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喜雨(节选)教案

春夜喜雨(节选)教案
春夜喜雨(节选)教案

春夜喜雨(节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识记、掌握文中生字词的注音。

(2)识记、掌握文中生字词释义。

(3)了解作者的背景信息。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增强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诵读全诗,注意节奏,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2)理解诗歌意境,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识记、掌握文中生字词的注音。

2.识记、掌握文中生字词的释义。

【教学难点】

1.增强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2.以读代讲,以读促思,启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素材。

2.学生准备:课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华民族是一个诗的民族,诗人通过反复推敲,斟词酌句,表达更深远的情意,今天我们来品读杜甫的名篇——《春夜喜雨》。

二、知识点学习。

1. 作者介绍。

2.重点生词注音与释义。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先带领学生过一遍本课重点生词。

生词注音。

词(cí)

乃(nǎi)

随(suí)

润(rùn)

物(wù)

三、朗读文章,整体感知体悟情感语言。

1.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熟悉课文。

第一遍播放:学生听,并将之前的生词在课文中标注出来。

第二遍播放:学生跟读,整体感受课文内容。

2.教师带领学生,细读课文,并结合学生掌握情况对重点字词进行讲解。

3.教师将本课的重点问题写在黑板上,带着学生回顾文章,感受文章。

4.小组探究。

教师针对本课内容,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讨论。

A.“喜”,题目为什么用“喜”呢?

B.“好”——为什么是“好雨”?

C.讨论为什么是用“潜”,你还能换成别的词的吗?

D.读完诗,你感受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教师对于以上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解答。

四、课堂小结。

1.通过小组竞争的形式,教师带领学生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2.学生对于自己在本节课中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作业布置】

1.识记本课出现的生字词。

2.再次细读文章,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