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防冻剂及冬季施工

混凝土防冻剂及冬季施工
混凝土防冻剂及冬季施工

混凝土防冻剂及冬季施工

根据“建筑工程冬季施工规程”(JGJ104 - 97) 的规定,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 天稳定低于5 ℃即进入冬季施工;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 天稳定高于

5 ℃时解除冬季施工。恩施地区由于区域条件所致,一年处于冬季施工期的情况较少。但在今年根据气象部门透露,却出现了近三十多年来最低的气温,低达零下5 ℃左右。早已达到冬季施工的条件。

在这样低的气温下,建议恩施地区一些无须抢工期的工程,最好不急于施工,等解除冬季施工条件后再施工。对于某些工期紧、任务重的重点工程, 其质量要求更高,最好也不要抢这点时间。若非在这段时间继续施工,那么在这样低的气温下如不采取有效措施或措施不当,使混凝土遭受冻害,将会给工程质量造成事故。因此必须根据混凝土冻害的机理和规律,正确使用防冻剂,这对保证工程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什么是防冻剂?能使混凝土在负温下硬化,并在规定时间内达到足够防冻强度的外加剂,称为防冻剂。掺有防冻剂的混凝土可以在负温下硬化而不需要加热,最终能达到与常温养护的混凝土相同的质量水平。

1、防冻剂的特点

防冻剂按其作用方式分别具有三种特点:

一类是与水混合后有很低的共溶温度具有能降低水的冰点而使混凝土在负温

下仍在进行水化的作用。如亚硝酸钠、氯化钠。可是一旦因为用量不足或者温度太而混凝土冻结,则仍然会造成冻害,令混凝土最终强度降低。

另一类是既能降低水的冰点,也能使含该类物质的冰的晶格构造严重变形,因而无法形成冰胀应力而破坏水化矿物构造、使混凝土强度受损,如尿素、甲醇。用量不足时,混凝土在负温下强度停止增长,但转正温后对最终强度无影响。第三类是虽然其水溶液有很低的共溶温度,但却不能使混凝土中水的冰点明显降低,它的作用在于直接与水泥发生水化反应而加速混凝土凝结硬结硬化,有利于混凝土强度发展,如氯化钙、碳酸钾。

这里要注意,防冻剂和防冻组分不是同一个概念。防冻剂是外加剂的一种,

它由减水组分、防冻组分、引气组分、有时还掺有早强组分等所组成。其作用是使混凝土不仅在负温下硬化,且使其最终能达到常温养护的混凝土质量水平。而防冻组分是指一种使混凝土拌合物在负温环境下,免受冻害的化学物质。

2、防冻剂的适用范围

含氯盐的防冻剂只适用于不含钢筋的素混凝土、砌筑砂浆。含足够量阻锈剂可用于一般钢筋混凝土但不适用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

不含氯盐的防冻剂适用于各种冬季施工的混凝土,不论是普通钢筋混凝土还是预应力混凝土。

3、防冻剂的主要品种及性能

防冻剂都是由防冻组分、减水剂、引气剂等几种功能组分复配成的。各组分的百分含量随使用地区的冬季气温变化特点而不同,因此防冻剂的地方特色较强,但是其中使用的防冻组分却都差不多。

外加剂中的防冻组分有:

①亚硝酸盐有亚硝酸钠、亚硝酸钙、亚硝酸钾。

②硝酸盐有硝酸钠、硝酸钙。

③碳酸盐有碳酸钾。

④硫酸盐有硫酸钠、硫酸钙、硫代硫酸钠。

⑤氯盐有氯化钠、氯化钙。

⑥氨水。

⑦尿素。

⑧低碳醇有甲醇、乙醇、乙二醇、1,2丙二醇、甘油。

⑨小分子量羧酸的盐类有甲酸钙、乙酸钠、乙酸钙、丙酸钠、丙酸钙、一水乙酸钙。

4、防冻剂应用技术要点

①考虑在负温环境中混凝土强度的增长。

②防冻剂的掺量。

③复合防冻剂中其他组分的掺量。

④防冻剂选用量应符合以下规定:在日最低气温为-5℃,混凝土采用一层塑料薄膜和两层草袋或其他代用品覆盖养护时,可采用早强剂或早强减水剂代替;在

日最低气温为-10℃、-15℃、-20℃,采用上述保温措施时,可分别采用规定温度为-5℃、-10℃和-15℃的防冻剂。

⑤配制使用防冻剂时应注意:配制复合防冻剂前,应掌握防冻剂各组分的有效成分、水分及不溶物的含量,配制时应按有效固体含量计算。配制复合防冻剂溶液时,应搅拌均匀,如有结冰或沉淀等现象应分别配制溶液并分别加入搅拌器,不能有沉淀存在,不能有悬浮物、絮凝物存在。产生上述现象说明配方不当,当某些组分发生交互作用,必须找到并调换该组分。

⑥氯化钙与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复合使用时,应先加入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经搅拌后,再加入氯化钙溶液。

⑦以粉剂形式供应产品时,生产时应谨慎处理最小组分,使其能均匀分散在最大组分中,粗颗粒原料必须先经粉碎后再混合。最终应能全部通过0.63mm孔径的筛。

⑧储存液体防冻剂的容器应有保温或加温设备。

5、冬期施工的砼结构工程,应根据砼防冻剂的品种,选择砼防冻剂的用量

①当采用单体防冻组分时,防冻剂最大掺量不得大于以下规定:

氯盐类掺量不得大于拌和水用量的7%;亚硝酸钠、亚硝酸钙、硝酸钠、硝酸钙掺量均不得大于水泥重量的5%;尿素的掺量不得大于水泥重量的4%。;碳酸钾掺量不得大于水泥重量的10%。

②当使用复合组分的砼防冻剂时,应根据产品说明书上规定的温度、掺量及工艺要求进行选择,严禁随意调整掺量。

6、砼防冻剂使用的注意事项

(1)氯盐类防冻剂:用氯盐(氯化钙、氯化钠)作防冻组分的防冻剂,可用于无筋砼工程。

(2)氯盐阻锈类防冻剂:

用氯盐与阻锈剂(亚硝酸钠等)作防冻组分的防冻剂可用于钢筋砼工程,但不得用于下列结构的钢筋砼。

1)相对湿度大于80%环境中使用的结构,处于水位升降部位的结构,露天结构或经常受水淋的结构。

2)与镀锌钢材或铝铁相接触部位的结构,以及有外露预埋铁件而无防护措施的

结构。

3)与含有酸、碱或硫酸等侵蚀介质相接触的结构。

4)经常处于环境温度为60 'C以上的结构。

5)使用冷拉钢筋或冷拔低碳钢丝配筋的结构。

6)给排水构筑物薄壁结构、中级和重级工作制吊车的吊车梁、屋架、落锤或锻锤基础等结构。

7)电解车间和距高压直流电源100m 以内的结构。

8)靠近高压电源,如发电站、变电所的结构。

9)预应力砼结构。

10 )含有活性集料的砼结构。

(3)无氯盐类防冻剂是用非氯盐类材料作防冻组分的防冻剂,

可用于钢筋砼工程和预应力砼工程。但有以下防冻组分材料的防冻剂不得用于以下结构。

1)硝酸盐、亚硝酸盐、碳酸盐类外加剂不得用于预应力砼工程,

以及镀锌钢材或与铝铁相接触部位的钢筋砼结构。

2)含有六价铬盐、亚硝酸盐等有毒防冻剂,严禁用于饮水工程及食品接触的部位。

7、掺防冻剂砼的搅拌

搅拌砼前,应检查后台准备情况是否与规范规定和配比单所要求材料相符,并对计量器具进行检查,以保证原材料计量准确,同时安排专人负责防冻剂的投放。掺防冻剂的砼搅拌时间应比平常规定要求延长50%或按有关规范和要求执行。搅拌站质检员或试验员应经常检查后台的材料与计量情况。

8、砼的养护与拆模

砼浇筑完毕后,如果是冷砼,则可不进行保温养护;如选择综合蓄热法,则应根据冬期施工热工计算的要求对砼进行保温养护和测温,以防砼受冻。同时比常温养护应至少多制作两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一组用于检验受冻时的砼临界强度;另一组用于检验负温转常温养护28d的砼强度。同条件养护试块应与砼结构同等条件养护。在未接到项目部拆模通知单和撤除保温通知单前,任何人不得擅白拆模和撤除保温措施。

混凝土防冻剂

1、防冻剂的特点 防冻剂按其作用方式分别具有三种特点: 一类是与水混合后有很低的共溶温度具有能降低水的冰点而使混凝土在负温 下仍在进行水化的作用。如亚硝酸钠、氯化钠。可是一旦因为用量不足或者温度太而混凝土冻结,则仍然会造成冻害,令混凝土最终强度降低。 另一类是既能降低水的冰点,也能使含该类物质的冰的晶格构造严重变形,因而无法形成冰胀应力而破坏水化矿物构造、使混凝土强度受损,如尿素、甲醇。用量不足时,混凝土在负温下强度停止增长,但转正温后对最终强度无影响。第三类是虽然其水溶液有很低的共溶温度,但却不能使混凝土中水的冰点明显降低,它的作用在于直接与水泥发生水化反应而加速混凝土凝结硬结硬化,有利于混凝土强度发展,如氯化钙、碳酸钾。 这里要注意,防冻剂和防冻组分不是同一个概念。防冻剂是外加剂的一种,它由减水组分、防冻组分、引气组分、有时还掺有早强组分等所组成。其作用是使混凝土不仅在负温下硬化,且使其最终能达到常温养护的混凝土质量水平。而防冻组分是指一种使混凝土拌合物在负温环境下,免受冻害的化学物质。 2、防冻剂的适用范围 含氯盐的防冻剂只适用于不含钢筋的素混凝土、砌筑砂浆。含足够量阻锈剂可用于一般钢筋混凝土但不适用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 不含氯盐的防冻剂适用于各种冬季施工的混凝土,不论是普通钢筋混凝土还是预应力混凝土。 3、防冻剂的主要品种及性能 防冻剂都是由防冻组分、减水剂、引气剂等几种功能组分复配成的。各组分的百分含量随使用地区的冬季气温变化特点而不同,因此防冻剂的地方特色较强,但是其中使用的防冻组分却都差不多。 外加剂中的防冻组分有: ①亚硝酸盐有亚硝酸钠、亚硝酸钙、亚硝酸钾。 ②硝酸盐有硝酸钠、硝酸钙。 ③碳酸盐有碳酸钾。 ④硫酸盐有硫酸钠、硫酸钙、硫代硫酸钠。

冬季混凝土施工技术通用版

解决方案编号:YTO-FS-PD193 冬季混凝土施工技术通用版 The Problems, Defects, Requirements, Etc. That Have Been Reflected Or Can Be Expected, And A Solution Proposed T o Solve The Overall Problem Can Ensure The Rapid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冬季混凝土施工技术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已经体现出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整体问题的方案(建议书、计划表),同时能够确保加以快速有效的执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我国许多地方有较长的寒冷季节。由于受工期制约,许多工程的混凝土冬季施工是不可避免的。国内外对混凝土冬季施工理论和方法的探索研究认为,当环境温度降到4℃时,只要采用适当的施工方法,避免新浇混凝土早期受冻,使外露混凝土与冬季气温保持较小温差,也会取得像在天暖施工时的效果。 混凝土冬季施工的一般原理 混凝土拌和物浇灌后之所以能逐渐凝结和硬化,直至获得最终强度,是由于水泥水化作用的结果。而水泥水化作用的速度除与混凝土本身组成材料和配合比有关外,主要是随着温度的高低而变化的。当温度升高时,水化作用加快,强度增长也较快;而当温度降低到0℃时,存在于混凝土中的水有一部分开始结冰,逐渐由液相(水)变为固相(水)。这时参与水泥水化作用的水减少了,因此,水化作用减慢,强度增长相应较慢。温度继续下降,当存在

混凝土试验室记录表

商品混凝土和构件厂试验室用表

目录 原材料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一、水泥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1) 二、砂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3) 三、石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5) 四、掺合料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7) 五、轻细集料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10) 六、轻粗集料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12) 七、混凝土外加剂(早强剂、减水剂)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14) 八、混凝土外加剂(防水剂)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17) 九、混凝土外加剂(泵送剂)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20) 十、混凝土外加剂(膨胀剂)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23) 十一、混凝土外加剂(防冻剂)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26) 十二、混凝土外加剂(引气剂)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29) 十三、混凝土外加剂(缓凝剂)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32)

十四、砌筑砂浆外加剂(增塑剂)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35) 十五、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38) 十六、混凝土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试验原始记录 (40) 混凝土、砂浆强度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一、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41) 二、砂浆配合比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45) 三、混凝土抗渗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47) 四、混凝土抗压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49) 五、混凝土抗折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51) 六、混凝土抗冻融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53) 七、混凝土抗收缩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56) 八、砂浆抗压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58) 九、混凝土开盘鉴定 (60) 十、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 (60) 温湿度记录 一、天气及砂石含水率记录 (61) 二、标准养护室温、湿度记录 (62) 三、水泥养护箱温、湿度记录 (63) 四、冬季施工测温记录 (64)

冬季施工混凝土测温的有关规定【最新】

冬季施工混凝土测温的有关规定 在离建筑物10m以外,距地面高度1.5m,通风条件较好的地方安装规格不小于300*300*400的白色百叶箱。测温起止时间指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低于5℃时起,至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高于5℃冬施结束; 1、混凝土搅拌测温记录 冬季混凝土施工时,应进行搅拌测温(包括现场搅拌、商品混凝土)并记录。混凝土冬施搅拌测温记录包括大气温度、原材料温度、出罐温度、入模温度等。测温的具体要求应有书面技术交底,执行人必须按照规定操作。一般为:对于已搅拌好的砼,要经常检查砼出罐和入模温度(每班不少于4次)要求砼或砂浆出罐温度不低于10℃,入模温度不低于5℃。 原始记录签字完毕后交资料员归档。“现场搅拌或商品混凝土”字样填人“备注”栏。表格中各温度值需标注正负号。 2、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 (1)混凝土的冬期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

程》(JGJl04)和施工技术方案的规定。 (2)掺加防冻剂的混凝土未达到抗冻临界强度(4MPa)之前每隔2h 测量一次,达到抗冻临界强度(4MPa)且温度变化正常,测温间隔时间可由2h调整为6h。 测温次数控制:砼浇筑完及时测一次温度做为第一次测温,以后每2小时测一次,连测三天,三天后改为每4小时测一次(早8:00、晚8:00、夜2:00)至砼温度0℃为终结。 (3)混凝土冬施养护测温应先绘制测温点布置图(标明具体部位名称),包括测温点的部位、深度等。测温记录应包括大气温度、各测温孔的实测温度、同一时间测得的各测温孔的平均温度和间隔时间等。此外还应进行成熟度计算(本次、累计)。表格中各温度值需标注正负号。 (4)关于测温的项目、测温次数和测温孔设置按要求执行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①测温孔位置的选择,选择在温度变化大、容易散失热量的部位、易于遭受冻结的部位,西北部或前阴的地方应多设置,测温孔的口不迎风设置,且临时封闭。

混凝土冬季施工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建筑工程冬季施工规程Specification for Winter Construction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JGJ104—97 混凝土工程一般规定 混凝土原材料加热、搅拌、运输和浇筑 混凝土蓄热法和综合蓄热法养护 混凝土蒸汽养护法 电加热法养护混凝土 暖棚法施工 负温养护法 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质量控制及检查 混凝土工程 一、一般规定 1.1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其受冻临界强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1.1普通混凝土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时,应为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30>。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应为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40>,但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0及以下时,不得小于 5.0N/mm2。注:当施工需要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时,应按提高后的强度等级确定。 1.1.2掺用防冻剂的混凝土,当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15°C时不得小于4.0N/mm2,当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30°C时不得小于 5.0N/mm2。 1.2混凝土冬期施工应按本规程附录B的要求,进行混凝土的热工计算。 1.3混凝土冬期施工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不应低于425号。最小水泥用量不应少于300kg/m3,水灰比不应大于0.6。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时,宜优先采用蒸汽养护。注: 1.大体积混凝土的最少水泥用量,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2.强度等级不大于C10的混凝土,其最大水灰比和最少水泥用量可不受以上限制; 3.本规程所称的水灰比,普通混凝土系指水与水泥(包括外掺混合材)重量之比;轻骨料混凝土系指水泥的净水灰比(水不包括轻骨料1h吸水量,水泥不包括掺加的混合材)。 1.4拌制混凝土所采用的骨料应清洁,不得含有冰、雪、冻块及其他易冻裂物质。在掺用含有钾、钠离子的防冻剂混凝土中,不得采用活性骨料或在骨料中混有这类物质的材料。 1.5采用非加热养护法施工所选用的外加剂,宜优先选用含引气成分的外加剂,含气量宜控制在2>—4>。 1.6在钢筋混凝土中掺用氯盐类防冻剂时,氯盐掺量不得大于水泥重量的1>(按无水状态计算)。掺用氯盐的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且不宜采用蒸汽养护。 1.7在下列情况下,不得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掺用氯盐:(1)排出大量蒸汽的车间、澡堂、洗衣房和经常处于空气相对湿度大于80>的房间以及有顶盖的钢筋混凝土蓄水池等的在高湿度空气环境中使用的结构;(2)处于水位升降部位的结构;(3)露天结构或经常受雨、水淋的结构;(4)有镀锌钢材或铝铁相接触部位的结构,和有外露钢筋、预埋件而无防护措施的结构;(5)与含有酸、碱或硫酸盐等侵蚀介质相接触的结构;(6)使用过程中经常处于环境温度为60°C以上的结构;

JC475-2004混凝土防冻剂

混凝土防冻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混凝土防冻剂的术语和定义、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产品说明书、包装、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规定温度为-5度、-10度、-15度的水泥混凝土防冻剂。按本标准规定温度检测合格的防冻剂,可在比规定温度低5℃的条件下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8076 混凝土外加剂 GB/T8077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GB18588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 GB/T50080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1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119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J82-1985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及耐久性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3.1防冻剂 能使混凝土在负温下硬化,并在规定养护条件下达到预期性能的外加剂。 3.2 基准混凝土(C) 按照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条件配制的不掺外加剂的标准养护混凝土。 3.3 受检标养混凝土(CA) 按照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条件配制的掺防冻剂的标准养护混凝土。 3.4 受检负温混凝土(AT) 按照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条件配制掺防冻剂并按规定条件养护的混凝土。 3.5 规定温度 受检混凝土在负温养护时的温度,该温度允许波动范围为±2度,本标准的规定温度

为-5度、-10度、-15度。 3.6无氯盐防冻剂 氯离子含量≤0.1%的防冻剂称为无氯盐防冻剂。 4.分类 防冻剂可其成份可分为强电解质无机盐类(氯盐类、氯盐阻锈类、无氯盐类)、水溶性有机化合物类、有机化合物与无机盐复合类、复合型防冻剂。 5、技术要求 5.1匀质性 防冻剂匀质性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5.2掺防冻剂混凝土性能

冬季混凝土施工技术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冬季混凝土施工技术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3750-19 冬季混凝土施工技术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我国许多地方有较长的寒冷季节。由于受工期制约,许多工程的混凝土冬季施工是不可避免的。国内外对混凝土冬季施工理论和方法的探索研究认为,当环境温度降到4℃时,只要采用适当的施工方法,避免新浇混凝土早期受冻,使外露混凝土与冬季气温保持较小温差,也会取得像在天暖施工时的效果。 混凝土冬季施工的一般原理 混凝土拌和物浇灌后之所以能逐渐凝结和硬化,直至获得最终强度,是由于水泥水化作用的结果。而水泥水化作用的速度除与混凝土本身组成材料和配合比有关外,主要是随着温度的高低而变化的。当温度升高时,水化作用加快,强度增长也较快;而当温度

降低到0℃时,存在于混凝土中的水有一部分开始结冰,逐渐由液相(水)变为固相(水)。这时参与水泥水化作用的水减少了,因此,水化作用减慢,强度增长相应较慢。温度继续下降,当存在于混凝土中的水完全变成冰,也就是完全由液相变为固相时,水泥水化作用基本停止,此时强度就不再增长。 水变成冰后,体积约增大9%,同时产生约2500千克每平方厘米的冰胀应力。这个应力值常常大于水泥石内部形成的初期强度值,使混凝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即旱期受冻破坏)而降低强度。此外,当水变成冰后,还会在骨料和钢筋表面上产生颗粒较大的冰凌,减弱水泥浆与骨料和钢筋的粘结力,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当冰凌融化后,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形成各种各样的空隙,而降低混凝土的密实性及耐久性。 由此可见,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水的形态变化

混凝土冬季施工规范

混凝土冬季施工规范 1混凝土冬季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1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的平均值或当地时间6时、14时及21时室外气温的平均值)连续3d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混凝土施工应符合本节有关规定。 1.2冬季施工期间,当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混凝土、且其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30%前;或用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混凝土、且其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40%前,均不得受冻。C15及以下的混凝土,当其抗压强度达到5MPa前,也不得受冻。 浸水冻溶条件下的混凝土开始受冻时,不得小于设计强度的75%。 1.3进入冬季施工前,应预先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1)根据年度计划和施工组织设计,确定冬季施工的工程项目。对于大跨度拱桥、高架桥、隧道洞口附近及零小分散工程,不宜安排在冬季施工。 2)收集工地气象台(站)历年气象资料,设置工地气象观测点,建立观测制度,及时掌握气象变化情况。 3)落实有关工程材料、防寒物资、能源和机具设备。 4)编制冬季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对有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或培训。 2冬季施工应根据工程类别、气象资料、材料来源和工期等要求,通过热工计算及经济分析,选择下列两类施工方法: 2.1在养护期间不需要对混凝土加热的蓄热法、掺外加剂法、负温早强混凝土法和综合法。 2.2在养护期间需利用外部热源对混凝土加热的暖棚法、蒸气加热法、电热法和热热综合法。 3冬季钢筋加工应符合本规范第4章有关的规定。 (冬季电弧焊接时,应有防风、防雪及保温措施,并应选用韧性较好的焊条。焊接后的接头严禁立即接触冰雪。) 4冬季混凝土的配制和运输应符合下列规定: 4.1宜选用较小的水灰和较小的塌落度。当混凝土掺用防冻剂时,其试配强度应较设计强度提高一个等级。

冬季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

冬季施工混凝土技术要求 冬季施工: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气温的平均值或当地时间6时、14时及21时室外气温的平均值)连续3d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混凝土施工按冬季施工的有关规定办理。 受冻混凝土临界强度: 1)采用蓄热法、暖棚法,加热法等施工的普通混凝土,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时,其受冻临界强度不应小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30%;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盆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时。不应小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40% ; 2)当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一15℃时,采用综合蓄热法、负温养护法施工的混凝上受冻临界强度不应小于 4.0MPa;当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一30℃时,采用负温养护法施工的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不应小干5.0MPa; 3)对强度等级等于或高于C50的混凝土,不宜小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30%; 4)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宜小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50%; 5)对有抗冻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宜小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70%; 6)当采用暖棚法施工的混凝土中掺入早强剂时,可按综合蓄热法受冻临界强度取值;

7)当施工需要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时,应按提高后的强度等级确定受冻临界强度。 一、原材料要求 1.1水泥宜优选采用普通硅酸盐或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P.O4 2.5,当采用蒸汽养护时,宜优先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不得与80℃以上的水直接接触,水泥出厂资料齐全,备料充足,并经试验室现场检验合格。 1.2粉煤灰、矿渣粉等矿物掺合料应符合国家、行业现行相关标准要求,粉煤灰优先采用GB 1596-2005中Ⅱ级或Ⅰ级粉煤灰,矿渣粉应优先采用GB/T18046-2008中S95、S105级矿渣粉,应提前备料,并经试验室检验合格。 1.3混凝土所用的粗、细骨料的质量应有防雨、防雪措施,骨料应清洁,不得含有冰、雪、冻块及其他易冻裂物质,掺加含有钾、钠离子的防冻剂混凝土,不得采用活性骨料或在骨料中混有此类物质的材料,细骨料中含泥量≤3%,泥块含量≤1%,粗骨料中的含泥量≤1%,泥块含量≤0.5%。 1.4拌制混凝土应使用饮用水,或是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JG63-2006标准规定的水源,当混凝土入模温度不能保证5-30℃时,应优先采用加热水的方法,水温控制在60~70℃。 1.5外加剂应含有引气组分或掺入引气剂,含气量宜控制在3. 0~5.0%,钢筋混凝土掺有氯盐类防冻剂时,氯盐掺量不得大于水泥质量的1.0%,掺用氯盐的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且不宜采用蒸汽养护。

防冻液测试方法

发动机冷却液测试方法及指标含义 我国冷却液的标准化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参照国外标准主要是ASTM标准,建立起了自己的性能测试标准体系。 1、颜色 冷却液要求具有醒目的颜色。冷却液具有醒目的颜色容易诊断出冷却系统泄露发生的位置,便于检修。 2、气味 冷却液要求无明显的异味。这样在进行冷却液加注、检查和使用过程中不会由于挥发或溢出,使人感到不舒服。 3、密度 冷却液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二元醇和水。二元醇起着降低冰点的作用,不同的二元醇含量对应特定的密度,根据密度可以推算出冷却液中的二元醇含量,从而确定冷却液的冰点。 4、冰点 冷却液使用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性能是要具有防冻性能,所以有时冷却液又称防冻液,防冻液在低温条件下的防冻性能决定于冰点,不同的防冻剂含量对应不同的冰点范围。我国目前的测试方法是根据D1177制定的SH0090《发动机冷却液冰点测试法》。 5、沸点 冷却液的一个重要功能是防止暴沸。冷却液暴沸会在金属表面和冷却液液面之间形成一层蒸汽层,使冷却液无法和金属表面进行正常的热交换,使散热无法正常进行,降低散热效果,发动机温度升高,引起发动机无法正常工作。我国的测试方法为SH/T0089《发动机冷却液沸点测定法》。 6、浓缩液水含量 冷却液的使用都有一定的浓度,浓度太高影响水泵的密封性能,乙二醇型冷却液浓度太

高冰点反而会升高,所以冷却液浓缩液在使用过程中都需要用水稀释后方能使用。在市场中出售的冷却液一般为稀释液,顾客可以直接使用不需稀释。 7、对汽车有机涂料的影响 冷却液在加注和排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汽车表面的有机涂料,冷却液中的有机组分,可能对有机涂料具有侵蚀作用,为考察冷却液对汽车表面有机涂料的影响,我国制定了SH/T0084《冷却系统化学溶液对汽车表面有机涂料影响的实验方法》。 8、灰分 冷却液中含足量的添加剂是冷却液防腐蚀性能的重要保证。通过测量灰分可以了解无机添加剂的含量,但测量无法直接表明冷却液是否具有足够的防腐蚀性能。由于其他具有腐蚀性的有机物如氯化物也能降低冰点,如果使用了这类无机物来降低冰点,则会对冷却系统造成很大的危害。冷却液中使用了这类无机会降低冰点时,灰分很大,因此测量灰分也能发现溶液中是否含有对冷却系统有害成分,我国的测试方法为SH/T0067《发动机冷却液和防锈剂灰分含量测定法》。 9、PH值 由于腐蚀发生的实质是电化学氧化还原过程,PH值是影响腐蚀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通常要求冷却液保持在一定的PH值范围内。冷却液缓蚀体系中含的PH值范围为7.5—11,低于或高于这个值都会使腐蚀速度加快。合适的PH值是冷却液仍然具有很好的防腐蚀效果。 10、储备碱度 冷却液在使用过程中二元醇在热负荷及冷却系统金属的催化作用下氧化产生的酸性产物、酸性燃气泄漏进入冷却系统等等都会使冷却液的PH值维持在正常的范围,冷却液中通常加入了PH值缓冲剂。不同缓冲剂的缓冲浓度范围不同,缓冲能力也不一样。缓冲溶液的缓冲浓度范围与弱酸或弱碱的解离常数的大小有关,也与溶液中形成的共扼酸碱的浓度有关。共扼酸碱的浓度越大,溶液的缓冲能力越强,储备碱度也就越大。 11、腐蚀性能

防冻剂原理及应用_朱建立

文章编号:1009-6825(2002)06-0069-02 防冻剂原理及应用 收稿日期:2002-04-24作者简介:朱建立(1968-),男,1990年毕业于重庆建工学院建筑材料与制品专业,工程师,铁十五局中心试验室,河南洛阳 471013 朱建立 摘 要:综述了混凝土冬期施工理论,分析了混凝土早期冻害的产生原因,对防冻剂的认识由防止混凝土拌合物中的水 结冰提高到允许有一定量的冰存在,分析了现代防冻剂的组成成分与作用原理。提出了防冻剂掺量应以用水量为基准, 根据环境负温调整防冻剂的掺量和对应高效减水剂的掺量。 关键词:防冻剂,掺量,泵送混凝土,冬期施工 中图分类号:TU5281042文献标识码:A 引言掺防冻剂混凝土作为冬期施工中既经济又简便的施工方法, 在我国北方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混凝土防冻剂是一种综 合性很强的外加剂,如果对它的组成与作用原理认识不清,就可 能在选用防冻剂类型时与混凝土的用途不相适应,或为了安全考 虑而人为地增加防冻剂的掺量,致使某些有害盐类大量滞留于混 凝土中,影响混凝土的物理性能和耐久性能,给工程或构筑物留 下隐患。1 混凝土冬施理论综述 111 混凝土的早期冻害 新浇筑的混凝土在未达到一定的硬化程度之前,混凝土中的 自由水冻结,伴有9%的体积增加,可造成很高的内应力,使混凝 土水泥石中的孔隙尤其是特大毛细孔大量增加,混凝土强度及耐 久性也降低。另外,混凝土结构中较低的温度区域具有较低的分 压,水分向低温区迁移,导致水分重新分布和冰夹层的形成,致使 混凝土骨料与水泥石界面粘结力下降。由于负温低温下水泥水 化缓慢,以及水分外转移引起混凝土表面干燥开裂。112 防止混凝土冻害的理论成果随着研究的深入,对防冻剂在混凝土中的作用机理也逐渐明朗,先后提出了冰晶畸变理论、液灰比平衡理论、成熟度理论等。11211 根据乌拉尔定律,混凝土拌合物中液相冰点的降低程度与防冻剂的摩尔浓度有关,即和防冻剂的品种、掺量有关。降低冰点,保证在一定负温下混凝土中水泥水化所需的液态水,这是 冬期混凝土施工使用防冻剂的基础。 11212 冰晶畸变理论[1]。纯水在0e 时结冰,由于氢键的作 用,水分子聚合成巨大的分子集合体,冻胀力很强。掺入了防冻 剂的水溶液,在温度低于其冰点时开始有冰析出,由于防冻剂分 子对水分子间氢键的干扰作用,析出的冰晶细小且呈絮状结构,在宏观上表现非常松软,冻胀应力大大下降。例如NaNO 2、 Na 2SO 4、Ca(NO 3)2等降低冻胀力的能力都很强。11213 液灰比平衡理论[2]。掺防冻剂的混凝土拌合物,在温度下降到混凝土中液相的冰点时开始析冰。在一定负温下,液相由于析冰而浓度增大,冰点降低,在新的负温下达到新的动态平衡,即冰液共存状态,在混凝土中仍有液态水存在,保证水泥能够继续水化;防冻剂在混凝土中的量不变,在一定温度下液相的浓度也不变,水泥水化所消耗的水由冰的融化来补充,即液灰比平衡。11214 成熟度理论[3]。水泥的水化过程是复杂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化学变化过程,受温度的影响非常显著。一定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强度是养护温度和养护时间的函数。养护温度低时,水泥水化速度慢,混凝土强度低。例如在20e 时成熟度系数为1,在-10e 时成熟度系数只有0.12。2 防冻剂中减水组份的作用混凝土中的水泥水化实效水灰比只有0.25左右,该数值的大小与水泥矿物组成及含量有关,因为水泥中不同矿物完全水化所需水量不同。对于富混凝土,由于水泥不能完全水化,则实际 需水量会更低,多余的拌和用水主要用来满足混凝土的工作性, 这些水分在硬化混凝土中形成毛细孔隙,使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 降低。防冻剂中的减水组分尤其是高效减水剂,大幅度地减少了 拌和用水量,一方面可减少防冻剂掺量,降低其副作用;另一方 面,由于高效减水剂对水泥颗粒的分散作用,使得水泥水化形成 的凝胶体分布均匀,结构致密,同时也改善了冰晶存在的状态,进 一步减弱了冻胀应力。3 防冻剂的选择与应用实例洛阳涧河桥主桥分三跨,每跨72m,采用C40钢管混凝土彩虹拱与C50预应力混凝土系梁组合承重结构,C50预应力混凝土系梁及中横梁为冬期施工,其间最低气温-10e 。选用FDN -D15Simple analysis on the management of detection technology of engineering material test JI Jun -xiu ,LI Jian -gang (Shanxi Pro f essional College o f Transp ortation ,Taiyuan 030031,China )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nalysis on the management of detection technology in engineering material test i s carried out.From three aspects such as man -agement in detection technology,normalization management and strict management discussions are processed.The detection technology of engineering material test is main constituents in the technological management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Author thinks that the beast conclusion of test detection for engineeri ng materials only can be acquired on the mastering the performances of every building material. Key words :engineering material,test detection,technological management,normalization #69# 第28卷第6期2002年6月 山西建筑SHANXI ARCHITECTUR E Vol.28No.6Jun. 2002

(建筑材料)常规建筑材料检测原始报告

(建筑材料)常规建筑材料检 测原始报告

目录 1.水泥物理力学性能试验原始记录 2.粉煤灰试验原始记录 3.砂试验原始记录 4.砂试验原始记录 5.石试验原始记录 6.石试验原始记录 7.混凝土外加剂(减水剂)试验原始记录 8.混凝土外加剂(引气剂)试验原始记录 9.混凝土外加剂(早强剂)试验原始记录 10.混凝土外加剂(防冻剂)试验原始记录 11.混凝土外加剂(膨胀剂)试验原始记录 12.混凝土外加剂(泵送剂)试验原始记录 13.混凝土外加剂(速凝剂)试验原始记录 14.混凝土外加剂(防水剂)试验原始记录 15.砂浆外加剂(防水剂)试验原始记录 16.砂浆外加剂(引气剂类)试验原始记录 17.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原始记录 18.砂浆配合比试验原始记录 19.混凝土抗压试验原始记录 20.砂浆抗压试验原始记录 21.混凝土抗渗试验原始记录 22.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试验原始记录

24.烧结普通砖试验原始记录 25.烧结多孔砖试验原始记录 26.外墙面砖试验原始记录 27.回填土击实试验原始记录 28.回填土密度试验(环刀法)原始记录 29.钢材物理性能试验原始记录 30.钢材化学分析原始记录 31.钢材焊接接头物理性能试验原始记录 32.钢筋机械连接接头抗拉强度试验原始记录 33.钢材应力松弛试验原始记录 34.锚具静载试验原始记录 35.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紧固轴力试验原始记录 36.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扭矩系数试验原始记录 37.抗滑移系数(扭剪型螺栓紧固)试验原始记录 38.抗滑移系数(大六角头螺栓紧固)试验原始记录 39.膨胀聚苯板物理性能试验原始记录 40.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试验原始记录 41.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试验原始记录 42.苯板用胶粘剂性能试验原始记录 43.建筑硅酮密封胶性能试验原始记录 44.墙体保温性能试验原始记录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混凝土试块留置及评定的规程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规定:根据当地多年气温资料,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时,混凝土结构工程进入冬期施工阶段;冬期施工时,气温低,水泥水化作用减弱,混凝土强度增长慢,当温度降至0℃以下时,水泥水化作用基本停止,混凝土强度亦停止增长。当温度降至-2℃~- 4℃时,混凝土内的水分开始结冰,体积膨胀,混凝土内产生冰胀应力,使早期水泥石结构内部产生微膨胀,同时降低了水泥与砂石和钢筋间的粘结力。受冻的混凝土在解冻后,其强度虽能继续增长,但已不能达到原设计的强度等级。鉴于混凝土结构工程在这一阶段的特殊性,混凝土试块的留置除应满足常温情况下的留置规定外,尚应增设不少于两组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分别用于检验受冻前的混凝土强度和转入常温养护28天的混凝土强度。也就是说,在常温下留置一组试块就能满足规定,到了冬期施工时,至少要留置三组才能满足要求。那么这三组试块应该怎样留置和评定呢? 1、受冻前同条件混凝土试块的留置和评定 为什么要留置受冻前混凝土试块呢?这是因为混凝土遭受冻结时间愈早、受冻前强度愈低,则强度损失愈多,反之则损失愈小。为了保证混凝土在受冻前具备抵抗冻胀的能力,使混凝土受冻后其强度损失不超过5%,而必须的最低强度,称为受冻临界强度。评定受冻前同条件试块是否合格,就是确定受冻前同条件试块在特定时间内其抗压强度是否能够不小于受冻临界强度。这里所谓的“特定时间”是指同条件试块从成型到送试验室进行抗压测试这段时间,“特定时间”是通过测量混凝土养护期间温度得到的,对于普通混凝土,“特定时间”是从混凝土入模到气温降至0℃受冻前;对于掺防冻剂混凝土,“特定时间”是从混凝土入模到气温降至防冻剂规定的温度前。例如,某外加剂规定的设计温度是 -10℃,那么使用这一外加剂的混凝土的“特定时间”就是从混凝土入模到温度降低到-10℃前。要注意的是试件不得在冻结状态下试压,100mm立方体试件,应在15~20℃室内解冻3~4h或浸入10℃的水中解冻3h。150mm立方米试件应在15~20℃室内解冻5~6h或浸入10℃的水中解冻6h。 明白了以上道理后,就可以在“特定时间”内将同条件试块送试验室做抗压试验,拿到抗压强度值后,可以根据以下规定来评定同条件混凝土试块是否合格:1)普通混凝土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时,其抗压强度值不小于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30%。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值不

关于防冻剂

一:题目:混凝土防冻剂及其制备方法 合成及复配方法:(一). 技术方案:1.一种混凝土防冻剂,所述混凝土高效减水剂包含:20 ~60 重量% 减水母液,0.1~5 重量% 引气剂,5~20重量%低温硬化促进剂,1~2 重量% 保坍剂,余量为水。2. 混凝土防冻剂包括的减水母液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醛酮磺化缩合物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3. 混凝土防冻剂包括的引气剂为动物毛发水解物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4. 混凝土防冻剂包括的低温硬化促进剂为硝酸钙、亚硝酸钙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5. 混凝土防冻剂包括的保坍剂为葡萄糖酸钠。 (二).复配:针对用混凝土的早强高强和耐久性等性能要求,主要采用水泥熟料、早强剂和激发剂对混凝土用掺和料进行预先改性复配。水泥熟料、激发剂和早强剂三者同时掺入后,水泥熟料—氢氧化铝—三乙醇胺三者形成无机—有机复合工业废渣活性激发剂,遇水后,三乙醇胺加速水泥熟料释放活性氢氧化钙,此活性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铝共同对工业废渣颗粒表面产生极强的活化作用,使得混凝土专用掺和料的活性指数大幅提高,改善了混凝土的早强高强;同时掺量也可大幅增加,减少水泥用量,降低了混凝土制备成本,也提高了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二:题目:掺防冻剂混凝土中亚硝酸盐的长期阻锈效果 (一)过程:常把氯盐和亚硝酸盐混合在一起作为防冻剂组分。氯离子在混凝土凝结硬化过程中会与水泥水化产物发生反应生成Friedel 复盐以及被吸附在水泥水化产物表面,同时在钢筋锈蚀过程中参与钢筋的电化学反应加速钢筋腐蚀,因此混凝土

中参与钢筋腐蚀电化学反应的氯离子浓度会随龄期发生变化;亚硝酸根浓度也在钢筋腐蚀过程中与钢筋的腐蚀生成物发生如下反应消耗NO2-。2 Fe2 ++ 2OH-+ 2NO2-=2NO ↑+ γ2Fe2 O3(钝化膜) + H2O还有一部分亚硝酸根吸附在水化产物表面使其浓度发生变化,这种浓度变化影响亚硝酸盐制氯离子引起的钢筋锈蚀效果。亚硝酸根浓度比较大的时候,亚硝酸根对钢筋腐蚀的抑制反应迅速进行,Fe 2O3 的钝化膜封闭了阳极部位,也停止了对NO2-离子的消耗。然而在没有足够NO2-离子的时候抑制反应过程中NO2-被消耗以后会影响钝化膜的形成,从而失去抑制腐蚀的效果。因此有必要探讨氯离子和亚硝酸根离子在钢筋腐蚀反应过程中浓度变化,以评价亚硝酸盐的长期阻锈效果。 (二)性能和依据:防腐性,腐蚀面积根据J CI 2SC1《混凝土构筑物的钢筋腐蚀、防腐蚀试验方法及规范》规定进行腐蚀面积率( %) =腐蚀面积/钢筋的表面积×100 %。腐蚀失重率根据J CI - SC1 《混凝土构筑物的钢筋腐蚀、防腐蚀试验方法及规范》的规定: 失重率( %) =(钢筋原来质量- 除锈后的质量)/钢筋的原来质量×100 %。离子浓度,亚硝酸根和氯离子浓度参考J CI —SC1 规定进行。防裂抗渗:混凝土中掺加HLC - 1 抗裂防渗剂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防裂抗渗的能力。HLC - 1 与粉煤灰共掺对保证混凝土的施工及混凝土的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减少了温控措施。强度、耐久性。三。早强防冻剂高效减水组分采用氨基磺酸盐。该减水剂Na+含量极低,无缓凝作用,减水率高达20~30 % ,因此使混凝土拌合物达到规定稠度的需水量大大减少,该组分采用的是三乙醇胺, 它不参与水泥的水化反应,,而是起催化作用, 能加速水泥中C 3A 水化形成钙矾石的过程,从而使混凝土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强度骨架, 尽快达到抗冻临界强度,增强混凝土抵御冻害的能力。该组分能在混凝土中引入一定量的微小的封闭气泡,并有一定的减水塑化作用, 能减缓冰晶的冻胀应力, 从而减少对混凝土内部结构的损伤,同时也能大幅度提高硬化混凝土抗冻融能力。质量依据:GBJ107 - 87 标准要求的指标 防冻剂有防冻组分、早强组分、减水组分、引气组分和活化组分组成 防冻剂通常是多组分复合而成的,按照化 学组成进行分类,主要分类如下: 1)强电解质无机盐类 (1)氯盐:防冻剂的成分主要是铵盐; (2)氯盐阻锈:防冻剂的主要成分是阻锈成分和氯盐; (3)无氯盐:防冻剂的主要成分是亚硝酸盐、硝酸盐。 2)可以溶于水的有机化合物:防冻剂的主要成分是醇类 等有机化合物 3)有机化合物与无机盐复合类 4)复合型防冻剂:防冻剂的主要成分是复合引气、减水、 早强 按《混凝土防冻剂》(JC 475-2004)规定的通过试验 条件下成型的标准试件,一直在零下温度进行养护的温度,这 就是规定的防冻剂的温度 依据JC475 - 92防冻剂标准掺防冻剂 混凝土性能

冬季混凝土工程施工主要的技术措施

冬季混凝土工程施工主要的技术措施 --源自:中国景观网 1,基本要求 (1)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不宜低于32.5,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00kg,水灰比不应大于0.6,并加入早强剂.由必要时应加入防冻剂(根据气温情况确定). (2)为减少冻害,应将配合比中的用水量降至最低限度.办法是:控制坍落度,加入减水剂,优先选用高效减水剂. (3)模板和保温层,应在混凝土冷却到5℃后方可拆除.当混凝土与外界温差大于20℃时,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应临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 (4)未冷却的混凝土有较高的脆性,所以结构在冷却前不得遭受冲击荷载或动力荷载的作用. 2,混凝土的拌制 (1)拌制混凝土用的骨料必须清洁,不得含有冰雪和冻块,以及易冻裂的物质.在掺有含钾,钠离子的外加剂时,不得使用活性骨料.在有条件的时候,砂石筛洗应抢在零上温度时做,并用塑料纸,油布盖好. (2)拌制掺外加剂的混凝土时,如外加剂为粉剂,可按要求掺量直接撒在水泥上面和水泥同时投入.如外加剂为液体,使用时应先配制成规定浓度溶液,然后根据使用要求,用规定浓度溶液配制成施

工溶液.各溶液要分别置于有明显标志的容器中,不得混淆.每班使用的外加剂溶液应一次配成. (3)当施工期处于0℃左右时,可在混凝土中添加早强剂,掺量应符合使用要求及规范规定,且应注意在添加前应做好模拟试验,以核实有关技术措施;对于有限期拆模要求的混凝土,还应适当提高混凝土设计等级. (4)混凝土中添加防冻剂时,严禁使用高铝水泥. (5)严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由骨料带入的水分及外加剂溶液中的水分均应从拌合水中扣除. (6)搅拌掺有外加剂的混凝土时,搅拌时间应取常温搅拌时间的1.5倍. (7)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 3,混凝土的运输和浇筑 (1)混凝土搅拌场地应尽量靠近施工地点,以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同时也应正确选择运输用的容器(包括形状,大小,保温措施). (2)混凝土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特别是新老混凝土(如梁,柱交接处)交接处的冰雪及垃圾. (3)当采用商品混凝土时,在浇筑前,应了解商品混凝土中掺入抗冻剂的性能,并做好相应的防冻保暖措施. (4)分层浇筑的混凝土时,已浇筑层在未被上一层的混凝土覆盖前,不应低于计算规定的温度也不得低于2℃.

混凝土试验室常用表格(改良版1)

商品混凝土和构件厂 试验室用表 1

目录 原材料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一、水泥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5) 二、砂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6) 三、石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7) 四、掺合料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8) 五、轻细集料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9) 六、轻粗集料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10) 七、混凝土外加剂(早强剂、减水剂)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14) 八、混凝土外加剂(防水剂)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17) 九、混凝土外加剂(泵送剂)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20) 十、混凝土外加剂(膨胀剂)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23) 十一、混凝土外加剂(防冻剂)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26) 十二、混凝土外加剂(引气剂)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29) 十三、混凝土外加剂(缓凝剂)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32) 十四、砌筑砂浆外加剂(增塑剂)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35) 十五、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38) 十六、混凝土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试验原始记录 (40) ······························································································································ 混凝土、砂浆强度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一、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41) 二、砂浆配合比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45) 三、混凝土抗渗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47) 四、混凝土抗压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49) 五、混凝土抗折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51) 六、混凝土抗冻融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53) 七、混凝土抗收缩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56) 八、砂浆抗压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58) 九、混凝土开盘鉴定 (60) 十、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 (60) ······························································································································ 温湿度记录 2

混凝土冬季施工规范

混凝土冬季施工规范 1 混凝土冬季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1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的平均值或当地时间6时、14时及21时室外气温的平均值)连续3d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混凝土施工应符合本节有关规定。 1.2冬季施工期间,当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混凝土、且其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30%前;或用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混凝土、且其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40%前,均不得受冻。C15及以下的混凝土,当其抗压强度达到5MPa前,也不得受冻。 浸水冻溶条件下的混凝土开始受冻时,不得小于设计强度的75%。 1.3进入冬季施工前,应预先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1)根据年度计划和施工组织设计,确定冬季施工的工程项目。对于大跨度拱桥、高架桥、隧道洞口附近及零小分散工程,不宜安排在冬季施工。 2)收集工地气象台(站)历年气象资料,设置工地气象观测点,建立观测制度,及时掌握气象变化情况。 3)落实有关工程材料、防寒物资、能源和机具设备。 4)编制冬季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对有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或培训。 2 冬季施工应根据工程类别、气象资料、材料来源和工期等要求,通过热工计算及经济分析,选择下列两类施工方法:

2.1在养护期间不需要对混凝土加热的蓄热法、掺外加剂法、负温早强混凝土法和综合法。 2.2在养护期间需利用外部热源对混凝土加热的暖棚法、蒸气加热法、电热法和热热综合法。 3 冬季钢筋加工应符合本规范第4章有关的规定。 (冬季电弧焊接时,应有防风、防雪及保温措施,并应选用韧性较好的焊条。焊接后的接头严禁立即接触冰雪。) 4 冬季混凝土的配制和运输应符合下列规定: 4.1宜选用较小的水灰和较小的塌落度。当混凝土掺用防冻剂时,其试配强度应较设计强度提高一个等级。 4.2水及骨料应按热工计算和实际试拌,确定满足混凝土浇注需要的加热温度。 首先应将水加热,其加热温度不宜高于80℃。当骨料不加热时,水可加热至80℃以上,但应先投入骨料和已加热的水,拌匀后再投入水泥。 当加热水尚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将骨料均匀加热,其加热温度不应高于60℃。片石混凝土掺用的片石可预热。 水泥不得直接加热,宜在使用前运入暖棚内预热。 当拌制的混凝土出现塌落度减小或发生速凝现象时,应重新调整拌和料的加热温度。 混凝土搅拌时间宜较常温施工延长50%。 4.3骨料不得混有冰雪,冻块及易冻裂的矿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