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知识点梳理卷

统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知识点梳理卷
统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知识点梳理卷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知识点梳理卷

第17课《紫藤萝瀑布》

1.文学常识

《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作者是宗璞,原名冯宗璞,当代女作家。

2.文章思想内容

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弟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转悲为喜,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3.重点词语

挑逗(tiǎodòu):撩拨;逗引。

枯槐(kūhuái):槐树意思:枯了的槐树。

终极(zhōng jí):最后,这里指的是(生命)最后的终点。

迸溅(bèng jiàn):向外四溅。

繁密(fánmì):繁多,密集,繁茂。

伫立(zhùlì):长时间地站着。

凝望(níngwàng):目不注目远望。

伶仃(líng dīng):孤独,没有依靠。

稀零(xīlíng):稀少,零星,形容稀疏的样子。

忍俊不禁(rěn jùnbùjīn):忍不住笑。

仙露琼浆(xiān lùqióng jiāng):神仙所喝的饮料和美酒,多喻美酒。后比喻酒非常鲜美。

蜂围蝶阵(fēng wéidiézhèn):指成群的蜜蜂围绕着,蝴蝶就像在列阵一样。

盘虬卧龙(pánqiúwòlóng):形容枝干弯弯曲曲,苍劲有力如龙一般。

发端(fāduān):开始,起头。

依傍(yībàng):依靠。

4.重点句子

(1)从三个方面写紫藤萝花

答:A、色: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B、形: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

C、态: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

(2)“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的轻轻笼罩着我。”作者为什么写气味还带着颜色,是梦幻吗?

答:作者将香气写成浅紫色,写成梦幻,是为了突出紫藤萝的茂盛,进而引起人们对往事的追忆

与思索。

(3)怎样理解:“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的眼前,也在我的心上缓缓流

过。”这句话?

答:作者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地感动,紫藤萝花那么繁茂的气势,灿烂的色彩,欢乐的情态,和蓬勃的

无限生机,震撼了作者的心灵,所以作者觉得这流动着的花瀑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5.重要问题

故事情节脉络梳理

(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和层次描写的?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的?主要用了些什么方法?

答:按花瀑--花穗--花朵,从大到小、从整体到部分再到个体的顺序和层次来写的。主要抓住

色彩、形象、情态几个方面来写。

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

比喻:

“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紫藤萝生长的繁茂。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形象、生动地写出紫藤萝色彩上的特点。

拟人: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

形象地写出花的神态。

“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

生动形象地写出花色的耀眼与生机。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花开之闹,突出花的

勃勃生机。

无论是比喻还是拟人都表达了作者对紫藤萝花的美丽与生机的赞美之情。

(2)作者生动形象地给我们描绘出紫藤萝花的一些什么特点?

答:写花瀑,突出其繁盛;

写花穗,表现其活泼热闹;

写花朵,描绘出它们的美丽娇媚的特征。让人感到这一树紫藤萝花,是那么繁茂,那么热烈,那么欢

乐,那么活泼,那么妩媚,那么充满了无限生机。

(3)这时作者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答:看花前,作者因她的弟弟身患绝症,心上压着“焦虑和悲痛”;看花后,“我沉浸在这繁茂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心情慢慢地感到愉悦了。

(4)过去紫藤萝为什么会遭劫难呢?从哪些词语可以反映出来?

答:因为文化大革命遭的劫难。从“十多年前”说明正好是那个年代,从“那时的说法是,花

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思想烙印。

(5)怎样理解后两段的一连串比喻句和文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呢?

答:“花舱”的比喻引出其中装的是“生命的酒酿”比喻,正是这“生命的酒酿”让花儿张满

了帆,航行在这时代的洪流中,个人的不幸算不了什么,于是作者“加快了脚步”,融入了这永无止境的生命长河之中,去创造更加灿烂的人生。

(6)文中表现认识升华和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

答:“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7)本文的第二部分的倒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答: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这些花也正如人,人类社会也正如花一样由每一个个

组成,虽然某些花或某个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人类社会照样向前发展,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8)文中插入一段写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起什么作用?

答:用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稀落与现在花开的繁盛形成对比,突出了现在花的生机盎然。用十

多年前花的不幸遭遇,与人的不幸遭遇形成对类比,说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9)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作者通过描写紫藤萝花的生机勃勃,想告诉人们什么?

答:作者借描写紫藤萝花的生机勃勃,赞美生命的顽强美好,表现对生命的永恒的感悟。告

诉人们,不能让昨天的不幸把自己压垮,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

命的长河中去,在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第18课《一颗小桃树》

1.文学常识

选自贾平凹的《平凹散文》,贾平凹是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奇才,被誉为“鬼才”。

2.结构梳理

眼前场景:小桃树被风雨摧残。

回忆过去:栽种小桃树的经历。

现在:赞美小桃树顽强生命力。

3.重点词语

矜持(jīn)摇撼(hàn)淅淅沥沥(xīlì)恍然(huǎnɡ)

忏悔(chàn)猥琐(wěisuǒ)赤裸(luǒ)服侍(shi)

伫立:长久地站立。垂垂暮老:形容像老人一样没有生气。

孱头:软弱无能的人。忏悔: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

矜持:拘谨,拘束。猥琐:(容貌、举止)庸俗不大方。含贬义。

楚楚:娇弱柔美。祸不单行:形容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祸:灾难。

恍然:忽然醒悟的样子。

4.课文梳理

第一部分(第1段),引文部分,表达“我”对小桃树的深情,并在对小桃树的同情爱怜的过程

中产生了一种对自我、对生活的“忏悔”“安慰”,暗示小桃树对“我”的特殊意义。

第二部分(第2段),写眼前情景,开花的小桃树经爱风雨磨难,抒发怜悯、痛心、自责、无可

奈何的复杂情感。

今天的黄昏,雨下得这般儿地大,使我也有些吃惊了。早晨起来,就淅淅沥沥的,我还高兴地说:春雨贵如油;今年来得这么早!一边让雨湿着我的头发,一边吟些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甚至想去田野悠悠地踏青呢。那雨却下得大了,全不是春的温柔,一直下了一个整天。我深深闭了柴门,

伫窗坐下,看我的小桃树儿在风雨里哆嗦。

(写这场春雨雨量大,来得早,下的时间长,连“我”也不得不深闭柴门,伫窗坐下了,为小桃树处

境的艰难做了渲染。)

纤纤的生灵儿,枝条已经慌乱,桃花一片一片地落了,大半陷在泥里,三点两点地在黄水里打着旋儿。(细致描写小桃树在风雨中挣扎的情状。)

啊,它已经老了许多呢,瘦了许多呢,昨日楚楚的容颜全然褪尽了。

(拟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瘦”字用得十分贴切;“楚楚的容颜全然褪尽”,令人痛心。)

可怜它年纪太小了,可怜它才开第一次花儿!我再也不忍看了,我千般儿万般儿地无奈何。唉,往

日多么傲慢的我,多么矜持的我,原来也是个孱头儿。(作者无奈地认识到自己实际上是个“孱头”。作者的怜悯、自责,既照应了开头“常常自个儿忏悔”,又为下文写小桃树的生长给“我”的启示做了

铺垫。)

第三部分(第3至第8段),回忆小桃树艰难曲折的生长过程以及“我“的人生经历。

第3段写奶奶给“我们”桃子,启发了“我”孩提时代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满怀希望地种下了

一个桃核。

第4段: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写小桃树长得很委屈,表现了它的可怜。“委屈”一词,既写出了树芽的情态,又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它的情感。)

第5段:因为它长得太不是地方,谁也再不理会,惹人费神的倒是那些盆景儿。(“长得太不地方”“谁也再不理会”,突出了小桃树生长环境差,遭受冷落。)

第6段:它长得很慢,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样子也极猥琐。但我却十分地高兴了:它是我

的,它是我的梦种儿长的。我想我的姐姐弟弟,或许已经早忘却了,他们那含着桃核做下的梦,但我的

桃树却使我每天能看见它。我说,我的梦儿是绿色的,将来开了花,我会幸福呢。

(“我”的梦是美好的,是生机勃勃的,是充满希望的。)

第7、8段,作者将小桃树的生长与“我”的经历联系起来,写了“我”在人生道路上的追求,以

及所经爱的挫折和压抑的心情,暗示“我”的成长也同小桃树一样饱受磨难。

第四部分(第9段至结束),又回到眼前情景,响应开头,点明主旨:。

5.重点句子

(1)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

便立即会断了去。

答:摹形,突出小桃树的瘦小、薄弱,生命力不旺盛。

(2)可我的小桃树,一颗“仙桃”的种子,却开得太白了,太淡了,那瓣片儿单薄得似纸做的,没

有肉的感觉,没有粉的感觉,像是患了重病的少女,苍白白的脸,又偏苦涩涩地笑着。

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小桃树虽单薄弱小,却顽强地开了花,只是仍显得那么孤单病态。

(3)那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

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

光,嫩红的光。

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将花苞比作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表现了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给予作者希望和信念。

(4)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音不懂呢。

比喻,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人世比作大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对人世的认识还很肤浅,

表现了社会的错综复杂和“我”的天真幼稚,将“我”的命运和小桃树的命运联系起来。

(5)啊,小桃树儿,我怎么将你遗在这里,而身漂异乡,又漠漠忘却了呢?看着桃树,想起没能再见一面的奶奶,我深深懊丧对不起我的奶奶,对不起我的小桃树了。

作者睹物思人,看到小桃树自然想起奶奶,包含着对奶奶深深的愧疚之情。

6.主旨归纳

这是一篇状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散文,通过描述一棵小桃树曲折艰难的生长过程,赞颂了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并借小桃树抒写自己的情志理想:面对生活的困苦和磨难,要顽强地斗争,不懈地追求。

7.重点问题

(1)本文在叙述中有几条线索?

这篇文章有两条线索,小桃树的经历是作为明线贯穿全文的,还有一条暗线,即作者本人的经历。

明线,小桃树的经历:桃核儿埋在角落里——萌芽(嫩绿)——长到二尺来高(瘦,黄,没人理会)——有院墙高了(猪拱,讨人嫌,被遗忘,奶奶照顾)——开花(弱小,遭大雨,花零落,挣扎)——高高的一枝上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

暗线,“我”的经历:“我”出生在偏僻落后的山村,从小有梦想——离家出山,进城读书,感到自己渺小,但想干一番事业——长大成人后,方知人世复杂,社会复杂,感到自己太幼稚,太天真了,遭受种种磨难——像小桃树一样,“我”心里“到底还有一朵花呢”,对理想对幸福的追求更加坚定了。

明线,暗线两条线索交织,使小桃树和“我”建立了联系——小桃树就是另一个“我”。

(2)讨论哪些地方表现了“我”对小桃树的深情。

明确:文章开头即饱含着“我‘对小桃树的深情;当初是怀着它能给“我”带来幸福的深情,让它“蓄着我的梦”种下了它,所以偏爱它;见到它长得孱弱,花儿开得惨淡,又为自己漂泊异乡,忘却了它而难过。当生活受到挫折时,见到小桃树在风雨中挣扎,更痛苦而又无可奈何了,最后看见小桃树勇敢地与风雨搏斗,保留下一朵欲绽的花苞,“我”受到感动。

(3)文章多处写到“奶奶”,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一是突出了小桃树与奶奶的密切关系:奶奶买来桃子才使作者种下桃树,奶奶打扫卫生才发现桃树发芽,奶奶的保护才留存桃树。二是奶奶是作者感恩的对象,文章在歌颂小桃树的过程中也暗含了作者对奶奶的感激、思念之情。

第19课《外国诗两首》

1.文学常识

(1)普希金

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诗歌的太阳”

“俄国文学的始祖”。他被认为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

(2)弗罗斯特:他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美国诗人之一。被称为“美国文学中的桂冠诗人”

2.重点字词

瞬息(shùn)涉足(shè)荒草萋萋(qī)

3.文章主题思想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用劝慰的口吻告诉人们生活中不可能没有挫折,面对挫折时要正确对待

它,要镇静,要坚信未来是美好的、光明的。

(2)《未选择的路》借助自然界之路来写人生之路,告诫人们人生只能选择一条路,如果选择了就

不能回头,因此必须慎重,不能随波逐流。

4.重要问题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答:第一部分:面对困难和挫折,保持镇静和乐观;第二部分,面对未来,需要充满信心和希望。

(2)《未选择的路》既然写了自己选择的路,为什么却把诗题和重点定为“未选择的路”?

答:A、感叹人生道路的选择带有偶然性、随意性;B、深化主旨——未走的路,才更让人想念,更让人留恋。C、未选择即是选择。

这两首诗对人可能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两首诗都饱含哲理与人情味。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以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给人以鼓舞,教人笑面人生;

而《未选择的路》则以其深沉的感叹,反映了人们普遍的心理,引起人们感情的共鸣,激发人们

对人生选择的思索。

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

1.文学常识

(1)陈子昂,(今属四川射洪)人,唐代文学家,是唐诗革新的前驱者。有诗集《感遇诗》《陈伯玉集》等传世。

(2)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

三别”等。

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

(3)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谥号“文”,世称王文公。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4)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代表作有《剑南诗稿》《放翁逸稿》等。

(5)龚自珍,清代思想家、史学家、诗人,是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后人辑有《龚自珍全集》。

2.重点字音

怆然(chuànɡ)吟鞭(yín)涕(tì)岱宗(dài)决眦(zì)凌(lín

ɡ)

3.重要问题

《登幽州台歌》中诗人登上幽州台远眺,产生了怎样的联想?由此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联想:大地茫茫,空阔寂寥,没有一个知音,内心满怀悲愤。情感:对不被理解、怀才不遇

的悲叹。

《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本诗的主旨句,你从中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诗句原意:当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衍生意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才能俯视一切。

尾联是整首诗的主旨句,化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

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阐明了怎样的哲理?

答:诗句原意:不怕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那是因为我站得最高。

衍生意义: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会被事物

的假象迷惑。

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4)《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妙在何处?

答:诗句原意:山重峦叠嶂水迂回曲折,正怀疑前面没有路,突然出现了一个柳绿花红的小山村。

衍生意义: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也许会出现豁然开朗的转变,世间事物是消长变化的。

妙在于描写难状之景以及对仗的工巧,而且出语自然天成,又富于哲理,耐人咀嚼。

上句通过“疑”字把徐行山西村而周围山峦重叠、流水萦绕的迷路之感,刻画得形神毕现;

下句承上,把移步所见的繁花似锦的春日美景,描绘得宛然在目。这样使感觉的形象与视觉的形象有

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一幅优美动人而又奇妙的画面。

(5)《己亥杂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该如何理解?

答:落花纷纷,不是无情飘洒,还要化作春泥培育出更多的新花。衍生意义:多借指甘愿牺牲自我

的无私奉献精神。

“落红”喻自己辞官,“春泥”喻平民百姓,“花”喻朝廷

在这里,诗人以落花自喻,以落红护花生动形象

地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在形象的比喻中表现出一种不甘自弃、昂扬奋进的精神。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