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高考模拟试卷+物理(三)

2018年全国高考模拟试卷+物理(三)
2018年全国高考模拟试卷+物理(三)

2018年全国高考模拟试卷+物理(三)

绝密★ 启用前

2018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物理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选项题目要求。全部答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相隔一定距离的电荷或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怎样发生的?这是一个曾经使人感到困惑、引起猜想且有过长期争论的科学问题。19世纪以前,不少物理学家支持超距作用的观点。英国的迈克尔·法拉第于1837年提出了电场和磁场的概念,解释了电荷之间以及磁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传递方式,打破了超距作用的传统观念。1838年,他用电力线(即电场线)和磁力线(即磁感线)形象地描述电场和磁场,并解释电和磁的各种现象。下列对电场和磁场的认识,正确的是

A.法拉第提出的磁场和电场以及电力线和磁力

采用卫星对所有用户在任何地方提供免费WiFi 服务。已知地球半径为R,重力加速度为g,提供免费WiFi服务的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则下列关于该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围绕地球运动的轨道越高,角速度越大B.卫星围绕地球运动的轨道越高,速度越小C.若卫星距离地面的高度等于地球半径,则卫

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T=2π 2R g

D.卫星的轨道可以在地球上任一经线所在的平面内

17.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

线圈匝数之比为4∶1,原线圈两端接

入稳定的正弦交流电源u=2202sin 314t(V);副线圈接有电阻R,并接有理想电压表和理想电

流表。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电压表读数为55 2 V

B.若仅将副线圈匝数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电流表的读数减小到原来的一半

C.若仅将R的阻值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输入功率也增加到原来的2倍

D.若R的阻值和副线圈匝数同时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输出功率增加到原来的2倍

18.如图甲所示,轻质弹簧竖直

放置,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

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从轻弹簧上

方且离地高度为h1的A点由静止释放,小物块下落过程中的动能E k随离地高度h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h2~h1段图线为直线。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当小物块离地高度为h2时,小物块的加速度恰好为零

B.当小物块离地高度为h3时,小物块的动能最大,此时弹簧恰好处于原长状态

C.小物块从离地高度为h2处下落到离地高度为h3处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了

mg(h2-h3)

D.小物块从离地高度为h1处下落到离地高度为h4处的过程中,其减少的重力势能恰好等于弹簧增加的弹性势能

19.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导轨倾斜放置,其下端连接一个定值电阻R,匀强磁场垂

直于导轨所在平面向上,将ab棒在导

轨上无初速度释放,当ab棒下滑到稳

定状态时,速度为v,电阻R上消耗的功率为P。导轨和导体棒电阻不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导体棒的a端比b端电势低

B.ab棒在达到稳定状态前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C.若磁感应强度增大为原来的2倍,其他条件不

变,则ab棒下滑到稳定状态时速度将变为原来的

1

2

D.若换成一根质量为原来2倍的导体棒,其他条件不变,则导体棒下滑到稳定状态时R的功率将变为原来的4倍

20.如图所示为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abcd,P是bc的中点。若正方形区域内只存在由

d指向a的匀强电场,则在a点沿ab

方向以速度v入射的质量为m、电荷量

为q的带负电粒子(不计重力)恰好从P点射出。若该区域内只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则在a点沿ab方向以速度v入射的同种带电粒子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