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浅谈信息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浅谈信息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浅谈信息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浅谈信息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内容摘要】二十一世纪科技日新月异,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一代的教师队伍仅仅依靠校本资源已远远不能适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信息技术的科学定义是什么?什么是教师的专业成长及发展?以及二者的关系是什么?在信息技术已渗透各个领域的今天如何更有效的发挥信息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本文将对诸类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促进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教育带来了生机,更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同时对教育的改革发展及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这一职业群体面临着新的挑战。所谓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利用现代电子通信技术从事信息采集,存储,加工,利用以及相关产品制造,技术开发,信息服务的新科学。所谓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活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技能,实施专业自主,体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从教素质,成为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教师专业化内涵包括专业精神,专业道德,专业智能,专业自主和专业组织等方面。教师专业化能力包括教师通用能力,专门学

科能力,专业行动能力,教育研究能力,自我发展能力。教师的专业化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主要体现在教师素质的“信息化”。教师素质的信息化则是指要注重培养教师的信息素质,提高其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

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看,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同理,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科技,其对教师的影响也具有两面性。例如,片面夸大信息技术的作用,削弱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许多教师在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多媒体课件上,教师更多的是扮演一个屏幕“放映员”,“解说员”的角色。教学过程少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大量滥用信息技术,也抹杀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性。在学校我们也常会看到同课的教师都差不多用同一个复制或下载的多媒体课件。于是屏幕成了课堂的主宰,教师处于次要地位,从而教学失去了创造力。过分依赖信息技术,迷失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一些部门在评价学校的现代化水平上,把是否装备多媒体,是否运用现代技术作为主要量标。由此学校和教师产生认识上的偏差,认为信息无所不能,甚至认为一节不运用信息技术的课就不是好课,这样的导向使得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设计上过分依赖

信息技术,对教育思想,教学情感关注的比较少,忽略了“学生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当然了,现代教育技术正普遍运用于各学科之中,这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那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到底该如何有效地发挥其促进作用呢?

一、教师要从思想方面更新观念,加深对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认识。

在信息技术环境中,人们不仅需要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更需要用全新的观念理论去重新审视和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信息时代不仅要求教师要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更要具有把信息资源恰到好处地运用于教学环境之中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把自己的专业知识的能力和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更有效的结合。例如,教师在准备和设计一个教学主题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相关的信息资源以及网络技术,更应该明确该如何整合设计开发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必要的学习环境。那么,要达到这种最佳的状态教师首先应该具有正确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态度。要认识到信息时代有效获取及利用信息的重要性;确立有效利用信息进行终身学习的新观念;具有利用信息为个人和社会发展服务的

愿望。教师要有一定的信息技能,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掌握常用软件工具的基本操作;掌握信息技术检索的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法地检索并获取信息。

二、教师要进行实践,提高对信息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师要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使用技巧、多媒体素材和课件的制作技术等。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挖掘潜力按需施教的原则,操作为主讲授为辅、集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的形式,使教师学以致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积极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并努力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达到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要求,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结合在一起。例如,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地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加强自身对信息整合的能力,可以从网上收集教学素材,在学习中激发教师自身的互动,也可通过绘画、拍照、录音、录像等手段共同收集制作素材,丰富中学服务器的素材库。最终,制作出一些具有生动、形象、可爱的形象,鲜艳、美丽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的多媒体课件。

三、教师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信息技术与中学教学的有效结合。

随着教师驾驭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最终受益者是中学的全体师生。大量信息的获取,使教师的眼界更宽、思路更广、观念更新。在先进的理念指导下,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形式更新,方法更科学,学生获益也就更多,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而教育实践能力是衡量教师专业能力与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是教师专业能力中的核心内容;研究能力和水平体现着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的密切结合,是教育教学创新对教师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保证。因此,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加强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信息技术教育实践是教师将所学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转化为实际教学活动的重要方式。也是获得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可以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与教学学科整合的教学策略。例如,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不易观察到的事物充分显示出来,调动学生的视觉直观,从而运用现代技术有效地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可以把各种相关资源以不同的媒体形式显示出来丰富课堂教学,扩充教学知识量,可以使学生不再只是学习课本上的内容,而能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缩短学生的

认知过程,实现对事物的多层面了解,增加信息渠道和课堂的教学容量,获取知识。从而运用现代技术扩充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有声、有色、有景、有形的学习情境。从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学习环境,优化学习过程。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信息化教育为我们展示了未来教育的美好前景。但是,要真正把信息技术与中学课堂教学有效地集合,从而达到理想化的结果是不易的。但只要我们教师队伍不断地加强培训学习、不断实践、展望未来、不断探索,我们一定可以为实现教育的现代化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教育技术基础》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 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3] 《教师专业化理论与实践》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01)

[4] 《教育技术促进学习过程优化的应用策略研究》《中国电化教育》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