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垂直关系的证明(例、练及答案)

平行垂直关系的证明(例、练及答案)
平行垂直关系的证明(例、练及答案)

平行垂直关系的证明(例、练及答案)

1.平行关系的证明

例1:如图,,,,分别是正方体的棱,,,的中点. 求证:

(1)平面; (2)平面平面.

2.垂直关系的证明

例2:如图,在三棱柱中,侧棱底面,为棱的中点.,

,.

(1)求证:平面; (2)求证:平面;

(3)在棱上是否存在点,使得平面平面?如果存在,求此时

的E F G H 1111ABCD A B C D -BC 1CC 11C D 1AA EG ∥11BB D D BDF ∥11B D

H 111ABC A B C -1AA ⊥ABC M AC =AB BC =2

AC 1

AA 1B C ∥1A BM 1AC ⊥1A BM 1BB N 1AC N ⊥11AA C C 1

BN

BB

值;如果不存 在,请说明理由.

练习

一、单选题

1.平面外有两条直线和,如果和在平面内的射影分别是和,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②;③与相交与相交或重合;④与平行与平行或重合;其中不正确的命题个数是() A .1

B .2

C .3

D .4

2.已知、为两条不同的直线,、为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若,,且,则

B .若平面内有不共线的三点到平面的距离相等,则

C .若,,则

D .若,,则

3.给出下列四种说法:

①若平面,直线,则; ②若直线,直线,直线,则; ③若平面,直线,则;

④若直线,,则.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为()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αm n m n α1m 1n 11m n m n ⊥?⊥11m n m n ⊥?⊥1m 1n m ?n 1m 1n m ?n m n αβl m ⊥l n ⊥m n α?,l α⊥αβαβ∥m α⊥m n ⊥n α∥m n ∥n α⊥m α⊥αβ∥a b αβ??,a b ∥a b ∥a α∥b β∥αβ∥αβ∥a α?a β∥a α∥a β∥αβ∥

4.已知、为两条不同的直线,、为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有() (1),,, (2), (3),, (4),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

5.如图,在正方体中,分别是的中点,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6.已知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若垂直于同一平面,则平行 B .若平行于同一平面,则平行

C .若不平行,则在内不存在与平行的直线

D .若不平行,则不可能垂直于同一平面

7.已知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是三个两两不重合的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则; ②若,则; ③若,则;

m n αβm α?n α?m β∥n βαβ?∥∥n m ∥n m αα⊥?⊥αβ∥m α?n m n β??∥m α⊥m n n α⊥?∥1111ABCD A B C D -M N P ,,1111C D BC A D ,

,MN AP ∥1MN BD ∥11MN BB D D ∥平面MN BDP ∥平面m n ,αβ,αβ,αβ与m n ,m n 与αβ,αβm n ,m n 与m n ,αβγm m αβ⊥⊥,αβ∥αγβγ⊥⊥,αβ∥m n m n αβ??,,∥αβ∥

④若是异面直线,,则.其中真命题是() A .①和②

B .①和③

C .③和④

D .①和④

8.如图,正方体的棱长为1,线段上有两个动点,且;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

B .

C .三棱锥的体积为定值

D .的面积与的面积相等

9.如图所示,是圆的直径,垂直于圆所在的平面,点是圆周上不同于的任意一点,分别为的中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

B .与所成的角为

C .平面

D .平面平面

10.如图,在三棱柱中,侧棱底面,底面三角形是正三角形,是中点,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m n ,m m n n αββα??,∥,,∥αβ∥11A C E F ,2EF

=BD CE ⊥EF ABCD ∥平面E FBC -BEF △CEF △AB O VA O C A

B ,M N ,VA VC

,MN AB ∥MN BC 45?OC ⊥VAC VAC ⊥VBC 111ABC A B C -1AA ⊥111A B C 111A B C E

BC

A .与是异面直线

B .平面

C .,为异面直线且

D .平面

11.设分别是正方体的棱上两点,且,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三棱锥的体积为定值;②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为;③平面

;④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其中正确的命题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④

12.如下图,梯形中,,,将沿对角线折起.设折起后点的位置为,并且平面平面.给出下面四个命题:

①;②三棱锥的体积为

;③平面; ④平面平面.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二、填空题

13.设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若,,则;②若,,则; ③若,,则;④若,,则.

1CC 1B E AC ⊥11ABB A AE 11B C 11AE B C ⊥11A C ∥1AB E E F ,1111ABCD A B C D -DC 21AB EF ==,11D B EF -11D B EF 45?11D B ⊥1B EF 11D B 1B EF 60?ABCD AD BC ∥1

45AD AB AD AB BCD ==⊥∠=?,,ABD △BD A A 'A BD '⊥BCD A D BC '⊥A BCD '

-2

CD ⊥A BD 'A BC '⊥A DC

'm n ,αβ,m α∥n α∥m n ∥m α∥m β∥αβ∥m n ∥m α⊥n α⊥m α∥αβ⊥m β⊥

14.一个正方体纸盒展开后如图所示,在原正方体纸盒中有如下结论

①;②与所成的角为;③与是异面直线;④. 以上四个命题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_.

15.若四面体的三组对棱分别相等,即,给出下列结论:

①四面体每组对棱相互垂直; ②四面体每个面的面积相等;

③从四面体每个顶点出发的三条棱两两夹角之和大而小于; ④连接四面体每组对棱中点的线段相互垂直平分.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16.如图,一张矩形白纸,,

分别为的中点,现分别将,沿折起,且在平面同侧,下列命题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

①当平面平面时,平面

②当平面平面时, ③当重合于点时,

④当重合于点时,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三、解答题

17.如图,四棱锥中,,,,为正三角形.

AB EF ⊥AB CM 60?EF MN MN CD ∥ABCD AB CD AC BD AD BC ===,,ABCD ABCD ABCD 90?180?ABCD ABCD 10AB =AD =E F ,AD BC ,ABE △CDF △BE DF ,A C 、BFDE ABE ∥CDF AC ∥BFDE ABE ∥CDF AE CD ∥A C 、P PG PD ⊥A C 、P P DEF -150πP ABCD -22AB AD BC ===BC AD ∥AB AD ⊥PBD △

(1)证明:平面平面;

(2)若点到底面的距离为2,是线段上一点,且平面

,求四面体的体积.

18.如图,四边形为正方形,

平面,,,,.

(1)求证:;

(2)若点在线段上,且满足,求证:平面;

(3)求证:平面.

参考答案

PA =PAB ⊥PBC P ABCD E PD PB ∥ACE A CDE -ABCD EA ⊥ABCD EF AB ∥4AB =2AE =1EF =BC AF ⊥M AC 1

4

CM CA =EM ∥FBC AF ⊥EBC

1.【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

【解析】证明(1)如图,取的中点,连接,,

因为,所以,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故, 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 (2)由题意可知.连接,,

因为,所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 又,,所以平面平面. 2.【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存在,

. 【解析】(1)证明:连接与,两线交于点,连接.

在中,∵,分别为,的中点,∴, 又∵平面,平面,∴平面. (2)证明:∵侧棱底面,平面,∴, 又∵为棱的中点,,∴.

∵,,平面,∴平面,∴ ∵,∴.又∵,∴在和中,

∴,

即,∴

∵,,平面,∴平面.

11B D O GO OB 111

2

OG B C BE ∥∥BE OG ∥

BEGO OB EG ∥OB ?11BB D D EG ?11BB D D EG ∥11BB D D 11BD B D ∥HB 1D F 1BH D F ∥

1HBFD 1HD BF ∥1111=B D HD D I =BD BF B I BDF ∥11B D H 1

2

1AB 1A B O OM 1B AC △M O AC 1AB 1OM B C ∥OM ?1A BM 1B C ?1A BM 1B C ∥1A BM 1AA ⊥ABC BM ?ABC 1AA BM ⊥M AC =AB BC BM AC ⊥1=AA AC A I 1AA AC ?11ACC A BM ⊥11ACC A 1BM AC ⊥=2AC =1AM 1AA 1Rt ACC △1Rt A AM △11tan tan AC C A MA ∠==11AC C A MA ∠∠=111190AC C C AC A MA C AC ∠+∠=∠+∠=?11A M AC ⊥1BM A M M =I BM 1A M ?1A BM 1AC ⊥1A BM

(3)解:当点为的中点,即

时,平面平面

证明如下:

设的中点为,连接,,∵,分别为,的中点,∴,

且.又∵为的中点,∴,且,

∴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平面,∴平面.又∵平面, ∴平面平面.

练习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D

【解析】结合题意逐一分析所给的四个说法,在如图所示的正方体中:

对于说法①:若取平面为,,分别为,,分别为, 满足,但是不满足,该说法错误;对于说法②:若取平面为,,

分别为,分别为,满足,但是不满足,

该说法错误;对于说法③:若取平面为,,分别为,分别为

N 1BB 11

2

BN BB =1AC N ⊥11AA C

C 1AC

D DM DN D M 1AC AC 1DM CC ∥11

2

DM CC =N 1BB DM BN ∥DM BN =BNDM BM DN ∥BM ⊥11ACC A DN ⊥11AA C C DN ?1AC N 1AC N ⊥11AA C C 1111ABCD A B C D

-αABCD 1m 1n AC BD m n ,11A C BD ,11m n ⊥m n ⊥α11ADD A 1m 1n 111A D AD ,m n ,111A C BD ,m n ⊥11m n ⊥αABCD 1m 1n AC BD ,m n ,11AC BD ,

满足与相交,但是与异面,该说法错误;对于说法④:若取平面为,

、分别为,、分别为,满足与平行,

但是与异面,该说法错误;综上可得:不正确的命题个数是4.本题选择D 选项. 2.【答案】D

【解析】对于选项A ,若,,且,则l 不一定垂直平面,∵有可能和平行, ∴该选项错误;

对于选项B ,若平面内有不共线的三点到平面的距离相等,则、可能相交或平行,∴该选项错误;

对于选项C ,若,则有可能在平面内,∴该选项错误;

对于选项D ,由于两平行线中有一条垂直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平面,∴该选项正确,故答案为D . 3.【答案】D

【解析】若平面,直线,则可异面;

若直线,直线,直线,则可相交,此时平行两平面的交线; 若直线,,则可相交,此时平行两平面的交线; 若平面,直线,则无交点,即;故选D . 4.【答案】B

【解析】由,,,,若相交,则可得,若,则与

可能平行也可能相交,故(1)错误;

若,根据线面垂直的第二判定定理可得,故(2)正确; 若,,,则或异面,故(3)错误; 若,,则或,故(4)错误;故选B . 5.【答案】C

【解析】A :和是异面直线,故选项不正确; B :和是异面直线,故选项不正确;

1m 1n m n α11ADD A 1m 1n 11A D AD ,m n 11A C BC ,1m 1n m n l m ⊥l n ⊥m n α?,αm n αβαβm m n α⊥⊥,n ααααβ∥a b αβ??,a b ,a b ∥a α∥b β∥αβ,a b ,a α∥a β∥αβ,a b ,αβ∥a α?a β与a β∥m α?n α?m β∥n β∥a b ,αβ∥a b ∥αβm n ∥n α⊥m α⊥αβ∥m α?n β?m n ∥m n ,m α⊥m n ⊥n α∥n α?MN AP MN 1BD

C :记.∵正方体中,分别是的中点,

∴,,∴为平行四边形,∴,

∵平面,平面,∴平面.

D :由C 知,而面和面相交,故选项不正确;故选C . 6.【答案】D

【解析】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平面相交或平行,A 不正确; 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可相交、平行或异面,B 不正确;

平面不平行即相交,在一个平面内平行两平面交线的直线与另一平面平行,C 不正确; D 为直线与平面垂直性质定理的逆否命题,故D 正确.故选D . 7.【答案】D

【解析】逐一考查所给的命题:

①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得若,则,命题正确; ②如图所示的正方体中,取平面分别为平面

满足,但是不满足,命题错误;

③如图所示的正方体中,取平面分别为平面, 直线分别为,满足,但是不满足,命题错误;

④若是异面直线,,由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易知,命题正确;

AC BD O =I 1111ABCD A B C D -M N ,11C D BC ,1ON D M CD ∥∥11

2

ON D M CD ==1MNOD 1MN OD ∥MN ?1BD D 1OD ?1BD D MN ∥1BD D 11MN BB D D ∥平面11BB D D BDP m m αβ⊥⊥,αβ∥1111ABCD A B C D -αβγ,,1111ABB A ADD A ABCD ,,αγβγ⊥⊥,αβ∥1111ABCD A B C D -αβ,1111ABB A ADD A ,m n ,11BB DD ,m n m n αβ??,,∥αβ

∥m n ,m m n n αββα??,∥,,∥αβ∥

综上可得,真命题是①和④,本题选择D 选项. 8.【答案】D

【解析】在正方体中,平面,

而平面,故,故A 正确.

又平面,因此平面,故B 正确.

当变化时,三角形的面积不变,点到平面的距离就是到平面的距离,它是一个定值,故三棱锥的体积为定值(此时可看成三棱锥的体积),故C 正确.

在正方体中,点到

到的距离为1,D 是错误的,故选D . 9.【答案】D

【解析】对于A 项,与异面,故A 项错;

对于B 项,可证平面,故,∴所成的角为,因此B 项错; 对于C 项,与不垂直,∴不可能垂直平面,故C 项错; 对于D 项,由于,平面,平面,∴,

∵,∴平面,平面,∴平面平面,故选D . 10.【答案】C

【解析】对于A 项,与在同一个侧面中,故不是异面直线,∴A 错;

对于B 项,由题意知,上底面是一个正三角形,故平面不可能,∴B 错; 对于C 项,∵,为在两个平行平面中且不平行的两条直线,故它们是异面直线,∴C 正确;

对于D 项,∵所在的平面与平面相交,且与交线有公共点, 故平面不正确,∴D 项不正确;故选C . 11.【答案】A

【解析】由题意得,如图所示,

1111ABCD A B C D -BD ⊥11A ACC CE ?11A ACC BD CE ⊥11A C ∥ABCD EF ∥ABCD EF CEF B CEF B 11A CCC E FBC -B CEF -B EF C EF MN AB BC ⊥VAC BC MN ⊥90?OC AC OC VAC BC AC ⊥VA ⊥ABC BC ?ABC VA BC ⊥=AC VA A I BC ⊥VAC BC ?VBC VAC ⊥VBC 1CC 1B E AC ⊥11ABB A AE 11B C 11A C 1AB E 11A C 11A C ∥1AB E

①中,三棱锥的体积的为,∴体

积为定值;

②中,在正方体中,,∴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就是直线与所成的角,

即,∴这正确的;

③中,由②可知,直线与不垂直,∴面不成立,∴是错误的; ④中,根据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可知与平面所成的角,即为,∴不正确. 12.【答案】B

【解析】①∵,∴, ∵,∴,

∵平面平面,且平面平面,∴平面, ∵平面,∴,故不成立,故①错误; ②棱锥的体积为,故②错误;

③由①知平面,故③正确;

④由①知平面,又∵平面,∴, 又,且、平面,, ∴平面,又平面, ∴平面平面,故④正确.故选B .

二、填空题

11111111112

223323

D B EF B D EF D EF V V S B C EF --==??=????=△11EF C D ∥11D B EF 11D B 11C D 11145B D C ∠=?11D B EF 11D B ⊥1B EF 11D B 1B EF 11145B D C ∠=?90BAD AD AB ∠=?=,45ADB ABD ∠=∠=?45AD BC BCD ∠=?∥,BD DC ⊥A BD '⊥BCD A BD 'I BCD BD =CD ⊥A BD 'A D '?A BD 'CD A D ⊥'A D BC '⊥A BCD '

-1132?=CD ⊥A BD 'CD ⊥A BD 'A B '?A BD 'CD A B ⊥'A B A D '⊥'A D 'CD ?A DC 'A D CD D '=I A B '⊥A DC 'A B '?A BC 'A BC '⊥A DC '

13.【答案】③

【解析】,,则,与可能相交也可能异面,∴①不正确;

,,则,还有与可能相交,∴②不正确; ,,则,满足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故③正确; ,,则,也可能,也可能,∴④不正确;

故答案为③. 14.【答案】①③

【解析】把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还原成原来的正方体,如图:

则,与异面,,只有①③正确.故答案为①③. 15.【答案】②④

【解析】①将四面体的三组对棱分别看作平行六面体的对角线,由于三组对棱分别相等,

∴平行六面体为长方体.

由于长方体的各面不一定为正方形,∴同一面上的面对角线不一定垂直,从而每组对棱不一定相互垂直.①错误;

②四面体的每个面是全等的三角形,面积是相等的.②正确;

③由②,四面体的每个面是全等的三角形,从四面体每个顶点出发的三条棱两两夹角能够等量代换为同一个三角形内的三个内角,它们之和为.③错误; ④连接四面体每组对棱中点构成菱形,线段互垂直平分④正确,故答案为②④.

m α∥n α∥m n ∥m n m α∥m β∥αβ∥αβm n ∥m α⊥n α⊥m α∥αβ⊥m β⊥m β∥m A β=

I AB EF ⊥EF MN AB CM MN CD ⊥∥,ABCD ABCD ABCD ABCD 180?ABCD

16.【答案】①④

【解析】在中,,在中,,

∴,由题意,将沿折起, 且在平面同侧,

此时四点在同一平面内,平面平面, 平面平面,当平面平面时,得到, 显然,∴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进而得到平面,∴①正确的;

由于折叠后,直线与直线为异面直线,∴与不平行,∴②错误的; 折叠后,可得

,其中,, ∴和不垂直,∴③不正确;

当重合于点时,在三棱锥中,和均为直角三角形, ∴为外接球的直径,即, 则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④是正确, 综上正确命题的序号为①④.

三、解答题

17.【答案】(1)见解析;(

2).

【解析】(1)证明:∵,且,∴,

又为正三角形,∴,又∵,

∴,

ABE △tan ABE ∠=

ACD △tan CAD ∠=ABE DAC ∠=∠ABE CDF △,△BE DF ,A C ,BEDF A

C G H ,,,ABE I AGHC AG =CDF I AGHC CH =ABE ∥CDF AG CH ∥AG CH =AGHC AC GH ∥AC ∥BFDE AE C

D A

E CD PG =

10PD =10GD =222PG PD GD +≠PG PD ,A C P P DEF -EFD △FCD △DF 2DF R =

=P DEF -2

2

44150R π=π?=π??

8

9

AB AD ⊥2AB AD ==BD =PBD △PB PD BD ===2AB =PA =AB PB ⊥

又∵,,∴,, ∴平面,又∵平面, ∴平面平面.

(2)如图,连接,交于点,∵,

且,∴,连接, ∵平面,∴,则, 由(1)点到平面的距离为2,

∴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

即四面体的体积为.

18.【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见解析. 【解析】(1)∵,∴与确定平面,

∵平面,∴.由已知得且, ∴平面.又平面,∴. (2)过作,垂足为,连接,则. 又,∴.又且, ∴且,∴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又平面,平面,∴平面. (3)由(1)可知,.

在四边形中,,,,,

AB AD ⊥BC AD ∥AB BC ⊥PB BC B =I AB ⊥PBC AB ?PAB PAB ⊥PBC BD AC O BC AD

∥2AD BC =2OD OB =OE PB ∥ACE PB OE ∥2DE PE =P ABCD E ABCD 24

233

h =?=11148

2233239

A CDE E ACD ACD V V S h --??==?=????= ???△A CDE -8

9

EF AB ∥EF AB EABF EA ⊥ABCD EA BC ⊥AB BC ⊥=EA AB A I BC ⊥EABF AF ?EABF BC AF ⊥M MN BC ⊥N FN MN AB ∥14CM AC =

MN AB =EF AB ∥1

4

EF AB =EF MN ∥EF MN =EFNM EM FN ∥FN ?FBC EM ?FBC EM ∥FBC AF BC ⊥ABFE 4AB =2AE =1EF =90BAE AEF ∠=∠=?

∴,则. 设,∵,

故,则,即. 又∵,∴平面.

1

tan tan 2

EBA FAE ∠=∠=

EBA FAE ∠=∠AF BE P =I 90PAE PAB ∠+∠=?90PBA PAB ∠+∠=?90APB ∠=?EB AF ⊥EB BC B =I AF ⊥

EBC

(完整)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证明练习题及答案

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证明 温故而知新: 1.平行线的性质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2.平行线的判定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互补. 例1 已知如图2-2,AB∥CD∥EF,点M,N,P分别在AB,CD,EF上,NQ平分∠MNP.(1)若∠AMN=60°,∠EPN=80°,分别求∠MNP,∠DNQ的度数; (2)探求∠DNQ与∠AMN,∠EPN的数量关系. 解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及角平分线定义求解. (标注∠MND=∠AMN,∠DNP=∠EPN) 答案:(标注∠MND=∠AMN=60°, ∠DNP=∠EPN=80°) 解:(1)∵AB∥CD∥EF, ∴∠MND=∠AMN=60°, ∠DNP=∠EPN=80°, ∴∠MNP=∠MND+∠DNP=60°+80°=140°, 又NQ平分∠MNP, ∴∠MNQ=1 2 ∠MNP= 1 2 ×140°=70°, ∴∠DNQ=∠MNQ-∠MND=70°-60°=10°,

∴∠MNP,∠DNQ的度数分别为140°,10°.(下一步) (2)(标注∠MND=∠AMN,∠DNP=∠EPN) 由(1)得∠MNP=∠MND+∠DNP=∠AMN+∠EPN, ∴∠MNQ=1 2 ∠MNP= 1 2 (∠AMN+∠EPN), ∴∠DNQ=∠MNQ-∠MND =1 2 (∠AMN+∠EPN)-∠AMN =1 2 (∠EPN-∠AMN), 即2∠DNQ=∠EPN-∠AMN. 小结: 在我们完成涉及平行线性质的相关问题时,注意实现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之间的角度转换,即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例2 如图,∠AGD=∠ACB,CD⊥AB,EF⊥AB,证明:∠1=∠2. 解析:(标注:∠1=∠2=∠DCB,DG∥BC,CD∥EF) 答案:(标注:∠1=∠2=∠DCB) 证明:因为∠AGD=∠ACB, 所以DG∥BC, 所以∠1=∠DCB, 又因为CD⊥AB,EF⊥AB, 所以CD∥EF, 所以∠2=∠DCB, 所以∠1=∠2.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一)——证明平行与垂直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一)——证明平行与垂直 1.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的确定 (1)直线的方向向量:在直线上任取一非零向量作为它的方向向量. (2)平面的法向量可利用方程组求出:设a ,b 是平面α两不共线向量,n 为平面α的法向量,则求法向量的方程组为???? ? n ·a =0,n ·b =0. 2.用向量证明空间中的平行关系 (1)设直线l 1和l 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v 1和v 2,则l 1∥l 2(或l 1与l 2重合)?v 1∥v 2. (2)设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v ,与平面α共面的两个不共线向量v 1和v 2,则l ∥α或l ?α?存在两个实数x ,y ,使v =x v 1+y v 2. (3)设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v ,平面α的法向量为u ,则l ∥α或l ?α?v ⊥u . (4)设平面α和β的法向量分别为u 1,u 2,则α∥β?u 1 ∥u 2. 3.用向量证明空间中的垂直关系 (1)设直线l 1和l 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v 1和v 2,则l 1⊥l 2?v 1⊥v 2?v 1·v 2=0. (2)设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v ,平面α的法向量为u ,则l ⊥α?v ∥u . (3)设平面α和β的法向量分别为u 1和u 2,则α⊥β?u 1⊥u 2?u 1·u 2=0. 【思考辨析】 判断下面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1)直线的方向向量是唯一确定的.( ) (2)平面的单位法向量是唯一确定的.( ) (3)若两平面的法向量平行,则两平面平行.( ) (4)若两直线的方向向量不平行,则两直线不平行.( ) (5)若a ∥b ,则a 所在直线与b 所在直线平行.( ) (6)若空间向量a 平行于平面α,则a 所在直线与平面α平行.( ) 1.下列各组向量中不平行的是( )

空间几何——平行与垂直证明

c c ∥∥b a b a ∥?一、“平行关系”常见证明方法 (一)直线与直线平行的证明 1) 利用某些平面图形的特性:如平行四边形的对边互相平行 2) 利用三角形中位线性质 3) 利用空间平行线的传递性(即公理4):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4) 利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 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 5) 利用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6) 利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a b α β b a a =??βαβ α∥b a ∥? b a b a ////??? ? ?? ==γβγαβα β α ⊥⊥b a b a ∥?

7) 利用平面内直线与直线垂直的性质: 在同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8) 利用定义:在同一个平面内且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 (二)直线与平面平行的证明 1) 利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平面外的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2) 利用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推论: 两个平面互相平行,则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一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3) 利用定义:直线在平面外,且直线与平面没有公共点 (三)平面与平面平行的证明 常见证明方法: 1) 利用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α b a β α a β αα∥?a β ∥a ?b ∥a b a αα??α ∥a ?

完整版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的有关证明及答案

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证明练习题 温故而知新: 1.平行线的性质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2.平行线的判定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互补. 例1 已知如图2-2,AB∥CD∥EF,点M,N,P分别在AB,CD,EF上,NQ平分∠MNP.(1)若∠AMN=60°,∠EPN=80°,分别求∠MNP,∠DNQ的度数; (2)探求∠DNQ与∠AMN,∠EPN的数量关 系. 解析 在我们完成涉及平行线性质的相关问题时,注意实现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之间的角度转换,即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1 2. 1=∠AB,⊥AB,EF⊥证明:∠2 例如图,∠AGD=∠ACB,CD

解析:在完成证明的问题时,我们可以由角的关系可以得到直线之. 间的关系,由直线之间的关系也可得到角的关系 BCD;∠ED,求证:∠ABC+∠CDE=①,直线(例3 1)已知:如图2-4AB存在什么等量关系?并证明与BC,位于如)当2-②所示时,ABCD ( . 解析:在运用平行线性质时,有时需要作平行线,取到桥梁的作用,实现已知条件的转化 2 °,第二次拐的是120如图2-5,一条公路修到湖边时,需绕道,如果第一次拐的角∠A例4 ,这时的道路恰好和第一次拐弯之前的道路平行,那么∠C°,第三次拐的角是∠B是150角∠应为多少度?C

. 把关于角度的问题转化为平行线问题,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予以解答解析: 举一反三:)则∠FG∥HI,x的度数为(,如图1.2-9 D. 100 C. 90 B. 72A.60°°°°3 °,求∠D=24∠D=192°,∠B-,∠EG平分∠BEFB+∠BED+∠,∥2. 已知如图所示,ABEF∥CD. 的度数GEF .GDEABEDBCEFAB2-103.已知:如图,∥,∥,,交于点求证:∠EB=∠.4

立体几何平行与垂直经典证明题

N M P C B A 新课标立体几何常考证明题汇总 考点:证平行(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1、已知四边形ABCD 是空间四边形,,,,E F G H 分别是边,,,AB BC CD DA 的中点 (1) 求证:EFGH 是平行四边形 (2) 若BD=23,AC=2,EG=2。求异面直线AC 、BD 所成的角和EG 、BD 所成的角。 考点: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判定 2、如图,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 中,,BC AC AD BD ==,E 是AB 的中点。 求证:(1)⊥AB 平面CDE; (2)平面CDE ⊥平面ABC 。 考点:线面平行的判定 3、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是1AA 的中点, 求证: 1//A C 平面BDE 。 考点:线面垂直的判定 4、已知ABC ?中90ACB ∠=,SA ⊥面ABC ,AD SC ⊥,求证:AD ⊥面SBC . 考点:线面平行的判定(利用平行四边形),线面垂直的判定 5、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O 是底ABCD 对角线的交点. 求证:(1) C 1O ∥面11AB D ;(2)1 AC ⊥面11AB D . 考点:线面平行的判定(利用平行四边形) 7、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1)求证:平面A 1BD ∥平面B 1D 1C ; (2)若E 、F 分别是AA 1,CC 1的中点,求证:平面EB 1D 1∥平面FBD . 考点:线面垂直的判定,三角形中位线,构造直角三角形 8、四面体ABCD 中,,,AC BD E F =分别为,AD BC 的中点,且2 2 EF AC =, 90BDC ∠=,求证:BD ⊥平面ACD 考点:三垂线定理 9、如图P 是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PA PB CB =⊥平面PAB ,M 是PC 的中点,N 是AB 上的 A E D 1 C B 1 D C B A A H G F E D C B A E D B C S D C B A A 1 A B 1 C 1 C D 1 D G E F D 1 O D B A C 1 B 1 A 1 C

平行线的性质练习(含答案)

平行线的性质 (检测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如图1所示,AB ∥CD,则与∠1相等的角(∠1除外)共有( ) 个 个 个 个 D C B A 1 E D B A O F E D C B A (1) (2) (3) 2.如图2所示,已知DE ∥BC,CD 是∠ACB 的平分线,∠B=72°,∠ACB=40°,?那么∠BDC 等于( ) ° ° ° ° 3.下列说法:①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②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内错角相 等,两直线平行;④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其中是平行线的性质的是( ) A.① B.②和③ C.④ D.①和④ 4.若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一组同位角的平分线互相( ) A.垂直 B.平行 C.重合 D.相交 5.如图3所示,CD ∥AB,OE 平分∠AOD,OF ⊥OE,∠D=50°,则∠BOF 为( ) ° ° ° ° 6.如图4所示,AB ∥CD,则∠A+∠E+∠F+∠C 等于( ) ° ° ° °

F E D C B A G F E D C B A 1 F E D C B A (4) (5) (6) 7.如图5所示,AB ∥EF ∥CD,EG ∥BD,则图中与∠1相等的角(∠1除外)共有( )? 个 个 个 个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如图6所示,如果DE ∥AB,那么∠A+______=180°,或∠B+_____=180°,根据是______; 如果∠CED=∠FDE,那么________∥_________.根据是________. 2.如图7所示,一条公路两次拐弯后和原来的方向相同,即拐弯前、?后的两条路平行, 若第一次拐角是150°,则第二次拐角为________. D C B A D C B A 1 2 (7) (8) (9) 3.如图8所示,AB ∥CD,∠D=80°,∠CAD:∠BAC=3:2,则∠CAD=_______,∠ ACD=?_______. 三、训练平台:(每小题8分,共32分) 1. 如图9所示,AD ∥BC,∠1=78°,∠2=40°,求∠ADC 的度数.

立体几何中平行与垂直证明方法归纳

c c ∥∥b a b a ∥?本文档系统总结归纳了立体几何中平行与垂直证明方法,特别适合于高三总复习时对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探求解题思路、归纳梳理解题方法。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好资料。 一、“平行关系”常见证明方法 (一)直线与直线平行的证明 1) 利用某些平面图形的特性:如平行四边形的对边互相平行 2) 利用三角形中位线性质 3) 利用空间平行线的传递性(即公理4):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4) 利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 5) 利用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6) 利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a b α β a b a =?? βαβ α ∥b a ∥?b a b a //// ??? ? ?? ==γβγαβα β α ⊥⊥b a b a ∥?

7) 利用平面内直线与直线垂直的性质: 在同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8) 利用定义:在同一个平面内且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 (二)直线与平面平行的证明 1) 利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平面外的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2) 利用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推论: 两个平面互相平行,则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一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3) 利用定义:直线在平面外,且直线与平面没有公共点 (三)平面与平面平行的证明 常见证明方法: 1) 利用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α b a β α a β αα ∥?a β ∥a ?α αββ////∩??b a P b a b a =α β//?α β b a P b ∥a b a αα ??α ∥a ?

立体几何中平行与垂直的证明(整理好)

D 1 B 1D A B C E 1A 1C 立体几何中平行与垂直的证明 姓名 例1.已知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 O 是底ABCD 对角线的交点. 求证:(1)C 1O//平面AB 1D 1; (2)A 1C ⊥平面AB 1D 1. 【变式一】如图,在长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1,11>==AB AA AD ,点E 在棱AB 上移动。 求证:E D 1⊥D A 1; 【变式二A 】如图平面ABCD ⊥平面ABEF , ABCD 是正方形,ABEF 是矩形,且,22 1== AD AF G 是EF 的中点,(1)求证平面AGC ⊥平面BGC ; (2)求空间四边形AGBC 的体积。

B C A D E F M C 1 B 11B A 【变式二B 】. 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8AB =,6AC =,10BC =,D 是BC 边的中点.(Ⅰ)求证: 1AB A C ⊥; (Ⅱ)求证:1A C ∥ 面1AB D ; 【变式三】如图组合体中,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侧面11ABB A 是圆柱的轴截面,C 是圆柱底面圆周上不与A 、B 重合一个点. (Ⅰ)求证:无论点C 如何运动,平面1A BC ⊥平面1A AC ; (Ⅱ)当点C 是弧AB 的中点时,求四棱锥111A BCC B -与圆柱的体积比. 【变式四】如图,四边形ABCD 为矩形,AD ⊥平面ABE ,AE =EB =BC =2,F 为CE 上的点,且BF ⊥平面ACE . (1)求证:AE ⊥BE ; (2)设M 在线段AB 上,且满足AM =2MB ,试在线段CE 上确定一点N ,使得MN ∥平面DAE.

空间几何平行与垂直证明

空间几何平行与垂直证明 线面平行 方法一:中点模型法 例:1.已知在四棱锥P-ABCD 中,ABCD 为平行四边形, E 为PC 的中点. 求证:PA//平面BDE 练习: 1.三棱锥_P ABC 中,P A A B A C ==,120BAC ∠= ,P A ⊥平面A B C , 点E 、F 分别为线段P C 、B C 的中点, (1)判断P B 与平面A E F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求直线P F 与平面P A C 所成角的正弦值。 P A B C D E C B

2.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D ⊥平面ABCD ,AD ⊥CD .DB 平分∠ADC ,E 为PC 的中点,AD =CD . (1)证明:PA ∥平面BDE ; (2)证明:AC ⊥平面PBD . 3.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 中,E,F,G,H 分别为 AB,BC,CD,DA 的中点. 求证:AC//平面EFG. 4.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 中,E,F,G,H 分别为AB,BC,CD,DA 的中点. 求证:EF //平面BGH. 方法二:平行四边形法 例:1.已知在四棱锥P-ABCD 中,ABCD 为平行四边形,E 为PC 的中点,O 为BD 的中点. 求证:OE //平面ADP A B C D E F G H A B C D E F G H P A B C D E O

2.正方体1111ABC D A B C D -中,,E G 分别是11,BC C D 中点. 求证://E G 平面11BD D B 练习 1.如图,在四棱锥O A B C D -中,底面A B C D 四边长为1的菱形, M 为O A 的中点,N 为B C 的中点 证明:直线MN ‖平面O C D ; 2.在四棱锥P-ABCD 中,底面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E,F 分别是AB ,PD 的中点. 求证://A F 平面PC E 3.已知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O 是底ABCD 对角线的交点. 求证:(1)C 1O//平面AB 1D 1; G E D 1 C 1 B 1 A 1A D C B O A M D C B N P B C D A E F D 1O D B A C 1 B 1 A 1 C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位置关系-平行与垂直证明方法汇总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位置关系-平行与垂直证明方法汇总 (一)立体几何中平行问题 证明直线和平面平行的方法有: ①利用定义采用反证法; ②平行判定定理; ③利用面面平行,证线面平行。 主要方法是②、③两法 在使用判定定理时关键是确定出面内的 与面外直线平行的直线. 常用具体方法:中位线和相似 例1、P是平行四边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Q是PA的中点. 求证:PC∥面BDQ. 证明:如图,连结AC交BD于点O. ∵ABCD是平行四边形, ∴A O=O C.连结O Q,则O Q在平面BDQ内, 且O Q是△APC的中位线, ∴PC∥O Q. ∵PC在平面BDQ外, ∴PC∥平面BDQ. 例2、在棱长为a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设M、N、E、F分别是棱A1B1、A1D1、C1D1、B1C1的中点.求证: (1)E、F、B、D四点共面; (2)面AMN∥面EFBD.

证明:(1)分别连结B 1D 1、ED 、FB ,如图, 则由正方体性质得 B 1D 1∥BD. ∵E 、F 分别是D 1C 1和B 1C 1的中点, ∴EF ∥ 21B 1D 1.∴EF ∥2 1 BD. ∴E 、F 、B 、D 对共面. (2)连结A 1C 1交MN 于P 点,交EF 于点Q ,连结AC 交BD 于点O ,分别连结PA 、Q O . ∵M 、N 为A 1B 1、A 1D 1的中点, ∴MN ∥EF ,EF ?面EFBD. ∴MN ∥面EFBD. ∵PQ ∥A O , ∴四边形PA O Q 为平行四边形. ∴PA ∥O Q. 而O Q ?平面EFBD , ∴PA ∥面EFBD.且PA ∩MN=P ,PA 、MN ?面AMN , ∴平面AMN ∥平面EFBD. 例3如图(1),在直角梯形P 1DCB 中,P 1D//BC ,CD ⊥P 1D ,且P 1D=8,BC=4,DC=4 6, A 是P 1D 的中点,沿A B 把平面P 1AB 折起到平面PAB 的位置(如图(2)),使二面角P —CD —B 成45°,设E 、F 分别是线段AB 、PD 的中点. 求证:AF//平面PE C ; 证明:如图,设PC 中点为G ,连结FG ,

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练习题

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一]、平行线的判定 一、填空 1.如图1,若∠A=∠3,则 ∥ ; 若∠2=∠E ,则 ∥ ; 若∠ +∠ = 180°,则 ∥ . 2.若a⊥c,b⊥c,则a b . 3.如图2,写出一个能判定直线l 1∥l 2的条件: . 4.在四边形ABCD 中,∠A +∠B = 180°,则 ∥ ( ). 5.如图3,若∠1 +∠2 = 180°,则 ∥ 。 6.如图4,∠1、∠2、∠3、∠4、∠5中, 同位角有 ; 内错角有 ;同旁内角有 . 7.如图5,填空并在括号中填理由: (1)由∠ABD =∠CDB 得 ∥ ( ); (2)由∠CAD =∠ACB 得 ∥ ( ); (3)由∠CBA +∠BAD = 180°得 ∥ ( ) 8.如图6,尽可能多地写出直线l 1∥l 2的条件: . 9.如图7,尽可能地写出能判定AB∥CD 的条件来: . 10.如图8,推理填空: (1)∵∠A =∠ (已知), ∴AC∥ED( ); (2)∵∠2 =∠ (已知), ∴AC∥ED( ); (3)∵∠A +∠ = 180°(已知), ∴AB∥FD( ); (4)∵∠2 +∠ = 180°(已知), ∴AC∥ED( ); 二、解答下列各题 11.如图9,∠D =∠A,∠B =∠FCB,求证:E D∥CF. A C B 4 1 2 3 5 图4 a b c d 1 2 3 图3 A B C E D 1 2 3 图1 图2 4 3 2 1 5 a b 1 2 3 A F C D B E 图8 E B A F D C 图9 A D C B O 图5 图6 5 1 2 4 3 l 1 l 2 图7 5 4 3 2 1 A D C B

线面平行与垂直的证明题

线面平行与垂直的证明 1: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 (1)求证:AC ⊥平面B 1BDD 1; (2)求三棱锥B-ACB 1体积. 2:如图,ABC D是正方形,O 是正方形的中心, PO ⊥底面ABCD ,E 是PC的中点. 求证:(1)PA∥平面BD E; (2)平面P AC ⊥平面BDE . 3:如图:在底面是直角梯形的四棱锥S —ABCD 中, ∠AB C = 90°,SA ⊥面ABCD,SA = AB = BC = 1,2 1 = AD . (Ⅰ)求四棱锥S —A BCD 的体积; (Ⅱ)证明:平面SBC ⊥平面SCD . D 1 C 1 B 1 A 1 C D B A D A B C O E P

4:已知多面体ABCDFE中, 四边形ABCD为矩形,AB ∥EF,AF⊥BF,平面ABEF⊥平面ABCD, O、M 分别为AB、FC的中点,且AB= 2,AD = EF= 1. (Ⅰ)求证:AF⊥平面FBC; (Ⅱ)求证:OM∥平面DAF. 5:.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侧棱PD⊥底面ABCD,PD=DC,E是P C的中点,作EF ⊥PB交PB于点F. (1)证明PA//平面EDB;(2)证明PB⊥平面EFD; 6:已知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ABEF所在的平面相交于AB,点M,N分别在AC和BF上,且AM=FN.求证:MN‖平面BCE. A B C D P E F B C D E F N M

7:如图,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棱长为a (1)求证:直线//1B A 平面1ACD (2)求证:平面1ACD ⊥平面D BD 1; 8: 如图,已知△ABC 是正三角形,EA 、CD 都垂直于平面AB C,且EA=AB =2a,DC=a,F 是BE 的中点, 求证:(1) FD ∥平面ABC (2) A F⊥平面EDB . 9:如图,在正方体ABCD-A 1B1C 1D 1中,E 、F 、G 分别是CB 、CD 、CC 1的中点, (1) 求证:平面A B 1D 1∥平面EFG; (2) 求证:平面AA 1C ⊥面EFG . F E C1D1 A1 B1 D B F E D C A M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练习题 非常经典的题型 值得给学生测试

(第1页,共3页) 一、填空 1.如图1,若∠A=∠3,则 ∥ ; 若∠2=∠E ,则 ∥ ; 若∠ +∠ = 180°,则 ∥ . 2.若a⊥c,b⊥c,则a b . 3.如图2,写出一个能判定直线l 1∥l 2的条件: . 4.在四边形ABCD 中,∠A +∠B = 180°,则 ∥ ( ). 5.如图3,若∠1 +∠2 = 180°,则 ∥ 。 6.如图4,∠1、∠2、∠3、∠4、∠5中, 同位角有 ; 内错角有 ;同旁内角有 . 7.如图5,填空并在括号中填理由: (1)由∠ABD =∠CDB 得 ∥ ( ); (2)由∠CAD =∠ACB 得 ∥ ( ); (3)由∠CBA +∠BAD = 180°得 ∥ ( ) 8.如图6,尽可能多地写出直线l 1∥l 2的条件: . 9.如图7,尽可能地写出能判定AB∥CD 的条件来: . 10.如图8,推理填空: (1)∵∠A =∠ (已知), ∴AC∥ED( ); (2)∵∠2 =∠ (已知), ∴AC∥ED( ); (3)∵∠A +∠ = 180°(已知), ∴AB∥FD( ); (4)∵∠2 +∠ = 180°(已知), ∴AC∥ED( ) 二、解答下列各题 11.如图9,∠D =∠A,∠B =∠FCB,求证:ED∥CF. 12.如图10,∠1∶∠2∶∠3 = 2∶3∶4, ∠AFE = 60°,∠BDE =120°,写出图中平行的直线,并 说明理由. 13.如图11,直线AB 、CD 被EF 所截,∠1 =∠2,∠CNF =∠BME。求证:AB∥CD,MP∥NQ. [二]、平行线的性质 1.如图1,已知∠1 = 100°,AB∥CD,则∠2 = ,∠3 = ,∠4 = . 2.如图2,直线AB 、CD 被EF 所截,若∠1 =∠2,则∠AEF +∠CFE = . 3.如图3所示 (1)若EF∥AC,则∠A +∠ = 180°,∠F + ∠ = 180°( ). (2)若∠2 =∠ ,则AE∥BF. (3)若∠A +∠ = 180°,则AE∥BF. 4.如图4,AB∥CD,∠2 = 2∠1,则∠2 = . 5.如图5,AB∥CD,EG⊥AB 于G ,∠1 = 50°,则∠E = . 6.如图6,直线l 1∥l 2,AB⊥l 1于O ,BC 与l 2交于E ,∠1 = 43°,则∠2 = . 7.如图7,AB∥CD,AC⊥BC,图中与∠CAB 互余的角有 . 8.如图8,AB∥EF∥CD,EG∥BD,则图中与∠1相等的角(不包括∠1)共有 个. A C B 4 1 2 3 5 图4 a b c d 1 2 3 图3 A B C E D 1 2 3 图1 图2 4 3 2 1 5 a b 1 2 3 A F C D B E 图8 E B A F D C 图9 1 3 2 A E C D B F 图10 F 2 A B C D Q E 1 P M N 图11 A D C B O 图5 图6 5 1 2 4 3 l 1 l 2 图7 5 4 3 2 1 A D C B 图1 2 4 3 1 A B C D E 1 2 A B D C E F 图2 1 2 3 4 5 A B C D F E 图3 1 2 A B C D E F 图4 图5 1 A B C D E F G H 图7 1 2 D A C B l 1 l 2 图8 1 A F C D E G 图6 C D F E B A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证明练习题及答案

例5如图2-6,已知AB ∥CD ,试再添上一个条件,使∠1=∠2成立,并说明理由. 解析:标注AB ∥CD ,∠1=∠2 答案:方法一:(标注CF ∥BE ) 解:需添加的条件为CF ∥BE , 理由:∵AB ∥CD , ∴∠DCB=∠ABC. ∵CF ∥BE , ∴∠FCB=∠EBC , ∴∠1=∠2; 方法二:(标注CF ,BE ,∠1=∠2=∠DCF=∠ABE )解:添加的条件为CF ,BE 分别为∠BCD ,∠CBA 的平分线. 理由:∵AB ∥CD , ∴∠DCB=∠ABC. ∵CF ,BE 分别为∠BCD ,∠CBA 的平分线, ∴∠1=∠2. 小结: 解决此类条件开放性问题需要从结果出发,找出结果成立所需要的条件,由果溯因. 例6 如图1-7,已知直线1l 2l P ,且3l 和1l 、2l 分别交于A 、两点,点P 在AB 上,4l 和1l 、2l 分别 交于C 、D 两点,连接PC 、PD 。 (1) 试求出∠1、∠2、∠3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2) 如果点P 在A 、B 两点之间运动时,问∠1、∠2、∠3之间的关系是否发生变化。 (3) 如果点P 在AB 两点的外侧运动时,试探究∠1、∠2、∠3之间的关系(点P 和A 、B 不 重合) 解:(1)解析:在题目中直接画出辅助线 ∠3=∠1+∠2。理由:如图(1)所示 过点P 作PE ∥1l 交4l 于E ,则∠1=∠CPE , 又因为1l ∥2l ,所以PE ∥2l ,则∠EPD=∠2, 所以∠CPD=∠1+∠2,即∠3=∠1+∠2 (2)解析:点P 在A 、B 两点之间运动时,∠3=∠ 1+∠2的关系不会发生改变。 (3)解析:如图(2)和(3)所以,当P 点在A 、B 两点外侧运动时,分两种情况: 4.如图2-11,CD 平分∠ACB ,DE ∥AC ,EF ∥CD ,EF 平分∠DEB 吗?请说明理由. 解析:标注CD 平分∠ACB ,DE ∥AC ,EF ∥CD 答案:标注∠CDE=∠ACD=∠DCE=∠DEF=∠BEF 解:EF 平分∠DEB .理由如下: ∵DE ∥AC ,EF ∥CD , ∴∠CDE=∠ACD ,∠CDE=∠DEF ,

立体几何中平行与垂直的证明(整理好)

D 1B 1D A B C E 1A 1C 立体几何中平行与垂直的证明 姓名 例1.已知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 O 是底ABCD 对角线的交点. 求证:(1)C 1O//平面AB 1D 1; (2)A 1C ⊥平面AB 1D 1. 【变式一】如图,在长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1,11>==AB AA AD ,点E 在棱AB 上移动。 求证:E D 1⊥D A 1; 【变式二A 】如图平面ABCD ⊥平面ABEF , ABCD 是正方形,ABEF 是矩形,且,22 1== AD AF G 是EF 的中点,(1)求证平面AGC ⊥平面 BGC ; (2)求空间四边形AGBC 的体积。

【变式二B 】. 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8AB =,6AC =,10BC =,D 是BC 边的中点.(Ⅰ)求证: 1AB A C ⊥; (Ⅱ)求证:1AC ∥ 面1AB D ; 【变式三】如图组合体中,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侧面11ABB A 是圆柱的轴截面,C 是圆柱底面圆周上不与A 、B 重合一个点. (Ⅰ)求证:无论点C 如何运动,平面1A BC ⊥平面1A AC ; (Ⅱ)当点C 是弧AB 的中点时,求四棱锥111A BCC B -与圆柱的体积比. 【变式四】如图,四边形ABCD 为矩形,AD ⊥平面ABE ,AE =EB =BC =2,F 为CE 上的点,且BF ⊥平面ACE . (1)求证:AE ⊥BE ; (2)设M 在线段 AB 上,且满足AM =2MB ,试在线段CE 上确定一点N ,使得MN ∥平面DAE.

直线、平面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证明题详解)

直线、平面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7. 在四棱锥P-ABCD中,四边形ABCD是梯形,AD∥BC,∠ABC=90°,平面PAB⊥平面ABCD, (1)求证:PA⊥平面ABCD; (2)若平面PAB 平面PCD l =,问:直线l能否与平面ABCD平行? 请说明理由. 【解析】(1)因为∠ABC=90°,AD∥BC,所以AD⊥AB. 而平面PAB⊥平面ABCD,且平面PAB 平面ABCD=AB, 所以AD⊥平面PAB, 所以AD⊥PA. 同理可得AB⊥PA. 由于AB、AD?平面ABCD,且AB AD=A,所以PA⊥平面ABCD. (2)(方法一)不平行. 证明:假定直线l∥平面ABCD, 由于l?平面PCD,且平面PCD 平面ABCD=CD, 所以l∥CD. 同理可得l∥AB, 所以AB∥CD. 这与AB和CD是直角梯形ABCD的两腰不平行相矛盾, 故假设错误,所以直线l与平面ABCD不平行. (方法二)因为梯形ABCD中AD∥BC, 所以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设AB CD=T. 由T∈CD,CD?平面PCD得T∈平面PCD. 同理T∈平面PAB. 即T为平面PCD与平面PAB的公共点,于是PT为平面PCD与平面PAB的交线. 所以直线l与平面ABCD不平行.

8. 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1,,AB BC BC BC AB BC ⊥⊥=,,,E F G 分别为线段1111,,AC AC BB 的中点,求证: (1)平面ABC ⊥平面1ABC ; (2)//EF 面11BCC B ; (3)GF ⊥平面11AB C 【解析】(1) BC AB ⊥ 11BC BC AB BC B ⊥= BC ∴⊥平面1ABC BC ? 平面ABC ∴平面ABC ⊥平面1ABC (2)111,AE EC A F FC == ,1//EF AA ∴ 11//BB AA 1//EF BB ∴ 11EF BCC B ? 面∴//EF 面11BCC B ; (3)连接EB ,则四边形EFGB 为平行四边形 11 111111111111 BE FG A C EB AC FG AC BC ABC B C ABC B C B C B C C ⊥∴⊥⊥∴⊥∴⊥∴⊥= 面面, GF ∴⊥平面11AB C 。 A B C A 1 B 1 C 1 E F G A B C A 1 B 1 C 1 E F G

证明平行与垂直

2021年新高考数学总复习第八章《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一)——证明平行与垂直 1.两个重要向量 直线的 方向向量 直线的方向向量是指和这条直线平行(或重合)的非零向量,一条直线的方 向向量有无数个 平面的 法向量 直线l⊥平面α,取直线l的方向向量,则这个向量叫做平面 α的法向量.显然一个平面的法向量有无数个,它们是共线向量 2.空间位置关系的向量表示 位置关系向量表示直线l1,l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n1,n2 l1∥l2n1∥n2?n1=λn2 l1⊥l2n1⊥n2?n1·n2=0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n,平面α的法向量为m l∥αn⊥m?m·n=0 l⊥αn∥m?n=λm 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n,m α∥βn∥m?n=λm α⊥βn⊥m?n·m=0 概念方法微思考 1.直线的方向向量如何确定? 提示l是空间一直线,A,B是l上任意两点,则AB → 及与AB → 平行的非零向量均为直线l的方向向量. 2.如何确定平面的法向量? 提示设a,b是平面α内两不共线向量,n为平面α的法向量,则求法向量的方程组为?? ? ??n·a=0, n·b=0. 题组一思考辨析 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1)直线的方向向量是唯一确定的.( × ) (2)平面的单位法向量是唯一确定的.( × ) (3)若两平面的法向量平行,则两平面平行.( √ ) (4)若两直线的方向向量不平行,则两直线不平行.( √ ) (5)若a ∥b ,则a 所在直线与b 所在直线平行.( × ) (6)若空间向量a 平行于平面α,则a 所在直线与平面α平行.( × ) 题组二 教材改编 2.设u ,v 分别是平面α,β的法向量,u =(-2,2,5),当v =(3,-2,2)时,α与β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_;当v =(4,-4,-10)时,α与β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 答案 α⊥β α∥β 解析 当v =(3,-2,2)时, u ·v =(-2,2,5)·(3,-2,2)=0?α⊥β. 当v =(4,-4,-10)时,v =-2u ?α∥β. 3.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O 是底面正方形ABCD 的中心,M 是D 1D 的中点,N 是A 1B 1的中点,则直线ON ,AM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答案 垂直 解析 以A 为原点,分别以AB →,AD →,AA 1→ 所在直线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A (0,0,0),M ????0,1,12,O ????12,12,0,N ????1 2,0,1, AM →·ON →=????0,1,12·????0,-12,1=0, ∴ON 与AM 垂直. 题组三 易错自纠 4.直线l 的方向向量a =(1,-3,5),平面α的法向量n =(-1,3,-5),则有( ) A .l ∥α B .l ⊥α

(完整版)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的性质练习题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的性质》练习题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想像、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 2.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性质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三条性质,并能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并掌握平行线的性质,能用平行线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难点:能区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混合应用.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①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②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④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其中是平行线的性质的是( ) A.① B.②和③ C.④ D.①和④ 2.若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一组同位角的平分线互相( ) A.垂直 B.平行 C.重合 D.相交 3、如图(1),a ∥b ,a 、b 被c 所截,得到∠1=∠2的依据是( ) A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B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 C B A 1 E D B A (1) (2) (3) 4.如图2所示,AB ∥CD,则与∠1相等的角(∠1除外)共有( ) A.5个 B.4个 C.3个 D.2个 5.如图3所示,已知DE ∥BC,CD 是∠ACB 的平分线,∠B=72°,∠ACB=40°,?那么∠BDC 等 于( ) A.78° B.90° C.88° D.92° 6.同一平面内有四条直线a 、b 、c 、d ,若a ∥b ,a ⊥c ,b ⊥d ,则直线c 、d 的位置关系为( ) A .互相垂直 B .互相平行 C .相交 D .无法确定 7.如图4,AD ∥BC ,∠B=30°,DB 平分∠ADE ,则∠DEC 的度数为( ) A .30° B .60° C .90° D .120°

立体几何平行与垂直经典证明题

E H F G E AE =? AE =? 新课标立体几何常考证明题汇总 1、已知四边形 ABCD 是空间四边形, E , F , G , H 分别是边 AB , BC , CD , DA 的中点 (1) 求证:EFGH 是平行四边形 (2) 若 BD= 2 A ,AC=2,EG=2。求异面直线 AC 、BD 所成的角和 EG 、BD 所成的角。 B D C 证明:在?ABD 中,∵ E , H 分别是 AB , AD 的中点∴ EH // BD , EH = 1 BD 2 同理, FG // BD , FG = 1 BD ∴ EH // FG , EH = FG ∴四边形 EFGH 是平行四边形。 2 (2) 90° 30 ° 考点:证平行(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2、如图,已知空间四边形 ABCD 中, BC = AC , AD = BD , E 是 AB 的中点。求证:(1) AB ⊥ 平面 CDE; (2)平面CDE ⊥ 平面 ABC 。 A 证明:(1) BC = AC ? ? CE ⊥ AB ? 同理, AD = BD ? ? DE ⊥ AB B C ? 又∵ CE ? DE = E ∴ AB ⊥ 平面CDE D (2)由(1)有 AB ⊥ 平面CDE 又∵ AB ? 平面 ABC , ∴平面CDE ⊥ 平面 ABC 考点: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判定 3

D D 3、如图,在正方体 ABCD - A 1B 1C 1D 1 中, E 是 AA 1 的中点, 求证: A 1C // 平面 BDE 。 1 证明:连接 AC 交 BD 于O ,连接 EO , ∵ E 为 AA 1 的中点, O 为 AC 的中点 ∴ EO 为三角形 A 1 AC 的中位线 ∴ EO // A 1C 又 EO 在平面 BDE 内, A 1C 在平面 BDE 外 ∴ A 1C // 平面 BDE 。考点:线面平行的判定 4、已知?ABC 中∠ACB = 90 , SA ⊥ 面 ABC , AD ⊥ SC ,求证: AD ⊥ 面 SBC . 证明:∵∠ACB = 90 ° ∴ BC ⊥ AC S 又 SA ⊥ 面 ABC ∴ BC ⊥ 面 SAC ∴ BC ⊥ AD ∴ SA ⊥ BC A B 又 SC ⊥ AD , SC ? BC = C C ∴ AD ⊥ 面 SBC 考点:线面垂直的判定 5、已知正方体 ABCD - A 1B 1C 1D 1 , O 是底 ABCD 对角线的交点. 求证:(1) C 1O ∥面 AB 1D 1 ;(2) A 1C ⊥ 面 AB 1D 1 . D 1 C 1 B 1 A 1 AC ? B D = O 证明:(1)连结 A 1C 1 ,设 1 1 1 1 1 ,连结 AO 1 ∵ ABCD - A 1B 1C 1D 1 是正方体 ∴ A 1 ACC 1 是平行四边形 C ∴A 1C 1∥AC 且 A 1C 1 = AC O 又O 1 , O 分别是 A 1C 1 , AC 的中点,∴O 1C 1∥AO 且O 1C 1 = AO A B ∴ AO C 1O 1 是平行四边形 ∴C 1O ∥AO 1 , AO 1 ? 面 AB D , C O ? 面 AB D ∴C 1O ∥面 AB D (2) CC 1 ⊥ 面 A 1B 1C 1D 1 ∵A 1C 1 ⊥ B 1D 1 1 1 1 1 1 1 1 ∴CC 1 ⊥ B 1D ! 又 , ∴ B 1D 1 ⊥ 面A 1C 1C 即A 1C ⊥ B 1D 1 同理可证 A 1C ⊥ AD 1 , 又 D 1 B 1 ? A D 1 = D 1 ∴ A 1C ⊥ 面 AB 1D 1 考点:线面平行的判定(利用平行四边形),线面垂直的判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