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主轴测速课程设计

机床主轴测速课程设计
机床主轴测速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课题:

电机或机床主轴转速的测量(一路或两路),速度不高于己于1000转/分。查资料,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参考:编码器、圆光栅等。要求能够辨别方向,设计信号辨向和不低于4细分的电路。

设计信号计数电路,设计单片机的信号采集电路及显示电路。计算显示当前转速,进行测量误差的简单分析。编写程序。设计电路图对应的PCB图(选做)。

二、设计要求

1、设计原理图,用计算机protell绘图。

2、设计电路图对应的PCB图(选做)。

3、传感器选择合理,电路正确。

4、编写软件程序。

5、提交完整的电路图

6、提交PCB图(选做)

7、提交不少于3000字的设计报告。包括设计思想,电路设计说

明,程序。说明书中应有选用元器件引脚的说明(单片机除外)。

三、设计步骤

1、机床主轴转速测量的总体设计

对机床主轴转速的测量通过设计滤波、细分辨相、信号计数电路,将增量式编码器与805l单片机相连,单片机与led数码管显示电路相连作为系统的硬件部分,软件编程实现转速测量、数据采集、输

出及显示。系统的框架图如图1:

图1机床主轴转速测量系统图

2、增量式光电编码器

光电编码器,是一种通过光电转换将输出轴上的机械几何位移量转换成脉冲或数字量的传感器。光电编码器按其刻度方法及信号输出形式可分为:增量式、绝对式以及混合式三种。根据检测原理,编码器可分为光学式、磁式、感应式和电容式。

本次课程设计在于测量机床主轴的转速,因此选用了增量式光电编码器,因为增量式编码器具有原理构造简单、易于实现;机械平均寿命长,可达到几万小时以上;分辨率高;抗干扰能力较强,信号传输距离较长,可靠性较高,并且跟8051的接口很容易连接。

增量式光电编码器主要由光源、码盘、检测光栅、光电检测器件和转换电路组成,如图2所示:

图2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的组成

码盘上刻有节距相等的辐射状透光缝隙,相邻两个透光缝隙之间代表一个增量周期;

检测光栅上刻有A、B 两组与码盘相对应的透光缝隙,用以通过或阻挡光源和光电检测器件之间的光线。它们的节距和码盘上的节距相等,并且两组透光缝隙错开1/4 节距,使得光电检测器件输出的信号在相位上相差90°电度角。当码盘随着被测转轴转动时,检测光栅

不动,光线透过码盘和检测光栅上的透过缝隙照射到光电检测器件上光电检测器件就输出两组相位相差90°电度角的近似于正弦波的电信号,电信号经过转换电路的信号处理,可以得到被测轴的速度信息。增量式光电编码器输出信号波形如图3所示。

图3增量式光电编码器输出信号波形

信号转换电路用来把近似正弦波的信号转变为方波,转换电路图如图4:

图4增量式光电编码器中的转换电路

通过转换电路的A、B信号,连接到四细分辨向电路中去,作为四细分辨向电路的两个输入信号。

3、四细分辨向电路

图5、四细分辨相电路图

该电路(见图5)是利用单稳提取两路方波信号的边沿实现四细分的。A、B是两路相位差90°的方波信号,传感器正相移动时,设A导前B(如图6),当A发生正跳变时,由非门DGl、电阻Rl、电容Cl和与门DG3组成的单稳触发器输出窄脉冲信号A′,此时B为高电平,由与门和或门组成的与或非门DG5有计数脉冲输出;由于B为低电平。由与门和或门组成的与或门DGlO无计数脉冲输出。

当B发生正跳变时,由非门DG6、电阻R3、电容R3和与门DG8组成的单稳触发器输出窄脉冲信号B′,此时A为高电平,DG5有计数脉冲输出,DGlO仍无计数脉冲输出。当A发生负跳变时,由非门DG2、电阻R2、电容C2和与门DG4组成的单稳触发器输出窄脉冲信号/A,此时B为高电平,与或非门DG5有计数脉冲输出,DGlO无计数脉冲输出。

当B发生负跳变时,由非门D97、电阻R4、电容C4和与门DG9组成的单稳触发器输出窄脉冲信号/B,此时A为高电平,与或非门DG5有计数脉冲输出,DGlO无计数脉冲输出。这样,在正向运动时,DG5在一个信号周期内依次输出A′,B′、/A、/B四个计数脉冲,实现了四细

分。

在传感器反相运动时,由于A 、B 的相位关系发生变化,B 导前A ,

这时DG10在一个信号内输出/A 、B ′、A ′、/

B 四个计数脉冲,这四个计数脉冲分别出现在B 、A 、B 、A 为高电平的半周期内,同样实现了四细分。DG5、DGlO 随运动方向的改变交替输出脉冲,输出信号1o U 、2o U 经后续电路处理与单片机相连接。

四细分电路后1o U 、2o U 的波形图如下,分为正向运动和反向运动,如图7:

a) 正向运动 b) 反向运动

图6、正反转时 1o U 、2o U 的输出波形图

4、细分信号连接电路

细分信号整形电路用来把1o U 、2o U 的信号经过D 触发器转换成8051单片机所能识别的信号,用来显示机床是正转还是反转,直接把1o U 、2o U 两者中的有效信号直接输入到8051单片机。细分信号整形电路电路图如图7:

图7细分信号连接电路

该电路由一个D触发器和一个与门构成,当机轴正向旋转时,

U输

1o

出矩形波,

U输出高电平,由电路图容易得出P3.5输出与1o U相同2

o

的脉冲波,D触发器在

U发出的矩形波脉冲下,由于时钟脉冲CLK端

1o

为高电平,Q端输出高电平,Q端输出低电平;当主轴反向旋转时,

U

1o 输出高电平,

U输出矩形波,同理P3.5端输出矩形波脉冲,由于D o

2

触发器的D端输入一直为0,因此无论时钟脉冲CLK怎么变化,Q端输出为低电平,Q端输出为高电平。Q端与8051单片机P1.0接口相连,Q端与8051单片机P1.1接口相连,在通过8051单片机编程判断出电机的正反转。

D触发器的内部结构如图8所示:

图8、D触发器内部结构

D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⑴D=0

当时钟脉冲来到之前,即CLK=0时,G3、G4、G6的输出均为1,G5因输入端全为1而输出为0。这时,触发器的状态不变。

当时钟脉冲从0上跳为1,即CLK=1时,G6、G5、G3的输出保持原状态未变,而G4因输入端全1其输出由1变为0。这个负脉冲一方面使基本触发器置0,同时反馈到G6的输入端,使在CLK=1期间不论D作何变化,触发器保持0状态不变。

⑵D=1

当CLK=0时,G3和G4的输出为1,G6的输出为0,G5的输出为1。这时,触发器的状态不变。

当CLK=1时,G3的输出由1变为0。这个负脉冲一方面使基本触发器置1,同时反馈到G4和G5的输入端,使在CLK=1期间不论D作何变化,只能改变G6的输出状态,而其他门均保持不变,即触发器保持1状态不变。

此次细分整形电路使用了在时钟脉冲CLK一直为1时,不论D 作任何变化,触发器保持1状态不变,在D一直为0时,无论时钟脉冲CLK如何变化,触发器保持0状态不变。

注:在电动机正转前,应在

S端加上开关使D触发器置位1状态。

D

D触发器的逻辑状态表如表1所示

表1、D触发器逻辑状态表

5、8051单片机

Ⅰ、单片机端口及控制电路

8051单片机通过细分信号连接电路与四细分辨向后的信号相连接,8051单片机通过单片机内部编程实现主轴转速的显示。8051单片机的端口图形如图9所示:

图9、8051单片机的端口

8051单片机复位及时钟脉冲信号电路如图10所示:

图10、8051单片机复位及时钟脉冲信号电路

Ⅱ、单片机控制字设置及工作方式:

1.工作模式寄存器TMOD

定时/计数器的方式控制字TMOD,其地址为89H,复位值00H,不可位寻址。其8位控制内容如表2所示:

表2、共作模式寄存器TMOD的位定义

其中,低4位用于T0,高4位用于T1

各位功能的介绍:

⑴M1和M0:操作模式控制位。两位可形成4种编码,对应于4种操作模式(即4种电路结构),其操作模式如表3所示:

表3、M1和M0控制的4种工作模式

⑵C/T:定时器/计数器方式选择位:

C/T=0,设置为定时方式。定时器计数89C51片内脉冲,亦即对机器

周期(振荡周期的12倍)计数。

C/T=1,设置为计数方式,计数器的输入时来自T0(P3.4)或T1(P3.5)端的外部脉冲。

⑶GATE:门控位

GATE=0时,只要用软件使TR0或TR1置1,就可以启动定时器,而不管INT)的电平是高还是低。

INT(或1

GATE=1时,只有0

INT)引脚为高电平且由软件使TR0或TR1

INT(或1

置1时,才能启动定时器工作。

根据前面的描述,可以确定TMOD的控制字应为51H。

程序中用:

MOV TMOD, #51H

将控制字送入TMOD。

2.控制寄存器TCON

TCON地址88H,复位值OOH,可进行位寻址还可以进行字节寻址。各位定义及格式如表4所示:

表4、控制寄存器TCON的位定义

TCON各位的作用如下:

⑴TF1:T1溢出标志位。当T1溢出时,由硬件自动使中断触发器TF1置1,并向CPU申请中断。当CPU响应中断进入中断服务程序后,TF1又被硬件自动清0。TF1也可以用软件清0。

⑵TF0:T0溢出标志位。其功能和操作情况同TF1。

⑶TR1:T1运行控制位。可通过软件置1或清0来启动后关闭T1。在程序中用指令“SETB TR1”使TR1位置1.,定时器T1便开始计数。

⑷TR0:T0运行控制位。其功能机操作情况同TR1。

⑸IE1、IT1 、IE0和IT0:外部中断1INT 和0INT 请求及请求方式控制位。

Ⅲ、定时器以及计数器的选择

本课程设计中,选定了以T0作为定时器,T1作为计数器,根据P3.5端口输入脉冲的在由T0定时器规定的时间内所产生的信号个数判定机床主轴的转速,根据P1.0端口的信号判定机床主轴的转向。 此次选定的固定时间为1s ,因此在设定定时器时,考虑到了单片机直接定时为1s 时,LED 显示器的效果不好,也不能及时的了解机床主轴的转速。因此把T0定时器的时间设定为100ms ,循环次数为10次,同时用考虑到LED 显示器的情况,因此在此程序中,又设定了T1定时器的时间定时为10ms ,在LED 显示器中显示出来。 在编写程序时,设定定时时间为100ms 时,计数值X 为:

()16

3

6122*100*106*10X s Hz

--= 求得:X=15536=3CB0H

因此:(TL0)=B0H ,(TH0)=3CH

同理可得到在定时为10ms 时,(TL1)=F0H ,(TH1)=D8H

其中定时为100ms的编程程序为:

MOV TL0, #B0H

MOV TH0, #3CH

6、LED显示器

本课程设计要求机床主轴转速的范围在1000r/min一下,又要能够显示机床主轴的转动方向,因此需要使用四个LED显示器。前三个LED管分别显示百位、十位、个位,第四个LED管指示机床主轴的转动方向。当机床主轴正向旋转时,第四个LED管不显示,当机床主轴反向旋转时,第四个LED管显示符号“—”(g段发光二极管被点亮),LED管的7段显示器引脚配置以及选用的极性如图11所示:

a)显示器引脚图b)共阴极

图11、LED显示器引脚及共阴极图形

由于为动态显示,只需要0~9这10个数字,因此共阴极7段LED显示字形编码表如表5:

表5、共阴极字形编码表

8051单片机与LED显示器的连接如图12所示:

四、转速测量及误差分析

1、转速测量:

机床主轴转动速度的数字检测基本方法是利用与机床主轴同轴连接的光电脉冲发生器的输出脉冲频率与转速成正比的原理, 根据脉冲发生器发出的脉冲速度和序列, 测量转速和判别其转动方向。根据脉冲计数来实现转速测量的方法主要有:M 法( 测频法) 、T 法( 测周期法) 和M P T 法( 频率P 周期法) 。

在图13中列出了3种常用的基于光电编码器的测速方法,假定时钟频率为f,光电编码器每转脉冲数为P

图13、常用测速方法原理图

根据3种常用的基于光电编码器的原理图可知,又此次课程设计的转速范围为1000r/min 一下为低速,最好是采用T 法,但考虑到单片机的编程以及方便于数字显示,此次转速测量选用了M 法。M 法的测量原理为:通过测量一段时间间隔的编码器脉冲数来计算转速,如图13(a )所示,设在固定时间T 内测得的编码器脉冲数位M ,则转速为:

60M N PT

课程设计中,增量式光电编码器每转脉冲数为15,通过四细分电路后传到8051单片机中去,选定固定时间为1s ,因此通过公式可得,

N M

=,因此在1s 内经过四细分电路后在单片机中的脉冲数目

即为机床主轴转动的转速。 2、误差分析:

机床主轴转动转速测量装置的误差主要来源于3个方面,分别为传动误差、计算方法及传感器误差、单片机误差。 ⑴、传动误差

机床主轴和传感器连接方式引进的误差。不同的连接方面会带来不同的误差,这些误差或多或少的都会影响,通过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就可以尽可能的减小传动误差。 ⑵、计算方法及传感器误差

由转速公式:

60M

N PT

=给出因M 的量化误差是1个脉冲,故转速变化: '60(1)6060

M M N N N PT PT PT

±=

=±=+? 其相对误差为: 1

N N M

ε?=

= 60NPT M =

601*PT N ε= ε—相对误差 '

N —加入一个脉冲后的转速值 N ?—转速误差

ε随转速N 增大而减小,因此这种方法适合于高速测量,当转

速越低,产生的误差越大。因此本次课程设计选用此算法会产生误差。 增量式光电编码器误差:对于转速检测系统,其性能好坏主要取决于准确性和分辨率。而准确性直接受到光电编码器性能的影响,由于编码器在制造过程中所形成的分割误差总是存在的。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由于无记忆能力,码盘的线数高,故对抖动干扰非常敏感,尤其在旋转方向变换和低速运动时影响最大。当机床主轴的转动极不均匀时影响会很明显。如果缺乏有效的抗抖动和消除误码能力,系统的检测精度与实际值之间将会产生较大误差。 ⑶单片机计数误差

单片机定时采用把1秒分为10个100ms 。每次采样的脉冲数都累加到R6、R7中,直到1秒钟,再把总计数送到显示缓存器中。 程序运用中断来调用显示,即每采样100ms 后显示转速。单片机在中断时由于有时间的延时,因此真正的时间有所变化,因此会产生误

差。当电机处于加速或是减速时,也会带来误差。

五、软件编程及程序流程图

1、软件编程

主程序:

ORG 0000H

AJMP MAIN

ORG 000BH

MAIN:MOV SP,#60H

MOV B,#0AH ;寄存器B写10

MOV TMOD,#51H ;T0定时ls,模式1,每隔100ms

中断一次,十次为ls

MOV TL0,#0B0H ;赋定时器初值100ms

MOV TH0,#3CH

MOV TLl,#00H ;T1计数,初值为零

MOV TH1,#00H

SETB TR1 ;开定时器

SETB TR0

SETB ET0

SETB EA ;开总中断

SJMP $

中断服务程序:

ORG 000BH

SERVE:CLR TR0 ;关闭两定时器

CLR TR1

MOV A,TH1 ;计数器值高八位叠加到寄存器

R6里

ADD A,R6

MOV R6,A

MOV A,TL1 ;计数器值低八位叠加到寄存器

R7里

ADD A,R7

MOV R7,A

MOV R1,#64H ;LED显示次数100次

DJNZ B,LOOP ;判断是否中断了10次

MOV B,#0AH ;重新给B赋值10

ACALL HB2 ;二、十进制转换

LOOP:MOV R1,#64H ;LED显示次数100次

MOV TMOD,#11H ;T0模式不变,T1模式1,定时l0ms LOOP1:MOV TH1,#0ECH ;定时器T1装初值定时10ms MOV TL1,#78H

SETB TR1 ;开T1

JNB TF1,$ ;等待T1溢出

CLR TF1 ;清除T1溢出位

ACALL DIS ;调用10ms一次数据动态显示子程

DJNZ R1,LOOP1 ;循环显示100次

CLR TR1 ;关定时器T1,两个定时器回到初

始模式

MOV TMOD,#51H

MOV TL1,#00H

MOV TH1,#00H

MOV TL0,#0B0H

MOV TH0,#3CH

SETB TRl ;开启两定时器

SETB TR0

RETI

显示子程序:

DIS:MOV A,R5

MOV 40H,A ;将个位放入40H单元

MOV A,R4

MOV 39H,A ;将十位放入39H单元

MOV A,R3

MOV 38H,A ;将百位放入38H单元

MOV R0,#40H ;显示数据首地址写入寄存器

R0

DISl:MOV R2,#80H ;位选信号“10000000”写到

R2

MOV A,R2

MOV DPTR,#TAB ;字形表头地址送DPTR

JB P1.0,L1 ;判断正反转状态

MOV P2,A ;反转第四个数码管显示

MOV A,#40H ;符号“一”的段码送到P0

MOV P0,A

LCALL Dlms ;调用延时1ms子程序

LI:MOV R2,#0lH ;正转第四个数码管不显示MOV A,R2

L2:MOV P2,A ;从倒数第二个数码管开始

显示

MOV A,@R0

MOVC A,@A+DPTR ;取出字形码

MOV P0,A ;送到P0口LED显示

ACALL Dlms ;调用延时1ms子程序

DEC R0 ;数据缓冲区地址向下移一

MOV A,R2

JB ACC.2,LP1 ;第一个数码管显示了吗?

RL A ;没有,位选左移一位

MOV R2,A

AJMP L2 ;再次动态显示一次

LP1:RET

TAB:DB 3FH,06H,5BH,4FH,66H,6DH

DB 7DH,07H,7FH,6FH ;共阴极LED显示字形

编码表

Dlms:MOV R7,#02H ;1ms延时子程序

DL:MOV R6,#0FFH

DL1:DJNZ R6,DL1

DJNZ R7,DL

RET

HB2:CLR A ;二、十进制转换子程序MOV R3,A

MOV R4,A

MOV R5,A

MOV R2,#l0H

HB3:CLR C

MOV A,R7

RLC A

MOV R7,A

MOV A,R6

RLC A

MOV R6,A

MOV A,R5 ;R5中是个位数字

ADDC A,R5

DA A

MOV R5,A

MOV A,R4 ;R4中是十位数字

ADDC A,R4

DA A

MOV R4,A

MOV A,R3 ;R3中是百位数字

ADDC A,R3

DA A

MOV R3,A

DJNZ R2,HB3 ;判断是否转换完成

RET

2、程序流程图:

主程序流程图

中断服务程序流程图

显示子程序流程图:

课程设计:车辆出入库管理PLC系统设计

目录 目录.............................错误!未定义书签。绪论 . (2) 1.1 PLC的特点 (3) 1.2 PLC的基本结构 (4) 1.3 PLC的软件系统 (5) 1.4 PLC的工作原理 (5) 14.1输入采样阶段 (6) 1.4.2程序执行阶段 (6) 1.4.3输出刷新阶段 (6) 车辆出入库管理系统的构成 (8) 2.1整体框架 (8) 2.2传感器的布置 (8) 2.3显示电路 (8) PLC的I/O端口接线 (10) I/O口地址分配 (12) 硬件的选择 (14) 5.1可控编程控制器的选择(P L C) (14) 5.2压力传感器的选择 (15) 5.3按钮开关的选择 (16) 5.4信号灯的选取 (17) 5.5导线选择 (17) 5.6 LED显示屏的选择 (17) 程序设计 (19) 6.1课题内容 (19) 6.2计数逻辑 (20) 6.3程序流程图 (21) 6.4梯形图 (23) 总结 (28) 元器件清单 (30)

绪论 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大量的使用自动化控制,不仅节约了人力资源,而且很大程度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又进一步的促进了生产力快速发展,并不断的丰富着人们的生活。 早期的自动控制系统是依靠继电-接触器来实现的,其特点是: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抗干扰能力强,可以实现集中控制和远距离控制,但是其采用固定接线,通用性和灵活性差;又采用触点的开关动作,工作频率低,触点易损坏,可靠性差。 1969年,出现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其特点是:具备逻辑控制、定时、计数等功能,编程语言采用直观的梯形图语言,软件更改方便,通用性和灵活性好。 目前,可编程控制器PLC主要是朝着小型化、廉价化、标准化、高速化、智能化、大容量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形成工业控制机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Field bus Control System),这将使PLC的功能更强,可靠性更高,使用更方便,适用范围更广。 随着汽车特别是私有汽车的普及使用,公共场所和社区汽车流转数量激增,这对车辆的安全停放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引进先进的控制技术和管理方式,实现对大型停车场系统的集中化和智能化的安全性管理控制已经成为大规模停车服务管理的必然趋势。针对现有的停车系统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及PLC技术和传

车床主轴箱课程设计12级转速

目录 一、机床总体设计---------------------------------------------------------------------2 1、机床布局--------------------------------------------------------------------------------------------2 2、绘制转速图-----------------------------------------------------------------------------------------4 3、防止各种碰撞和干涉-----------------------------------------------------------------------------5 4、确定带轮直径--------------------------------------------------------------------------------------5 5、验算主轴转速误差--------------------------------------------------------------------------------5 6、绘制传动系统图-----------------------------------------------------------------------------------6 二、估算传动件参数确定其结构尺寸-------------------------------------------7 1、确定传动见件计算转速--------------------------------------------------------------------------7 2、确定主轴支承轴颈尺寸--------------------------------------------------------------------------7 3、估算传动轴直径-----------------------------------------------------------------------------------7 4、估算传动齿轮模数--------------------------------------------------------------------------------8 5、普通V带的选择和计算-------------------------------------------------------------------------8 三、机构设计--------------------------------------------------------------------------10 1、带轮设计-------------------------------------------------------------------------------------------10 2、齿轮块设计----------------------------------------------------------------------------------------10 3、轴承的选择----------------------------------------------------------------------------------------10 4、主轴主件-------------------------------------------------------------------------------------------10 5、操纵机构-------------------------------------------------------------------------------------------10 6、滑系统设计----------------------------------------------------------------------------------------10 7、封装置设计----------------------------------------------------------------------------------------10 8、主轴箱体设计-------------------------------------------------------------------------------------11 9、主轴换向与制动结构设计----------------------------------------------------------------------11 四、传动件验算-----------------------------------------------------------------------11 1、齿轮的验算----------------------------------------------------------------------------------------11 2、传动轴的验算-------------------------------------------------------------------------------------13 五、设计感想--------------------------------------------------------------------------15 六、参考文献--------------------------------------------------------------------------16

基于单片机的电机测速及显示课程设计

单片机创新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基于单片机的电机测速及显示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班级学号:071 姓名:董新彬 同组人员:李爽、朱浩波 指导教师:王军冯梅林 设计时间:2010、10、10--2010、10、30

单片机简介 (3) 1.1单片机历史 (3) 1.2 AT89C51的主要特性 (4) 1.3管脚说明 (5) 1.4振荡器特性 (7) 1.5芯片擦除 (8) 二、硬件电路的设计 (8) 2.1 AT89C51下载器部分 (8) 2.2电机驱动部分 (11) 三、程序设计 (16) 3.1 下载器程序 (16) 3.2电机测速程序 (25) 四、总结 (39) 五、参考文献 (40)

单片机简介 单片机又称单片微控制器,它不是完成某一个逻辑功能的芯片,而是把一个计算机系统集成到一个芯片上。概括的讲:一块芯片就成了一台计算机。它的体积小、质量轻、价格便宜、为学习、应用和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学习使用单片机了解计算机原理与结构的最佳选择。 1.1单片机历史 1)第一阶段(1976-1978):单片机的控索阶段。以Intel公司的MCS – 48为代表。MCS – 48的推出是在工控领域的控索,参与这一控索的公司还有Motorola 、Zilog等,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这就是SCM的诞生年代,“单机片”一词即由此而来。 2)第二阶段(1978-1982)单片机的完善阶段。Intel公司在MCS – 48 基础上推出了完善的、典型的单片机系列MCS –51。它在以下几个方面奠定了典型的通用总线型单片机体系结构。 ①完善的外部总线。MCS-51设置了经典的8位单片机的总线结构,包括8位数据总线、16位地址总线、控制总线及具有很多机通信功能的串行通信接口。 ②CPU外围功能单元的集中管理模式。 ③体现工控特性的位地址空间及位操作方式。 ④指令系统趋于丰富和完善,并且增加了许多突出控制功能的指令。

直流电机测速并显示

可实现功能: 1 可控制左右旋转 2 可控制停止转动 3 有测速功能,即时显示在液晶上 4 有速度档位选择,分五个档次,但不能精确控速 5 档位显示在液晶上 用到的知识: 1 用外部中断检测电机送来的下降沿,在一定时间里统计 脉冲个数,进行算出转速。 2 通过改变占空比可改变电机速度,占空比的改变可以通过改变定时器的重装初值来实现。 3 要想精确控制速度,还需要用自动控制理论里的PID算法,但参数难以选定,故在此设计中没有涉及!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sbit PW1=P1^0 ; sbit PW2=P1^1 ; //控制电机的两个输入 sbit accelerate=P0^2 ; //调速按键 sbit stop=P0^3 ; //停止按键 sbit left=P0^4 ; //左转按键 sbit right=P0^5 ; //右转按键

sbit detect=P3^2; //检测脉冲 sbit lcdrs=P0^0; sbit lcden=P0^1; #define Da P2 uint temp; //保存检测到的电平数据以便比较 uint count; //用于计数 uint aa,bb; //用于计数 uint speed; //用来计算转速 uint a=25000; uint t0=25000,t1=25000; //初始时占空比为50% uchar flag=1; //此标志用于选择不同的装载初值uchar dflag; //左右转标志 uchar sflag=1; //用来标志速度档位 #define right_turn PW1=0;PW2=1 //顺时针转动#define left_turn PW1=1;PW2=0 //逆向转动#define end_turn PW1=1;PW2=1 //停转 void keyscan(); //键盘扫描 void delay(uchar z); void time_init(); //定时器的初始化 void write_(uchar ); //液晶写指令 void write_data(uchar date); //液晶写数据 void lcd_init(); //液晶初始化 void display(uint rate); //显赫速度 void int0_init(); //定时器0初始化 void keyscan(); //键盘扫描程序 void judge_derection(); void main() { time_init(); //定时器的初始化 lcd_init(); //液晶初始化 int0_init(); //定时器0初始化 while(1) { } } void time_init()

c语言车辆管理系统课程设计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AX 3 /*车库容量*/ #define price /*每车每分钟费用*/ typedef struct time { int hour; int min; }Time; /*时间结点*/ typedef struct node { char num[10]; Time reach; Time leave; }CarNode;/*车辆信息结点*/ typedef struct NODE { CarNode *stack[MAX + 1]; int top; }Moni_Cheku;

typedef struct car { CarNode *data; struct car *next; }QueueNode; typedef struct Node { QueueNode *head; QueueNode *rear; }Moni_Biandao; void InitStack(Moni_Cheku *); /*初始化车库*/ int InitQueue(Moni_Biandao *); /*初始化便道*/ int Arrival(Moni_Cheku *, Moni_Biandao *); /*车辆到达*/void Leave(Moni_Cheku *, Moni_Cheku *, Moni_Biandao *); /*车辆离开*/ void List(Moni_Cheku, Moni_Biandao); /*显示车库和便道的存车信息*/ int main() { Moni_Cheku Enter, Temp; Moni_Biandao Wait; int ch; InitStack(&Enter); /*初始化车站*/

机床主轴箱设计说明书

机床主轴箱设计说明书 一、机床的型号及用途 1、规格 选用型号 CA6140、规格 Φ320×1000 2、用途 CA6140型卧式车床万能性大,适用于加工各种轴类、套筒类、轮盘类零件上的回转表面。可车削外圆柱面、车削端面、切槽和切断、钻中心孔、钻孔、镗孔、铰孔、车削各种螺纹、车削外圆锥面、车削特型面、滚花和盘绕弹簧等。加工围广、结构复杂、自动化程度不高,所以一般用于单件、小批生产。 二、 机床的主参数和其他主要技术要求 1、主参数和基本参数 1) 主参数 机床主参数系列通常是等比数列。普通车床和升降台铣床的主参数均采用公比为1.41的数列,该系列符合国际ISO 标准中的优先系列。 普通车床的主参数D 的系列是:250、320、400、500、630、800、1000、1250mm 。 2) 基本参数 除主参数外,机床的基本是指与被加工工件主要尺寸有关的及与工、夹、量具标准有关的一些参数,这些主参数列入机床的参数标准,作为设计时依据。 3)普通车床的基本参数 普通车床的基本参数应符合《普通车床参数国家标准》见参考文献 【一】中表2的规定,有下列几项数; 刀架上最大工件回转直径1D (mm ) 由于刀架组件刚性一般较弱,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国外车床刀架溜板厚度有所增加,在不增加中心高时,1D 值减少的趋势。我国作为参数标准的1D 值,基本上取12D D >/,这样给设计留一定的余地,设计时,在刀架刚度允许的条件下能保证使用要求,可以取较大的1D 值。所以查参考文献【一】(表2)得1D =160mm 。 主轴通孔直径d ﹙mm ﹚

普通车床主轴通孔径主要用于棒料加工。在机床结构允许的条件下,通孔直径尽量取大些。参数标准规定了通孔直径d的最小值。所以由参考文献 【一】(表二)d=36mm。 主轴头号 普通车床采用短锥法兰式主轴头,这种形式的主轴头精度高,装卸方便。 主轴端部及其结构合面得型式和基本尺寸要符合《法兰式车床主轴端部尺寸部标注》的规定。根据机床主参数值大小采用不同号数的主轴头(4~15号),号值数等于法兰直径的1/25.4而取其整数值。所以由参考文献【一】(表2)可知主轴头号取4.5 装刀基面至主轴中心距离h(mm) 为了使用户,提高刀具的标准化程度,根据机械工业部工具研究所的刀 具杆标准,规定了h=22mm。 最大工件长度L (mm) 最大工件长度L是指尾座在床身处于最后位置,尾座顶尖套退入尾座孔时容纳的工件长度。为了有利组织生产,采用分段等差的长度数列。所以由参考文献【一】(表2)得L=1000mm。 2、主传动的设计 1)主轴极限的确定 由课程设计任务书中给出的条件可知: Z=40 r/min min Z=1800 r/min max 2)公比的确定 主轴极限转速的确定后,根据机床的使用性能和结构要求,选择主轴转速数列的公比值,因为中型通用机床,常用的公比为1.26或是1.41,再根据极限转速,按参考文献【一】中表2—1选出标准转速数列公比 =1.41。 3)主轴转速级数的确定 按任务书要求Z=12 按标准转速数列为40、56、80、115、160、225、315、445、625、880、1250、1800r/min 4)主传动电动机功率的确定 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为: N =4kW 额

《金属切削机床》课程设计--C616型车床主轴箱设计(全套图纸)

目录 全套图纸加174320523 各专业都有 1.概述和机床参数确定 (1) 1.1机床运动参数的确定 (1) 1.2机床动力参数的确定 (1) 1.3机床布局 (1) 2.主传动系统运动设计 (2) 2.1确定变速组传动副数目 (2) 2.2确定变速组的扩大顺序 (2) 2.3绘制转速图 (3) 2.4确定齿轮齿数 (3) 2.5确定带轮直径 (3) 2.6验算主轴转速误差 (4) 2.7绘制传动系统图 (4) 3.估算传动件参数确定其结构尺寸 (5) 3.1确定传动转速 (5) 3.2确定主轴支承轴颈尺寸 (6) 3.3估算传动轴直径 (6) 3.4估算传动齿轮模数 (6) 3.5普通V带的选择和计算 (7) 4.结构设计 (8) 4.1带轮设计 (8) 4.2齿轮块设计 (8) 4.3轴承的选择 (9) 4.4主轴组件 (9) 4.5操纵机构、滑系统设计、封装置设计 (9) 4.6主轴箱体设计 (9)

4.7主轴换向与制动结构设计 (9) 5.传动件验算 (10) 5.1齿轮的验算 (10) 5.2传动轴的刚度验算 (12) 5.3花键键侧压溃应力验算 (16) 5.4滚动轴承的验算 (16) 5.5主轴组件验算 (17) 6. 主轴位置及传动示意图 (20) 7.总结 (20) 8.参考文献 (21) 1.概述 1机床课程设计的目的 机床课程设计,是在金属切削机床课程之后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在于通过机床运动机械变速传动系统的结构设计,使学生在拟定传动和变速的结构的结构方案过程中,得到设计构思,方案分析,结构工艺性,机械制图,零件计算,编写技术文件和查阅技术资料等方面的综合训练,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基本的设计方法,并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结构分析,结构设计和计算能力。轻型车床是根据机械加工业发展需要而设计的一种适应性强,工艺范围广,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万能型车床。它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机械加工车间,维修车间。它能完成多种加工工序;车削内圆柱面,圆锥面,成形回转面,环形槽,端面及内外螺纹,它可以用来钻孔,扩孔,铰孔等加工。 1.1 机床运动参数的确定 (1)确定公比φ及Rn 已知最低转速n min =45rpm,最高转速n max =1980rpm,变速级数Z=12,则公比: φ= (n max /n min )1/(Z-1) =(1980rpm/45rpm)1/(12-1)≈1.41 转速 调整范围: Rn=n max /n min =44 (2)求出转速系列 根据最低转速45r/min,最高转速max n=1980r/min,公比φ=1.41,按《金属切屑机床》(戴曙编)表7-1选出标准转速数列: 2000 1400 1000 710 500 355 250 180 125 90 63 45 1.2机床动力参数的确定 已知电动机功率为N=4kw,根据《金属切削机床简明手册》(范云涨、陈兆年编)表11-32选择主电动机为Y112M-4,其主要技术数据见下表1: 表1 Y90L-4技术参数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直流电机测速 (1)

直流电机测速 摘要 设计一种直流电机调速系统,以STC89C52 为控制核心,通过ULN2003 驱动电机,使用ST151 测量转速,实现了按键输入、电机驱动、转速控制、转速显示等功能。 关键词:直流电机, 80C51, ULN2003, 转速控制

第一章题目描述直流小电机调速系统: 采用单片机、ul n2003 为主要器件,设计直流电机调速系统,实现电机速度开环可调。 要求:1、电机速度分30r /m、60r /m、100r /m共3 档;2、通过按选择速度; 3、检测并显示各档速度。所需器件: 实验板(中号)、直流电机、STC89C52、电容(30pFⅹ2、10uF ⅹ2)、数码管(共阳、四位一体)、晶振(12M H z )、小按键(4 个)、ST151、电阻、发光二极管等。 第二章方案论述按照题给要求,我们最终设计了如下的解决方案:用户通过 键盘键入控制指令(开关),微控制器在收到指令 后改变输出的 PW M波,最终在 U LN2003 的驱动下电机转速发生改

变。通过 ST151 传感器测量电机扇叶的旋转情况,将转速显示在数码管上。 在程序主循环中实现按键扫描与转速显示,将定时器0 作为计数器,计数ST151 产生的下降沿,可算出转速,并送至数码管显示。 第三章硬件部分 设计 系统硬件部分包含输入模块、显示模块、控制模块、测速模块等。在硬件搭建前,先通过Pr ot eus Pr o 7. 5 进行硬件仿真实现。 1. 时钟电路 系统采用12M 晶振与两个30pF 电容组成震荡电路,接STC89C52 的 XTAL1 与 XTAL2 引脚,为微控制器提供时钟源 2. 按键电路

转速测量方法

转速测量方法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法,即直接观测机械或者电机的机械运动,测量特定时间内机械旋转的圈数,从而测出机械运动的转速;另一类是间接法,即测量由于机械转动导致其他物理量的变化,从这些物理量的变化与转速的关系来得到转速。同时从测速仪是否与转轴接触又可分为接触式,非接触式。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测速方法有光电码盘测速法、霍尔元件测速法、离心式转速表测速法、测速发电机测速法、漏磁测速法、闪光测速法和振动测速法。 1.光电码盘测速法 这是通过测出转速信号的频率或周期来测量电机转速的一种无接触测速法。光电码盘安装在转子端轴上,随着电机的转动,光电码盘也跟着一起转动,如果有一个固定光源照射在码盘上,则可利用光敏元件来接受光,接收到光的次数就是码盘的编码数。若编码数为l,测量时间为t,测量到的脉冲数为N,则转速 n=(N/t*l)*60。 2.霍尔元件测速法 利用霍尔开关元件测转速的。霍尔开关元件内含稳压电路、霍尔电势发生器、放大器、施密特触发器和输出电路。输出电平与TTL电平兼容,在电机转轴上装一个圆盘,圆盘上装若干对小磁钢,小磁钢越多,分辨率越高,霍尔开关固定在小磁钢附近,当电机转动时,每当一个小磁钢转过霍尔开关,霍尔开关便输出一个脉冲,计算出单位时间的脉冲数,即可确定旋转体的转速。 3.离心式测速法 离心式转速表是利用物体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来测量转速的。当离心式转速表的转轴随被测物体转动时,离心器上的重物在惯性离心力作用下离开轴心,并通过传动系统带动指针回转。当指针上的弹簧反作用力矩和惯性离心力矩相平衡时,指针停止在偏转后所指示的刻度值处,即为被测转速值。这就是离心式转速表的原理。测转速时,转速表的端头要插入电机转轴的中心孔内,转速表的轴要与电机的轴保持同心,否则易响准确读数。 4.测速发电机测转速 利用直流发电机的电枢电动势E与发电机的转速成正比的这一关系测量转速。测转速时,测速发电机连接到被测电机的轴端,将被测电机的机械转速变换为电压信号输出,在输出端接一个刻度以转速为单位的电压表,即可读出转速。 5.闪光测速法 利用可调脉冲频率的专用电源施加于闪光灯上,将闪光灯的灯光照到电机转动部分,当调整脉冲频率使黑色扇形片静止不动时,此时脉冲的频率是与电机转动的转速是同步的。若脉冲频率为,则电机的转速为(r/min)。

c语言车辆管理系统课程设计.doc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AX 3 /*车库容量*/ #define price 0.5 /*每车每分钟费用*/ typedef struct time { int hour; int min; }Time; /*时间结点*/ typedef struct node { char num[10]; Time reach; Time leave; }CarNode;/*车辆信息结点*/ typedef struct NODE { CarNode *stack[MAX + 1]; int top;

}Moni_Cheku; typedef struct car { CarNode *data; struct car *next; }QueueNode; typedef struct Node { QueueNode *head; QueueNode *rear; }Moni_Biandao; void InitStack(Moni_Cheku *); /*初始化车库*/ int InitQueue(Moni_Biandao *); /*初始化便道*/ int Arrival(Moni_Cheku *, Moni_Biandao *); /*车辆到达*/ void Leave(Moni_Cheku *, Moni_Cheku *, Moni_Biandao *); /*车辆离开*/ void List(Moni_Cheku, Moni_Biandao); /*显示车库和便道的存车信息*/

车床主轴箱设计---参考.

中北大学 信息商务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生姓名:学号: 系:机械自动化系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题目:机床课程设计 ——车床主轴箱设计 指导教师:马维金职称: 教授 黄晓斌职称: 副教授 2013年12月28日

目录 一、传动设计 1.1电机的选择 1.2运动参数 1.3拟定结构式 1.3.1 确定变速组传动副数目 1.3.2确定变速组扩大顺序 1.4拟定转速图验算传动组变速范围 1.5确定齿轮齿数 1.6确定带轮直径 1.6.1确定计算功率Pca 1 .6.2选择V带类型 1.6.3确定带轮直径基准并验算带速V 1.7验算主轴转速误差 1.8绘制传动系统图 二、估算主要传动件,确定其结构尺寸 2.1确定传动件计算转速 2.1.1主轴计算转速 2.1.2各传动轴计算转速 2.1.3各齿轮计算转速 2.2初估轴直径 2.2.1确定主轴支承轴颈直径 2.2.2初估传动轴直径 2.3估算传动齿轮模数 2.4片式摩擦离合器的选择及计算 d 2.4.1决定外摩擦片的内径 2.4.2选择摩擦片尺寸 2.4.3计算摩擦面对数Z 2.4.4计算摩擦片片数 2.4.5计算轴向压力Q 2.5V带的选择及计算 a 2.5.1初定中心距 L 2.5.2确定V带计算长度L及内周长 N

2.5.3验算V带的挠曲次数 2.5.4确定中心距a 2.5.5验算小带轮包角 α 1 2.5.6计算单根V带的额定功率 P r 2.5.7计算V带的根数 三、结构设计 3.1带轮的设计 3.2主轴换向机构的设计 3.3制动机构的设计 3.4齿轮块的设计 3.5轴承的选择 3.6主轴组件的设计 3.6.1各部分尺寸的选择 3.6.1.1主轴通孔直径 3.6.1.2轴颈直径 3.6.1.3前锥孔尺寸 3.6.1.4头部尺寸的选择 3.6.1.5支承跨距及悬伸长度 3.6.2主轴轴承的选择 3.7润滑系统的设计 3.8密封装置的设计 四、传动件的验算 4.1传动轴的验算 4.2键的验算 4.2.1花键的验算 4.2.2平键的验算 4.3齿轮模数的验算 4.4轴承寿命的验算 五、设计小结 六、参考文献

普通车床主轴箱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金属切削机床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姓名:学号: 年级:任课教师: 2011年 1月15 日 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目录 目录 (2) 一、绪论 (4) 二、设计计算 (5) 1机床课程设计的目的 (5) 2机床主参数和基本参数 (5) 3操作性能要求 (5) 三、主动参数的拟定 (6) 1确定传动公比 (6) 2主电动机的选择 (6) 四、变速结构的设计 (6) 1主变速方案拟定 (6) 2变速结构式、结构网的选择 (7) 1. 确定变速组及各变速组中变速副的数目 (7) 2. 变速式的拟定 (7) 3. 结构式的拟定 (7) 4. 结构网的拟定 (8) 5. 结构式的拟定 (8) 6. 结构式的拟定 (9) 7. 确定各变速组变速副齿数 (10) 8. 绘制变速系统图 (11) 五、结构设计 (12) 1.结构设计的内容、技术要求和方案 (12) 2.展开图及其布置 (12) 3.I轴(输入轴)的设计 (12) 4.传动轴的设计 (13) 5.主轴组件设计 (14) 1. 内孔直径d (14) 2. 轴径直径 (15) 3. 前锥孔直径 (15) 4. 主轴悬伸量a和跨距 (15) 5. 主轴轴承 (15) 6. 主轴和齿轮的联接 (16) 7. 润滑和密封 (16) 8. 其它问题 (16) 六、传动件的设计 (17) 1带轮的设计 (17)

2传动轴直径的估算 (20) 1 确定各轴计算转速 (20) 2传动轴直径的估算 (21) 3各变速组齿轮模数的确定 (22) 4片式摩擦离合器的选择和计算 (25) 七、本文工作总结 (27) 参考文献 (28) 致谢 (29)

电机测速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微机控制技术 设计题目电机测速系统 专业班级自动化0741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起止时间2010.12.27~2011.01.07 电气与信息学院

课程设计考核和成绩评定办法 1.课程设计的考核由指导教师根据设计表现、设计报告、设计成果、答辩等几个方面,给出各项权重,综合评定。该设计考核教研室主任审核,主管院长审批备案。2.成绩评定采用五级分制,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3.参加本次设计时间不足三分之二或旷课四天以上者,不得参加本次考核,按不及格处理。 4.课程设计结束一周内,指导教师提交成绩和设计总结。 5.设计过程考核和成绩在教师手册中有记载。 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课程设计报告内容、格式各专业根据专业不同统一规范,经教研室主任审核、主管院长审批备案。 注:1. 课程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在课程设计前发给学生,设计任务书放置在设计报告封面后和正文目录前。 2. 为了节省纸张,保护环境,便于保管实习报告,统一采用A4纸,实习报告建议双面打印(正文 采用宋体五号字)或手写。

摘要 现代工业现场和生活中多应用电机测速系统,所以对其了解及进一步研究很是必要。本次设计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机会。 设计测速电动机系统,实现按键能设定4个电机转动速度,PLC和上位机组态软件连接,PLC通过控制变频器输出不同频率三相电使电机转动起来,然后通过旋转编码器测量电机速度,旋转编码器输出接PLC高速计数输入通道,计算当前电机转速,并在上位机组态软件中上显示出来。 关键词 PLC 电动机旋转编码器变频器 Abstract: Motor speed system is applied to the modern industrial field and in life,So understanding and further study of it is very necessary. The design provides us with such a chance. Designing motor speed system which realize buttons which can set up four motor rotation speed,PLC can connect to upper unit configuration software,PLC control inverter which can export different frequencies,its exporting can make motor turn,then Rotary encoder measure motor’s speed through the revolving ,Rotary encoder’s outputing connect to PLC high-speed counting input,while it calculates the motor speed and in the upper unit configuration software displayed. Keywords: plc electric motor Rotary encoder inverter

简易小直流电机测速

科信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单片机应用课程设计 题目:简易小直流电机测速 专业班级:10级自动化三班 学生姓名:师鑫源 学号:100412309 指导教师:苗敬利高敬格王巍杨怡君 设计周数:两周 设计成绩: 2013年6月27日 目录

摘要.......................................................................................................... ............................ (3) 1、课程设计目的 (4) 2、课程设计要求 (4) 3、课程设计器材 (4) 4、课程设计正文 (5) 4.1系统分析与实施 (5) 4.2硬件部分 (5) 4.2.1 STC90C52AD功能参数介绍 (5) 4.2.2时钟电路设计 (6) 4.2.3按键电路设计 (8) 4.2.4显示电路设计 (8) 4.2.5复位电路设计 (9) 4.2.6检测电机转速的电路设计 (10) 4.3系统硬件调试 (12) 4.3.1.调试方案 (12) 4.3.2.仿真调试结果 (12) 4.3.3硬件调试结果 (12) 4.4 软件设计 (14) 4.4.1软件系统分析 (14) 4.4.2 系统软件设计 (17) 4.4.3 系统软件实施与调试 (23) 5、课程设计总结 (23) 6、课程设计经验 (24) 7、参考文献 (24) 附录一、protel软件绘制的工作原理图 (11) 附录二、PROTUES软件绘制的仿真图 (13) 摘要

汽车管理系统课程设计

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设计 题目:汽车销售管理系统 成员:戴明弟(201201050803)冯聪(201201050805) 毕晓峰(201201050801)专业:软件工程2012—1

任务书 汽车销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调查本地从事汽车销售的企业,根据企业汽车销售的情况,设计用于汽车销售的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有: 1) 基础信息管理:厂商信息、车型信息和客户信息; 2) 进货管理:车辆采购、车辆入库; 3) 销售管理:车辆销售、收益统计; 4) 仓库管理:库存车辆、仓库明细、进销存统计; 5) 系统维护:如数据安全管理(含备份与恢复)、操作员管理、权限设置等;

汽车销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A.引言 a)设计目的 巩固和加深对数据库系统基础理论的理解;掌握使用数据库进行软件系统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运用数据库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技术文献、资料、手册以及编写技术文档的能力。 b)设计要求 以Microsoft SQL Server或MySQL作为后台数据库,以Visual Studio、Eclipse等软件作为前台开发工具,完成一个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 c)设计环境 以Microsoft SQL Server 2012 作为后台数据库,以NetBeans 作为开发工具,以Java为开发语言。 B.概要设计 a)系统需求分析 (1).调查厂商组织情况。包括了解各组织的部门组成情况,各部门的职责等,为分析信息流程做准备。 (2).调查各部门的业务活动情况。包括了解各个部门和使用什么数据,如何加工处理这些数据,输出什么信息,输出到什么部门,输出结果的格式是什么,这些是调查的重点。 (3).在熟悉了业务活动的基础上,协助用户明确对新系统的各种要

CA6140机床主轴箱的设计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目录 第一章引言 第二章机床的规格和用途 第三章机床主要参数的确定 第四章传动放案和传动系统图的拟定 第五章主要设计零件的计算和验算 第六章结论 第七章参考资料编目

第一章引言 普通车床是车床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约占车床类总数的65%,因其主轴以水平方式放置故称为卧式车床。 CA6140型普通车床的主要组成部件有:主轴箱、进给箱、溜板箱、刀架、尾架、光杠、丝杠和床身。 主轴箱:又称床头箱,它的主要任务是将主电机传来的旋转运动经过一系列的变速机构使主轴得到所需的正反两种转向的不同转速,同时主轴箱分出部分动力将运动传给进给箱。主轴箱中等主轴是车床的关键零件。主轴在轴承上运转的平稳性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质量,一旦主轴的旋转精度降低,则机床的使用价值就会降低。 进给箱:又称走刀箱,进给箱中装有进给运动的变速机构,调整其变速机构,可得到所需的进给量或螺距,通过光杠或丝杠将运动传至刀架以进行切削。 丝杠与光杠:用以联接进给箱与溜板箱,并把进给箱的运动和动力传给溜板箱,使溜板箱获得纵向直线运动。丝杠是专门用来车削各种螺纹而设置的,在进行工件的其他表面车削时,只用光杠,不用丝杠。同学们要结合溜板箱的内容区分光杠与丝杠的区别。 溜板箱:是车床进给运动的操纵箱,内装有将光杠和丝杠的旋转运动变成刀架直线运动的机构,通过光杠传动实现刀架的纵向进给运动、横向进给运动和快速移动,通过丝杠带动刀架作纵向直线运动,以便车削螺纹。 第二章机床的规格和用途 CA6140机床可进行各种车削工作,并可加工公制、英制、模数和径节螺纹。 主轴三支撑均采用滚动轴承;进给系统用双轴滑移共用齿轮机构;纵向与横向进给由十字手柄操纵,并附有快速电机。该机床刚性好、功率大、操作方便。 第三章主要技术参数 工件最大回转直径: 在床面上………………………………………………………-----……………400毫米在床鞍上…………………………………………………………-----…………210毫米工件最大长度(四种规格)……………………………----…750、1000、1500、2000毫米主轴孔径…………………………………………………-----……………………… 48毫米主轴前端孔锥度…………………………………………-----…………………… 400毫米主轴转速范围: 正传(24级)…………………………………………----…………… 10~1400转/分反传(12级)……………………………………---…-……………… 14~1580转/分加工螺纹范围:

电机测速设计

河南科技大学电子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电动机测速器 专业班级: 姓名: 时间: 指导教师:

目录 摘要 (3) 1 引言 (3) 1.1 电动机转速测量现状及前景 (3) 1.2 研发意义 (3) 2 总体设计方案 (4) 2.1 设计思路 (4) 2.2 总体设计框图 (5) 3 设计原理分析 (5) 3.1 电源的选择 (5) 3.2转速测量原理 (5) 3.3开关型霍尔传感器介绍 (5) 3.4定时电路 (6) 3.5 控制电路 (7) 3.6计数器电路 (9) 3.7驱动显示电路 (11) 3.8总体电路 (11) 4 总结与体会 (12) 参考文献 (12)

电机测速器 摘要:本论文要设计一个用霍尔传感器来测量电动机的转速系统,并做出相应的仿真分析,画出原理图。为了知道电机的实际转速,需要实时监测电机轴的转速,该系统利用霍尔传感器采集脉冲信号,涉及到信号的采集,控制计数、译码、显示。论文所设计的系统用到的器件都是本专业电路中常见的器件,价格便宜,且其结构简单,原理易于掌握,但却能较精确测得电机的转速 关键词:霍尔传感器555触发器CD4511 4518 数码管 1引言 1.1电动机测速发展现状及前景 目前国内外对电动机的测速方法有很多,按照不同的理论方法,先后产生拟测速法(如离心式转速表、用电机转矩或者电机电枢电动势计算所得)、同步测速法(如机械式或闪光式频闪测速仪)以及计数测速法。计数测速法又可分为机械式定时计数法和电子式定时计数法。 传统的电机转速检测多采用测速发电机或光电数字脉冲编码器,也有采用电磁式(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或可变磁阻的霍尔元件等)、电容式(对高频振荡进行幅值调制或频率调制)等,还有一些特殊的测速器是利用置于旋转体内的放射性材料来发生脉冲信号.其中应用最广的是光电式,光电式测速系统具有低惯性、低噪声、高分辨率和高精度的优点。 由于电磁测量方法灵活多样,可测参数众多,一般情况下又具有非接触、高精度、高分辨率、高可靠性和反应快等优点,使得光电传感器在检测和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采用光电传感器的电机转速测量系统测量准确度高、采样速度快、测量范围宽和测量精度与被测转速无关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2 研发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