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剂量与防护

辐射剂量与防护
辐射剂量与防护

辐射剂量与防护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辐射剂量与防护 (Radiation Dosimetry and Protection)

课程代码:20225840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数:68

学分数:4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基本掌握电离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主要过程,掌握辐射量和单位、防护标准、剂量的计算、射线防护、剂量测量原理和方法、环境辐射监测与评价等。

三、教材

辐射防护基础,李星洪等编,原子能出版社(1982)。

四、参考书

[1] 电离辐射剂量学,李士骏等编,原子能出版社。

[2]Kenneth R. Kase, Walter R. Nelson, “辐射剂量学的概念”,计量出版社。

[3]F.H. Attix , W. C. Roesch ,“辐射剂量学”,原子能出版社。

五、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各占30%和70%。

六、主要教学内容:

辐射剂量与防护是人们在发展和利用电离辐射、放射性物质、及核能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辐射防护现已成为原子能科学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研究人类免受或少受电离辐射危害的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主要内容包括:辐射剂量学、防护标准、辐射防护监测方法、防护技术、防护评价及辐射防护的管理等。

辐射剂量学是研究辐射剂量及如何测量辐射剂量的一门学科。辐射剂量学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按辐射的种类,可分为带电粒子剂量学、X及γ射线剂量学、

中子剂量学。按体内外照射,可分为内照射剂量学和外照射剂量学。

辐射防护标准是实施辐射防护的依据。辐射防护技术包括屏蔽设计、防护器械和衣具的使用、表面去污等内容。辐射防护评价是辐射防护的重要环节,它包括对辐射设备、核装置的辐射安全及其周边环境污染水平的评价等内容。

第一章 电离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10学时)*

第一节 带电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

一、带电粒子常见的种类(和一般物理性质)

(一) 电离、激发与碰撞阻止本领

1.电离和激发 (带电粒子与核外电子的非弹性碰撞)

2.阻止本领

(二) 轫致辐射和辐射阻止本领

(三) 弹性散射

(四) 切伦科夫辐射和湮没辐射

二、带电粒子在物质中的射程

三、比电离

四、阻止本领及射程的比例定律

(一) 碰撞阻止本领的比例定律

(二) 射程的比例定律

第二节 X 、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一、 慨述

二、 X 、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的主要过程

(一) 光电效应

(二)康普顿效应

(三)电子对效应

三、 X 、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的其它过程

四、 γ射线的吸收

(一) 质量衰减系数μ/ρ

(二) 质量能量吸收系数ρμen

(三) 混合物和化合物的质量衰减系数

第三节 中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一、辐射俘获(主要发生在热中子)

二、弹性散射(主要发生在中能中子到快中子)

三、其它核反应

四、中子的吸收

第二章辐射防护中常用的辐射量和单位(8学时)* 第一节描述辐射场的物理量和单位

一、核素、同位素及放射性活度

(一)核素与同位素

(二)放射性活度A

二、粒子注量Φ

三、粒子注量率?

四、能量注量ψ

五、能量注量率ψ

第二节吸收剂量及其单位

一.吸收剂量

二.吸收剂量率D

第三节比释动能及其应用

一.比释动能

二.比释动能率。

三.比释动能与注量的关系

四.比释动能与吸收剂量

(一)带电粒子平衡

(二)比释动能和吸收剂量随物质深度的变化

五比释动能概念的应用

第四节照射量X

一、照射量及其单位

(一)照射量的定义

(二)照射量的单位

二、照射率X

三、照射量与吸收剂量的关系

第五节辐射防护中专用的量和单位

一、剂量当量H

二、吸收剂量指数和剂量当量指数

第三章电离幅射对人体的危害及辐射防护标准(4学时)第一节辐射防护的目的和基本原则

第二节辐射防护标准

一、概述

(一)辐射防护标准的历史简介

(二)最大容许剂量(剂量当量限量)

二、我国现行辐射防护标准

(一)我国电离辐射的最大容许剂量当量标准

(二)放射性物质的最大容许浓度和限制浓度第四章外照射剂量的计算(8学时)*

第一节γ射线剂量的计算

一、点源的剂量计算

(一)点源

(二)γ光子吸收剂量率与照射率的关系

(三)源的活度与照射率的关系

二、非点源照射率的计算

(一)线状源

(二)圆盘源

(三)圆柱状面源

(四)体源

第二节 X射线剂量的计算

一、X射线的产生及X射线机的基本原理

二、X射线剂量的计算

第三节带电粒子剂量的计算

一、单能电子及β射线的注量率与吸收剂量的关系

二、计算β剂量的经验公式

(一)点源的剂量计算

(二)面源的剂量计算

三、辐射平衡与剂量互易原理

(一)辐射平衡

(二)剂量互易原理

四、重带电粒子剂量的计算

(一)质量阻止本领法

(二)剂量换算因子法

第四节中子剂量的计算

一、用比释动能计算

二、用剂量换算因子计算

第五章γ射线和X射线的防护(8学时)* 第一节外照射防护的一般方法

一、控制受照射时间

二、增大与辐射源间的距离

三、屏蔽

(一)屏蔽方式

(二)屏蔽材料

(三)屏蔽设计的内容

第二节γ射线在物质中的减弱规律

一、窄束γ射线在物质中的减弱规律

(一)窄束的概念及其减弱规律

(二)能谱的硬化及平均自由程

二、宽束γ射线在物质中的减弱规律

三、积累因子

(一)概述

(二)积累因子的计算

(三)介质分布对积累因子的影响第三节γ点源的屏蔽计算

计算

一、直接用公式R

=

Nμ-

N

Be

二、利用减弱倍数法计算

三、利用曲线图计算

四、利用半减弱厚度计算

第四节非点源的屏蔽计算

一、概述

二、线状源

三、盘状源

四、截头圆锥体源

五、多层屏蔽

第五节 X射线的防护

一、概述

二、X射线的屏蔽计算

(一)基本概念

(二)对初级X射线的屏蔽

(三)对漏出射线的屏蔽

(四)对散射辐射的屏蔽

(五)散射和泄漏辐射的混合屏蔽

(六)对门窗、天花板屏蔽的计算

三、医疗照射过程对病人的防护

(一)社会成员受照剂量的主要来源

(二)对患者的防护措施

第六节 X、γ射线防护中的特殊问题

一、阴影屏蔽

二、屋顶厚度

三、门窗

四、缝泄漏问题

第六章带电粒子的防护(6学时)*

第一节β射线的屏蔽防护

一、β射线防护的特点

二、β射线的屏蔽计算

(一)经验公式法

(二)查图法

三、轫致辐射的屏蔽计算

第二节重带电粒子的防护

一、重带电粒子的防护特点

(一)天然重带电粒子

(二)人工重带电粒子

二、屏蔽防护计算

(一)用阻止本领计算

(二)用质子连续慢化近似射程计算

第七章中子的防护(6学时)*

第一节快中子屏蔽的分出截面法和张驰长度法

一、分出截面的概念

(一)实验测量的分出截面

(二)理论计算的分出截面

(三)化合物、混合物中的宏观分出截面

二、计算快中子屏蔽的分出截面法

(一)快中子在含氢介质中的减弱

(二)快中子在含非氢介质中的减弱

三、张驰长度法

第二节同位素中子源的屏蔽

一、常用同位素中子源的种类和特性

二、同位素中子源的屏蔽计算

(一)分出截面法

(二)查图法

252的屏蔽计算

三、裂变谱中子源Cf

(一)概述

(二)屏蔽估算

第三节中子发生器的防护

一、概述

二、中子发生器的种类及特性

三、中子发生器的辐射危害

四、中子发生器的屏蔽计算

五、屋顶厚度的计算

六、安全屏蔽中的注意事项

第八章内照射剂量的估算及防护(4学时)第一节估算内照射剂量所需要的基本参数及基本概念

第二节估算内照射剂量的基本公式

第三节根据环境放射性核素推算体内剂量

第四节放射性核素在水和空气中的最大容许浓度的计算第五节内照射防护的一般原则和基本措施

第九章辐射剂量测量的原理和方法(6学时)第一节用电离室测量照射量和γ吸收剂量

第二节γ剂量仪器的刻度

第三节中子剂量的测量

第四节β射线和电子束的剂量测量

第五节个人剂量仪

第六节剂量测量的化学方法和热方法

第十章环境辐射的监测方法(6学时)

第一节放射性气溶胶浓度的测量

第二节放射性气体浓度的测量

第三节水中放射性物质浓度的监测

第四节物质表面放射性污染的监测

第五节土壤和生物样品中放射性活度的测量

辐射剂量与防护习题

西南科技大学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 《辐射剂量与防护》期末考试试卷(A卷) 学院: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 一、概念题(每题4分,共20分。涉及单位的要写出单位) 1、比释动能 2、确定性效应 3、百分深度剂量 4、滞留函数 5、当量剂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剂量计的指标主要有()、()、()、()和()等。 2、辐射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辐射平衡状态,它们是()、 ()、()、()、()。 3、量热计按对芯体热散失采用的修正方法不同可分为()、 ()、()、()、()。 4、天然辐射源主要指()、()和()。 5、内辐射防护的基本措施为()、()、()和()。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固体核径迹探测器不能测下列哪种辐射粒子。() a、质子 b、α粒子 c、高能裂变碎片 d、γ射线 2、带电粒子在物质中以下列哪种形式沉积能量。() a、电离和激发 b、光电效应 c、康普顿散射 d、弹性散射 3、用探测效率为10%的气体探测器测量一种衰变常数为1min-1的放射性核素,

在一个半衰期内总计数为1×105(每次衰变释放一个粒子)。问在计数区间的开 始时刻的活度。( ) a 、1×105衰变/分 b 、2×106衰变/分 c 、2×105衰变/分 d 、1×107衰变/分 4、自由空气电离室设计满足下列哪些条件。( ) a 、能测量腔室入口光阑处的照射量率; b 、电极间产生的次级电子能完全 被阻止在空气中,而达不到电极板上; c 、在电极间的电离粒子复合尽可能小; d 、满足上述三个条件。 5、下列哪种剂量计处于剂量学测量仪器刻度链的顶点。( ) a 、热释光剂量计 b 、空腔电离室 c 、量热计 d 、化学剂量计 6、用厚壁空腔电离室测介质中的吸收剂量D m ,它与腔室内气体的吸收剂量D g 之间的关系。( ) a 、g w ,g m ,w en m D )L ()(D ?ρ?ρμ= b 、g g ,w w ,m en m D )L ()(D ?ρ ?ρμ= c 、g g ,w en m ,w m D )()L (D ?ρμ?ρ= d 、g w ,g en m ,w m D )()L (D ?ρ μ?ρ=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B-G 腔需满足哪些条件? 2、中子——γ混合场如何测量? 3、外辐射防护的基本方法? 五、详细叙述辐射防护的三项基本原则(9分) 六、写出下列呼吸道库室模型的动力学方程(10分)

电离辐射防护与安全基础的学习总结

电离辐射防护与安全基础的学习总结 姓名:杨承翰学号:0812110127 学院: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 专业:物理学班级:物理081 班通过本学期对《电离辐射防护与安全基础》的学习,现在做该学期该课程的学习总结。在该课程的授课管老师学习指导下,我们学习了电离辐射防护与安全基础的七章内容,它们分别是第一章原子核与放射性、第二章放射性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第三章辐射剂量学基础、第四章核辐射探测方法、第五章辐射来源及其影响、第六章辐射防护、第七章辐射安全与辐射事故应急。由于考虑到该课程是院选且学分仅为2 个学分而该课程的内容有十分庞大,于是该学期该课程的考核为管老师定下的前六章内容,以开卷考试形式考核相应知识。下面对该课程的学习做具体总结及学习所得。 【1】首先要讲到的是第一章知识。第一章原子核与放射性,里面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原子、如何求原子质量、原子核的定义、原子核的结合能、质能关系、原子核的质量亏损、原子核的稳定性,学习了放射性现象极其种类、a射线、B射线、中子及丫射线,学习了a 衰变、B衰变、丫跃迁,学习了放射性衰变规律,认识了什么是半衰期、什么是平均寿命、分支衰变、放射性活度及其单位贝克勒尔居里卢瑟福,学习了什么是级联衰变、级联衰变中的暂时平衡长期平衡不成平衡,学习了核反应、什么是核反应、有哪些是核反应、核反应的有哪些类型,学习了人工放射源的生产及其应用,包括对反应堆生产 放射性同位素加速器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生长规律的学习。第一章重点学习了放射性及核反应。

【2】第二章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主要学习了a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了解电离和激发;B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主要能量损失是电离能量损失、辐射能量损失,B射线吸收及射程;丫射线和 X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有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效应;中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中子的来源主要有放射性同位素中子源、反应堆中子源、加速器中子源。 【3】第三章主要讲辐射剂量学基础。首先介绍了什么是电离辐射,辐射是指某种物质发出的粒子或波,按其电离能力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又分为直接电离辐射和间接电离辐射。接着介绍辐射量和单位,了解粒子注量、粒子注量率、谱分布、能量注量、能量注量率、 能量注量与粒子注量的关系、能量注量率与粒子注量率的关系,了解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系数、总阻止本领、总质量阻止本领、线性衰减系数、质量衰减系数,线能量转移系数、质量能量转移系数,了解线能量吸收系数和质量能量吸收系数,了解混合物和化合物的质量衰减系数,了解什么是吸收剂量,吸收剂量率,知道吸收剂量是如何应用的,电离辐射剂量取决于电离辐射场的性质及电离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程度。了解什么是授予能,了解吸收剂量与注量的关系,了解比释动能及其应用,比释动能率,比释动能与吸收剂量的关系,了解什么叫照射量、照射量率、了解照射量与吸收剂量间的关系。了解照射量率与活度的关系。掌握辐射的生物学效应、了解辐射对人体的健康影响,了解辐射的作用过程和作用效果,作用过程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种模式,把握什么是躯体效应什么是遗传效应,学习了解影响辐射生物学效应的因素有物理、生物因素,受照条件包

辐射防护试题A

一.填空 1.辐射防护学中使用的吸收剂量用( Gy )单位表示。 2.内照射与外照射的人体吸收剂量均采用( sv )单位制表示。 3.当量剂量用于(人体器官吸收剂量)的测量。 4.当量剂量的国际计算单位是( sv )。 5.ICRP代表(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 6.ALARA代表(合理使用低剂量) 7.辐射防护的三原则分别是(实践正当化)(放射防护最 优化)(个人剂量限制) 8. 针对外照射的防护三原则分别是(时间)(距离) (屏蔽)。 9. 主射线朝向墙壁的防护标准是( 2mm ) 。 10. 职业照射的规定是,在任意单个年份内有效剂量不得超过 ( 50)mSv。 11. 公众年安全接受的辐射剂量允许值是( 1msv )。 12. 激光照射对人体所产生的有害作用属(非电离)辐射。 13.铅防护服与铅手套主要防护的是辐射中的(散射线)与 (泄漏射线)而不是(原发射线)。 14.组织权重因子用于测量人体的(当量吸收剂量)剂量。 15.X线照射剂量单位是( R )。 16.本底照射剂量值一般在( 1.0---7.0 )之间。 17.人体受照敏感度最高的三种组织依次分别是 1...血液.....

2...淋巴... 3.....骨髓.....。 18.内照射人体辐射吸收的主要途径是分别通过1..口...... 2...呼吸..... 3......皮肤伤口.....。 19.辐射防护的目标主要针对的是(随机)效应。 20.人类接受来至本底照射的最大剂量部分主要是自然界的(氡)。 21.X线照射强度与(照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2.波长单位用()符号代表。 23.散射线与原发射线相比更易被人体吸收是(散射线)。 24.防护围脖主要用于人体(甲状腺)的防护。 25.透视累计时间设定和报警装置的两个主要使用目的分别是 (曝光时间)(曝光计量)。 26.女性放射线从业者怀孕期间的安全允许剂量为( 1mGy )。 27.胚胎的致畸敏感期是受精后的( 3---8周)。 28.孕妇的高剂量医疗辐射主要指1....DSA.... 2........ 介入 3...放疗........。 29.诱发胚胎畸形的辐射阈值为( 100msv-----200msv )。 30.铝制滤过板在辐射防护中的主要作用是(去除软射 线)。 31.淘汰胸部常规透视的三个主要原因分别是1...辐射剂量大... 2...影像质量差..... 3.......无影像记录.... 32.在X线设备防护设计中需考虑设置天棚防护层的设备主要有

辐射防护概论课后题及其答案(参考).docx

思考题与习题(第一章p21) 1. 为什么定义粒子注量时,要用一个小球体? 答:粒子注量:?:= dN Ida表示的是非单向平行辐射场的情况。之所以采用小球体,是为了保证从各个方向入射的粒子有相同的截面积,从而保证达到“门是进入单位截面积小球的粒子数”的目的。 2. 质量减弱系数、质量能量转移系数和质量能量吸收系数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答:区别: 质量减弱系数Zr :不带电粒子在物质中穿过单位质量厚度后,因相互作用, 粒子数减少的份额 质量能量转移系数叽I ■■:不带电粒子在物质中穿过单位质量厚度后,因相互作用,其能量转移给带电粒子的份额 质量能量吸收系数J en I :不带电粒子在物质中穿过单位质量厚度后,其能量被 物质吸收的份额。 联系: 由J= J P知,质量能量转移系数J tr I ■■是质量减弱系数A的一部分; 由J en I :?= J tr /「1 - 9知,某物质对不带电粒子的质量能量吸收系数J en ∣:;,是质量能量转移系数J tr I J和1 - g的乘积。

4. 在 辐射场中,某点处放置一个圆柱形电离室,其直径为 0.03m ,长 为0.1m 。在 射线照射下产生IO -6C 的电离电荷。试求在该考察点处的照射量和 同一点处空气的吸收剂量各为多少? _ 6 6 dQ 10 一 10 一 . I k V= 0.011 C ? kg 一 11 V 解: dm d 2 l 1 .29 3.14 0.03 2 0.1 4 4 D a = 33 .85 X = 33.85 0.011 = 0.372 Gy 答:该考察点处的照射量为0.011 C 4kg ^ ,该点处空气的吸收剂量为0.372 Gy 。 5. 通过测量,已知空气中某点处照射量为 6.45× 10-3C ? kg -1 ,求该点处 空气的 吸收剂量。 解: D a =33.85X =33.85 6.45 10 ^=0.218 Gy 答:该点处空气的吸收剂量为0.218 Gy 。 6. 在60Co 射线照射下,测得水体模内某点的照射量为 5.18× 10-2C ?kg -1, 试计算同一点处水的吸收剂量。(60Co 射线能量1.25MeV ) 解:取 射线能量为1.25 MeV ,查表1.3得f m =37.64 J? C -1 ,于是, D m =f m X =37.64 5.18 10 丄=1.949 Gy 答:同一点处水的吸收剂量为1.949 Gy 。 7. 用一个小型探头的照射量仪器,在实质骨的一个小腔内测得照射量为 7.74× 10-3 C ? kg -1。设辐射源的光子平均能量为 80 KeV ,试计算在此照射条件 下实质骨的吸收剂 量。 解:查表1.3得f m =75.19J? C -1 ,所以 D m = f m X = 75 .19 7.74 10 = 0.582 Gy 联系: W a — —?; D m e l ''en ^LW a 心/订 e D = E 1 一 g =K I ^g

考前准备篇:辐射防护与剂量

1、参考21~23页ΑαβγΦφ 2、请阐述吸收剂量D,比释动能K和照射量X枝江有何区别。 答:吸收剂量D、比释动能K和照射量X三者之间的区别有: ①适用范围:吸收剂量D适用与任何带电粒子及不带电粒子和任何物质;比释动能K适用于不带电粒子和任何物质;照射量X仅适用于X或γ射线,并仅限于空气介质。 ②剂量学含意:吸收剂量D表征辐射在所关心的体积V内沉积的能量,这些能量可来自V内或V外;比释动能K表征不带电粒子在所关系的体积V内交给带电粒子的能量,不必注意这些能量在何处,以何种方式损失去的;照射量X表征X或γ射线在所关心的空气体积V内交给次级电子用于电离、激发的那部分能量。 3、内照射的特点是什么: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有哪些途径? 答:内照射的特点是: ①内照射是持续的; ②某些放射性核素会选择它所亲和的组织和器官沉积 ③穿透能力较弱的α、β辐射反而比穿透能力较强的X、γ辐射引起的内照射危害性相对要大些; 许多放射性核素,除放射性危害外,还有化学毒害。 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有下述三条;(1)吸入;(2)食入;(3)从伤口进入。 4、何谓随机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随机效应和确定性效应与受照剂量间有什么关系? 答:随机性效应是指效应严重程度与受照剂量大小无关,但发生的概率取决于受照剂量的那些效应;确定性效应是指效应的严重程度与受照剂量有关的那些效应。确定性效应存在着阈值,阈值意味着只有当受照剂量超过这个值时,机体才会发生效应。 5、何谓质量减弱系数、质量能量转移系数和质量能量吸收系数?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答:联系:质量减弱系数、质量能量转移系数和质量能量吸收系数是三个系数,都是针对不带电粒子(X、射线和中子)穿过物质时发生的物理现象而定义的。 区别:①量度不同:质量减弱系数表示平均有多少粒子减少;质量能量转移系数表示平均有多少能量转移为带电粒子的动能;质量能量吸收系数表示平均有多少能量被物质所吸收。 ②涉及过程不同:质量减弱系数只涉及对物质中入射不带电粒子数目的减少,并不涉及进一步的物理过程;质量能量转移系数只涉及到在物质中入射不带电粒子能量的转移,而不涉及能量是否被物质吸收的问题;质量能量吸收系数涉及到物质吸收能量的过程,因而也涉及到质量能量转移。 6、依据β射线的性质和与物质相互作用性质,阐述β射线外照射屏蔽防护的基本原理。 答:放射性核数发射的β射线是连续谱,与物质相互作用时要受到电离损失和轫致辐射损失。在用物质的最大射程表达β粒子所能达到的深度;同时伴随轫致辐射的产生,物质组成有效的原子序数越大,产生的轫致辐射越强。 据此,对β射线外照射屏蔽采取双层屏蔽。内层用低Z元素屏蔽β射线自身,其厚度大于β射线在该物质中的最大射程;外层用高Z物质屏蔽产生的轫致辐射,其厚度将产生的剂量当量指数控制水平。从而达到对β射线外照射屏蔽的目的。 7、电离辐射有哪些类型?在相同条件下,试比较这些辐射对人体外照射和内照射的伤害程度,为什么? 答:电离辐射可分为直接和间接电离辐射。直接电离辐射有α和β电离辐射;间接的电离辐射有X射线、γ射线和中子引起的间接电离辐射。 在相同的条件下,这些辐射对人体进行外照射,γ和中子对人体伤害最大,其次是β射线对人体的伤害,可以不考虑放射性核素发射的α粒子外照射引起的伤害;在内照射的情况下,其伤害程度从大到小,分别是α、β和γ射线。其原因是α粒子其重量为4个原子单位拟,2个基本电荷。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射程短,在路径上产生大量的电子离子对,穿透能力弱。β粒子重量轻,仅是原子质量单位1/1840,带一个基本电荷,在物质的射程涨落大,路径径迹长,穿透能力较强。γ射线穿透能力强,在行径的路径上仅有部分光子作用。 8、辐射防护的目的是什么?进行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辐射防护的目的:在于防止有害的确定性效应,并限制随机性效应的发生频率,使之达到认为可以被接受的水平。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辐射实践的正当性,辐射防护的最优化和限制个人剂量当量。 1、带电粒子通过物质时,其能量转移的主要方式是电离和激发。 2、天然辐射源按其起因可分为三类:宇宙射线、宇生核素和原生核素。 3、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就α、β、γ射线引起的辐射危害程度来说,外照射时,γ >β>α; 内照射时,α>β>γ。 5、对于随机效应,不管全身受到均匀还是非均匀照射时,要求对职业人员个人的每年有效剂量当量不得超过50mSv,要求对公众个人的每年有效剂量当量不得超过 5 mSV。 6、外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有三种;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和屏蔽。 7、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有吸入、食入和从伤口进入。 9、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主要过程有: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电子对效应。 10、人体受到照射的辐射源有两类:天然辐射源和人工辐射源。 11、辐射对人体产生的生物效应主要有两种分类方法; 一是分为躯体效应和遗传效应; 二是分为随机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

辐射防护试题

辐射防护 7.1 辐射量的定义、单位和标准 描述X 和γ射线的辐射量分为电离辐射常用辐射量和辐射防护常用辐射量两类前者包括照射量、比释动能、吸收剂量等。后者包括当量剂量、有效剂量等 所谓 “剂量”是指某一对象接收或“吸收”的辐射的一种度量。 7.1.1 描述电离辐射的常用辐射量和单位 1、照射量 (1)照射量的定义和单位 照射量是用来表征χ射线或γ射线对空气电离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定义:所谓照射量是指χ射线或γ射线的光子在单位质量的空气中释放出来的所有电次级电子(负电子或正电子),当它们被空气完全阻止时,在空气中形成的任何一种符号的(带正电或负电的)离子的总电荷的绝对值。其定义为dQ 除以dm 的所得 的商,即: dm dQ P = 式中dQ ——当光子产生的全部电子被阻止于空气中时,在空气中所形成的任何一种符号的离子总电荷量的绝对值。 dm ——体积球的空气质量 用图表示1立方厘米的干燥空气,其质量为0.001293克,这些次级电子是光子从0.001293克空气中打出来的,它们在0.001293克空气中的里面和外面都形成离子,所有这些离子都计算在内,而在0.001293克外产生的次级电子发射形成的离子则不计算在内。 照射量(Ρ)的SI 单位为库仑/千克,用称号1 -CKg 表示,沿用的专用单位为伦 琴,用字母R 表示。1伦的照射量相当于在标准的状况下(即0℃,1大气压)1立方厘米的干燥空气产生1静电位(或2.083×109对离子)的照射量叫1伦琴。 1静电单位=3.33×10-10库伦 13 cm 干燥空气质量为0.001293克=1.293×10-6千克 1伦=6 1010 293.11033.3--??=2.58×10-4库伦/千克 一个正(负)离子所带的电量为4.8×10-10静电单位,1伦是在干燥空气中产生1静电单位的电量,所以产生的电子对数为1/4.8×10-10=2.083×109对离子。照射量只适用于χ、γ射线对空气的效应,而只适用于能量大约在几千伏到3MV 之间。 (2)照射量率的定义和单位 照射量率的定义是单位时间的照射量也就是dp 除以dt 所得的商即:dt dp P = 照射量率( P )的SI 单位为库伦/千克时,用符号11--h CKg 或伦/时(1-Rh )、

医学辐射防护学复习提要

题型 单项选择题(30-40分)、填空题、名词解释、问答题各20-30分左右。 考试时间(要安排在期末考试之前)请学习委员提前告诉我,不要安排在周末与晚上。教室由我联系,学习委员落实。 以下红字部分为重点内容,但不可局限于此,万一挂万漏一,俺不负责任。 辐射防护学复习提要 第一章概论 一、基本概念 医学辐射防护学、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 二、主要内容 辐射的医学应用、放射辐射防护法规与标准体系、辐射防护相关组织 第二章核辐射的物理基础 一、基本概念 核衰变、核素、同质异能素、放射性核素、放射性活度、衰变常数、增值系数 二、主要内容 X射线发生原理、放射性衰变类型 第三章人体辐射计量学 一、基本概念 吸收剂量、当量剂量、有效剂量、待积剂量、集体剂量、功率密度 二、主要内容

电离辐射剂量、非电离辐射剂量的应用 第四章电离辐射生物学作用原理 一、基本概念 传能线密度、相对生物效能、氧效应、温度效应、辐射防护剂、辐射增强剂 二、主要内容 靶学说、靶效应模型、电离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类型、影响电离辐射生物学作用的因素。 电离辐射的生物学作用: 化学基础: 自由基 发展过程: 原发作用过程(直接、间接)、继发过程第五章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 一、基本概念 躯体效应、遗传效应、确定性效应、随机效应、旁效应、间期死亡、增殖死亡、染色体畸变、染色单体畸变 二、主要内容 细胞存活曲线参数的意义、生物剂量、随机效应、确定性效应 第六章电离辐射对造血和免疫系统的影响 一、基本概念 二、主要内容 电离辐射出血综合证的机制、免疫系统放射敏感性特点

第七章放射损伤的临床疾病(全章) 一、基本概念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外照射慢性放射病、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内照射放射病、关卡效应 二、主要内容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类型、典型进展;外照射慢性放射病临床表现;核素的体内分布规律;内照射放射病的临床特点、救治特点。 第八章放射性复合伤与中子损伤 一、基本概念 放射性复合伤 二、主要内容 放射性复合伤基本特点和生理学基础、中子损伤的生物学基础、中子细胞损伤特点、中子急性放射病特点。 第九章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一、基本概念 个人剂量限值、剂量约束、潜在照射、干预(P229)、预防、缓减、行动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 二、主要内容 辐射防护的目的、基本原则、辐射场所的分级、放射性废物处理的基本方式(途径)、审管机构的职责(表9-11) 第十章临床诊断中的防护 一、基本概念

辐射剂量与防护重点

00 从稳定性考虑,原子核(原子)可以分为稳定和不稳定的2大类 不稳定的原子核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会自发的或在外界影响下从某种核素(元素)变化到另一种核素(元素),与此同时会释放出各种类型的粒子,同时释放出不同的能量,这种现象称为放射性。上述粒子携带大量能量高速运动,形成射线; 常见的例外的情况是X 射线,医用、工业用X射线是由核外电子能态变化引起 本课的目的:采取各种方法、手段,有效地避免放射性对人体的损害 凡是存在放射性应用的地方,则必然伴随着辐射防护工作 第一阶段:早期辐射损伤认识时期(1895-1930) 第二阶段:中期辐射损伤认识时期(又称放射线诊断、治疗损伤时期)(1930~1960) 第三阶段:近期辐射损伤认识时期(又称流行病学调查所见的辐射损伤时期)(1960~现在) 01 电离辐射:由能通过初级过程或次级过程引起电离的带电粒子或不带电粒子组成的,或者由它们混合组成的辐射; 电离辐射场:电离辐射无论在空间,还是在介质内部通过、传播以至经由相互作用发生能量传递的整个空间范围,由此形成的场; 辐射量:为了表征辐射源特征,描述辐射场性质,量度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程度及受照物质内部发生的辐射效应的量; 粒子辐射:是指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或由这些粒子组成的原子核。既有能量又有静止质量。 电磁辐射:实质是电磁波,仅有能量,没有静止质量。 辐射计量学量:根据辐射场自身的固有性质来定义的物理量; 辐射剂量学量:描述辐射能量在物质中的转移、沉积的物理量; 辐射防护学量:用各类品质因数加权后的吸收剂量D引申出的用于防护计算的物理量; 粒子通量(N.):粒子数在时间间隔dt的变化量dN,s-1 能量通量(R.):辐射能在时间间隔dt内的变化量dR,J·s-1; 粒子注量(Φ):可以认为是进入单位截面积小球的粒子数;m-2 能量注量(Ψ):进入向心截面积为da的小球的辐射能dR与da的比值,J·m -2 粒子注量率(φ):表征单位时间内进入单位截面积小球的粒子数的多少,又称为粒子通量密度,m-2·s-1 能量注量率(ψ):表征单位时间内进入单位截面积小球的辐射能的多少,又称为能量通量密度,J·m -2·s-1 电离:从一个原子、分子或其它束缚状态释放一个或多个电子的过程; 电离密度:带电粒子在单位路径长度上形成的离子对数,单位为离子对/cm。 激发:带电粒子通过物质时,原子由基态转入高能态。 退激:激发态的原子不稳定,以发射光子的形式放出相应的能量回到低能态轨道。 散射:带电粒子通过物质时,与带正电的原子核发生排斥作用而改变其本身的运动方向。 电离和激发两过程构成了重带电粒子在碰撞过程中的主要能量损失。 传能线密度LET:表示带电粒子在单位长度径迹上传递的能量。单位是MeV·cm-1 射程:带电粒子从进入物质到完全被吸收沿原入射的方向穿过的最大距离,称为该粒子在物质中的射程。 如果不指明在哪种物质中,就是指粒子在标准状况下的空气中的射程。

辐射剂量与辐射防护中常用量及其单位

辐射剂量与辐射防护中常用量及其单位 活度 在给定时刻处于一给定能态的一定量的某种放射性核素的活度A定义为: A = dN/dt 式中:dN ——在时间间隔dt内该核素从该能态发生自发核跃迁数目的期望值。 活度的单位是秒的倒数,称为贝克(勒尔)(Bq),它与原使用单位居里的关系为: 1Ci = 3.7 ×1010Bq 照射量 照射量是描述X和γ射线辐射场的量。照射量的国际单位(SI)用每千克空气中的电荷量库仑表示,即C·kg-1。照射量的专用单位是R(伦琴)。 1R=2.58×10-4C·kg-1 或1C·kg-1=3.877×103R 伦琴单位使用历史悠久,它不是受照物质吸收的能量,应称为照射量,而不是一度被误称的剂量和照射剂量。用于描述辐射场时它只适用于空气,而且只能用于度量10 KeV-3 MeV 能量范围的X或γ射线。 吸收剂量

吸收剂量是描述辐射场内受照物体接受的能量。吸收剂量是与辐射效应有联系的辐射防护中使用的最基本的剂量学量。吸收剂量使用与比释动能相同的SI单位和专用单位,即J·kg-1和Gy(戈瑞)。吸收剂量的旧单位是rad(拉德), 1Gy=100rad。 对X射线 、γ射线,吸收剂量在0.25戈瑞以下时,人体一般不会有明显效应;但是,剂量再增加,就可能出现损伤。当达到几个戈瑞时,就可能使部分人死亡。接受同样 数量的“吸收剂量”,受照射时间越短,损伤越大;反之,则轻。吸收同样数量剂量,分几次照射,比一次照射损伤要轻。 α粒子穿透能力弱(一张纸就可以阻挡),不会引起外照射损伤。β粒子穿透能力也较弱,外照射时只能引起皮肤损伤。γ射线穿透能力强,人体局部受到它照射,吸收2~3戈瑞剂量时不会出现全身症状,即使有人出现也很轻微。但是,全身照射就可能会引起放射病。 辐射权重因数、剂量当量和当量剂量 吸收剂量表示受到辐射照射后人体组织器官的能量沉积。辐射照射后引起的生物效应及其严重程度不仅取决于能量沉积,还取决 于辐射的种类。为了使不同辐射的吸收剂量能更好的与低剂

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培训试题 答案

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培训试题科室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60分) 1、放射性活度 放射性活度:处于某一特定能态的放射性核在单位时间内的衰变数,记作A,A=dN/dt=λN,表示放射性核的放射性强度。根据指数衰变规律可得放射性活度等于衰变常数乘以衰变核的数目。放射性活度亦遵从指数衰变规律。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是贝可勒尔(Bq),常用单位是居里(Ci)。由于有些放射性核一次衰变不止放出一个粒子或γ光子,因此,用放射探测器实验计数所得的不是该核的放射性活度,还需利用放射性衰变的知识加以计算。 2、放射源 放射源是指用放射性物质制成的能产生辐射照射的物质或实体,放射源按其密封状况可分为密封源和非密封源。密封源是密封在包壳或紧密覆盖层里的放射性物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料位计、探伤机等使用的都密封源,如钴钴-60、铯-137、铱-192等。非密封源是指没有包壳的放射性物质,医院里使用的放射性示踪剂属于非密封源,如碘-131,碘-125,锝-99m 等.放射源发射出来的射线具有一定的能量,它可以破坏细胞组织,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当人受到大量射线照射时,可能会产生诸如头昏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机体损伤,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但当人只受到少量射线照射时,一般不会有不适症状,也不会伤害身体 3、吸收剂量 描述X和γ射线的辐射量分为电离辐射常用辐射量和辐射防护常用辐射量两类。前者包括照射量、比释动能、吸收剂量等。后者包括当量剂量、有效剂量等。所谓“剂量”是指某一对象接收或“吸收”的辐射的一种度量。电离辐射传给单位质量的被照射物质的能量叫吸收剂量,吸收剂量的大小,一方面取决于电离辐射的能量,另一方面还取决于被照射物质的种类。它适用于任何电离辐射和任何被照射的物质。吸收剂量(D)的单位和比释动能相同,SI单位是焦耳千克-1表示,其特定名称为戈瑞 4、辐射事故的处理 1.立即撤离有关工作人员,封锁现场,控制事故源,切断一切可能扩大污染范围的环节,防止事故扩大和蔓延。放射源丢失,要全力追回,对放射源脱出,要将源迅速转移至容器内。 2.对可能受放射性核素污染或者损伤的人员,立即采取暂时隔离和应急救援措施,在采取有效个人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组织人员彻底清除污染并根据需要实施医学检查和医学处理。 3.对受照人员要及时估算受照剂量。 4.污染现场未达到安全水平之前,不得解除封锁,将事故的后果和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 5、半衰期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时所需要的时间,叫半衰期。原子核的衰变规律是:其中:No是指初始时刻(t=0)时的原子核数t为衰变时间,T为半衰期N是衰变后留下的原子核数。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长短差别很大,短的远小于一秒,长的可达数万年。 6、核医学诊治中常见的事故

(完整版)辐射防护概论课后题及其答案(参考)

思考题与习题(第一章p21) 1. 为什么定义粒子注量时,要用一个小球体? 答:粒子注量da dN /=Φ表示的是非单向平行辐射场的情况。之所以采用小球体,是为了保证从各个方向入射的粒子有相同的截面积,从而保证达到“Φ是进入单 位截面积小球的粒子数”的目的。 2. 质量减弱系数、质量能量转移系数和质量能量吸收系数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答:区别: 质量减弱系数ρμ/:不带电粒子在物质中穿过单位质量厚度后,因相互作用,粒子数减少的份额。 质量能量转移系数ρμ/tr :不带电粒子在物质中穿过单位质量厚度后,因相互作用,其能量转移给带电粒子的份额。 质量能量吸收系数ρμ/en :不带电粒子在物质中穿过单位质量厚度后,其能量被物质吸收的份额。 联系: 由p tr μμμ+=知,质量能量转移系数ρμ/tr 是质量减弱系数ρμ/的一部分; 由()()g tr en -1//ρμρμ=知,某物质对不带电粒子的质量能量吸收系数ρμ/en ,是质量能量转移系数ρμ/tr 和()g -1的乘积。 3. 吸收剂量、比释动能和照射量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答:区别: D 、K 和X 的区别

联系:()()D E 1=K 1g g μφρ --tr = [][]a /;/en a m a m en a w w D D e e μρμρ=?X =?X 4. 在γ辐射场中,某点处放置一个圆柱形电离室,其直径为0.03m ,长为0.1m 。在γ射线照射下产生10-6C 的电离电荷。试求在该考察点处的照射量和同一点处空气的吸收剂量各为多少? 解:() () Gy D kg C l d dm dQ a 372.0011.085.33X 85.33011.01.003.014.34 1 29.11041101 26 26=?==?=????=??= X ---πρ= 答:该考察点处的照射量为()1011.0-?kg C ,该点处空气的吸收剂量为()Gy 372.0。 5. 通过测量,已知空气中某点处照射量为6.45×10-3C ·kg -1,求该点处空气的吸收剂量。 解:()Gy D a 218.01045.685.33X 85.333=??==-

南华大学辐射剂量与防护课程复习题集

南华大学辐射剂量与防 护课程复习题集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南华大学辐射剂量与防护课程复习题集 一、概念题 1、比释动能 2、确定性效应 3、组织空气比 4、当量剂量 5、能量注量 6、吸收剂量 7、随机性效应 8、百分深度剂量 9、有效剂量 10、.粒子注量 11、电离辐射 12、线能 13、随机性效应 14、平衡当量氡浓度15、平衡因数 16、体膜 17、参考人 18、滞留函数 19、能量注量率 20、比有效能 21、辐射化学产额 22、待积当量剂量 23、周围当量剂量 24、定向剂量当量 25、衍生辐射场 二、填空题 1、量热计按对芯体热散失采用的修正方法不同可分为(绝热型)、(等温型)、(准绝热型)、(稳态型)、(动态型)。 2、天然辐射源主要指(宇宙射线)、(宇生放射性核素)和(原生放射性核素)。 3、剂量计的指标主要有(绝对剂量计和相对剂量计)、(能量响应和LET响应)、(重复性、均匀性和准确度)、(探测限和测定限)和(量程和线性)等。 4、核事故按性质可分为(超剂量事故)、(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放射源丢失事故)、(表面污染事故)、(超临界事故)。 5、内辐射防护的基本措施为(包容)、(隔离)、(稀释)和(净化)。 6、粒子注量Φ等于(单位体积内)的径迹总长度。 7、辐射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辐射平衡状态,它们是(完全辐射平衡)、 (带电粒子平衡)、(δ粒子平衡)、(部分δ粒子平衡)、(过渡平衡)。

8、放射性核素按毒性可分为(极毒组)、(高毒组)、(中毒组)和(低毒组)四组。 9、常用的几种气体型辐射剂量测量仪为(外推电离室)、(自由空腔电离室)、(正比计数器)。 10、热释光剂量计主要用于(辐射防护)、(辐射治疗)、(环境监测和考古)。 11、辐射防护限值一般可分为(基本限值)、(导出限值)、(管理限值) 和(参考水平)四个级别。 三、选择题 1、固体核径迹探测器不能测下列哪种辐射粒子。( d ) a、质子 b、α粒子 c、高能裂变碎片 d、γ射线 2、带电粒子在物质中以下列哪种形式沉积能量。( a ) a、电离和激发 b、光电效应 c、康普顿散射 d、弹性散射 3、用探测效率为10%的气体探测器测量一种衰变常数为1min-1的放射性核 素,在一个半衰期内总计数为1×105(每次衰变释放一个粒子)。问在计数区间的开始时刻的活度。( b ) a、1×105衰变/分 b、2×106衰变/分 c、2×105衰变/分 d、1×107衰变/分 4、自由空气电离室设计满足下列哪些条件。( d ) a、能测量腔室入口光阑处的照射量率; b、电极间产生的次级电子能完全被阻止在空气中,而达不到电极板上; c、在电极间的电离粒子复合尽可能小; d、满足上述三个条件。 5、下列哪种剂量计处于剂量学测量仪器刻度链的顶点。( c )

清华大学辐射防护与保健物理期末公式总结

第一章 放射性及辐射场的量和单位 01/21ln 2t N N e T λτλ λ-=== 活度:A=λ?N [Bq]or[Ci] N=m ?N A /M 连续衰变:N1→N2→N3 1 2 1 21,021 = ()-t t N N e e λλλλλ--- 非平衡:λ1>λ2 暂时平衡:λ1<λ2,A 2/A 1=λ2/(λ2-λ1) 2211 1 ln m t λλλλ=- 长期平衡:λ1?λ2,A 2 = A 1 粒子注量 ?=dN/da (小球体截面积)=?L/?V 粒子注量率 φ=d ?/dt=d 2N/(da?dt) [m -2?s -1] 能量注量 Ψ=dE n /da [J ?m -2] 能量注量率 ψ=d Ψ/dt [J?m -2?s -1] 0d E E dE dE ∞ Φ ψ=Φ?ψ= ?? 0() ()d E d E dE E dE dE dE ∞ ∞ΦΦΦ= ψ=?? ? 第三章 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1. 线碰撞阻止本领: ()col dE dE dl dx = 质量碰撞阻止本领:11()col dE dE dl dx ρρ= 各类粒子的碰撞阻止本领分析:PPT-P9 电子能量转变为轫致辐射的份额 β射线厚靶:f β=3.5×10-4ZE m (Z 吸收介质的原子序数,E m 为β粒子最大能量[MeV]) 电子束厚靶:f e =1.0×10-4ZE 总质量阻止本领: 1()()()()col rad S dE S S S dl ρρρρρ==+ rad / col ≈ ZE/800 射程 (1)α~空气~E <4MeV: R=0.56E; α~空气~42.5MeV :R=530E-106 [mg/cm 2] 比电离(单位径迹长度上产生的离子对数): S p,i =(dE/dl)col /W [ip/cm]; S average =E/(WR) 传能线密度(能量的就地沉积)L ?=(dE/dl)? 2. X 、γ射线的衰减(I/I 0=e -μt ) (1) 光电效应 线衰减系数:=n ττσ [cm -1] 光电效应截面:57/2 (1)Z τσυ∝ [cm 2] 原子密度:/A A n N M ρ= [cm -3] (2) 康普顿效应 PPT-P53 (3) 电子对效应 PPT-P62 线衰减系数:μ=τ(光电)+σc (康普顿)+σcoh (相干散射)+κ(电子对) 线能量转移系数: 21 2(1)(1)tr a a a c E mc cm h h h ττσκδτσκυυυ-=++=-++- 质能吸收系数:μen /ρ=μtr (1-g)/ρ (g 为次级电子轫致辐射损失的能量份额) 混合物/化合物:()i i i μ ρμ ρω= ∑ (ωi 为元素i 的重量百分比) 3. 中子与物质相互作用 (PPT-P83) 非弹性散射阈能:E tr =E r (M N +M n )/M N (E r 靶核第一激发能,M N 、M n 反冲核靶核质量) 中子能量转移系数: , , ()()L L J n L J n L J tr n N E E E εσμρρ??= ?∑∑

辐射剂量与防护

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由其产生的辐射引起的。辐射对人体的效应是从细胞开始的。它会使细胞的衰亡加速,使新细胞的生成受到抑制,或造成细胞畸形,或造成人体内生化反应的改变。在辐射剂量较低时,人体本身对辐射损伤有一定的修复能力,可对上述反应进行修复,从而不表现出危害效应或症状。但如果剂量过高,超出了人体内各器官或组织具有的修复能力,就会引起局部或全身的病变。下表为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辐射的生物效应。从中可以看到:人体能够耐受一次250豪希伏的集中照射而不致遭受损伤。当然各个人的抵抗能力和体质是有所不同的。 全身受照射剂量可能发生的效应 0-0.25希伏没有显著的伤害 0.25-0.50希伏可以引起血液的变化,但无严重伤害 0.50-1.0希伏血球发生变化且有一些损害,但无疲劳感 1.0- 2.0希伏有损伤,而且可能感到全身无力 2.0-4.0希伏有损伤,全身无力,体弱者可能死亡 4.0希伏50%的致命伤 6.0希伏以上可能因此而死亡 1希伏(sv)=1000豪希伏(msv)=1000000微希伏(μsv) 人体每千克体重每小时接受的辐射能量为1焦耳时,受到的辐射剂量为1希伏。 我们身边的辐射 说起辐射,人们就会有些害怕,因为它看不见,摸不着,却会给人体造成伤害。其实辐射并不是一种稀罕物,我们的周围到处存在着辐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晒太阳、看电视、戴夜光表、乘飞机、拍X光片等,都会受到一定的辐照。只是生活中的辐照都是微量的,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人们也感觉不到它的

存在。而大量的辐射对人体是非常有害的,因此我们应该通过采取一些相应的保护措施来防止和减少辐射对我们人体的伤害。 天然本底辐照 自然界中放射性是到处存在的,我们一直在接受天然本底的辐照。天然辐射的“本底”有两个来源:一个是高能粒子形式的辐射,它来自外层空间,统称宇宙射线;另一个来源是天然放射性,即天然存在于普通物质(如空气、水、泥土和岩石,甚至食物)中的放射性辐射。另外现代社会中人们还会接触到各种人为的辐射,如X光检查,看电视,使用微波炉等。下表按辐射的大小列出了各种本底辐射。从中可以看到人类的吃、用、住、行都会接受微量的放射性辐照。 来源所受 住在核电厂周围每年约0.0002毫希伏 乘坐飞机每小时约0.005毫希伏 每天看1小时电视每年约0.001毫希伏 吃食物每年约0.02毫希伏 宇宙射线每年约0.03毫希伏 大地和住房每年约0.05毫希伏 每天吸20支烟每年约0.038-0.075毫希伏 一次X光检查约0.50-2.0毫希伏 我国高本底地区的天然辐照每年3.70毫希伏 放射性工作者的职业剂量限值每年50毫希伏 世界最高本底地区的天然辐照每年120毫希伏 居住环境辐射

南华大学辐射剂量与防护课程复习题集

南华大学辐射剂量与防护课程复习题集 一、概念题 1比释动能2、确定性效应3、组织空气比4、当量剂量5、能量注量 6、吸收剂量 7、随机性效应 8、百分深度剂量 9、有效剂量10、.粒子注量 11电离辐射12、线能13、随机性效应14、平衡当量氡浓度15、平衡因数 16、体膜17、参考人18、滞留函数19、能量注量率20、比有效能 21、辐射化学产额22、待积当量剂量23、周围当量剂量24、定向剂量当量 25、衍生辐射场 二、填空题 1、量热计按对芯体热散失采用的修正方法不同可分为(绝热型)、(等温型)、(准绝热 型)、(稳态型)、(动态型)。 2、天然辐射源主要指(宇宙射线)、(宇生放射性核素)和(原生放射性核素)。 3、剂量计的指标主要有(绝对剂量计和相对剂量计)、(能量响应和LET响应)、(重复性、均匀性和准确度)、(探测限和测定限)和(量程和线性)等。 4、核事故按性质可分为(超剂量事故)、(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放射源丢失事故)、(表面污染事故)、(超临界事故)。 5、内辐射防护的基本措施为(包容)、(隔离)、(稀释)和(净化)。 6、粒子注量①等于(单位体积内)的径迹总长度。 7、辐射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辐射平衡状态,它们是(完全辐射平衡)、 (带电粒子平衡)、(S粒子平衡)、(部分S粒子平衡)、(过渡平衡)。 &放射性核素按毒性可分为(极毒组)、(高毒组)、(中毒组)和(低毒组)四组。 9、常用的几种气体型辐射剂量测量仪为(外推电离室)、(自由空腔电离室)、(正比计数器)。 10、热释光剂量计主要用于(辐射防护)、(辐射治疗)、(环境监测和考古)。 11、辐射防护限值一般可分为(基本限值)、(导出限值)、(管理限值) 和(参考水平)四个级别。 三、选择题 1、固体核径迹探测器不能测下列哪种辐射粒子。(d ) a、质子b 、a粒子c 、高能裂变碎片 d 、丫射线 2、带电粒子在物质中以下列哪种形式沉积能量。(a ) a、电离和激发b 、光电效应c 、康普顿散射d 、弹性散射 3、用探测效率为10%勺气体探测器测量一种衰变常数为1min-1的放射性核 素,在一个半衰期内总计数为1X 105(每次衰变释放一个粒子)。问在计数区间的开始时刻的活度。(b ) a、1X 105衰变/分b 、2X 106衰变/分c 、2X 105衰变/分 d、1 X 107衰变/分

电离辐射防护的原则和标准[详]

电离辐射防护的原则和标准 福珍 2009091103 医学影像学院09影七班

电离放射防护的原则和标准 摘要:电离辐射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并且目前人工辐射已遍及各个领域,电离辐射对人类的危害日益突出。故本文将从电离辐射防护基础知识、电离辐射的来源、电离辐射的危害、电离辐射防护的重要性、电离辐射防护的原则、电离辐射防护的标准等六个方面来进行详述以便加强人们对电离辐射防护的原则和标准的认识。 关键词:电离辐射、电离辐射防护的原则、电离辐射防护的标准 前言:电离辐射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一个多世纪以来, 电离辐射技术首先在医学诊断与治疗, 进而在科学研究、能源、工业、农业、地质、考古、军事等各个领域的应用不断发展并日益广泛。人们在受益的同时也尖锐地面临如何更好趋利避害问题。于是, 放射防护学这门交叉学科相应得到不断发展。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 ICRP)等有关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在放射防护标准的研究制定与推广应用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 突出体现了放射防护事业的进步。研究制定出科学实用的放射防护标准并认真实施, 旨在力求从电离辐射技术广泛应用中获益的同时, 有效控制和防止可能带来的电离辐射危害, 又促进核科学技术应用的发展。因此, 放射防护标准是指导防护实践的依据, 是人类在不断发展核科学技术及其应用中保障自身安全与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随着电离辐射技术应用的日益广泛, 社会对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有效达到放射防护目的, 国际原子能机构( I2AEA ) 等积极倡导加强各国辐射防护基础结构( infrastructure) 建设。放射防护标准的建立时刻以放射防护原则为基础。放射防护法规与标准是国家辐射防护基础结构的关键要素。尤其放射防护基本标准是所有放射防护次级专项标准的基础和依据, 无疑是放射防护工作的纲。放射防护基本标准不仅在放射防护领域, 而且在整个核科学技术以及相关领域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因此,对电离放射防护的原则和标准的正确理解是必不可少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