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题:论述类文本阅读

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题:论述类文本阅读
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题:论述类文本阅读

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题:论述类文本阅读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

技法一“三重比对”,做好筛选信息题

解说

一重比对

题干与选项进行比较。看题干问的是什么,选项回答的是什么。看是否答非所问。如果题干中出现了“不属于”“不能说明”这类词,需要第一重比对;如果题干中仅是“不符合原文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可以不用考虑这一比对

二重比对

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与二者有差异的表述相对照,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这一重比对在三重比对中最为重要,每一个选项都要和对应句认真比对,才能确定选项的对错

选项与选项进行比较,选出不正确或正确的一项

1[2018·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性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利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建构关于我们的

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

(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

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 [答题演示]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选项要求是选择“正确的”一项,需要认真比对原文内容

第二重比对A

选项句

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

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转,

记忆变得更加容易

与原文观点一致,选项正

对应句

在大数据时代,……改变了

记忆的经济学,……记忆和遗

忘的平衡反转,……遗忘变

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

B

选项句

人的主体身份之所以被数

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

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

选项前后两句单独理解

都正确,但它们不构成因果

关系,属于强加因果

对应句

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

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

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大数

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

的“被数据化”

C

选项句

“被遗忘权”和“隐私

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

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

文中并没有提及“被遗

忘权”和“隐私权”的提

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并

没有说“被遗忘权”“更

积极一些”,选项无中生有对应句

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

“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

性的权利

D

选项句

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

权,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建

构他人的数字化记忆

“成为数据控制者并建

构他人的数字化记忆”曲

解文意

对应句

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

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

本题让选正确的一项,所以答案可以确定为A

【对点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人们常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而且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上。但乡土社会不是“无治而治”的社会,可以说是个“无法”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无法”并不影响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来说,这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不同。法律是靠国家权力来推行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思,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有着可

以遵守的成法——传统。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

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社会,不但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用以获得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其祖其父的经验。不必知之,只要照传统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了就会出毛病。于是人们对于传统有了敬畏之感。“礼”字本来是从“豊”从“示”。“豊”是一种祭器,“示”是一种仪式。礼并不是靠外在的权力来推行,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论语》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这显然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网,能逃脱还可以自己骄傲、得意。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的,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礼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孔子一再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

法治和礼治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只是“礼治”一词不会像“人治”一词那样容易引起误解,以至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礼治和这种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常认为我们是“人治”的社会,这种观点并不符合实际,因为我们是“礼治”的社会。

B.礼和法律同中有异:它们都是一种行为规范,但两者用以维持行为规范的力量不同。

C.礼治社会的秩序不是人们行为不受约束而自动形成的,而是通过传统的约束被动形成的。

D.相比较而言,礼治社会比法治社会更为优越,因为礼治社会是靠礼来维持秩序的。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先由“人们”的观点引出本文的观点;最后一段总结上文,并强调了礼治和人治的不同。

B.第二段首先阐述礼的内涵,然后比较礼和法的异同,最后说明传统在乡土社会中的重要性。

C.本文要论证的中心是礼治和法治的不同,为了论证这一中心,文章多处运用了对比论证法。

D.文章引用了《论语》中“颜渊问仁”的相关文字,这是为了说明古人遵循礼一般具有主动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乡土社会中,礼的运行并不需要有形的国家机构来维持,它依靠的是长期沿袭下来的传统。

B.乡土社会虽然从某种角度说是“无法”的社会,但并不是混乱的,它依然是个有秩序的社会。

C.生活在乡土社会中的人们,只要按照传统去做,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反之就可能受挫。

D.在变迁很快的现代社会,传统的效力无从发挥;礼在乡土社会中能够发挥作用是因为缺乏变化。

技法二三步走,把握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

步骤解说

第一步:带着两个问题去读文把握

论述

文常

见的

结构

类型释义

总分式

这种结构模式是指论证的层次之间是总说和分说的关系,总分式包括三种:总—

分、分—总、总—分—总。注意开头段或者结尾段,如果开头段提出问题(或就是

中心论点),那么一般都是“总—分”式,因为正文多半是论证过程;如果开头段和

结尾段互相呼应,那么就是“总—分—总”式

并列式

这种结构方式的特点是几个层次、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并行的。行文在几个并

列的层次或者段落之前常常出现“第一”“第二”或“首先”“其次”或

“从……上看”“从……上分析”等形式

层进式

这种结构模式又叫递进式。文章的各部分或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

的关系,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的要求,不能随便变动。层次之间的关系往往由浅

入深。段与段之间常常有一些递进式的标志“不仅如此”“而且”“甚至”等对照式

在论证过程中,把两种事物或意思加以对比,或者用一种事物或意思来比照另一

种事物或意思,就是对照式

明确

论点、

论据

和论

证的

关系

在读懂文本时,除了弄清文本的论证结构和思路外,还需要细致把握以下问题:论点是什

么(根据文章的结构形式可知,“总—分—总”式结构的文本论点往往在首段或尾段,而

“总—分”式的一般在首段,“分—总”式的一般在尾段)、是从哪些方面论证论点的(分

几个角度或层面来分开论述中心论点的)、在论证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据(关注文本中材

料类型,把握材料运用的目的)和论证方法(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和对比论证

等)。只有弄清楚了这些问题,在解答相关论证分析类题目时才能快速准确地判断

(续表)

步骤解说

第二步:剖析选项明关键

在通读文本之后,回归原文细比对之前,要先明白每个选项特点:一是清楚每个选项是考查什么,二是清楚选项的关键点(敏感点)是什么。其次才是回归原文进行仔细比对

第三步:回归原文细比对

有了前两步的铺垫,第三步回归原文细比对也就简单了很多,注意比对时要多方分析,不要急于下定论

2[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做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

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

(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答题演示]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步骤解说

第一步

本文采用“总分结构”,第一段写诸子之学的兴起与发展;第二段重点写“新子学”与“诸子之学”一样,具有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可从“照着讲”“接着讲”两方面来理解,接着引出如何“照着讲”;第三段主要讲如何“接着讲”;第四段主要讲“照着讲”和“接着讲”无法分离的关系

第二、三步第二步:

第三步:回归原文细比对

选项是对文章论点和论证方式的总体概括,对应答题范围是全文,但选项

概括错误,第一是没有采用对比论证手法,第二是论点理解不正确,本文论证

的是如何发展诸子之学,使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得到承继、创造和突破。

所以选项不正确

对文章论证思路的概括,对应答题范围是2~4段,相关语句为“新子学”

“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

解”“‘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等,概括正确

对文章论据的理解,对应答题范围是第3段,相关语句为“以近代以来中

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

程”“‘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

“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等,概括正确

讲”“接着讲”无法

分离,是按从逻辑到现

实的顺序推进的

对文章论据的理解,对应答题范围是第4段,由“从逻辑上说”“从现实

的过程看”可判定其正确

【对点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忘言得意”是玄学在认识方法上提出的一个主要观点,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玄学大家王弼在《老子微旨例略》里说:“夫欲定物之本者,则虽近而必自远以证其始;欲明物之所由者,则虽显而必自幽以叙其本。”这里的“本”“始”即他所谓无形无象、无称无名的“道”。郭象也同样强调,欲求圣人之道,不应停留在有形之“迹”上,而应当进而把握其“无迹”之“所以迹”。因此,“忘言得意”的实质,就是认识事物不要停留在迹象上,而要深入内部去把握其根本。就这方面而言,“忘言得意”反映了人们深化对宇宙、社会认识的要求。

对于“得意”,王弼认为要通过言象获得,而郭象不仅仅讲“寄言以出意”,还更多地强调通过“超言绝象”的“冥合”去获得。无论哪一种,都强调要充分发挥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而“得意”之深浅,又与认识主体的素质有着密切的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