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修辞手法练习题及答案

六年级修辞手法练习题及答案
六年级修辞手法练习题及答案

六年级修辞手法练习题及答案

(一)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比喻排比)

2、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拟人)

3、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排比)

4、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夸张)

5、海底有声音吗?海底有各种动物发出的细微的声音.(设问)

6、生我养我的故乡;我怎么能忘怀呢?(反问)

7、四海皆春春不老;九州同乐乐无穷.(对偶或者对仗)

(二)

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比喻)

2、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反问)

3、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

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拟人)

4、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拟人)

5、芦苇;一片片;一蔟蔟;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给乡村平添了一道风景.(比喻)

6、工人叔叔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夸张)

7、是什么?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志气.(设问)

8、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记?(反问)

9、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比喻)

10、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拟人)

11、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对偶)

12、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拟人)

1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

14、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偶比喻)

15、姑娘一闪身向外跑;屋子里连扫帚也在欢笑.(拟人)

(三)

1、蟋蟀在平台上弹琴.(拟人)

2、水帘落下来;犹如片片锦鳞;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比喻)

3、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拟人)

4、那些像棉花球似的云;叫积云.(比喻)

5、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夸张)

6、小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比喻)

7、小青石看见了许许多多人的脚;它觉得很愉快.(拟人)

8、威尼斯小艇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比喻)

9、父母的钱;难道我们就可以随便乱花;随意浪费吗?(反问)

10、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

11、山风梳理着他蓬乱的头发.(拟人)

12、葛洲坝真好象一位仙女脖子上戴着的项链;镶嵌着无数珍珠和宝石.(比喻)

13、苍蝇和蜘蛛都淹没在老松树黄色的泪珠里.(比喻)

14、是谁创造了人类的文明?是劳动人民.( 设问)

15、他们好像寄居在人家房檐下的燕子.(比喻)

16、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都在歌唱;都在演奏.(夸张).

17、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夸张)

1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比喻)

19、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拟人)

) 20、因为红色是火的颜色;是血的颜色;是旗帜的颜色.(排比)

21、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拟人)

22、敬爱的周总理啊!难忘您那爽朗的笑声;难忘您那爽朗的笑声;难忘您那雄健的身影;难忘您那光明磊落的胸怀;难忘您那鞠躬尽瘁的一生.(排比)

23、蓝色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的红绸子;映在小镇的江河上;像开了一朵一朵鸡冠花.(比喻)

24、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反问)

25、什么花儿秋天阵阵香?什么鸟儿秋天排成行?桂花秋天阵阵香;大雁秋天排成行.(设问)

26、傍晚在楼台小坐;看到天上的飞鸟还巢;他会想家;秋风萧瑟;看到树木落叶归根;他会想家;每逢鱼汛;看到大海里的群鱼回游;他还会想家.(排比)

27、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反问)

28、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对偶)

29、谢惠敏的两撇眉毛险些飞出脑门;她瞪圆了双眼望着张老师.(夸张)

30、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对偶)

二、按要求写改写下列句子.

1、老师不辞辛苦;用心血培育我们成长. 用比喻手法:

2、鸟儿在树枝上跳动. 用拟人手法:

3、我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用夸张手法:

4、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 用拟人手法:

5、树叶很绿. 用夸张手法:

6、他在我的心目中有重要的位置.用比喻手法:

7、这里很适合鸟儿生活. 用比喻的手法:

8、颗颗水珠在荷叶上滚动. 用比喻的手法:

六年级语文修辞手法

六年级语文修辞手法 六年级语文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 六年级语文修辞手法 例如:翠鸟像箭一样往远处飞走了。 本体:翠鸟 喻体:箭 喻词:像……一样 (1)像这个例句除出现本体和喻体外;还用上“像”这个比喻词;把本体和喻体连接起来的比喻句叫“明喻”;这类比喻句常用的比喻词有:像、好像、仿佛、如同、像……一样、仿佛……一般“等。(2)暗喻:句中不用比喻词;而用上“是”、“成了”、“构成”等词把本体和喻体连接起来。正因为它不用比喻词;显得不那么明显;所以称为“暗喻”。 例如: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本体:井冈山 连接词:是 喻体:摇篮 (3)借喻:只出现喻体。 如:1、邱少云周围成了一片火海。这题的喻体是火海;而本体是燃烧的草。 辨识是不是比喻句要注意下面几点:

1、有出现“像”、“好像”这类的词语;不等于都是比喻句。 例如:这个人我好像在哪儿见过。 这句话中虽然有“好像”一词;但它没有构成比喻的基本条件——本体和喻体;因而不是比喻句。 2、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根本不同的东西。像“他长得真像他的爸爸。”句中的“他”与“他爸爸”都是人(性质相同);不是根本不同的东西;不能作为本体的喻体;因此也不是比喻句。 一、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比喻。 2、老师是 ;我们是。 3、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 4、美丽的彩虹出来了;像。 5、老师像一样关怀我们成长。 6、长城蜿蜒盘旋;好像。 7、鲜红的太阳像 ;慢慢地从东方升起。 8、沉甸甸的稻穗像 ;真惹人喜爱。 9、桂林的山山水水构成了。 10、我们的生活像。 二、把下面的句子写成比喻句。 1、经霜的柿子红红的。 柿子树上挂满了灯笼似得柿子。 2、中朝两国人民的情谊深。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专项复习:知识集锦之修辞手法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大全 1.比喻: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 1、本体 2、喻体 3、比喻词 (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类别|特点|本体|比喻词|喻体|例句 明喻|甲像乙|出现|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出现|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甲是乙|出现|是、成为|出现|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甲代乙|不出现|无|出现|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例句:像一块空灵的蓝水晶。朱自清《春》 2.比拟: 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1)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例句: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朱自清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杜甫 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朱自清 (2)拟物: 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例句 1.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 2.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例句 1.火山发出一声咆哮。 2.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荷塘月色》朱自清) 3.夸张: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类别特点例句 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4.排比: 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精品】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练习题含答案

【精品】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练习题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 1.下列语句,运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A.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 B. 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C. 那时的我,真好像死了父亲似的那么悲伤。 D. 蔡老师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 【答案】 D 【解析】【分析】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A、B、C句不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没有喻体。D都是比喻。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 年轻的我们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摆脱束fù。然而青春的岁月不会一番风顺,或许青春的道路常遇荆棘,但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开tuó自己的人生之路;或许青春的航船历经风浪,但我们有足够的力量驶向理想的彼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轻的我们相信只要拥有一幅轻灵的翅膀,就能在无际的天空中自由飞翔。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fùtuó 束________开________ (2)画线的句子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3)在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文构成一组排比句。 然而青春的岁月不会一番风顺,或许青春的道路常遇荆棘,但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开tuó自己的人生之路;或许青春的航船历经风浪,但我们有足够的力量驶向理想的彼岸;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缚;拓 (2)番——帆;幅——副。 (3)或许青春的天空时有阴霾;但我们有足够的勇气追求自己的一片蓝天 【解析】【分析】(1)“缚”易写成同音字,形近字等。 (2)“帆,副”均同音字误写。 (3)注意例句的句式,其句式为“或许青春的……,但我们有足够的……”,前一个省略号内写出可能遇到的困境,第二个省略号内写我们的自信与勇气等会带来的结果。 故答案为:⑴缚;拓; ⑵番——帆;幅——副。

六年级修辞手法

【修辞】 一、修辞种类及特点 二、修辞的辨认及运用 1、比喻 比喻的要素: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 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比喻的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甲像乙共产党像太阳。 甲是乙弟弟成了泥人了。 甲代乙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 2、拟人 拟人的特点: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情感。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拟人的作用:使所写的“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语言生动形象。 例: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3、夸张 夸张的关键:为了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等方面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

夸张的作用: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例:扩大夸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缩小夸张他呀,心眼小得只有针眼儿大。 4、排比 排比的特点: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 排比的作用:加强语势、强调内容,有利于表达感情。 例:你们是那么平凡,那么朴实,那么纯真,而且那么谦虚。 5、对偶 对偶的特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 对偶的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有音乐美。有利于抒情。 例:意思相对满招损,谦受益(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意思相近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6、设问 设问的特点: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 设问的作用:强调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 例:这一学期他为什么进步得这么快?全是勤奋努力嘛。 是谁这么不讲卫生,竟然在教室里随地吐痰? 7、反问 反问的特点: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 反问的作用:加强语气,让读者深思。

浙大远程教育现代汉语语法修辞作业答案全集

语法修辞 1.“火车在广矛盾田野上蜿蜒前进,收过秋的田野,显露出疲惫的黄褐色。”应用了( C移就)辞格。 2.下列四组词中,一般能受“不”修饰的是( A 动词、形容词)。 3.下列短语中结构关系相同的一组是( D 走或留、书本钢笔)。 4.“虽然生活很艰辛,但活泼可爱的小女儿成了他的开心果。”用的辞格是(C 暗喻)。 5.“经过这次交流,使我们深切地理解了对方的苦衷。”一句里的语病是因为(C 成分残缺)引起的。 6.“知道那个不好消息后,心中的阴云就一天天变得厚重起来。”用了( D 借喻)。 7.下列单位中,可以是语素,也可以直接充当词的是(B 书)。 8.“倒装”这中现象只能出现(D 句子)单位中。 9.语体是(D 语言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与特定的社会领域相应的功能特征体系。)。 10.下列短语中,属于多义的是(C 我们要学习文件)。 A 去北京玩 B 你为什么这样说 C 我们要学习文件 D 不要跟陌生人说话 11.下列四组词中,词性相同的一组是(C )。 A 现在、已经 B 红、绿化 C 的、着 D 突然、忽然 解释:“突然”是形容词,除了做状语以外,还能作定语、谓语、补语。“忽然”是副词,只能做状语。 12.下列短语中与“买了一本”结构关系一致的是( D 写了一句)。 13.“线儿缝在军衣上,情意缝进我心里。”用了(A 拈连)辞格。 14.“揭露10家对华贸易友善的美国公司。”中的“揭露”使用不当的原因在于(C 感情色彩不妥)。 15.超常修辞一般不常见于下列(D 公文公告)语境中。 16.下列用了关联词,但不属于复句的是( A )。 A 只有在这个时候,他才能忘却他心中的不快。 B 只有你来了,我们才可以出发。 C 因为下雨,车子也开不起来了。 D 他一来,会场的气氛就完全不同了。 17.词的语法功能是指词的(D 组合能力)。 18.下列四组词语中,用主谓式方式构成的有(C 肉麻)。 19.在下列语体中辞格应用频率和类型最丰富的应为(A 文学) 20.“他是我们村出了名的勤快人——一件衣服能穿一个月都不洗。”使用的辞格是(B 反语)。 21.下面句子中“看起来”应看作句子一般成分(而不是特殊成分)的是( C )。 A 看起来要下雨了 B 她看起来要倒下了 C 书一到手,他就看起来了。

修辞手法练有答案

修辞手法练习题 一、说说下面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 2.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 ) 3.不劳动,连棵花也不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 ) 4.月季花像一张张笑得合不拢嘴的小脸,朝人们点头致意。( ) 5.海底的动物们常常在窃窃私语。( ) 6.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通通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半紫半黄。( ) 7.桃花潭水深干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8.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 9.火车怎么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 10.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 11.鹅毛般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飘落下来。( ) 12.武松想:人难道还怕老虎吗? ( ) 13.他呀,心眼儿小得只有针眼儿大。( ) 14.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 15.夜深人静的时候,蟋蟀在住宅门口的平台上弹琴。( ) 16.春雨像牛毛,像花针。( ) 17.地窖里一向干燥得很,水究竟从哪里来的?原来是刺猬撒的尿。( ) 18.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19.这巴掌大的地方,怎么容得下几个班的同学活动呢?() 20.他一生下来就是黑面孔,这怎么能怪他呢?() 21.丽莎既聪明又漂亮,红红的脸好像春天开的玫瑰花儿。() 22.树上的小鸟们唱着一支支动听的歌。( ) 23.每一树梅花,都是一树诗。( ) 24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 ) 25.富于色彩的连绵不断的山峦,像孔雀开屏,艳丽迷人。() 26班主任课真忙,整天连喘气的工夫都没有。() 27.一阵春风过后,小草跳起了欢乐的舞蹈,有时舒展双臂,有时弯腰触地,有时左右摇摆,真像小孩子一样。() 28.冈山的毛竹多,有的修长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了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29.窗户里灯光闪耀,扬科觉得旅店里的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都在唱歌,都在演奏。() 30.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31.我的爷爷走起路来,地皮都踏得忽闪忽闪的。() 32.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 33.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34.桂子开花十里香。() 35.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现代汉语修辞学(八)

现代汉语修辞学(八) 一、填空题 1.把下面各例句使用的修辞格填在括号里。 ⑴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⑵在战略上我们要藐视一切敌人,在战术上我们要重视一切敌人。() ⑶杨柳婀娜多姿,可谓妩媚极了;桃李绚丽多彩,可谓鲜艳极了。() ⑷夕阳辉耀着山头的塔影,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 ⑸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⑹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开会不说,会后乱说。() ⑺说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行的是自由主义。() ⑻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么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为人民当牛马。() ⑼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救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 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⑾总理啊,我们的好总理!你就在这里啊,就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 ⑿唉!七毛钱竟买了你的全生命-你的血肉之躯竟抵不上区区七个小银元么?生命真太贱了!生命真太贱了!() ⒀怒吼吧,黄河!怒吼吧,黄河!怒吼吧,黄河!掀起你的怒涛,发出你的狂叫!向全世界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 ⒁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⒂坐,请坐,请上座;茶,敬茶,敬香茶。() 2利用同音现象构成的双关叫______双关,利用多义现象构成的双关叫______双关。 3.设问是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4.反问是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用否定句反问表示______的意思,用肯定句反问表示______的意思。 5.讽刺性反语是______,表达______、______或______,多用于对敌斗争;愉快性反语是______,表达______、______或______,多用于人民内部,往往带有幽默风趣的意味。 6.把下面各例句使用的修辞格填在括号里。 ①姓陶不见桃结果,姓李不见李开花,姓罗不见锣鼓响,三个蠢才哪里来。() ②“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就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你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你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③“真是荒唐之至!”刘思杨忍不住笑了起来,“打了败仗,国民党国防部还要厚着脸皮宣布和平,真是别开生面的大杰作。”() ④这么多年过去了,她秀丽的容貌竟然没有多大变化,只是眼角和额上添了些岁月流逝的痕迹。() ⑤我们用什么方法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 ⑥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白杨树?() 7.仿词可以是______仿造,也可以是______或______仿造。前者叫做______,后者叫

六年级下册语文修辞手法

复习修辞手法 一、判断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 1、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 2、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3、广场上挤得连根针也插不进去.。() 4、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5、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二、判断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 2、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中间,它们好像南国的少女。() 3、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 () 4、是什么力量使它们这么勤勉的奔忙呢?() 三、判断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索溪峪像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堵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 2、这种美,是一种惊险的美:……这种美,是一种磅礴的美:……这种美,是一种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 3、索溪峪尤其爱跟山路哥哥闹着玩儿。() 四、选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①比喻②拟人③排比④夸张⑤反问 1、这些小精灵也爱我们祖国的海岛。() 2、难道瓜秧会开了花不结果吗?() 3、老虎大吼一声,震得那山冈也动了。() 4、海岛的秋天好像一个穿着金色衣裙的仙女。() 五、选正确的选项。 ①比喻②拟人③排比④夸张⑤反问1、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 2、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3、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像一叶扁舟。() 4、它有冷热宜人的气温变化和美妙的大气层;它有一个斜轴,四季交替变化;它有刚好合适的自转速度;它有稳定的重力;它有千秋万世,运转不停。() 5、难道我们不应该精心地保护地球吗?() 六、判断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月亮不好意思地躲进云里。() 2、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3、是谁让这青山不老?是这位普通的老人。 ( ) 4、太阳像一团火焰,热辣辣地炙烤着大地。() 七、判断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3、这件衣服补一补,不照样可以穿吗?() 八、判断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让我们徜徉在诗歌的百花园中,让生活充满诗意,让诗歌陪伴我们一生!() 2、两相对照,不都把思念故乡和亲人的心情写活了吗?()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4、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九、判断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世界上有多少人能亲眼目睹她的风采呢?() 2、一群灰鸽飞来,在我们身边大摇大摆地散步。() 3、“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

修辞手法练习题(有答案)

修辞手法练习题答案 一、用横线标出下列比喻句中的本体,用波浪线标出喻体。 1、沙丘上一阵混乱,匪徒们都兔子似的缩到沙丘后面去了。 2、她们从小跟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 3、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岗。 4、至于那些又臭又长的文章,恐怕连牛粪都不如。 二、读读下面几句话,比喻句是()。 A.女的又矮又瘦,身子很单薄,简直像一阵风能把她吹倒似的。 B.只见气泡轻快地往上蹿,好像你追我赶似的。 C.水像白花花的“珍珠”,长流不尽。 D.罗丹好像跟谁说悄悄话似的。 三、判断下列句子是否属于比喻句。 1、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 2、骏马和老牛也好像在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3、小徐长得像她妈妈。() 4、棉花像白花一样白。() 5、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飘飘悠悠飞起来。() 6、大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啊,青松作衫,白桦为群,还穿绣花鞋。() 7、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藏”。() 8、可别让手中的线断掉啊,风筝,是理想的翅膀。() 9、小河日夜喧哗着,仿佛在唱一支无忧无虑的歌。() 10、信守和尊重一个诺言,或许要比登一座山更难。() 四、指出下面的比喻句是用什么比什么,相似点是什么。 1、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云。 这句话用____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____,相似处是_______________。 2、作为公路的铠甲--路面,天天展现在司机的面前。 这句话用____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____,相似处是_______________。 3、刺猬遇到强敌,就成了一个可怕的刺球。 这句话用____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____,相似处是_______________。 4、来到瀑布正面,看到青松翠柏中间是一条飞舞着的闪光银带,从上跌下来,溅起几尺高的水花。 这句话用____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____,相似处是_______________。 五、下面的比喻句,好的打“√” ,不好的打“×” ,并把理由简要写下来。 1、远看长城,它像一条巨龙,在崇山峻岭间蜿蜒盘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河如飘动的绸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走廊的一头走出白求恩大夫,记者们像捕获猎物似的扑上前去,七嘴八舌地问长问短。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像一群小野兽倾巢而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先判断下列各句是否用了比拟的修辞方法,若是再说明是拟人还是拟物。 1、也只有这种草,才可以骄傲得嗤笑那些养育在花房里的盆花。() 2、人老了,可地并没有老,要靠科学给它点滋补,让它长出更好的庄稼来。() 3、清脆的歌声打断了我的思路。() 4、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

六年级语文修辞手法教学文案

修辞手法 句子的修辞形式共有六种: 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 一、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也就是用具体、人们熟悉的事物去说明抽象、生疏的事物。比喻句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一个是被比喻的事物,叫本体;一个是比喻的事物,叫喻体;还有一个是把两者联系起来的词,叫比喻词。) 例如:翠鸟像箭一样往远处飞走了。 本体:翠鸟 喻体:箭 喻词:像……一样 (1)像这个例句除出现本体和喻体外,还用上“像”这个比喻词,把本体和喻体连接起来的比喻句叫“明喻”,这类比喻句常用的比喻词有:像、好像、仿佛、如同、像……一样、仿佛……一般“等。(2)暗喻:句中不用比喻词,而用上“是”、“成了”、“构成”等词把本体和喻体连接起来。正因为它不用比喻词,显得不那么明显,所以称为“暗喻”。 例如: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本体:井冈山 连接词:是 喻体:摇篮 (3)借喻:只出现喻体。

如:1、邱少云周围成了一片火海。这题的喻体是火海,而本体是燃烧的草。 辨识是不是比喻句要注意下面几点: 1、有出现“像”、“好像”这类的词语,不等于都是比喻句。 例如:这个人我好像在哪儿见过。 这句话中虽然有“好像”一词,但它没有构成比喻的基本条件——本体和喻体,因而不是比喻句。 2、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根本不同的东西。像“他长得真像他的爸爸。”句中的“他”与“他爸爸”都是人(性质相同),不是根本不同的东西,不能作为本体的喻体,因此也不是比喻句。 一、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比喻。 2、老师是,我们是。 3、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 4、美丽的彩虹出来了,像。 5、老师像一样关怀我们成长。 6、长城蜿蜒盘旋,好像。 7、鲜红的太阳像,慢慢地从东方升起。 8、沉甸甸的稻穗像,真惹人喜爱。 9、桂林的山山水水构成了。 10、我们的生活像。 二、把下面的句子写成比喻句。 1、经霜的柿子红红的。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修辞手法专项练习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修辞手法专项练习 1. 按要求转换句式。 ⑴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改为陈述句) 2. 判断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______ (2)大瀑布如今在群山之中无奈地垂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______ (3)八月桂花,十里飘香。______ (4)地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______ (5)如果人们不加节制地开采和毁坏地球上的资源,将来怎能不给人类带来灾难?______ 3. 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1)下列汉字按音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2)下列汉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5)判断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正确的一组是() ①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②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③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④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4. 判断下列句子属于哪种问句,填字母。 A.疑问句B.设问句C.反问句 ①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______ ②这缸不正好用来养小鱼小虾吗?______ ③这是不是很有趣?______ 5. 造句。 ①用一个拟人句写太阳升起。 ______ ②用一个比喻句写老师育人的辛勤。 ______ ③用关联词语造句。 一旦……就……:______ 尽管……却……:______ 6. 选出以下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

A .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B .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青山绿水画。 C .地中海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D .燕子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7. 按要求写句子。 (1)妹妹一定知道爸爸在哪儿。(改为反问句) (2)年轻人说:“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改为转述句) (3)我怀着愉快的心情和轻快的脚步登上了傣家竹楼。(修改病句) (4)许多河流暗藏风险。我们不要去危险水域玩耍。(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5)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补写语句。 玉米咧开嘴巴在乐,高粱______。 8. “满树的大柿子,个个似小灯笼,真是红得耀眼。”是比拟句。 9. “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1)布局和前三殿基本一样,但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彩画图案也有明显的变化。______ (2)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______ (3)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______ 10. 把下列句子改为拟人句。 ①牵牛花在凌晨四点就开了。 ②雨停了,太阳出来了。 ③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 ④溪水哗哗地向前流去。 11. 判断题。 (1)因为“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所以我们黔东南的春节和北京一样,都贴春联。 (2)古诗词中,诗又叫长短句,清代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就属于长短句。(3)宋江、林冲都是名著《水浒传》中的人物,这本名著中的人物还有武松、周瑜等。 (4)我国的“扫黑除恶”专项整治工作的目的是肃清社会风气,王强等四个男同学在校内经常以威胁的方式收低年级小朋友的保护费,但从没动手打过他们,这不属于校园暴力。 (5)“纪念碑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上。”这个句子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12. 读句子,判是否比喻句。 (1)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2)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 (3)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

六年级下册语文修辞手法专训

六年级下册语文修辞手法专训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下列句子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填字母,21分) A.比喻B.拟人C.排比D.反问 E.夸张F.对偶G.设问 1.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 ) 2.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 ) 3.他是那么平凡,那么朴素,那么纯真,那么谦虚。 ( ) 4.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 ( ) 5.他家的房子可小了,只有豆腐干那么大。 ( ) 6.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 ( ) 7.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 ) 二·写出下面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21分) 1.早听说此地的蚊子十分聪明,果不其然,它竟会预先来看好我的房间号码。 ( ) 2.但钱在孤岛上又有什么用呢? ( ) 3.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 ) 4.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 ) 5.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 6.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 )

7.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 ( ) 三·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里。(10分) 1.下列句子不是拟人句的一项是( ) A.那蜜蜂满野嘤嘤嗡嗡,忙得忘记了早晚。 B.杧果树开的是星星点点的白花。 C.大象面对着她,行了一个屈膝礼,给那位受惊的女士道歉。 D.绿油油的小草被风吹弯了腰。 2.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天上的云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 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C.如同清风朗月不用一文钱一样,老阳儿也不用花一分钱,对所有人都大方且一视同仁。 D.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四·按要求写句子。(20分) 1.医院里很安静。(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窗外,风吹梧桐,飒飒作响。(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棵榕树可以遮风挡雨。(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试题库2

现代汉语题库(修辞·试题) 一、填空题 1.汉语修辞学是一门__________________的语言学分科。 2.______年,______先生的《__________________》的出版,标志着现代中国修辞学的诞生。 3.修辞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辞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修辞活动要求十分适合语境,不但要适合______,还要适合______。 6.学习修辞,能够____________,还能够____________。 7.学习修辞,一要____________,二要____________。 8.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既有______又有______。 9.词语修辞就是指______的过程。 10.词语修辞一般从__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入手。二者______,______。 11.______是选用词语的基本要求,在这个基础上,用词还要求______、______、______等。 12.词语有没有表现力,全看它与具体的上下文是否______。 13.词语的色彩,一般是指词的______和______。 14.词类话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现代汉语中,平声包括______、______,其音色特点是______,仄声包括______和______,其音色特点是______。 16.韵文中,为了易于上口,把韵母或韵尾相同或相近的字放在某些句子的末尾,这就叫______。这结韵母或韵尾相同或相近的字叫______或______。 17.押韵的方式是多样的,有隔行押的______,有两句一换的______,还有行行押的______等形式。 18.现代汉语中的双声词______、______、______等在语言上都很富有表现力。 19.修辞上把意思相同或基本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句式叫做______。 20.把结构不同,长短不齐的句子交错运用叫做____________。 21.整句是语言的加工形式,对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类型的句子,多为整句。 22.一般说来,肯定句语气比较______、______,否定句语气比较______、______。 23.双重否定句常见的格式有______、______等。 24.由于修辞的需要,______的句子叫变式句。单句中______、______、______等的句子都是变式句。 25.口语句式的修辞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书面语句式的修辞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 26.句式修辞主要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修辞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比喻的基本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用“像”作喻词的是______,用“是”作喻词的是______,这两种比喻都由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部分构成。 29.只出现喻体的比喻叫______,例如:______。 30.喻体在前、本体在后的比喻叫______,例如______。 31.“希望的种子在她的心田中悄悄地生根、发芽了。”中所用的比喻辞格具体属于______喻。 32.比拟包括______和______两种类型,其中后者又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两个小类。 33.借代的基础是人或事物间的______性,其特点是隐去______,只出现______。 34.从内容上夸张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种,从形式上夸张可以分为______、______两种。

修辞手法练习题及答案汇编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练习题 1.根据语境,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4分) 一枚古老而美丽的月亮,沉淀在江河的激流与浩瀚里,____________ __ ,沉淀在稻谷的光泽与禾香里;也沉淀在文化的博大与风韵里,______________ _ ,沉淀在宋词的悠扬与浪漫里。在任何一个地方掬起一捧水,都会有一个月亮。 2..以下是某中学成人仪式上的一段主持词。仿照已给出的句子,在空缺处补写相应的语句。要求:句式一致,字数相等,语意相关。(4分) 主持人A:悠悠岁月,是父母给予了我们这一次人生的见证。 主持人B:① 主持人A:十八岁是一道亮丽无比的彩虹,升起在生命的雨后晴空中;可彩虹的光艳还需要温暖的太阳热情地普照。 主持人B:② 3.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父亲节,请以“父爱”为话题仿照下面的句子写两句话。(4分) 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 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也依然纯洁明净。 4.仿照下面的示例,再写两组句子,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5分) 人生就如茶叶一般,只有经过了沸水的冲泡,才能展现出它生命的本色。 5.下列各句中,未使用“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 A. 这山峡,天晴的时候,也成天不见太阳,顺着弯曲的运输便道走去,随便什么时候仰面看,只能看见巴掌大的一块天。 B.“热的包子咧!刚出屉的……”十一二岁的小伙计,歪了嘴在路旁的店门前叫喊。他旁边的破旧桌子上,就有二三十个馒头包子,毫无热气,冷冷地坐着。 C. 红军十五天五战五捷,痛快淋漓地打破了敌人的第二次“围剿”。为此,毛主席写了光辉诗句:“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 D.“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这滴泪,凄切、深挚,千年之后,于每一个朗月高悬的无眠之夜,在相思悲愁者的眉间、心上静静流淌。 6.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4分) A.为何古人认为丹顶鹤只栖息在高洁之地?因为在他们心目中鹤是高贵的。 B.在这一刹那,在这充满神奇的寂静之中,谁能说这片刻就不是永恒? C.难道没有人听到过秋天豆荚迸裂的声音吗?那是世上最美好的声音。

语文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大全

语文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大全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分为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又名激问、反诘、诘问)、引用、反语、对比、反复、双关、联想、顶真、通感、互文、回环、移情、呼告等。 修辞手法的作用: (1)比喻:打比方。例如:月亮像镰刀。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深刻鲜明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2)拟人:把事物当人来写。例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作用:把花草虫鱼鸟兽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作人来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将物赋予了生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物的特征,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3)排比:三句或者三句以上相同的句式排在一起。例如:作用:增强语言气势,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4)夸张:把事物夸大或缩小。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作用: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给人启示,加强渲染力,引发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5)反问:只问不答,答案就在句中。例如: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作用:表达的意思更坚定,达到强化语气,强化感情的作用。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6)设问:自问自答。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作用:提醒人们思考,加强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7)对偶:结构相同,字数相同。例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 (8)对比: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例如: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有的人或者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者。 作用:能使语言色彩鲜明,感受强烈,能够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9)反复:同一语词多次出现。例如: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作用:增强语气或语势,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充满语言美。(10)借代: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说出来,而是用跟他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代替它。例如: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作用:可引人联想,使语句形象突出、特点鲜明、文笔精炼、具体生动的效果。 1.冰心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修辞手法专项练习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修辞手法专项练习 1. 下面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1)火车怎么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______ (2)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______ (3)要做旗舰去长风破浪,要做火箭去推动飞船,要像利剑把贫穷斩断,要用爱心把世界相连。______ (4)从碧波环抱的宝岛走来,我是海风中的一只乳燕。______ 2. 说说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填在后面的横线上 ①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______ ②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______ ③风火山,这座万年冰山露出了狰狞的面目,给筑路大军来了一个下马威!______ ④生活在戈壁中的白杨树,难道没有给我们有益的启迪吗?______ ⑤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______ 3. 写出下面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并仿造句子 (1)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______ 我打开书包,______ (2)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______ 啊,书,______ 4. 判断下面句子是否比喻句。 (1)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2)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3)二月春风似剪刀。 (4)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 5. 按要求写句子。 (1)老师对我说:“这些年来,我也对不少学生说过相同的话。"(改为转述句) (2)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改为陈述句) (3)我把一只黄蜂放进蜘蛛的蛛网中。(改为"被”字句) (4)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仿写拟人句)6. 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写一个表现父爱的句子,用上“凝聚”这个词语。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修辞手法练习题(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修辞手法练习题 班别: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一、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2.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3.鲁迅先生有两句话:“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自己写照,也是他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 4.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 5.十几天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 6.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7.山风梳理着他蓬乱的头发。() 8.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9.是谁创造了人类的文明?是劳动人民。() 10.你快乐它就是快乐的一天,你无聊它就是无聊的一天,你匆忙它就是匆忙的一天。() 11.敬爱的周总理啊!难忘您那爽朗的笑声,难忘您那雄健的身影,难忘您那光明磊落的胸怀,难忘您那鞠躬尽瘁的一生。() 12.蓝色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的红绸子,映在小镇的江河上,像开了一朵一朵鸡冠花。() 二、单项选择题 1、选出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依次正确判断的一项是()。 ①.风带着雨星,像在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 ②.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③.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④.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 A、比喻拟人排比对偶 B、拟人比喻对偶排比 C、拟人比喻夸张排比 D、比喻拟人比喻反复

2、与“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一句所用修辞方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长虹飞架之处,昔日的交通梗塞长蛇阵不见了。 B、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C、我好像又回到了梦牵魂绕的故乡。 D、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3、下列成语用了同一种修辞手法的是()。 A.穷途末路炮火连天伶牙俐齿口是心非 B.一日三秋怒发冲冠一发千钧肝肠寸断 C.草木皆兵何乐不为如梦初醒色厉内荏 D.如虎添翼口若悬河旁若无人呆若木鸡 4、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上最恰当的两个语句是()。 风原是看不见的,又无所不在的。江南的春风抚摸大地,___________;体贴万物,___________。这才草长,花开,莺飞------ A、像柳丝的飘忽像细雨的滋润 B、像细雨的滋润像柳丝的飘忽 C、像飘忽的柳丝像滋润的细雨 D、像滋润的细雨像飘忽的柳丝 5.选出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手法的判断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正确的一项()。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拟人。突出了春花的鲜艳美丽。) B、我觉得我简直诧异得要爆炸了,这样残酷无情的污蔑!(《竞选州长》)(夸张。强调了“我”遭到诬陷后气愤的程度。) C、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周总理,你在哪里》)(排比。热情地歌颂了周总理的高风亮节。) D、语言,也就是说话,好像是极其稀松平常的事儿。(《人类的语言》)(比喻。生动地说明了“语言”没什么了不起。) 6、下列四个选项能在语义上与“天边偶尔漂浮着淡淡的白云”构成最贴切的比喻句是()。 A、犹如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