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入学联考(高中起点升专本科)教育学与心理学复习备考题库及答案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入学联考(高中起点升专本科)教育学与心理学复习备考题库及答案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入学联考(高中起点升专本科)教育学与心理学复习备考题库及答案

20XX年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入学联考

专科起点升本科

教育学与心理学复习备考题库

教育学部分

一、单选题:

1、从教育作用的对象的角度对教育功能进行分类,可分为________ 。

A: 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B: 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C: 显性功能和隐形功能 D: 整合功能和分散功能

2、卢梭的人性观是___________。

A: 性善论 B: 性恶论C: 性不善不恶论 D: 善恶兼有论

3、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_____ 。

A: 体育课 B: 早操、课间操C: 课外体育锻炼 D: 学校运动队训练

4、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方向的是________。

A: 生产力水平 B: 政治经济制度C: 科学技术D: 文化

5、新中国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 ________。

A: 1949年 B: 1950年C: 1951年 D: 1952年

6、一节课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的先后顺序和时间分配是。

A: 课的顺序B: 课的类型 C: 课的结构D: 课的阶段

7、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 A: 德育 B: 体育 C: 美育 D: 教学

8、德育过程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

A: 教育者 B: 受教育者 C: 校长 D: 班主任

9、小型分散的课外校外教育活动是。 A: 群众性 B: 小组 C: 个人 D: 班级

10、师生相互作用的方式直接体现了组织形式。

A: 活动 B: 教学 C: 学习 D: 教育

11、加强2-3岁幼儿的口语训练是遵循身心发展的________。

A: 顺序性 B: 阶段性C: 不均衡性D: 个别差异性

12、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论述教育基本原理的著作,是杨贤江以李浩吾化名于1930年出版的________

A: 《普通教育学》 B: 《新教育大纲》 C: 《教育学》 D: 《教育原理》

13、________是教师职业生活个性化的过程。

A: 专业理想的建立 B: 专业知识的拓展和深化

C: 专业能力的提高 D: 教师自我的形成

14、阿普尔是以下那个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

A: 实验教育学B: 文化教育学

C: 实用主义教育学 D: 批判教育学

15、我国在1922年颁布的学制,并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这个学制被称为________ 。

A: 壬寅学制 B: 癸卯学制 C: 壬子癸学制 D: 壬戌学制

16、美国学者孟禄认为,教育起源于___________。

A: 心理模仿 B: 生物本能 C: 人的理性D: 生产劳动

17、“教然后知困”、“能者为师”等说明了我国师生关系的哪一特点。 A: 尊师爱生 B: 民主平等 C: 教学相长D: 师道尊严

18、课的类型大致分为单一课和。

A: 综合课 B: 复习课C: 练习课 D: 考试课

19、接受性学习是的学习方式。

A: 传统B: 现代 C: 当代 D: 古代

20、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A: 陶冶教育 B: 榜样示范 C: 实际锻炼D: 品德评价

21、教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所表现出的教育机智,反映了教师劳动的那一个特点________。

A:复杂性 B:示范性 C:创造性D:主体性

22、“教学相长”、“及时而教”等教育思想出自。

A: 《大学》 B: 《学记》 C: 《中庸》D: 《论语》

23、“孟母三迁”的故事?明了那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________。

A:社会活动 B: 教育 C:遗传 D:环境

24、杜威是以下那个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

A: 实验教育学 B: 文化教育学 C:批判教育学 D:实用主义教育

25、我国在1912年颁布的学制,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这个学制被称为________ 。

A: 壬寅学制 B: 癸卯学制 C: 壬子癸学制 D: 壬戌学制

26、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___________。

A: 心理模仿 B: 生物本能 C: 人的理性 D: 生产劳动

27、“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等命题的提出者是。

A: 夸美纽斯 B: 洛克C:杜威D: 卢梭

28、课的类型大致分为综合课和。

A:单一课 B: 复习课 C: 练习课D: 考试课

29、接受性学习是的学习方式。

A: 传统B: 现代C: 当代 D: 古代

30、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A: 陶冶教育 B: 榜样示范 C: 实际锻炼 D: 品德评价

3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________。

A: 起主导作用B: 起决定作用C: 不起主导作用D: 起基础作用

32、法国学者利托尔诺提出的教育起源理论是________。

A:劳动起源论 B:需要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起源论

33、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进行不同内容、特点的教育是遵循身心发展的________ 。

A: 顺序性 B: 不平衡性亏C: 阶段性D: 个别差异性

34、教育科学知识主要包括在________三门课程中。

A: 教育学、管理学和心理学 B: 教育学、心理学和分科教学法

C: 教育学、管理学和分科教学法D: 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行政学

35、教育过程中由学校和班级组织实施的课余教育活动是教育。

A: 课外B: 校外 C: 家庭 D: 学校

36、教学中所传授的前人经过长期实践概括而来的理性知识和书本知识是

经验。

A: 直接B: 间接 C: 特殊 D: 一般

37、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贯彻了原则。

A: 启发性 B: 直观性C: 巩固性D: 因材施教

38、学校应将大部分时间用于才能体现以教学为主。

A: 德育 B: 体育 C: 教学 D: 美育

39、通过实物进行教学的手段是直观。

A: 语言 B: 模象 C: 实物 D: 具体

40、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 上课 C: 课外辅导 D: 检查评定

二、填空题: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速度和________。

2、在资本主义教育中,___________的组织形式代替了封建社会教育的个别教学。

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___________性,加强学生身心发展关键期的教育。

4、在教育过程中,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 ________ 。

5、人的发展,包括生理和________两个方面的发展。

6、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手段或途径是。

7、认为学生是教学过程的参与者和主人的观点是教育观。

8、学校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各种活动和工作是德育的。

9、全校性的课外校外教育活动是。

10、在课程计划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的教育活动是。

11、实验教育学认为:教育实验不同于在实验室里进行的心理实验,它要求在______中进行。

12、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简称为____________。

13、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___________。

14、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内容是“六艺”,“六艺”是指。

15、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观点,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___________。

16、将学生看成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的观点是教育观。

17、教师运用实际事物的各种模拟形象属于直观。

18、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

19、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的观点是。

20、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智力的过程依赖于知识的掌握过程。

21、中国古代主张“温故而知新”的著名教育家是。

22、被誉为“教育学之父”的捷克教育家名为。

23、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是古罗马昆体良的《___________》。

24、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

25、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的功能可分为___________和社会功能

26、依据本地区课程资源优势所开发的课程称为。

27、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有___________作用。

28、在教育史上,围绕着教育目的的确定,曾经出现过________和个人本位两

种理论的争论。

29、德育通过表扬、奖励等方式施行的原则名为。

30、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是。

31、___________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又是教育工作的归宿。

32、在我国首次把美育列入教育组成部分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__。

33、教师的素养包括这样几个方面,它们是职业道德素养、________ 和能力素养。

34、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_______ 的一门科学。

35、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传统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___________共同办学的体制。

36、“双基”教学是指________ 和基本技能。

37、1902年首次颁布的学制为。

38、正确的教学原则是对的正确反映。

39、传授与学习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是教学的任务。

40、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起。

三、简答题:

1、简述学校体育的任务。

2、学校美育的任务是什么?

3、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4、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5、在教育发展史上,资本主义教育针对封建社会教育进行了哪些重大改革

6、学校德育贯彻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7、教育的文化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8、社会主义教育有哪些特点?

9、学校德育贯彻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0、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发挥哪些积极作用?

11、青少年学生的年龄分期是如何划分的?

12、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是什么?

四、论述题

1、分析教学评价的意义。

2、分析德育的任务。

3、在教育改革的新背景下,我们应建立怎样的教师观和学生观?

4、分析学校、家庭、社会如何通过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心理学部分

一、单选题:

1.在回忆系列材料时,最后呈现的材料最易回忆,遗忘最少,被称为。

A: 近因效应 B: 系列位置效应 C: 前摄抑制 D: 首因效应

2.鲁班发明锯子是借助于。

A: 定势B: 变式 C:问题解决D:原型启发

3.詹姆斯-兰格理论重点强调情绪的产生是的产物。

A: 植物性神经系统 B: 中枢神经系统 C: 丘脑D: 交感神经系统

4.北京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获得金牌时的欣喜若狂是一种典型的情绪状态。

A: 应激B: 心境 C: 激情D: 兴趣

5.在人的一生中, 是能力发展达到顶峰的时期。

A: 童年期 B: 青年期 C: 少年期 D: 成年期

6.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事物通常的功能,看不到它可能存在着的其他方面的功能,从而干扰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这是。

A: 定势B: 变式 C: 功能固着 D: 原型启发

7.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主要存储的形式是。

A: 视觉编码 B: 语义代码C: 听觉编码 D: 符号编码

8.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 不随意注意 B: 随意注意 C: 随意后注意 D: 环境注意

9.提出能力多因素学说的心理学家是。

A: 桑代克B: 斯皮尔曼 C: 瑟斯顿D: 比奈

10.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材料的识记与回忆的干扰是。

A: 单一抑制 B: 双重抑制 C: 前摄抑制 D: 倒摄抑制

11、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和稳定性等方面,可塑性极小,变化慢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A: 能力 B: 气质C: 性格 D: 动机

12、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是。

A: 兴趣 B: 需要C: 性格 D: 诱因

13、受到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与制约,是人的态度体系和行为方式相结合而表现出来的

个性心理特征是。

A: 能力 B: 气质C: 性格 D: 动机

14、实验表明,有关学习结果的反馈信息,对学习动机具有作用。

A: 激发 B: 阻碍C: 期待 D: 降低

15、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是。

A: 斯坦福-比奈B: 比奈-西蒙量表C: 韦克斯勒量表D: 瑞文测验

16、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能力高低是的因素。

A: 稳定、内在、不可控B: 不稳定、内在、不可控

C: 不稳定、内在、可控D: 稳定、外在、不可控

17、卡特尔认为,晶体智力的主要作用是。

A: 学习新知识 B: 处理熟悉的已加工过的问题

C: 解决新问题 D: 掌握新技能

18、巴甫洛夫认为,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气质类型的生理基础。强而不平衡会产生的气质。

A: 多血质 B: 粘液质 C: 胆汁质D: 抑郁质

19、通过斯坦福-比纳智力测验,一个5岁的儿童测得的智力年龄为6岁,他的智商为。

A: 105 B: 110 C: 115D: 120

20、弗洛伊德人格结构中的超我遵循。

A: 快乐原则B: 现实原则 C: 道德原则 D: 理想原则

21、通过韦克斯勒智力测验,一个儿童测得的分数为90分,他所在年龄组平均分为80分,标准差为10,其智商是。

A: 95B: 105C: 110D: 115

22、人类表现、表达与交流感情的最重要的外部指标是。

A: 面部表情B: 身段表情 C: 言语表情 D: 语调表情

23、一般认为,智商在以下的儿童是低常儿童。

A: 50B: 60 C: 70 D: 80

24、在讲课过程中,一般要求老师要,语言生动、形象、要使用直观教具进行讲解,有时可以加上一些动画等,这容易引起学生的。

A: 无意注意 B: 有意注意 C: 分心 D: 想象

25、在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中,视觉控制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的阶段是。

A: 操作定向 B: 操作模仿 C: 操作整合 D: 操作熟练

26、依据智力技能的模式,把个体在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执行,这是。

A: 原型操作B: 原型定向 C: 原型翻转 D: 原型内化

27、罗夏克墨迹测验是由瑞士精神病医生罗夏克设计的,共包括()张墨迹图片

A: 9 B: 10 C: 11 D: 12

28、学生阅读时常使用划重点线的策略,这是利用了知觉的哪一种基本特性。

A: 选择性 B: 理解性C: 整体性D: 恒常性

29、最先呈现的学习材料最容易呈现并遗忘较少,称为。

A: 序列位置效应 B: 近因效应 C: 首因效应 D: 晕轮效应

30、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的施测对象为。

A: 6-18岁儿童 B: 8-18岁儿童 C: 4-6.5岁儿童 D: 6-16岁儿童

31、人以同样强度追求同时并存的两个目的,但又不能兼得时的内心冲突是。

A: 双趋冲突B: 双避冲突 C: 趋避冲突 D: 双重趋避冲突

32、在个性心理结构中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是。

A: 能力 B: 气质 C: 性格D: 动机

33、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任务难度是的因素。

A: 稳定、内在、不可控 B: 不稳定、内在、不可控

C: 不稳定、内在、可控 D: 稳定、外在、不可控

34、属于自陈式人格测验的是。

A: 罗夏克墨渍测验B: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

C: 主题统觉测验 D: 句子完成测验

35、一个人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达到何种程度时,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A: 迁移 B: 熟练 C:同化 D:泛化

36、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包含有个效度量。

A: 4 B: 5 C: 6D: 10

37、夜晚城市中的霓虹灯呈现出一组组变幻的景象,这是运用原理制成的

A: 动景运动B: 诱发运动C: 自主运动D: 运动后效

38、在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记忆系统中,处于第二阶段的是。

A: 瞬时记忆B: 短时记忆C: 长时记忆D: 识记

39、有关遗忘的学说中,可以采用精神分析理论进行解释的是。

A: 衰退说 B: 压抑说 C: 干扰说 D: 提取失败说

40、提出“比率智商”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A: 比奈 B: 韦克斯勒C: 西蒙 D: 推孟

二、填空题:

1、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中的个人特质包括_________、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2、人的能力发展最为稳定的时期是_________。

3、人的知觉有时候不能正确的反映外界事物的特征从而出现种种歪曲,,这种现象叫_________。

4、遗忘的规律是。

5、技能是人们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按活动方式的不同,技能可分为_________和智力技能

6、神经系统基本的活动方式是。

7、教科书上的知识是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的,这是一种_________ 记忆。

8、.如果延髓受损,则会使心跳停止、血压消失和呼吸丧失,生命就难以维持,因此称为。

9、信息通过瞬时记忆并以特有的形式继续保持在脑中的主要是视觉表象、_________ 。

10、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的形式与成人智力量表相比,增加的新的测验是_________。

11.在个性心理结构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是

_________。

12.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自我的正常发展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无条件关怀和_________。

13.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中,_______处于人格最下层,以本能欲望为驱动力,受快乐原则支配。

14.心理学家罗杰斯以自然人性论为基础,认为人格的形成源于人性的自我压力,人格发展的关键在于形成和发展正确的_________。

15.能力含义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指个体的实际能力;另一是指个体的_________。

16.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到一定时期,有时会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的现象,这是。

17.想象具有和新颖性两个基本特征。

18.研究者通常采用警戒作业来研究注意品质的_________。

19.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的科学。

20.神经系统基本的活动方式是。

21、人们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明人的气质具有极大的_________。

22、诱因是动机产生的外在条件,凡是个体因逃离或躲避它而得到满足的诱因都称为。

23、.班杜拉的提出的两种强化分别是替代性强化和_________。

24、技能一般分为操作技能和技能。

25、整个暗适应一般持续时间为分钟。

26、斯坦福-比奈1960年量表的重大改变在于引入了_________作为智力评

估的指标。

27、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这是_________。

28、拉什利的大脑功能整体说提出了两条重要的原理:_________和总体活动原理。

29、思维是在感觉和基础上实现的高级认知。

30、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是。

31、幼儿在假装游戏中,以假想的情景和行动方式将自己的愿望反映出来,这反映了想象的_________功能。

32、研究者通常采用警戒作业来研究注意品质的_________。

33、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逐步推导,最后得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答案或合理结论的思维活动叫做_________。

34、与注意稳定性相反的注意状态是。

35、斯皮尔曼的二因素理论认为能力是由两种因素组成的,其中的_________与某种普遍因素结合在一起,从而组成了人的智力。

36、斯腾伯格智力三元论认为智力包括三种成分及相应的三种过程,即元成分、操作成分和_________。

37、智力技能形成可分为三个阶段:原型定向、、。

38、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设置了四个量表去识别被试是否作假:说谎分数、诈病分数、_________和疑问分数。

39、艾森克人格问卷中的“L”量表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__。

40、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认为在情绪活动中,人们需要不断的评价刺激

事件与自身的关系。具体来说,有三个层次的评价:初评价、_________和_________。

三、简答题:

1、精神分析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观察的品质是什么?

3、联系实际,谈谈科学概念的掌握在教学中要注意什么?

4、简述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5、简述动机的功能。

6、如何遵循感知规律,促进直观教学?

7、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8、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是什么?

9、请举例说明,知、情、意之间的关系?

10、简述低常儿童的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

11、联系实际,谈谈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2、概念主要有哪些功能?

四、论述题:

1、学习成绩的归因对学生有什么样的影响?

2、论述性格结构的基本特性。

3、结合实际论述影响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4、论述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参考答案

教育学部分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1、A

2、A

3、A

4、B

5、C

6、C

7、D

8、A

9、B 10、B11、C12、B 13、D 14、D 15、D 16、A

17、C 18、A19、A20、A 21、C 22、B 23、D 24、D

25、C 26、D27、C28、A 29、A 30、A 31、A 32、D

33、C 34、B 35、A36、B37、A 38、C 39、C 40、B

二、填空题(每空1分)

1、学校结构

2、班级

3、不均衡性

4、学生

5、心理

6、学习方式

7、启发式

8、途径

9、群众性活动

10、课外校外活动

11、实在的学校环境和实践

12、学制

13、国民教育制度

14、礼、乐、射、御、书、数

15、做中学

16、注入式

17、模象

18、前提和基础

19、形式教育论

20、发展

21、孔子

22、夸美纽斯

23、论演说家的教育

24、教育过程

25、个体功能

26、地方课程

27、传递者、承前启后的桥梁

28、社会本位

29、正面教育原则

30、教学方法

31、教育目的

32、蔡元培

33、知识素养

34、规律

35、社会各界

36、基础知识

37、壬寅学制

38、教学规律

39、中心

40、主导作用

三、简答题(每题6分)

1、.简述学校体育的任务。

答案: (1)增强学生体质,这是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 (2)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4)向国家输送优秀体育运动员,促进我国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

2、学校美育的任务是什么?

答案: (1)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使他们具有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

(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3、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案: 1、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

2、直观手段的运用必须与教师的讲解密切配合。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4、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答案: (一)尊师爱生

(二)民主平等

(三)教学相长:(1)教可以促进学;

(2)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

(3)学生可以超过老师

5、在教育发展史上,资本主义教育针对封建社会教育进行了哪些重大改革?

答案: 资本主义教育针对封建教育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

(1)在教育内容上,增加了大量自然科学知识,开设了许多新的学科;

(2)在教学方法上,出现了实验、演示、实习等新的教学方法;

(3)在教学组织形式上,随着入学人数增加,办学规模扩大,以班级授课制代替了个别教学;

(4)在教育目的上,出现了双重目的,即一方面培养律师、法官、资本家等资产阶级代理人,另一方面给劳动人民以基本的生产知识和技术教育,培养熟练的劳动力;

(5)第一次提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问题。

6、学校德育贯彻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案: 1、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

2、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年龄特征。

3、要深入研究学生的个性特点。

7、教育的文化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 (1)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

(2)教育具有活化文化的功能;

(3)教育具有交流、融合文化的功能;

(4)教育具有选择文化的功能;

(5)教育具有更新与创新文化的功能。

社会心理学第一课上课讲义

心理学导论 灰姑娘的故事-----情境对人的影响力 1,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我们周围力量的科学,更确切的说,是 一门就人们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影响他人,又如何相互关联的 种种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 2,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问题 个人:我们的社会行为不仅取决于客观环境,也取决于我们的 主观态度。 看待彼此:情侣之间刻薄的言辞幸福—外部因素不幸福— 主观因素,品性问题 影响彼此:腼腆—不友善—冷落—对你横加指摘—证实确有敌 意 社会:希特勒的大屠杀运钞车散落现金(美国)无一例外,大部分被人捡走 什么情境—乐于助人/贪婪因素:文化背景/大中小城市3,新兴起源于二战期间

社会心理学的重要观点 我们构建起社会现实 人们喜欢归因,解释他们的行为,使一切处于一个自己可理解,可接受的世界 三体—科学家自杀 我们的社会直觉的力量是强大的,但有时是危险的 心理学揭露的,正是我们意识背后的无意识状态 思维不是在舞台上进行的,而是一个幕后工作者 思维,记忆与态度同时是在两个方面进行的,即有意识与目的 和无意图和自动的。 我们知道自己知道的远远少于我们实际上知道的。 思维不可见—强大 同时存在危险:911——飞机危险——长途汽车旅行(飞机的安 全度为汽车的三倍) 经常犯错:过于相信自己的记忆力,拒绝承认收到某些事物的 影响(确实影响) 错误地预测自己的感觉——失恋,失业,买彩票 错误地估计自己的未来——中年喜欢买紧身衣——体重上涨(不客观) 直觉有利有弊,需要用批判性的思维来抑制直觉冲动——准确

度要求 社会影响塑造行为 我们的社会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我们渴望被关心,被理解,渴 望归属感 德克萨斯大学实验:除了睡眠时间,每隔十二分钟记三十秒30%在与人交谈 我们对环境做出反应:纳粹分子的屠杀,汶川地震的资助 我们的文化定义我们的情景:我们的审美标准唐(丰满)现代 (骨感) 活泼开朗/沉默寡言——种族,文化 个人态度和性格倾向塑造行为 内在依然重要,并非是墙头草 吸烟态度——接受/拒绝性格——监禁(报复/一笑泯恩仇)社会行为同样也是生物性行为 生物性与生活经验早就了我们 进化论心理学家研究发现,遗传影响行为,做出有利于我们繁 衍的行为寻找异性 基因为我们写下了脚本,但我们有学习与适应能力——敏感且 反应灵敏 心与身融为一体看到美女心态加速,考试失败血压升高,社

2020最新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精选道德与法治及教育类应用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目录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现代心理学的教育观 第三章教育目标和教师发展的心理学分析 第四章认知和社会发展与教育 第五章学习基本的理论 第六章学习的迁移、保持和遗忘 第七章不同类型的学习 第八章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 第九章学生的个别差异与教育 第十章教学设计与课堂管理中的心理学原理 第十一章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定 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总结

第一章绪论 1.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校情景中的学与教 2.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①对学校教育现象的心理学认识;②学习的基本理论;③各种类型的学习; ④学习的迁移、保持、遗忘;⑤影响学习的主要心理要素;⑥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测量、评定。 3.学习学校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有助于我们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①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②学校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专业教师的基础; ③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④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4.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从1903年美国桑代克创立《教育心理学》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行为主义、格式塔、儿童心理学; ㈡过渡时期(20世纪30年代~50年代):体系越来越宠杂,但无真正突破; ㈢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发展显著,出现了几个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及各自的代表理论: ①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人类的特征与学习》,提出”掌握学习”的理论; ②布鲁纳:《教育过程》,提出”认知学习”的理论; ③加涅:《学习的条件》,是学习分类的权威; ④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提出”有意义言语学习”的理论; ⑤安德森:现代行为主义教育心理学专家,1974年与富斯特合著《教育心理学:教和学的科学》。 5.简述学校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①学和教的问题成为中心问题;②认知心理学深入学和教的研究之中; ③更加重视学习过程中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等方面的统一;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增加。 6.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必须具有严肃性、严格性、严密性 ①观察法:直接观察被试者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②调查法:通过其他有关材料,间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 ③教育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已取得的显著成绩和丰富的经验,从心理学角

《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 一.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幼儿教育学与幼儿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二.幼儿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的。 三.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是1903年美国的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四.1913-1914年,他又将书发展成三大卷《教育心理学大纲》,这一著作标志着作为独立学科的教育心理学 的产生。提出了“学习个别差异理论” 五.游戏是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好奇心、兴趣是激发幼儿学习的主要动力 六.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行为主义-教学控制、认知主义、构建主义 七.幼儿教育心理学以心理学为基础,研究幼儿学习和有效教学的各种问题的学科 八.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三大变量★:幼儿学习者、幼儿教育者、环境与教学 九.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一)萌芽期1700s-1940s/1950s 1.法国-卢梭《爱弥儿》——“儿童宪章和儿童权利宣言” 2.德国-福禄贝尔——最早研究幼儿心理的先驱者之一;1840年第一所幼儿园;为幼儿专门设计了一 套玩具“恩物”;“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 3.意大利-蒙台梭利——“儿童之家”;《吸收性心智》;“蒙台梭利教学法” (二)初创期1960s-1980s (选)★ 1.直接教学方案——贝雷特、英格曼(行为主义)——早期补偿教育 2.认知主义教育方案——“奥苏贝尔方案” 3.建构主义教育方案——凯米.德芙里斯、海伊.斯科普 (三)发展期1980s-现在 第二章学习理论 一、美国,华生《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标志着行为主义 ....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二、斯金纳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程序教学与机器教学 第三章幼儿学习心理概述 一. 1.学习是由练习带来的经验而产生的 2.学习需要过程 3.幼儿行为的变化并非必然意味着学习的发生 二.使幼儿因经验而引起的思维、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等持久而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不是因成 熟或是某种原因而导致的暂时性的改变 三.脑科学研究表明,有“学习关键期”。1岁儿童能学会辨认物体的数量、大小、形状、颜色和方位。2-3 岁是个体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6岁是儿童图像视觉辨认、形状知觉形成的最佳期。5-5岁半是掌握数概念的最佳年龄。5-6岁是儿童词汇能力发展最快的时期。 四.脑功能的单侧优势可以影响儿童的个性和学习方式 五.美国的斯佩里提出:左半球是进行抽象和逻辑思维的中枢,右半球是处理表象,进行了具体思维、形象 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中枢 六.幼儿的学习障碍:1.学习困难 2.多动症 七.学习困难:儿童智力正常,但因各类精神卫生问题引起学业失败

2021《开学健康安全第一课》观后感心得700字

2021《开学健康安全第一课》观后感心得700字 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优良的心理素质在大学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21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作为大学生,首先应该具备这种优良健康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 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大学生经过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竞争,告别了中学时代、跨入了大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天地。大学生必须从靠父母转向靠自己。上大学前,在他们想象中的大学犹如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无比。上大学后,紧张的学习,严格的纪律,生活的环境,使他们难以适应。因此,大学生必须注重心理健康,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大学

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分配工作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都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等方式,择业的竞争必然会使大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惑和不安定感。 心理健康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通常表现为气质和性格两个主要方面。气质主要是指情绪反映的特征,性格除了气质所包含的特征外,还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现为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较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等等,这些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我认为,心理健康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的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妥善处理同学、师生间关系,积极融入集体,热爱并勤奋学习,更好的适应新环境。 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有着很大的不同,然而在大学中仍需要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职欲望。学习是大学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拼命地汲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同时也应该积极参加各种创新大赛,这样及开发思维的多向性又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更值得重视的是英语方面,现代社会中英语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也可以说是每个人必备的素养之一,这样看来口语更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

2015年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按照考纲提炼知识点汇总

(一)教育心理学。 1.绪论。 (1)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教育心理学发展概况: 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瑞士教育学家裴斯泰洛齐最先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的思想 德国赫尔巴特第一个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理论的基础并付诸实施的教育家。 1903年美国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标志着西方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桑代克也被成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1868年俄国乌申斯基出版《人是教育对象》,被称为“饿罗斯心理学奠基人“。1877年卡普列夫出版俄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也是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50年代) 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70年代) 20世纪60年代初,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 罗杰斯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 70年代,奥贝尔以认知心理学的观点阐述了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1994年美国布鲁纳总结了教育心理学80年代以来的成果。 (2)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含义。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包括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四大部分。 (3)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步骤并加以应用。 步骤: 一、确定研究课题 (一)定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二)确定研究课题的方法。 1.从实践领域中选择课题 2.从理论领域中选择课题 3.从交叉或相邻学科中选择课题 4.从有关文献中选择课题 二、查阅文献 三、提出假设 (一)提出假设的意义(二)提出假设的方法 四、设计与实施研究方案 (一)确定研究的类型与方法(二)确定研究变量(三)选取研究对象(四)制定具体的研究程序(五)实施研究方案 五、整理与分析研究结果 (一)整理研究结果(二)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解释 六、撰写总结报告 (一)标题(二)摘要与关键词(三)前言(四)研究方法(五)结果与讨论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教育心理学 第一单元研究对象与内容 五要素三内容 五要素:学生(谁);教师(谁);教学内容(讲授什么);教学媒体(通过什么);教学环境(在…下)三要素:学习过程教学内容评价、反思过程 第二单元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史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1、裴斯泰洛齐(瑞士)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化”之思想。 2、赫尔巴特(德国)把教学理论的研究建立在科学基础上,此科学基础即心理学。 3、乌申斯基(俄国) 1868年《人是教育的对象》“俄罗斯教育心理学奠基人” 4、卡普捷列夫(俄国)1877年《教育心理学》——世界上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之著作5、桑代克(美国) 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1913-1914年,该书扩为三卷本,所以,桑代克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二、发展时期(20年代-50年代末) 20年代-30年代:西方教育心理学吸取了儿童心理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 40年代:弗洛伊德的理论广为流传 50年代: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兴起 1908年代,房东岳翻译了日本小原又一的《教育实用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三、成熟时期(60年代-70年代末) 60年代: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罗杰斯——人体主义思潮,罗杰斯提出“以学生为中心”。 70年代:奥苏伯(贝)尔(Ausubel)——有意义学习;加涅——对人类的学习进行了系统分类;计算机辅助学习(CAI)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1994年【美】布鲁纳总结了教育心理学80年代以来的成果: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第三单元教育心理学研究原则和方法 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look):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这种方法叫观察法或自然观察法。(例:出水香炉) (二)实验法:在控制的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叫实验法。 实验室试验: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在对实验条件严加控制的情况下进行。 自然实验:又称现场试验,试验在正常情况下进行。 (三)心理测验法: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四)调查法:就某个或某些问题要求许多被调查者回答以对某一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 书面调查:又称问卷法 口头调查:又称访谈法 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单元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心理发展: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Life-span 生命全程发展 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①连续性与阶段性(量变&质变) (1)胎儿期(-10个月~0岁) (2)新生儿(0岁~1个月) (3)乳儿期(1个月~1岁) (4)婴儿期(1-3岁) (5)幼儿期(3-6岁) (6)童年期(6-12岁) (7)少年期(12-15岁) (8)青年期(15-18岁) (9)成年期(18-25/35岁) (10)中年期(25/35-50/60岁) (11)老年期(50/60-入土) ②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可逆&不可逾越) ★③不平衡性(关键期-CP: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康拉德?洛(劳)伦兹(Konrad Lorenz)提出关键期(印刻印象) ④差异性(于予与何诛?) 第二单元心理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论”(常出选择) 维果斯基的“最优发展区”(常出名词解释) 1、皮亚杰的“发生认知论”(或认知发展阶段论) 同化:质没变,量变 顺应:质变量也变 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嘴的吮吸,手的抚弄】 ②前运算阶段(2~7岁)【泛灵论、不可逆性、我

心理诊断学复习资料.doc

心理诊断学(全) 心理诊断是一门科学,与迷信巫术活动具冇天壤Z别。心理诊断学建立在一定的科学的方法学基础上。 第一课心理诊断学的涵义 1、心理诊断的定义:以心理学的方法和工具为主,对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偏移或障碍进行描述、分类、鉴别与 评估的过程。广义的心理诊断:包括心理学中的对各类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的判断,也包括临床精神病学的辅助诊断、疗效和预后评定问题。狭义的心理诊断:主要指临床心理学中对各类心理紊乱的定性区分与评估。 2、心理诊断研究内容 (1)主要针对■非健康人的心理和行为;;;(2)研究心理障碍的诊断规律和发病规律;;(3)特别强调对心理诊断的方法、具体技能和病因的讨论 3、心理诊断的研究对象 一种观点以健康人为研究对象:发展心理学、悖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主要支持这种取向 另一种观点以非健康人为研究对彖:精神分析学派是以畸形的、不成熟的和不健康的人为研究的对彖。 4、服务对象的分类(根据严重程度,将服务对象分为三大类) ?心理问题:主要特征是近期发住、内容诡未泛化、反应不其强烈、心境和情绪产牛波动、思维保持逻辑、人格完整等;?心理障碍:其主要特征是初始反应剧烈、持续久、内容充分泛化、自身难以克服、悄绪波动较大、思维逻辑错误、可能具有人格缺陷等 ?心理疾病边缘:其主要特征是有不甚典型的界常梢神现象、注意力涣散、好幻想、意志力减弱、自我评价过分偏离常态、人格改变等等。 5、心理诊断的特点 ?以从没冇任何心理紊乱到患冇精神疾病Z间连续带的人群为对彖 ?心理诊断对象的模糊性较高,推断难度较大 ?心理诊断与粕神病学存在紧密的关系 ?心理测量是心理诊断的重要手段 ?心理诊断要求对症状进行定性或定最研究并归类 ?目的是对心理紊乱的性质、类别、程度作出判断,并探索其原因 6、心理诊断与心理评估的区别与联系 ?共同点——a.研究对象;;;b.手段方法 ?不同点---- &侧重点;;;b.研究对象;;;c.目的 7、心理诊断的主要任务 主要任务:判明心理问题的性质。。。包括三个方面: ?界常精神活动的排除诊断 (1)一致性原则——心理活动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 (2)统一性原则---- 匚、理活动之间个性心理特征或倾向性 (3)个性相对稳定性原则——个性在一定时期内是和対稳定的 ?对心理问题的分类诊断----- 11、理诊断的第二项任务 在进行心理诊断时,除了把心理问题按照严重程度进行初步分类外,首耍的是需确定心理问题的具体类别。 ■ 探索心理紊乱的原因 在探索心理紊乱的原因时,要注意——a.原因的综合分析:临床上儿乎看不到单因素致病的案例b.不是各类原因同等地发生作用。 ?心理诊断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原则;2、由定性向定量发展原则;3、经济性原则;4、客观性原则;5、综合性原则?心理诊断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心理诊断7与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是基础,是理论來源。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体系屮的基础学科;而心理诊断学是心理学应用学科。 2、心理诊断与精神病?--- 匚、理诊断发展的历史深深蕴涵在精神病V的发展历史之屮,直到近100年,心理诊断才从 精神病学中分离出来。 3、心理诊断与心理测最了---- 匚、理测验是心理诊断的主要理论来源,也是心理诊断定最化的唯-方式。

教师考编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精心整理)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基本内涵 研究对象&内容: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同时又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具体来说包括: a.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 b.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c.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d.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教育研究。 第二节发展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是1877年出版的卡普捷列夫的《教育心理学》。 1903年,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该书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教育心理学由此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桑代克也因此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三、成熟时期:学科体系基本形成(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第三节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要遵循客观性、系统性、教育性、理论联系实际等原则,常用的研究方法有以下几种: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教育经验总结法。 第二章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 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 一、个体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一)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简答题 1. 连续性与阶段性。 2. 定向性与顺序性。 3. 不平衡性。关键期: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劳伦兹首先 提出了关键期的概念) 4. 差异性。 (二)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填空题 1.童年期。 2.少年期。也被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填空题 3.青年初期。 二、心理发展的理论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第三部分教育心理学 1.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 2. 在学与教的过程模式中,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而且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3. 学与教的过程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传递的主要信息是教学内容。教 材的编制和课程的设置必须以学与教的理论和研究为基础。 4. 学与教的三种过程模式: 1)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2)教学过程。教师通过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3)评价/ 反思过程。评价和反思过程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 5.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 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6.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和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教育研究。 7.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进程: 1)初创时期(20C20 以前)裴斯泰洛齐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的思想;赫尔巴特首次提出把教学理论的研究建立在科学基础——心理学之上;1868 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1877 卡普捷列夫《教育心理学》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1903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1913~1914 扩充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大纲》,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 体系由此确立,因此,桑也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 2)发展时期(20C20~50 末) 3)成熟时期(20C60~70 末)布鲁纳罗杰斯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日趋集中,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基本形成。 4)完善时期(20C80 以后)布鲁纳 8. 1924 ,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9.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应用最广、成就最大)、观察法(最基本最普遍)、调查法(问卷访谈)、个案法、测验法、教育经验总结法、产品分析法。 10.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教育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系统性原则。 11. 20C 初,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 12. 心理发展就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13. 我国心理学家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 乳儿期(0 —1 );婴儿期(1 —3);幼儿期或学龄前期(3—6 、7 );童年期或学龄初期(6、7—11、12 );少年期或学龄中期(11、12—14、15);青年期(14 、15 —25 );成年期(25 —65 );老年期(65—)。 14. 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15. 中小学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童年期(学龄初期);少年期(心理断乳期/ 危险期);青年初期(学龄晚期)。 16. 朱智贤教授认为儿童思维发展的关键期是四年级。 17. 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发生在青春期。 18. 心理发展的理论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他提出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将个体的认知发 展分为四个阶段: a. 感知运动阶段(0~2 岁); b. 前运算阶段(2~7 岁);儿童的“自我中心” 特征:思维不可逆性、思维缺乏同一性、思维缺乏互补性。思维 特征表现:早期的符号功能、自我中心性、思维的片面性。 c. 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守恒

幸福课_哈佛公开课第一课中文字幕

第一课 各位,早上好。很高兴能回到这里。 高兴见到你们。 我教授这门课是因为在我读本科阶段时非常希望能学习这样一门课程。 可能这门课并不是你希望的那样也可能并不适合你。 但希望几堂课后,你能有个大概印象让你决定这门课程是否适合你。 我1992年来到哈佛求学,一开始主修计算机科学。 大二期间,突然顿悟了。 我意识到我身处让人神往大学校园周围都是出色的同学,优秀的导师。 我成绩优异。擅长体育运动。那时壁垒打的不错。社交也游刃有余。 一切都很顺利除了一点我不快乐。而且我不明白为什么。 也就是在那时我决定要找出原因变得快乐。 于是我将研究方向从计算机科学转向了哲学及心理学。 目标只有一个:怎么让自己开心起来。 渐渐的,我的确变得更快乐了主要是因为我接触了一个新的领域,那时并未正式命名。 但本质上属于积极心理学畴。 研究积极心理学把其理念应用到生活中让我无比快乐。 而且这种快乐继续着。 于是我决定将其与更多的人分享。 选择教授这门学科。 这就是积极心理学,1504号心理学课程。 我们将一起探索这一全新相对新兴令人倾倒的领域。 希望同时还能探索我们自己。 我第一次开设这门课程是在2002年。 是以讨论会的形式,只有8名学生。两名退出了只剩我和其他六个人。一年后学生稍微多了点。有300多人参加。到了第三年,也就是上一次开课。 有850名参加是当时哈佛大学人数最多的课程。 这引起了媒体的注意。因为他们想知道为什么。 他们对这一奇特现象非常好奇竟然有比经济学导论更热门的课程。怎么可能呢? 于是我被请去参加各类媒体采访,报纸,广播,电视。 在这些采访中,我发现了一种有趣的模式。 我前去参加采访。进行采访。 结束后,制片人或主持人会送我出来。说些诸如Tal多你抽空参加采访。 不过你跟我想象的不太一样的话。 我漫不经心的问。 我无所谓,不过总得回应“有何不同?” 他们会说“这个嘛,我们会以为你很外向”。 下一次采访结束时仍是如此“多接受采访”。 不过Tal,你跟我想象得不太一样。

心理学常考易错知识点_泛化与分化

心理学常考易错知识点——泛化与分化泛化与分化这类题目在历年教师考试真题里也经常遇到,很多考生和学员也经常在这个题目中摔跤绊跟头,所以中公教师今天特意为大家准备了关于心理学常考易错知识点——泛化与分化的相关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对这个知识点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和记忆,以防于未然: 一、提出者 苏联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师、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巴普洛夫。 二、定义 泛化: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 分化: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三、实质区别 泛化是对事物相似性的反应;分化是对事物差异性的反应。 四、实例 泛化:在巴普洛夫的试验中,最初训练狗对1000赫兹的铃声产生唾液分泌的反应,然后呈现1100赫兹和1200赫兹的铃声,狗也能产生唾液分泌的反应。 分化:只有在呈现1000赫兹的铃声时,呈现食物,而在呈现1200赫兹的铃声时,不呈现食物。狗逐渐学会了在有1000赫兹铃声的时候,产生唾液分泌的反应。 五、真题回顾及解析 【2016年上半年】小英到医院打针以后,在遇到穿白大褂的人就会感到害怕,这种心理现象是( )。

A.内化 B.泛化 C.焦虑 D.移情 【解析】B。小英对不但对医生这个特定的人物感到害怕,对穿白大褂的人都感到害怕,说明小英分不清楚医生和穿白大褂的人之间的差别,也就是对相似性事物(白大褂)做出同样的反应(感到害怕),所以是对刺激泛化。 六、练习 以下情境中属于分化的是( )。 A.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B.杯弓蛇影 C.能正确叫出双胞胎各自的名字 D.把“中国人民银行”看成“中国人民很行” 【解析】C。能对相似性对事物(双胞胎)做出差异性对反应(叫出各自对名字)。A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分不清蛇和井绳,对相似对事物做出了同样对反应;同样,B是分不清墙上挂对弓箭和蛇,所以都感到害怕,仍是泛化;D对相似对汉子“银行”和“很行”分不清楚,所以以上三个选项都属于泛化。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完整版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 种,是心理学与应用学的交叉学科。 2、研究内容:五要素三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帮助教师准确的研究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 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4、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的作用。 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完善时期。 6、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专题报告中总结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主要表 现在: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7、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 变化。 8、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9、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1)少年期:初中阶段,学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2)青年初期:抽象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性”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10、学习准备: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11、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12、2岁时口头语言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关键期。 13、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阶段发展理论: 感知运动(0-2)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1)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形式运算阶段(11-15)具备了可逆思维 14、最近发展区:前苏联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15、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16、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自主敢对羞耻感与怀疑(2-3)主动敢对内疚感(4-5)勤奋敢对自卑感(6-11)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 17、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18、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19、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生理自我(3岁)到社会自我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20、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 21、学生间的认知方式的差异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威特金)、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性。 22、世界上著名的智力量表:斯坦福-比纳量表(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23、性格:指个体在生活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 24、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外倾型与内倾型、独立性与顺存性)。 25、学习的实质:(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26、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区别:(1)人类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

普通心理学考研讲义

2017级应用心理课程第一课内容简介 时间:2017年10月28日 老师:汪新建 开场白 1、我们的学位是学术学位,含金量高,难度大。 2、要做全局规划,特别要提前设计论文方向,否则来不及,引用的文献要高级别。 3、考试只要努力,问题不大。 授课内容:《普通心理学》即所谓的心理学概论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1、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学科,即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 (1)认知过程 指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知 (2)情绪情感过程 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物质或精神需求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包含喜怒哀乐等,一般来说,需求满足,情绪情感积极肯定,反之,情绪情感消极否定。——情 (3)意志过程 指人自觉制定目的,克服内外困难,力求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这是人意识能动性的体现,表现为发动与制止两方面。——意 3、个性(也可称为人格) 定义:个性是人的整个心理面貌,是个人心理活动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1)个性倾向性 即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及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趋向,如动机、兴趣、世界观价值观等。它伴随人的不同发展阶段而变化。 (2)个性心理特征 即人在认识、情绪情感和意志过程中形成的,稳定并经常表现出来的特点。 注: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是彼此联系的整体,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依存。 第二节:心理的实质 心理活动是宇宙间最复杂的现象之一,其实质的理解有两大根本对立的观点,即唯心主义心理观与唯物主义心理观,中国则推崇辩证唯物主义心理观。 (1)辩证唯物主义心理观 核心观点: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唯物主义的物质决定论),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意识的主观能动性) 第三节:心理学的任务 只讲心理学的分类 心理学分两大类,基础理论领域心理学和应用领域心理学。 (1)基础理论领域: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2)应用领域: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消费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心理咨询学、法律心理学、临床心理学。 注:应用心理学的分类之间有重叠部分; 不能混淆心理咨询学和临床心理学。前者是正常人的心理问题,后者是心理变态行为。 第四节:没讲 第五节:心理学的发展(即心理学发展史)

11省教学与教的心理学(问答题知识点整理)

江苏教育学院学前教育11级函授本科(苏州幼师) 《学与教的心理学》课程试卷 1、举例说明教师期望效应的产生过程。 教师期望效应的产生过程如图所示(P9) 首先:教师通过直接观察、查询档案材料和听取其它师生的反映等途径而获得有关学生各方面信息,结合自己过去的经验而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作出预料或预想,形成一定的期望。 再次,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期望,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反应。 然后,教师传来的不同期望信息被学生获得后,并进行归因,产生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从而对教师作出不同的行为反应,进一步强化教师原先的希望。最后,常此以往,循环往复,学生们真的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变化。被教师寄予高期望的学生越来越好,被教师寄予低期望的学生悦来越差。 如:美国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对小学生做了一次所谓的学生潜力测验(实际上只是普通的智力测验),然后随即地在各个班级抽取少数学生,故意教师说,他们是班级里最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并要求教师注意长期观察,但熬告诉学生本人。8个月后发现,这些学生的成绩和智力真的比其他学生进步快。十分明显,由实验者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产生了自我应验的语言效应。也就是说,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递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教师的应验似乎自动地应验了。这种教师期望效应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也可以取幼儿园,身边熟悉的例子) 2、针对幼师教育模式,说明幼师范生在校期间可以获得哪些教学专长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参考) 知识: (1)基础知识,即物理学、数学、化学、英语等教材内的知识等 (2)专业知识,如心理学、教育学等知识等 (3)教学法——内容知识,如美术教学法、社会教学法、语言教学法知识等 (4)教学法知识——一般的,不针对特点科目的课堂组织、课堂管理知识(5)学生及其特点知识——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特点等 (6)教育情景的知识——幼师中班级、小组的活动状况等 (7)有关教育宗旨、目的、价值和历史背景的知识——幼师的培养目标,幼师的工作职责、幼师的价值、对社会的贡献等知识

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精心整理)

第一章绪论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揭示心理规律的科学。 2、心理对象.现象:(一)心理过程1认识过程(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等)2情绪过程(情)(喜、怒、哀、乐、爱、憎、惧等)3意志过程(意)(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决断和坚持等);(二)心理状态1认知状态(好奇、疑惑、沉思等)2情绪状态(淡泊、焦虑、渴求等)3意志状态(克制、犹豫、镇定等);(三)个性心理1个性倾向(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等)2个性特征(气质、性格、能力、智力)3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感受、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3、心理学的研究任务:1描述和测量人的心理活动2解释和说明人的心理现象3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状态。 4、心理学研究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5定量与定性研究结合原则。 5、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心理测验法4调查法5教育经验总结法6个案法7活动产品分析法 6 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观察被试的外部表现来研究其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种类:(1)时间:长期观察、定期观察。(2)内容:全面观察、重点观察。(3)观察者参与性:参与性观察、非参与性观察。(4)场所:自然场所的观察、人为场所的观察。 优缺点:观察法是在日常生活条件下使用的,因而简便易行,所得的材料也比较真实的。但由于它不能严格控制条件,不易对观察的材料做出比较精确的量化分析和判断,这也是观察法的局限性。 7科学儿童心理学奠基人普莱尔《儿童心理》是观察法的典型研究。 8实验法是按研究目的控制或创设条件,以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 种类:(1)实验室实验法(2)自然实验法 9实验室实验法:指在特定的心理实验室里,借助各种仪器设备,严格控制各种条件,以研究心理的方法。 优缺点:能主动地获取所需要的心理事实,并能探究其发生的原因,而且所获取的信息也比较精确。但实验法也带有很大的人为性质,被试者在这样的情况中,意识到自己正在接受实验,就有可能降低实验结果的客观性质,如个性等问题,有很大局限性。 10控制实验的四方面?一是严格控制实验情境,尽可能排除无关变量。二是严格控制被试,实现随机取样和随机安排。三是严格控制实验刺激,使不同水平、性质、条件,按规定的方式、时间、顺序呈现。四是严格被试反应,用指导语引导反应方向和范围。 11自然实验法也叫现场实验法,在日常生活条件下,对某些条件加以适当控制或改变来研究心理的方法。 优缺点:一方面仍对实验条件有所控制,使之能继续保持实验室实验法的某些优点,能主动获取、探究原因;另一方面又适当放松控制,使之在自然状态下进行,

教育心理学基本知识及重点(精心整理)

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1、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P2 2、加涅(美国)提出的学习过程模式(信息加工模式)p5 (1)动机阶段——预期(2)选择阶段——注意、选择性知觉(3)获得阶段——编码及存入(4)保持阶段——记忆存储(5)回忆阶段——检索(6)概括阶段——迁移(7)作业阶段——反应(8)反馈阶段——强化 3、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学习过程(核心内容)、教学过程、评价与反思过程。P6图 4、教育心理学发展历史——西方p7 (1)初创时期(20世纪二十年代以前) (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4)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初创时期: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在1903年出版了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专著,是教育心理学的里程碑,是教育心理学的开山鼻祖,有“教育心理学之父”之称。 5、教育心理学发展历史——东方p9 (1)第一阶段:20世纪初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2)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开始(3)文化大革命结束至今(4)初创时期: 第一阶段: 我国出版的第一部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 1924年,廖世成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6、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p11 从学科作用看,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兼备的学科,并以应用为主。从学科性质看,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中间学科。7、学习教育心理学有什么意义?p12 (1)增强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习过程的理解。(2)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3)有助于科学的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4)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8、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p14 (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4)教育性原则(教育性原则是指在实验过程中应该对被试产生积极的影响,要避免对被 试的身心发展产生伤害。)9、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p15 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10、观察法: 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者在一定条件下的表情、动作、言语、行为的变化,并按时间顺序作出详尽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了解、判断其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根据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关系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11、实验法: 是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以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者的心理活动,从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