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生产与成本理论 作业

第四章 生产与成本理论 作业
第四章 生产与成本理论 作业

第四章生产与成本理论

从本章开始转入对生产理论的讨论,从生产者的角度出发,研究市场的供给。在生产理论中所要研究的经济行为主体是生产者,也称为厂商或企业,它是指为了实现某一经济目标而独立做出统一经济决策的经济单位。在西方经济学中,不论厂商的组织形式如何,通常都假定厂商是合乎理性的经济人,其生产目的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与消费者类似,厂商为实现利润最大化而进行选择时也要面临许多约束条件,如技术条件、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等。本章主要考察厂商面临的技术约束,说明厂商在特定的技术条件下如何有效的组织生产。

本章重点:

(1)短期与长期的含义与区别。

(2)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及收益递减规律。

(3)生产三个阶段的划定。(可变投入量合理区间)

(4)等产量线、等成本线的含义,两种生产要素最佳组合

(5)短期成本分类与变动规律、之间的关系。

(6)短期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的关系。

(7)规模报酬的变动及其原因。

(8)长期平均成本、长期总成本、长期边际成本的概念及关系

(9)厂商收益及利润最大化原则

习题:

1、名词解释:

生产要素、生产函数、边际产量、报酬递减规律、等产量曲线、等成本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规模报酬、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递减、规模报酬不变、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正常利润、经济利润、显性成本、隐性成本、长期平均成本、长期总成本、利润最大化原则2、单项选择题:

(1)对于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Q=ALαKβ中,参数A、α、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A是技术系数,A的数值越大,既定投入数量所能生产的产量越大

B.A是风险系数,A的数值越大,既定投入数量所能产生的风险越大

C.α代表增加l%的劳动对产量增加的百分比

D.β代表增加1%的资本对产量增加的百分比

(2)在经济学中,短期是指( )。

A.一年或一年以内的时期

B.在这一时期内所有投入要素均是固定不变的

C.在这一时期内所有投入要素均是可以变动的

D.在这一时期内,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

(3)当劳动的总产量(TP L)下降时,( )。

A.AP L递减且AP L<0 B.MP L=0

C.MP L递减且MP L <0 D.AP L=0

(4)当生产处于有效区域内时,等产量线应该为( )。

A.凸向原点B.负向倾斜

C.不相交D.以上均对

(5)实现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是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 )。

A.充分条件B.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D.非充分非必要条件

(6)当某厂商雇用第3个人时,其每周产量从213个单位增加到236个单位,雇用第4个人使每周产量从236个单位增加到301个单位,则其面临的是( )。

A.规模收益递减B.边际成本递减

C.边际收益递增D.边际收益递减

(7)在生产者均衡点上()。

A.MRTS LK =P L / P K B.M P L / P L =MP K / P K;

C.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相切D.以上说法均正确。

(8)如果某厂商增加1单位的劳动量可以减少5单位的资本,则仍要生产出同样的产出量,则MRTS LK为( )。

A.-1 B.-5 C.-0.2 D.0

(9)由企业购买或使用任何生产要素所发生的成本是指()。

A.显性成本B.隐性成本

C.变动成本D.固定成本

(10)当劳动的边际产量(MP L)为负时,生产处于( )。

A.劳动投入的第1阶段B.资本投入的第Ⅲ阶段

C.劳动投入的第Ⅱ阶段D.劳动投入的第Ⅲ阶段

(11)在以下各项中,( )将使市场处于不可竞争状态。

A.没有不变成本,只有可变成本

B.有很少的不变成本,其中多数是沉淀成本

C.有很高的不变成本,其中多数是沉淀成本

D.有很少的不变成本,其中多数不是沉淀成本

(12)新华汽配厂在各种产出水平上都显示出了规模报酬递减的情形,于是厂领导决定将其划分为两个相等规模的小厂,则其拆分后总产出将会( )。

A.增加B.减少C.不变D.无法确定

(13)等产量曲线上各点代表的是( )。

A.为生产同等产量而投入的要素价格是不变的

B.为生产同等产量而投入的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是不能变化的

C.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

D.要素投入量相同,产量是相等的

(14)当短期成本曲线以递增的速率上升时,( )。

A.边际成本曲线处于递减阶段

B.边际成本曲线处于递增阶段

C.边际产量曲线处于增阶段

D.无法判定边际成本曲线与边际产量曲线的状态

(15)等成本曲线平行向内移动表明( )。

A.成本增加B.产量增加

C.成本减少D.产量减少

(16)如果等成本曲线围绕它与纵轴(Y)的交点逆时针转动,那么将意味着( )。

A.生产要素X的价格下降了B.生产要素Y的价格上升了

C.生产要素X的价格上升了D.生产要素Y的价格下降了

(17)如果规模报酬不变,单位时间里增加了10%的劳动使用量;但保持资本量不变,则产出将()。

A.增加10% B.减少10%

C.增加大于10%;D.增加小于10%。

(18)某厂商生产一批产品,当生产第7个单位产品的总成本是3.5 元,生产第8个单位产品总成本是4.6元,那么该厂商的边际成本是( )。

A.3.5 元B.4.6元

C.8.1 元D.1.1元

(19)短期可变成本曲线随产量增加而( )。

A.不断上升B.不断下降

C.先上升再下降D.先下降再上升

(20)以下有关正常利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正常利润是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所支付的报酬

B.正常利润是隐性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

C.正常利润是显性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

D.经济利润中不包括正常利润

(21)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成为U形的原因与()。

A.规模报酬有关B.外部经济与不经济有关

C.要素的边际报酬变动有关D.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所占比重有关

(22)如果一个企业经历规模报酬不变阶段,则LAC曲线是()。

A.上升的B.下降的

C.垂直的D.水平的

(23)长期成本曲线是各种产量的( )。

A.最低成本点的轨迹B.最低平均成本点的轨迹

C.最低边际成本点的轨迹D.最低平均可变成本点的轨迹

(24)在短期平均成本SAC与长期平均成本LAC的相切处( )。

A.SMC>LMC B.SMC

C.SMC=LMC D.以上均不对

(25)某日用品制造商单位产量所带来的边际成本(MC)大于产量增加前的平均可变成本(A VC),那么在产量增加后平均可变成本会( )。

A.减少B.增加

C.不变D.无法判断

(26)如某厂商的总收益为65000元,其中劳动成本为23000元,原材料成本为16500元,所有者为其他人工作可赚取14300元。则对于一个经济学家而言,利润等于?对于会计而言,利润等于?( )

A.23000元,16500元B.42000元,25500元

C.25500元,14300元D.11200元,25500元

3、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里写“T”,错误的在括号里写上“F”)

(1)如果李明选择上学而不是当兵,则他的机会成本等于他在学习期间的学费。( )

(2)总固定成本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 )

(3)在经济学中,短期和长期的划分标准是是否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 ) (4)当边际产量MP L为零时,TP L达到最大。( )

(5)边际成本曲线(MC) 穿过平均可变成本曲线(A VC)和平均固定成本曲线(AFC)的最低点。

( )

(6)当企业生产处于规模经济不变阶段时,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右端。

( )

(7)若某厂商的生产产量扩大1倍,而厂商生产成本的增加低于1倍,则该厂商的生产存在规模不经济。( )

(8)如果等成本曲线在坐标平面上与等产量曲线相交,那么该交点表示的产量水平应减少成本支出。( )

(9)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由于规模报酬递减规律造成。( )

(10)在经济学中,生产的机会成本等于“社会成本+显性成本”。( )

4、问答题:

(1)试述规模报酬变动规律及其原因。

(2)生产的三个阶段是如何划分的,为什么厂商只会在第二阶段生产?

(3)什么是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的条件是什么?

(4)比较说明消费者行为理论与生产者行为理论。

(5)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的原因各是什么?

5、计算题:

(1)已知生产函数为Q=L0.5K0.5,证明该生产过程是规模报酬不变。

(2)已知生产函数Q=LK,当Q=100,P L=4,P K=1时,求:

a)厂商的最佳要素组合。

b)最小成本是多少?

(3)某出租汽车公司现有小轿车100辆,大轿车15辆。如再增加一辆小轿车,估计每月可增加营业收人10 000元;如再增加一辆大轿车,每月可增加营业收入30 000元。假定每增加一辆小轿车每月增加开支1 250元(包括利息支出、折旧、维修费、司机费用和燃料费用等),每增加一辆大轿车每月增加开支2 500元。该公司这两种车的比例是否最优?如果不是最优,应如何调整? (4)教材82页计算题的第二小题。

第四章生产与成本理论作业

第四章 生产与成本理论 从本章开始转入对生产理论的讨论,从生产者的角度出发,研究市场的供给。在生产理论中所要研究的经济行为主体是生产者,也称为厂商或企业,它是指为了实现某一经济目标而独立做出统一经济决策的经济单位。在西方经济学中,不论厂商的组织形式如何,通常都假定厂商是合乎理性的经济人,其生产目的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与消费者类似,厂商为实现利润最大化而进行选择时也要面临许多约束条件,如技术条件、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等。本章主要考察厂商面临的技术约束,说明厂商在特定的技术条件下如何有效的组织生产。 本章重点: (1) 短期与长期的含义与区别。 (2) 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及收益递减规律。 (3) 生产三个阶段的划定。(可变投入量合理区间) (4) 等产量线、等成本线的含义,两种生产要素最佳组合 (5) 短期成本分类与变动规律、之间的关系。 (6) 短期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的关系。 (7) 规模报酬的变动及其原因。 (8) 长期平均成本、长期总成本、长期边际成本的概念及关系 (9) 厂商收益及利润最大化原则 习题: 1、 名词解释: 生产要素、生产函数、边际产量、报酬递减规律、等产量曲线、等成本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规模报酬、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递减、规模报酬不变、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正常利润、经济利润、显明成本、隐含成本、长期平均成本、长期总成本、利润最大化原则 2、 单项选择题: (1)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的划分取决于( )。 A .时间长短 B .可否调整产量 C .可否调整产品价格 D .可否调整生产规模 (2)已知企业的生产函数LK Q 10 (Q 为产量,L 和K 分别为劳动和资本),则( )。 A .生产函数是规模报酬不变 B .生产函数是规模报酬递增 C .生产函数是规模报酬递减 D .企业处于内部经济阶段 (3)当劳动的总产量(TP L )下降时,( )。 A .AP L 递减且AP L <0 B .MP L =0 C .MP L 递减且MP L <0 D .AP L =0 (4)当生产处于有效区域内时,等产量线应该为( )。 A .凸向原点 B .负向倾斜 C .不相交 D .以上均对 (5)实现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是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 )。 A .充分条件 B .必要条件

第四章+生产与成本分析

第四章生产与成本分析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两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短期生产理论、长期生 产理论、规模报酬,理解成本理论。重点掌握: ?总产量、边际产量、平均产量的含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可变生产要素投入的合理区域; ?等产量线; ?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和规模效益; ?短期成本。

第一节生产函数 生产者亦称厂商,是指能够作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 个人企业:指单个人独资经营的厂商组织; 合伙企业:指两个人以上合资经营的厂商组织;公司企业:指按公司法建立和经营的厂商组织。 合乎理性的经济人 提供产品的目的在于追求最大的利润 假定条件

一、生产函数的概念 厂商进行生产的过程就是从生产要素的投人到产品的产出的过程。 劳动:指人类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体力和智 力的总和; 土地:不仅指土地本身,还包括地上和地下的一切自然资源;资本:可以表现为实物形态或货币形态。 企业家才能:它不是一种能够被生产出来的 人力资本,而是符合某种概率 分布的、稀缺程度很高的生产 要素。 生产要素

提供各种实物产品(房屋、食品、机器、 日用品等) 提供各种无形产品即劳务(理发、医疗、 教育、旅游服务等) 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 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 间的关系。 Q = f ( X 1,X 2 ,…,X n ) 产出

假定:生产中只使用劳动和资本这两种生产要素。 L :劳动投入数量;K :资本投入数量 二、生产中的短期和长期 短期: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 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生产要素投人可以分为不变要素投人和可变要素投入。 长期: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 时间周期。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的要素投入。 () K L f Q , =

简述第四章生产理论与第五章成本理论的主要内容,并说说二者之间的关系。

简述第四章生产理论与第五章成本理论的主要内容,并说说二者之间的关系。 答: 1.生产理论的主要内容:市场经济中企业的主要形式是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个人独资企业数量最多,但是经济中起至关重要作用的是公司制企业。企业进行生产所追求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科勒创立的企业理论是产权经济学的逻辑起点。 企业的生产可以分为短期和长期。短期指在生产中企业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来不及调整的时期;长期指在生产中企业对所有生产要素都可以进行调整的时期。 短期生产的基本规律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该规律强调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地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增加一单位的要素的投入量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因此任何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短期边际产量曲线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U型。 运用边际分析法时,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是每种生产要素引起的边际产量与该生产要素价格之比。运用等产量线分析时,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是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相切点。 在长期生产中,企业要确定生产规模的大小,以实现规模收益递增到最大时的适度规模。不同的行业中适度规模的大小事不同的。市场是生产要素分工的边界,企业是生产要素交易费用的边界。 成本理论的主要内容:

2.成本是决定厂商能否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从不同角度考察,它可以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机会成本、沉没成本等类型。按厂商在生产中对全部要素的调整能力,成本还有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之分。 短期成本分析说明了厂商在短期生产中由于不能对固定成本进行及时调整的情况下,各类成本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以及短期内各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短期生产中产量与成本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出短期成本变动(即短期成本曲线的形状)主要决定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长期成本理论阐述了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和长期边际成本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规律;由于长期内厂商可以选择最优的企业规模进行生产,因此长期成本曲线可以由不同时期的短期成本曲线(表示短期生产规模)推导而得;长期变动成本(即长期成本曲线的形状)主要决定于企业的内在经济和内在不经济。

第四章 成本理论(习题)

第四章成本理论 1.在长期中,下列哪一项成本是不存在的() A. 平均成本 B. 边际成本 C. 固定成本 D机会成本 2. 经济学中所说的“短期”是指() A.全部生产要素都可以调整的时期 B.全部生产要素都不可以调整的时期 C.只能调整一种生产要素的时期 D.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不能被调整的时期 3. 会计成本忽略了企业的() A.机会成本 B. 可变成本 C.可变成本 D.固定成本 4.经济学中的“经济利润”是指() A.总收益与会计成本之间的差额 B. 总收益与经济成本之间的差额 B.总收益与显性成本之间的差额 D. 总收益与隐性成本之间的差额 5. 某企业原来生产产品A的利润收入为a,现在用相同的设备去生产产品B,其中所消耗的劳务和材料费用为b,则该企业生产产品B的机会成本是() A.a B. b C. a+b D. a-b 6. 王先生辞去月薪为a元的工作,同时取出银行中自有存款b元去办企业,其中月利率为固定值c,且不存在商业风险,那么王先生办企业按月计算的机会成本为() A. a B. b C. a+b D. a+b c 7. 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固定成本() A. 先上升,后下降 B. 先下降,后上升 C.持续上升 D. 持续下降 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不变成本的是() A.银行贷款利息 B. 无法解雇的技术工人的工资 C.车间的水电费用 D. 机器的折旧 9. 在生产过程中,当增加一单位产量而增加的平均成本大于产量增加前的平均成本,那么在产量增加后,平均成本将() A. 下降 B. 上升 C. 不变 D. 都有可能 10.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也是() A.厂商均衡点 B. 收支相抵点 C. 停止营业点 D. 平均成本最低点 11.规模报酬递减的前提是() A.短期内等比例的持续增加所有生产要素 B.长期内等比例的持续增加所有生产要素 C.短期内连续的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 D.长期内连续的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由边际收益递减造成的 B.规模报酬递减是由边际收益递减造成的 C.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由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 D.边际收益递减是由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 13. 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市场是不可以竞争的() A.有很少的不变成本,其中多数都不是沉没成本 B.有很少的不变成本,其中多数都是沉没成本

成本会计学基础习题

第一章成本的概念、作用和分类 关键名词 1、商业成本:是指商品生产过程中物化劳动和必要劳动的耗费,其价值量是c+v的等价物。 2、财务成本:也就是会计成本或账面成本,它是按照国家的政策法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要求,通过复式簿记原理和规定的成本核算程序所计算的产品或劳务的成本。 3、管理成本:是一种分析性成本,它一般以产品的账面成本或财务成本为依据,经过加工管理,按照不同需要计算并分析各种不同的成本,从而达到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的目的。 4、要素成本: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有关生产要素原始形态上的耗费,通常表现为劳动资料方面的费用、劳动对象方面的费用和劳动力方面的费用三大类。是实际工作中,形成产品成本的费用要素又进一步细分为外购材料、外购燃料、外购动力、工资及职工福利费、折旧费、利息费用、税金和其他费用等。 5、成本项目:是指为了计算产品成本的需要。将一定时期发生的应计入产品成本的那部分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作出的一种分类。工业企业的产品成本项目一般可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三项基本项目。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根据管理的需要以及某些费用在产品成本中的重要程度考虑是否需要增设成本项目。 6、直接成本:是指与某一特定产品有直接管理的成本。某些生产费用是为某一特定产品的生产而耗费的,可以直接归集并计入该种产品,因此与该种产品有直接关系的费用就形成了该种产品的直接成本。 7、间接成本:是指与某一特定产品没有直接关系的成本。 8、可控成本:是指可以由责任单位或个人的行为加以有效控制的那部分成本。 9、不可控成本:是指不能由责任单位或个人的行为加以有效控制的那部分成本。 10、成本习性:又称成本性态,是指成本总额在相关范围(relevant range)内与业务量(生产量或销售量)之间的依存关系。成本按成本习性划分,可分为固定成本、劳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类。 11、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相关范围内,其总额不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 12、变动成本:是指其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 13、混合成本:是指其总额虽受业务量的变动而影响,但不一定与业务量的变动发生正比例变动的那部分成本。混合成本通常兼有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种性质,根据具体情况可将它们进一步分为半变动成本或半固定成本。 14、相关成本:是指与特定决策方案相关,因该决策方案的采用可能会发生的成本。 15、无关成本:是指与决策方案无关或不相干、在决策方案中不需考虑的成本。 思考题 1、经济成本与会计成本有何区别?P12 答:两者的区别: 第一,会计成本通常与历史成本或沉淀成本(sunk cost)有关,以为会计人员需要描述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需要按已经发生的历史交易的价格记录资产和负债,并对经济活动作出评价。而经济成本通常以机会成本的概念为基础,只关心将来成本是多少,在作出一项经济决策时,甚至可以不考虑沉淀成本的因素。 第二,经济学家的成本定义比会计成本定义通常更为广泛。经济成本不仅包括明显的从口袋里拿钱的购买和支出,如企业支付的工资、购买原材料的费用等(显性成本),而且还包括比较隐蔽的机会成本以及企业所有者拥有的并在生产中使用的各种要素的成本(隐性成本)。第二种形式的成本在企业的成本核算中常常被忽视。 第三,会计成本只包括企业实际的货币支出或耗费部分,因此强调必须加以用货币计价。然

成本理论

第五章成本理论 [内容提要] 1.成本及其概念 成本(Cost),是指厂商为生产一定数量的商品所耗费的生产要素的价格总额,即生产中投入的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单位要素的价格的乘积。然而,在经济学的分析中,仅从这样的角度来理解成本概念是不够的。从不同的角度来考察,可将成本划分为不同的种类,有会计成本、机会成本、显形成本、隐形成本、私人成本、社会成本、沉淀成本以及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会计成本(Accounting cost)指的是厂商在生产中按市场价格直接支付的一切费用。这些费用一般要反映到厂商的会计帐目上,是企业已支出的货币的记录,因此也叫历史成本。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从企业来说,指的是由于使用某一投入要素而必须放弃的这一要素在其他用途的最高代价,从要素所有者来说,则是指这一要素在其他可能的机会中所能获得的最高报酬。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前提条件。第一,资源是稀缺的;第二,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第三,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看,厂商需要将生产要素投向收益最大的项目,而避免带来生产的浪费,以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 显性成本(Explicit cost),是指厂商为生产一定商品而在要素市场上购买生产要素所支付的实际费用。如给工人支付的工资,为购买原材料支付的货币,向银行支付的利息。 隐性成本(Implicit cost)是指厂商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自身所拥有的那些生产要素的价值总额。如企业所有者自身的薪金,生产中使用自己所有的厂房、机器等。在经济学中考察生产成本时,应将隐形成本包含在内。 私人成本(Personal cost)是从生产者角度所考察的成本,一般对于私人成本的概念,都囿于会计成本,生产者按市场价格支付的一切费用,此外还应包括隐性成本,隐性成本也是从生产者角度所考虑的成本。 社会成本(Social cost )是指整个社会为某种资源配置和使用所支付的成本。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往往不一致,厂商的经济活动有时会导致社会成本的增加,因此,厂商在对其资源使用作出重大决策时,不能仅仅考虑其私人成本的大小,还要考虑由此引起的社会成本的大小。

第四章 生产与成本

第四章生产与成本 一、名词解释 短期长期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等产量线边际技术替代率规模经济范围经济 .经济成本显性成本隐性成本正常利润 二、选择题 1.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的划分取决于()。 A. 时间长短 B.可否调整产量 C.可否调整产品价格 D.可否调整生产规模 2.当AC曲线到达最低点时,有()。 A.MC=AC B.AVC=FC C.MC=P D.P=AVC 3.当劳动的总产量下降时()。 A.AP L是递减的 B.AP L为零 C.MP L为零 D.MP L为负 4.如果某厂商增加1单位劳动使用量能够减少4单位资本,而仍生产同样的产出量,则MRTS LK为 A.-0.25 B.-4 C. -1 D.-5 5.等成本曲线围绕着它与纵轴的交点逆时针移动表明()。 A.生产要素Y的价格上升了 B.生产要素X的价格上升了 C.生产要素X的价格下降了 D.生产要素Y的价格下降了 6.在生产者均衡点上()。 A.MRTS LK=PL/PK B.MP L/P L=MP K/P K C.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 D.以上说法均正确 7.规模报酬递减是在下述情况下发生的()。 A.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B.不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C.连续地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 D.上述都正确 8.如果规模报酬不变,单位时间里增加了10%的劳动使用量;但保持资本量不变,则产出将()。A.增加10% B.减少10% C.增加大于10% D.增加小于10% 9.使用自有资金也应计算利息收入,这种利息从成本角度看是()。 A.固定成本 B.隐含成本 C.会计成本 D.生产成本 10.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 A.平均成本上升 B.总成本下降 C.平均可变成本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D.平均可变成本上升 11.当生产处于规模经济的递减阶段时,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 A.左端 B.右端 C.最低 D.无法确定 12.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成为U形的原因为()。 A.规模报酬变动有关 B.外部经济与不经济有关 C.要素的边际生产率有关 D.固定成本变动所占比重有关 13.长期总成本曲线是各种产量的()。 A.最低成本点的轨迹 B.最低平均总成本点的轨迹 C.最低边际成本的轨迹 D.平均成本变动的轨迹 14.在从原点出发的直线与TC的切点上,AC()。 A.是最小的 B.等于MC C.等于AVC+AFC D.上述都正确 15、长期生产函数Q=KL-0.5L2-0.32K2,则该生产函数属于() A.规模报酬递减 B。规模报酬递不变C.规模报酬递增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16.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是因为() A.MRTS XY 绝对值递增 B.MRS XY 绝对值递增 C.MRT XY 绝对值递减 D.MRT XY 绝对值递增 1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经济利润一般小于会计利润 B.固定成本不一定是沉没成本 C.正常利润在数量上相当于隐性成本 D.正常利润大于会计利润 18、在短期MC曲线先下降后上升是因为()

成本会计习题答案

第一、二章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成本的经济内涵是(D )。 A 已耗费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 B 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C 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D已耗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2、实际工作中的成本开支范围与理论成本包括的内容(A )。 A 是有一定差别的 B 是完全一致的 C 是完全不同的 D 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3、下列各项费用中,计入产品成本的是(B )。 A 管理费用 B 制造费用 C 销售费用 D 财务费用 4、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包括(D )。 A 设置会计机构 B 配备会计人员 C 制定会计制度 D 建立定额管理制度 5、成本会计的职能机构包括(C)。 A生产部门 B 销售部门 C 成本核算科 D 总务行政部门 二、多项选择题 1、产品成本开支范围包括()。 A 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生产而发生的各种管理费用 B 为制造产品而消耗的材料费用 C为制造产品而消耗的动力费用 D 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废品损失 E 生产单位为管理组织生产而发生的费用 2、成本的作用是()。 A 成本是生产耗费的补偿尺度 B 成本是制定价格的重要依据 C 成本是进行经营预测的重要依据 D 成本是进行经营决策的分析的重要依据 E 成本是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一个综合指标 3、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主要有()。 A 建立和健全成本考核制度 B 建立和健全财产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制度 C 和健全各项原始记录制度 D 和健全成本分析制度 E建立厂内内部结算价格 4、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包括()。 A 成本会计制度 B 成本会计人员 C 成本会计机构 D 成本管理责任制 E 班组经济核算 5、成本会计制度应该包括的内容是()。 A 关于成本核算制度 B 关于成本分析制度 C 关于成本考核制度 D 关于成本岗位责任制度 E 企业内部结算制度 三、判断题 1、成本的经济内涵,就是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生产资料转移价值的货币表现。 2、生产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全部支出。

成本会计第四章作业

第四章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一、单项选择题 1.结转完工自制材料成本应借记的科目是()。 A.基本生产成本 B.制造费用 C.原材料 D.库存商品 2.产品定额管理基础比较好,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是()。 A.定额比例法 B.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 C.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D.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3.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和职工薪酬等加工费所占比重相差不多的产品,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应采用的方法是()。 A.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 B.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C.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D.约当产量比例法 4.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的适用条件是()。 A.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很小 B.没有月末在产品 C.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 D.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 5.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月末在产品实际成本与定额成本的差异()。 A.全部由在产品负担 B.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 C.由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共同负担 D.结转给管理费用负担 6.如果原材料随着生产进度分次投入,在每道工序中则是一开始就投入。假设有两道工序,第一工序投入120公斤,第二工序投入80公斤,则第二工序投料率是()。 A.30% B.15% C.80% D.100% 7.在产品完工率的计算,可以根据各工序的累计工时定额占完工产品工时定额的比率来确定,某工序在产品完工率的计算公式应该是()。 A.(本工序工时定额/ 产品工时定额)×100% B.(本工序工时定额×本工序完工程度/ 产品工时定额)×100% C.[(前面各工序工时定额之和+本工序工时定额×本工序完工程度)/ 产品工时定额] ×100%

(生产管理知识)第四章供给分析生产理论

第四章供给分析(上) 生产理论 第一节概述:生产与生产函数 一、厂商及组织形式 1、厂商:生产者亦称厂商或企业。指作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经济单位。 2、组织形式:(略)

二、企业的本质:对市场的替代(略) 市场经济是依靠价格体系指挥和协调着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的;而在企业内部,生产者的行为则是由一个统一的领导层依靠行政命令来指挥和协调的,显然这是两种不同的组织生产的方式。 经济学家科斯在1937年上大学时,用交易费用理论解释了企业产生的根源。 交易费用是指一切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耗费,分为“外部交易费用”和“内部交易费用”。 外部交易费用又称为市场交易费用,是指收集有关产品的各种信息所付出的费用、谈判和讨价还价所需要付出的费用、为保证契约的实施所需要支付的费用等,外部交易费用主要依靠市场价格协调; 内部交易费用是进行生产过程调度、组织内部资源供应等所需要支付的费用,企业内部交易费用主要靠规章制度、行政指令协调。 外部市场的使用不是免费的,是要化代价的,存在外部交易费用。为了减少外部交易费用就有必要建立企业,把交易转移到企业内部,将交易“内化”,这样,企业就产生了。 但是,企业内部也存在交易费用,当企业规模扩大时,内部交易费用也会扩大。 一般地,外部交易费用是企业规模的减函数!内部交易费用的企业规模的增函数! 即:企业规模越小,内部交易费用越小,但是外部交易费用越大(较多地依赖外部市场!);反之相反,企业规模越大,内部交易费用会越大(内部协调成本加大),而外部交易成本会越小(不依赖外部了)。 完全依靠市场:不好;完全依靠企业:不好;应该部分依靠企业;部分依靠企业。企业规模扩张到哪上点? 当企业规模增加一个单位时,如果:外部交易费用的节省(例如减少了50元)大于内部交易费用的增加(例如增加了30元),那么企业的规模可以继续扩大; 外部交易费用的节省(例如减少了30元)小于内部交易费用的增加(例如增加了50元),这说明企业的规模过大; 外部交易费用的节省(例如减少了50元)等于内部交易费用的增加(例如增加了50元),这说明企业的规模是最好的。 企业是对市场的替代,根据科斯理论,企业的规模应扩张到这一点,即在这一点上再

成本会计第四章课后答案

第四章生产费用核算 习题一、 定额耗用量比例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1)交互分配 借:辅助生产——供水车间1200借:辅助生产——蒸汽车间240 借:辅助生产——机修车间240贷:辅助生产——发电车间1680借:辅助生产——发电车间1600借:辅助生产——蒸汽车间11200贷:辅助生产——供水车间12800借:辅助生产——发电车间18900贷:辅助生产——蒸汽车间18900 借:辅助生产——发电车间1300借:辅助生产——供水车间1300借:辅助生产——蒸汽车间2600贷:辅助生产——机修车间5200对外分配: 借:生产成本28840制造费用2060

辅助生产成本——发电车间 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管理费用 420 贷:辅助生产——发电车间 31320 借:制造费用 4650 管理费用 1550 贷:辅助生产——供水车间 6200 借:制造费用 16140 贷:辅助生产——蒸汽车间 16140 借:制造费用 8040 贷:辅助生产——机修车间 8040 2,计划成本分配法 制造费用 2600 管理费用 520 辅助生产——供水车间 5200 辅助生产——蒸汽车间 1040 辅助生产——机修车间 1040 贷:辅助生产——发电车间 46800 借:管理费用 3900 贷:辅助生产——发电车间 3900

3200 借:制造费用3000 管理费用1000 辅助生产——发电车间2000 辅助生产——蒸汽车间14000 贷:辅助生产——供水车间20000 借:生产成本2400 借:管理费用800 贷:辅助生产——供水车间3200 辅助生产——发电车间36000 贷:辅助生产——蒸汽车间40000

第四章生产与成本理论

第四章企业的生产与成本理论 如果一班学生能在经济学课程中真正理解成本以及成本的所有的各个方面,那么,这门课程便算取得了真正的成功。 ——J·M·克拉克 教学目的 讨论企业的生产技术、生产成本(要素价格)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建立生产函数和成本理论。通过本章的学习,同学们要掌握的内容有:1、企业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 2、企业短期生产函数的特征:报酬递减规律; 3、企业长期生产函数的特征: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与规模报酬分析; 4、企业生产函数基本概念总结——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例; 5、企业成本的定义、分类; 6、等成本曲线与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或生产者均衡); 7、企业短期成本函数的推导与特征; 8、企业长期成本函数的推导与特征。 从本章开始,进入生产者行为理论的学习。微观经济学关心的生产 者行为,包括生产者的技术选择行为、要素选择行为、产量和价格选择行为。与这三种选择行为相对应的理论分析是:生产函数理论(教科书的第四章)、成本函数理论(和生产要素的需求理论,教科书的第五章,第八章)和市场结构理论(也称产业组织,教科书的第六章、第七章)。

第一节企业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是成本函数(和要素需求)理论的基础,它描述了厂商的生产技术条件——技术约束1。因此,教科书一般都是从生产函数理论 过渡到成本函数理论。下面,我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主体——企业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企业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 (一)企业的定义 1、企业(firm)的定义:也称厂商,就是指为赢利而从事生产或交易活 动的经济组织。是否以赢利为目的是划分企业和事业单位分界线。(二)企业的本质 1、交易成本:任何交易都看成是交易双方达成交易契约的过程,而围 绕交易契约的达成和执行所发生的成本,就是交易成本。它可以分成事前交易成本和事后交易成本。 2、企业的本质:作为生产的一种组织形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是市场 的一种替代物。 (三)企业的目标 1、微观经济学假定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这个假定既是微观经济 学关于理性行为(或经济人)假定在生产和厂商理论中的运用,也有利于利用数学中最优化分析。 2、从长期来看,一个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终究将被市场竞争 所淘汰。所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也是一个企业竞争生存的基本准则。(四)企业的组织形式:个人业主制、合伙制和公司制。 二、生产函数的定义和类型 1研究厂商行为,首先考察厂商行为的约束条件。厂商选择时面临许多约束条件,如客户、竞争对手、自然 条件等施加的。其中,自然条件对厂商施加的是技术约束:只有某些投入组合才有可能生产出既定的产量,因此,厂商的生产计划必定受到技术可行性的限制。

第六章:成本理论复习进程

第六章:成本理论

第六章:成本理论 一、填空 TC + VC 。 1、FC 2、平均总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都是 U 形曲线,表示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总成本和边 际成本先递减(减少),然后又递增(增加)的变动规律。 3、停止营业点位于边际成本曲线和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交点。 4、如果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是递减的,那么边际成本曲线必然低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 5、一个工厂平均总成本最低时的产量率被称为该工厂的理想产量,如果产量低于最低平均总成本点,被称为过剩生产能力。 6、如果在所有投入增加10%时产量增加了20%,这种生产过程就被称为规模收益递增,或者规模经济。 7、如果一个企业处于规模不变状态,那么投入量增加10%就会使产量增加10%。当长期平均成 本曲线下降时,就存在规模收益递增。 8、在投入品价格不变时,总成本增加,等成本曲线向向外平行移动,总成本减少,等成本曲线向向内平行移动。 二、判断 1、收益递减规律意味着不存在边际收益递增的区域。( F) 2、平均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和平均固定成本都是“ U”形曲线。(T) 3、平均可变成本达到最低时的产量水平与平均产量达到最高时的产量水平相同。(T) 4、在现实生活中,边际成本曲线很少向右上方倾斜。( F) 5、平均可变成本与平均固定成本都是随着产量的增加先减少而后上升的。( F) 6、一个企业的产量低于最低平均总成本点被称为能力过剩。(T) 7、如果平均总成本大于边际成本,平均总成本就必然是递增的。(F) 8、没有任何一部分短期平均总成本曲线会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之下。(T) 9、长期总成本分为长期固定总成本和长期可变总成本。(F) 10、规模收益递增意味着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右下方倾斜。(T) 11、在长期中,总成本曲线就是可变成本曲线。(T) 12、如果投入品价格下降,平均可变成本与平均总成本曲线都会向上移动。(F)

成本会计第四章练习题答案

第四章习题答案 1.分类法产品成本的计算 某企业大量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这三种产品使用的原材料和工艺过程相似,因而归为一类(A类),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类内各种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标准为:(1)原材料费用按各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系数分配,原材料费用系数按原材料费用定额确定(以乙产品为标准产品);(2)其他费用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甲、乙、丙三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定额为:甲产品270元、乙产品300元、丙产品450元;工时消耗定额分别为:甲产品10小时、乙产品12小时、丙产品15小时;本月的产量为:甲产品1000件、乙产品1200件、丙产品500件。本月A类产品成本明细表如下: 要求:(1)编制原材料费用系数分配表 原材料费用系数计算表 (2)采用分类法分配计算甲、乙、丙三种产品的成本,编制产品成本计算表。

类内各种产品成本计算表 解: 1. 原材料费用系数计算表 类内各种产成品成本计算表

原材料分配率=900600÷ 2850=316 人工费分配率=111650÷31900= 制造费用分配率=175450÷31900= 2.变动成本法的成本计算 某厂生产甲产品,产品单价为10元/件,单位产品变动生产成本为4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24000元,销售及管理费用为6000元,全部是固定性的。存货按先进先出法计价, 要求:(1)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单位产品成本; (2)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三年的营业利润。 解:(1) (2) 变动成本法:营业利润=(收入-变)-固=边际贡献-固 第一年营业利润=6000×(10-4)-(6000+24000)=6000(元) 第二年 =6000×(10-4)-(6000+24000)=6000(元) 第三年 =6000×(10-4)-(6000+24000)=6000(元) 完全成本法:营业利润=(收入-销售成本)-期间成本=毛利-期间成本 第一年营业利润=6000×(10-8)-6000 =6000(元) 第二年...............=6000×(10-7)-6000=12000(元) 第三年 =6000×10-(2000×7+4000×10)-6000=0

生产与成本理论题库

第4章生产与成本理论 一、名词解释 1.边际产量—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的把一种可变生产要素连同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其他生产要素投入到生产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产量保持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 素可以代替的另外一种要素的数量。 3.外在经济——也称为外在规模经济。指整个行业规模和产量扩大,使得个别厂商平 均成本下降或收益增加。 4.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大收入。 5.显性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 出。 6.隐性成本——是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 的总价格。 7.外在经济——是由于厂商的生产活动所依赖的外界环境的改善而增加了经济效益。 8.外在不经济——是由于厂商的生产活动所依赖的外界环境恶化而降低。 9.规模报酬——是指在技术水平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当厂商所有投入要素都按 同一比例增加或减少时,生产规模变动所引起产量的变动情况。 10. 规模经济—— 11. 边际技术替代率—— 二、单项选择 1.下列各项中哪一项是生产者的隐含成本( D ) (A)向其管理人员支付的薪水;(B)对自有设备提取的折旧; (C)财产税;(D)对属于其他厂商所有的设备支付的租金。2.会计中的利润通常:( C )

(A)比经济利润小,因为前者未将隐含成本扣除; (B)等于经济利润,因为会计利润包含所有的机会成本; (C)比经济利润大,因为前者未将隐含成本扣除; (D)比经济利润大,因为前者未将明显成本扣除。 3.经济利润的计算方法是:( D ) (A)用总收益减除明显成本;(B)用总收益减除隐性成本; (C)用正常利润减除隐性成本;(D)用总收益减除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4.下述定义哪一个是正确的( C ) (A)会计利润+经济利润=正常利润;(B)经济利润-会计利润=明显成本;(C)经济利润=会计利润-隐含成本;(D)经济利润-隐含成本=会计利润。5.“短期”和“长期”的根本区别在于:( A ) (A)短期内至少有一种资源投入是固定的,而长期内所有的资源投入都是可变的;(B)在短期内所有成本都是固定的,而在长其内所有成本都是可变的; (C)收益递减规律在长期内适用,在短期内不适用; (D)规模经济在短期内可以出现,在长期内则不会。 6.如果在短期某企业的总产量是增加的,则:( C ) (A)边际产量也必然增加;(B)边际产量必然减少; (C)边际产量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D)平均产量必然增加。 7.当总产量下降时,( B )。 (A)平均产量为零;(B)边际产量为负数; (C)边际产量为零;(D)边际产量最大。 8.如果连续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 B )。 (A)大于零;(B)等于零;(C)小于零;(D)递增。 9.当边际产量递减但为正值时,平均产量( D )。 (A)递增;(B)递减; (C)达到最大;(D)以上每一种情况都有可能。 10.平均产量达到最大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平均产量大于边际产量;(B)平均产量等于边际产量; (C)平均产量小于边际产量;(D)边际产量等于零。 11.当生产过程处于生产第一阶段时,关于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平均产量递增,边际产量递减; (B)平均产量递减,边际产量递增; (C)平均产量递增,边际产量先递增然后递减到与平均产量相等; (D)平均产量始终大于边际产量。 12.理性的厂商将让生产过程在( B )进行。 (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D)第一阶段或第三阶段。 13.当处于生产过程第三阶段时,边际产量为( A )。

西方经济学第四章成本论习题

第四章 成本理论 【重难点提示】 本章重难点包括:成本概念;利润概念;短期成本;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长期成本。 【容精要】 一、成本、利润概念 一般地,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企业的生产成本可以分为显成本和隐成本两个部分。企业生产的显成本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企业生产的隐成本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企业的经济利润指企业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正常利润通常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正常利润是厂商生产成本的一部份,是以隐成本计入成本的。经济利润中不包含正常利润。当厂商经济利润为零时,厂商仍然得到了全部正常利润。 二、短期成本 1、基本概念 厂商短期成本分为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总成本是厂商在短期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全部生产要素所支出的总成本。总不变成本指厂商在短期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不变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总成本。总不变成本曲线是一条水平线。总可变成本是厂商在短期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可变生产要素支付的总成本。总可变成本曲线是一条由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平均不变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不变成本。平均不变成本曲线是一条向两轴渐进的双曲线。平均可变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可变成本。平均总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全部成本。边际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总成本。 2、短期成本相互关系及特征 在短期生产中,边际产量的递增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递减阶段,边际产量的递减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递增阶段,与边际产量的最大值对应得是边际成本的最小值。 边际成本即总成本曲线的斜率,也是总可变成本曲线的斜率。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下,边际成本曲线为先降后升的U 形曲线。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相交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对于产量变化的反应,边际成本要比平均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敏感得多。平均成本的最小值大于平均可变成本的最小值,因此边际成本曲线先相交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后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 三、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 1、边际成本与边际产量的关系,MP L w MC / . ,表示边际成本与边际产量呈相反 变动。

《成本会计》作业题答案(第四章)

《成本会计》作业题答案(第四章) 习题一 一、资料 某厂某月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该厂采用品种法核算产品成本。有关资料如下: 乙产品期初在产品成本6000元,其中直接材料3000元,直接人工2000元,燃料及动力400元,制造费用600元。 产量资料:(件) 二、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品种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成本。(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采用约当产量法分配) 甲、乙两种产品的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采用工时比例法分配。 三、参考答案 1. 甲、乙两种产品的直接人工采用工时比例法分配。 确定分配标准 甲产品工时=6000工时 乙产品工时=4000工时 生产工时合计=6000+4000=10000(工时) 计算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率 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率=20000/10000=2(元/工时) 分配直接人工费用 甲产品应分摊的直接人工费用=6000*2=12000(元)

乙产品应分摊的直接人工费用=4000*2=8000(元) 2. 甲、乙两种产品的制造费用采用工时比例法分配。确定分配标准 甲产品工时=6000工时 乙产品工时=4000工时 生产工时合计=6000+4000=10000(工时) 计算制造费用分配率 制造费用分配率=6000/10000=0.6(元/工时) 分配制造费用 甲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6000*0.6=3600(元) 乙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4000*0.6=2400(元) 3. 计算甲产品期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甲产品期末在产品原材料项目约当产量 =200*100%=200(件) 甲产品期末在产品其他项目约当产量 =200*50%=100(件)

成本会计第四章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P93 成本会计第四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练习1: 1、第一工序在产品完工程度:40*50%/100=20% 在产品约当产量:80*20%=16(件) 第二工序在产品完工程度:(40+40*50%)/100=60% 在产品约当产量:80*60%=48(件) 第三工序在产品完工程度:(40+40+20*50%)/100=90% 在产品约当产量:40*90%=36(件) 在产品约当产量=16+48+36=100(件) 2、 3 借:库存商品—甲产品29500 贷: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29500 ) 练习2: 由于: 月初在产品定额费用(工时)+本月投入定额费用(工时) =完工产品定额费用(工时)+月末在产品定额费用(工时) 所以: 费用分配率(公式1) =(月初在产品实际费用+本月实际生产费用)/(月初在产品定额费用(工时)+本月投入定额费用(工时))费用分配率(公式2) =(月初在产品实际费用+本月实际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定额费用(工时)+月末在产品定额费用(工时))费用分配率(公式1)=费用分配率(公式2) ` 完工产品成本=费用分配率(公式1或公式2)*本月完工产品定额费用(工时) 原材料费用的分配率=(3500+7500)/(3000+7000)=

本月完工产品的原材料费用:80*100*=8800(元) 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3500+7500-8800=2200(元)或=(3000+7000-80*100)*=2200(元) 职工薪酬的分配率=(2500+3500)/(2000+3000)=(元/工时) 本月完工产品的职工薪酬:40*100*=4800(元) 月末在产品的职工薪酬:2500+3500-4800=1200(元) . 制造费用分配率=(1500+2500)/(2000+3000)=(元/工时) 本月完工产品的制造费用:40*100*=3200(元) 月末在产品的制造费用:1500+2500-3200=800(元)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8800+4800+3200=16800(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2200+1200+800=4200或=7500+=4200(元) 本月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丙产品16800 贷:基本生产成本—丙产品16800

第三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练习题

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使用自有的资金应计算利息,从成本角度看,这种利息属于()。 A、固定成本 B、显成本 C、隐成本 D、会计成本 2、当某企业的产量为4个单位时,其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分别是1400元和800元,则该企业的平均总成本是()元。 A、150 B、200 C、350 D、550 3、当边际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正好相等时,()处于最低点。 A、边际成本 B、平均可变成本 C、平均总成本 D、平均固定成本 4、决定短期成本变动的主要因素是()。 A、时间 B、消费者偏好 C、商品的用途 D、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价格 5、生产函数是()之间的函数关系。 A、企业总成本和最大产量 B、企业总收益和最大产量 C、企业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和最大产量 D、企业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和总收益 6、美国经济学家科斯认为企业的本质或者显著特征是作为()的替代物。 A、价格机制或竞争机制 B、价格机制或供求机制 C、市场机制或供求机制 D、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 7、分析生产者行为时,一般假设生产者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基本假设是()在生产和企业理论中的具体化。 A、均衡价格 B、偏好的完备性 C、偏好的可传递性 D、经济人假设 8、按照美国经济学家科斯的企业理论,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A、由于科技进步使得社会分工越来越细 B、市场规模的扩展 C、交易成本的节约

D、人力资本价值的提高 9、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连续增加劳动的投入,在总产量达到最大值时,劳动的边际产量()。 A、等于零 B、小于零 C、大于零 D、等于平均产量 10、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由于新增一单位的投入而多生产出来的产量或产出称为()。 A、总产量 B、平均产量 C、边际产量 D、最大产量 11、根据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劳动的边际产量变化趋势为()。 A、一直递减 B、一直递增 C、先增后减 D、先减后增 12、假设只有一种生产要素投入可变,其他生产要素投入不可变,关于总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总产量递增时,边际产量也递增 B、总产量递减时,边际产量为负值 C、总产量达到最大值时,边际产量也为最大值 D、总产量递减时,边际产量不一定递减 13、根据企业短期生产函数的图形及位置关系,如果平均产量处于递增的状态,则()。 A、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 B、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 C、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 D、边际产量可能大于平均产量,也可能小于平均产量 14、关于短期总成本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总成本曲线从原点开始,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 B、总成本曲线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 C、总成本曲线从纵轴一个截点即产量为零时总成本等于固定成本的那个点开始,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 D、总成本曲线从纵轴一个截点即产量为零时总成本等于可变成本的那个点开始,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下降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成本和利润的正确表述是()。 A、企业所有的显成本和隐成本共同构成企业的总成本 B、正常利润是生产成本的一部分,作为隐成本的一部分计入成本 C、企业所追求的最大利润,指的是最大的经济利润 D、企业的经济利润是指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 E、经济利润中包括正常利润 2、从短期来看,属于企业固定成本的项目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