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热点作家及作品阅读训练专题:迟子建

中考热点作家及作品阅读训练专题:迟子建
中考热点作家及作品阅读训练专题:迟子建

中考热点作家及作品阅读训练专题:迟子建

作家档案

迟子建,中国当代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女作家之一,中国作协会员,黑龙江作家协会副主席。她的作品多以山村生活为题材,感情细腻又不乏豪爽之气,从不矫揉造作。创作风格朴实大方,文笔简练而流畅,不张扬,不拖泥带水。她常常借物喻人,借助作品抒发自己的情怀,对人与社会的诠释视角独特,给读者许多有益的人生启迪。

她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伪满洲国》《额尔古纳河右岸》(2008年获第七届茅盾文

学奖),小说集《北极村童话》《逝川》《雾月牛栏》《清水洗尘》,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我的世界下雪了》等。她曾多次获得过鲁迅文学奖和冰心散文奖,还获过庄重文文学奖、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等各种奖项。她的作品被译为英、法、日、意等文字在海外出版。另外,她的散文《灯祭》被选入语文教材中。

试题链接

《是谁扼杀了哀愁》(2007〃山东潍坊)《会唱歌的火炉》(2008〃吉林)《寻石记》(2009〃广东)

枕边的夜莺

迟子建

我喜欢躺着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已有二十多年了,从枕边掠过的书,自然是少不了的。

十七八岁,我读师专的时候,开始了真正的读书。每到寒暑假,最惬意的事情,就是躺在故乡的火炕上看书。至于读了些什么,已经记不清了,但读书的氛围却历历在目。夏天时,闻够了墨香,我会敞开窗子,嗅花圃搅起的一波一波的香气;冬天时,窗外的北风吹得窗纸刷拉拉响,我便把书页也翻得刷拉拉响。疲倦的时候,我会撇下书,趴在窗台看风景。窗外的园田被雪花装点得一片洁白,像是老天铺下来的一张纸。

如果说枕头是花托的话,那么书籍就是花瓣。花托只有一个,花瓣却是层层叠叠的。每一本看过的书,都是一片谢了的花瓣。有的花瓣可以当作标本,作为永久的珍藏;有的则因着庸常,随着风雨化作泥了。

这二十多年来,不管我的读书趣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一类书始终横在我的枕畔,就像一个永不破碎的梦,那就是古诗词。夜晚,读几首喜欢的诗词,就像吃了可口的夜宵,入睡时心里暖暖的。

我最喜欢的词人,是辛弃疾。一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让我对他的词永生爱意,《稼轩集》便是百读不厌的了。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陆游、苏轼、李清照、李煜、纳兰性德、温庭筠、黄庭坚、范仲淹,也都令我喜爱。有的时候,读到动心处,我会忍不住低声吟诵出来,好像不经过如此“咀嚼”,就愧对了这甘美至极的“食粮”似的。

我父亲最推崇的诗人,就是曹植了。因为爱极了他的《洛神赋》,我一出生,父亲就把“子建”的名字给了我。长大成人后,我不止一次读过《洛神赋》,总觉得它的辞藻过于华

丽,浓艳得有点让人眼晕。直到前几年,我的个人生活遭遇变故,再读《洛神赋》,读出了一种朴素而凄清的美!洛水上的神仙宓妃,惊鸿一现,顷刻间就化作烟波了。“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恨人神之道殊兮”,这才是曹植最想表达的。他以短短一曲《洛神赋》,写出了爱情的短暂、圣洁、美好,写出了世事的无常。我真的没有想到,曹植在诗中所描述的一切,正是我此刻的感悟,原来父亲早就知道,幻影才是永恒的啊!所以现在读《洛神赋》,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中国的古典诗词,意境优美,禅意深厚,能够开启心智。当你愤慨于生活中种种的不公,却又无可奈何时,读一读黄庭坚的“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你就会获得解脱。而当你意志消沉、黯然神伤时,读一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你就会觉得所有的不快都是过眼云烟。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古诗词就是我枕畔的《圣经》。

这些伟大的诗人,之所以能写出流传千古的词句,在于他们有着对黑暗永不妥协的精神。他们高洁的灵魂,使个人的不幸得到了升华。杜甫评价李白时,曾满怀怜惜和愤懑地写道:“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而这是那个时代大多数诗人坎坷命运的真实写照!个人的生死,在他们眼里,不过草芥,所以他们的诗词才有着大悲悯、大哀愁,这也是我深深喜爱他们的原因。

无论是读书还是写作,我们都在经历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喧嚣时刻。能够保持一份清醒和独立,在读书中去伪求真,去芜存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的枕畔,也曾有过名声显赫却难以卒读的书,但它们很快就从我的记忆中消失了。能够留下的,是鲁迅,是《红楼梦》,是《牡丹亭》《聊斋志异》,是雨果和陀斯妥耶夫斯基,等等等等,这些人的书和作品可以一读再读。它们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变旧,它们是日出,每一次出现都是夺目的。

我常想,我枕边的一册册古诗词,就是一只只夜莺,它们栖息在书林中,婉转地歌唱。它们清新、湿润,宛如上天撒向尘世的一场宜人的夜露。

(选自《黑龙江日报》2008年12月3日)

阅读视点:有人认为“作家迟子建写散文,无论是叙事,还是描写,皆信手拈来,水到渠成,其行云流水般的文字来自于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更是文字表达力的语言功夫之体现”,本文即是这一观点的有力注脚。作者叙述自己读古典诗词的历程,描写自己读古典诗词的感悟,着实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产生情感的共鸣。

能力提升训练

1.整体感知全文,说说你对“枕边的夜莺”的理解。放在枕边经常用来夜晚阅读的中国古典诗词的书籍。

2.文章第三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运用比喻修辞,形象生动地描写了书籍的形象,并且说明了不同的书有着不同的作用。

3.在作者看来,伟大的诗人之所以能写出流传千古的名句,其原因是什么?他们有着对黑暗永不妥协的精神;他们的作品有着大悲悯、大哀愁。

4.品读全文,说说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通过叙写读书经历,特别是夜晚读古代诗词的体会,表达了自己对中国古典诗词的钟爱之情和人生感悟。

5.有位名人说,读书的最高境界是感悟。作者在文章第七段中结合具体的诗句说出了自己的感悟。请你仿照画线句也写一句读书感悟。示例:当你不能与家人团圆,心生伤感时,读一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和李商隐的《无题》,你就会觉得眼前的离别与伤感都是美好人生的一部分。

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迟子建

立春的那天,我在电视中看到,杭州西子湖畔的梅花开了。粉红的、雪白的梅花,在我眼里就是一颗颗爆竹,噼啪噼啪地引爆了春天。我想这时节的杭州,是不愁夜晚没有星星可看了,因为老天把最美的那条银河,送到人间天堂了。

而我这里,北纬五十度的地方,立春之时,却还是零下三十度的严寒。早晨,迎接我的是一夜寒流和冷月、凝结在玻璃窗上的霜花。想必霜花也知道节气变化了吧,这天的霜花不似往日的,总是树的形态。立春的霜花团团簇簇的,很有点花园的气象。你能从中看出喇叭形的百合花来,也能看出重瓣的玫瑰和单瓣的矢车菊来。不要以为这样的花儿,一定是银白色的,一旦太阳从山峦中升起来,印着霜花的玻璃窗,就像魔镜一样,散发出奇诡的光辉了。初升的太阳先是把一抹嫣红投给它,接着,嫣红变成橘黄,霜花仿佛被蜜浸透了,让人怀疑蜜蜂看上了这片霜花,把它们辛勤的酿造,撒向这里了。再后来,太阳升得高了,橘黄变成了鹅黄,霜花的颜色就一层层地淡下去、浅下去,成了雪白了,它们离凋零的时辰也就不远了。因为霜花的神经,最怕阳光温暖的触角了。

虽然季节的时针已指向春天了,可在北方,霜花却还像与主子有了感情的家奴似的,赶也赶不走。什么时候打发了它们,大地才会复苏。四月初,屋顶的积雪开始消融,屋檐在白昼滴水了,霜花终于熬不住了,撒脚走了。它这一去也不是不回头,逢到寒夜,它又来了。不过来得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闪闪烁烁地隐现在窗子的边缘,看上去像是一树枝叶稀疏的梅。四月底,屋顶的雪化净了,林间的积雪也逐渐消融的时候,霜花才彻底丢了魂儿。

在大兴安岭,最早的春色出现在向阳山坡。嫩绿的草芽像绣花针一样顶破丰厚的腐殖土,要以它的妙手,给大地绣出生机时,背阴山坡往往还有残雪呢。这样的残雪,还妄想着做冬的巢穴。然而随着冰河乍裂,达子香花开了,背阴山坡也绿意盈盈了,残雪也就没脸再赖着了。山前山后,山左山右,是透着清香的树、烂漫的山花和飞起飞落的鸟儿。那蜿蜒在林间的一道道春水,被暖风吹拂得起了鱼苗似的波痕。投在水面的阳光,便也跟着起了波痕,好像阳光在水面打起蝴蝶结了。

我爱这迟来的春天。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节气而来的,它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苦熬出来的。也就是说,极北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它从三月化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敢,心无旁骛,直到把冰与雪安葬到泥土深处,然后让它们的精魂,又化作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

春天在一点一点化开的过程中,一天天地羽翼丰满起来了。待它可以展翅高飞的时候,解冻后的大地,又怎能不做了春天的天空呢!

2009年2月于大兴安岭

(选自《黑龙江日报》2009年2月25日)阅读视点:冰雪桎梏,寒流笼罩,铸就了春天沉着果敢、心无旁骛的性格。抗争中积聚力量,终于化开;拼搏中丰满羽翼,走向成熟。春回大地春无语,却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思考;万物复苏悄无息,却启示着我们要在隐忍中萌芽,在苦熬中开花,最终寻回春天的天空。

能力提升训练

1.文章开篇提及杭州西子湖畔的梅花有什么作用?展示杭州西子湖畔的春天的特点,为下文描写极北的春天作铺垫,引领读者在对比中体悟极北春天“一点一点化开的”的特点。

2.作者主要通过哪些意象来写极北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地化开的”?通过窗上的霜花、春草、春水等意象来写。

3.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来描写霜花的?形态、颜色、消融时间

4.作者笔下的春天的内在品质是什么?顽强拼争,沉着果敢,心无旁骛

5.本文以“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为题有什么好处?本文以“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为题,意象明晰,意境优美,意蕴丰厚,让读者带着悬念在轻松愉快中走进文章的字里行间,体会春天融化的动感,同时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6.春天一点一点化开的过程给了你怎样的人生启迪?示例: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一定会迎来人生的春天。

作家创作语录

迟子建:一个人要直面苦难,而作品呢,一定要“曲折”地对待苦难,也就是要艺术地呈现苦难。赤裸裸地描写苦难的作品,往往流于简单和粗糙。小说要有血肉,要有日常生活的涓涓细流的注入,这样,小说才能水灵起来。日常生活中,最有光彩的不是大人物,而是那些小人物。他们身上,更能体现出人性的光彩。就个人品性来说,我属于那种哀而能持的人,这使我不会在作品中喋喋不休地“诉苦”。另外从艺术上来讲,我喜欢那种有节制的艺术,要“抑”,而不是“扬”。“抑”往往能让作品气韵饱满,相反,“扬”却常常使作品流于平庸。

中考热点作家及作品阅读训练专题:丁立梅

作家档案:

丁立梅,笔名梅子,紫色梅子。江苏东台人。职业:教师。喜欢用音乐煮文字。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出版有散文集《且听风吟》、《忽然花开》、《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等。《春风暖》被选为七年级上册语文活页课文链接;有多篇文章被设计成中考、高考语文阅读题。散文《萝卜花》被桂林市、百色市选做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散文《蔷薇几度花》被南京市选做2009年语文中考试题。2009年江苏高考语文一结束,丁立梅在第一时间写下了自己的对“时尚”的品味。笔者相信这篇感情细腻、朴实自然的文章一定会成为2011年阅读题的首选。

罗丹说:美,其实只有一种,即显示真实的美。她的文字优美、洁净,适合你在薄暮的黄昏,或微凉的夜晚阅读。她一直坚信有这样一幢房子,以文字盖顶,用音乐作墙。房前植一株梅,细雨如丝,花瓣若蝶。有女子,坐窗前,吐气若梅。我曾在她的文字间缱绻,与她的文字相识如《尘世里的初相见》,在《且听风吟》中,发觉《诗经里的那些情事》亦如《每一棵草都会开花》。字如其人,她的文章清新、平实、隽永,蓦然中《忽然花开》,原来《爱,永远不会消失》。她的文字焕发出别样的色彩,凡俗着,温馨着,美好着。

“只一低头,就是一朵花开,一瓣一瓣,在风中舒展,而后,凋落成蝶”。这也是她对自身的评价,她便是我喜欢的江苏作家丁立梅。轻轻翻过梅子的文字,世俗尘埃里依然能感受到温润真实的美在荡漾……

链接中考

2008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徐州市)、《小扇轻摇的时光》(河北省)

2009年:《萝卜花》(广西桂林市百色市)、《蔷薇几度花》(江苏省南京市)、《菊有黄花》(四川凉山州)

岁月留痕?青春回眸

你并不是个坏孩子

丁立梅

一个自称叫陈小卫的人打电话给我,电话那头,他满怀激动地说,丁老师,我终于找到你了。

他说他是我十年前的学生。我脑子迅速翻转着,十来年的教学生涯,我换过几所学校,教过无数的学生,实在记不起这个叫陈小卫的学生来。

他提醒我,那年你教我们初三,你穿红格子风衣,刚分配到我们学校不久。

印象里,我是有一件红格子风衣。那是青春好时光,我穿着它,蹦跳地走进一群孩子中间,微笑着对他们说,以后,我就是你们的老师了。我看到孩子们的脸仰向我,饱满,热情,如阳光下的葵。

我当时就坐在教室最北边一排啊,靠近窗口,很调皮的那一个,经常打架,曾因打破一块窗玻璃,被你找到办公室谈话。老师,你想起来没有?他继续提醒我。

是你啊!我笑。记忆里,浮现出一个男孩子的身影来,隐约着,模糊着。他个子不高,眼睛总是半睨着看人,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经常迟到,作业不交,打架,甚至还偷偷学会抽烟。刚接他们班时,前任班主任特意对我着重谈了他的情况:父母早亡,跟着姨妈过,姨妈家孩子多,只能勉强管他吃穿。所以少教养,调皮捣蛋,无所不能。所有的老师一提到他,都头疼不已。

老师,你记得那次玻璃事件吗?他在电话里问。

当然记得。那是我接手他们班才一个星期,他就惹出一件事来,与同桌打架,打破窗玻璃,碎玻璃划破他的手,鲜血直流。

你把我找去,我以为,你也和其他老师一样,会把我痛骂一顿,然后勒令我写检查,把我姨妈找来,赔玻璃。但你没有,你把我找去,先送我去医务室包扎伤口,还问我疼不疼。后来,你找我谈话,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以后不要再打架了,你打了人,也会让自己受伤的对不对?那块玻璃你也没要我赔偿,是你掏钱买了一块安上的。他沉浸在回忆里。

我有些恍惚,旧日时光,飞花一般。隔了岁月的河流望过去,昔日的琐碎,都成了可爱。他突然说,老师,你做的这些,我很感动,但真正震撼我的,却是你当时说的一句话。

这令我惊奇。他让我猜是哪句话,我猜不出。

他开心地在电话那头笑,说,老师,你对我说的是,你并不是个坏孩子哦。

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却让他记住了十来年。他说他现在也是一所学校的老师,他也常找调皮的孩子谈话,然后笑着轻拍一下他们的头,对他们说一句,你并不是个坏孩子哦。

一句话,对于说的人来说,或许如行云掠过。但对于听的人来说,有时,却能温暖其一生。

(摘自《课外阅读》2009年第14期)

馨香一瓣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文中作者所写的陈小卫可谓“坏”到透顶:“经常迟到,作业不交,打架,甚至还偷偷学会抽烟”,然而老师的一句略带温情的话语——你并不是个坏孩子哦,仿佛一缕阳光散布在孩子的心里,弥漫开来的光芒改变了孩子的一生。小文选材平淡中不失朴实真挚,话语中透露着人性的温暖,亦如尘埃里开出花般馥郁芳香的甜。真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且读且思

1.阅读全文,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叙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学生给“我”打电话,告诉“我”曾经说给他的一句话。

2.结合具体语境,揣摩下面句子的妙处。

我看到孩子们的脸仰向我,饱满,热情,如阳光下的葵。作者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一群学生富有朝气的可爱情态。

3.文中“这令我惊奇。他让我猜是哪句话,我猜不出”一句,在全文中起到了何种表达效果?既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能看出这句话在陈小卫心中的分量。

4.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两代之间?父爱凝望

父亲的理想

丁立梅

母亲夜里做了一个梦,一个很不好的梦,是事关我的。

半夜里被吓醒,坐床上再也睡不着。第二天天一亮,就找了父亲来看我。

父亲辗转坐车过来,我已上班去了,家里自然没人。父亲就围着我的房子前后左右地转,又伸手摸我锁好的大门,没发现异样,心里竟很是宽慰。

我回家时,已是午饭时分。远远就望见父亲坐在院门前的台阶上,顶一头灰白的发,朝着我回来的方向——傻望。脚跟边,立一鼓鼓的蛇皮袋。不用打开,我就知道那里面装的是什么,那是母亲在地里面种的东西,青菜啊大蒜啊萝卜啊。一年四季里,这些东西,总是源源不断地运到我的家里来,是父母源源不断的爱。

父亲见到我,把我上下打量了两遍后,长长地舒口气说,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又絮叨着告诉我,母亲夜里做怎样的梦了,又是怎样被吓醒。你妈一夜未睡,就担心你出事,父亲说。我扭头看父亲,发现他眼里红丝缠绕,想来父亲一定也一夜未眠。

我埋怨父亲,你们在家净瞎想。父亲搓着手“呵呵”笑,重复说的只是一句话:没事就好。他解开蛇皮袋口的扎绳,双手提起倾倒,各种蔬菜立即欢快地跳出来。青菜绿得饱满,萝卜大而白胖。我抓了一个萝卜,在水龙头下洗了洗,张嘴就咬。父亲说,我和你妈就知道你喜欢吃。父亲看我的眼神满足而幸福。

饭后,我赶写一篇稿子,父亲坐在边上翻我桌上的报看。戴了老花镜,一张一张,翻得极慢,一个字一个字地,像寻宝似的。我就笑他,爸,你找什么呢?父亲并不抬头,笑着低声嘟囔,找你写的。

眼中一热,忙捧了我发的样报给父亲看,一大沓又一大沓。父亲惊喜万分地问,这都是你写的?我说是。父亲的眼睛就乐得眯成一条缝,连连说,好,好,我家出人才了。然后盯着印在报刊上的我的名字,目不转睛地看。看得眼神迷迷离离了,抬首望我,笑道,还记得你拖着鼻涕的样子呢。

旧时光一下子回转来,那个时候,我还是绕着父亲膝盖撒欢的小丫头,而父亲,风华正茂,吹拉弹唱,无所不会,是村子里公认的“秀才”。那样的父亲,是怀了很大的抱负的,他想过学表演,想过做教师,想过从医,但因了诸多原因,包括家的拖累,所有的抱负,终是落空。

随口问一句,爸,你现在还有理想吗?

父亲说,当然有啊。

我充满好奇地问是什么?我以为父亲会说要砌新房子什么的,老屋已很破旧了,父亲一直想盖一幢新房子。

但父亲只是笑笑说,我的理想就是,能和你妈平平安安度过晚年,自己能养活自己,不要儿女们操一点点心。

父亲说这些话时语气平淡,一双操劳一生的手,安静地搁在刊有我文章的一叠报上,青筋突兀,如老根盘结。

(摘自2009-09-04《辽河晚报》)

梦里缱绻

理想之于年轻人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然而相对于年迈、衰老、顶了一头灰白发的父亲来说似乎太过于遥远,所以文章题目十分耐人寻味。真正读到父亲所谓的理想——“能和你妈平平安安度过晚年,自己能养活自己,不要儿女们操一点点心”,才顿觉父亲爱子女胜过于爱自己,心里的暖逐渐氤氲了全身,不得不感叹这才是人世间最纯真最亲切的爱。老舍先生说:世界上最好的文字,就是最亲切的文字。亲切的人,亲切的事,亲切的语言,就像父亲的手,青筋突露,清晰可见。

且读且思

1.联系全文,体会下面句子是否只为写蔬菜?试说说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各种蔬菜立即欢快地跳出来。不只为写蔬菜,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还形象地写出了父亲见到女儿时的欢快心情。

2.文章的第九段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不能,因为它和后文父亲说出的理想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父母对“我”的深深挚爱之情。

3.结合具体语境,请你揣摩“能和你妈平平安安度过晚年,自己能养活自己,不要儿女们操一点点心”一句话的深刻含义。年迈体衰的父亲最大的愿望是自食其力,平安度过晚年,不让儿女为自己操心,总为儿女着想。(意思对即可)

4.回味现实生活,写一个你父亲关爱你的生活细节。(100字以内)

亲情有约?其乐融融

品味时尚

丁立梅

是在突然间起了念头,要来个农家游的。

那日,闲来翻报,看到休闲时尚一栏,大幅的照片上,村庄田畴铺陈,阳光融融,人们笑脸灿烂。旁有文字介绍,说上海市民现在最时尚的生活,是去乡下吃农家饭,品农家菜,看农家景。

失笑不已,这样的时尚,我在一二十年前可是天天品味着的。

得了启示,休息日里,电话召集同样在外工作的弟弟,我说我们这次一起来个农家游可好?

两家人马,浩荡成一支团队,直往乡下——我们的老家扑去。慌张了我们的父母,他们站在屋前,手足无措地望着我们笑,问,乖乖啊,今天又不过年又不过节的,咋都回来了呢?

一笑,回他们,想你们了呗。话说完,脸暗自红,若不是受这时尚的农家游的启发,生活在城里的我们,平常日子里,哪里会想到父母。

父母冷清的小屋,因我们的到来而热闹。家里养的小黄狗也来凑热闹,老熟人似的,绕了我们的脚跟嗅。一只小羊跑来,站在门口,朝着我们好奇地张望。琥珀色的眼睛里,有着孩童般的温柔和天真。母亲介绍它像介绍她另外的孩子,母亲说,这是家里刚生的小羊,这小家伙聪明得跟人似的,我和你爸从田里回来,它都老远跑过去接。前些天,它吃了下过露水的草,泻肚子了,再给它湿草,它怎么也不肯吃了。

我们都以为奇,围着小羊拍照。暗喜不已,这样的“明星人物”,到哪里找?六岁的小侄子,更是抱着它,当了活玩具,喜欢得不肯松手了。

提了篮子,去地里摘菜蔬。初夏的天,地里的植物们,葱茏得不能再葱茏。瓜果多的是,香瓜梨瓜木瓜,比赛着结,——随便摘吧。蔬菜多的是,韭菜一茏一茏地绿着。还有小青菜,嫩得掐得出水来。黄豆荚也饱满得刚刚好,用韭菜炒嫩黄豆吃,既鲜嫩又清新。

邻居们隔屋相望,远远招呼,我家有紫茄子要不要?

要,当然要。提了篮子就过去了,摘了小半篮子。邻人还嫌不够,频相劝,再多摘点呀,我家里多着呢。

心里满溢的都是好。乡下人家就是实成,在他们,给予是福,而你的接受,对他们来说,更是福。因为你的接受,意味着没拿他们当外人。心与心,原是这样靠近的。

很快,正宗的土灶上,烧出正宗的土菜,父亲还斩了一只草鸡。一桌子的好吃好喝。我们埋头大吃,直吃得打饱嗝。父母却吃得少,一直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我们,不时地叹一声,真好。

真好什么呢?在他们,子女能常回家看看,就是最大的满足。我突然想,假如,与亲情相约也能成为一种时尚,将有多少父母笑开颜啊。而我们,也因这样的时尚,可以时常与记忆里的自己重逢,去童年呆过的地方走一走,去问候一下从前的蓝天和白云。人生会因此,更为丰满。

(摘自2009-06-08《盐城晚报》)

时尚一族

作者以农家游这件事一线串珠,贯穿全文,文中所叙游的过程详细具体、惟妙惟肖。写父母家可爱的小黄狗,“老熟人似的”,写小羊“聪明得跟人似的”,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更令人羡慕的则是到地里摘菜蔬,那诱人的瓜果,那嫩得掐出水来的小青菜,都描写得逼真形象,真真让人馋涎欲滴。最让人回味悠长的是乡邻乡亲的淳朴、善良、热情、实在,使人豁然:心与心,原是这样靠近的。

文章的最后则抒情中满溢着对亲情对童年的品味与回忆,韵味绵远,如醴酪瓜香。

且读且思

1.结合全文,说一说文章的线索是什么?以农家游这件事为线索。

2.下面的句子是哪种描写方法?谈一谈其表达效果。景物描写,渲染农家游快乐悠闲的气氛,为后文作铺垫。

蔬菜多的是,韭菜一茏一茏地绿着。还有小青菜,嫩得掐得出水来。黄豆荚也饱满得刚刚好,用韭菜炒嫩黄豆吃,既鲜嫩又清新。

3.请你结合语境,说一说你是如何理解“心与心,原是这样靠近的”这句话的?作者写邻居的热情、善良、实在,让人们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那份感情的美好、纯真。

4.文中说:“父母却吃得少,一直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我们,不时地叹一声,真好。”父母所谓的“真好”指什么?子女能常回家看看,就是最大的满足。

[赏读]

读了丁立梅的《品味时尚》,突然间有种想哭的感觉。看着这乡里乡气儿的话语,一种浓浓的乡情,也从我的心里滋生出来。自己的老家,何尝不是这样呢?不得不说,家是最好的地方,家是最温馨的地方。不仅是老家的山山水水,不仅是老家的小狗和小羊,更有着的是家中的老母,乡里乡亲的纯朴,厚道。老家,的确是让我们值得留恋的地方。

“时尚”紧随时代,“农家游”已经成为城市人追求的“时尚”,但我想文章中所说的“与亲情相约”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一定也会成为“时尚”。作者感情细腻,出手不凡,赋予“时尚”新意。文章朴实、自然,不经意中让人感悟。文中有情,文中有趣,值得在外打拼的子女们一读。常回家看看,那里有你的亲情、有你儿时的回忆。(冯述田)

中考报刊杂志最新作品阅读训练专题:叶倾城

作家名片

叶倾城,一个以散文随笔著称的新锐女作家。国内发行量最大杂志《读者》的签约作家,其作品在诸多的报纸杂志中有很高的转载率。著有《情感的第三条道路》、《住在内衣里》、《我的百合岁月》等多部散文集,《原配》、《麒麟夜》等多部长篇小说。

近年来,叶倾城以唯美浪漫而又不乏理性与深刻的文字征服了大量读者。她的散文多取材于平凡人生的真实感悟,以女性特有的感性、细腻和聪慧给读者带来愉悦和启迪。她曾谦虚地说:“从来没有写得很好过,也终生不可能写得非常好。但若这世界恒久是淡蔷色的秋,只希望我的文章可以是一场桂花雨,一小朵一小朵,芳香沁人地滴落,令世界也温柔可亲。”

“写作之于我,越来越像一桩宿命,一份天赐的枷锁,但我愿意背负这沉重,直至永远。”她如是说。为此,她笔耕不辍,期冀有朝一日成为文坛常青树。

她在自我介绍上说:如果你曾爱过我,你自然知道。如果你不曾,我该如何让你明白呢。

在这里,就让我们的心灵下“一场芳香沁人的桂花雨”,一起走近叶倾城质朴、可亲和灵动的精神世界。

人生智慧?意蕴无穷

木秀于林,风必助之

叶倾城

学者谢泳在研究西南联大的时候注意到,当时同班的同学,后来的差别主要在机遇上:“是机遇影响了才能,不是有才能就能得到机遇。有才能没有机遇,才能慢慢就没有了;而有机遇,没有才能慢慢也会发展出才能,获得成功。”

同学少年的日子,大家都是纤纤小树,生长在同一片苗圃里。而后,大家渐渐分散到人生的大森林里,有些不幸落在低洼,有些却有缘栽种在山顶。种在山顶的,比周遭的林木都高出一截,于是,更多的阳光照在它身上,春天的第一场雨也都给了它。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没错。狂风暴雨季节,它在风中凌乱,断了一地的枝丫。但,一年能有几次摧折之风?平常日子里,风把它的花粉远播,蜜蜂蝴蝶都飞来;借助风势,它的种子传播天下。而随着它越长越大,成为参天大树,小小的风对于它,连摧折都无能为力了。它得到的越多,其他树就得到越少——资源,不过就是一碗饭,你多吃一口,其他人就饿着。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往往还没有两棵树之间来得大,毕竟人家还可能不同科不同纲不同属,而我们,都是人科人属人种。所以,能流传千古的名言,普通人也说得出来;伟大的、撼动世界的发明,多得是人曾心念一转间想到。区别何在?不是说了什么,也不一定是谁说的,往往只取决于,你在什么位置上,风帮不帮你忙。

就像如果树会说话,森林里也有窃窃私语,最矮的灌木丛,满腹心事只能说给小草听——小草可能还似听非听。而百年红松,才有资格发出松吟,好风凭借力,松涛入你梦。

你要当灌木还是红松?想风不打头雨不打脸,还是笑傲风云?你是愿意湮没人海,默默无闻,还是成为参天大树,活出人生的丰盛美好?

一切,都是人类自愿的选择。

(选自《格言》2009年第7期)

品后余香

三国魏人李康在《运命论》中写到:“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这种思想曾经制约了很多人,随大溜儿,不敢表现自己,藏匿于“鸡群”之中,不敢成为“鸡群之鹤”。在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励,很多人常常在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被淘汰。所以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展现自我,标新立异,渴望与众不同,社会也随之提供了很多平台,只要敢站在台上,就有机会实现梦想。木秀于林,风必助之。

且读且思

1.三国魏人李康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而本文作者却说:木秀于林,风必助之。你是怎样理解这两个说法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种思想曾经制约了很多人。而作者反其意而用之,给人以激励。

2.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文章运用形象的借喻手法,从木到林,描写了人生的境遇,人似于木,虽有形上的差别,却有神上的相似,谓之取材新颖,语言凝练深刻,富有表现力,深刻地写出了木与人的相似之处,强调了机遇对人的重要性。

3.读完本文后,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人生如茶?静心透悟

喝茶的日子

叶倾城

喝水的日子,是清纯无知的日子。喝咖啡的日子,是潇洒随意的日子。喝酒的日子,是狂放落寞的日子。而喝茶的日子……

好像是乏善可陈,又好像是一言难尽。

第一口茶,是苦的,在办公室的桌前。办公室里永远是秋天的幽静,看见窗外夏天的阳光,常常会想起学生时代。并没有什么人来告诉我那只是年少轻狂,我自己知道,几乎是一瞬间,拿到第一个月的工资,我便知道。有时我会想:我所憧憬的成长,就是这样的吗?那时,学会了喝茶,仿佛象征了从清水的年少到甘苦自知的成年。

以后,知道茶是香的。一股沸水冲下,清香绽放如花朵,令人想起茶的身世。想起那些起伏的山岳,漫山如雪的茶花,万里遥遥只为这一片茶林的一脉阳光,千里迢迢只为这一杯水的一把茶叶,而终于可以辗转成为这样一种简单的快乐,成长的本质是不是就是这样的?

而茶真正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是在后来。

不甘心平凡的生活,刻意使自己忙,让自己像一座上紧了弦的钟,计划分秒,力求毫厘不差。每一件待做的事,一旦想起,就像铃声大震,惊得自己跳起来。

此时,一杯茶在手中,感到它的温暖,使我安心。并不以它为意,做事说话写文章,主题自有,茶不过是背景音乐。口中有茶,心中无茶,到一种视若无睹的地步,是意不在喝茶,意在日子。

而今始知,人生本是一杯茶,微苦而略带芳香。有的醇厚,有的清淡,有的千红一窟,有的只是一杯概念上的茶。喝茶的日子,也就是千万个平常日子。

(选自《悬崖上的草莓》,江苏文艺出版社)

哲理意蕴

人生如茶。王蒙说:“茶是魂,是韵,是趣味,是机智,也是微笑与漂移,舞蹈与飞升,嗜茶者多半是好相处的人。”我以人生当茶喝,因茶制宜,专心泡制,细心品味,静心透悟。叶倾城以水、咖啡、酒和茶来比喻人生的不同阶段,预示了一个人成长的过程,特别强调了茶的身世变化及由此带来的人生感悟。在作者看来,茶是生命的一部分,人生如茶,茶似人生。茶有三味,甘苦自知。世事纷扰中,用心品茗,不仅能够冲淡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还能荡涤灵魂,修养性情。因此,喧嚣

繁杂的尘世,我们不仅需要一本好书,也需要一杯好茶。全文以对茶的认识感受为线索,逐层深入,语言平淡而不乏睿智,富有哲理。

且读且思

1.文章第一段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者开篇以喝水、咖啡、酒和茶来比喻人生的不同日子,有什么作用?比喻。作者抓住了水、咖啡、酒和茶的不同特点,以此比喻人生的不同阶段,能够唤起读者的味觉感受,别有一番滋味,又形象生动。

2.对“人生本是一杯茶”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茶有三味,用心品茗,不仅能够感受到生活的酸甜苦辣,还能荡涤灵魂,修养性情。

3.结合文章,理解“喝茶的日子,也就是千万个平常日子”这句话的含义。作者对喝茶的理解有一个认识的过程,已经把喝茶当作生活的一部分。

4.请概括作者对喝茶的认识过程。你是怎样认识这个过程的?第一口茶,是苦的——以后,知道茶是香的——茶真正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是在后来——而今始知,人生本是一杯茶。由浅入深,由茶道到人生之道,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喧嚣繁杂的尘世,我们不仅需要一本好书,也需要一杯好茶。

人生一课?仁爱谎言

六个人的一生和一句仁爱的谎言

叶倾城

那是他遇到的第一桩案子,也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课。

1848年,美国南部一个安静的小镇上,刺耳的枪声划破了午后的沉寂。他是刚入警局不久的年轻助手,随警长匆匆出动。

一位年轻人被发现倒在卧室地板上,身下一排血迹,右手已无力地松开,手枪滚落在地,身边的遗书笔迹杂乱,而他钟爱的女子昨天与另一个男人走进了教堂。

死者的六位亲人都呆呆伫立着,他禁不住向他们投去同情的一瞥。他知道,他们的哀伤与绝望,不仅因为一个生命的陨落,还因为对于基督徒来说,自杀便是在上帝面前犯了罪,他的灵魂从此将在地狱里饱受烈焰焚烧。而风气保守的小镇居民会视他们全家为异教徒,从此不会有好人家的男孩子约会女儿们,也不会有良家女子肯接受儿子们的戒指与玫瑰。

这时,一直沉默的警长突然开口了:“不,这是谋杀。”他弯下腰,在死者身上探摸许久,忽然转过头来,用威严的语调问:“你们有谁看见他的银挂表了吗?”

那块银挂表,镇上的每个人都认得,是那个女子送给年轻人唯一的信物,每个人都记得他是如何五分钟便拿出来看一次时间,而阳光下挂表闪闪发光,仿佛一颗银色的、温柔的心。

所有的人都忙乱地否认。

警长站起身严肃地说:“如果你们都没看到,那就一定是凶手拿走了,这是典型的谋财害命。”

死者的亲人们号啕大哭起来,仿佛那根压断骆驼背的稻草从他们身上取下了,而邻居们也开始上门表示慰问与吊唁。警长充满信心地宣布:“只要找到银挂表就可以找到凶手了。”

门外,阳光如蜜汁,风是薄荷酒,五月大草原上滚动的长草像燃烧着的绿色波浪。他对警长明察秋毫十公钦佩,他问:“我们该从哪里开始找起呢?”

警长的嘴角出现了一抹偷偷的笑意,他伸手慢慢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块表。

他忍不住叫出声来:“难道是……”

警长看向四周广阔的草原,微笑点头:“幸好任何人都知道,在大草原上寻找一个凶手和寻找一株毒草是一样困难的。”

“他明明是自杀,你为什么硬要说是谋杀呢?你让他的家人更加难过了。”

“但是他们不用担心他灵魂的去向,而他们在哭过之后,还可以像任何一个好基督徒一样清清白白地生活了。”

“可是偷盗、说谎也是违背十诚的呀。”

警长锐利的眼睛盯着他:“年轻人,请相信我,六个人的一生,比摩西十诚要重要得多。而一句因为仁爱而说的谎话,连上帝也会装着没有听见。”

那是他遇到的第一桩案子,也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课。

(选自《山东广播电报》)

心灵沙漏

诚实本来是一种美德,谎言本来是不应该要的。但是有些时候我们需要谎言,这个时候的谎言是因为仁爱而说的,为了让他们快乐,为了帮助他们解脱心灵上的负担而说,这个时候的谎言

是美丽的,是可爱的,是我们应该要的。

故事中的警长为了帮助六个人,不让他们沉浸于哀伤与绝望中,因为这种哀伤与绝望是可以影响他们一生的,如果弄得不好,他们在心理上就会背上沉重的包袱,会把自己的一生毁掉的。所以警长说了谎,他硬是把自杀说成了谋杀,这样就能够让那六个人摆脱心理上的负担,让他们

不再以为是在上帝面前犯了罪,也不用担心自杀者灵魂的去向,他们还能够好好地生活。所以,我想,警长的谎言说得是应该的,因为他的出发点是仁爱。

且读且思

1.文题中“六个人的一生”与“一句仁爱的谎言”两者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一句仁爱的谎言,挽救了六个人的一生。

2.第九段中“那根压断骆驼背的稻草”指的是什么?阿拉伯寓言记载,一个主人在一只已经不堪重负的骆驼背上,轻轻地投了一根稻草,没想到就是这一根稻草使老骆驼轰然倒下。意思是说事情发展已经到了极限的临界点,再增加任何一点点的因素就会使之崩溃。

3.文章在结构上有什么明显的特点?使用第三人称,倒叙手法。

4.有,比如母亲生病花了很多钱,我们骗她只花了一点儿,以免她觉得给家人增添了负担。

4.你有过“善意地说谎”的经历吗?试简要写出来,并说说你说谎的理由。

中考 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及答案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废园外 巴金 ①晚饭后出去散步,走着走着我又走到这里来了。 ②从墙的缺口望见园内的景物,还是一大片欣欣向荣的绿叶。在一个角落里,一簇深红色的花盛开,旁边是一座毁了的楼房的空架子。屋瓦全震落了,但是楼前一排绿栏杆还摇摇晃晃地悬在架子上。 ③我看看花,花开得正好,大的花瓣,长的绿叶。这些花原先一定是种在窗前的,我想,一个星期前,有人从精致的屋子里推开小窗眺望园景,赞美的眼光便会落在这一簇花上。也许还有人整天倚窗望着园中的花树,把年轻人的渴望从眼里倾注在红花绿叶上面。 ④但是现在窗没有了,楼房快要倾塌了。只有园子里还盖满绿色,花还在盛开。倘使花能够讲话,它们会告诉我,它们所看见的窗内的面颜,年轻的面颜,可是,如今永远消失了。花要告诉我的不止这个,它们一定要说出8月14曰的惨剧。精致的楼房就是在那天毁了的,不到一刻钟的工夫,一座花园便成了废墟了。 ⑤我望着园子,绿色使我的眼睛舒畅。废墟么?不,园子已经从敌人的炸弹下复活了。在那些带着旺盛生命的绿叶红花上,我看不出一点被人践踏的痕迹。但是耳边忽然响起一个女人的声音:“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我回头看,没有人。这句话就是在惨剧发生后的第二天听到的。 ⑥那天中午我也走过这个园子,不过不是在这里,是在另一面,就是在楼房的后边。在那个中了弹的防空洞旁边,在地上或者在土坡上,我记不起了,躺着三具尸首,是用草席盖着的。中间一张草席下面露出一只瘦小的腿,腿上全是泥土,随便一看,谁也不会想到这是人腿。人们还在那里挖掘。远远地在一个新堆成的土坡上,也是从炸塌了的围墙缺口看进去,七八个人带着悲戚的面容,对着那具尸体发愣。这些人一定是和死者相识的罢。那个中午妇人指着露腿的死尸说:“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以后从另一个人的口里我知道了这个防空洞的悲惨故事。 ⑦一只带泥的腿,一个少女的生命。我不认识这位小姐,我甚至没有见过她的面颜。但是望着一园花树,想到关闭在这个园子里的寂寞的青春,我觉得心里被什么东西搔着似的痛起来。连这个安静的地方,连这个渺小的生命,也不为那些太阳旗的空中武士所容。两三颗炸弹带走了年轻人的渴望。炸弹毁坏了一切,甚至这个寂寞的生存中的微弱的希望。这样地逃出囚笼,这个少女是永远见不到园外的广大世界了。 ⑧花随着风摇头,好像在叹息。它们看不见那个熟悉的窗前的面庞,一定感到寂寞而悲戚罢。 ⑨但是一座楼隔在它们和防空洞的中间,使它们看不见一个少女被窒息的惨剧,使它们看不见带泥的腿。这我却是看见了的。关于这我将怎样向人们诉说呢? ⑩夜色降下来,园子渐渐地隐没在黑暗里。我的眼前只有一片黑暗。但是花摇头的姿态还是看得见的。周围没有别的人,寂寞的感觉突然侵袭到我的身上来。为什么这样静?为什么不出现一个人来听我愤慨地讲述那个少女的故事?难道我是在梦里?

迟子建散文读书笔记

迟子建散文读书笔记 迟子建,女,中国作家协会第八届主席团成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一级作家,是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下面品才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大家阅读!! 迟子建散文读书笔记《迟子建散文集》收录了迟子建散文67篇,分为第一辑第二辑三辑。题目是文睛,我一开始是从目录中寻自己喜欢的先看。有点像小白兔走路,蹦蹦跳跳,呈跳跃式前行。 就这样,忙里偷闲隔三差五地读几篇,读着读着就有点爱不释手了,着迷于作者灵动的文字,奇妙的想象和大气的文风。 读的第一篇叫《灯祭》,记忆深刻:她生于正月十五元宵节,父亲给她起了个乳名:迎灯。父亲在世时每年给她做一盏灯:物质匮乏的年代,父亲从雪地上捡回废弃的罐头瓶,将一瓢滚烫的热水倒进瓶里,啪的一声,瓶底均匀地落下,灯罩诞生。再用废棉花细心将灯罩擦的锃亮,然用木制灯的底座,底座边沿钻眼,把铁丝像眼镜蛇一样摇摆着身子朝上伸展,两个端头会和扭结在一起,底座中心定透一根钉子,把半截红烛固定在钉子上,夜幕降临,点亮蜡烛,罩上灯罩,灯便风光无限起来,晚上作者便提着灯走东家串西家,一路光明,一生记忆。

如今,迎灯迎来了人生千盏万盏灯,记忆还在,父亲已不在,再也迎不来幼时父亲送的灯。迟子建的父亲亲手给女儿做灯,材料廉价,做工粗糙,它没有商场里的灯漂亮华美,但融进爱的父亲灯像一道佛光,永远亮在女儿的心中。 读迟子建父亲做灯的情节时,我不由想到朱自清的《背影》,适时祖母去世,朱自清求学,父亲失业,经济窘迫,祸不单行,料理完家中事宜,父亲几经踌躇决意要送已成人的儿子回北京上学,在车站父亲肥胖的身子翻越栅栏去买橘子的一幕震撼了多少儿女心,特殊背景下的父爱光芒,是父亲用自己的行动在儿子心中筑起一道爱的篱笆。 亲情是人类亘古不变歌颂的主题,父亲也许木讷不善言辞,但铮铮铁骨下寂静无声地流淌着脉脉柔情,只要我们用心去捕捉,我们的父亲何尝不是把他的爱溶于生活的许多细节中。 2. 迟子建的这本散文集,我看了三遍,第一遍走马观花地浏览,第二遍从最后一篇往前倒着看,第三遍从篇首自序开始顺着看,越看越有味。 每天把它装在包里,来回背着,有空就看两页。就这样,它形影不离地陪伴我度过了一个多月的闲暇时光。 内容涉及面广,既有作者外出旅游或参加各项文学活动时的随笔,如《鲁镇的黑夜与白天》《西栅的梆声》《萨尔图落日》《光明于低头的一瞬》。。。。。。

中考热点作家之丁立梅.pdf

中考热点作家之丁立梅 作者作品 丁立梅,笔名梅子,紫色梅子。江苏东台人。职业:教师。喜欢用音乐煮文字。出版有作品集《且听风吟》、《忽然花开》、《每一棵草都会开花》、《尘世里的初相见》、《诗经里的那些情事》、《爱,永远不会消失》、《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阳光人生心灵故事》等。文章被选进《收获灵感与感动》等上百种文集。 中考篇目 《爱的语言》被选作XXXX年南通市中考现代文阅读;《祖母的葵花》被选作XXXX 年淮安市中考现代文阅读; 《一朵栀子花》被选作XXXX年广东省茂名市中考现代文阅读;《那些温暖的》的被选作XXXX年江西省中考现代文 阅读(片断);《小扇轻摇的时光》被选作XXXX年河北省中考现代文阅读;《每一棵草都会开花》被选作XXXX年 徐州市中考现代文阅读;《蔷薇几度花》被选作XXXX年南京市中考现代文阅读;《萝卜花》被选作XXXX年桂林 市、百色市中考现代文阅读;《菊有黄花》被选作XXXX四川省凉山市中考现代文阅读。《你并不是个坏孩子》被 选作XXXX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现代文阅读。 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 丁立梅 一 没事的时候,我喜欢伏在三楼的阳台上往下看。 那儿,几间平房,坐西朝东,原先是某家单位做仓库用的。房子很旧了,屋顶有几处破败得很,像一件破棉袄,露出里面的絮。“絮”是褐色的木片子。下雨天,我总担心它会漏雨。 房子周围长了五棵紫薇。花开时节,我留意过,一树花白,两树花红,两树花紫,把几间平房衬得水粉水粉的。常有一只野鹦鹉,在花树间跳来跳去,变换着嗓音唱歌。 房前,码着一堆砖。砖堆上,很少有空落落的时候,上面或晒着鞋,或晾着杂物。最常见的是两双绒拖鞋,一双蓝,一双红,它们相偎在砖堆上晒太阳,像夫与妇。 还真的是一对夫妇住着,男的是一家公司的门卫,女的是街道清洁工。他们早出晚归,从未与我照过面,但我听见过他们的说话声,在夜晚,喁喁的,像虫鸣。我从夜晚的阳台上望下去,望见屋子里的灯光和在灯光里走动的两个人影。世界美好得让人心里长出水草来。 某天,我突然发现砖堆上空着,不见了蓝的拖鞋红的拖鞋,砖堆一下子变得异常冷清与寂寥。他们外出了,还是生病了?我有些心神不宁。 重“见”他们,是在几天后的午后。我在阳台上晾衣裳,随意往楼下看了看,看到砖堆上,赫然躺着一蓝一红两双绒拖鞋,在太阳下相偎着,仿佛它们从来不曾离开过。那一刻,我的心里生出欢喜来:感谢天!他们还都好好地在着。 二 做宫廷桂花糕的老人,天天停在一条路边。他的背后,是一堵废弃的围墙,但这不妨碍桂花糕的香。 老人瘦小,永远一身藏青的衣,藏青的围裙。雪白的米粉,被他装进一个小小的木器具里,上面点缀桂花三两点,放进蒸笼里,不过眨眼间,一块桂花糕就成了。 停在他那儿,买了几块尝。热乎乎的甜,软乎乎的香,忍不住夸他,你做的桂花糕,真的很好吃。他笑得十分开心。他说他做桂花糕已经好些年了。

中考热点作家作品阅读练习专题迟子建(三)

寻石记 迟子建①我们童年所做的游戏,稍微有点新意的,也不外乎让一个小伙伴扮成白军,我们一伙红军四处去抓他。一抓总能抓得到,他不是藏在柴垛后面,就是躲在狗窝里。每次白军垂头丧气地被捉住的时候,我都要想:白军真蠢啊,怪不得胜利的是红军呢! ②这些游戏玩得腻了,有一天我们突发奇想,想砸家里的石头玩。听说石头能砸出火花,火花在白天看时不明显,须等到夜里来砸,才能把那火花看得真切和灿烂。 ③一般的人家都有一块大石头,是冬季用来腌酸菜的。夏季时,这石头闲在院子里,人们就把它当成板凳来使了。老人们坐在上面吸烟锅,女人坐在那里补衣裳。有的时候鸡也会跳上去,在上面叽叽咯咯地叫着,好像那石头是它下的蛋似的。 ④终于有一个傍晚父母去邻居家串门了。我便与几个小伙伴砸家中的那块青石。它方头方脑的,大约有二十斤重吧,我们每砸一下,都要跳起来为迸射出来的银白色火花欢呼一番,直到它被砸碎为止。 ⑤次日清晨,我给母亲从被窝中揪出来。她呵斥我:“你给我去找个一模一样的石头回来,要不我就剁掉你的贱手!”那石头我们家年复一年地用着,成了我们的老熟人了,它的破碎自然要让母亲大发雷霆的。 ⑥我就不信我找不到一块石头,那样我不就跟白军一样愚蠢了么!我穿上衣服冲出家门,朝河岸走去,我印象中水里有大石头。刚到河畔,就见邻村的打渔人在收网,他问我一个小孩子这么早出来干什么,我如实说了。他就告诉我说,河里的石头动不得,石头底下藏着龙,我要是搬了石头,龙就会伸出尖爪子把我钩住。 ⑦我想河里的石头动不得,山上峭壁旁的石头应该能让人动的。我朝山上走去。到了那里时,正碰上同村的赤脚医生在采药材。他问我一个小女孩走这么远的路来这里干什么,我说要搬一块石头回家。他就笑着对我说,峭壁旁的石头动不得,它们是山神胸脯上的一块块肌肉,你动一块,等于在山神身上割了一块肉。 ⑧既然石头都有它们自己的来历和用场,我就空着手理直气壮地回家了。 ⑨母亲根本就不相信她清晨时的一句气话竟然使我独自出去寻石头,更不相信我听到的这些传说。她嗔怪我说:“我看你不用出去找石头了,你自己就是一块石头!” ⑩我真的是石头么?如果是,我可不想做家中的那块石头。我要做山上的石头听风雨,要做水底的石头亲吻鱼。 (选自《迟子建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略有改动) 1.本文开头写“抓白军”游戏,其作用是__________。(3分) 2.任选一句品味语言,注意加点词句。(4分) A.有的时候鸡也会跳上去,在上面叽叽咯咯地叫着,好像那石头是它下的蛋似的。 B.既然石头都有它们自己的来历和用场,我就空着手理直气壮地回家了。 3.第⑥⑦段中打渔人和赤脚医生对“我”说起石头的传说,其目的是什么?(4分) 4结合全文,谈谈第⑩段表现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1.提示:如果你写上了“铺垫”二字,恭喜你,你答对了。如果你答“为下文写寻石作铺垫”,那么你应得更高分。而如果你还写上了:“以抓白定趣事引出下文,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2.提示:答题时有两点要考虑:一是引用原文,否则无以分析;二是效果。 示例:A鸡“叽叽咯咯”地叫着,运用拟声词,使读者如闻其声,语言生动;石头好像它下的“蛋”,富于想象力。它们都写出了儿童特有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充满童趣。 B天真的人总有奇思妙想,居然相信石头的传说,并且还推理说自己也不蠢,“理直气壮”

(完整)高一语文散文阅读练习题

高一语文散文阅读练习题 【一】 山野间童年的我,却常常被美丽而神幻的虹所迷惑。我时常戴一 顶大斗笠,仰着童稚的脸,长久地看、认真地读那静卧在山野上空被 村人喊做天弓的虹。故乡的虹,大都悬生在午后的天空,彩虹起兮云 飞扬,天地间总是微雨细细,雨光氤氲,若有似无,我一低头,汪汪 积水中,竟也见有虹影流转。童年的我,以为虹都是从土地里拱起而 飘然升空的。大人说地上的蜈蚣,背不总是那么驼吗?在我童年的天空里,虹,仿佛和地上某种东西总有莫名的感应,神性充盈。我甚至想,那虹,是地里蜈蚣*的么? 及至青年,丰满的物事无止无息,人,总顾不上停歇脚步,仰头 读虹。重负的中年即便偶能读读虹,所读出的,恐也多是岁月的况味。老年时至,夕阳在天。人生舟楫,早早告别了土腴木秀的春夏,急急 就滑入了水瘦山寒的秋冬,人与虹,早疏离焉。 虹的色彩,使人漫生想像啊。诗人北岛就有一首诗叫《姑娘》, 短得只有两句:“颤动的虹/采集飞鸟的花翎”。姑娘与虹,大抵是皆 有照人光彩,诗人才能当上月下老人,将她们红线联姻吧。 虹,也算得上是阳光和雨滴曲折而奇幻的“合作”。与雨滴“合作”的、射在雨幕上的阳光,是齐刷平行的、集团无边的箭簇。每一 根阳光之箭,进入雨滴的位置和角度都不同,因而,每一根阳光之箭 的折射以及反射角度相对应也不同。你能否看见虹,取决于经雨滴反 射过来的光波,能量是否集中,光色是否够强,最根本的,还在于能 否如前所述,正好射入你的眼帘。 陆龟蒙在《和袭美咏臬桥》中咏虹:“横截春流架虹桥。”毛润 芝诗曰:“青山着意化为桥”。这些诗词,当然皆是先观虹桥而后作。虹何以常被喻作桥呢?抑或说,虹何以总是弧形的呢?这是因为,惟有

迟子建散文《龙眼与伞》 阅读答案

迟子建散文《龙眼与伞》阅读答案 龙眼与伞 迟子建 ①大兴安岭的春雪,比冬天的雪要姿容灿烂。雪花仿佛沾染了春意,朵大,疏朗。它们洋洋洒洒地飞舞在天地间,犹如畅饮了琼浆,轻盈,娇媚。 ②我是喜欢看春雪的,这种雪下得时间不会长,也就两三个小时。站在窗前,等于是看老天上演的一部宽银幕的黑白电影。山、树、房屋和行走的人,在雪花中闪闪烁烁,气象苍茫而温暖,令人回味。 ③去年,我在故乡写作长篇《额尔古纳河右岸》。四月中旬的一个下午,正写得如醉如痴,电话响了。是妈妈打来的,她说,我就在你楼下,下雪了,我来给你送伞,今天早点回家吃饭吧。 ④没有比写到亢奋处遭受打扰更让人不快的了。我懊恼地对妈妈说:雪有什么可怕的,我用不着伞,你回去吧,我再写一会儿。妈妈说:我看雪中还夹着雨,怕把你淋湿,你就下来吧!我终于忍耐不住了,冲妈妈无理地说:你也是,来之前怎么不打个电话,问问我需不需要伞?我不要伞,你回去吧! ⑤我挂断了电话。听筒里的声音消逝的一瞬,我马上意识到自己犯了最不可饶恕的错误!我跑到阳台,看见飞雪中的母亲撑着一把天蓝色的伞,微弓着背,缓缓地朝回走。她的腋下夹着一把绿伞,那是为我准备的啊。我想喊住她,但羞愧使我张不开口,只是默默地看着她渐行渐远。 ⑥也许是太沉浸在小说中了,我竟然对春雪的降临毫无知觉。从地上的积雪看得出来,它来了有一两个小时了。确如妈妈所言,雪中夹杂着丝丝细雨,好像残冬流下的几行清泪。做母亲的,怕的就是这样的泪痕会淋湿她的女儿啊!而我却粗暴地践踏了这份慈爱! ⑦从阳台回到书房后,我将电脑关闭,站在南窗前。窗外是连绵的山峦,雪花使远山隐遁了踪迹,近处的山也都模模糊糊,如海市蜃楼。山下没有行人,更看不到鸟儿的踪影。这个现实的世界因为一场春雪的造访,而有了虚构的意味。看来老天也在挥洒笔墨,书写事态人情。我想它今天捕捉到的最辛酸的一笔,就是母亲夹着伞离去的情景。 ⑧雪停了。黄昏了。我锁上门,下楼,回妈妈那里。做了错事的孩子最怕回家,我也一样。朝妈妈家走去的时候,我觉得心慌气短。妈妈分明哭过,她的眼睛红肿着。我向她道歉,说我错了,请她不要伤心了,她背过身去,又抹眼泪了。我知道自己深深伤害了她。我虽然四十多岁了,在她面前,却依然是个任性的孩子。 ⑨母亲看我真的是一副悔过的表情,便在晚餐桌上,用一句数落原谅了我。她说:以后你再写东西时,我可不去惹你! ⑩《额尔古纳河右岸》初稿完成后,我来到了青岛,做长篇的修改。那正是春光融融的五月天。有一天午后,青岛海洋大学文学院的刘世文老师来看我,我们坐在一起聊天。她对我说,她这一生,最大的伤痛就是儿子的离世。刘老师的爱人从事科考工作,常年在南极,而刘老师工作在青岛。他们工作忙,所以孩子自幼就跟着爷爷奶奶,在沈阳生活。十几年前,她的孩子从沈阳的一个游乐园的高空意外坠下身亡。事故发生后,沈阳的亲属给刘老师打电话,说她的孩子生病了,想妈妈,让她回去一趟。刘老师说,她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觉得儿子可能已经不在了,否则,家人不会这么急着让她回去。刘老师说她坐上开往沈阳的火车后,脑子里全都是儿子的影子,他的笑脸,他说话的声音,他喊妈妈时的样子。她黯然神伤的样子引起了别人的同情,有个南方籍旅客抓了几颗龙眼给她。刘老师说,那个年代,龙眼在北方是稀罕的水果,她没吃过,她想儿子一定也没吃过。她没舍得吃一颗龙眼,而是一路把它

中考热点作家迟子建作品

中考热点作家迟子建作品 迟子建作品是中考热点,那么她的作品主要有哪些呢? 作家档案: 迟子建,中国当代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女作家之一,黑龙江作家协会副主席。她的作品多以山村生活为题材,感情细腻又不乏豪爽之气,从不矫揉造作。创作风格朴实大方,文笔简练而流畅,不张扬,不拖泥带水。她常常借物喻人,借助作品抒发自己的情怀,对人与社会的诠释视角独特,给读者许多有益的人生启迪。 她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她还曾多次获得过鲁迅文学奖和冰心散文奖,获过庄重文文学奖、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等各种奖项。她的散文《灯祭》被选入语文教材。 枕边的夜莺 我喜欢躺着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已有二十多年了,从枕边掠过的书,自然是少不了的。 十七八岁,我读师专的时候,开始了真正的读书。每到寒暑假,最惬意的事情,就是躺在故乡的火炕上看书。至于读了些什么,已经记不清了,但读书的氛围却历历在目。夏天时,闻够了墨香,我会敞开窗子,嗅花圃搅起的一波一波的香气;冬天时,窗外的北风吹得窗纸刷拉拉响,我便把书页也翻得刷拉拉响。疲倦的时候,我会撇下书,趴在窗台看风景。窗外的园田被雪花装点得一片洁白,像是老天铺下

来的一张纸。 如果说枕头是花托的话,那么书籍就是花瓣。花托只有一个,花瓣却是层层叠叠的。每一本看过的书,都是一片谢了的花瓣。有的花瓣可以当作标本,作为永久的珍藏;有的则因着庸常,随着风雨化作泥了。 这二十多年来,不管我的读书趣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一类书始终横在我的枕畔,就像一个永不破碎的梦,那就是古诗词。夜晚,读几首喜欢的诗词,就像吃了可口的夜宵,入睡时心里暖暖的。 我最喜欢的词人,是辛弃疾。一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让我对他的词永生爱意,《稼轩集》便是百读不厌的了。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陆游、苏轼、李清照、李煜、纳兰性德、温庭筠、黄庭坚、范仲淹,也都令我喜爱。有的时候,读到动心处,我会忍不住低声吟诵出来,好像不经过如此咀嚼,就愧对了这甘美至极的食粮似的。 我父亲最推崇的诗人,就是曹植了。因为爱极了他的《洛神赋》,我一出生,父亲就把子建的名字给了我。长大成人后,我不止一次读过《洛神赋》,总觉得它的辞藻过于华丽,浓艳得有点让人眼晕。直到前几年,我的个人生活遭遇变故,再读《洛神赋》,读出了一种朴素而凄清的美!洛水上的神仙宓妃,惊鸿一现,顷刻间就化作烟波了。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恨人神之道殊兮,这才是曹植最想表达的。他以短短一曲《洛神赋》,写出了爱情的短暂、圣洁、美好,写出了世事的无常。我真的没有想到,曹植在诗中所描述的一

中考 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及解析

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鱼骨 迟子建 他们说这条江在几十年前是用麻绳捕鱼的。他们说这话的时候,眼睛里闪烁着陶醉的光辉。 漠那小镇的人们一到冬天就谈论起关于这条江的故事。风雪像铠甲一样包围了镇子的时候,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去望大地,都给人一种白茫茫的感觉。而逼人的寒冷也像瘟疫一样弥漫了整个小镇。 也记不得是哪一天了,总之是有那么一天,漠那小镇最敏感的女人旗旗大婶忽然向全镇的人宣告了一条重要的消息:镇长成山家门前晃着一堆鱼骨。其中有一根鱼脊骨像大拇指那般粗。它们是鲜鱼的鱼骨,鱼骨上缠着带着红色腥味的血丝。 于是,镇子上男女老少就像去赶着看一场露天电影似的,纷纷走出自家的门院,带着惊喜和疑惑去看那一堆鱼骨。 那真的是一堆鱼骨,旗旗大婶没有说错。它们很生动地躺在一片白雪地上,极北的太阳很冷清地照出它们象牙般的肤色。 “嗬呀,这么漂亮的鱼骨,一定是条二三十斤的大鱼!”旗旗大婶在人群中感慨着,然后把目光投在我的身上说,“外乡人,你没有见过这样的鱼骨吧?” “这么粗的我见过,但这么漂亮的没见过。” “是啊,这条江开了怀了!”有人跟着说。 这条江在几十年前,可以很随意地用麻绳系起一张网,撒在江中,然后鱼就像爬满了篱笆的葫芦似的钻了一网。起网时鱼尾翻卷,鳞光闪烁,那真是让人百思不厌的美好时光。 可是几十年后,江水不似往昔那般喧嚣,它平静而沉稳,就像个行将入土的人。而漠那小镇的人们,一到漫漫长冬的时刻,就热切地思恋起她的过去。 人们议论了一番,兴致就蓬勃起来了。大家纷纷回家,准备着捕鱼的工具。旗旗大婶很慷慨地把那块最精彩的鱼骨送给我了。 傍晚,天气骤然冷起来。白蒙蒙的江面上弥漫着无边的寒气。旗旗大婶凿好了第一口冰眼,将一张大网甩进江底。 平素寂静的江面霎时活跃起来了。远远近近的都是人影。近处的人影像被风摇摆的黑橡树,而远处的人影则模模糊糊,像夜空中的云彩。 一个小时过去后,旗旗大婶打算起第一片网了。 “这网头很轻,好像是……”旗旗大婶顾自说着,蹲在冰眼前熟练地拽起网来。 银白的渔网从黑沉沉的江水中被提出来了。一出水面,它们就变成了一块大花布。网上有的地方恰恰被火光照着,就成了一片霞光;有的地方隐在夜色中,就变成了灰蓝。旗旗大婶沉默着,我沉默着,寒风也冷峭地沉默着,只有火盆热烈地响着,那些贪婪的火舌活跃地舔着夜色。 整片网起出来了,没有一条鱼。旗旗大婶一屁股坐在冰上,阴郁地抽起烟来。旗旗大婶抽烟抽得很凶。

新部编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练习题含答案

新部编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练习题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废园外 巴金 ①晚饭后出去散步,走着走着我又走到这里来了。 ②从墙的缺口望见园内的景物,还是一大片欣欣向荣的绿叶。在一个角落里,一簇深红色的花盛开,旁边是一座毁了的楼房的空架子。屋瓦全震落了,但是楼前一排绿栏杆还摇摇晃晃地悬在架子上。 ③我看看花,花开得正好,大的花瓣,长的绿叶。这些花原先一定是种在窗前的,我想,一个星期前,有人从精致的屋子里推开小窗眺望园景,赞美的眼光便会落在这一簇花上。也许还有人整天倚窗望着园中的花树,把年轻人的渴望从眼里倾注在红花绿叶上面。 ④但是现在窗没有了,楼房快要倾塌了。只有园子里还盖满绿色,花还在盛开。倘使花能够讲话,它们会告诉我,它们所看见的窗内的面颜,年轻的面颜,可是,如今永远消失了。花要告诉我的不止这个,它们一定要说出8月14曰的惨剧。精致的楼房就是在那天毁了的,不到一刻钟的工夫,一座花园便成了废墟了。 ⑤我望着园子,绿色使我的眼睛舒畅。废墟么?不,园子已经从敌人的炸弹下复活了。在那些带着旺盛生命的绿叶红花上,我看不出一点被人践踏的痕迹。但是耳边忽然响起一个女人的声音:“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我回头看,没有人。这句话就是在惨剧发生后的第二天听到的。 ⑥那天中午我也走过这个园子,不过不是在这里,是在另一面,就是在楼房的后边。在那个中了弹的防空洞旁边,在地上或者在土坡上,我记不起了,躺着三具尸首,是用草席盖着的。中间一张草席下面露出一只瘦小的腿,腿上全是泥土,随便一看,谁也不会想到这是人腿。人们还在那里挖掘。远远地在一个新堆成的土坡上,也是从炸塌了的围墙缺口看进去,七八个人带着悲戚的面容,对着那具尸体发愣。这些人一定是和死者相识的罢。那个中午妇人指着露腿的死尸说:“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以后从另一个人的口里我知道了这个防空洞的悲惨故事。 ⑦一只带泥的腿,一个少女的生命。我不认识这位小姐,我甚至没有见过她的面颜。但是望着一园花树,想到关闭在这个园子里的寂寞的青春,我觉得心里被什么东西搔着似的痛起来。连这个安静的地方,连这个渺小的生命,也不为那些太阳旗的空中武士所容。两三颗炸弹带走了年轻人的渴望。炸弹毁坏了一切,甚至这个寂寞的生存中的微弱的希望。这样地逃出囚笼,这个少女是永远见不到园外的广大世界了。 ⑧花随着风摇头,好像在叹息。它们看不见那个熟悉的窗前的面庞,一定感到寂寞而悲戚罢。 ⑨但是一座楼隔在它们和防空洞的中间,使它们看不见一个少女被窒息的惨剧,使它们看不见带泥的腿。这我却是看见了的。关于这我将怎样向人们诉说呢? ⑩夜色降下来,园子渐渐地隐没在黑暗里。我的眼前只有一片黑暗。但是花摇头的姿态还是看得见的。周围没有别的人,寂寞的感觉突然侵袭到我的身上来。为什么这样静?为什么不出现一个人来听我愤慨地讲述那个少女的故事?难道我是在梦里?

迟子建散文阅读训练案

迟子建散文训练 【作家简介】:迟子建,性别:女出生年月:1964年2月27日(阴历元宵节) 生肖:龙。乳名:迎灯会员分类:中国作家协会民族:汉族家庭成员:母亲:李晓荣,五十年代漠河乡广播站广播员。父亲:迟泽风,曾任塔河县永安小学校长,一九八五年冬季病逝。丈夫:黄世君,原塔河县委书记,车祸去世。 着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 迟子建是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迟子建:女,1964年元宵节出生于北极村,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发表以小说为主的文学作品五百余万字,出版四十余部单行本。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伪满洲国》《额尔古纳河右岸》,小说集《逝川》《雾月牛栏》《清水洗尘》,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我的世界下雪了》等。出版有《迟子建文集》四卷和三卷的《迟子建作品精华》。曾获得第一、第二届鲁迅文学奖,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2004—2006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澳大利亚“悬念句子奖”等多种文学奖项,作品有英、法、日、意大利文等海外译本。 月亮,在半梦半醒之间迟子建 ①太阳是不大懂得养生的,只要它出来,永远圆圆着脸,没心没肺地笑。月亮呢,它修行有道,该圆满时圆满着,该亏的时候则亏。它的圆满,总是由大亏小亏换来的。所以亏并不一定是坏事,它往往是为着灿烂时刻而养精蓄锐。 ②故乡的夜晚,一本书,一杯自制的五味子果汁,就会带给我踏实的睡眠。可是到了月圆的日子,情况就大不一样。穿窗而过的月 让我只能睡睡醒醒。 ③月光和月光是不一样的。春天的月光,带着股嫩嫩的绿意;夏日的月光,饱满丰腴;秋天的月光,洗尽铅华,安详恬淡;冬天的月光,虽然薄而白,但落到雪地的月光新鲜明媚。相比较,冬春之交的月光,就没什么特别动人之处了。雪将化未化,草将出未出,此时的月光,也给人犹疑之感,瑟瑟缩缩的。 ④今天是满月的日子,回到自己的住处时,月亮已经升起来了。微醺的缘故,未及望月,就熄灯睡了。大约凌晨三点,我被渴醒了。床边的小书桌上,通常放着一杯白开水。室内似明非明,我起身取水杯的时候,发现杯壁上晃动着迎春枝条般的鹅黄光影。喝过这杯被月光点化过的水,无比畅快。 ⑤回床的一瞬,我有意无意地望了一下窗外,立时被眼前的情景震住了:天哪,月亮怎么掉到树丛中了?我见过的明月,不是东升时蓬勃跳跃在山顶上的,就是夜半时高高吊在中天的,我还从没见过栖息在林中的月亮。【A】那团月亮也许因为走了一夜,被磨蚀得不那么明亮了,看上去毛茸茸的,更像一盏挂在树梢的灯。【B】那些还未发芽的树,原本一派萧瑟之气,可是掩在林间的月亮,把它们映照得流光溢彩,好像树木一夜之间回春了。 ⑥看过了这样的月亮,我再回到床上时,又怎能不被美给惊着呢!虽然接着睡了,可是眯上一段时间,又惦记着什么似的,醒来了。只要睁开眼,朦胧中会望一眼窗外——啊,月亮还在林间,只不过更低了些。再睡,再醒来,再望,也不知循环往复了多少次。【C】月亮终于沉在林地上,由灯的形态,变幻成篝火了……这是那一夜的月亮,留给我的最后印象。 ⑦第二天彻底醒过来时,天已大亮。哪还有满月时的圣景。消尽了白雪而又没有返青的树,看上去是那么的单调。虽然寻不见月亮的踪迹,但我知道它因为燃烧得太忘我了,动了元气,此后的半个月,它将一点点地亏下去。待它枯槁成弯弯的月牙儿,才会真正复苏,把亏的地方,再一点点地盈满。它圆满后,不会因为一次次地亏过,就不燃烧了。因为月亮懂得,没有燃烧,就不会有灰烬;而灰烬,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养料。 ⑧我怎么能想到,在印象中最不好的赏月时节,却看见了上天把月亮抛在凡尘的情景呢。假使我彻头彻尾醒着,这样的风景即使入了眼,也不会摄人心魄。正因为我所看到的一切在黎明与黑夜之间,在半梦半醒之间,那团

中考热点作家迟子建作品共6页

中考热点作家迟子建作品 作家档案:迟子建,中国当代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女作家之一,黑龙江作家协会副主席。她的作品多以山村生活为题材,感情细腻又不乏豪爽之气,从不矫揉造作。创作风格朴实大方,文笔简练而流畅,不张扬,不拖泥带水。她常常借物喻人,借助作品抒发自己的情怀,对人与社会的诠释视角独特,给读者许多有益的人生启迪。 她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她还曾多次获得过鲁迅文学奖和冰心散文奖,获过庄重文文学奖、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等各种奖项。她的散文《灯祭》被选入语文教材。 枕边的夜莺 我喜欢躺着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已有二十多年了,从枕边掠过的书,自然是少不了的。 十七八岁,我读师专的时候,开始了真正的读书。每到寒暑假,最惬意的事情,就是躺在故乡的火炕上看书。至于读了些什么,已经记不清了,但读书的氛围却历历在目。夏天时,闻够了墨香,我会敞开窗子,嗅花圃搅起的一波一波的香气;冬天时,窗外的北风吹得窗纸刷拉拉响,我便把书页也翻得刷拉拉响。疲倦的时候,我会撇下书,趴在窗台看风景。窗外的园田被雪花装点得一片洁白,像是老天铺下来的一张纸。 如果说枕头是花托的话,那么书籍就是花瓣。花托只有一个,花瓣却是层层叠叠的。每一本看过的书,都是一片谢了的花瓣。有的花瓣可以当作标本,作为永久的珍藏;有的则因着庸常,随着风雨化作泥了。 这二十多年来,不管我的读书趣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一类书始终

横在我的枕畔,就像一个永不破碎的梦,那就是古诗词。夜晚,读几首喜欢的诗词,就像吃了可口的夜宵,入睡时心里暖暖的。 我最喜欢的词人,是辛弃疾。一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让我对他的词永生爱意,《稼轩集》便是百读不厌的了。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陆游、苏轼、李清照、李煜、纳兰性德、温庭筠、黄庭坚、范仲淹,也都令我喜爱。有的时候,读到动心处,我会忍不住低声吟诵出来,好像不经过如此“咀嚼”,就愧对了这甘美至极的“食粮”似的。 我父亲最推崇的诗人,就是曹植了。因为爱极了他的《洛神赋》,我一出生,父亲就把“子建”的名字给了我。长大成人后,我不止一次读过《洛神赋》,总觉得它的辞藻过于华丽,浓艳得有点让人眼晕。直到前几年,我的个人生活遭遇变故,再读《洛神赋》,读出了一种朴素而凄清的美!洛水上的神仙宓妃,惊鸿一现,顷刻间就化作烟波了。“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恨人神之道殊兮”,这才是曹植最想表达的。他以短短一曲《洛神赋》,写出了爱情的短暂、圣洁、美好,写出了世事的无常。我真的没有想到,曹植在诗中所描述的一切,正是我此刻的感悟,原来父亲早就知道,幻影才是永恒的啊!所以现在读《洛神赋》,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中国的古典诗词,意境优美,禅意深厚,能够开启心智。当你愤慨于生活中种种的不公,却又无可奈何时,读一读黄庭坚的“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你就会获得解脱。而当你意志消沉、黯然神伤时,读一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你就会觉得所有的不快都是过眼云烟。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古诗词就是我枕畔的《圣经》。

人教版中考 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赛里木湖 周涛 应该让思想的水散漫成湖,特别是当你处在人生的秋天。 让溪流聚集起来,让河水交汇起来,让雨水或雪水贮蓄起来,根据地形自然的状态造成一个非人工的海子,那就是湖。 湖不是海——它没有那么伟大; 湖也不是水库——它要柔和自然得多; 一般说来,它躺在那儿。它使周围变得潮湿了一些,滋润了一些;它使天空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蓝;使近处的山呈黛色,阴坡的松林幽静,使远处的山白发肃然。 一般来说,它躺在那儿。它不像山那样远远地就跑过来迎接你,而是躺在那儿,等着你突然发现它。它喜欢静静地微笑着看你吃惊。 这就是赛里木湖。 一个思想就应该是这样,经过无数条水系的源源不断的补充,经过地貌之下的颅骨加固合拢,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圆或椭圆的、深邃的内陆液体领域。 思想之所以称为思想,就因为它是圆的。从它的任何一点出发,走完全程终点都复合在起点上。 瞧,被称为思想的这个东西有多么深邃,同时又有多么清澈透明! 它深邃到使人不敢轻率地去游泳,仅只挽起裤腿在岸边浅涉一番,就足以使人领略到它的内涵,它强大而令人畏惧的吸力;而它的清澈透明,则让人一望见底却倒吸一口凉气,那见底的明澈里,反射着无数层游动的光影、光环、光斑,造成无法分辨的幻象,使真实与虚幻浑然一体,因而更加捉摸不清。这是那种比浑浊更深奥百倍的明澈! 赛里木湖——多美的名字! 这名字本身就有一种清澈的深邃,有一种高雅的韵味,有―种特殊的蓝,令人心醉。 你是伟大的海洋在撤离时留给伊犁河谷的一滴巨大的泪珠。汪汪的,闪闪的,既像美人腮边泪也像英雄颊上泪,妩媚而又刚健。 你就是我们的海。在亚洲腹地远离海洋的地方,你给了我们一个海的缩影,一个海的模特儿,让我们按照你的面貌在想象中放大去理解。因而,你又是本关于海的初级教科书。 当我们散步在你身边的时候,可以看到成群的水鸟翩飞降落,成为浮动在水面的一片黑点,同时浴着水色和光影。身材修长的马正垂着颈,披着头发,小小翼翼地亲吻你的水面,唯恐不慎弄皱了你的面容。 你与牧人的世界如此和谐。他们爱你,你也爱他们。你从不曾因为他们贫穷而鄙弃他们,相反,你把自己当成他们当中的一员,和他们气味相投。你就是他们当中找到平静的,你必须平静才能生存下去,而这,只有牧人才能给你。那些城市里的“湖”,你当然知道它们的窘状和自得难解难分,它们是供人娱乐的一池,而你,才是真正的湖。 总是这样,在远离喧闹的地方,思想默默地积蓄、沉淀,变得清澈起来,辽阔起来。 所有的游客和路人,在你的身边赞叹,夸奖,似乎在这片刻,你成了他们的一样东西,

迟子建散文泥泞赏析推荐

迟子建散文泥泞赏析推荐 迟子建 ,女,1964 年生于漠河。1983 年开始写作,已发表以小说 为主的文学 作品 六百余万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迟子建散文 泥泞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北方的初春是肮脏的, 这肮脏当然缘自于我们曾经热烈赞美过的纯洁无瑕的 雪。在北方漫长的冬季里,寒冷催生了一场又一场的雪,它们自天庭伸开美丽的 触角,纤柔地飘落 到大地上, 使整个北方沉沦于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中。 如果你在飞雪中行进 在街头,看着枝条濡着雪绒的树,看着教堂屋顶的白雪,看着银色的无限延伸着 的道路,你的内心便会洋溢着一股激情:为着那无与伦比的壮丽或者是苍凉。然 而春风来了。春风使积雪融化,它们在消融的过程中容颜苍老、憔悴,仿佛一个 即 将撒手人寰的老妇人: 雪在这时候将它的两重性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来: 它的 美丽依附于寒冷,因而它是一种静止的美、脆弱的美;当寒冷已经成为西天的落 霞,和风丽日映照它们时,它的丑陋才无奈地呈现。纯美之极的事物是没有的, 因而我还是热爱雪。爱它的美丽、单纯,也爱它的脆弱和被迫的消失。当然,更 热爱它们消融时给这大地制造的空前的泥泞。 小巷里泥水遍布; 排水沟因为融雪 后污水的加入而增大流量, 哗哗地响; 燕子在潮湿的空气里衔着湿泥在檐下筑巢; 鸡、鸭、鹅、狗将它们游荡小巷的爪印带回主人家的小院,使院子里印满无数爪 形的泥印章,宛如月下松树庞大的投影;老人在走路时不小心失了手杖,那手杖 被拾起时就成了泥手杖; 孩子在小巷奔跑嬉闹时不慎将嘴里含着的糖掉到泥水中 了, 他便失神地望着那泥水呜呜地哭, 而窥视到这一幕的孩子的母亲却快意地笑 起来…… 这是我童年时常常经历的情景, 它的背景是北方的一个小山村, 时间当然是 泥泞不堪的早春时光了。 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泥泞常常使我联想到俄罗斯这个伟大的民族,

散文阅读专项训练

散文阅读专项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天湖 海桀 ①走进西部,你不可以不去看湖,看那高天大地上独有的液态的翡翠,看那独属于世界第三极的纯粹的原始,看那浑古苍茫中的生命的鲜活。 ②那是可以触摸到的真实的梦啊!视觉里,湖天一色,长云横空。倒映在湖中的雪山冰肌玉骨,水面莹波荡漾。满眼都是湿漉漉的清逸,一如天然的水墨。 ③你向她走去。 ④天地安详,净若装饰,却又毫不虚玄,那实实在在的鲜美质感,那青春弥漫的天灵之光,使人在茫茫然然、浩渺无涯的醺然里充满生命的自豪。心灵里清辉熠熠,通明如澈。恍恍惚惚间,似有一条曲曲弯弯的小路,在洒满光斑的湖面上诱惑着,浮迤着——它伸向太阳,伸向尽头,伸向谜一般的深处,却又分分明明铺展在脚下…… ⑤地球上的喜马拉雅海消失了。而这片湖水却更加年轻,更加美丽,更加温情,像一位默默无语的仙女,静静偎依在雪山的怀抱;又像是一轮永远皎洁、永远安宁的满月,在那幽远而又孤独的清澈里,在那只会消失不会变老的诗意中,守望着那个终极的谶语…… ⑥天湖的独异举世无双。她的周围没有亭台,没有飞檐,没有园艺,没有楼阁;不见帆影,不见闹嚷,不见气象万千的云雾缠绵,连最最普通的一棵小树都不长……所有的只是云,只是雪,只是湖,只是草显示出的坦然。所有的只是自然叠积出的圣洁的山,仙灵的水。 ⑦无限静卧于斯。面对这样的境域,你生命的孤独,本能的渴望,会就此蜕变。距离消失了,坦途历历。 ⑧你只想再看一眼真切的雪山、冰川、草原;你只想再领略一次三伏的清凉,超凡的意味,归宿的自然;你只想在荒野的深处,看着瀚海落日的苍凉,走向真朴,走向纯粹……继而,在突如其来的孤寂中,在恍如隔世的空寂里,在幽梦般的清逸和爱悦般的境界中,忘记尘世的喧嚣和魅惑,忘记所有的烦闷和苦恼。心啊,如汪洋中的船,高扬着鼓胀的帆,全部的目的和向往都只会是那可以真正落脚的弥漫着人烟和爱意的村庄与大地。 ⑨然而,像日落后星辰的闪耀一样,当你回到都市,回到那个被欲念之力旋转不已的尘世的轨道上,你会在楼群的挤压中、酸雨的雾霭中、烦嚣的昏冥中、应酬的喟叹和无常之苦的缘分中想起这片美如理想的蓝色,想起她乳汁般的纯净;想起她超拔的仙姿,恍然间,别梦依稀,心里充满空寥的忧伤。 ⑩于是,你在自我的影子里结识安慰,在人生的沉浮中呼唤真情,在迷惘的苦痛中虚拟现实,在无序的回味里吟诵自然……既而,怀着稽首的肃穆,怀着洗礼的庄严,怀着对阴柔的向往,怀着对挚情的依恋,思念那西部的奇伟浩瀚,思念那独属于荒野的纯净,思念那原

迟子建散文赏析

迟子建散文赏析 导语:迟子建 ,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中国作协第六、七届全委会委员。现担 任中国作协第九届主席团成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 。其作品荣获“鲁迅 文学 奖”“冰心 散文 奖”“茅盾文学奖”等文学大奖,部分作品在英、法、日、意等国出版,是 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跌迟子建散文赏析, 欢迎阅读! 迟子建散文赏析一 这篇散文可谓“小中见大”的典范。 中心事件无非是写“一只虫子一往无前 地朝着佛龛进军”。从题目可想而知,一只卑微的虫子而至于“惊天动地”,那 它一定是深深地震撼了“我”、 感染了“我”甚至羞煞了“我”。 我们不禁要问, 这只虫子究竟长得何等模样, 又因为什么做出了何等壮举, 进而表现出了何种精 神气概?题目《一只惊天动地的虫子》,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急切读下去一看究 竟。 然而, 作者好像在有意吊我们的胃口似的, 她丝毫无意一上来就为我们介绍 和描写这只虫子, 而是不惜花费大量的笔墨, 写小时候的“我”对虫子的“不陌 生”、 虫子带给我的乐趣和我常拿虫子恶作剧; 写自己成年之后移情别恋太多的 事物而唯独把虫子给淡忘了;然后才笔锋一转,写到“去年的春节,我却被一只 虫子给深深地震撼了”, 写到自己对虫子态度的变化和我当时灰暗、 孤独、 迷离、 茫然的心境。这一层层的铺垫,为的是对比衬托,先抑后扬,可谓别有匠心。 接下来,作者的目光和笔触便再也没有离开过这只虫子。乍看并不起眼、行 动也似漫无目的这只虫子,原来竟是一位好奇心强、沉着冷静、目标明确、坚定 执着、不畏挫折、英勇顽强的“将军”、“战士”,“一个身子小小却背负着伟 大梦想的英雄”!为了渲染这只虫子的“惊天动地”,作者极尽描写之能事,综 合运用了诸如想象、夸张 、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 将这只虫子写得既 生动形象而又富有灵性,表达了作者的崇敬与赞美之情。

中考热点作家丁立梅文章阅读

中考热点作家丁立梅:纤柔细腻一枝梅 推荐 丁立梅:纤柔细腻一枝梅 431612 湖北省汉川市韩集中学孙开仁 (此文已发表在2011年10月第405期《语文报·中考版》上) 作家档案: 丁立梅,江苏东台人。笔名梅子,紫色梅子。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盐城市作家协会理事。出版有作品集《且听风吟》、《忽然花开》、《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爱,永远不会消失》、《尘世里的初相见》、《诗经里的那些情事》等。文章多篇入选《读者》、《意林》、《青年文摘》、《青年博览》、《视野》、《中外文摘》等较有影响的刊物,在读者中产生广泛影响。亦有多篇被设计成中考、高考语文阅读题。 “我的文字比较干净、明亮、温馨。这是我一贯坚持的,也将继续坚持下去。我以为,尘世中,我们每个人都活得不容易。我不想让我的文字,在人们本已沉重的心上,再添加一份沉重。我愿意它是阳光的、温暖的、积极的、向上的,给人真切的安抚与慰藉。”丁立梅在接受《润》文摘专访时如是说。 考题链接: 《你并不是个坏孩子》(2010年·湖南邵阳) 《萝卜花》(2009年·广西桂林、百色) 《蔷薇几度花》(2009年·江苏南京) 《菊有黄花》(2009年·四川凉山)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2008年·江苏徐州) 《小扇轻摇的时光》(2008年·河北) 《祖母的葵花》(2006年·江苏淮安) 美文赏读No.1 如果可以这样爱你 □丁立梅 母亲坐在黄昏的阳台上,母亲的身影淹在一层夕照的金粉里,母亲在给我折叠晾干的衣裳。她是来我这里看病的,看手。她那双操劳一生的手,因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现已严重变形。我站在她身后看她,我听到她间或地叹一口气。母亲在叹什么呢?我不得而知。待得她发现我在她身后,她的脸上,立即现出谦卑的笑,梅啊,我有没有耽搁你做事? 自从来城里,母亲一直表现得惶恐不安,她觉得她是给我添麻烦了。处处小心着,生怕碰坏什么似的,对我家里的一切,她都心存了敬意,轻拿轻放,能不碰的,尽量不碰。我屡次跟她说,没关系的,这是你女儿家,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母亲只是笑笑。 那日,母亲帮我收拾房间,无意中碰翻一只水晶花瓶。我回家,母亲正守着一堆碎片独自垂泪,她自责地说,我老得不中用了,连打扫一下房间的事都做不好。我突然想起多年前,我还是个小小女孩时,打碎家里惟一值钱的东西——一只暖水瓶,我并不知害怕,告诉母亲,是风吹倒的。母亲把我上上下下检查了一遍,看我伤了没有,而后揪我的鼻子,说,还哄妈妈,哪里是风,是你这个小淘气。我笑了,母亲也笑了。现在,我真的想母亲这样告诉我,啊,是风吹倒的。而后我搂住她说,哪里是风,原来是妈妈这个小淘气。母亲却没有,尽管我一再安慰她没事的没事的,母亲还是为此自责了好些天。 送母亲去医院,排队等着看专家门诊。母亲显得很不安,不时问我一句,你要不要去上班?我告诉她,我请了假。母亲愈发不安了,说,你这么忙,我哪能耽搁你?我轻轻拥了母亲,我说,没关系的。母亲并不因此得到安慰,还是很不安,仿佛欠着我什么。轮到母亲看病了,母亲反复问医生的一句话是,她的手会不会废掉。医生严肃地说,说不准啊。母亲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