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广东阅卷标杆作文17篇

2016年高考广东阅卷标杆作文17篇

2016年高考广东阅卷标杆作文17篇

第1篇(19+19+2058分)

起伏的波浪才更具力量

这一则漫画是一组巧妙的、富有深意的对比。先拿满分后拿98分的孩子先后收获了香吻和一个耳光,而先拿55分后拿61分的孩子则先后得了一个耳光和一个香吻。从这两个孩子的境遇上,我们看到了许多人有意无意抱有的一种心态:追求卓越、积极进取,否认失误和退步,哪怕这个失误仅仅两分。

努力进步当然是一件好事。正如漫画中的第二个孩子,他从不及格到达到及格,是一个值得肯定的质变和成就。攀登虽艰辛,而山顶上一览众山小的壮阔是徘徊在山脚下的人无法享受的。然而,从100分到98分就是应当受到指责的堕落吗?并不是。98分依然是一个令人艳羡的好成绩,98分和100分同属于优秀水准。从100分到55分才是应当警醒的堕落。

依然优秀的第一个孩子被对待的态度落差如此之大,连我亦不禁感到委屈。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许多人奉行苛求完美的极端精英教育,向往着高处不胜寒。从虎妈狼爸,再到提高一分,横扫千人的高考标语,人人的神经成了一张绷紧的弓,生怕遭受横飞而来的一记耳光。

可是,有一句亘古朴实的真理是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我们心心念念直挂云帆济沧海,却忘了挫折与起伏才是人生的常态。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力量,就在这起伏之间。宽大的大海永不会如一潭碧湖般文弱恬静,清浅的水面可以保持平稳,但也失去了承载大舟的能量。

是的,起伏的波浪才是更具力量。没有后退,没有低谷,就没有前进的动力和空间,也就没有厚积薄发的震撼。就像生活在南极冰海的企鹅,想要跃到岸上,并不是在水面上拼命挣扎,而是猛地扎进深水,凭着一股冲劲儿再跃出水面,华丽地落在岸上。第二个孩子就像这只企鹅,在不及格的深潜后获得腾跃的力量。

而我们,当然应该给第一个孩子以鼓励和支持,不是必须得到满分才是优秀的孩子。他是潮起潮落的大海,是汹涌起伏能淹没一切的波浪。我也相信,他可以在这两分的差距中弥补自己的缺漏,下一次重得满分。

起伏的波浪更具力量,我相信在不完美中,才能更好地突破自己,在退步中,重获前行的勇气和动力。

第2篇(18+17+2055分)

给条纹衣男孩妈妈的一封信

亲爱的阿姨:

您好!

上一次测验考了不及格的黑衣服男孩,因为得到了61分的高分被他妈妈奖励以一个甜蜜的亲吻;而上一次考了满分而得到您的亲吻的您的孩子,这次却因为退步了两分之多,被您无情地掴上了火辣辣的一个巴掌----多么可笑的又可悲的画面!在看到这幅发人深思的画面后,我决定冒昧给您写这封信,我认为,分数并非衡量孩子努力程度的唯一标准!

两分之差,或只是一个标点符号的粗心,或话是试题难度加大的结果,而这微不足道的两分,换来的却是如此截然不同的结果,不知您的孩子在下一次面临考试时,会不会因此心里慌乱,生怕丢掉一分就成了妈妈嫌弃的没用的孩子呢?比起邻家的孩子,您的孩子在下次谓是成绩优秀,您有没有想过,他一脸期待地扬着98分高分的试卷回到家,迎上的却竟是您不满的神情,他会有多么沮丧?邻家的孩子因为进步到了及格就使全家人欢呼雀跃,而您却在为这只有98分的卷子而责备孩子,这是多么不公平啊。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一试定终身说法早已被质疑,分数并不是学生的唯一出路,而

区区一次测验,更无须看得太重。没有人是每次都能考满分的神童,如果试题难度加大,那么退步两分非但再正常不过,而且还值得表扬了。您的孩子的努力您看在眼里,为什么您宁可相信一张纸也不相信自己呢?教育家毕淑敏就曾提出别用分数衡量孩子的努力,况且您的孩子拥有并不差的分数呀!

请给予您的孩子一些鼓励吧!无论他考到什么样的分数,都一定想到妈妈的吻来鼓励而不是冷冰的责骂和无情的巴掌。当孩子考砸了,您何不温柔地问上一句:这次的题一定很难吧?妈妈和你一起分析错题好吗?这样,孩子才会无惧错误,无惧考试以及分数,才能越考越好,这不正是您想看到的吗?

亲爱的阿姨,请别用分数来衡量您的孩子的努力!除了成绩,您的孩子一定还有很多优点,是吗?那么,请容许他的失误,让他张开翅膀自由飞翔,有了偶尔的摔倒,相信他一定能飞得更高。

幸福美满

心想事成

小A

第3篇(18+18+1854分)

勿让分数暗淡了未来

经济学家成思危曾说过:经济可以保证我们的今天,科技可以保证我们的明天,只有教育可以保证我们的后天。而漫画中的孩子却似乎因教育因分数而暗淡了他们的光彩。

漫画中第一幅为两个小孩,一个拿了100分的试卷而被家长亲了一口深表爱意与鼓励,而另一个小孩因只拿了55分而被家长扇了一巴掌狠狠训斥,满脸落魄。第二幅则为一个小孩因拿了98分而并非100分而被扇巴掌,而另一个小孩因为由55分进步到61分而被鼓励。虽然马云曾用智商与口才告诉我们100分和98分的差距永远不止两分,但这两分之于教育则是莫大的打击。为何进步而被赏而退步但仍优秀却被训斥呢?有进步固然值得表扬,而对于优秀的学生稍有退步实则不应该训斥而更应鼓励。

如今似乎很多家长都将成绩看得尤为重要,可实质分数只是多么无声的几位数字。大不必让分数折断了孩子的翅膀,仅剩自由的枷锁。得到了分数却失去了热情,为了得到分数不择手段,只为了渴望父母的一声鼓励,这无疑是舍本逐末。哈佛到北京招生,哈佛招生办负责人sally曾说分数并不看重,看重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格与思想。只有淡化了成绩的起伏,更看重小孩的内心世界才能让小孩成长得更加快乐更加有意义。

罗曼罗兰曾说:你的目光所及就是你的人生境界。家长的目光只停留在进步与退步之上,难免无形施加了孩子不必要的压力,这或许对于成绩略差的孩子有利,但对于成绩优秀的孩子难免不是一个深重的打击。究其原因不过是不同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不同而施予孩子不同的处理方式,这本有情可原,但却会一步步消磨优秀学生的斗志而失去光彩。巴金曾说:岁月使皮肤起皱,而失去热情使灵魂出现皱纹。请莫让仅仅2分的起伏折断孩子的翅膀。

家长的一举一动牵连的是小孩一生对人生的轨迹思考,作为家长,给予孩子鼓励与正确的教导方法,不要过于责备孩子的失误或错误,从心理上而并非身体上进行教育与开导更为重要与实在。不要过分为一时的低落而否认孩子的能力,给予他们适当的更佳!

家长的一举一动牵连的是小孩一生对人生的轨迹思考,作为家长,给予孩子鼓励与正确的教导方法,不要过于责备孩子的失误或错误,从心理上而并非身体上进行教育与开导更为重要与实在。不要过分为一时的低落而否认孩子的能力,给予他们适当的更佳!

第4篇(18+17+1853分)

应被摆正的评判标准

有这样一幅漫画:一个孩子拿着满分的试卷,得到了表扬,而另一个拿着55分试卷的

孩子,却得到了批评。后来,原本拿着100分的孩子拿着98分的试卷时得到的是批评,原本拿着55分的孩子拿到了61分,得到了表扬。通过这幅漫画,我看到了一个问题:人们对于不同事物的评判标准差别过大。而我认为,这样是不对的。

在应试教育这种僵硬的模式下,优秀的人才被要求要保持优秀,容不得半点差错。成绩差的,便被要求力争上游,进步便是好事。可是,人孰无错?为什么优秀的人就不允许出错?稍差一点的便可以放宽对待?这样大差距的评判标准,似乎有些不合人情。

因材施教虽然好,但要注意尺度。每个时期,每个领域都有优秀和不优秀,培优辅差也时常存在,这是人之常情。但对优生的过度严格和对落后生的放宽通过似乎有些不太公平。爱因斯坦也会将毛衣穿反,被小孩嘲笑;爱迪生也曾多次实验失败;霍金也并不是一个十分健康的人。谁说优秀一定时时刻刻都要保持优秀?凭什么一点错误就要被批评?马云也经历过人生的低谷,乔布斯也曾被自己的公司解雇,俞敏洪也曾经历高考失利,可谁又可以用低的标准去衡量他们?若放宽了要求,他们还会有今天的成功吗?因材施教固然好,但标准要严格控制的。

评判标准的差距,会对孩子有不同的作用。优秀生长期被高要求束缚,也会变得麻木;差生若被低标准满足,便会失去上进心。高智商的人从来不少,缺的是任其发展的空间。优秀的名牌一生带上,就不允许出错,这是不对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善长的领域,只因成绩高低论英雄也是片面的。要设定正确的标准,给优秀的人发展空间,给落后的人上进的希望与动力,这将会成为两者共同进步的有利因素。过严会压迫优秀,过宽会打击上进。

应该摆正各种评判标准。放宽对优秀生的要求,减轻他们的压力,让他们可以更好地发展自我;调高对落后生的标准,不断为其设定目标,为其提供拼搏的动力,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两者的积极性。

评判标准虽可有差别,但不宜过大。就像对待漫画中的孩子那样,过度约束和放松是不好的。只有制定正确的标准,才能帮助各个人的成长。

第5篇(17+16+1851分)

好奖差罚不为过

正如漫画第一张中的内容表现,对好的成绩都受人奖励,对于差的成绩都受到他人的失望的感叹,甚至是家人的惩罚。而这就是如今的一种现象,是父母对孩子寄上厚望的喜悦或失望,最终孩子得到的一种奖励或惩罚,对于这种好奖差罚的现象,我是支持。

诚然,这种好奖差罚的教育只以成绩来定夺的,明显缺少一种现代教育的理念。但如果若给孩子施以同情心会怎么样?让孩子觉得自己考了一个55分的分数觉得自己也不是很差,这会抹杀了孩子的进取心。再者,现代教育不能仅仅论分数。但我想说,一个好的分数才会进一个好素质、好环境的教育场所,孩子才能在这个良好的环境下发挥潜能。但同样,差成绩的处理也有度(?原文如此)

若问为何需要好奖,是为了提高信心。在比赛前夕,教练让很多运动员回顾自己曾经受过的奖励,为的就是提高信心。在孩子得到自己100分的成绩后,得到的父母或是他人的赠与的唇吻,这在孩子最欣喜的时刻中,也等同让孩子明白,要想再得到奖励,就必须精益求精。给自己全点自信,把事情做得更好,这就是好奖的存在。

与这不同,差罚的存在就犹如一种反向作用。正如牛顿的第三定律一样: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像漫画中那个只拿了55分的孩子一样,他在被掌掴的同时也同样会有不甘心的想法。这就迫使他要更加蓄意进取,更加努力,来免受处罚,就如鞭马奔腾一样。差罚的背后也是一番苦心啊!但也想,正因为这掌的疼痛,朗朗才成了著名的钢琴演奏家,大多数的名人不也正是因为在逃脱惩罚中才蜕变成蝶的吗?为此,我觉得差罚作为一种潜在动力也不过吧。

其实不论是因为好成绩受到奖励,还是因为不好的成绩而受到的处罚,都是为孩子好。毕竟好与差是相对的,而对应的奖励和惩罚自然也感受不同。但殊途同归,尽管一吻与一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