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8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8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8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论衡》记载: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如图所示的司南放在水平光滑的“地盘”上,静止时它的长柄指向南方。司南长柄所指方向是()

A.地理南极,地磁北极B.地理南极,地磁南极

C.地理北极,地磁北极D.地理北极,地磁南极

2.在门窗关闭的空教室里说话,会感到声音比在门窗打开放有桌椅的教室里声音响亮,原因是()

A.声音的响度大些 B.声音的音调高些

C.声音与回声分开了D.声音与回声混在一起了

3.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紧紧压在一起,在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个实验事实说明()

A.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B.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D.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4.冻肉刚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由于()

A.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霜所致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所致

C.冻肉中的冰熔化成水所致

D.冻肉中的水凝固成冰所致

5.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已知甲带正电,甲与乙相互排斥,甲与丙相互吸引,则()

A.乙带正电,丙一定带正电B.乙带正电,丙可能不带电

C.乙带负电,丙一定带负电D.乙带负电,丙可能带负电

6.如图所示,导体AB在外力作用下向左运动时电流表指针偏转,向右运动时电流表指针向另一方向偏转。这个实验事实说明()

A.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大小与电流大小有关

B.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C.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运动的快慢有关

D.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方向有关

7.如图所示,甲站在干燥的木桌上一只手接触到火线;乙站在地上一只手接触到零线;丙站在干燥的木桌上一只手接触到火线。此时,丁站在地面上用手去拉丙。则()

A.甲、乙都会触电 B.甲、丙都会触电

C.乙、丁都会触电 D.丙、丁都会触电

8.在鞋店试穿新鞋时,小明直立面向竖直放置在地面上的“试鞋镜”,看不到镜中自己脚上的新鞋。小明做一下动作,能够让他看到镜中自己脚上的一只鞋或者两只鞋的是()

A.站在原地下蹲

B.保持直立靠近“试鞋镜”

C.站在原地竖直向上提起一只脚

D.保持直立远离“试鞋镜”

9.2018年4月2日,天宫一号圆满完成预定任务后返回地球。8.5t重的天宫

一号,在100km左右的高空以约22倍音速再入大气层。其中部分器件在大气层中与大气层摩擦烧蚀销毁。最后大约1.5t残骸坠入南太平洋。在这个过程中,天宫一号的部分机械能()

A.通过热传递转化为大气的内能

B.通过重力做功转化为大气的内能

C.通过摩擦做功转化为大气的内能

D.通过重力做功转化为残骸的内能

10.辽宁号航母的舰载机歼﹣15着舰时在拦阻索作用下停下来,这个过程中()

A.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拦阻索发生形变

B.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战机运动状态改变

C.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与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受力物体相同

D.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与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11.蹦床运动时奥运会比赛项目。运动员比赛开始前直立在蹦床中央,比赛开始时快速下蹲并立即恢复直立被蹦床弹起,离开蹦床时是成直立状态并一直保持,到达最高点后下落到接触蹦床时又快速下蹲并立即恢复直立。再次被蹦床弹起,达到更高点。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此整个过程中,运动员机械能守恒

B.在此整个过程中,运动员机械能一直在增加

C.从离开蹦床到下落接触蹦床的过程中,运动员机械能守恒

D.从下落接触蹦床到离开蹦床的过程中,运动员机械能守恒

12.如图所示,两个等高的托盘秤甲、乙放在同一水平地面上,质量分布不均匀的木条AB重24N,A、B是木条两端,O、C是木条上的两个点,AO=B0,AC=OC.A 端放在托盘秤甲上,B端放在托盘秤乙上,托盘秤甲的示数是6N.现移动托盘秤甲,让C点放在托盘秤甲上。此时托盘秤乙的示数是()

A.8N B.12N C.16N D.18N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3.(4分)我国首艘国产航母的长度315m,宽度75m,吃水约10.5m,2018年5月13日离港海试。航母静止在海面上时所受海水的浮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其水下部分距海面深9m处承受海水产生的压强为Pa.(ρ海水=1.03×103kg/m3,g取10N/kg)

14.(6分)将点燃的蜡烛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再将焦距为30cm的凸透镜甲放置在蜡烛和屏之间适当位置,在屏上得到清晰的缩小实像;在透镜甲位置上换上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乙,不改变蜡烛位置,将光屏(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适当距离,就可以再光屏上得到清晰的(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实像。

15.(6分)世界上时速最快的真空高温超导磁悬浮直道实验线2018年年底将在四川建成,试验线安装在一条直径4.2m、长140m的特制管道里,测试时可以将单人乘坐的列车模型加速到最大400km/h。若测试时,在2.8s时间140m距离内将列车模型加速至360km/h,加速过程的平均速度是m/s;若列车模型以360km/h匀速通过该实验管道,通过时间是s。

16.(4分)人类已进入智能化时代。小明家安装了空调智能控制系统,空调自动开启条件是:家中有人且室温等于或高于26℃.S1和S2是控制空调开启的两个智能开关,当家中有人时S1自动闭合,家中没有人时S1自动断开;当室温等于或高于26℃时S2自动闭合,室温低于26℃时S2自动断开,则控制空调开启的电路示意图是图甲和图乙中的。已知小明家某天室内温度变化情况如图丙所示,当天8h﹣12h和14h﹣18h家中没有人,空调的额定电压是220V,额定功率是1kW,则这台空调当天消耗的电能是kW?h。

17.(4分)2018年5月8日,全球首条智能轨道快运系统在湖南株洲试开通。该智能轨道快运列车使用新能源的快充钛酸锂电池,电池容量为170kW?h,满载时电耗为4kW?h/km,最高运行速度为70km/h。该电池充满电储存的能量与质量是kg的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相同;若列车满载匀速行驶电动机驱动列车的效率为75%,则列车匀速行驶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是N.(汽油的热值是4.6×107J/kg)

三、实验探究题:(第34小题第(2)问3分,其余每空2分,共19分)18.(4分)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试验中,从室温开始加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在本地水的沸点是℃。

(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水温较低时加热1min时间水升高的温度与水温较高时加热1min时间水升高的温度不同。其主要原因是:随着水的温度升高,(填序号)

A.水的质量变化了

B.水的比热容变化了

C.1min时间水向空气传递的热量不同

D.1min时间酒精灯传递给水的热量不同

19.(6分)某小组同学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步骤有:

(i)按照如图所示安装滑轮组,测钩码重力G并记钩码和绳端的位置

(ii)用弹簧测力计缓慢拉动绳端,使钩码上升,读出拉力F的值,并测出钩码上升的高度h和绳端移动的距离s;

(iii)记录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表格略);

(iv)多次改变钩码的数量,重复上述实验;

(v)用动滑轮质量不同的两个滑轮组吊相同的钩码,分别测机械效率;

(vi)分析测量结果,讨论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

回答以下问题:

(1)除了如图所示器材和弹簧测力计外,还需要的器材是。

(2)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是η=(用直接测得的物理量符号表示)。(3)关于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该小组同学讨论后得到以下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有(填序号,可能不止一项正确)。

A.在相同情况下,摩擦越大,机械效率越小

B.在相同情况下,摩擦越大,机械效率越大

C.忽略摩擦,定滑轮质量相同,则机械效率相同

D.忽略摩擦,动滑轮质量相同,则机械效率相同

E.忽略摩擦,动滑轮质量相同,所吊重物质量越大,则机械效率越大

F.忽略摩擦,动滑轮质量相同,所吊重物质量越大,则机械效率越小

20.(9分)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已知待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额定电功率估计在0.9W左右。可供选择的电流表有:A1(量程0﹣0.3A),A2(量程0﹣3A)。

(1)连接电路时,应选用的电流表是(选填“A1”或“A2”)。

(2)图甲是某小组连接的实物电路图。图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这根导线上打“×”,并在图中改正。

(3)改正错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画片,当电压表示数为0.3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小灯泡的电功率是W。

(4)不用电流表,另增加两只开关和一个阻值为12Ω的定值电阻R0,该小组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图,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正确连接电路后,断开S3,

闭合S1、S2,调节滑动变阻器,让电压表示数为3.8V;然后只断开S2,再闭合S3,读出电压表示数为6.5V.则测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

四.计算题(共21分)

21.(9分)小华家距离变压器2km,在变压器与小华家之间的两条输电线,每条输电线每千米的电阻为0.5Ω,即0.5Ω/km,变压器加在输电线两端的电压是220V.在某一时间段,整个线路只有小华家一台额定电压220V、额定功率2420W 的电热水器工作。不考虑温度变化对电热水器电阻的影响。求:

(1)输电线中电流的大小

(2)热水器的实际电功率

22.(12分)如图所示,长L1=1m的薄壁正方体容器A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顶部有小孔C与空气相通,长L2=0.2m的正方体木块B静止在容器A底面。通过细管D缓慢向容器A内注水,直到注满容器A,木块B上浮过程中上下表面始终水平,木块B与容器A底面和顶部都不会紧密接触。已知水的密度ρ

=1.0×103kg/m3,

=0.5×103kg/m3,g取10N/kg。求:

木块的密度ρ

(1)注水前,木块B对容器A底面的压强

(2)木块B对容器A底面压力刚好为0时,容器A内水的深度

(3)水注满容器后,容器A顶部对木块B的压力大小

(4)整个过程,浮力对木块所做的功

2018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论衡》记载: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如图所示的司南放在水平光滑的“地盘”上,静止时它的长柄指向南方。司南长柄所指方向是()

A.地理南极,地磁北极B.地理南极,地磁南极

C.地理北极,地磁北极D.地理北极,地磁南极

【分析】(1)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周围的磁场叫做地磁场;

(2)指南针是根据地磁场的作用工作的,地磁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而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再根据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可判断指南针的指向。【解答】解:

地球本身是一个大磁体,司南是用天然磁石磨制成的勺子,即其实质就是一块磁铁,在地球的磁场中受到磁力的作用,其静止时其勺柄指向南方,即指南的南极用S表示;地理上的南极是地磁的北极,故长柄所指方向是地理北极,地磁南极。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磁场和地磁场,磁场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物质,对于磁场的认识,我们是通过它对其他物体的作用来认识的。

2.在门窗关闭的空教室里说话,会感到声音比在门窗打开放有桌椅的教室里声音响亮,原因是()

A.声音的响度大些 B.声音的音调高些

C.声音与回声分开了D.声音与回声混在一起了

【分析】回声是声音被障碍物反射而形成的;

门窗关闭,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能加强原声;

桌椅表面粗糙不平吸收声音,减小响度。

【解答】解:教室的长与宽约8m左右,在空教室讲话时,声音经墙壁反射回仅需0.04s左右,当回声比原声到达耳内的时间差低于0.1s时,原声与回声混在一起使声音加强,这就是空教室内讲话声特别响的原因;开着窗声音会传出室外减小响度,教室内放有桌椅,声音传播过程中会桌椅等物质吸收,使声音能量大大减少,这样一来即使有回声,也因能量变小而使声音变弱。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回声,回声是声音的反射形成的,在学习声音的知识,应该让学生们从基础知识和实际生活入手。

3.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紧紧压在一起,在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个实验事实说明()

A.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B.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D.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分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解答】解:

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故C正确。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间作用力的理解和掌握,利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一些现象是中考的热点,应加强学习。

4.冻肉刚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由于()

A.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霜所致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所致

C.冻肉中的冰熔化成水所致

D.冻肉中的水凝固成冰所致

【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解答】解:冻肉刚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小冰晶,附着在冻肉的表面。

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5.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已知甲带正电,甲与乙相互排斥,甲与丙相互吸引,则()

A.乙带正电,丙一定带正电B.乙带正电,丙可能不带电

C.乙带负电,丙一定带负电D.乙带负电,丙可能带负电

【分析】利用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分析即可,但应注意的是:若两小球相斥,则表明其一定都带电,且带的是同种电荷;若两小球相吸,则有两种可能,即可能都带电,且是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

【解答】解:

由于甲带正电,甲与乙相互排斥,说明甲乙都带正电;甲与丙相互吸引,因为吸引的情况有两种可能,即两球可能都带电且是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故丙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综上所述,只有B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注意题干中没有声明轻质小球是带电体,且很容易漏掉了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的这种情况。

6.如图所示,导体AB在外力作用下向左运动时电流表指针偏转,向右运动时电流表指针向另一方向偏转。这个实验事实说明()

A.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大小与电流大小有关

B.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C.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运动的快慢有关

D.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方向有关

【分析】(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有感应电流产生。

(2)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的方向有关。

【解答】解:

图中装置没有电源,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而产生感应电流,是电磁感应现象,不能说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大小和方向,故AB错误;

由题知,当导体运动的方向改变时,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也改变,即感应电流的方向改变了,由此可以得出: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方向有关;故D正确,C错误。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电磁感应现象,需要学生对于电磁感应现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是一道好题。

7.如图所示,甲站在干燥的木桌上一只手接触到火线;乙站在地上一只手接触到零线;丙站在干燥的木桌上一只手接触到火线。此时,丁站在地面上用手去拉丙。则()

A.甲、乙都会触电 B.甲、丙都会触电

C.乙、丁都会触电 D.丙、丁都会触电

【分析】触电的实质是当有一定大小的电流通过人体,就会引起人体触电;

家庭电路的触电事故有两种:单相触电和双相触电。单相触电是站在地上和火线接触或间接接触火线;双相触电是人体一端接触火线,一端接触零线。

【解答】解:甲站在干燥的木桌上一只手接触到火线,无法形成电流的通路,故不会发生触电;

乙站在地上一只手接触到零线,因此零线与大地之间没有电压,因此没有电流通过人体,不会发生触电;

丙站在干燥的木桌上一只手接触到火线,此时,丁站在地面上用手去拉丙,这样电流可以从火线经丙、丁导向大地,会造成丙、丁两人同时触电。

综上所述,甲、乙都不会触电,丙、丁都会触电。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触电的两种类型和家庭电路的连接,掌握触电的实质是:人体直接或间接跟火线接触造成的。

8.在鞋店试穿新鞋时,小明直立面向竖直放置在地面上的“试鞋镜”,看不到镜中自己脚上的新鞋。小明做一下动作,能够让他看到镜中自己脚上的一只鞋或者两只鞋的是()

A.站在原地下蹲

B.保持直立靠近“试鞋镜”

C.站在原地竖直向上提起一只脚

D.保持直立远离“试鞋镜”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即可解答此题。

【解答】解:根据图示,要想看到镜中的新鞋,就要使眼睛看到新鞋成的像;也就是说鞋子反射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必须能进入人的眼中。

A、由图可以看出:站在原地下蹲,可以看到镜中的鞋;故A正确;

B、保持直立靠近“试鞋镜”,如果原来看不到,靠近后依然无法看到。故B错误;

C、站在原地竖直向上提起一只脚,入射角减小,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减

小(反射光线偏低),反射光线始终在眼睛的下方,故不能看到新鞋的像。故C 错误;

D、若人离镜子远一些,像也会离镜子远一些,同时入射角减小,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减小(反射光线偏低),反射光线始终在眼睛的下方,故不能看到新鞋的像。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9.2018年4月2日,天宫一号圆满完成预定任务后返回地球。8.5t重的天宫一号,在100km左右的高空以约22倍音速再入大气层。其中部分器件在大气层中与大气层摩擦烧蚀销毁。最后大约1.5t残骸坠入南太平洋。在这个过程中,天宫一号的部分机械能()

A.通过热传递转化为大气的内能

B.通过重力做功转化为大气的内能

C.通过摩擦做功转化为大气的内能

D.通过重力做功转化为残骸的内能

【分析】改变内能的方法有两个:做功和热传递,据此分析。

【解答】解:天宫一号在100km左右的高空以约22倍音速再入大气层时,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克服与大气的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正确。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改变内能的方法,属于基础知识。

10.辽宁号航母的舰载机歼﹣15着舰时在拦阻索作用下停下来,这个过程中()

A.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拦阻索发生形变

B.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战机运动状态改变

C.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与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受力物体相同

D.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与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分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解答】解:A、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战机发生形变,故A错误;

B、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战机运动状态改变,故B正确;

C、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受力物体为拦阻索,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受力物体为战机,故受力物体不相同,故C错误;

D、作用效果不同,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使拦阻索发生形变,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使战机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故作用效果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力作用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效果,是基础题。

11.蹦床运动时奥运会比赛项目。运动员比赛开始前直立在蹦床中央,比赛开始时快速下蹲并立即恢复直立被蹦床弹起,离开蹦床时是成直立状态并一直保持,到达最高点后下落到接触蹦床时又快速下蹲并立即恢复直立。再次被蹦床弹起,达到更高点。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此整个过程中,运动员机械能守恒

B.在此整个过程中,运动员机械能一直在增加

C.从离开蹦床到下落接触蹦床的过程中,运动员机械能守恒

D.从下落接触蹦床到离开蹦床的过程中,运动员机械能守恒

【分析】(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3)弹性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发生弹性形变的大小,发生弹性形变的难易程度。弹性形变越大,发生弹性形变越难,弹性势能越大。

(4)机械能=动能+势能。

【解答】解:

ABD、在此整个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会转化为蹦床的弹性势能,故机械能不守恒,故ABD错误;

C、从离开蹦床到下落接触蹦床的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运动员的机械能守恒,是重力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动能和势能及弹性势能大小的判断,只要知道影响动能、势能和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即可解答。

12.如图所示,两个等高的托盘秤甲、乙放在同一水平地面上,质量分布不均匀的木条AB重24N,A、B是木条两端,O、C是木条上的两个点,AO=B0,AC=OC.A 端放在托盘秤甲上,B端放在托盘秤乙上,托盘秤甲的示数是6N.现移动托盘秤甲,让C点放在托盘秤甲上。此时托盘秤乙的示数是()

A.8N B.12N C.16N D.18N

【分析】A端放在托盘秤甲上,以B点支点,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先表示出木条重心D到B的距离,当C点放在托盘秤甲上C为支点,再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计算托盘秤乙的示数。

【解答】解:

设木条重心在D点,当A端放在托盘秤甲上,B端放在托盘秤乙上时,以B端为支点,

托盘秤甲的示数是6N,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托盘秤对木条A端的支持力为6N,如图所示:

由杠杆平衡条件有:F A×AB=G×BD,即:6N×AB=24N×BD,

所以:AB=4BD,

BD=AB,

当C点放在托盘秤甲上时,仍以C为支点,此时托盘秤乙对木条B处的支持力为F B,

因为AO=BO,AC=OC,所以CO=OD=BD,BC=3BD,CD=2BD

由杠杆平衡条件有:F B×BC=G×CD,即:F B×3BD=24N×2BD,

所以:F B=16N,则托盘秤乙的示数为16N。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关键正确找到力臂,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计算出木条重心的位置。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3.(4分)我国首艘国产航母的长度315m,宽度75m,吃水约10.5m,2018年5月13日离港海试。航母静止在海面上时所受海水的浮力等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其水下部分距海面深9m处承受海水产生的压强为9.27×104Pa.(ρ海水=1.03×103kg/m3,g取10N/kg)

【分析】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分析当航母漂浮在水面上时,其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的关系;

由液体压强公式计算距海面深9m处承受海水产生的压强。

【解答】解:

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可知,航母静止在海面上时(漂浮),其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

距海面深9m处承受海水产生的压强:

p=ρgh=1.03×103kg/m3×10N/kg×9m=9.27×104Pa。

故答案为:等于;9.27×104。

【点评】本题考查液体压强公式、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应用,均为基础知识,要掌握好。

14.(6分)将点燃的蜡烛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再将焦距为30cm的凸透镜甲放置在蜡烛和屏之间适当位置,在屏上得到清晰的缩小实像;在透镜甲位置上换上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乙,不改变蜡烛位置,将光屏靠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适当距离,就可以再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缩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实像。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先用焦距为3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屛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可确定物距与焦距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小像变小来确定调节光屏的方法。

【解答】解: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时,v>2f,即v>60cm,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在焦距为30cm的透镜甲的位置上换上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乙,凸透镜的折光能力增强,不改变蜡烛位置,v>60cm,相当于物远了,则屏上的像变近、像变小大些,故应减小像距,即应将光屏靠近透镜;

故答案为:靠近;缩小。

【点评】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要注意理解应用,此题比较有拓展性。

15.(6分)世界上时速最快的真空高温超导磁悬浮直道实验线2018年年底将在四川建成,试验线安装在一条直径4.2m、长140m的特制管道里,测试时可以将单人乘坐的列车模型加速到最大400km/h。若测试时,在2.8s时间140m距离内将列车模型加速至360km/h,加速过程的平均速度是50m/s;若列车模型以360km/h匀速通过该实验管道,通过时间是 1.4s。

【分析】(1)根据v=算出加速过程的平均速度;

(2)根据t=算出匀速通过该实验管道的时间。

【解答】解:(1)加速过程的时间t=2.8s,路程s=140m;

加速过程的平均速度:v===50m/s;

(2)当列车模型以v′=360km/h=100m/s匀速通过该实验管道时,

通过的时间:t′===1.4s。

故答案为:50;1.4。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是一道基础计算题。

16.(4分)人类已进入智能化时代。小明家安装了空调智能控制系统,空调自动开启条件是:家中有人且室温等于或高于26℃.S1和S2是控制空调开启的两个智能开关,当家中有人时S1自动闭合,家中没有人时S1自动断开;当室温等于或高于26℃时S2自动闭合,室温低于26℃时S2自动断开,则控制空调开启的电路示意图是图甲和图乙中的乙。已知小明家某天室内温度变化情况如图丙所示,当天8h﹣12h和14h﹣18h家中没有人,空调的额定电压是220V,额定功率是1kW,则这台空调当天消耗的电能是5kW?h。

【分析】(1)由题知,家中有人且室温等于或高于26℃,空调会自动开启,由此分析解答;

(2)由题意和图丙先算出空调当天工作时间,再由W=Pt计算空调消耗的电能。【解答】解:

(1)由题意知,当家中有人S1闭合,且室温等于或高于26℃时S2闭合,空调才会开启,即开个开关都闭合时空调开启,只要有一个开关断开空调都不会自动开启,则两开关应串联在电路中,故图乙符合要求;

(2)由题知,当天8h﹣12h和14h﹣18h家中没有人,结合当天室内温度变化情况,可得当天空调工作时间:

t=(14h﹣12h)+(21h﹣18h)=5h,

由P=可得,这台空调当天消耗的电能:

W=Pt=1kW×5h=5kW?h。

故答案为:乙;5。

【点评】本题考查根据要求设计电路和电能的计算,理解题意并正确算出空调当天工作时间是计算其消耗电能的关键。

17.(4分)2018年5月8日,全球首条智能轨道快运系统在湖南株洲试开通。该智能轨道快运列车使用新能源的快充钛酸锂电池,电池容量为170kW?h,满载时电耗为4kW?h/km,最高运行速度为70km/h。该电池充满电储存的能量与质量是13.3kg的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相同;若列车满载匀速行驶电动机驱动列车的效率为75%,则列车匀速行驶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是 1.08×104N.(汽油的热值是4.6×107J/kg)

【分析】(1)根据W=Q=mq求出燃料的质量;

(2)已知电动机的效率和总功,可计算出所做的有用功;知道满载时电耗和电池总容量,可计算出列车行驶的路程;列车做匀速行驶,平均阻力f与牵引力相等,根据公式W=Fs可求平均阻力大小。

【解答】解:(1)电池储存的电能即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Q=W=170kW?h=170×3.6×106J=6.12×108J,

故汽油的质量为:m==≈13.3kg;

=75%W=75%×6.12×108J=4.59(2)列车满载匀速行驶电动机所做的有用功:W

有用

×108J,

可行驶的路程:s==42.5km,

,W=Fs可知,

由f=F

牵引力

===1.08×列车匀速行驶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为:f=F

牵引力

104N。

故答案为:13.3;1.08×104。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热值、电动机效率和功等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与计算,综合性较强,要认真分析,避免出错。

三、实验探究题:(第34小题第(2)问3分,其余每空2分,共19分)18.(4分)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试验中,从室温开始加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在本地水的沸点是97℃。

(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水温较低时加热1min时间水升高的温度与水温较高时加热1min时间水升高的温度不同。其主要原因是:随着水的温度升高,C (填序号)

A.水的质量变化了

B.水的比热容变化了

C.1min时间水向空气传递的热量不同

D.1min时间酒精灯传递给水的热量不同

【分析】(1)根据表格及水沸腾时的特点判断出水的沸点;

(2)根据汽化现象和Q=cm△t分析解答。

【解答】解:(1)由表格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97℃不变,所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97℃,且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不变;

(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水温较低时加热1min时间水升高的温度与水温较高时加热1min时间水升高的温度不同,分析一下原因:

在沸腾前不能考虑水的蒸发,故水的质量不变;故A错误;水的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大小不变,故B错误;根据Q=cm△t可知,温度差增大,1min时间水向空气传递的热量不同,故C正确;相同时间酒精灯传递给水的热量不变,故D 错误,故选C;

故答案为;97;C。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评估的能力,是道不错的好题。

安徽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2 0 1 8 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物理(真题) (试题卷) 注意事项: 1.物理试卷共四大题23小题,满分90分.物理与化学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4页)和“答题卷”(4页)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 ...”上答题,在“试题卷” 上答题是无效的.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大客机C919是我国首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干线民用客机.它的巡航速度是920Km/h,该速度值的物理意义是 . 2.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中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向下压活塞,硝化棉就燃烧起来.这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达到了硝化棉的燃点. 3.一棵小树生长在水塘中,图中用带箭头的线段AB表示小树露出水面的部分.请在图中画出AB通过水面反射所成的像A,B,. 4.如图所示,当工人师傅用400N的拉力向下拉绳时,可使重680N的重物匀速上升,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5.图中R1=4ΩR2=6Ω,把它们并联在U=3V的电路中,则R1和R2并联后的总电阻 为Ω.;通电30s,电阻R1消耗的电能为J. 6.某定值电阻两端加上10V的电压时,测得通过它的电流为2A,则其阻值为Ω,若电压为0,则它的阻值为Ω. .7.实验发现,两条平行放置的直导线,当通以相同的电流时相互吸引(如图), 这是因为电流能够产生磁场,而磁场对电流又有力的作用。我们可以这样分析 它的受力,对a导线:通电导线b产生的磁场对它具有向右的作用力; 对b导线: 8.某导体的电阻为20Ω,当通过它的电流为2A时,则其1min产生的热量 为J. 9.如图甲所示,物块A在一固定的斜面上保持静止,可将物块A看成一个有质 第2题图第3题图第4题图第5题图

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二)

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二) 一、未分类 (每空? 分,共? 分) 1、 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中的烛焰经小孔所成的像是虚像 B. 乙图中的漫反射不避循光的反射定律 C. 丙图中的小孩叉鱼时对准鱼就能叉到 D. 丁图中的雨后彩虹是阳光经小水滴色散后形成的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B.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 过量的电磁辐射对人体会造成危害 D. 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 汽车是一种运输工具, 关于汽车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发动机的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 汽油只有在高温时才会蒸发 C. 选择水作为发动机的冷却剂,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小的特点 D. 车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4 、在可靠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假想在理想状态下。经过分析。综合等符合逻惧的科学推理得出规律,是一种重要 的研究方法。 下列规律采用此方法得出的是 A. 能量守恒定律 B. 杠杆平衡原理 C. 牛顿第一定律 D.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由质子和电子组成 B. 电热水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 C. 飞机起飞时机翼上方空气流速慢压强小 D. 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6、 如图所示,用量筒和水测量小石头体积时,小石头在水里下沉的过程中,下列判正确的是 A. 水的密度变大

B. 水对小石头的压强不变 C. 小石头受到的浮力不变 D. 量筒对桌面的压力变大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核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B. 导体横截面积越大阻值越大 C. 大功率用电器可以使用两孔插座 D. 用超导体做导线可以降低由于电阻引起的电能损耗 8、如图所示,将条形磁铁固定在静止的小车上,电路连接完整后,闭合开关S时,小车不动。变阳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小车开始向左运动。则下列变阳器接入电 路的方式正确的是 A. a接e、d接f B. a接e、b接f C. c接e、d接f D. c接e、b接f 9、云南是著名的茶马古道的源头,赶马人喜欢在马的脖子上系个铃铛,当马帮在山间行走时,叮叮当当的铃声传出山外,故有“山间铃响马帮来”的笑谈,铃声是铃芯击打铃壳使其______而发声人们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来辨别出声音铃声而不是其它物体发出的声音。 10、盛夏时节,白花绽放。花香四溢,沁人心脾,同学们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做_______电磁感应现象是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____发现的,该发现使人类大规模用电成为现实。11、中国高速铁路以快捷、平稳和高速发展享誉世界,已成为现代中国的一张名片。2018年5月1日。昆明至大理首列动车进行联调联试。预计2018年6月底通车。如图所示,动车出站时,以站台为参照物车是_______的;该条铁路实现4G网络全覆流,4G网络是利用__________来传输信息的。 12、LED灯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一个220 V 2.5W 的LED灯与一个“220 V 60W的白炽灯亮度相当,若一个220V 8.5W" 的LED灯每天正常工作4小时。30天消耗的电能是____度,这些电能可供“220V 60W" 的白织灯正常工作 _________小时。 13、中国轮椅冰壶队在韩国平昌冬残奥会上夺得金牌,实现了我国冬残奥会金牌“零的突破”。运动员将冰壶推出后,冰壶由于_______继续向前运动。休息时,运动员用吸管吸饮料,这是利用了___的作用。 14、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A带负电,B不带电。验电器A的金属薄片张开,这是因为___用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的瞬间,金属棒中的电流方向从_____ (选填“A到B”或“B到A”)。 15、如图所示,光滑斜面PM与水平面MN平滑连接。弹簧左端固定,小物块在斜面上从P点由静止滑向M点的过程中,机械能____________;小物块压缩弹黄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使____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把质量为50kg的物体匀速提升3m,若拉力F等于500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______________;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动滑轮受到的重力为 ________N

四川省绵阳市2018年中考生物试卷

四川省绵阳市2018年中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1. 为配合垃圾分类工作,清华附中对每天产生垃圾的种类和数量进行摸底,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A、推测法 B、调查法 C、比较法 D、模型制作 2. 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在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这个污点可能在目镜上也可能在玻片上,判断其位置的最简单操作是( ) A、转动目镜 B、更换目镜 C、转换物镜 D、重新制片 3. 阳阳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光照,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放入一粒小麦种子(具有休眠的特性),适宜温度下放在暗处,结果不萌发。对实验的下列分析与评价不合理的是( ) A、实验缺乏对照,不具说服力 B、种子太少,偶然误差增大 C、结果证明种子正处在休眠期 D、水分、氧气满足种子萌发要求 4. 以洋葱鱗片叶为材料做“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实验,其目的不包括( ) A、学习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B、练习绘制细胞的结构简图 C、观察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 D、观察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5. 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这些特点不包括( ) A、分布最广 B、管壁最薄 C、管腔最小 D、血流最快 6. 分析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其结构层次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一系统 B、组织的形成需经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才能完成 C、通过肺的气体交换排出机体产生的全部废物 D、各器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该系统的生理功能 7. 下图是叶肉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模式图,有关其结构与功能的分析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8. 花是绿色开花植物的重要器官,下列与花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花是重要的营养器官 B、花的主要部分是雄蕊和雌蕊 C、传粉与受精属于无性生殖 D、子房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胚 9. 涵涵捕获了一只身披黑甲,头部有一对触角(触角分节)、三对足、两对翅的动物,他 捕获的是( ) A、扁形动物 B、环节动物 C、节肢动物 D、两栖动物 10. 哺乳动物繁殖过程中后代的存活率最高,其主要原因是( ) A、神经系统发达 B、牙齿有分化 C、被毛,恒温温 D、胎生,哺乳 11. 一个动物细胞分裂产生了两个子细胞,以下关于子细胞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可能继续分裂 B、可以持续长大 C、染色体数目各不相同 D、结构和功能始终相同 12. 机体的协调统一主要靠神经调节来实现,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反射孤 B、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C、神经中枢都分布在大脑皮层 D、简单反射不需要神经中枢参与

2014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试卷(附答案)

物理试卷 第1页(共14页) 物理试卷 第2页(共14页) 绝密★启用前 安徽省2014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物 理 本试卷满分9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一、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第1~3题每空1分,其余各题每空2分,共28分) 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0.8 g /cm 3= kg ∕m 3;(2)360 km ∕h = m ∕s 。 2.各种管乐器在演奏时,乐音是管中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在进行管乐器的演奏过程中当用手指堵住管上不同位置的孔时,就改变了振动部分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了所产生乐音的 。 3.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属性。我们知道战斗机在战斗前都要丢掉副油箱,这是为了 (填“增大”或“减小”)它的惯性,以提高它的灵活性。 4.运用分子动理论,可以对液体的蒸发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由于液体表面的分子在做 ,所以在任何温度下蒸发现象都能发生;温度越高,分子的 ,从而蒸发越快。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6 V 不变,电阻1=10ΩR , 220=ΩR 。闭合开关S ,则1R 消耗的电功率为 W ; 若通电30 s ,电阻2R 产生的热量为 J 。 6.攀岩是一项挑战自然,超越自我的惊险运动。一位攀岩者体重为520 N ,背着质量为8 kg 的背包,用时40 min 登上高为9 m 的峭壁。在此过程中攀岩者对背包做功 J ,他做功的平均功率是 W 。(g 取10 N ∕kg ) 7.如图所示,把小磁针放在桌面上,将一根直导线平行架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小磁针就会发生偏转。请运用场的观点解释小磁针发生偏转的原因: 。 8.切割大理石、钢板的“水刀”可以切割表面产生高达8 10Pa 的压强,那么“水刀”作用在7 10-m 2的面积上时,产生的压力为 N 。 9.某太阳能热水器装有100 kg 、初温为20℃的冷水,经过一天的太阳照射, 水温升高到65℃,则这些水吸收的热量等于完全燃烧 3m 天然气所放出的热量;假如用功率为2kW 的电热水器产生同样多的热量,则 通电的时间为 s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3 4.210J/kg ℃?、天然气 的热值为734.210J/m ?) 10.一均匀的长方体浸没在液体中,如图所示。已知它的底面积为S ,上表面所处深度为1h ,下表面所处的深度为2h ,则长方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表达式为 、浮力表达式为 。(液体密度液ρ和g 为已知量) 二、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如图所示,一物体沿斜面向下匀速滑动。关于该物体的受力,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 A .物体只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B .物体只受到重力和弹力的作用 C .物体同时受到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D .物体只受到重力的作用 12.如图为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以下相关的分析中正确的 ( ) A .电动机工作过程中,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 B .电动机工作过程中,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C .电动机工作过程中,线圈中也产生感应电流 D .电动机工作过程中,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保持不变 13.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测量铅笔的长度可以选用毫米刻度尺 B .温度计的玻璃泡应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C .使用试电笔时要用手接触笔尾金属体 D .弹簧测力计只能测量竖直方向上力的大小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在 --------------------此 -------------------- 卷--------------------上 -------------------- 答-------------------- 题--------------------无 -------------------- 效----------------

2018年深圳中考物理试卷

2018年深圳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1.5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雨后的彩虹 B.树荫下的光斑 C.池水看起来“浅” D.树在水中的倒影 2、用一个焦距为10cm 的放大镜来观察邮票细节,放大镜与邮票的距离应( ) A.大于20cm B.等于10cm C.大于10cm D.在10cm 与20cm 之间 3、对下列图像中的物理信息描述错误的是( ) 4、端午节,妈妈蒸制粽子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有关物理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 A. 蒸粽子时,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B.粽子香味扑面而来,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D.蒸粽子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5、张一山在《朗读者》中为大家演绎了《追风筝的人》,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B.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8310m s C.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 D.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

6、下列物理量估算不合理的是() A.一个中学生的重力约500N B.人步行速度约10m s C.人体的正确体温约37C D.人体平均密度约3 1g 7、对于上升的热气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气球的升空原理和民航飞机的起飞原理相同 B.热气球匀速上升时,机械能一定不变 C.热气球上升过程中,受到的大气压强不变 D.热气球燃料减少后,它的惯性变小 8、如图所示,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其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9、阅兵仪式中,检阅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车和人的总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以行驶的检阅车为参照物,路边站立id士兵是运动的 D.检阅车匀速行驶牵引力大于车受到的阻力 10、右图为“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在弹簧测力计拉力作用下,重6N的物体2s内匀速上升0.1m,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不计绳重与摩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2.4N B. 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05m s C. 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功率为0.12W 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83.3%

四川省绵阳市2018年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绵阳市2018年中考生物真题试题 1. 为配合垃圾分类工作,清华附中对每天产生垃圾的种类和数量进行摸底,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 推测法 B. 调查法 C. 比较法 D. 模型制作 【答案】B 2. 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在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这个污点可能在目镜上也可能在玻片上,判断其位置的最简单操作是 A. 转动目镜 B. 更换目镜 C. 转换物镜 D. 重新制片 【答案】A 【解析】判断污点的位置,最简单的操作就是转动目镜,如果这个污点随着目镜转动而移动,则在目镜上,反之则在玻片上。故选A。 3. 阳阳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光照,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放入一粒小麦种子(具有休眠的特性),适宜温度下放在暗处,结果不萌发。对实验的下列分析与评价不合理的是 A. 实验缺乏对照,不具说服力 B. 种子太少,偶然误差增大 C. 结果证明种子正处在休眠期 D. 水分、氧气满足种子萌发要求 【答案】C 【解析】A、阳阳只设计了一个实验,缺少对照,不具有说服力,A正确; B、实验过程中只放入了一粒种子,实验数据太少,偶然性太大,应该增加种子的数量。B正确; C、阳阳探究的是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光照,其结果的差异应该是由光照引起的,不能说明种子是否处于休眠期。C 错误;

D、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充足和空气和适宜的温度,因此实验过程中除了光照条件,其他条件都要满足种子的萌发要求,D正确。 故选C。 4. 以洋葱鱗片叶为材料做“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实验,其目的不包括 A. 学习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B. 练习绘制细胞的结构简图 C. 观察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 D. 观察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答案】D 【解析】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中,要达到三个目的,分别是:1、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学习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2、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3、练习画细胞结构简图,D选项是观察细胞分裂的实验目的,故不包含D。 选D。 5. 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这些特点不包括 A. 分布最广 B. 管壁最薄 C. 管腔最小 D. 血流最快 【答案】D 【解析】毛细血管分布范围最广,管壁最薄,只有一层细胞构成,官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这些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故选D。 6. 分析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其结构层次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一系统 B. 组织的形成需经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才能完成 C. 通过肺的气体交换排出机体产生的全部废物 D. 各器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该系统的生理功能 【答案】C 【解析】A、呼吸系统在结构层次上属于系统,故其结构层次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一系统,说法正确; C、呼吸系统通过肺与血液发生气体交换,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和部分水分排出体外,机体产生的尿素、无机盐则不能通过肺排出,故C错误; D、构成呼吸系统的各器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说法正确。 故选C。 7. 下图是叶肉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模式图,有关其结构与功能的分析正确的是

2014年厦门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2014年厦门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2014年厦门市初中毕业及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考试 物 理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座位号 ________ 注意事项: 1.全卷六大题,33小题,试卷共6页,另有答题卡。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得分。 3.作图题可直接用2B 铅笔画。 4.全卷g 取10N/kg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图1是丰子恺的一幅漫画,画中配诗“临水种挑知有意,一株当作两株看”。其中呈现的光学现象是( ) A .光的直线传播 B .光的反射 C .光的折射 D .光的色散 2.假如科学家研制出常温下的超导体,则它可用作( ) A .电热丝 B .保险丝 C .变阻器 D .输电导线 3.小林骑自行车沿河堤向下游行进,感觉无风,但堤上柳树的枝叶却在随风漂浮。此时的风向是( ) A .向下游 B .向上游 C .向河对岸 D .从对岸吹来 4.如图2所示,闭合开关S ,两灯泡均正常发光。则两灯泡一定具有相同的( ) A .额定电流 B .额定电压 C .额定功率 D .电阻 5.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相比,次声具有较小的( ) A .传播速度 B .传播能量 C .振动幅度 D .振动频率 6.“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同等条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数十倍。这表示“可燃冰”的( ) A .热量很大 B .温度很高 C .热值很大 D .比热容很大 7.如图3所示,苹果漂浮在水面,而梨子却沉到水底。这是因为( ) A .苹果受到的浮力较大 B .苹果的体积较大 C .梨子受到的重力较大 D .梨子的密度较大 图1 图2 图3

陕西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物理中考真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小明进入考场后,对他身边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扇一扇感觉凉快是因为他周围空气的温度降低了 B.矿泉水瓶里的冰块逐渐变为水是液化现象 C.钢尺摸起来比塑料凉,是因为钢尺的导热性能差 D.手机不允许代入考场,是因为手里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答案:D 2.2018年5月1日晚,在大雁塔北广场上演了一场水舞光影秀。巨型灯柱阵、多台超高清投影机和音乐喷泉交错配合,使大雁塔隐在光幕之中,美轮美奂,这是中华文化和现代科技的一次完美结合,下列关于这场光影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发光的灯柱是光源 B.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C.音乐喷泉形成的水幕对光只有反射作用 D.演出过程中高清投影机可形成逼真的实像 答案:C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1、S2,小灯泡L1和L2正常发光,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下列关于该电路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的电流 B电压表不能测量L1两端的电压 C取下L1时,L2正常发光 D只断开开关S2时,电压表有示数

答案:C 4.在高速公路长下坡路端的外侧,常设有如图所示的避险车道,供刹车失灵的车辆自救,当失控车辆冲上该车道时,被强制减速停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避险车道相当于一个斜面 B.以相同速度行驶时,大货车比小轿车的动能大 C.下坡路段刹车失灵的大货车动能越来越大 D.大货车冲上避险车道时,动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 答案:D 5.如图是一模拟风力发电的模型,电动机通电时,风扇a高速转动产生风力模拟自然风,风扇b在风力作用下带动发电机发电,同时与发电机相连的小灯泡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动机转动时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工作的 C.电池电压降低时,风扇a的转速不会改变 D.风力大小不会影响小灯泡发光亮度 答案:B 6.如图所示的不锈钢空调架,安装时横杆OB伸出墙外由斜杆AC支撑,其中O、A两点固定在墙上,C端固定在横杆OB上,通常将空调室外机置于该支架上不靠近墙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4年南通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4年南通市中考物理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寓言“刻舟求剑”的主人公找不到掉入江中的剑,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 .岸边的山 B .水中的剑 C .乘坐的船 D .江中的水 2.下列四幅图中,用来研究磁场对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的是 A .图甲中,风车转动时电流表指针偏转 B .图乙中,闭合开关后线圈转动 C .图丙中,旋转启动钥匙后用电器工作 D .图丁中,闭合开关后铁钉吸引大头针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有固体和液体可以成为声源 B .隔声、吸声和消声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C .听声辨人主要是由于声音的响度不同 D .空气传声是空气形成的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 4.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摩擦起电说明物体能自发产生电荷 B .分子间吸引力和排斥力不能同时存在 C .炭笔画出的连续的线放大后不连续,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 .宇宙是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是有起源的、膨胀的和演化的 5.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麦克斯韦预言并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B .微波和无线电波都属于电磁波 C .电磁波和光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相同 D .电磁波是在空间传播的周期性变化的电磁场 6.如图所示,小物块A 和弹簧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弹簧左端固定于竖直墙面,向左移动物块A 并压缩弹簧至B 处,静止释放物块A ,此后物块的运动是 A .一直加速 B .一直匀速 C .先加速后匀速 D .先加速后减速 7.如图所示,凸透镜焦距为f ,烛焰在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现将蜡烛沿主光轴向同一方向移动距离2f ,移动蜡烛的同时移动光屏,使烛焰始终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上的像 丁 甲 S 丙 乙 A B 乙

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答案)

2018年临沂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试题物理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A、一枚一角硬币的厚度是2.4cm B、正常成年人步行速度是1.1m/s C、将两个鸡蛋举高1m做功大约10J D、一台家用电冰箱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4A 2、智能公交系统已于2018年5月6日在我市部分县区投入运营,如图是一名乘客正在通过电子站牌获得公交车到站信息。公交车与智能公交系统间的无线通讯依靠的是 () A、超声波 B、次声波 C、电磁波 D、激光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花样滑冰运动员在水下仍能听见音乐,说明水能传声 B、江泉高架路两侧建有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用不同的力敲击鼓面时,鼓发声的音色不同 D、医学上用超声波检测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 4、四季分明的临沂城宜商宜居。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露珠晶莹 C、秋天,白雾弥漫 D、冬天,霜满枝头 5、下列与热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0℃的物体没有内能 B、燃料的热值越大,放出的热量越多 C、汽油机燃烧的汽油属于可再生能源 D、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6、下列实例中,属于防止惯性的不利影响的是() A、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 B、拍打衣服时,灰尘脱离衣服 C、驾驶员驾车时,必须系安全带 D、锤头松了,把锤柄在水泥地上撞击几下 7、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中,使用时一定费力的是() A、镊子 B、起子 C、钳子 D、动滑轮

8、下列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 A 、开关要接在零线上 B 、用湿手拔热水器的插头 C 、使用测电笔时不能触碰笔尾金属体 D 、发生触电事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 9、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池塘水面波光粼粼是光的反射现象 B 、放映电影时,在幕布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 C 、红色月季花是因为它吸收了红光 D 、近视眼患者需要用凸透镜来矫正视力 10、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B 、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C 、物体越靠近平面镜,像越大 D 、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11、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 ) A 、是非晶体 B 、熔化过程持续了14min C 、在ab 段处于固态 D 、在bc 段不吸热,温度不变 12、第31届夏季奥运会将于2018年8月5日在里约热内卢开幕。有关奥运会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篮球撞击篮板时,只有篮板发生了形变 B 、杠铃被举重运动员举在空中静止时,受力平衡 C 、体操运动员上双杠前手上抹“镁粉”是为了减小摩擦 D 、奥运会场馆照明使用的大量LED 灯是串联的 13、下列与压强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船闸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实现船只通航 B 、学生用吸管吸“早餐奶”与大气压无关 C 、托里拆利实验最先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D 、液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小 14、某品牌手持式电动螺丝刀如图甲所示,它有两个开关,其中开关S 控制照明灯和电动机,开关S1只控制照明灯,则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 15、下列关于电磁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S 极发出,最后回到N 极 B 、奥斯特实验现象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C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只与电流方向有关 D 、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1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 后,两灯都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该电路故障可能是( ) A 、电流表短路 B 、灯泡L1开路 C 、灯泡L2短路 D 、灯泡L2开路 甲 乙

吉林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下列现象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C) A. 轴承中加润滑油 B.行李箱安装滚动轮子 C. 运动鞋底刻有花纹 D.磁悬浮列车悬浮行驶 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片Ρ向右移动时( A) 电压表的示数不变,总功率变小 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总功率变大 电压表示数变大,灯的亮度变暗 电压表示数变小,灯的亮度变暗图1汽车在平直公路两旁上匀速行驶时,下列属于平衡力的是(A) A. 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 B.汽车受到的支持力和地面受到的压力 C. 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重力 D. 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地面受到的压力

14.2018年2月22日,在平昌冬奥会上,我国速滑选手以39.584 s的成绩夺得了 速滑冠军,他的平均速度约为12.63 m/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他到达终点图2 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惯性。 一只标有“8V 0.4A”的小灯泡,接在电源电压为12V的电路中,我使其正常发光,应该串联一个Ω的电阻,该电阻通电10s所产生的热量是16 J。 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 如图3所示电路中,电阻R1阻值是20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为0.3A.电流表A的示数 0.5A,求: )电源电压;(2)电阻R2的电功率 解:(1)∵R1和R2并联,∴U=U2=U1=I1R1=0.3A×20Ω=6V (2)∵通过R2的电流:I2=I-I1=0.5A-0.3A=0.2A ∴p2=U2I2=6V×0.2A=1.2w图3 图如图4所示,用400N的拉力F,将重900N的木箱匀速提升1m。求:(1)拉力所做的功;(2

…………………………………………………………………… 线………………………………………………………………………… 图5 图6 图7 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 1)小明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前,应该讲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 2)图8是小明测量液体密度实验的正确操作过程,则该液体的体积30 cm2,密度为 3。 1 mL=1 mm3)

四川省绵阳市2018年中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四川省绵阳市2018年中考生物试题 1.为配合垃圾分类工作,清华附中对每天产生垃圾的种类和数量进行摸底,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 推测法 B. 调查法 C. 比较法 D. 模型制作 【答案】B 【解析】 推测是根据已知的事物,通过思维活动,对未知事物的真相提出一定的看法,比较法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联系的某种事物,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模型制作是按照一定比例,制作生物的模型,调查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为配合垃圾分类工作,清华附中对每天产生垃圾的种类和数量进行摸底,采用的科学方法是调查法。故选B。 2.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在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这个污点可能在目镜上也可能在玻片上,判断其位置的最简单操作是 A. 转动目镜 B. 更换目镜 C. 转换物镜 D. 重新制片 【答案】A 【解析】 判断污点的位置,最简单的操作就是转动目镜,如果这个污点随着目镜转动而移动,则在目镜上,反之则在玻片上。故选A。 3.阳阳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光照,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放入一粒小麦种子(具有休眠的特性),适宜温度下放在暗处,结果不萌发。对实验的下列分析与评价不合理的是 A. 实验缺乏对照,不具说服力 B. 种子太少,偶然误差增大 C. 结果证明种子正处在休眠期 D. 水分、氧气满足种子萌发要求 【答案】C 【解析】 A、阳阳只设计了一个实验,缺少对照,不具有说服力,A正确;

B、实验过程中只放入了一粒种子,实验数据太少,偶然性太大,应该增加种子的数量。B正确; C、阳阳探究的是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光照,其结果的差异应该是由光照引起的,不能说明种子是否处于休眠期。C错误; D、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充足和空气和适宜的温度,因此实验过程中除了光照条件,其他条件都要满足种子的萌发要求,D正确。 故选C。 4.以洋葱鱗片叶为材料做“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实验,其目的不包括 A. 学习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B. 练习绘制细胞的结构简图 C. 观察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 D. 观察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答案】D 【解析】 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中,要达到三个目的,分别是:1、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学习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2、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3、练习画细胞结构简图,D选项是观察细胞分裂的实验目的,故不包含D。 选D。 5.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这些特点不包括 A. 分布最广 B. 管壁最薄 C. 管腔最小 D. 血流最快 【答案】D 【解析】 毛细血管分布范围最广,管壁最薄,只有一层细胞构成,官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这些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故选D。 6.分析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其结构层次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一系统 B. 组织形成需经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才能完成 C. 通过肺的气体交换排出机体产生的全部废物 D. 各器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该系统的生理功能

北京市2014年中考物理试卷 有答案

2014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物 理 试 卷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8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 .石油 B .风能 C .煤炭 D .天然气 2.图1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3.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A .陶瓷碗 B .橡胶手套 C .钢尺 D .塑料笔杆 4.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 .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B .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 C .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 D .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 5.图2所示的家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A B C D 6 .下列有关自行车的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 .车把套上制作了花纹 B .给车轴加润滑油 C .轮胎的表面做得凹凸不平 D .刹车时用力捏闸柄,增大闸皮对车圈的压力 7.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放大镜把字“放大” 图1 D C B A 雨后天空中出现彩虹 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 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 电饭锅 图2 笔记本电脑 电视机 电风扇

A .家庭电路中必须安装保险丝或空气开关 B .在未断开电源开关的情况下更换灯泡 C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值为380V D .用湿布擦拭正在工作的台灯 8.图3所示的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9. 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PM2.5中的“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关于它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米 B .分米 C .厘米 D . 微米 10.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用锯锯木头,锯条温度升高 B .向饮料中加冰块,饮料温度降低 C .寒冬,用热水袋暖手,手感到温暖 D .盛夏,阳光曝晒路面,路面温度升高 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玻璃不能传播声音 B .用不同种乐器演奏同一乐曲,这几种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相同 C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不同 D .在靠近居民区的高架路旁,设置隔音墙是为了减小噪声对居民区的影响 12.小宁用四盏灯、两个开关,设计了教室的照明电路,要求每个开关都能独立控制两盏灯。 图4所示的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13.我国法律规定,驾驶员醉驾要负刑事责任。为了判断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交警需要用酒精测试仪对驾驶员进行检测。小林设计了一种酒精测试仪的电路,如图5所示。图中R 为定值电阻;Q 为酒精气敏元件,它在电路中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可变电阻,其阻值随被测的酒精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电源两端的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 ,当气敏元件所测酒精气体的浓度增大时,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B .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C .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D .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吸管的一端剪成斜口 载重汽车安装了很多车轮 A 铁轨铺在枕木上 B D C 图钉帽的面积做得较大 图 3 图4 A B C D

四川省绵阳市中考生物真题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21.下列现象不属于 ...生命现象的是 A、生长繁殖 B、消化吸收 C、遗传变异 D、风化锈蚀 22、显微镜是一种精密放大仪器,下列关于显微镜操作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对光时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B、观察时可通过开大光圈来增加视野亮度 C、调焦时先用粗准焦螺旋,后用细准焦螺旋 D、物像不在视野中央,可转动目镜来移动物像 23、把动、植物细胞放在清水中,只有植物细胞不会胀破,是因为植物细胞有起支持和保护 作用的 A、细胞壁 B、细胞膜 C、液泡 D、叶绿体 24、动、植物细胞都有的能氧化有机物、释放能量的“动力工厂”是 A、叶绿体 B、线粒体验生活 C、液泡 D、细胞核 25、洋葱和小狗是真核生物,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它们都具有的结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核 D、叶绿体 26、一位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市应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旅游业作为我市经济发展 的“生长点”。在植物体内生长点主要由什么组织构成 A、营养组织 B、保护组织 C、分生组织 D、输导组织 2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诗中使江水变绿的生物是 A、水草 B、藻类 C、苔藓 D、蕨类植物 28、“银耳莲子羹”是一种保健食品,其中的莲子的可食部分主要是 A、子叶 B、果肉 C、胚乳 D、种皮 29、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农作物生长也需要营养。下列哪种物质 不是 ..农作物需要的营养 A、水分 B、无机盐 C、有机肥 D、氧气 30、右图是叶片气孔的示意图,下列哪种物质不能 ..由气孔进出叶片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汽 D、无机盐 31、全球11亿吸烟者中,我国占了3.3亿,我国每年死于与烟有关疾病的约100万人。下 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吸烟者易患慢性咽炎,咽属于消化系统的组成部分,与呼吸系统无关 B、吸烟者肺气肿发病率非常高,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C、烟的致癌物质易诱发肺癌,患者肺部受损,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 D、吸烟者痰多,痰是尘粒、细菌和肺部分泌的粘液等的混合物 32、耳是听觉信息的感觉。感受声波刺激的细胞位于 A、外耳 B、中耳 C、内耳 D、听觉中枢 33、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反射活动属于简单反射的是 A、画饼充饥 B、谈虎色变 C、闻鸡起舞 D、酒酣耳热 34、内分泌紊乱会引起一些疾病。下列与激素分泌无关 ..的疾病是 A、扁桃体炎 B、巨人症 C、地方性甲状腺肿 D、侏儒症 35、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上都能适应一定环境,下列动物最适于水

2018年河南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2018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 物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五大题,21小题,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物理学拓展了人类对微观世界和宏观宇宙的认识。研究发现,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构成的。在天文观测中,人们通常用光年表示单位。 2.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地面上江、河、湖、海中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成水蒸气,流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后成小水滴或直接成小冰晶,就形成了云。在一定的条件下,小冰晶熔化成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同下落,形成雨水,汇集到江、河、湖、海中。 3.如图1所示,将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会看到乒乓球。该实验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请你再设计一个显示声源振动的实验:。 4.高速铁路的输电线,无论冬、夏都绷的直直的,以保障列车电极与输电线的良好接触。图2为输电线的牵引装置。钢绳通过滑轮组悬挂20个相同的坠砣,每个坠砣质量为25 kg,不计滑轮和钢绳自重和摩擦,输电线A端受到的拉力大小为N。若某段时间内坠砣串下降了30 cm,则输电线A端向左移动了cm。(g取10N/kg,不考虑钢绳的热胀冷缩) 5.在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10 Ω,R2=20 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1、S3断开,S2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 A。当开关S1、S3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A,R2的电功率为W。为了保障电路安全,_______两个开关不能同时闭合。 6.如图4所示,上表面水平且光滑的小车上由A、B两个物体,两物体与小车以 相同的速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B在A的正前方,B的质量小于A的质量。假 设小车的上表面足够长,不计空气阻力,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后,A、B两 物体(选填“会”或“不会”)相撞,原因是:。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第7-12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3-14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7.下列物品中,在通常情况下都是绝缘体的是 A.玻璃棒、橡胶棒 B.铅笔芯、硬币 C.金属勺、塑料尺 D.陶瓷碗、盐水 8.下列工具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羊角锤 B.筷子 C.瓶盖起子 D.天平

安徽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920Km/h,该速度值的物理意义是 . 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中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向下压活塞,硝化棉就燃烧起来.这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 ,达到了硝化棉的燃点一棵小树生长在水塘中,图中用带箭头的线段AB 表示小树露出水面的部分.请在图中画出AB 通过水面反射所成的像A ,B ,. 如图所示,当工人师傅用400N 的拉力向下拉绳时,可使重680N 的重物匀速上升,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图中R 1=4 R 2=6,把它们并联在U=3V 的电路中,则R 1和R 2并联后的总电阻ΩΩ .;通电30s ,电阻R 1消耗的电能为 J.Ω,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 第5题图 A B

下列光路图错误的是 A.放大镜成像 B. 小孔成像 C .光由空气斜射到水面 D.近视眼的矫正 13.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谁的 高度,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3.4.5.6.7.Error!.”的声音来;而 用嘴吹每个瓶子的上端,可以发出哨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有瓶本身的振动产生的 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有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 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 图示为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判断 正确的是 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25min 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800C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在保证电路元件安全的前提下,向左移动滑动

所具有的动能越。 )实验现象: ①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高度处由停止向下运 动。在水平木板上撞击木块,钢球开始向下运 动的起点位置越。木块运动的距 离越长。 ②同一高度由静止向下运动,在水平木板上撞击木块,钢球的质量越,木块运动的距离越长。 在某次电学实验中,已知所使用的双量程电流表能够满足实验的测量要求。在不能事先估计电流的情况下,为了避免损坏电流表,且又能较准确的测出电路中的电流,常常通过“试触”来确定电流表的量程。 )假如先选用电流表的小量程:闭合开关然后迅速断开,同时观察开关闭合瞬间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情况,若指针,则换用电流表的大量称; )假如先选用电流表的大量程:闭合开关然后迅速断开,同时观察开关闭合瞬间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情况,若指针,则换用电流表的小量称; 利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可以研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跟加在它两端电压的关系。实验中使用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请按照图a,将图b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闭合开关S,当滑片从滑动变阻器的一端向另一端移动时,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连续发生变化,于是可得到多组测量值(U,I),根据测量值画出小灯泡的I-U图像如图c所示。从图像可以发现;随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