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3-4年级)第4节《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意义和要求》word教案

体育与健康(3-4年级)第4节《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意义和要求》word教案
体育与健康(3-4年级)第4节《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意义和要求》word教案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意义和要求

授课时间 3.23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了解参加《标准》锻炼和测试的意义,知道三年级测试项目和要求。

(二)技能目标:熟悉本阶段测试的内容、等级和评定标准。

(三)态度目标:积极参加《标准》的锻炼与测试。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参加《标准》锻炼的意义和要求。

2.知道必测和选测项目以及等级评定的标准。

教学内容:三年级的测试内容和评定标准有哪些?

教学过程: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中的具体应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贯彻落实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精神,促进学生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上好体育课,增强学生的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通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可以使你清楚地了解自己体质与健康的状况,还可帮助你监测自己的体质与健康状况的变化程度。这些都有助于你在新的一年里有的放矢地设定自己的锻炼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锻炼策略,制定切实可行的锻炼计划。

制订锻炼计划和运动处方的小常识

一、运动处方的来历

针对人的健康状况或某种疾病来确定体育锻炼的项目内容、强度、次数、时间和锻炼的注意事项。因方式同医生给病人诊断处方相仿,故名。处方前,必须询问病史或诊断健康状况,进行体格检查,从而确定适宜的锻炼内容和运动负荷(强度、数量、次数及时间等),使机体在一定时期内获得“适量”的锻炼。经过一段时间后,在根据机体功能提高或改善的状况,开新的运动处方,以达到增强体质,治疗某些疾病的目的。二、制订锻炼计划和运动处方的依据

(一)根据体育锻炼的“四条原则”,安排锻炼计划

1、从实际出发。要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身体状况以及学习负担、学校、家庭、社区体育场地的实际,选择锻炼内容。

2、循序渐进。锻炼过程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运动负荷和技术难度。

3、持之以恒。要坚持经常,不可间断。

4、全面发展。要选择多种方法进行身体全面锻炼。

(二)根据自身的形态、机能、素质现状,确定锻炼内容

(三)根据运动技术掌握的水平和体育课成绩,确定锻炼内容

(四)根据学习、生活的规律,确定锻炼时间

(五)根据个人兴趣、爱好,确定锻炼内容

(六)根据人体机能活动规律,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制订锻炼计划和运动处方模型

三、锻炼时如何较好的控制运动量

运动负荷(通常称运动量),是由负荷强度和负荷量组成。影响负荷强度的因素有练习的速度、高度、远度、重量和练习的密度(单位时间重复练习的次数)等。影响负荷量的因素有练习的持续时间、重复次数与组数、负重的总重量等。通常衡量运动负荷的方法,是测量运动时心律的变化情况。对青少年学生来说,运动时每分钟心率达到170~180次时,为大运动强度;每分钟心率达到140~160次时,为中等运动强度;心率在120次以下,是轻微的运动强度,锻炼身体的作用不大。

通常用测量脉搏估计运动负荷,运动结束后立即测量10秒钟的脉搏数,一般认为24~28次较合适,若超过30次表示负荷较大,少于20次表示负荷较小。对青少年学生来说,在练习过程中要随时测量自己的脉搏以控制运动负荷,一般情况下脉搏恢复到1 20次每分时进行下次练习效果较好。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锻炼计划,科学的进行锻炼的目的。

说课稿(赠品不喜欢可以删除)

体育教师——毕逸男

大家好,我叫毕逸男,担任北贾村中心小学3-6年级体育教师。今天我要讲的内容是水平二3年级的第三章,第二节:运动前后的饮食卫生。

第一指导思想

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增加,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地增加。因此,指导学生运动前后合理的饮水、用餐,使他们初步养成良好的体育卫生习惯,很有必要。

第二教学内容

参加体育运动,特别是较剧烈的运动或比赛,身体要消耗很多的水分和营养物质,这就需要得到适时、适量的补充,才不致影响身体健康。那么怎样补充才符合饮食卫生呢?这节课教学内容是小学《体育与健康》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特别是农村小学生,存在很多不健康的运动饮食行为,这对学生的健康存在很大的影响。

第三教学目标

1,所有学生能知道运动前后饮食卫生的重要性以及运动前后不当的饮食行为会引起身体的不良反应。

2,初步掌握运动前后合理的饮食方法。

3,初步培养学生关注自己健康的责任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促进身体健康。

第四重点难点

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本科的重难点在于:

重点:掌握运动前后合理的饮食方法。

难点:如何指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以及生活中运用,培养学生关注自己健康,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五教学教法

本课的教学主题学生是三年级1 班,共28人。三年级的学生自控能力差,而且意志薄弱。根据此特点,本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和讨论法,利用学校一体机资源完成教学。加深学生对不良习惯的后果认知,加强学生学习正确合理的饮食卫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卫生习惯。

第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出示图片展示几个不良的饮食卫生行为,然后展示后果。

提问:出现这种后果的原因?大家出现过这种情况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怎样预防这种后果!

板书:运动前后的饮食卫生

(二)教学活动

1、运动前的饮水卫生

提问:刚才看到剧烈运动后,马上大量饮水,吃冷食会造成肚子痛,这是什么原因?

同学讨论。然后请代表回答。

教师:剧烈运动时,血液循环加快,大量血液流向四肢和全身,肠胃血液相对较少,运动后若马上大量饮水,喝冷饮、吃冰镇食物,肠胃道血管收到冰冷的刺激很快就会收缩,造成肠胃神经功能紊乱、痉挛。轻则腹痛、腹泻、中则有胃肠出血的可能。

提问:如果运动前感觉到口渴,是不是多喝水就能避免口渴呢?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情况回答。

教师:运动钱不能大量喝水,可以少喝点水,有条件喝点糖水。

2、运动后怎样饮水?

教师:运动完了,咱们是不是很渴啊,那么咱们怎样饮水好呢?

①、喝多少?答:100-150毫升相当于一杯水,1/3瓶矿泉水。

②、水温答:夏天:10°C左右的凉开水,可促进唾液分泌,也可达到降温。消暑提神的作用。水温超过15℃解渴作用明显减弱,低于5℃神身体出现不适感。

冬季:20-30℃的温开水最好,无论如何不要喝生水。

③、还可以喝淡盐开水,也可以喝温凉的录豆汤和淡茶水,不宜喝很浓的茶水、咖啡、果汁等饮料。

3、运动前后的进食卫生

教师:咱们同学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1、吃完饭后剧烈运动。有的话,肚子疼过吗?为什么会疼?

2、剧烈运动后立刻吃饭。有的话谈谈自己的感受。为什么会不舒服?

学生:分组讨论,发言。

教师:答:

1、吃饭后,胃内充满食物,消化器官正需要充足的血液供应来消化食物,如果这个时候剧烈运动,消化器官的血液会减少,不仅增加的胃肠消化的困难,还会使胃在充满食物的状态下受到牵拉震荡,容易引起腹痛、恶心、呕吐等现象。如果运动前已经进食,一般休息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在进行运动。

2、运动后,布满全身肌肉的血液还不能马上回到肠胃系统,如果马上进食,既没有食欲也不能很好的消化,对身体会长生不良影响。运动后先做放松整理运动。休息30-45分钟再吃饭。

(三)总结整理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为什么剧烈运动前后不能大量饮水、进食的道理,同时也知道了剧烈运动前后科学的饮食方法下面咱们检查一下大家掌握了多少,看哪个小组同学知道的最多。

第七预计课的效果:

1、学生能够了解到运动前后的不当饮食行为引起的那些身体不良的反应。

2、大部分能够说出运动前后的合理饮食方法。

3、大部分同学能够关注自己的运动饮食卫生,积极培养良好的运动卫生习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