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和静电安全及防护

雷电和静电安全及防护
雷电和静电安全及防护

雷电和静电安全及防护

雷电和静电有许多相似之处。雷电放电与静电放电都有一些相同之处;雷电和静电的主要危害都是引起火灾和爆炸等。但雷电与静电电荷产生和聚积的方式不同、存在的空间不同、放电能量相差甚远,其防护措施也有很多不同之处。本单元将分别介绍雷电和静电的特点及安全防护知识。

雷电安全

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雷击是一种自然灾害。雷击房屋、电力线路、电力设备等设施时,会产生极高的过电压和极大的过电流,雷电放电时,可能造成设施或设备的毁坏,可能造成大规模停电,可能造成火灾或爆炸,可使电气设备绝缘击穿,使建筑物造成破坏,使家用电器击毀,致人及牲畜死亡或受伤等。

一、雷电的种类

1、直击雷

直击雷是带电积云接近地面至一定程度时,与地面目标之同的强烈放电。直击雷的每次放电含有先导放电、主放电、余光三个阶段。大约50%的直击雷有重复放电特征。每次雷击有三、四个冲击至数十个冲击。一次直击雷的全部放电时间一般不超过500ms。

2、感应雷

感应雷也称作雷电感应,或感应过电压,分为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静电感应雷是由于带电积云在架空线路导线或其他导电凸出物顶部感应出大量电荷,在带电积云与其他客体放电后,感应电荷失去束缚,以大电流、高电压冲击波的形式,沿线路导线或导电凸出物的传播。电磁感应雷是由于雷电放电时,巨大的冲击雷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迅速变化的强磁场在邻近的导体上产生的很高的感应电动势。

雷电感应过电压决定于被感应导体的空间位置及其与带电积云之间的几何关系。雷电感应过电压可达数百千伏。

3、球雷

球雷是雷电放电时形成的发红光、橙光、白光或其他颜色光的火球。从电学角度考虑,球雷应当是一团处在特殊状态下的带电气体。有人认为,球雷是包有异物的水滴在极高的电场强度作用下形成的。在雷雨季节,球雷可能从门、窗、烟囱等通道侵入室内。

此外,直击雷和感应雷都能在架空线路或在空中金属管道上产生沿线路或管道的两个方向迅速传播的雷电冲击波。

二、雷击的分类

雷击分为直接雷击和感应雷击两种。雷云对地面物体或人畜直接放电的现象叫直接雷击;架空电缆或室外天线被空中带电云放电,形成的强电场的感生电动势冲击家用电器或电子设备的现象叫感应雷击。

三、雷电参数

雷电参数是防雷设计的重要依据之一。雷电参数系指雷暴日、雷电流幅值、雷电流陡度、冲击过电压等电气参数。

1、雷暴日

为了统计雷电活动的频繁程度,经常采用年雷暴日数来衡量。只要一天之内能听到雷声的就算一个雷暴日。通常说的雷暴日是指一年内的平均雷暴日数,即年平均雷暴日,单位d/a。雷暴日数愈大,说明雷电活动愈频繁。

山地雷电活动较平原频繁,山地雷暴日约为平原的3倍。我国广东省的雷州半岛(琼州半岛)和海南岛一带雷暴日在80d/a以上,长江流域以南地区雷暴日约为40-80d/a,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雷暴日约为20-40d/a,西北地区雷暴日多在20d/a以下。

我国各地雷雨季节相差也很大,南方一般从二月开始,长江流域一般从三月开始,华北和东北延迟至四月开始,西北延迟至五月开始。防雷准备工作均应在雷雨季节前做好。

2、雷电流幅值

雷电流幅值是指主放电时冲击电流的最大值。雷电流幅值可达数十至数百千安。

3、雷电流陡度

雷电流陡度是指雷电流随时间上升的速度。雷电流冲击波波头陡度可达到50KA/μs,平均陡度约为30KA/μs。

4、雷击冲击过电压

直击雷冲击电压可高达数千千伏。

四、雷电的危害

由于雷电具有电流很大、电压很高、冲击性很强等特点,有多方面的破坏作用,且破坏力很大。就其破坏因素来看,雷电的危害体现在雷电的热效应、机械效应、过电压效应以及电磁效应。

1.雷电的热效应

雷电流在被击中物体内导致可观的焦耳热,使被击中物体内温度发生非常猛烈的上升,结果导致被击中物体燃烧或熔化。通常情况下,尽管雷电流的峰值很高,但由于持续时间很短,只能产生局部瞬时高温,使雷击点处局部体积的金属发生熔化。对于大体积的金属,雷电流产生的热效应的熔化能力是相当有限的。遭到雷击的架空明线若线径较细就

有可能断线,避雷针在经受雷击之后,针表面会留下小的坑点,对整个避雷针并无大碍。如果雷击发生在易燃易爆场所,就会因高温而引起火灾。特别是球形雷,所到之处,几乎都被烧焦。1987年5月黑龙江大兴安岭火灾、1989年8月黄岛油库火灾、2002年8月内蒙古大兴安岭火灾、今年4月云南大理的森林火灾都是雷电引起的,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近100亿元。

2、雷电的机械效应

载有电流的一段孤立导体会受到沿半径方向向内的自压縮力。在导体表面磁场强度达到很大时,将会出现强烈的的机械扭曲。径向自压缩力也会使被雷击物体的温度上升,但导致温升的主要因素还是雷电流产生的焦耳热。

雷击物体时,材料的屈服点会由于焦耳热而降低,径向自压缩力有可能超过材料的屈服点,从而使被击中物体材料发生形变,或使原本组合在一起的不同材料发生剥离、分层或脱模。

同时自压缩力也是产生球形雷的原因。在雷击,电流通道里面充满了炽热的空气分子和正负离子,雷电流产生强大的磁场,通道里面的正负离子在洛仓兹力的作用下压缩通道,即:自压缩力。由于通道的部分差异,在通道比较脆弱的部位将断开,闪亮的通道就变成了一个个火球,特别热的火球要比其他火球的存在时间长,我们能看到的几乎就是一个特别热的火球,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球形雷了。如果大多数的火球都特别热,我们就会看到许多的球形雷成一串,就像一串珠子。因为通道自身还要受热膨胀,所以不可能经常看到球形雷。

两个载有电流的相邻导体存在相互作用力,作用力的大小与两导体电流的乘积成正比,与导体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对于同一根载有雷电流的弯曲导体或金属构件,其拐弯的夹角越小,受到的力就越大,容易将导线折断。因此防雷地线的走线方式应尽可能走直线路径,在必须拐弯的地方,应采取钝角并带圆弧向下走线,避免采用锐角和直角向下走线。

在地闪时,通道中既有强烈的空气游离又有强烈的电荷中和,通道中的瞬时温度也相当高,使通道周围的空气急剧膨胀,以超声波速度向四周扩散,从而形成冲击波。在冲击波前沿到达的地方,空气的密度、气压和温度都会突然增大、产生剧烈的震动。这种冲击波与爆炸时产生的冲市波是类似的,可以使附近的建筑物、人、畜受到破坏或伤害。

3、雷电的过电压效应

地闪发生之前,空中出现雷云。由于静电感应,正对雷云下方的地面(建筑物或

其它物体)会感应出异性电荷。

如果雷云下方有大面积的金属建筑物,且对地绝缘,则在静电感应所引起的高电压作

用下,金属体对其下方的某些接地物体将会造成火花放电,导致设备和人员的损坏和伤亡,还可能会引发火灾。

如果顶部金属体的接地引线在某个部位断开或电阻过大,则在这些部位也将出现高电压造成局部火花放电,危及建筑物内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要减小雷电静电感应的危害程度,就需要将建筑物顶部金属体良好接地,尽快将感应电荷泄放入地。即使有引地线,由于雷电流具有大而且变化急速的特点,接地线不可避免存在电感和电阻,也会在引地线上产生极高的电压。当雷电击中大树或者其他物体时,雷电流经过这些物体也会形成过电压。

当雷电击中电力线路时,雷电流需经过电力线路泄入大地。即使雷电没有击中电力线路,当雷击发生后,导线上感应的异号电荷失去束缚,向导线两则流动,这些电流通过线路侵入变电站或袭击电气设备,在设备上形成过电压。当过电压高于设备的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时,设备就会损环。

4、雷电的电磁效应

由于雷电流在50~100微秒的时间内,从0变化到几万安,再由几万安变化到0,在其周围空间会产生瞬变的强电磁场。处于空间变化的强电磁场中的物体,由于电磁感应,在其内部就会产生很高的感应电动势。但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重大进展,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诞生,它的灵敏度极高等特点,使得其容易被损坏;同时闪电能辐射出频率从几赫兹到几千赫的电磁波,有很宽的频带,其主要以5-10千赫兹的电磁辐射强度最大。这些电磁波对通讯设备会产生严重的危害,轻则干扰电视广播信号,重则扰乱指挥系统,损坏仪器设备。雷击时,在与雷击发生处较近的地方,静电感应引起的危害是主要的;在与雷击发生处较远的地方,电磁感应引起的危害是主要的。

五、防雷分类

建筑物按其重要性、生产性质、遭受击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分为三类:

1、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凡制造,使用或储存炸药、火药、起爆爆药、火工品等大量危险物质的建筑物,遇电火花会引起爆炸,从而造成巨大破坏或人身伤亡的建筑物,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例如,火药制造车间、乙炔站、电石库、汽油提炼车间等。0区、10区及某些1区属于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2、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下列建筑物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1)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2)国家级的会堂、办公楼、档案馆、大型展览馆、国际机场、大型火车站、国际港口客运站、国宾馆、大型旅游建筑和大型体育场等。

(3)国家级计算中心、通信枢纽,以及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的装有大量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4)制造、使用和储存爆炸危险物质,但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的建筑物,如油漆制造车间、氧气站、易燃品库等。2区、11区及某些1区属于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5)有爆炸危险的露天气罐和油罐。

(6)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的部、省级办公楼及其他重要的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7)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3次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3、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下列建筑物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1)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和省级档案馆。

(2)年预计雷击次数等于和大于0.012次,小于和等于0.06次的部、省级办公楼及其他重要的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3)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和等于0.06次,小于和等于0.3次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4)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和等于0.06次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5)考虑到击后果和周围条件等因素,确定需要放雷的21区、22区、23区火灾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6)年平均雷暴日15d/a以上地区,高度为15m及其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高耸的建筑物。年平均雷暴日15d/a及15d/a以下地区,高度为20m及20m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高耸的建筑物。

六、防雷装置

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避雷器都是经常采用的防雷装置。一套完整的防装置包括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上述的针、线,网、带都只是接闪器,而避雷器是一种专门的防雷装置。

七、防雷技术

应当根据建筑物和构筑物、电力设备以及其他保护对象的类别和特征,分别对直击雷、雷电感应、雷电侵入波等采取适当的防雷措施。

1、直击雷防护

(1)应用范围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易受雷击部位应采取防直击雷的防护措施;

?可能遭受雷击,且一旦遭受雷击后果比较严重的设施或堆料(如装卸油台、露天油罐、露天储气罐等)也应采取防直击雷的措施;

?高压架空电力线路、发电厂和变电站等也应采取防直击雷的措施。

(2)基本措施:装设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是直击電防护的主要措施。

避雷针分独立避雷针和附设避雷针。独立避雷针是离开建筑物单独装设的。一般情况下,其接地装置应当单设,接地电阻一般不应超过10Ω,严禁在装有避雷针的构筑物上架设通信线、广播线或低压线。独立避雷针不应设在人经常通行的地方。

附设避雷针是装设在建筑物或构筑物屋面上的避雷针。如系多支附设避雷针,相互之间应连接起来,有其他接闪器者(包括屋面钢筋和金属屋面)也应相互连接起来,并与建筑物或构筑物的金属结构连接起来。其接地装置可以与其他接地装置共用,宜沿建筑物或构筑物四周敷设,其接地电阻不宜超过1~2Ω。如利用自然接地体,为了可靠起见,还应装设人工接地体。人工接地体的接地电阻不宜超过5Ω。装设在建筑物屋面上的接闪器应当互相连接起来,并与建筑物或构筑物的金属结构连接起来。建筑物混凝上内用于连接的单一钢筋的直径不得小于10mm。

2、感应雷防护

雷电感应也能产生很高的神击电压,在电力系统中应与其他过电压同样考虑;在建筑物和构筑物中,应主要考虑由二次放电引起爆炸和火灾的危险。无火灾和爆炸危险的建筑物及构筑物一般不考虑雷电感应的防护。

(1)静电感应防护。为了防止静电感应产生的高电压,应将建筑物内的金属设备金属管道、金属构架、钢屋架、钢窗、电缆金属外皮以及突出层面的放散管、风管等金属物件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屋面结构钢筋宜绑扎或焊接成闭合回路。

根据建筑物的不同屋顶,应采取相应的防止静电感应的措施:对于金属屋顶,应将屋顶妥病善接地;对于钢筋混凝土屋顶,应将屋面钢筋焊成边长5~12m的网格,连成通路并予以接地;对于非金属屋顶,宜在屋顶上加装边长5~12m的金属网格,并予以接地。

屋顶或其上金属网格的接地可以与其他接地装置共用。防雷电感应接地干线与接地装置的连接不得少于2处其间距离不得超过16~24m。

(2)电磁感应防护。为了防止电磁感应,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电缆相距不到100mm

时,须用金属线跨接,跨接点之间的距离不应超过30m;交叉相距不到100mm时,交叉处也应用金属线跨接。

此外,管道接头、弯头、阀门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大于0.03Ω时,连机处也应用金属线跨接。在非腐蚀环境,对于5根及5根以上螺栓连接的法兰盘,以及对于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可不跨接。

防电磁感应的接地装置也可与其他接地装置共用。

3、雷电侵入波防护

属于雷电冲击波造成的雷害事故很多。在低压系统,这种事故占总雷害事故的70%以上。

除电气线路外,架空金属管道也有引入雷电侵入波的危险。

对于建筑物,雷电侵入波可能引起火灾或爆炸,也可能伤及人身。因此,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户外天线的馈线临近避雷针或避雷针引下线时,馈线应穿金属管线或采用屏蔽线,并将金属管或屏蔽接地。如果馈线未穿金属管,又不是屏蔽线,则应在馈线上装设避雷器或放电间隙。

4、人身防雷

雷暴时,由于带电积云直接对人体放电,雷电流入地产生对地电压,以及二次放电等都可能对人造成致命的电击,因此,应注意必要的人身防雷安全要求。

(1)雷暴时,非工作必须,应尽量减少在户外或野外逗留;在户外或野外最好穿塑料等不浸水的雨衣。如有条件,可进入有宽大金属构架或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汽车或船只;如依靠建筑屏蔽的街道或高大树术屏蔽的街道躲避避,要注意离开墙壁或树干8m以外。

(2)雷暴时,应尽量离开小山、小丘、隆起的小道,离开海滨、湖滨、河边、池塘旁,避开铁丝网、金属晒衣绳以及旗杆、烟囱、宝塔、孤独的树木附近,还应尽量离开没有防雷保护的小建筑物或其他设施。

(3)雷暴时,在户内应注意防止雷电侵入波的危险,应离开照明线、动力线、电话线、广播线、收音机和电视机电源线、收音机和电视机天线,以及与其相连的各种金属设备,以防止这些线路或设备对人体二次放电。调查资料表明,户内70%以上对人体的二次放电事故发生在与线路或设备相距1m以内的场合,相距1.5m以上者尚未发生死亡事故。由此可见,雷暴时人体最好离开可能传来雷电侵入波的线路和设备1.5m以上。应当注意,仅仅拉开开关对于防止雷击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

(4)雷雨天气,还应注意关闭门窗,以防止球雷进入户内造成危害。

静电安全及防护技术

静电现象是十分普遍的电现象。静电,并非绝对静止的电,而是在宏观范围内暂时失去平衡的相对静止的正电荷和负电荷。人们活动中,特别是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可能引起爆炸及其他危险和危軎

一、静电的产生

摩擦能够产生静电是人们早就知道的,但为什么摩擦能够产生静电呢?实验证明,不仅仅是摩擦时,而是只要两种物质紧密接触而后再分离时,就可能产生静电。静电的产生是同接触电位差和接触面上的双电层直接相关的。

1、静电的起电方式

(1)接触分离起电。

两种物体接触,其间距离小于25×10-8cm时,由于不同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不同,不同原子(包括原子团和分子)外层电子的能级不同,其间即发生电子的转移。因此,两种物质紧密接触,界面两侧会出现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层电荷。这两层电荷称为双电层,其间的电位差称为接触电位差,接触电位差与物质性质及其表面状况有很大的关系。固体物质的接触电位差只有千分之几至十分之几伏,最大1V左右。

(2)破断起电。

不论材料破断前其内电荷分布是否均匀,破断后均可能在宏观范围内导致正、负电荷的分离,即产生静电,这种起电称为破断起电。固体粉碎、液体分离过程的起电属于破断起电。

3)感应起电。

图示为一种典型的感应起电过程。当B导体与接地体C相连时,在带电体A的感应下,端部出现正电荷,但B导体对地电位仍然为零;当B导体离开接地体C时,虽然中间不放电,但B导体成为带电体。

A B C B

(a)分离前(b)分离后

(4)电荷迁移

当一年带电体与一个非带电体接触时,电荷将重新分配,即发生电荷迁移而使非带电体带电。当带电雾滴或粉尘撞击在导体上时,会产生有力的电荷迁移;当气体离子流射在不带电的物体上时,感应起电也会产生电荷迁移。除上述几种主要的起电方式外,电解、压电、热电等效应也能产生双电层或起电。

2、固体静电

固体物质大面积的接触一分离或大面积的摩擦,以及固体物质的粉碎等过程中,都可能产生强烈的静电。橡胶、塑料、纤维等行业工艺过程中的静电高达数万伏,甚至数十万伏,如不采取有效措措施,很容易引起火灾。

3、人体静电

在从毛衣外面脱下合成纤维衣料的衣服时,或经头部脱下毛衣时,在衣服之间或衣服与人体之间,均可能发生放电。这说明人体及衣服在一定条件下是会产生静电的。人在活动过程中,人的衣服、鞋以及所携带的用具与其他材料摩擦或接触-分离时,均可能产生静电。例如,人穿混纺衣料的衣服坐在人造革面的椅子上,如人和椅子的对地绝缘都很高,则当人起立时,由于衣服与椅面之间的摩擦和接触一分离,人体静电高达10000V以上。

液体或粉体从人拿着的容器中倒出或流出时,带走一种极性的电荷,而人体上将留下另一种极性的电荷。

人体是导体,在静电场中可能感应起电而成为带电体,也可能引起感应放电。如果空间存在带电尘埃、带电水沫或其他带电粒子,并为人体所吸附,人体也能带电。人体静电与衣服料质、操作速度、地面和鞋底电阻、相对湿度、人体对地电容等因素有关。

因为人体活动范围较大,而人体静电又容易被人们忽视,所以,由人体静电引起的放

电往往是酿成静电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4、粉体静电

粉体只不过是处在特殊状态下的固体,其静电的产生也符合双电层的基本原理。粉体物料的研磨、搅拌、筛分或高速运动时,由于粉体颗粒与颗粒之间及粉体颗粒与管道壁、容器壁或其他器具之间的碰、摩擦,以及由于破断都会产生有害的静电。塑料粉、药粉、面粉、麻粉、煤粉和金属粉等各种粉体都可能产生静电。粉体静电电压可高达数万伏。5、液体静电

液体在流动、过滤、搅拌、喷雾、喷射、飞溅、冲刷、灌注和剧烈晃动等过程中,可能产生十分危险的静电。由于电渗透、电解、电泳等物理过程,液体与固体的接触面上也会出现双电层。如图8-17所示,紧贴分界面的电荷层只有一个复杂直径的厚度,是不随液体流动的固定电荷层;与其相邻的异性电荷层为数十至数百倍分子直径的随液体流动的滑移电荷层。如果液体在管道内呈紊流状态,则滑移的电荷被搅动,不局限在某一范围,而近似地管道断面均匀分布。显然,液体流动时,一种极性的电荷随液体流动,形成所谓流动电流。由于流动电流的出现,管道的终端容器里将积累静电电荷。

6、蒸气和气体静电

蒸气或气体在管道内高速流动或由阀门、缝隙高速喷出时也会产生危险的静电。蒸

气产生静电类似液体产生静电,即其静电也是由于接触、分离和分裂等原因产生的。

完全纯净的气体是不会产生静电的,但由于气体内往往含有灰尘、铁末、干冰、液滴、

蒸气等固体颗粒或液体颗粒,通过这些颗粒的碰撞、摩擦、分裂等过程可产生静电。

喷漆是含有大量杂质的气体高速喷出,会产生比较强的静电。蒸气和气体静电比固体

和液体的静电要弱一些,但也能高达万伏以上。

二、静电的消失

静电的消失有两种主要方式,即中和和泄漏。前者主要是通过空气发生的;后者主

要是通过带电体本身及其相连接的其他物体发生的。

湿度对静电泄漏的影响很大,随着湿度增加,绝缘体表面凝成薄薄的水膜,并溶解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和绝缘体析出的电解质,使绝缘体表面电阻大为降低,从而加速静电泄漏。空气湿度降低,很多绝缘体表面电阻率升高,静电泄漏变慢,静电的危险性增大。因此,静电事故多发生在干燥的季节。吸湿性越大的绝缘体,其静电受湿度的影响也越大。

三、静电的危害

工艺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可能引起爆炸和火灾,也可能给人以电击,还可能妨碍生产。其中,爆炸或火灾是最大的危害和危险。

1、爆炸和火灾

静电能量虽然不大,但因其电压很高而容易发生放电。如果所在场所有易燃物质,又有由易燃物质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包括爆炸性气体和蒸气),以及爆炸性粉尘等,即可能由静电火花引起爆炸或火灾。

应当指出,带静电的人体接近接地导体或其他导体时,以及接地的人体接近带电的物体时,均可能发生火花放电,导致爆炸或火灾。

对于静电引起的爆炸和火灾,就行业性质而言,以炼油、化工、橡胶、造纸、印刷和粉末加工等行业事故最多。就工艺种类而言,以输送、装卸、搅拌、喷射、开卷和卷绕、涂层、研磨等工艺过程事故最多。

导体放电时,其上电荷全部消失。其静电场储存的能量一次集中释放。有较大的危险性。

2、静电电击

静电电击不是电流持续通过人体的电击,而是静电放电造成的瞬间冲击性的电击。对于静电,人体相当于导体,放电时其有关部分的电荷一次性消失,即能量集中释放,危险性较大。但一般不能达到使人致命的界限。

生产和工艺过程中产生的静电所引起的电击不致直接使人致命,但是,不能排除由静电电击导致严重后果的可能性。例如,人体可能因静电电击而坠落或摔倒,造成二次事故。静电电击还可能引起工作人员紧张而妨碍工作等。

3、妨碍生产

在某些生产过程中,如不消除静电,将会妨碍生产或降低产品质量。

纺织行业及有纤维加工的行业,特别是随着涤纶、腊纶、锦纶等合成纤维材料的应用,静电问题变得十分突出。

在电子技术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可能引起计算机、继电器、开关等设备中电子元件误动作,可能对无线电设备、磁带录音机产生干扰,还可能击穿集成电路的绝缘等。

四、静电防护措施

静电最为严重的危险是引起爆炸和火灾。因此,静电安全防护主要是对爆炸和火灾的防护。当然,一些防护措施对于防护静电电击和消除影啊生产的危害也是同样是有效的。

1、环境危险程度的控制

静电引起爆炸和火灾的条件之一是有爆炸性混合物存在。为了防止静电的危害,可采取以下控制所在环境爆炸和火灾危险性的措施。

(1)取代易燃介质。

(2)降低爆炸性混合物的浓度。

(3)减少氧化剂含量。

2、工艺控制

工艺控制是从工艺上采取适当的措施,限制和避免静电的产生和积累。工艺控制方法很多,应用很广,是消除静电危害的重要方法之一。

(1)材料的选用

在有静电危险的场所,工作人员不应穿着丝绸、人造纤维或其他高绝缘衣料制作的衣服,以免产生危险静电。

(2)限制摩擦速度或流速。降低摩擦速度或流速等工艺参数可限制静电的产生。

(3)增强静电消散过程。在产生静电的工艺过程中,总是包含着静电产生和静电消散两个区域。两个区域中电荷交换的规律是不一样的。在静电产生的区域主要是分离成电量相等而电性相反的电荷,即产生静电;在静电消散的区域,带静电物体上的电荷经泄漏或松驰而消散。基于这一规律,设法增强静电的消散过程,可消除静电的危害。

(4)消除附加静电。

3、接地和屏蔽

(1)导体接地。接地是消除静电危害最常见的方法,它主要是消除导体上的静电。金属导体应直接接地。

(2)导电性地面。采用导电性地面,实质上也是一种接地措施。采用导电性地面不但能泄漏设备上的静电,而且有利于泄漏聚集在人体上的静电。

(3)绝缘体接地。

(4)屏蔽。它是用接地导体(即屏蔽导体)靠近带静电体放置,以增大带静电体对地电容,降低带电体静电电位,从而减轻静电放电的危险。应当注意到,屏蔽不能消除静电电荷。此外,屏蔽还能减小可能的放电面积,限制放电能量,防止静电感应。

4、增湿

前面说过,随着湿度的增加,绝缘体表面上形成薄薄的水膜。它能使绝缘体的表面电阻大大降低,能加速静电的泄漏。

应当注意,空气的相对湿度在很大程度上受温度的影响。增湿的方法不宜用于消除高温环境里的绝缘体上的静电。

5、静电中和器

静电中和器又叫静电消除器,静电中和器是能产生电子和离子的装置。由于产生了电

子和离子,物料上的静电电荷得到相反极性电荷的中和,从而消除静电的危险。静电中和器主要用来中和非导体上的静电。尽管不定能把带电体上的静电完全中和掉,但可中和至安全范围以内。与抗静电添加剂相比,静电中和器具有不影响产品质量、使用方便等优点。静电中和器应用很广,种类很多,按照工作原理和结构的不同,大体上可以分为感应式中和器、高压式中和器、放射线式中和器和离子风式中和器。

电气安全教材-第七章雷电和静电防护

第七章雷电和静电防护 雷电和静电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雷电和静电都是相对于观察者静止的电荷聚积的结果;雷电放电与 静电放电都有一些相同之处;雷电和静电的主要危害都是引起火灾和爆炸等。但雷电与静电电荷产生和聚积的方式不同、存在的空间不同、放电能量相差甚远,其防护措施也有很多不同之处。本章将分别介绍雷电和静电的特点及防护技术。 第一节雷电安全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雷击是一种自然灾害。雷击房屋、电力线路、电力设备等设施时,会产生极高的过电压和极大的过电流,在所波及的范围内,可能造成设施或设备的毁坏,可能造成大规模停电,可能造成火灾或爆炸,还可能直接伤及人畜。 一、雷电的种类带电积云是构成雷电的基本条件。当带不同电荷的积云互相接近到一定程度,或带电积云与大地凸出 物接近到一定程度时,发生强烈的放电,发出耀眼的闪光。由于放电时温度高达20000 C,空气受热急剧 膨胀,发出爆炸的轰鸣声。这就是闪电和雷鸣。 1. 直击雷带电积云与地面目标之间的强烈放电称为直击雷。带电积云接近地面时,在地面凸出物顶部感应出异性电荷,当积云与地面凸出物之间的电场强度达到25~30kV/cm 时,即发生由带电积云向大地发展的跳跃式先导放电,持续时间约 5~10ms,平均速度为100~1000km/s,每次跳跃前进约50m,并停顿30~50卩s。当先导放电达到地面凸出物时,即发生从地面凸出物向积云发展的极明亮的主放电,其放电时间仅50~100卩s, 放电速度约为光速的1/5~1/3,即约为60000~100000km/s。主放电向上发展,至云端即告结束。主放电结束后继续有微弱的余光,持续时间约为30~150ms。 大约50%的直击雷有重复放电的性质。平均每次雷击有三四个冲击,最多能出现几十个冲击。第一个冲击的先导放电是跳跃式先导放电,第二个以后的先导放电是箭形先导放电,其放电时间仅为10ms 。一次雷击的全部放电时间一般不超过500ms。 2. 感应雷感应雷也称为雷电感应或感应过电压。它分为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 静电感应雷是由于带电积云接近地面,在架空线路导线或其他导电凸出物顶部感应出大量电荷引起的。在带电积云与其他客体放电后,架空线路导线或导电凸出物顶部的电荷失去束缚,以大电流、高电压冲击波的形式,沿线路导线或导电凸出物极快地传播。近20年来人们的研究表明,放电流柱也会产生强烈 的静电感应。 电磁感应雷是由于雷电放电时,巨大的冲击雷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迅速变化的强磁场引起的。这种迅速变化的磁场能在邻近的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的电动势。如系开口环状导体,开口处可能由此引起火花放电;如系闭合导体环路,环路内将产生很大的冲击电流。 3. 球雷球雷是雷电放电时形成的发红光、橙光、自光或其他颜色光的火球。球雷出现的概率约为雷电放电次数的2%,其直径多为20cm左右,运动速度约为2m/s或更高一些,存在时间为数秒钟到数分钟。球雷是 一团处在特殊状态下的带电气体。有人认为,球雷是包有异物的水滴在极高的电场强度作用下形成的。在雷雨季节,球雷可能从门、窗、烟囱等通道侵入室内。 此外,直击雷和感应雷都能在架空线路或空中金属管道上产生沿线路或管道的两个方向迅速传播的雷电侵入波。雷电侵入波的传播速度在架空线路中约为300m/卩s,在电缆中约为150m/卩s。 二、雷电参数雷电参数是防雷设计的重要依据之一。雷电参数系指雷暴日、雷电流幅值、雷电流陡度、冲击过电压等电气参数。

申请甲级雷电防护装置

申请甲级雷电防护装置 检测资质技术负责人理论考试大纲 一、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2.《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3.《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令第24号); 4.《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令第31号); 5.《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中国气象局令第21号); 6.《吉林省气象条例》; 7.《吉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8.《吉林省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二、防雷安全理论 1.雷电形成的基本原理; 2.建筑物防雷(包括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 3.建筑物电气系统防雷; 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 5.易燃易爆场所防雷。

三、防雷检测技术 1.雷电的形成及分类;雷电流、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 2.建筑物防雷分区、分类;接闪器保护范围计算;接闪器、引下线安装位置、安装高度、与被保护对象的距离、材料规格、施工工艺;侧击雷防护等。 3.接地装置的类型;接地体有效长度、工频与冲击接地电阻换算;接地电阻的检测方法。 4.建筑物、机房、设备间、线缆的屏蔽;雷击电磁脉冲防护及计算; 5.电气设备、大尺寸金属物体、金属管道、金属桥架等等电位连接。 6.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确认;建筑物电气系统供配电制式;电源电涌保护器及信号电涌保护器的参数、安装位置、安装级数、安装数量、安装工艺等。 7.防雷检测:防雷装置检测程序;定期检测周期;检测内容及分类;检测方法、检测数据整理及报告;防雷检测现场操作及安全检测规则,包括人员安全,检测仪器的正确操作;易燃易爆场所检测注意事项等。 四、参考书目 (一)熟练掌握 1.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2.GB/T 32937-2016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防雷装置检测技

油库防雷电和放防静电措施(新编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油库防雷电和放防静电措施(新 编版)

油库防雷电和放防静电措施(新编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静电和防雷保护 在油品储运系统,因雷击、静电产生的电火花都会引起油罐、罐车着火或爆炸,其危险和损失往往也是很大的。因此,熟悉雷击、静电有关知识,认清其产生原因和对储运生产与经营的危害,吸取教训,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防止雷击、静电工作,以消除火灾和爆炸的各种因素。 1静电 1.1静电的产生原因 两种不同性质的物体相互磨擦,紧密接触或迅速剥离都会产生静电,其是一个物体失去电子带有正电荷,另一个物体得到电子带负电荷。如果该物体与大地绝缘,则电荷无法泄漏,停留在物体的内部或表面而呈相对静止状态,这种电荷就称静电。油品在收发、输转、灌装过程中,油品分子之间和油品与其他物质之间的摩擦,会产生静电,其电压随着摩擦的加剧而增大,如不及时导除,当电压增高到一定程

电气工程新技术

电气工程新技术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评语

注:1、无评阅人签名成绩无效; 2、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批阅,用铅笔阅卷无效; 3、如有平时成绩,必须在上面评分表中标出,并计算入总成绩。

课程论文要求 1.该课程结束考试以“撰写学术论文”方式为主进行评分;论文必须打印封面。 2.论文的撰写必须主题明确,论点清晰,内容丰实,能反映本课程或本学科或××领域的新进展或新理论;鼓励涉及研究方向的内容。 3.论文如以综述形式,必须加以个人见解与评论,并且是本课程或本学科或××领域与相关的内容; 4.论文撰写可以参考以下几个纲要展开: (1)课程授课包含的电气工程典型新技术举例2-3个; (2)与已所学专业课程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和理论的联系结合之处,举例说明,给出分析和体会;(重点) (3)未来该技术的发展方向,以及自己的理解,结合专业知识谈(重点)(4)…… 5.论文引用的资料必须是近5年文献,并按本科生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形式标出出处; 6.论文字数不低于3500字,不超出5000字,图表需用VISIO软件画,不能简单截图! 7.论文全部以A4纸打印,每行40个字符,行间距22磅,正文用宋体小4号,题目以黑体3号字,署名与学号在题目下方; 8.论文全文在2015年01月05日前交齐; 9.凡是整段甚至整篇抄袭的,一经查证属实,成绩以不及格(60分以下)甚至0分计; 10.凡是已提交其他课程的论文再提交该课程的,成绩以0分计; 11.论文文献、字数、排版未按要求的,或延迟交稿的,最高成绩70分;整篇错别字或标点错误合计超过10处的,最高成绩60分; 12.综述论文没有个人见解与评论的,最高成绩60分; 。 。

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_20101121

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代码与名称 专业代码:081007S 中文专业名称: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 英文专业名称:Lightning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二、学制与学位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三、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理论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掌握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雷电科学与防护技术、防雷工程设计、防雷检测与预警预报技术。具有工程综合应用能力,能够从事电子信息系统和现代防雷产品的研究、开发、设计与维护管理及防雷减灾业务工作能力,服务国家建设,适应社会需求,学习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四、培养标准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大气科学、雷电防护科学、电子电路;学习现代防雷技术、电子设计与应用技术,防雷工程设计、施工、检测技术。具备对电子电气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应用的能力和和防雷工程设计能力。

五、专业优势与特色 结合我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已经形成的“气电结合,以电为主”的办学特色及专业自身特点,凝练出本专业的特色,将突出“以电为主”优势,拓宽理论基础,强调实践能力培养,重视工程应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高级防雷减灾专门技术人才。最终形成“多科兼容、以电为主、学以致用”的专业特色。 六、主干学科与主干课程 1、主干学科:大气科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2、主要课程: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微处理器与微计算机系统、信号与系统、雷电防护基础、电磁场与电磁波、防雷工程、电磁兼容设计、防雷规范、工程设计、防雷装置与器件、雷电监测与预警技术等课程。 3、双语教学课程:防雷规范 七、主要创新教学环节

雷击和静电防护技术

第四节雷击和静电防护技术 一、防雷措施 1.建筑物防雷的分类 防雷的分类是指建筑物按其重要性、生产性质、遭受雷击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所进行的分类,划分方法如下。 (1)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1)凡制造、使用或储存火炸药及其制品的危险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爆轰,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2)具有0区或20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 3)具有1区或21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例如,火药制造车间、乙炔站、电石库、汽油提炼车间等。 (2)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1)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2)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和飞机场、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3)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的建筑物。 4)国家特级和甲级大型体育馆。 5)制造、使用或储存火炸药及其制品的危险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6)具有1区或21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7)具有2区或22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 8)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 9)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5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和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以及火灾危险场所。 10)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25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3)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1)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 2)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次/a且小于或等于0.05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和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以及火灾危险场所。 3)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次/a且小于或等于0.25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

雷电与防护复习资料

防雷保护区:划分防雷保护区是根据建筑物的隔墙、房间和设备,金属立面、钢筋和金属外壳等把需要防雷的空间分成不同的防雷保护区域,称之为防雷保护区。 LPZ0A:受直接雷击和全部雷电电磁场威胁的区域,区域的内部系统可能受到全部或部分雷电浪涌电流的影响; LPZ0B:直接雷击的防护区域,区域内物体不可能遭到大于所选滚球半径对应的雷电流直接雷击,区域内的雷击电磁场随距雷击点距离的增加而衰减,区域的内部系统可能受到全部或部分雷电浪涌电流的影响; LPZ1:由于分流和边界处SPD 的作用使浪涌电流受到限制的区域,该区域的空间屏蔽可以衰减雷击电磁场。 LPZn区:由于分流和边界处附加SPD的作用使浪涌电流进一步受到限制的区域,该区域的附加空间空间屏蔽可以进一步衰减雷击电磁场。 屏蔽保护:发生雷击时,由雷电流产生的脉冲电磁场会通过各种途径以及在大气中辐射进入电子、电气、信息系统所在的空间。这些设备对电磁干扰很敏感,对雷电暂态电涌过电压的耐受能力很差,为了保护电子信息系统免受雷电电磁脉冲和电磁场的侵害,需要采有阻挡、分离功能的措施,屏蔽是其中重要的防护措施之一 屏蔽吸收:是指通过金属屏蔽体与防雷系统的等电位连接使屏蔽体与泄流入地的引下线、接地体等电位,等同于泄流入地。 屏蔽反射或折射:是指雷电电磁波在线路传输中,常会遇到线路突然改变的情况。雷电电磁波从波阻抗较大的架空线进入波阻抗小的电缆以及在线路中间或末端接入电阻、电感、电容或非线性元件(这些通称为集总参数),雷电电磁波将在参数突变的边界处发生折射和反射等电位连接:等电位连接是将各防雷区的金属和系统以及在一个防雷区内部的金属物和系统,在界面处作等电位连接,建立一个三维的连接网络,即为防雷等电位连接。 暂态等电位连接:作等电位连接,建立一个三维的连接网络,即为防雷等电位连接。 在一些特殊场合,各金属体之间不允许作永久性的常规等电位连接,只有在它们之间出现短暂的高电位差时才能进行暂时的等电位连接,而在暂态高电位差消失后,彼此之间又需恢复不连接的开断隔离状态,这就是暂态等电位连接。 通流容量:避雷器的通流容量是指避雷器允许通过雷电波最大峰值电流量。 漏电流:将合适的避雷器接到电源上,在正常情况下,应该是没有电流通过的,但是,实际上除空气间隙外,各种避雷器接到规定等级的。电网上总有μA数量级的电流通过,这电流称为漏电流。 响应时间:所谓响应时间是指避雷器两端加上的电压等于压敏电压时,由于阀片内的齐纳效应和雪崩效应需要延迟一段时间后,阀片才能完全导通,这段延长的时间叫做响应时间或时间响应。 续流:在雷电过电压作用下,避雷器开始动作导通后,就形成了相导线对地的近似短路。当避雷器两端的过电压消失后,正常运行电压又继续作用在避雷器两端,处于导通状态的避雷器中继续流过工频接地电流,称为工频续流。 电涌保护器: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分走电涌电流的器件。它至少含有一非线性元件。 过电压:峰值大于正常运行下最大稳态电压的相应峰值的任何电压。过电压又分为短时过电压(工频过电压)和瞬态过电压投切过电压)。 IT系统:电力系统与大地间不直接连接,电器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接地线与接地体连接。I:表示电源侧没有工作接地,或经过高阻抗接地。T表示负载侧电气设备进行接地保护。残压:所谓残压是指雷电波通过避雷器时避雷器两端最高瞬时电压。它与所通过的雷电波峰值电流和波形有关 1、简答 1、防雷保护区 雷电电磁脉冲在空间传播是逐渐衰减的,尤其是碰到金属网络体或金属平面物后,会有明显的衰减。信息系统通常都安放在有钢筋骨架的现代化大楼内,甚至是有专门的金属屏蔽网的房屋内。在这些不同空间,雷电电磁脉冲衰减特性不同,因此影响、干扰、损坏建筑物以及建筑物内部电子仪器设备的能力是不同的。为防止或减少雷电对建筑物及建筑物内部电子设备的危害,设计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防雷措施,需要将保护的空间划分为不同

(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1.8《静电与新技术》课时检测及答案

第八节静电与新技术 一、单项选择题 1.以煤做燃料的工厂、电站,每天排出的烟气带走大量的煤粉如图所示,这不仅浪费燃料,而且严重地污染环境,为了消除烟气中的煤粉,下列方法最好的是( ) A.通过活性炭吸收 B.应用静电除尘技术 C.将烟气通过水来净化 D.把烟囱建高一点 解析:从经济方便的角度考虑,最好的是用静电除尘. 答案:B 2.对于静电的认识正确的是( ) A.静电只会给人类无穷的伤害,只有弊的一面 B.静电永远都是造福人类的,只有利的一面 C.产生静电现象是由于创造了电荷的结果 D.静电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解析:静电现象的产生是由于电荷的转移与积累,而不是创造电荷. 答案:D 3.地毯中加入少量的金属纤维是为了( ) A.避免人走动时产生静电 B.将人走动时产生的静电及时导走

C.增加地毯的强度和韧性 D.对地毯起装饰作用 解析:人在地毯上走动时,鞋底与地毯之间会产生静电,会对生活带来不便和危害,阻止静电的产生是不可能的,但可以采取措施及时将静电导走.在地毯中加入少量金属纤维就是为了将产生的静电荷导向地面,故B正确. 答案:B 4.在冬天的时候,人们经常会被门的金属拉环给电一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室内电线漏电使得门带电 B.由于在各种摩擦中使人带电,当手靠近拉环时发生放电现象 C.由于空气带电,使得人和门都带电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答案:B 二、双项选择题 5.下列避雷小常识正确的是( ) A.在建房子时安装避雷针 B.在雷雨天放风筝 C.跑到大树底下避雨 D.在雷雨天气尽量不用手机打电话 答案:AD 6.下列哪些做法属于防止静电危害的措施( ) A.制药车间要尽量保持干燥 B.油罐车运油时要安装一条拖地的金属链 C.在地毯中夹杂导电纤维 D.寒冷的冬天多穿两件毛衣 解析:静电防止的措施是多样的,可以控制静电不产生或少产生,若不可避免地产生了静电,还可以采取导电的方式防止静电积聚.D是为保暖. 答案:BC

危险化工厂的雷电与静电防护

危险化工厂的雷电与静电防护 摘要:本文结合相关雷电、静电理论及最新相关规范,以及在本地生态化工园进行防雷检测、整改设计施工实际工作中的一些经验与体会,阐述了危险化工厂在存储和运输方面存在很大的雷击感应或静电感应安全隐患,对危险化工厂的雷电与静电防护措施进行了具体说明:①根据“爆炸危险场所划分图”分别设置防直击雷,防雷电感应和防雷电波侵入措施;②采取接地、等电位连接两项措施以防雷电感应;③化工厂生产装置要严格接地;④静电接地系统静电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60Ω。专设的静电接地体的对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0Ω,在山区等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地区,其对地电阻值也不应大于1000Ω。 关键词:爆炸危险场所;雷电;静电;等电位连接 引言 阜宁位于江淮平原中部,东经119·27〞至119·28〞,北纬33·26〞至33·59〞,我县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年平均气温14.73℃,年雷暴日数32天,年平均降水量994.1mm,地下水深1.6m。阜宁生态化工园位于阜宁西郊,2003年下半年阜宁生态化工园基本建成后,国内外知名化工企业纷纷落户生态化工园,随着化工行业不断发展,中小型化工厂日益增多,化工厂潜在的雷击、静电感应危险性在增加,2005年秋季该化工园就发生了一起静电感应引发爆炸的安全事件,化工园的安全工作越来越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近两年来,我们加强了园区的防雷安全检测工作,发现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针对危险化工厂区的建筑物、设备存在的隐患,参照相关技术规范采取了有效的防护措施,以达到防雷、消除静电的目的。引申到常见危险化工厂的雷电与静电防护措施,供借鉴参考。 1 加强危险化工厂雷电与静电防护的必要性 目前,生产化工产品的原料有天那水(品种繁多)、白电油、硝化棉、甲醇、铝粉、乙酸异丁酯、硫磺、丙酮、各种生胶、再生胶、油脂有机药品等,且多为多为甲、乙类液体或固体,属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13690-92)前五类的物品,均属可燃、助燃或易爆物质,这些物质在生产与经营过程中,当建(构)筑物遭受雷击后,会引发大功率雷电放电,形成电火花引起燃烧或爆炸,造成巨大的破坏和人身伤亡。同样化工产品及橡胶制品中的涂胶作业、成型作业及运输途中,都会产生大量的静电荷,其电压可达几万伏,一旦放电,可引燃有机粉尘和化学易燃品,造成火灾和爆炸事故。在电气工程技术中,对化工厂采取必要的防雷、防静电措施不容忽视。 2 危险化工厂区的防雷设施布置 化工企业基本特点 化工原材料大多易燃易爆,火灾、爆炸危险性极大。根据我国的《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版)、IEC79-10标准、《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和《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SH3097-2000等相关规定,中小型化工厂应属于第二类防雷建筑物。我们可按厂区环境特点绘出“爆炸危险场所划分图”,再按划分图分别设置防直击雷,防雷电感应和防雷电波侵入措施,具体有如下布置。 防直击雷措施 ⑴为了保护化工厂内建筑物、设备避免雷击放电形成电火花引起爆炸,需设置接闪器,接闪器由多种设施组合而成,包括独立避雷针与安装在建筑物上的避雷带。避雷针、避雷带保护范围采用“滚球”计算法,其具体计算过程参见《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版)附录四。要确保建筑物、设备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 ⑵化工厂排放爆炸危险气体、蒸气或粉尘的放散管、安全阀、呼吸阀、排风管等的管口外的以下空间应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当有管帽时应按表2.1.1确定;当无管帽时,应为管口上方半径5m的半球体。接闪器与雷闪的接触点应设在上述空间之外。 表2.1.1:有管帽的管口外处于接闪器保护范围内的空间隔 ⑶化工厂可燃气体(蒸汽)的放空管、溶剂罐呼吸阀出口处应设置阻火器。

雷电安全及防护

SS市中心组团新城区首期道路工程B2标 雷 电 安 全 及 防 护 XX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SS市中心组团新城区首期道路工程B2标项目部

机械设备是现代化工业中不可缺少的生产设备,它是各行各业解放劳动力。提高生产率的有力工具,也是现代工业的基础,在生产的人机环境系统中,机械与人相比,具有人所不或替代的优点,具体表现在: ①输出功率大,可长期稳定操作,不易疲劳,生产率高; ②自动化程度高; ③准确性和速度比人好; ④灵敏度反应能力高; ⑤耐用性强,可在人不适宜的环境下操作; ⑥可靠性高,不会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⑦运转速度快,可连续运行; ⑧能同时完成多种作业,适应性强; 由于机械设备所需人的操纵,监控和维护,机械设备的运转是处于人机环境之中,从安全的角度出发,要保证人、机、环境的安全,必须协调人机关系,保证人、机的本质安全,遵守人机之间的安全规律,保证系统安全。因此,有必要对机械安全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木工机械安全及防护 从原木到成品的生产过程中,使用各种木工机械。如再剖带锯机、纵锯圆锯机、横截圆锯机、平刨机、压刨机、铣床、磨床等。由于木工机械在其它机械行业中较通用,如铸造等 1.木工机械的常见事故 (1)手与转动刀具按触或与工件接触的伤害。由于木材强度低,材质软,加工省力,容易切割。木工机械的转速很高,通常为5000~1200r/min,因而,木工机械转动惯量大,难以制动,刀具更加锋利,操作人员易使手受到伤害。 (2)对于手工推送木料的机床,由于木料的缺陷(节疤、空道)加工缺陷(倒丝级)会使切割阻力发生突变;由于木料过短、窄、薄而没有足够的支承部位。操作者姿势不正确,当木料受冲击,震动而弹跳、侧倒或意外开裂时,操作者推动对木料控制,致使推压木料的

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实习报告范文

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专业 毕 业 实 习 报 姓名:杜宗飞 学号:2011090118 专业: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 班级: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01班指导教师:赵建明 实习时间:XXXX-X-X—XXXX-X-X 20XX年1月9日

目录 目录 (2) 前言 (3)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3) 1.1实习目的 (3) 1.2实习任务要求 (4)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简介 (4) 2.1实习单位简介 (4) 2.2实习岗位简介(概况) (5) 三、实习内容(过程) (5) 3.1举行计算科学与技术专业岗位上岗培训。 (5) 3.2适应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专业岗位工作。 (5) 3.3学习岗位所需的知识。 (6) 四、实习心得体会 (6) 4.1人生角色的转变 (6) 4.2虚心请教,不断学习。 (7) 4.3摆着心态,快乐工作 (7) 五、实习总结 (8) 5.1打好基础是关键 (8) 5.2实习中积累经验 (8) 5.3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 (8) 5.4专业实践阅历远不够丰富。 (8) 本文共计5000字,是一篇各专业通用的毕业实习报告范文,属于作者原创,绝非简单复制粘贴。欢迎同学们下载,助你毕业一臂之力。

前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即将毕业的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校生而言,为了能更好的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后能够尽快的融入到社会,同时能够为自己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实习是必不可少的阶段。毕业实习能够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专业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我认识到将所学的知识具体应用到工作中去,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在实习期间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学习方式,适应社会,才能被这个社会所接纳,进而生存发展。 刚进入实习单位的时候我有些担心,在大学学习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与实习岗位所需的知识有些脱节,但在经历了几天的适应过程之后,我慢慢调整观念,正确认识了实习单位和个人的岗位以及发展方向。我相信只要我们立足于现实,改变和调整看问题的角度,锐意进取,在成才的道路上不断攀登,有朝一日,那些成才的机遇就会纷至沓来,促使我们成为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专业公认的人才。我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因此,我作为一名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有幸参加了为期近三个月的毕业实习。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经过了大学四年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理论进修,使我们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知识有了根本掌握。我们即将离开大学校园,作为大学毕业生,心中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去做好自己专业发展、如何更好的去完成以后工作中每一个任务。本次实习的目的及任务要求: 1.1实习目的 ①为了将自己所学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运用在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巩固自己的理论知识,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反过来检验书本上理论的正确性,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的专业实习,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并且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精编【安全生产】雷电安全及防护

【安全生产】雷电安全及防护 xxxx年xx月xx日 xxxxxxxx集团企业有限公司 Please enter your company's name and contentv

SS市中心组团新城区首期道路工程B2标 雷 电 安 全 及 防 护 XX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SS市中心组团新城区首期道路工程B2标项目部

机械设备是现代化工业中不可缺少的生产设备,它是各行各业解放劳动力。提高生产率的有力工具,也是现代工业的基础,在生产的人机环境系统中,机械与人相比,具有人所不或替代的优点,具体表现在: ①输出功率大,可长期稳定操作,不易疲劳,生产率高; ②自动化程度高; ③准确性和速度比人好; ④灵敏度反应能力高; ⑤耐用性强,可在人不适宜的环境下操作; ⑥可靠性高,不会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⑦运转速度快,可连续运行; ⑧能同时完成多种作业,适应性强; 由于机械设备所需人的操纵,监控和维护,机械设备的运转是处于人机环境之中,从安全的角度出发,要保证人、机、环境的安全,必须协调人机关系,保证人、机的本质安全,遵守人机之间的安全规律,保证系统安全。因此,有必要对机械安全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 木工机械安全及防护 从原木到成品的生产过程中,使用各种木工机械。如再剖带锯机、纵锯圆锯机、横截圆锯机、平刨机、压刨机、铣床、磨床等。由于木工机械在其它机械行业中较通用,如铸造等

1.木工机械的常见事故 (1)手与转动刀具按触或与工件接触的伤害。由于木材强度低,材质软,加工省力,容易切割。木工机械的转速很高,通常为5000~1200r/min,因而,木工机械转动惯量大,难以制动,刀具更加锋利,操作人员易使手受到伤害。 (2)对于手工推送木料的机床,由于木料的缺陷(节疤、空道)加工缺陷(倒丝级)会使切割阻力发生突变;由于木料过短、窄、薄而没有足够的支承部位。操作者姿势不正确,当木料受冲击,震动而弹跳、侧倒或意外开裂时,操作者推动对木料控制,致使推压木料的手能碰到刀具。 (3)木料反弹冲击伤人,在锯切木料时,或由于剖锯后的新木料块重心位置改变,使木料发生运动;或由于木料木纹、节疤、含水率等缺陷而引起夹锯现象,在刀具水平分力作用下,木料向接口弹开,导致木料伤人。 (4)刀具损坏崩甩伤人。刀具自身缺陷,刀具安装不正确,操作不当,废旧木料重新加工等,上面的钉子等杂物未清除原因导致刀具崩甩,会伤害操作人员。 (5)木粉尘危害。木料加工厂产生大量粉尘,操作者吸入鼻腔或肺中致尘肺。 (6)噪声与振动危害。各类木工机床产生的噪声在95gb以上,对长期操作者会损伤听力。 (7)化学与生物危害。木料加工和储存中要进行防腐化学处理,防腐剂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木料中的真菌和有些菌种(如雪松、桑料)含

2020年气象雷电防护个人技术工作总结

气象雷电防护个人技术工作总结 xx年6月我从南京大学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同年7月入职县气象局工作,xx年7月聘任助理工程师,先后从事防雷技术服务、地面测报、天气预报、气象服务、农气观测等岗位工作。下面我就工作5年以来的技术总结如下: 一、思想政治方面 在思想政治上,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各项党组织活动,自觉学习政治理论,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修养,思想上行动上同党组织保持一致,具有较强的组织纪律观念。工作上以事业为重,不计个人得失,在每个岗位上摆正位置,始终坚持把服务县委县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作为气象服务的首位,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工作中做到公平公正,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工作中吃苦耐劳,积极主动,不推诿扯皮,讲求效率,作风踏实,在大是大非和原则面前做到毫不含糊。 二、业务能力方面 随着气象现代化改革步伐,气象技术与装备更新换代也逐渐加快,所以要注重加强培训学习,与时俱进。我先后参加了湖北分院举办的第18期县级综合业务岗位试点培训班(湖北)、第1期全省

基层台站强对流天气短临预警预报服务培训班和第59期气象观测员上岗资格培训班(湖北),在业务工作中通过不断的实践、学习和总结,对自身综合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进步。同时在工作中也获得了荣誉,十堰市气象局颁发了“xx年突发公共事件气象应急服务工作先进个人”和“xx年度十堰市重大气象服务先进个人”。 三、专业科技成果方面 自参加工作以来,积极参加课题项目申报与交流、发表。先后两项市局项目自立课题,并获得了全市气象部门自立课题项目二等奖和三等奖。第一作者文章发表一篇,第一作者论文交流一篇,多篇技术总结等。通过写技术总结、技术论文、编写各种材料、参加科研项目等,提高了工作、学习和基础科研能力,增强了业务综合能力。 四、存在的问题 在工作中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工作亮点不多、开拓创新不够、科研成果较少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更加努力学习,运用所学知识努力做好气象综合业务工作,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踏踏实实,任劳任怨,勤奋工作。

油库防静电及防雷电措施(通用版)

油库防静电及防雷电措施(通 用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433

油库防静电及防雷电措施(通用版) 在油品储运系统,因雷击、静电产生的电火花都会引起油罐、罐车着火或爆炸,其危险和损失往往也是很大的。因此,熟悉雷击、静电有关知识,认清其产生原因和对储运生产与经营的危害,吸取教训,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防止雷击、静电工作,以消除火灾和爆炸的各种因素。 1静电 1.1静电的产生原因 两种不同性质的物体相互磨擦,紧密接触或迅速剥离都会产生静电,其是一个物体失去电子带有正电荷,另一个物体得到电子带负电荷。如果该物体与大地绝缘,则电荷无法泄漏,停留在物体的内部或表面而呈相对静止状态,这种电荷就称静电。油品在收发、输转、灌装过程中,油品分子之间和油品与其他物质之间的摩擦,

会产生静电,其电压随着摩擦的加剧而增大,如不及时导除,当电压增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两带电体之间闪火(即静电放电)而引起油品爆炸着火。静电电压越高越容易放电。 1.2静电的性质 电压的高低或静电电荷量大小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1)灌输油流速越快,摩擦越剧烈,产生静电电压越高; (2)空气越干燥,静电越不容易从空气中消除,电压越容易升高; (3)油管出口与油面的距离越大,油品与空气摩擦越剧烈,油流对油面的搅动和冲击越厉害,静电电压就越高; (4)管道内壁越粗糙,油品流经的弯头阀门越多,产生静电电压越高; (5)油品含水时,比不含水分产生的电压高几倍到几十倍; (6)金属管道,如帆布、橡胶、石棉、水泥、塑料等管道比金属管道更容易产生静电; (7)管道上滤网其栅网越密,产生静电电压越高。绸毡过滤网产

油库、加油站场所的雷电及静电安全防护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80981 油库、加油站场所的雷电及静电安 全防护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油库、加油站场所的雷电及静电安 全防护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雷电和静电极易引起易燃易爆场所气体的燃烧和爆炸,黄岛油库因雷击引发的灾害,至今历历在目。众所周知,油库、加油站历来都是防十四大防静电的重点。但是从近几年的检测情况看,油库、加油站场所雷电静电的安全防护设施并不完善检测也不规范,还存在着较多隐患。为确保油库、加油站的安全,应该从设计、安装、验收、使用、检测等环节加强防雷防静电工作。 1 油库、加油站防雷防静电装置存在的常见问题

高中物理课时作业7了解电容器静电与新技术粤教版选修3_1

课时分层作业(七)了解电容器静电与新技术 (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 [基础达标练] 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1 ?电容器A的电容比电容器B的电容大,这表明() A. A所带的电荷量比B多 B. B比A能容纳更多的电荷量 C. A的体积比B大 D. 两电容器的电压都改变 1 V时,A的电荷量改变比B的大 D [电容是电容器的固有属性,由电容器本身的构造决定.电容描述了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每改变1V所改变的电荷量的多少)大小,而不表示容纳电 荷的多少或带电荷量的多少.正确答案为D项.] 2 .常用的电容器,从构造上看,可以分为固定电容器和可变电容器两类.如图甲、乙为 两种电容器的实物图片,根据图中的相关信息,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甲乙 A. 图中甲为可变电容器,它是通过改变极板间的距离来改变电容器的电容的 B. 在不改变其他条件下,将甲电容器浸入煤油中,其电容不发生变化 C. 根据图乙中电容器外壳上标的数据可知,电压超过 5.5 V时乙电容器就会被击穿 D. 根据图乙中电容器外壳上标的数据可知,乙电容器接 5.5 V 电压时,储存的电量为 5.5 C £ S D [根据电容的决定式C= 4n kd,知C与板间距离d、极板正对面积和电介质有关,由 图知板间距离d和电介质没有改变,可知此可变电容器是利用改变正对面积来改变电容的, 故A错误;将甲电容器浸入煤油中,其电容电介质发生变化,电容变化,故B错误;电容器 外壳上标的电压是额定电压,根据Q= CU知Q= 1.0 X 5.5 C = 5.5 C,故C错误,D正确.] 3 .最近,一则“女子自助加油静电起火点燃油枪”的视频被微信疯转!有关加油时静电起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油时可以通过整理衣服导走静电 B. 通过加油机接地的金属面板进行操作,不会导走身上的静电 C. 加油前可以先通过洗手以清除静电

危险化工厂的雷电与静电防护完整版

危险化工厂的雷电与静 电防护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危险化工厂的雷电与静电防护 摘要:本文结合相关雷电、静电理论及最新相关规范,以及在本地生态化工园进行防雷检测、整改设计施工实际工作中的一些经验与体会,阐述了危险化工厂在存储和运输方面存在很大的雷击感应或静电感应安全隐患,对危险化工厂的雷电与静电防护措施进行了具体说明:①根据“爆炸危险场所划分图”分别设置防直击雷,防雷电感应和防雷电波侵入措施;②采取接地、等电位连接两项措施以防雷电感应;③化工厂生产装置要严格接地;④静电接地系统静电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60Ω。专设的静电接地体的对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0Ω,在山区等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地区,其对地电阻值也不应大于1000Ω。 关键词:爆炸危险场所;雷电;静电;等电位连接 引言 阜宁位于江淮平原中部,东经119·27〞至119·28〞,北纬33·26〞至33·59〞,我县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年平均气温14.73℃,年雷暴日数32天,年平均降水量994.1mm,地下水深1.6m。阜宁生态化工园位于阜宁西郊,2003年下半年阜宁生态化工园基本建成后,国内外知名化工企业纷纷落户生态化工园,随着化工行业不断发展,中小型化工厂日益增多,化工厂潜在的雷击、静电感应危险性在增加,2005年秋季该化工园就发生了一起静电感应引发爆炸的安全事件,化工园的安全工作越来越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近两年来,我们加强了园区的防雷安全检测工作,发现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针对危险化工厂区的建筑物、设备存在的隐患,参照相关技术规范采取了有效的防护措施,以达到防雷、消除静电的目的。引申到常见危险化工厂的雷电与静电防护措施,供借鉴参考。 1 加强危险化工厂雷电与静电防护的必要性 目前,生产化工产品的原料有天那水(品种繁多)、白电油、硝化棉、甲醇、铝粉、乙酸异丁酯、硫磺、丙酮、各种生胶、再生胶、油脂有机药品等,且多为多为甲、乙类液体或固体,属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13690-92)前五类的物品,均属可燃、助燃或易爆物质,这些物质在生产与经营过程中,当建(构)筑物遭受雷击后,会引发大功率雷电放电,形成电火花引起燃烧或爆炸,造成巨大的破坏和人身伤亡。同样化工产品及橡胶制品中的涂胶作业、成型作业及运输途中,都会产生大量的静电荷,其电压可达几万伏,一旦放电,可引燃有机粉尘和化学易燃品,造成火灾和爆炸事故。在电气工程技术中,对化工厂采取必要的防雷、防静电措施不容忽视。 2 危险化工厂区的防雷设施布置 化工企业基本特点 化工原材料大多易燃易爆,火灾、爆炸危险性极大。根据我国的《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版)、IEC79-10标准、《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和《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SH3097-2000等相关规定,中小型化工厂应属于第二类防雷建筑物。我们可按厂区环境特点绘出“爆炸危险场所划分图”,再按划分图分别设置防直击雷,防雷电感应和防雷电波侵入措施,具体有如下布置。 防直击雷措施 ⑴为了保护化工厂内建筑物、设备避免雷击放电形成电火花引起爆炸,需设置接闪器,接闪器由多种设施组合而成,包括独立避雷针与安装在建筑物上的避雷带。避雷针、避雷带保护范围采用“滚球”计算法,其具体计算过程参见《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版)附录四。要确保建筑物、设备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 ⑵化工厂排放爆炸危险气体、蒸气或粉尘的放散管、安全阀、呼吸阀、排风管等的管口外的以下空间应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当有管帽时应按表2.1.1 ⑶化工厂可燃气体(蒸汽)的放空管、溶剂罐呼吸阀出口处应设置阻火器。 ⑷化工车间、仓库建筑物天面上各种金属设备、构架均应就近与防雷接地装置作可靠等电位连接。 ⑸化工溶剂罐(油罐)需装设防直击雷设备 ①贮存易燃、可燃物品的油罐,其金属壁厚度小于4mm时,应设防直击雷设施(如安装避雷针); ②装有阻火器的甲B、乙类可燃液体地上固定顶罐,其顶板厚度大于、等于4mm时,按《石油库设计规范》GB 50074—2002第14.2.3条规定,可不装设防直击雷设备。但在多雷区(注),当油罐顶板厚度大于、等于4mm时,仍可装设防直击雷设备。 注:多雷区通常指年雷暴日大于40天的地区。 ③固定顶金属容器附件(如呼吸阀、安全阀)必须装设阻火器; ④所有金属油罐必须作环型防雷接地,接地点不小于两处,其间弧形距离不大于30米; ⑤罐体装有避雷针或罐体作接闪器时,接地冲击电阻不大于10欧; ⑥浮顶金属油罐可不装设防直击雷设备,但必须用两根截面不小于25mm2的软铜绞线将浮船与罐体作电气连接。其连接点不应小于两处,连接点沿油罐周长的间距不应大于30m; ⑦贮存易燃、可燃油品的非金属油罐应设置防直击雷设施; ⑧丙类液体储罐,可不设避雷针、线,但必须设防感应雷接地; ⑨非金属油罐必须装设阻火器和呼吸阀。油罐的阻火器、呼吸阀、量油孔、人孔、透光孔、法兰等金属附件必须严密并作接地。它们必须在防直击雷装置的保护范围内。 防雷电感应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