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答题技巧:无处不在的特值思想

行测答题技巧:无处不在的特值思想

数量关系让无数考生感到头疼,虽然做了大量的题目,但是成效不大。要想提升做这类题的能力,需要借助一些好的思维方式,以达到快速解题的目的。而其中特值思想就是一个卓有成效的方法,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类型的题目,其应用非常广泛,广大考生一定要重点掌握,接下来中公教育老师就特值思想来为大家作重点讲解。

所谓特值思想,就是把题目中的某些未知量设为特殊值,以此来简化运算量,从而快速求解的一种思想。当然,特值的设定有一定之规。首先,它是一个不带单位的量,并且要满足题干的取值范围。其次,这个量要求和所求量有紧密的联系。这就涉及特值思想的应用环境,其最广泛应用在如下环境中:题目中存在A×B=M的关系,且要求知道其中一个,而另两个量未知时可设特值。当满足该条件之后,在以下四大类题目中,根据题干描述,如果符合题意的,都可以利用该思想进行求解。

一、工程问题

常见的设法有两种:

1、设工作总量为“时间们”的最小公倍数

例1、修一条水渠,单独修,甲队需要20天完成,乙队需要30天完成。如果两队合作,由于彼此施工有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会降低。甲队的工作效率是原来的五分之四,乙队的工作效率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九。现在计划16天修完这条水渠,且要求两队合作天数尽可能少,那么乙队要工作多少天?

A.5

B.8

C.10

D.12

中公教育

【答案】C。解析:设水渠的工作量为20,30的公倍数60,则甲队、乙队的效率为3和2.合作效率为3×5/4+2×9/10=12/5+9/5=21/5。要想使合作天数最少则要让甲队尽可能多做,而合作的天数就是乙队工作的的天数。设合作天数为X ,则得到3×(16-X)+21/5X=60,解的X=10。故选择C选项。

2、找出“效率们”的最简比,根据时间求出工作总量

例2、甲、乙、丙三个工程队的效率比为6∶5∶4,现将A、B两项工作量相同的工程交给这三个工程队,甲队负责A工程,乙队负责B工程,丙队参与A工程若干天后转而参与B工程。两项工程同时开工,耗时16天同时结束。问丙队在A工程中参与施工多少天?

A.6

B.7

C.8

D.9

【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设甲、乙、丙每日工作量分别为6、5、4,效率和为6+5+4=15,则A、B的工作总量为15×16,又因A、B两个工程的工作量相同,则A工程工作总量为15×8=120,设丙队参与A工程x天,则6×16+4x=120,解得x=6,选A。

二、行程问题

方法:常设路程为特值。

例1、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用了4小时,从乙地返回甲地用了3小时,返回时的速度比去是快百分之几?

A.20%

B.18.2%

C.33.3%

D.36.4%

【答案】C。解析:设总路程为12,则去是速度为12÷,3=4,返回速度比去时快(4-3)÷3=33.3%。故选择C。

三、利润问题

中公教育

方法:常设成本为特殊值1或100,偶尔设数量为特值。

例1、有一本畅销书,今年每册书的成本比去年增加了10%,因此每册书的利润下降了20%,但今年的销量比去年增加了70%,则今年销售该书的总利润比去年增加了:

A.36%

B.25%

C.20%

D.15%

设去年每本书的利润为1,销量为1,则去年的总利润为1。今年每本书的利润为0.8,总销量为1.7,则今年总利润为0.8×1.7=1.36,因此,今年的总利润比去年多了36%。故选择A选项。

四、浓度问题

方法1:溶液不变,设溶液为特值。

例1、两个相同的瓶子装满酒精溶液,一个瓶子中酒精与水的体积比是3:1,另一个瓶子中酒精与水的体积比是4:1,若把两瓶酒精溶液混合,则混合后的酒精和水的体积之比是多少?

A.31:9

B.7:2

C.31:40

D.20:11

【答案】A。解析:设两个瓶子的容量都为1,那么混合后的酒精和溶液的体积之比是[3÷(3+1)+4÷(4+1)]:2=31:40,所以酒精和水的体积之比为31:9。

方法2、溶质不变,设溶质为特殊值。

中公教育

例2、一桶农药,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后,浓度为15%,再加入同样多的水稀释,农药的浓度变为12%,若第三次再加入同样多的水,农药的浓度将变为多少?

A.8%

B.10%

C.11%

D.13%

【答案】B。解析:设浓度为15%的溶液中溶质的量为60,则溶液量为400;加水稀释后浓度变为12%,溶质量不变仍为60,此时溶液量变为60÷12%=500,加了500-400=100的水,再加入同样多的水后溶液量变为500+100=600,此时溶液的浓度为60÷600×100%=10%。故选择B选项。

通过上述题目的讲解,相信各位考生也会发现特值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说无处不在,如果应用恰当,解题也非常便捷,希望大家熟练的掌握特值思想,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候能够做到游刃有余,最后祝大家考试成功。

中公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