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维度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观课维度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观课维度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观课维度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课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场所。如果没有明晰的目标、充分的准备,听评课行为将会陷入一种粗糙的、评主观印象甚至评个人好恶的判断。所以,我们必须对课堂观察提出一些明确的、可观察的、可记录的、可解释的观察点,作为我们评议的支点。要寻找这些支点,就必须对课堂进行解构,从源头上把握课堂的观察点。课堂观察维度就是从这个层面上提出来的。

1、在听评课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观察哪些问题

(1)学生在课堂中是怎样学习的是否有效

(2)教师是如何教的哪些主要行为是适当的

(3)这堂课是什么课学科性表现在哪里

(4)我在该课堂呆了45分钟我的整体感受如何

2、课堂观察维度:

(1)学生学习;(2)教师教学;(3)课程性质;(4)课堂文化。

3、视角与观察点:

有了观察维度,还必须给每个维度确定视角和观察点,以便听评课者通过这些观察点的行为,来解释课堂行为,进而站在证据的角度对课堂进行诊断。

我最关注的:学生学习

我分别从五个视分析的,

1、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

(2)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做了准备

(3)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

2、倾听

(1)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

(2)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发言

(3)倾听时,学生有那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

3、互动

(1)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

(2)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3)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4)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5)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

4、自主

(1)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

(2)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3)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

(4)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

5、达成

(1)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2)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3)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

课堂教学目标“四个要素”和“三个维度”

F o r p e s n a u s e o n y s u d y a n d r e s a c h n o f r c m me r c a u s e 课堂教学目标“四个要素”和“三个维度” 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这方面,我们研究得还真是很不够。我们制定教学目标常常没有自己的思考,往往将教学参考用书上的“教学要求” 一抄了之,“教学目标”的制定便“大功告成”了。如果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不甚了了,教学活动中自然也就没有了“灵魂”,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容易迷失“方向”。 一、课堂教学目标“四个要素” 规范的课堂教学目标应该包含下列四个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1.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2.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否则就无法评价。 3.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 4.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二、课堂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 教学目标是依据课程目标设计的,课程目标应贯穿和体现于教学目标之中,因此教学目标的内容范围与课程目标应该是一致的,具体可分为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和技能目标,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即学生通过学习所要达到的结果,又叫结果性目标。这 种目标一般有三个层次的要求:学懂、学会、能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如何获取知识和技能的程序和具体做法,是过程中的目标, 又叫程序性目标。这种目标强调三个过程:做中学、学中做、反思。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学生对过程或结果的体验后的倾向和感受,是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主观经 验,又叫体验性目标。他的层次有认同、体会、内化三个层次。 知识与技能目标是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基础;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载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其他目标有重要的促进和优化作用。 新课程提出了三维的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的教师认为,这三维的课程目标只是个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多大用处,所以不必堂堂呈现,堂堂落实。 其实三维的课程目标不是三个目标,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如同一个立方体都有长、宽、高三个维度—样,课程目标也有三个维度:学生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能都要运用—定的方法,不管是好方法还是不好的方法;都要经历一个过程,不管是主动探究还是消极接受。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总会伴随一定的情感和态度,不管是积极的情感还是消极的情感,不管是敷衍的态度还是认真的态度;总会有一定的价值取向,不管是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所以说,三维的课程目标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而不是独立的三个目标。 对于“知识与技能”我们并不陌生,过去我们一直强调的“双基”教学,就是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知识与技能”,与过去教学大纲指导下的“知识与技能”没有多大差别。其实在过去的教学中也客观存在。所谓“过程与方法”就是指学生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也有“过程与方法”的问题,教师采取灌输式的方法,学生就采取被动接受的方法学习,整个学习的过程学生只是机械记忆,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更谈不上与社会现实和自己的生活体验相结合。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更是客观存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伴随一定的情态和态度,或充满兴趣,或感觉乏味:或积极参与,或消极接受。这都是情感和态度问题。价值观也是客观存在的。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总会产生一定的价值倾向,如对同一件事物,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价值判断和内化。 总之,三维的课程目标是客观存在的,而过去我们往往只重视“知识和技能”目标,而对于“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没有重视。课程目标越具体,越便于操作。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的,什么时候都不能忽视,要防止淡化知识的现象。情感是客观存在的,但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现在的问题是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真正的情感发生,像是在表演。情由心生,情要动心,只有心动了才会产生真实的情感。 我认为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应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根据课程总目标确定一节课的具体目标,具体的教学目标要从课标出发;第二,认真研读教材,了解教材的呈现方式,深入理解分析教材安排,根据所使用的教材来确定教学目标;第三,了解学生特点,知道学生已具备的知识与本节教材的关系,学生要经历什么

语文评课的三个维度

语文评课的三个维度 ——萍乡语文评课活动中的发言 按:3月6-8日,在萍乡实验学校进行了3天的语文交流活动。期间听课4节,上课2节,一场题为《我的作文教学主张》和一场《把语文还给学生》的讲座。3天内感受友情温暖的同时,感受更多的是精神收获。整理一下当时评课的发言要点,仅留痕迹。 尊敬的文校长、赵校长和庞校长,尊敬的各位同仁,特别是尊敬的放弃过节和周末来交流的各位女同仁,大家好。 结合我对语文的和对语文课的理解,对今天听到的4节语文课谈谈我自己的看法,仅代表我的观点,希望能给朋友们有些益处。 首先,我觉得语文评课需要把握三个基本的维度:教学内容、学生发展和教学过程或者叫教学艺术。 这三个维度顺序不能颠倒,也就是说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教学内容是第一位的,它是体现学科特征和教育指向的重要的点。如果这个环节出了问题,就可能失却了语文,当然也就失去了教育的可能。第二个维度是教学的落脚点,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不能让学生的语文能力或者思维品质得到提升,这样的教学是没有意义的。最后才是教学艺术,教学艺术或者教学手段、教学程式,是教学内容由此指向学生发

展的。它是最不重要的一点,却是目前很多语文研究者最关注的一个点,所以语文教学就一直在误区里折腾着。 现在我来谈谈,语文教学的内容确定。 都知道从语文教学内容角度来评课,我们怎么去界定是否语文教学内容出了问题。我认为需要从三个方面来衡量。 1.上课过程在文本里停留的时间。 2.教学内容中有没有语文知识的落实。 3.教学内容中没有对语文学科情感的提升。 如果一节语文课在文本中停留的时间过短,那是不正常的。 例如今天的语文课,就出现了在文本中停留时间过短的情况。40分钟的课堂,在文本中的时间不到20分钟。那么这短短的不到20分钟怎么可以让学生沉浸在语文中,涵咏出文字的美丽。甚至连文章写了什么都还没懂。几分钟都没有就过去,就开始了拓展延伸,就开始了课堂表演等花样。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课堂延伸都是有机的生成性东西,它不是强加的延伸。它是自然的生成性,这个生成是由课堂延伸出来的课堂的宽度和深度。课堂的表演不是课堂应该设置的环节,它是课堂里需要通过直观的形式让学生感受文本内容的时候才可以出现的。需要是第一要素,而不是表演是第一要素。表演是服务理解的,而不是表演是体现课堂手段丰富的。

课堂教学方案观察的四个维度

观课议课——课堂教学观察的四个维度观课议课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交流和扬长避短,以改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高的一种教研活动。 观课即课堂观察,是指教师或研究者凭借眼、耳、手、脑等自身的感官及相关的辅助工具(观察量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地(或间接地)从课堂情景中获取信息资料,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学习、评价及研究教育教学的过程。 议课即课堂评价,对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与执教教师展开对话、平等交流,反思自己教学,促进相互成长的过程。其中包含了课堂诊断过程,所以,观课议课实际上就是课堂观察、诊断与评价,中心环节包括课前会议、课堂观察、课后评议三个阶段。 要观察课堂,首先必须解构课堂。课堂涉及的因素很多.需要有一个简明、科学的观察框架作为具体观察的“抓手”或“支架”.否则将使观察陷入随意、散乱。课堂主要由学生、教师、课程及课堂文化构成,因此,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四个维度来构建一个课堂观察的框架。观课教师可以在课堂观察的四个维度(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中,分析每一个维度,找出其中核心的且可观察的属性,并将这些属性确立为视角。每个维度由5个视角构成,共有20个视角,每个视角由3~5个观察点组成,共68个点。它的呈现形式,不再用评语的形式,而是用问题的形式,旨在引领教师去思考而不是评价课堂。下面我们从课堂观察框架来分析一下课堂教学的四个维度。 一、学生学习

学生学习维度主要关注怎么学或学得怎样的问题,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是课堂学习的积极参与者、主动建构者,学生的有效学习是课堂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学生学习维度有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五个视角。每个视角有3或5个观察点。选取互动视角中的一个观察点:在学生学习的过程有哪些互动的行为?来举例说明通过师师互动生生互动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互动行为是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手段。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就要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通过多边的互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从互动的对象看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人与环境的互动。从互动的形态看有行为的互动,语言的互动,思维的互动,情感的互动,从互动的组织形式看,有同桌的主动,小组的互动,班集体的互动。一切的互动,形成了多边的、主体的、动态的活动。 因此,从学生学习维度的视角来看,我们可以看出,在观课时,观课者应多关注在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学习状态、思维表现、学习习惯、学习行为、课堂气氛、学习效果等要素。在仪课时,要看学生能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是否体验、感受,经历英语学习过程;能否在学习活动中学会了什么,学生在课堂中学会什么?得到哪些有助于自身发展的能力;能否在

听评课老师必知的四个维度、20个观察视角、68个观察点

听评课老师必知的 四个维度、20个观察视角、68个观察点维度一:学生学习。 观察视角: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 维度二:教师教学。 观察视角::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 维度三:课程性质。 观察视角: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 维度四:课堂文化。 观察视角: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 维度一:学生学习 视角——观察点举例 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 2、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 3、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 倾听 4、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 5、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 6、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 互动

7、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8、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9、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10、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11、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自主 12、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 13、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14、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 15、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 达成 16、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17、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 18、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 维度二:教师教学 视角——观察点举例 环节 19、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20、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 21、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 呈示

课堂教学观察的四个维度

观课议课一一课堂教学观察的四个维度 观课议课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交流和扬长避短,以改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高的一种教研活动。 观课即课堂观察,是指教师或研究者凭借眼、耳、手、脑等自身的感官及相关的辅助工具(观察量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地(或间接地)从课堂情景中获取信息资料,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学习、评价及研究教育教学的过程。 议课即课堂评价,对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与执教教师展开对话、平等交流,反思自己教学,促进相互成长的过程。其中包含了课堂诊断过程,所以,观课议课实际上就是课堂观察、诊断与评价,中心环节包括课前会议、课堂观察、课后评议三个阶段。 要观察课堂,首先必须解构课堂。课堂涉及的因素很多?需要有一个简明、科学的观察框架作为具体观察的“抓手”或“支架”?否则将使观察陷入随意、散乱。课堂主要由学生、教师、课程及课堂文化构成,因此,从学生学习、教师 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四个维度来构建一个课堂观察的框架。观课教师可以 在课堂观察的四个维度(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中,分析每一个维度,找出其中核心的且可观察的属性,并将这些属性确立为视角。每个维度由5个视角构成,共有20个视角,每个视角由3?5个观察点组成,共68个点。它的呈现形式,不再用评语的形式,而是用问题的形式,旨在引领教师去思考而不是评价课堂。下面我们从课堂观察框架来分析一下课堂教学的四个维度。 一、学生学习

学生学习维度主要关注怎么学或学得怎样的问题,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 体,他们是课堂学习的积极参与者、主动建构者,学生的有效学习是课堂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学生学习维度有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五个视角。每个视角有3 或5个观察点。选取互动视角中的一个观察点:在学生学习的过程有哪些互动的行为?来举例说明通过师师互动生生互动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互动行为是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手段。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就要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通过多边的互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从互动的对象看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人与环境的互动。从互动的形态看有行为的互动,语言的互动,思维的互动,情感的互动,从互动的组织形式看,有同桌的主动,小组的互动,班集体的互动。一切的互动,形成了多边的、主体的、动态的活动。 因此,从学生学习维度的视角来看,我们可以看出,在观课时,观课者应多关注在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学习状态、思维表现、学习习惯、学习行为、课堂气氛、学习效果等要素。在仪课时,要看学生能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是否体验、感受,经历英语学习过程;能否在学习活动中学会了什么,学生在课堂中学会什么?得到哪些有助于自身发展的能力;能否在学

课堂观察视角

课堂观察框架 ——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 (4个维度,20个视角,68个观察点) 课程性质: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课堂文化: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学生学习: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教师教学: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课堂观察框架示意图

教师如何利用课堂观察框架 课堂观察框架将课堂分解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课堂文化4个维度,每个维度由5个视角构成,例如,学生学习维度包括: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这5个视角,每个视角由3至5个观察点组成,合计68个点,例如,学生学习维度的达成视角就由3个观察点组成,它们分别是:①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②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③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这些观察点不再以评价标准的方式出现,而是以问题的方式呈现,旨在引领教师思考某个视角的属性。

第一,课堂观察框架为教师理解课堂提供了一个支架。如果让教师们描述课堂是什么,对大多数老师而言是一个很难的问题。事实上,不能描述课堂的构成,当然也就难以理解课堂,难以真正做到有效教/学,难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或风格。课堂观察框架的观察点为老师立足于“点”来思考课堂提供了支持,而68个点,20个视角,4个维度的综合又避免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为老师从“面”上理解课堂提供了支持,所以,课堂观察框架从“点”和“面”出发引领教师理解课堂、反思课堂、改进课堂,提升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和专业发展的品质。 第二,课堂观察框架为教师选择观察点、选择/开发观察工具提供了参照体系。我们发现,每次确定观察主题内容时,常常令老师们颇费周折。在开展课堂观察的初期,教师们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阅读观察框架中每个维度的“观察视角”和“观察点”,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中确定自己的观察点。在比较熟悉课堂观察后,教师们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从观察框架中寻找相关的观察维度、视角和点,设计自己的观察点。在主题式观察中,观察框架的架构体系为分析观察主题的属性提供了良好的分析思路。观察点确定后,可以根据观察框架的架构体系选择或设计观察工具,如量表、记录单、调查问卷等,选择合作观察的伙伴,商讨分工合作的观察内容,研讨双方观察的规则等。在实际的操作中,根据《课堂观察框架》选择观察点时,可以根据需要形成“一人一点,多人一点,一人多点,多人一点”的观察模式。(吴江林、林荣凑)

教师听评课的四个维度

教师听评课的四个维度,20个视角、68个观察点维度一:学生学习。 观察视角: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 维度二:教师教学。 观察视角::环节/呈示/对话/指导 维度三:课程性质。 观察视角: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 维度四:课堂文化。 观察视角: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 崔允漷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 维度一:学生学习 视角——观察点举例 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 2、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 3、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 倾听 4、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 5、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 6、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 互动

7、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 8、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9、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10、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11、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 自主 12、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 13、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14、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 15、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 达成 16、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17、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 18、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 维度二:教师教学 视角——观察点举例

听课评课维度

表7.2 数学说课评价标准 评价项目评价标准 评价等级 评分A B C D 说教材(15)课题简要分析 5 4 3 2 教学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5 4 3 2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确定及其依据 5 4 3 2 说目标(10)阐述通过教学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等方面所能得到的发展,并说明其依据 5 4 3 2 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无歧义,符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 5 4 3 2 说教学方法(20)从教材、学情出发,选择灵活多样、有启发性的教法和教具 5 4 3 2 教学手段或媒体的利用,对达到教学目标最优化的思考与分析 5 4 3 2 具体说出学法知道内容,教给学生合适的学习方法,恰当运用 学习方法,培养数学能力 5 4 3 2 学法指导的理论依据正确。学生获得移动的终身学习能力 5 4 3 2 说教学过程(40)教学主次分明,层次清晰,各环节安排周密。连贯紧凑、过渡 自然 10 8 6 4 有驾驭教材的能力,抓住教学重点,难点突破合理10 8 6 4 教学有特色,体现教法、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10 8 6 4 各环节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科学、合理10 8 6 4 教师基本功(15)讲解准确,重点突破,时间分配合理 5 4 3 2 板书正确、工整、美观,布局合理、设计瞩目 5 4 3 2 教态自然大方、和蔼可亲、富有激情与活力、语言简练、流畅 普通话规范,富有感染力 5 4 3 2 总评总分等级 注:90分以上为优,70~89分为良,60~69分为中,60分以下为差.

表7.6 课堂教学时间分配、所问问题统计表 项目复习问题讲授新课例题讲解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合计教学时间 问题数量 没问题平均占时 表7.7 提问技巧水平检核表 问题 教师提问类型学生回答类型教师反馈方式挑选回答方式停顿 管 理 记 忆 推 理 创 造 批 判 无 答 机 械 回 答 是 否 认 知 、 记 忆 推 理 创 造 打 断 、 代 替 、 提 示 不 理 重 复 问 题 肯 定 、 鼓 励 或 称 赞 鼓 励 学 生 提 问 提 问 后 齐 答 提 问 后 叫 举 手 者 答 提 问 后 叫 未 举 手 者 答 提 问 前 先 点 名 提 问 后 叫 其 他 同 学 没 有 停 顿 或 不 足 3 秒 停 顿 过 长 适 当 停 顿 3~5 秒 学 生 答 不 出 耐 心 等 几 秒 特 殊 学 生 适 当 多 等 几 秒√√√√√ …………………………………………………………………… √√√√√ 合计 比 率%

观课评课的收获

通过这次研修学习,我的收获颇丰,尤其是在观课评课阶段,让我学到了很多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让我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了一番清醒的反思。下面是自己的几点浅见。 一、准确的教材和学情分析是课堂导入的基础。在我所观评的六节课中,执教的老师们都设计了很有成效的课堂导入环节。比如耿庆会老师执教的《多边形面积》,先从学生们已经学过的规则图形导入,复习了旧知,然后运用电子白板的功能,把这些规则的图形重新组合排列,变成一些组合图形(多边形),非常自然的过渡到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学生在先前学习的基础上很容易的把握了本节课的基本内容,课程学习的也非常有目的。再比如,张丽丽老师执教的《认识垂直》这一节课,也是在知道学生已经学习了直角这一个定义的基础上,通过一些生活实际中常见的标志牌,发现了学过的直角,然后非常自然的过渡到“垂直”这一个概念。所以说,好的课堂导入不应该是想方设法炫技术、夺眼球,而应该回到学习本身上来,怎样帮助学生如何学好本节课、愿意学本节课,才是导入这个环节的重点。 二、如果把一节课比喻成一棵大树,教学目标就像这棵大树的主干。在备一节课之前,先要明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教给学生什么知识,通过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要让学生体会到什么,要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甚

至再远一点,这个教学目标在这个学期要占一个怎样的位置。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才能在备课中有的放矢,也才能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比如郑海杰老师执教的《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整节课观看下来,感觉非常清晰明朗,课堂上经常感觉到思想火花的撞击,学生的各项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基本上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郑老师先用一个猜数字游戏抓住了学生的心,然后自然引入数学中的规律,如果这时就让学生去根据课本例题去探索,显然有点”拔苗助长“,也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所以郑老师先交代了本节课利用计算器计算的诸多事项,这虽然是一个小细节,但却是实现教学目标必不可少的一步。如何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呢?我觉得有时可以将这些教学目标细化、分解、倒推上去,比如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先做什么,再做什么,以及做这个问题的时候同时要兼顾什么等,类似于思维导图式的方式,这也应该可以帮助我们清晰的理顺教学任务。千万不要总是盲目按照课本习题进行教学,逐渐在课堂上走了弯路。 三、教师的评价要适当得体,跟上课堂教学的节奏。通过这次观课,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细节,适当得体的评价可以让老师和学生之间发生“化学反应”,让课堂氛围变得更加融洽,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效率。比如张丽丽老师执教的《认识垂直》这一节课,张老师对学生的评价非常及时和恰当,甚至还准备了一些小奖品,这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一种莫大的鼓舞,再加上张老师本身语言的亲和力,师生关系非常融洽,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使得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得到了升华,体现了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当然,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特质,适合别

观摩课示范课记录总结

刘校长主持观摩课记录 1. 时间:2014年11月5日 2. 地点:多媒体教室 3.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4. 讲课教师:张广营 5. 讲课学科:数学 6. 讲课内容:初一数学《4.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工程问题》 活动过程: 一、我校在汇报课基础上评出的优质课,又由于付老师讲课较为出色,在校模式课大赛中成绩优秀。被推荐为校观摩课讲课人选。她对数学教学新模式把握得较好,所以校领班子决定让她上一节模式课。对全体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是一个非常大的鼓励与触动。 二、讲课前,由刘校长主持搞了两次大型的集体备课。校教研领导小组的人员都参加了,他们各抒己见,为乔老师出谋划策,使她非常受益。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先让她把自己的课说一遍,然后大家再根据她说的情况进行分步重点地讨论。每一个环节都不错过。比如,目标的确定必须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且照顾到三个层次: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体现三级备课、三级预习等等。 三、老师的课上得十分成功。她是按照教学新模式上的课,“三段六步”运用得较好,课上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地发挥了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教师的主导意识也明显地显现出来了。学生们的

活动量较大,也运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尤其是释疑探究的环节非常到位,一节课完成,做到了堂堂清。受到了领导与同行的一致好评。 四、会后,刘校长又组织了一次教师集体研讨。教师们都谈了自己的听这节模式观摩课的感受,大家都认为这节课非常成功。部分教师还写了听课心得。年青教师也看到了学好新模式的希望。

全校观摩课总结 2014年10月,全校进行了观摩课,共五位老师进行了课堂教学展示,他们分别是:杜城屹、姜冬梅、张英花、刘洪美、皮桂花。这五位老师在课前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可以说每节课也是凝结了全组的智慧。这几节课都非常成功。每节课都具有如下优点: 一、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注重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主动去获取知识。 如英语课鲜艳的板书刺激着孩子的视觉,让他们立即参与到教学中来;付立新老师的数学课让学生自己探究、主动探索;皮老师让学生重温面积公式的形成过程;曹红梅老师的语文课则通过故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较好地体现了融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良好才能保证教学质量。很难想象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学生麻木不仁的老师能让学生认真听他讲课。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勤奋学习的催化剂,它使老师乐意教,学生乐意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这五节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们都不是高高在上的说教,都摆正了自己在师生关系中的位置,突出地体现了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认识者、

观课的四个维度

观课的四个维度 1、教师教学行为;提问(各个层次学生回答问题的次数,提问比例、提问范围,提问层次); 指导,评价(语言); 2、学生学习行为; 3、教学设计与实施; 4、 观课的四个维度 维度一:学生学习。观察视角: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0、行为 维度二:教师教学。观察视角::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评价 维度三:教学设计与实施。:目标/内容/实施/ /资源 维度四:课堂文化。观察视角: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 维度一:学生学习 视角——观察点举例 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 2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 3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 倾听 4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 5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 6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 互动 7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 8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9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10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11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 自主 12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 13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14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 15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 达成 16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17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 18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 维度二:教师教学 视角——观察点举例 环节 19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20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

评课的四个维度

评课的四个维度:20个观察视角,68个观察点 维度一:学生学习。观察视角: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 维度二:教师教学。观察视角::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 维度三:课程性质。观察视角: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 维度四:课堂文化。观察视角: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 维度一:学生学习 视角——观察点举例 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 2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 3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 倾听 4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 5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 6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 互动 7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 8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9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10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11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 自主 12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 13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14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 15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 达成 16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17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 18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 维度二:教师教学 视角——观察点举例 环节 19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20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 21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 呈示 22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 23板书怎样呈现的?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 24媒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 25动作(如实验/动作/制作)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是否有效? 对话 26提问的对象、次数、类型、结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 27教师的理答方式和内容如何?有哪些辅助方式?是否有效? 28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 指导 29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作业)?是否有效? 30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是否有效? 31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实验/课题研究/作业)?是否有效? 机智 32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怎么样?

课堂观察的四个维度

课堂观察的四个维度:20个观察视角,68个观察点 维度一:学生学习。观察视角: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 维度二:教师教学。观察视角::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 维度三:课程性质。观察视角: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 维度四:课堂文化。观察视角: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 一、维度一:学生学习 视角——观察点举例 (一)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 2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 3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 (二)倾听 4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 5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 6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 (三)互动 7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 8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9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10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

质量如何? 11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 (四)自主 12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 13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14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 15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 (五)达成 16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17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 18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 二、维度二:教师教学 视角——观察点举例 (一)环节 19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20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 21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

听评课的四个维度(整理)

听评课的四个维度、20个观察视角 及68个观察点 维度一:学生学习。 观察视角: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 维度二:教师教学。 观察视角: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 维度三:课程性质。 观察视角: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 维度四:课堂文化。 观察视角: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 维度一:学生学习——视角观察点举例 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 2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 3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 倾听 4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 5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 6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 互动 7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 8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9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10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11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 自主 12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

13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14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 15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 达成 16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17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18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 维度二:教师教学——视角观察点举例 环节 19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20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 21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 呈示 22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23板书怎样呈现的?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 24媒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 25动作(如实验/动作/制作)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是否有效? 对话 26提问的对象、次数、类型、结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27教师的理答方式和内容如何?有哪些辅助方式?是否有效? 28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 指导 29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作业)?是否有效? 30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是否有效? 31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实验/课题研究/作业)?是否有效? 机智 32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怎么样?

听评课的四个维度

听评课的四个维度、20个观察视角、68个观察点 听评课的四个维度: 维度一:学生学习。观察视角: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 维度二:教师教学。观察视角::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 维度三:课程性质。观察视角: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 维度四:课堂文化。观察视角: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 20个观察视角,68个观察点 维度一:学生学习 视角——观察点举例 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 2、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 3、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 倾听 4、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 5、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 6、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 互动 7、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 8、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9、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10、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11、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 自主 12、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 13、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14、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 15、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 达成

16、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17、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 18、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 维度二:教师教学 视角——观察点举例 环节 19、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20、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 21、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 呈示 22、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 23、板书怎样呈现的?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 24、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 25、动作(如实验/动作/制作)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是否有效? 对话 26、提问的对象、次数、类型、结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 27、教师的理答方式和内容如何?有哪些辅助方式?是否有效? 28、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 指导 29、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作业)?是否有效? 30、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是否有效? 31、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实验/课题研究/作业)?是否有效? 机智 32、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怎么样? 33、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效果怎么样? 34、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效果怎么样? 35、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语言/教态/学识/技能/思想)? 维度三:课程性质

小学优质课评比细则.doc

小学优质课评比细则 小学优质课评比细则该如何制定更加合理公平呢?下文是我收集的小学优质课评比细则,欢迎阅读! 小学优质课评比细则一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全镇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按照区教育局教研室的要求,结合全镇实际,经研究决定,于20XX年2月下旬在全镇开展全镇优质课评选活动。旨在推进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打造骨干教师队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参评对象:全体小学教师 三、活动过程 1、准备阶段 时间2月20日-9月24日,以学校为单位开展校级优质课评选活动,推出参加镇优质课评选的人选,连同课题于24日之前报镇教研室(各校参评教师名额分配见附件一)。 2、实施阶段 (1)时间:2月27日-2月29日,由镇教研室统一组织。 (2)地点:语文讲课地点定在中心小学;数学讲课地点定在大坡小学;英语、音、体、美、信息技术讲课地点定在民族小学,思品和科学定在临汶小学。 (3)熟悉学生:参赛教师于讲课的前一天去熟悉学生,由学校做好

联系、协调。 (4)听课安排:原则上除包班的教师外,相关学科的教师都要参加。活动期间,每人听课不少于4课时。 (5)评选奖励办法:由镇教研室与镇相关学科教研组人员共同组成评委组(暂不定,临时通知),评出一二三等奖并颁发荣誉证书。 四、评选程序及时间安排 评选工作于今年二月底结束 评选程序 时间安排 以校为单位推荐人选 2.20-2.25 课堂教学评比 2.27、2.28 成绩核算公示结果 2.29 五、活动附件: 1.马庄镇小学优质课评选领导小组 组长:樊常花 副组长:薛晓辉 成员:高国齐建国戚小锐公华贞 2.马庄镇小学优质课评选工作小组 组长:薛晓辉

语文课堂评议的三个维度

语文课堂评议的三个维度 发表时间:2014-04-22T14:02:11.64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4年6月总第173期供稿作者:聂枫红[导读] 课堂评价指的是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促进学生学习和改善教师教学而实施的、对学生学习过程与结果的评价。聂枫红河北邢台市第十五中学054000 课堂评价指的是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促进学生学习和改善教师教学而实施的、对学生学习过程与结果的评价。新的课程标准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也丰富了我们的语文课堂。听课评课已成了我们教学活动的常规,如何评好课是我们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该研究的课题,我认为应从不同的角度评价我们的课堂教学。 一、符合学科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是课堂评价的首要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我们的《语文课程标准》所设计的课程目标也包含了这样的内容:使学生热爱学习,学会学习,打下终身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相应的语文课堂评价就不仅是为了教学过程相互的每一个环节是否落实到位,是否有了师生的互动和生生的互动,是否活跃了课堂气氛等,而是要从整个语文学科的总标准去全面地衡量我们的课堂教学,看它是否在尊重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的基础上,很好地去实现语文课标的根本: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机统一;教学法中教法和学法研究和指导的和谐统一。通过字词、段篇、听说读写的各项训练去加强学生的语文素质,逐步达到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学生在自己的起点上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可能性的提高,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这些目标的关注与否,是衡量一节语文课成败与否的关键,对整个课堂教学的评价起到高屋建瓴的作用。因此,符合学科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应是新课标评课中的首项内容。 二、用三个维度进行评价 1.从教学平台的构建进行分析。教学交流能否有效展开,关键是看教师是否在课堂上为教学搭建了有效的交流平台,首先是看每个平台的建设是否适量,其次是每个平台的知识点是否抓住了关键的要素,第三是看是否从不同的角度去拓展学生的思维。 2.从课堂上发生的实际交流方式进行评价。在课堂上,首先我们要注意观察教师的行为和学生发生的行为方式,观察和思考发言者的语音、语速以及神情和态度,看他是否面向了全体同学和老师,是否能及时地抓住有效的信息,是否听出了言外之意,是否做到了相互间的关注、关照、有亲和力等几个指标。其次是学生的交流,如小组合作水平的高低,各个小组的同学是否都有了明确的角色和明显的分工,发挥了团队合作精神,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和共同分享一项合作成果。第三是师生与作者、文本的交流程度,是否真正地走近了作者,走进了文本,与作者和文本进行了碰撞和交流,从而有深度地深刻理解课文。另外是看教师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或语言,或眼神,或特定的信号等。评课,就是要针对教学交流中实际发生的情况,具体记录、评价这些交流方式,交流的次数以及交流的时机,教师能否充分地组织学生交流个人的观点,能否从学生的发言中,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的同时,适时地渗透自己的教学观点,融入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这样才能体现有效的心灵相通,互动交流。 3.从教学形成的教学资源进行评价。教师在课堂上讲了多少内容,学生回答了多少问题,学习了多少知识,解决了多少困难,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要的是伴随着教学交流的发展和延伸,课堂上是否悄悄地凝聚了某些东西。是学生对某种方法的领悟,并不是因为教师的渗透,而是因为学生在教学交流中,经过个人的理解渐渐地萌发、积累而成。因此,在教学交流的背后,能否形成一种悄悄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灵的学习场景。这种在交流过程中生成的学习场景往往与参与学习的学生的高度有关,在一个班级内生成的学习场景,在另一个班级则不一定能够同样生成,这个学习场景指的就是在交流中而形成的超越教学预设的学习资源,是在交流中传递的学科文化,在交流中悄悄凝聚的教育氛围。 4.从学生在课堂交流中所获得的课堂发展进行评价。学生在教学交流中所获得的发展,不能仅仅满足于在课堂小结中的“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等,而应该更多地关注每一次具体的交流过程中学生的实时发展。学生所获得的课堂发展往往形成于教师对学生的参与交流的评价,尤其是当参与交流的学生所回答的问题与教师的期望不符的时候,教师能否通过自己的语言、表情、眼神等提供让学生可以感受到的那些富有激励性的心理暗示。虽然在课堂上我们不能完全解决所有的学生遇到或暴露在全班同学面前的学习困难,但是我们有义务而且也必须尊重这些学习困难的学生。至少不能让这些在课堂上发生学习困难的学生遭到尴尬或感受失败。因此,我们在教学评价中更应关注有多少学生参与课堂的学习交流活动过程中感受到成功,得到了发展。 利用这种多向度、多角度、多维度的课堂教学的评价,我们就会调动积极的思维,利用我们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积累,融合自己的教育和教学个性甚至是用自己独到的见解,理性的批判。站在宏观的高度去营造一个高屋建瓴的境界,这样就会凸现我们的课堂评价个性和风格,尽显我们的评价艺术。 语文世界博大精深,课堂教学丰富多彩;锦绣文章,锦绣课堂;没有个性文章难成佳作,没有个性的课不是好课。同样,没有个性的评价缺乏思想,没有艺术的评价多了肤浅;只要我们对整个课堂教学的评价有了独到深刻的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有了挥洒自如的艺术,一节节初具形态,尚须加强和改进的课就像干渴已久的幼苗如逢甘泉雨露、如沐浴春风,不断地吸收养分而茁壮成长;一节节富有意趣和神韵的课就成了有灵性的鸟儿有了自由飞翔的天空。这样,一节节形式多样的课对我们评价者来说如读美文、如听韵乐,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又如口含橄榄,余韵绵绵,不断悠悠扬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