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习题课例题教学内容

成本会计习题课例题教学内容
成本会计习题课例题教学内容

成本会计习题课例题

材料费用习题习题一练习材料按定额比例分配资料: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耗用原材料费用共计62 400元。本月投产甲产品220件,乙产品100元。要求:采用原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甲、乙产品实际耗用原材料费用。习题二练习材料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资料: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某种原材料费用10 500元。单件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甲产品15公斤,乙产品12公斤。产量:甲产品100件,乙产品50件。要求:按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计算甲乙产品实际耗用原材料费用。习题三练习编制原材料费用分配表。资料:某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B两种产品,根据领料单凭证归类汇总后,编制下列原材料耗用表:表3-1 原材料名称甲材

料乙材料丙材料丁材料计划单位成本A产品消耗定额340 60 10 6 B产品消耗定额350 50 8 2 实际消耗总量74 480 11 400 1 862 840 本月投产A产品100件,B产品120件。材料成本差异为节约5%。要求:编制原材料费用分配表,计算A、B产品原材料实际费用。习题四练习领用和摊销低值易耗品的核算。资料:长征工厂4月份发出低值易耗品一批,价值共计12 0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领用8 100元,辅助生产车间领用2 40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领用1 500元。分3个月摊销。要求:编制领用和摊销低值易耗品的会计分录。习题五某工业企业按计划成本进行包装物日常合算,采用五五摊销法摊销。某月借给购货单位包装物20个,计划成本共计600元;从购货单位收回这种包装物5个,计划成本共计150元;用现金支付的出借包装物的修理费40元。该月包装物的成本差异率为超支3%。要求:

编制该月有关包装物的有关会计分录。人工费用习题习题一练习按定额工时分配工资费用,编制会计分录。资料:根据本月份工资结算凭证汇总的工资费用为: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生产工人的计时工资共计48 160元,管理人员工资1 840元。甲产品完工10 000件,乙产品完工8 000件。单件产品工时定额:甲产品小时,乙产品3小时。要求: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甲乙产品生产工人的工资,编制工资分配的会计分录。 1 习题二练习按实际工时分配工资费用,编制会计分录。资料: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实际工时为:甲产品24 000小时,乙产品31 000小时,丙产品35 000小时。根据工资结算汇总的工资费用为:基本生产车间生产产品的工人的工资为22 500元,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3 500元,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2 000元,专设销售机构人员2 000元。要求:编制分配工资费用的会计分录;甲乙丙

产品的生产工人的工资按实际工时分配。习题三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6月份生产甲产品120件,每件实际工时6 000小时;乙产品250件,每件实际工时4 000小时,本月应付工资的资料如下表所示:部门及用途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工资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机修车间生产工人工资机修车间管理人员工资供水车间生产工人工资供水车间管理人员工资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工资合计管理人员工资金额86 000 5 20010 000 2 500 4 400 1 200 4 000113 300生产工人工资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职工福利费按工资总额的14%计提。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工资费用分配表和计提职工福利费分配表,并编制有关会计分录。辅助生产费用习题习题一练习辅助生产费用发生的核算。资料:某企业生产车间生产低值易耗品——专用工具一批。本

月发生费用如下:生产专用工具领用原材料6 800元,车间一般性耗费600元;生产工人工资6 400元,其他人员工资1 000元;按工资总额14%的比例提取应付福利费;燃料和动力费2 800元,银行转账支付;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 2 2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修理费、水费、邮电费、办公费、劳动保护费等,共计1 600元;结转辅助生产的间接费用;专用工具完工,结转实际成本;要求:按成本项目设置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单独核算辅助生产制造费用。编制会计分录。 2 习题二、练习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的直接分配法。资料:某企业设有修理和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修理车间本月发生费用4 510元,提供修理劳务量2 600小时,其中:为运输部门修理400小时,为基本生产车间修理2 000小时,为行政管理部门修理200小时,修理费用按修理工时比例分配。运输部门本月发生的费用7 920元,运输材料物资等7

500吨公里,其中:为修理车间提供运输劳务300吨公里,为基本生产车间提供运输劳务5 200吨公里,为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提供运输劳务 2 000吨公里。要求: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修理、运输费用,编制对外分配的会计分录。习题三练习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的交互分配法。资料:某企业设置修理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修理车间本月发生的费用19 000元,提供修理劳务20 000小时,其中:为运输部门修理1 000小时,为基本生产车间修理16 000小时,为行政管理部门修理3 000小时。运输部门本月发生的费用20 000元,提供运输40 000公里,其中:为修理车间提供运输劳务1 500公里,为基本生产车间提供运输劳务30 000公里,为行政管理部门提供运输劳务8 500公里。要求:采用交互分配法计算分配修理、运输费用,编制会计分录。习题四练习编制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表。资料:某企业辅助生产修理车间和供电车

《成本会计》计算题题库(含答案)

《成本会计》计算题题库参考答案 1、某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共计生产工时25000小时,其中:甲产品5000小时,乙产品10000小时,丙产品10000小时。本月发生各种间接费用如下:(1)以银行存款支付劳动保护费2400元; (2)车间管理人员工资3000元; (3)按车间管理人员工资的14%提取福利费; (4)车间消耗材料2000元; (5)车间固定资产折旧费1800元; (6)预提修理费800元; (7)本月摊销保险费600元; (8)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运输费)转入1400元; (9)以银行存款支付办公费、水电费、邮电费及其他支出等共计188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制造费用发生和分配的会计分录。(“基本生产成本”列明细帐)答:(1)借:制造费用2400 (2)借:制造费用3000 贷:银行存款2400 贷:应付工资3000 (3)借:制造费用420 (4)借:制造费用2000 贷:应付福利费420 贷:原材料2000 (5)借:制造费用1800 (6)借:制造费用800 贷:累计折旧1800 贷:预提费用800 (7)借:制造费用600 (8)借:制造费用1400 贷:待摊费用600 贷:辅助生产成本1400 (9)借:制造费用1880 贷:银行存款1880 本月制造费用合计=2400+3000+420+2000+1800+800+600+1400+1880=14300 制造费用分配率=14300/(5000+10000+10000)=0.572 甲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5000*0.572=2860 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10000*0.572=5720 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10000*0.572=5720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2860 —乙产品5720 —丙产品5720 贷:制造费用14300 2、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共同耗用燃料费用,其实际成本为29000元。两种产品的燃料费用定额为:A产品20元、B产品15元;当月的实际产量为:A产品500件、B 产品300件。 要求:(1)采用定额费用比例法分配燃料费用; (2)编制耗用燃料的会计分录(分录中列示到明细科目及成本项目;该企业成本明细帐不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不专设“燃料”总帐)。

成本管理会计作业

一、练习材料费用的分配 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A、B两种原材料。甲产品投产200件,原材料单件消耗定额为:A材料8公斤,B材料6公斤;乙产品投产100件,原材料单件消耗定额为:A材料2公斤,B材料4公斤。原材料的计划单价为:A材料1元,B材料2元。材料成本差异率均为-1%。甲乙两种产品实际消耗A材料1836公斤,B材料1568公斤。 要求: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分配甲、乙两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 二、练习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某企业2012年5月材料耗用汇总情况如下: 材料领用汇总表 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B产品共同耗用材料,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两种产品的产量资料及定额资料如下:A产品产量600件,材料单位耗用定额7.5千克;B产品产量500件,材料单位耗用定额6千克。 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编制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 2、根据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三、练习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核算 1、资料:某工业企业2000年12月31日以前对发出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2001年1月1日起改为后进先出法。该企业2001年1月1日存货的账面余额为112 500元,结存数量为1250;1月6日购入2000吨,每吨单价92元;1月14日发出3000吨存货;1月20日又购入1300吨存货,单价93元。该企业采用永续盘存制。 2、要求: (1)计算该企业2001年1月31日存货的账面余额。 (2)比较由于改变存货计价方法后对期末存货价值的影响。 四、资料: 某企业生产A 、B 两种产品,共同耗用燃料费用,其实际成本为29000元。两种产品的单位燃料费用定额为A 产品20元,B 产品15元;当月的实际产量为A 产品500件,B 产品300件。 要求: ①采用定额费用比例法分配燃料费用; ②编制耗用燃料的会计分录(分录中列示到明细科目及成本项目;该企业成本明细账不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不专设“燃料“总账。 五、练习工资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某企业2012年8月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工资为12500元,规定按定额工时比例在甲、乙两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甲产品工时定额为20500小时,乙产品工时定额为10750小时;辅助生产车间生产工人和管理人员工资为2800元;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为1900元;行政管理人员工资

成本会计计算题复习

第五章习题册P49 1、某车间生产甲、乙产品,共消耗原材料2000千克,单价20元,原材料费用合计40000元。本月投产甲产品300件,乙产品200件,甲产品单位消耗定额10千克,乙产品为25千克。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材料定额耗用量的比例分配材料费用 第五章习题册P49 2、某企业生产丙、丁两种产品领用C、D两种材料,实际成本总计66480元。本月投产丙产品200件,丁产品100件。丙产品的消耗定额为:C材料5千克,D材料8千克;丁产品的消耗定额为:C材料7千克,D材料9千克。C、D两种材料的计划单价分别是12元和14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产品材料定额成本的比例分配每种产品应承担的材料费用。 习题册P50 3、职工王强月标准工资为941.40元,本月份日历日数为30天,共9个休息日,该职工病假7天(其中有2天是休息日),本月份出勤16天。王强本月份奖金200元,津贴和补贴280元,星期天加班两天,病假支付标准为标准工资的80%。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日工资计算的三种方法,分别计算王强本月份的应付职工薪酬(采用月薪制计算) 习题册P50 4、职工张丽新6月份加工甲,乙两种产品,加工加工甲产品300件,乙产品150件。验收时发现甲产品有废品30件,其中废料为10件,工废20件;乙产品全部合格。该职工的小时工资率为5元,甲产品的定额工时为30分钟,乙产品的定额工时为2小时。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张丽本月份的应付计件工资。 5、某企业的一个生产小组,本月份生产A产品2000件,每件计件单价为8元。该小组共有职员5人,每位职员的小时工资率分别为张刚强6元,李金明7元,王码6元,孙晓鹏8元,赵越8.8元。本月份的工作时间张刚强180小时,李金明175小时,王码160小时,孙晓鹏169小时,赵越182小时 要求:分局上述资料,计算小组应得的计件工资,并采用计件工资和计时工资的比例计算每一位职员应得的计件工资,并将计算的结果填入下表.

成本会计试题及答案

成本会计 一、单项选择题 2、成本会计有狭义成本会计和广义成本会计之分,所谓狭义成本会计就是指(A)。 A、成本核算 B、成本预测 C、成本控制 D、成本考核和分析 4、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结果比较准确,但分配计算过程较复杂的分配方法是()。 A、计划成本分配法 B、顺序分配法 C、代数分配法 D、交互分配法 5、可以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的材料费用是()。 A、为组织管理生产用的机物料 B、为组织管理生产用的低值易耗品 C、生产过程中间接耗用的材料 D、直接用于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 6、企业生活福利部门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应借记的科目是()。 A、应付福利费 B、职工福利基金 C、管理费用 D、生产成本 7、将辅助生产的计划成本分配转出数与辅助生产的实际成本的差额,全部计入了管理费用的分配方法是()。 A、顺序分配法 B、交互分配法 C、计划成本分配法 D、代数分配法 8、企业大量简单生产一种产品,所耗原料和加工工艺相同,但是质量不同,有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四个等级。会计应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A、品种法 B、分批法 C、分步法 D、分类法 9、如果某种产品所耗原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很大,在产品成本的确定可使用的方法是()。 A、约当产量法 B、在产品按固定成本法

C、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算法 D、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法 10、在实际工作中,工业企业的产品成本包括()。 A.废品损失B.产品销售费用C.行政管理费用D.筹集资金费用 11、成本还原是指从( )生产步骤起,将其耗用上一步骤的自制半成品的综合成本,按照上一步骤完工半成品的成本项目的比例分解还原为原来的成本项目。 A、最前一个 B、中间一个 C、最后一个 D、随意任选一个 12、基本生产车间照明用电费应借记()。 A.“管理费用”科目B.“基本生产成本”科目 C.“制造费用”科目D.“车间经费”科目 13、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应以()。 A、每种产品设置成本计算单 B、每批产品设置成本计算单 C、产品类别设置成本计算单 D、产品生产步骤设置成本计算单 14、产品成本计算的最基本的方法是()。 A、分类法 B、分步法 C、分批法 D、品种法 15、期末在产品数量较多、期初期末数量变化较大、各项成本项目所占比重较均衡,应选择哪一种划分生产费用的方法是()。 A、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 B、约当产量比例法 C、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D、定额比例法 二、多项选择题 2、下列哪些项目是将费用按经济用途划分 A、制造费用 B、固定费用 C、直接材料 D、间接费用 E、直接人工

成本管理会计作业4

单项选择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根据顾客的不同需求,区别对待,采用不同的定价方式,属于下列哪种定价策略。( B ) A. 竞争导向的定价策略 B. 需求导向的定价策略 C. 利益导向的定价策略 D. 成本导向的定价策略 满分:2 分 2. 在项目投资决策的现金流量分析中使用的“营运成本”是指( B )。 A. 全部成本 B. 付现成本 C. 变动成本 D. 固定成本 满分:2 分 3. 下列项目中,不属于现金流出项目的是( D )。 A. 经营成本 B. 建设投资 C. 各项税款 D. 折旧费 满分:2 分 4. 现代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包括预测决策会计、业绩评价会计和( A )。 A. 规划控制会计 B. 成本会计 C. 内部会计 D. 外部会计 满分:2 分 5. 责任会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的产生。

A. 分权管理 B. 集权管理 C. 跨国经营 D. 多元化经营 满分:2 分 6. 在长期投资决策的评价指标中,那个没考虑货币资金的时间价值( C )。 A. 内含报酬率 B. 净现值 C. 平均报酬率 D. 获利指数 满分:2 分 7. 经营预测的方法分为两大类,是指定量分析法和( B )。 A. 平均法 B. 定性分析法 C. 回归分析法 D. 指数平滑法 满分:2 分 8.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产品的单价越高,将导致保本点(B )。 A. 升高 B. 降低 C. 不变 D. 没影响 满分:2 分 9. 按照收入来源的性质不同,利润中心可以分为自然利润中心和( A )两类 A. 人为i利润中心

B. 独立利润中心 C. 投资性利润中心 D. 经营性利润中心 满分:2 分 10. 下列适用于销售波动较大的产品的预测方法的是( C )。 A. 算术平均法 B. 移动平均法 C. 移动加权平均法 D. 指数平滑法 满分:2 分 11. 制造成本和非制造成本是根据成本按其( B )分类的。 A. 应用情况 B. 经济用途 C. 与决策的关系 D. 发生可否加以控制 满分:2 分 12. ( B )要求在成本管理中,企业控制人员对控制标准以内的问题不需逐项过问,而是重 点关注异常的关键性问题。 A. 经济效益原则 B. 例外管理原则 C. 全面性原则 D. 权责利相结合原则 满分:2 分 13. 管理会计服务侧重于( D )。 A. 股东 B. 外部集团 C. 债权人

《成本会计》计算题.doc

成本会计计算及表格练习题 1、.200×年某工业企业的第一基本生产车间年度计划大修理费用为36000元,当年9月份, 该车间以支票实际支付的大修理费用为34500元。 要求:(1)编制1月份起到9月份止每月预提大修理费用的会计分录; (2)编制9月份实际支付大修理费用的会计分录; (3)编制10月份到12月份每月应计提大修理费用的会计分录。 2、.某企业将一批库存未用过的包装物出借给一业务单位,该包装物按实际成本计价、采用五五摊销法核算,其实际成本为10000元。出借包装物收回时已损坏,作正常报废处理。报废时残料计价300元入库。要求:编制包装物出借、摊销、报废、注销时的会计分录。 40.某企业A产品分两道工序完成,材料是在每道工序开始时一次投入。各工序的材料消耗定额和月末在产品数量如下表: A产品月初在产品原材料费用4225元,本月原材料费用7800元,本月完工产品400件。 要求:(1)按原材料投入程度计算各工序产品的投料率; (2)计算各工序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3)计算原材料费用分配率以及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 3、.某工业企业生产甲种产品1000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不可修复废品100件。该企业按所耗实际费用核算废品的生产成本。合格品和废品的总的生产费用为:原材料费用125000元,工资及福利费5000元,制造费用60000元,合计190000元。耗费的总工时为2000小时,其中,合格品1850小时,废品150小时。废品回收的残料计价1500元。原材料费用按合格品数量和废品数量比例进行分配;其它费用按生产工时进行分配。 要求:(1)编制不可修复废品损失计算表; (2)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成本会计品种法习题

品种法习题 资料:某厂为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的企业,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企业设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还设有一个辅助生产车间-运输车间。该厂200×年5月份有关产品成本核算资料如下: 1、产量资料见下表(单位:件): 2、月初在产品成本见下表: 3、该月发生生产费用: (1)材料费用。生产甲产品耗用材料4410元,生产乙产品耗用材料3704元,生产甲乙产品共同耗用材料9000元(甲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为3000千克,乙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为1500千克)。运输车间耗用材料900元,基本生产车间耗用消耗性材料1938元。 (2)工资费用。生产工人工资10000元,运输车间人员工资800元,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600元。 (3)其他费用。运输车间固定资产折旧费为200元,水电费为160元,办公费为40元。基本生产车间厂房、机器设备折旧费为5800元,水电费为260元,办公费为402元。 4、工时记录。甲产品耗用实际工时为1800小时,乙产品耗用实际工时为2200小时。 5、本月运输车间共完成2100公里运输工作量,其中:基本生产车间耗用2000公里,企业管理部门耗用100公里。 6、该厂有关费用分配方法: (1)甲乙产品共同耗用材料按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 (2)生产工人工资按甲乙产品工时比例分配; (3)辅助生产费用按运输公里比例分配; (4)制造费用按甲乙产品工时比例分配; (5)按约当产量法分配计算甲、乙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甲产品耗用的材料随加工程度陆续投入,乙产品耗用的材料于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要求:采用品种法计算甲、乙产品成本。(附表) 答案如下: 材料费用分配表 单位: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10410 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6704 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900 制造费用1938 贷:原材料19952 工资费用分配表 单位: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4500 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5500 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800 制造费用1600

成本会计练习题8答案

成本会计练习题八 一、某企业生产的甲产品,顺序经过一、二、三等三个基本生产车间加工完成,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各车间在产品完工率均为50%,某月份有关资料如下: 要求:()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甲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根据计算结果编制该月甲产品成本汇总表。 (2)各步骤工时定额资料为:一步骤50小时,二步骤30小时,三步骤20小时。采用品种法计算甲产品成本。 (1)平行结转法 一车间成本计算单 产成品:200件 一车间广义在产品按投料率计算的约当产量=(60+ 10)+ 20X 100 %= 90 一车间广义在产品按完工率计算的约当产量=(60+ 10)+ 20X 50%= 80 二车间成本计算单 产成品:200件 二车间广义在产品按完工率计算的约当产量= 60 + 10 X 50%= 65

三车间成本计算单 产成品:200件 50 %= 30 三车间广义在产品按完工率计算的约当产量= 60 (2)品种法

品种法 成本计算单 二、某企业的甲产品连续经过两个车间加工完成。第一车间又分为三个生产工序。一车间完工半成品全部转 入第二车间加工。该企业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期末在产品成本计算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直接 材料在开工时一次投入。本月有关资料如下: )生产成本资料(单位:元) 期初在产品(见成本计算单) (4) 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资料 第二车间月末在产品完工率按50%计算,第一车间月末在产品在各工序的分布及各工序单位定额工时如下表: 一车间在产品约当产量计算表

一车间20xx年x月完工: 在产: 二车间20xx年x月完工: 在产: ①计算第一车间在产品约当产量 一车间在产品约当产量计算表 ②计算第一车间半成品成本 成本计算单 一车间20XX年X月完工:400 直接材料=60000+( 400+ 200)= 100

成本会计习题及答案77684

《成本会计》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阶段 一、单项选择题 1.一般说来,实际工作中的成本开支范围与理论成本包括的内容是()。 A.有一定差别的 B.相互一致的 C.不相关的 D.相互可以替代的 2.所谓理论成本,就是按照马克思的价值学说计算的成本,它主要包括()。 A.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 B.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C.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D.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3.制造成本是指为制造产品而发生的各种费和总和,包括()。 A.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B.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期间费用 C.直接材料、直接人工 D.全部制造费用和期间费用 4.实际工作中的产品成本是指()。 A.产品的制造成本 B.产品所耗费的全部成本 C.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已经耗费的,用货币额表现的生产资料价值与相当于工资的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总和 D.产品生产的变动成本 5.在成本会计的各个环节中,()是基础。 A.成本预测 B.成本决策 C.成本计划 D.成本核算 6.成本会计的任务由()的要求所决定。 A.企业经营管理 B.成本会计的对象 C.成本会计核算 D.降低成本、费用 7.集中核算方式和分散核算方式是指()的分工方式。 A.企业内部各级成本会计机构 B.企业内部成本会计职能 C.企业内部成本会计对象D.企业内部成本会计任务 8.企业在成本分析的基础上,定期对成本计划及其有关指标实际完成情况进行考察和评价,该环节被称为()。 A.成本预测 B.成本决策 C.成本控制 D.成本考核 二、判断题 1、因为成本是产品价值的组成部分,所以成本必然会通过销售收入得到补偿。 2、从理论上讲,商品价值中的补偿部分,就是商品的理论成本。 3、企业应根据外部有关方面的需要来组织成本会计工作。 4、成本会计的决策职能是预测职能的前提。 5、工业企业发生的各项费用都应计入产品成本。 6、随着成本概念的发展、变化,成本会计的对象和成本会计本身也相应地发展、变化。 7、在成本会计的各个环节中,成本预测是基础。 8、在实际工作中,确定成本的开支范围应以成本的经济实质为理论依据。 9、产品成本也就是产品的制造成本。 10、产品成本是生产产品时发生的各种制造费用之和。 第二阶段 一、单项选择题 1.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做好的基础工作是()。 A.划分各种费用界限B.确定成本计算对象C.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工作D.各种费用的分配 2.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成本项目的是()。 A.废品损失 B.税金 C.提取的折旧费 D.期间费用 3.下列应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费用是()。

成本会计习题练习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8) 资料:湘沙工厂设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大量生产A、B两种产品,还设有供电、机 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该厂实行一级成本核算,由厂部财会部门集中按产品品种计算成本。有关资料如下: 3、各项费用分配方法 (1)A、B两产品共同耗用的原材料费用按各产品直接耗用材料比例进行分配。 (2)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工资及提取的福利费按A、B两产品本月实际生产工时分配。(3)辅助生产费用按计划成本分配,每度电计划成本为1元,机修车间每小时计划成本为4元,成本差异全部由管理费用列支。 辅助生产车间的生产量与各车间耗用量如下: 、产品生产共同耗电按产品实际工时分配) (4)制造费用按A B产品实际工时分配。 (5)月末在产品按约当产量法计算,A、B两产品原材料均系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均按50%十算。 (6)辅助生产车间的间接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账户核算。 4、本期生产费用发生情况如下: (1 )根据本月份现金付款凭证,汇总各部门发生的生产费用如下:

(2)根据本月份银行存款付款凭证汇总各部门发生的生产费用如下: (3)根据本月份工资结算汇总表,汇总各车间、部门工资及其他薪酬费用如下: 生产工人工资、其他薪酬费用分配表单位:元

⑷各车间、部门计提的折旧费如下: (5)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汇总各部门耗用材料如下:

(6)本月应摊销的费用

合计 会计分录: 基本生产成本一A 产品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 制造费用

基本生产成本一B 产品 200件 期末在产品:60件 产品成本计算单 单位:元 完工:80件 B 30会计分录:

成本会计练习题1答案

成本会计练习题1答案 1、某企业有供水、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供电车间本月发生生产费用 为24000元,供水车间本月发生生产费用为64000元,两车间本期提供的劳 每度电计划价0.7元;每吨水计划价1元。要求: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并进行帐务处理。 辅助生产计划成本法成本计算表 2、某厂基本生产一车间生产A、B两种产品,本月A产品领用甲材料4500元,B产品领用乙材料3800元,A、B两种产品共耗用丙材料400公斤,每公斤单价8元,A产品本月投产100件,丙材料消耗定额50公斤;B产品本月投产150件,丙材料消耗定额20公斤。要求:用定额耗用量法分配材料费用,计算A、B两种产品各自负担的材料费。

丙材料费用分配率=400*8/(100*50+150*20)=0.4 A产品的材料费=0.4*5000+4500=6500(元) B产品的材料费=0.4*3000+3800=5000(元) 3、本月完工产品1000件,月末在产品400件(完工程度为50%),已知:月初在产品原材料成本为5000元,本月发生原材料费用为23000元,原材料于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月初工资费用1000元,本月发生工资费用6200元。要求: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和完工产品成本。 材料费分配率=(5000+23000)/(1000+400)=20 完工产品的材料费=20*1000=20000(元) 月末在产品的材料费=20*400=8000(元) 工资费分配率=(1000+6200)/(1000+400*50%)=6 完工产品的工资费=6*1000=6000(元) 月末在产品的工资费=6*200=1200(元) 完工产品总成本=20000+6000=26000(元) 月末在产品的总成本=8000+1200=9200(元) 4、某厂本月生产甲产品实际耗用1200工时,生产乙产品实际耗用1800工时,生产工人工资总额54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21000元,行政人员工资30000元。要求:分配工资并进行帐务处理。 工资费分配率=54000/(1200+1800)=18 甲产品的工资费=18*1200=21600(元) 以产品的工资费=18*1800=32400(元)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21600 —乙32400 制造费用21000 管理费用30000 贷:应付工资105000 5、资料:某企业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该企业本月生产甲产品,生产过程顺序经过第一、二、三个生产车间,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法。 (1)产量记录 (2)成本资料:

成本会计习题答案doc资料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成本会计专升本作业题答案 作业题(一)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成本的经济实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创造 的价值的货币表现。也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 2、费用要素:工业企业发生的各种费用按其经济内容划分,主要有劳动对象方面费用、劳动 手段方面费用和活劳动方面费用,这三大费用构成费用要素。(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其经济内容所作的分类)。 3、直接分配法: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或产品的情况,而是将各辅助生产 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收益单位。 4、废品损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以及可修 复废品的修复费用,扣除回收的废品残料价值和应收赔款后的损失。 5、成本报表:是根据日常成本核算资料定期编制,用以反映产品成本的构成及其水平,考核 和分析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的书面报告。商品产品成本表:是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全部商品产品的总成本以及各种主要商品产品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的报表。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是反映各种主要产品单位成本的构成和各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执行情况的报表。 二、判断 1.成本属于价值范畴,成本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错) 2.核算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体现了权责发生制原则。(对) 3.季节性生产企业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账户,期末结转以后可能有余额。(错) 4.按产品生产工人工资的一定比例提取的应付福利费,可以与其工资合并计入直接人工费用成本项目。(对) 5.采用一次交互分配法,交互分配以后各辅助生产单位的待分配费用,应分配给全部受益对象。(错) 6.销售后发现的废品,包括废品的生产成本和运输费用等,都应列作废品损失。(错) 7.企业应当按照制造费用项目设置制造费用明细账。(错)

成本管理会计课后习题答案

第四章 习题二:练习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 (1)本月人工费用分配率=18700÷(1240+1660+500)=5.5 #101:1240×5.5=6820 #201:1660×5.5=9130 #301:500×5.5=2750 本月制造费用分配率=20400÷(1240+1660+500)=6 #101:1240×6=7440 #201:1660×6=9960 #301:500×6=3000 (2)101#产品成本=8台成本+12台成本=8台计划成本+(1月份投入成本+2月份投入成本-8台计划成本+3月份投入成本)=(1月份成本+2月份成本+3月份成本)=12000+38000+2200+8800+1980+6020+20000+6820+7440=103260 101产品单位成本=103260÷20=5163 本月完工12台成本=1月份投入成本+2月份投入成本-8台计划成本+3月份投入成本=103260-27600-7100-6160=62400元 201#完工产品成本=(9300+1060+1100+15000+9130+9960)=45550 单位成本=45550÷30=1518.3 (3)借:库存商品——A产品62400 ——B产品45550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107950 习题三成本计算的简化分批法 采用简化分批法,要累积三个数字:累积制造费用、累积每个批次产品的总工时、累积全部批次的总工时,要注意简化分批法只和分配间接费用有关系 1、直接材料成本的分配 (1)701七月份投产,八月全部完工,原材料成本=12400+10600=23000元 (2)702原材料成本七月投入30800元,一次性投入,完工3件的成本=30800元÷8件×3件=11550元 (3)703投入原材料25000元 2、累积工时的计算 701累积工时=1020+1780=2800 702累积工时=4140+5560=9700 703累积工时=1200 各批次累积生产工时=2800+9700+1200=13700小时 3、直接人工的分配 累积工资薪酬=24800+36850=61650元 工资薪酬的累积分配率=61650÷13700=4.5元/小时 701应负担工资薪酬=2800×4.5= 12600元 702完工的3件产品应负担工资薪酬=6800×4.5= 30600元 703未完工,不计算 4、制造费用的分配 累积工资薪酬=27920+48800=76720元

成本会计计算题及答案

38.某工业企业某车间生产甲种产品300件,生产过程中发现其中10件为不可修复废品。各种费用分配表中列示甲种产品不可修复废品的定额成本资料为:每件原材料费用定额200元;每件定额工时为20小时;每小时工资及福利费3元,制造费用5元。不可修复废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价。不可修复废品的残料价值按计划成本计价,共200元,作为辅助材料入库;应由过失人赔款150元。废品净损失由当月同种产品成本负担。 要求:(1)计算不可修复甲产品的生产成本(列出计算过程); (2)计算废品净损失; (3)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38、(1)=10×200+10×20×(3+5)=3600(元)(3分) (2)废品净损失=3600-200-150=3250(元)(3分) (3)借:废品损失——甲产品3600 贷: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3600 借:原材料200 其他应收款150 贷:废品损失——甲产品350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3250

贷:废品损失——甲产品3250(6分) 39.某产品分两道工序制成。其工时定额为:第一道工序48小时,第二道工序52小时,每道工序按本道工序工时定额的50%计算。在产品数量为:第一道工序3400件,第二道工序3000件。 要求:计算在产品各工序的完工率和约当产量。 39、第一工序完工率=(48×50%)/100×100%=24% 在产品约当产量=3400×24%=816(件) 第二工序完工率=(48+52×50%)/100×100%=74% 在产品约当产量=3000×74%=2220(件)(8分,各2分) 40.某企业设有供电和机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在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前,供电车间本月生产费用为48000元,机修车间为36000元。本月供电车间供电度,其中机修车间耗用8000度,基本生产车间耗用度,厂部管理部门耗用12000度。本月机修车间修理工时为15000小时,其中供电车间1000小时,基本生产车间9000小时,厂部管理部门5000小时。 要求:(1)根据资料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填写下表空格(分配率需保留小数点后五位数字,其余结果需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成本会计习题与答案

1、成本的经济实质是什么?(多选)理论成本与实际成本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答:成本的经济实质是: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也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 *2、什么是产品成本?什么是生产费用?二者的区别是什么? 答:产品成本是指:企业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种生产费用的总和,实际工作中的产品成本是指产品的生产成本,亦称制造成本。生产费用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例如一个月)内发生的,,用货币表现的生产耗费。 二者区别:1.产品成本是一定数量、种类的成本,其所针对的是一定的成本计算对象;2.生产费用则是针对一定的期间而言的。 *3、成本会计的对象是什么?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的对象是什么? 答: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产品生产经营成本和期间费用。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的对象是:产品的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 *4、成本会计的组织机构可以分为哪两种?各适合于什么企业类型? 答:企业内部各级成本机构之间的组织分工,有集中工作和分散工作俩种方式。集中工作方式适用于小型企业,分散工作方式适用于大中型企业。 ★6、成本会计核算的要求有哪些?(简答题) 答:一,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和费用开支标准。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 三,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四,做好各项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五,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7、在成本会计核算的要求中,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1)正确划分应否计入成本、费用的界限。(2)正确划分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界限 (3)正确划分各个月份的费用界限。(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5)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费用界限 *8、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答:(1)做好定额的制定和修订。(2)建立和健全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 (3)做好原始记录工作。(4)厂内计划价格的制定和修订。 ★9、费用按经济内容可以划分为哪些类型? 答:1.外购材料2.外购燃料3.外购动力4.职工薪酬5.折旧费及摊销费6.利息支出7.税金8。其他支出 ★10、费用按经济用途可以划分为哪些类型? 答:1.直接材料2.燃料及动力3.直接人工4.制造费用(必要时设废品损失,停工损失) *11、费用按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可以划分为哪些类型? 答:1.直接计入费用,是指能够直接确认为生产某种产品而发生的费用。 2.间接计入费用,是指企业生产几种产品共同发生的费用。*12、费用按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可以划分为哪些类型?答:1.直接生产费用 2.间接生产费用 13、费用按与产量的关系可以划分为哪些类型?答:1.变动费用 2.固定费用 ★14、直接生产费用与直接计入费用、间接生产费用与间接计入费用的联系与区别各是什么? 答:一般情况下,直接生产费用大多是直接计入费用,如原材料费用大多能够根据原始凭证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间接生产费用大多是间接计入费用,如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车间领用的机物料费用大多只能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有关的产品成本。但是,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例如只在生产一种产品或提供一种劳务的企业或车间中,直接生产费用和间接生产费用都可以直接计入该产品成本,即直接计入费用;在用同一种原材料、经过统一生产过程、同时生产出几种产品的联产品生产企业中,直接生产费用和间接生产费用都不能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都是间接计入费用。 *15、分配间接费用的标准有哪三类?分别包括哪些指标? 答:分配间接费用的标准有:(1)成果类(重量、体积、面积、产量、产值等) (2)消耗类(生产工时、生产工资、机器工时、原材料消耗量)(3)定额类(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 ★16、分配间接计入费用的计算总公式是什么? 答:分配率=分配对象总和/分配标准总和某种产品或者某分配对象应负担的费用=该产品或对象的分配标准额*费用分配率19、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或标准)主要有哪些?试分别说出各种方法的分配率或分配计算过程?(计算题) 答:一般分配间接计入材料费用的常用分配标准有:产品重量、产品体积、产品产量、材料定额耗用量或定额费用、主要材料的耗用量或费用等。(1)按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某种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该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原材料实际消耗总量/各种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实际原材料费用=该种产品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材料单价 (2)按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某种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原材料费用定额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各种产品原材料实际费用总额/各种原材料定额费用总额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实际原材料费用=该种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原材料费用分配率 (3)按产品重量(体积、面积或数量等)比例分配。

福师《成本管理会计》在线作业答案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逐步结转分步法,按照半成品成本在下一步骤成本明细账中的反映方法,可分为( ) A. 综合结转法和平行结转法 B. 平行结转法和分项结转法 C. 综合结转法和分项结转法 D. 实际成本结转法和计划成本结转法 2. 混合成本的成本模型为y=a+bx,其中a表示( ) A. 固定成本部分 B. 总成本额 C. 单位变动成本 D. 变动成本部分 3. 若销售利润率为20%,变动成本率为40%,则安全边际率应为( ) A. 33.33% B. 35% C. 12% D. 18% 4. 区别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最主要标志是( ) A. 产品成本计算对象 B. 产品成本计算期 C. 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 D. 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5. 由于变动成本法可以提供创利额的资料,因此它有利于正确地进行( ) A. 价格决策 B. 长期决策

C. 有关短期决策 D. 长、短期决策 6. 在影响利润变动的各因素中,一般情况下,以下列哪种的敏感性最大( ) A. 单位变动成本 B. 销量 C. 单价 D. 固定成本总额 7. 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支付)的手续费等,应借记( ) A. “制造费用”科目 B. “财务费用”科目 C. “管理费用”科目 D. “销售费用”科目 8. 作业成本计算法把企业看成是为最终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 ) A. 契约的集合 B. 作业的集合 C. 产品的集合 D. 生产线的集合 9. 按照产品批别计算产品成本,往往就是按照下列哪种计算产品成本( ) A. 订单 B. 品种 C. 车间 D. 生产工艺过程 10. 以下哪个是负责完成某一项特定产品制造功能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 ) A. 作业中心

成本会计 计算题题库及答案

《成本会计》题库(计算题)(部分)参考答案1、某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共计生产工时25000小时,其中:甲产品5000小时,乙产品10000小时,丙产品10000小时。本月发生各种间接费用如下: (1)以银行存款支付劳动保护费2400元; (2)车间管理人员工资3000元; (3)按车间管理人员工资的14%提取福利费; (4)车间消耗材料2000元; (5)车间固定资产折旧费1800元; (6)预提修理费800元; (7)本月摊销保险费600元; (8)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运输费)转入1400元; (9)以银行存款支付办公费、水电费、邮电费及其他支出等共计188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制造费用发生和分配的会计分录。(“基本生产成本”列明细帐) 答:(1)借:制造费用 2400 (2)借:制造费用 3000 贷:银行存款 2400 贷:应付工资 3000 (3)借:制造费用 420 (4)借:制造费用 2000 贷:应付福利费 420 贷:原材料 2000 (5)借:制造费用 1800 (6)借:制造费用 800 贷:累计折旧 1800 贷:预提费用 800 (7)借:制造费用 600 (8)借:制造费用 1400

贷:待摊费用 600 贷:辅助生产成本 1400 (9)借:制造费用 1880 贷:银行存款 1880 本月制造费用合计=2400+3000+420+2000+1800+800+600+1400+1880=14300 制造费用分配率=14300/(5000+10000+10000)= 甲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5000*=2860 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10000*=5720 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10000*=5720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860 —乙产品 5720 —丙产品 5720 贷:制造费用 14300 2、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共同耗用燃料费用,其实际成本为29000元。两种产品的燃料费用定额为:A产品20元、B产品15元;当月的实际产量为:A产品500件、B产品300件。 要求:(1)采用定额费用比例法分配燃料费用; (2)编制耗用燃料的会计分录(分录中列示到明细科目及成本项目;该企业成本明细帐不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不专设“燃料”总帐)。 答:A产品的定额费用=500*20=10000 B产品的定额费用=300*15=4500 燃料费用分配率=29000/(10000+4500)=2 A产品应负担的燃料费用=10000*2=20000 B产品应负担的燃料费用=4500*2=9000

成本会计练习题及答案.doc

《成本会计》练习题 1、某企业本月生产 A 产品 100 件, B 产品 200 件。 A 、B 产品共同耗用材料 4900 千克,材料单价 10 元。 A 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为 30 千克, B 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为 20 千克。 要求:根据 A 、B 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分配共同耗用的材料费用。 2、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 A 种原材料,耗用量无法按产品直接划分。甲产品投 产 100 件,单件产品的原材料消耗定额为 10 公斤;乙产品投产 200 件,单件产品的原材料消耗定额为 4 公斤。甲、乙两种产品本月实际消耗材料 1782 公斤。A 种原材料计划单价为 2 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 -2%。 要求: (1)按照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甲、乙两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 (2)编制材料耗用的会计分录。 3、某工业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所领管理用具采用改革后的分次摊销法摊销。 3 月领用管理用具一批,其计划成本为9000 元,预计摊销三次; 5 月、 8 月各摊销一次, 8 月末报废,回收残 料估价 250 元,已验收入库。该月低值易耗品的成本差异率为超支3%。 要求:编制低值易耗品领用、摊销、报废和调整成本差异的会计分录。 4、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的计时工资共计16620 元,规定按定额工时比例在 A 、B 两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这两种产品的工时定额为: A 产品 30 分钟, B 产品 15 分钟;投产的 产品数量为: A 产品 9500 件, B 产品 8700 件;辅助生产车间(只提供一种劳务)生产工人工资4890 元;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2790 元,辅助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1340 元;行 政管理部门人员工资4090 元。应付工资总额29730 元。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分配 A 、 B 两种产品工人工资并编制分配工资费用的会计分录。 5、某企业设有供电、锅炉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供电车间直接发生的费用为 88000 元,锅炉车间直接发生的费用为 30000 元。车间辅助生产劳务供应通知单内容如下:供电车间共提 供 220000 度电,其中,锅炉车间耗用20000 度,第一生产车间产品耗用80000 度、一般耗用24000 度,第二生产车间产品耗用60000 度、一般耗用20000 度,行政管理部门耗用16000 度。锅炉车间共提供 5000 吨蒸气,其中,供电车间耗用 1000 吨,第一生产车间产品耗用1600 吨、一般耗用 320 吨,第二生产车间产品耗用1200 吨、一般耗用 280 吨,行政管理部门耗用600 吨。另外,供电车间计划单位成本0.44 元,锅炉车间计划单位成本7.80 元,该企业辅助生产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 要求:分别根据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和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 费用,并编制相应会计分录。 6、企业某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甲产品实耗生产工时 2000 小时,乙产品实耗生产工时 800 小时,丙产品实耗生产工时 1200 小时,该车间本月制造费用实际发生额为 64600 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生产工时比例法分配计算各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并编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