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随机事件与概率

第一章随机事件与概率
第一章随机事件与概率

第一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

在第一章我们将从随机试验开始,介绍研究随机现象的基本方法。我们将讲述随机试验,随即事件及其运算,概率测度等基本概念。然后给出概率论的公理化结构和概率空间的概念。接着讲解条件概率和事件的独立性。最后步介绍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

1.1 随机事件及其关系

1.1.1 随机试验和随机事件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存在两种现象,一是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产生的现象,如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加热到C o 100,就一定沸腾。这样的现象称为确定性现象;还有一种现象,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发生或可能不发生,或有多种可能的结果,如明天股市走向,明天是否一定下雨。这种现象称之为随机现象。

研究随机现象的第一步就是研究试验,这是最简单的随机现象。一个试验,如果满足一下三点:

(1) 可以在同样条件下重复进行; (2) 试验的结果多于一个;

(3) 在试验前其结果是不可知的,一般只知道是几个结果中的一个或在某个范围内, 或只知道有某种可能性,而试验进行之后,结果是明确的。

那么我们就称这种试验为随机试验。如抛硬币,其结果可能是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在抛之前我们无法断言是出现正面还是出现反面,但抛了之后就知道是正面还是反面了。所以这是一个随机试验。还有从袋里摸球,假设袋中有三个球,两个红球和一个白球。球的大小,形状和重量都是相同的。在摸球之前,摸出的是红球还是白球是不知道的,但摸出之后,结果是明确的。所以这也是一个随机试验。

随机试验的结果称为样本点,常用ω表示。所有可能的结果,即所有可能的样本点构成的集合被称为样本空间,常用Ω表示。如在抛硬币的试验中,样本点是“正面”和“反

面”,样本空间是集合{}反面正面,。结果记“正面”=1ω、“反面”=2ω则{}21,ωω=Ω。在摸球的试验中,样本点是“红球”和“白球”,样本空间是{}

白球红球,

。 现在再考察复杂一些的随机试验。连续抛三次硬币,观察每次出现正面还是反面。这显然是个随机试验,为试验结果是未知的,试验进行之后,结果是确定的。这个试验共有8个结果,即8个样本点:

“正正正”,“正反正”,“正正反”,“正反反”, “反正正”,“反反正”,“反正反”,“反反反”

“正反反”“正正反”,“正反正”,“正正正”,====4321ωωωω

“反反反”“反正反”,“反反正”,“反正正”,====8765ωωωω

则样本空间为

},,,{821ωωω =Ω

如果我们关心的是“恰好出现两次正面”这个结果,则满足这样条件的样本点是

“反正正”“正正反”,“正反正”,===532ωωω

显然},,{532ωωω是样本空间Ω的一个子集。如果样本点},,{532ωωωω∈,则结果“恰好出现两次正面”发生,反之,若结果“恰好出现两次正面”发生,则必有},,{532ωωωω∈。

在随机试验中,如果我们所关心的结果可以表示为样本点的集合,这个结果就被称为随机事件,简称为事件。事件常用大写的字母C B A ,,等表示。一个事件A 可以看成是样本空间Ω的一个子集。事件A 发生,当且仅当A ∈ω。但需要说明的是,样本空间的子集未必都能看作是一个事件,这将在后面的讨论中看到。样本点也可以看成是事件,这时可以把样本点看作是单点集,称为基本事件。另外,不管随机实验的结果是什么,都有Ω∈ω,所以样本空间Ω表示必然事件。又因为对任意Φ?Ω∈ωω,,所以空集表示不可能事件。这样,样本空间和空集也被看作是事件。这是两个特殊的事件。一个为必然事件,一个为不可能事件。

在上面的随机试验中,样本空间的样本点的个数是有限的。现在我们考虑样本点的数目是无限的情形。我们考察这样的随机试验,测量在某一时刻内穿过大气层中单位面积上的放射性粒子的数目,这是一个随机试验。因为粒子的数目为整数,所以样本空间为

{} ,2,1,0=Ω。这样的样本空间是无穷可数的,或称为是可列的。又如测量每天的最高气

温,这也是一个随机试验。最高气温可以取实数,所以样本点可以是{}∞+∞-,上的点,样本空间为{}∞+∞-=Ω,,这个样本空间是无穷不可数的。

1.1.2 随机事件的运算

我们从随机现象出发提出了随机试验的概念,进而引进了样本点和样本空间的概念,又由样本点的集合出发定义了随机事件。现在我们将考察随机事件的运算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在以后的讨论中,我们用同一个符号,如A 同时表示一个随机事件和它所对应的样本空间的子集。常见的随即事件的关系和运算有如下几种。 (1)随机事件的包含关系

如果事件A 的样本点都是事件B 的样本点,则称事件B 包含事件A ,记作B A ?。若

A ∈ω,则

B ∈ω,所以B A ?的概率论意义是,A 发生必然导致B 发生。考察前面连续

抛三次硬币的例子。记面”“恰好连续出现两次正=A ,“恰好出现两次正面”

=B ,则{}正正反,反正正=A ,{}正正反,反正正正反正,

=B ,所以B A ?。如果事件“恰好连续出现两次正面”发生,那么事件“恰好出现两次正面”也发生。特别地,如果

B A ?,又有B A ?,则称事件A 等于事件B ,记为B A =。

(2)随机事件的对立事件

设A 为一个事件,样本空间Ω中的所有不包含在A 中的样本点组成的事件称为A 的逆事件或对立事件,记作A ,即{}A A ∈=ωω;。这时,若A ∈ω,必有A ?ω,若A ∈ω,必有A ?ω,所以,若A 发生,则必然A 不发生,若A 发生,则必然A 不发生。在抛三次

硬币的试验中,记“恰好出现两次正面”=A ,则

{}正正反正,正正反,反正=A

{}反,反反正,反反反正正正,反正反,正反=A

(3)随机事件的交

同时属于事件A 和B 的样本点构成的事件称为A 和B 的交,记为B A ,即

{}B A B A ∈∈=ωωω,; 。若B A ∈ω,则B A ∈∈ωω,,故若B A 发生,则A 和B 都发生。换言之,B A 表示A 和B 同时发生。

(4)随机时间的并

所有属于事件A 和B 的样本点的全体构成的事件称为A 和B 的并,记为B A ,即

};{B A B A ∈∈=ωωω或 。若B A ∈ω,则A ∈ω,或B ∈ω,所以事件B A 发

生,则有A 发生或B 发生或A 和B 都发生。换言之,事件B A 表示A 和B 中至少有一个发生。

(5)随机事件的差

包含在事件A 中而不包含在B 中的样本点构成的事件称为A 与B 的差,记为B A -,即{}B A B A ?∈=-ωωω,;。若B A -∈ω,则A ∈ω,B ?ω,故B A -表示A 发生而B 不发生。 (6) 不相容随机事件

如果Φ=B A ,则称事件A 和B 不相容。因为事件A 与B 的交为空集,所以若

A ∈ω,则

B ?ω;若B ∈ω,则A ?ω,故Φ=B A 表示事件A 与B 不会同时发生。

显然有Ω=Φ=A A A A ,,这是因为事件A 和A 不会同时发生,而无论试验的结果是什么,都有A ∈ω或A ?ω,即A A 为必然事件。 (7) 有限个随机时间的并和交

两个必然事件的并和交可以推广到n 个事件的情形。设有n 个事件n A A A ,,,21 ,它们的并表示这n 个事件中至少有一个发生,记为

n

i i n A A A A 1

21==

它们的交表示这n 个事件同时发生,记为

n

i i n A A A A 1

21==

注意,这里

n i i

A 1=即为Ω的子集n i A i ,,2,1, =的并, n

i i

A 1

=即为它们的交。

由以上的讨论我们发现,一个事件和事件的运算可以有两种表述方法,一种是用概率论

的语言来表述,如“恰好出现两次正面”=A ,B A 表示事件A 和B 至少有一个发生。

另一种是用集合论的语言来表述,{}正正反正,正正反,反正=A ,

{}B A B A ∈∈=ωωω或; 。事件和事件运算的集合论表述方法为概率论提供了严格的

数学语言,在理论分析中经常被使用。而用概率论的语言的表述方法直观明了,在处理应用问题时经常使用到。我们应该学会灵活应用两种不同的表述方法。

【例1.1】 一个袋中装有4个白球,2个黑球。这些球的大小、形状和重量都是相同的。为了表述的方便,我们把球编号。4个白球的编号为1号,2号,3号,4号。2个黑球的编号

为5号,6号。如果第一次摸到第i 号球,第2次摸到j 号球,则摸球的结果用),(j i 来表示。这样摸两次球共有30个样本点,具体是

(1,2),(1,3),(1,4),(1,5),(1,6) (2,1),(2,3),(2,4),(2,5),(2,6) (3,1),(3,2),(3,4),(3,5),(3,6) (4,1),(4,2),(4,3),(4,5),(4,6) (5,1),(5,2),(5,3),(5,4),(5,6) (6,1),(6,2),(6,3),(6,4),(6,5)

我们考察三个事件,A :第一次摸出黑球,B :第二次摸出黑球,C :第一、第二次都摸出黑球。显然

{})4,6(),3,6(),2,6(),1,6(),4,5(),3,5(),2,5(),1,5(=A {})6,4(),6,3(),6,2(),6,1(),5,4(),5,3(),5,2(),5,1(=B {})5,6(),6,5(==B A C

这样,B A 表示第一次和第二次至少有一次摸到黑球,即

{)1,5(),6,4(),5,4(),6,3(),5,3(),6,2(),5,2(),6,1(),5,1(=B A

})5,6(),4,6(),3,6(),2,6(),1,6(),6,5(),4,5(),3,5(),2,5(

B A -表示第一次摸到黑球,第二次摸到白球,即

{})4,6(),3,6(),2,6(),1,6(),4,5(),3,5(),2,5(),1,5(=-B A

【例1.2】 设C B A ,,为三个事件 (1) )(,,C B A C B A C B A ---

都表示A 发生而B 与C 都不发生。 (2) C B A B A C B A C B A --,,

都表示A 与B 同时发生,而C 不发生。 (3) )()()(C B A C B A C B A

表示三个事件恰好发生一个。

(4) )()()(C B A C B A C B A

表示三个事件中恰好发生两个。 (5) C B A

表示三个事件都发生。

(6) ABC BC A C B A C AB C B A C B A C B A C B A ,

都表示三个事件中至少有一个发生。

既然事件的运算可以归结为事件所对应的样本点的集合的运算,所以同集合的运算一样,事件的运算满足以下规律 (1) 交换律:A B B A A B B A ==,

(2) 结合律:)()(),()(C B A C B A C B A C B A == (3) 分配律:)()()(C B C A C B A = )()()(C B C A C B A = (4)德莫根定理:B A B A B A B A ==,

1.2 随机事件的概率

1.2.1 频率与概率

虽然随机事件在一次随机试验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呈现出很大的随机性,但在大量试验中却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这个规律就是所谓的频率稳定性。一个随机事件A ,若在N 次随机试验中出现A n 次,那么称N n A F A N =)(为事件A 的频率。当N 充分大时,频率)(A F N 就非常接近某个常数,而且N 越大,越接近。这种现象称为频率稳定性。换言之,在大量随机试验中,一个随机事件的“出现频率”是一定的,这就是随机事件的规律性所在。

在抛硬币的试验中,出现正面的频率在0.5左右。从表1可以看出,随着抛硬币次数的 增加,频率越来越接近0.5。一个随机事件的频率反应了该随机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的大小,而频率又接近于某个固定的常数,这就启发我们用这个常数来度量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并称它为概率。事件A 的概率记作()A P ,显然,概率为事件的函数,不同的事件,其概率不相同,概率的取值也不相同。那么,概率作为随机事件的函数,它应该具备哪些性

表1

质?这就需要考察随机事件的频率具有哪些特征。首先由频率的定义知

.1)(,1)(0=Ω≤≤N N F A F

这样我们就要求对任意随机事件A ,有 性质1 1)(0≤≤A P 性质2 1)(=ΩP

再设B A 、为两个不相容的随机事件,即Φ=B A ,考察B A 的频率。记在N 次随机试验中,A 出现的次数为A n ,B 出现的次数为B n 。因为A 和B 不相容,所以A 和B 不会同时出现,由此知事件B A 出现的次数为B A n n +,B A 的频率为

)()()(B F A F N

n N n N n n B A F N N B

A B A N +=+=+=

由此我们也要求概率具有相同的性质,即

性质3 )()()(B P A P B A P +=

一般地,设n A A A ,,,21 为两两不相容的随机事件,由上式和数学归纳知

()()()n n i i A P A P A P A P +++=???

?

??= 211 这个性质被称为概率的有限可加性。以上三个性质就是概率必须具备的性质。至此,我们得到了有限可加概率的正式定义

定义1.1 设P 是一个随机事件的函数。如果它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设A 为一个随机事件,则()10≤≤A P (2)()1=ΩP

(3)设n A A A ,,,21 为两两不相容的随机事件,则

()()()n n i i A P A P A P A P +++=???

? ??= 211 那么就称P 为有限可加概率。

1.3 古典概型与几何概率

1.3.1古典概型

古典概型是最简单的随机模型。这里所说的随机模型是指随机现象的数学模型. 如果一个随机模型满足以下条件

(1) 样本空间中样本点的个数是有限的 (2) 每个样本点的概率是相同的 那么就被称作古典概型。

假设样本空间为{}n E E E ,,,21 =Ω,记

()()()p E P E P E P n ==== 21

将i E 看成单点集合{}i E ,则{}{}j i E E j i ≠Φ=, ,且

{}{}{}Ω=n E E E 21

由概率的有限可加性知

()()()()121=Ω=+++P E P E P E P n

n p np /1,

1==

设事件{}

m i i i E E E A

,,,21 =,则

{}{}{}

m i i i E E E A 21=

()()()()

n m mp E P E P E P A P m i i i /21==+++=

于是我们得到了如下结论

(1) 在古典概型中,每个样本点的概率为n /1

(2) 古典概型中,随机事件A 的概率为A 中样本点的数目m 与样本空间中样本点的数目n

的比,即n m A P /)(=。

注1. 在求解具体问题时,事件A 的样本点通常被称为有利情形或有利场合。 注2. 在古典概型中,概率的计算公式是基于概率的有限可加性得到的。

【例1.3】 投两个骰子,求两个骰子中至少有一个出现6,且两个骰子的点数之和为偶数的概率。

解:如果第一个骰子的点数为i ,第二个骰子的点数为j ,则记投骰子的结果为),(j i 。因为i 和j 的取值为6,,2,1 ,所以样本点),(j i 的个数为3666=?=n 。在有利样本),(j i 中,i 和j 至少有一个6,因为j i +为偶数,i 和j 中的另一个也应为偶数,所以有利情形为

(6,2), (6,4), (6,6), (2,6) ,(4,6)

由此知,所求概率为36/5。

古典概型的典型实例是摸球问题,许多应用问题都可以转化为摸球问题。

【例1.4】 一个袋子中有a 个红球,b 个白球。每个球的大小,形状,重量都是一样的。(1) 做放回的抽样,即从袋中每次取一个球,取了之后又放回,这样连续取n 次,求这n 个球中有k 个是红球的概率。(2) 做不放回抽样,即每次取1个球,取出后不放回,再取第2个,共取n 次。求这n 个球中有k 个是红球的概率。

解:(1) 因为每个球的大小、形状和重量都是一样的,所以摸到每个球的概率是相同的。所以这是一个古典概型。把b a +个球编号,可能的重复排列的全体就是样本点的全体,所

以样本点的总数为n

b a )(+。有利场合的数目为k

n k k n b a C -,由此知,所求概率为

k n k k n n

k n k k n b a b b a a C b a b a C p --++=+=)()()

( (2) 因为是不放回的抽样,从b a +个球中取n 个得到的可能的组合的全体就是所有样本点,其总数为n

b a C +,有利场合为k

n b

k

a C C -。所以所求概率为

k

b

a k

n b k a C C C p +-= 这是一个常见的概率公式,称为超几何分布。

【例1.5】 有n 双不同的鞋子(共n 2只),随机分成n 堆,每堆2只,求每堆都成一双鞋的概率是多少?

解:一堆鞋恰好成一双就意味着两只鞋恰好是原配的一对。这n 对原配的鞋的排列的总数就是有利场和的总数,故为!n 。鞋子的分法可以这样进行,任意取2只放在一起,再从剩余的鞋任取2只放在一起,共取n 次,所以共有2

22

42

222

2C C C C n n -种结果,即样本的总数为

n

n n n n n n n C C C C )

!2()!

2(1!2!2!4)!42(!2)!22()!22(!2)!2(222422222=???--?-=

- 所以所求概率为

)!2()!2(!)!2/()!2(!n n n n p n

n

=

= 有时把复杂事件分解成简单的不相容的事件的并,可以大大简化求概率的过程。 【例1.6】 共有50个铆钉。把这些铆钉打在10个部件上。每个部件打3个。有3个铆钉强度太弱。如果这3个用于一个部件,这个部件的强度就太弱。求发生一个部件强度太弱的概率。

解:记个部件强度太弱”“第”,“有一个部件强度太弱i A A i ==

,则 j i A A A A A A j i ≠==,,1021φ 且

于是所求概率为

()()()()1021A P A P A P A P +++=

取铆钉的过程可以这样进行,从50个铆钉中取3个,再从剩下的47个铆钉中取3个,如此进行下去,最后从20个中取3个。所以样本点的总数为

3

20347350C C C

而i A 中的样本点可以这样得到,先把三个强度弱的铆钉取出来,再从剩余的47个铆钉中取3个,再从剩余的44个中取3个,如此进行下去,最后从20个中取3个。所以样本点的总数是

3203471C C ?

由此得

()19600

1

484950!3113

503203473503

20347=??==?=C C C C C C A P i

()1960

1

1960010=

=

A P 1.3.2几何概率

许多实际问题不像古典概型,样本空间是有限的。看两个例子。

【例1.7】 在一个5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里,有表面积达40平方公里的大陆架贮藏着石油。假如在这海域随意选定一点钻探,问钻到石油的概率有多少?

【例1.8】 在一个瓶中有400毫升自来水,里面有一个大肠杆菌。从水中随机地取2毫升水,放在显微镜下观察,问发现大肠杆菌的概率有多少?

在例1中样本空间是5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经抽象化以后是一个平面。在例2中,样本空间是400毫升的自来水,经抽象化以后是一个体积。那么怎么定义概率?先看例1。因为选点是随机的,海域的每一点被选中的可能性都相同,因而贮藏石油的面积越大,钻到石油的可能性越大。所以我们可以假设概率和面积成正比,即所求概率为

kA p A =

这里A 为贮藏石油的面积。显然如果整个海域都贮藏着石油,则钻到石油的概率为1,即

1=Ω=Ωk p

由此得

Ω=/1k

所以

10000/850000/40/==Ω=A p A

再来看例2,取水是随机的,瓶中水的每一点都可能被取到,而且取的水越多,观察到大肠杆菌的可能性越大。所以我们可以假设所求概率与所取水的体积成正比,即

kg p g =

这里g 是水的体积。如果我们把水全部取出来,那么发现大肠杆菌的概率为1,即

1=Ω=Ωk p

得Ω=/1k ,于是

200/1400/2/==Ω=g p g

从这两个例子出发,我们引出了一个新的定义概率的方法,其一般形式如下: 定义1.2 记事件g A 为“在区域Ω中随机取一点,该点在Ω的一个小区域g 中”,则定

义概率

的度量

的度量

Ω=

g A P g )(

这样定义的概率称为几何概率。

几何概率有一个特点,样本空间Ω是一个区域,它可以是一维的,二维的,三维的,也可以是n 维的。而点所在的区域g 的概率只和g 的度量(长度、面积、体积等)成正比,与g 的位置和形状无关。

容易验证,几何概率满足概率的性质1和性质2,即

()()1,10=≤≤ΩA P A P g

这里ΩA 表示事件“点在样本空间Ω内”。

现在说明几何概率也满足有限可加性。假设把点所在的区域g 分割成n 份

n g g g ,,,21 ,则它们是两两不相交的,所以 n

i g g g g i j i A A A A 1

,==Φ=。因为

()

的度量

的度量

Ω=

i g g A P i

∑==n

i i g g 1

的度量的度量

所以

()∑∑==Ω=Ω=Ω=n i i n

i i g g g g A P 11

的度量的度量的度量的度量的度量的度量()∑==n

i g i A P 1

下面的例子说明几何概率还满足“可列可加性”。

【例1.9】 在区间)1,0[上投一点,记中”“点落在)2/1,0[=A ,

,2,1,)2/1,2/1[1==+n A n n n 中”“点落在,则

j i A A A A j i n n ≠==∞

=,,

1

φ

我们用区间的长度来定义概率,则

)(2

1

)(,

2/1)(,2

1

)(1

1A P A P A P A P n n n n ==

==∑∞

=+

若j i A A

A A j i

n n ≠Φ==

=,,1

,则∑∞

==1

)()(n n A P A P ,这时称概率满足可列可加性。

现在举两个实际例子。

【例1.10】 两人相约7点到8点在某地见面,先到的人等另一个人20分钟,超过20分钟就离去,试求两个人能见面的概率。

解:用y x ,分别表示两人到达的时刻,则两人见面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20||≤-y x

把7:00作为原点,则两人可能到达的时间区域为]60,0[]60,0[?,见图1。而两人相见的区域则为图1的阴影部分。

所以这是一个几何概率问题,所求概率为

95

6040602

22=-=p

【例1.11】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将通过几何概率求圆周率π。做一个边长为r 的正方形Ω,

其中的阴影部分A 为半径是r 的四分之一圆。向区域Ω随机地掷n 个点,记落在区间A 中的点为m ,则点落到四分之一圆内的概率为

44/2

2

ππ==Ω=

r

r A p 的面积的面积

因为当n 充分大时,n m p /≈,所以这时

n

m n m 4,4≈≈ππ

1.3.3概率的公理化

所谓数学的公理化就是把数学的某分支的最基本的假定作为公理,其他结论都由这些公理经过演绎导出。概率论的公理化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构造事件域,一个是定义概率测度。

先考虑事件域。在前面的讨论中我们已经看到,事件是样本空间的一个子集。在古典概型中,Ω的每个子集也都可以看成是一个事件,且它的概率为子集中样本点的个数和样本空间中样本的个数之比。所以在古典概型中,事件和样本空间的子集是一一对应的。但在几何概率的场合,样本空间的子集未必都能看做一个事件。比如,如果一个子集是不可度量的(即不可测的),那么把它看做一个事件,就无法定义它的概率,所以事件域F 不能包含太多的子集,但子集也不能太少。那么F 应该满足什么条件才符合要求呢?我们从事件的关系和运算出发考虑这个问题。

首先,Ω作为必然事件,它理所应当地属于事件域F 。同时空集作为不可能事件也应该在F 中,即F 必须满足 (1) F ∈Ω; (2) F ∈Φ;

设A 是事件域F 中的一个事件,即F ∈A 。则因为A 也是一个事件,A 也应该在F 中,即必须满足

(3) 若F ∈A ,则F ∈A ;

又设n i A i ,,2,1, =∈F ,因为 n i i

A 1

=和 n

i i

A 1

=也是事件,所以它们也应该在F

中,

即必须满足

(4) 若n i A i ,,2,1, =∈F ,则

F.∈= n

i i A 1

(5) 若n i A i ,,2,1, =∈F ,则

F.∈= n

i i A 1

在几何概率中,可列个事件的并和交也是事件,所以我们要求 (6) 若 ,2,1,=∈n A n F ,则

F.∈∞

= 1n n

A

(7) 若 ,2,1,=∈n A n F ,则

F.∈∞

= 1

n n

A

由此可见,作为一个事件域,它必须满足以上7个性质。

然而由事件的运算性质可知,只要上述条件 (1)、(3)、(6) 被满足,那么以上7个性质自然被满足。事实上由 (1) 和 (3) 知,F ∈Ω=Φ,所以 (2) 成立。又因为

ΦΦ=n n A A A A A A 2121

所以由 (6) 知

F ∈= n

i i A 1

,即 (4) 成立。于是由德莫根定理和 (3)、(4) 知

F F ∈∈==== n

i i

n i i

n i i

A A A 1

1

1

,

所以 (5) 成立。

又因为

F ∈=∞

=∞= 1

1

n n

n n A

A ,所以F ∈∞

= 1

n n A ,即 (7) 成立。于是我们就得到了事件域

的公理化定义。

定义1.3 设F 是集合Ω的子集构成的集族,它满足以下条件 (1) F ∈Ω

(2) 若F ∈A ,则F ∈A (3) 若 ,2,1,=∈n A n F ,则

F.∈∞

= 1

n n

A

那么就称F 是Ω上的-σ域-σ代数。如果Ω为样本空间,那么F 就称为是一个事件域,

F 中的集合称为事件。

再考虑概率的公理化定义。在古典概型中,概率必须满足有限可加性,但在几何概率中,概率要满足可列可加性。所以概率的公理化定义为

定义1.4 设P 为事件域F 上的一个集合函数,如果它满足如下三个条件 (1) 对任意F ∈A ,1)(0≤≤A P ;

(2) 1)(=ΩP ;

(3) ,2,1,=∈n A n F , 且j i A A j i ≠Φ=, ,则

()∑∑∞

=∞==??? ??1

1n n n n A P A P 那么就称P 为一个概率测度。

我们称三元组),,(P F Ω为概率空间。

由概率测度的条件 (1)、(2)、(3),我们可以推出概率的如下性质。 性质1. 0)(=ΦP

证明:Φ=ΦΦΦ=ΦΩΦΦΩ=Ω ,,,所以由(3)知

()()()() +Φ+Φ+Ω=ΩP P P P

得()0=ΦP 。

性质2. 设n i A i ,,2,1, =∈F ,j i A A j i ≠=,φ ,则

()∑===???? ??n i i n i i A P A P 1

1 证明:因为

ΦΦ===n

i i

n i i A

A 1

1

由(3)和性质1知

()()∑∑====+++=???? ??n

i i n i i n i i A P A P A P 11

100

由性质2的证明知,可列可加性隐含了有限可加性。

性质3. 对任意F ∈A ,)(1)(A P A P -=。 证明:因为φ=Ω=A A A A ,,所以由性质2知

)(1)(,1)()()()(A P A P P A P A P A A P -==Ω=+=

性质4. 设F ∈A ,F ∈B ,且B A ?,则

)()(),()()(B P A P B P A P B A P ≥-=-

证明:当B A ?时,)(B A B A -= ,且Φ=-)(B A B ,所以

)()(),()()(),()()(B P A P B P A P B A P B A P B P A P ≥-=--+=

性质5. )()()()(AB P B P A P B A P -+= 。

证明:因为Φ=--=)(),(AB B A AB B A B A ,所以

)()()(AB B P A P B A P -+=

又因为AB B ?,由性质4知,)()()(AB P B P AB B P -=-,所以

)()()()(AB P B P A P B A P -+=

性质6. )()()(B P A P B A P +≤ ,

)()()()(2121n n A P A P A P A A A P +++≤

证明:由性质5即知不等式成立。

1.4 条件概率及其应用

1.4.1条件概率的定义

再考虑投三次硬币的随机试验。样本点的全体为

{反,正反反,正正正,正反正,正正=Ω

}反,反反反反正正,反反正,反正

记事件{}

恰好出现两次正面=A ,则

{},正正反正,正正反,反正=A

()8

3

=

A P 又记事件{}

第一次出现反面=B ,则

{}反,反反反反正正,反反正,反正=B

如果我们已知B 发生,那么就知道样本点在B 中。如果这时我们再考虑事件A 发生的概率,那么样本点可能落到的空间就由Ω变为B ,这是我们可以把B 看成新的样本空间,而有利

场合就由A 变成B A 。按古典概型的计算方法,这是A 发生的概率为

4

1

==

中的样本点个数中的样本点个数B B A p

我们把这个概率看成是在事件B 发生的条件下A 发生的概率,记为()

B A P 。对一般地古典概型,我们就定义

()中的样本点个数

中的样本点个数

B B A B A P =

中的样本点个数

中的样本点个数中的样本点个数

中的样本点个数ΩΩ=

B B A

()()

B P B A P =

再考虑几何概型的情况。假设有事件A 和B ,这里A 、B 也表示相应的区域。已知B 发生,则ω落在B 内,这时若A 发生,则ω落在B A 内。记B A B A ,,,Ω的度量为

()Ωm ,()A m ,()B m 和()B A m ,再假设()0>B m 。把B 看作新的样本空间,在B 发

生的条件下A 发生等价于B A ∈ω。按几何概型的计算方法,这时A 发生的概率为

()()()()()()()()

B P B A P m B m m B A m B m b A m p =ΩΩ==

从这两个例子出发,我们可以引入一般条件概率的定义。 定义1.4 设A 、B 为两个事件,且()0>B P ,记

()()()

B P B A P B A P =

则称()

B A P 为在事件B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 发生的条件概率。

需要说明的是,当已知事件B 发生时,计算条件概率的样本空间变小了,如在抛硬币的例子中,样本空间变为

{}正,反反反反正正,反正反,反反=B

这样A 发生或不发生的不确定性就减小了。在几何概型中,若已知B 发生,则A 发生等价于样本点落在B A 内,这样区域就变小了,A 发生或A 不发生的不确定性就减小了。如

果()()A P B A P >,表示在B 发生的条件下,A 发生的可能性增大;如果()

()A P B A P <,则表示在B 发生的条件下,A 不发生的可能性增大了。

由条件概率的定义我们可等如下公式

()()()B P B A P B A P =

这个公式我们称为乘法公式,它常被用来计算两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

乘法公式可以推广到n 个事件的场合,即有

()()()()()12121312121-=n n n A A A A P A A A P A A P A P A A A P

现在我们就来证明这个公式。在条件概率的定义中,事件B 可以是单一事件,也可以是复合事件,如

12132121,,-===n A A A B A A A B A A B

令n A A =,121-=n A A A B ,则

()()()121121121---=n n n n n A A A P A A A A P A A A A P

再令1-=n A A ,221-=n A A A B ,则

()()()22122111221-----=n n n n n A A A P A A A A P A A A A P

如此进行下去,最后令3A A =,21A A B =,

()()()21213321A A P A A A P A A A P =

令2A A =,1A B =,则

()()()11221A P A A P A A P =

综合以上结果,得

()()()12112121--=n n n n A A A P A A A A P A A A P

()()()22122111221-----=n n n n n n A A A P A A A A P A A A A A P

……

()()()()321321422111221A A A P A A A A P A A A A P A A A A A P n n n n n ----= ()()()()()21213321422111221A A P A A A P A A A A P A A A A P A A A A A P n n n n n ----=

()()()()()()

112213321422111221A P A A P A A A P A A A A P A A A A P A A A A A P n n n n n ----= ()

()∏=-=n

k k k

A A A A

P A P 2

1211

【例1.12】 卜里耶()Polya 模型。罐中有b 只黑球,r 中红球,随机取一只球,把该球放回,并加上与该球同色的c 个球,再继续摸。共进行n 次。求前1n 次摸到黑球,后12n n n -=次摸到红球的概率。

解:记1,,,21n A A A 为第1,,2,1n 次摸出的是黑球,n n n A A A ,,,2111 ++表示第

n n n ,2,111++次摸到红球,则

()r

b b

A P +=

1 ()c

r b c

b A A P +++=

12 ()c r b c

b A A A P 22213+++=

……

()

()()c n r b c

n b A A A A P n n 111112111-++-+=

-

()

c n r b r

A A A A P n n 121111++=

+

()

()c

n r b c

r A A A A P n n 11121211++++=

++

……

()()()c

n r b c

n r A A A A P n n 112121-++-+=

-

于是由乘法公式

()()()c n r b c n b c r b c

b r b b A A A P n 111121-++-+??+++?+=

()()()c

n r b n r c n r b c

r c n r b r 111211-++-+??++++?++?

1.4.2 全概率公式

随机事件及其运算

第一章随机事件与概率 一、教材说明 本章内容包括:样本空间、随机事件及其运算,概率的定义及其确定方法(频率方法、古典方法、几何方法及主观方法),概率的性质、条件概率的定义及三大公式,以及随机事件独立性的概念及相关概率计算。随机事件、概率的定义和性质是基础,概率的计算是基本内容,条件概率及事件独立性是深化。 1.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 本章的教学目的是: (1)使学生了解样本空间的概念,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熟练掌握事件之间的关系和运算; (2)使学生掌握条件概率的三大公式并用这些公式进行相关概率计算; (3)使学生理解条件概率及独立性的概念并进行相关概率计算。 本章的教学要求是: (1)理解样本空间、随机事件、古典概率、几何概率、频率概率、主观概率、条件概率及事件独立性的概念; (2)熟练掌握事件之间的关系和运算,利用概率的性质及条件概率三大公式等求一般概率、条件概率以及独立情形下概率的问题; (3)掌握有关概率、条件概率及独立情形下的概率不等式的证明及相关结论的推导。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难点是概率、条件概率的概念及加法公式、乘法公式,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及事件独立性的概念。 二、教学内容 本章共分随机事件及其运算、概率的定义及其确定方法、概率的性质、条件概率、独立性等5节来讲述本章的基本内容。 1.1随机事件及其运算 本节包括随机现象、样本空间、随机事件、随机变量、事件间的关系、事件运算、事件域等内容,简要介绍上述内容的概念及事件间的基本运算。 自然界里有两类不同性质的现象。有一类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如

自由落体,1000C 时水沸腾等这类现象称为确定性事件或必然现象。另一类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不可能不发生,其结果具有偶然性,这类具有偶然性的现象称为随机现象。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就是研究随机现象统计规律的一门数学学科。 概率统计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十分广泛,目前已经涉及几乎所有的科学技术领域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在经济管理预测、决策、投资、保险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统计专业的这门课是本专业的一门基础课。 1.1.1 随机现象 1.定义 在一定条件下,并不总是出现相同结果的现象称为随机现象。 例(1)抛一枚硬币,有可能正面朝上,也有可能反面朝上; (2)掷一颗骰子,出现的点数; (3)一天内进入某超市的顾客数; (4)某种型号电视机的寿命; (5)测量某物理量(长度、直径等)的误差。 随机现象到处可见。 2.特点:结果不止一个;哪一个结果出现事先不知道。 3.随机试验:在相同条件下可以重复的随机现象。对随机现象的大量的重复观察,它具有以下特征:重复性、明确性、随机性。我们就是通过随机试验来研究随机现象的。 1.1.2 样本空间 1.样本空间是随机现象的一切可能结果组成的集合,记为 }{ω=Ω 其中,ω表示基本结果,称为样本点。 (1)执一枚硬币的样本空间为:},{211ωω=Ω; 两枚呢?两枚均匀的硬币的样本的样本空间Ω由以下四个基本结果组成, 1ω=(正,正),2ω=(正,反),3ω=(反,正),4ω=(反,反),则 A=“至少出现一个正面”={123,,ωωω};B=“最多出现一个正面”={234,,ωωω};C=“恰好出现一个正面”={23,ωω};D=“出现两面相同”={14,ωω}。 (2)执一颗质体均匀的骰子的样本空间为:

《随机事件的概率》说课稿

《随机事件的概率》说课稿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随机事件的概率”是人教版数学必修3中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随机事件的概率”主要研究事件的分类,概率的意义,概率的定义及统计算法。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不确定事件,而概率正是研究不确定事件的一门学科。作为“概率统计”这个学习领域中的第一节课它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今后学习概率统计的预备知识,所以它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 二、教学目标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数学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的能力培养为重,同时从知识教学,技能训练等方面,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教材的地位、作用,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 (2)正确理解事件A出现的频率的意义; (A)与事件A发生的概率P(A)(3)正确理解概率的概念和意义,明确事件A发生的频率f n 的区别与联系; (4)利用概率知识正确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发现法教学,经历抛硬币试验获取数据的过程,归纳总结试验结果,发现规律,真正做到在探索中学习,在探索中提高; (2)通过三种事件的区分及用统计算法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概念的提炼和小结的归纳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和亲身试验来理解知识,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2)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做”数学的精神,享受“做”数学带来的成功喜悦。三、学情分析 由于大部分学生对于数学缺乏兴趣,学习数学缺少主动性,少动手解题。因此,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数学。 四、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随机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概率是研究随机现象规律的学科,它为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我依据课程标准确定以下重难点。 重点:事件的分类;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概率的稳定性;正确理解概率的定义。 难点:随机事件的概率的统计定义。 由于概念比较抽象,突破难点的重要途径是注重它们的实际意义,通过实例、实验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五、学法与教学用具: 1、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件加以注意、分析,结果可定性地分为三类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指导学生做简单易行的实验,让学生无意识地发现随机事件的某一结果发生的规律性; 2、教学用具:硬币,幻灯片,计算机及多媒体教学设备.

随机事件的概率知识点总结

随机事件的概率 一、事件 1.在条件S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件S的必然事件. 2.在条件S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件S的不可能事件. 3.在条件S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件S的随机事件. 二、概率和频率 1.用概率度量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能为我们决策提供关键性依据. 2.在相同条件S下重复n次试验,观察某一事件A是否出现,称n次试验中事件A出现 的次数n A为事件A出现的频数,称事件A出现的比例f n(A)=n A n 为事件A出现的频率. 3.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A,由于事件A发生的频率f n(A)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稳定于概率P(A),因此可以用频率f n(A)来估计概率P(A). 三、事件的关系与运算

四、概率的几个基本性质 1.概率的取值范围:0≤P(A)≤1. 2.必然事件的概率P(E)=1. 3.不可能事件的概率P(F)=0. 4.概率的加法公式: 如果事件A与事件B互斥,则P(A∪B)=P(A)+P(B). 5.对立事件的概率: 若事件A与事件B互为对立事件,则A∪B为必然事件.P(A∪B)=1,P(A)=1-P(B). 1.掷一枚均匀的硬币两次,事件M:一次正面朝上,一次反面朝上;事件N:至少一次正面朝上.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A.P(M)=1 3 P(N)= 1 2 B.P(M)=1 2 P(N)= 1 2 C.P(M)=1 3 P(N)= 3 4 D.P(M)=1 2 P(N)= 3 4 解析:选D 由条件知事件M包含:(正、反)、(反、正).事件N包含:(正、正)、(正、反)、(反、正). 故P(M)=1 2 ,P(N)= 3 4 . 2.(2012·)从装有5个红球和3个白球的口袋内任取3个球,那么互斥而不对立的事件是( ) A.至少有一个红球与都是红球 B.至少有一个红球与都是白球 C.至少有一个红球与至少有一个白球 D.恰有一个红球与恰有二个红球 解析:选D A中的两个事件不互斥,B中两事件互斥且对立,C中的两个事件不互斥,D

第1章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课后习题答案(高教出版社,浙江大学)

第1章 随机变量及其概率 1,写出下列试验的样本空间: (1) 连续投掷一颗骰子直至6个结果中有一个结果出现两次,记录 投掷的次数。 (2) 连续投掷一颗骰子直至6个结果中有一个结果接连出现两次, 记录投掷的次数。 (3) 连续投掷一枚硬币直至正面出现,观察正反面出现的情况。 (4) 抛一枚硬币,若出现H 则再抛一次;若出现T ,则再抛一颗骰 子,观察出现的各种结果。 解:(1)}7,6,5,4,3,2{=S ; (2)},4,3,2{ =S ;(3)},,,,{ TTTH TTH TH H S =;(4)}6,5,4,3,2,1,,{T T T T T T HT HH S =。 2,设B A ,是两个事件,已知,125.0)(,5.0)(,25.0)(===AB P B P A P ,求 )])([(),(),(),(___ ___ AB B A P AB P B A P B A P ??。 解:625.0)()()()(=-+=?AB P B P A P B A P , 375 .0)()(])[()(=-=-=AB P B P B A S P B A P , 875.0)(1)(___ --=AB P AB P , 5 .0)(625.0)])([()()])([()])([(___ =-=?-?=-?=?AB P AB B A P B A P AB S B A P AB B A P 3,在100,101,…,999这900个3位数中,任取一个3位数,求不包含数字1个概率。

解:在100,101,…,999这900个3位数中不包含数字1的3位数的个数为648998=??,所以所求得概率为 72 .0900 648= 4,在仅由数字0,1,2,3,4,5组成且每个数字之多出现一次的全体三位数中,任取一个三位数。(1)求该数是奇数的概率;(2)求该数大于330的概率。 解:仅由数字0,1,2,3,4,5组成且每个数字之多出现一次的全体三位数的个数有100455=??个。(1)该数是奇数的可能个数为 48 344=??个,所以出现奇数的概率为 48 .0100 48= (2)该数大于330的可能个数为48 454542=?+?+?,所以该数大于 330的概率为 48 .0100 48= 5,袋中有5只白球,4只红球,3只黑球,在其中任取4只,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4只中恰有2只白球,1只红球,1只黑球。 (2)4只中至少有2只红球。 (3)4只中没有白球。 解: (1)所求概率为 33 8412 1 3 1 42 5= C C C C ;

第1章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答案)

第1章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一.填空题 1. 向指定目标射三枪,以分别表示事件“第一、二、三枪击中目标”,试用表示以下各事件:(1)只击中一枪记为 123,,A A A 123,,A A A (2)三枪都未击中记为 (3)至少击中一枪记为 . 解1)123123123A A A A A A A A A ++ 2)123A A A 3)123A A A ∪∪ 或123 或123A A A Ω? 2. A,B,C 是三个随机事件,试用A,B,C 表示以下各事件的概率, 则1)A ,B ,C 中至少有一个发生的概率为 2)A ,B ,C 中都发生的概率为 3)A ,B ,C 都不发生的概率为 . 解1)()P A B C ∪∪ 2)()P ABC 3)()P ABC 3.(97-4-3)设A,B 是任意两个随机事件,则(()()()())P A B A B A B A B ∪∪∪∪= 解:由分配律() ()(()()()())(())(()))P A B A B A B A B P AA B AA B P BB P ∪∪∪∪=∪∪==?=0 4.(92-3-3)将C,C,E,E,I,N,S 等7个字母随机排成一行,那么恰好排成英文单词SCIENCE 的概率为 解:C 字母每个位置都有2种可能,其它事唯一确定的, 2!2!7!= 1 1260 5.(07-1,3,4-4)在( 0,1 )中随机地取2个数,则两数之差的绝对值小于1/2的概率为 解:12x y ?<,如图所示,1 141P ? = =34 . 6. (93-3-3) 一批产品共有10件正品,2件次品,每次取1件,现不放回抽取3次,则第2次取次品的概率 解:法1(抽签原理) 212=16 法2(排列问题),第2次取次品,第1,3次是剩下任取2个的排列: 21110121110××=××1 6 7. (97-1-3) 袋中有50个乒乓球,其中20个黄球,30个白球,今有2人依次随机从袋中各取一球,不放回,则第2个人取黄球的概率 . 解:法1:(抽签原理) 2050=2 5 法2:(排列问题,第2个人取黄球,第1个人从剩下的49个取一个) 20492 50495 ×=× 法3:(排列问题,第2个人取黄球,第1个人取黄球或白球) ()201930201920302 504950495 ×+×+×==×× (注:抽签原理最简,只跟中签数与总签数的比值有关,与抽取第几个无关;排列问题——分次完成) 8. (92-1-3) 已知()()()11 ()()(),0,41P A P B P C P AB P AC P BC === ===6 ,事件A,B,C 全不发生的概率为 解:()()()11 ()()(),0,,416 ()()(P A P B P C P AB P AC P BC ======∵ )00ABC AB P ABC P AB P ABC ?≤=∴=, ()()()()()()()11(1()1[]132416P ABC P A B C P A P B P C P AB P AC P BC P ABC =?∪∪=?++???+=?×?×=3 8

第一章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1. 1) {}01001,,,.n n n n Ω=L 2) {}{}10,11,12,13,,10.n n Z n Ω==∈≥L 3) 以"'',''"+-分别表示正品和次品,并以""-+--表示检查的四个产品依次为次品,正品,次品,次品。写下检查四个产品所有可能的结果S ,根据条件可得样本空间Ω。 , ,,,,,,,, ,,,,,,,,,,,,,,,. , ,,,S ++--++-++++-+++++---+--++-+-+-++?? =? ?-+---+-+-++--+++-------+--+---++??++--++-++++-+++++--+-+-+-++?? Ω=? ?-+---+-+-++--+++--?? 4) {}22(,)1.x y x y Ω=+< 2. 1) ()A B C ABC --=, 2) ()AB C ABC -=, 3) A B C A B C ++=U U , 4) ABC , 5) ()A B C ABC Ω-++=, 6) ()AB BC AC AB BC AC Ω-++=++, 7) ()ABC A B C Ω-=U U , 8) AB AC BC ++. 3. 解:由两个事件和的概率公式()()()()P A B P A P B P AB +=+-,知道 ()()()() 1.3(),P AB P A P B P A B P A B =+-+=-+ 又因为()(),P AB P A ≤ 所以 (1)当()()0.7P A B P B +==时,()P AB 取到最大值0.6。 (2)当()1P A B +=时,()P AB 取到最小值0.3。 4. 解:依题意所求为()P A B C ++,所以 ()()()()()()()() 1111 000(0()()0)44485.8 P A B C P A P B P C P AB P AC P BC P ABC P ABC P BC ++=++---+=++---+≤≤==Q 5. 解:依题意, ()()() () ()()()() ()()()() ()()0.70.5 0.25. ()()()0.70.60.5 P B A B P BA P B A B P A B P A B P BA BA BA A P A P B P AB P A P BA P A P B P AB ++= = ++=+=+---= ==+-+-Q 6. 解:由条件概率公式得到111()1()()(),(),34 12()2 P AB P AB P A P B A P B P A B ==?=== 所以1 111 ()()()().4 6123 P A B P A P B P AB +=+-=+-= 7. 解: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教案(精)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及概率的统计定义,并了解实际生活中的随机现象,能用概率的知识初步解释这些现象 2、能力目标: 通过自主探究,动手实践的方法使学生理解相关概念,使学生学会主动探究问题,自主实践,分析问题,总结问题。 3、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概率统计定义。 难点:认识频率与概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试验1:扔钥匙,钥匙下落。 试验2:掷色子,数字几朝上。 讨论:下列事件能否发生? (1)“导体通电时,发热”---------------必然发生(2)“抛一石块,下 落”---------------必然发生 (3)“在常温下,铁熔化” -------------不可能发生 (4)“某人射击一次,中靶” -----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5)“掷一枚硬币,国徽朝上” -----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6)“在标准大气压下且温度低于0℃时,冰融化” ---不可能发生思考: 1、“结果”是否发生与“一定条件”有无直接关系? 2、按事件发生的结果,事件可以如何来分类? 二、新授: (一)随机事件: 定义1、在一定条件下必然要发生的事件叫必然事件。 定义2、在一定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叫不可能事件。 定义3、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随机事件。 例1、指出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还是随机事件: (1)扬中明年1月1日刮西北风; x (2)当x是实数时,20 (3)手电筒的电池没电,灯泡发亮; (4)一个电影院某天的上座率超过50%。 (5)从分别标有1,2,3,4,5,6,7,8,9,10的10张号签中任取一张,得到4号签。讨论:各举一个你生活或学习中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例子 做一做:(投币实验)抛掷一枚硬币,观察它落地时哪一面朝上?(两人一组) 1.你的结果和其他同学一致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2.重复试验10次并记录结果(正面朝上的次数)。(一人试验,一人记录)

《随机事件的概率》说课稿

《随机事件的概率》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随机事件的概率》是人教版数学必修3中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随机事件的概率》主要研究事件的分类,概率的意义及其基本性质。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不确定事件,而概率正是研究不确定事件的一门学科。它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它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得以提高,而本节课所涉及的不确定性与稳定性、随机性与规律性也突出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了概率初步,对频率与概率的关系有一定的认识,但他们还不能很好地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学生很不喜欢概念课,觉得概念课总是枯燥无味的;高二学生思维活跃、成熟,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积极性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 (2)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 2、能力目标: (1)通过动手试验,体会随机事件发生的随机性和规律性; (2)在试验、探究和讨论过程中理解概率与频率的区别和联系,学会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思想方

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试验、观察、归纳和总结的技能, 培育学生团结协作探究、合作交流表达的团队意识。 4、重点、难点: 重点:事件的分类;理解概率与频率的区别和联系 难点:理解随机事件的概率的统计定义。 四、教法学法分析: 1、在教法上,因为分组实验是本节课最重要的环节,所以,我们采用“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借 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2、在学法上,先学后教,以学生动手为中心,以探究、试验为主线, 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法”进行学习。 五、教学程序:

随机事件与概率 考研试题

第一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 一、填空题 1.(1990年数学一)设随机事件A ,B 及其和事件A B 的概率分别是0.4,0.3和0.6若B 表示B 的对立事件,那么积事件AB 的概率P AB () =_________. 【解题分析】要求P AB ()时,一般应想到AB A B A AB =-=-,这是事件的差与事件的积之间常见的转化关系,AB A ?而,所以有, () ()()P AB P A P AB =-,这时只需要求出 ()P AB 即可. 解: ()()()()P A B P A P B P AB =+- , 又 () ()()P AB P AB P A +=, 所以 () ()()0.60.30.3P AB P A B P B =-=-= . 本题用文氏图考虑求解思路更为直观,见图10-1. 图10-1 注:本题()0.4P A =是多余的. 2.(1991年数学四)设A ,B 为随机事件,()0.7,P A =()0.3P A B -=,则 () P AB =________. 【解题分析】 要求() P AB ,由于AB AB 与是对立事件,只要求出()P AB 即可.利用关系A B A AB -=-,()()()P A B P A P AB -=-,可得()P AB . 解:由题设()()() 0.7,0.3P A P A B P AB =-==, 利用公式 AB AB A +=,知 ()()()0.70.30.4P AB P A P AB =-=-=, 故 () ()110.40.6P AB P AB =-=-=. 本题也可利用图10-1考虑求解思路. 3.(2000年数学一)设两个相互独立的事件A 和B 都不发生的概率为1 9 ,A 发生B 不发生的概率与B 发生A 不发生的概率相等,则()P A =________.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知识点总结)Word版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一、随机事件 1、必然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会发生的事件叫作必然事件. 2、不可能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作不可能事件. 3、随机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作随机事件,一般用大写字母A,B,C来表示随机事件. 4、确定事件 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相对于随机事件的确定事件. 5、试验 为了探索随机现象发生的规律,就要对随机现象进行观察或模拟,这种观察或模拟的过程就叫作试验. 【注】(1)在一定条件下,某种现象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事先并不能判断将出现哪种结果,这种现象就叫作随机现象. 应当注意的是,随机现象绝不是杂乱无章的现象,这里的“随机”有两方面意思:①这种现象的结果不确定,发生之前不能预言;②这种现象的结果带有偶然性. 虽然随机现象的结果不确定,带有某种偶然性,但是这种现象的各种可能结果在数量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规律性,我们称这种规律性为统计规律性. 统计和概率就是从量的侧面去研究和揭示随机现象的这种规律性,从而实现随机性和确定性之间矛盾的统一.

(2)必然事件与不可能事件反映的是在一定条件下的确定性现象,而随机事件反映的则是在一定条件下的随机现象. (3)随机试验满足的条件:可以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进行;所有结果都是明确可知的,但不止一个;每一次试验的结果是可能结果中的一个,但不确定是哪一个. 随机事件也可以简称为事件,但有时为了叙述的简洁性,也可能包含不可能事件和必然事件. 二、基本事件空间 1、基本事件 在试验中不能再分的最简单的随机事件,而其他事件都可以用它们进行描述,这样的事件称为基本事件. 2、基本事件空间 所有基本事件构成的集合称为基本事件空间,常用大写字母Ω来表示,Ω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是一个基本事件,并且Ω中包含了所有的基本事件. 【注】基本事件是试验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的最小单位,它不能再分,其他的事件都可以用这些基本事件来表示;在写一个试验的基本事件空间时,应注意每个基本事件是否与顺序有关系;基本事件空间包含了所有的基本事件,在写时应注意不重复、不遗漏. 三、频率与概率 1、频数与频率 在相同条件S 下进行了n 次试验,观察某一事件A 是否出现,则称在n 次试验中事件A 出现的次数A n 为事件A 出现的频数;事件A 出现的比例()A n n f A n =为事件A 出现的频率.

习题一 随机事件与概率计算

习题一随机事件与概率计算 1.写出下列随机试验的样本空间:; (1)抛三枚硬币; (2)抛三颗骰子; (3)连续抛一枚硬币,直至出现正面为止; (4)在某十字路口,一小时内通过的机动车辆数。 2.在抛三枚硬币的试验中写出下列事件的集合表示: A=“至少出现一个正面”; B=“最多出现一个正面”; C=“恰好出现一个正面”; D =“出现三面相同”。 3.对飞机进行两次射击,每次射一次弹,设A={恰有一弹击中飞机},B={至少有一弹击中飞机},C={两弹都击中飞机},D={两弹都没击中飞机}。又设随机变量X为击中飞机的次数,试用X表示事件A,B,C,D。进一步问A,B,C,D中哪些是互不相容的事件?哪些是对立的事件? 4.试问下列命题是否成立? (1)A—(B—C)=(A—B)∪C; (2)若AB≠?且C A ,则BC=?; (3)(A∪B)—B=A; (4)(A—B)∪B=A。 5.抛两枚硬币,求至少出现一个正面的概率。 6.任取两个正整数,求它们的和为偶数的概率。 7.掷两颗骰子,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点数之和为7; (2)点数之和不超过5;

(3)两个点数中一个恰是另一个的两倍。 8.从一副52张的扑克牌中任取4张,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全是黑桃; (2)同花; (3)没有两张同一花色; (4)同色。 9.设5个产品中3个合格品、2个不合格品。从中不返回地任取2个,求取出的2个全是合格品、仅有一个合格品和没有合格品的概率各为多少? 10.从n个数1,2,……,n中任取2个,问其中一个小于k(1

(完整word版)第一章_随机事件及其概率习题

第一章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习题一 一、填空题 1.设样本空间}20|{≤≤=Ωx x ,事件}2341|{ },121| {<≤=≤<=x x B x x A ,则B A Y 1 3{|0}{|2}42x x x x =≤<≤≤U , B A 113{|}{|1}422 x x x x =≤≤<

概率论第一章随机事件及其概率答案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练习题 系 专业 班 姓名 学号 第一章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一) 一.选择题 1.对掷一粒骰子的试验,在概率论中将“出现奇数点”称为 [ C ] (A )不可能事件 (B )必然事件 (C )随机事件 (D )样本事件 2.下面各组事件中,互为对立事件的有 [ B ] (A )1A ={抽到的三个产品全是合格品} 2A ={抽到的三个产品全是废品} (B )1B ={抽到的三个产品全是合格品} 2B ={抽到的三个产品中至少有一个废品} (C )1C ={抽到的三个产品中合格品不少于2个} 2C ={抽到的三个产品中废品不多于2个} (D )1D ={抽到的三个产品中有2个合格品} 2D ={抽到的三个产品中有2个废品} 3.下列事件与事件A B -不等价的是 [ C ] (A )A AB - (B )()A B B ?- (C )AB (D )AB 4.甲、乙两人进行射击,A 、B 分别表示甲、乙射中目标,则A B ?表示 [ C ] (A )二人都没射中 (B )二人都射中 (C )二人没有都射着 (D )至少一个射中 5.以A 表示事件“甲种产品畅销,乙种产品滞销”,则其对应事件A 为. [ D ] (A )“甲种产品滞销,乙种产品畅销”; (B )“甲、乙两种产品均畅销”; (C )“甲种产品滞销”; (D )“甲种产品滞销或乙种产品畅销 6.设{|},{|02},{|13}x x A x x B x x Ω=-∞<<+∞=≤<=≤<,则AB 表示 [ A ] (A ){|01}x x ≤< (B ){|01}x x << (C ){|12}x x ≤< (D ){|0}{|1}x x x x -∞<

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

版块一:事件及样本空间 1.必然现象与随机现象 必然现象是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某种结果的现象; 随机现象是在相同条件下,很难预料哪一种结果会出现的现象. 2.试验:我们把观察随机现象或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的实验统称为试验,把观察结果或实验的结果称为试验的结果. 一次试验是指事件的条件实现一次. 在同样的条件下重复进行试验时,始终不会发生的结果,称为不可能事件; 在每次试验中一定会发生的结果,称为必然事件; 在试验中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结果称为随机事件. 通常用大写英文字母A B C ,,,来表示随机事件,简称为事件. 3.基本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可以用来描绘其它事件的,不能再分的最简单的随机事件,称为基本事件.它包含所有可能发生的基本结果. 所有基本事件构成的集合称为基本事件空间,常用Ω表示. 版块二: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 1.如果事件A B ,同时发生,我们记作A B ,简记为AB ; 2.一般地,对于两个事件A B ,, 如果有()()()P AB P A P B =,就称事件A 与B 相互独立,简称A 与B 独立.当事件A 与B 独立时,事件A 与B ,A 与B ,A 与B 都是相互独立的. 3.概率的统计定义 一般地,在n 次重复进行的试验中,事件A 发生的频率m n ,当n 很大时,总是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随着n 的增加,摆动幅度越来越小,这时知识内容 板块二.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

就把这个常数叫做事件A 的概率,记为()P A . 从概率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随机事件的概率()P A 满足:0()1P A ≤≤. 当A 是必然事件时,()1P A =,当A 是不可能事件时,()0P A =. 4.互斥事件与事件的并 互斥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叫做互斥事件,或称互不相容事件. 由事件A 和事件B 至少有一个发生(即A 发生,或B 发生,或A B ,都发生)所构成的事件C ,称为事件A 与B 的并(或和),记作C A B =. 若C A B =,则若C 发生,则A 、B 中至少有一个发生,事件A B 是由事件A 或B 所包含的基本事件组成的集合. 5.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 若A 、B 是互斥事件,有()()()P A B P A P B =+ 若事件12n A A A ,,,两两互斥(彼此互斥),有 1212()()()()n n P A A A P A P A P A =+++. 事件“12n A A A ”发生是指事件12n A A A ,,,中至少有一个发生. 6.互为对立事件 不能同时发生且必有一个发生的两个事件叫做互为对立事件.事件A 的对立事件记作A . 有()1()P A P A =-. <教师备案> 1.概率中的“事件”是指“随机试验的结果”,与通常所说的事件不同.基本事件空间是指一次试验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基本结果.有时我们提到事件或随机事件,也包含不可能事件和必然事件,将其作为随机事件的特例,需要根据情况作出判断. 2.概率可以通过频率来“测量”,或者说是频率的一个近似,此处概率的定义叫做概率的统计定义.在实践中,很多时候采用这种方法求事件的概率. 随机事件的频率是指事件发生的次数与试验总次数的比值,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总是在某个常数附近摆,且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这个常数叫做这个随机事件的概率.概率可以看成频率在理论上的期望值,它从数量上反映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频率在大量重复试验的前提下可近似地看作这个事件的概率. 3.基本事件一定是两两互斥的,它是互斥事件的特殊情形. 主要方法: 解决概率问题要注意“四个步骤,一个结合”: 求概率的步骤是:

《事件的概率》资料:随机事件的概率知识点总结

随机事件的概率知识点总结 事件的分类 1、确定事件 必然发生的事件:当A 是必然发生的事件时,P (A )=1 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当A 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件时,P (A )=0 2、随机事件:当A 是可能发生的事件时,0<P (A )<1 概率的意义 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如果事件A 发生的频率m n 会稳定在某个常数p 附近 那么这个常数p 就叫做事件A 的概率。 概率的表示方法 一般地,事件用英文大写字母A ,B ,C ,…,表示事件A 的概率p ,可记为P (A )=P 概率的求解方法 1.利用频率估算法:大量重复试验中,事件A 发生的频率 m n 会稳定在某个常数p 附近,那么这个常数p 就叫做事件A 的概率(有些时候用计算出A发生的所有频率的平均值作为其概率). 2.狭义定义法: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有n 种可能的结果,并且它们发生的可能性都相等,考察事件A 包含其中的m 中结果,那么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P (A )= n m 3.列表法:当一次试验要设计两个因素,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多时,为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采用列表法.其中一个因素作为行标,另一个因素作为列标. 特别注意放回去与不放回去的列表法的不同.如:一只箱子中有三张卡片,上面分别是数字1、2、3,第一抽出一张后再放回去再抽第二次,两次抽到数字为数字1和2或者2和1的概率是多少?若不放回去,两次抽到数字为数字1和2或者2和1的概率是多少? 放回去P (1和2)=9 2不放回去P (1和2)=62

4.树状图法:当一次试验要设计三个或更多的因素时,用列表法就不方便了,为了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采用树状图法求概率. 注意:求概率的一个重要技巧:求某一事件的概率较难时,可先求其余事件的概率或考虑其反面的概率再用1减——即正难则反易. 概率的实际意义 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即计算其概率.一方面要评判一些游戏规则对参与游戏者是否公平,就是要看各事件发生概率.另一方面通过对概率的学习让我们更加理智的对待一些买彩票抽奖活动. (3,3) (3,2) (3,1) 3 (2,3)(2,2)(2,1)2(1,3)(1,2)(1,1)1第一次 结果3 2 1 第二次(3,2) (3,1) 3 (2,3) (2,1)2(1,3)(1,2) 1第一次 结果3 2 1第二次

数学随机事件与概率知识点归纳

数学随机事件与概率知识点归纳 一、随机事件 主要掌握好(三四五) (1)事件的三种运算:并(和)、交(积)、差;注意差A-B可以表示成A与B的逆的积。 (2)四种运算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德莫根律。 (3)事件的五种关系:包含、相等、互斥(互不相容)、对立、相互独立。 二、概率定义 (1)统计定义:频率稳定在一个数附近,这个数称为事件的概率; (2)古典定义:要求样本空间只有有限个基本事件,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则事件A所含基本事件个数与样本空间所含基本事件个数的比称为事件的古典概率; (3)几何概率:样本空间中的元素有无穷多个,每个元素出现的可能性相等,则可以将样本空间看成一个几何图形,事件A看成这个图形的子集,它的概率通过子集图形的大小与样本空间图形的大小的比来计算; (4)公理化定义:满足三条公理的任何从样本空间的子集集合到[0,1]的映射。 三、概率性质与公式 (1)加法公式:P(A+B)=p(A)+P(B)-P(AB),特别地,如果A与B互不相容,则P(A+B)=P(A)+P(B); (2)差:P(A-B)=P(A)-P(AB),特别地,如果B包含于A,则 P(A-B)=P(A)-P(B); (3)乘法公式:P(AB)=P(A)P(B|A)或P(AB)=P(A|B)P(B),特别地,如果A与B相互独立,则P(AB)=P(A)P(B); (4)全概率公式:P(B)=∑P(Ai)P(B|Ai).它是由因求果, 贝叶斯公式:P(Aj|B)=P(Aj)P(B|Aj)/∑P(Ai)P(B|Ai).它是由果索因;

如果一个事件B可以在多种情形(原因)A1,A2,....,An下发生,则用全概率公式求B发生的概率;如果事件B已经发生,要求它是由Aj引起的概率,则用贝叶斯公式. (5)二项概率公式:Pn(k)=C(n,k)p^k(1-p)^(n-k),k=0,1,2,....,n. 当一个问题可以看成n重贝努力试验(三个条件:n次重复,每次只有A与A的逆可能发生,各次试验结果相互独立)时,要考虑二项概率公式.

第1讲 随机事件的概率

第1讲随机事件的概率 【2013年高考会这样考】 1.随机事件的概率在高考中多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考查,也时常在解答题中出现,应用题也是常考题型,并且常与统计知识放在一块考查. 2.借助古典概型考查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的概率求法. 【复习指导】 随机事件的概率常与古典概型、互斥、对立事件、统计等相结合进行综合考查,对事件类型的准确判断和对概率运算公式的熟练掌握是解题的基础,因此,复习时要通过练习不断强化对事件类型的理解和公式的掌握,弄清各事件类型的特点与本质区别,准确判断事件的类型是解题的关键. 1.随机事件和确定事件 (1)在条件S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件S的必然事件. (2)在条件S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件S的不可能事件. (3)必然事件与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确定事件. (4)在条件S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做随机事件. (5)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统称为事件,一般用大写字母A,B,C…表示. 2.频率与概率 (1)在相同的条件S下重复n次试验,观察某一事件A是否出现,称n次试验中事件A出现的次数 n A为事件A出现的频数,称事件A出现的比例f n(A)=n A n为事件A出现的频率. (2)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A,如果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发生的频率f n(A)稳定在某个常数上,把这个常数记作P(A),称为事件A的概率,简称为A的概率. 3.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 (1)互斥事件:若A∩B为不可能事件(A∩B=?),则称事件A与事件B互斥,其含义是:事件A与事件B在任何一次试验中不会同时发生. (2)对立事件:若A∩B为不可能事件,而A∪B为必然事件,那么事件A与事件B互为对立事件,其含义是:事件A与事件B在任何一次试验中有且仅有一个发生. 4.概率的几个基本性质 (1)概率的取值范围:0≤P(A)≤1. (2)必然事件的概率:P(A)=1. (3)不可能事件的概率:P(A)=0. (4)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

习题1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习题一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一、填空题 1.设随机试验E 对应的样本空间S ,与其任何事件不相容的事件为φ,而与其任何事件相互独立的事件为φP (A|B )=1, 则A 、B 两事件的关系为 A=B ;设E 为等可能型试验,且S 包含 10 个样本点,则按古典概率的定义其任一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为 0.1 。 2.若A 表示某甲得100分的事件,B 表示某乙得100分的事件,则 (1)A 表示 甲未得100分的事件; (2)A B ?表示 甲乙至少有一人得100分的事件; (3)AB 表示 甲乙都得100的事件; (4)AB 表示 甲得100分,但乙未得100分的事件; (5)AB 表示 甲乙都没得100分的事件; (6)AB 表示 甲乙不都得100分的事件; 3.若事件,,A B C 相互独立,则()P A B C ??= ()()()()()()()()()()P A P B P C P A P B P A P C P B P C P A P B P C ++---+。 4.若事件,A B 相互独立,且()0.5,()0.25,P A P B ==则 ()P A B ?=0.625。 5.设111()()(),()()(),(),4816 P A P B P C P AB P AC P BC P ABC =======则 ()P A B C ??=167;()P ABC =169 ;(,,)P A B C =至多发生一个43;(,,P A B C =恰好发生一个)163 ;(|)P A A B C ??=74。 6.袋中有 50 个乒乓球,其中 20 个是黄球,30 个白球,今有两人依次随机地从袋中各取1球,取后不放回,则第二个人取得黄球的概率是 0.4 。 7.将 C ,C ,E ,E ,I,N,S 七个字母随机地排成一行,则恰好排成英文单词 SCIENCE 的概率为11260 。 8.10 件产品有 4 件次品,现逐个进行检查,则不连续出现 2 个次品的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