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概论复习模拟

史学概论复习模拟
史学概论复习模拟

史学概论复习模拟

一、填空题。

1、历史研究者的历史认识是从现实社会中的实践体验开始的。

2、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

3、中国辨别伪书的工作早在汉代已经开始。

4、编年体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历史容编排、叙述的一种体裁。

5、史学工作者的基本责任是阐明历史真相。

6、《欧洲文明史》具体体现了历史学家基佐的阶级斗争史观。

7、历史发展的动力来自历史过程部的矛盾性。

8、当代西方心理史学的兴起是以精神分析学说应用于历史研究为开端的。

9、人类最早的记事方式是结绳、刻木、口耳相传。

10、唯物史观的创立,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

11、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研究者要坚持把唯物史观转化为指导历史研究的理论原则。

12、垣在校勘学释例一书中提出了校法四例。

13、近代以来,史书体裁的主流是章节体。

14、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凝聚起来的一种对自己祖国的最深厚的感情和信念。

15、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史学对社会实践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史为鉴方面。

16、校勘的基本依据有善本、它书、他人意见。

17、伪事的产生,主要根源在于史学家的社会历史观和其所处的阶级、社会地位的局限性。

18、纪事本末体是以历史事件为线索来编排、叙述历史容的一种史书体裁。

19、史学论文的结构大体包括引论、论证、和结论三个环节。

20、近代以来的史学家在运用历史指导现实方面,更多的是将它建立在对历史的因果联系和

历史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上。

21、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

22、目录学是研究文献图书著录的学科。

23、明清时期倡导史学经世致用的史学家有贽、黄宗羲、王夫之、和顾炎武。

24、中国近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有梁启超、夏曾佑、和王国维。

25、历史认识主体的理论包括: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伦理观、和价值观。

26、中国史学形成于先时代。

27、宋代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28、历史认识客体有三个层次,原形客体、遗存客体和现实社会。

29、历史认识的真理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两个属性。

30、历史资料主要包括:文字资料、遗存资料、口碑资料、风俗习惯。

31、中国近代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历史的著名史学家有:大钊、郭沫若、文澜、吕振羽等。

二、单选题、

1、持有“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社会历史观的史学家是(B)。

A、司马谈

B、司马迁

C、司马炎

D、司马昭。

2、观念形态的文化具有(C)。

A、独立性

B、绝对独立性

C、相对独立性

D、相对性。

3、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持有(C)。

A、人性决定论

B、精神决定论

C、地理环境决定论

D、阶级斗争决定论。

4、专供解释疑难或翻检资料的书籍是(C)。

A、目录

B、索引

C、工具书

D、类书。

5、研究中国古代学术、指示门径的重要工具书是(D)。

A、《十二经索引》

B、《汉书·艺文志》

C、《书目答问补正》

D、《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6、胡应麟把辨别伪书的方法归总为(B)。

A七点B、八点C、九点D、十点。

7、有“史学之父”称号的是(A)。

A、希罗多德

B、修昔底德

C、孔德

D、比德。

8、《汉书》的体裁是(C)。

A、纪传体通史

B、纪传体专门史

C、纪传体断代史

D、纪传体研究史。

9、“历史使人明智”这句名言出自(B)。

A、卢梭

B、培根C摩尔D、伏尔泰。

10、汤因比撰写《历史研究》前后历时(C)。

A、20年

B、30年

C、40年

D、50年。

11、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物质利益的需要和欲望

B、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C、科学技术

D、自然环境。

1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的人民群众的主体是指(C)。

A知识分子B、普遍大众C、劳动人民D、农民群众。

13、我国规模最大的丛书目录是(B)。

A、《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B、《中国丛书综录》

C、《古今图书集成》

D、《崇文总目》。

14、梁启超提出了辨别伪书的(C)。

A、八条公例

B、十条公例

C、十二条公例

D、十四条公例。

15、现在理解的善本,一是指清代学者的精校精注本,二是指(D)。

A、宋明刻本

B、唐宋刻本

C、元明刻本

D、宋元刻本。

16、在西方国家中,计量史学发展最突出的是(B)。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意大利。

17、《史记》的体裁是(A)。

A、纪传体通史

B、纪传体专门史

C、纪传体断代史

D、纪传体研究史。

18、章节体从西方传入中国是在()。

A、17世纪末18世纪初

B、18世纪末19世纪初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中期。

19、总结朝灭亡教训为汉初统治提供借鉴的《新语》的作者是()。

A、贾谊

B、陆贾

C、晁错

D、主父偃。

20、历史就是过去的政治,政治就是当前的历史这句话出自(D)。

A、博林布鲁克

B、维

C、沃尔

D、傅里曼。

21、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历史发展的(C)。

A、直接动力

B、间接动力

C、根本动力

D、重要动力。

22、社会历史发展的合力论是()。

A、正确的

B、不正确的

C、既正确又不正确的

D、说不清的。

23、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对人民群众的伟大历史作用进行深刻论述的著作是(A)。

A、《神圣家族》

B、共产党宣言

C、资本论

D、费尔巴哈。

24、能够提供所需要的专题研究论文篇目,指示材料来源的工具书是(C)。

A、目、

B、录

C、索引

D、目录。

25、部分伪者的伪书是(C)。

A、孔子家语

B、鬼谷子

C、列子

D、春秋左氏传。

26、最高级也是最难用的校勘方法是(D)。

A、对校法

B、本校法

C、他校法

D、理校法。

27、二十四史被钦定于(D)。

A、清顺治年间

B、康熙年间

C、雍正年间

D、乾隆年间。

28、我国开始使用年号是在(C)。

A、汉文帝时期

B、汉景帝时期

C、汉武帝时期

D、汉成帝时期。

29、“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出自(C)。

A、顾炎武

B、王夫之

C、林则徐

D、大钊。

30、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在普及历史知识方面贡献巨大的是(C)。

A、吴泽、

B、翦伯赞

C、吴晗

D、白寿彝。

31、持有阶级斗争历史观的史学家基佐是(C)。

A、英国人

B、德国人

C、法国人

D、美国人。

32、文化基因论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是(B)。

A、一致的

B、相违的

C、不相违的

D、既相违又不相违的。

33、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代史学说的古史辩派的代表人物是(D)。

A、胡适

B、王国维

C、寅恪

D、顾颉刚。

34、对史料进行辨伪、校勘,总体上属于(B)。

A、考证

B、外考证

C、正考证

D、反考证。

35、汤因比把世界历史划分的单元或文明形态是(C)。

A、八个

B、20个

C、21个D22个。

36、加拿大口述史学研究的突出成就是(D)。

A、政治史

B、经济史

C、文化史

D、移民史。

37、《资治通鉴》的体裁是(A)。

A、编年体

B、纪传体

C、纪事本末体

D、典志体。

38、我国的干支纪年开始于(B)。

A、汉武帝时期

B、王莽时期

C、光武帝时期

D、西周时期。

39、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出自(C)。

A、诗经

B、左传

C、易经

D、春秋。

40、史德说的提出者是清代史学家(D)。

A、翼

B、钱大昕

C、段玉裁

D、章学诚。

41、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的奠基人是(B)。

A、严复

B、梁启超

C、夏曾佑

D、王国维

42、中国史学形成于(A)。

A、先时代

B、商周时代

C、原始社会

D、战国汉时代

43、史学著作《通志》的作者是(A)。

A、樵

B、杜佑

C、马端临

D、司马光。

44、希腊史学诞生于(B)。

A、公元前4世纪

B、公元前5世纪

C、公元前6世纪

D、公元前9-8世纪。

45、在中国首次将历史的发展进程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学家是(C)。

A、大钊

B、文澜

C、郭沫若

D、吕振羽。

46、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C)。

A、《史记》

B、《汉书》

C、《资治通鉴》

D、《通志》。

47、提出“古代、中世纪、现代”三个阶段划分历史的意大利史学家是(A)。

A、比昂多

B、布鲁尼

C、奎昔亚蒂尼

D、马基雅维里。

48、我国以文字史料为研究对象的史料学产生于(A)。

A、先

B、汉时代

C、唐代

D、清代。

49、19世纪西方史坛,流派纷呈,19世纪下半叶兴起(C)。

A、兰克学派

B、浪漫主义—自由主义史学

C、实证主义史学

D、马克思主义史学。

50、狭义的历史认识主体是(C)。

A、人类

B、人类社会

C、历史研究者

D、群体。

51、被后人称为“史学之父”的希腊史学家是(A)。

A、希罗多德

B、维

C、修昔底德

D、塔西佗。

52、中国史学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问是在(B)。

A、两汉时期

B、晋南北朝时期

C、唐代

D、宋元时期。

53、中国古代的正统历史观是(A)。

A、天命观

B、历史循环论

C、帝王英雄史观、

D、历史进化论。

54、西方史学发源于(C)。

A、古代埃及

B、古代巴比伦

C、古代希腊

D、古代罗马。

55、据考古资料推测,人类历史大约有(C)。

A、200万年

B、200多万年

C、300万年

D、400万年。

56、史学著作《文献通考》的作者是(A)。

A、马端临

B、杜佑

C、樵

D、司马光。

57、18世纪理性史学的中心和发源地是(A)。

A、法国

B、美国

C、意大利

D、德意志。

58、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体制完备的目录学著作产生于(B)。

A、代

B、西汉

C、东汉

D、唐代。

59、19世纪的西方史坛,流派纷呈,19世纪中后期兴起(A)。

A、兰克学派

B、浪漫主义—自由主义史学

C、实证主义史学

D、马克思主义史学。

60、广义的历史认识主体是(A)。

A、人类

B、人类个体C历史研究者D、史学工作者。

61、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奠基人是(A)。

A、大钊

B、文澜

C、郭沫若

D、吕振羽。

62、中国典章制度史受到高度重视是在(A)。

A、唐宋时代

B、南北朝时期

C、元代

D、明朝。

63、中国近代在翻译和介绍西方学术思想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历史学家是(A)。

A、严复

B、梁启超

C、夏曾佑

D、王国维

64、古代欧洲第一部时间跨度久远的通史著作是(C)。

A、希罗多德的《历史》

B、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C、维的《罗马史》

D、塔西佗的《历史》。

65、历史学是否具有自然科学那样的科学性(A)。

A、有和自然科学同样的科学性

B、没有和自然科学同样的

C、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D、在一定程度上有和自然科学同样的科学性。

66、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B)。

A、《左传》

B、《史记》

C、《汉书》

D、《三国志》

67、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拉法格是(A)。

A、法国人

B、英国人

C、德国人

D、俄国人

68、中国古代民族史学的蓬勃发展在(B)。

A、汉代

B、晋南北朝

C、唐代

D、宋元时期。

69、我国校勘学有悠久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A)。

A、战国

B、代

C、西汉

D、东汉。

70、20世纪西方新史学年鉴学派的创始人费弗尔和布洛克是(A)。

A、法国人

B、英国人

C、德国人

D、俄国人

71、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是(A)。

A、历史是历史著述

B、历史和现实有不可分的关系

C、历史发生于过去

D、历史是已经过去的现象。

72、《通典》的作者是(A)。

A、杜佑

B、樵

C、马端临

D、司马光

73、王国维对近代史学发展的贡献主要有(C)。

A、著有《中国古代史》

B、用历史进化论分析上古史

C、提出“二重证据法”

D、倡导史界革命。

74、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正式创立的标志是(D)。

A、《共产党宣言》发表

B、《哲学的贫困》发表

C、《德国农民战争》发表

D、《德意志意识形态》。

75、历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是(D)。

A、没有共性和相同的地方

B、没有联系

C、两者没有根本区别

D、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76、《佛罗伦萨史》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史学家谁的著作(A)。

A、马基雅维里

B、布鲁尼

C、奎昔亚蒂尼

D、比昂多。

77、按研究的历史活动领域来划分的分支历史叫(A)。

A、专门史

B、通史

C、地区史

D、断代史。

78、19世纪的西方史坛,流派纷呈,19世纪前期占主导地位的是(B)。

A、兰克学派

B、浪漫主义—自由主义史学

C、实证主义史学

D、马克思主义史学。

79、《史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系统的史学理论著作,作者是(A)。

A、知几

B、杜佑

C、王夫之

D、樵。

80、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开创者是(D)。

A、达

B、大钊

C、独秀

D、郭沫若。

三、多项选择题。

1、历史发展的动力是(A、C、E)。

A、多方面的

B、单方面的

C、多层次的

D、单层次的

E、多样的。

2、知几的史学“三长”是指(BCD)。

A、德

B、才

C、学

D、识

E、勤。

3、阶级斗争的表现形式主要有(DE)。

A、经济的

B、政治的

C、思想意识的

D、和平的

E、激烈的。

4、《春秋》“三讳”是指(ACE)。

A、为尊者讳

B、为君者讳

C、为亲者讳D为友者讳E、为贤者讳。

5、下列属于类书的有(ABC)。

A、《册府元龟》

B、《永乐大典》

C、《古今图书集成》

D、《四库全书》

E、《学海类编》。

6、校法包括(AB)。

A、对校法

B、本校法

C、他校法

D、理校法

E、物校法。

7、历史研究课题的选择应当(A CE、)。

A、先个别,后一般

B、先一般,后个别

C、断代,后通代

D、先通代,后断代

E、先局部,后全局。

8、以客观历史为研究对象,按历史活动领域划分的学科有(ABE)。

A、经济史

B、社会史

C、通史

D、国别史

E、科技史。

9、晋南北朝时期史学研究的特点是(①②③④)。

①、修史者众②、史学逐渐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问③各民族史学蓬勃发展④、反映士族门阀制影响的谱牒之学和人物传记盛行⑤、反对天命史观和循环。

10、历史认识主体理论包括(B)。

①、世界观②、历史观③、价值观④、人生观⑤、伦理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11、宋代编写的类书有(A E)。

A、《册府元龟》

B、《永乐大典》

C、《古今图书集成》

D、《四库全书》

E、《太平御览》。

12、容全伪的伪书有(B D)。

A、《列子》

B、《孔子家语》

C、《竹书纪年》

D、《鬼谷子》

E、《商君书》。

13、西方比较史学发展的三个阶段是(A DE)。

A、文明体系比较B 、东西方比较D、古代与近现代比较C、有限历史进程比较E 、社会结构比较。

14、以历史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分支学科有(C)。

①、史学史②、史学理论③、校勘学④、考据学⑤、考古学。

A 、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C 、①②D、①③④⑤。

15、中国古代历史观的主要特征(A)。

①、天命史观②、历史循环论③、帝王英雄史观④、历史进化史观⑤、历史唯物主义史观。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6、古代希腊著名史学家有(A)。

①、希罗多德②、修昔底德③、提莫斯④、维⑤、塔西佗。

A 、①②③B、④⑤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⑤。

17、中国近代历史观的主要特征(A)。

①、反对天命史观②、反对循环史观③、宣扬历史进化论④、提倡人性,理性史观⑤、反对封建制度及其伦理。

A 、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④⑤。

18、古罗马著名史学家有(C)。

①、希罗多德②、修昔底德③、维④、塔西佗⑤、奥古斯丁。

A、①②③④⑤B 、①②③C、③④⑤D 、②③④⑤。

19、历史资料主要包括(B)。

①、文字资料②、实物资料③、口碑史料④、风俗习惯⑤、艺术作品。

A 、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④⑤D、①②③④⑤。

20、当代西方史学包容了众多的史学流派,在研究方法上有(A)。

①、比较史学②、计量史学③、心理史学④、口述史学⑤、历史人口学。

A 、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③⑤。

四、名词解释

1、目录

目录是为搜集史料指引线索的工具书。把书名与说明编次在一起就是目录。我国自汉代起就注意目录的编写,书目遗产丰富。

2、本校法

校勘方法之一。即以本书前后互证,选摘异同处,进行比较判定,以求知其中的谬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