛读再精读 * /B/先精读再泛读 * /C/从头到尾按顺序读 * /D/从尾到头倒序读 2小李学完《远程学习导引》的每一章内容后都会去交流讨论区发帖,提出他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有时候也会把他的问题通过E-mail(电子邮件)发给老师,老师在看 到小李的帖子或邮件之后会给予回复,小李与老师之间的这种交互是(A)。 * /A/异步交互 * /B/同步交互 * /C/协作交互 * /D/WE * /E/交互 3关于情绪的表述,不正确的是(B ) * /A/情绪不是天生定型的,会随着身心的成长与发展、对情境知觉能力的提高 以及个人经验和应变行为的改变而改变 * /B/情绪有好坏之分,好情绪会让我们身心愉快,而坏情绪会让我们感觉黯然无光* /C/情绪的本质实质上是围绕着自我中心而产生的一种执著心 * /D/不管是哪一种情绪,都是我们对生活的一种内在的体验和感受 4IP数据广播指的是采用(B )协议,基于DVB标准来传送数据流。 * /A/TCP * /B/IP * /C/FTP * /D/RTP 5第一次使用Outlook Experss收发邮件前首先应该做的工作是(B)。 * /A/写新邮件 * /B/设置邮箱的POP3和SMTP协议 * /C/添加地址薄 * /D/收发邮箱 6远程教育的基本特征是(A )。 * /A/时空分离 * /B/教学分离 * /C/空间分离 * /D/时间分离 7常见的笔记格式不包括(B )。 * /A/摘要式笔记 * /B/复习笔记 * /C/提纲式笔记 * /D/网状型笔记 8远程教育的发展划分为三代,以下正确的是(A)。 * /A/函授教育、多种媒体教学的远程教育、开放灵活的远程学习 * /B/卫星教育、多媒体远程教育、函授教育 * /C/函授教育、卫星教育、开放灵活的远程学习 * /D/卫星教育、多种媒体教学的远程教育、开放灵活的远程学习 9对远程学生来说,非学习性上网不包括(C )。 * /A/阅读新闻 * /B/玩游戏

教育学期末考试题重点

一、名词解释 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会制造工具,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个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广义的教育指的是,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 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 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侠义是指一门学科,广义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 学科课程,是指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分门别类地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与发展水平的知识所组成的教学科目。 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相对立,它打破学科逻辑系统的界限,是以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自己组织的有目的的活动系列而编制的课程。 教学是在一定的教学目标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在教师的有计划地组织与引导下,能动地学习、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发展自身的智能与体力,养成良好的品行与美感,逐步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简言之,教学乃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地学习知识以获得个性发展的活动。 班级上课制:班级上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的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优点:效率高,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和发挥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注重集体化、同步化、标准化。缺点:不能照顾个别差异、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志趣、特长和发展他们的个性 “人的发展”有两种释义:广义:个体从出生到生命的终结,其身心各方面发生的一切变化,是个体潜在素质变成现实特征的过程。狭义:个体从出生到成人的变化过程。(儿童的发展 学校教育制度概念 1.定义:即狭义的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填空 1.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他的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一代人的成长。

教育学基础期末考试考点及

《教育学基础》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 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广义的教育指能增长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它包括有计划的和偶然的教育、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教育、有固定场所和无固定场所的教育等等。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的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从而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目的:是社会对教育所培养出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要求,它规定了通过教育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人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教师专业发展有广义跟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师专业发展包括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和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两个方面。其中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职业不断成熟,逐渐达到作为一门专业所要求的标准,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个体在专业素质方面不断成熟,并逐渐从新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即为狭义的教师发展 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学科课程: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水平。从各门科学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教学科目。 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的层次,不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有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方面做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校设置的课程,各门课程开设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中国传统文化》A/B模拟练习题参考答案 教学中心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 1、弱冠 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指刚成年。指二十岁。弱冠: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这时就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弱冠”即年满20岁的男子。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2、“七出” “七出”又称“七去”,“七弃”。中国古代休弃妻子的七种理由。即: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七出”体现了男尊女卑思想,显示了礼制对夫权的维护。 3、嫡长子继承制 商代的继承制度是父死子继,辅之以兄终弟及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始行嫡长子制度,是指在统治阶级内部划分为天子、诸侯、大夫、士四个等级,财产和地位,世世相传实行世袭制。在各个等级中,继承财产和职位者,必须是嫡妻长子。这种继承制度能有效的避免了统治阶级内部兄弟之间为争夺权位和财产的继承而引发得祸乱,从而维护了王权的威严和社会的稳定。 4、六家七宗 佛教用语。魏晋时期般若学各派的总称。佛教徒对般若部诸经所讲的"空"义产生不同理解﹐至东晋形成“六家七宗”﹐即道安的“本无宗”﹑支敏度的“心无宗”﹑支道林的“即色宗”﹑于法开的“识含宗”﹑道壹的“幻化宗”﹑于道邃的“缘会宗”﹐是为“六家”。其中“本无”又分出“本无异宗”﹐故名“七宗”。 5、文字狱 清朝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的一种冤狱。多发于康、雍、乾三朝。康熙时期的文字狱主要针对那些有反清复明思想的人物及著作。在编纂《四库全书》时,从搜集来的图书中,发现了大量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东西,于是故意从作

教育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教育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1776年,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这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 2.德国的梅伊曼拉伊是近代教育学实验派的代表。 3 环境在人的发展中起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作用。 4 中国第一个近代学制是壬寅学制。 5 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在复习的基础上掌握知识。 6 教育目的主要包括身心素质和社会价值两部分。 7 根据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 价、总结性评价。 8 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活动中实现的。 9 教师劳动的特点包括强烈的示范性、独特的创造性、空间的延续性和时间 的连续性。 10 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 二.(判断只写出对或者错不必说明理由每题1。5分共15分) 1.世界最早的教育专着是《学记》。(√) 2 信息论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把整体的运动过程当作信息的输入传递和转换消解过程来研究。(×) 3 社会主义教育最先提出教育普及的口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4生产力的发展影响教育的速度和规模。(√) 5 “六三三”制又称壬戌学制,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 6 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它的基本部分是说明部分。(×) 7赞可夫在小学做了“教学与发展”的实验证明:学生的发展远没达到极限,主张高速度高难度教学,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同时论述了教学过程的结构。(×)8老师教学质量除与业务水平有关外,还与教学态度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关。 (√) 9班主任制定班级目标是要高标准难度大,激励作用才明显。(×) 10 热爱学生不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三.简答(共37分) 1.教育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有哪些?(6分)P61~63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2)教育是科学知识技术再生产的手段(3)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手段 2.怎样理解人的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规律?(10分) 从总体上看,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年龄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这不同的发展任务,当然,不同的发展阶段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上一阶段影响着下一阶段的发展,所以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对于人的发展来说,不仅具有本阶段的意义,而且具有人生全程的意义 3.怎样认识教师主导性?(9分)p215三个层次 4.怎样评价班级上课制?(6分) 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效率,但不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集体教育,但不利于因材施教。 5.怎样开展德育工作?(6分) 德育内容上要更新;德育方法要改进;从小事做起,由近到远,由小到大,注重实际效

教育学期末考试试卷( A )卷

教育学期末考试试卷( A )卷 一.填空题 (每空 分 共 分) . 年,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 这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 .德国的 梅伊曼 拉伊 是近代教育学实验派的代表。 环境在人的发展中起潜移默化 耳濡目染作用。 中国第一个近代学制是壬寅学制 。 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在复习的基础上掌握知识。 教育目的主要包括身心素质 和社会价值两部分。 根据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 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活动 中实现的。 教师劳动的特点包括强烈的示范性、 独特的创造性、 空间的延续性和时间的连续性。 陶冶包括人格感化、 环境陶冶、 艺术陶冶 。 二.(判断 只写出对或者错 不必说明理由每题 。 分 共 分) .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是《学记》。(√ ) 信息论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把整体的运动过程当作信息的输入 传递和转换 消解过程来研究。(× )

社会主义教育最先提出教育普及的口号, 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 生产力的发展影响教育的速度和 规模 。(√ ) “六三三”制又称壬戌学制, 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 × ) 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的基本部分是说明部分。(× ) 7赞可夫在小学做了“教学与发展”的实验证明:学生的发展远没达到极限,主张高速度高难度教学,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同时论述了教学过程的结构。(×)8老师教学质量除与业务水平有关外,还与教学态度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关。 (√) 9班主任制定班级目标是要高标准难度大,激励作用才明显。( × ) 热爱学生不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 三.简答(共 分) 教育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有哪些?( 分) (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 ( )教育是科学知识技术再生产的手段 ( )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手段 怎样理解人的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规律?( 分) 从总体上看,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年龄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

福师大网络教育《复变函数》网络作业答案

复变函数作业一 一、判断(对的用T 表示,错的用F 表示) 1、如果0()f z '存在,那么()f z 在0z 解析。( F ) 2、()n Ln z nLnz =。( F ) 3、当且仅当z 为实数时,z e 为实数。( F ) 4、设()f z u iv =+在区域D 是解析的,如果u 是实常数,那么()f z 在整个D 是常数;如果v 是实常数,那么()f z 在D 也是常数。( T ) 二、填空 1 、Re n ??????????= ;Im n ?????????? = 。 2、设ω是1的n 次根,1ω≠,则211n ωωω-++++= 0 。 3、在映射2z ω=下,扇形区域0arg ,14z z π<< <的像区域为 。 4、若()()11n n i i +=-,则n = 。 三、计算 1、 计算下列函数值:1)()n i L e ;2 1)、()n i L e 解: 主值 ()ln ln arg i i i e e i e i =+=, ()()ln 22,i i Ln e e k i i k i k ππ∴=+=+∈Z 2 解: 设3+4i 的平方根是x+yi ,x 、y ∈R ,则有 x 2-y 2=3,且 2xy=4, 求得 x=2,y=1,或x=-2 y=-1,

故3+4i 的平方根是 2+i ,或-2-i , 故答案为:2+i ,或-2-i 2、下列函数在复平面上何处可导?何处解析? 1 ; 2)()()2222x y x i xy y --+- 。 1 ; 解: 因为 f(z)=|z| 当趋于0-时 f(z)=|-1; 当趋于0+时 f(z)=|1; 右极限不等于左极限。 所以f(z)=|z|在z=0处不可导,而在除0以外的其他地方都可导且解析。 2)()()2222x y x i xy y --+- 。 解: 212,,2v 221 v ,2x x y y x y y x u x v y u y x y u u v y =-=??????=-=-????==-?=- 仅在直线12 y = 上可导,在复平面上处处不解析。 3、函数2322()2f z x y x y i =-+是否为解析函数?求出其导数。 解:不是解析函数,因为满足条件的只有两个点,不成区域 2 (,)24x x f x y u iv x xy '=+=+ 3234(0,0)0,,4323f f i ??''==+ ???

《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教育目的不具有(B) A导向功能B激励功能C调控功能D评价功能 2、教育评价的核心是(B) A价值判断B价值引领C客观描述D增值探索 3、下列教学方法中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是(A) A讲授法B演示法C实验法D研究法 4、教学活动的本质是(D) A课堂活动B实践活动C交往活动D认识活动 5、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B)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赞可夫 6、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B) A教学活动B沟通C教劳结合D协调 7、我国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C) A个别教学B复式教学C班级授课D分组教学 8、“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 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C) A巩固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9、“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C) A大众性B公平性C终身性D未来性 10、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C) A经济收入B良好的公共关系C学校绩效D政治影响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广义教育包括____、____、____。(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2、教育目的规定了把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______,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的要求。(质量规格标准) 3、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___、___、___(家庭,学校,同辈群体) 4、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环境、学校文化、个人经历、自我更新) 5、教学是__________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6、____是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教学原则) 7、教师的素养包括_________(思想品德修养、知识结构、能力结构) 8、教育评价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但从根本上说是两大功能____和____。(教育功能、管理功能) 9、____是教师专业情意发展成熟的标志。(专业情操) 10、____是制订课程标准的思维起点,也是制订课程标准的核心依据。(课程性质)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学:教学是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互动活动。 3、教学原则:教育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的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提出的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

福建师范大学课程考试《英语教学法》作业考核试题参考936

《英语教学法》期末考试A卷 答:教学资源是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素材等各种可被利用的条件,通常包括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也包括 2. 英语写作策略 答:是学生学习英语和培养语言能力的主要内容, 3.教学设计 答: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4.发现式教学法 答:亦称假设法和探究法,这是一种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方法,是指 二、论述题(30分) 1. PWP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答:英语阅读教学中的PWP过程指的是将整个学习过程分为学习前(pre-learning)、学习中(while-learning)和学习后 (post-learning)三个阶段。PWP模式简洁实用,对促进 2. 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教材的整合。请举例说明。 答: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每一个模块的 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主要话题开展听、说、读、写活动,各个 部分的教学目标明确,不分课次和顺序,方便1文献综述 在知网查询了相关资料发现:董艳丽在英语教学设计中如 何整合教材中,主要讲述了英语较教材模块之间的整合以及教 材整合的原则;周金妹在教材整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中 提出,教材英语教学内容、学生学情相整合;林华英在整合英 语教材,提高教学实效中,从宏观上提出了教材整合的策略; 梁银碧在整合教材给学生轻松英语课堂中提出从学生的角度 进行教材的整合。笔者认为,教材整合不单单是单元模块间的 整合,还应该是一学期的教材整合,学年与学年间教材的整合, 还应考虑小学、初中、高中教材的衔接性问题,并根据地区间 差异进行教材整合。 2教材整合 教材整合概念的提出 在2011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教材整合的概念,其 指出:“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材料和手段,教材整合的 必要性 教材整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材整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一套英语学习 体系。在传统教学中,教材整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我们的教学活动的中心就是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学生 的需求、兴趣、爱好进行重组教材并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的 需要,学习中困惑点,以此来扩展调整教材可以让学生投入到 课堂中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对英语学习充满激情和活力。 教材整合的主要策略 分析教材,找到本套教材的重难点,列出框架体系。 适当的补充或延伸。我们处于信息网络时代,要善于运用 网络资源,对教材资源进行补充和延伸。例如在必修3 unit1 Festivals in the world,在本单元导入之前可以在网上查阅 世界各地的节日传统,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西方文化知识,扩大 他们的知识层面,达到英语教学的效果。 适当的删减或替换。对于教材中不太适合的内容,在进行教学 设计时要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替换和删减。如果全部照 搬教材,学生会产生畏惧或厌倦的情绪,因此 教材与学生学情的整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程知识的 形成和运作须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因而,我们在进行教材整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英语考试试题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英语考试试题 一、语法和词汇(共125题) 1. The bridge is three hundred ________ long. A.feet B.foots C.footes D.feets 2. It?s only ________ walk from here to the cinema. A.half an hours B.half a hour?s C.half an hour?s D.half a hours? 3. “What are those women?” “They are________.” A.policewomans B.policewomen C.women policeman D.woman policewomen 4. Yesterday evening we had a lovely evening at ________. A.Peter?s and Helen?s B.Peter and Helen C.Peter and Helens D.Peter and Helen?s 5. I have ________ for you, Mary. A.a good news B.many good news C.some good news D.a few good news 6. ________ a few sheep behind the house. A.It is B.They are C.There are D.There is 7. By the end of last year, they________ a new railway station. A.built B.had built C.has built D.would build 8. There is going to ________ a film tonight. A.are B.is C.have D.be 9. “Have you finished your work?” “No, ________.” A.haven?t B.not yet

教育学期末考试

教育学考试复习1-14章 绪论 1.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思想. 因材施教、学而优则仕、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循循善诱等教育思想 2.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被称为“产婆术”,也是启发式教学。 3.“教育”一词在我国最早见之于《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4.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德智体三育. 5.《学记》是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6.夸美纽斯于1632年完成了《大教学论》一书,这部著作被认为是教育学成为一门 独立学科的开始(初步独立)。第一次系统总结了班级授课制。提出了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7.卢梭的《爱弥尔》,倡导自由自然的教育。 8.赫尔巴特1806年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完全独立。 9.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和“从做中学” 几个著名论断。代表作是1916年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有“五步教学法”10.洛克提出了白板论,主张绅士教育.斯宾塞提倡实科教育.布鲁纳主张结构课 程,重视早期教育和提倡发现教学. 11.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尔》和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被西方学者成为三大教育名著。 第一章教育概述 一、原始社会教育特征。 1.教育活动与生产和生活高度一体化,水平低。 2.教育手段和方法单一落后。 3.教育无阶级性。 4.与宗教紧密联系。 二、现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 1.与现代生产具有高度相关性。 2. 教育与生产劳动由脱离走向融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 3.教育的公共性与普及性。 4.教育走向终身化和全民化。 5.可持续发展。 6.变革性与未来性。 三、教育具有商品性吗?具有。 四、学校教育产生于什么时期?奴隶社会

福建师范大学课程考试《心理学》作业考核试题43

《心理学》期末试卷A 一、试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教学含义(50分)。 答: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知发展观: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一种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实现的意义建构。他用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来解释这一过程。发展阶段论:皮亚杰把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儿童主要通过感知运动图式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一般在9-12月,儿童获得客体永恒性。 2.前运算阶段(2~7 岁):儿童进入智慧发展阶段,思维已表现出了符号性的特点,但其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等特征,尚未获得守恒的概念。存在泛灵论的思维。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儿童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能进行简单的 逻辑推演,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获得了守恒的概念,思维可逆。但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及日常经验,缺乏抽象性。 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儿童总体的思维特点是能够提出和检验假设,能监控和内省自己的思维活动,思维具有抽象性,思维可逆和补偿。 皮亚杰发展理论的教学含义: 1.肯定了儿童认知发展是其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在皮亚杰看来,无论是儿童道德判断、道德情感,还是对道德规则的学习和理解都要受到认知水平的制约。 2.丰富和发展了儿童道德发展的阶段理论,并确定了教育的适当作用.他指出: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是一个不可跳跃的和不可逆的连续过程,把这一过程概括为“自爱--他律-一自律--公道”等阶段,并对各阶段道德发展作了详细论证,将皮亚杰有关理论引申到道德教育上,具有多方面的指导意义.第一,儿童道德认识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作为教育者应很好地理解儿童,努力使德育内容适合儿童的认识水平,不能超越发展阶段对儿童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第二,发展智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作业

1、什么是Active Directory?Active Directory的架构包含哪些内容? 答:(1)Active Directory:ActiveDirectory是目录服务,是面向Windows Standard Server、Windows Enterprise Server 以及Windows Datacenter Server 的目录服务。Active Directory不能运行在Windows Web Server上,但是可以通过它对运行Windows Web Server的计算机进行管理)Active Directory存储了有关网络对象的信息,例如用户、组、计算机、共享资源、打印机和联系人等,并且让管理员和用户能够轻松地查找和使用这些信息。 (2)架构中包括了两种类型的定义:属性和分类。属性和分类还可以被称作架构对象或元数据 2、用户账户有哪几种?如何创建用户账户 答:用户账户有以下几种:本地用户账户、域用户账户和内置用户账户 创建一个本地用户账户和域用户帐户具体看下面步骤: ①案例:创建一个本地用户账户,如用户名为wangnan。 具体步骤如下: (1)打开“控制面板”,双击“管理工具”,在“管理工具”窗口中双击“计算机管理”图标,打开“计算机管理”窗口。(2)单击“本地用户和组”前面的加号,展开“用户”图标,右击“用户”,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单击“新用户”,打开“新用户”对话框,有“新用户”框中输入wangnan;在“全名”框中输入王楠;在“描述”框中输入账户的简单描述,如“网络教研室老师”以方便日后的管理工作;在“密码”和“确定密码”框中输入密码。 (3)单击“创建”按钮,在“计算机管理”窗口中就可以看到新创建的用户账户 ②案例:在poef.fjnu.fdu域上创建一个域用户帐户,用户名为zhangwei。 (1)在“管理工具”窗口中选择“Active Directory用户和计算机”,打开“Active Directory用户和计算机”窗口。(2)在窗口的左侧窗格中单击要建立帐户的域,右击该域中的User,在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用户”,打开“新建对象–用户”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输入要创建的用户的登录名,登录名是用来在域中活动并访问资源的惟一凭证,也即账户名,登录名在域中必须惟一。 (3)单击“下一步”按钮,在对话框中输入密码(注意输入的密码是区分大小写的)。选择“用户下次登录时须要改密码”复选框,则用户在下次用这个密码登录之后就需要更改这个密码。 (4)单击“下一步”按钮,在接着的对话框中单击“完成”按钮,结束添加域用户账户的操作。 3、域模式下的组的类型有哪些? 答:域模式中的组又称为域组,存储在域的Active Directory 中,在Active Directory中有两种类型的组:通讯组和安全组。可以使用通讯组创建电子邮件通讯组列表,使用安全组给共享资源指派权限。 4、什么叫组策略?使用组策略的好处。 答:组策略是一组配置设置,组策略管理员应用于活动目录存储中的一个或多个对象。组策略管理员利用组策略控制域中用户的工作环境。组策略也可以控制在指定OU位置上的用户的工作环境。另外,使用Active Directory站点和服务管理单元,组策略管理员可以在站点上设置组策略。 组策略优点 (1)保护用户环境。作为安全要求较高的网络的管理员,可能希望为每台计算机创建一个锁定的工作环境。通过为指定用户实现相应的组策略设置,并结合NTFS权限、强制用户配置文件和其他Windows Server 2003安全特性,可以阻止用户安装软件和访问非授权程序或数据。还可以阻止用户删除对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功能有重要作用 (2)增强用户环境。可以使用组策略通过下列操作来增强用户环境:自动安装应用程序到用户的“开始”菜单。启动应用程序分发,方便用户在网络上找到并安装相应应用程序。安装文件或快捷方式到网络上相应位置或用户计算机上的特定文件夹。当用户登录或注销、计算机启动或关闭时自动执行任务或应用程序。重定向文件夹到网络位置增强数据可靠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