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单元 盐 化肥》单元测(含解析) 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单元 盐 化肥》单元测(含解析) 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单元 盐 化肥》单元测(含解析) 新人教版

《第11单元盐化肥》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物质中的分类正确的是()

A.氧化物:H2O、NO2、Fe3O4B.碱:Ca(OH)2、Ba(OH)2、Na2CO3

C.酸:CH3COOH、CH4、H2SO4D.盐:NH4NO3、MgCl2、CuO

2.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B.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3.蒸馒头时,在发酵面团中加入某种物质,既能除去面团中的酸又能使馒头松软,该物质是()A.碳酸氢钠 B.生石灰C.氢氧化钠 D.氯化钠

4.下列选项中物质的俗名、化学式、类别、用途完全对应的是()

A.纯碱 Na2CO3碱制玻璃

B.生石灰 CaO 氧化物补钙剂

C.食盐 NaCl 盐除铁锈

D.火碱 NaOH 碱洗涤剂

5.将O2、C、CO、CuO、Na2CO3、稀硫酸六种物质两两混合,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A.4个B.5个C.6个D.7个

6.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加入到足量的水中,最终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NaOH NaCl KNO3MgCl2

B.NaOH Na2CO3 NaCl H2SO4

C.NaCl Na2SO4 AgNO3 HNO3

D.FeSO4 NaNO3 KCl HCl

7.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8.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给液体加热

B.

测溶液的pH

C.

稀释浓硫酸

D.

蒸发食盐水

9.下列有关物质的提纯、除杂和鉴别所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A.A B.B C.C D.D

10.下列离子组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中都能大量共存的是()

A.Ca2+、Cu2+、NO3﹣、Cl﹣B.Na+、Mg2+、SO42﹣、Cl﹣、

C.Na+、K+、CO32﹣、SO42﹣D.Na+、Ba2+、Cl﹣、NO3﹣

11.下列各组转化中,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12.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的一种趋势,其说法正确的是()

①表示在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

②用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

③向一定量的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④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的PH变化

A.上述图象只有2个正确 B.上述图象只有3个正确

C.上述图象全部正确 D.上述图象全部错误

13.要将KCl、MgCl2和BaSO4的固体混合物逐一分离开来,加入的试剂及顺序正确的是()A.水、AgNO3溶液、稀硝酸B.水、NaOH溶液、稀盐酸

C.水、KOH溶液、稀盐酸D.水、KOH溶液、稀硫酸

二、填空题

14.结合如图所示的四瓶溶液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③号瓶溶液中溶质的俗名

(2)农业上可以用中的溶液来选种(填序号)

(3)熔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4)①、②、③三种溶液pH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

15.请同学们搭乘“化学地铁”一起畅游物质世界吧!如图所示,列车上的物质可与各站的对应物质发生一步进行的反应,方可驶向下一站.“2﹣5号站”各站的对应物质属于不同类别的纯净物.(1)若列车上的物质为“碳酸钠溶液”.

①列车途经“1号站”时,若指示剂为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色.

②列车途经“2号站”时,若氧化物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NaHCO3)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列车途经“3号站”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写一个).

(2)“碳酸钠溶液”列车抵达“4号站”时,将列车上的物质更换为“稀盐酸”后出发.

①与“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都能反应的“4号站”的对应物质为(填一种).②“稀盐酸”列车途经“5号站”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写一个).

③“稀盐酸”列车途经“1、2、3号站”时,原“碳酸钠溶液”列车途经某站的对应物质必须更换为

(写一种物质),“稀盐酸”列车方能走完.

16.走进“化学村”.“化学村”的布局如图:

(1)认识“居民”.①10户“居民”中,俗称熟石灰的是,属于氧化物的

有.

②“居民”CO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盐酸有5户相邻的“居民”:Fe2O3、CO、Na2CO3、NaOH、CaCO3,其中不能与它发生反应的是(2)认识“村中的路”,只有相邻且能相互反应的“居民”间才是通路,例如,图中涂成黑色实线的是一条从“Fe2O3家”,到达出入口的路,请你在图中涂出一条从“CO2家”到达任意出入口的路.17.如图中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已知B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金属,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表示有某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学习中常见的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物质的化学式,E物质的一种用途;

(2)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D→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①②③④⑤五个化学反应中基本反应类型相同的是(填序号).

三、实验与探究题

18.通过晾晒海水或者煮盐井水、盐湖水等,可以蒸发除去水分,得到粗盐.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工业上以粗盐为原料制取精盐,其生产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操作a、b、c中均含同一种操作,其名称是.

(2)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将足量稀盐酸加入溶液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任写一个).

(3)在蒸发操作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4)如果称量Ⅰ中称得粗盐的质量为5g,称量Ⅱ中称得精盐的质量为5.1g,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精盐的产率一定为98.04% B.精盐的产率一定为102%

C.蒸发操作中可能有水分没有蒸干 D.溶解操作中可能有粗盐没有溶解

E.除杂过程中有NaCl生成.

19.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稀盐酸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一所示的三个实验.

(1)A试管中的反应现象是.

(2)C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B、C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如图二所示),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同学们将烧杯内的物质进行过滤,对所得滤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

甲同学猜想:有NaCl

乙同学猜想:有NaCl、CaCl2

丙同学猜想:有NaCl、CaCl2、HCl

你的猜想:有.

【交流讨论】

你认为同学的猜想一定不正确,理由是.

【设计实验】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反思与总结】判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除要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四、计算题

20.取硫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15g,加入180g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100g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271.7滤液(不考虑实验过程中质量的损失).计算:

(1)该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陕西省咸阳市2016年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第11单元盐+化肥》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物质中的分类正确的是()

A.氧化物:H2O、NO2、Fe3O4B.碱:Ca(OH)2、Ba(OH)2、Na2CO3

C.酸:CH3COOH、CH4、H2SO4D.盐:NH4NO3、MgCl2、CuO

【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分类.

【分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据此分析.

【解答】解:A、H2O、NO2、Fe3O4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氧化物,故正确;

B、Na2CO3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错误;

C、CH4属于有机物,不属于酸,故错误;

D、CuO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盐的概念,解答时要分析各种物质的组成,然后再根据酸、碱、盐、氧化物概念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B.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物质的分类;常见的酸酸的通性.

【分析】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B、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原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可能采用的是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

D、根据酸能与活泼金属、碳酸盐等反应生成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Na2CO3,故选项推理错误.

B、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原溶液若是饱和溶液,若采用的是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则所得溶液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减小,但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推理错误.

C、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呈碱性,故选项推理正确.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也可能是活泼金属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碱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溶液结晶的方法、氧化物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蒸馒头时,在发酵面团中加入某种物质,既能除去面团中的酸又能使馒头松软,该物质是()A.碳酸氢钠 B.生石灰C.氢氧化钠 D.氯化钠

【考点】常用盐的用途.

【专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

【分析】根据物质的用途进行分析,碳酸氢钠能与面团发酵产生的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馒头松软,又能除去酸.

【解答】解:A、碳酸氢钠能与面团发酵产生的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馒头松软,又能除去酸,故正确;

B、生石灰具有腐蚀性,不能用于食品工业,故错误;

C、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于食品工业,故错误;

D、氯化钠不能与面团发酵产生的酸反应,故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

4.下列选项中物质的俗名、化学式、类别、用途完全对应的是()

A.纯碱 Na2CO3碱制玻璃

B.生石灰 CaO 氧化物补钙剂

C.食盐 NaCl 盐除铁锈

D.火碱 NaOH 碱洗涤剂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所属类别、用途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其化学式为Na2CO3,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错误.

B、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aO,是由钙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的氢氧化钙具有腐蚀性,不能用作补钙剂;故选项错误.

C、氯化钠的俗称是食盐,其化学式为NaCl,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食盐不与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反应,不能用于除铁锈,故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其化学为NaOH,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可用于制洗涤剂,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所属类别、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将O2、C、CO、CuO、Na2CO3、稀硫酸六种物质两两混合,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A.4个B.5个C.6个D.7个

【考点】盐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专题】元素与化合物;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的盐化学肥料.

【分析】根据O2、C、CO、CuO、Na2CO3、稀硫酸六种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碳、一氧化碳均具有还原性,均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氧化铜属于金属氧化物,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

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故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6个.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盐、酸、一氧化碳、碳、氧气的化学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加入到足量的水中,最终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NaOH NaCl KNO3MgCl2

B.NaOH Na2CO3 NaCl H2SO4

C.NaCl Na2SO4 AgNO3 HNO3

D.FeSO4 NaNO3 KCl HCl

【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分析】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能结合成沉淀的则不能得到透明的溶液;本题还要注意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

【解答】解:物质加到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说明彼此之间不能生成沉淀,且不存在有色离子.

A、NaOH和MgCl2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得不到无色透明溶液,故选项错误.

B、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的是硫酸钠,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故选项正确.

C、NaCl 和AgNO3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不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故选项错误.

D、FeSO4溶于水呈浅绿色,不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对于能否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要注意彼此之间不能生成沉淀,还要注意特定离子的颜色.

7.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酸的化学性质.

【专题】实验设计题.

【分析】A、根据活泼金属、碳酸盐都会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进行分析;

B、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活泼金属能把不活泼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解答;

C、根据酸性溶液、碱性溶液都不能是酚酞变色进行分析;

D、根据合金的硬度比组成的纯金属的硬度大进行分析.

【解答】解:A、活泼金属如锌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固体不一定是碳酸盐,故A错误;

B、金属活动性顺序,活泼金属能把不活泼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将铝丝、铁丝分别伸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丝、铁丝上均有固体附着,说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铝铁都大于铜,但铝和铁无法确定活泼性,故B错误;

C、酸性溶液、碱性溶液都不能是酚酞变色,所以向某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不能说明该溶液是酸性溶液,故C错误;

D、合金的硬度比组成的纯金属的硬度大,所以用黄铜片在铜片上刻画,铜片上有划痕,可以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大,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明确,综合性强,平时学习时一定注意掌握物质的性质一定要全面系统.8.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给液体加热

B.

测溶液的pH

C.

稀释浓硫酸

D.

蒸发食盐水

【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蒸发与蒸馏操作;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专题】实验操作型;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

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9.下列有关物质的提纯、除杂和鉴别所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A.A B.B C.C D.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鉴别;碳的化学性质.

【专题】实验设计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分析】A、硫酸钠与适量的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

B、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C、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D、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解答】解:A、硫酸钠与适量的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且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故选项所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

B、碳粉在足量的空气中灼烧生成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

C、HCl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再通入浓硫酸进行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

D、NH4NO3固体和NaOH固体溶于水,分别吸热、放热,可以鉴别,故选项所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0.下列离子组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中都能大量共存的是()

A.Ca2+、Cu2+、NO3﹣、Cl﹣B.Na+、Mg2+、SO42﹣、Cl﹣、

C.Na+、K+、CO32﹣、SO42﹣D.Na+、Ba2+、Cl﹣、NO3﹣

【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分析】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分别含有大量的H+、OH﹣.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知,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水、气体、沉淀,则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解答】解: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分别含有大量的H+、OH﹣.

A、Cu2+和碱性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能能结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B、Mg2+和碱性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能能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CO32﹣与酸性溶液中的氢离子能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四种离子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水,能在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还要注意是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共存.

11.下列各组转化中,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

【专题】物质的制备;性质决定用途.

【分析】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可知:①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氢气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水,而铁不能生成硫酸;②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碳与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③氯化铜和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铜和氯化钠,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铜和水;硫酸铜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进行分析.

【解答】解:①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氢气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水,而铁不能生成硫酸,故错误;

②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碳与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正确;

③氯化铜和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铜和氯化钠,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铜和水;硫酸铜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故正确.

故选:B.

【点评】此类题属于实验题中的物质的制备和转化,需要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还要掌握相互之间的反应规律和反应的条件,并注意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判断物质的组成,各有什么注意事项,要把握好,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实验题中.

12.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的一种趋势,其说法正确的是()

①表示在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

②用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

③向一定量的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④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的PH变化

A.上述图象只有2个正确 B.上述图象只有3个正确

C.上述图象全部正确 D.上述图象全部错误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碱溶液的稀释;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

【分析】①金属越活泼,和稀硫酸反应的速率越快.

②根据氯酸钾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解答;

③根据氢氧化钠会先与硫酸反应,硫酸铜再与硫酸反应进行分析;

④根据稀释碱溶液,pH值只会无限的接近7,但是不会小于7进行分析;

【解答】解:①向足量且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金属锌和铁时,因为锌比铁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化学方程式相似,所以当加入的质量相等时,自始至终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多.故正确;

②氯酸钾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固体质量减少,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变大,反应停止,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不变,故正确;

③氢氧化钠会先与硫酸反应,开始溶液质量增加,后硫酸铜再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溶液质量减少,反应完毕,向一定量的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溶液质量不断增加,故正确;

④稀释碱溶液,pH值只会无限的接近7,但是不会小于7,故错误;

答案:B

【点评】化学实验现象是化学实验最突出、最鲜明的部分,也是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依据,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相互之间的反应关系,并有助于提高观察、实验能力.

13.要将KCl、MgCl2和BaSO4的固体混合物逐一分离开来,加入的试剂及顺序正确的是()A.水、AgNO3溶液、稀硝酸B.水、NaOH溶液、稀盐酸

C.水、KOH溶液、稀盐酸D.水、KOH溶液、稀硫酸

【考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分析】根据BaSO4难溶于水,氯化钠、氯化镁易溶于水,氯化镁能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和氯化钾,氢氧化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BaSO4难溶于水,KCl、MgCl2易溶于水,可加水溶解,再进行过滤,分离出BaSO4;但KCl、MgCl2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不能分离出KCl、MgCl2,故选项错误.

B、BaSO4难溶于水,KCl、MgCl2易溶于水,可加水溶解,再进行过滤,分离出BaSO4;然后滴加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镁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和氯化钠,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故选项错误.

C、BaSO4难溶于水,KCl、MgCl2易溶于水,可加水溶解,再进行过滤,分离出BaSO4;然后滴加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镁能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和氯化钾,再进行过滤,分离出氯化钾溶液和氢氧化镁沉淀;最后向氢氧化镁沉淀中滴加稀盐酸,氢氧化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能将固体混合物逐一分离,故选项正确.

D、BaSO4难溶于水,KCl、MgCl2易溶于水,可加水溶解,再进行过滤,分离出BaSO4;然后滴加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镁能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和氯化钾,再进行过滤,分离出氯化钾溶液和氢氧化镁沉淀;最后向氢氧化镁沉淀中滴加稀硫酸,氢氧化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镁,不能分离出氯化镁,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的分离,熟练掌握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解题时要注意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二、填空题

14.结合如图所示的四瓶溶液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③号瓶溶液中溶质的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

(2)农业上可以用②中的溶液来选种(填序号)

(3)熔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NaHCO3(填化学式)

(4)①、②、③三种溶液pH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③②①(填序号)

【考点】常用盐的用途;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专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

【分析】(1)根据氢氧化钠的俗称进行分析;

(2)根据盐溶液的密度比水大来考虑选种;

(3)根据碳酸氢钠的用途进行分析;

(4)根据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

【解答】解:(1)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农业上可以用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3)熔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

(4)①、②、③三种溶液的pH值分别是盐酸<7,氯化钠溶液=7,氢氧化钠溶液>7,所以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③②①.

故答案为:(1)火碱、烧碱、苛性钠;(2)②;(3)NaHCO3;(4)③②①.

【点评】本题考查了酸碱盐的性质和用途,属于基础知识,难度比较小.

15.请同学们搭乘“化学地铁”一起畅游物质世界吧!如图所示,列车上的物质可与各站的对应物质发生一步进行的反应,方可驶向下一站.“2﹣5号站”各站的对应物质属于不同类别的纯净物.(1)若列车上的物质为“碳酸钠溶液”.

①列车途经“1号站”时,若指示剂为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色.

②列车途经“2号站”时,若氧化物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NaHCO3)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2O+CO2=2NaHCO3.

③列车途经“3号站”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写一个).(2)“碳酸钠溶液”列车抵达“4号站”时,将列车上的物质更换为“稀盐酸”后出发.

①与“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都能反应的“4号站”的对应物质为AgNO3(填一种).②“稀盐酸”列车途经“5号站”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写一个).

③“稀盐酸”列车途经“1、2、3号站”时,原“碳酸钠溶液”列车途经某站的对应物质必须更换为

CuO (写一种物质),“稀盐酸”列车方能走完.

【考点】盐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的盐化学肥料.

【分析】(1)①根据紫色石蕊在碱性溶液中显蓝色进行分析;

②根据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反应会生成碳酸氢钠进行分析;

③根据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进行分析;

(2)①根据能与盐酸反应的盐有碳酸盐、硝酸银,能与碳酸钠反应盐有钙盐、钡盐、硝酸银进行分析;

②根据“2﹣5号站”各站的对应物质属于不同类别的纯净物,所以5号站可以是活泼金属,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进行分析;

③根据盐酸会与酸碱指示剂反应、金属氧化物、碱反应进行分析.

【解答】解:(1)①紫色石蕊在碱性溶液中显蓝色,所以指示剂为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色;

②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反应会生成碳酸氢钠,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2O+CO2=2NaHCO3;

③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

=CaCO3↓+2NaOH;

2

(2)①能与盐酸反应的盐有碳酸盐、硝酸银,能与碳酸钠反应盐有钙盐、钡盐、硝酸银,所以与“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都能反应的“4号站”的对应物质为AgNO3;

②“2﹣5号站”各站的对应物质属于不同类别的纯净物,所以5号站可以是活泼金属,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③盐酸会与酸碱指示剂反应、金属氧化物、碱反应,所以原“碳酸钠溶液”列车途经某站的对应物质必须更换为CuO.

故答案为:(1)①蓝色;

②Na2CO3+H2O+CO2=2NaHCO3;

③Na2CO3+Ca(OH)2=CaCO3↓+2NaOH;

(2)①AgNO3;

②Fe+2HCl=FeCl2+H2↑;

③Cu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盐的化学性质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难度不大,注意在平时加强记忆即可完成.

16.走进“化学村”.“化学村”的布局如图: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了解常见合金的成分性能和用途。 2、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认识事物的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认知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情景设置,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 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认识事物的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认知方法。 从生活中的金属制品,感受其丰富多彩的形状、颜色美。 教学重点 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结论的程序实行探究式讨论教学。 仪器、药品 铁片、铜片、铝片、干电池、小灯泡、导线、酒精灯、火柴、砂纸、黄铜、铜,与钛有关的资料和新型的合金的资料。

【板书设计】 第八单元课题1 金属材料 一、物理性质 1、共性:常温下大部分为固体(汞是液体),有金属光泽,大多为电和热的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教高。 2、特性: 二、性质决定用途 三、合金 1、常见合金──生铁和钢。 2、常见合金的主要成份、性能和用途。 课后反思: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2017年新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重要知识点

2017年新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重要知识点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考点1 金属材料(2页)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纯金属属于金属材料,但金属材料不一定是纯金 属,也可能是合金。 2.金属制品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铁、铜、铝及其合金是人类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考点2 金属的物理性质(2页-3页) 1.共性:★在常温下除汞为液体,其余金属均为固体。都具有金属光泽,都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2.差异性: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汞却是液体;不同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差异较大; 考点3★金属之最(4页) 1.银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最好; 2.锇的密度最大; 3.锂的密度最小; 4.钨的熔点最高; 5.汞的熔点最低; 6.铬的硬度最大。 7.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8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9.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 考点4 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用途之间的关系(4页) 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而物质的用途又反映出物质的性质。 2.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紧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考点5 合金(4页-5页) 1.合金:★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和非金属,形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注意:(1)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的混合物。 (2)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使合金更容易适于不同的用途。 (3)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为合金。 (4)金属在熔合了其它金属和非金属后,不仅组成上发生了变化,其内部组成结构也发生了改变,从而引起性质的变化。 2.合金的形成条件:其中任一金属的熔点不能高于另一金属的沸点(当两种金属形成合金时)。 3.合金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性质比较。 (1)铁合金:主要包括生铁和钢,它们的区别是含碳量不同, ★生铁含碳量2%-4.3%, ★钢的含碳量为0.03%—2%。钢比生铁具有更多的优良性能,易于加工,用途更为广泛。(2)铝合金:铝中加入镁、铜、锌等金属形成合金。广泛应用于制造飞机、舰艇和载重汽车等,可增加它们的载重量以及提高运行速度,并具有抗海水腐蚀、避磁性等特点。 (3)铜合金:黄铜:铜、锌的合金;青铜:铜、锡的合金;白铜:铜、镍的合金。 (4)★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 性质:优异的耐腐蚀性,对海水、空气和若干腐蚀介质都稳定,可塑性好,强度大,有密度小,又称亲生物金属。 用途:喷气式发动机、飞机机身、人造卫星外壳、火箭壳体、医学补形、造纸、人造骨、海水淡化设备、海轮、舰艇的外壳等。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全册知识点大全(精华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全册知识点大全(精华版)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1.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1)物理性质:①大多数的金属呈__银白_色,(但是铜呈_黄_色,金呈_金_色);②常温下为_固体(但是汞为_液体_体);③具有良好的_导电_性、_导热_性和_延展_性。 (2)用途: 决定金属用途的因素有:是否经济、是否有害、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是否污染环境和是否便于废物回收 2. 合金:(1)概念: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__金属_和_非金属__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例如:生铁和钢是含__碳量_不同的铁的两种合金,其中生铁的含碳量约为_2%~4.3%,钢的含碳量为_0.03%~2%_。(2)合金的性质与金属相比具有的优点是硬度大、耐腐蚀性好、熔点低。 1、通过观察上面的表格,你对金属的物理性质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一般情况下,金属的密度比较大、熔点比较高、硬度比较大 2、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答:铅的硬度小,而铁的硬度大 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钨的熔点高,锡的熔点低;如果用锡,则锡丝易烧断。 4.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 铬硬度大, 耐磨、美观,又防锈;金的价格高、硬度小如果镀金则会增加成本且不耐用。 5、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银的价格比铜高许多 6、考虑物质的用途时,首先要考虑物质的__性质___,还需要考虑那些因素? 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资源、废料是否易于回收、价格、对环境的影响 7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 8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 9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 10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 考点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 金属的化学性质(请完成化学方程式)

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全集

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全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九年级化学教学将继续在“课改”新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为抓手,立足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规范教学过程,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关注后进生的成长,完成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任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与技能并为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分析 九年级共两个教学班,其中九(3)班班学生学习习惯较好,成能力强些,而九(4)班大多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自觉性比较差,总体情况分析:学生分化十分严重,尖子生太少,中等生所占比例较大,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而其中的优等生大多对学习热情高,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和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等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总体来看,两极分化还是较严重,许多学生对此感到无从下手,不会进行知识的梳理,导致学生掉队,同时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还注重保护学生学习和积极性,并因材施教。 三、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的内容共五个单元,分别是: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介绍了金属和金属材料的有关内容;金属的化学性质及用途和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重点是铁、铝、铜和合金的重要性质、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含杂质物质在方程式中计算的问题。 第九单元《溶液》有三个课题,先从定性的角度初步认识溶液,然后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溶解性,接着再从定量的角度认识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重点是溶液、溶质、溶剂、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第十单元《酸和碱》的第一部分从生活和实验中常见的酸和碱出发,介绍了几种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及用途,并说明酸和碱各有相似性质的原因。第二部分介绍了酸和碱之间的反应(中和反应)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溶液的酸碱度等。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介绍了盐和化肥,并对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碳酸根离子的检验、分离提纯物质及化合物的分类等内容进行总结。重点是酸碱盐的反应规律和条件及过滤、蒸发等分离提纯物质的运用。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全集

课题: 第八单元课题1.金属材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属的物理特性及常见金属的特性和应用,能区分常见的金 属和非金属。 2.认识合金,了解合金与纯金属在组成和性能上的区别,知道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 途。 3.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材料。 过程和方法---1.学习收集、整理信息的方法。 2.学习设计对比实验的研究方法,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初 步形成“物质性质决定其性质,物质性质体现其用途”的观念。 2.培养学生全面、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合理使用金属材料的意识。 教学重点: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及影响金属材料用途的因素。 教学难点: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但不是唯一因素。 课型:新课 教法:练习;讲解;实验;归纳。 教具:电脑;铁、铝、铜片、保险丝、生铁、钢。 教学过程: [引入] 1.展示各种金属材料的图片。 2.提问:你对金属的了解还有哪些?为什么金属有这么广泛的用途呢? [归纳小结]师生共同小结。 [板书]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金属的物理通性 (1)具有金属光泽不透明。 (2)大多数金属在常温下是固体(汞常温下呈液态) (3)大多数金属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4)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5)大多数金属熔点较高。 [讲解] 金属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但也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 影响等到多种因素。 [讨论](1)为什么镰刀、菜刀、锤子等到用铁制面不用铅制?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3)为什么灯泡是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4)用来铸造金属硬币的材料应具有什么性质? [提问] 为什么目前金属只有90余种,由它们制得的合金却有几千种? [板书]二、合金 合金是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实验]实验8—1,比较合金和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光泽、颜色、硬度,填写教材中的实验表格。 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总结出合金比纯金属的硬度大、韧性强、熔点低的特性。学 生带着问题分组实验,观察黄铜片和铜片、焊锡和锡的光泽和颜色;将它们 互相刻划、比较硬度,比较 [阅读]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钛和钛合金等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 学生阅读课文第6页。

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全集

最新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名师精品教案 2017年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九年级化学教学将继续在“课改”新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为抓手,立足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规范教学过程,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同时,关注后进生的成长,完成九年级化学下册的教学任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与技能并为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分析 九年级共两个教学班,其中九(3)班班学生学习习惯较好,成能力强些,而九(4)班大多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自觉性比较差,总体情况分析:学生分化十分严重,尖子生太少,中等生所占比例较大,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而其中的优等生大多对学习热情高,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和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等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总体来看,两极分化还是较严重,许多学生对此感到无从下手,不会进行知识的梳理,导致学生掉队,同时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还注重保护学生学习和积极性,并因材施教。 三、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的内容共五个单元,分别是: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介绍了金属和金属材料的有关内容;金属的化学性质及用途和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重点是铁、铝、铜和合金的重要性质、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含杂质物质在方程式中计算的问题。 第九单元《溶液》有三个课题,先从定性的角度初步认识溶液,然后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溶解性,接着再从定量的角度认识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重点是溶液、溶质、溶剂、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第十单元《酸和碱》的第一部分从生活和实验中常见的酸和碱出发,介绍了几种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及用途,并说明酸和碱各有相似性质的原因。第二部分介绍了酸和碱之间的反应(中和反应)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溶液的酸碱度等。

2020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知识点总汇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考点一、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1.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1)物理性质:①大多数的金属呈__银白_色,(但是铜呈_黄_色,金呈_金_色);②常温下为_固体(但是汞为_液体_体);③具有良好的_导电_性、_导热_性和_延展_性。 决定金属用途的因素有:是否经济、是否有害、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是否污染环境和是否便于废物回收 2. 合金:(1)概念: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__金属_和_非金属__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例如:生铁和钢是含__碳量_不同的铁的两种合金,其中生铁的含碳量约为_2%~4.3%,钢的含碳量为_0.03%~2%_。 (2)合金的性质与金属相比具有的优点是硬度大、耐腐蚀性好、熔点低。 1、通过观察上面的表格,你对金属的物理性质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一般情况下,金属的密度比较大、熔点比较高、硬度比较大 2、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答:铅的硬度小,而铁的硬度大 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钨的熔点高,锡的熔点低;如果用锡,则锡丝易烧断。 4.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 铬硬度大, 耐磨、美观,又防锈;金的价格高、硬度小如果镀金则会增加成本且不耐用。 5、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银的价格比铜高许多 6、考虑物质的用途时,首先要考虑物质的__性质___,还需要考虑那些因素? 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资源、废料是否易于回收、价格、对环境的影响 7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 8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

2019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学设计全套

2019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学设计全套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教学 【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关于金属材料的学习,在认知领域的教学属于知道和了解水平,且学生已有关于金属和合金的不少生活常识,学习难度不大。为维护课标的严肃性,教学忌拔高知识难度,但在教学中,对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考虑加强一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深刻感知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合金的巨大使用价值。从方法和情感层面获得加强和熏陶,不失为一种教学创新。这样做对知识学习而言,可以变枯燥为生动;对过程与方法而言,可以获得实验探究、调查研究、归纳分析等训练;还可透过关于中国冶金发展史的学习对爱国情感的熏陶等等。同时,本课题教材联系学生生活常识较多。为扩大学习成果,在课前、课中及课后力求安排一些学生活动,以激发化学学习的持久兴趣及升华科学情结。因此,本课题的教学,以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发展学生认知能力为出发点及归宿而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同时还需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 3、认识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合金,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实验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重点探究导电、导热性等)。 2、通过讨论探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查阅合金的资料,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下列关于金属的物理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具有导热性 B.具有延展性 C.具有金属光泽 D.能溶于酸 2.常温下,____________是液体,____________是熔点最高的金属,通常用____________做电缆线。白炽灯泡用的灯丝是用_________制备的;日光灯则充入了低压_________蒸气,_________和_________可用作货币,古代用_________做镜子。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2006中考,2) “21金维他”中含有铁、钾、钙等多种成分,这里的铁、钾、钙是指( ) A.分子 B.原子 C.单质 D.元素 2.下列各物质不属于铁合金的是( ) A.白口铁 B.磁铁矿 C.锰钢 D.球磨铸铁 3.下列各说确的是( ) A.在铁板表面镀上一层锌称为白铁,白铁是铁锌合金 B.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C.高炉炼出来的是生铁,不是钢 D.从高炉排出的废气,可以直接放空 4.在已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金属元素约占____________;在冶金工业上,把____________等金属称为黑色金属,其他金属称为____________。 5.今有四种处于固态的物质:钠、硅、氖、氯化钠。问下列四项性质的叙述各适用于哪种物质? (1)熔点很低的非金属单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的良导体,熔点在100℃左右________________; (3)熔点很高的非金属单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非导体,但熔融后可以导电____________________。 6.铝的下列用途主要是根据它的哪些主要物理性质? (1)导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造飞机____________________。 (3)家用炊具____________________。 (4)包装用铝箔__________________。 7.结合金属的物理性质,试列举常见金属或金属用途: (1)金属光泽: (2)导电性: (3)导热性: (4)延展性: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金属练习题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章金属练习题 1、金属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利用金属的性质回答:①铝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远比铜大,但铝的利用却比铜晚得多,其主要原因是什么?②假黄金首饰通常是用黄铜(含Cu、Zn和Pb的合金)制成的,从外观和密度上很难区别其真伪。请你利用家中现有条件,鉴别一件黄金首饰的真假。简述你的操作方法、现象及结论。 2、用哪种合理方法可以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1)铁屑中混有氧化铁。(2)一氧化碳中混有二氧化碳。 3、把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别滴到等质量、颗粒大小相同的X、Y、Z三种较活泼金属中,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假如X、Y、Z都是+2价金属,则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3题6题 4、在自来水厂里,可以用硫酸铝[化学式为Al2(SO4)3]来进行水的净化。 (1)计算硫酸铝中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2)列式计算硫酸铝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5、完成符合下列事实的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1)铝丝在氧气中点燃发出耀眼白 光;(2)用铁屑除去工业废水中的有毒铜盐 [CuSO4] ;(3)如果血液中缺乏亚铁离子,就会造成缺铁性贫血,市售某种麦片中含有微量的极细小的还原铁粉,这些铁粉在人体胃液(主要成分HCl)作用下转化成亚铁盐。 6、如上图所示,弹簧秤下挂着一重物A,烧杯中盛有溶液B,试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若A为铁块,B为稀硫酸,则将A放入B中,过一会,弹簧秤的读数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2)若A为铁块,B为硫酸铜溶液,则将A放入B中,过一会,弹簧秤的读数将。 7、把下列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填在横线上. (1)配制的硫酸铜溶液在铁制容器中保存_________;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用量筒量取一定量浓盐酸,面对刻度线仰视读数;(3)取用过药品的药匙,没用纸擦拭; (4)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当看到黑色粉末全部变为红色固体时即停止通氢气 8、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测定Cu—Fe合金、Fe—Zn合金和Fe—Al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实验室只提供一瓶未标明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和必要的仪器。他们取其中一种合金的粉末5.6g与足量该硫酸充分反应,经测定,产生了气体ag。请你参与讨论:(1)当粉末为Fe—Al合金时,a> ;(2)当粉末为Cu—Fe合金时,a< ;(3)当>a> 时,粉末可能是。 9、小红的家庭化学实验室有如下物品:①试管、②导管与橡皮塞、③煤气和煤气炉、④托盘天平、⑤筷子、 ⑥铁钉、⑦铜丝、⑧食盐、⑨食醋、⑩石灰水、⑾、硫酸铜、⑿水。请你与小红一起完成如下实验:(1)若要探究牙膏中是否含有碳酸钙,需要用到的物品是(填序号) 。(2)若要探究铁钉锈蚀的条件,除上述物品外,还需要的物品是。(3)若要利用上述物品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

人教版化学教材九年级(下册)课后习题答案.pdf

第八章--金属和金属材料(人教版)课题1---金属材料 题号解析 1 密度小,具有抗腐蚀性。 2 铁:可用于做菜刀、镰刀、锤子等;利用了硬度大的性质。铜:可用于制电线、火锅等;利用了其导电性好,导热性好,熔点高的性质。金:可用于制作项链、戒指等饰品;利用了其具有较好的金属光泽的性质。点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3 需要有光泽好,抗腐蚀,硬度大的性质。提示: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抗腐蚀性能等也更好。 4 (1)外科手术刀:不锈钢,因为其抗腐蚀性好。(2)防盗门:锰钢,硬度大。(3)门锁:黄铜,因为强度高,可塑性好、易加工、耐腐蚀。(4)自行车支架:锰钢,因为其韧性好,硬度大。 5 该金属可能的用途有:制作机器零件、火箭、飞机、轮船、电线、电榄、化工和通讯设备等。 6 解:1 000 kg铁红中铁的质量=1 000 kg××100%=1 000 kgX xl00%=700 kg答:1 000 kg铁红中最多含铁的质量为700 kg。点拨:利用化学式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来求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

题号解析 1 常温下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因此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如果刷洗铝制品时,用钢刷、沙等来摩擦,就会破坏铝制品表面的致密氧化膜,使铝被腐蚀的速度加快。 2 配制波尔多液的硫酸铜溶于水可制成硫酸铜溶液,铁与硫酸铜在溶液中反应,使铁制品被腐蚀,硫酸铜变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04=FeS04+Cu,所以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波尔多液,也不能在配制时用铁棒搅拌。 3 ①C+O2CO2。(化合反应)或C+2CuO2Cu+CO2 (置换反应) ②CO2+C2CO (化合反应) ③3Fe+2O2Fe3O4 (化合反应)④Fe3O4+4CO3Fe+4CO2⑤Fe+H2SO4=FeSO4+H2↑(置换反应)或 Fe+CuSO4=FeSO4+Cu(置换反应)⑥Fe+2HCl=FeCl2+H2↑(置换反应)Fe+CuCl2=FeCl2+Cu(置换反应)点拨:本题主要熟练掌握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并会判断反应类型。 4 2Mg+O22MgO (化合反应) Mg+2HCl=MgCl2+H2↑(置换反应)2Cu+O22CuO (化合反应) 5 (1)不反应(2) Zn+CuSO4=ZnSO4+Cu(3)不反 应 (4)Al+3AgNO3=Al(NO3)3+3Ag点拨: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判断金属能否与化合物的溶液反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1)

课题1 金属材料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了解常见合金的成分性能和用途。 2.能力目标: 通过情景设置,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认识事物的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认知方法。 二,教学重点 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 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结论的程序实行探究式讨论教学。五,实验准备 药品:铁片、铜片、铝片、黄铜、铜 仪器:干电池、小灯泡、导线、酒精灯、火柴、砂纸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内容 1,【引入】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制品,得出:人类的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的结论。 2,【新授课】 人类使用金属材料的小知识 1.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材料—青铜(铜锡合金) 2.现在应用最多的金属—铁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世界上金属产量第二位—铝

一、金属材料 纯金属(90多种) 1、金属材料 合金(几千种) 2、金属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阅读P3相关内容,讨论】 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还需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对环境的影像等等。 3、金属之最: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 (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 (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 (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 (9)锂:密度最小的金属 4、金属分类: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有色金属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过渡】现在人们使用金属材料大多不是纯金属,而是合金。 二、合金 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演示实验8-1】 【讨论金属及其合金的熔点比较】 ★: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全上下册)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全上下册)及答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并简要说明判断的理由。 (1)铁生锈有新物质(Fe2O3)生成,为化学变化 (2)石蜡熔化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 (3)纸张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为化学变化(4)瓷碗破碎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 (5)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有新物质(Cu2(OH)2CO3)生成,为化学变化 (6)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7)下雪后天气晴暖,雪融化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8)在寒冷的冬天向窗玻璃上哈气,会出现一层水雾。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如何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举例说明。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是否新物质生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如:铁生锈、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物质燃烧、食物腐烂、酿酒、新陈代谢、工业制碱、浓硫酸脱水、石灰浆刷墙,墙面变硬、玩火自焚、烈火焚烧若等闲、用酸除铁锈、烽火戏诸侯、动植物呼吸、中毒和解毒等 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哪些是指物理性质,哪些是指化学性质?为什么? (1)酒精能燃烧。化学变化中表现的性质(燃烧为化学变化),所以为化学性质 (2)酒精能挥发物理变化中表现的性质(挥发为物理变化),所以为物理性质 (3)水变成水蒸气物理变化中表现的性质(变为水蒸气为物理变化),所以为物理性质 (4)以粮食为原料能酿酒化学变化中表现的性质(酿酒为化学变化),所以为化学性质 (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为化学性质 (6)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不发生化学变化即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为物理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综合测试题

第八~十二单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 S-32Cl-35.5Ca-40Fe-56Cu-64Zn-65Se-79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你所做的课外实验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图QM-1 2.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下列选项分类正确的是() A.复合肥:Ca(HPO4)2、KNO3、KH2PO4 B.氧化物:干冰、氯酸钾、氧化铜 C.与水反应:二氧化碳、氧化钙、二氧化锰 D.糖类:淀粉、葡萄糖、蔗糖 3.下列对化学知识的归纳正确的是() A.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B.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C.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都能放出氨气 4.加“硒”食盐中添加有亚硒酸钠(Na2SeO3),亚硒酸钠能消除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a2SeO3中钠、硒、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3 B.Na2SeO3中含有两种金属元素 C.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尽可能多吃含硒的营养补剂 D.Na2SeO3中Se显+4价 5.类推是化学中常用的学习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盐中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故其不属于盐类 C.厨房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汽油去油污利用的也是乳化作用 D.点燃H2和O2的混合气体可能会爆炸,则点燃CH4和O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 6.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图QM-2

7.小兵同学利用棉签设计了如图QM -3所示实验,a 处滴浓氨水,b 处滴酚酞溶液,过一会儿他观察到b 处的棉花变红,a 处的棉花不变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QM -3 A .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所有分子的运动速率相等 C .氨水的pH 大于7 D .该实验药品用量少并能有效防止氨气逸出 8.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 .地壳中元素的含量:――→Si O Fe 由多到少 B .硫元素的化合价:――→SO 2 S H 2S 由高到低 C .溶液的pH :――→ 汽水 糖水 肥皂水由大到小 D .溶解时放出的热量:――→NH 4NO 3 NaCl NaOH 由多到少 9.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龙冉博士凭借在光催化二氧化碳转化领域的研究成果,入选2019年度“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计划”。 龙冉博士所做的主要工作,就是利用高效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气体或液体燃料。如图QM -4是将CO 2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 2H 4)的微观示意图:

人教版初三化学教案下册全套

§5-1 碳的几种单质 【教学目的】 1.了解金刚石、石墨、木炭等碳的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通过分析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两种不同单质,进一步理解元素和单质这两个基本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重点】金刚石、石墨在物理性质方面的特征与用途 【教学用具】集气瓶、氧化钠、木炭、品红、水、烧杯 【教学难点】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方面的特征与用途之间的联系 【教学方法】讲述法、练习法、实验法 【教学过程】 写出下列物质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H2CO3 CaCO3 C CO CO 2 碳及碳的化合物是化学世界最庞大的家庭,有碳单质,如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炭,还有无机含碳物质,和有机物等,所有有机物都有碳,氢两种元素。如天然气的主要成份甲烷(CH4),还有酒精、醋酸等,今天,我们来学习碳的几种单质。 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碳有金刚石、石墨,还有无定形碳如木炭、活性炭、焦炭和炭黑等。(注意:碳和炭) 问: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碳都是以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如果把石墨和金刚石混合在一起,是混合物还纯净物? 是混合物,它也说明了以前学习过的单质的概念,应该是指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

物,而不能光光说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下列我们分别讨论一下这几种碳的单质的物理性质以及它们的用途: 一、金刚石 1.物理性质 纯净的金刚石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经仔细琢磨会带上光泽,成为璀灿夺目的装饰品--钻石,它是一种不导电、不导热的固体,是自然存在的最硬的一种物质。 2.用途 坚硬是金刚石最重要的性质,可以利用这个性质,将金刚石做为切割玻璃的玻璃刀,还可用来切割石,加工坚硬的金属,作为钻探机的探头。 二、石墨 1.物理性质 石墨是一种深灰色的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的细鳞片状固体,质地很软,是最软的矿物之一,可以导电,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它具有滑腻的感觉。 2.用途 利用它具导电性能可作为电极,如电池中的石墨电极等,因为它具有滑腻的感觉所以它可用来作为润滑剂。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但它们的性质(物理性质)却截然不同,它主要是因为其中碳原子的排列不同,它们的物理性质才会这么大的差异。 三、无定形碳 无定形碳中有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等,而木炭是我们最经常接触的一种,现在主要以木炭为代表研究一下木炭的物理性质及它的一些主要用途。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知识点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知识点 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导电性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离子的检验 Cl-(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氯离子。 SO42-(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或硝酸钡、或氢氧化钡)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酸(或盐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硫酸根离子。 CO32-:(1)(固体或溶液)---在被测物质中加入稀酸溶液,如果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物质中含碳酸根离子。

(2)(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或硝酸银溶液,如果产生能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且同时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溶液中含碳酸根离子。 注:1、在鉴别Cl-和SO42-时,用氯化钡溶液,不要用硝酸银溶液,这是因为硫酸银为微溶性物质,使鉴别现象不明显; 2、在一未知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若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可能含银离子也可能含硫酸根离子。 第八单元知识点 一、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 纯金属(90多种) 合金(几千种) 2、金属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3、金属之最: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金属材料 教学目标 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 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常见金属的特征及其应用,认识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良金属特 性的重要性;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 通过比较学习,帮助学生形成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构建出与金属材料相关联的知识体系。 通过资源共享,激励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通过对金属物理性质与用途关系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价值。 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金属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难点:如何合理开发金属物质的用途。 实验准备 教师:镁条、黄铜片、纯铜片、纯锡、硫磺等。 学生:易拉罐(铝镁合金)、带封口的娃哈哈塑料瓶、焊锡、铁锅碎片、不锈钢制品以及自主选择的其他材料。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化合物的溶液的反应。 通过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学习,能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实验现象的良好行为习惯、从细微实验现象差别 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形成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 重点和难点

通过学生自己提岀问 题T 猜想T 探究T 交 流T 分析归纳T 小 结,使学生觉得金属 活动性顺序好像是自 己刚发现的,既有所 获,又体验了成功 金属与氧气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置换反应的判断 实验准备 镁条、锌片、铁片、铜片、稀盐酸、稀硫酸、铝丝、铁丝、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 和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 多媒体展示下列实物照片:黄金项链、银戒指、铁匠铺刚打制岀的镰刀、镁条 问题:是否为各种金属的本质颜色 ?不是本质颜色的原因是什么 ? ①学生讨论并填写下列表格并交流:(任选两种) 点燃 3Fe+2O 2 Fe 3O 4。 学生猜想:金属与酸可能会发生反应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点评 从学生熟悉的装饰品 入 手,有力地激发了 学生寻求金属为什 么会变色”的欲望。 ② 猜想镁条、镰刀变色的原因。 ③ 链接民间谚语:真金不怕火炼”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从生活中的普通现象 得到 金属能与酸反应 这一性质,无生硬感 和灌输感,可谓水到 渠成。 学生讨论、小结:有的金属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有的不能。如(化学方程式)

(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新课程认为: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会了多少。因此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原有知识结构,对于学生能力所及的教学内容应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学习。落实新课程理念,把握命题主旋律。关注社会与生活,做到学以致用。 教学中,强化学生基础知识,训练学生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实验技能,提升学生应试水平,贯穿“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理念,突出化学知识与生活、社会、科技之间的联系,拓展学生化学思维,实施有效教学。 二、学生情况简析 本学期继续担任九年级两个班的化学教学工作,从上学期的学习成绩看出,这些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概括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的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不会进行知识的梳理,导致学生掉队,同时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在这学期里,我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难度适宜的课外练习,强化一下基础,为中考复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我坚信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使学生在探索实践中增长自己的聪明才智。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教学,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养成动脑思考的习惯,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深化创新教育,优化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材总体分析 现行教材体系的第一个特点是分散难点,梯度合理,又突出重点。以学生生活中须臾离不开的实际知识引入,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同时有计划地穿插安排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定律。这样使教材内容的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化学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分散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减轻学习时的困难。为了有利于教师安排教学和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每章教材的篇幅力求短小,重点较突出。第二个特点,突出了以实验为基础的,以动手操作能力要求,每一块中都有许多学生实验和实验探究,同时又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九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共包括五个单元。其中,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介绍了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金属的冶炼、金属资源的保护及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杂质问题的计算。第九单元:溶液。介绍了溶液的形成、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第十单元:酸和碱。介绍了常见的酸和碱及酸碱中和反应。第十一单元:盐和化肥。介绍了生活中常见的盐及化肥。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介绍了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及有机合成材料。

最新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知识点大全

最新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知识点大全

离子的检验 Cl-(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氯离子。 SO42-(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或硝酸钡、或氢氧化钡)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酸(或盐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硫酸根离子。 CO32-:(1)(固体或溶液)---在被测物质中加入稀酸溶液,如果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物质中含碳酸根离子。 (2)(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或硝酸银溶液,如果产生能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且同时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溶液中含碳酸根离子。 注:1、在鉴别Cl-和SO42-时,用氯化钡溶液,不要用硝酸银溶液,这是因为硫酸银为微溶性物质,使鉴别现象不明显; 2、在一未知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若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可能含银离子也可能含硫酸根离子。 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导电性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第八单元知识点 一、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 纯金属(90多种) 合金(几千种) 2、金属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3、金属之最: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4)银:导电、导热性的金属(银>铜>金>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