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普通物理复习题带答案

大学普通物理复习题带答案
大学普通物理复习题带答案

普通物理试题1-10

试题1

一、填空题 11. 7.在与匀强磁场B 垂直的平面内,有一长为L 的铜杆OP ,以角速度 绕端点O 作逆时针匀角速转动,如图13—11,则OP 间的电势差为 P O U U ( 22

1

L B )。

3. 3.光程差 与相位差 的关系是(

2 )

25. 1.单色光在水中传播时,与在真空中传播比较:频率(不变 );波长( 变小 );传播速度(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5. 波长为 的平行单色光斜入射向一平行放置的双缝,如图所示,已知入射角为θ缝宽为a ,双缝距离为b ,产生夫琅和费衍射,第二级衍射条纹出现的角位置是( sin 2sin 1 b

33. 9. 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在薄膜上.经上下两表面反射的两束光发生干涉、如图所示, 若薄膜的厚度为e .且321n n n ,1 为入射光在1n 中的波长,则两束反射光的光程差为 ( 2

2112 n e n )。

二、选择题

6. 2. 如图示,在一无限长的长直载流导线旁,有一正方形单匝线圈,导线与线圈一侧平行并在同一平面内,问:下列几种情况中,它们的互感产生变化的有( B ,C ,D )(该题可有多个选择)

(A) 直导线中电流不变,线圈平行直导线移动;

(B) 直导线中电流不变,线圈垂直于直导线移动;

(C) 直导线中电流不变,线圈绕AB 轴转动;

(D) 直导线中电流变化,线圈不动

-1.折射率为n 1的媒质中,有两个相干光源.发出的光分别经r 1和r 2到达P 点.在r 2路径上有一块厚度为d ,折射率为n 2的透明媒质,如图所示,则这两条光线到达P 点所经过的光程是( C )。

(A )12r r

(B ) d n n r r 2112

(C ) d n n n r r 12112

(D ) d n n r r 12112

83. 7.用白光垂直照射一平面衍射光栅、发现除中心亮纹(0 k )之外,其它各级均展开成一光谱.在同一级衍射光谱中.偏离中心亮纹较远的是( A )。

(A )红光; (B )黄光; (C )绿光; (D )紫光;

三、问答题

.在电磁感应定律dt

d i 中,负号的意义是什么?

四、计算题

56. 17-3. 如图所示,由A 点发出的nm 600 的单色光,自空气射入折射率23.1 n 的透明物质,再射入空气,若透明物质的厚度cm d 0.1 ,入射角 30 ,且cm BC SA 5 ,求:

(1)折射角1 为多少?

(2)此单色光在这层透明物质里的频率、速度和波长各为多少?

(3)S 到C 的几何路程为多少?光程又为多少?

17-19 如图所示,狭缝的宽度mm b 60.0 ,透镜焦距m f 40.0 ,有一与狭缝平行的屏幕放置在透镜的焦平面处。若以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狭缝,则在屏上距离点O 为mm x 4.1 的点P 看到颜色明条纹。试求:

(1)该入射光的波长;

(2)点P 条纹的级数;

(3)从点P 看,对该光波而言,狭缝处的波阵面可作半波带的数目。

162. 2.自然光由折射率为1n 的媒质射向折射率为2n 的媒质,界面处的反射光为完全偏振光,则入射角i 一定满足( D )。

(A )21sin n n i ; (B )1

2sin n n i (C )21n n tgi ; (D )12n n tgi

试题2

一、填空题

15. 16.在一个圆筒骨架上,采用双线并绕法线制两个线圈,图13—20.线圈a a 和线圈b b 的自感都是50mH ,今将两线圈的a 端和b 端相连,a 、b 端通交流电流,则a 、b 间呈现出

的自感是( 0 )

4. 4. 光从折射率较小的介质射向折射率较大的介质时,反射光的相位较入射光的相位跃变了 。由于这一相位跃变,相当于反射光与入射光之间附加了半个波长2

的波程差,故常称作( )。

26. 2.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若在其一条光路中加入一厚度为e 的透明薄膜,如图所示,则 在屏幕中心处产生干涉壳纹的条件是( k t n 1 )。已知薄膜的折射率为n 。

17-9.一束平行光垂直人射到某个光栅上,该光束有两种波长的光,nm 4401 ,nm 6602 ,实验发现.两种波长的谱线(不计中央亮纹)第二次重合于衍射角 60 的方向上.此光栅的光栅常数为( mm b b 31005.3 )。

-16.设人跟瞳孔的直径为3mm .不考虑其他因素,人眼对于波长nm 550 的光其最小分辨角为(41024.2 )rad

二、选择题

7. 3. 如图所示,两个环形线圈a 、b 互相平行放置,当它们的电流同时发生变化时,在下列情况中,正确的是:( C )

(A )a 中产生自感电流,b 中产生互感电流;

(b )b 中产生自感电流,a 中产生互感电流;

(c )a 、b 中同时产生自感和互感电流;

(d )a 、b 中只产生自感电流,不产生互感电流

14. 16-3.两相干光源发出的光在不同的媒质中传播了不同的距离,但经过的光程相同.则两束光的 ( C )。

(A)相位变化相同,传播时间不同;

(B)相位变化不同,传播时间相同;

(C)相位变化相同.传播时间相同;

(D)相位变化不同,传播时间不同;

-19. 要提高光学成像仪器的分辨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D )

(A )增加入射光强; (B )减小人射光强;

(C )增大入射光的波长; (D )减小入射光的波长;

三、问答题

.感应电场与静电场有什么相同之处?

四、计算题

17-6.如图所示,用白光垂直照射厚度nm d 400 的薄膜,若薄膜厚度nm d 350 ,且12n n ,32n n ,问:

(1)反射光中哪几种波长的光得到加强?

(2)透射光中哪几种波长的光会消失?

17-20 单缝的宽度mm b 40.0 ,以波长nm 589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设透镜的焦距m f 0.1 ,求:

(1)第一级暗纹距离中心的距离;

(2)第二级明纹距离中心的距离;

160. 10.使自然光通过两个偏振化方向成60°角的偏振片,设通过的自然光强为0I ,透射光强为1I 。今在两偏振片之间再插入另一偏振片,它的偏振化方向与前两个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均构成30°角.则透射光强3I 为( 1I )。

试题3

一、填空题

8. 1. 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产生的电动势是( 动生 )电动势,静止导体在变化磁场中产生的电动势是( 感生 )电动势。

5. 5. 光作为一种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若遇到尺寸比光的波长大得不多的障碍时,它就不再遵循( 直线 )传播的规律,而会传到障碍物的阴影区并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这就是光的( 衍射 )现象。

30. 6.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已知单色光的波长为nm 500 ,双缝和观察屏相距为,双缝间距为2mm 。试计算屏上10条暗纹所占有的宽度( m 31005.4 )。

56. 17-3. 如图所示,由A 点发出的nm 600 的单色光,自空气射入折射率23.1 n 的透明物质,再射入空气,若透明物质的厚度cm d 0.1 ,入射角 30 ,且

cm BC SA 5 ,

(1)折射角1 为( );(2)此单色光在这层透明物质里的频率( )、速度( )和波长( );(3)S 到C 的几何路程为( ),光程又为( )。

-10.为了测定某光栅常数,用氯氖激光器的红光(nm 8.632 )垂直地照射该光栅做夫琅和费衍射实验,测得其第一级亮纹出现在30°角的方向上.此光栅的光栅常数是

( cm b a 4102656.1 );每厘米内有( cm N /7901 )条缝; 整个屏幕上最多可看到(2 k )条亮纹;(不考虑缺级的影响)。

二、选择题

4. 5.一导体圆线圈在均匀磁场中运动,在下列情况中,哪些会产生感应电流( D )

(A )线圈平面沿磁场方向平移;

(B )线圈平面沿垂直磁场方向平移;

(C )线圈以自身的直径为轴转动,轴与磁场方向平行;

(D )线圈以自身的直径为轴转动,轴与磁场方向垂直。

22. 16-18.将牛顿环实验装置中的平凸透镜沿轴线向上移动,则观察到反射光中的牛顿环干涉条纹将( A )。

(A) 向中心收缩; (B) 向外扩散; (C) 不动;

-7.在如图17—4所示的学缝夫琅和费衍射实验装置中,S 为单缝,L 为透镜、C 为放在L 的焦面处的屏幕,当把单缝S 沿垂直于透镜光轴稍微向上平移时、屏幕上的衍射图样将( C )。

(A )向上平移; (B )向下午移; (C )不动; (D )条纹间距变大;

三、问答题

5. 9. 传导电流与位移电流有何区别?

四、计算题

17-9.如图所示,利用空气劈尖测细丝直径,已知nm 3.589 ,m L 210888.2 测得30条条纹的总宽度为m 310295.4 ,求细丝的直径d 。

17-22 已知单缝宽度m 4100.1 , 透镜焦距m f 50.0 , 用 nm 4001 和 nm 7602 的单色平行光分别垂直照射, 求这两种光的第一级明纹离屏中心的距离, 若用每厘米刻有1000条刻线的光栅代替这个单缝, 则这两种单色光的第一级明纹距屏中心多远? 这两条明纹间的距离又是多少?

159. 8.一束光强为0I 的自然光,垂直穿过两个偏振片后,透射光强减小为0I ,则此两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的夹角为( 60°)。

试题4

一、填空题 20. 3.金属团盘在均勾磁场中以恒定的角速度 绕盘的中心轴顺时针旋转,设均匀外磁场B 的方向垂直于盘面向外,试比较盘中心与盘边缘的感应电势高低,(盘心)的电势高 。

6. 6.光学仪器的最小分辨角的( 倒数 ),称为( 分辨率 )。

31. 7.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当用波长为nm 540 的单色光作光源时,测得干涉条纹的

间距为mm x 50.1 。令若用另一波长 的单色光作光源,测得干涉条纹的间距为

mm x 20.1 ,则 ( 432nm )

-11. 波长为 的单色光垂直人射在宽为 4 a 的单缝上,对应于衍射角 30 ,单缝处的波面可划分为( 4 )个半波带(菲涅尔带);此处出现(暗)纹。

83. 7.用白光垂直照射一平面衍射光栅、发现除中心亮纹(0 k )之外,其它各级均展开成一光谱.在同一级衍射光谱中.偏离中心亮纹较远的是(红光 )。

二、选择题

11. 7.在与勾强磁场B 垂直的平面内,有一长为L 的铜杆OP ,以角速度 绕端点O 作逆时

针匀角速转动,如图所示,则OP 间的电势差为 P O U U ( C )。

(A )22

1L B ; (B )0; (C )221L B ; (D )2L B ; 24. 16-22.迈克耳逊干涉仪的两光路中分别放人认长的玻璃管,一管为真空,另一管充满某种气体,设所用单色光波长540 ,将气体徐徐抽出后,现场中发现有205条条纹的移动,则该气体的折射率为 ( B )。

(A) ; (B); (C); (D );

-1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一个单缝、产生夫琅和费单缝衍射条纹,若此单缝宽度逐渐增大,则衍射条纹的( A )。

(A)中央亮纹变窄、条纹分布变密;

(B)中央究纹变窄.条纹分布变稀;

(C)中央亮纹变宽.条纹分布变稀;

(D )中央亮纹宽度不变,条纹分布不变;

三、问答题

34.什么是感生电动势?

四、计算题

17-12 在利用牛顿环测未知单色光波长的实验中,当波长为nm 3.589的钠黄光垂直照射时,测得第一和第四暗环的距离为m r 3100.4 ;当用波长未知的单色光垂直照射时,测得第一和第四暗环的距离为m r 31085.3 ,求该单色光的波长.

129. 10.为了测定某光栅常数,用氯氖激光器的红光(nm 8.632 )垂直地照射该光栅做夫琅和费衍射实验.测得其第一级亮纹出现在30°角的方向上.问此光栅的光栅常数是多少?每厘米内有多少条缝? 整个屏幕上最多可看到几条亮纹? (不考虑缺级的影响)。

答案:(1)光栅常数是 m b b 6102656.1

(2)每厘米内有7901条缝

(3)2 k ,整个屏幕上最多可看到5条亮纹

157. 6.由两片偏振片、构成一起偏振器和检偏振器。当它们的偏振化方向问的夹角为30°时,观测一束单色自然光,再在60°时观测同一位置的另一束单色自然光,如果两次从检偏振器透出的光的强度相等,问两光源的强度之比是( 31 )。

试题5

一、填空题

9. 13-22如图所示,在一柱形纸筒上绕有两组相同线圈AB 和B A ,每个线圈的自感均为L ,求:(1)A 和A 相接时,B 和B 间的自感1L =( 0 ),(2)A 和B 相接时,A 和B 间的自感2L =( 4L )。

13—12,以每秒10转的恒定角速度绕通过盘心,且垂直于盘面的轴旋转,则盘边缘与盘心间的电势差为( 22

1R B U U O P )。 -2.光在折射率为n 的均匀媒质中传播了距离L ,所需的时间为t ,则在这段时间内,光在真空中传播的距离是( nL L 0 )。

32. 8.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缝与观察屏之间的距离是m f 0.1 ,设入射光中含有两种波长成分,波长分别为480nm 和600nm ,若测得两种波长成分的第三级暗纹之间的距离是 72μm ,求双缝间的距离( m 31017.4 )。

35. 11. 在折射率为50.11 n 的玻璃上镀一层折射率为50.22 n 的透明介质薄膜,可增强反射,设在镀膜过程中,用一束波长为600nm 的单色光从上方垂直照射到介质膜上、并用照度表测量透射光的强度。当介质膜的厚度从零逐渐增加时,观察到透射光强度第三次出现最弱时,求这时介质膜的厚度( m 3.0 )。

二、选择题

13. 13.一圆形线圈b 与一直流电源 和一开关k 相串联.如图所示,另一圆形线圈a 与 b 同心,二者同在纸平面内,同处于一均匀磁场B 中,磁场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则当开关k 接通的那一瞬间,线圈A 各段所受的磁力方向是( A )。

(A)沿线圈A 的半径方向指向圆心;

(B)沿线圈A 的半径方向背离圆心;

(C)垂直于线圈A 平面向里;

(D)垂真于线圈A 平面向外。

28. 4.在相同的时间内一束波长为 的单色光在空气中和玻璃中( C )

(A)传播的路程相等,走过的光程相等,

(B)传播的路程相等。走过的光程不相等;

(C)传播的路程不相等,走过的光程相等;

(D)传播的路程不相等,走过的光程不相等。

83. 7.用白光垂直照射一平面衍射光栅、发现除中心亮纹(0 k )之外,其它各级均展开成一光谱.在同一级衍射光谱中.偏离中心亮纹较远的是( A )。

(A )红光; (B )黄光; (C )绿光; (D )紫光;

三、问答题

35.什么是动生电动势?

四、计算题

17-13 用波长为的钠黄光观察牛顿环,测得某一明环的半径为m 3100.1 ,而其外第四个明环的半径为m 3100.3 ,求凸透镜凸面的曲率半径。

17-24 为了测定一个给定光栅的光栅常数,用nm 8.632 的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已知第一级明条纹出现在 38的方向上,试问

(1) 这光栅的光栅常数为多少?

(2) 第二级明条纹出现在什么角度?

(3) 若使用这光栅对某一单色光进行同样的衍射实验,测得第一条明条纹出现在 27的方向上,问这单色光的波长为多少?

(4)对这单色光,最多可看到第几级明条纹?

155. 4.自然光以入射角57°,由空气照射于一块平板玻璃上,反射光为完全偏振光,则折射角为( 33°)。

试题6

一、填空题

24. 8.一无限长的载流导线在纸平面内,其附近有一圆形线圈,正绕它的对称轴O O 以恒定的角速度转动,如图13-37,O O 轴与直电流共面,并平行,当线圈平面转至与纸平面(平行 )时,线圈中的感应电流改变方向,当线圈平面转至与纸平面( 垂直 )时,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最大。

16. 16-5.一束波长为 的单色光投向杨氏双缝.如果屏上的P 点处是第5级暗纹所在的位置,则由双缝发出的两光线到达P 点的光程差为 ( 2

9 )。

39. 15.用波长nm 500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在由两块玻璃板(一端刚好接触)构成的空气劈尖上,劈尖角rad 4102 。如果劈尖内充满折射率40.1 n 的透明液体,求从接触端数起第5个亮条纹在进人液体前后移动的距离( mm 61.1 )。

135. 1.平面单色光垂直照射单缝,在衍射角为 的方向上产生第一级暗纹、则在这种情况 下,单缝处的波阵面恰可分为( 2 )个菲涅尔半波带。

-16.设人跟瞳孔的直径为3mm .不考虑其他因素,人眼对于波长nm 550 的光其最小分辨角为(41024.2 )rad

二、选择题

15. 16.在一个圆筒骨架上,采用双线并绕法线制两个线圈,如图所示,线圈a a 和线圈b b 的自感都是50mH ,今将两线圈的a 端和b 端相连,a 、b 端通交流电流,则a 、b 间呈现出的自感是( B )

(A )100mH ; (B) 0; (C)200mH ; (D)50mH 。

29. 5.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在其它条件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将两缝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则干涉条纹( B )。

(A)分布变密; (B)分布变稀; (C)疏密保持不变。

.单缝衍射实验中,波长和缝宽是一定的,则衍射角 越大,所对应的亮纹的亮度将( B )。

(A )越大; (B )越小; (C )不变;

三、问答题

1. 1.双缝干涉现象有什么特点?

四、计算题

17-14 在牛顿环实验中,当透镜与玻璃间充满某种液体时,第10个亮环的直径由

m 21040.1 变为m 21027.1 ,试求这种液体的折射率。

17-25 用一毫米内有500条刻痕的平面透射光栅观察钠光谱(nm 589 ),设透镜焦距为m f 0.1 ,问:

(1)光线垂直入射时,最多能看到几级光谱;

(2)若用白光垂直照射光栅,求第一级光谱的线宽度

154. 3.一束太阳光以某一入射角 射到一平板玻璃上,测得其反射光为完全偏振光,折射线的折射角为32°,求:(1)入射角 ( 58°);(2)玻璃的折射率 n ( )。

试题7

一、填空题

29. 14.在有随时间变化着的磁场的空间中,(1)如果没有导体,是否有感生电场(有 );

(2)如果没有导体,是否有感应电动势(无 )。

18. 16-9.借助于在玻璃表面上所镀的折射率为n 的MgF 2的透明膜。可以减少对入射光中某一波长的反射,已知波长为 的单色光垂直投向折射率为n (n n )的玻璃,为实现最小反射,在玻璃表面镀MgF 2透明膜.则此膜的最小厚度可写为( n e 40

)。

42. 18.一平凸透镜放在一块平板玻璃上构成一个牛顿环装置,以波长nm 3.589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于其上、测量反射光的牛顿环,测得从中央数起第k 个暗环的弦长为mm l k 0.3 ,第 5 k 个暗环的弦长为mm l k 60.45 ,计算此平凸透镜的球面的曲率半径( )。

.平面单色光垂直照射单缝,在衍射角为 的方向上产生第一级暗纹、则在这种情况下,单缝处的波阵面恰可分为( 2 )个菲涅尔半波带。

149. 18—11 利用一块每厘米有4000条缝的光栅,可以产生(3)级完整的可见光谱 (可见光的波长:400-700nm)?

二、选择题

16. 17.一根无限长的直导线和—圆形线圈同在纸平面内.如图13—21,当此圆形线圈在纸平面内、沿垂直于直导线的方向向右运动过程中,它们之间的互感系数将 ( D )。

(A )保持不变; (B )一直增大; (C )一直减小; (D )最初增加到某一值后逐渐减少。

33. 9. 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在薄膜上.经上下两表面反射的两束光发生干涉、如图所示, 若薄膜的厚度为e .且321n n n ,1 为入射光在1n 中的波长,则两束反射光的光程差为 ( C )。

(A)e n 22 (B)11

222n e n ; (C) 22112 n e n ; (D) 2

2122 n e n

-19. 要提高光学成像仪器的分辨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D )

(A )增加入射光强; (B )减小人射光强;

(C )增大入射光的波长; (D )减小入射光的波长;

三、问答题

2. 2. 什么是光程?

四、计算题

17-15在牛顿环实验中,透镜的曲率半径cm R 40 ,用单色光垂直照射,在反射光中观察某一级暗环的半径mm r 5.2 ,现把平板玻璃向下平移m d 0.50 ,上述被观察到的暗环半径变为何值?

147. 18—7 波长为600 nm 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于具有500线mm -1的光栅上。求(1)

第一级明条纹的衍射角;(2)第二级明条纹的衍射角;(3)第三级明条纹的衍射角。

答案:(1)72171 ;(2)25362 ;(3)9643

17-29使自然光通过两个偏振化方向相交 60的偏振片,透射光强为1I ,今在这两个偏振片中插入另一偏振片,它的方向与前两个偏振片均成 30角,则透射光强为多少?

试题8

一、填空题

7. 13-18 截面积为长方形的环形均匀密绕螺绕环,其尺寸如图所示,共有N 匝,(图中仅

画出几匝),该螺绕环的自感L =(1220ln 2R R h N I

)。

19. 16-10.一块平面玻璃片上放一油滴,如图示,当它展开成一圆形油膜时,在单色光nm 600 垂直人射下.从反射光中观察油膜所形成的干涉条纹.若油的衍射率20.11 n ,玻璃的折射率50.12 n ,油膜中心最高点与玻璃片的上表面相距nm d 1000 ,则可看到( 4 )暗条纹(包括0 k 在内)。

60. 11-1折射率为的油膜覆盖在折射率为的玻璃片上,用白光照射油膜,观察到透射光中绿光(nm 500 )加强,则油膜的最小厚度是:( )第五版学习指导书

(A )nm 3.83; (B )nm 250; (C )nm 3.192; (D )nm 2.96

82. 6.在夫琅和费单缝衍射中.其第一级暗纹和第四级亮纹在屏上相距为,巳知单色光的波长为500nm .透镜到观察屏的距离(即透镜的焦距)为,则缝宽为()。

152. 18—15 在迎面驶来的汽车上, 两盏前灯相距120 cm,汽车离人(m d 31094.8 )的地方,人眼睛恰可分辨这两盏灯? 设夜间人眼瞳孔直径为 mm ,人射光波长nm 550 。(这里仅考虑人眼圆形瞳孔的衍射效应。)

二、选择题

17. 20.有一长为L ,面积为A 的载流长直螺线管有N 匝线圈,设电流强度为I ,则螺线管内的磁场能量近似为( A )。 (A) L N AI 22

20 ; (B)22

202L N AI ; (C) 2220L N AI ; (D) 220L AIN

34. 10.玻璃表面所镀上一层折射率38.1 n MgF 2的透明薄膜,可以减少对光波中某一波长光的反射,已知单色光波垂直入射.波长为500nm ,玻璃的折射率为60.1 n 。为了实现最小反射,则此透明薄膜的厚度至少为( C )。

(A )5nm ; (B )30nm ; (C ); (0)。

-8.波长范围是400nm ~700nm 的可见光垂直照射一平面衍射光栅、产生光栅衍射,此光栅在每厘米内有3150条刻痕,则可在其第五级衍射光谱中观察到比( D )短的所有波长的可见光。

(A ); (5) (C ); (D );

三、问答题

2.什么是光程差?

四、计算题

17-17 把折射率40.1 n 的薄膜放入迈克尔逊干涉仪的一臂,如果由此产生了条条纹的移动,求膜厚,设入射光的波长为589nm 。

150. 18-12 为了测定一块给定光栅的光栅常数,用氦级激光器的红光垂直地照射光栅,做夫琅和费衍射的实验,己知第一级明条纹出现在38°的方向,问

(1)这光栅的光栅常数是多少?

(2)1cm 内有多少条刻痕?

(3)第二级明条纹出现在什么角度?

又使用这光栅对某单色光同样做衍射实验,发现第一级明条纹出现在27°的方向,问

(4)这单色光的波长是多少?

(5)对这单色光,至多可看到第几级明条纹?

答案: (1)光栅常数 m b b 61003.1

(2)1cm 内有9730条刻痕

(3)第二级明纹不会出现

(4)这单色光的波长是

(5)最多可看到第二级明条纹

162. 2.自然光由折射率为1n 的媒质射向折射率为2n 的媒质,界面处的反射光为完全偏振光,则入射角i 一定满足( D )。

(A )21sin n n i ; (B )1

2sin n n i (C )21n n tgi ; (D )12n n tgi

试题9

一、填空题

9. 13-22如图所示,在一柱形纸筒上绕有两组相同线圈AB 和B A ,每个线圈的自感均为L ,求:(1)A 和A 相接时,B 和B 间的自感 01 L ,(2)A 和B 相接时,A 和B 间的自感 L I I L 442

2

21. 16-16.如图所示,一折射率为50.1 d 的透明介质劈尖放置在空气中.劈尖AB 处的厚度为、今以nm 500 的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此劈尖,则在劈尖的上表面可看到( 30 )条亮条纹。

-2.橙色光(600nm ~650nm)垂直照射一缝宽mm a 6.0 的单缝,缝后透镜的焦距为cm f 40 ,测得屏上P 处呈一亮纹,它距中央亮纹中心是mm 4.1,求:(1)在P 处呈现亮纹的入射光的波长( );(2)P 处该亮纹的级次( );(3)从P 点看,对该波长的光波而言,单缝处的波阵面恰可分为( )个菲涅尔半波带。

84. 8.波长为600nm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一平面衍射光栅,产生衍射条纹,已知此光栅的光 栅常数为nm d 900 ,包括零级亮纹在内,最多能看到( 3 )条衍射条纹(不考虑缺级)。

154. 3.一束太阳光以某一入射角 射到一平板玻璃上,测得其反射光为完全偏振光,折射线的折射角为32°, (1)入射角 ( 58°);(2)玻璃的折射率 n ( )。

二、选择题

19. 6. 25.长为l 的单层密绕螺线管.共绕有N 匝导线,螺线管的自感为L ,下列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 C )。

(A)将螺线管的半径增大一倍,自感增为原来的四倍;

(B)换用直径比原来导线直径大一倍的导线密绕,自感为原来的四分之一;

(C )在原来的密绕的情况下,用同样直径的导线再顺序密绕一层,自感为原来的两倍;

(D )在原来密绕的情况下.用同样直径的导线再反向密绕一层,自感为零;

37. 13.波长为 的单色光垂直射到一个空气劈尖,产生直于涉条纹,相邻条纹所对应的空气层厚度之差为( B )。

(A )4 ; (B )2

; (C ) ; (D ) 23。

-7.在如图17—4所示的学缝夫琅和费衍射实验装置中,S 为单缝,L 为透镜、C 为放在L 的焦面处的屏幕,当把单缝S 沿垂直于透镜光轴稍微向上平移时、屏幕上的衍射图样将( C )。

(A )向上平移; (B )向下午移; (不动; (D )条纹间距变大;

三、问答题

3. 3.光程差 与相位差 的关系是什么?

四、计算题

17. 16-6.白光450nm 一700nm ,经单S 缝后投向双缝S 1和S 2,在其后面的屏上产生杨氏双缝干涉条纹,已知S l 和S 2相距为,屏与双缝相距为m d 5 ,求在屏上与屏中心相距为21mm 处形成亮纹的可见光波长(1 k ;2 k ;3 k ;4 k ;5 k )。

答案:

(1)1 k ,nm 21001 ;

(2)2 k ,nm 10502 ;

(3)3 k ,nm 7003 ;

(4),nm 5254 ;

(5)5 k ,nm 4205 ;

86. 10.波长为400nm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一平面衍射光栅上,测得其第二级衍射谱线的衍

射角为28°8′,当用另一未知波长的单色光垂直入射时,它的第一级衍射谱线的衍射角为 13°32’,(不考虑缺级,已知471.08228sin ,234.02313sin )求:

(1)未知单色光的波长;

(2)在光屏上最多能观察到多少条未知波长的衍射亮纹。

答案: (1);(2)9条

159. 8.一束光强为0I 的自然光,垂直穿过两个偏振片后,透射光强减小为0I ,则此两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的夹角为( 60°)。

试题10

一、填空题

1. 13-2一铁心上绕有线圈100匝,已知铁心中磁通量与时间的关系为t 100sin 100.85,式中 的单位为s ,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

t s V dt d N 1100cos 51.2 )。 23. 16-20.从反射光中观察牛顿环。测得第7级暗环的半径为6mm ,已知垂直入射的单色平行光波长为600nm ,透镜的曲率半径R =( 10m )和第4级亮环的半径 10r ( m 31058.4 )。

-3波长nm 500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缝宽为的单缝上,在单缝后放置一薄透镜以观察衍射条纹,如果屏上中央亮纹两旁的第三级暗纹间的距离是3mm ,求透镜的焦距( )。

150. 18-12 为了测定一块给定光栅的光栅常数,用氦级激光器的红光垂直地照射光栅,做夫琅和费衍射的实验,己知第一级明条纹出现在38°的方向,(1)这光栅的光栅常数是( m b b 61003.1 );(2) 1cm 内有(9730)条刻痕。

157. 6.由两片偏振片、构成一起偏振器和检偏振器。当它们的偏振化方向问的夹角为30°时,观测一束单色自然光,再在60°时观测同一位置的另一束单色自然光,如果两次从检偏振器透出的光的强度相等,问两光源的强度之比是( 31 )。

二、选择题

23. 7.载流长直附近有一闭合矩形线圈.二者同在纸平面内,如图所示,当线圈在纸平面内,垂直于电流的方向向右运动时,则线圈中的( A )。

(A )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B )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C )感应电流为零。

38. 14.如图所示,两个直径有微小差别的彼此平行的滚柱之间的距离为L ,被夹在两块平

板玻璃之间,形成空气劈尖,当单色光垂直入射时,产生等厚干涉条纹。如果两滚柱之间的距离L 变大、则L 范围内干涉条纹的( D )。

(A )数目增加,间距不变; (B )数目减少、间距变大;

(C )数目增加,间距变小; (D )数目不变,间距变大。

-1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一个单缝、产生夫琅和费单缝衍射条纹,若此单缝宽度逐渐增大,则衍射条纹的( A )。

(A)中央亮纹变窄、条纹分布变密;

(B)中央究纹变窄.条纹分布变稀;

(C)中央亮纹变宽.条纹分布变稀;

(D )中央亮纹宽度不变,条纹分布不变;

三、问答题

4. 什么是半波损失?

四、计算题

23. 16-20.从反射光中观察牛顿环。测得第7级暗环的半径为6mm ,已知垂直入射的单色平行光波长为600nm ,求透镜的曲率半径R ( 10m )和第4级亮环的半径( m 31058.4 )。

129. 10.为了测定某光栅常数,用氯氖激光器的红光(nm 8.632 )垂直地照射该光栅做夫琅和费衍射实验.测得其第一级亮纹出现在30°角的方向上.问此光栅的光栅常数是多少?每厘米内有多少条缝? 整个屏幕上最多可看到几条亮纹? (不考虑缺级的影响)。 答案:(1)光栅常数是 m b b 6102656.1

(2)每厘米内有7901条缝

(3)2 k ,整个屏幕上最多可看到5条亮纹

160. 10.使自然光通过两个偏振化方向成60°角的偏振片,设通过的自然光强为0I ,透射光强为1I 。今在两偏振片之间再插入另一偏振片,它的偏振化方向与前两个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均构成30°角.则透射光强3I 为( 1I )。

大学物理实验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一、 选择题(每题4分,打“ * ”者为必做,再另选做4题,并标出选做记号“ * ”,多做不给分,共40分) 1* 某间接测量量的测量公式为4323y x N -=,直接测量量x 和y 的标准误差为x ?和y ?, 则间接测量量N 的标准误差为?B N ?= 4322(2)3339N x x y x x x ??-==?=??, 3334(3)2248y N y y y y x ??==-?=-??- 2*。 用螺旋测微计测量长度时,测量值=末读数—初读数(零读数),初读数是为了消除 ( A ) (A )系统误差 (B )偶然误差 (C )过失误差 (D )其他误差 3* 在计算铜块的密度ρ和不确定度ρ?时,计算器上分别显示为“8.35256”和“ 0.06532” 则结果表示为:( C ) (A) ρ=(8.35256 ± 0.0653) (gcm – 3 ), (B) ρ=(8.352 ± 0.065) (gcm – 3 ), (C) ρ=(8.35 ± 0.07) (gcm – 3 ), (D) ρ=(8.35256 ± 0.06532) (gcm – 3 ) (E) ρ=(20.083510? ± 0.07) (gcm – 3 ), (F) ρ=(8.35 ± 0.06) (gcm – 3 ), 4* 以下哪一点不符合随机误差统计规律分布特点 ( C ) (A ) 单峰性 (B ) 对称性 (C ) 无界性有界性 (D ) 抵偿性 5* 某螺旋测微计的示值误差为mm 004.0±,选出下列测量结果中正确的答案:( B ) A . 用它进行多次测量,其偶然误差为mm 004.0; B . 用它作单次测量,可用mm 004.0±估算其误差; B =?==?

大学物理试题及答案

第2章刚体得转动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A、B为两个相同得绕着轻绳得定滑轮.A滑轮挂一质量为M得物体,B滑轮受拉力F,而且F=Mg.设A、B两滑轮得角加速度分别为βA与βB,不计滑轮轴得摩擦,则有 (A) βA=βB。(B)βA>βB. (C)βA<βB.(D)开始时βA=βB,以后βA<βB。 [] 2、有两个半径相同,质量相等得细圆环A与B。A环得质量分布均匀,B环得质量分布不均匀。它们对通过环心并与环面垂直得轴得转动惯量分别为JA与J B,则 (A)JA>J B.(B) JA

大学物理试卷及答案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 《 大学物理》(上)考试试卷( A 卷) 注意:1、本试卷共4页; 2、考试时间: 120分钟; 3、姓名、序号必须写在指定地方; 4、考试为闭卷考试; 5、可用计算器,但不准借用; 6、考试日期: 7、答题答在答题纸上有效, 答在试卷上无效; b =2.897×10?3m·K R =8.31J·mol ?1·K ?1 k=1.38×10?23J·K ?1 c=3.00×108m/s ? = 5.67×10-8 W·m ?2·K ?4 1n 2=0.693 1n 3=1.099 g=9.8m/s 2 N A =6.02×1023mol ?1 R =8.31J·mol ?1·K ?1 1atm=1.013×105Pa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如图所示的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若将单缝沿透镜光轴方向向透镜平移,则屏幕上的衍射条纹 (A) 间距变大. (B) 间距变小. (C) 不发生变化. (D) 间距不变,但明暗条纹的位置交替变化. 2. 热力学第一定律只适用于 (A) 准静态过程(或平衡过程). (B) 初、终态为平衡态的一切过程. (C) 封闭系统(或孤立系统). (D) 一切热力学系统的任意过程. 3.假设卫星环绕地球中心作圆周运动,则在运动过程中,卫星对地球中心的 (A) 角动量守恒,动能不变. (B) 角动量守恒,动能改变. (C) 角动量不守恒,动能不变. (D) 角动量不守恒,动量也不守恒. (E) 角动量守恒,动量也守恒. 4.质量为m 的物体由劲度系数为k 1和k 2的两个轻弹簧串联连接在水平光滑导轨上作微小振 动,则该系统的振动频率为 (A) m k k 212+π =ν. (B) m k k 2 121+π=ν . (C) 2 12 121k mk k k +π=ν. (D) )(212 121k k m k k +π=ν 5. 波长? = 5500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光栅常数d = 2×10-4cm 的平面衍射光栅上,可能观察到的光谱线的最大级次为 (A) 2. (B) 3. (C) 4. (D) 5.

大学物理(下)期末考试试卷

大学物理(下)期末考试试卷 一、 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在感应电场中电磁感应定律可写成?-=?L K dt d l d E φ ,式中K E 为感应电场的电场强度。此式表明: (A) 闭合曲线L 上K E 处处相等。 (B) 感应电场是保守力场。 (C) 感应电场的电力线不是闭合曲线。 (D) 在感应电场中不能像对静电场那样引入电势的概念。 2.一简谐振动曲线如图所示,则振动周期是 (A) 2.62s (B) 2.40s (C) 2.20s (D) 2.00s 3.横谐波以波速u 沿x 轴负方向传播,t 时刻 的波形如图,则该时刻 (A) A 点振动速度大于零, (B) B 点静止不动 (C) C 点向下运动 (D) D 点振动速度小于零. 4.如图所示,有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负方向传 播,坐标原点O 的振动规律为)cos(0φω+=t A y , 则B 点的振动方程为 (A) []0)/(cos φω+-=u x t A y (B) [])/(cos u x t A y +=ω (C) })]/([cos{0φω+-=u x t A y (D) })]/([cos{0φω++=u x t A y 5. 一单色平行光束垂直照射在宽度为 1.20mm 的单缝上,在缝后放一焦距为2.0m 的会聚透镜,已知位于透镜焦平面处的屏幕上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2.00mm ,则入射光波长约为 (A )100000A (B )40000A (C )50000A (D )60000 A 6.若星光的波长按55000A 计算,孔镜为127cm 的大型望远镜所能分辨的两颗星2 4 1

(完整版)大学物理实验试卷1

《大学物理实验》试卷2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开课系室物理实验中心 考试日期2003年12月14日上午7:30-9:30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 阅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20分,每题2分) 1.在光栅测量波长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方法是[ ] (A)模拟法(B)稳态法(C)干涉法(D)补偿法 2.用箱式惠斯登电桥测电阻时,若被测电阻值约为4700欧姆,则倍率应选[ ] (A)0.01 (B) 0.1 (C) 1 (D) 10 3.用某尺子对一物体的长度进行15次重复测量,计算得A类不确定度为0.01mm,B类不确定度是0.6mm,如果用该尺子测量类似长度,应选择的合理测量次数为(A)1次(B)6次(C)15次(D) 30次 4.用惠斯登电桥测电阻时,如果出现下列情况,试选择出仍能正常测 量的情况[ ] (A)有一个桥臂电阻恒为零(B)有一个桥臂电阻恒为无穷大 (C)电源与检流计位置互换(D)检流计支路不通(断线) 5.研究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时,正确的接线方法是[ ] (A)测量正向伏安特性曲线时用内接法;测量反向伏安特性曲线时用外接法(B)测量正向伏安特性曲线时用外接法;测量反向伏安特性曲线时用内接法(C)测量正向伏安特性曲线时用内接法;测量反向伏安特性曲线时用内接法(D)测量正向伏安特性曲线时用外接法;测量反向伏安特性曲线时用外接法6.在测量钢丝的杨氏模量实验中,预加1Kg砝码的目的是[ ] (A)消除摩擦力(B)使系统稳定 (C)拉直钢丝(D)增大钢丝伸长量 7.调节气垫导轨水平时发现在滑块运动方向上不水平,应该[ ] (A)只调节单脚螺钉(B)先调节单脚螺钉再调节双脚螺钉(C)只调节双脚螺钉(D)先调节双脚螺钉再调节单脚螺钉 8.示波管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 ] (A)电子枪、偏转系统、显示屏(B)磁聚集系统、偏转系统、显示屏(C)控制极、偏转系统、显示屏(D)电聚集系统、偏转系统、显示屏9.分光计设计了两个角游标是为了消除[ ] (A)视差(B)螺距差(C)偏心差(D)色差 10.用稳恒电流场模拟静电场实验中,在内电极接电源负极情况下,用电压表找等 位点与用零示法找等位点相比,等位线半径[ ] (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判定是否变化

大学物理试题库及答案详解【考试必备】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1 -1 质点作曲线运动,在时刻t 质点的位矢为r ,速度为v ,速率为v,t 至(t +Δt )时间内的位移为Δr , 路程为Δs , 位矢大小的变化量为Δr ( 或称Δ|r |),平均速度为v ,平均速率为v . (1) 根据上述情况,则必有( ) (A) |Δr |= Δs = Δr (B) |Δr |≠ Δs ≠ Δr ,当Δt →0 时有|d r |= d s ≠ d r (C) |Δr |≠ Δr ≠ Δs ,当Δt →0 时有|d r |= d r ≠ d s (D) |Δr |≠ Δs ≠ Δr ,当Δt →0 时有|d r |= d r = d s (2) 根据上述情况,则必有( ) (A) |v |= v ,|v |= v (B) |v |≠v ,|v |≠ v (C) |v |= v ,|v |≠ v (D) |v |≠v ,|v |= v 分析与解 (1) 质点在t 至(t +Δt )时间内沿曲线从P 点运动到P′点,各量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路程Δs =PP′, 位移大小|Δr |=PP ′,而Δr =|r |-|r |表示质点位矢大小的变化量,三个量的物理含义不同,在曲线运动中大小也不相等(注:在直线运动中有相等的可能).但当Δt →0 时,点P ′无限趋近P 点,则有|d r |=d s ,但却不等于d r .故选(B). (2) 由于|Δr |≠Δs ,故t s t ΔΔΔΔ≠r ,即|v |≠v . 但由于|d r |=d s ,故t s t d d d d =r ,即|v |=v .由此可见,应选(C). 1 -2 一运动质点在某瞬时位于位矢r (x,y )的端点处,对其速度的大小有四种意见,即 (1)t r d d ; (2)t d d r ; (3)t s d d ; (4)2 2d d d d ?? ? ??+??? ??t y t x . 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 (A) 只有(1)(2)正确 (B) 只有(2)正确

大学物理期末试卷(带答案)

大学物理期末试卷(A) (2012年6月29日 9: 00-11: 30) 专业 ____组 学号 姓名 成绩 (闭卷) 一、 选择题(40%) 1.对室温下定体摩尔热容m V C ,=2.5R 的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情况下,系统对外所做的功与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之比W/Q 等于: 【 D 】 (A ) 1/3; (B)1/4; (C)2/5; (D)2/7 。 2. 如图所示,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体积V 1膨胀到体积V 2分别经历的过程是:A B 等压过程; A C 等温过程; A D 绝热过程 . 其中吸热最多的 过程 【 A 】 (A) 是A B. (B) 是A C. (C) 是A D. (D) 既是A B,也是A C ,两者一样多. 3.用公式E =νC V T (式中C V 为定容摩尔热容量,ν为气体摩尔数)计算理想气体内能 增 量 时 , 此 式 : 【 B 】 (A) 只适用于准静态的等容过程. (B) 只适用于一切等容过程. (C) 只适用于一切准静态过程. (D) 适用于一切始末态为平衡态的过程. 4气缸中有一定量的氦气(视为理想气体),经过绝热压缩,体积变为原来的一半,问气体 分 子 的 平 均 速 率 变 为 原 来 的 几 倍 ? p V V 1 V 2 A B C D . 题2图

【 B 】 (A)2 2 / 5 (B)2 1 / 5 (C)2 1 / 3 (D) 2 2 / 3 5.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 【 D 】 (A )功可以全部转化为热, 但热不能全部转化为功。 (B )热可以由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能由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C )不可逆过程就是不能向相反方向进行的过程。 (D )一切自发过程都是不可逆。 6. 如图所示,用波长600=λnm 的单色光做杨氏双缝实验,在光屏P 处产生第五级明纹极大,现将折射率n =1.5的薄透明玻璃片盖在其中一条缝上,此时P 处变成中央 明纹极大的位置,则此玻璃片厚度为: 【 B 】 (A) 5.0×10-4 cm (B) 6.0×10-4cm (C) 7.0×10-4cm (D) 8.0×10-4cm 7.下列论述错误..的是: 【 D 】 (A) 当波从波疏媒质( u 较小)向波密媒质(u 较大)传播,在界面上反射时,反射 波中产生半波损失,其实质是位相突变。 (B) 机械波相干加强与减弱的条件是:加强 π?2k =?;π?1)2k (+=?。 (C) 惠更斯原理:任何时刻波面上的每一点都可作为次波的波源,各自发出球面次波;在以后的任何时刻,所有这些次波面的包络面形成整个波在该时刻的新波面 (D) 真空中波长为500nm 绿光在折射率为1.5的介质中从A 点传播到B 点时,相位改变了5π,则光从A 点传到B 点经过的实际路程为1250nm 。 8. 在照相机镜头的玻璃片上均匀镀有一层折射率n 小于玻璃的介质薄膜,以增强某一波长 的透射光能量。假设光线垂直入射,则介质膜的最小厚度应为: 【 D 】 (A)/n λ (B)/2n λ (C)/3n λ (D)/4n λ P O 1 S 2 S 6. 题图

(完整版)大学物理下册期末考试A卷.doc

**大学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下)考试日期 任课教师 ______________试卷编号_______ 考生姓名学号专业或类别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累分人 签名题分40 10 10 10 10 10 10 100 得分 考生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 6 页,请查看试卷中是否有缺页。 2、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带出考场。 部分常数:玻尔兹曼常数 k 1.38 10 23 J / K , 气体普适常数 R = 8.31 J/K.mol, 普朗克常量h = 6.63 10×34 J·s,电子电量e 1.60 10 19 C; 一、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40 分) 1. 一理想卡诺机在温度为 27℃和 127℃两个热源之间运转。若得分评卷人 使该机正循环运转,如从高温热源吸收1200J 的热量,则将向低 温热源放出热量 ______J; 2.1mol 理想气体经绝热自由膨胀至体积增大一倍为止,即 V22V1则在该过程中熵增S_____________J/k。 3.某理想气体的压强 P=105 Pa,方均根速率为 400m/s,则该气 体的密度 _____________kg/m3。 4.AB 直导体长为 L 以图示的速度运动,则导体中非静电性场强大小 ___________,方向为 __________,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 ____________。

5 5.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C为 20.0 μ F,两板上的电压变化率为 dU/dt=1.50 × 10V/s ,则电容器两平行板间的位移电流为___________A。 6. 长度为 l ,横截面积为 S 的密绕长直螺线管通过的电流为I ,管上单位长度绕有n 匝线圈,则管内的磁能密度w 为 =____________ ,自感系数 L=___________。 7.边长为 a 的正方形的三个顶点上固定的三个点电荷如图所示。以无穷远为零电 势点,则 C 点电势 U C =___________;今将一电量为 +q 的点电荷 从 C点移到无穷远,则电场力对该电荷做功 A=___________。 8.长为 l 的圆柱形电容器,内半径为R1,外半径为R2,现使内极 板带电 Q ,外极板接地。有一带电粒子所带的电荷为q ,处在离 轴线为 r 处( R1r R2),则该粒子所受的电场力大小F_________________;若带电粒子从内极板由静止飞出,则粒子飞到外极板时,它所获得的动能E K________________。 9.闭合半圆型线圈通电流为 I ,半径为 R,置于磁感应强度为B 的均匀外磁场中,B0的方向垂直于AB,如图所示。则圆弧ACB 所受的磁力大小为 ______________,线圈所受磁力矩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 10.光电效应中,阴极金属的逸出功为2.0eV,入射光的波长为400nm ,则光电流的 遏止电压为 ____________V。金属材料的红限频率υ0 =__________________H Z。11.一个动能为40eV,质量为 9.11 × 10-31 kg的电子,其德布 罗意波长为nm。 12.截面半径为R 的长直载流螺线管中有均匀磁场,已知 dB 。如图所示,一导线 AB长为 R,则 AB导线中感生 C (C 0) dt 电动势大小为 _____________,A 点的感应电场大小为E。

大学物理考试卷及答案下

汉A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对一题得 3 分,共15 分) 1、强度为0I 的自然光,经两平行放置的偏振片,透射光强变为 ,若不考虑偏振片的反 射和吸收,这两块偏振片偏振化方向的夹角为【 】 A.30o; B. 45o ; C.60o; D. 90o。 2、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感生电场和静电场一样,属于无旋场; B.感生电场和静电场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对场中的电荷具有作用力; C.感生电场中可类似于静电场一样引入电势; D.感生电场和静电场一样,是能脱离电荷而单独存在。 3、一半径为R 的金属圆环,载有电流0I ,则在其所围绕的平面内各点的磁感应强度的关系为【 】 A.方向相同,数值相等; B.方向不同,但数值相等; C.方向相同,但数值不等; D.方向不同,数值也不相等。 4、麦克斯韦为建立统一的电磁场理论而提出的两个基本假设是【 】 A.感生电场和涡旋磁场; B.位移电流和位移电流密度; C.位移电流和涡旋磁场; D.位移电流和感生电场。 5、当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照射空气中一薄膜(n>1)的表面时,从入射光方向观察到反射光被加强,此膜的最薄厚度为【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空,每空 2分,共 30 分。) 6、设杨氏双缝缝距为1mm ,双缝与光源的间距为20cm ,双缝与光屏的距离为1m 。当波长为0.6μm 的光正入射时,屏上相邻暗条纹的中心间距为 。 7、一螺线管的自感系数为0.01亨,通过它的电流为4安,则它储藏的磁场能量为 焦耳。 8、一质点的振动方程为 (SI 制),则它的周期是 ,频率是 ,最大速度是 。 9、半径为R 的圆柱形空间分布均匀磁场,如图,磁感应强度随时间以恒定速率变化,设 dt dB 为已知,则感生电场在rR 4 I n 4λn 32λn 2λn 43λ)6 100cos(1052 π π-?=-t x

《大学物理实验》试卷4答案

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 《大学物理实验》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20分,每题2分) 1.22u s +;222 22121x x x y x y σσ??? ? ????+???? ????。 2. 0.29%或0.3% ; 2.9%或3% 。 3.x,y 偏移出界 ;辉度太弱 (次序可以颠倒)。 4.伏安法;电桥法;替代法;欧姆表法 (次序可以颠倒) 。 5.恒定系统; 不定系统; 随机; 已定系统。 6.减小随机误差 , 避免疏失误差(次序可以颠倒)。 7.(3) (4) 。 8.毫米尺 ; 1/50游标卡尺 。 9.温差电效应;热磁效应;温度梯度电压;电极不等势电压 (次序可以颠倒)。 10.干涉法 ; 非电量电测法 。 11.选用高灵敏度的检流计、提高电源电压、减小桥臂电阻。(次序可以颠倒) 12.(1)存在;(2)不存在;(3)存在;(4)不存在。 13.数学 。 14.乙 , 丙 。 15.微小等量 ;6 。 16.电子枪 、 偏转板(次序可以颠倒)。 17.(436) 。 18.阳极光电流 ; 暗电流(漏电流) ; 拐点法 ; 交点法 。 19.粘附在小球表面的的液层与邻近的液层因为相对运动而产生的内摩擦力 。 二、判断题(“对”在题号前( )中打√,“错”打×)(15分,每题1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三、简答题(共20分,每题5分) 1.答:(1)确定研究对象和内容,设计实验。 1分 (2)做实验,测量物理量的对应关系。 1分 (3)作物理量对应关系曲线,建立相应函数关系模型。 1分 (4)求解函数关系中的常数和系数,确定函数。 1分 (5)验证。 1分

大学物理力学题库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某质点作直线运动的运动学方程为 x = 3t-5t 3 + 6 (SI),则该质点作 2、一质点沿x 轴作直线运动,其v t 曲 线如图所示,如t=0时,质点位于坐标原点, 则t=4.5 s 时,质点在x 轴上的位置为 (A) 5m . (B) 2m . (C) 0. (D) 2 m . (E) 5 m. [ b ] pc 的上端点,一质点从p 开始分 到达各弦的下端所用的时间相比 6、一运动质点在某瞬时位于矢径 r x, y 的端点处,其速度大小为 7、 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周作匀速率运动,每 T 秒转一圈.在2T 时间间隔中, 其平均速度大小与平均速率大小分别为 (A) 2 R/T , 2 R/T . (B) 0,2 R/T (C) 0,0. (D) 2 R/T , 0. [ b ] 8 以下五种运动形式中,a 保持不变的运动是 4、 一质点作直线运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 v 2 m/s ,瞬时加速度a 2m/s , 则一秒钟后质点的速度 (B)等于 2 m/s . (D)不能确定. [ d ] (A)等于零. (C)等于 2 m/s . 5 、 一质点在平面上运动, 已知质点位置矢量的表示式为 r at i bt 2j (其中 a 、 b 为常量),则该质点作 (A)匀速直线运动. (B)变速直线运动. (C)抛物线运动. (D) 一般曲线运 动. [ b ] [d ] (A)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 x 轴正方向. (B)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 x 轴负方向. (C) 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 x 轴正方向. (D) 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 x 轴负方向. 3、图中p 是一圆的竖直直径 别沿不同的弦无摩擦下滑时, 较是 (A) 到a 用的时间最短. (B) 到b 用的时间最短. (C) 到c 用的时间最短. (D) 所用时间都一样. (A) d r dt (C) d r dt (B) (D) d r dt dx 2 .dt 2 d y dt [d ] a

大学物理试卷及答案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 《 大学物理》(上)考试试卷( A 卷) 注意:1、本试卷共4页; 2、考试时间: 120分钟; 3、姓名、序号必须写在指定地方; 4、考试为闭卷考试; 5、可用计算器,但不准借用; 6、考试日期: 7、答题答在答题纸上有效, 答在试卷上无效; b =×10?3m·K R =·mol ?1·K ?1 k=×10?23J·K ?1 c=×108m/s ? = ×10-8 W·m ?2·K ?4 1n 2= 1n 3= g=s 2 N A =×1023mol ?1 R =·mol ?1·K ?1 1atm=×105Pa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如图所示的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若将单缝沿透镜光轴方向向透镜平移,则屏幕上的衍射条纹 (A) 间距变大. (B) 间距变小. (C) 不发生变化. (D) 间距不变,但明暗条纹的位置交替变化. 2. 热力学第一定律只适用于 (A) 准静态过程(或平衡过程). (B) 初、终态为平衡态的一切过程. (C) 封闭系统(或孤立系统). (D) 一切热力学系统的任意过程. 3.假设卫星环绕地球中心作圆周运动,则在运动过程中,卫星对地球中心的 (A) 角动量守恒,动能不变. (B) 角动量守恒,动能改变. (C) 角动量不守恒,动能不变. (D) 角动量不守恒,动量也不守恒. (E) 角动量守恒,动量也守恒. 4.质量为m 的物体由劲度系数为k 1和k 2的两个轻弹簧串联连接在水平光滑导轨上作微小振 动,则该系统的振动频率为 (A) m k k 212+π =ν. (B) m k k 2 121+π=ν . (C) 2 12 121k mk k k +π=ν. (D) )(212121k k m k k +π=ν 5. 波长? = 5500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光栅常数d = 2×10-4cm 的平面衍射光栅上,可能观 察到的光谱线的最大级次为 (A) 2. (B) 3. (C) 4. (D) 5. 6.某物体的运动规律为d v /dt =-k v 2t ,式中的k 为大于零的常量.当t =0时,初速为v 0,则

大学物理下册重修考试A卷

试卷编号_______ 百度文库-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福州大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重修考试卷(A)

5如图所示, 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 带电量分别为Q 和 -Q, 相距2R 。 若以负电 荷所在处O 点为中心, 以R 为 半径作高斯球面S , 则通过该球面的电场强度通量φ=__________;高斯面上b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 b E =___________,电势U b =_________。 6 一空气平行板电容器,接上电源后,两极板上的电荷面密度分别为0±σ。在保持电源接通情况下,将相对介 电常数为εr 的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充满其中,忽略边缘效应,介质中的场强大小应为___________。而断开电源再充满该种介质,则介质中的场强大小又为___________。 7 选无限远处为电势零点,已知半径为R 的导体球带电后的电势为U 0,则球外离球心距离为r 处的电势为U=____________;电场强度的大小E =__________。 8 如图,一半径为R ,通有电流为I 的圆形回路,位于 Oxy 平面内,圆心为O .一带正电荷为q 的粒子,以速度v 沿z 轴向上运动,当带正电荷的粒子恰好通过O 点时,作用于圆形回路上的 磁力的大小为_________,作用在带电粒子上的磁力的大小为_________。 9有一半径为R 的单匝平面圆形线圈,通以电流I ,若将该导线弯成匝数N=2的平面圆形线圈,导线长度不变,并通以同样的电流,则线圈中心的磁感应强度是原来的__________倍,线圈磁矩是原来的__________倍。 10 长为L 的导体棒,如图所示放在均匀磁场中,棒与磁场垂直,当棒以速度v 平行于参考线向右运动时,棒两端的动生电动势 ab ε为______________;导体棒中非静电性电场的 强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 11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 为μF ,两板上的电压变化率为dU/dt=×105V/s ,则电容器两平行板间的位移电流为__________A 。 I o x y z v q

大学物理考试题库完整

普通物理Ⅲ 试卷( A 卷) 一、单项选择题 1、运动质点在某瞬时位于位矢r 的端点处,对其速度的大小有四种意见,即 (1)t r d d ; (2)dt r d ; (3)t s d d ; (4)22d d d d ?? ? ??+??? ??t y t x . 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 (A) 只有(1)(2)正确 (B) 只有(2)正确 (C) 只有(2)(3)正确 (D) 只有(3)(4)正确 2、一个质点在做圆周运动时,则有( ) (A) 切向加速度一定改变,法向加速度也改变 (B) 切向加速度可能不变,法向加速度一定改变 (C) 切向加速度可能不变,法向加速度不变 (D) 切向加速度一定改变,法向加速度不变 3、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用平行于斜面的细线联结置于光滑的斜面上,若斜面向左方作加速运动,当物体刚脱离斜面时,它的加速度的大小为( ) (A) g sin θ (B) g cos θ (C) g tan θ (D) g cot θ 4、对质点组有以下几种说法: (1) 质点组总动量的改变与内力无关; (2) 质点组总动能的改变与内力无关; (3) 质点组机械能的改变与保守内力无关. 下列对上述说法判断正确的是( ) (A) 只有(1)是正确的 (B) (1) (2)是正确的 (C) (1) (3)是正确的 (D) (2) (3)是正确的 5、静电场中高斯面上各点的电场强度是由:( ) (A) 高斯面内的电荷决定的 (B) 高斯面外的电荷决定的 (C) 空间所有电荷决定的 (D) 高斯面内的电荷的代数和决定的 6、一带电粒子垂直射入均匀磁场中,如果粒子的质量增加为原来的2倍,入射速度也增加为原来的2倍,而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增大为原来的4倍,则通过粒子运动轨道所围面积的磁通量增大为原来的:( ) (A) 2倍 (B) 4倍 (C) 0.5倍 (D) 1倍 7、一个电流元Idl 位于直角坐标系原点 ,电流沿z 轴方向,点P (x ,y ,z )的磁感强度沿 x 轴的分量 是: ( )

(完整版)《大学物理》下期末考试有答案

《大学物理》(下)期末统考试题(A 卷) 说明 1考试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请把答题纸撕下。 一、 选择题(30分,每题3分) 1.一质点作简谐振动,振动方程x=Acos(ωt+φ),当时间t=T/4(T 为周期)时,质点的速度为: (A) -Aωsinφ; (B) Aωsinφ; (C) -Aωcosφ; (D) Aωcosφ 参考解:v =dx/dt = -Aωsin (ωt+φ) ,cos )sin(4 2 4/?ω?ωπA A v T T T t -=+?-== ∴选(C) 2.一弹簧振子作简谐振动,当其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的大小为振幅的1/4时,其动能为振动总能量的 (A) 7/6 (B) 9/16 (C) 11/16 (D )13/16 (E) 15/16 参考解:,1615)(221242122122 1221=-=kA k kA kA mv A ∴选(E ) 3.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在媒质质元从平衡位置运动到最大位移处的过程中: (A) 它的动能转换成势能. (B) 它的势能转换成动能. (C) 它从相邻的一段质元获得能量其能量逐渐增大. (D) 它把自己的能量传给相邻的一段质元,其能量逐渐减小. 参考解:这里的条件是“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由于弹性媒质的质元在平衡位置时的形变最大,所以势能动能最大,这时动能也最大;由于弹性媒质的质元在最大位移处时形变最小,所以势能也最小,这时动能也最小。质元的机械能由最大变到最小的过程中,同时也把该机械能传给相邻的一段质元。∴选(D )

4.如图所示,折射率为n 2、厚度为e 的透明介质薄膜 的上方和下方的透明介质的折射率分别为n 1和n 3,已知n 1 <n 2<n 3.若用波长为λ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该薄膜 上,则从薄膜上、下两表面反射的光束①与②的光程差是 (A) 2n 2 e . (B) 2n 2 e -λ / 2 . (C) 2n 2 e -λ. (D) 2n 2 e -λ / (2n 2). 参考解:半波损失现象发生在波由波疏媒质到波密媒质的界面的反射现象中。两束光分别经上下表面反射时,都是波疏媒质到波密媒质的界面的反射,同时存在着半波损失。所以,两束反射光的光程差是2n 2 e 。 ∴选(A ) 5.波长λ=5000?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宽度a=0.25mm 的单缝上,单缝后面放置一凸透镜,在凸透镜的焦平面上放置一屏幕,用以观测衍射条纹,今测得屏幕上中央明条纹一侧第三个暗条纹和另一侧第三个暗条纹之间的距离d=12mm ,则凸透镜的焦距f 为: (A) 2m (B) 1m (C) 0.5m (D) 0.2m ; (E) 0.1m 参考解:由单缝衍射的暗纹公式, asin φ = 3λ, 和单缝衍射装置的几何关系 ftg φ = d/2, 另,当φ角很小时 sin φ = tg φ, 有 1103 310500061025.0101232==?=---?????λa d f (m ) , ∴选(B ) 6.测量单色光的波长时,下列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为准确? (A) 双缝干涉 (B) 牛顿环 (C) 单缝衍射 (D) 光栅衍射 参考解:从我们做过的实验的经历和实验装置可知,最为准确的方法光栅衍射实验,其次是牛顿环实验。 ∴选(D ) 7.如果两个偏振片堆叠在一起,且偏振化方向之间夹角为60°,光强为I 0的自然光垂直入射在偏振片上,则出射光强为 (A) I 0 / 8. (B) I 0 / 4. (C) 3 I 0 / 8. (D) 3 I 0 / 4. 参考解:穿过第一个偏振片自然光的光强为I 0/2。随后,使用马吕斯定律,出射光强 8102021 60cos I I I == ∴ 选(A ) n 3

大学物理题库电学习题(含详细答案)

1.一个未带电的空腔导体球壳,内半径为R 。在腔内离球心的距离为d 处( d < R ),固定 一点电荷+q ,如图所示. 用导线把球壳接地后,再把地线撤去。选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则 球心O 处的电势为 (A) 0 (B) (C) (D) ] 2.三块互相平行的导体板,相互之间的距离d 1和d 2比板面积线度小得多,外面二板用 1和2,如图所示。则比值 为 (A) d 1 / d 2 (B) d 2 / d 1 (C) 1 (D) 如图所示,一带负电荷的金属球,外面同心地罩一不带电的金属球壳,则在球壳中一点P (设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分别为: (A) E = 0,U > 0 (B) E = 0,U < 0 (C) E = 0,U = 0 (D) E > 0,U < 0 4.在空气平行板电容器中,平行地插上一块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板,如图所示。当电容与空气中的场强相比较,应有 (A) E > E 0,两者方向相同 (B) E = E 0,两者方向相同 (C) E < E 0,两者方向相同 (D) E < E 0,两者方向相反. [ ] 5.设有一个带正电的导体球壳。当球壳内充满电介质、球壳外是真空时,球壳外一点 的场强大小和电势用E 1,U 1表示;而球壳内、外均为真空时,壳外一点的场强大小和电势 用E 2,U 2表示,则两种情况下壳外同一点处的场强大小和电势大小的关系为 (A) E 1 = E 2,U 1 = U 2 (B) E 1 = E 2,U 1 > U 2 (C) E 1 > E 2,U 1 > U 2 (D) E 1 < E 2,U 1 < U 2 [ ] 6.C 1和C 2两空气电容器串联起来接上电源充电。然后将电源断开,再把一电介质板插 入C 1中,如图所示。则 (A) C 1上电势差减小,C 2上电势差增大 (B) C 1上电势差减小,C 2上电势差不变 (C) C 1上电势差增大,C 2上电势差减小 (D) C 1上电势差增大,C 2上电势差不变 [ B ] 7 .如果在空气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间平行地插入一块与极板面积相同的金属板,则 由于金属板的插入及其相对极板所放位置的不同,对电容器电容的影响为: (A) 使电容减小,但与金属板相对极板的位置无关 (B) 使电容减小,且与金属板相对极板的位置有关 (C) 使电容增大,但与金属板相对极板的位置无关 (D) 使电容增大,且与金属板相对极板的位置有关 [ ] 8. 将一空气平行板电容器接到电源上充电到一定电压后,断开电源。再将一块与极板面积相同的金属板平行地插入两极板之间,如图所示, 同,对电容器储能的影响为: (A) 储能减少,但与金属板相对极板的位置无关 (B) 储能减少,且与金属板相对极板的位置有关 (C) 储能增加,但与金属板相对极板的位置无关 (D) 储能增加,且与金属板相对极板的位置有关 d q 04επR q 04επ-)11(40R d q -πεσσ21/σ2122/d d E 0E E

大学物理试卷及答案

大学物理试卷及答案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察到的光谱线的最大级次为

(A) 2. (B) 3. (C) 4. (D) 5. 6.某物体的运动规律为d v /dt =-k v 2t ,式中的k 为大于零的常量.当t =0时,初速为v 0,则速度v 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是 (A) 0221v v +=kt (B) 0221 v v +-=kt (C) 02121v v +=kt (D) 0 2121v v + -=kt 7. 在定轴转动中,如果合外力矩的方向与角速度的方向一致,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合力矩增大时, 物体角速度一定增大; (B) 合力矩减小时, 物体角速度一定减小; (C) 合力矩减小时,物体角加速度不一定变小; (D) 合力矩增大时,物体角加速度不一定增大. 8.一质点沿x 轴作简谐振动,振动方程为 )3 1 2cos(1042π+π?=-t x (SI). 从t = 0时刻起,到质点位置在x = -2 cm 处,且向x 轴正方向运动的最短时间间隔为 (A) s 81 (B) s 61 (C) s 41 (D) s 31 (E) s 2 1 9.下列各图所示的速率分布曲线,哪一图中的两条曲线能是同一温度下氮气和氦气的分子速率分布曲线 10.一束光强为I 0的自然光,相继通过三个偏振片P 1、P 2、P 3后,出射光的光强为I =I 0 / 8.已知P 1和P 3的偏振化方向相互垂直,若以入射光线为轴,旋转P 2,要使出射光的光强为零,P 2最少要转过的角度是 (A) 30°. (B) 45°. (C) 60°. (D) 90°. 二. 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 任意时刻a t =0的运动是 运动;任意时刻a n =0的运动是 运动. 2. 一卡诺热机低温热源的温度为27C,效率为30% ,高温热源的温度 T 1 = . 3.由绝热材料包围的容器被隔板隔为两半,左边是理想气体,右边真空.如果把隔板撤去,气体将进行自由膨胀过程,达到平衡后气体的温度__________(升高、降低或不变),气体的熵__________(增加、减小或不变). 4. 作简谐振动的小球, 振动速度的最大值为v m =3cm/s, 振幅为A=2cm, 则小球振动的周期为 ;若以速度为正最大时作计时零点,振动表达式为 .

大学物理实验试卷 (4)

大学物理实验试卷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 判断题(20分) 1) 精确度指精密度与正确度的综合,它既描述数据的重复性程度,又表示与真值的接近程度,其反映了综合误差的大小程 度。( ) 2) 偶然误差(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的关系,系统误差的特征是它的确定性,而偶然误差的特怔是它的随机性。( ) 3) 误差是指测量值与量的真值之差,即误差=测量值-真值,上式定义的误差反映的是测量值偏离真值的大小和方向,其误 差有符号,不应该将它与误差的绝对值相混淆。( ) 4) 残差(偏差)是指测量值与其算术平均值之差,它与误差定义差不多。( ) 5) 精密度是指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相互接近程度,反映的是偶然误差(随机误差)大小的程度。( ) 6) 标准偏差的计算有两种类型,) 1()1 ) (2 2 --= --= ∑ ∑K K x x K x x i i (和σσ,如果对某一物体测量K=10次,计算结果σ=2/3和 90 2= σ,有人说σ比σ精度高,计算标准偏差应该用σ。( ) 7)大量的随机误差服从正态分布,一般说来增加测量次数求平均可以减小随机误差。( ) 8) 电阻值的测量结果为R=(35.78±0.05)Ω,下列叙述中那些是正确的,那些是不正确的。 (1)待测电阻值是35.73Ω或35.83Ω。( ) (2)待测电阻值是35.73Ω到35.83Ω之间。( ) (3)待测电阻的真值包含在区间 [35.73Ω~35.83Ω]内的概率约为68%。( ) (4)待测电阻的真值包含在区间 [35.73Ω~35.83Ω]内的概率约为99.7%。( ) 9)准偏差和置信概率有着密切关系,如一倍标准偏差1σ,说明真值的可能性为68.3%,2σ说明真值的可能性为95.4%,3σ 说明真值的可能性为99.7%,有人说1σ,2σ,3σ的标准偏差与测量次数无关。( ) 10)由于系统误差在测量条件不变时有确定的大小和正负号,因此在同一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能够减少误差或消除 它。( ) 二.填空题(20分) 1、 有一圆柱体密度公式h D m 24πρ= ,若要求ρ μμ =E <0.5%,现也知道合成不确定度分量有3个(m ,D ,h ),根据误差均分原则,其误差分配为 2、用一个0.5级的电表测量一个电学量,若指针刚好指在满刻度处,则该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等于__________;若指针指在满刻 度的十分之一处,则该测量的结果的相对误差等于_______. 3)某学生用二十分之一的游标卡尺测得一组长度的数据为(1) 20.02mm,(2)20.00mm, (3)20.25mm.则其中一定有错的数据编号 是_____________. 4)用量程为100μA 、等级度1.5级的微安表测量一电流I ,指针刚好指在50μA 刻线处,已知A 类不确定分量可以忽略,则I ±ΔI= ,相对不确定度为 。 5) 测量一规则金属块体积,A 类不确定度分量可忽略,已知其长约30cm ,宽约5cm ,厚约0.1cm 。要求结果有四位有效位数, 问对长、宽、厚各至少应选什么测量仪器? 。 三.计算题(30分) 1、用50分度游标卡尺测量铜环的内径K=6次,测量数据如下,d i =(19.98),(19.96),(19.98),(20.00),(19..94),(19.96),单位毫米,计算测量结果,并用不确定度表示测量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