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16556566.html,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

作者:张瑛

来源:《学周刊·C》2014年第01期

教育部在2001年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新课程标准中也突出了“以学生为主

体”“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育理念。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是把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学与教融为一体,让内容丰富的语文课堂作为信息技术的载体,又把信息技术作为语文课堂的一种崭新的支撑,运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资源和策略进行教学活动。

一、激发学生学习小学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是最好的老师。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习就会积极主动,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提供丰富视觉和听觉材料,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展示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数字材料,激发学生兴趣,只要能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引出好奇心,激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他们就会愿意学,喜欢钻,从而焕发出更高的求知欲。

另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小学生从年龄段上说还处于对事物的形象认识上,因此教师要注意利用他们喜欢游戏、玩耍,不受拘束的特点,因势利导,利用信息技术的方法把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爱好联系起来,这样他们才能用心学,学得好。

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小学生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自我意识、自我主张、自我控制能力进一步加强,同时养成了对作业的自觉负责的习惯,开始认识到学习是一种义务,出现了意识较强的学习动机。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主体性。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所谓的“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有西方学者提出:“当学生在认知、动机和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主的。”教师在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特性与功能也有利于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以获得直接经验和解决问题为主的学习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