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造血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造血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造血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姓名:蒙春蕾学号:08507321 班级:08生物技术成绩:

在我们整个生命历程中,血细胞是由少量的多潜能骨髓干细胞分化产生的,我们称这种干细胞为造血干细胞( 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它是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造血前体细胞。也是发现最早、研究最多的一种成体干细胞,是体内各种血细胞的惟一来源,主要存在于成体的骨髓、外周血。脐带血中。

1.造血细胞的起源

哺乳动物造血包含原始造血( primit ive hematopoiesis) 和永久造血( definitive hematopoiesis) , 而永久造血是由多能的造血干细胞( 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 维持的。HSC 是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造血前体细胞, 可形成血液各系的血细胞, 并可重建致死量照射破坏的造血系统[1]。长期以来,在脊椎动物中,造血细胞相机发生在某些解剖部位。人们认为,胚胎的(或原始的)造血细胞发生卵黄囊的血岛上。最终的(或成熟的)造血细胞短暂的停留在胚胎肝中,随后造血细胞将终生存在于骨髓中。即胚胎造血发生的解剖位置被认为是卵黄囊( yolk sac, YS) 。然而, 对这一观点一直存在争论, 一些科学家认为卵黄囊造血只是短暂的原始造血, 只产生原始血细胞( 其中主要是原始红细胞) ,而不是具有长期重建各系造血功能的HSC 的真正来源。近期的一系列研究表明, 胚胎中的永久造血首先原位发生在胚内AGM 区并且进一步定位在其中的背主动脉( dorsal aorta, DA)[1]。

2.生物学特征

2.1造血干细胞的活化造血干细胞的活化, 需要多种刺激因子的协同作用。在细胞刺激因子之外, 细胞抑制因子也能调节造血干细胞的活化。

2.2自我更新造血干细胞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能力( Self-renewal),能通过自我复制方式使子代细胞与亲代细胞具有完全相同的特征。造血干细胞的这种高度的自我更新能力, 在维持机体一生的造血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2.3多向分化在综合因素作用下, 造血干细胞可以分化形成红系、髓系、巨核系成熟血液细胞, 它也是淋巴系干细胞的来源。除造血系细胞外, 近年还发现造血干细胞可以分化形成一些非造血细胞, 如破骨细胞、表皮生发层细胞等[2]。

2.4 表面标记迄今为止, 真正的造血干细胞表型尚难以确定, 其原因可能在于这些造血干细胞是最为原始的细胞, 大多抗原为阴性表达; 同时,造血干细胞的数量极为稀少, 难以分离到足够的造血干细胞进行研究。人类真正造血干细胞的表型在目前阶段尚无定论。

3分离纯化分离和纯化方法较多, 主要分为物理学和免疫学方法两大类。前者是根据HSC 细胞的物理学特征, 如细胞大小、形态、密度等, 用离心力将全血中具有不同物理特征的各类细胞分离排列, 再收集含HSC细胞的相应层次细胞,从而使占全血大部分比例的成熟粒细胞、红细胞等成熟细胞去除, 多用于初步分离。此外,利用各种表面标记进性阴性和阴性多次选择可能是分离和纯化造血干细胞的最有效途径。主要分离方法有下列几种:

⑴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er;FCM[3]其机制是根据细胞表面不同的表面抗原, 用特异性荧光标记的抗体与之结合, 结合后的细胞受荧光激发后, 在电场中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从而使之与抗原阴性细胞分离。此法分离的细胞纯度最高, 但分离的样本有限, 多用于实验研究和评价纯化后的细胞质量, 不适合临床大样本应用。

(2)生物素———亲和素免疫吸附法其机制是将生物素标记的特异性单抗阳性细胞与亲和素结合, 在将亲和素交联于Bio-Gel上,用亲和层析的方法将特异性单抗阳性细胞分离开来。该法的特点是可以处理较大量的样本,已被用于临床纯化CD34+细胞纯度不够高,细胞

丢失量偏多,较免疫磁珠法差。

(3)免疫磁珠法其原理是用特异性单抗和磁性颗粒交联, 通过单抗与阳性细胞特异性结合,再借助磁力的作用, 将结合有磁珠的单抗阳性细胞吸附, 从而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该法分离的CD34+细胞纯度较高, 而细胞的丢失量较少, 适合于临床大样本的纯化

(4)间接免疫Panning法其原理是基于抗体能吸附于玻璃等器皿等的特点, 用二抗包被玻璃平皿, 从而使特异性单抗阳性细胞吸附于平皿, 进而使单抗阴性细胞洗脱分离。该法所获细胞纯度也较高, 价格也较便宜, 但较为繁琐,仅多用于实验研究。[4]

4.人类造血干细胞的鉴定

4.1直接鉴定集落形成细胞

4.1.1混合集落形成细胞(CFU—GEMM)体外半固体培养发现,CFU—GEMM 是一类含有粒细胞、爆增式红细胞.巨棱细胞和巨噬细胞等的造血祖细胞。最近一些研究发现,在CFU GEMM 集落培养体系中加入脐带血浆因子时,可大大增强CFU GEMM遣血祖细胞的自我增殖活性。

4.1.2 母细胞集落形成细胞研究还发现,这种集落形成细胞可在原代培养条件不变情况下进行再次种植,并且能够再次形成集落,这表明此种集落形成细胞具有自我增殖能力。4.1.3高增殖活性集落开始成细胞(HPP—CFC) McMiece等在人骨髓造血祖细胞中也发现了这种具有小鼠HPP—CFC相同活性的人高增殖活性集落形成细胞。

4.2 间接鉴定的集落形成细胞长期骨髓培养法(I TBMC)和长期培养起始细胞(LTCIC) 骨髓细咆中含有基质细胞的祖细咆和造血细胞的祖细胞,基质祖细胞能够贴壁生长.形成融台的基质层,其中有纤维母细胞、脂肪细胞、巨噬细胞以及一些上皮细胞;而造血原始祖细胞嵌在基质层细胞中并进行增生,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半固体培养方法定期测定长期培养体系上清液中CFU—GM 集落形成活性,但并不能测定原始造血租细胞的数量。[5]

5.造血干细胞展望

造血干细胞在临床应用的深远意义已毋庸置疑。HSC 是首先被应用于临床治疗的一群干细胞。由于它们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来源相对广泛、采集和体外处理容易等特点, 使它们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科学家们已经对其在血液病治疗方面的实际应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与尝试。[6]HSC 发生的研究给理解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例如CML 患者中为何会在血管内皮细胞也检测到BCR-ABL 基因的表达,细胞的恶性转变是否发生在比HSC 更早的阶段。”同样,HSC 前体细胞的研究也可能为需要进行骨髓移植的患者提供新的干细胞来源,成血血管干细胞和造血内皮是否也可以作为HSC 的新来源,或者为HSC 的体外扩增提供有力的支持.科学家已经用骨髓干细胞培育出了肾脏组织、肝脏组织、肌肉细胞、神经细胞等,这在器官移植手术中是一个重要突破。在不久的将来,人们有望利用患者自身的健康组织干细胞,诱导分化病损组织的功能细胞,从而达到治疗各种组织坏损性疾病的目的,既可克服由于异体细胞移植的免疫排斥,又可以克服胚胎细胞来源的不足以及其他社会伦理道德上和法律上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田丰, 刘爱莲.AGM区与胚胎期造血.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5.13( 1) : 164-168

[2] 陈智超.造血干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及其鉴定.临床内科杂志.2000,11.17 (6): 325-326

[3]徐群,武正炎.造血干细胞采集、分离与冻存的研究.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1,5.21(3):255

[4] 王立生,吴祖泽,贫福初.造血干细胞分离纯化的研究进展.高技术通讯.1994.1.34-35

[5] 邱丽玲,毛秉智等.人类造血干细胞研究进展.基础医学.1995.9(1):25-27

[6] 刘祥箴,郭宁,诸江.造血干细胞发生的研究进展.内科理论与实.2010.5(1):87

[7] 安利国主编.细胞工程(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0,8:130

胚胎干细胞的体外诱导分化模型

胚胎干细胞的体外诱导分化模型马宗源 李祺福(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胚胎干细胞是具有全能性及无限制的自我更新与分化能力的一类特殊的细胞群体,它能通过祖细胞为中介,分化为各种类型的体细胞,可重演体内干细胞的分化过程。自80年代从小鼠囊胚的内细胞团分离到胚胎干细胞并建系到现在已建立了神经细胞、肌肉细胞、上皮细胞、造血细胞等体外分化体系。将胚胎干细胞体外分化成为可利用的分化模型,无论从组织结构、细胞及分子水平都体现了体内分化过程的体外重演,再加上胚胎干细胞系具有体系简单,影响因子少,可控制,便于研究等特点,因此可用于研究早期胚胎发育和细胞分化调控;可成为器官移植和修复器官的细胞来源;还可用于新型药物筛选。 1 胚胎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胚胎干细胞具有与早期胚胎相似的结构特征,具有较高的核质比和整倍体核型。体外培养的细胞紧密堆积,呈克隆状生长,具有发育分化的多潜能性和无限制的自我更新能力,碱性磷酸酶染色呈阳性,具有高的端粒酶活性,早期胚胎细胞均表达胚胎阶段特异性抗原SSEA-1、SSEA-3、SSEA-4、T RA-1-81、T R A-1-60等;表达种系转录因子OCT-4,并且可将O CT-4基因作为细胞多能性的一个标志;白介素6型细胞因子家族参与维持调节胚胎干细胞未分化状态。 胚胎干细胞建系的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在于体外不断增殖的过程中保持未分化的状态,但是细胞如何维持其未分化状态的机理并不清楚。研究发现主要是通过膜上的特异受体蛋白gp130来发挥作用,细胞因子受体蛋白g p130可激活JA N U S、酪氨酸激酶,JA K-ST A T、M EK/M A P K等信号途径,而JAK/ST A T3和M EK/ ERK信号途径则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另外,一些未知的膜结合分子也参与胚胎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分离纯化及鉴定调节细胞的自我更新及分化的未知分子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2 胚胎干细胞为基础的分化模型 胚胎干细胞要维持其未分化的状态,需要在胚胎饲养层中加入分化抑制因子。一旦改变了维持胚胎干细胞未分化状态的条件,胚胎干细胞首先形成胚胎小体,胚胎小体有外中内三胚层,继续分化可形成多种类型的细胞。在体外分化培养时,可自发形成有节律性跳动的心肌细胞,同时还形成骨骼肌、神经细胞、上皮细胞等。由于体外胚胎细胞可重演体内胚胎细胞的发育过程,并且基因的表达时相与体内的胚胎发育过程是相似的,在这一过程中加入外源的诱导分化因子并与相关的调控基因结合,可使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各种类型的细胞。现在已初步建立了神经细胞、肌肉细胞、上皮细胞和造血细胞等体外分化模型。 2.1 神经细胞 体外培养胚胎干细胞可模拟从未定型细胞向功能性神经元转化的过程,并且其基因的表达时相与体内的胚胎发育过程相似。在分化的早期表达N FL、N F M基因,后期则表达N eur ocan基因。维甲酸及神经生长因子可诱导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细胞,是常用的诱导分化物,它能上调神经元特异基因的表达,同时下调中胚层基因的表达。将神经元特异的SOX2基因转进胚胎干细胞,再经维甲酸诱导,可表达90%以上的具有神经元标志的神经细胞。可能是外源基因和维甲酸同时拮抗分化抑制因子的作用,阻碍细胞向其他的方向分化,迫使其向神经元的方向分化。维甲酸能诱导胚胎干细胞分化为C-氨基丁酸能和多巴胺能神经元,而维甲酸分别结合无血清培养基和含胎牛血清的培养基培养胚胎干细胞后发现,采用无血清培养时,几乎检测不到分化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存在;但在有血清培养时,却能检测到大量的多巴胺神经元。这暗示血清中的某些未知的因子和维甲酸共同起到定向诱导分化 化为特定组织细胞,将这些细胞回输体内,从而达到长期治疗的目的。干细胞的医学应用还包括体外克隆人体器官,然而这比体内移植干细胞要复杂的多。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来自人体干细胞的器官应用于临床治疗已为期不远。干细胞研究与应用不仅在疾病治疗方面有着极其诱人的前景,而且将对克隆动物,转基因动物生产,发育生物学,新药物的开发与药效、毒性评估等领域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Th omson J A,Itsk ovitz-Eldor J os eph,Shapiro S S,et al. Em bryonic s tem cell lin es d erived from human b las tocysts.S cience,1998,282:1145—1147.  2 Sh amb lott M J,Axelman J,W ang S,et al.Derivation of Plurip otent stem cells from cultured human primordial germ cell.Proc Natl Acad S ci U SA,1998,95:13726—13731.  3 Jack son K A,M i T,Goodell M A.Hematopoietic potential of s tem cells isolated from murie s keletal mus cle.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9,96:14482— 14486.  4 裴雪涛.干细胞研究现状与展望.高技术通讯,2001, (6):93—95. (BH)

造血干细胞与白血病的关系

造血干细胞与白血病的关系 1995年以来我国造血干细胞工程与相关的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发展迅速。有关造血干/祖细胞基因表达的研究,上海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陈竺、陈赛娟等为正常和急性白血病人骨髓造血干祖细胞cDNA文库的基因表达建立了一套先进的工作体系。他们在许多白血病细胞系的干/祖细胞中发现了300个新的相关基因。中山大学医学院李树浓、黄绍良等从人的桑葚期胚胎干细胞成功地诱导出造血细胞等。北京输血研究所裴雪涛等从成人和胎儿的骨髓分离出成年源干细胞,又进一步诱导分化为骨、软骨、脂肪和神经原细胞等。他们成功地构建了胎儿和成人间充质干细胞cDNA扣除文库,获得了胎儿和成人间充质干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及在胎儿特异表达基因。中国医学科学院天津血液学研究所、国家血液学重点实验室赵春华等证实从胚胎胰腺、骨髓和肝脏中都可以分离出人间充质干细胞,又证明G-CSF可以使输注的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促造血重建。北京基础医学研究所毛宁等的实验不支持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横向分化“。最近他们发现小鼠胚胎干细胞的体外分化重现了胚胎早期造血发生的生物学程序以及Smad5基因调控在胚胎造血发生中的必要性和多样性,又表明其上游配体TGF-beta家族分子在胚胎发生中的作用和特点。本文针对干细胞可塑性研究作了评论。国际上曾风靡一时的“横向分化“有关的实验都没有用完全纯化的胚层干细胞或组织干细胞来证实。然而,完全纯的胚层或组织定向的干细胞克隆是无法制备的。成年或胎儿全身各类组织中混有一些定向某胚层的或某组织的干细胞,甚至还混有桑葚胚干细胞。它们是胚胎发育过程的每个阶段中停止参与胚胎发育而残留下来的。它们在体内处于静止期,寿命长,长期存留在成人的各种组织中。各胚层和组织干细胞混杂在一起,它们都没有特异的形态、表型和功能,无法分离纯化,甚至和成人组织细胞也很难分开。它们在体外实验适当的条件诱导下可分化为各种组织细胞。在那些想证明组织干细胞“横向分化“的实验中,都无法排除上述可能。本专论指出,只有桑葚胚干细胞是全能的胚胎干细胞,具有向各个胚层分化的

胚胎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综述

胚胎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综述 摘要:由于胚胎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值和多向分化的潜能,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胚胎干细胞的研究成为生物学领域和医药工程领域研究的一个焦点。本文从胚胎干细胞的分离、体外诱导胚胎干细胞的原理和定向分化的机制、胚胎干细胞体外诱导的方法、定向分化的细胞、应用前景和研究存在的问题对胚胎干细胞进行综述。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体外培养;诱导分化;应用 干细胞是一种具有多分化潜能和自我更新功能的早期未分化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它可以 分化成不同的功能细胞,形成多种组织和器官,它包括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前者指早期胚胎的多能干细胞,后者是存在于胎儿和成体不同的组织内的多潜能干细胞这些细胞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并产生不同种类的具有特定表型和功能的成熟细胞的能力,能够维持机体功能的稳定,发挥生理性的细胞更新和修复组织损伤作用[4,9,10]。 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C)是从着床前胚胎内内细胞团(inner cell mass,ICM)或原始生殖细胞经体外分化抑制培养分离的一种全能性细胞[1]。它能在体外长期不断自我更新,并保持多向分化潜能,可以分化为内、中、外三个胚层的几乎所有类型细胞。自1981年Evans和Kauffman[2,8]用不同的方法首次成功分离得到小鼠胚胎干细胞以来,小鼠胚胎干细胞成为近20年来人们用来研究发育分化、基因表达调控、基因治疗等最理想的模型,并且有大量研究表明小鼠胚胎干细胞可以在体外被诱导分化为绝大多数类型的成体细胞.1998年Thomson等首次成功分离并建立人胚胎干细胞系。自此,人胚胎干细胞不但提供了一个研究人类自身发育分化的良好机会,而且如果人胚胎干细胞能像小鼠胚胎干细胞一样可以在体外诱导形成各种成体细胞,那么利用这些诱导分化形成的成熟细胞将有可能进行细胞和组织替代治疗, 包括糖尿病、帕金森病、早老性痴呆、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等多种目前临床上难以治愈的疾病。 1 胚胎干细胞的分离 自Thomson成功分离并建立人胚胎干细胞系后,多年以来,人们研究出很多胚胎干细胞的 分离方法,在这里主要介绍三种: 1.1 分离自胚胎内细胞团 内细胞团又称胚细胞(embryoblast),是一团于哺乳动物初期胚胎中的一个细胞团块。从早期胚胎内细胞团(inner cell mass,ICM)分离是获得胚胎干细胞的主要途径。由于不同动物的胚胎发育存在差异,因此应注意取材时间。可通过免疫外科手术法、机械剥离法、组织培 养法等方法除去胚胎滋养层细胞获得囊胚内细胞团(ICM)细胞进行体外分化抑制培养。 1.2分离自原始生殖细胞

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指标2017版

附件2 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临床应用 质量控制指标 (2017年版) 一、造血干细胞移植适应证符合率 定义:造血干细胞移植术适应证选择正确的例数占同期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总例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造血干细胞移植适应证符合率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适应证选择正确的例数同期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总例数×100% 意义:体现医疗机构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时,严格掌握适应证的程度,是反映医疗机构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医疗质量的重要过程性指标之一。 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植入率 定义: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100天内,实现造血重建(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0.5×109/L 与血小板>20×109/L )的患者例次数占同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总例次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植入率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100天内实现造血重建的患者例次数同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总例次数×100%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三、重度(Ⅲ-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 定义: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 ),是指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100天内,由于移植物抗宿主反应而引起的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疹、腹泻和黄疸,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重度(Ⅲ-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是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发生重度(Ⅲ-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例次数占同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总例次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重度(Ⅲ?Ⅳ度)急性移植物 抗宿主病发生率=重度 Ⅲ?Ⅳ度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 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例次数同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总例次数×100% 意义:体现医疗机构对不同移植方式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aGVHD 预防水平,是反映医疗机构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医疗质量的重要过程性指标之一。 四、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 定义: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 ),是指造血干细胞移植术100天后,由于移植物抗宿主反应而引起的慢性免疫性疾病。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是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发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例次数占同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总例次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慢性移植物 抗宿主病发生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发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例次数同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总例次数×100% 意义:体现医疗机构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cGVHD 预防水平,是反映医疗机构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医疗质量的重要过程性指标之一。 五、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死亡率 定义: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100天内非复发死亡患者数占同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死亡率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100天内非复发死亡患者数同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总数×100% 意义:体现医疗机构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的综合管理水平,是反映医疗机构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果指标之一。 六、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总体生存率 定义: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1年和3年随访(失访者按未存活患者统计)尚存活的患者数占同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什么是造血干细胞

什么是造血干细胞 近三十年来,血细胞生成的研究发展很快,现已证明人类骨髓中存在造血多能干细胞,它们具有高度自我更新的能力,并且能分化为各血细胞系统的祖细胞(如淋巴系干细胞、粒系干细胞),再大量分化、增殖为各种原始和成熟血细胞,最后这些成熟的血细胞通过骨髓进入血液中,发挥各自的生理作用。人体造血干细胞的一半存在于干细胞池,是人体造血细胞的储备库,以适应和满足各种状态下造血的需要;另一半存在于增殖池,这些造血干细胞不断增殖、自我复制,以弥补因细胞衰老或丢失所致的血细胞不足,维持人体血细胞的平衡。 人体的造血组织有很强的代偿功能,当抽取部分造血干细胞后,会很快增殖,一般健康者在1-2周左右即可补足所捐的造血干细胞量。因此,捐献者不仅不会影响自身的造血功能,反而使自身的造血系统得到了锻炼,更具备了生命的活力。 什么是骨髓 骨髓是存在于长骨(如肱骨、股骨)的骨骺和扁平骨(如髂骨)的骨髓腔中,是一种海绵状的组织。能产生血细胞的骨髓呈红色,称为红骨髓。人出生时,红骨髓充满全身骨髓腔,随着年龄增大,脂肪填充了所有的长骨的骨髓腔(呈

淡黄色,称黄骨髓),最后几乎只有扁平骨和长骨骨骺中才有红骨髓。此种变化可能是由于成人不需要全部骨髓腔造血,部分骨髓腔造血已足够补充所需血细胞。当机体严重缺血时,部分黄骨髓可转化为红骨髓,骨髓的造血能力可显著提高。骨髓的造血功能极强,骨髓最高的造血能力可达到正常造血情况的9倍,如果只保留骨髓的1/10,就能完成正常的造血功能,所以少量骨髓捐献对身体没有什么影响。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过程是怎样的 常规的移植前,只需HLA—A、B、DR三个座位六个基因相同即可。由于HLA—A、B的多样性最明显,所以上海分库原先是对志愿者先做HLA—A、B分型,待检索后供、受者HLA —A、B相配后,再对供者作HLA—DR分型检测,看是否相配?现在已采用基因检测法,不分一、二类了。如果供、受者HLA 完全相配,同时供者健康检查合格,就可以着手准备移植手术。先用化学药物和放射治疗摧毁患者身上癌细胞,这时患者的正常造血干细胞也会被杀死,人体的免疫力下降,易发生感染,必须在无菌病房(层流室)中接受移植。移植方法如同输血,植入的造血干细胞在患者体内繁殖,重建造血和免疫系统,患者逐渐恢复健康。造血干细胞移植对白血病的有效治愈率可达到70%左右。 造血干细胞采集的方式是什么

小鼠胚胎干细胞培养实验步骤

细胞的原代培养 点击次数:540 作者:佚名发表于:2009-03-06 16:26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一、原代细胞培养原理 原代细胞培养是将机体内的某组织取出,分散成单细胞,在人工条件下培养使其生存并不断生长、繁殖的方法。借助这种方法可以观察细胞的分裂繁殖、细胞的接触抑制以及细胞的衰老、死亡等生命现象。 ? 幼稚状态的组织和细胞,如:动物的胚胎、幼仔的脏器等更容易进行原代培养 ? 掌握无菌操作技术 ? 了解小鼠解剖操作技术 ? 了解原代细胞培养的一般方法与步骤 ?了解培养细胞的消化分散 ? 了解倒置显微镜的使用 二、实验材料 ? 实验动物:孕鼠或新生小鼠 ? 液体:细胞生长液(内含20%小牛血清) 0.25%胰蛋白酶 平衡盐溶液 70%乙醇 ?器材:灭菌镊子、剪刀若干把 灭菌培养皿、细胞培养瓶、小瓶、烧杯若干个 吸管若干支 酒精灯 原代细胞培养方法 三、胰酶消化法 (1)胰酶消化法操作步骤——取材 a. 用颈椎脱位法使孕鼠迅速死亡。

b. 把整个孕鼠浸入盛有75%乙醇的烧杯中数秒钟消毒,取出后放在大平皿中携入超净台。 c. 用无菌的镊子和剪子在前腿下作一腹部水平切口,用无菌镊子将皮肤扯向后腿。 d. 用另一无菌的剪刀和镊子切开腹部,取出含有胚胎的子宫,置于无菌的培养皿上。 e. 剔除胚胎周围的包膜(若胚胎较大,应剪去头、爪),将胚胎放于无菌的含有平衡盐溶液的培养皿中。 f. 漂洗胚胎,去掉平衡盐溶液。继续用平衡盐溶液漂洗胚胎直至清洗液清亮为止。 (2)胰酶消化法操作步骤——切割 a. 将部分胚胎转移至一个无菌小瓶中,用平衡盐溶液漂洗。 b. 然后用眼科手术剪刀小心地绞碎胚胎,直到成1mm3左右的小块,再用平衡盐溶液清洗,洗到组织块发白为止。 c. 静置,使组织块自然沉淀到管底,弃去上清。 (3)胰酶消化法操作步骤——消化、接种培养 a. 视组织块量加入5-6倍的0.25%胰酶液,37℃中消化20-40分钟,每隔5分钟振荡一次,或用吸管吹打一次,使细胞分离。 b. 加入3-5ml细胞生长液以终止胰酶消化作用(或加入胰酶抑制剂)。 c. 静置5-10分钟,使未分散的组织块下沉,取悬液加入到离心管中。 d. 1000rpm,离心10分钟,弃上清液。 e. 加入平衡盐溶液5ml,冲散细胞,再离心一次,弃上清液。 f. 加入细胞生长液l-2ml(视细胞量),血球计数板计数。 e. 将细胞调整到5×105/ml左右,转移至25ml细胞培养瓶中,37℃下培养。 (4)胰酶消化法操作步骤——消化、接种培养

捐献少量可再生的造血干细胞即能救人一命

捐献少许可复制的造血干细胞即能救人一命 一、前言 当一个象征生命的火焰因为“缺油”而即将熄灭,此时,如果您给他添上“油”,他生命的火焰就能继续照亮征程。栖息于红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具有强大的自我复制和再生能力,健康适龄者为亟待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延续生命的患者,捐献少量的骨髓血或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就象给因为“缺油”而即将熄灭的油灯添加了油,使其生命的火焰继续放射光芒。 1957年,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多纳尔·托玛斯医生,将经过抗凝和过滤的正常人骨髓血通过造血功能出现障碍患者的静脉输注到其体内,从而开辟了骨髓移植的成功之路。随后的研究和实验,证明了通过静脉输注骨髓血或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的骨髓移植是可以治疗造血功能障碍等多种疾病的。 骨髓移植技术的广泛应用给世界各地千百万患有白血病、再生障碍贫血、地中海贫血、急性放射病、重症免疫缺陷病和某些恶性实体瘤等被视为不治之症的患者,重新燃起了生的希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干细胞移植技术已经应用于对70多种疾病的治疗。因此,多纳尔·托玛斯医生于1990年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我国的骨髓移植技术及相关药物研究和应用始于20世纪60年代。 1964年1月27日,陆道培医生为北京平谷一位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护士张秋兰成功地施行了同基因骨髓移植。创下了全

球第二例,亚洲第一例;第一次安全地应用孕妇作供者;第一次应用最低的供者细胞数(有核细胞只有0.35×108/kg ,而CMDP 要求6×108/kg,1/17)获得成功等若干个记录……。当年接受骨髓的22岁张秋兰护士,已当了奶奶;正身怀六甲并为其捐献骨髓的孪生妹妹提供的骨髓血,母子平安。供受双方仍然健在。移植44年后的2008年,再次接受采访的张秋兰已经66岁,当了奶奶。当年陆道培院士年仅33岁,可谓青年才俊。 随着骨髓移植技术的成熟和广泛应用,为配合骨髓移植技术的推广,造福于民众,1992年经国家卫生部批准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在北京建立了“中国非血缘关系骨髓移植供者资料检索库”(亦称“中华骨髓库”,英文缩写CMDP)。由于没有专职工作人员和持续的经费支持,一度处于停滞状态。 2001年12月,中央编办发文成立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设置机构,配备人员编制和经费等;统一管理和规范开展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宣传、组织、动员、HLA检测及采集等工作(业内称为重新启动)。如今中华骨髓库的分库已经遍布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许多地方还设立了工作站。配套性的组织体系、管理制度、运作模式相继形成和完善。如今,中华骨髓库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华人骨髓库和全球华裔白血病病人的希望之库。 二、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的基本条件

胚胎干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及应用前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117132659.html, 胚胎干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及应用前景 作者:王士珍李雪甫陈培 来源:《科技视界》2012年第23期 【摘要】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 ES细胞)主要来自于胚胎发育早期囊胚中内细胞群(inner cell mass, ICM), 具有无限增殖、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特性。理论上可以诱导分化为机体中200多种细胞,可作为细胞移植、组织替代, 甚至器官克隆的细胞供体,为将来治疗人类诸多难治性疾病提供细胞来源。本文简述了胚胎干细胞的诱导分化方法、定向分化的一些细胞种类以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 ES细胞是由囊胚的内细胞群或胎儿的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s)经体外抑制分化培养而获得的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英国剑桥大学的Evans等[1]于1981年首次建立了小鼠胚胎干细胞系。Thomson等[2]于1998年利用临床上体外受精的胚胎,采用免疫法分离出内细胞群,首次成功分离出人胚胎干细胞系。同年,Sham blott等[2]以STO作为饲养层首次建立了人胚胎生殖细胞(hEGC)系。一般情况下,可将胚胎干细胞和胚胎生殖细胞统称 为胚胎干细胞。饲养层或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是ES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保持未分化状态的必要条件。当培养条件有轻微改变时,例如在培养液中添加某些诱导分化因子(维甲酸RA、DMSO等),ES细胞就会发生分化;另外,如果把脱离饲养层的ES细胞进行悬浮培养,会发育成大小不一的拟胚体(embryoid boby, EB),然后可诱导EB向不同类型细胞分化。至今,已从ES细胞诱导分化出心肌细胞、骨细胞、软骨细胞、肝细胞、造血细胞、脂肪细胞、胰岛素细胞、神经细胞、内皮细胞等。这些诱导后的细胞有望为器官移植、损伤器官的修复提供原材料,具有十分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所以,近年来有关胚胎干细胞的定向分化研究已成为全世界研究的热点。 1诱导ES细胞定向分化的方法 目前,通常针对人们设想要得到的终末靶细胞,而采用不同的诱导分化方法,使ES细胞最终定向分化为目的细胞。最常用的诱导方法一般包括以下四种:化学试剂诱导法、细胞因子诱导法、共培养诱导法以及转基因诱导法等。 1.1化学试剂诱导法 维甲酸(retinoic acid,RA)是体内维生素A的代谢中间产物,主要影响骨的生长和促进上皮细胞增生、分化、角质溶解等代谢作用。Schuldiner等[3]用一定浓度的RA(10-6M)诱导人ES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实验证实:产生的神经细胞比未用RA处理的对照组增加了22%。目前,RA诱导ES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的机制还没有完全弄清楚。一般认为RA进入细胞后,最先与细胞质中维甲酸结合蛋白 (cellular RA binding protein,CRABP)形成复合物,然

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 一定义 造血干细胞是骨髓中的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能分化为各种血细胞前体细胞,最终生 成各种血细胞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也是存在于造血组织中的一群原始多能 干细胞。可分化成各种血细胞,也可转分化成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星形细胞、骨骼肌细 胞、心肌细胞和肝细胞等。 干细胞可以救助很多患有血液病的人们,最常见的就是白血病。虽其配型成功率相对较低, 且费用高昂,但其治疗效果好且捐献造血干细胞对捐献者的身体并无很大伤害。 二特征 人体内所有的血细胞都来自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stemcells,HSC)的定向分化。HSC又称多能干细胞,是存在于造血组织中的一群原始造血细胞,有两个重要特性: (1)高度的自我更新或自我复制能力; (2)可定向分化、增殖为不同的血细胞系,并进一步生成血细胞。造血干细胞采用不对称的分裂方式:由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其中一个细胞仍然保持干细胞的一切生物特性,从而保持身体内干细胞数量相对稳定,这就是干细胞自我更新。而另一个则进一步增殖分化为各类血细胞、前体细胞和成熟血细胞,释放到外周血中,执行各自任务,直至衰老死亡,这一过程是不停地进行着的。 三造血干细胞的造血原理 1 造血干细胞具有多潜能性,即具有自身复制和分化两种功能。在胚胎和迅速再生的骨髓中, HSC多处于增殖周期之中;而在正常骨髓中,则多数处于静止期,当机体需要时,其中一部分分化为成熟血细胞,另一部分进行分裂增殖,以维持HSC的数量相对稳定。人类HSC首先出现于胚龄第2~3周的卵黄囊,在胚胎早期(第2~3个月)迁至肝、脾,第5个月又从肝、脾迁至骨髓。从胚胎末期一直到出生后,骨髓成为HSC的主要来源。造血干细胞进一步分化发育成不同血细胞系的定向干细胞。定向干细胞多数处于增殖周期之中,并进一步分化为各系统的血细胞系,如红细胞系、粒细胞系、单核-吞噬细胞系、巨核细胞系以及淋巴细胞系。 2由造血干细胞分化出来的淋巴细胞有两个发育途径,一个受胸腺的作用,在胸腺素的催化下分化成熟为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即T细胞;另一个不受胸腺,而受腔上囊(鸟类)或类囊器官(哺乳动物)的影响,分化成熟为囊依赖性淋巴细胞或骨髓依赖性淋巴细胞,即B细胞。并分别由T、B细胞引起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如机体内造血干细胞缺陷,则可引起严重的免疫缺陷病。 四HSC的表面标志和定向分化过程 1 HSC的表面标志 HSC是第一种被认识的组织特异性干细胞,目前主要是通过表面标志来分离纯化HSC, 其中有一种方法是用抗体来检测干细胞相关的表面分子c-kit,Sca-1,Thy1.1和造血谱系标志如B220,CD3和Mac-1。通过这种方法得到的HSC只占所有骨髓细

胚胎干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及应用前景

胚胎干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及应用前景 【摘要】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 ES细胞)主要来自于胚胎发育早期囊胚中内细胞群(inner cell mass, ICM), 具有无限增殖、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特性。理论上可以诱导分化为机体中200多种细胞,可作为细胞移植、组织替代, 甚至器官克隆的细胞供体,为将来治疗人类诸多难治性疾病提供细胞来源。本文简述了胚胎干细胞的诱导分化方法、定向分化的一些细胞种类以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 ES细胞是由囊胚的内细胞群或胎儿的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s)经体外抑制分化培养而获得的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英国剑桥大学的Evans等[1]于1981年首次建立了小鼠胚胎干细胞系。Thomson等[2]于1998年利用临床上体外受精的胚胎,采用免疫法分离出内细胞群,首次成功分离出人胚胎干细胞系。同年,Sham blott等[2]以STO作为饲养层首次建立了人胚胎生殖细胞(hEGC)系。一般情况下,可将胚胎干细胞和胚胎生殖细胞统称为胚胎干细胞。饲养层或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是ES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保持未分化状态的必要条件。当培养条件有轻微改变时,例如在培养液中添加某些诱导分化因子(维甲酸RA、DMSO等),ES细胞就会发生分化;另外,如果把脱离饲养层的ES细胞进行悬浮培养,会发育成大小不一的拟胚体(embryoid boby, EB),然后可诱导EB向不同类型细胞分化。至今,已从ES细胞诱导分化出心肌细胞、骨细胞、软骨细胞、肝细胞、造血细胞、脂肪细胞、胰岛素细胞、神经细胞、内皮细胞等。这些诱导后的细胞有望为器官移植、损伤器官的修复提供原材料,具有十分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所以,近年来有关胚胎干细胞的定向分化研究已成为全世界研究的热点。 1诱导ES细胞定向分化的方法 目前,通常针对人们设想要得到的终末靶细胞,而采用不同的诱导分化方法,使ES细胞最终定向分化为目的细胞。最常用的诱导方法一般包括以下四种:化学试剂诱导法、细胞因子诱导法、共培养诱导法以及转基因诱导法等。 1.1化学试剂诱导法 维甲酸(retinoic acid,RA)是体内维生素A的代谢中间产物,主要影响骨的生长和促进上皮细胞增生、分化、角质溶解等代谢作用。Schuldiner等[3]用一定浓度的RA(10-6M)诱导人ES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实验证实:产生的神经细胞比未用RA处理的对照组增加了22%。目前,RA诱导ES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的机制还没有完全弄清楚。一般认为RA进入细胞后,最先与细胞质中维甲酸结合蛋白(cellular RA binding protein,CRABP)形成复合物,然后复合物进入细胞核内,与染色质上的受体结合,从而调控一系列基因的表达,使细胞的表型发生转变。二甲基亚砜(DMSO)是一种含硫的有机化合物,不仅能用于细胞的常规冻存,而且还是一种常用的细胞分化诱导剂,能够诱导ES细胞分化为骨骼肌细胞、心肌细胞等,其作用机制主要是影响c-myc基因表达,降低细胞的内源性聚腺苷二磷酸核苷表达水平。也有研究证明,DMSO能使细胞内储存的钙释放出来,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在诱导细胞分化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除了RA、DMSO外,还有β-磷酸甘油、维生素C(VC)、地塞米松、维生素K3(VK3)以及2,5-羟基维生素D3等化学试剂,也能诱导ES细胞定向分化为特定类型细

学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体会

关于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进修学习的汇报 尊敬的院领导及各位同事: 本人非常荣幸在主任和院领导的支持和安排下,于今年2月底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进行为期半年的临床进修学习,主要学习内容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学习过程中,收获颇丰,在临床业务、治疗理念、科研合作和思维开拓方面有了一次极大的提升,所思所感向领导汇报如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包括实验室诊断中心及临床中心,其中临床中心共有13个病区,包括移植仓内病区4个,移植后病区5个,化疗病区4个,共有床位372张。实验室诊断包括中心形态室、分子和生物学实验室、细胞遗传学实验室和移植免疫学实验室。目前是世界最大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每年移植病例接近900例,超过美国最大的癌症中心MD.Anderson(年均400例),骨髓移植诞生地美国Fred.Hutchison癌症中心(年均350例)等欧美著名骨髓移植中心。一直以来造血干细胞移植都仅限于HLA基因相合的同胞(兄弟姐妹)之间进行,我国以“独生子女家庭”为社会主体的现状使同胞相合供者日渐匮乏;中华骨髓库等非血缘供者库捐献成功率仅11%。因此,供者来源缺乏是HSCT领域长期未解决的重大难题。而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提出的为解决供体缺乏的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北京方案”已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接受。 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风险大,移植过程中及移植后1年内并发症多,在半年的学习和临床工作中,发现北大人民医院之所以能创新

性提出“北京方案”,并保证高移植存活率,与其严谨的工作精神、完备的临床管理制度、科研思维的培养密不可分。 一、极其严谨的工匠精神 “移植无小事”,这是常挂在北大人民医院血血研所的各位老师口中的一句话。临床工作中,患者的每一项异常结果都会得到最及时的处理,每一个不适主诉都会得到极大的重视。刚开始进修学习时,我还颇不以为然,觉得上级医生过于紧张,稍有病重患者就会“鸡飞狗跳”,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发现临床工作中细节的处理正是移植高成功率的重要保障。 1.科室管理层的严格要求:血研所每周三上午实行所长查房制度,参加人员包括本院移植病区的医生、研究所、进修生及实验诊断中心的老师。形式是先在示教室进行幻灯汇报,本院医生发言讨论(类似病例讨论的形式),然后所长去床边看病人,半天时间的查房病人数5~8例左右。黄晓军所长是前任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每天早上7点都会准时到达办公室。他对各级医师要求非常严格,查房时,他的问题常令上级医生们冷汗连连:为什么这个病人现在才提出讨论?偏离治疗规范的原因何在?你对得起病人千里迢迢来诊吗?扪心自问,如果这个患者由其他医生管理,会比你更好吗?现在已经讨论了下一步方案,你能保证患者顺利出院吗?有些问题初听不免苛刻,但无形的压力也令所有医生绝不敢对患者掉以轻心,对自己的每一个治疗决策都要周详考虑。 2.上级医生身为表率,极其敬业:带组医生可能是刚晋升不久的

人造血干细胞

1.人造血干细胞主要的表面标志为 A.CD4 +B.CD8 +C.CD28 + D.CD34 +E.CD58 + 2.出生后,人造血干细胞的来源主要是 A.肝脏B.胸腺C.骨髓 D.脾脏E.淋巴结 3.关于造血干细胞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是各种造血细胞的祖先细胞 B.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的潜能 C.其主要的表面标志为CD28 D.最早发生在胚胎期的卵黄囊 E.可分化为不同的血细胞 4.下列哪种淋巴细胞具有共同前体细胞★ A.T细胞和B细胞B.T细胞和NK细胞 C.B细胞和NK细胞D.NK细胞和红细胞 E.嗜酸性细胞和T细胞 5.早期祖B细胞发育为成熟B细胞的经历是★ A.早祖B→小前B→大前B→晚祖B→未成熟B→成熟B B.早祖B→小前B→晚祖B→大前B→未成熟B→成熟B C.早祖B→小前B→大前B→未成熟B→晚祖B→成熟B D.早祖B→晚祖B→小前B→大前B→未成熟B→成熟B E.早祖B→未成熟B→小前B→大前B→晚祖B→成熟B 6.未成熟B细胞膜表面表达的mIg是 A.mIgD B.mIgG C.mIgM D.mIgE E.MIgA 7.NK细胞发育和分化的场所主要是 A.骨髓B.淋巴结C.脾脏 D.胸腺E.扁桃体 二、多项选择题 1.淋巴样干细胞的表面特征为 A.CD3 -B.CD3 +C.CD4 - D.CD4 +E.CD8 - 2.造血干细胞的表面标志主要是★ A.CD4 +B.CD8 +C.CD34 + D.CD58 +E.CD117 + 3.骨髓和胸腺造血微环境维持造血干细胞更新和分化的因素是★A.胸腺激素B.细胞因子C.黏附分子 D.MHC-I类分子E.MHC-II类分子 4.成熟B细胞膜表面表达的mIg是 A.mIg G B.mIg M C.mIg D D.mIg E E.mIg A 5.双阳性T细胞,是指表达下列哪两种CD分子的细胞A.CD3 B.CD4 C.CD8 D.CD28 E.CD45 三、填空题 1.多能造血干细胞最初可分化为干细胞和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

1. 干细胞(stem cell):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 2.干细胞分类 (1)胚胎干细胞:指胚胎早期的干细胞。这类干细胞分化潜能宽,具有分化为机体任何组织细胞的能力。如囊胚期内细胞团的细胞。 (2)成体干细胞:指成体各组织器官中的干细胞,成体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但分化潜能窄,只能分化为相应(或相邻)组织器官组成的细胞。如神经干细胞,表皮干细胞。 第一节干细胞生物学 1. 组织自体稳定性: 特定组织通过使自身细胞死亡和增生的方式保持组织细胞数量动态平衡的特征称组织自稳定性。 2. 干细胞是个体发育和组织再生的基础。 一、干细胞的形态和生化特征 1.干细胞的形态特征 ①干细胞形态共性: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体积小,核质比大,增殖力强。 ②干细胞的固定组织位置:有的干细胞有固定存在部位与方式。如表皮干细胞与其周围的子细胞形成增殖结构单元。但许多组织的干细胞没有这种分布特点。 2.干细胞的生化特性 ①端粒酶活性高:如造血干细胞具癌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增殖能力强。随着增殖与分化,端粒酶活性下降。 ②蛋白标志分子:不同干细胞有各异的蛋白质标志分子,可作为确定干细胞位置、分离提纯干细胞的标志。如:巢素蛋白—神经干细胞;角蛋白15—表皮干细胞。 二、干细胞的增殖特征 (一)增殖缓慢性 1.干细胞增殖速度慢:细胞动力学研究表明,干细胞的增殖速度较慢,组织中快速分裂的细胞是过渡放大细胞。 如小肠干细胞的分裂速度(Tc=11小时)比过渡放大细胞(Tc≥24小时)慢一倍。 2.过渡放大细胞: 过渡放大细胞是介于干细胞和分化细胞之间的过渡细胞,过渡放大细胞经若干次分裂产生分化细胞。 通过这种方式,机体可用较少干细胞获得较多分化细胞。 3.干细胞增殖缓慢的意义: (1)利于干细胞对外界信号作出反应,以决定细胞的发展方向—增殖或分化。 (2)减少基因突变的危险。增殖缓慢使干细胞有时间发现并纠正处于增殖周期过程中的错误。(二)干细胞的自稳定性 1.自稳定性: 自稳定性是干细胞的基本特征之一。指干细胞可在个体生命过程中自我更新并维持其自身数目恒定。 干细胞的自稳定性是区别肿瘤细胞的本质特征。 干细胞通过其特有的分裂方式维持自稳定性。 2.干细胞的分裂方式 ①干细胞有对称与不对称两种分裂方式。 不对称分裂的结果使两个子细胞一个成为功能专一的分化细胞;另一个保持干细胞的特征。 3. 不对称分裂发生原因:

分离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实验记录

分离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实验记录 一、分离方法说明及图例 A.Ⅰ.取新鲜抗凝血液或脐带血与羟乙基淀粉550(Cat#:HES- TBD550)按1:1比例混合, 37℃反应5-10分钟(5ml以下样本反应5分钟,5ml以上样本反应10分钟); Ⅱ.取新鲜抗凝骨髓,加入一份细胞洗涤液(Cat#:2010X1118),混匀后以400g(约1500转/分)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沉淀与羟乙基淀粉550(Cat#:HES-TBD550) 按1:1比例混合,37℃反应5-10分钟(5ml以下样本反应5分钟,5ml以上样本反 应10分钟); B.加入为步骤A中所得混合液1/2体积的全血及组织稀释液(Cat#:2010C1119)混匀20℃ -30℃自然沉降20-30分钟,吸取上清备用; C.向步骤B中所得上清液中加入为其一倍以上体积的细胞洗涤液(Cat#:2010X1118)混 匀,以500g(约1800转/分)离心15分钟(半径15cm水平转子),弃去上清保留沉淀细胞; D.向细胞沉淀中加入全血及组织稀释液(Cat#:2010C1119)调整细胞浓度为2×108— 1×109个/ml,小心叠加于细胞分离液(本实验采用的是天津灏洋TBD实验室的分离液)之液面上(混合液:分离液=2:1); E.以400g(约1500转/分)离心20分钟(半径15cm水平转子); 第三层;为透明分离液层。第四层;为极少数红细胞层。收集第二层细胞放入约为其5- 10倍体积的细胞洗涤液(Cat#:2010X1118)中,充分混匀后以500g(约1800转/分)离心1 5分钟。沉淀经反复洗涤2次既得所需干细胞。 F.为获得纯度更高的干细胞,在步骤E中离心完成后可吸取第二层干细胞层再与羟乙基淀 粉550(Cat#:HES-TBD550)按1:1比例混匀,20℃-30℃自然沉降20- 30分钟,收集上清加入细胞洗涤液500g(约1800转/分)离心15分钟。沉淀经反复洗涤2次既得较高纯度干细胞。(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重复此操作步骤) 注:A. 本方法提取率大于80%,所提细胞不分化不转化,对人体无害,可用于生物治疗、细胞培养及分子生物学实验等。

造血干细胞移植基础知识

造血干细胞移植 适应症 造血干细胞移植迄今仍然是一种高风险治疗方法,目前主要用于恶性血液疾病的治疗,也试用于非恶性疾病和非血液系统疾病,如重症难治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实体瘤等。 (1)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2)血液系统非恶性肿瘤:再生障碍性贫血、可尼贫血、地中海贫血、镰状细胞贫血、骨髓纤维化、重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无巨核细胞性血小板减少症等。 (3)其它实体瘤:乳腺癌、卵巢癌、睾丸癌、神经母细胞瘤、小细胞肺癌等。 (4)免疫系统疾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症、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 由于移植存在致命性合并症,因而非血液系统疾病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还未被广泛接受。 分类 (1)按照采集造血干细胞的来源不同分为:骨髓移植、脐血移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2)按照供体与受体的关系分为:自体骨髓移植/脐血移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异体骨髓移植/脐血移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异体移植又称异基因移植,当供者是同卵双生供者时,又称同基因移植。 (3)根据供者与受者HLA配型相合程度,异体骨髓移植/脐血移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分为:HLA全相合移植、不全相合移植、单倍体相合移植。 (4)根据供者与受者的血缘关系分为:血缘相关移植、非血缘移植即骨髓库来源供者。 (5)根据移植前的预处理方案强度可分为: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和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减低预处理剂量的造血干细胞移植)。 一般根据患者的疾病种类、疾病状态及预后、HLA配型结果及供者年龄等因素综合考虑来选择造血干细胞移植方式。目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绝大多数为配型相同的同胞间、半相合父母与子女间、不全相合同胞间的移植,而随着全世界及我国骨髓库的增加,非血缘供者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不同移植类型各自优劣不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优点在于不受供者的限制,移植后不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不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严重并发症较少,费用较低,缺点是复发率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疾病,植入的供者细胞有持久的抗肿瘤作用,复发率低,但严重并发症多,费用相对较高。

中国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疾病专家共识(Ⅰ)——适应证、预处理方案及供者选择(完整版)

中国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疾病专家共识(Ⅰ)——适应证、预处理方案及供者选择(完整版)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已经广泛用于恶性血液病和非恶性血液病的治疗。在我国,仅参加HSCT登记的移植中心已经达到60个,但各个中心的移植指征、预处理方案和供者选择各不相同。为了规范我国allo-HSCT适应证和移植时机、为患者推荐合适的预处理方案和供者,我们在参考NCCN指南、欧洲骨髓移植协作组(EBMT)指南的基础上,制订了体现中国特色的专家共识。 一、allo-HSCT的适应证和移植时机 当具有某些特征的患者采用非移植疗法预期效果很差,或者已有资料显示该组患者接受移植的疗效优于非移植时,这类患者具有HSCT的指征。 (一)恶性血液病 1.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1)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APL患者一般不需要allo-HSCT,只在下列情况下有移植指征: 1)APL初始诱导失败; 2)首次复发的APL患者,包括分子生物学复发(巩固治疗结束后PML/RARα连续两次阳性按复发处理)、细胞遗传学复发或血液学复发,经再诱导治疗后无论是否达到第2次血液学完全缓解,只要PML/RARα仍阳性,具有allo-HSCT指征。 (2)AML(非APL):

1)年龄≤60岁: ①在CR1期具有allo-HSCT指征: Ⅰ.按照WHO分层标准处于预后良好组的患者,一般无须在CR1期进行allo-HSCT,可根据强化治疗后微小残留病(MRD)的变化决定是否移植,如2个疗程巩固强化后AML/ETO下降不足3 log或在强化治疗后由阴性转为阳性; Ⅱ.按照WHO分层标准处于预后中危组; Ⅲ.按照WHO分层标准处于预后高危组; Ⅳ.经过2个以上疗程达到CR1; Ⅴ.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化的AML或治疗相关的AML。 ②≥CR2期具有allo- HSCT指征:首次血液学复发的AML患者,经诱导治疗或挽救性治疗达到CR2后,争取尽早进行allo-HSCT;≥CR3期的任何类型AML患者具有移植指征。 ③未获得CR的AML:难治及复发性各种类型AML,如果不能获得CR,可以进行挽救性allo-HSCT,均建议在有经验的单位尝试。 2)年龄>60岁: 如果患者疾病符合上述条件,身体状况也符合allo-HSCT的条件,建议在有经验的单位进行allo-HSCT治疗。 2.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1)年龄>14岁: 1)在CR1期具有allo-HSCT指征:原则上推荐14~60岁所有ALL患者在CR1期进行allo-HSCT,尤其诱导缓解后8周MRD未转阴或具有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