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 (09)

第九章 生化遗传学

生化遗传学(biochemical genetics)是利用生物化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遗传物质的理化特性,探讨遗传物质(基因)与遗传性状之间的代谢联系,从而阐明基因的基本功能及其调控过程;与之相应的是这一学科也为揭示由于基因突变而引发的代谢缺陷(或相关的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通常情况下,像血红蛋白病、膜转运蛋白病和受体病等非酶蛋白的遗传缺陷均被称为分子病(molecular disease);像溶酶体沉积病、内分泌代谢缺陷等酶蛋白引起的遗传缺陷均为先天性代谢缺陷(inborn errors of metabolism)。

一、基本纲要

1.掌握分子病和先天性代谢缺陷病的概念。
2.掌握主要的分子病的发生机制。
3.掌握先天性代谢缺陷病的发生机制。
4.了解主要的分子病和先天性代谢缺陷病的临床症状。

二、习 题

(一)选择题(A 型选择题)
1.α珠蛋白位于 号染色体上。
A.6 B.14 C.11 D.22 E.16
2.β珠蛋白位于 号染色体上
A.22 B.11 C.16 D.14 E.6
3.不能表达珠蛋白的基因是 。
A.α B.ψα C.δ D.γ E.β
4.在胚胎发育阶段人体血红蛋白Gower I的分子组成为 。 A.α2Gγ2 B.ζ2 Aγ2、 C.ζ2ε2
D.α2δ2 E.α2β2
5.在胚胎发育阶段人体血红蛋白Portland的分子组成为 。
A.ζ2 Aγ2、ζ2Gγ2 B.ζ2 Aγ2、 C.ζ2ε2
D.α2δ2 E.α2β2
6.成人期正常人体血红蛋白的分子组成为 。
A.ζ2 Aγ2、ζ2Gγ2 B.ζ2 Aγ2、 C.ζ2ε2
D.α2δ2 、α2β2 E.α2Aγ2、α2Gγ2
7.胎儿期血红蛋白HbF的分子组成为 。
A.ζ2 Aγ2、ζ2Gγ2 B.ζ2 Aγ2、 C.ζ2ε2
D.α2δ2 、α2β2 E.α2Aγ2、α2Gγ2
8.镰状细胞贫血的突变方式是 。
A.GAG→GGG B.GAG→GTG C.GAG→GCG
D.GAG→GAT E.GAG→TAG
9.导致镰状细胞贫血的β珠蛋白基因突变类型是 。
A. 单个碱基替代 B. 移码突变 C. 无义突变
D. 终止密码突变 E. 融合突变
10.Hb Bart’s胎儿水肿征的基因型为 。
A.αα/αα B.– –/α– C.– –/αα或–α/–α
D.–α/αα E.– –/– –
11.Hb Bart’s胎儿水肿征为缺失________个α珠蛋白基因。
A.1 B.2 C.3 D.4 E.0
12.HbH病的基因型为 。
A.– –

/–α B.– –/– – C.– –/α
α或–α/–α
D.–α/αα E.αα/αα
13.HbH病为________个α珠蛋白基因缺失或缺陷
A.1 B.2 C.3 D.4 E.0
14.标准型α地中海贫血的基因型是 。
A.– –/– – B.– –/–α C.– –/αα或–α/–α
D.–α/αα E.αα/αα
15.静止型α地中海贫血的基因型是 。
A.– –/– – B.– –/α– C.– –/αα或–α/–α
D.–α/αα E.αα/αα
16.Hb Wagne 的形成是由于α珠蛋白基因发生________所致
A.单个碱基替代 B.移码突变 C.无义突变
D.缺失 E.错配引起不等交换
17.Hb Mckees-Rock 的形成是由于β珠蛋白基因发生________所致
A.单个碱基替代 B.移码突变 C.无义突变
D.缺失 E.错配引起不等交换
18.Hb Leporeδβ基因形成的机制是 。
A.单个碱基替代 B.移码突变 C.无义突变
D.缺失 E.融合突变
19.Hb anti- Leporeβδ基因形成的机制是 。
A.单个碱基替代 B.移码突变 C.无义突变
D.缺失 E.融合突变
20.属于β珠蛋白基因缺陷的疾病为 。
A.镰状细胞贫血 B.HbH病 C. Hb Bart’s胎儿水肿征
D.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E.血友病A
21.属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疾病为 。
A.镰状细胞贫血 B.Hb Lepore C.血友病A
D.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E. Hb Bart’s胎儿水肿征
22.属于血红蛋白病的是 。
A.镰状细胞贫血 B.Hb Lepore C.血友病A
D.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E.von Willebrand病
23.属于珠蛋白肽链结构异常的疾病是 。
A.Hb Lepore B. 镰状细胞贫血 C.β地中海贫血
D.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E.von Willebrand病
24.属于珠蛋白肽链合成速度异常的疾病是 。
A.高铁血红蛋白症 B.镰状细胞贫血 C.β地中海贫血
D.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E.von Willebrand病
25.由于游离β链沉积形成H包涵体,附着于红细胞膜上,使红细胞受损而导致贫血的疾病为 。
A.β地中海贫血 B.Hb H病 C.Hb Bart’s胎儿水肿征
D.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E.von Willebrand病
26、属于α地中海贫血的疾病是 。
A.血友病A B.Hb anti- Lepore 病 C.Hb Bart

’s胎儿水肿征
D.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E.von Willebrand病
27.属于地中海贫
血的疾病是 。
A.镰状细胞贫血 B.血红蛋白M病 C. Hb Bart’s胎儿水肿征
D.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E.von Willebrand病
28.由于基因融合引起的血红蛋白病为 。
A.镰状细胞贫血 B.Hb Lepore C.血友病A
D.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E.β地中海贫血
29.属于血浆蛋白病的分子病为 。
A.镰状细胞贫血 B.Hb Lepore C.血友病A
D.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E.β地中海贫血
30.属于凝血障碍的分子病为 。
A.镰状细胞贫血 B.血友病A C.Hb Lepore 
D.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E.β地中海贫血
31.具有缓慢渗血症状的遗传病为 。
A.苯丙酮尿症 B.白化病 C.自毁容貌综合征
D.血友病 E.血红蛋白病
32.血友病A为血浆中凝血因子________缺乏所致
A.Ⅷ B.Ⅸ C.Ⅺ D.vWF E.Ⅹ
33.血友病B为血浆中凝血因子________缺乏所致
A.Ⅷ B.Ⅸ C.Ⅺ D.vWF E.Ⅹ
34.血友病C为血浆中凝血因子________缺乏所致
A.Ⅷ B.Ⅸ C.Ⅺ D.vWF E.Ⅹ
35.血管性假血友病缺乏的凝血因子是 。
A.Ⅷ B.Ⅸ C.Ⅺ D.vWF E.Ⅹ
36.vWF为________凝血因子的载体,并可增强其稳定性
A.Ⅷ B.Ⅸ C.Ⅺ D.Ⅻ E.Ⅹ
37.镰状细胞贫血的遗传方式是 。
A.AR B.AD C.XR D.XD E.Y连锁遗传
38.血红蛋白M病的遗传方式是 。
A.AR B.AD C.XR D.XD E.Y连锁遗传
39.血友病A属于________遗传病
A.AR B.AD C.XR D.XD E.Y连锁遗传
40.血友病C的遗传方式是 。
A.AR B.AD C.XR D.XD E.Y连锁遗传
41.血友病B的遗传方式是 。
A.AR B.AD C.XR
D.XD E.Y连锁遗传
42.属于结构蛋白缺陷病的是 。
A.DMD B.Hb Lepore C.血友病A
D.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E.β地中海贫血
43.属于胶原蛋白病的疾病是 。
A.DMD B.Hb Lepore C.成骨不全
D.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E.β地中海

贫血
44.由Ⅰ型胶原异常而引起的疾病为 。
A.DMD B.Hb Lepore C. Ehlers-Danlos
D.家
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E.成骨不全
45.具有遗传异质性的胶原蛋白病为 。
A.DMD B.Hb Lepore C. Ehlers-Danlos
D.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E.成骨不全
46.Ehlers-Danlos综合征为 。
A.胶原蛋白病 B.血红蛋白病 C. 受体病
D.血浆蛋白病 E.膜转运蛋白病
47.Ehlers-Danlos综合征为________遗传病
A.AR 或 AD B.AD或 XR C.XR
D.XD E.Y连锁遗传
48.属于肌营养不良的遗传病为 。
A.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B.Hb Lepore C. Ehlers-Danlos D.DMD E.成骨不全
49.BMD为 。
A.胶原蛋白病 B.结构蛋白缺陷病 C.受体病
D.血浆蛋白病 E.膜转运蛋白病
50.DMD为________遗传病
A.AR B.AD C.XR D.XD E.Y连锁遗传
51.BMD为________遗传病
A.AR B.AD C.XR D.XD E.Y连锁遗传
52.DMD基因的突变类型多为 。
A.单个碱基替代 B.移码突变 C.无义突变
D.缺失突变 E.错配引起不等交换
53.由于受体蛋白的遗传缺陷而导致的疾病为 。
A.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B.Hb Lepore C. Ehlers-Danlos
D. DMD E.成骨不全
54.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属于 。
A.胶原蛋白病 B.结构蛋白缺陷病 C. 受体病
D.血浆蛋白病 E.膜转运蛋白病
55.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遗传方式为 。
A.AR B.AD C.XR D.XD E.Y连锁遗传
56.属于受体病的分子病为 。
A.DMD B.Hb Lepore C.BMD
D.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E. Ehlers-Danlos
57.胱氨酸尿症属于 。
A.胶原蛋白病 B.结构蛋白缺陷病 C. 受体病
D.血浆蛋白病 E.膜转运蛋白病
58.囊性纤维样变为 。
A.胶原蛋白病 B.结构蛋白缺陷病 C.膜转运蛋白病
D.血浆蛋白病 E. 受体病
59.先天性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症为 。
A.胶原蛋白病 B.结构蛋白缺陷病 C.膜转运蛋白病
D.血浆蛋白病 E. 受体病
60.先天性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症为________遗传病


A.AR B.AD C.XR D.XD E.Y连锁遗传
61.胱氨酸尿症的遗传方式为 。
A.AR 或常染色体不完全隐性 B.AD 或 XR C.XR

D.XD E.Y连锁遗传
62.属于膜转运蛋白缺陷的分子病是 。
A.镰状细胞贫血 B.Hb Lepore C.血友病A
D.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E.囊性纤维样变
63.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属于________代谢缺陷病
A.糖 B.氨基酸 C.溶酶体 D.核酸 E.脂类
64.可引起肝、脑、肾损害以及白内障的遗传病是 。
A.白化病 B.半乳糖血症 C.黏多糖贮积病
D.苯丙酮尿症 E.着色性干皮病
65.由于半乳糖-1-磷酸尿苷酸转移酶缺陷而引起的疾病是 。
A.白化病 B.半乳糖血症 C.黏多糖沉积病
D.苯丙酮尿症 E.着色性干皮病
66.由于酪氨酸酶的缺乏而引起的疾病是 。
A.着色性干皮病 B.半乳糖血症 C.黏多糖沉积病
D.苯丙酮尿症 E.白化病
67.因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而引起的疾病是 。
A.苯丙酮尿症 B.着色性干皮病 C.黏多糖沉积病
D.白化病 E. 半乳糖血症
68.与苯丙酮尿症不符的临床特征是 。
A.患者尿液有大量的苯丙氨酸 B.患者尿液有大量的苯丙酮酸
C.患者尿液和汗液有特殊臭味 D.患者智力低下 
E.患者的毛发和肤色较浅
69.白化病发病机制是缺乏 。
A.苯丙氨酸羟化酶 B.尿黑酸氧化酶 C.溶酶体酶
D.酪氨酸酶 E.半乳糖激酶
70.尿黑酸尿症患者因缺乏________而发病。
A.尿黑酸氧化酶 B.酪氨酸酶 C.溶酶体酶
D.半乳糖激酶 E.苯丙氨酸羟化酶
71.由于DNA修复系统缺陷而引起的疾病是 。
A.着色性干皮病 B.半乳糖血症 C.黏多糖沉积病
D.苯丙酮尿症 E. 白化病
72.作为人类隐性遗传病的首例而载入史册的遗传病是 。
A.白化病 B.半乳糖血症 C. 尿黑酸尿症
D.苯丙酮尿症 E.着色性干皮病
73.苯丙酮尿症为________遗传病 。
A.XR B.AD C. AR D.XD E.Y连锁遗传病
74.苯丙酮尿症患者尿样中含量高的物质是 。
A.酪氨酸 B.苯

丙酮酸 C.尿黑酸
D.5-羟色胺 E.γ氨基丁酸
75.α地中海贫血产生的突变类型不包括 。
A.基因重排 B.缺失 C. 碱基替换
D.移码
突变 E.密码子插入或缺失
76.静止型α地中海贫血患者之间婚配,生出轻型α地中海贫血患者的可能性是 。
A.0 B.1/8 C.1/4 D.1/2 E.1
77.正常人与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结婚,其子女患轻型β地中海贫血的可能性为 。
A.0 B.1/8 C.1/4 D.1/2 E.1
78.β地中海贫血产生的突变类型不包括 。
A.基因重排 B.缺失 C. 碱基替换
D.移码突变 E.密码子插入或缺失
79.由于溶酶体酶缺陷而引起的疾病是 。
A.白化病 B.半乳糖血症 C. 苯丙酮尿症
D.黏多糖贮积病 E.着色性干皮病
80.由于反馈抑制丧失引起疾病的分子病是 。
A.卟啉病 B.自毁容貌综合征 C.肝豆状核变性
D.胱氨酸血症 E.家族性黑朦性白痴
81.半乳糖血症属于________遗传病。
A.AR B.AD C.XR D.XD E.Y连锁遗传
82.属于糖代谢缺陷病的遗传病是 。
A.白化病 B.先天性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症 C.黏多糖贮积病
D.苯丙酮尿症 E.着色性干皮病
83.白化病的遗传方式为 。
A.AR B.AD C.XR D.XD E.Y连锁遗传病
(二)填空题
1.突变的基因通过改变________的________和________,使得蛋白质发生缺陷,由此引起遗传病。
2.根据________对机体所产生的影响不同,通常把这类疾病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类。
3.如果疾病的发生由________等位基因控制,即为单基因遗传病。
4.________是指基因突变使蛋白质的________或________异常直接引起机体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
5.镰状细胞贫血患者与其无症状的父母(杂合子)具有相似的________形态异常,只是其程度较重。
6.曾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学者Pauling认为镰状细胞贫血可能是由于________的缺陷所致,并提出了________这一概念。
7.________分子合成异常引起的疾病称血红蛋白疾病,习惯上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类。
8.血红蛋白病表现为血红蛋白分子的________肽链结构异常,如果发生在重要功能部位的________被替代,将影响到血红蛋白的________、________等生物学功能。
9.________的

特征是珠蛋白肽链________的降低,导致α链和非α链合成的不平衡,在临床上表现为溶血性贫血。
10.分子遗传学研究表明,不管是血红蛋白病还是地中海贫血,其分子基础是共同的,都是________基因的________或________所致。
11.血红蛋白是血液
中红细胞携带、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载体。它是一种________,蛋白质部分称为________,辅基为________。
12.________的结构为________单体(亚基)组成的球形________,其中一对由两条________(α链或ζ链)各结合一个________组成;另一对由两条________(ε、β、或δ链)各结合一个________组成。
13.在人类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 ________和________的不同组合,构成了人类常见的几种血红蛋白,其中________期的血红蛋白分子组成为α2β2和α2δ2。
14.人类珠蛋白基因簇中存在着一些________,如ψα、ψζ、ψβ。
15.每条________号染色体有________个α基因(正常α基因用αA表示),正常的二倍体细胞有________个α基因,每个α基因表达的α珠蛋白数量相同。
16.每条________号染色体只有________个β基因(正常β基因用βA表示),正常的二倍细胞有________个β基因。
17.________基因的表达受到精确的调控,表现出典型的________和________。
18.无论是________还是________,都是以珠蛋白________异常为特征,由珠蛋白基因突变所致,包括碱基置换、移码突变、融合基因等多种类型。
19.由________不同基因局部片段拼接而成的DNA片段称为________,它们可编码________蛋白。
20.β和δ基因的融合意味着________的减缺,合成β链减少,表现为________的临床症状。
21.患者由于某种或某些________合成速率降低,造成一些肽链缺乏,另一些肽链相对过多,出现肽链数量的不平衡,导致溶血性贫血,称为________。
22.Hb Bart’s胎儿水肿综合征的基因型为________地中海贫血基因纯合子(--/--),4个________基因全部缺失。由于不能合成________链,γ链便聚合为________。
23.镰状细胞贫血是因________基因缺陷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呈________遗传。
24.镰状细胞贫血患者β珠蛋白基因的第6位密码子由正常的________突变为________,使其编码的β珠蛋白N端第6位氨基酸由正常的________变成了________,形成________。
25.HbH病患者为________地中海贫血基因和________地中海贫血基因的双重杂合子,基因型为(--/-α)。
26.标准型α地中海贫血患者为________地中海贫血基因的杂合子,基因型为(--/αα);或是________地中海贫血基因的纯合子,基因型为(-α/-α),均缺失2个α基因。
27.________α地中海贫血患者为________地中海贫血基因的杂合子,基

因型为(-α/αα)。
28.不同的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的基因型可能不同,但其共同特点是患者不能合成β链,或合成量很少,结果________过剩而沉降到________上,引起________的性能改变,发生严重的________反应,同时它们可与代偿性表达的γ链组合成Hb F(α2γ2)。
29.大量研究资料表
明,β地中海贫血除极少数是由于基因缺失引起以外,绝大多数是由于________基因不同类型的________所致。从而分别导致转录受阻,mRNA前体剪接加工错误,翻译无效,或合成不稳定的珠蛋白链而阻碍α-β二聚体形成,使________不平衡等。
30.血浆蛋白病是血浆蛋白________所引起的一组疾病。在血浆蛋白病中以________较常见。
31.血友病是一类遗传性________功能障碍的________疾病,包括血友病A(即血友病甲,又称凝血因子Ⅷ缺乏症,即传统所称的血友病)。血友病B(即血友病乙,又称凝血因子Ⅸ缺乏症、PTC缺乏症)及血友病C(即血友病丙,又称凝血因子Ⅺ缺乏症、PTA缺乏症)。
32.血友病A是血浆中凝血因子________缺乏所致________的凝血缺陷疾病。
33.血友病B是________缺乏或其凝血功能降低而导致的出血性疾病,呈________遗传。
34.胶原蛋白分子由三条相同或不同的________组成。
35.________是位于细胞膜、细胞质或细胞核内的一类具有特殊功能的蛋白质,由于这类蛋白的遗传性缺陷导致的疾病称为________。
36.________是由于细胞膜上的低密度脂蛋白________缺陷而致病。
37.胱氨酸尿症、囊性纤维样变及先天性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症等是由于________的遗传缺陷导致的疾病。
38.________是指由于遗传上的原因(通常是基因突变)而造成________的________或________的异常所引起的疾病。
39.由于________的生理功能是催化底物转变为产物,因此几乎所有因________缺陷所引起的病理改变都直接或间接地与________的堆积或________的缺乏或兼而有之有关。
40.典型的半乳糖血症患者由于GPUT基因缺陷使该________缺乏,导致________和________在血中累积,部分随尿排出。
41.苯丙酮尿症(PKU)是一种严重的________遗传性________病。
42.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是一种________缺陷病,表现为________,为________遗传病。
43.PKU患者由于肝脏内缺乏________,使苯丙氨酸不能转变为________,后者转化为________和________并在体内累积,并导致血液和尿液中苯丙氨酸及其衍生物排出增多。
44.白化病患者因体内________基因缺陷,使该________缺乏,故不能有效地催化________转变为黑色素前体,最终导致代谢终产物黑色素缺乏而呈白化。
45.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

糖转移酶缺陷症和着色性干皮病等属于________缺陷病。
46.________是因________缺乏而引起的一种先天性代谢缺陷病。此病作为人类________的首例而载入史册。
47.________有时是全身性的,有时是局部性的,这取决于________的大小和理化性质。
48.在某些情况下,________的突变可导致多种不同的酶活性改变,表现为多种复杂的临
床表型;在另一些情况下,同样的病理、临床特征可由________所引发。
49.绝大多数先天性代谢缺陷为________遗传,也有少数为________遗传。
50.血管性假性血友病也称von Willebrand病。是一种与________有关的遗传性________障碍。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血浆中的一种大分子量的糖蛋白von Willebrand因子(vWF)缺乏。
51.人的6种珠蛋白链各由相应的珠蛋白基因编码,包括________基因和基因________两类,它们各含数个相同或相似的基因,紧密排列在DNA的特定区段,构成了________。
(三)是非判断题
1.血红蛋白病表现为血红蛋白分子的珠蛋白肽链结构异常,如果发生在重要功能部位的氨基酸被替代,将影响到血红蛋白的溶解度、稳定性等生物学功能。
2.胱氨酸尿症是由于反馈抑制丧失引起的一种先天性代谢缺陷病。
3.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缺陷症属于核酸代谢缺陷病。
4.先天性代谢缺陷有时是全身性的,有时是局部性的,这取决于产物分子的大小和理化性质。
5.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由于细胞膜上LDL受体缺陷而引起的一种受体蛋白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6.无论是血红蛋白病还是地中海贫血,都是以珠蛋白结构异常为特征,由珠蛋白基因突变所致,包括碱基置换、移码突变、融合基因等多种类型。
7.镰状细胞贫血的突变方式是错义突变,即β珠蛋白基因的第6位密码子由正常的GTG突变为GAG(T→A),使其编码的β珠蛋白N端第6位氨基酸由正常的谷氨酸变成了缬氨酸,形成HbS。
8.BMD和DMD属于同一种基因的同一类型的突变,但因其缺失的范围比较小,肌细胞内尚能合成一定量的dystrophin,所以症状较DMD轻,患者可活过生育期,从而将致病基因传给子代。
9.由于参与糖代谢的酶的遗传性缺陷,使体内的糖代谢异常而产生的疾病为糖代谢缺陷病。如先天性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症等。
10.一般来讲,因机体内酶的正常数量大大超过了维持机体新陈代谢所必需的数量,所以杂合状态下所残存的50%的活性就能保证杂合体的正常代谢。
(四)名词解释题
1.分子病(molecular disease)
2.先天性代谢缺陷病(inborn errors of metabolism)
3.融合基因(fusion gene)
4.血友病(he

mophilia)
5.受体病(receptor disease)
6.血红蛋白病(hemoglobinopathy)
7.结构蛋白病(structural protein disease)
8.膜转运蛋白病(membranous transmitted protein disease)
9.地中海贫血(tha1assemia)
10.镰状细胞贫血(sick1e cel1 anemia)
(五)问答题
1.何谓分子病?请举例说明。
2.请简述镰状细胞贫血的发病机制?
3.血红蛋白病发生的分子机制有哪些?
4.家族性高胆
固醇血症的发生机制是什么?
5.请问苯丙酮尿症的发病机制是什么?主要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6.为何苯丙酮尿症患者会出现白化症状?
7.Ⅰ型成骨不全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是什么?其主要临床表型有哪些?
8.请问DMD与BMD的发生有何相同与不同点?
9.先天性代谢缺陷病发生的途径有哪些?举例说明。
10.半乳糖血症的发生机制是什么?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
11.何谓血红蛋白病?可分为几类?
12.请说明苯丙酮尿症、白化病和尿黑酸尿症代谢途径间的关系。
13.何谓地中海贫血?主要有哪些类型?
14.什么是血浆蛋白病?举例说明。
15.何谓膜转运蛋白病?举例说明。

三、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E 2.B 3.B 4.C 5.A 6.D 7.E 8.B 9.A 10.E 11.D 12.A 13.C 14.C 15.D 16.B 17. C 18.E 19.E 20.A 21.E 22.A 23.B 24.C 25.B 26.C 27.C 28.B 29.C 30.B 31.D 32.A 33.B 34.C 35.D 36.A 37.A 38.B 39.C 40.A 41.C 42.A 43.C 44.E 45.C 46.A 47.A 48.D 49.B 50.C 51.C 52.D 53.A 54.C 55.B 56.D 57.E 58.C 59.C 60.A 61.A 62.E 63.A 64.B 65.B 66.E 67.A 68.A 69.D 70.A 71.A 72.C 73.C 74.B 75.A 76.C 77.E 78.E 79.D 80.B 81.A 82.C 83.A
(二)填空题
1.多肽链;质;量
2.缺陷蛋白;分子病;先天性代谢缺陷
3.一对
4.分子病;分子结构;合成的量
5.红细胞
6.血红蛋白分子;分子病
7.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病;地中海贫血
8.珠蛋白;氨基酸;溶解度;稳定性
9.地中海贫血;合成速度
10.珠蛋白;突变;缺陷
11.结合蛋白;珠蛋白;血红素
12.血红蛋白;两对;四聚体;类α珠蛋白链;血红素;类β珠蛋白链;血红素
13.类α链;类β链;成人
14.假基因
15.16; 2; 4
16.11; 1; 2
17.珠蛋白;组织特异性;时间特异性
18.血红蛋白病;地中海贫血;结构
19.两种;融合基因;融合
20.β基因;β地中海贫血
21.珠蛋白链

;地中海贫血
22.α0;α珠蛋白;α;γ四聚体
23.β珠蛋白;常染色体隐性
24.GAG;GTG;谷氨酸;缬氨酸;HbS
25.α0 ; α+
26.α0 ; α+
27.静止型;α+
28.α链;红细胞膜;膜;溶血
29.β珠蛋白;点突变;珠蛋白链
30.遗传性缺陷;血友病
31.凝血;出血性
32.Ⅷ;X连锁隐性遗传
33.凝血因子Ⅸ;X连锁隐性
34.α多肽链
35.受体;受体病
36.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受体
37.膜转运蛋白
38.
先天性代谢缺陷;酶蛋白质分子;结构;数量
39.酶;酶;底物;产物
40.酶;半乳糖;1-磷酸半乳糖
41.常染色体隐性;氨基酸代谢
42.糖代谢;溶血性贫血;X连锁显性(不完全)
43.苯丙氨酸羟化酶;酪氨酸;苯丙酮酸;苯乳酸
44.酪氨酸酶;酶;酪氨酸
45.核酸代谢
46.尿黑酸尿症;尿黑酸氧化酶;隐性遗传病
47.先天性代谢缺陷;底物分子
48.某一基因;多种不同的基因
49.常染色体隐性;X连锁隐性
50.Ⅷ凝血因子;凝血
51.类α珠蛋白;类β珠蛋白;基因簇
(三)是非判断题
1.对。
2.错。应为:胱氨酸尿症是由于膜转运蛋白的遗传缺陷导致的一种膜转运蛋白病。
3.对。
4.错。应为:先天性代谢缺陷有时是全身性的,有时是局部性的,这取决于底物分子的大小和理化性质。
5.错。应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由于细胞膜上LDL受体缺陷而引起的一种受体蛋白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6.对。
7.错。应为:镰状细胞贫血的突变方式是错义突变,即β珠蛋白基因的第6位密码子由正常的GAG突变为GTG(A→T),使其编码的β珠蛋白N端第6位氨基酸由正常的谷氨酸变成了缬氨酸,形成HbS。
8.对。
9.错。应为:先天性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症为膜转运蛋白病。
10.对。
(四)名词解释题
1.分子病(molecular disease)分子病是指基因突变使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或合成的量异常直接引起机体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包括血红蛋白病、血浆蛋白病、受体病、膜转运蛋白病、结构蛋白缺陷病、免疫球蛋白缺陷病等。
2.先天性代谢缺陷病(inborn errors of metabolism)先天性代谢缺陷也称遗传性酶病,指由于遗传上的原因(通常是基因突变)而造成的酶蛋白质分子结构或数量的异常所引起的疾病。
3.融合基因(fusion gene) 融合基因指由两种不同基因的局部片段拼接而成的DNA片段。
4.血友病(hemophilia)血友病是一类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包括血友病A、血友病B及血友病C。
5.受体病(receptor disease)由于受体蛋白的遗传性缺陷导致的疾病称为受体病。
6.血红蛋白病(hemoglobinopathy)血红蛋

白病是由于血红蛋白分子合成异常引起的疾病,习惯上分为血红蛋白病和地中海贫血两类。
7.结构蛋白病(structural protein disease) 结构蛋白缺陷病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结构和骨架的蛋白的遗传性缺陷引起的疾病,主要包括胶原蛋白病、肌营养不良症等。
8.膜转运蛋白病(membranous transmitted protein disease)由于膜转运蛋白的遗传缺陷导致的疾病称为膜转运蛋白病。如胱氨酸尿症、囊性纤维样变及先天性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症等。
9.地中海贫血(th
a1assemia)地中海贫血是指由于某种或某些珠蛋白链合成速率降低,造成一些肽链缺乏,另一些肽链相对过多,出现肽链数量的不平衡,而导致的溶血性贫血。
10.镰状细胞贫血(sick1e cel1 anemia)镰状细胞贫血是因β珠蛋白基因缺陷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五)问答题
1.分子病是指基因突变使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或合成的量异常直接引起机体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如镰状细胞贫血的发生是由于β珠蛋白基因发生错义突变,使血红蛋白分子的β珠蛋白肽链结构异常,形成HbS,导致其溶解度降低,在氧分压低的毛细血管中,HbS聚合,使红细胞镰变,并引起血粘性增加,形成微细血管栓塞,造成散发性的组织局部缺氧,甚至坏死,产生肌肉骨骼痛、腹痛等痛性危象。同时镰状细胞的变形能力降低,不易变形通过狭窄的毛细血管,挤压时易破裂,导致溶血性贫血。
2.镰状细胞贫血的发生是由于β珠蛋白基因的第6位密码子由正常的GAG突变为GTG(A→T),使其编码的β珠蛋白N端第6位氨基酸由正常的谷氨酸变成了缬氨酸,形成HbS。这种血红蛋白分子表面电荷改变,出现一个疏水区域,导致溶解度下降。在氧分压低的毛细血管中,溶解度低的HbS聚合形成凝胶化的棒状结构,使红细胞变成镰刀状。镰变细胞引起血粘性增加,易使微细血管栓塞,造成散发性的组织局部缺氧,甚至坏死,产生肌肉骨骼痛、腹痛等痛性危象。同时镰状细胞的变形能力降低,通过狭窄的毛细血管时,不易变形通过,挤压时易破裂,导致溶血性贫血。
3.习惯上将血红蛋白病分为血红蛋白病和地中海贫血两类,它们发生的分子基础都是珠蛋白基因的突变或缺陷所致。其中①血红蛋白病表现为血红蛋白分子的珠蛋白肽链结构异常,如果发生在重要功能部位的氨基酸被替代,将影响到血红蛋白的溶解度、稳定性等生物学功能。②地中海贫血的特征是珠蛋白肽链合成速度的降低,导致α链和非α链合成的不平衡,在临床上表现为溶血性贫血。
4.本病患者由于LDL受体缺陷,致使血浆中的

LDL不能进入细胞,并使细胞内胆固醇的反馈抑制解除,使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增加并进入血浆,加重血浆胆固醇的堆积而致病。LDL受体缺陷的主要类型有四种:①受体合成障碍;②受体由内质网转运至高尔基复合体障碍③受体与LDL结合异常④与LDL结合的受体向细胞内移障碍。
5.苯丙酮尿症的发生是由于患者肝脏内苯丙氨酸羟化酶(PAH)缺乏,苯丙氨酸不能转变为酪氨酸,而转化为苯丙酮酸和苯乳酸并在体内累积,并导致血液和尿液中苯丙氨酸及其衍生物排出增多。临床上表现为精神
发育迟缓,皮肤、毛发和虹膜色素减退,特殊的鼠样臭味尿等。在出生后若不及时给予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则可出现不可逆的大脑损害和严重的智力发育障碍。
6.因为苯丙酮尿症患者因肝脏内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而使苯丙氨酸不能转化为酪氨酸,酪氨酸缺乏则使黑色素生成减少,所以苯丙酮尿症患者会出现皮肤、毛发和虹膜色素减退等症状。
7.Ⅰ型成骨不全综合征的发生为胶原基因各种点突变使I型胶原的量减少而造成胶原成熟缺陷。主要临床症状为骨质疏松致脆性增加而易反复骨折,巩膜呈蓝色,关节可过度活动而易于受伤并导致肢体畸形,牙齿生长不齐、畸形,伴传导性耳聋。
8.DMD的发生多因DMD基因的缺失突变引起,缺失主要发生于DMD基因的5′端或中央区域,导致其编码的dystrophin无法合成。BMD和DMD属于同一种基因的同一类型的突变,但因其缺失的范围比较小,肌细胞内尚能合成一定量的dystrophin,所以BMD症状较DMD轻,患者可活过生育期,从而将致病基因传给子代。
9.先天性代谢缺陷病发生的途径有:①产物缺乏,如白化病为黑色素生成缺陷所致;②底物堆积本身对机体有害,如半乳糖血症为半乳糖和1-磷酸半乳糖在血液中堆积所致;③底物堆积本身对机体无害,但可激发次要代谢途径开放,而产生对机体有害的副代谢产物,如苯丙酮尿症患者因苯丙酮酸和苯乳酸在体内累积而对神经系统产生毒性作用;④酶缺陷导致反馈抑制减弱,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因21-羟化酶缺陷,使血中皮质激素缺乏,负反馈性地促使肾上腺皮质增生。
10.半乳糖血症患者由于GPUT基因缺陷使该酶缺乏,导致半乳糖和1-磷酸半乳糖在血中累积,部分随尿排出。1-磷酸半乳糖在脑组织累积可引起智力障碍;在肝累积可引起肝损害,甚至肝硬化;在肾累积可致肾功能损害而呈蛋白尿和氨基酸尿。半乳糖在醛糖还原酶作用下生成半乳糖醇,可使晶状体渗透压改变,使水分进入晶体,影响晶状体代谢而致白内障。
11.血红蛋白分

子合成异常引起的疾病称血红蛋白疾病。血红蛋白病分为血红蛋白病和地中海贫血两类。
12.三者均为氨基酸代谢病,分别为苯丙氨酸与酪氨酸代谢过程中酶的缺陷引起的:①苯丙氨酸在苯丙氨酸羟化酶的催化下转化为酪氨酸,苯丙氨酸羟化酶缺陷导致苯丙酮尿症;②酪氨酸在酪氨酸酶催化下,经一系列反应,最终生成黑色素,酪氨酸酶缺陷导致白化病;③酪氨酸又可分解为尿黑酸,尿黑酸在尿黑酸氧化酶催化下最终生成CO2和H2O ,尿黑酸氧化酶缺陷导致尿黑酸尿症。
13.由于某种或某些珠蛋白链合成速率降低,造成一些肽
链缺乏,另一些肽链相对过多,出现肽链数量的不平衡,导致溶血性贫血,称为地中海贫血。按照合成速率降低的珠蛋白链类型,可以把地中海贫血区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主要有α地中海贫血和β地中海贫血等。
14.血浆蛋白病是指血浆蛋白遗传性缺陷所引起的一组疾病。如血友病A是因血浆中凝血因子Ⅷ(FⅧ)缺乏所致X连锁遗传的凝血缺陷疾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反复自发性或轻微损伤后出血不止和出血引起的压迫症状和并发症。
15.由于膜转运蛋白的遗传缺陷导致的疾病称为膜转运蛋白病。如胱氨酸尿症,患者的肾小管及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膜转运蛋白缺陷,使肾小管对胱氨酸、赖氨酸、精氨酸和鸟氨酸的重吸收障碍。患者血浆中这四种氨基酸的含量偏低,而尿液中的含量增高,导致尿路结石发生,引起尿路感染和绞痛等症状。







(李锦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