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类 增稠剂比较

丙烯酸类 增稠剂比较
丙烯酸类 增稠剂比较

丙烯酸类增稠剂的比较

1比较增稠剂在水里的增稠效果

称取5克增稠剂用去离子水稀释到150克,5克*30%=1.5克/150=1%,用AMP-95调PH值到8—9,然后测粘度

称取7克增稠剂用去离子水稀释到150克,7克*30%=2.1克/150=1.4%,用AMP-95调PH值到8—9,然后测粘度

2对比各增稠剂在树脂体系的增稠效果:

1.北京东联公司苯丙乳液100A按100A:水=1:2稀释,然后摇匀,称取3.3克增稠剂加入到140克的

稀释后乳液中,调PH值8-9后测粘度:

北京东联公司苯丙乳液100A按100A:水=1:2稀释,然后摇匀,称取6.0克增稠剂加入到140克的稀释后乳液中,调PH值8-9后测粘度:

2.衡水新光公司苯丙乳液2000按2000:水=1:2稀释,然后摇匀,称取

3.0克增稠剂加入到140克的稀

释后乳液中,调PH值8-9后测粘度:

3.国民淀粉苯丙乳液7166T按7166T:水=1:1稀释,然后摇匀,称取3.0克增稠剂加入到140克的稀释

后乳液中,调PH值8-9后测粘度:

4.北京互益公司苯丙乳液YS-01按YS-01:水=1:2稀释,然后摇匀,称取4.0克增稠剂加入到140克的

稀释后乳液中,调PH值8-9后测粘度:

5.北京东联公司纯丙乳液201按201:水=1:2稀释,然后摇匀,称取2克增稠剂加入到140克的稀释后

6.8C-410配置成25%含量的增稠剂,然后取5克稀释到150克测水相粘度:取3.3克增稠剂加入到140

克的100A乳液(1:2)中测粘度:

聚氨脂类增稠剂的比较

1. 8C-122和2020在乳液中的对比

1)聚胺酯流变改性剂在纯丙体系的对比,5克增稠剂加入140克罗门哈斯AC-261(2份乳液:1份水的稀释)的乳液中:

2)聚胺酯流变改性剂在纯丙体系的对比,5克8C-122增稠剂加入140克东联纯丙201(2份乳液:1份水的稀释)的乳液中:

聚胺酯流变改性剂在纯丙体系的对比,12克2020增稠剂加入140克东联纯丙201 (2份乳液:1份水的稀释)的乳液中:

3)聚胺酯流变改性剂在纯丙体系的对比,5克增稠剂加入140克国民淀粉2800(1份乳液:1份水的稀释)的乳液

2. 8C-102和RM-8W的比较

8C-102和RM-8W在乳液(互益YS-01)中的对比

增稠剂按1:3份水稀释, 乳液按1:1份水稀释,10克稀释后的增稠剂加入到140克乳液中测黏度:

8C-102和RM-8W在乳液(东联纯丙BA-201)中的对比

增稠剂按1:3份水稀释, 乳液按1:1份水稀释,10克稀释后的增稠剂加入到140克乳液中测黏度:

8C-102和RM-8W在乳液(东联苯丙100A)中的对比

增稠剂按1:3份水稀释, 乳液按1:1份水稀释,10克稀释后的增稠剂加入到140克乳液中测黏度:

8C-102和RM-8W在乳液(AC-261)中的对比

增稠剂按1:3份水稀释, 乳液按1:1份水稀释,10克稀释后的增稠剂加入到140克乳液中测黏度:

3.8C-825,8C-725和日本ADEKA公司UH420的对比

1)在在乳液(100A)中的对比

增稠剂按1:3份水稀释, 乳液按1:1份水稀释,10克稀释后的增稠剂加入到140克乳液中测黏度:

在乳液(互益YS-01)中的对比

增稠剂按1:3份水稀释, 乳液按1:1份水稀释,10克稀释后的增稠剂加入到140克乳液中测黏度:

在乳液(AC261)中的对比

增稠剂按1:3份水稀释, 乳液按1:1份水稀释,10克稀释后的增稠剂加入到140克乳液中测黏度:

在乳液(衡水新光苯丙2000)中的对比

增稠剂按1:3份水稀释, 乳液按1:1份水稀释,10克稀释后的增稠剂加入到140克乳液中测黏度:

在乳液(东联纯丙BA201)中的对比

增稠剂按1:3份水稀释, 乳液按1:1份水稀释,10克稀释后的增稠剂加入到140克乳液中测黏度:

4. 8C-925和德国明凌化学PUR32在乳液中的对比

在乳液(AC-261)中的对比

增稠剂按1:3份水稀释, 乳液按1:1份水稀释,10克稀释后的增稠剂加入到140克乳液中测黏度:

在乳液(互益YS-01)中的对比

增稠剂按1:3份水稀释, 乳液按1:1份水稀释,10克稀释后的增稠剂加入到140克乳液中测黏度:

在乳液(100A)中的对比

增稠剂按1:3份水稀释, 乳液按1:1份水稀释,10克稀释后的增稠剂加入到140克乳液中测黏度:

我公司还有其他聚氨酯增稠剂,门类众多,可以根据贵公司要求提供

比如8C-225在乳液(100A)中的对比

增稠剂按1:3份水稀释, 乳液按1:1份水稀释,10克稀释后的增稠剂加入到140克乳液中测黏度:

通过以上比较得出:8C-460与TT-935极其相似,8C-410性能非常突出,其增稠效果远远好于TT-935/8C-460与DR-73,但流平也毫不逊色。DR-72,8C-490的性能相近,具有对水很强的增稠效果,在乳液中增稠效率也很高,但流动性差。总体DR-72增稠比8C-490弱。420增稠效果好于TT935与8C-460,但流平差,触变性强,但420的增稠和强触变不是象8C490与DR-72针对水相的,而是对乳液的。8C-470比较中庸,增稠很好,流平也可以,性能优于DR-1

8C-122的增稠效果一般都略好于2020,流平性也毫不逊色,在加入到涂料生产中数据差微乎其微。8C-725的增稠效果很好,流平也很好,加入涂料中黏度稳定,不易产生分水现象,综合看要优于UH420。8C-825的增稠效果略差于8C-725,但流平性能稍微略好。

8C-925的增稠效果非常好,流平也可以,是PUR32的绝好代替品。

以上数据是在本公司实验室做出来的,是真实的。其性能是客观比较,并无诋毁竞争公司产品的意图。

鉴于缔合型碱溶胀增稠剂和聚氨酯或聚醚型聚氨酯增稠剂都有受温度变化而黏度变化的倾向,特别是在涂料兑入色浆后黏度变化较大。我公司正在研发梳状型聚氨酯和缩脲型增稠剂,基本能解决上述现象。本公司还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来研发相应产品。

增稠剂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增稠剂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1增稠剂分述能够作为增稠剂的物质很多,从相对分子质量看有低分子增 稠剂,也有高分子增稠剂;从功能团来看有电解质类、醇类、酰胺类、羧酸类 和酯类等等。下面按化妆品原料的分类方法对增稠剂进行分类,表l列出了目 前使用的增稠剂。1.1低分子增稠剂1.1.1无机盐类用无机盐来做增稠剂的体 系一般是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体系,最常用的无机盐增稠剂是氯化钠,增稠效果 明显。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形成胶束,电解质的存在使胶束的缔合数增加, 导致球形胶束向棒状胶束转化,使运动阻力增大,从而使体系的黏稠度增加。 但当电解质过量时会影响胶束结构,降低运动阻力,从而使体系黏稠度降低, 这就是所说的"盐析"。因此电解质加入量一般质量分数为1%-2%,而且和其他 类型的增稠剂共同作用,使体系更加稳定。1.1.2脂肪醇、脂肪酸类脂肪醇、 脂肪酸是带极性的有机物,有文章把它们看成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因为它们 既有亲油基团,又有亲水基团。少量的该类有机物的存在对表面活性剂的表面 张力、omc及其他性质有显著影响,其作用大小是随碳链加长而增大,一般来 说呈线,陛变化关系。其作用原理是脂肪醇、脂肪酸能插入(参加)表面活性剂 胶团,促进胶团的形成,同时由于该极性有机物与表面活性剂的分子间有强烈 的相互作用(碳氢链间的疏水作用加极性头间的氢键结合),使两分子在表面上 定向排列得很紧密,大大改变了表面活性剂胶束性质,达到增稠的效果。1.1.3表面活性剂类1.1.3.1烷醇酰胺类最常用的是椰油二乙醇酰胺。烷醇酰胺能与 电解质相容共同进行增稠并且能达到最佳效果。烷醇酰胺增稠的机理是与阴离 子表面活性剂胶束相互作用,形成非牛顿流体。各种不同的烷醇酰胺在性能上 有很大差异,而且单独使用与复配使用其效果也不同,有文章报道了不同烷醇 酰胺的增稠及泡沫性能。近来报道烷醇酰胺制成化妆品时有产生致癌物质亚硝 胺的潜在危害。烷醇酰胺的杂质中有游离胺,它是亚硝胺的潜在来源。目前个 人护理品工业对是否在化妆品中禁用烷醇酰胺还没有官方意见。1.1.3.2醚类 在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AES)为主活性物的配方中,一般仅用无机盐即能调成合适的黏度。研究表明这是由于AES中含有未硫酸化的脂肪醇乙氧基化物,对表面活性剂溶液的增稠作出了显著的贡献。深入研究发现:对平均乙氧基化 度约为3EO或10EO时起最佳作用。另外脂肪醇乙氧基化物的增稠效果与其产物中所含未反应的醇及同系物的分布宽窄有很大关系。同系物的分布较宽时产品

增稠剂介绍

增稠剂 简介: 增稠剂是一种流变助剂,不仅可以使涂料增稠,防止施工中出现流挂现象,而且能赋予涂料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贮存稳定性。对于黏度较低的水性涂料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类助剂。 增稠剂有水性和油性之分。尤其是水相增稠剂应用更为普遍。增稠剂实质上是一种流变助剂,加入增稠剂后能调节流变性,使胶黏剂和密封剂增稠,防止填料沉淀,赋予良好的物理机械稳定性,控制施工过程的流变性(施胶时不流挂、不滴淌、不飞液),还能起着降低成本的作用。特别对于胶黏剂和密封剂的制造、储存、使用都很重要,能够改进和调节黏度,获得稳定、防沉、减渗、防淌、触变等性能。 分类: 增稠剂的品种很多,主要有无机增稠剂(以膨润土为主)和有机增稠剂(纤维素类、碱溶胀型丙烯酸乳液类、缔合型聚氨酯类等)。但其中用量最大的还是羟乙基纤维素、缔合型聚氨酯、碱溶胀丙烯酸乳液3类产品。 1. 纤维素类 纤维素类增稠剂(HEC)及憎水改性纤维素型增稠剂(HMHEC)是涂料中用得最为广泛的增稠剂种类。纤维素及其他的多糖类增稠剂常以粉状形式存在,应用时常和颜料一起研磨成颜料浆。当后添加时,纤维素和其他无机粉状增稠剂会给涂料带来更多的问题。以液体形式供货的HEC和HMHEC产品为涂料的生产带来了方便。 2. 缔合型聚氨酯 第二类经常用于水性涂料的增稠剂为非离子缔合型的聚合物,最常见的为憎水改性的乙氧基化聚氨酯及相似的含脲、脲-氨酯及醚键的氧化乙烯/氧化丙烯。非离子缔合型的增稠剂通常以水/共溶剂溶液或水溶液的形式存在。因此当其用于涂料时较难分散,且需较长的时间才能使其得以充分发挥作用。 3. 碱溶胀丙烯酸乳液 碱溶胀丙烯酸乳液用于水性涂料的增稠剂为碱可溶或溶胀的乳液,有2种基本类型:传统的丙烯酸酯类(ASE)和憎水改性缔合型聚丙烯酸酯类(HASE)。此类增稠剂需加适

胶粘剂增稠剂说明书

胶粘剂增稠剂说明书 作者:中联邦 胶粘剂增稠剂介绍: 胶粘剂增稠剂是一种疏水基改性的碱溶胀缔合型增稠剂。可用作水性涂料的首选增稠剂或协同增稠剂。在相对低的用量下,胶粘剂增稠剂可以有效改善中剪切粘度。单独选用胶粘剂增稠剂作为增稠剂与中高分子量的纤维素增稠剂相比,涂料的流动性和流平性能得到改善。 胶粘剂增稠剂特性: 1、改善流动性、流平性和抗飞溅性。 2、对微生物和酶稳定,降低原材料成本。 3、其性能可与进口产品相媲美,而价格更具明显之优势。 胶粘剂增稠剂指标: 外观............................................. 乳白色液体 PH值........................................... 3-4 有效成分/%......................................30±1(150℃,45min) 粘度/mPa·S(25℃)................................<50 离子性能......................................... 阴离子 胶粘剂增稠剂应用: 胶粘剂增稠剂适用于乳胶漆、水性粘合剂、水性涂料等体系。 胶粘剂增稠剂用量: 胶粘剂增稠剂的使用量按客户的配方设计确定,建议的添加量为配方总量 0.2%-1.0%。客户也可以根据生产、储存施工和成膜上的不同要求与其它种类的增稠剂配合使用,以达到配方设计的流变性能要求。 使用前请先试验出最适添加量。 胶粘剂增稠剂包装与储存: 包装:本品采用60KG、200KG、1000KG塑料桶装。 储存:本品不属危险品,无毒,远离热及火源,密封存放于室内阴凉、通风、干燥处。未使用完前,每次使用后容器应严格密封。保质期12个月。 运输:本品运输中要密封好,防潮、防强碱强酸及防雨水等杂质混入。

初中化学推断题常用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推断题常用“题眼”归纳

1.以物质特征颜色为突破口 ⑴ 固体颜色:Fe、C、CuO、MnO2、Fe3O4(黑色);Cu、Fe2O3(红色);Cu2(OH)2CO3(绿色);CuSO4·5H2O(蓝色)。 ⑵ 溶液颜色:CuCl2、CuSO4(蓝色);FeCl2、FeSO4(浅绿色);FeCl3、Fe2(SO4)3(黄色)。 ⑶ 火焰颜色:S在O2中燃烧(蓝紫色);S、H2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CO、CH4在空气中燃烧(蓝色)。

⑷ 沉淀颜色:BaSO4、AgCl、CaCO3、BaCO3(白色);Cu(OH)2(蓝色);Fe(OH)3(红褐色)。 2.以物质特征状态为突破口 常见固体单质有Fe、Cu、C、S;气体单质有H2、N2、O2;无色气体有H2、N2、O2、CO、CO2、CH4、SO2;常温下呈液态的物质有H2O。 3.以物质特征反应条件为突破口 点燃(有O2参加的反应);通电(电解H2O);催化剂(KCIO3分解制O2);高温(CaCO3分解,C、CO还原CuO、Fe2O3);加热(KCIO3、KMnO4、Cu2(OH)2CO3等的分解,H2还原CuO、Fe2O3)。 4.以物质特征现象为突破口 ⑴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CO2。 ⑵ 能使黑色CuO变红(或红色Fe2O3变黑)的气体是H2或CO,固体是C。 ⑶ 能使燃烧着的木条正常燃烧的气体是空气,燃烧得更旺的气体是O2,熄灭的气体是CO2或N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 ⑷ 能使白色无水CuSO4粉末变蓝的气体是水蒸气。 ⑸ 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是Fe。 ⑹ 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的物质是有机物,如CH4、C2H5OH等。 ⑺ 能溶于盐酸或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CaCO3、BaCO3;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AgCl、BaSO4。 5.以元素或物质之最为突破口 ⑴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I。 ⑵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 ⑶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 ⑷ 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C。 ⑸ 质子数最少的元素是H。 ⑹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密度也最小的气体是H2。

丙烯酸类-增稠剂比较

丙烯酸类增稠剂的比较 1比较增稠剂在水里的增稠效果 称取5克增稠剂用去离子水稀释到150克,5克*30%=1.5克/150=1%,用AMP-95调PH值到8—9,然后测粘度 称取7克增稠剂用去离子水稀释到150克,7克*30%=2.1克/150=1.4%,用AMP-95调PH值到8—9,然后测粘度 2对比各增稠剂在树脂体系的增稠效果: 1.北京东联公司苯丙乳液100A按100A:水=1:2稀释,然后摇匀,称取3.3克增稠剂加入到140克的 稀释后乳液中,调PH值8-9后测粘度:

北京东联公司苯丙乳液100A按100A:水=1:2稀释,然后摇匀,称取6.0克增稠剂加入到140克的稀释后乳液中,调PH值8-9后测粘度: 2.衡水新光公司苯丙乳液2000按2000:水=1:2稀释,然后摇匀,称取 3.0克增稠剂加入到140克的稀 释后乳液中,调PH值8-9后测粘度: 3.国民淀粉苯丙乳液7166T按7166T:水=1:1稀释,然后摇匀,称取3.0克增稠剂加入到140克的稀释 后乳液中,调PH值8-9后测粘度: 4.北京互益公司苯丙乳液YS-01按YS-01:水=1:2稀释,然后摇匀,称取4.0克增稠剂加入到140克的 稀释后乳液中,调PH值8-9后测粘度: 5.北京东联公司纯丙乳液201按201:水=1:2稀释,然后摇匀,称取2克增稠剂加入到140克的稀释后 乳液中,调PH值8-9后测粘度:

6.8C-410配置成25%含量的增稠剂,然后取5克稀释到150克测水相粘度:取3.3克增稠剂加入到140 克的100A乳液(1:2)中测粘度: 聚氨脂类增稠剂的比较 1. 8C-122和2020在乳液中的对比 1)聚胺酯流变改性剂在纯丙体系的对比,5克增稠剂加入140克罗门哈斯AC-261(2份乳液:1份水的稀释)的乳液中: 2)聚胺酯流变改性剂在纯丙体系的对比,5克8C-122增稠剂加入140克东联纯丙201(2份乳液:1份水的稀释)的乳液中: 聚胺酯流变改性剂在纯丙体系的对比,12克2020增稠剂加入140克东联纯丙201 (2份乳液:1份水的稀释)的乳液中: 3)聚胺酯流变改性剂在纯丙体系的对比,5克增稠剂加入140克国民淀粉2800(1份乳液:1份水的稀释)的乳液中:

化妆品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综述

题目:综述化妆品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 AAS 类型 特点代表性产品应用 阴离 子 去污能力强,主要用于清洁 洗涤 脂肪酸皂(肥皂)、 十二烷基硫酸钠 清洁洗涤产品 阳离 子 较好的杀菌性与抗静电性, 应用于柔软去静电 高碳烷基的伯仲叔 季盐 洗发水、护发素 两性良好的洗涤作用,很温和,常与 阴或阳离子AAS搭配 椰油酰胺丙基甜菜 碱、咪唑啉 洗发水、洁面品 非离 子 安全温和,无刺激性,具有 良好的乳化、增溶等作用 失水山梨醇脂肪酸 酯(Span)和其环氧乙 烷加成物(Tween) 应用最广,常用于膏 霜、乳液中阴离子AAS 名称简 称 用途安全性 N-酰胺基及其盐香波、皮肤清洁剂、口腔制品、 含药化妆品、香皂和添加剂等… 没有刺激性,非常安全 羧酸(酯)盐很广泛,用于制备O/W型膏霜 或乳液。主要用作皂基、各种乳液 和膏霜基体。 呈碱性,稍微有刺激的 感觉 硫酸(酯)盐 烷基硫酸酯盐A S 很广泛,O/W型乳化剂、润湿剂 和悬浮剂,常在香波和皮肤清洁制 品使用。一般与其它AAS复配来增 加泡沫的稳定性和粘度,并降低对 皮肤的脱脂能力。 高浓度时有刺激性。但在化 妆品的使用条件下是安全 的 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 酯盐 A ES 香波的主要表面活性剂,也用 于皮肤清洁和沐浴制品,较少用作 乳化剂。一般与其它AAS(阴、两性、 非离子)复配 与AS相近,但刺激性 略低于AS 磺酸盐 烷基苯磺酸盐L AS-Na 去污力太强,因此在化妆品中 应用不广泛,主要用于洗衣粉 对皮肤中等刺激,容易 脱脂而变得干燥粗糙,用三 乙醇胺盐复配可降低刺激

性。 烷基磺酸盐S AS 低成本,稳定性好,刺激性低, 去污能力好,很有前途的AAS 对皮肤无致敏作用 N-酰胺基及其盐 由α-氨基酸的氨基酰化后制得。氨基酸属于两性,但酰化后变成阴离子AAS。 用途: 香波:增泡和稳泡,头发亲合性强,改善梳理性,减少静电; 皮肤清洁剂:治疗面部粉刺,可与水杨酸和过氧化苯甲酰等匹配而不影响其活性; 口腔制品:口腔清洗剂,抑制己糖激酶的生长,防止牙齿腐烂; 含药化妆品:去屑香波、治疗粉刺膏霜等。 香皂和添加剂等… 安全性: 已在化妆品和洗涤用品应用几十年,非常温和,对皮肤不会产生过敏和刺激,安全性非常高。 羧酸(酯)盐 一般指单价羧酸(酯)盐型。 用途:很广泛,用于制备O/W型膏霜或乳液。主要用作皂基、各种乳液和膏霜基体。 安全性:呈碱性,稍微有刺激的感觉。 硫酸(酯)盐 用途:O/W型乳化剂、润湿剂和悬浮剂,是香波和皮肤清洁使用较广泛的AAS之一。一般与其它AAS复配来增加泡沫的稳定性和粘度,并降低对皮肤的脱脂能力。 安全性:高浓度时有刺激性。但在化妆品的使用条件下是安全的。

化妆品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综述

题目:综述化妆品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 阴离子AAS

名称简称用途安全性 N-酰胺基及其盐香波、皮肤清洁剂、口腔制 品、含药化妆品、香皂和添 加剂等…没有刺激性,非常安全 羧酸(酯)盐很广泛,用于制备O/W型膏 霜或乳液。主要用作皂基、 各种乳液和膏霜基体。呈碱性,稍微有刺激的感觉 硫酸(酯)盐 烷基硫酸酯盐AS很广泛,O/W型乳化剂、润 湿剂和悬浮剂,常在香波和 皮肤清洁制品使用。一般与 其它AAS复配来增加泡沫 的稳定性和粘度,并降低对 皮肤的脱脂能力。高浓度时有刺激性。但在化妆品的使用条件下是安全的

N-酰胺基及其盐 由α-氨基酸的氨基酰化后制得。氨基酸属于两性,但酰化后变成阴离子AAS。

用途: 香波:增泡和稳泡,头发亲合性强,改善梳理性,减少静电; 皮肤清洁剂:治疗面部粉刺,可与水杨酸和过氧化苯甲酰等匹配而不影响其活性; 口腔制品:口腔清洗剂,抑制己糖激酶的生长,防止牙齿腐烂; 含药化妆品:去屑香波、治疗粉刺膏霜等。 香皂和添加剂等… 安全性: 已在化妆品和洗涤用品应用几十年,非常温和,对皮肤不会产生过敏和刺激,安全性非常高。 羧酸(酯)盐

一般指单价羧酸(酯)盐型。 用途:很广泛,用于制备O/W型膏霜或乳液。主要用作皂基、各种乳液和膏霜基体。 安全性:呈碱性,稍微有刺激的感觉。 硫酸(酯)盐 用途:O/W型乳化剂、润湿剂和悬浮剂,是香波和皮肤清洁使用较广泛的AAS之一。一般与其它AAS复配来增加泡沫的稳定性和粘度,并降低对皮肤的脱脂能力。 安全性:高浓度时有刺激性。但在化妆品的使用条件下是安全的。 用途:香波的主要表面活性剂,也用于皮肤清洁和沐浴制品,较少用

增稠剂

增稠剂 增稠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主要用于改善和增加食品的粘稠度,保持流态食品、胶冻食品的色、香、味和稳定性,改善食品物理性状,并能使食品有润滑适口的感觉。增稠剂可提高食品的黏稠度或形成凝胶,从而改变食品的物理性状,赋予食品黏润、适宜的口感,并兼有乳化、稳定或使呈悬浮状态的作用,中国目前批准使用的增稠剂品种有39种。增稠剂都是亲水性高分子化合物,也称水溶胶。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和化学合成(包括半合成)两大类。分类 常用的增稠剂有纤维素醚及其衍生物类、缔合型碱溶胀增稠剂和聚氨酯增稠剂。(1)纤维素醚及其衍生物:纤维素醚及其衍生物类增稠剂主要有羟乙基纤维素、甲基羟乙基纤维素、乙基羟乙基纤维素、甲基羟丙基纤维素等。疏水改性纤维素是在纤维素亲水骨架上引入少量长链疏水烷基,从而成为缔合型增稠剂,其增稠效果可与相对分子质量大得多的纤维素醚增稠剂品种相当。(2)碱溶胀型增稠剂:碱溶胀增稠剂分为两类:非缔合型碱溶胀增稠剂和缔合型碱溶胀增稠剂。(3)聚氨酯增稠剂和疏水改性非聚氨酯增稠剂:聚氨酯增稠剂,是一种疏水基团改性乙氧基聚氨酯水溶性聚合物,属于非离子型缔合增稠剂。环境友好的缔合型聚氨酯增稠剂开发已受到普遍重视,除了上面介绍的线性缔合型聚氨酯增稠剂,还有梳状缔合聚氨酯增稠剂。 特性比较 增稠剂有着特定的流变学性质,抗酸性首推海藻酸丙二醇酯;增调性首选瓜尔豆胶;溶液假塑性、冷水中溶解度最强为黄原胶;乳化托附性以阿拉伯胶最佳;凝胶性琼脂强于其它胶但凝胶透明度尤以卡拉胶为甚;卡拉胶在乳类稳定性方面也优于其它胶。 实际应用 增稠剂又称胶凝剂,用于食品时又称糊料或食品胶。它可以提高物系粘度,使物系保持均匀的稳定的悬浮状态或乳浊状态,或形成凝胶。广泛用于食品、涂料、胶黏剂、化妆品、洗涤剂、印染、橡胶、医药等领域。再涂料印花中,由增稠剂、水、粘合剂和涂料色浆组成的涂料印花色浆,印花色浆再印花机械力作用下,发生切变力,使印花色浆的粘度再瞬间大幅度降低;当切变力消失时,又恢复至原来的高粘度,使织物印花轮廓清晰。这种随切变力的变化而发生的粘度变化,主要是靠增稠剂来实现的。再乳胶漆制造中,增稠剂对乳胶漆的增稠、稳定及流变性能起着多方面协调作用。再乳胶聚合过程中用作保护胶体,提高乳液的稳定性;再颜料、填料分散阶段,提高分散物料的粘度而利于分散;再储运过程中提高涂料稳定性及抗冻融性,防止颜料、填料沉底结块;再施工中调节乳胶漆粘稠度,并呈良好的触变性等。在食品中添加千分之几的食品增稠剂,具有胶凝、成膜、持水、悬浮、乳化、泡沫稳定及润滑等功效。对流态食品或冻胶食品的色、香、味、结构和食品的相对稳定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增稠剂大多属于亲水性高分子化合物,按来源分为动物类、植物类、矿物类、合成类或半合成类。简单分可分为天然和合成两大类。天然品大多数是从含多糖类粘性物质的植物及海藻类制取,如淀粉、果胶、琼脂、明胶、海藻脂、角叉胶、糊精、黄耆胶、多糖素衍生物等;合成品有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等纤维素衍生物、淀粉衍生物、干酪素、聚丙烯酸钠、聚氧化乙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低分子聚乙烯蜡、聚丙烯酰胺等。 饮料生产中常用的增稠剂以及作乳化稳定剂用的增稠剂主要有羧甲基纤维素钠、藻酸丙二醇酯、卡拉胶、黄原胶、果胶、瓜尔豆胶、刺槐豆胶等。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

丙烯酸系增稠剂制备工艺的研究及性能测试

第26卷第1期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V ol.26N o.1 2011年3月 JOURN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E&T)M ar.2011 文章编号:10069798(2011)01005306丙烯酸系增稠剂制备工艺的研究及性能测试 刁立鹏,张晓东 (青岛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山东青岛266071) 摘要:以丙烯酸、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 PS)作为单体,Span -80为乳化剂,N , 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自制稳定剂为胶体保护剂,过硫酸铵-甲基丙烯 酸二甲氨基乙酯(DM AEM A)-尿素体系为氧化还原引发剂,通过反相乳液聚合,合成制 备了活性染料印花增稠剂。研究结果表明,当单体中和度为90%,乳化剂占油相质量分 数为12%,交联剂占单体质量分数0 15%,稳定剂占单体质量分数9%,引发剂占单体质 量分数0 06%时,所制备的增稠剂性能最佳。 关键词:丙烯酸;增稠剂;反相乳液聚合 中图分类号:TS194.2+2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0-11-24作者简介:刁立鹏(1986-)男,山东莱芜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精细化工。 聚丙烯酸类增稠剂已经广泛应用于涂料印花、皮革涂饰、油田、建筑涂料、化妆品等领域[1]。在活性染料喷墨染色与印花过程中,为了确保印花轮廓清晰,色彩鲜艳均匀,需要在配制色浆时加入一定量的高性能增稠剂[2]。国外对活性染料喷墨染色与印花用增稠剂的研发已有多年历史,先后推出TanaPrint ST 160,Tan -aPrint EP2310,Po w erprint CN 和Xtr em e 等性能优良的增稠剂品种,这些品种在国际活性染料喷墨染色与印花领域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至今仍占据着国际市场的主要份额。国内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聚丙烯酸系合成增稠剂的研发工作,经过20多年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进步,但由于原材料、工艺技术等方面的原因,所研制的增稠剂在增稠能力和耐电解质性能方面与国际品牌产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了提高我国喷墨染色与印花用增稠剂的技术水平,本文通过对原料筛选,工艺优化,并利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制备了一只耐电解质聚丙烯酸增稠剂,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 1 实验 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1) 试剂 丙烯酸(A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 PS),环己烷,N ,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过硫酸铵,尿素,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氢氧化钠均为分析纯;Span -80,T w een -80,7#白油均为化学纯;稳定剂,实验室自制。 2) 仪器 PH S -3C 精密pH 计,上海雷磁仪器厂;数显高速分散匀质机,上海标本模型厂;旋转黏度仪(NDJ -1),上海昌吉地质仪器有限公司;红外光谱仪器(Nicolet FI -IR 200),美国Thermo 公司;场发射扫描电镜JSM6700F,日本JEOL 公司;H PPS 纳米颗粒粒度分析仪,英国马尔文仪器有限公司;QH J756B 型强力恒速搅拌机,常州市新析仪器厂。 1.2 增稠剂合成 将丙烯酸和AMPS 按比例加入到一定量的水中溶解,低温下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然后加入交联剂、引发剂搅拌溶解后得水相组分;定量称取白油、环己烷、Span -80及稳定剂,搅拌溶解澄清,得油相组分;将水相

化妆品中常用提取物功效

常用植物提取物功效 芦荟提取物:具有使皮肤收敛、柔软化、保湿、消炎、漂白的性能。还有解除硬化、角化、改善伤痕的作用,不仅能防止小皱纹、眼袋、皮肤松弛,还能保持皮肤湿润、娇嫩,同时,还可以治疗皮肤炎症,对粉刺、雀斑、痤疮以及烫伤、刀伤、虫咬等亦有很好的疗效。对头发也同样有效,能使头发保持湿润光滑,预防脱发。 龙胆根提取物:富含多重草本精华可以减少痘痘产生,深层深入修护痘后肌肤,舒缓痘印还原肌肤亮丽之美。 迷迭香提取物:具有保护皮肤、活血、强化皮肤、促进皮肤机能等作用,特别适合干性至油性皮肤。 葡萄籽提取物:是迄今发现的植物来源最高效的抗氧化剂之一,试验表明,其抗氧化效果是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30~50倍。 牛油果树果酯:可以作为皮肤调理剂和增稠剂。作为一种皮肤调理剂,它具有双重功效。首先,它可以帮助保持水分,在皮肤表面形成防护屏障,减少水分流失。其次,它还可以减少皮肤的粗糙程度和干燥。许多人喜欢这种保湿成分是因为它含有非皂化的脂肪,这意味着,与其他脂肪油不同的是,如果有其他强碱存在的话,它不会形成皂基,从而保持它的保湿能力。 人参提取物:祛斑、减少皱纹、活化皮肤细胞、增强皮肤弹性。在洗发剂中能提高头发的韧性,减少脱发,断发,对损伤的头发具有保护作用。 乳香提取物:可改善皮肤光老化、皮肤皱纹、色素异常,抑制因炎症引起的皮肤损伤等。 没药提取物:减少牙龈炎症,可作漱口液、牙粉。 丹参提取物:延缓皮肤衰老、改善微循环、缓解痤疮、美白防晒。丹参配羊脂适量,促进细胞新陈代谢,延迟皮肤衰老。丹参色红,可作为着色剂。 红花提取物:具有美白祛斑作用,并且可以染色用于口红、胭脂等化妆品。 益母草提取物:益母草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其中Fe、Mn、Zn和Rb含量较高,为皮肤健美不可缺少的物质,其能起到消除黑面、面斑和养颜美容功效也可用于面部痤疮治疗。 当归提取物:当归根部挥发油具有护发、美白、防晒等作用。当归提取物具有抗紫外光,改善面部肌肤的色素斑,延缓衰老作用。 红景天提取物:在化妆品中使用具有美白、保湿及抗皱的效果。 沙棘果油:可保护皮肤在光、热和辐射条件下不被氧化,防止变态、发皱及脂褐质的堆积,改善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缓解上皮细胞的衰老,营养皮肤,减少角质化及皮肤粗糙。 紫草根提取物:抗氧化、改善皮肤粗糙,缓解粉刺、毛囊炎、皮肤湿痒等。

增稠剂资料整理

增稠剂 一;增稠剂的分类 1.纤维素类 纤维素类又分为 A.非缔合型(HEC) B.缔合型(HMHEC) 最有名的纤维素增稠剂包括: 羟乙基纤维素(Hydroxyethyl Cellulose,HEC) 羟丙基纤维素(Hydroxypropyl Cellulose,HPC)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ydroxypropylmethyl Cellulose,HPMC)、 甲基纤维素(Methyl Cellulose,MC)、 羧基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 疏水性改质羟乙基纤维素(Hydrophobically Modified Hydroxyethyl Cellulose ,HMHEC) 2.多糖 3.碱溶涨类(丙烯酸类) 碱溶涨类又分为 A.非缔合型(ASE) B.缔合型(HASE) 4.聚氨脂类 聚氨脂类又分为 A.聚氨脂类 B.疏水性改性非聚氨酯增稠剂 5.无机类 无机又分为 A.膨润土 B.凹凸棒土 C.气相二氧化硅 6.络合有机金属增稠剂 二:特性研究及作用机理 1.纤维素类 1.1非缔合型纤维素增稠剂 纤维素类增稠剂的增稠机理: 是疏水主链与周围水分子通过氢键缔合,提高了聚合物本身的流体体积,减少了 颗粒自由活动的空间,从而提高了体系黏度。也可以通过分子链的缠绕实现黏 度的提高,表现为在静态和低剪切有高黏度,在高剪切下为低黏度。这是因为 静态或低剪切速度时,纤维素分子链处于无序状态而使体系呈现高粘性;而在 高剪切速度时,分子平行于流动方向作有序排列,易于相互滑动,所以体系黏

度下降。纤维素增稠剂增稠水相,该增稠作用不受连结料、颜料和助剂的影响。 这种分子链较长、有分支,部分呈卷曲状。在其余情况下,分子链处于理想的序状态(高粘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分了逐渐与流动方向平行,这使一个分子到另一个分子之间的滑动更为容易,即低粘度,因而,这种纤维素增稠剂表现出假塑性和结构粘度。通过高分子量的纤维素醚,可获得明显的假塑流动性能。 特点:纤维素类增稠剂的增稠效率高,尤其是对水相的增稠;对涂料配方的限制少,应用广泛;可使用的pH 范围大。但存在流平性较差,辊涂时飞溅现 象较多、稳定性不好,易受微生物降解等缺点。由于其在高剪切下为低黏度,在静态和低剪切有高黏度,所以涂布完成后,黏度迅速增加,可以防止流挂,但另一方面造成流平性较差。有研究表明,增稠剂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加,乳 胶涂料的飞溅性也增加。纤维素类增稠剂由于相对分子质量很大,所以易产 生飞溅。此类增稠剂是通过“固定水”达到增稠效果,对颜料和乳胶粒子 极少吸附,增稠剂的体积膨胀充满整个水相,把悬浮的颜料和乳胶粒子挤到 一边,容易产生絮凝,因而稳定性不佳。由于是天然高分子,易受微生物攻 击。 纤维素衍生物分子量高低则会影响其增稠的效果,高分子量纤维素衍生物增稠剂具有优异的增稠效果,容易造成类似塑化(Pseudoplastics)的效 果,水相增稠剂与儒教其分子相溶好,低剪切增稠效果好,PH值容忍度高,保水性好,由于低剪切年度高,触变性高,所以流变性好,流平性差。低分 子量纤维素衍生物增稠剂对产品的类似塑化性较低,但对水的敏感度较高。 现将纤维素增稠剂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总结如下纤维素增稠剂正面影响 ●通用 ●流动性 ●PH范围大 负面影响 ●喷涂 ●涂层的形成 ●覆盖力 ●水敏感性 ●生物稳定性 ●辊涂时飞溅现象较多 ●稳定性不好 ●易受微生物降解 具体产品特性:

食品脱氧剂

食品包装了食品脱氧剂是什么?有害吗? 我们从超市里买了包装食品,经常会发现里面有一片小包装袋,上面印着“脱氧保鲜剂,不可食用”。有人说,食品包装袋中的脱氧剂有毒,哪怕只有少量泄漏到食品中,都存在安全隐患,这是真的吗? 脱氧剂,顾名思义,吸收密封包装袋中的氧气,作用是可以减缓食品的氧化。在密封食品包装中,脱氧剂可以创造出一个几乎无氧的环境,并长时间保持,因而可以防止食品因氧化变色、变质和油脂酸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容易发生氧化的是食品中的油脂,油脂氧化酸败所产生酸、醛、酮类以及各种氧化物,产生难闻的“哈喇子”味,失去食用价值。

包装食品中的脱氧剂有铁系脱氧剂、亚硫酸盐脱氧剂等。其中铁系脱氧剂由于成本低、效果好、安全性高,因此应用范围最广。铁系脱氧剂一般使用透气的塑料膜(膜上扎孔)或纸进行包装,然后放置在食品包装袋内。其成分除了铁粉外,还有氯化钙、盐份、活性炭以及硅藻土等辅助成分,这些成分各自具有一定的功用。脱氧剂的成分都是很安全的,虽然不能食用,但也不可怕。

常见的脱氧剂还有葡萄酒中的亚硫酸盐。亚硫酸盐可以缓慢释放出二氧化硫,这也就是酒瓶标签注明含二氧化硫的原因。葡萄酒装瓶中的二氧化硫对防止氧气氧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但过高的含量会影响酒的风味。国家标准规定:游离二氧化硫不高于50毫

克/升,总二氧化硫不高于250毫克/升。干白葡萄酒在装瓶前一般将游离二氧化硫调整到接近50毫克/升。如对二氧化硫不适,开酒后通过“醒酒”,即可达到排除酒体中二氧化硫的目的。总体来说,脱氧剂毒性不大,少量的脱氧剂不会产生毒副作用。其他防氧的办法还有包装抽真空,包装充氮气以排除氧气。我们超市买的“气鼓鼓”包装的蛋糕,包装内充的是就是惰性气体氮气。

水性增稠剂概述

水性增稠剂 增稠剂有多种多样,目前常用的是纤维素醚及其衍生物类增稠剂、缔合型碱溶胀增稠剂(HASE)和聚氨酯增稠剂(HEUR)。 1 纤维素醚及其衍生物 羟乙基纤维素(HEC)是1932年由Union Carbide公司首先实现工业化生产的,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了。目前,纤维素醚及其衍生物类增稠剂主要有羟乙基纤维素(HEC)、甲基羟乙基纤维素(MHEC)、乙基羟乙基纤维素(EHEC)、甲基羟丙基纤维素(MHPC)、甲基纤维素(MC)和黄原胶等,这些都是非离子增稠剂,同时属于非缔合型水相增稠剂。其中在乳胶漆中最常用的是HEC,如Aqualon公司的Natrosol 250 和Union Carbide公司的Cellusize QP等。 疏水改性纤维素(HMHEC)是在纤维素亲水骨架上引入少量长链疏水烷基,从而成为缔合型增稠剂,如Natrosol Plus Grade 330,331,Cellosize SG-100,Bermocoll EHM-100。其增稠效果可与分子量大得多的纤维素醚增稠剂品种相当。它提高了ICI粘度和流平性,降低了表面张力,如HEC的表面张力约为67mN/m,HMHEC的表面张力为55-65m mN/m.

2 碱溶胀型增稠剂 碱溶胀增稠剂分为两类:非缔合型碱溶胀增稠剂(ASE)和缔合型碱溶胀增稠剂(HASE),它们都是阴离子增稠剂。 非缔合型的ASE是聚丙烯酸盐碱溶胀型乳液。这类增稠剂如Rohm Haas 公司的ASE 60和Ciba公司的Viscalex HV-30。 缔合型HASE是疏水改性的聚丙烯酸盐碱溶胀型乳液。HASE增稠剂如Nopco公司的SN636,Rohm & Haas公司的TT—935等。但这种增稠剂也有含聚氨酯和不含聚氨酯的两类。 Elements公司开发了不含VOC和APEO的HASE增稠剂, 在配色漆时,当色浆用量约为4%-8%时,加入色浆后涂料的斯托默粘度约下降30KU-40KU,从而造成相同品种不同颜色涂料粘度不一致、流挂和贮存稳定性下降等问题。而专门开发的HASE增稠剂UCAR POLYPHONE T-900和T-901却对加入色浆不敏感,因此适用于待配色涂料和基础漆的增稠。 对于醋丙乳胶漆,可单独用UCAR POLYPHONE T-900,或以UCAR POLYPHONE T-900为主,加少量UCAR POLYPHONE T-901。

化妆品中的乳化剂

化妆品乳化剂的选择方法 乳状化妆品是化妆品中最广的一种剂型,从稀薄的流体到粘稠的膏霜。因此,乳状化妆品的乳化剂的选用对于化妆品的研究与生产以及保存和使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两个不相混溶的纯液体不能形成稳定的乳状液,必须要加入第三组分(起稳定作用),才能形成乳状液。例如,将菜籽油和水放在烧杯里,无论怎样用力摇荡,静止后菜籽油和水很快就会分离。但是,如果将烧杯里加一点洗洁精,再摇荡时就会形成象牛奶一样的乳白液体,而且这种乳状液可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稳定。这里称形成乳状液的过程为乳化。而制备稳定的乳状液(乳状化妆品)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选择一种合适的乳化剂,使产品(化妆品)符合要求,这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 制备乳状液时,通常乳状液的一相是水,另一相是极性小的有机液体,习惯上统称为“油”。根据内相外相的性质,乳状液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油分散在水中,简称为水包油型乳状液,用O/W 表示;另一类是水分散在油中,简称为油包水型乳状液,用W/O 表示。这里要指出的是,上述的油、水两相不一定是单一的组分,经常是每一相都可能包含有多种成分。除了上述两种基本乳状液外,还有两种复合乳状液,其分散相本身就是乳状液,如将一个O/W 的乳状液分散到连续的油相中,形成一种复合(O/W)/O 型的乳状液;或者将一个W/O 的乳状液分散到连续的水相中,形成一种复合的(W/O)/W 的乳状液。 在油相、水相的性质确定后,制备较稳定(比如放置三年)的乳状液最重要的条件是乳化剂的选择。在诸多类型的乳化剂中,以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最为广泛。

一、乳化剂选择的一般原则 因油、水相成分的诸多变化性(如赋予不同功效诉求),以及要求形成乳状液的类型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如是透明啫喱型(油水两相折光率相同时)还是白色乳霜型,是油包水型还是水包油型等],实际上不可能找到一种通用的“万能”乳化剂。因此,只能在指定油相、水相组成与性质及所要求的乳状液类型后通过适当的方法选择相对最优良的乳化剂。具体选择原则如下: (1)界面张力越大,两种液体越 不相溶,所以乳化剂要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和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 (2)乳化剂分子或与其他添加物 在界面上能形成紧密排列的凝聚膜,在这种膜中分子有强烈的定向吸附性。(3)乳化剂的乳化能力与其和油 相或水相的亲合能力有关。亲油性越强的乳化剂越易得到W/O 型乳状液,亲水性越强的乳化剂越易得到O/W 型乳状液。亲油性强的乳化剂和亲水性强的乳化剂混合使用时可以达到更佳的乳化效果。与此相应,油相极性越大,要求乳化剂的亲水性越大;油相极性越小,要求乳化剂的疏水性越强。 (4)适当的外相粘度以减小液滴 的聚集速度。V=2r2(ρ1 -ρ2)g/9η这里v 为液滴的沉降速度,r 为分散相液滴的半径,ρ1 、ρ2 为分散相和分散介质(连续相)的密度,η 为分散介质(连续相)的粘度。由此公式可以得出,乳状液分散相和分散介质(连续相)的粘度越大,则分散相液滴运动的速度愈慢,这有利于乳液的稳定。因此往往在连续相中加入增稠剂(一般常以能溶于分散介质的高分子物质),以此来提高乳状液的稳定性。

初中化学推断题常用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推断题常用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推断题常用“题眼”归纳 溶液颜色 蓝色CuSO 4 、Cu(NO 3 ) 2 等含Cu2+的溶液 浅绿色FeCl 2 、Fe(NO 3 ) 2 、FeSO 4 等含Fe2+的溶液 黄色FeCl 3 、Fe(NO 3 ) 3 、Fe 2 (SO 4 ) 3 等含Fe3+溶液 紫红色KMnO 4 溶液 火焰颜色淡蓝色H 2 、S(空气中) 蓝色CO、CH 4 蓝紫色S(氧气中) 常见气体 无色无味O 2 、N 2 、H 2 、CO、CO 2 、CH 4有刺激性气味SO 2 、NH 3 、HCl 常见固体 黄色硫磺(S) 暗紫色高锰酸钾(KMnO 4 )、碘(I 2 ) 绿色Cu 2 (OH) 2 CO 3 (铜绿) 蓝色沉淀Cu(OH) 2 红褐色沉淀Fe(OH) 3 红色Cu、赤铁矿、铁锈主要成分(Fe 2 O 3 )、红磷(P) 黑色Fe 3 O 4 、CuO、MnO 2 、C粉、Fe粉 白色沉淀 (可溶于酸) CaCO 3 、BaCO 3 、Mg(OH) 2 白色沉淀 (不溶于酸) BaSO 4 、AgCl 元素之最1.地壳(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O)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Al) 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Ca) 4.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碳(C)

其它1.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 2 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CO 2 , 但通入CO 2 后变浑浊的溶液不一定是澄清石灰水,也可以是Ba(OH) 2溶液。 3.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 4 4.天然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C) 5.吸水后由白变蓝的是无水CuSO 4 6.最常见的液态物质是H 2 O、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 2 O 7.常用的食品干燥剂是生石灰CaO 8.常用的食品脱氧剂是Fe粉 9.与酸反应有CO 2 产生的物质是碳酸盐(或NaHCO 3 ) 10.与碱反应(研磨)有NH 3 产生的物质是铵盐(铵态氮肥) 11.常温下唯一有氨味的铵态氮肥是NH 4 HCO 3 (碳铵) 一些常用物质 的 相对分子质量H 2 O-18;CO 2 -44;CaCO 3 -100;HCl-36.5;H 2 SO 4 -98;NaOH-40;Ca(OH) 2 -74; 一些物质的俗 称NaOH-烧碱、火碱、苛性钠;Na 2 CO 3 -纯碱、苏打;NaHCO 3 -小苏打;Hg-水银; CO 2 -干冰;CaO-生石灰;Ca(OH) 2 -熟石灰、消石灰;CaCO 3 -石灰石、大理石; CH 4 -沼气、瓦斯、天然气;C 2 H 5 OH-酒精 1.以物质特征颜色为突破口 ⑴ 固体颜色:Fe、C、CuO、MnO2、Fe3O4(黑色);Cu、Fe2O3(红色);Cu2(OH)2CO3(绿色);CuSO4·5H2O(蓝色)。 ⑵ 溶液颜色:CuCl2、CuSO4(蓝色);FeCl2、FeSO4(浅绿色);FeCl3、Fe2(SO4)3(黄色)。

化妆品用增稠剂精编版

化妆品用增稠剂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化妆品用增稠剂 刘义,广州市浪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60 高俊,汽巴精化(中国)有阳公司广州公司,广东广州510095 摘要:综述了使用于化妆品的增稠剂:无机盐类、表面活性剂类、水溶性高分子类和脂肪醇脂肪酸类等共200多种。增稠剂通过与表面活性剂形成棒状胶束、与水作用形成三维水化网络结构、或利用自身的大分子长链结构等使体系达到增稠的目的。详细介绍了增稠剂的配伍性能、使用范围、影响因素和增稠机理分类。在产品配方开发过程中根据配方的pH值、稳定性、刺激性、泡沫、配方成本、是否透明、流变形态、外观颜色、电解质稳定性和法规等方面的要求综合进行考虑,才能有效地选用恰当的增稠剂。只有不断在实际中总结经验,才能真正懂得如何有效地选用增稠剂。 关键词:化妆品;增稠剂;水溶性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中图分类号:TQ6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803(2003)01-0044-05 配方师在进行配方设计时通常要考虑配方最终产品的流变形态,适当的流变形态能给产品带来美感,便于使用和生产,对配方的稳定性也有一定的影响。有些产品的流变形态甚至对产品的使用起很大作用,比如牙膏,要求产品的触变性好,因为在挤出时要求保持较好的形态,在刷牙时要求牙膏在外力作用下能够迅速变稀分散开来。流体的流变形态分为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牛顿流体为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成正比的流体;非牛顿流体又有假塑性流体、塑性流体和胀流体。假塑性流体和塑性流体都属于剪切变稀的流体,但塑性流体具有屈服值。胀流体属于剪切变稠的流体。要调节产品的流变形态,配方师是在配方中加入增稠剂达到目的。增稠剂简单地说就是提高配方产品黏度或稠度的一类物质,增稠剂加入量不大,但是能够大幅提高产品的黏度或稠度。配方师在选择增稠剂时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配方主体是选择增稠剂的首要考虑因素,什么样的体系决定采用什么样的增稠剂;其次是产品形态,产品形态要求不同类型的增稠剂,有些要求牛顿流体,有些要求塑性流体,根据不同的需要采用不同的增稠剂;在最终产品中增稠剂的比例、配方的成本也是增稠剂选择的重要因素,如果配方的成本让生产商和消费者都难于承受,那么这配方是没有应用价值的,平衡增稠剂的效果及其成本是非常重要的。另外配方的理化指标也是选择增稠剂必须考虑的,比如配方的稳定性、泡沫等,这些都是配方所关注的一些重要指标,有些增稠剂虽然增稠效果理想,但稳定性差或是消泡太厉害也是没有价值的。一般情况下几种增稠剂的协调增稠比用单一增稠剂对产品的最终流变形态有更好的效果。 1 增稠剂分述 能够作为增稠剂的物质很多,从相对分子质量看有低分子增稠剂,也有高分子增稠剂;从功能团来看有电解质类、醇类、酰胺类、羧酸类和酯类等等。下面按化妆品原料的分类方法对增稠剂进行分类,表l列出了目前使用的增稠剂。 低分子增稠剂 1.1.1 无机盐类 用无机盐来做增稠剂的体系一般是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体系,最常用的无机盐增稠剂是氯化钠,增稠效果明显。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形成胶束,电解质的存在使胶束的缔合数增加,导致球形胶束向棒状胶束转化,使运动阻力增大,从而使体系的黏稠度增加。但当电解质过

化妆品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综述知识分享

化妆品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综述

题目:综述化妆品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 AAS类 型 特点代表性产品应用 阴离子去污能力强,主要用于清洁 洗涤 脂肪酸皂(肥 皂)、十二烷基硫 酸钠 清洁洗涤产品 阳离子较好的杀菌性与抗静电性, 应用于柔软去静电 高碳烷基的伯仲叔 季盐 洗发水、护发素 两性良好的洗涤作用,很温和, 常与阴或阳离子AAS搭配 椰油酰胺丙基甜菜 碱、咪唑啉 洗发水、洁面品 非离子安全温和,无刺激性,具有 良好的乳化、增溶等作用 失水山梨醇脂肪酸 酯(Span)和其环 氧乙烷加成物 (Tween) 应用最广,常用于膏 霜、乳液中阴离子AAS 名称简称用途安全性 N-酰胺基及其盐香波、皮肤清洁剂、口腔制 品、含药化妆品、香皂和添加 剂等… 没有刺激性,非常安全 羧酸(酯)盐很广泛,用于制备O/W型膏霜 或乳液。主要用作皂基、各种 乳液和膏霜基体。 呈碱性,稍微有刺激的 感觉 硫酸(酯)盐 烷基硫酸酯盐AS 很广泛,O/W型乳化剂、润湿 剂和悬浮剂,常在香波和皮肤 清洁制品使用。一般与其它 AAS复配来增加泡沫的稳定性 和粘度,并降低对皮肤的脱脂 能力。 高浓度时有刺激性。但 在化妆品的使用条件下 是安全的 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 酯盐 AES 香波的主要表面活性剂,也用 于皮肤清洁和沐浴制品,较少 与AS相近,但刺激性 略低于AS

用作乳化剂。一般与其它AAS (阴、两性、非离子)复配 磺酸盐 烷基苯磺酸盐LAS- Na 去污力太强,因此在化妆品中 应用不广泛,主要用于洗衣粉 对皮肤中等刺激,容易 脱脂而变得干燥粗糙, 用三乙醇胺盐复配可降 低刺激性。 烷基磺酸盐SAS 低成本,稳定性好,刺激性 低,去污能力好,很有前途的 AAS 对皮肤无致敏作用N-酰胺基及其盐 由α-氨基酸的氨基酰化后制得。氨基酸属于两性,但酰化后变成阴离子AAS。 用途: 香波:增泡和稳泡,头发亲合性强,改善梳理性,减少静电; 皮肤清洁剂:治疗面部粉刺,可与水杨酸和过氧化苯甲酰等匹配而不影响其活 性; 口腔制品:口腔清洗剂,抑制己糖激酶的生长,防止牙齿腐烂; 含药化妆品:去屑香波、治疗粉刺膏霜等。 香皂和添加剂等… 安全性: 已在化妆品和洗涤用品应用几十年,非常温和,对皮肤不会产生过敏和刺激, 安全性非常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