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与中国医学的关系

佛学与中国医学的关系
佛学与中国医学的关系

佛学与中国医学的关系

姓名:许英汝

学院:基础学院

专业:生物技术

学号:2013442009

内容提要:佛教源于印度,作为一种外来宗教于公元前2年始传入中国,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真正影响中国医学的是佛经。主要表现在佛经对中医辨证理论的影响, 佛经对中药品种、认识的丰富, 佛经治疗技术对中医的补充。总之, 佛教传入中国后, 对中国医学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尤其在隋唐以前, 对中医学早期的理论和实践, 其补充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中国医药民俗的形成与传承,与佛教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关键词:佛教中国医学佛经

中医学蕴含着千百年溶合而成的深刻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因素,为广大民众所认可并信服。佛教虽然发源于古印度,但至魏晋之后,逐渐中国化,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史料记载,至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即公元前2年,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获得很大发展。唐朝最为兴盛,宋代以后渐趋式微。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核心部分,至佛教传入便与其结下不解之缘。两者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与繁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一、佛经对中国医学的影响

佛教进入中国, 真正能影响中国社会的有两个重要因素: 一是

佛像; 二是佛经。信奉总要有信奉的对象, 尤其是便于膜拜, 进行宗教仪式, 营造宗教气氛, 这就产生了佛像。而为了安置佛像, 就需要建寺。汉代明帝年间, 始建寺铸像。而为了传播、教化和普及佛学, 就需要译经。真正影响了中国医学的, 就是佛经。东汉恒帝建和二年( 公元 148 年) , 安息国太子安世高,本名清, 来中国从事佛经译注和传播教义, 其译之要者, 即小乘佛教, 而其本人为高僧, 又为名医( 见5大正藏6卷 50)。此后, 月支国人支娄迦谶, 又译大乘佛教, 还有世居敦煌的竺法护以及鸠摩罗什、玄奘、文净等中外名僧, 先后译注, 最后汇编成5大藏经6, 共有 1916部, 8416 卷。其中有佛医经 21 部:《佛说婆罗门避死经》、《佛说奈女耆域因缘经》、《佛说奈女耆婆经》、《佛说温室洗浴众僧经》、《佛说佛医经》、《佛

说胞胎经》、《佛说佛治身经》、《佛说活意经》、《佛说咒时气病经》、《佛说咒齿经》、《佛说咒目经》、《佛说小儿经》、《禅秘要法经》、《坐禅三味法门经》、《禅法要解经》、《禅要诃欲经》、《治禅病秘要经》、《迦叶山人说医女人经》、《说救疗小儿疾病经》、《佛说医喻经》、《五门禅经要用法》等。

(一)佛经对中医辨证理论的影响

人类对万物本原的研究产生了两种认识,一种是构成论,一种是生成论。古印度的四大说,滥觞于古老的《梨俱吠陀》时代,通过《奥义书》的发挥,深刻地影响了包括佛教在内的当时各派哲学。四大说( 有时加上“空” ,则为“五大”) 认为,无论是宏观的宇宙,还是微观的人体,都是由地、水、火、风的四大要素构成,“空”则为四大的构成物提供活动的空间。元气说是中国古代关于宇宙生成的重要理论, 与阴阳、五行结合 ,构成了宇宙生成的基本图式。这种基本图式也为中医所用而成为其医学理论的基础。中医借用哲学范畴“元气” ,有时也将其转换成医学范畴“原气”,如《难经》第八难云: “诸十二经脉者 ,皆系于生气之原 ,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径脉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强调原气是人体生命之根本。

印度佛教中的医学认识, 很早就影响了中国古代医学。印度佛教有《维摩诘经》, 其中有“四大说”, 认为是一切疾病的根源。翻译过来的中国佛经《佛说佛医经》中说: “人身中本有四病, 一者地,

二者水, 三者火, 四者风。风增气起, 火增热起, 水增寒起, 土增力盛。本从四病, 起四百四病.”南北朝陶弘景增补《肘后方》序云:“人用四大成身, 一大辄有一百一病”。并将《肘后方》改名为《补阙肘后百一方》, 从书名变化上, 也可以看到佛经的影响痕迹。唐《千金方》、王焘《外台秘要》, 隋、宋、明代, 以及《金匮玉函经》、《医门法律》等等著作中, 都有“四大”的引文和论述。“四大”学说, 对中医五行学说的丰富、补充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到了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开始用气来解释四大。《千金要方》卷一《诊候第四》云 : “地水火风 ,和合成人。凡人火气不调, 举身蒸热; 风气不调, 全身强直,诸毛孔闭塞; 水气不调,身体浮肿,气满喘粗 ; 土气不调, 四肢不举, 言无音声。火去则身冷,风止则气绝,水竭则无血,土散则身裂……凡四气合德,四神安和,一气不调,百一病生。四神动作 ,四百四病同时俱发。”这里明确将四大变为四气,认为四大就是四气。传统医学的“原气”,指生命的原初未分的混沌状态,在解释生理病理时不够具体 ,用四气来分析就能更好地认识把握微观现象。孙思邈与陶弘景不同,他不是简单照搬佛教四大说,而是进行了理论的重构。四种要素“和合成人”,这种“和合”思想显然是受中国的“和实生物”观念的影响,表示不同事物相互聚合 ,便能产生新事物 ,与佛教的假合思想具有不同的意趣。孙思邈把四大解释为四气的同时,结合了中医的阴阳虚实观,阐述佛教医学观的“风增气起”、“火增热起”、“水增寒起”、“土增力起”的四大盈盛观,以及“火去则身冷, 风

止则气绝,水竭则无血,土散则身裂”的四大亏损论。孙思邈这种对四大的阐发,是想用佛教来调和中医文化, 有利于中医临床的虚实辩证实践。此外 ,孙氏用四大调和与否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来解释人的生理和病理现象,把物质与精神、结构与功能联系起来, 认为人体“四气合德, 四神安和” ,生理结构与功能就处于平衡、和谐的状态; 四气不和 ,“四神动作 ,四百四病同时俱发” ,精神和功能紊乱,各种疾病由此而生。孙思邈将佛教的四大说与传统医学的气学说加以重构,这里的“四气”已不是中医元气的原初意义,而是成为具有地水风属性的四大之气。

(二)佛经对中药品种、认识的丰富

《佛说奈女耆婆经》说:“天下所有, 无非是药”。唐·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说: “有天竺大医耆婆曰: 天下物类, 皆是灵药。万物之中, 无一物非药者, 斯大医也。”中国医药学自唐以后, 历代皆修《本草》, 而《本草》药味数量累增, 到了明代集大成者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都说: “敝维敝盖, 圣人不遗;木屑竹头, 贤者注意, 无弃物也”, 这种“万物皆药”的思想, 与两汉时期佛经所论, 似出一辙。贞观十五年、十六年、开元十七年, 印度向中国贡品中, 有许多现在的“中药”。当然, 这种现象, 一方面说明中国与印度医药交流的历史十分悠久; 另一方面, 由于这些药物在佛经中多次提出( 譬如《治禅病秘要经》提到的安息香、乳香、珍珠、阿魏以及

另外佛经中提及的象牙、蔷薇水、金莲花、硼砂等) , 必然会对中药品体系产生影响。

(三)佛经治疗技术对中医的补充

中医的按摩技术, 源远流长。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帛书《导引图》, 是迄今最早的中医按摩( 导引) 文献。隋代《诸病源候论》曾引用了文献《养生方导引法》, 中医史发展到明代及以后的数百年间, 按摩术发展步伐才明显加快。如聂尚恒《导引法》、敬慎山房主人《导引图》以及《易筋经》、《寿人经》、《动功按摩要术》等, 发展成一套完整的治疗体系。但是, 中医按摩术溯源, 恐怕也在佛经内。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记载有“天竺国按摩”十八势, 并说明这是“婆罗门法”, 是一套活动身体的自我按摩术( 东汉的华佗, 也有“五禽戏”的传说) , 宋代张君房《云笈七签》和明朝的高濂《遵生八笺》, 都收载了此法, 证实这一源于佛经的健身方法, 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 而直至今天, 成熟和发展起来的各种健身体操、运动方式, 都说明这种方法对中华民族保健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二、佛教与中国医药民俗

佛教对中国医药名俗的影响,还表现在一些医术高明的僧人与民间医生之间的授受关系。据清吴炽昌《客窗闲·16·话》载,苏州名医叶天士,成名后仍隐名埋姓,拜金山寺一僧医为师。僧医知道真相后,大为感动,授叶天士珍奇医书一部。从此,叶天士的医术更高明了。又如贵州黔西民间医生白登明,其九世祖白世彦当年习武时,与峨眉山

智真和尚十分友好,智真有一秘方不轻易外传,但在与白世彦长期相处中,因看中世彦品德好,心地善良,且家庭贫寒,就把秘方授给了他。此方专治跌打损伤、风湿、骨折,效果十分显著。(《水西文史资料》1990年第四辑)此外,佛教尤其是大乘佛教的“普渡众生”说在民间很有影响。佛教教义的精神不死(神不死)、因果报应、轮回、布施等,易于被中国人接受;佛教医学中的魔鬼、神谴、因果报应等说,对中国医药民俗影响很大;佛教中的神祗,如观世音、药师佛等,成为中国民间医药信仰中的重要膜拜对象。

综上简述, 历史悠久的世界四大宗教之一的佛教, 由于其本身的丰富和渊深, 传入中国后, 对中国医学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尤其在隋唐以前, 对中医学早期的理论和实践, 其补充作用, 是不容忽视的。佛经为中医提供了强大的主观能动性的支持,为中医“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思路注入了强劲的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范敬.佛教文化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影响[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4(7):20.

【2】邱国珍.宗教与中国医药民俗[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8):23. 【3】卢祥之.佛教与中医体系形成的重要联系[J].河南中医,2003,5(5):23.

【4】申俊龙.佛教四大说对传统医学的影响[J].南京大学学报( 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1,3:38.

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内容摘要:佛教对中国文化有着十分深刻和广泛的影响。佛教传来中国近两千年,思想体系发展演变成十多个派别,可谓是学术成果灿烂辉煌,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以后,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壤上,经过“嫁接”生根、成长、产生了自己的独特结构,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宗派体系,呈现出可谓中国的气象和特质,对中国文化有着深远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关键词:佛教;中国文化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后,经魏晋南北朝数百年的吸收与消纳,渐渐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至隋唐之际,已大肆开花结果,其时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面目,已无法再分,尤其在一般国民心中,佛教的观念,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中的价值支柱,喻之为水乳交融,或骨肉连体,已不足以形容,简直就如灵魂与肉体一般,不可分离。佛教作为外来的宗教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始终受到儒、道为代表的高度发达的本土传统文化的影响,正是在与儒、道的交融互动的过程中,最终形成了一种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化佛教。 一、佛教的传入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可以沿着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了解到,公元前一世纪时,传入中亚和中国。其传入先是通过商人,以后又靠印度佛教士和中国皈依者。中国皈依者最为得力,他们在印度研习佛教,然后回国努力说服国内同胞信奉佛教,到6世纪时,中国南部也跟着信奉了。接着,佛教又从中国进一步向其他地方传播。 从两汉到魏晋南北朝,是汉传佛教的形成时期,佛教大约在两汉之际经由陆路和海路两条路传入中国内地,它主要分布于以长安为中心的西北地区和以建康为中心的江南地区。魏晋时期动荡的社会形势,玄学的兴盛,战乱频繁的社会形势促使广大民众希冀在求神拜佛中解脱苦难,加上佛教经典的大规模移译等,促成了佛教在中国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在南北朝时期进一步发展,到隋唐时期融合佛教内部各派义学思想以及南北各地佛教各自的特点,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儒、道两家的综合融合,形成了隋唐中国佛教的繁荣局面,在五代两宋以后虽一度有所减弱以及在明清时期几经波折,时起时落,直到今天,现代中国佛教全面进入学术界,佛学研究成为现代学术成就最丰富的领域之一。胡适、冯友兰等将佛教纳入了中国哲学的范围,对佛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的拓展作出极大贡献。 二、佛教传入的原因 简单说来,佛教传入中国有五个主要原因:第一,是佛教发源地的推动,印度高僧梯山航海的传教热忱。第二,文化本来就是学来学去,有高度传染性的。西域人向印度学,中国人向西域学,接着又直接向印度学,佛教就像天马、葡萄、胡服骑射一样,传到中国来了。第三,张骞班超通西域,架起中印之间的桥梁,文化交流比较方便。第四,五胡南移,元魏入主北中国,更带进大批信佛的胡人,与汉人杂居。第五,秦汉以来,中国民族灵性上的需要,已非儒道两家所能供给。对于大家急须知道的生死问题,儒家不提答案,说“未知生,焉知死?”道家飞升的仙人都跌死了,吃仙丹的人,有一些人毒死了,不毒死的,还是逃不了寿终正寝。在大家失望的时候,佛教提出了前世前世现世来世的人生观,追根究底的因果关系,和不生不灭,西方极乐世界的希望,这种想象丰富,系统严密,仪式隆重的新宗教,正好填补了当时的思想真空,慰藉了正感苦闷的中国人。 三佛教与中国文化 佛教在中国的学术成果辉煌,对中国思想文化起了重大的影响和作用。在文学方面,从对我国文学发展的影响来看:数千卷由梵文翻译过来的经典,其中一部分本身就是雅典、瑰丽的文学作品。如《维摩诘经》、《法华经》、《楞严经》特别为历代文人所喜爱,被人们作为纯粹的文学作品来研读。佛教还为中国的文学带来了新的意境,新的文体,新的命意遣词方法。《法华经》、《维摩诘经》、《百喻经》等鼓舞了晋唐小说的创作。般若和禅宗的思想影响了陶渊明、王维、白居易、王安石、苏轼等大文学家的诗歌创作。再从佛教对我国文体变化

禅语与禅修的时尚风,禅是一种生活的智慧

禅语与禅修的时尚风,禅是一种生活的智慧时下,“禅”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潮语”,“禅修”也成为了“时尚”,各种形式的禅修活动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文化创意活动颇显活力,不断吸引着社会各阶层的爱好者们参与其中。那么,作为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系统中的“禅文化”,为何有这么大的魅力,又将对我们的现实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这值得我们回味与思考。 一 禅,又称“禅那”,有“静虑”“思维修”“弃恶”等义,习惯与禅定、禅修、禅法等并称而成为具有特别意义的名词。禅是源于印度的一种禅定方法,随着佛教传入并与中国传统文化融汇之后,逐渐形成了佛儒道文化信仰体系中普遍施用的一种“开悟见性”之法,进而演变成“安身立命”的一种生活智慧,传承至今。《六祖坛经》所谓“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就是告诉我们不要被外在现象所迷惑所束缚,也不能被内在意念所误导所纠缠,内心保持冷静与平和,举止能

够自持与理智,心行相应,清净善美,就是禅定。这有如《大学》所说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作为一种方法,禅有“坐禅”之意,如达摩面壁,通过调身调息调心之法,而到达“制情猿之逸躁,系意马之奔驰”,寂静思虑,身心轻安;作为一种智慧,“禅不用坐”,而实现“坐亦禅,行亦禅,语默动静体自然”,身心合一,生命升华。因此,禅或禅定,就是要让我们面对现实的诸多现象进行内在反思,透过生命的现象探求其内在的法则(法性或佛性),并能在体认有关法则中获得生活的智慧,得到心灵的安顿、精神的超越。因此,禅是一种省察的方法、一种精神的境界、一种生命的状态、一种人生的智慧。 当然,如果执著于禅修,或者在禅修中偏执于“顿悟”与“神通”,或者只是用禅的外衣去包装纯粹物质利益之企图,那必将会“著静落空”,背离“直指人心”之宗旨,最终也必将事与愿违。因此,我们谈禅、谈禅定,不能谈玄说妙,不能脱离人生实践,不能脱离现实生活,不能脱离社会人群。禅的境界、精神和智慧,恰恰就在于生活中的行走坐卧、举手投足间,只有通过生活的实践与社会的考验,才能得以体现和彰显。禅与生活是“不二法门”,在生活中禅修,在禅

论中国佛教与政治的关系

论中国佛教与政治的关系 论中国佛教与政治的关系 佛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相传佛教发源于公元前1500多年的古代印度。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这个名号是印度梵语音译过来的,释迦是仁慈的意思,牟尼是寂默的意思,寂默也就是清净的意思,佛是觉悟。释迦牟尼是北印度人,他的故乡位于现在的尼泊尔境内。佛教的思想,吸收了婆罗门教生生轮回和因果报应的思想,但是它反对人依照出生种姓等级而认定命运,而是相信人人都可以通过自身的修养来达到成佛,意为达到觉悟的人。所以佛教在培养人的社会性上比其他宗教更加注重自己的修养,比较适应于东方的天人协调的哲学思想,所以在东方世界得到广泛的传播。佛教认为世间充满了痛苦,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它宣扬自我牺牲的精神。提倡众生平等,认为任何人只要依照佛教教义修行就能获得解脱。 佛教发源于印度,正式传入中国是汉朝,非正式更早一些。有说法说,佛教正是传入实在后汉的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在中国已经有一千九百多年历史。而最初的佛寺的名称是白马寺。佛教传到中国后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互相影响、吸收,发展为中国的民族宗教之一,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对哲学、文学、艺术等其他文化形态,都发生了深远的多方面的影响。自汉代至今,佛教的传入已近2000年。它深刻的影响着中国的传统思想和文化。佛教一直与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各种哲学思想,民间的风俗习惯,社会道德乃至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结合任一起。中国佛教虽源于印度,但传入中国后,就逐步结合中国社会历史的特点,接受着中国思想和文化的影响和改造,才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并产生了大量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精神和新面貌。 历史上,宗教与国家的政治经济一向息息相关,佛教也不例外。 佛教传入是在汉代,此期佛教刚传人中国,以佛经翻译、解说、介绍为主,人们把佛教看成是黄老之学的同类,禅学被看作是学道成仙的方术之一,佛教是在与道教方士思想结合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在这一段时期内,佛教主要是被统治者用来追求长生不老,成佛成仙,并期望以达到自己的统治的永恒,而其在社会上还未产生强大的影响。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被大量翻译,中国僧侣佛学论著纷纷问世,般若学出现了不同学派,民间信仰日益广泛和深入。著名大师有道安、慧远、鸠摩罗什和僧肇等。此期,佛学受到了当时玄学的影响。所以,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佛玄时期。此时期各族统治者大都以佛教为其加强统治的工具(例)。虽然如此,但这个时期也发生了运用政权毁灭佛教的事件。中古史上著名的三武一宗四次大规模灭佛的前二次就发生在此时期的北朝。引起北朝二武灭佛的主要原因是佛教势力膨胀,影响政府的兵源、财税收入、土地和劳力。灭佛导致了佛教在短时期内出现极大萎缩。 唐代也很重视对于佛教的整顿和利用。唐高祖武德二年,就在京师聚集高僧,管理一般僧尼。太宗即位之后,重兴译经的事业,使波罗颇迦罗蜜多罗主持,又度僧三千人,并在旧战场各地建造寺院。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佛像、佛经等,使汉地佛教深入藏地。贞观十九年,玄奘从印度求法回来,朝廷为他组织了大规模的译场。佛教的兴盛武则天利用佛教徒怀义等伪造《大云经》,她将夺取政权说成符合弥勒的授记,随后在全国各州建造了大云寺,又造了白司马坂的大铜佛像,并封沙门法朗等为县公,又授怀义为行军总管等,这使佛教和政治的关系益加密切。其后,玄宗时,虽曾一度沙汰僧尼,但由于善无畏、金刚智等传入密教,有助于巩固统治政权,得到帝王的信任,又促使密宗的形成。当时佛教发展达于极盛,寺院之数比较唐初几乎增加一半。佛教的广为传播,使百姓的生活有了精神的依靠,因而造就了唐代的盛世之景。同时,在文化上,佛教也丰富了唐代的人们的精神生活。文化的多元性,也造就了唐诗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不过不久之后,安史之乱起,禅家的南宗由于神会的努力,渐在北方取得地位。神会又帮助政府征收度僧税钱,以为军费的补助,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1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佛教对中国哲学的影响。中国哲学从它产生以后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无神论和有神论相互斗争的历史。但从佛教传入中国之后,这两种认识论和思想体系的斗争就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局面。佛教哲学的基本点是否认现实世界的存在而设想出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西方极乐世界”。佛教各派都从不同角度、用不同证据来论证客观世界的虚幻性,同时又千方百计地论证主观精神世界的绝对性,因此佛教哲学属于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只不过禅宗所主张的“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是进一步否定了佛教所设想的“西方极乐世界”,只承认主观精神世界的绝对存在罢了。这样,禅宗就把佛教哲学的客观唯心主义转化为主观唯心主义。在这个过程中,儒`佛`道三家,互相排斥又互相影响,互相斗争又互相吸收,在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中结为一体。宋明理学,在思维模式、修行方法等方面,受到佛教的影响十分明显,宋代以来的唯心主义思想几乎都从佛教哲学中吸取营养。程颐`朱熹的程朱理学借用了华严宗的某些命题,陆九渊和王守仁的陆王心学则吸收了禅宗的某些思想,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懂得佛教的本体论思维模式和“明心见性”的修行方法,对于理学就如同隔岸观火。而无神论和唯物主义思想也是在批判佛教哲学的斗争中不断成长和发展起来,到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发展到较高的水平。我们说汉唐以后的中国哲学史,根本就离不开佛教思想史,而且成为中国哲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二、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以题材而论,历代描写佛教的诗文不计其数。从全唐诗来看,共唐诗约五万首,其中与佛教有关的诗占了近十分之一。这些诗,赞美佛寺风光,歌颂僧俗有宜,有不少写得相当精彩和生动。唐宋以来,名僧的社会地位很高,文人纷纷为他们树碑立传,留下许多渗透佛理的散文。其次,以艺术风格而论,由于佛教追求自我解脱,主张离尘出世,至禅宗而而宣扬心中求佛,使文学界形成一种清淡悠远的艺术流派。如唐代诗人王维、韦应物奉佛最盛,如王维大约在四十岁以后就开始过着一种亦官亦隐的生活,最初隐居终南别业,后在宋之问的别墅,优闲自在,吃斋奉佛,(2)“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3)这种风格也体现得最盛,即使是其他流派的的作家,其世界观和创作实践都不同程度地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如唐代白居易、宋代的苏轼等。第三,以诗歌理论而言,唐宋以后,主张“以禅论诗”,讲究诗歌创作要“物象超然”、“意境空蒙”,认为“说禅作诗,本无差别”。最后,以创作队伍而论,在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不少和尚诗人,史书上称作“诗僧”。著名的如唐代诗僧寒山、皎然、齐己、贯休,都有诗集留传后世。宋朝重显、文莹、祖可及至清代八指头陀、近代苏曼殊等等都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三、佛教对中国艺术的影响。尤其是绘画和雕塑更能显示出佛教的影响。佛教传入中国,印度以及西域的石窟艺术也跟着传入。人们知道,古印度的佛教佛教艺术主要就是石窟壁画和雕塑,以犍陀罗(今巴基斯坦白沙瓦一带)和阿旃陀(在

中国佛学66句震撼世界的禅语

中国佛学66句震撼世界的禅语——才看到第10条就已经平静很多 中国佛学66句震撼世界的禅语 1.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2.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3.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4.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5.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6.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7.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8.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9.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10.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11.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12.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13.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14.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15.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16.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17.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18.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19.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里,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20.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21.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22.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23.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24.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25.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26.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27.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28.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29.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30.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

简述佛教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和佛教艺术的主要形式和特征

简述佛教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和佛教艺术的主要形式和特征? 佛教传入中国内地时,中国本土文化已十分繁荣,儒、道等思想体系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并积淀为社会心理和民族心理。佛教与儒、道等本土文化,是宗教与非宗教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化,在理论思维上互有高下。一般说来,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以及两者的文化元素之间具有相通不相通、兼容不兼容、互补互斥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佛教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撞击、交涉过程中,与中国文化发生联系的机制主要是佛教思维,其内容和形式就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这是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发生交涉的重要根源,也是佛教渗透、转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重要原因。 佛教价值观念的主要内容是人生解脱论。佛教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多种原因和条件构成,并处于不断变化、流动的过程中。人生也是如此。人有生老病死的自然变化,有对自由、幸福、永恒的强烈追求,有从自我出发的无穷欲念。由于与不断变化的客观现实相矛盾、相冲突而不能得到满足,因此人生是痛苦的。中国僧人说,人的脸形就是「苦」字形,是一副苦相:眼眉是草字头,两眼和鼻子合成十字,嘴就是口字。佛教还认为,人要根据生前的行为、表现,死后转生为相应的生命体,这叫做「生死轮回」,轮回是无休止的。这样人就陷于不断的生死轮回的痛苦深渊中。佛教认为,人的理想、目标是解除痛苦、超脱生死轮回,就是「解脱」。解脱的境界称为「涅盘」,涅盘梵语原意为「火的息灭」。涅盘作为佛教所追求的一种解脱境界,是通过佛教修持,息灭、超越一切欲念、烦恼、痛苦和生死轮回而达到的理想境界。人生现实是痛苦的,这是现实性,人生理想是涅盘,这是超越性,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又要超越现实生活求得解脱,就是要由现实性转化为超越性,从而达到更高的主体性--理想人格。 应当承认,佛教对人生所作的价值判断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人生确有欢乐的一面,但也有痛苦的一面,佛教看到了人生的痛苦,是符合现实的。佛教强调人生是痛苦,这是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映,表达了人的心灵深处的基本忧虑,这也是人的一种觉醒、自觉,对于人们清醒认识人生是有一定意义的。特别是对于在人生历程中遇到困难、挫折、磨难、不幸的人,更会引起他们的赞同与共鸣。佛教的价值观念表现了人生的内容,人们在赞同佛教价值观念后,

佛教与中国文化

草草整理,疏漏之处,有待增改。文中所及,代表的是一种观点,未可尽信,对儒释道的认识,还是要身体力行。可以肯定的是,儒家和佛教都十分重视“行”的哲学。至于宗教是否可以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或者说宗教是否是传统文化的唯一载体,仍需探索。 楼宇烈:佛教与当代中国文化 (录音整理 by minxin) 佛教,在中国是一种宗教。提到宗教的问题,可能会引起大家很多遐想。长期以来,除了宗教学系或者哲学系的学生有宗教学习之外,我们没有进行任何宗教方面尝试性的教育,因此大家对宗教的了解会有很多盲点,会有遐想。 宗教,这几年在国内有很大的发展,影响也是在不断的扩大,包括佛教也是这样,在南方,东南沿海地区,佛教这几年的发展尤其迅速。这是党和政府落实了宗教信仰自由之后的变化结果。长期以来,我们对宗教的认识,认为它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有它的社会根源和认识的根源。比如说,人对自然界的变化无法掌握,对人的生存带来很多不可知的因素,于是产生对神灵的信仰;很多被压迫阶级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样的一些原因产生了宗教信仰,当然宗教也有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如果产生宗教根源消失了,宗教也就消失了。 现在看来,这样的认识是片面的。幻想宗教会消失,是不现实的。世界是无限的,而人的认识是有限的,世界的无限性和人的认识

的有限性这对矛盾是永远存在的,这就有可能导致宗教是永远存在的。必然的事情一定是通过许许多多的偶然事件构成的。偶然性事先是不能把握的,如果事先可以把握就是偶然,偶然就带来很多不可知。 举例:飞鸟飞过,恰巧落了鸟屎路在人身上:落在佛陀身上,落在他人身上,或者落在自己身上,-会有不同的说法。 为什么有的人生来富贵,有的人生来贫贱。佛教说,前世因,后世果。唯物主义不承认命运决定论,认为一切都是偶然,例如树上美丽的花被风吹过,有的落在路上,有的落在厕所里,人的命运就像这花,落在路上(富贵人家)和落在厕所(贫贱)都是偶然。这显然是变了样子的宿命论说法。必然和偶然这对哲学矛盾,纠缠不清,也是导致宗教存在的原因。 科学发展了,或者社会变革了,人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了,宗教就会消亡?这是不是这么简单的。认识了必然和偶然,就了解,宗教的存在是有根源的。 正常的人都是不满足自己的现状(精神和心灵现状),都希望不断的有所提升,有所超越,都对一种神圣的东西有向往,在自己有困难的时候,也希望有依靠依赖,有这么一种力量的支撑,对超自我力量的情感寄托,都是产生宗教信仰的一种根源,不是必然会产生,但是至少是一种根源。 事实证明,不是科技的发展,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科技的发展没有完全取代宗教,反而在某些方面激发了对宗教的需求。在这样一个高科技的环境,人们的身心被弄的疲惫不堪,现代社会追求精神上

佛老之说论文——佛学与灵魂说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佛学与灵魂的联系,从文化、科学等方面对灵魂做了详细的解释。通过引经据典的形式,对灵魂所在进行了描述。以释迦摩尼的佛教理论为基础,由释迦摩尼的人生概要和涅槃后的灵魂超脱引出佛教灵魂说。并从其他领域讲述了关于灵魂的学说,还通过科学实例和科学验证对灵魂的真实存在做了诠释和证明。 本人表达了自己对灵魂的理解和灵魂的所蕴含的人生价值和意义。通过灵魂看人的本质,以及灵魂的善良与邪恶,并做了相应的解释和表达。 关键词:“灵魂”、“释迦摩尼”、灵魂说、“科学” “灵魂”简要释义 灵魂,名词解释为生命;人格,良心;精神、思想、感情等,也比喻事物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因素。宗教认为附在人的躯体上作为主宰的一种东西。灵魂离开躯体后人即死亡。 1、文化意义上可以影响或激励后人的人文成果。 2、科学非正统派认为附于人体的心意之灵。 3、比喻起关键和主导作用的核心因素。 4、高尚的品格。 5、宗教认为附在人的躯体上作为主宰的一种非物质的灵体,灵体离开躯体人即死亡。 从字源学的角度看,法语“灵魂”(“anima”)意为“赋予生命者”,也就是制造出有独特个性的生命体者,独特个性指的是基因密码。 “释迦摩尼”的佛教灵魂观 释迦牟尼佛诞生于三千年前的中印度,佛陀在降生之前为一生补处菩萨,于兜率天说法,号「白幢天子」,后因诸佛以天乐等各种庄严,劝请佛陀:如过去燃灯佛所授记,贤劫千佛之第四尊佛——释迦牟尼佛,您降生世间、说法度众、示现成佛的时机已到,请您以过去生于燃灯佛前,所立之誓愿,于兜率天说法十二年后,降生于世间,转大法轮,利益无数有情众生。以诸佛殷切之劝请,佛陀遂生起降生世间、说法度众之坚定心念。兜率天之天众听闻白幢天子(释迦牟尼佛前世)将降生世间,咸感哀伤悲泣,忧虑从今后,不能再听闻白幢天子讲经说法,白幢天子知悉天众之心念,乃告知天众:吾虽决定降生世间,但吾将一生补处菩萨之权位,以宝冠为记,授与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将继续于兜率天为诸位讲经说法,此事之殊胜,无可比拟,故弥勒菩萨又号「无能胜」,即源于此。 释迦牟尼成佛后,开始他的传教活动。首先在鹿野苑找到曾随他一道出家的阿若陈如等5个侍从,并向他们讲说自己获得彻悟的道理,佛教史上称这次说法为“初转法轮”。释迦牟尼不久又旅行各地,足迹遍布恒河流域。 所到之处,专心讲道。奠定了原始佛教基本教义,并组成了传教的僧团。弟子据说有500人,著名的有大迦叶、舍利弗、目犍连、阿难陀、优婆离等十大弟子。佛、法、僧这佛教的“三宝”已具备,佛教正式形成。 释迦佛入涅盘说无常偈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可见,释迦摩尼的涅槃,只是舍身,其灵魂仍在,只是经过了超脱,远离尘嚣,远离生老病死的苦痛和循环,上升到了佛的高度,灵魂永恒存在。 故而佛陀于八十岁时示现涅盘,为令众生于佛法中生珍重心,进而实践解脱之道。《妙法莲华经如来寿量品》云“诸善男子。我本行菩萨道所成寿命。今犹未尽复倍上数。然今非实灭度。而便唱言当取灭度。如来以是方便教化众生。所以者何。若佛久住于世。薄德之人不种善根。是故如来以方便说。比丘当知。诸佛

震撼世界的66句禅语

震撼世界的66句禅语 1、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2、人生四季,寒暑交替,静心体味生活的悲与喜,笑看起起落落。 3、生活磨砺了人生,这一路走来,学会了接受。 4、相信自己,一路风景一路歌,人生之美,正在于此。 5、活着的气度则是要刚柔并济,胸中有天地。要坚韧不拔,顽强不屈。要傲骨侠肠,正直勇敢。 6、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令一切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7、别人永远对,我永远错,这样子比较没烦恼。 8、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要多。 9、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10、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11、未成佛果,先结善缘 12、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放入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13、学会把自己的心态放低放平,多看自己的缺点,多看别人的优点,让傲慢的心变得谦虚恭敬,这样您所处的环境自然就融洽了。 14、修心当以净心为要,修道当以无我为基。过去事,过去心,不可记得;现在事,现在心,随缘即可;未来事,未来心,何必劳心。 15、幸福,不是收获的多,而是抱怨的少。于人不苛求,遇事不抱怨。只有善于驾驭自己情绪和心态的人,才能获得平静,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16、心若简单,生活就简单;心若复杂,生活就充满痛苦。 17、放弃自己,相信别人,这就是失败的原因 18、上帝决定了谁是亲戚,幸运的选朋友方面给你留了余地!

19、在人生清醒的时刻,在哀痛和伤心的阴影之下,人们离真实的自我最接近。 20、生最好的旅行,就是你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发现一种久违的感动。独自旅行,不受羁绊,没有约束。有一天,背上包,带上自己,有多远,走多远。如果没有信仰,就把旅行当做你的信仰,这一生,都走在朝圣的路上。 21、美丽的维纳斯雕像是一件艺术品,代表着缺陷之美,那么有韵味、纯洁,让人陶醉。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我们往往追求一种完美,极其苛刻,使自己陷入困境,压得喘不过气来。任何的完美都是相对的,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绝对完美! 22、有用的知识是力量,没用的知识是废物。 23、智慧的人总是把嘴巴放在心里,而愚昧之人反而把心放在嘴里。生活中总有些许不如意你想要发泄,但若不经过思考的抱怨,只会让人变得愚昧。朋友,愿你学会用心,让生活美丽。 24、如果爱你是错的话我不想对如果对是等于没有你的话我宁愿错一辈子 25、世上大多数人都有这么一张面具的平时虽然看不到它但到了必要时就会将这张面具戴起来。有人是为了要隐藏自己的悲哀有人是为了要隐藏自己的愤怒有人是逼不得已不得不以笑脸迷人有人是为了要叫别人怕他。也有人是为了要隐藏自己的恐惧 26、奇迹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 27、真君子是以入世之态度做事,以出世之态度做人。 28、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担当就够了。远虑是无穷尽的,不要让远虑成为近忧。人生路上有无数的驿站可以歇脚,有的包袱可以等到该背的时候再去背,用不着把所有的包袱都背在今天的背上。我们不是超人,精力总是有限的,不要试图在今天解决明天的所有问题。 29、流年的秋季,离别的场景,还一一浮现于眼前。萧瑟的秋风吹散所有的缠缠绵绵,枫叶飘飘,落英缤纷,掩盖了一地的心碎!看着愈渐模煳的背影,欲想挽留却泛发无力,泪滑落,心凄然!任凭其颤颤巍巍的身影就这样渐行渐远 30、的不是失去什么而是失去的永远失去,虽然或许曾经拥有,至少但是希望再有一次,悔恨重来珍惜的机会——哥这小半生。 31、勇士搏出惊涛骇流而不沉沦,懦夫在风平浪静也会溺水。 32、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

佛教传入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有着久远而辉煌的历史,是最早的世界性宗教,所以中华自古以来,就有信奉佛教的记载。佛教创始者为印度的迦毗罗卫国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即释迦牟尼。知错就改,随时改变错误的信仰,即是佛教。不脱离实际的、发展的、辩证的思维,是佛教徒的思维。所以,佛教的特点是:既自由思想,又理性科学。 根据查阅相关资料得知,佛教最初传入中国的年代,是有不同说法的。其中大家公认的是汉明帝遣使西域求佛之说。也有学者考证,秦始皇也曾派使者前往印度取经,佛学因此传入中国。所以应该说,佛教最早传入中国是在秦朝而盛行于汉代。 佛教传入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可谓是深刻而久远的。 首先是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包括中国文人、中国文学语言、中国文学体裁、和中国文学思想。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文人的影响上。进而才有了对其余各项的影响,实际上是一个“因果”关系。我所知道的,受佛教影响的文人有王维、王羲之、白居易、苏轼和冰心等人,当然,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受佛教影响的文人不计其数。这些文人之所以与佛教结下缘分,主要有涉足了佛教或者结交了名僧。他们因与佛教结缘,为中国文坛留下了许多不朽的篇章。佛教文化对中国文学语言的影响,在于为中国文学语言增添了大量新的词汇。我们大家都熟知的有“当头一棒”、“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心心相印”、“跑了和尚跑不了庙”“清规戒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恍然大悟”、“临时抱佛脚”、菩萨心肠”……在文学创作上面,增添了生动形象的一笔。 然后就是,佛教文化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佛教经典中有许多故事与传说,随着佛经的翻译传入中国,并且流传到民间,它们为中国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比如我喜欢看的电视剧《搜神传》,就讲述了很多有关佛教的神话故事。介绍了诸如“六道轮回”、“十八层地狱”和“修炼成仙”一类的佛学典故。而且,中国四大名著和《儒林外史》,这些旷世之作,可以说或多或少,与佛教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取材。尤其是《西游记》贯穿全篇的线索就是佛教的取经活动。可以这样说,佛经故事为中国文学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再就是对中国艺术的影响:主要有书法、绘画和雕塑。与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大致相同,基本上,艺术作品的取材和创作元素都来自佛教。我们家乡的桃雕艺术,大部分的创作题材都是来自佛教,比如“十八罗汉”和“弥勒佛”。佛教够在东方地区好多国家广泛流传至今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佛教本身的宗教思想与东方文化的吻合。

佛教与中国文化

饮食对于一切生命来说,都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需要之一。对于一般动物而言,饮食不过是一种本能的需求——填饱肚子而已,但对于人——有着独立的双手、发明了火和工具、具有高度社会文明——这种高等动物来说,饮食就不限于填饱肚子了,虽然它仍是第一需要。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使饮食不仅在数量、质量上有了极大的飞跃,而且已形成了特有的饮食观念,被赋予了重要的社会职能,升华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很早就进入农耕时代,数千年来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饮食文化。随着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中国的饮食文化在世界各国大放异彩,一直享有盛誉,这是值得千百万炎黄子孙引为骄傲的。如果我们回顾历史,对饮食文化稍作研究,就会发现,佛教传入我国两千年来,给予了中国的饮食文化以很大的影响。笔者拟就这个问题略作探讨,希望有助于认识和光大佛教的饮食文化和中国的饮食文化。 一、中国固有的饮食文化 在蛮荒时代,人类山居野处,与一般灵长类动物没有什么区别。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食物丰富了,人们开始讲究饮食的质量、品味。而氏族社会乃至阶级和国家的形成以及敬鬼神祭祖先的需要,饮食更被赋予了社会的功能和宗教的意义,由此构成了人类早期的饮食文化。例如公元前2200年至公元前1100年我国的夏、商时期,考古发现当时已出现五谷、家畜,已能酿酒,已能生产一些陶瓷器皿和青铜酒具等,它们既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反过来又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礼记》认为:“礼制的产生是从饮食开始的。”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此时的饮食文化可以说已相当发达,并出现了许多重要的饮食理论。例如《论语》有“食不言,寝不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强调“吃饭不可过饱”,饮酒须有节制,不可喝到神志昏乱。儒家充分肯定食欲的客观性:“食色,性也,人之大欲存焉”(《孟子·告子上》),同时又要求有所节制,要合乎礼:“欲虽不可尽,求者犹近尽;欲虽不可尽,求可节也。”(《荀子》)。这些论述充分表明儒家的饮食观是节欲合礼型讲求实际的饮食观。汉代以后随着儒家正统地位的确立,上述饮食观构成了我国饮食观念的主流。 又如伟大的哲学家老子、庄子主张清净无为、修身养性,对我国饮食理论的形成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其饮食观在顺乎自然,达到果腹、怡神、延寿的目的。道家的饮食观属于寡欲养生型的饮食观,它对于后世道教饮食文化的形成及方士、医家对饮食理论的研究起到了奠基和指导性的作用。那么佛教传入之后,带有印度和西域特点的佛教的饮食文化与我国的饮食文化发生了什么样的联系,对其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让我们首先来看一看什么是佛教的饮食文化。 二、佛教的饮食文化及其特点 佛教产生于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古印度,它作为一种宗教的哲学体系,对人的食欲以及饮食与修行、传教的关系有着许多独到的研究和规定。佛陀为沙弥说十数法,第一句即“一切众生皆依食住。”住有生存、安住之义,也就是说,一切众生必需依食而得生存。佛教将食从欲望、摄取、执着的角度分为四种:

佛学与中国文化论文

本科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佛学与儒家生死观念的相互影响课程名称:佛学与中国文化 任课教师:付优 专业:戏剧影视文学 班级:戏剧影视文学 学号:222013308022019 姓名:尹楚文 2014年12月20日 佛学与儒家生死观念的相互影响

一、以佛教的生死轮回说来补充,充当儒家道德教化的新佐证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能在中国生根发芽,流传千年,与其理论的深刻精致是分不开的。严格来说,它所探讨的主要是人死后的问题,关于死后的世界的描述吸引了芸芸众生。佛教的许多观念与儒家倡导是孑然对立的,如佛教宣称人生虚幻,鼓励人出家修行,这在倡导以孝为先,积极面对人生责任义务的儒家看来简直是大逆不道。所以,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史上一直是佛家和儒家思想的争斗。但是,佛教的很多理论,日渐深入人心,这些理论恰恰又能为儒家的很多主张提供佐证。因此,在世俗层面,在对社会人生的理解上就存在儒佛并存混用的局面。尤其是佛教的业报轮回观念。 (一)佛教的生死轮回理论,为个体“行善从德”提供了功利性依据佛教的生死轮回理论认为:人的生命并不是只有一次,而是有新一轮生命的继起。但是来世并不一定是人,要在六道也即天、人、阿修罗、恶鬼、畜生、地狱中轮回。这种轮回是无休止的。也没有规律可循,到底在哪一道中重新轮回。佛教认为,一个生命死后来生要生于何道,不是命定的,也不是偶然的,而是由做人是的行为决定的。做人时多行善事,死后会生于善道,做人时多行恶事,死后会生于恶道。要看你今生的所作所为,即佛家讲的“业”。 这种由生前行为的善恶决定下世生于何处的理论叫做“因果报应”。轮回也是因果报应的结果。 从佛教的立场看,生命是为了受报和还愿而存在的。过去许的愿,一定要实践承诺;过去造的业,必须要受报。因此,生命是因为因果的事实而存在。 佛教的这一理论,是对儒家学说的补充。儒家把人的贫富、贵贱、寿夭归结为气秉不同,与任梦在现世的作为无关。儒家只是让人们按照人的本性去做,不计得失,而佛教从另一个角度则看到了人们造善业的功利性结果:我今天的积德行善是会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会在下一阶段的人生正落得好的去处。即一定会有好报。元代的《三教平心论》中极力阐述了佛教的这种影响他说“释氏社教,非与儒相背驰,故释氏化人,亦与儒者无差等。儒者阐释诗书礼义之教,辅之以行政威福之劝,不过欲天下迁善而远罪耳。固然而又赏之而不劝,罚之而不惩,耳提面命,而终不率教者。及闻佛说为善有福,为恶有罪,则莫不舍恶而趋于善,是释者之教,亦何殊于儒者之教哉?”在他看来,尽管儒佛均劝善止恶,有益于社会的治化,但佛教在某种意义上比儒家更有效。因为“小人不畏刑,而畏地狱。若使天下之人,事无大小,以有因果不敢自欺其心,无侵陵争夺之风,则岂不刑措而为极治之世乎?” (二)佛教的业报轮回理论,为现实社会“义命不符”提供了前世姻缘儒家高举道德的旗帜,让人行善积德,宣称德福一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但现实生活中,好人不得好报,坏人、做恶之人飞黄腾达的现象随处可见。儒家在这个问题上的回应就非常无力,有的学者就把这种情况归结为某些人天生的命好,秉受的是代表富贵的精而良的气。而佛教的这一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理论,就给现实生活中的福德不一致以较好的解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一定的因,必定带来一定的果,所造的业,必然有果报。当时没有表现出来,会在下一阶段的轮回中体现出来,人要想未来有好的结果,就要在现世努力造善业,这个善业也是儒家一直倡导的。佛教的这一理论就给现世中许多德福不一致的现象找到原因,即这些人在前世做了善业,所以在今生得到了好的果报。这是一个较有说服力的解释。佛教的一整套关于轮回报应的理论虽然没

经典禅语集锦_格言

经典禅语集锦 66句爱的禅语 1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2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3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经典爱情禅语张小娴的1.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2.我爱你,为了你的幸福,我愿意放弃一切包括你。3.失望,有时候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有所期待所以才会失望。 禅语莲心 1、聪明的女子值得同情。 2、一个女子的寂寞就是这样的不堪一击。如果一个男人对我伸出手。如果他的手指是热的。她是谁对我其实已经并不重要。 3、我会惧怕孤独吗?我只是偶尔会感觉寂寞。 佛祖的爱情禅语一、石头问:我究竟该找个我爱的人做我的妻子呢?还是找个爱我的人做我的妻子呢?佛笑了笑,说: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就在你自己的心底。这些年来能让你爱得死去活来,能让你觉得生活充实,能让你挺起脚不断往前走,是你爱的人呢?还是爱你 禅舞不二歌词逃生门怎么上了锁有个人还困在里头被下了魔咒住进了一座迷宫叫想不通hello 真的没那么严重拜托其实到处有出口就像我无师自通发明了禅舞不二的舞功头顶上挖个洞你的脑袋早应透透风把眼镜都踩破世界让它变得朦胧一点就通老和尚都懂跟着1/ 9

喜欢和爱的不同之处喜欢,是一种心情。爱,是一种感情。喜 欢,是一种直觉。爱,是一种感觉。喜欢,可以停止。爱,没有休止。喜欢一个人,特别自然。爱一个人,特别坦然。喜欢一个人,有时候盼和他在一起。爱一个人,有时候怕和他在一起。 喜欢和爱的区别答案很简单,用心,用智慧,“懂的是幸福,快乐不为什么”。“不懂的是烦恼,伤心和痛苦。为什么?为什么”?喜欢可以放弃,爱却难以割舍。喜欢一个自己心爱的人,要有勇气,也须要“利”气,爱一个自己心爱的人,“互相有利益”不难也。 爱情禅语:人世间有种情感叫“喜欢”,另一种叫“爱” 爱情禅语:人世间有种情感叫“喜欢”,另一种叫“爱” 人世间有种情感叫“喜欢”,另一种叫“爱” 喜欢是和他讨论问题争的面红耳赤,各不相让,在他面前像个刺猬一样从不认输,但在心里却早已暗暗佩服他的见地他的才华。 饶雪漫超经典爱情语录我没有月亮。这个月亮是很多人的,但不是我的。温暖遥不可及。《校服的裙摆》我们就是这样苍老的,从时光的一端辗转到时光的另一端,请别说再见,不需要再见。《校服的裙摆》爱情在十七岁,只是一个令人徒然疼痛的遥不可及的字眼。韩寒经典伤感搞笑语录 1.真理往往是在少数人手里,而少数人必须服从多数人,到头来真理还是在多数人手里,人云亦云就是这样堆积起来的。第一个人说一番话,被第二个人听见,和他一起说,此 时第三个人反对,而第四个人一看,一边有两个人而一边只有一个人,2/ 9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张腾斌)

学年学期:2013-2014第二学期科目名称:佛教与中国文化 院系:化学与环境学院 任课教师:李宜静 年级班级:化学(师范)6班 学生姓名:张腾斌 学号: 20112401025 专业:化学(师范)

读?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探讨佛教流传与在中国社会的发展及影响 【摘要】?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学养最深和最受尊敬的佛教学者方立天教授的大作,也是“当代中国人文大系”系列丛书之一。自从印度佛教东传至中国之后,便拉开了佛教在各个朝代发展的篇章,而佛教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书从佛教东传概况、佛教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入手,呈现对佛教各方面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佛教东传发展政治伦理 佛教相关问题一直以来就是学术史上的研究热点之一,为人熟知的著作,如聂静洁的?20世纪西域佛教史若干问题研究述评?、杨明的?佛教伦理及其中国化发展?等,都对佛教东传及由于中国本土化而产生的一些文化现象有过一定的研究,但在佛教与中国政治的关系上相关学术研究占比例较小。 “本书如果能够对于宗教学工作者、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外交统战工作者,以及导游和旅游者,提供各自需要的某些佛教知识,这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安慰了。”可见,作者撰写这本书,是为读者了解“中国佛教文化与传统文化”提供基础知识。作者也明确表明,我们应当借助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理性根据,克服、消除宗教心理来推倒神的虚构威严。这充分表现了作者虽是在研究宗教学,但其自身秉承无神论和唯物主义的观点,研究“神”的存在根本上是要树立人的尊严。因本人对宗教史的知识较为感兴趣,我挑选了?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这本书作为阅读书目且参考了部分学术文献,本篇文章将从印度佛教东传概况、佛教在中国各朝代发展情况及佛教与中国社会各方面互相影响的角度出发,梳理佛教与传统文化的知识线索,并提出个人对部分观点的看法和体会。 一、印度佛教东传概况

佛教与中国文化(上)

佛教与中国文化(上) 楼宇烈 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 课程前言 佛教是一种外来文化,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认为人们痛苦的根源是由于在面对世间的种种现象时有分别心,因为分别而产生执着,随之产生烦恼,要消除这种痛苦,就必须认识到一切现象都是各种各件聚合而生的,并不真实。这就是“空”的思想。 各位下午好,今天要给大家讲的就是关于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这样一个关系问题了,我想关于佛教本身应该也是很复杂的一个问题,我对佛教本身我只能做一个很简略的介绍,主要是讲佛教跟中国文化在互动中间怎么样相互地影响,但是因为佛教是一个外来的文化了,那么这种外来文化就对中国的文化是有极大的影响,有的学者就曾经这样讲过了,如果没有佛教文化的传入,中国现在的文化可能不是这样的面貌,那样一个情况,那么我首先讲讲,简单地回顾一下佛教的创立、发展和佛教的主要的一些教义和理论。 一、佛教的创立、发展与佛教的主要思想 (一)佛教概说 那么佛教是创立于公元前六世经的古印度,它的创始人是释迦摩尼,释迦摩尼大约生活在公元前的566年到486年,对释迦摩尼生卒年代学术界是有很多的不同的一个说法,因为没有非常确切的一种史料来加以说明,所以大概也就是那么一个时期,他创立佛教在当时印度来讲,是针对了当时印度的一些占主导地位的宗教和学术来讲的,因为印度最古老的他们本土的宗教是婆罗门教,那么婆罗门教是很有古老的传统的,到了公元前六世纪的时候,婆罗门教本身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所以那个时候出现了一股思潮,在印度史上叫做沙门思潮,所谓沙门思潮这个里面就是说有很多对婆罗门教的教义和它的一些修行的方式提出了一种不同的看法,那么这个沙门思潮里面大概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佛教。 它主要是针对当时婆罗门教强调我们的天地万物都是由梵,大梵天那中间流转出来的,所以每个生命其实也就是大梵天的一个可以说是一部分,那么最终他是要跟梵天去合一的,所谓的梵我合一,那么这样也就有点由梵天来决定一切的生命,那么佛教就认为这样一种对生命的产生、万物的产生这样一种解释是不正确的、不准确的,所以它就提出了一种因果的理论来说明万物的生成,特别是生命体的生成,生命体在佛教里面就称之为有情众生,那么

中国玉文化与佛教教学内容

中国玉文化与佛教

中国玉文化与佛教 佛教从古代印度的传入,是中外文化史上大规模外来文化输入中国的第一次,传入中国后曾经受到以正统文化自居的儒家和道教的排斥的冲击。但这种排挤和冲击,却刺激了佛教的发展,加速了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以灵活的自我调节意识,投合中华民族的信仰和思维习惯,按中华文化的特点广泛传播。 魏晋以后,统治阶级在全国各地开凿石窟,修建寺庙,雕塑佛像,同时,也根据中国人的尚玉观点,用玉石雕刻佛像、飞天,雕刻与佛教典故有关的莲花生子、持荷童子等宗教人物形象,促使佛教越来越向着和世俗结合的方向发展。在以玉造像之风气贯穿北魏至唐代的四百多年间,统治阶级以玉材为佛造像多得不可胜数,民间僧庶信徒买不起珍贵玉料的,即以价廉的汉白玉等彩石来为佛造像,也称玉佛。据《续通考》记载,元丞相伯颜曾凿井得玉佛,高三四尺,颜色像切开的脂肪,照之可见筋骨脉络。此外,唐代盛行的玉飞天,宋代的玉观音、玉持荷童子等,也是佛教和中国玉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只不过是随着佛教的世俗化,其形象更贴近当人的生活风貌而已。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的文化思想和道德观念,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观念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佛教倡导与人为善,死后才能升入极乐世界,而这极乐世界是由黄金、白银、青玉、玛瑙、珊瑚、琥珀等铺成的,也即佛教中的七宝,其中许多就是今天的玉石。 在中国文化中,有许多用佛教来解释玉石成因的描述和民间传说,南京雨花石的成因就是一典型例子。传说,在南京中华门外,有一座满是砾石的小山岗。相传在1400 多年的梁朝,有一位和尚叫云光的在这里讲经说法,他佛法高深,直讲得顽石点头,落花如雨,从此这里就有了很多的花纹美丽、色彩鲜艳的小圆石子。人们认为这是天上降下的雨花,因此,把这一带叫做雨花台,同时,把这些美丽的石子称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