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受众分析》看大众传播的受众理论

从《受众分析》看大众传播的受众理论
从《受众分析》看大众传播的受众理论

姓名:庄琪学号:18061013 班级:新闻10班从《受众分析》看大众传播的受众理论

受众研究是大众传播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推进,今天的受众已不再只是游走于不同媒介之间的读者、听众或观众,也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受者,如何从历史和社会等多个维度,全面描绘受众的各种面相和角色,分析其特点,把握其变化规律,已成为受众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受众分析》中,麦奎尔以大家手笔,纵横捭阖,将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批判学派与经验学派等多种维度纳入研究视野,从解说受众概念入手,对各种受众现象和受众问题展开全方位讨论,分析原因,探讨规律。

一、受众

在麦奎尔看来,受众是社会环境和特定媒介供应方式的产物。受众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受众的媒介使用具有鲜明的社会特征和环境特征。如到20世纪,广播电视的发明,使受众身份第一次与技术手段的拥有联系在一起,跨越有形疆域的无形传播,大大扩展了传播的影响面和影响力,时空转换性更强,共时分享的受众也更多。

二、受众研究的三种传统

对迄今为止各式各样的受众研究,麦奎尔进行了整合和归纳,特别是参考和借鉴了詹森和罗森格伦关于受众研究的五种分类,在此基础上,将受众研究划分为三大传统,分别为结构性、行为性和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并以图表的形式详加说明。

麦奎尔认为,结构性受众研究源于媒介工业的需要,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有关受众规模、媒介接触、到达率、流动情况等方面的量化信息,这些数据对于媒介广告经营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由此催生出了一个与广告和媒介市场研究密切相关的庞大产业。结构性研究也有助于区分受众类别,探讨社会背景、大众传媒系统与个人媒介使用之间的关系。

行为性受众研究的目的,重在改进和强化媒介传播效果,即通过考察受众外在的而非内在的表现,比如受众的媒介选择、使用、意见和态度等,来解释媒介的影响,预测受众的行为,为传播决策提供参考。在行为性受众研究中,受众被视若“黑箱”,不必了解其内在机理,通过察其言观其行,便可描述受众经验,推知其行为动机和传播效果。

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与结构性与行为性研究的不同在于,它抛弃了传播效果的刺激-反应模式,也不再遵从媒介文本或媒介讯息万能的观点,更扬弃了传统批判学派所谓受众臣服于传媒体系的观点,它认为受众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受众的媒介使用是特定社会文化环境的一种反映,也是赋予文化产品和文化经验以意义的过程。

麦奎尔所概括的三种研究传统,其区别不仅在于研究目的的不同和受众观的差异,还在于研究方法的不同。结构性和行为性受众研究主要采用调查统计和心理实验等定量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常常为所谓“主流”的受众研究所采用。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则主要采用民族志和定性的研究方法,试图在社会和文化的意义上全面深入地把握受众,强调对“人”的再发现。

按照麦奎尔的观点,受众研究目的的不同,根源于研究者立场的不同:是站在传播者一方唯传媒工业之马首是瞻,还是站在受众一方用他们的视角看问题。近年来,受众研究虽然出现了由“受众控制”向“受众自治”方向迁移,从传播者视角向受众视角转变的趋向,但是,整体上并未跳脱“主流”研究传统的窠臼。

三、社会视角:受众的媒介使用

在媒介使用的社会性这一层面,麦奎尔引入了众多研究维度,力图全方位地探讨受众的媒介使用与各种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从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亚文化、生活方式、种族、社会性别、社交、意义协商,一直到媒介使用的规范框架、内容规范以及社会病态问题,麦奎尔对每一维度都有专门论述,于旁征博引之间,为众多研究者及其观点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也在不断寻求研究思想的深入表达。

从社会视角出发,麦奎尔也谈到对在受众研究中运用较多的抽样调查方法的看法。麦奎尔认为,这种方法不可避免地会消解受众群体与社会网络之间的复杂联系,它只能生产有关个体受众的总体信息,进一步强化将受众行为视为个体消费活动的产物这一趋向,而非韦伯“以他人为目的的”社会活动。其结果是,受众的群体特征被忽视或者被完全湮灭。

四、视听率话语

关于视听率数据,麦奎尔以批判性思维阐述了其负面影响,在现实层面,则进一步分析了商业媒介体制下受众被视为市场和消费者、成为一切商业活动基础的必然性,视听率作为一个直接表明受众现实价值的术语,对于整个商业媒介体制正常运行的重要性,乃至对于非商业媒介的意义。他指出,“在任何一种媒介业的游戏规则中,即使不牵涉利润问题,视听率也为节目成功与否提供了主要标准” 。

从了解“客观”受众的必要性出发,他用相当大的篇幅,对受众收视率、到达率、重叠观众、受众流等一系列在收视率话语体系中经常使用的技术性术语和指标,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解读。比如,他谈到不同的媒介有不同的到达概念,报刊的测量指标有四个,由阅读公众、付费读者、阅读受众到忠实受众;而广播电

视,基本上可以分为可能受众、潜在受众、实际受众和目标受众四种;而这些界定,不仅受媒介信号覆盖和个人接收条件等结构性因素的影响,同时与统计方式也密切相关。

当然,仅仅粗略地用视听率数据来描述受众是不够的,它无法反映受众的众多特征,比如受众对某一媒介或媒介内容的喜爱度和依恋度、期望满足程度、关注度和卷入度,尤其是受众的“主动性”等等。这些都与“质”的评价有关。“质”的指标变化独立于收视率,而且传达的信息更丰富。

五、传播技术发展与未来受众

传播技术迅猛发展,新媒介产生和渗透的步伐在不断加快,它们对受众的影响如何?

麦奎尔没有否认技术的直接推动作用,但是对于所谓传播革命的说法,却认为有必要“表示适度的怀疑” 。他认为,技术的发展,媒介的增长和传播手段的丰富,虽然理论上为传播者的多样化开辟了道路,然而传媒业产业结构,并未发生如技术进步所提供的可能那样奇妙的变化,相反,全球化、跨媒介并购、跨国媒介资本运动,却从两个相反方向建构着受众:一个是受众的细分和分化,出现了新媒介渠道和产品的专业化受众;另一个是作为媒介集中之产物的更大规模受众群的生长。

与此同时,麦奎尔仍然相信新媒介孕育和催生出一些新受众的可能性很大,这些受众可能具有多种角色,没有任何单一分类方法能够恰如其分地对他们进行划分,但是,诸如主动性或被动性程度、互动性与可互换性程度、群体特征、构成的异质性、传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社会关系等一些主要维度,仍然具有足够的张力;而且,新受众会催生出新的更确切的概念和术语。

六、我国的受众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受众研究几乎是一张白纸。所谓受众研究,大都停留在召开座谈会、接受来信、来电或来访,或描述现象或总结经验的层面,缺乏科学性和理论性。但在改革开放以后,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总而言之,我认为受众研究应该引入多种视角,借鉴和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和路径,这样我们对于受众的认识才会不皮毛、不偏颇,才可能更科学、更立体、更深刻。当然,也要学习和借鉴国外理论与经验,但要注意其适应性,注意与我国实际的有机结合。

浅谈大众传播媒介的娱乐功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116441950.html, 浅谈大众传播媒介的娱乐功能 作者:周芳 来源:《中国经贸》2010年第12期 摘要:大众传播媒介作为衡量时代进步的一个标尺,在很大程度上和社会生活的文明程度密切关联。从文字的诞生.到现如今的电子传播,媒介的变革始终伴随着社会、科技手段的发展,其对整个社会文化的影响力可见一斑。并且随着无限放大。 关键词:大众传播媒介;娱乐;大众文化 大众传播媒介自诞生伊始,其主要功能在于信息和文化知识的传播,而作为刺激受众感知觉器官的娱乐功能仅仪占据很小的一部分,并且由于历史局限性,很少有人对其关注,更无法谈及其形式的多样性。 在文字印刷时代,人们对书籍和报纸的兴趣空前高涨,这是后人无法想象的,通过文字的阅读,进而著书立说,传播、讨论,对后世影响极大的思想学说从此诞生并流传开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变革。世界著名学者尼尔?波兹曼将印刷机统治思想的时期称为“阐释年代”,认为那是一个拥有逻辑的思维、高度的理性和秩序的时代,但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娱乐业时代”的到来改变了这种局面。 作为人类天性的娱乐,在“前电视时代”是一种在“精英文化”操控下的奢侈品,并不由人人平等享有娱乐的权利。大众传播媒介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很少拥有娱乐功能,这时的娱乐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更多地是被看做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 随着电视的必起与发展,媒介的娱乐功能被逐步地释放开来。电视媒介降低了娱乐的门槛,使得普通人都可以享有娱乐的权利,人们的感官得到一次前所未有的“放纵”,“精英文化”的垄断地位与权威受到了来自“平民文化”的挑战。 电视媒体的诞生肯定了娱乐的文化内涵,也充分挖掘了文化的娱乐性因素,大众传播媒介的娱乐功能与传播功能然开始分庭抗礼。因此,传播学家赖特在探讨大众传播的功能的时候,在继承了拉斯韦尔“三功能说”的基础上加入了大中国传播的娱乐功能,并将其视为最显露、最有力的功能。 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提到美国社会在20世纪电视普及后不久,娱乐就开始成为电视媒介的重要节目内容和形式,从竞技体育、游戏、音乐、肥皂剧到各式娱乐节目占据了美国家庭中的绝大部分休闲时间,娱乐风潮从“好莱坞电影梦工厂”转向普通人的电视收看行为。

传播学-控制分析、效果分析、受众分析

所谓大众传播,就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图书等,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从事大众传播的专业化社会机构包括报社、出版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电影制片厂等。 1,、简述传播控制的四种主要形态 3、为什么说西方传播制度理论的四个切入点是值得商权的? 一,传播控制的四种主要形态 1,极权主义传播体制,实行集权主义国家是封建君主专制和军事独裁国家。认为报刊对当权者负责。(报刊必须为当权者负责,不得攻击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和政治价值;新闻检查是合法的;违抗当权者是犯罪行为。在集权主义理论下,媒介不必为当权者所拥有,但必须为当权者服务。) 2,自由主义传播制度。属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传播制度。以启蒙主义和自由主义为传播先导。【自由主义理论渊源于英美资产阶级革命家约翰·弥尔顿《论出版自由》、约翰·密尔《论自由》;约翰·弥尔顿认为:人们运用理性,就可以辨别正确与错误,分辨好坏,而要运用这种才能,人们就必须不受限制地去了解别人的观点和思想。真理是肯定的,是可以表达出来的,只要让真理参加自由而公开的斗争,它就有战胜其他意见的力量。从弥尔顿的思想出发,形成了现代关于“观点的公开市场”以及“自我修正过程”的概念,就是让所有想说什么的人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关于表达思想的自由的四个论点:首先,如果压制某种意见,就我们所能看到的结果来说,等于压制真理。其次,错误的意见可能包含着发展整个真理所必须的那一点点真理。第三,即使大家接受的意见是全部真理,但是他们往往习惯于作为一种先入之见而不是在理性的基础上掌握的,除非他们被迫来维护这种真理。最后,如果大家接受的意见,不是常常和别的意见发生争执,就会失去活力,对于行为和性格不起作用。】(报刊不是政府的工具,人民对政府进行监督检查,并提出他们对政府的主张。报刊不受政府的控制和影响。为了让真理生存,必须倾听各种见解。思想与消息必须有“自由市场”。无论多数或少数,弱者或强者,都能接触到报刊。报刊不应接收第三者的事先检查;出版、销售自由;抨击政府、官员(人身恶意攻击除外)合法;新闻的收集只要手段合法,就不得限制;新闻传递自由。) 自由主义理论受到的批评:唯理主义受到攻击,尤其受到现代心理学家的攻击;天赋权利的理论没有基本的政治的或社会的依据;自由企业作为一种经济哲学,也被人怀疑;个人权利危害多数人福利也受到强烈的攻击;对大众传播工具的工作未能提供严格的标准——简言之,即区分自由和滥用自由的固定公式。它是含糊的,不确定的,而且有时是不一致的。无限制的新闻自由是危险的,甚至危及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危及资本主义制度。这具体体现在:新闻媒介迅速扩展,组成了一个无孔不入的信息传播网络和体系,成为影响国家稳定和发展方向的准权力中心。具有如此强大力量的新闻媒介必须纳入有序的轨道上,才能维持整个资产阶级的利益。如果听凭几名新闻媒介巨头为所欲为,势必危害整个资产阶级的利益。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核心是政府不得干预新闻媒介,而新闻媒介却有监督政府的权力。面对新闻媒介不论出于何种动机,不论是真是假的指责、批评甚至无中生有的诽谤,政府只能被动挨打。谁来监督媒介?政府与媒介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对立。这种对立已经危及资产阶级的统治。新闻媒介的所作所为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不满。报刊种种不负责任的表现损害了信息和思想最大的自由流通,进而危害了以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西方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也危及新闻媒介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3,民主参与传播制度。一方面,信息社会众信息与传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使得信息与传播的问题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并与每个社会成员发生了越来越直接的联系。另一方面,现实的媒介集中垄断程度达到新的高度。现实的媒介垄断使传播资源越来越集中与少数人手中,在资本

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1.1948年,拉斯韦尔提出了著名的5W传播模式,确定了传播学的研究范围。 2.香农——韦弗第一次提出“噪音”的概念,噪音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可造成干扰,由此产生信息的衰减和失真。 3.传播学的两大阵营包括:传统学派和批评学派。 4.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个案研法 5.传播学的四位奠基人: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库尔特卢因、霍夫兰 6.被称为“传播学之父”的学者是威尔伯施拉姆。 7.传播的英文是communication 8.传播的四种基本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9.美国(传统学派)欧洲(批判学派) 10.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 11.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信号系统的最根本特征 名词解释 1.大众传播学 大众传播学是研究大众传播事业的产生、发展、及其与社会的关系、

研究大众传播的内容、过程、功能与效果的学问。 2.“麻醉精神” 麻醉精神指大大小小的传媒给人们带来的讯息,其数量之多已达到令人难以招架的地步。而且人们花费许多时间从事这种视听活动,自认为已经充分了解周围的社会,实际上他们已没有多少机会直接投身社会活动,与社会的关系反而日趋疏远和冷漠了。 3.受众 传播学中的“受众”一词,是社会信息传播的接受者群体的总称。大众传播的受众,则指报刊读者、广播听众和电视观众,是通称这些信息接受者的集合名称。 4.意见领袖: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 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 5.传播效果:“传播效果”这一概念具有双重含义:1指带有说服动 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2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直接+间接+潜在)的总体。 6.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并 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7.议程设置功能:指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

《传播学概论》简答论述名词解释

简述题:1. 信息的特征?答:1共享性,2扩散性,3传递性,4扩充性,5浓缩性,6替代性。2. 拉扎斯菲尔德通过对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的调查,写出了《人民的选择》,其中提出一系列理论的假说,这些假说都是什么?答:《人民的选择》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1940年美国总统竞选期间,围绕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所做的一项实证调查的研究报告,调查结果表明,在整个竞选过程中间,改变了原来投票意向的人只占8%,大部分人始终没有改变投票意向,也就是说,大众传播并没有直接左右选民投票意向的力量,它只是众多的影响因素之一,而且不是主要因素。研究者通过这项研究否定了早期魔弹论的效果观,提出了对后来的传播效果乃至整个传播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一系列理论假说。其中包括:1政治既有倾向假说(人们就选举或其他政治问题作出的决定,并不取决于一时的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而是基本取决于人们已有的或迄今所持有的政治态度)2 选择性接触假说(指受众并不是不加区别地对待任何传播内容,而是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场,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3“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理论(大众传播的影响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一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4 对大众传播效果类型的概括(可能产生的三种效果:1强化效果2“结晶”效果3“改变”效果) 3. 批判学派与经验学派有什么区别? 答:批判学派和传统学派在研究方法上的根本差异表现在:前者是哲学思辨的,后者是科学实证的。具体地说,批判学派采用的研究方法,都直接或间接地继承了卢卡奇的“总体性”的方法。这种方法认为,总体不等于部分的简单之和,总体包含着部分所没有的东西。用总体的眼光审视传播,才能洞察其内在的历史背景与社会联系。传统学派采用的是实证方法,以“科学性”见长。问卷调查,内容分析,控制实验等研究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根据一项理论假设,去寻找有关的实际数据,然后据此进行定量分析,从而证明或否定这一理论假设,简单地说,就是提出命题,定量分析,得出结论。 4. 问卷调查中提问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答:合理性,科学性,艺术性 5. 报纸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长处:1信息容量较大2保存信息的能力强3受众选择的主动性强;报纸信息容量虽然受到篇幅的限制,但可以通过扩版增张扩大信息容量。报纸是印刷品,易于保存和查阅。读报的时间,读报的方式都任由读者决定。短处:1传播信息的速度不如电子传媒,因而新闻的时效性逊于广播电视2传播形式缺乏图声并茂的电视节目的动感,也不如以声传情的广播节目来的新切3读报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程度,限制了读者的范围 6. 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区别是什么? 答:传播学虽然和新闻事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与新闻学并不存在“血缘”关系,不同之处在于:1传播学重视理论研究,而新闻学重视业务研究(新闻学的研究路线是:实务-历史-理论;传播学的研究路线是:多学科理论探索-对传播实践的调查,分析与指导-理论上的提高与发展)2研究方法上各有不同(新闻学思辨型定性分析方法,传播学采用实验型的定量分析方法)3研究对象虽有重合之处,但亦不尽相同(新闻学主要研究新闻传播的内容制作和传播者;传播学研究遍及传播媒介,受众和传播的全过程)传播学和新闻学各自独立,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彼此取代,新闻学的继承与发展和传播学的引入与探坟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7. 新闻与信息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信息”的科学概念是由美国数学家,信息论创始人申农提出的。消除或减少事物的不确定性,从而获得确知讯息或关于该事物的确定状态。而讯息(或消息)则是信息的物质载体,用以负载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新闻和信息是密切相关的,新闻是信息的一种形态,是信息“大家庭”中的一个主要成员。新闻源于信息,而又终于信息;新闻的特点:1新闻要求具有强烈的时效性2新闻要求具有完整,连续的总体性3 新闻信息要求公开传播,为众多的接受者所共享,是一种“大传播”的信息4新闻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表现出鲜明的倾向性 8. 确定样本大小的四个因素是什么? 答:1研究总体中样本单位之间的差异程度2课题要求的精确程度和把握程度3课题研究的时间,人力,财力及研究本身的要求4调查研究的目的和任务,以及统计分析方面的要求 9. 简要评价一下拉斯韦尔的“5W”理论。 答:1948年美国传播学家拉斯韦尔提出了这个模式。由于这一模式各个五一节的第一个英语字母都是W ,故称5W 模式。谁,说什么,对谁,通过什么渠道,取得什么效果这一模式的贡献:它第一次比较详细,科学地分解了传播的过程,为什么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出了具体的环节(或要素),从而使传播研究的细化,深化成为可能。同时把5W规定为传播学的五大研究领域,为后人分门别类地深入研究开辟了广阔的道路;第一次为传播学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全面的理论构架,从而使传播学的最终确立成为可能。、不足之处:直线性,即从传播者开始,到效果结束,即没有反馈,也看不出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孤立性,没有涉及传播过程和社会过程之间的联系,不符合实际情况。 10. 语言的三个特征是什么? 答:根据波兰学者柯日布斯基等人的研究,从语义学角度来看,语言的特性主要有以下三种:1语言是静态的,而客观实际是动态的2语言是有限的,而客观实际是无限的3语言是抽绎的,“抽绎”是指经过选择和舍弃而从中引出头绪来 11. 大众传播的受众有什么特点 答:1广泛性,大众传播是面向全社会公众的传播活动,因而决定了它拥有人数众多的受众,而且受众成员广泛分布在各个地区,而不限于某个狭小的范围 2混杂性,大众传播的受众是复杂的,异质的,由特点各异的受众成员组成。他们表现出年龄,文化程度,民族,职业,价值观,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 3分散性,大众传播要通过媒介工具进行信息传递活动,在传播过程中受众与大众传播没有直接的接触,不能展开面对面的对话交流,受众与传播者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分隔开的。而且,受众分散各处,成员之间互不相识,互不联系,处于分隔状态。 4隐匿性,大众传播机构对受众成员既不认识,也不了解他们的情况。即使可能了解受众总体的一些主要特征和愿望要求,也难以确知受从成员的个人情况。从这个角度看,广大受众处于隐匿的状态。 12. 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是什么? 答:传播效果依据其发生的逻辑顺序或表现阶段可以分为三个层面:1认知层面上的效果,即指外部信息作用于人们的知觉和记忆系统,引起人们知识量的增加和知识构成的变化2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指作用于人们的观念或价值体系而引起情绪或感情上的变化3行为层面上的效果,即认知和心理,态度所发生的变化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也有三个层面:1环境认知效果2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3社会行为示范效果13. 传播学诞生的条件是什么? 答:从主观条件看,人类认识能力有了空前提高——伴随 着封建专制时代的终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都为之面目 一新,并日趋“整体化”,人类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 了解越来越正确,各种新理论,新学说大量涌现。在此背 景下,对传播现象,传播活动的全面把握和系统,科学的 认识,终于成为可能。从客观条件看,传播的作用和影响 高度凸现——工业化使整个世界连成一片,其必然结果之 一是:传播活动日益频繁和复杂化。特别是传播的相对独 立化和职业化,给人类带来一种全新的重大的冲击。这种 冲击,终于引起全社会对传播现象,传播活动的高度重视。 总之,可能与需要相结合,催生了作为20世纪众多新学科 之一的传播学。 14. 简述赖利夫妇模式的特点? 答:由美国学者赖利夫妇提出,属于社会系统模式,该模 式中有三个相互关联的概念:一是“基本群体”,又称初 级群体,首属群体,如家庭,邻里,亲密伙伴等,二是“更 大的社会结构”,指关系比较松散的次属群体,如工作单 位,学校,社团等;三是“社会总系统”,指民族,国家 乃至世界等隶属群体。 15. 简述马莱茨克模式的特点? 答:该模式由德国学者马莱茨克提出,属于社会系统模式。 它详尽地色画了传播结构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复杂互动关 系,并展开了社会与传播之间的关系。在该模式中,传播 者一方,要从大量的材料中进行“内容选择”的工作,但 又要承受“讯息的压力”和“媒介的压力”。受传者一方, 同样要对大量信息进行“内容选择”,会受到“媒介的压 力”,而“感受和效果”也是双向互动的过程.在该模式 中,传播者和受传者都要受到三个层面的制约和影响:一 是个人层面,即“自我形象”和“个性结构”,二是组织 层面,即传播者的“工作环境”,包括媒介组织和工作伙 伴,受传者所在的“受众群体”,三是社会层面,即“社 会环境”此外,该模式还展示了“传播者”“媒介”“受 传者的反馈”,媒介与受传者彼此“心目中的形象”等, 这些也是十分重要的。 16. 简述媒介控制形态及其相互关系。 答:每个社会文化系统都不可能对传播放任自流,基本的 控制形态有:一、政治控制。集中表现在政府部门对传播 的限制与管理上。常见的手段有:立法、行政、操纵新闻。 二、经济控制。关键媒介在所有权上,另外一个重要因素 是广告。三、受众控制。受众对传播的控制主要表现在反 馈上。有直接表示意见建议的(通过信件、电话等),有 间接显示态度和看法(是否订阅报纸、收看节目等),传 播者也主动收集公众反应。四、自我控制。一是媒介组织 对本机构人员的纪律要求与行业规范,二是各类传播从业 者按照一般的行为准则和自身的职业道德对自己行为的 约束。除此之处,还有一种更为广泛、更为深远的控制— —文化控制,所有的控制形态都包容在文化控制中,一切 控制控制现象说到底都无不处在特定文化的背景下,每个 社会文化系统都不可能对传播放任自流。这些控制如一张 潜网,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传播。如在我们的生活中,刚进 入新闻界的年轻记者充满理想,无所顾忌,但最终会变得 同老记者一样循规蹈矩。这便是布里德所说的编辑部中的 社会控制。他的研究表明,任何处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传 播媒介都担负着社会控制的职能。而这类控制往往是一种 潜移默化、不易察觉的过程,用一个形象化的词来概括就 叫潜网。 17. 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的内容是什么?答:巴斯的 “双重行动模式”是对麦克内利把关模式的进一步完善。 巴斯认为,信息流通中的把关环节虽然很多,每个参与传 播的人都可以看做把关人,但最关键的把关人是传播媒介。 因此,他专门研究了传媒的把关活动,指出这是前后相连 的两个步骤或两个阶段,也就是“双重行动”。其中的第 一阶段是新闻采集,把关人主要是记者。记者根据一定的 标准对现实事件进行取舍和提供新闻稿件。第二阶段是新 闻加工,把关人主要是编辑。传媒输出的所有的信息,都 得经过这道重要关口,因而这一阶段的把关活动更具有决 定性作用。 18. 新闻工作中,如何提高可读性? 答:1. 新闻要提倡写短句 2.尽量少用或不随意简化专用 名词 3.注意用语具体,有特定的含义,适当多用常见的 词4.注意少用形容词,多用动词;就广播的可听性来说, 要求重视广播中语言和音响的综合使用,多用口语,少用 书面语,做到通俗,简明,易懂。电视新闻的可视性,则 应以视觉感觉为主,加强图像直观作用和现场感,并配合 使用口语直接形式,形成视听兼备,声色并茂的综合效果。 19. 四大传媒在竞争中采取什么对策?答: 1. 报刊。 报刊在竞争中求生存与发展的对策是充分发挥自身信息容 量大、报道范围广、易于保存等方面的优势,借此弥补时 效性方面无法与电子传播媒介匹敌的不足。2. 无线电广 播。广播的竞争对策是一方面在节目安排上扬听觉形象之 长,以简明新闻、音乐节目等吸引受众,并发挥自身节目 制作比电视简单、成本低的特点,向专栏化节目发展;另 一方面收听工具已走向小型化、轻便化,更利于受众随时 携带、收听。 3. 电视。电视与原有媒介的竞争中主要以集声像之美取 胜。会以丰富多彩、图声并茂的娱乐节目受到观众青睐。 20. 简述选择性因素的三个方面? 答:1. 选择性接触:面对着众多的媒介信息内容,受众成 员无法毫无选择地被动地注意所这些内容并对它们作出反 应。他们只能根据自己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有选择地 使用媒介。2. 选择性理解(解释):这是指受众对已被 接触和感知的大众传媒的信息所给予的意义,同传播者给 予的意义是否一致,而理解的程度对于劝服来说是具有决 定性的。3. 选择性记忆:受成员对自己所接触、理解的 媒介信息,并非能全部长久地印入脑海之中,而只是有筛 选地记住一部分内容。解释选择性因素的观点:1. 认识的 连贯论(认知不和谐理论)的解释2.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解 释3. 可获得性(易得性)论的解释 21. 简述“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发展。 答:这一理论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它从受传者角度出 发考察大众传播的效果。它通过分析受传者接触媒介的动 机或这种接触满足了他们的什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 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它的最大特点是把能否 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重要标准。对广播节 目的使用动机最早开展调查的是哥伦比亚大学广播研究室 的H•;赫尔卓格,最早对印刷媒介的效用进行考察 的是B•;贝雷尔森。20世纪40年代此类研究很多, 50年代这类研究进入了停滞期,60年代这类研究的价值 重新受到肯定,再次复兴起来。有学者认为,“使用与满 足”研究的效果观强调的是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 因而应属于“有限效果论”,但也有学者认为,“使用与 满足”研究指出了大众传播对受众的一些基本效果,应属 于某种“适度效果理论”。不管怎样,“使用与满足”研 究以受众为中心的视角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22. “沉默的螺旋”假说和大众传播的舆论导向有什么联 系?答:大众传播与舆论的关系问题,是政治学,社会学 和播学研究的一个历史悠久的课题。传统的政治学和舆论 学认为,舆论是一种“社会合意”,它的产生是一个“问 题出现,社会讨论,合意达成”的理发过程。在这个过程 中,传播媒介或作为“载体”,或作为“喉舌”,或作为 “公众的精神纽带”,发挥着合理的作用。由于传统的政 治学和舆论学主要从政治民主的角度考虑问题,在这里, 作为“民意”的舆论自然是具有高度的正当性和合理性的。 但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来看,舆论被认为是一种社会控制 的机制。德国女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尔•; 诺依曼提出的“沉默的螺旋”假说,正是从这个角度研究 舆论与大众传播的关系,把舆论看做是一种对个人和群体 具有强大约束力的“力量”,探讨它的形成过程,社会作 用和客观规律。 23. 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有哪些新的课题? 答:在21世纪的今天,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高度信息化的 时代。社会信息化和全球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必然会引起 传播效果研究领域的扩大和研究课题的转换。美国著名传 播学家罗杰斯认为,未来的传播效果研究将会是对整个信 息社会的研究,除了大众传播的一些传统课题将会继续受 到重视对,对“新传播技术的普及和利用所产生的社会的, 行为的,心理的影响”将成为效果研究的重要内容。另一 位传播学者萨尔瓦焦认为,新媒介研究与传统媒介研究对 “效果”和“影响”的把握上是不同的。具体地说,传统 的研究主要是从个人态度或行动变化的角度考虑问题;而 由于新媒介的使用本身就意味着个人生活和行为方式的 变化,其普及过程所需时间又极为短暂,因此,传播学者 所直接面临的,是新技术,新媒介所引起的社会变化和宏 观效果问题。新课题研究应包括:1新媒介与传统媒介的 相互关系2社会生活和行为方式的变化3“住处沟”“知 识沟”与社会平等4信息泛滥的社会结果5信息社会中的 社会病理 24. 电脑联网对传统的大众传播意味着什么? 答:电脑联网业即构成对传统的大众传媒的挑战和冲击, 又为大众传媒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总体来看,电脑联网 业的兴起和发展,给大众传媒带来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 作为信息高新科技产物的国际互联网,具有先进性,互动 性 论述题: 1. 大众传播的一般性功能有哪些? 答:传播的一般性功能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从心理学的角 度分析传播的个人(个体)功能,二是从社会学,经济学 及政治学的角度分析传播的社会功能。前者涉及的范围多 半属于人际传播,后者则专指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大众 传播的四大社会功能是拉斯韦尔提出的:1环境监测的功 能,即大众传播具有的传播各种新闻和信息,为人们提供 决策和行动的依据的社会功能2社会协调功能,即大众传 播通过对新闻信息的选择,解释和评论所实现的社会整合 功能3文化传递功能,即大众传播承担的传递知识,经验, 价值观的教育功能4由赖特提出的大众传播的娱乐功能。 2. 控制论模式有什么优势和不足? 答:控制论模式: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 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引入了“反馈”机 制。控制论模式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引 入了“反馈”的机制,从而更客观、更准确地反映了现实 的传播过程。1. 容易使人产生错觉,似乎各“传播单位” 之间传、受的地位、机会完全平等。2. 循环性的表述,也 会引起误解。钱性模式的缺陷只改正了一半。 3.“知识沟理论”的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答:“知识 沟”理论是1970年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等人在一系列实证 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理论假说 .这一理论认为:由于 社会经济地位高者经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 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 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 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社会经济地位低者都会带来知 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 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两者 之间的“知识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4. 概述“议程功能设臵”假说? 答:麦库姆和肖发现,在选民对当前重要问题的判断与大 众传媒反复报道和强调的问题之间,存在首一种高度的对 应关系。大众传媒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 “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当中;传媒给予的强调越多, 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也越高。麦库姆和肖认为大众传 播具有一种设定社会公共事务“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 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 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 重要性的判断。 特点:⑴传播效果分为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层面。“议 程设臵功能”假说的着眼点是这个过程的最初阶段,即认 知层面上的效果。⑵“议程设臵功能”假说所考察的,是 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所产 生的中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⑶“议程设臵功 能”理论暗示了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 构成作业”的机构。即传播媒介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 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议程设 臵功能是在李普曼“拟太环境”以及拉斯韦尔关于传播的 “环境监视功能”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提出的一 个理论假说。它的概念不断趋于细致化和明确化:⑴“议 程设臵功能”的作用机制趋于明确化。学者们从三角度考 察大众传播“议程设臵功能”作用机制:认知模式、显著 性模式、优先顺序模式。⑵对“议题”不同类型进行较深 入的研究。⑶分析不同媒体“议程设臵”的不同特点。(填 空)如报纸的“议程设臵”对较长期的“议题重要性顺序 排列”影响较大,而电视的“热点化效果”比较突出。不 足:它只强调了传播媒介“设臵”或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 而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尽管从一般意义上来说 媒介的“议程设臵功能”是强大的,但也不能把它的效果 绝对化。 5. 概述传播的五个层次? 答:人类传播主要有五个传播层次或类型:自我传播,人 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自我传播是指 每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集中反映了人的神经生理和 心理机制的反馈现象。人际传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 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亦称亲身传播,包 括利用电话,书信等媒介协助进行的传播;广义包括群体 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内,形成了亲身,群体,组织三个人际传 播的层次。组织传播的方式主要有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 横向传播三种大众传播是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对极 其广泛的受众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特点:1它需要借助 特定的传播媒介传递信息,这些媒介的特性各不相同2大 众传播所传递的信息是公开的,面向社会牟,受众则是大 量的,匿名的,各不相干的3大众传播基本上是信息的单 向流动,来自受众的信息反馈是有限的,滞后的4现代科 技特别是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大众传播的信息传递更 为快捷与广泛5大众传播的内容多半是由组织(传播机构) 和职业传播者所发布的,而不是由个人发出的。 词解释 1. 反馈:传播过程中受传者对收到的信息所作的反应,获 得反馈讯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发出反馈是受传者能 动性的体现。 2. “两级传播”理论: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根据伊里调查的 发现,对传播过程作了这样一种推测:大众传播的影响并 不是直接“流”向(作用于)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 领袖这一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 这就是“两级传播”概念产生的依据。1962年,美国社会 学家罗杰斯对农村中新事物的采纳和普及过程进行了深入 的调查研究。这项研究的成果之一,是把“两级传播”理 论发展成“多级”或“N级传播”理论。 3. 传播流程: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 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4. 抽样调查法:指从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分单 位进行考察和分析,并用这部分单位的数量特征去推断总 体的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其中,被研究对象的全部 单位称为“总体”;从总体中抽取出来,实际进行调查研 究的那部分对象所构成的群体称为“样本”。在抽样调查 中,样本数的确定是一个关键问题。抽样的方式,有随机 抽样和非随机抽样两大类。 5. 模式:一种简洁地表现“理论”的手段。基本类型:文 字模式,图像模式(最常用的模式),数学模式 6. 受众:社会信息传播的接受者群体的总称,是传播过程 的要素之一。大众传播的受众是对报刊读者,广播听众和 电视观众的总称。在大众传播活动中,受众起着举足轻重 的作用。受众不仅是大众传播信息到达的目的地,而且也 是媒介信息的积极主动的“觅信者”。同时,受众还是大 众传播过程的反馈信息源。 7. 媒介:原义为中间物,传导体,手段,工具等。在传播 学中,是指扩大人类信息交流能力的传播中介物。媒介包 括个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中介物(如电话)和用于向社 会公众进行公开传播的工具(如报刊)。随着国际互联网 的崛起,又出现了网络这新一媒介。 8. “两面提示”:在提示自已一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 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 9. “把关”:传播学奠基人卢因有关群体传播的研究中提 出,指在信息的流通与循环网络中,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 滤,抑制与疏导的环节。通俗地讲,是传播者站在自己的 立场和视角上,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的传播行为。凡有 这种把关行为的人就叫做把关人。 10. “魔弹论”:又称“皮下注射理论”,这是一种有关 媒介具有强大效果的观点。它的核心内容是:传播媒介拥 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 就像子弹击中身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 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 配他们的行动。 11. 符号:一般含义是指字母,电码,话语,文字,数学 和化学符号等东西;符号的定义是:一切能够作为某一事 物标志,表示该事物的意义的东西。符号活动为人类所独 有。符号最基本的特点在于它的“指说性”,即符号不是 事物本身,而是指说事物的标志。换言之,是以特定的符 号形式反映事物的概念和意义。符号的抽象能力远胜于信 号。 12. 意见领袖: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 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向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意见 领袖作为媒介信息及其影响的中继和过滤环节,对大众传 播效果产生重要的作用。这一概念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 《人民的选择》中提出的。特征:1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 平等关系而不是上下级关系2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 层3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4 意见领袖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 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 3. 大众传播功能失调: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提出了与“功能” 相对的“功能失调”这一重要概念。它是指不利于一个特 定体系的适应或调整的,可以观察到的结果。在大众传播 中,在一定条件下,如被社会集团或个人滥用时,某些传 播功能会受到损害而产生消极的负面后果,这就是传播的 功能失调。(功能和功能失调,显功能和隐功能,是两组 不同的概念,前者着重表明它们对社会体系有利还是不利, 后者则强调它们能否被社会成员所认识和是否社会成员所 期望的。) 14. 传播:含义较广,如交流,沟通,通讯,交际,交往 等,基本意思是“与他们建立共同的意识”。在传播学中 被定义为: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 行为和活动。 15.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 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其实质是对传播内容所含信息量 及其变化的分析,即由表征的有意义的词句推断出准确意 义的过程。内容分析的过程是层层推理的过程。内容分析 的种类可归纳为:实用语义分析,语义分析和符号载体分 析。内容分析的研究模式有推理模式和比较模式两类。 16. 社会责任论: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是对报刊自由主义 理论的改良,发展和完善。它主张传播媒介在享有充分自 由的前提下,在社会为它提供自由保障的环境中,还应主 动地,积极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即在没有“他律”的 情况下,应自觉的进行“自律” 17. 休眠效果:即“睡眠者效果”,这是由霍夫兰提出的 用来解释可信性效果变化的一个概念。根据艾宾豪斯的忘 却曲线原理,人脑对信息的记忆量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少, 而忘却是从信息的次要属性开始的。也就是说,由高可信 度信源或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人们对信源的信 任感不同,其说明效果可能会分别大于或小于信息内容本 身的说服力。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信源与信息内容 相联系的记忆会逐渐淡漠。这时,由信源居于主导地位的 可信性效果趋于减弱或者消失,内容本身的说服力才能较 为完全地发挥出来。这种现象表明,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 信息,由于信源可信性的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明力不能 马上得以发挥,处于一种“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 可信性的负面影响减弱或消失,其说服效果才能充分表现 出来。

传播学五大效果理论

一、议程设置 议程设置的中心思想是: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作为一种效果理论,议程设置假说具有三个特征: 1. 认知层面的效果 2. 长期、综合、宏观的效果 3. 暗示了一种媒介观,即,传媒是一种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 意义与问题 1、重新揭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力影响,为效果研究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了重要的作用。 2、揭示了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 3、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 E. 属性议程设置 二、沉默的螺旋(The spiral of silence)——诺依曼 理论内涵 ?个人意见的表达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也就是说,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总是力图从周围的环境中寻求支持,避免陷入孤立状态,这是人的社会天性。为了防止受到孤立,避免社会惩罚,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他们便倾向于积极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当发觉自己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一般人会屈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附和;

?意见的表达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形成螺旋式的过程和舆论一边倒现象; ?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诺依曼认为,影响人们判断周围意见分布的信息源有两个,一是社会群体,二是大众传播,其中大众传播的影响尤其大,包括了类似的共鸣效果、同类信息持续与重复传播的累积效果、传播范围广的遍在效果等,重新提出了大众传播的强效果论。 ?舆论形成包括了三个要素: ?(1)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2)经大众传播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 ?(3)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的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 三、培养分析(cultivation analysis),又称教养分析、涵化分析。传播学者格伯纳主要对电视对受众的传播效果进行研究的理论。 研究表明,电视节目与暴力犯罪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暴力内容对人们对现实环境的危险程度的判断产生了较大影响,即,电视节目中充斥的暴力内容增大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环境危险程度(遭遇犯罪和暴力侵害的概率)的判断,而且,电视媒介接触量越大的人,这种社会不安全感越强。 理论影响:传播与社会的关系阐释 (1)社会存在与发展需要成员共识; (2)传播培养与社会共识有很大关系。媒介时代,大众传播代替了教育和宗教,

大众传播媒介的优缺点

大众传播媒介的优缺点 传统四大媒介指报纸、电视、广播、杂志,新兴媒介是指网络。 一.报纸传播信息的优势和弱点 在传统四大媒体中,报纸无疑是最多、普及性最广和影响力最大的媒体。报纸广告几乎是伴随着报纸的创刊而诞生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报纸的品种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版式更灵活,印刷更精美,报纸广告的内容与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所以报纸与读者的距离也更接近了。报纸成为人们了解时事、接受信息的主要媒体。 (一).报纸的优势 1.传播速度较快,信息传递及时 对于大多数综合性日报或晚报来说,出版周期短,信息传递较为及时。有些报纸甚至一天要出早、中、晚等好几个版,报道新闻就更快了。一些时效性强的产品广告,如新产品和有新闻性的产品,就可利用报纸,及时地将信息传播给消费者。 2.信息量大,说明性强 报纸作为综合性内容的媒介,以文字符号为主,图片为辅来传递信息,其容量较大。由于以文字为主,因此说明性很强,可以详尽地描述,对于一些关心度较高的产品来说,利用报纸的说明性可详细告知消费者有关产品的特点。 3.易保存、可重复 由于报纸的特殊的材质及规格,相对于电视、广播等其他媒体,报纸具有较好的保存性,而且易折易放,携带十分方便。一些人在阅读报纸过程中还养成了剪报的习惯,根据各自所需分门别类地收集、剪裁信息。这样,无形中又强化了报纸信息的保存性及重复阅读率。 4.阅读主动性 报纸把许多信息同时呈现在读者眼前,增加了读者的认知主动性。读者可以自由地选择阅读或放弃哪些部分;读者也可以决定自己的认知程度,如仅有一点印象即可,还是将信息记住、记牢;此外,读者还可以在必要时将所需要的内容记录下来。 5.权威性 消息准确可靠,是报纸获得信誉的重要条件。大多数报纸历史长久,且由党政机关部门主办,在群众中素有影响和威信。因此,在报纸上刊登的广告往往使消费者产生信任感。 (二).报纸的弱点 1.印刷难以完美,表现形式单一 报纸的印刷技术最近几年在高新科技的支持下,不断得到突破与完善。但到目前为止,报纸仍是印刷成本最低的媒体。受材质与技术的影响,报纸的印刷品质不如专业杂志、直邮广告、招贴海报等媒体的效果。报纸仍需以文字为主要传达元素,表现形式相对于电视的立体、其他印刷媒体的斑斓丰富,显然要单调得多。 2.时效性短 报纸的新闻性极强,因而隔日的报纸容易被人弃置一旁,传播效果会大打折扣。 3.传播信息易被读者忽略 报纸的幅面大、版面多、内容杂,读者经常随意跳读所感兴趣的内容,因此报纸对读者

受众分析:解读及思考

受众分析:解读与思考 时间:2006-2-12 14:17:39来源:现代传播作者:X燕南阅读1190次 内容摘要:本文从大众受众概念、受众研究的传统、受众的媒介使用、批判意识与视听率话语、传播技术发展与未来受众等几个方面,对传播学者丹尼斯?麦奎尔的《受众分析》一书进行解读,由此反思中国的受众研究现状及问题,并就未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受众、大众、受众研究、接受分析、视听率 受众研究是大众传播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在世界X围内的快速推进,今天的受众已不再只是游走于不同媒介之间的读者、听众或观众,也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受者,如何从历史和社会等多个维度,全面描绘受众的各种面相和角色,分析其特点,把握其变化规律,已成为受众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迄今为止,关于受众的研究论著不少,关于受众的全景式把握却不多见,就此而言,丹尼斯?麦奎尔撰写的《受众分析》一书,可谓欧美传播学界全面、系统地探讨受众问题的一本著作。 麦奎尔的名字对我国传播学界来说并不陌生,20年前,他的《大众传播模式论》一书中文版的发行,曾经为刚刚起步迈向传播学研究的中国学者,架起了一座快捷地通向传播学庞XX论体系的桥梁。作为著名传播学者,“欧洲传播研究小组”成员,《欧洲传播杂志》三位创始人之一,麦奎尔在传播学研究领域涉猎广泛,著述颇丰。他擅长从历史的纵深处找寻研究的起点,采用社会学视角,对各种大众传播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整合,探讨各种理论和研究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形成并提出自己的理

论观点。《受众分析》一书基本上体现了他的这一研究风格。 在《受众分析》中,麦奎尔以大家手笔,纵横捭阖,将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批判学派与经验学派等多种维度纳入研究视野,从解说受众概念入手,对各种受众现象和受众问题展开全方位讨论,分析原因,探讨规律,不仅为各种观点的展示和交锋提供了一个宽广的平台,为研究受众构筑了一个多元的学术空间,也给我们带来不少思考和启示。 一、大众、受众与大众受众 在受众研究领域,“大众受众”(mass audience)一词广为人知,然而,大众(mass)与受众(audience)并非天然一体,它们本应属于不同的话语X畴,一个是社会学的,一个是传播学的。大众与受众的勾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 按照大众社会理论,大众(mass)是现代工业化社会的产物,也是大众传播发展的结果,反映了脱离家庭、血缘、土地等传统纽带,相互依赖却又彼此陌生的人们的生存形态。大众具有规模大、分散、匿名和无根性的特点,既不同于有一定组织性的社会群体(group),也不同于松散的群集(crowd),以及有政治自觉意识的公众(public),他们没有任何组织性,没有稳定的结构、规则和领导者,也缺乏为实现自身目的而行动的意愿和手段。 而受众(audience),按照麦奎尔的说法,是社会环境和特定媒介供应方式的产物[1]。受众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受众的媒介使用亦具有鲜明的社会特征和环境特征。最早的受众可以追溯至古希腊古罗马时代,那些集聚在一起现场观看表演或竞技的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教案最全版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教案 【内容标准】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知识与能力】(1)知道报刊、影视发展的基本史实。 (2)了解互联网的发展概况,尝试通过短短的十几年的迅速发展来了解今天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 【过程与方法】(1)搜集图片、文字资料、编写自己所了解的报刊、影视或互联网发展史。(2)观看不同时期的一些优秀的影视作品,加深对社会变迁的了解。 (3)组织不同小组制作相关教学题材的网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报刊发展的状况,认识到中国社会的舆论环境逐渐改善,推动了中国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今天中国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在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起到了一定消极的影响。作为一名中学生,应当正确的面对网络的诱惑。 重点:报刊、影视发展的状况。 难点:中国社会飞速发展对互联网的影响。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中国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发展历程。知道了现代社会里科学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便利。除此之外,大众传播媒介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中国的大众传播媒介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一课。 讲授新课 (一)大众报业的发展(板书) 1、历史渊源:(板书)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报纸的国家之一,发行于公元887年的唐代《邸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 2、大众报业出现原因:(板书) (问)大众报业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答:(1)进入19世纪,单一的官方报纸与落后的办报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社会呼唤着适合普通民众阅读需求的大众报纸的产生。 (2)西人办报潮流的推动。 [合作探究] 如何评价西人办报? 3、过程:(板书) (问)中国报业发展的历程? 答:(1)1873年,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2)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等。 4、通俗性报刊特点:(板书) (问)同学们,你们一般情况下会看什么报刊呢? 答:通俗性报刊。 (问)那么,通俗性报刊有哪些特点呢? 答:(1)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取材世俗,运笔浅显,满足了市民消遣娱乐的需要。(2)根据的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按戏曲、电影、体育、生活、文艺、娱乐等类别实现了专门分工,读者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购买相应的报纸。 [第二课堂] 1、《昭文新报》:1873年艾小梅、汉口创办,中国人创办的最早的中文报纸。 2、中外纪闻》:京师强学会的机关报,维新派的重要舆论机关,其前身是《万国公报》,由梁启超,任大燮任主编,是中国资产阶级政党的报刊的萌芽。该报的出版使广大官员和知识分子“渐知新法之益”,为改良派政治团体的建立和改良运动的进一步开展创造了有力条件。1896年元月20日停刊。《中外纪闻》特点:(1)刊登外文报纸,外文电讯的译文。(2)介绍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情况和自然科学知识,也评论中西方社会的得失,宣传中国应该向西方学习。 3、《强学报》:上海强学会的机关报。维新派南方的代表。 4《时务报》:1896年在上海创办,梁启超任总编辑。维新派最重要的舆论阵地。是旬刊,以“域外报译”为主,同时开设言论栏目。主要宣传进化论,倡导学校废科举,设议院兴民权,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揭露帝国主义罪行,呼吁捍卫民族独立,该报在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士大夫知识分子和统治阶级中的爱国分子中引起了很大影响。该报是当时发行量最高,影响最大的国人报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