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陆上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

(项目管理)陆上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
(项目管理)陆上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

附件1

陆上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项目

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提纲

1. 设计依据

1.1 建设项目合法性证明文件

列出建设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等相关合法性证明文件,并标注发文单位、日期和文号等。

1.2 法律、法规及规章

列出建设项目适用的现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宜按法律-法规-规章顺序排列,并标注发布机构、文号和施行日期。包括但不限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公路安全保护条例》;

《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

《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

《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

1.3 标准规范

列出建设项目引用的主要标准规范,名称后应标注标准号和年号,宜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外标准-企业标准的顺序排列,并按照专业进行排序。注意引用标准规范的适用范围,其中国外标准和企业标准仅作为参考标准,如需引用,必须说明原因及具体引用条款,且内容不得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冲突。包括但不限于: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251);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253);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183);

《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GB 50423);

《油气输送管道跨越工程设计规范》(GB 50459);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

《油气输送管道线路工程抗震技术规范》(GB 50470);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

《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151);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

《钢质石油储罐防腐蚀工程技术规范》(GB 50393);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 50351);

《安全色》(GB 2893);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 2894);

《石油天然气工业管线输送系统用钢管》(GB/T 9711);

《钢质管道外腐蚀控制规范》(GB/T 21447);

《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技术规范》(GB/T 21448);

《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规程》(SY 6186);

《原油管道输送安全规程》(SY/T 5737);

《石油天然气工程总图设计规范》(SY/T 0048);

《石油设施电气设备安装区域一级、0区、1区和2区区域划分推荐作法》(SY/T 6671);

《埋地钢制管道直流排流保护技术标准》(SY/T 0017);

《埋地钢制管道交流排流保护技术标准》(SY/T 0032);

《钢制储罐罐底外壁阴极保护技术标准》(SY/T 0088);

《管道干线标记设置技术规定标准》(SY/T 6064);

《油气输送管道线路工程水工保护设计规范》(SY/T 6793);

《石油天然气工程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安全技术规范》(SY 6503);

《石油天然气安全规程》(AQ 2012)。

1.4 其他设计依据

列出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地质勘察报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压覆矿产资源评估报告、水土保持方案、初步设计以及其他有关安全设施设计的文件,并标注文件名称、编制单位和日期等。

2. 概述

2.1 项目概况

说明项目概况,包括但不限于:建设时间及地点、气象条件(见附表1)、输送介质、建设规模、输送工艺、管道设计压力、管径、管材、长度以及站场设置、防腐保温、阴极保护、大型穿(跨)越、难点地段、总投资等。从安全角度突出工程特点,必要时可用示意图描述。

说明建设单位、运营管理单位的基本情况。

2.2 设计界面

说明工程与已建、在建或规划的油气田处理厂、LNG接收站、炼厂、城市输配气门站、储气库、储油库、燃气发电厂、其他油气管线等衔接工程的界面,必要时可用示意图描述。

对于分期实施的项目,应说明项目总体情况;对于联络线工程,应说明上下游管道情况;对于改(扩)建项目,应说明原有站场情况。

对于多个设计单位共同设计的项目,应说明各设计单位的分工情况。

3.工程设计及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

分类说明工程初步设计内容,针对具体危险有害因素,说明采取的主要安全防护措施。

若工程采用了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新设备,应根据类别分析其危险有害因素及安全可靠性,并提供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或省部级以上鉴定、验收、评审结论等文件。

对于改(扩)建项目,应分析其与在役站场管线动火连头以及与其他系统、相邻设施衔接的安全可靠性。

3.1 线路工程

3.1.1 线路走向

3.1.1.1 设计原则

说明线路走向选择所遵循的原则及主要关注因素。

3.1.1.2 沿线敏感区域

根据各专项评价(估)报告结论及现场调研踏勘成果,说明管道沿线附近可能有相互影响的主要敏感区域情况,包括城镇规划区、人口密集区、军事区、海(河)港码头、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地、保护区、采空区、压矿区等。

3.1.1.3 沿线不良地质分布

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结论,说明管道沿线不良地质分布情况。

3.1.1.4 与已有设施的相对关系

说明管道与公路、铁路、水利设施、高压电力线、通信光缆、其他油气管线等已有设施的并行或交叉情况。

3.1.1.5 线路选定

根据管道沿线敏感区域、不良地质分布情况以及与已有设施的相对关系,说明管道路由的选定依据。对于无法绕避的城镇规划区等敏感区域,应说明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的意见和要求。

说明所确定的线路总体走向情况,主要包括线路(干线、支线)的起点(首站)、中间站、终点(末站)的地理位置及线路长度。给出线路走向示意图,列表说明沿线行政区划分情况(见附表2)。

3.1.2 钢管选用

说明管道的输送介质、设计压力、设计温度和管径情况。

列表说明管道沿线地区等级的分类情况(见附表3),说明天然气管道的设计系数选用情况。对于人口密集区等特殊区域,应说明设计系数选用方面的特殊考虑。

根据工程特点,说明管道材质、壁厚、等级、制管方式、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等参数的选用依据。

3.1.3 管道敷设方案及特殊地段采取的措施

说明一般地段管道的敷设方式、管道埋深、管沟开挖、管沟回填和地貌恢复等要求。

针对管道特点和经过的特殊地段,说明所采取的特殊处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1)说明管道经过城镇规划区、人口密集区、军事区、海(河)港码头区的情况,说明在设计系数、管道壁厚、管型选择、管道埋深、无损检测、地面标识等方面采取的措施。

2)列表说明管道经过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地等环境敏感区的情况(见附表4),说明在设计系数、管道壁厚、无损检测、水工保护、线路阀室设置和作业带设置等方面采取的措施。

3)列表说明管道经过采空区和压矿区的情况(见附表5),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和压覆矿产资源评估报告,说明按照其提出的要求和建议所采取的措施。

4)列表说明管道经过滑坡、不稳定斜坡、泥石流、危岩和崩塌等地质灾害的情况(见附表6),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以及相关地质勘察评价报告,说明采取的措施。

5)列表说明管道经过湿陷性黄土、盐渍岩土、膨胀岩土、多年冻土、季节性冻土、风沙等特殊岩土段的分布情况(见附表7),说明在管道壁厚、管道敷设和水工保护等方面采取的措施。

6)说明管道经过地震强震区及地震断裂带的情况,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提供管道抗拉伸和抗压缩应力计算结果,说明在管材选择、管道壁厚、管型选择、管道埋深、管沟开挖、回填土等方面采取的措施。

7)说明管道经过沟谷地段的情况,重点介绍沟谷的工

程地质、水文地质和沟谷岸坡侵蚀情况,说明在管道敷设位置、管道埋深、水工保护等方面采取的措施。

8)说明管道经过复杂山区的情况,重点介绍管道翻越高陡边坡、大段横坡敷设地段的分布和下覆地质情况,说明在敷设方式、管道埋深、水工保护和边坡支护等方面采取的措施。

9)说明管道经过软土、水网地段的情况,重点介绍软土、水网地段的地质情况,以及水网耕作区、水产品养殖区、河道清淤等人为活动情况,说明在管道埋深、稳管、护管、水工保护、管道标识等方面采取的措施。

10)列表说明管道与已建管道并行(同沟)敷设的情况(见附表8),说明在并行间距、敷设要求、管道壁厚、无损检测、防腐、阴极保护、水工保护、管道标识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其中阴极保护措施见3.6.2章节。

11)列表说明管道与高压电力线和电气化铁路并行敷设的情况(见附表9、16),说明在管道壁厚、管道敷设、防腐、阴极保护、排流、检测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其中阴极保护措施见3.6.2章节。

3.1.4 阀室设置

列表说明阀室设置及地区等级(输气管道)情况(见附表10)。重点说明对阀室设置和选型的特殊考虑,如在全新世活动断裂带和部分敏感区域两端增加阀室设置等措施。

3.1.5 伴行路

列表说明沿线伴行路设置情况(见附表11),根据维(抢)

修的需要,说明伴行路的主要技术指标。

3.1.6 管道标志

说明沿线里程桩、转角桩、阴保测试桩、交叉标志桩、警示牌、警示带等管道标志设置情况,根据工程特点,重点说明特殊地段管道标志设置情况。

3.2 穿(跨)越工程

3.2.1 河流大、中型穿(跨)越

列表说明河流大、中型穿(跨)越工程情况(见附表12)。

对于穿越工程,说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及穿越方案。针对挖沙、抛锚、通航安全、冲刷、堤防沉降、敏感点保护、施工安全、地震等因素,说明在管材选用、焊接及检测、试压、防腐、抗震等方面采取的措施。

对于跨越工程,说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及跨越结构。针对边坡稳定、地质灾害、应力分析及热补偿、强风、冰凌、第三方破坏、施工安全、地震等因素,说明在管材选用、焊接及检测、试压、防腐、抗震等方面采取的措施。

3.2.2 山岭隧道穿越

列表说明山岭隧道穿越工程情况(见附表13)。

说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及隧道结构。针对泥石流、洪水、雪崩、崩塌、涌水、涌沙、瓦斯、有毒气体、渣土堆放、施工安全、地震等因素,说明在管材选用、应力分析及热补偿、焊接及检验、试压、防腐、锚固、排水、抗震、通风、有害气体检测等方面采取的措施。

3.2.3 公路、铁路穿(跨)越

列表说明公路(二级以上)和铁路穿(跨)越情况(见附表14)。

针对管道穿越公路、铁路段地表沉降等因素,说明在穿越结构、管材选用、焊接及检测、试压、防腐等方面采取的措施。

3.3 工艺

3.3.1 物料

列表说明原油、天然气等输送介质的组分和性质,特别说明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物质的组分含量。并说明工程所涉及的其他危险物质(如甲醇)或化学药剂的名称和用量。当有多种物料时,应分别说明各种物料的组分和性质。

原油管道应说明原油的凝点、反常点和黏温特性,改性输送的原油应说明改性前后的特性。天然气管道应说明天然气是否满足国家二类气标准,设计压力条件下天然气的烃露点和水露点。

3.3.2 设计基础参数

说明管道沿线大气温度、管道埋深处地温等数据。说明管内壁粗糙度、内涂层、保温层厚度和导热系数及总传热系数等相关数据。

3.3.3 工艺方案

原油管道应说明采用的输送工艺方案,并附典型条件下的水力、热力计算结果表及水力坡降图。说明采取的安全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1)预防凝管的措施,包括保温加热、加降凝剂等;

2)各种工况下的水击保护措施;

3)防止管道高点拉空(液柱分离)的措施,若翻越点后采用不满流设计方案应说明其安全可靠性;

4)管道泄漏事故工况下的措施。

天然气管道应说明采用的输送工艺方案,并附典型条件下的水力、热力计算结果表。说明采取的安全措施,包括管道泄漏事故工况下的措施等。

3.3.4 工艺与储运设施

列表说明全线站场设置情况(见附表15),说明各站场的功能、工艺流程、主要设备设施和技术参数。

原油管道采取的安全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1)站场内设计压力分界处采取的措施;

2)站场发生紧急情况时采取的措施,包括截断、泄压等;

3)站场各单元工艺运行参数(压力、流量、温度、液位等)超出限定值时采取的措施;

4)管道内流体停止流动时,防止静压超压的措施;

5)管道内流体停止流动时,加热设施防止超温、超压的措施;

6)离心泵防气蚀的措施;

7)开车、停车时防低温冻结、冻裂的措施;

8)站内其他主要设备的安全措施,包括容器、储罐等。

天然气管道采取的安全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1)站场内设计压力分界处采取的措施;

2)站场发生紧急情况时采取的措施,包括截断、泄放等;

3)站场各单元工艺运行参数(压力、流量、温度、液位等)超出限定值时采取的措施;

4)站场、阀室放空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包括放空管的可燃气体扩散范围、放空火炬的热辐射影响范围以及火炬设施防止热辐射措施等。高低压放空采用同一系统时,采取的安全措施;

5)站内加热设施防止超温、超压的措施;

6)防止管内积液、冰堵及局部节流引起土壤冻胀的措施;

7)离心式压缩机防喘振措施等;

8)开车、停车时防低温冻结、冻裂的措施;

9)站内其他主要设备的安全措施,包括清管、容器维护时防自燃、爆炸的措施等。

3.4 自动控制与仪表工程

3.4.1 设计原则

说明工程自动控制的整体设计原则,说明安全仪表系统的安全完整性等级。

3.4.2 系统控制方案

说明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系统)、站控制系统(顺序控制系统、分散控制系统或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等)的总体控制方案、构成、配置、功能及各级控制方式。

说明站控制系统各主要控制回路、控制原则及安全可靠性。

3.4.3 安全仪表系统(SIS)

说明安全仪表系统的构成、配置及功能。

1)紧急停车系统(ESD)

说明紧急停车系统各级的功能及触发条件,说明其安全可靠性。

2)联锁保护系统

说明安全联锁保护系统的分类,分别说明超压(温度、液位)、水击保护系统等的功能、设置、回路的安全可靠性。

3)消防控制系统

说明站场消防控制系统构成、配置、功能及触发条件。说明传感器的设置、报警及联锁控制的功能。

4)管道泄漏检测系统

说明管道泄漏检测系统的设置、配置及联锁控制的功能。

5)单元控制系统(UCS)

说明单元控制系统的设置、配置及联锁控制的功能。

3.4.4 仪表的选型及安装

3.4.4.1 安全仪表系统仪表设备

说明安全仪表系统中的检测元件、执行元件设置、选型原则及安全等级。

3.4.4.2 其他系统仪表设备

根据工程性质、站场分类、站场爆炸危险场所分类,说

明仪表的防爆、防护等级。

3.4.4.3 防浪涌保护器和接地系统

1)说明防浪涌保护器的设置及要求;

2)说明接地系统的设置及要求。

3.4.4.4 仪表的故障诊断功能

说明所选用仪表的故障诊断功能。

3.4.5 其他安全措施

1)说明控制室内安全措施;

2)说明电缆敷设方式、选型及抗干扰等的安全措施;

3)说明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仪表安装要求;

4)测量管路的防护与保温伴热等其他安全措施。

3.5 通信工程

3.5.1 通信方案

说明自动化控制数据主用通信方式和备用通信方式。说明主、备用通信系统的设置方案,自动化数据利用主、备用通信信道的传输方向以及备用数据的环回方式。

3.5.2 防范系统

说明站场安全防范系统设计,包括工业电视系统架构、系统容量,室外摄像机数量、防爆等级、安装位置,摄像机监视范围等。说明周界防范报警系统设计和报警前端的设置位置等。

3.5.3 防雷及接地

说明通信设备的防雷及接地方式,包括机柜间各通信设备、室外摄像机、周界报警前端的防雷措施及接地方式。

3.5.4 光缆防护

说明光缆防强电、防水、防腐等防护措施。

3.6 防腐保温与阴极保护

3.6.1 防腐保温

根据区域环境特点,说明管道外防腐层及保温层的材料结构和补口方式。

说明站内管道及设备防腐、保温和伴热设计,重点说明大型容器和储罐内、外壁的防腐措施。

3.6.2 阴极保护

说明采用的阴极保护方案。采用强制电流阴极保护时,说明阴极保护站分布、数量、供电方式和设置情况;采用牺牲阳极保护时,说明阳极材料的选用、数量和分布情况。说明大、中型穿越段加强阴极防护、管道临时阴极保护情况以及阴极保护系统的防雷措施。列表说明管道沿线干扰源情况及采取的措施(见附表16)。

说明站场、储罐的阴极保护方案,进出站管线绝缘接头设计。说明阀室内设备的阴极保护方案和放空管阴极保护措施。

3.7 供配电工程

3.7.1 供电电源

1)说明站场、阀室的负荷性质、负荷等级、总负荷计算结果。

2)说明供电电源位置、电压等级、线路容量、送电回路、上级变电所系统结构。如有自备电站,说明其驱动机类

型、装机容量、台数、运行方式、并网方式等。

3)说明变(配)电所的数量、主变容量、设备位置及布置形式。从站场主变电所的主接线、主变压器容量和台数、配电系统形式及运行方式等方面分析站场供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4)说明对消防、通信、控制、仪表、建(构)筑物应急照明等重要负荷的安全供电措施。

3.7.2 配电设备设置

1)说明变(配)电所内电气设备布置、设置及防火要求。说明对于可能引起误操作的高压电气设备的防护措施。

2)说明可能有SF6气体泄漏空间的防护措施。

3.7.3 电气设备的防爆、防火、防腐措施

1)说明爆炸危险场所区域的划分及设备、材料选型,附爆炸危险区域划分平面图,并说明所采取的防爆措施。

2)说明供配电系统及设备、材料选型的防火措施。

3)说明接地材料的防腐措施及户外电气设备的防护等级和防腐措施等。

3.7.4 防雷、防静电措施

1)说明站内各建(构)筑物防雷等级、类别,并分别说明不同建(构)筑物的防雷措施。说明大型跨越设施的防雷保护措施,包括悬索桥、斜拉索桥、桁架管廊等。

2)说明站内防静电保护措施。

3)说明站内接地系统设计,说明主要建(构)筑物及电气设备的接地电阻要求。

4)说明信息设备的防电涌保护措施。

3.7.5 防电击保护措施

分别说明直接电击和间接电击的保护措施,包括电气防护、设备选择、配电线路保护、等电位连接等。

3.8 给排水系统

3.8.1 给水

根据生产、生活及消防用水量、水压的要求,说明设置消防水系统站场的供水方案,包括水源和加压设施。

3.8.2 排水

根据站场地形地貌、地表水系、气象资料及降雨最大径流量等,说明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及雨水排放系统设计。

说明事故状态下总排污量的处理措施。

3.9 站场区域和总平面布置

3.9.1 站场选址区域安全性

说明选定站址与周边的安全距离,列表说明各站场安全距离的合规性(见附表17、18)。

说明选定站址周边的生产、生活社会依托资源情况,包括交通道路、生活设施、水电设施等公共资源。

3.9.2 站场总平面及竖向布置

列表说明站内设施安全距离(见附表19)。说明站场道路设置和边坡稳定设计。

对于可能存在洪水隐患的站场,应说明站场防洪标准、设计标高与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的关系以及防洪措施。

3.9.3安全通道

说明站场的安全出口、消防通道和逃生通道,以及建筑物的安全出口设置情况。

3.10 建筑与结构

3.10.1主要建(构)筑物

列表说明建筑物的规模、火灾危险性类别、耐火等级、层数及建筑高度等(见附表20)。重点说明防火、防爆安全防护措施。

列表说明场区各建(构)筑物的结构形式、基础形式、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分类、抗震等级、基本风压、基本雪压等(见附表21)。重点说明抗震措施。

3.10.2 地基处理

说明液化土、湿陷性黄土、盐渍土、膨胀岩土、厚填土、淤泥、溶洞等不良地质土层的地基处理设计,以及采取的安全措施。

3.11 供热

说明站场供热设施或外接热源情况,说明供热系统自身的防火、防爆措施。

3.12 暖通

说明有爆炸危险性气体和毒性气体散放场所的通风措施以及防爆区域内空调机的选型。

3.13 事故应急

3.13.1 消防

1)消防现状

说明站场附近的消防力量,主要包括其消防能力及到达

站场的距离、时间,沿途道路状况等,确定可依托的消防力量。对于改(扩)建项目,应说明已有的消防能力。

2)消防站设置

根据站场等级、消防设施完备情况以及消防依托条件,说明消防站设置规模、人员和设备配备等。

3)站内消防设施

说明站场的消防设施状况,主要包括消防设施类别、设置区域、消防规模、各消防系统组成、运行控制方式及主要消防设施技术参数等。

3.13.2 维(抢)修

说明维(抢)修总体方案及新建或依托的维(抢)修队伍数量、规模和设备配置情况,明确各维(抢)修队伍的管辖范围。

对于特殊地质地段管道,应说明配置的特殊维(抢)修器具及对人员的配置和能力要求。

3.14 试生产准备及试生产

说明试生产准备及试生产期间的安全要求,包括试压、清管、干燥、置换等。

4. 安全管理机构

提出建设项目运营单位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的建议,附组织机构图,说明安全专(兼)职管理人员的配置情况。依托原有安全管理机构的项目,说明有无新增安全管理人员。

5. 预评价报告对策措施采纳情况

逐条说明安全预评价报告提出对策措施的采纳情况。完

全采纳的,说明具体设计内容;未采纳或部分采纳的,说明原因。

6. 安全设施投资

说明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投资总额及占项目建设总投资的比例,列出安全设施明细表(见附表22)。

7. 有关问题和建议

提出需进一步落实的问题,并对施工图设计、施工、运营等环节提出相关建议。

8. 附件与附图

8.1 附件

包括但不限于:

1)建设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文件;

2)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委托书或合同书;

3)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及备案表;

4)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新设备的省部级以上鉴定、验收、评审结论等文件。

8.2 附图

附图应按照设计单位正式图纸格式签署,包括但不限于:

1)线路走向示意图;

2)大型穿(跨)越平面图、纵断面图;

3)工艺系统图;

4)站场工艺及自控流程图(PFD和PID);

5)典型阀室工艺及自控流程图(PFD和PID);

石油天然气站内工艺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Y_0402-2000

石油天然气站内工艺管道工程施工及 验收规范 SY 0402 -2000 1 总则 1.0.1 为了提高石油天然气工艺管道工程施工水平,确保制作安装质量,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特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与新建或改(扩)建石油天然气集输工艺相关的站内工艺管道工程。 1.0.3 本规范不适用于:油气田内部脱水装置;炼油厂、天然气净化厂厂内管道;加油站工艺管道;站内泵、加热炉、流量计及其他类似设备本体所属管道;站内的高温导热油管道。 1.0.4 工艺管道施工所涉及的工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尚应符合国家、地方政府关于工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1.0.5 承担石油天然气站内工艺管道的施工企业必须承担过石油工程建设,取得施工企业相应资质证书;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以确保工程安装质量。 1.0.6 工艺管道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管道组成件的检验 2.1 一般规定 2.1.1 所有管道组成件在使用前应按设计要求核对其规格。材质、型号。

2.1.2 管道组成件必须具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出厂合格证、说明书。对质量若有疑问时,必须按供货合同和产品标准进行复检,其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或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 2.1.3 管道组成件在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其表面质量应符合设计或制造标准的有关规定。 2.2 管材 2.2.l 有特殊要求的管材,应按设计的要求订货,并按其要求进行检验。 2.3 管件、紧固件 2.3.1 弯头、异径管、三通、法兰、垫片、盲板、补偿器及紧固件等,其尺寸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或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 2.3.2 管件及紧固件使用前应核对其制造厂的质量证明书,并确认下列项目符合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 l 化学成分。 2 热处理后的机械性能。 3 合金钢管件的金相分析报告。 4管件及紧固件的无损探伤报告。 2. 3. 3高压管件及紧固件技术要求应符合《PN16 0?32. OMPai锻造角式高压阀门、管件、紧固件技术条件》JB450的有关规定。 2.3.4 法兰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法兰密封面应光滑平整,不得有毛刺、划痕、径向沟槽、沙眼及气孔。 2 对焊法兰的尾部坡口处不应有碰伤。 3 螺纹法兰的螺纹应完好无断丝。 4法兰螺栓中心圆直径允许偏差为土0.3mm法兰厚度允许偏差为土1.0mm

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竣工验收细则

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竣工验收细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管道工程竣工验收准备、验收组织和验收程序,并对竣工资料、竣工验收文件的编制与管理作出了具体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按批准的设计文件建成且试运投产成功,符合竣工验收标准的新建及改扩建管道工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0609.3-1989《技术用图—复制图折叠办法》 GB 50319-2000《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GB/T 11821-1989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GB/T 11822-2000《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 GB/T 17678.1-1999《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 DA/T 28-2002《国家重大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国家档案局档发字[1997]20号文件《国家档案局关于印发〈城市建设归属与流向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家档案局国档发[1992]8号文件《关于印发〈建设项目(工程)档案验收办法〉的通知》 3 术语和定义 3.1 竣工验收是项目(工程)建设的最后一道程序,是工程建设转入正式生产并办理固定资产移交手续的标志。是全面考核项目建设成果,检查项目立项、勘察设计、器材设备、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

3.2 专项验收是指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工程)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消防、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安全卫生等方面进行的验收。 3.3竣工资料指从建设项目(工程)的提出、立项、审批、勘察设计、施工、生产准备到建成投产全过程中形成的应归档保存的文件资料以及其他载体的声像资料。 3.4 竣工验收文件是建设项目(工程)建设阶段的总结,是竣工验收的法定文件。包括竣工验收报告书、竣工验收鉴定书、单项总结(勘察设计工作总结、施工工作总结、监理工作总结、质量监督工作总结、生产准备及试运考核总结、物资及设备采办总结(含外事总结)等)三部分内容。 4 竣工验收依据 4.1 已批准的项目建议书; 4.2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批复文件; 4.3 已批准的工程设计文件; 4.4 项目主管部门有关审批、修改和调整等方面的相关文件; 4.5现行的施工技术及验收规范; 4.6国家及行业竣工验收规范; 4.7 国家及行业质量评定标准;

石油天然气管道安装设计维修管理与施工标准实务全书

《石油天然气管道安装设计维修管理与施工标准实务全书》 图书作者:编委会 出版社: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11年2月出版 册数规格:全三卷+1CD检索光盘 16开精装 定价:798元优惠价:360元 详细目录:3 第一篇石油天然气管道常用管材与附件 第一章管子与管件 第二章法兰及其紧固件 第三章金属材料选择 第四章阀门的结构特征与应用 第五章阀门通用件与材料选用 第二篇管道设计加工与安装 第一章工艺装置设备及管道布置设计

第二章公用工程管道布置设计 第三章管道安装一般工艺 第四章石油天然气管道的安装 第五章金属管道及衬里管道的安装第六章非金属管道的安装 第三篇管道输送技术与管理 第一章原油管道输送方式及工艺流程第二章管道输油测量仪表 第三章离心泵 第四章离心泵的拆装、修理与安装第五章输油泵 第六章输测站其他用泵 第七章阀门 第八章储油罐 第九章直接加热式输油加热炉 第十章原油间接加热技术 第十一章锅炉与水处理 第十二章石油储运的安全与防火防爆第四篇压力管道设计与施工 第一章压力管通概论 第二章管道压力等级 第三章管系静应力分析

第四章管系动应力分析 第五章管道支撑 第六章施工安装 第七章压力管道运行使用 第五篇管道减阻内涂技术 第一章管道减阻内涂概述 第二章减阻内涂涂料 第三章内涂覆工艺的生产设备 第四章钢管内表面预处理 第五章内涂涂覆工艺 第六章涂料与覆盖层的性能指标与检验方法 第六篇管道防腐与清洗 第一章金属腐蚀 第二章管路的阴极保护 第三章其他防腐蚀措施 第四章管道清管技术 第七篇石油天然气管道设计与施工标准 SHSG035—89 施工现场中的设备材料代用导则 FJJ211—86 夹套管施工及验收规范 SH3010—2000 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隔热技术规范 SH3011—2000 石油化工工艺装置设备布置设计通则

石油天然气工程初步设计内容规范

石油天然气工程初步设计内容规范

目次 前言...................................................................... VI 引言.................................................................... VIII 1范围 .. (1) 2术语和定义 (1) 3基本规定 (2) 4总论 (3) 4.1前言 (3) 4.2设计依据 (3) 4.3设计原则 (4) 4.4遵循的标准、规范 (4) 4.5工程设计范围和设计分工 (5) 4.6初步设计文件构成 (5) 4.7工程概况 (5) 4.8主要工程量及技术经济指标 (6) 4.9初步设计对可行性研究的变化情况 .. 6 4.10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6) 5工艺系统分析 (7) 5.1主要工艺参数 (7) 5.2输送工艺系统计算及分析 (8) 5.3输送工艺系统方案的确定 (9) 6输油(气)线路 (10) 6.1说明书 (10) 6.2图纸和表格 (17) 7管道穿(跨)越 (18) 7.1说明书 (18)

8站场工艺 (24) 8.1站场设置 (24) 8.2站场的功能及规模 (24) 8.3站场工艺及工艺流程 (24) 8.4工艺站场设计 (24) 8.5主要设备选型 (25) 8.6图纸和表格 (26) 9防腐、保温及阴极保护 (26) 9.1管道工程概况及设计基础资料 (26) 9.2管道线路防腐及保温 (26) 9.3管道线路阴极保护 (27) 9.4站场工程防腐及保温 (29) 9.5图纸和表格 (29) 10自动控制与仪表工程 (31) 10.1自动控制与仪表说明书 (31) 10.2图纸和表格 (34) 11通信工程 (36) 11.1概述 (36) 11.2设计依据和原则 (37) 11.3设计范围和设计分工 (37) 11.4系统设计 (37) 11.5主要工程量 (38) 11.6存在问题与建议 (38)

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修订稿

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 例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障石油、天然气管道的正常运行,维护公共安全,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全民所有的陆上输送石油、天然气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包括:(一)管道及其防腐绝缘层、阴极保护装置,以及其他防护设施; (二)管道沿线的加压站、加热站、计量站、配气站、处理场、阀室、油库及其附属设施; (三)管道沿线的标志桩、测试桩、围栅、拉索、标志牌。输送石油、天然气的城市管网和石油化工企业内部管网不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石油、天然气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的保护,应当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实行专业管理和群众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安全保护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第五条石油、天然气管道(以下简称管道)及其附属设施以及管道输送的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国家财产,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盗窃、哄抢、破坏。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的义务,对于危害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的行为,有权制止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第六条管道沿线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管道沿线群众进行有关管道安全保护的宣传教育,并负责协调解决有关管道巡查、维修和事故抢修的临时用地、雇工等事项。

第七条管道沿线各级公安机关负责依法查处破坏、盗窃、哄抢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的案件。 第二章安全保护 第八条管道建设企业和管道运营企业(以下统称管道企业)负责所辖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的安全运行,其职责是: (一)在建设管道时,对管道包敷防腐绝缘层,加设阴极保护装置; (二)管道建成后,将埋入地下的管道位置书面通知有关部门,并设置永久性标志;(三)对易于遭到车辆碰撞和人畜破坏的局部管道,采取防护措施,并设置标志;(四)严格执行管道运输的技术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的规章制度; (五)对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定期巡查,及时维修保养; (六)管道出现泄漏时,及时进行抢修; (七)配合当地人民政府向管道沿线群众进行有关管道安全保护的宣传教育;(八)配合公安机关做好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的安全保卫工作。 第九条管道企业为了巡查和维修管道,需要征用埋设管道的土地时,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办理征地手续。管道企业依法征用的土地,使用权属于管道企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侵占。当地农民在征得管道企业同意后,可以在征地范围内种植浅根农作物,但管道企业对在管道巡查、维护、抢修过程中造成农作物的损失,不予赔偿。 第十条管道企业可根据需要在管道沿线招聘群众护线员。

石油天然气站内工艺管道工程施工规范

石油天然气站内工艺管道工程施工规范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4 施工技术要求 施工验收标准 1)《石油天然气站内工艺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540-2009 2)《石油天然气钢制管道无损检测》SY/T4109-2005 3)《油气田地面管线和设备涂色标准》SYJ0043-2006 4)《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 D0001-2009 5)《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1997 6)《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7)《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SY/T4109-2005 8)《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T4730-2005 管道工程施工验收 1)工艺管道的施工及验收按现行国家规范《石油天然气站内工艺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540的有关规定进行施工及验收;公用工程管道的施工及验收按现行国家规范《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的有关规定进行施工及验收。 2)管道的焊接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的有关规定执行。 3)工艺管道的无损检测应按现行标准《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 SY/T4109的规定进行,超出SY/T4109适用范围的其他钢种的焊缝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T4730 .1~的要求进行无损检测及等级评定。公用工程管道的无损检测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的要求进行无损检测及等级评定。

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对于油气管道,穿越铁路、公路、较大河渠、电缆及其它管道处应设置标志桩。 A.对 B.错 2.管道路由线位放样后,在临时用地范围内新增建筑物或者新增种植物、养殖物以及改变种植、养殖方式的部分,不予补偿。 A.对 B.错 3.施工单位在管道线路中心线两侧各三百米以及管道附属设施周边五百米地域范围内,进行爆破、地震法勘探或者工程挖掘、工程钻探、采矿作业时应当向管道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A.对 B.错 4.管道企业的应急预案应当与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相衔接,并报管道所在地发展和改革、安全生产监督、公安、应急主管部门备案。 A.对 B.错 5.报废管道安全防护措施备案后,如现场情况发生变化,应进行修改、调整,整改后不需再备案。 A.对 B.错 6.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危害管道安全或者建设的违法行为,有权向发展和改革主管部门或者公安机关举报。对提供违法行为线索并查证属实的,发展和改革主管部门或者公安机关应当予以表彰或者奖励。. A.对 B.错 7.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管道中心线两侧或管道设施场区外各50m范围内爆破、开山和修筑大型建筑物、构筑物工程。 A.对 B.错

8.后建、改建的建设工程与已有的管道设施相遇而产生的管道设施保护问题,由后建、改建的建设工程项目单位与管道企业协商解决。 A.对 B.错 9.与同属于陆上运输方式的铁路和公路输油相比,管道输油具有运量大、密闭性好、成本低和安全系数高等特点。 A.对 B.错 10.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截留、挪用、私分或者拖欠临时用地的相关补偿费。 A.对 B.错 二:选择题: 1.管道保护工作坚持的原则,建立政府领导、部门监管、社会监督和管道企业负责的机制,落实和强化管道企业的主体责任。 A.安全第一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C.预防为主 D.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主管部门、公安机关依照《浙江省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和保护条例》的规定作出责令限期拆除的决定后,当事人逾期不拆由作出责令限期拆除决定的部门报请本级人民政府责成有关部门依法强制除的, 拆除。强制拆除的费用,由承担。 A.公安机关 B.违法行为人 C.管道企业 D.发展和改革主管部门 3.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和《浙江省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和保护条例》规定,实施危害管道安全行为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或者责令改正。 A.城乡规划 B.发展和改革 C.安监局 D.公安机关 4.纳入城乡规划的管道建设用地,不得擅自改变用途。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不得在管道建设用地范围内批准妨碍管道建设的其他建设项目。 A.国土资源 B.发展和改革 C.安监局 D.城乡规划主管部门 5.石油和天然气首选的输送方式为。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管道运输 D.水路运输

石油天然气管道第三方施工技术要求

与天然气管道相遇后建工程处理技术要求 1阀室、输气站(含放空管)与周围建筑控制距离 1.1公司在运输气站、阀室,除春晓站外,均按五级站考虑。一般情况下,与周边建筑防火间距(安全间距)按照《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2004)表4.0.4处理(详见表一,已针对公司进行换算)。 表一天然气场站、阀室放空区与周围建筑防火间距(米) 1.2* 不能满足防火规范要求,但地方政府已经立项,难以协调的情况下。应委托第三方专业单位进行热辐射计算,并经政府主管部门组织的专家评审通过后,按照安评报告要求实施。 2 埋地管线与天然气管道间距控制

2.1埋地管线处理参照《钢质管道外腐蚀控制规范》(GB21447-2008T)执行。公司管道按照强制电流阴极保护方式管道考虑。 2.2自来水管、污水管、燃气、热力管线 2.2.1埋设原则:一般情况下管径较大管线应埋设于较小管径管道下方。热力管道一般埋设在天然气管道上方。 2.2.2埋设间距:0.3m。 2.2.3地形受限情况下,两者间距小于0.3m时,两管道间应有坚固的绝缘物隔离,确保交叉管道的电绝缘,一般使用橡胶垫、废旧轮胎等。后建管道应保证交叉点两端各10米绝缘层无破损。 2.2.4* 参照省安监局组织的甬台温天然气管道与甬台温成品油管道同沟敷设间距,平行敷设间距一般不应小于1.5米。 2.3电力管线、通信管线 2.3.1 天然气管道正上方或正下方,严禁有直埋敷设的电缆。 2.3.2 与天然气管道平行敷设的直埋电缆,间距不得小于1米。 2.3.3 与天然气管道交叉敷设的直埋电缆、通信管线,间距不得小于0.5米,用隔板分隔或电缆穿管时,间距不得小于0.25米。 2.3.4 水下电缆与天然气管道敷设间距不得小于50米,受条件限制时不得小于15米。 3 架空管线、建筑

输油管道的初步设计

输油管道的初步设计 前言 (1) 第1章工艺设计说明书 (2) 1. 工程概况及设计原则 (2) 2. 设计原始数据 (2) 3. 基本设计参数的选取 (5) 第2章工艺设计计算书 (8) 1. 经济管径的确定 (8) 2. 热力计算 (10) 3. 水力计算 (12) 4. 反输计算 (18) 5. 主要设备选型 (20) 第3章工艺流程设计 (22) 1. 工艺流程设计 (22)

2. 阴极保护计算 (22) 3. 方案的经济性分析 (23) 第4章结论 (31) 参考文献 (32)

前言 毕业设计是本科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要求将所学到的专业知识综合运用,以达到融会贯通。本次设计是进行输油管道的初步设计。主要内容包括:由经济流速确定经济管径,然后由最小输量确定加热站数以及由最大输量确定泵站数,结合沿线特征进行加热站和泵站的布置,最后进行经济性计算,确定项目的内部收益率以及净现值等。 本次设计在安家容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由于本人水平有限,缺乏现场知识,所以难免存在疏漏和错误之处,希望老师批评、指正。 第一章工艺说明书

1.工程概况及设计原则 1.1 工程概况 输油管道全长400km,设计输油能力为280万t/a。全线地形起伏不大,无翻越点。管道选取L290螺旋缝埋弧焊钢管,其最大允许承压为6.96Mpa。管道进行埋地铺设,其中心埋深为1.6m。 全线采用“从泵到泵”的密闭输送方式和先炉后泵的工艺流程,共设四座热泵站(含末站)。首站和中间站设出站调节阀,自动调节各站的出站压力,并实施水击超前保护,末站设减压装置。为防止管线因腐蚀而发生破坏,各站设阴极保护站一座。 1.2 设计原则 本设计在满足安全生产及输量要求的前提下,力求满足以下原则:(1)在遵守国家设计相关规范的前提下,选择最优工艺运行方案。(2)在保证安全可靠的基础上,尽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以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 (3)输油站的工艺流程与所采用的输油方式相适应,且便于事故的处理与抢修。 (4)注意保护环境,少占耕地,节约投资。 (5)总体设计时,统筹兼顾,远近结合,以近期为主。 2.设计原始数据 2.1 管道的设计输量 (1)最大设计输量:280万t/a 最小设计输量:190万t/a (2)运行期各年生产负荷(各年输量与最大输量的比率)如下表: (3)管道的设计压力为6.4Mpa

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知识答题竞赛答案

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 知识答题竞赛答案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答题竞赛试题姓名:单位: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45分(每题分) ⒈《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保护法》对石油天然气的保护适用是限于 ________( C ) A. 城镇燃气的管道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及境外的管道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管道 D. 城镇炼油、化工等企业厂区内的管道 ⒉我国对石油天然气管理的新特点是什么 ( C ) A. 一级登记,三级管理 B. 一级登记,一级管理 C. 三级登记,一级管理 D. 三级登记,二级管理 ⒊依照本法规定主管全国管道的保护工作的部门是( B ) A.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B. 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 C.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 D. 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 ⒋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管道保护工作的领导,督促、检查有关部门依法履行管道保护职责,组织排除管道的重大_______安全隐患。( D ) A. 各项 B. 管线 C. 内部 D. 外部 ⒌《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第二章是有关哪些方面的规定( A ) A. 管道的规划与建设 B. 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的法律责任 C. 管道运行中的保护 D. 管道建设工程与其他建设工程相遇关系的处理

⒍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盗窃、掠夺石油企业和勘查单位的原油或者其他财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 该违法行为由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依法处理 B. 追究其刑事责任 C. 情节显着轻微的,给予治安处罚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⒎在输油管道上打眼盗油的行为,以_________罪进行处理( A ) A. 盗窃罪 B. 抢劫罪 C. 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 D. 重大责任事故罪 ⒏以下查扣盗油车辆的做法正确的是( D ) A. 自己查堵 B. 自己扣押 C. 自己罚款 D. 按法定程序处置 ⒐关于全国管道发展规划及管道建设选线的规定中,不符合本法的是( D ) A. 全国管道发展规划应当符合国家能源发展规划 B. 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以及矿产资源、环境保护、水利、铁路、公路、航道、港口、电信等规划相协调 C. 管道建设的选线应避开地震活动断层和容易发生洪灾、地质灾害的区域 D. 管道建设选线方案,不可纳入当地城乡规划 ⒑根据《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第十四条的规定,管道建设使用土地,依照 ___________________等法律、行政法规执行。( A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行及维护_secret

石油天然气管道

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行及维护 一. 概述 (一)术语 1.石油天然气管道:是指石油(包括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简称管道设施),包括油气田工艺管道(包括集输、储运、初加工和注气管道)和长输(输油、输气)管道。 2.集输管道:是指采油(气)井场工艺管道、井口、计量站、接转站、联合站之间,以及联合站与首站之间的输油输 气管道

3.长输管道:是指产地、储存库、使用单位间用于商品介质的管道。 4.石油天然气站场:具有石油天然气收集、净化处理、储运功能的站、库、厂、场、油气井的统称。简称油气站场或站场。 5.含硫天然气(含硫化氢天然气):指天然气的总压等于 或高于0.4MPa ,而且该气体中硫化氢分压等于或高于0.0003MPa 。 5.湿含硫天然气;在水露点和水露点以下工作的含硫天然气 6.干含硫天然气:在水露点以上工作的含硫天然气 7.含硫干气;输送过程中不能析出液态水的含硫天然气

8.脱水天然气:脱水后含水量达到设计要求的天然气。 9.管道完整性:是指管道始终处于完全可靠的服役状态。 管道完整性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 (一)管道在物理和功能上是完整的; ( 二)管道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三)管道运营商已经并将不断采取措施防止失效事故发生。 10.管道的完整性管理:是指管道运营商持续地对管道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对策,将管道运行的风险水平始终控制在合理和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11.安全技术规范:特种设备技术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定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和相应的设计、制造、安装、修理、

油气管线安装中的安全措施(新版)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油气管线安装中的安全措施(新 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油气管线安装中的安全措施(新版) 摘要:油气作为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资源之一,其管线安装对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此,针对油气管线安装中的安全措施,本文从防腐、焊接及堵塞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油气管线;安装;安全措施 强化油气管线安装管理,提高安装质量,在提高油气生产量的同时,还能避免不必要的安全事故。这就要求相关负责人在油气管线安装中,结合每一施工环节的具体状况,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将施工风险降到最低。 1.油气管线安装中的防腐安全措施 缓蚀剂主要是为了减少油管腐蚀缓蚀剂的使用。主要的和良好的条件下保存,缓蚀剂类型,进入循环,注射速率等。低成本的技术,较低的初始投资,但过程复杂,对生产影响较大。此外,腐蚀

抑制剂不同类型不一样,通常情况下,在中性介质中多使用无机缓蚀剂,钝化和降水型;酸性介质缓蚀剂是有机化合物,但现在,根据需要在中性介质中的缓蚀剂的缓蚀剂是用于有机酸性水介质,和用于缓蚀剂添加无机盐。不同的金属原子的外层电子排布,潜在的序列、化学性质不同,在不同介质中的吸附特性是不一样的。因此,如果需要保护系统是由多种金属的腐蚀抑制剂,是很难满足要求,此时应考虑复合缓蚀剂的使用。有两种缓蚀剂注入法:(1)间歇喷射:抑制剂从管注射后,对生产有一定的影响。(2)连续注射法:主要通过对石油套管和注入阀注入缓蚀剂威尔斯或油管的油环或环形空间,油气不需要关井,因此,对生产影响不大。 2.油气管线安装中的焊接安全措施 2.1主要问题 根据服务补焊修复的需要,具有两类修复技术--套管修复和管道焊接修复安装。套管修复,是由两个半圆管对接在管外壁被修复并半套焊接在管壁和两个半圆管对接,这是整体形成与管道的运行。该方法特别适用于管道腐蚀减薄的局部加固,防患于未然。当管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在线考试题库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 在线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45分(每题分) ⒈《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对石油天然气管道的保护适用是限于( C ) A. 城镇燃气的管道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及境外的管道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管道 D. 城镇炼油、化工等企业厂区内的管道 ⒉我国对石油天然气管理的新特点是什么( C ) A. 一级登记,三级管理 B. 一级登记,一级管理 C. 三级登记,一级管理 D. 三级登记,二级管理 ⒊依照本法规定主管全国管道的保护工作的部门是( B ) A.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B. 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 C.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 D. 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 ⒋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管道保护工作的领导,督促、检查有关部门依法履行管道保护职责,组织排除管道的重大_______安全隐患。( D ) A. 各项 B. 管线 C. 内部

D. 外部 ⒌《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第二章是有关哪些方面的规定( A ) A. 管道的规划与建设 B. 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的法律责任 C. 管道运行中的保护 D. 管道建设工程与其他建设工程相遇关系的处理 ⒍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盗窃、掠夺石油企业和勘查单位的原油或者其他财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 该违法行为由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依法处理 B. 追究其刑事责任 C. 情节显着轻微的,给予治安处罚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⒎在输油管道上打眼盗油的行为,以_________罪进行处理( A ) A. 盗窃罪 B. 抢劫罪 C. 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 D. 重大责任事故罪 ⒏以下查扣盗油车辆的做法正确的是( D ) A. 自己查堵 B. 自己扣押 C. 自己罚款 D. 按法定程序处置

石油天然气长输管线施工方案

石油长输管道施工方案 工程名称:中国石油管道安装工程 施工单位(章):中国石油管道工程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 项目技术负责人: 编制人: 审核人: 1 / 75

编制时间:2016年3月31日 2 / 75

目录 1.1.编制依据4 1.2.工程施工关键点、难点分析及对策5 1.3.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划分6 2.1施工重要工序控制措施7

1.1.编制依据 1.1.1国家及石油化工部门现行的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见下表)

1.2.工程施工关键点、难点分析及对策 1.2.1该项目施工跨距较长,交叉施工作业面较多,周围无便利条件,且部分属戈壁地带,给施工组织带来较多不便,所以合理安排施工计划较为重要,以保证施工工期及质量。

1.2.2 安全要求严格(因该工程属于不停产作业),施工中不安全因素多,施工中要严格按照各项安全规定及办法执行。本次施工安全是重中之重,一定要做到各种安全措施及安全预案严谨、合理科学,确保管线运行及施工生产双安全。 1.2.3该项目施工任务量大、工期短,合理安排是保证本次施工进度的难点,在施工中采取多点作业,统一协调,充分发挥我公司资源优势,使得施工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在施工中加强及有关单位的紧密配合,随时调整施工计划,确保施工进度。 1.2.4动土项目,施工前必须及时及业主沟通,要注意地下有管道、电缆、光缆的设施,保证原设施的正常使用;在土方开挖前,必须在挖沟范围内人工挖探区,确保地下的各种设施的完整性,施工完成后还应按原地貌进行恢复。 1.2.5根据该项目特性,点多面广,施工作业面过散的具体情况,在施工准备阶段,一定做好施工的准备各项工作,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1.3. 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划分 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划分一览表

毕业设计 Z—L输油管道初步设计

毕业设计 Z—L输油管道初步设计

西南石油大学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任 务 书 二00八年二月一日

教学部于 2008 年 2 月 1 日批准指导教师发给 05 级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学生。 1、题目: Z—L输油管道初步设计

2.题目设计范畴及主要内容: 该管道的设计输量为2000万吨/年,管道全长为220km,管道的纵断面数据见表1,输送的原油性质如下:20℃的密度为860kg/m3,初馏点为81℃,反常点为28℃,凝固点为25℃。表2列出了粘温数据。 表1 沿程里程、高程数据(管道全长220km) 里程(km )0 4 5 8 11 15 17 19 21 22 高程(m)2 8 6 9 35 25 28 46 52 88 表2 粘温数据 温度(℃)28 30 35 4 4 5 5 5 5 60 粘度(cP)124. 5 11 1 83. 2 6 9 6 5 3 4 8 42. 5 本设计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 ①用经济流速确定管径,并计算该管径下的费用现值和输油成本; ②通过热力和水力计算确定该经济管径方案下的热站数和泵站数,并进行热泵站的合一; ③主要设备选择(包括泵、炉、罐、原动机);

④站址确定,在纵断面图上布站;⑤反输运行参数的确定; ⑥站内工艺流程设计;⑦方案经济效益分析。

3.设计方案及研究要求: 本次设计的题目是输油管道工艺的初步设计。长输管道的投资巨大, 需在长期的时间内保持在其经济输量范围内,才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所以 选择合适的路线走向,合理确定建设规模,选择正确的站址,对于节省投 资和运行费用,以及安全环保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长距离输油管道由输油站和线路组成。故设计的主要内容也主要关于 这两部分: 1、通过选线和管道路线的勘查,收集基本的设计参数。 2、工艺计算部分,具体包括: (1) 根据导师给的原始数据,确定进出站油温,并由此确定经济管径, 其中经济管径的确定方法最经常用的有输油成本法和费用现值法。 (2) 通过热力和水力计算及流态的判断,泵站数的确定,最终进行站 址的确定,其中按最小输量确定热站数,按最大输量确定泵站数。 (3)校核计算。包括热力、水力校核,压力越站校核,热力越站校核, 动静水压力校核,反输校核,全越站校核等。 (4) 工艺流程设计,其原则是满足各个输油生产环节的需要,中间热 泵站工艺流程应与输油方式相适应,便于事故的处理和检修,节约,和能 促进新技术新设备的采用。 4、安排任务日期: 2008 年 2 月 1 日;预计完成任务日期 2008 年 4 月 30 日;

石油天然气管道设施事故处置措施规程范本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石油天然气管道设施事故处置措施规程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15719 石油天然气管道设施事故处置措施 规程 Regulati ons for Han dli ng Accide nts of Oil and Gas Pip eli ne Facilities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石油天然气管道设施泄漏事故处置措施 (一)进入泄漏现场进行处理时,应注意安全防护 1.进入现场救援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 2.事故中心区应严禁火种、切断电源、禁止车辆进入、 立即在边界设置警戒线。 3.应使用专用防护服、隔绝式空气面具。为了在现场上 能正确使用和适应,平时应进行严格的适应性训练。立即在事故中心区边界设置警戒线。根据事故情况和事故发展,确定事故波及区人员的撤离。 4.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用水 枪、水炮掩护。 (二)泄漏源控制 1.关闭阀门、停止作业或局部停车、减负荷运行等。

2.堵漏。采用合适的材料和技术手段堵住泄漏处。 (三)泄漏物处理稀释与覆盖:向有害物蒸气云喷射雾状水,加速气体向 高空扩散。也可以在现场施放大量水蒸气或氮气,破坏燃烧条件。 二、石油天然气管道设施火灾事故处置措施(一)先控制,后消灭。针 对石油天然气火灾的火势发展 蔓延快和燃烧面积大的特点,积极采取统一指挥、以快制快; 堵截火势、防止蔓延;重点突破、排除险情;分割包围、速战速决的灭 火战术。 (二)扑救人员应占领上风或侧风阵地。 (三)进行火情侦察、火灾扑救、火场疏散人员应有针对 性地采取自我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面具,穿戴专用防护服 (四)应迅速查明燃烧范围及其周围物品的品名和主要 危险特性、火势蔓延的主要途径,燃烧产物是否有毒。 (五)正确选择最适合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火势较大时,

天然气管道施工规范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10.2.14 燃气引入管敷设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燃气引入管不得敷设在卧室、卫生间、易燃或易爆品的仓库、有腐蚀性介质的房间、发电间、配电间、变电室、不使用燃气的空调机房、通风机房、计算机房、电缆沟、暖气沟、烟道和进风道、垃圾道等地方。 2 住宅燃气引入管宜设在厨房、走廊、与厨房相连的封闭阳台内(寒冷地区输送湿燃气时阳台应封闭)等便于检修的非居住房间内。当确有困难,可从楼梯间引入,但应采用金属管道和且引入管阀门宜设在室外。 3 商业和工业企业的燃气引入管宜设在使用燃气的房间或燃气表间内。 4 燃气引入管宜沿外墙地面上穿墙引入。室外露明管段的上端弯曲处应加不小于DN15清扫用三通和丝堵,并做防腐处理。寒冷地区输送湿燃气时应保温。 引入管可埋地穿过建筑物外墙或基础引入室内。当引入管穿过墙或基础进入建筑物后应在短距离内出室内地面,不得在室内地面下水平敷设。 10.2.15 燃气引入管穿墙与其他管道的平行净距应满足安装和维修的需要,当与地下管沟或下水道距离较近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10.2.16 燃气引入管穿过建筑物基础、墙或管沟时,均应设置在套管中,并应考虑沉降的影响,必要时应采取补偿措施。 套管与基础、墙或管沟等之间的间隙应填实,其厚度应为被穿过结构的整个厚度。 套管与燃气引入管之间的间隙应采用柔性防腐、防水材料密封。 10.2.17 建筑物设计沉降量大于50mm时,可对燃气引入管采取如下补偿措施: 1 加大引入管穿墙处的预留洞尺寸。 2 引入管穿墙前水平或垂直弯曲2次以上。 3 引入管穿墙前设置金属柔性管或波纹补偿器。 10.2.18 燃气引入管的最小公称直径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输送人工煤气和矿井气不应小于25mm; 2 输送天然气不应小于20mm; 3 输送气态液化石油气不应小于15mm。 10.2.19 燃气引入管阀门宜设在建筑物内,对重要用户还应在室外另设阀门。 10.2.20 输送湿燃气的引入管,埋设深度应在土壤冰冻线以下,并宜有不小于0.01坡向室外管道的坡度。 10.2.21 地下室、半地下室、设备层和地上密闭房间敷设燃气管道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油气管道输送习题集

天然气管道输送 第一章天然气输送概述 1、什么是天然气虚拟临界常数,在实际中有何应用? 2、根据热力学稳定判据,推导RK、SRK和PR状态方程的2个参数a、b的表达式。 3、按照压缩系数方程RK、SRK、PR和BWRS,编程计算不同压力和温度下的压缩系数,并说明它们的大致使用范围。 4、什么是气体的对比态原理,在实际中有何应用? 5、根据气体焓和熵的热力学关系,利用RK、SRK、PR状态方程分别推导实际气体焓和熵的计算公式。 6、根据表1-1和表1-2所提供的不同气田天然气组分,分别按照式1-95和1-102计算不同压力和温度下的气体焓和熵,并与按照图法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 7、根据热力学关系,证明气体质量定压热容和质量定容热容满足式1-108。 8、根据气体热力学关系,证明气体焦耳-汤姆逊系数满足式1-119。 9、如何用RK、SRK、PR状态方程来计算气体的质量定压热容、质量定容热容和焦耳-汤姆逊系数? 10、什么是燃气的燃烧值?在实际生产中为什么采用低热值而不是高热值? 11、什么是燃气的爆炸极限?惰性气体含量对爆炸极限有何影响? 12、定性说明温度对液体和气体粘度的不同影响。 13、根据粘度计算方法,编程计算天然气在不同压力和温度下的粘度。 14、什么是气体的导热系数?给出计算实际气体导热系数的步骤并编程。 15、什么是天然气的水露点和烃露点?说明确定水露点和烃露点的几种方法。 16、如何根据平成常数列线图计算天然气的烃露点? 17、试说明气体流动连续方程1-159、运动方程1-161和能量方程1-163的物理意义和适用条件。

第二章输气管水力计算 1、在什么情况下,输气管的流量计算公式中可以忽略速度变化对流量的影响? 2、为什么管道沿线地形起伏、高差超过200m以上,要考虑地形对工艺参数Q或P的影响? 3、公式2-53~2-62适用于何种流态?若管内实际流动偏离该液态,应如何处理? 4、为什么干线输气管道采用高压输气较为经济? 5、对于已建成的一条输气管道,若要增大输气量,其扩建工程可以采用哪些措施? 6、流量系数法能解决哪些复杂输气管道的设计计算? 7、用公式2-112、2-115、2-120、2-124计算的流量是整个输气管道的通过能力,这一说法是否正确?试说明用上述任意一个公式计算沿线既有分气工况又有进气工况时的步骤,并编写计算机程序。 8、试说明沿线有进、分气直线的环形输气管网如何设计? 9、如图所示,已知管道起点压力P Q = 4.0 MPa,重点压力P Z = 3.0 MPa,气体压缩系数Z=0.95,气体密度Δ= 0.6,气体温度T = 293K,求同径管管径D和节点压力P1、P2。 第三章输气管道热力计算 1、根据第二章所给的气体压力沿管道分布关系,由式3-10推导气体温度沿管道变化的计算公式。 2、若考虑气体质量定压热容和焦耳-汤姆逊系数随压力和温度变化,如何根据式3-10或3-12计算气体温度沿线变化? 3、在什么条件下,埋地输气管道中气体温度会低于地温? 4、试定性说明地温变化、土壤湿度变化如何影响埋地输气管道总传热系数? 5、在什么条件下,输气管道中会形成水合物?如何判断输气管道中形成水合物? 6、已知天然气组分如下表,试按照经验图解法、相平衡法和热力学统计学法计算压力为5 MPa和10 MPa时形成水合物的最高温度,计算温度为270K和300K时形成水合物的最低压力。

天然气管道安装的要求

天然气管道安装的要求 1、住宅燃气引入管宜设在厨房、走廊、与厨房相连的封闭阳台内(寒冷地区输送湿燃气时阳台应封闭)等便于检修的非居住房间内。当确有困难,可从楼梯间引 入,但应采用金属管道和且引入管阀门宜设在室外。 2、商业和工业企业的燃气引入管宜设在使用燃气的房间或燃气表间内。 3、燃气引入管宜沿外墙地面上穿墙引入。室外露明管段的上端弯曲处应加不小 于DN15清扫用三通和丝堵,并做防腐处理。寒冷地区输送湿燃气时应保温。 引入管可埋地穿过建筑物外墙或基础引入室内。当引入管穿过墙或基础进入建筑 物后应在短距离内出室内地面,不得在室内地面下水平敷设。 4、燃气引入管不得敷设在卧室、卫生间、易燃或易爆品的仓库、有腐蚀性介质的房间、发电间、配电间、变电室、不使用燃气的空调机房、通风机房、计算机房、 电缆沟、暖气沟、烟道和进风道、垃圾道等地方。 5、燃气引入管穿墙与其他管道的平行净距应满足安装和维修的需要,当与地下管沟或下水道距离较近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6、燃气引入管穿过建筑物基础、墙或管沟时,均应设置在套管中,并应考虑沉降的影响,必要时应采取补偿措施。套管与基础、墙或管沟等之间的间隙应填实, 其厚度应为被穿过结构的整个厚度。套管与燃气引入管之间的间隙应采用柔性防 腐、防水材料密封。 7、建筑物设计沉降量大于50mm时,可对燃气引入管采取如下补偿措施: (1)、加大引入管穿墙处的预留洞尺寸。 (2)、引入管穿墙前水平或垂直弯曲2次以上。 (3)、引入管穿墙前设置金属柔性管或波纹补偿器。 8、燃气引入管的最小公称直径应符合下列要求: (1)、输送人工煤气和矿井气不应小于25mm; (2)、输送天然气不应小于20mm; (3)、输送气态液化石油气不应小于15mm。 9、燃气引入管阀门宜设在建筑物内,对重要用户还应在室外另设阀门。 10、输送湿燃气的引入管,埋设深度应在土壤冰冻线以下,并宜有不小于0.01坡向室外管道的坡度。 11、地下室、半地下室、设备层和地上密闭房间敷设燃气管道时,应符合下列要 求: (1)、净高不宜小于2.2m。 (2)、应有良好的通风设施,房间换气次数不得小于3次/h;并应有独立的事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