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研究及其效用

案例研究及其效用
案例研究及其效用

光电效应及其应用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1 光电效应的概念 (1) 1.1光电导效应 (2) 1.2光生伏特效应 (2) 2 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2) 3 光电效应和经典理论的矛盾处 (3) 4 光电效应的科学解释 (3) 5 光电效应的物理意义 (3) 6光电效应在近代技术中的应用 (4) 6.1常用的光电器件 (4) 6.2常用光电器件的检测 (5) 结语 (6) 参考文献 (6)

光电效应及其应用 摘要:本文介绍了光电效应的发现及发展,简要叙述了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说对光电效应的解释及通过实验来验证了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说对光电效应解释的正确性。并介绍了光电效应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关键词:光电效应;光量子;频率;相对论 The photoelectric effect and its application Absract:This passage introduce the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of photo-electr- ic effect, it brief introduce Einstein's light quanta hypothesis's contribute to explainin- g photo-electric effect and theory physics,it also introduce the application of photo-electric effect in modern scientific technology. Key words:Photoelectric effect;Light quantum;Frequency;Theory of Relativity 引言 光照射到某些物质上,引起物质的电性质发生变化。这类光致电变的现象被人们统称为光电效应(Photoelectric effect)。 光照射到某些物质上,有电子从物质表面发射出来的现象称之为光电效应(Photoelectric effect)。这一现象最早是1887年赫兹在实验研究麦克斯韦电磁理论时偶然发现的。之后霍尔瓦克斯、J·J·汤姆孙、勒纳德分别对这种现象进行了系统研究,命名为光电效应,并得出一些实验规律。1905年,爱因斯坦在《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启发性观点》一文中,用光量子理论对光电效应进行了全面的解释。1916年,美国科学家密立根通过精密的定量实验证明了爱因斯坦的理论解释,从而也证明了光量子理论,使其逐渐地被人们所接受。 1 光电效应的概念 光电效应分为:外光电效应和内光电效应。光电效应中多数金属中的光电子 )逸出,不能从金属内深层逸出的结论。只能从靠近金属表面内的浅层(小于m

护理依赖

人身损害护理依赖程度评定(GB/T 31 147-2014) 2016-08-15 15:03:26 人身损害护理依赖程度评定(GB/T 31147-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葆元、宁锦、王岩、焦晋岩、王旭、包丽茹、安雪梅、陈誉、闫荣、张建伟。 2014年9月3日发布 2015年1月1日实施1 范围 人身损害护理依赖程度评定 本标准规定了人身损害造成躯体伤残或精神障碍者,在治疗终结后是否需要护理依赖及其程度的评定要求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对人身损害护理依赖程度进行的评定,但国家已有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躯体伤残 the disabled due to body injury 因各种损害造成人体组织器官不可恢复的结构破坏、功能丧失或障碍,导致全部或部分活动能力丧失。 2.2 精神障碍 the mentally disordered 因各种损害造成大脑功能失调或结构改变,导致感知、情感、思维、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紊乱或者异常,社会功能受损。 2.3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 人在躯体健康的情况下,日常生活必需反复进行的、基本的、共性的活动能力。包括:进食、床上活动、穿衣、修饰、洗澡、床椅转移、行走、大小便、用厕等能力。 2.4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ability of taking care of oneself 人在正常思维支配的情况下,自我料理个人日常生活的能力。包括:进食、修饰、更衣、整理个人卫生、大小便、外出行走、使用日常生活工具、乘坐交通工具等能力。 2.5 躯体移动能力 ability of body moving 人体自主在床上移动,上、下床,室内或室外行走,上、下楼梯等能力。 2.6 护理依赖 nursing dependency 躯体伤残或精神障碍者在治疗终结后,仍需他人帮助、护理才能维系正常日常生活。 2.7 护理依赖程度 leVel of nursing dependency 躯体伤残或精神障碍者需要他人护理所付出工作量的大小,分为完全、大部分和部分护理依赖。 2.8

压电效应及其应用

压电效应及其应用 电介质在电场中可以极化,某些电介质,当沿着一定方向对它施力而使其变形时,在它的端面上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这种没有电场作用,只是由于形变而产生的极化电荷现象称为压电效应。能产生压电效应的晶体,称为压电晶体, 常见的压电晶体有石英晶体()、压电陶瓷、钛 2SiO 酸钡()、锆钛酸铅等。 3a B TiO 压电晶体具有以下功能: (1)压电效应:当外力加于晶体上时,晶体发生 形变,导致在受力的两个晶面上出现等量异号的电 荷。压力产生的极化电荷与拉力产生的极化电荷的方向相反,如图7-64所示。极化电荷的多少与外力引起的形变程度有关。压电效应产生的原因是,在外力作用的方向上,由于晶体发生形变造成晶格间距的变化,使得晶粒的正负电荷中心发生分离,从而产生极化现象。 (2)电致伸缩效应:压电晶体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的现象,叫做电致伸缩效应。它是压电效应的逆效应。其产生的原因是,压电晶体中的晶格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产生较强的内应力而导致变形。压电晶体在交变电场的作用下,其内应力和形变都会发生周期性变化,从而产生机械振动。 (3)热电效应:某些压电晶体通过温度的变化可以改变极化状态,从而在某些相对应的表面上产生极化电荷,这种现象叫做热释电效应。反之,这种晶体在外电场作用下,其温度会发生显著变化,这种现象叫做电生热效应。热释电效应的发生源于晶体的各向异性,是由于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的线膨胀系数不同而引起的。 由于压电晶体具有以上的特殊功能,因而在现代科技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诸如压电晶体振荡器、压电电声换能器、压电变压器、压电传感器等。现举例说明如下: 压电晶体振荡器压电晶体振荡器是将机械振动变为同频率的电振荡的器件,由夹在两个电极之间的压电晶片构成。由于压电晶片的机械振动 有一个确定的固有频率,所以它对频率非常敏感。石英 晶体振荡器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种压电晶体振荡器,由 于它制造容易、性能稳定、精度高、体积小。因此广泛 应用于军事通讯和精密电子设备、小型电子计算机、微 处理机以及石英钟表内作为时间或频率的标准。有恒温 控制的石英晶体振荡器,频率稳定度可达量级,可 1310?作为原子频率标准而用于原子钟内。 石英晶体振荡器由信号源和石英晶体组成,如图7-65所示。 其中石英晶片是将石英晶

最新特种陶瓷-考试重点

普通陶器:即指土陶盆、罐、缸、瓮,以及耐火砖等具有多孔性着色坯体的制品,原料颗粒比较粗。 瓷:用高岭土等烧制成的材料,质硬且脆,比陶质细致,也称瓷器 瓷石:主要含石英和绢云母。由于它是石质,一般是用机器粉碎。瓷石是天然配好的制瓷原料,在1200-1250℃的温度下可以单独烧成瓷器,这就是所谓的“一元配方”。 高岭土:元代,景德镇发现了高岭土,并将其掺入瓷石中,即所谓的“二元配方”,它提高了原料中铝的含量,使瓷胎可以耐受1280-1300℃的高温,这是提高瓷胎坚固性的必要条件。 陶瓷:以无机非金属物质为原料,在制造或使用过程中经高温(540℃以上)煅烧而成的制品和材料。狭义: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一种类型(水泥、玻璃、陶瓷等)。广义:一切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制品统称陶瓷。 特点:1、原料丰富(Clarke value,占地壳总量的70-80%)2、性能优越:(抗压)强度高、耐高温、耐磨损、耐腐蚀、抗氧化等3、与金属、高分子、复合材料呈四足鼎立之势 传统陶瓷:由粘土等硅酸盐天然原料为主的坯料制成的日用餐具、耐火材料、水泥、瓶玻璃、卫生洁具等。 近代陶瓷:以Al2O3、ZrO2、TiO2、SiC、Si3N4等人工原料或合成原料为坯料制成的陶瓷。 特种陶瓷:采用高度精选的原料,具有能精确控制的化学组成、严格控制成型及烧结工艺所合成的,达到设计的微观结构和精确的尺寸精度,并具有优异特性的陶瓷。日本称技术陶瓷 结构陶瓷:用于机械结构零件的陶瓷。 功能陶瓷:具有特殊的电、磁、声、光、热、化学及生物功能的陶瓷。 陶瓷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1、材料的成分、显微组织结构与性能(一体化,正交化试验方法) 2、材料的结构受到组成及加工工艺的制约 3、显微结构的研究指导材料工艺的制订与优化 特种陶瓷的主要研究领域1、优化结构,获得优异性能2、材料的性能评价与可靠性 单相多晶体:陶瓷的相组成主要由单一相的多个晶体组成 多相多晶体:除了晶相(可能多相)外,还有气孔和玻璃相 晶相的结构:晶粒大小(晶粒度)、分布、形态,结晶特性、取向、晶界及表面形态 晶相:决定陶瓷基本性能的主导物相。单相多晶、多相多晶 晶形:晶体在形成、生长过程中,习惯性地、自发地按一定的规律生长和发育成一定的几何形态。(自形晶:完整(完全发育)晶体;半自形晶和他形晶:生长受到抑制,部分完整或很不完整。) 主晶相:决定材料基本性能。次生相:对陶瓷性能起重要调节性能。(析出相) 玻璃相:配料中引入的各种杂质组分经高温烧结的物理、化学反应,形成液相,冷却时转变为玻璃相(常分布于晶界部位)。 结构与作用—烧结体中起粘结作用,粘结晶相,连续分布—填充气孔、烧结体致密化—降低烧结温度,促进烧结—抑制晶体长大、防止晶形转变(低温烧结)—有利于杂质、添加物的重新分布—液相量依陶瓷的用途而定(液相量↑易变形,耐火度↓强度↓介电性↓)—热处理,促进玻璃相晶化—

压电陶瓷及其应用

压电陶瓷及其应用 一. 概述 压电陶瓷是一种具有压电效应的多晶体,由于它的生产工艺与陶瓷的生产工艺相似(原料粉碎、成型、高温烧结)因而得名。 某些各向异性的晶体,在机械力作用下,产生形变,使带电粒子发生相对位移,从而在晶体表面出现正负束缚电荷,这种现象称为压电效应。晶体的这种性质称为压电性。压电性是J·居里和P·居里兄弟于1880年发现的。几个月后他们又用实验验证了逆压电效应、即给晶体施加电压时,晶体会产生几何形变。 1940年以前,只知道有两类铁电体(在某温度范围内不仅具有自发极化,而且自发极化强度的发向能因外场强作用而重新取向的晶体):一类是罗息盐和某些关系密切的酒石酸盐;一类是磷酸二氢钾盐和它的同品型物。前者在常温下有压电性,技术上有使用价值,但有易溶解的缺点;后者要在低温(低于—14 C)下才有压电性,工程使用价值不大。 1942-1945年间发现钛酸钡(BaTiO)具有异常高的介电常数,不久又发现它具有压电性,BaTi O压电陶瓷的发现是压电材料的一个飞跃。这以前只有压电单晶材料,此后出现了压电多晶材料——压电陶瓷,并获得广泛应用。1947年美国用BaTiO陶瓷制造留声机用拾音器,日本比美国晚用两年。BaTiO存在压电性比罗息盐弱和压电性随温度变化比石英晶体大的缺点。 1954年美国B·贾菲等人发现了压电PbZrO-PbTiO(PZT)固溶体系统,这是一个划时代大事,使在BaTiO时代不能制作的器件成为可能。此后又研制出PLZT透明压电陶瓷,使压电陶瓷的应用扩展到光学领域。

迄今,压电陶瓷的应用,上至宇宙开发,下至家庭生活极其广泛。 我国对压电陶瓷的研究始于五十年代末期,比国外晚10年左右,目前在压电陶瓷的试制、工业生产等方面都已有相当雄厚力量,有不少材料已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 二. 压电陶瓷压电性的物理机制 压电陶瓷是一种多晶体,它的压电性可由晶体的压电性来解释,晶体在机械力作用下,总的电偶极矩(极化)发生变化,从而呈现压电现象、因此压电性与极化,形变等有密切关系。 1. 极化的微观机理 极化状态是电场对电介质的荷电质点产生相对位移的作用力与电荷间互相吸引力的暂时平衡统一的状态。极化机理主要有三种。 (1)电子位移极化——电介质的原子或离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带正电原子核与壳层电子的负电荷中心出现不重合。 (2)离子位移极化——电介质正、负离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发生相对位移,从而产生电偶极矩。 (3)取向极化——组成电介质的有极分子,有一定的本征(固有)电矩,由于热运动,取向无序,总电矩为零,当外加电场时,电偶极矩沿电场方向排列,出现宏观电偶极矩。 对于各向异性晶体,极化强度与电场存在有如下关系 m,n=1,2,3 式中为极化率,或用电位移写成:

特种陶瓷整理版

1名词解释 特种陶瓷:采用高度精选的原料,具有能精确控制的化学组成,按照便于控制的制造技术加工的,便于进行结构设计,具有优异特性的陶瓷。 粉体颗粒:指在物质的本质结构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分散或细化而得到的固态基本颗粒。 团聚体:由一次颗粒通过表面力吸引或化学键键合形成的颗粒,它是很多一次颗粒的集合体。 胶粒:即胶体颗粒。胶粒尺寸小于100nm,并可在液相中形成稳定胶体而无沉降现象。 6什么是固相法、气相法、液相法,简述工艺流程 固相法就是以固态物质为出发原料,通过一定的物理与化学过程来制备陶瓷粉体的方法。 固相原料——配料——混合——合成——粉碎——粉体 气相法是直接利用气体或者通过各种手段将物质变成气体,使之在气体状态下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反应,最后在冷却过程中凝聚长大形成粉体的方法。 蒸发-凝聚法(PVD):原料——高温气化——急冷——粉体 蒸发-凝聚法是将原料加热至高温(用电弧或等离子流等加热),使之气化,接着在电弧焰和等离子焰与冷却环境造成的较大温度梯度条件下急冷,凝聚成微粒状物料的方法。 气相化学反应法(CVD):金属化合物蒸气——化学反应——粉体 气相化学反应法是挥发性金属化合物的蒸气通过化学反应合成所需物质的方法。 液相合成法也称湿化学法或溶液法。溶液法从均相的溶液出发,将相关组分的溶液按所需的比例进行充分的混合,再通过各种途径将溶质与溶剂分离,得到所需要组分的前驱体,然后将前驱体经过一定的分解合成处理,获得特种陶瓷粉体,可以细分为脱溶剂法、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等。 溶液制备——溶液混合——脱水——前驱体——分解合成——粉体 7常用的气相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3个)

多普勒效应及其应用

多普勒效应及其应用 姓名:许涛班级:应物二班学号:20143444 天津理工大学理学院 摘要:在多普勒效应中有多普勒频移产生,并且与波源和观测者的相对运动情况有关,以此为基础讨论了多普勒效应在卫星定位、医学诊断、气象探测中的应用。 关键词:多普勒效应;定位;测速。 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有这样的经验,火车汽笛的音调,在火车接近观察者时比其远离观察者时高.此现象就是多普勒效应.它是由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于1842年首先发现的.多普勒效应是波动过程的共同特征.光波(电磁波)也有多普勒效应,并于1938年得到证实.此效应在卫星定位、医学诊断、气象探测等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多普勒效应及其表达式 由于波源和接收器(或观察者)的相对运动,使观测到的频率与波源的实际频率出现差别.这种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 机械波多普勒效应的普遍公式 设波源S发出的波在媒质中的传播速度为v、频率为fS,接受器R接收到的频率为fR,以媒质为参考系,波源与接收器相对于媒质的运动速度分别为uS和uR,uS和uR与波源和接收器连线的夹角分别为θS和θR,如图1所示.此时可以推导得到 fR= v+uRcosθR /v-uScosθS fS. (1) 此式为波源和接收器沿任意方向彼此接近时的多普勒效应公式.如果波源和接收器沿任意方向彼此远离时如图2所示,同理可推导出 fR=v-uRcosθR /v+uScosθS fS. (2) (1)、(2)两式就是机械波多普勒效应的普遍公式,由两式我们可以得到诸如S 和R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时多普勒效应各公式的表示形式.由此可以看出多普勒效应不但与波源S和接收器R的运动速度有关,而且还与S和R的相对位置有关。 1.2 光波(电磁波)多普勒效应的普遍公式 因为光波(电磁波)的传播不依赖弹性介质,它与机械波需要靠媒质而传播有所不同,所以公式 (1)和(2)对光波(电磁波)不再适用.但是从理论上我们可以推证出光波的多普勒效应公式.若光源发出光波的频率记作f0,观测者测得该光的频率为f,通过计算可得: f=f0√(1-β) /1-βcosθ. (3) 其中,β= v c ,c为真空中的光度,v为光源相对于观测者的运动速度,θ为光源

人身损害护理依赖程度评定汇总

------------------------------------------------------------精品文档-------------------------------------------------------- 31147-2014)人身损害护理依赖程度评定(GB/T 言前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葆元、宁锦、王岩、焦晋岩、王旭、包丽茹、安雪梅、陈誉、闫荣、张建伟。 1 范围人身损害护理依赖程度评定在治疗终结后是否需要护理依赖及其程本标准规定了人身损害造成躯体伤残或精神障碍者,度的评定要求和方法。但国家已有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本标准适用于对人身损害护理依赖程度进行的评定,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 the disabled due to body injury 躯体伤残导致全部或部分活动因各种损害造成人体组织器官不可恢复的结构破坏、功能丧失或障碍,能力 丧失。 2.2 the mentally disordered 精神障碍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因各种损害造成大脑功能失调或结构改变,导致感知、情感、思维、出现紊乱或者异常,社会功能受损。2.3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食、包括:基本的、共性的活动能力。人在躯体健康的情况下,日常生活必需反复进行的、床上活动、穿衣、修饰、洗澡、床椅转移、行走、大小便、用厕等能力。 2.4 ability of taking care of oneself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人在正常思维支配的情况下,自我料理个人日常生活的能力。包括:进食、修饰、更衣、整理个人卫生、大小便、外出行走、使用日常生活工具、乘坐交通工具等能力。 2.5 ability of body moving 躯体移动能力人体自主在床上移动,上、下床,室内或室外行走,上、下楼梯等能力。 2.6 nursing dependency 护理依赖躯体伤残或精神障碍者在治疗终结后,仍需他人帮助、护理才能维系正常日常生活。2.7 leVel of nursing dependency 护理依赖程度 1 大部分和部分护理依分为完全、躯体伤残或精神障碍者需要他人护理所付出工作量的大小,赖。 2.8 end of treatment 治疗终结人身损害直接导致的损伤或损伤引发的并发症经过治疗,达到临床治愈或临床稳定。 2.9 injury involvement in nursing dependency 损伤参与度损害因素对造成护理依赖后果所起作用的大小比例。 3 一般规定 3.1 评定要求必要时应做相关辅助对被评定人应进行详细询问,

特种陶瓷原料到设备的选用..

特陶原料及设备的选用1、主要设备一览表 2、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及说明 2.1气流磨(QLM-400) 2.1.1结构组成 表2-2-1

2.1.2技术参数表 2-2-3

气流磨是通过无外部热能供给的高能球磨过程制备纳米粉体,该系统可靠性高、操作方便、一次出品率高[3,5],产量指标已经达到国际标准及日本标准,产品可以替代国外产品,得到业内人士的肯定。还解决了传统的球磨机效率低,粉磨后粉体粒径分布范围宽的缺点。 2.2干压成型机(IR-520) 2.2.1技术参数 表 2-2-1 2.2.2结构组成 干压成型机手轮,动压轮,定压轮,摆线针轮,减速机,电动机等。适用于压制陶瓷、磁性材料等材料。该机自动化程度高, 具有在安全生产提高生产率的同时节省材料,省工、省时、一机多用的特点,是干压陶瓷、磁性材料成型机械首选。该机精度高,压片稳定,性能好,成品率高。精锐机械厂生产的全自动陶瓷成形机采用PLC控制,各动作的时间通过文本输入,并且全部可调。可以自动脱模,自动清洁浇口,无需人工清理。标准化模架设计,自动对模,使装换模具时间更短。 2.2.3特点 干压成型机具有设计先进、结构合理、安装调试容易、操作方便、工作范围大、

调节性能好、生产周期短、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易于自动化,废品率低等优点,可满足粉末成型时的不同要求。 2.3 冷等静压机(LDJ100/320-300I) 2.3.1技术参数 表 2-3-1 2.3.2结构组成 冷等静压机主要由弹性模具、缸体(高压容器)、框架、液压系统等组成。 (1)弹性模具。用橡胶或树脂材料制成。物料颗粒大小和形状对模具寿命有较大影响。模具设计是等静压成型的关键,因为坯体尺寸的精度和致密均匀性与模具关系密切。将物料装入模具中时,其棱角处不易为物料所充填,可以采用振动装料,或者边振动,边抽真空,效果更好。 (2)缸体。能承受高压的容器。一般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由两层简体热装而成,内筒处于受压状态,外筒处于受拉状态,这种结构形式只适用于中小型等静压成型设备;另一种是采用钢丝预应力缠绕结构,用机械性能良好的高强度合金钢作为芯简体,然后用高强度钢丝按预应力要求,缠绕在芯筒外面,形成一定厚度的钢丝层,使芯筒承受很大的压应力。即使在工作条件下,也不承受拉应力或很小的拉应力,这种容器具有很高的抗疲劳寿命,可以制造直径较大的容器。容器的上塞和下塞都是活动的,加压时,上下塞将力传递到机架上。 (3)框架。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为叠板式结构,采用中强度钢板叠合而成;另一种为缠绕式框架结构,由两个半圆形梁及两根立柱拼合后用高强度钢丝预应力缠绕而成。这种结构受力合理,抗疲劳强度高,工作安全可靠。 (4)液压系统。由低压泵、高压泵和增压器以及各式阀等组成。开始由流量较大的低压泵供油,达到一定压力后,再由高压泵供油,如压力再高,则由增压

伤残护理依赖陪护人数

护理依赖陪护人数 人身损害护理依赖程度评定 (GA/T800-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800-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下发 目录 前言 1、范围 2、术语和定义 3、总则 4、躯体残疾者护理依赖程度评定 5、精神障碍者护理依赖程度评定 附录A(规范性附录)损伤参与度 附录B(资料性附录)护理依赖赔付比例 附录C(资料性附录)护理依赖程度的表述 参考文献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法医学会、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79)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宁锦、王葆元、王岩、成映泽、焦晋岩、张宏斌、王旭、包丽茹、安雪梅、陈誉、闫荣、张建伟、杜雁。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人身损害躯体伤残者和精神障碍者,日常生活是否需要护理依赖及其程度的评定原则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因人为伤害、交通事故、意外伤害等因素所造成的人身伤残、精神障碍护理依赖程度的评定。 国家和其他行业已有规定的,执行其相关规定。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l 躯体残疾者 the disabled due to body injury 因各种伤害因素造成人体组织器官不可恢复的结构破坏或功能 障碍,不能进行一般人所能从事的工作、学习或其他活动的人。2.2 精神障碍者 the mentally disordered 因各种伤害因素造成人的大脑功能失调或结构改变,导致感知、情感、思维、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受损的人。2.3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 人体日常生活必须反复进行的、基本的、具有共同性身体动作的能力。包括:进食,床上活动,穿衣,修饰,洗澡,大、小便及行走等。 2.4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abilities of taking care of oneself 人体在正常思维支配下,为满足基本生理、生活需要,必须反复进行的一系列身体动作或活动的能力。包括:进食、更衣、修饰、整理个人卫生、使用日常生活工具、自主外出行走等。 2.5 躯体移动能力 abilities of body moving 人体自主在床上移动,上、下床,室内或室外行走,上、下楼梯等能力。 2.6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丧失 loss of ADL 躯体残疾者因各种损害因素导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部分或全部 永久性丧失。 2.7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丧失loss of abilities for taking care of oneself 精神障碍者因感知、思维、情感、行为、意志、智力等出现异常,部分或全部丧失料理自己日常生活能力。

压电效应及应用

压电效应应用及现状 [编辑本段] 一、原理: 压电效应的原理是,如果对压电材料施加压力,它便会产生电位差(称之为正压电效应),反之施加电压,则产生机械应力(称为逆压电效应)。如果压力是一种高频震动,则产生的就是高频电流。而高频电信号加在压电陶瓷上时,则产生高频声信号(机械震动),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超声波信号。也就是说,压电陶瓷具有机械能与电能之间的转换和逆转换的功能,这种相互对应的关系确实非常有意思。 压电材料可以因机械变形产生电场,也可以因电场作用产生机械变形,这种固有的机-电耦合效应使得压电材料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压电材料已被用来制作智能结构,此类结构除具有自承载能力外,还具有自诊断性、自适应性和自修复性等功能,在未来的飞行器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应用: 压电材料的应用领域可以粗略分为两大类:即振动能和超声振动能-电能换能器应用,包括电声换能器,水声换能器和超声换能器等,以及其它传感器和驱动器应用。 1、换能器 换能器是将机械振动转变为电信号或在电场驱动下产生机械振动的器件 压电聚合物电声器件利用了聚合物的横向压电效应,而换能器设计则利用了聚合物压电双晶片或压电单晶片在外电场驱动下的弯曲振动,利用上述原理可生产电声器件如麦克风、立体声耳机和高频扬声器。目前对压电聚合物电声器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压电聚合物的特点,研制运用其它现行技术难以实现的、而且具有特殊电声功能的器件,如抗噪声电话、宽带超声信号发射系统等。 压电聚合物水声换能器研究初期均瞄准军事应用,如用于水下探测的大面积传感器阵列和监视系统等,随后应用领域逐渐拓展到地球物理探测、声波测试设备等方面。为满足特定要求而开发的各种原型水声器件,采用了不同类型和形状的压电聚合物材料,如薄片、薄板、叠片、圆筒和同轴线等,以充分发挥压电聚合物高弹性、低密度、易于制备为大和小不同截面的元件、而且声阻抗与水数量级相同等特点,最后一个特点使得由压电聚合物制备的水听器可以放置在被测声场中,感知声场内的声压,且不致由于其自身存在使被测声场受到扰动。而聚合物的高弹性则可减小水听器件内的瞬态振荡,从而进一步增强压电聚合物水听器的性能。 压电聚合物换能器在生物医学传感器领域,尤其是超声成像中,获得了最为成功的应用、PVDF薄膜优异的柔韧性和成型性,使其易于应用到许多传感器产品中。 2、压电驱动器 压电驱动器利用逆压电效应,将电能转变为机械能或机械运动,聚合物驱动器主要以聚合物双晶片作为基础,包括利用横向效应和纵向效应两种方式,基于聚合物双晶片开展的驱动器应用研究包括显示器件控制、微位移产生系统等。要使这些创造性设想获得实际应用,还需要进行大量研究。电子束辐照P (VDF-TrFE)共聚合物使该材料具备了产生大伸缩应变的能力,从而为研制新型聚合物驱动器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潜在国防应用前景的推动下,利用辐照改性共聚物制备全高分子材料水声发射装置的研究,在美国军方的大力支持下正在系统地进行之中。除此之外,利用辐照改性共聚物的优异特性,研究开发其在医学超声、减振降噪等领域应用,还需要进行大量的探索。

穆斯堡尔效应及其应用

穆斯堡尔效应及其应用 摘要:穆斯堡尔效应是现代核物理技术的核心理论,也是解决空间测距精确程度的重要方法。本文具体而清晰地阐述了穆斯堡尔效应及应用形式,也对相应的科学领域进行了针对性的概述。 关键词:穆斯堡尔效应γ光子发射谱吸收谱 一.引言 在1958年由德国青年物理学家穆斯堡尔首次发现由γ射线所发出的一种共振荧光现象,后来人们把这一种现象称为无反冲γ射线共振吸收效应又称穆斯堡尔效应。这一效应发现之后马上引起了物理学界以及与物理学相关的科学界的重视,很快成为跨学科多门类的新兴技术,渗透到了物理学中的核物理、点阵动力学、超导物理、磁学;化学中的化学键、化合物的结构、催化;以及地质学、生物学、医学、工学、人文科学甚至到考古学、美术学都有广泛的应用。换句话说,只要是与物质结构微观结构有关的研究学科,都有穆斯堡尔效应的踪迹。因此,穆斯堡尔效应的应用探究直到现在仍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 穆斯堡尔在完成他的硕士论文时首次观察了191Os经过β衰变成191Ir 以及187Re、177Hf、188Er等原子核无反冲γ共振吸收现象。本文阐述穆斯堡尔效应之后,对穆斯堡尔效应的具体应用分几个方面进行阐述,现代很多技术都与穆斯堡尔效应有关,这一结果是十分令人满意的。 二.穆斯堡尔效应的理论诠释 一个处于静止状态的自由原子核,根据动量守恒定律,释放一个γ光子时,将受到一个反冲动量,反冲动量为:

P=mv=h c ν (1) 所以:R E =12m 2 v =22m p =22 2m E c (2) 式中:m 为原子核的质量 E 为释放γ光子的能量 c 为真空的光速 这个动量应该由原子核的跃迁所释放的能量021E E E =-来提供,所以 发射γ光子所需要的能量为: ·¢E =h ν=0R E E -=22 02m E E c - (3) 我们使发射谱线的中心发生偏移,使谱线不在0E 处,而在0R E E -处。 如果一个原子核发射的γ射线的有一个反冲,发出的γ射线相应的能量就会减少一部分:10R E E E -= 另外一个吸收的原子核也具有一个反冲能量,所以,要产生共振荧光现象就应该提供相应的能量:20R E E E -= 这样会导致发射谱和吸收谱产生相差为2R E 的距离,如图1; 图1; 原子核吸收γ光子的过程,同时也会获得光子所发射的反冲能量 2 22R m E E c =,这种反冲动量一定是入射光子提供的,则:

压电效应及其应用

压电效应及其应用叶传忠 接触了这么多的实验,我始终对压电效应这个实验最感兴趣。因为我认为这个世界压力资源太丰富了,由于重力的存在,水平运动的物体都会产生压力。压力是一种能源,但是目前无法对压力直接进行利用,只有通过压电的转换对压力进行利用。但是压电转换的效率太低,这是一个问题。我对压力资源感兴趣,应先对压电效应进行思考! 压电材料会有压电效应是因晶格内原子间特殊排列方式,使得材料有应力场与电场耦合的效应。根据材料的种类,压电材料可以分成压电单晶体、压电多晶体(压电陶瓷)、压电聚合物和压电复合材料四种。根据具体的材料形态,则可以分为压电体材料和压电薄膜两大类。 压电效应可分为正压电效应和逆压电效应。 正压电 是指:当晶体受到某固定方向外力的作用时,内部就产生电极化现象,同时在某两个表面上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当外力撤去后,晶体又恢复到不带电的状态;当外力作用方向改变时,电荷的极性也随之改变;晶体受力所产生的电荷量与外力的大小成正比。 逆压电 是指对晶体施加交变电场引起晶体机械变形的现象。 这里再介绍一下电致伸缩效应。电致伸缩效应,即电介质在电场的作用下,由于感应极化作用而产生应变,应变大小与电场平方成正比,与电场方向无关。压电效应仅存在于无对称中心的晶体中。而电致伸缩效应对所有的电介质均存在,不论是非晶体物质,还是晶体物质,不论是中心对称性的晶体,还是极性晶体。依据电介质压电效应研制的一类传感器称为为压电传感器。 打火机 目前流行的一次性塑料打火机,有相当一部分是采用压电陶瓷器件来打火的。取出其中的压电打火元件,

压电晶体 有一类十分有趣的晶体,当你对它挤压或拉伸时,它的两端就会产生不同的电荷。这种效应被称为压电效应。能产生压电效应的晶体就叫压电晶体。水晶(α-石英)是一种有名的压电晶体。 压电高分子 压电现象是由于应力作用于材料,在材料表面诱导产生电荷的过程,一般这一过程是可逆的,即当材料受到电参数作用,材料也会产生形变能。木材纤维素、腱胶原和各种聚氨基酸都是常见的高分子压电性材料,但是其压电率太低,而没有使用价值。在有机高分子材料中聚偏氟乙烯等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压电性质。压电率的大小取决于分子中含有的偶极子的排列方向是否一致。除了含有具有较大偶极矩的C-F键的聚偏氟乙烯化合物外,许多含有其他强极性键的聚合物也表现出压电特性。如亚乙烯基二氰与乙酸乙烯酯、异丁烯、甲基丙烯酸甲酯、苯甲酸乙烯酯等的共聚物,均表现出较强的压电特性。而且高温稳定性较好。主要作为换能材料使用,如音响元件和控制位移元件的制备。前者比较常见的例子是超声波诊断仪的探头、声纳、耳机、麦克风、电话、血压计等装置中的换能部件。将两枚压电薄膜贴合在一起,分别施加相反的电压,薄膜将发生弯曲而构成位移控制元件。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制成光学纤维对准器件、自动开闭的帘幕、唱机和录像机的对准件。 压电陶瓷 压电陶瓷实际上是一种经过极化处理的、具有压电效应的铁电陶瓷。 在航天领域,压电陶瓷制作的压电陀螺,是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器、人造卫星的“舵”。依靠“舵”,航天器和人造卫星,才能保证其既定的方位和航线。传统的机械陀螺,寿命短,精度差,灵敏度也低,不能很好满足航天器和卫星系统的要求。而小巧玲珑的压电陀螺灵敏度高,可靠性好。 在潜入深海的潜艇上,都装有人称水下侦察兵的声纳系统。它是水下导航、通讯、侦察敌舰、清扫敌布水雷的不可缺少的设备,也是开发海洋资源的有力工具,它可以探测鱼群、勘查海底地形地貌等。在这种声纳系统中,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压电陶瓷水声换能器。

特种陶瓷教学大纲

《陶瓷工艺学》教学大纲

的物理化学变化。 本章难点:配方计算包括由化学组成计算配方,由实验公式计算配方,由矿物组成计算配方,由分子式计算配方,以及更换原料时的重配计算。可塑泥团的流变特性,陶瓷泥浆的流变特性及影响因素。矿物煅烧时的变化。 第三章釉层的工艺基础(6学时) 3.1 釉料的组成 3.1.1 釉的分类 3.1.2 确定釉料组成的依据 3.1.3 釉料配方的计算 3.2 釉层的形成 3.2.1 釉层形成过程的反应 3.2.2 釉料与坯体的作用 3.2.3 釉层的显微结构 3.3 釉层的性质 3.3.1 釉层的物理化学性质 3.3.2 坯-釉适应性 3.3.3 釉的析晶 本章重点:铅釉,石灰釉,长石釉的主要特性,釉料成分的种类,确定釉料组成的依据,釉料冷却过程的变化,釉的熔融温度范围,釉的粘度与表面张力,釉的化学稳定性,坯釉适应性,釉熔体的析晶过程,影响釉熔体析晶的因素,析晶对釉面光学性质的影响。 本章难点:釉料加热过程的变化,釉层中气泡的产生,釉料与坯体的作用,长石质透明釉,乳浊釉的显微结构,釉的热膨胀性,釉的弹性,釉的硬度,釉的介电性质。 第四章生产过程(16学时) 4.1 原料的处理 4.1.1 原料的精选 4.1.2 原料的预烧 4.1.3 原料的合成 4.2 坯料的制备 4.2.1 坯料的种类和质量要求 4.2.2 原料的细粉碎 4.2.3 泥浆的脱水 4.2.4 造粒及陈腐和真空处理 4.3 陶瓷成型方法与模具 4.4 生坯的干燥 4.4.1 干燥的工艺问题 4.4.2 干燥制度确定 4.4.3 干燥方法 4.5 施釉 4.5.1 釉浆的制备 4.5.2 施釉 4.6 烧成 4.6.1 烧成制度的制订 4.6.2 低温烧成与快速烧成 4.6.3 烧成新方法

最新特种陶瓷产品简况

最新特种陶瓷产品简况 1、美国MATECH公司制造出适合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陶瓷基复合材料, 是能承受超过2000°C/3632°F的温度、腐蚀性大气等离子体和极端温度变化的冲击——通常需要非氧化物超高温(UHT)陶瓷基复合材料(CMC)。 2、美国MATECH公司发明了一种化学计量碳化硅陶瓷纤维,用于轻水 反应堆的核燃料元件包壳管、燃气轮机热端组件和高超音速前缘材料。该公司还生产氮化硅/碳化硅(SiNC)纤维,以连续的50-500丝牵引熔纺。 3、美国四大耐擦材料公司联合组织陶瓷基复合材料刹车协会,研制 陶瓷碳/碳-碳化硅(C/C-SiC)飞机刹车片,已经在F-16飞机上试用。德国豪华轿车与跑车也在试用之中。 4、法国Snecma开展了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在航空发动机 喷管部件的应用研究,先后研制出碳化硅纤维增强的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CERASEPR A300)和碳纤维增强的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SEPCARBINOXR A262),并于1996年成功应用在M88-2发动机喷管外调节片。 5、法国Snecma公司开发SiC/SiC陶瓷燃烧室火焰筒,研制的自愈合 SiC/SiC燃烧室衬套已经通过180h的发动机测试(600个循环,最大状态100h);火焰稳定器已通过1180℃、143h的测试。 6、美国涡轮(Soler)公司研发并验证了自愈合SiC/SiC燃烧室衬套。 还研发了环境障涂层,提高了SiC/SiC衬套寿命达2~3倍。 7、日本自愈合SiC/SiC复合材料在燃气涡轮发动机上的应用研究,研 制的自愈合SiC/SiC燃烧室火焰筒,试验达到设计要求。在下一代

力的三种效应及应用

求解力学问题的三把金钥匙—— 力的三种效应及应用 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学物理教材中,力学知识的核心可以概括为力的三种效应即力的瞬时效应、力的时间积累效应、力的空间积累效应。力的这三种效应从三个不同的视角揭示了自然界中最普遍的现象之一---运动现象的内在本质及其遵循的规律,为力学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三种求解方法。下面就力的三种效应及其应用做以粗浅探讨: 1、力的瞬时效应:牛顿第二定律的微分形式为d(mv)/dt=F, mv表示物体的“运动量”,简称动量,d(mv)/dt为动量对时间求导,即动量随时间改变的快慢程度。在宏观、低速情况下,物体的质量m为定值,d(mv)/dt可写作mdv/dt,dv/dt为速度对时间求导,即速度随时间改变地快慢程度——加速度;如果物体做匀变速运动,加速度为恒量,记做dv/dt=a,则d(mv)/dt=F可写作ma=F,该式就是中学物理教材中牛顿第二定律的数表达式。F=ma给出了力F与加速度a的瞬时定量关系,称为力的瞬时效应。应用中可以从物体的受力分析出发,求出物体的加速度a,进而求解位移s、速度v等运动学问题;也可以从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出发,求出物体的加速度,进而解决物体的受力问题。 2、力的时间积累效应:力的时间积累效应就是求力F对时间t的积分,由d(mv)/dt=F可得Fdt=mdv 则有?Fdt=?mdv 即?Fdt=mv2-mv1 当F为恒力时有F(t2– t1 )= m(v2– v1 ) 即F△t = m△V 这就是动量定理:在一段时间内物体动量的变化(m△V),等于物体在同一时间内所受外力的冲量(F△t)。力的时间积累效应在应用中与力的瞬时效应的应用类似,也是双向的。 3、力的空间积累效应:力的时间积累效应就是求力对位移的积分,其微分形式为Fds ,由d(mv)/dt=F可得 Fds = d(mv)ds/dt ,又ds/dt = v 则有Fds = vd (mv) , 对其积分?Fds =?vd(mv) 当F为恒力时有F(s2 – s1) = m(v22 – v12)/2 这就是动能定理:物体动能的增加,等于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力的空间积累效应在应用中也是双向的。 应用举例: 例、机场上空的飞鸟会对飞机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某架以300m/s速度沿水平方向飞行的飞机,突然与空中一只飞行速度可忽略不计的飞鸟相撞,这只飞鸟的质量约为1kg,飞鸟沿飞机飞行方向的长度约30cm,相撞后飞鸟的残骸全部“粘贴”在飞机身上,则飞鸟撞击飞机的平均冲力是N。分析:从题中可提取的信息有: 飞机的速度V=300m/s, 小鸟的初速度v0=o、末速度v t=300m/s

人身损害护理依赖程度评定国标

《人身损害护理依赖程度评定》(GA/T800-2008) 人身, 评定, 损害 本帖最后由金公于2010-9-2 17:02 编辑 人身损害护理依赖程度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800-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下发 目录 前言 1、范围 2、术语和定义 3、总则 4、躯体残疾者护理依赖程度评定 5、精神障碍者护理依赖程度评定 附录A(规范性附录)损伤参与度 附录B(资料性附录)护理依赖赔付比例 附录C(资料性附录)护理依赖程度的表述 参考文献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法医学会、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79)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宁锦、王葆元、王岩、成映泽、焦晋岩、张宏斌、王旭、包丽茹、安雪梅、陈誉、闫荣、张建伟、杜雁。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人身损害躯体伤残者和精神障碍者,日常生活是否需要护理依赖及其程度的评定原则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因人为伤害、交通事故、意外伤害等因素所造成的人身伤残、精神障碍护理依赖程度的评定。 国家和其他行业已有规定的,执行其相关规定。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l 躯体残疾者the disabled due to body injury 因各种伤害因素造成人体组织器官不可恢复的结构破坏或功能障碍,不能进行一般人所能从事的工作、学习或其他活动的人。 2.2

精神障碍者the mentally disordered 因各种伤害因素造成人的大脑功能失调或结构改变,导致感知、情感、思维、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受损的人。 2.3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 人体日常生活必须反复进行的、基本的、具有共同性身体动作的能力。包括:进食,床上活动,穿衣,修饰,洗澡,大、小便及行走等。 2.4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bilities of taking care of oneself 人体在正常思维支配下,为满足基本生理、生活需要,必须反复进行的一系列身体动作或活动的能力。包括:进食、更衣、修饰、整理个人卫生、使用日常生活工具、自主外出行走等。 2.5 躯体移动能力abilities of body moving 人体自主在床上移动,上、下床,室内或室外行走,上、下楼梯等能力。2.6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丧失loss of ADL 躯体残疾者因各种损害因素导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部分或全部永久性丧失。2.7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丧失loss of abilities for taking care of oneself 精神障碍者因感知、思维、情感、行为、意志、智力等出现异常,部分或全部丧失料理自己日常生活能力。 2.8 护理依赖dependence on being nursed 躯体残疾者和精神障碍者需经他人护理、帮助以维系日常生活。 2.9 护理依赖程度dependence levels of being nursed 躯体残疾者或精神障碍者需要他人帮助的程度。 2.10 他人接触身体的帮助help with touch for the disabled by injury 躯体残疾者需要他人给予抱、抬、搬、背等帮助。 2.1 1 治疗终结medical treatment finality 临床医学一般原则所承认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或固定。 3 总则 3.1 评定原则 护理依赖程度的评定应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以伤害因素对人体直接造成的损害及并发症和后遗症导致日常生活能力或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丧失为依据,综合评定。 3.2 评定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