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重点整理

微生物重点整理
微生物重点整理

微生物

1.微生物的特点:a.形体微小 b.结构简单 c.种类繁多、数量大、分布广

d.繁殖迅速代谢旺盛、营养源多

e.容易变异

f.起源早

2.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益(绝大多数微生物)

有害(少数微生物)eg:鼠疫、天花、艾滋病、疯牛病、

埃博拉病毒

3.微生物的分类:

4.观察细菌用光学显微镜,测量单位:纳米 // 病毒的测量单位:微米

5.细菌的形态、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

三种形态:球菌—葡萄球菌、双球菌、链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

杆菌—大肠杆菌(G-)、棒状杆菌、炭疽杆菌(G+)

螺形菌—弧菌(一个弯曲)、螺菌(多个弯曲)

特殊结构:

(1)荚膜

概念:许多细菌胞壁外围绕一层较厚、黏性、胶冻样的物质,

厚度在0.2um以上,普通染色不易着色,与四周有明显界限,

普通显微镜下可见,称为荚膜

医学意义:a.抗吞噬作用; b.粘附作用; c.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

(2)鞭毛

医学意义:a.运动器官; b.与致病性有关; c.鉴定、分类细菌

(3)菌毛

医学意义:普通菌毛——与致病性有关;性菌毛——与遗传变异有关

(4)芽胞

概念:细菌脱水形成,为细菌休眠形式。

以杀死芽胞为灭菌效果的指标

医学意义:a.对外界的抵抗力增加; b.可发芽形成繁殖体致病

c.鉴别细菌作用;

d.以杀死芽胞为灭菌效果的指标

基本结构:·细胞壁——维持细菌的固有形态、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特异性

抗原与细菌的血清型分类有关,某些成分与致病有关

G+菌和G?菌细胞壁共有组分:肽聚糖【G+:50层;G?:1~2层】

G+菌细胞壁特殊组分:磷壁酸(壁磷壁酸、膜磷壁酸)

G?菌细胞壁特殊组分:位于细胞壁肽聚糖层外侧的外膜层,包括脂多糖(LPS,习惯称为细菌内毒素,是热源质)、脂质双

层、脂蛋白三部分

·细胞膜——生物合成;物质转运;分泌呼吸

·细胞质——细胞膜包裹的溶胶状物质:由水、蛋白质、脂类、核酸

及少量糖和无机盐组成;

细胞质内含有许多重要结构:核糖体、质粒、胞质颗粒等

核糖体的功能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质粒是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双股环状DNA,能独立复制

·核质——不成形,称为拟核

细菌核质为单倍体,化学组成为DNA、RNA和组蛋白样蛋白质

6. G+菌与G-菌细胞壁结构比较

7. L型细菌

概念:在理化或生物因素的作用下,

细菌细胞壁中的肽聚糖结构合成被抑制或受到直接破坏,(形成条件)

这种细胞壁受损的细菌一般在普通环境中不能存活,

因不能耐受菌体内部的高渗透压而胀裂死亡,

但在高渗环境下,它们可存活而成为细胞壁缺陷型(细菌L型)生物学特性:形态多形性//大多为G?菌//高渗培养基培养//菌落荷包蛋样

8.中介体

概念:部分细胞膜折叠形成的向内陷入细胞质中的囊状物

功能:类似真核细胞线粒体,为细菌提供大量能量

9.细菌的生理活动包括:摄取和合成营养物质;细菌的新陈代谢;细菌的生长繁殖

10.细菌的化学组成:水——占细胞总重量的75%-90%

有机物——C、H、O、N、P、S等

无机离子——K、Na、Fe、Mg、Ca、Cl等

特有成分——肽聚糖、胞壁酸、磷壁酸等

11. 生长曲线

概念:细菌接种到液体培养基后,细菌以二分裂法进行生长繁殖。

以时间为横坐标,以菌数为纵坐标,根据不同培养时间中细菌数量的变化,可以做出一条反应细菌数变化规律的曲线,即生长曲线。

分为四期: a. 迟缓期——不分裂增殖,数量维持恒定或增加很少

细菌的核酸、pro.、辅酶等合成逐步增加

细菌代谢活跃,体积增大

b. 对数期——以最大的速率生长和分裂

细菌数量呈对数增加

大小较一致,生命力强

形态、染色性、生理特性都较典型

c. 稳定期——细菌的增加数约等于死亡数

研究代谢产物,可以形成芽胞

d. 衰亡期——繁殖慢,活菌数减少,死菌数超过活菌数

形态出现衰退,生理活动也趋于停滞

12.细菌的营养类型

两种类型:自养型——以简单的无机物为原料,合成菌体成分

异养型——必须以多种有机物为原料,合成菌体成分并获得能量

营养物质:水、C源(糖类)、N源(Aa、蛋白胨等)、无机盐(常用元素、微量元素)、

生长因子(有些细菌需要)

13.细菌的代谢

(1)分解代谢产物和生化反应

a. 糖发酵试验(指示剂:酚红)

b. 吲哚试验(红色——阳性)

c. 硫化氢试验(遇铅或铁离子变黑色)

d. 尿素酶试验(指示剂:酚红)

(2)合成代谢产物

a. 热原质——主要成分LPS,G-;耐高温;致病

b. 毒素与侵袭性酶——产生毒素(外毒素与内毒素);损伤机体组织,促使细菌

的侵袭和扩散;致病

c. 色素——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鉴别细菌

d. 抗生素——有利,治病,大多由放线菌和真菌产生

e. 细菌素——作用范围小;有利,治病

f. 维生素——大肠杆菌利用食物残渣合成;有利,治病

14.细菌的人工培养

(1)常用培养基:基础、增菌、选择、鉴别、厌氧培养基

(2)合成培养基:化学成分确定 // 天然培养基:化学成分不确定

(3)液体培养基——沉淀生长、混浊生长、表面生长

半固体培养基(0.2%~0.7%琼脂粉)——混浊生长(有鞭毛细菌)

线状生长(无鞭毛细菌)固体培养基( 2%~3%琼脂粉)——菌落(S型、R型)、菌苔

15.概念

消毒——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并不一定能杀死含芽胞的细菌或非病原微生物

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

无菌——不存在活菌

防腐——防止或抑制体外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

抑菌——抑制体内或体外细菌/真菌生长繁殖的方法

16.物理消毒灭菌法

(1)热力灭菌法——高温杀灭细菌

a.干热力灭菌:焚烧——最彻底的灭菌方法

烧灼——直接用火焰灭菌的方法

干烤——加热至160-170℃ 2小时

红外线—只能表面产生热效应

b.湿热灭菌:高压蒸气灭菌法——最有效的灭菌方法 121.3℃ 15~20分钟;

灭芽胞

煮沸消毒法——水煮100℃ 5分钟(繁殖体)~2小时(芽胞)

流动蒸气消毒法——水蒸气100℃ 15~30分钟(繁殖体)

间歇蒸气灭菌法——反复多次流动蒸气间歇加热灭菌

巴氏消毒法——较低的温度(72℃,63 ℃)杀灭致病菌

用于啤酒、牛奶

(2)辐射杀菌法

a.紫外线:波长200~300nm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

杀菌机理:干扰DNA的复制与转录

特点:紫外线穿透力较弱

应用:a.空气消毒 b.手术室、传染病房、细菌实验室不耐热物品表面消毒

b.电离辐射:杀菌机理:产生游离基,破坏DNA

应用:a.一次性医用塑料制品的消毒 b.食品的消毒不破坏其

营养成分

c.微波:波长为1mm到1m左右的电磁波

应用:检验室用品、非金属器械、食品用具、药杯等

(3)滤过除菌法:将液体或空气中的细菌除去,主要用于不耐高温的灭菌

应用:血清、毒素、抗生素以及空气等的除菌

(4)超声波杀菌法:用于粉碎细胞,提取细胞抗原等

(5)干燥与低温抑菌法:保存细菌菌种

17.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消毒剂——性质、浓度和作用时间;

细菌——种类与数量

环境——温度与湿度、酸碱度、有机物、化学拮抗物质

18. 细菌的遗传和变异

(1)遗传

定义:遗传使细菌的性状保持相对稳定,且代代相传,使其种属得以保存。(2)变异

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子代和亲代之间以及子代和子代之间的差异称为变异。

类型:·遗传性变异(基因型变异)——细菌的基因结构发生了改变,如基因突变或重组,

不可逆,可遗传给后代

·非遗传性变异(表型变异):环境改变导致,基因结构未发生变异,可逆,不可遗传

19.细菌染色体外遗传物质——质粒

(1)致育因子(F质粒):编码性菌毛,通过接合的方式转移

(2)R质粒:编码耐药性和耐受重金属毒性的质粒

(3)Col质粒:含有编码大肠菌素的基因

(4)毒性质粒(5)代谢质粒(6)隐蔽质粒

20.噬菌体

概念: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在葡萄球菌和志贺菌中首先发现。

分类:毒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两大类

·毒性噬菌体——能在宿主菌细胞内独立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细菌

毒性噬菌体感染敏感的宿主菌后噬菌体增殖,细菌被裂解,建立溶菌性周期。·温和噬菌体感染细菌后并不增殖,噬菌体的基因组与细菌染色体整合,成为前噬菌体,

带有前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称为溶原性细菌,建立溶原性周期。

前噬菌体在细菌染色体中的整合改变了细菌的基因型,如果前噬菌体所带基因得以表达,就会使宿主菌出现新的生物学性状,这称为溶原性转换。

21.细菌的基因转移和重组

方式:可通过细菌的接合、转化、转导、溶原性转换和细胞融合等方式进行

概念:接合——细菌通过性菌毛相互连接沟通,

将遗传物质(主要是质粒DNA)从供体菌转移给受体菌。

转化——供体菌裂解游离的DNA片段被受体菌直接摄取,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

转导——以转导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的一段DNA转移到受体菌内,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

溶原性转换——前噬菌体在细菌染色体中的整合改变了细菌的基因型,

如果前噬菌体所带基因得以表达,就会使宿主菌出现新的生物学性状。

22.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

概念:正常菌群——正常存在于人体外表和同外界相通的肠道、呼吸道等腔道中,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对宿主无害,有些还有利的微生物。

条件致病菌——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在某些条件改变的特殊情况下可以致病。

菌群失调——也称菌群比例失调,指宿主体内菌群中各菌种间的比例发生较大幅度

变化而超出正常范围的状态,特别是原籍菌的数量和密度下降,

外籍菌和环境菌的数量和密度升高。

23.毒力的构成:侵袭力和毒素

毒素分为外毒素和内毒素两种

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

24. 宿主的免疫防御

(1)非特异性免疫——也称天然免疫,主要由物理屏障、化学屏障、微生物屏障

和某些免疫细胞、分子等组成,可阻止病原菌进入体内,

或在病原菌在体内生长繁殖和造成感染之前将其破坏,从

而抵御大多数病原菌的感染。

(2)获得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是由特异性抗体起主要作用的免疫应答,主要作用

与胞外菌

及其毒素;

细胞免疫是以T淋巴细胞为主的免疫应答,主要抵御胞内菌。(3)胞外菌感染与胞内菌感染的免疫

胞外菌感染,主要免疫类型为体液免疫,抗体协同吞噬细胞杀灭清除细菌

胞内菌感染,主要免疫类型为细胞免疫,主要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来发挥作用外毒素感染,主要免疫类型为体液免疫,特异性抗毒素与外毒素产生中和作用

25.细菌耐药性:·固有耐药·获得性耐药

26.感染的类型

(1)不感染

(2)隐形感染(亚临床感染)

概念:当宿主的抗感染免疫力较强,或侵入的病菌数量不多、毒力较弱,感染后对机体损害较轻,不出现或出现不明显的临床症状。

(3)潜伏感染

概念:当宿主与致病菌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暂时处于平衡状态时,

病菌潜伏在病灶内或某些特殊组织内,一般不排除体外。

一旦机体免疫力下降,则潜伏的致病菌大量繁殖,使病复发。

(4)显性感染

按病情缓急不同分为: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

按感染部位与性质不同,分为: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

临床上,全身感染有以下几种常见类型:

a.毒血症

b. 内毒素血症(菌不入血,毒素入血)

b.菌血症 d. 败血症 e. 脓毒血症(血里都有细菌)

(5)带菌状态

27.细菌学诊断的步骤

(1)样本采集

(2)致病菌的检验程序:直接涂片镜检、分离培养、生化试验、血清学试验

动物试验(可写可不写)、分子生物学技术

28.血清学诊断

最好采取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样本

当恢复期的抗体效价比急性期升高≥4倍时,即可区别既往感染和现症感染

29.人工主动免疫

概念:是将疫苗接种于人体,使之产生获得性免疫力的一种防治微生物感染的措施

疫苗的种类:

(1)灭火疫苗

(2)减毒活疫苗

概念:指从自然界发掘,或通过人工培育筛选,或通过基因突变或重组,将病原体的毒力降低到足以产生模拟自然发生隐形感染,诱发理想的免疫应答而不产生临床症状的一类疫苗。

(3)类毒素

概念:细菌外毒素经0.3%~0.4%甲醛处理后,失去毒性但仍保持免疫原性,成为类毒素。

(4)亚单位疫苗

概念:指不含病原体核酸,仅含能诱发宿主产生中和抗体的微生物蛋白或表面抗原的疫苗。

(5)核酸疫苗

(6)转基因植物疫苗

(7)治疗性疫苗

30.医院感染

概念: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主要是患者在医院接受诊断、治疗、护理及其他医疗保健过程中,或在医院逗留期间获得的感染。

类型:(1)外源性感染

·交叉感染——指由医院内患者、病原携带者或医务人员直接或间接传播引起的感染。

·医源性感染——在治疗、诊断和预防过程中,由于所用器械消毒不严而造成的感染。

(2)内源性感染

31.葡萄球菌

生物学性状:呈球形,不规则葡萄状排列,G+

在青霉素作用下可被溶解或变为L型

在无芽胞的细菌中,葡萄球菌抵抗力最强

葡萄球菌A蛋白(SPA):90%以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上有一种很重要的组分称为SPA。

它是一种单链多肽,与胞壁肽聚糖呈共价结合。

协同凝集试验与SPA有关。

SPA能与人和动物的IgG亚类IgG1、IgG2、IgG4的Fc段非特异性

结合,IgG的Fc段与SPA结合后,其Fab部分能朝外而自由地与相应

抗原分子发生特异性结合。

致病物质:(1)凝固酶——鉴别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标

(2)葡萄球菌溶素(3)杀白细胞素(4)肠毒素

(5)表皮剥脱毒素(6)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 (7)其他酶类

所致疾病:(1)侵袭性疾病——皮肤软组织感染、内脏器官感染、尿路感染、全身感染

(2)毒素性疾病——食物中毒、假膜性肠炎、毒性休克综合征、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32.链球菌(G+,无芽胞,无鞭毛,有菌毛)

分类:根据链球菌在血液琼脂平板上的溶血性分类

·甲(α)型溶血——有草绿色溶血环,与肺炎链球菌相同,用胆汁溶菌鉴别·乙(β)型溶血——呈透明溶血环

·丙(γ)型溶血——不溶血,一般不致病

致病物质:A群链球菌是链球菌中致病力最强的细菌

(1)细胞壁成分

·脂磷壁酸·M蛋白·肽聚糖·细胞壁受体

(2)侵袭性酶

·链道酶·胶原酶·透明质酸酶和链激酶(SK)等

(3)外毒素

·链球菌溶素·致热外毒素

所致疾病:(1)化脓性炎症(2)猩红热

(3)链球菌感染后超敏反应

·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

33.肺炎链球菌(G+,无芽胞,无鞭毛)

其致病主要是通过细菌在组织中繁殖及荚膜的抗吞噬作用

肺炎链球菌主要引起大叶性肺炎

培养特性:营养要求高,在血平板上菌落与甲(α)型溶血性链球菌相似菌落周围有草绿色溶血环

34.奈瑟菌

(1)淋病奈瑟菌

俗称淋病菌,G?双球菌,无芽胞,无鞭毛,有菌毛,新分离的菌株有荚膜

微生物学检查:取泌尿生殖道脓性分泌物或眼结膜分泌物样本直接涂片

(2)脑膜炎奈瑟菌

俗称脑膜炎球菌,G?菌,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原菌

乙脑的病原菌:乙型脑炎病毒

致病物质:菌毛、荚膜和LOS

所致疾病:流脑

微生物学检查:取经离心的脑脊液沉淀物或刺破淤斑渗出物直接涂片

G?菌,无芽胞,多有鞭毛,大多数有菌毛

肠杆菌科中的致病菌一般不分解乳糖,而非致病菌多分解乳糖,故用乳糖发酵鉴别是否致病

35.埃希菌属

俗称大肠杆菌,G?菌,多不致病,是人和动物肠道的正常菌群

致病性:(1)肠道外感染

(2)肠道感染

引起肠道感染的大肠埃希菌分成五组:

·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

作用部位:小肠

症状:旅行者腹泻;婴幼儿腹泻;水样便,恶心,呕吐,腹痛,低热机制:质粒介导LT和(或)ST肠毒素,大量分泌液体和电解质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

作用部位:小肠

症状:婴儿腹泻;水样便,恶心,呕吐,发热

机制:质粒介导粘附和破坏上皮细胞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

作用部位:大肠

症状:水样便,继以少量血便,腹痛,发热

机制:质粒介导侵袭和破坏结肠黏膜上皮细胞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RC)

主要的血清型是0157:H7

作用部位:大肠

症状:水样便,继以大量出血,剧烈腹痛,低热或无

可并发HUS、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机制:溶原性噬菌体编码SLT-I或SLT-II,中断Pro.合成

·肠黏附性大肠埃希菌(EAEC)

作用部位:小肠

症状:婴儿腹泻;持续性水样便,呕吐,脱水,低热

机制:质粒介导集聚性粘附上皮细胞,阻止液体吸收

36.大肠菌群值——能检出大肠菌群的最小样本量(≥333ml)

大肠菌群指数——每1000ml水中大肠菌群数(≤3个大肠菌群/1L饮水)

细菌总数——每1ml或1g样品中细菌总数(≤100个细菌总数/1ml饮水)

37.志贺菌属

志贺菌属细菌是人细菌性痢疾(俗称菌痢)的病原菌

部位:结肠

无荚膜,无鞭毛,有菌毛

致病物质:(1)侵袭力:菌毛

(2)毒素

·内毒素(主要)

·外毒素(A群)

所致疾病:人类是唯一的患者和带菌者

经口感染,感染仅限于胃肠道,很少侵入血流

微生物学检查:一般取患者或带菌者粪便中的脓血或黏液部分,必要时取肛试子立即送检或置于含30%甘油缓冲盐水保存液中保存

接种于肠道杆菌选择培养基或鉴别培养基上

取可凝菌落进行生化反应和血清凝集试验,以确定菌群和菌型

38.沙门菌属

G?菌,大部分菌种都有周鞭毛,有菌毛

抗原:(1)O抗原——主要形成IgM;出现早,维持时间短,沙门菌有交叉

(2)H抗原——IgG;出现晚,维持时间长,特异相

(3)Vi抗原——本质:伤寒杆菌的表面抗原。

抗原性较弱,刺激机体产生短暂低效价抗体,伴随活菌一起存在,

故有助于检出带菌者

致病物质:·侵袭力——O抗原、Vi抗原

·毒素——内毒素、外毒素(肠毒素)

所致疾病:·肠热症——伤寒、副伤寒·败血症·胃肠炎——食物中毒·无症状带菌者

微生物学检查:(1)细菌的分离鉴定

(2)血清学诊断——肥达试验

原理:用已知伤寒、副伤寒抗原,测病人血清中相应抗体的定量凝集试验

用途:辅助诊断伤寒、副伤寒

(3)带菌者检查——检测Vi抗体,效价在1:10以上,为阳性

39.变形杆菌属

G?菌,无荚膜,有周鞭毛,有菌毛

迁徙性生长现象——在湿润的固体培养基上呈扩散生长,于琼脂表面形成以细菌

接种部位为中心的同心圆形的层层波状菌苔,称为迁徙性生

长现象。

外斐反应——可代替立克次体抗原与患者血清做凝集反应,称外斐反应。

40.霍乱弧菌

G?菌,在pH为8.8~9.0的碱性蛋白胨水或平板中生长为佳

霍乱弧菌有耐热的O抗原,根据O抗原的不同,分为139个血清群,其中O1群和

O139群

能引起霍乱流行。

致病物质:霍乱肠毒素

致病机制: A1亚单位

↓ NAD

ADPR-Gs蛋白

腺苷环化酶

ATP → cAMP →绒毛细胞A蛋白激酶→蛋白磷酸化→减少NaCl偶

联吸收

↓↓隐窝细胞A蛋白激酶→蛋白磷酸化→促进Cl-、K+分泌→腹泻41.副溶血弧菌

G?菌,嗜盐性细胞

主要引起食物中毒

42.空肠弯曲菌:主要引起婴幼儿急性肠炎,表现为暴发性流行或集体食物中毒幽门螺杆菌:是慢性活动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尤其是十二指肠溃疡的重要致病

菌,

水处理微生物-知识点总结

1.微生物:微生物是肉眼难以看清需要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一切微小生物的总称。 2.微生物的特点 (1)体积大、面积大(比面积大)。 (2)种类多,目前已知的微生物种类有10万多种而且这一类数目还在不断增加。 (3)分布广。广泛分布于土壤、空气和水等自然环境以及高温、高盐等极端环境。 (4)生长旺,繁殖快。大多数微生物在几十分钟内可繁殖一代,即由一个分裂为两个。如果条件适宜,10h就可以繁殖为数亿个。 (5)适应强,易变异。这一特点使微生物较适应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 3.水中常见微生物种类: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病毒。 4.原核微生物:是一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称为核区的裸露的DNA,无细胞器的原始单细胞生物。 5.革兰氏染色:丹麦医生(革兰)于1884年发明了一类不同类型细菌的染色方法,根据此染色法,细菌可以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6.菌落:单个细胞在固体培养基生长繁殖时产生大量细胞排序便以此母细胞为中心而聚集到一起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 7.菌胶团:有些细菌由于其遗传特性决定,细菌之间按一定的排列方式互相粘集在一起,被一个公共荚膜包围形成一定形状的细菌基团。 8.芽孢:某些细菌(特别是杆菌)在生活史中的一个阶段,细胞内会形成一个圆型或椭圆型的对不良环境条件具有较强抗性的休眠体。 9.酵母菌:单细胞出芽生殖的真菌总称。 10.真核微生物:是一类细胞核具有核膜与核仁分化的较高等的微生物,细胞质中有线粒体等多种细胞器的生物。 11.硝化作用:由氨氧化成硝酸的过程。 12.生物监测:利用水生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对水体污染或变化所产生的状况的一种监测方法。 13.体内积累速率=吸收速率-(体内分解速率+排泄速率) 14.余氯:氯加入水中后,一部分被能与氯结合的杂质消耗掉,剩余的部分称为余氯。 15.培养基:由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的混合营养物。 16.生物浓缩系数(富集因子):BCF=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浓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浓度。 17.烈性噬菌体:大多数噬菌体感染细菌细胞后产生大量的子噬菌体并能使细菌细胞裂解。1.试述微生物在给排水工程的应用。 (1)污染水体。了解水中的致病菌并设法去除,防止传染病的蔓延使水生色或者产生气味。(2)阻塞作用。影响水厂的正常运行:冷却器、凝结器阻塞。 (3)利用微生物处理废水:利用有益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4)利用微生物进行自净:自然生态系统利用细菌和藻类互生的原理让细菌分解有机污染物,即氧化塘法。

微生物知识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 1.温和噬菌体(temperate phage):噬菌体基因与宿主染色体整合,不产生子代噬菌体,但噬 菌体DNA能随细菌DNA复制,并随细菌的分裂而传代。 2.溶原性:温和噬菌体这种产生成熟噬菌体颗粒(前噬菌体偶尔可自发地或在某些理化和生 物因素的诱导下脱离宿主菌基因组而进入溶菌周期,产生成熟噬菌体,导致细菌 裂解)和溶解宿主菌的潜在能力,称为溶原性。 3.溶原性细菌:带有前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称为溶原性细菌。 4.荚膜:荚膜是一些细菌在其细胞表面分泌的一种黏性物质,把细胞壁完全包围封住,这层 黏性物质就叫荚膜。 5.菌胶团:有些细菌由于其遗传特性决定,细菌之间按一定的排列方式互相黏集在一起,被 一个公共荚膜包围形成一定形状的细菌集团,叫做菌胶团。 6. 芽孢:某些细菌遇到不良环境时,在其细胞内形成一个内生孢子叫芽孢。 7.酶的活性中心:是指酶的活性部位,是酶蛋白分子直接参与和底物结合,并与酶的催化 作用直接有关的部位。 8.生长因子:是一类调节微生物正常生长代谢所必需,但不能用简单的碳、氮源自行合成的 有机物。 9.培养基:根据各种微生物对营养的需要(如水,碳源,能源,氮源,无机盐及生长因子等), 按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的,用以培养微生物的基质,称为培养基。

10.选择培养基:根据某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对各种化学物质敏感程度的差异而设计、 配制的培养基,称为选择培养基。 11.鉴别培养基:几种细菌由于对培养基中某一成分的分解能力不同,其菌落通过指示剂显 示出不同的颜色而被区分开,这种起鉴别和区分不同细菌作用的培养基, 叫鉴别培养基。 12.发酵:是指在无外在电子受体时,底物脱氢后所产生的还原力[H]不经呼吸链传递而直接 交给某一内源性中间产物接受,以实现底物水平磷酸化产能的一类生物氧 化反应。 13.好氧呼吸:是有外在最终电子受体(O2)存在时,对底物(能源)的氧化过程。 14.无氧呼吸*:无氧呼吸又称厌氧呼吸,是一类电子传递体系末端的受氢体为外源无机氧化 物的生物氧化。 15.土壤自净:土壤对施入一定负荷的有机物或有机污染物具有吸附和生物降解的能力,通 过各种物理、化学过程自动分解污染物使土壤恢复到原有水平的净化过程, 称土壤净化。 16.水体自净:天然水体受到污染后,在没有人为的干预条件下,借助水体自身的能力使之 得到净化,这种现象成为水体自净,其中包括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作用。17:水体富营养化(环化有) 18.硝化作用:氨基酸脱下的氨,在有氧的条件下,经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的作用转化为 硝酸的过程。

最新发酵工程重点总结

发酵工程重点总结

第一章 发酵:通过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活动,产生和积累人们所需产品的生物反应过程发酵工程:利用微生物(或动植物细胞)的特定性状,通过现代工程技术,在生物反应器中生产有用物质的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主要包括菌种选育与保藏、菌种扩大生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与分离纯化制备等技术。 发酵工业的特点?(7点) 1.发酵过程一般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的生化反应,反应安全,要求条件较简单。 2.可用较廉价原料生产较高价值产品。 3.反应专一性强。 4.能够专一性地和高度选择性地对某些较为复杂的化合物进行特定部位的生物转化修饰。 5.发酵过程中对杂菌污染的防治至关重要。 6.菌种是关键。 7.发酵生产不受地理、气候、季节等自然条件限制。 工业发酵的类型? 厌氧发酵 1. 按微生物对氧的不同需求需氧发酵 兼性厌氧发酵 液体发酵(包括液体深层发酵) 2.按培养基的物理性状浅盘固体发酵 深层固体发酵(机械通风制曲) 分批发酵 按发酵工艺流程补料分批发酵 单级恒化器连续发酵 连续发酵多级恒化器连续发酵 带有细胞再循环的单级恒化器连续发酵 发酵生产的基本工业流程? 1. 用作种子扩大培养及发酵生产的各种培养基的配制; 2. 培养基、发酵罐及其附属设备的消毒灭菌; 3. 扩大培养出有活性的适量纯种,以一定比例接种入发酵罐中; 4. 控制最适发酵条件使微生物生长并形成大量的代谢产物; 5. 将产物提取并精制,以得到合格的产品; 6. 回收或处理发酵过程中所产生的三废物质。

工业发酵的过程的工艺流程图? 第二章 1、发酵工业菌种分离筛选的一般流程? 调查研究(包括资料查阅) 试验方案设计 含微生物样品的采集(如何使样品中所含微生物的可能性大?) 样品预处理(如何在后续的操作中使这种可能性实现) 菌种分离 根据目的菌株及其产物特点分 选择性分离方法随机分离方法 (定向筛选←选择压力) (用筛选方案- 检测系统进行间接分离) 富集液体培养固体培养基条件培养 (初筛) 菌种纯化 复筛 菌种纯化 初步工艺条件摸索再复筛生产性能测试 较优菌株1-3株 保藏及进一步做生产试验某些必要试验和 或作为育种的出发菌株毒性试验等 2、菌种选育改良的具体目标。(4点)? 1.提高目标产物的产量

微生物笔记整理

第1章绪论 1、微生物的特点是: (1)繁殖快,长不大(2)体积微小,分布广泛 (3)观察和研究的手段特殊(4)物种多,食谱杂 (5)适应性强,易变异 2、(1)列文虎克:首次发现微生物,最早记录肌纤维、微血管中的血流。(2)路易斯·巴斯德:“巴氏杀菌法”(Pasteurization),62-65℃,30min,75-90℃,15-16s。[UHT=ultra high temperature,130-150℃,1-4s,常用在牛奶的杀菌。] (3)罗伯特·柯赫食品微生物发展大事记: 1680年,列文虎克发现了酵母细胞 1861年,巴斯德的曲颈瓶实验,推翻了“自然发生说” 1867年,炭疽菌(属于芽孢杆菌属,革兰氏阳性菌) 1890年,巴斯德杀菌工艺 1922年,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的芽孢在磷酸盐缓冲液中的Z值为18F(Z值:加热至死曲线中,时间降低一个对数周期所需升高的温度 D值:指在一定的处境和一定的热力致死温度条件下,某细菌数群中90%的原有残活菌被杀死所需的时间 F值:在基准温度中杀死一定数量对象菌所需要热处理的时间) 1988年,在美国,乳酸链球菌肽被列为“一般公认安全”(GRAS) 1990年,HACCP体系 1996年,O157:菌体的抗原,H7:鞭毛的抗原

3、GMP:Good Manufactureing Practice(良好生产操作规范),GMP标准规定了在加工。贮藏和食品分配等各个工序中所要求的操作、管理和控制规范。 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s(有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 栅栏技术(Hurdle techonology):利用食品当中各种有效因子(温度、pH、Aw、OR电度包装、辐照、防腐剂)交互作用控制腐败菌生长,提高食品安全。 4、ISO22000 食品安全管理;ISO9001 食品质量管理。 第2章微生物的基本形态与结构 1、细菌基本形态分为三种: 球状,如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阳性菌) 杆状,如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阴性菌) 螺旋状,如霍乱弧菌(Vibrio cholarae) 2、细菌的形态受环境影响的因素: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培养基的成分与浓度,pH等。 3、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其观察方法是质壁分离+染色;电镜观察。培养细菌的三种方式:1)固体培养,2)斜面培养,3)液体培养。 4、革兰氏阳性菌特别含有磷壁酸,带有负电荷,还可分为壁磷壁酸和膜磷壁酸;革兰氏阴性菌含有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它由类脂A、核心多糖和O-特异性多糖三部分组成。 5、革兰氏阳细菌、阴细菌的差别:

口腔微生物知识点整理

牙菌斑生物膜 掌握:牙菌斑的定义、牙菌斑的基本结构、牙菌斑的形成和发育。 了解:牙菌斑的分类、牙菌斑的组成、牙菌斑的物质代谢、牙菌斑的致病性牙菌斑(dental plaque):存在于牙面或牙周袋内的一个细菌生态环境,细菌在其中生长、发育和衰亡,并进行着复杂的物质代谢活动,在一定条件下,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将会对牙齿和牙周组织产生破坏。 生物膜(biofilm):各种细菌嵌于来自其自身和/或外界环境的胞外基质内,而在固相界面上结成的有着三维立体结构的微生态环境,牙菌斑就是一种经典的生物膜。 牙菌斑生物膜:牙菌斑生物膜是牙面上或牙周袋内的多种菌丛构成的生态系。细菌在内生长、发育和衰亡。其复杂的结构使它能包涵对氧不同敏感性的细菌,这些细菌嵌入在由多糖、蛋白质和矿物质组成的基质中。细菌在其中的代谢活动,影响着细菌与宿主之间或细菌菌属之间的动态平衡 生物膜的作用 ①节制细菌代谢活性和保护菌丛抵抗口腔苛刻环境,使细菌在不适合的条件中仍能存留。 ②膜内的多聚物基质起约束网络作用,摄取和收藏食物,控制基质成分的移动速度。 ③膜内高水平的巯基能中和氧基,保护菌细胞勉受氧化损伤。 ④浓缩从环境中来的营养物质和其它元素,保留一些细胞内遗漏出来的溶解物质(如eDNA)。 ⑤细菌耐药性

二、分类 (一)根据所在部位分类 龈缘为界: 龈上菌斑、龈下菌斑:附着菌斑,非附着菌斑。 1.龈上菌斑(supragingival plaque) 位于牙颈部龈缘以上牙面上的菌斑。包括窝沟菌斑、光滑面菌斑、邻面菌斑、颈缘菌斑。这种菌斑的结构比较完整,主要细菌是革兰阳性球菌、杆菌。随着菌斑成熟,革兰阴性球菌、杆菌和丝状菌的数量增多。 2.龈下菌斑(subgingival plaque) 位于龈缘以下,分布在龈沟或牙周袋内,分为附着龈下菌斑和非附着龈下菌斑。附着龈下菌斑 由龈上菌斑延伸到牙周袋内,附着于牙根面,其结构、成分与龈上菌斑相似,细菌种类增多,主要为格兰阳性球菌及杆菌、丝状菌,还可见少量格兰阴性短杆菌和螺旋体 非附着龈下菌斑 位于附着龈下菌斑的表面,为结构较松散的菌群,直接与龈沟上皮和袋内上皮接触,主要为格兰阴性厌氧菌,还包括许多能动菌和螺旋体。 龈上、龈下菌斑的主要特征: 生长环境:有氧、兼性厌氧;兼性、专性厌氧。 优势菌:G+需氧菌和兼性菌;G-厌氧菌和能动菌。 唾液清洁:+;-。 食物摩擦:+;-。 代谢底物:糖类;血清蛋白、氨基酸、糖。

微生物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巴斯德效应:在有氧条件下。兼性厌氧微生物终止发酵,进行有氧呼吸,这种呼吸抑制发酵的现象称为巴斯德效应。即呼吸抑制作用。 巴斯德的贡献:1.证实了微生物活动和否定了微生物自然发生学说;2开创了免疫学——预防接种。3.发酵的研究 ;4.巴斯德消毒法,观察丁醇发酵时发现厌氧生命,提出好氧厌氧属于。 柯赫的贡献:1设计了分离和纯化细菌的方法:划线法、混合平板法。2.设计了培养细菌用的肉汁胨培养液和营养琼脂培养基。3.设计了细菌染色技术。4.提出柯赫法则:(证明某种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的病原的基本原则)i.病原体微生物一定伴随着病害而存在; ii; 必须能自原寄主分理处这种微生物,并培养成为纯培养; iii. 分离培养出的病原体比能在实验动物身上产生相同的症状 iiii 必须自人工接种发病的寄主内,能重新分离出同一病原微生物并培养成纯培养。 3.试述染色法的机制并说明此法的重要性。 答:革兰氏染色的机制为:通过结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菌的细胞膜内可形成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G+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多和交联致密,故遇脱色剂乙醇处理时,因失水而使网孔缩小,在加上它不含类脂,故乙醇的处理不会溶出缝隙,因此能把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其保持紫色。反之,G-细菌因其细胞壁薄、外膜层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和交联度差,遇脱色剂乙醇后,以类脂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这时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的溶出,因此细胞退成无色。这时,在经沙黄等红色染料复染,就使 G-细菌呈红色,而 G+细菌则仍保留最初的紫色。 此法证明了 G+和 G-主要由于起细胞壁化学成分的差异而引起了物理特性的不同而使染色反应不同,是一种积极重要的鉴别染色法,不仅可以用与鉴别真细菌,也可鉴别古生菌。 5. 试述几种细菌细胞壁缺损型的形成,特点和实际意义。 自发缺壁突变:L 型细菌 实验室中形成 彻底除尽:原生质体 人工方法去壁 部分去除:原生质球 自然界长期进化中形成:支原体 实际意义:原生质体和原生质球比正常有细胞壁的细菌更易导入外源遗传物质,故是遗传规律和进行原生质体育种的良好实验材料。 L 型细菌:细菌在某种环境条件下(如低浓度青霉素)因基因突变而产生的缺乏细胞壁的遗传性能稳定的变异类型。

微生物工程总复习整理

微生物工程总复习 名词解释:15题共45分 简答题: 7题共35分 论述题: 2题共20分 第一章概论 微生物工程:将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化学工程学的基本原理有机地结合 起来,是一门利用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来生产各种有用物质的工程技术。又称为发酵工程,是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技术产业化的重要环节。 简述微生物工程发展简史(四个阶段特征) 1、天然发酵 2、纯培养技术——第一代发酵技术 3、深层培养技术——第二代发酵技术 4、微生物工程——第三代发酵技术 简述微生物工程组成及研究内容 1、微生物工程组成 从广义上讲,由三部分组成: 上游工程 发酵工程 下游工程 2、微生物工程研究内容 (1)无菌生长技术; (2)计算机控制技术; (3)种子培养和生产培养工艺技术; (4)小试中试动力学模型; (5)发酵工程工艺放大。 第二章生产菌种的来源 试述生产菌种的来源及其分离思路 来源:根据资料直接向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工厂或菌种保藏部门索取或购买;从大自然中分离筛选新的微生物菌种。 分离思路:依照生产要求、产物性质、菌种特性(分类地位及生态环境),设计各种筛选方法,快速、准确地把所需要的菌种挑选出来。 实验室或生产用菌种若不慎污染杂菌,也必须重新进行分离纯化。 筛选重点:抗生素及治疗作用的药物产生菌。 试述生物物质产生菌的分离纯化和筛选步骤(1)定方案 查阅资料,了解所需菌种的生长培养特性。 (2)标本采集 有针对性地采集样品。

(3)增殖: 人为地通过控制养分或培条件,使所需菌种增殖培养后,在数量上占优势。(4)分离:利用分离技术得到纯种。 (5)性能鉴定发酵性能测定 进行生产性能测定。这些特性包括形态、培养特征、营养要求、生理生化特性、发酵周期、 产品品种和产量、耐受最高温度、生长和发酵最适温度、最适 pH值、提取工艺等。 第三章微生物代谢调节及代谢工程 新陈代谢(分解代谢、合成代谢):新陈代谢(metabolism) 是指发生在活细胞中的各种分解代谢(catabolism)和合成代谢(anabolism)的总和。即:新陈代谢=分解代谢+合成代谢 分解代谢:指复杂的有机物分子通过分解代谢酶系的催化,产生简单分子、腺苷三磷酸(ATP)形式的能量和还原力(或称还原当量,一般用[H]来表示)的作用。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正好相反,是指在合成代谢酶系的催化下,由简单小分子、ATP形式的能量和[H]形式的还原力一起合成复杂大分子的过程。 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的含义及其间的关系可简单地表示为: 酶活性调节:酶分子水平上的一种代谢调节,通过改变酶分子活性来调 节新陈代谢的速率,包括:酶活性的激活和抑制两个方面。 能荷:细胞 ATP、ADP、AMP可作为代谢反应功能的高能磷酸键的量度,通 过 ATP、ADP、AMP三者的比例调节代谢。 协同反馈抑制:指分支代谢途径中的几个末端产物同时过量时才能抑制 共同途径中的第一个酶的一种反馈调节方式 合作反馈抑制:两种末端产物同时存在时,可以起着比一种末端产物大 得多的反馈抑制作用。 累积反馈抑制:每一分支途径的末端产物按一定百分率单独抑制共同途 径中前面的酶,所以当几种末端产物共同存在时,它们的抑制作用发生累积。 顺序反馈抑制:当 E过多时,抑制 C→D,由于 C浓度过大而促使反 应向 F、G方向进行,结果造成 G浓度的增高。由于 G过多抑制了 C→F,结果造成 C的浓度进一步增高。C过多又对 A→B间的酶发生抑制,从而达到反馈抑制的效果。通过逐步有顺序的方式达到的调节称为顺序反馈抑制。 试述酶活性调节、合成调节的异同点 酶分子水平上的一种代谢调节,通过改变酶分子活性来调节新陈代谢的速率,包括:酶活性的激活和抑制两个方面。 酶活性激活系指在分解代谢途径中,后面的反应可被较前面的中间产物所促进。

病原微生物学知识点重点整理学习资料

病原微生物学知识点 重点整理

精品资料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记忆知识点 1.免疫的现代概念。P4 答:生物在生存、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识别“自我”与“非己”,以及通过排斥“非己”而保护“自我”维护自身生理平衡与稳定的现象。 2.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的特点。 答:(1)固有免疫:非特异性,可遗传性,效应恒定性。 (2)适应性免疫:特异性(针对性),习得性,效应递增性。 3.免疫系统的功能。P5 答:(1)积极意义: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2)消极意义:免疫损伤: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 4.人体中枢免疫器官的类型及作用。P6 答:(1)骨髓:①产生所有血细胞; ②淋巴细胞产生发育的器官:B细胞分化、发育的最主要场所; (2)胸腺: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5.人体外周免疫器官的类型。P7 答:淋巴结,脾脏,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6.抗原的定义及双重属性。P12 答:指能与T、B细胞受体结合,启动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产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双重属性:(1)免疫原性:指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2)免疫反应性:指抗原与其所诱导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7.半抗原的概念。P12 答:仅具有免疫反应性的物质。 8.表位的概念。P13 答: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结构基础或化学集团称为表位,又称抗原决定簇。 9.影响免疫原性的主要因素。P14 答:(1)抗原的结构与生物学特性:“异物”性,分子量,复杂性,易接近性,可提呈性。(2)免疫系统的识别能力。 (3)抗原与免疫系统的接触方式。 10.T细胞依赖性抗原和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的概念。P15、16 答:(1)T细胞依赖性抗原:指需在APC及Th细胞参与下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2)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指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不需要Th细胞辅助的抗原。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系列知识点汇总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GB 4789 系列知识点汇总 GB 4789.1-2016 食品卫生学检验总则 一、2016版总则变更内容 1.删除了标准中的英文名称、起草单位变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2.删除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3.修改了实验室基本要求: 微生物专业教育或培训经历(如生物学、植 物学、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与微 生物有关的相关专业),具备相应的资质(应有岗位上岗 证、生物安全上岗证和压力容器上岗证),能够理解并正 确实施检验。 ①人员修改为检验人员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和消毒知识(相关标准及培训, 如GB 19489-2008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消毒技术 规范(2002))。 品。 确保自身安全。

有颜色视觉障碍的人员不能从事涉及辨色的实验(即无颜 色视觉障碍)。 ②环境与设施--突出温度、湿度和洁净度。 生物危害程度应与实验室生物防护水平相适应: 灭的微生物,如天花病毒。 间传播如霍乱弧菌。 病原微生物分类 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氏菌。 第四类:通常不会引起人或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BSL-1):操作第四类病原微生物(属于正压,适用 ) 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BSL-2):操作第三类病原微生物(属于负压,适用 II级生物安全 ) BSL-3):操作第二类病原微生物

四级(BSL-4):操作第一类病原微生物 消毒:是杀死微生物的物理或化学手段,但不一定杀死其中的孢子。 灭菌:是杀死和去除所有微生物及其中孢子的过程。 蒸法消毒) 消毒剂表面消毒 微生物实验 高压灭菌 干热灭菌(180℃1h或170℃2h) 培养基和试剂灭菌 过滤除菌 紫外线消毒法:紫外灯管放射一定波长,破坏细菌或病毒的DNA和RNA,使他们丧失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从而达到灭菌目的。紫外线的特点是对芽孢和营养细胞都能起作用,但细菌芽孢和霉菌芽孢对其抵抗力大,且紫外线穿透力极低,所以只能用于表面灭菌,对固体物质灭菌不彻底。

医学生《微生物》知识点总结

1细菌的L型:有些细菌在某些体内外环境及抗生素等作用下,可能部分或全部失去细胞壁,称为L型 2中介体:是细菌细胞膜内陷、折叠、卷曲形成的囊状结构,多见于革兰阳性细菌。中介体常位于菌体侧面或近中部位,可见一个或多个,参与细菌的分裂 3热原质:即细菌细胞壁的脂多糖,大多数由革兰阴性菌产生,注入人体内或动物体内可引起发热反应,故名热原质。耐高压耐热,除去热原质的最好办法是蒸馏 4细菌素:某些菌株产生的一种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仅对产生菌有亲缘关系的细菌具有杀伤作用 5缺陷病毒:因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某一基因位点改变,病毒不能进行正常的增殖,不能复制出完整的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此病毒成为缺陷病毒 6顿挫感染:某些病毒进去宿主细胞后,如细胞不能为病毒提供所需要的酶,能量及必要成份,则病毒不能合成本身的成份,或者虽合成部分或合成全部病毒成份,但是不能组装和释放出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 7干扰现象: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时,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 8感染:是微生物在宿主体内的生活中与宿主相互作用并导致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的过程,是微生物与宿主个体、细胞和分子的多层面相互作用的生物学现象 9侵袭力:病原菌突破宿主皮肤、黏膜生理屏障等免疫防御机制,进入机体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10毒血症:产生外毒素的病原菌 在局部组织生长繁殖,外毒素进 入血循环,并损伤特定靶器官、 组织所出现的特征性病毒性症 状。如白喉,破伤风 11菌血症:病原菌由局部侵入血 流,并在其中极少量繁殖,引起 轻微症状。如伤寒沙门菌的播散 过程 12败血症:病原菌侵入血液并在 其中大量繁殖、产生的毒性代谢 产物包括外毒素或内毒素等毒 力因子所引起的全身性严重总 督的症状,如高热、皮肤黏膜淤 血,肝脾肿大、脏器衰竭等 13致细胞病变作用:在病毒培养 的体外试验中,通过细胞培养和 接种杀细胞性病毒,经过一定时 间后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 变圆,坏死等现象,称为CPE 14垂直传播:病原体从宿主的亲 代到子代,主要通过胎盘或产道 传播,此种病毒传播方式以病毒 为多见 15水平传播:病原体在人群中不 同个体之间的传播,也包括从动 物再到人的传播 16质粒:细菌染色体以外的遗传 物质,是环状闭合双链DNA, 存在于细胞质中,具有自我复制 的能力,所携带的遗传信息能赋 予宿主菌某些生物学性状 17溶原性转换:当温和噬菌体感 染细菌时,宿主菌染色体中整合 了噬菌体的DNA片断,从而获 得新的遗传性状 18原生质体融合:将两种不同细 菌经溶菌酶或青霉素等处理,失 去细胞壁成为原生质体后进行 彼此融合的过程,融合后的双倍 体细胞可以短期生存,染色体之 间可以发生基因的交换和重组, 获得多种不同表型的重组融合 体 19转导:以温和噬菌体为载体, 将供体菌的一段DNA转移到受 体菌内,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 20条件致病菌:是来源于人体皮 肤和黏膜聚居的正常菌群只有 在机体免疫力低下,寄居部位改 变或菌群失调等特定条件下才 能引起机体的感染 21转化:供体菌裂解游离的 DNA片断被受体菌直接摄取, 使受体菌或得新的性状 22消毒:杀灭物体上或环境中的 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 菌芽孢和非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23灭菌:杀灭物体上的所有微生 物,包括病原微生物、非病原微 生物和细菌芽孢的方法 24卡介苗(BCG):是将有毒力 的牛型结核杆菌在含胆汁、甘油 和马铃薯的培养基中国,经过 230多次的传代,历时13年所获 得的减毒活疫苗。预防接种后可 使人获得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 疫力 25荚膜:某些细菌在细胞壁外有 一层较厚、性质稳定的结构,其 化学成分在多数细菌中为多糖, 少数为多肽。功能主要是抗吞噬 作用,黏附作用,抗有害物质损 伤作用。具有抗原性。 26鞭毛:有些细菌包括所有的弧 菌和螺旋菌、占半数的杆菌和极 少数的球菌,由细胞膜长出菌体 外细长的蛋白质丝状体。 27异染颗粒:见于白喉棒状杆 菌、鼠疫杆菌和结核分枝杆菌 等,在细胞质内呈颗粒状,主要 成分为RNA及嗜碱性的多偏磷 酸盐,美蓝染色时不同于菌体的 颜色 28芽孢:某些细菌繁殖体在不利 的外界环境中在菌体内形成有 厚而兼任芽孢壁和外壳圆形的 休眠小体

发酵工程知识点

第一章发酵工程概述 一、发酵工程:是利用微生物特定的形状和功能,通过现代化工程技术生产有用物质或直接应用与工业化生产的技术体系,是将传统发酵与现代的DNA重组、细胞融合、分子修饰和改造等新技术结合并发展起来的发酵技术。 二、发酵工程简史: 1590 荷兰人詹生制作了显微镜 1665 英国人胡克制作的显微镜观察到了霉菌近代发酵工程建立初期 1864 巴斯德灭菌法 1856 psateur 酵母导致酒精发酵 19世纪末 Koch 纯种分离和培养技术 三、发酵工程技术的特点 (1)主体微生物的特点 ①微生物种类繁多,繁殖速度快、代谢能力强,容易通过人工诱变获得有益的突变株; ②微生物酶的种类很多,能催化各种生化反应 ③微生物能够利用有机物、无机物等各种营养源 ④可以用简易的设备来生产多种多样的产品 ⑤不受气候、季节等自然条件的限制等优点 (2)发酵工程技术的特点 ①发酵工程以生命体的自动调节方式进行,数十个反应能够在发酵设备中一次完成 ②反应通常在常温下进行,条件温和,耗能少,设备简单

③原料通常以糖蜜,淀粉等碳水化合物为主 ④容易生产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 ⑤发酵过程中需要防止杂菌污染 (3)发酵工程反应过程的特点 ①在温和条件下进行的 ②原料来源广泛,通常以糖、淀粉等碳水化合物为主 ③反映以生命体的自动调节形式进行(同(2)①) ④发酵分子通常为小分子产品,但也很容易生产出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 四、发酵工程的一般特征 ①与化学工程相比,发酵工程中微生物反应具有以下特点: 作为生物化学反应,通常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没有爆炸之类的危险,不必考虑防爆问题,还有可能使一种设备具有多种用途 ②原料通常以糖蜜、淀粉等碳水化合物为主,加入少量的各种有机或无机氮源,只要不含毒,一般无精制的必要,微生物本身就有选择的摄取所需物质 ③反应以生命体的自动调节方式进行因此数十个反应过程能够像单一反应一样,在称为发酵罐的设备内很容易进行 ④能够容易的生产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是发酵工业最有特色的领域 ⑤由于生命体特有的反应机制,能高度选择性的进行复杂化合物在特定部位的氧化还原官能团导入等反应 ⑥生产发酵产物的生物物质菌体本身也是发酵产物,富含维生素、蛋白质、酶等有用物质,因此除特殊情况外,发酵液等一般对生物体无害。 ⑦发酵生产在操作上最需要注意的是防止杂菌污染。进行设备的冲洗、灭菌,空气过滤

医学微生物学笔记重点!

医学微生物学 绪论 1. 微生物: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病原微生物:少数具有致病性,能引起人类、植物病害的微生物。 机会致病性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导致疾病的微生物。 4,郭霍法则:①特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种疾病中查见,在健康人中不存在;②该特殊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得纯种;③该纯培养物接种至易感动物,能产生同样病症;④自人工感染的实验动物体内能重新分离得到该病原菌纯培养。 5、免疫学:㈠主动免疫;㈡被动免疫。 第一篇 细菌学 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1、观察细菌常采用光学显微镜,一般以微米为单位。 2、按细菌外形可分为: ①球菌(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 ②杆菌(链杆菌、棒状杆菌、球杆菌、分枝杆菌、双歧杆菌) ③螺形菌(弧菌、螺菌、螺杆菌) 第二节 细菌的结构 1、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 2、革兰阳性菌(G+):显紫色;革兰阴性菌(G-):显红色。 3、 细胞壁结构 革兰阳性菌 G+ 革兰阴性菌 G- 肽聚糖组成 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构成坚韧三维立体结构 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构成疏松二维平面网络结构 肽聚糖厚度 20~80nm 10~15nm 肽聚糖层数 可达50层 仅1~2层 肽聚糖含量 占胞壁干重50~80% 仅占胞壁干重5~20% 磷壁酸 有 无 外膜 无 有 4、G-菌的外膜 {脂蛋白、脂多糖(LPS )→【脂质A ,核心多糖,特异多糖】、脂质双层、} 脂多糖(LPS ):即G-菌的内毒素。LPS 是G-菌的重要致病物质,使白细胞增多,直至休克死亡;另一方面,LPS 也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并有抗肿瘤等有益作用。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知识点归纳

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课题一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培养基: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是进行微生物培养的物质基础。 ·培养基按照物理性质可分为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琼脂(是从红藻中提取的一种多糖,在配制培养基中用作凝固剂)后,制成琼脂固体培养基。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根据菌落的特征可以判断是哪一种菌。液体培养基应用于工业或生活生产,固体培养基应用于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半固体培养基则常用于观察微生物的运动及菌种保藏等。 ·按照成分培养基可分为人工合成培养基和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是用成分已知的化学物质配制而成,其中成分的种类比例明确,常用于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天然培养基是用化学成分不明的天然物质配制而成,常用于实际工业生产。 ·按照培养基的用途,可将培养基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定培养基。选择培养基是指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生长,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鉴别培养基是根据微生物的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配制而成的,用以鉴别不同类别的微生物。 ·培养基的化学成分包括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生长因子等。 ·碳源:能为微生物的代谢提供碳元素的物质。如CO2、NaHCO3等无机碳源;糖类、石油、花生粉饼等有机碳源。异养微生物只能利用有机碳源。单质碳不能作为碳源。 ·氮源:能为微生物的代谢提供氮元素的物质。如N2、NH3、NO3-、NH4+(无机氮源)蛋白质、氨基酸、尿素、牛肉膏、蛋白胨(有机氮源)等。只有固氮微生物才能利用N2。 ·培养基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例如,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培养霉菌时须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培养细菌是需要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培养厌氧型微生物是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 ·无菌技术·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 ②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 ③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④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相接触。

医学微生物学重点整理

第三章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一、消毒灭菌的常用术语 ⑴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灭菌比消毒要求高,包括杀灭细菌芽胞在内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 生物。 ⑵消毒: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并不一定能杀死含芽胞的细菌或非病原微生物。用以消毒的药品称为消毒 剂。⑶抑菌:抑制体内或体外细菌的生长繁殖。常用的抑菌剂为各种抗生素。⑷防腐:防止或抑制体外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细菌一般不死亡。⑸无菌:不存在活菌,多是灭菌的结果。⑹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进入人体或物体的操作技术。⑺清洁:是指通过除去尘埃和一切污秽以减少微生物数量的过程。 二、热力灭菌法原理: ⑴干热灭菌法:通过脱水、干燥和大分子变性。一般细菌繁殖体在干燥状态下,80-100℃经1小时可被杀死,芽 胞则需要更高温度才能被杀死。包括:焚烧、烧灼、干烤、红外线。 ⑵湿热灭菌法:最常用,在相同温度下湿热灭菌法比干热灭菌法效果更好,因为:①湿热中细菌菌体蛋白较易凝 固变性;②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③湿热的蒸汽有潜热效应存在。包括:巴氏消毒法(加热至61.1-62.8℃30分钟,71.7℃经15-30秒)、煮沸法、流动蒸汽消毒法、间歇蒸汽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压力103.4KPa (1.05Kg/cm2)、温度121.3 ℃、时间—15-20min;效果:杀灭包括芽孢在内所有微生物;应用:所有耐高温、高压、耐湿的物品)。 三、辐射杀菌法紫外线 原理:波长200-300nm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其中260~266nm波长UV与DNA吸收光谱一致。其主要作用于DNA,使一条DNA链上相邻的两个胸腺嘧啶共价结合形成二聚体,干扰DNA复制与转录,导致细菌变异和死亡,并可杀灭病毒。特点:穿透力较弱。应用:物体表面及空气消毒 四、滤过除菌法 用物理阻留的方法除去液体或空气中的细菌, 真菌。特点:只能除去细菌,真菌, 不能除去病毒、支原体、L型细菌。应用:用于一些不耐高温灭菌的血清、毒素、抗生素,以及空气的除菌。 五、口腔黏膜消毒可用3%过氧化氢;冲洗阴道、膀胱、尿道等可用0.1%~0.5%氯已定或1g/L高锰酸钾。 六、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一、二级实验室不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 三级、四级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 第四章噬菌体 一、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基本特点★个体微小,可以通过细菌滤器;★无细 胞结构,主要由衣壳(蛋白质)和核酸组成;★只能在活的微生物细胞内复制增殖,是一种专性胞内寄生的微生物。★噬菌体分布极广。 二、噬菌体感染细菌有两种结果: ①毒性噬菌体:能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细菌,建立溶菌周期。②温和噬菌 体:噬菌体基因与宿主染色体整合,成为前噬菌体,细菌变成溶原性菌,不产生子代噬菌体,但噬菌体DNA能随细菌DNA复制,并随细菌的分裂而传代,建立溶原性状态。 三、溶原性细菌温和噬菌体的基因组能与宿主菌基因组整合,并随细菌分裂传至子代细菌的基因组中,不引起细菌裂 解。整合在细菌基因组中的噬菌体基因组称为前噬菌体。带有前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称为溶原性细菌。 第五章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一、细菌变异的类型:表型变异与基因型变异。 二、细菌变异的机理:?突变的概念,规律及分子基础。遗传性变异是细菌DNA的结构发生了改变而引起的,改变了 的性状能相对稳定地遗传给子代。 三、基因转移:外源性的遗传物质由供体菌进入某受体菌细胞内的过程。 基因重组:转移的基因与受体菌DNA整合在一起,使受体菌获得供体菌某些特性。 细菌的基因转移和重组方式: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原生质体融合。 四、转化:是供体菌裂解释放的DNA被受体菌直接摄取,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 转导:是以温和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的DNA转入到受体菌,使受体菌获得供菌的部分遗传性状。根据转导基因片段的范围,可将转导分为两类:普遍性转导和局限性转导。 溶原性转换是指温和噬菌体感染宿主菌后,以前噬菌体形式与细菌基因组整合,成为溶原性细菌,从而获得由噬

专题二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知识点总结

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知识点2.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1. 2. 察微生物的运动及菌种保藏等) 的化学物质配制而成,成分种类比例明确,用于微生物的分离鉴定) 生产) 点,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来鉴别不同类别的微生物)。 3. 源包括CO2、 NaHCO3 N2、NH3、NO3-、NH 4 + 4.培养基还需满足 菌需添加维生素;培养霉菌需将pH调至酸性;培养细菌需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培养厌氧型微生物需提供无氧的条件。 5. 6.消毒与灭菌的区别是: ,包 (酒精、氯气、石炭酸) 7. 。8.制作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

(1)方法步骤: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2)倒平板操作的步骤包括: 。③ 再将锥形瓶中的培养基(约 )倒入培养皿,立即盖上培养皿的皿盖。④等待平板冷却凝固然 。 9.倒平板时若不慎将培养基溅在皿盖与皿底上,则这个平板不能用来培 10. ,以达纯化菌种的目的。 11.平板划线操作时第一步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的原因 操作结束时,仍然需要灼烧接种环的原因是及时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 12. 取少量菌液,滴加到培养基表面。 8 ~10s 13.4 ℃ 2.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1.不能直接被植物吸收。 土壤中有一类细菌能 2.实验室中微生物筛选的原理是: (包括营养、温度、PH 等) 3.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 等。

4. 5.原理是: 当样品的稀 菌。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 6. 落数而不是活菌数来表示。 7. 8.用具和药品, 具体的实施步骤以及时间安排等的综合考虑和安排。 9.土壤取样: 铲去表层土,在距地表约 潮湿、pH ≈7的土壤中取样。 104、 105、 106般选用 103、104、 105102、103 、 104)的样品液进行培养,以保证获得菌落数在 11.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往往需要不同的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细菌30-37 ℃ 1-2天;放线菌25-28℃5-7天;霉菌25-28℃3-4天。 12.每隔 24小时统计一次菌落数目,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说,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相同的培养基、唯独及培养时间),同种微 13. 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C :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 :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 );M : 代表稀释倍数) 14. 后,如果PH 2.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1. 是地球上含量 2. 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 3.它能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

微生物工程复习重点

微生物工程是利用微生物的特定性状和功能,通过现代化工程技术生产有用物质或直接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技术体系;是将传统发酵与现代DNA重组、细胞融合、分子修饰和改造等新技术结合并发展起来的现代发酵技术。 富集培养是在目的微生物含量较少时,根据微生物的生理特点,设计一种选择性培养基,创造有利的生长条件,使目的微生物在最适的环境下迅速地生长繁殖,数量增加,由原来自然条件下的劣势种变成人工环境下的优势种,以利分离到所需的菌株。 透明圈法、变色圈法、生长圈法、抑菌圈法(概念) 组成酶:不依赖于酶底物或类似物的存在而合成 诱导酶:依赖于某种底物或底物的结构类似物的存在而合成 代谢工程:利用生物学原理,系统分析细胞代谢网络,并通过DNA重组技术合理设计细胞代谢途径及遗传修饰,进而完成细胞特性改造的应用性学科。 节点:代谢网络分流处的代谢产物(其中对终产物合成起决定作用的少数节点称为主节点)依赖型网络:如果网络或亚网络中的每一节点都依照化学计量规则将代谢物转化为终端产物的组成部分,那么这样的网络或亚网络就是相依型网络。 独立型网络:若由主要节点流出的代谢物不能完全合成终端产物,即代谢网络的主节点不集中,就属于独立型网络。 原生质体融合:就是把两个亲本的细胞分别去掉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将两亲本的原生质体在高渗条件下混合,由聚乙二醇(PEG)作为助融剂,使它们互相凝集,发生细胞质融合,接着两亲本基因组由接触到交换,从而实现遗传重组。 生长因子: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质。 前体:指某些化合物加入到发酵培养基中,能直接被微生物在生物合成过程中结合到产物分子中去,而其自身的结构并没有多大变化,但是产物的产量却因加入前体而又较大的提高。促进剂:是指那些非细胞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又非前体,但加入后却能提高产量的添加剂。抑制剂:抑制某些代谢途径的进行,同时刺激另一代谢途径,以致可以改变微生物的代谢途径。 溶解氧(DO):是指溶解于水中的氧的含量,它以每升水中氧气的毫克数表示. 摄氧率(OUR):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培养液中微生物摄取氧的量。记作rO2 (mmol/L·h)。比耗氧速率:相对于单位质量的干菌体在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氧量。也称呼吸强度;用Q O2表示(mmol O2 /g ·h) 临界溶氧浓度:当不存在其他限制性基质时,如果溶氧浓度高于某定值,细胞的比耗氧速率保持恒定;如果溶氧浓度低于该值,细胞的比耗氧速率就会大大下降;则该值即为临界溶氧浓度。[DO]cri 剪应力:单位流体面积上的切向力;F/A 最适温度:是指在该温度下最适于菌的生长或产物的生成,它是一种相对概念,是在一定条件下测得的结果。 变温培养:在抗生素发酵过程中采用变温培养比用恒温培养所获得的产物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二阶段发酵:最适温度分最适生长温度和最适产物合成温度,两者往往不同,各阶段可用不同温度。 呼吸商(RQ):指菌体呼吸过程中,CO2释放率和菌的耗氧速率之比,RQ反映菌的代谢情况。 分批发酵:是指在一封闭系统内含有初始限量基质的发酵方式。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氧气、消泡剂及控制pH的酸或碱外,不再加入任何其它物质。发酵过程中培养基成分减少,微生物得到繁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