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统计学结课论文00

应用统计学结课论文00
应用统计学结课论文00

《应用统计学》结课论文

姓名:*********

班级:*******

学号:*******

学院:*******

任课教师:********

作业:

1.设某种压缩机的寿命 X ~N( , 2),其中 已知 ,约为1970现随机测得10个元件的寿命如下(小时):

15020, 14530, 13670, 11080, 16500, 12130, 12080, 14800, 15500, 17000求该种压缩机平均寿命 的95%置信区间。(5分) 解:依题意:σ=1970 n=10 ?=1-95%=0.05 =(15020+14530+13670+11080+16500+1230+12080+14800+15500+17000)=14231

则:d=/2/Z n σ?? 查表知:/2Z ?=0.025Z =1.96

则:d=1.96*1970/10=1221 则所求置信区间为(X ,d -X d +)=(13010,15452)

2.一个有400投票人的样本表明有32人倾向于选候选人A 。求p 的95%置信区间的估计比例。 (5分)

解:由题意知:195%0.05?=-=;

320.08400p ==; 400n =

则查表知:/2Z ?=0.025Z =1.96;

则:/2(1)/0.027d Z p p n ?=?-=

则:所求估计比例为(,)(0.053,0.107)X d X d -+=

3.设某电子元件的寿命 X ~N( , 2),现随机抽取10个作加速寿命试验,测得寿命数据(小时)如下:12300,12800,17500,10500,13000,15000,14000,13500,9050,8000 求该种元件寿命方差的

95%置信上限。(5分)

解:由题意知:n=10 ?=1-95%=0.05

X =1

10(123001280090508000)+++ =12565

2

11()78878061n

i i S x x n ==-≈-∑ 查表知: 2210.95(1)(9) 3.325x n x -?

-== 则所求置信上限为:220.95(1)9788780621350452(9) 3.325n S x -?=≈

4.一台自动包装奶粉的包装机,其额定标准为每袋净重 0.5 kg 。某天开工时,随机抽取了 10 袋产品,称得其净重为:

0.497,0.506,0.509,0.508,0.497

0.510,0.506,0.495,0.502,0.507

问在水平 = 0.20下,检验该天包装机的重量设定是否正确?( 以上样本的简单算数平均数 为0.5037 ,样本标准差为0.00554 ) (5分)

解:设包装机的u 、2

σ未知,使用t 检验,由题意知本题为右边检验问题:

由题意:X =0.5037 0.00554S = 00.5u = 0.2?= 10n = 查表知:/2(9) 1.3830t ?=

设:00:H u u = 10:H u u >

则:0

0.50370.5|||| 2.1120/0.00554/10x u t S n --===

因为:t >/2(9) 1.3830t ?=

故:拒绝0H

即:该天包装机的重量设定不正确。

5.对女企业家进行了一项研究来看她们对成功的理解。给她们提供了几个备选答案,如快乐/自我实现,销售/利润,成就/挑战。根据她们业务的总销售额将其分为几组。销售额少于100万元的为一组,销售额在100万~500万元之间的为另一组,要研究的问题是:把销售/利润作为成功定义的比例,前一组是否低于后一组?

假定我们以总销售额对女企业家进行定位。我们采访了100名总销售额低于100万元的女企业家,她们中有25个将销售/利润定义为成功。随后我们又采访了95名总销售额在100万~500万元的女企业家,其中有35人把销售/利润定义为成功。要求显著性水平 =0.01。(5分) 解:由题意知:

1250.25100p == 1100n = 2350.36895p == 295n = 0.01?= 设:1:H 1p =2p 1:H 12p p < 则:

12122112 1.762(1)(1)p p Z p p p p n n -==---+ 查表知: 2.330Z ?=

则:Z Z ?>-

故:接受0H

即:前一组不低于后一组。

应用统计学

作者:蔡春红学号:0705106429

摘要:

统计学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通过利用概率论建立数学模型,收集所观察系统的数据,进行量化的分析、总结,并进而进行推断和预测,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它被广泛的应用在各门学科之上,从物理和社会科学到人文科学,甚至被用来工商业及政府的情报决策之上。

统计学主要又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给定一组数据,统计学可以摘要并且描述这份数据,这个用法称作为描述统计学。另外,观察者以数据的形态建立出一个用以解释其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的数

学模型,以之来推论研究中的步骤及母体,这种用法被称做推论统计学。这两种用法都可以被称作为应用统计学。另外也有一个叫做数理统计学的学科专门用来讨论这门科目背后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统计学、分析、总结、研究、起源、发展、应用

正文:

一、应用统计学的起源、发展

统计学是一门很古老的科学,一般认为其学理研究始于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时代,迄今已有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它起源于研究社会经济问题,今天仍然是我们研究社会经济问题的基本方法。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统计学至少经历了“城邦政情”、“政治算术”和“统计分析科学”三个发展阶段。所谓“数理统计”并非独立于统计学的新

学科,确切地说它是统计学在第三个发展阶段所形成的所有收集和分析数据的新方法的一个综合性名词。概率论是数理统计方法的理论基础,但是它不属于统计学的范畴,而属于数学的范畴。

统计学的思想可归纳为:对某事做出决策之前,必须先收集数据,然后利用统计学技术分析它,最后做出决策。应用统计学技术,不能无视必要的数学知识,但作为本课程,即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原理来说,严密的数学论证完全是没有必要的。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避开繁琐的数学推导,把重点放在统计方法在学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这才能充分发挥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的社会价值。

二、应用统计学的发展过程

要说明统计学的性质就应当深入了解统计学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史料说明:统计学起源于定量地说明和研究社会经济问题。它是帮助决策、辅助管理的工具。统计学的发展过程大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称之为“城邦政情”(Matters of state)阶段

“城邦政情”阶段始于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撰写“城邦政情”或“城邦纪要”。他一共撰写了一百五十余种纪要,其内容包括各城邦的历史、行政、科学、艺术、人口、资源和财富等社会和经济情况的比较、分析,具有社会科学特征。“城邦政情”式的统计研究延续了一两千年,直至十七世纪中叶才逐渐被“政治算术”这个名词所替代,并且很快被演化为“统计学”(Statistics)。统计学依然保留了城邦(state)这个词根。

第二阶段称之为“政治算术”(Politcal arthmetic)阶段

“政治算术”阶段与“城邦政情”阶段并没有很明显的分界点,二者也没有很本质的差别。“政治算术”的特点是统计方法与数学计算和推理方法开始结合。分析社会经济问题的方式更加注重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可以用1690年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威廉?配弟出版(政治算术)一书作为这个阶段的起始标志。威廉?配弟在书中强调了自己的立论方法,他说:“我进行这种工作所使用的方法,在目前还不是常见的。因为我不采用比较级或最高级的词语进行思辩式的议论,相反的采用了这样的方法,(作为我很久以来就想建立的政治算术的一个范例)即用数字、重量和尺度来表达自己想说的问题,只进行诉诸人们的感觉的议论,借以考察在自然中有可见根据的原因。”

第三阶段称之为“统计分析科学”(Science of statistical analysis)阶段

在“政治算术”阶段出现的统计与数学的结合趋势逐渐发展形成了“统计分析科学”。

十九世纪末,欧洲大学里开设的“国情纪要”或“政治算术”等课程名称逐渐消失,代之而起的是“统计分析科学”课程。当时的“统计分析科学”课程的内容仍然是分析研究社会经济问题。

“统计分析科学”课程的出现是现代统计发展阶段的开端。1908年,“学生”氏(William Sleey Gosset的笔名Student)发表了关于t分布的论文,这是一篇在统计学发展史上划时代的文章。它创立了小样本代替大样本的方法,开创了统计学的新纪元。现代统计学的代

表人物首推比利时统计学家奎特莱(Adolphe Quelet),他将统计分析科学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领域,因为他深信统计学是可以用于研究任何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

三、统计学的实际应用

当公共会计师事务所为其客户进行审计时,他们要利用统计抽样的方法,如,假定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想要确定某客户资产负债表中所显示的应收帐款余额是否公允地反映了其真实地应收帐款余额。通常应收帐款的笔数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检查和判断每一帐户是否正确就

会太浪费时间,而且也不经济。在这种场合下,审计人员可根据一定的抽样方式抽取一部分帐户,对其正确性进行审查后,审计人员就可以得出关于该客户资产负债表中所列示的应收帐款余额是否属实的

结论。

金融顾问们利用各种统计信息来引导投资。拿股票投资来说,顾问们检查包括市盈率和红利在内的一系列金融数据。通过将某只个股的数据与股票市场平均数进行比较,金融顾问们就能够判断该只股票的价值是被高估还是被套低估了。例如,道·琼斯30家工业股票平均数的市盈率是20.1。同一天,菲利浦·莫里斯公司股票的市盈率是14。因此,关于市盈率的统计信息就表明:与道·琼斯30家股票平均数相比较,菲利浦·莫里斯股价偏低。金融顾问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菲利浦·莫里斯的市价被低估了。这方面和其他一些有关菲利浦·莫里斯公司信息还将帮助顾问们做出买入、卖出还是继续持有该股的建议。

装在零售收银台的电子扫描设备,是用来为各种各样的营销研究的应用收集资料的。例如,像尼尔森公司和信息资源公司等数据提供商,从杂货商店购买关于销售的扫描数据,然后将其加工成综合的统计信息卖给生产商。1992年生产商用于购买这种扫描数据的费用是平均每类产品310 000美元.生产商还购买那些关于诸如特殊价格以

及店内展销等促销活动的数据和综合统计信息。

由于现在非常重视产品的质量,因此质量控制是统计在生产中的一个重要应用。许多统计质量控制图被用来控制某生产过程的产量。例如,假如一台机器被用来向容器中注入一种软飮料,灌装重量是12盎司。定期从容器中抽取样本,求出样本容器中飮料重量的平均数,若平均数描在质量控制图控制上限的上面,则说明注入的飮料过多应该减少,如在控制下限的下面,则说明注入的飮料过少应该增加。为此质量控制图为生产过程时时处在“控制之中”提供了统计信息。

人们经常要求经济学家们对将来的经济以及其他方面进行预测。在进行预测时,往往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统计信息。例如,在预测通货膨胀率时,经济学家们就要用到生产者价格指数、失业率和生产利用能力等方面的统计信息,将这些统计信息输入到计算预测模型中,就可预测通货膨胀率指标。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也有许多问题需要统计信息。例如,社会的人口总量;性别比;父辈与子辈的职业、文化教育程度是否相关(代际关系);人口质量状况;社会环境(气候)状况;城市污染指数;人民生活的恩格尔系数等,同样需要大量的统

计数据进行分析、描述和评价。

除此之外,统计在医学、工程、地学、农业、工业、教育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各行各业中都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此同时,统计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相信知识经济时代定是统计学一展风采的时代。

四、应用统计学的发展和未来

统计学方法在社会学领域的应用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成功历程,发展出了交互表模型以及被广泛使用的分析个体层次数据集的方法。这些都对社会学获得今天这样的科学水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一充满新型数据和新挑战的领域对进一步开展统计研究来说已经成熟。

未来的方向在哪里?正如我在以上三代统计学方法的划分中所暗示的那样,我感到这一推动了第三代统计方法产生的数据类型所带来的问题,在不久后可能会激发出社会学方法论领域一些最激动人心的进展。但是还会有许多与当前技术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数据类型联系在一起的新方法产生。比如,为调查者提供计算机并请他们在线回答问题,也许会成为以后一个时期一种新的调查方式。这种方式有可能产生新的方法论问题,比如在不等的时间间隔中进行重复测量的问题以及数据缺失(或者数据根本没有使用价值)等问题。总之,网络会产生大量的新形式的社会科学数据,发展一套从这些数据中得出有效结论的方法将注定是未来主要挑战的来源。

我要预言并且倡导的是,未来的发展将是多学科化的,它将跨越社会科学领域并且超越该领域。这一情况在二十世纪并不多见,在这一时期一个接一个社会科学领域在定量研究的复杂程度方面都获得

了巨大的飞跃,但是这些成就都是在这些领域之间处于相对孤立的情况下取得的。心理学或许是第一个完成这一飞跃的领域,Spearman

和Thurstone在二十世纪早期的著作为此做出巨大贡献,接下来Haavelmo,Tinbergen和Cowles委员会和其他一些人,在1930和1940年代发展出计量经济学,从而使经济学完成了这一过程。在此之后,1960年代随着Blalock,Duncan,Goodman和其他一些我们已经提到的社会学家相关著作的问世,社会学开始了自己的行动。1990年代,Gary King,Larry Bartels和其他一些人开始将统计方法应用到政治学研究领域,并且在此过程中发展出了一些新的方法。

这些学科的发展历程都比较相似。在定量化的转变中都倾向于关注或在一定的条件下创造当时最为先进的统计模型,并产生了一批具有很强流动性的方法论专家。而在最早进行这种转变的心理学和经济学领域的方法论研究者已经相互联合,形成他们自己的亚学科计量心理学和计量经济学。后来定量方法的发展在这些学科中都发展的比较缓慢,但是他们都与当时造成定量研究跨时代转变方法联系在一起。社会学也没有摆脱这一历程:在这一领域,定量研究工作仍然被1960,1970年代首先发展起来的方法所主导着(含有潜在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一般线性模型,通过Cox模型进行的事件史分析),而且仍然关注着这些方法的发展和改进。就像我已经讨论过的那样,这样做有很

多好的理由,而且这样也会对整个学科产生非常正面的影响。但是,在当1990年代的统计模型,尤其是通过马尔可夫链之蒙特卡罗方法进行的Bayes分析已经被年轻的政治学家所采用,并且贯穿了他们激动人心的、激烈的定量化革命时,这一方法对社会学研究领域的渗透却还显得十分缓慢。

当前,我们处在一个比几十年前更加泛学科化的学术世界,对所有的社会科学学科而言现在是突破学科界限,共同将他们的定量方法推向前进的宝贵机会。在过去的几年中,一些主要的学术机构都建立了他们自己的跨学科的研究中心,并投入资源对社会科学的定量方法进行研究。华盛顿大学建立了统计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哈佛大学的社会科学基础研究中心加强了社会统计学的研究。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建立了空间整合社会科学研究中心(Center for Spatially Integrated Social Sciences),并将研究焦点访在空间统计学上。加州洛杉矶分校从社会统计学中产生的年轻的统计学系仍然与几个社会科学领域保持着跨学科的紧密联系。哥伦比亚大学设立了从社会科学和统计学中衍生出来的又一个跨学科专业——定量社会科学硕士培养计划。密歇根大学的定量方法计划,在统计学系和一些社会科学系之间建立起联合研究生培养协议。而在目前这些努力中最为成功的或许要数社会统计学系在南安普敦大学的建立。

参考文献:

1、《统计学》David Freedman等著,魏宗舒,施锡铨等译中国统计出版社。

2、《统计学》,作者:曾五一主编,出版:中国金融出版日期:2006年04月。

3、、《金融市场的统计分析》,张尧庭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应用统计学论文

应用统计学课程论文 经过这学期短暂的学习应用统计学,我对这门学科也有了一定认识。应用统计学是一门运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各个领域有关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科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分析数据,能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市场研究、质量控制等工作。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是市场经济和信息经济的时代,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都需要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整理,所以学好应用统计对不久即将走向社会的我们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 绪论 一、应用统计学的发展: 从统计学的发展过程来看,可以把统计学大致分为古典统计学、近代统计学和现代统计学三个时期。 第一、古典统计学时期: 古典统计学时期是指17世纪初至18世纪末,这是统计学的创立时期,亦称古典统计学时期。在这时期出现了政治算术学派和德国的国势学派两个统计学派. 1、国势学派 国势学派又称记述学派,产生于17世纪的德国。由于该学派主要以文字记述国家的显著事项,故称记述学派。 2、政治算术学派 政治算术学派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英国,其创始人是威廉和约翰.“算术”是指统计方法。主要利用实际资料,运用数字、重量和尺度等统计方法对实际情况作了系统的数量对比分析,从而为统计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第二、近代统计学时期: 近代统计学是指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这一百年的统计学,它是古典统计学的继续和发展,是古典统计学向现代统计学过渡的统计学。近代统计学的发端,不能不提到著名的统计学家阿道夫·凯特勒的卓越员献。他既继承了国势学和政治算术的传统,把统计学从作为管理国家行政的“政治医学”,扩展到作为研究社会内在矛盾及其规律性数量表现的科学认识方法,又积极地把古典概率引人统计学,以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偶然变化中的规律性表现。 1、数理统计学派 指概率论引进统计学形成数理统计学,以概率作为理论基础,抽象掉统 计学的社会经济现象内涵,变成了抽象的数学分析和推断技术. 2、社会统计学派 指研究社会现象变动的原因和规律性的实质性科学。社会统计学在这里也称为社会经济统计学,包括政治统计.经济统计.人口统计.犯罪统计等多方面内容. 第三、现代统计学时期:

应用统计学调查报告

应用统计学调查报告

应用统计学报告 题目:关于大学生图书阅读量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人员组成:张喜瑞201481020158 马腾201481020126 高伟2014810201 2016年6月6日

调查报告 第一部分调查方案设计 一、调查方案 (一)调查目的:通过了解大学生的图书借阅数目的主要状况,了解大学生的阅读量情况。 (二)调查对象:2014信管班 (三)调查单位:抽取的样本学生 (四)调查程序: 1.设计调查问卷,明确调查方向和内容; 2.分发调查问卷。将调查问卷分发至全班学生; 3.根据回收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根据样本的借阅量数目、分布状况的均值、方差等分布的数字特征,推断大学生总体分布的相应参数; (2)根据性别进行男女两个总体生活费均值之差的比较以及方差比的区间估计 (3)绘制统计图形使样本数据直观化并对统计量进行分析(五)调查时间:2016年5月19日—2016年6月6日 关于大学本科生学期图书阅读量调查 本调查是关于大学生图书阅读量的调查,本次调查为无记名

式,请大家如实填写,谢谢参与! 1.您是本科大_学生 A.一 B 二 C三 D.四 2.您的性别: A.男 B.女 3.每个学期借阅图书数目大概是______ A.小于4本 B 4—6本 C 6—8本 D.8本以上 4. 您阅读的图书以___为主 A.文学 B.娱乐消遣 C.专业用书 D 其它类 5.你经常去图书馆读书吗? ___ A .经常去 B. 偶尔去 C.不经常去 D不去 6.你每天花多长时间去读课本以外的书籍? A.2小时以上 B.1 –2小时 C.1小时以下 7.您每学期买新书的费用是多少____ A 30元以下 B 30—60元 C.60—90元 D 90—120元 E 120元以上 谢谢您的参与! 第二部分数据分析 我们设样本一为抽样总体,样本二为男生的抽样总

统计学实验报告

统计学数学实验报告 单因素方差分析 姓名 专业 学号

单因素方差分析 摘要统计学是关于数据的科学,它所提供的是一套有关数据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方法,统计研究的是来自各个领域的数据。单因素方差分析也是统计学分析的一种。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的是一个分类型自变量对一个数值型因变量的影响。关键字单因素、方差、数据统计 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就是通过检验各总体的均值是否相等来判断分类型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是否有显著影响。当方差分析中之涉及一个分类型自变量时称为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的是一个分类型自变量对一个数值型因变量的影响。例如要检验汽车市场销售汽车时汽车颜色对销售数据的影响,这里只涉及汽车颜色一个因素,因而属于单因素方差分析。 为了更好的理解单因素方差分析,下面举个例子来具体说明单因素方差所要解决的问题。从3个总体中各抽取容量不同的样本数据,结果如下表1所示。检验3个总体的均值之间是否有显著差异(α=0.01)P29210.1 样本1 样本2 样本3 158 153 169 148 142 158 161 156 180 154 149 169 如果要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时,就需要得到一些相关的数据结构,从而对那些数据结构进行分析,如下表2所示: 分析步骤 1.提出假设 与通常的统计推断问题一样,方差分析的任务也是先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原假设H0与备择假设H1,然后寻找适当的检验统计量进行假设检验。本节将借用上面的实例来讨论单因素试验的方差分析问题。

应用统计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学院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年级级指导教师 教务处制表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一日

应用统计学毕业论文选题(1221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起,具体可以联系 二、论文参考题目 应用统计学教学中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应用 “比较+案例+实验”教学方法在应用统计学中的应用 应用统计学实际应用教学的思考 开发内化教学法在《应用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同一案例的应用统计与数理统计的教学区别 应用统计学专业“概率论”课程多元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基于组织机构代码数据库的应用统计分析初探 结合数学建模思想完善研究生《应用统计》案例式教学改革 经济类专业“应用统计学”课程案例教学法探析 发展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必要性探析 应用统计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施中的几点建议 经管类专业应用统计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应用统计技术进行铝溶胶生产管理探究 应用统计学课程改革的思考 高职高专医药应用统计课程中上机辅助练习的必要性调查 应用统计创新人才素质培育的内容和方法 面向大数据分析方向的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探讨 应用统计技术降低编织袋原料消耗 《应用统计》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探讨

应用统计学无纸化考试思考 应用统计分析技术推动设备精细管理 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 应用统计学教学改革探索 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思考 应用统计技术提升QC小组活动质量 工业工程专业的《应用统计学》课程建设研究 医学应用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基于质量管理八项原则的《应用统计学》教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的自助式教学法 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统计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企业管理中如何科学应用统计分析 工程案例在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经管类专业应用统计学的案例教学 硕士水平应用统计类课程的概率重要基本知识点 2006-2011年比较方法在我国档案学研究中的应用统计分析口服降糖药的应用统计分析 应用统计知识破译藏宝密码 独立学院开设《应用统计学》选修课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统计学"在采矿工程专业教学中的体会 应用统计学中的最大熵与贝叶斯方法 有效应用统计技术,促进企业产品质量管理 医疗应用统计学的前景探析 管理学科“应用统计”课程的教学探讨 2007年我院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应用统计分析 《应用统计学》教学中的课堂设计 高校应用统计课程案例教学法的探讨 腹部、盆腔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统计分析 我院盐酸吗啡和盐酸哌替啶应用统计及分析

应用统计学调查报告

应用统计学报告 题目:关于大学生图书阅读量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人员组成:张喜瑞 马腾 高伟 2016年6月6日

调查报告 第一部分调查方案设计 一、调查方案 (一)调查目的:通过了解大学生的图书借阅数目的主要状况,了解大学生的阅读量情况。 (二)调查对象:2014信管班 (三)调查单位:抽取的样本学生 (四)调查程序: 1.设计调查问卷,明确调查方向和内容; 2.分发调查问卷。将调查问卷分发至全班学生; 3.根据回收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根据样本的借阅量数目、分布状况的均值、方差等分布的数字特征,推断大学生总体分布的相应参数; (2)根据性别进行男女两个总体生活费均值之差的比较以及方差比的区间估计 (3)绘制统计图形使样本数据直观化并对统计量进行分析 (五)调查时间:2016年5月19日—2016年6月6日 关于大学本科生学期图书阅读量调查 本调查是关于大学生图书阅读量的调查,本次调查为无记名式,请大家如实填写,谢谢参与! 1.您是本科大_学生 A.一 B 二 C三 D.四 2.您的性别: A.男 B.女 3.每个学期借阅图书数目大概是______ A.小于4本 B 4—6本 C 6—8本本以上 4. 您阅读的图书以___为主 A.文学 B.娱乐消遣 C.专业用书 D 其它类 5.你经常去图书馆读书吗? ___

A .经常去 B. 偶尔去 C.不经常去 D不去 6.你每天花多长时间去读课本以外的书籍? 小时以上–2小时小时以下 7.您每学期买新书的费用是多少____ A 30元以下 B 30—60元—90元 D 90—120元 E 120元以上 谢谢您的参与! 第二部分数据分析 我们设样本一为抽样总体,样本二为男生的抽样总体,样本三为女生的抽样总体。 一、图书阅读量的分析 1. 对样本一的分析 由整理后输入计算机的数据,我们绘制出样本一学期图书阅读量的频数分布表和直方图,结果如下: 样本一学期阅读量的频数分布表 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 有效4本以下16 4-6本14 6-8本13 8本以上9 合计52

统计学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统计学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统计学的英文statistics最早源于现代拉丁文statisticumcollegium(国会)、意大利文statista(国民或政治家) 以及德文Statistik,最早是由GottfriedAchenwall于1749年使用,代表对国家的资料进行分析的学问,也就是“研究国家的科学”。十九世纪,统计学在广泛的数据以及资料中探究其意义,并且由JohnSinclair引进到英语世界。 统计学专业论文参考文献范文一: [1]蔡立梅,马瑾,周永章,黄兰椿,窦磊,张澄博,付善明.东莞市农业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及解析[J].环境科学.xx(12) [2]钟晓兰,周生路,赵其国,李江涛,廖启林.长三角典型区土壤重金属有效态的协同区域化分析、空间相关分析与空间主成分分析[J].环境科学.xx(12) [3]张仁铎着.空间变异理论及应用[M].科学出版社,xx [4]张建同,孙昌言编着.以Excel和SPSS为工具的管理统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xx [5]PGoovaerts,R.Webster,J.-P.Dubois.Assessingtheriskofsoilc ontaminationintheSwissJurausingindicatorgeostatistics[J].En vironmentalandEcologicalStatistics.1997(1)

[6]PeterM.Chapman.Sedimentqualityassessment:statusandoutloo k[J].JournalofAquaticEcosystemHealth.1995(3) [7]王政权编着.地统计学及在生态学中的应用[M].科学出版社,1999 [8]杜瑞成,闫秀霞主编.系统工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9]侯景儒等编着.实用地质统计学[M].地质出版社,1998 [10]陈静生,周家义主编.中国水环境重金属研究[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11]国家环境保护局主持,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主编.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 [12]王仁铎,胡光道编.线性地质统计学[M].地质出版社,1988 [13]史舟,李艳,程街亮.水稻土重金属空间分布的随机模拟和不确定评价[J].环境科学.xx(01) [14]乔胜英,蒋敬业,向武,唐俊红.武汉地区湖泊沉积物重金属的分布及潜在生态效应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xx(03) [15]张丽旭,任松,蔡健.东海三个倾倒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富积特征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J].海洋通报.xx(02) [16]ZHANGXuelei,GONGZitong(StateKeyLabofSoilandSustainableA griculture,InstituteofSoilScience,CAS,Nanjing210008,China).

研究生应用统计学论文

浅谈主成分分析在SPSS中的操作应用 题目:浅谈主成分分析在SPSS中的操作应用 姓名:王震宇 指导老师: 学号:

浅谈主成分分析在SPSS中的操作应用 摘要:在各个领域的科学研究中,往往需要对反映事物的多个变量进行大量的观测,收集大量数据以便进行分析寻找规律。多变量大样本无疑会为科学研究提供丰富的信息,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数据采集的工作量,更重要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许多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而增加了问题分析的复杂性,同时对分析带来不便。如果分别分析每个指标,分析又可能是孤立的,而不是综合的。盲目减少指标会损失很多信息,容易产生错误的结论。因此需要找到一个合理的方法,减少分析指标的同时,尽量减少原指标包含信息的损失,对所收集的资料作全面的分析。由于各变量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因此有可能用较少的综合指标分别综合存在于各变量中的各类信息。主成分分析就是这样一种降维的方法。 关键词:spss 主成分分析统计学 (一)主分成分析原理 主成分分析是设法将原来众多具有一定相关性(比如P个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的指标。通常数学上的处理就是将原来P个指标作线性组合,作为新的综合指标。最经典的做法就是用F1(选取的第一个线性组合,即第一个综合指标)的方差来表达,即Var(F1)越大,表示F1包含的信息越多。因此在所有的线性组合中选取的F1应该是方差最大的,故称F1为第一主成分。如果第一主成分不足以代表原来P个指标的信息,再考虑选取F2即选第二个线性组合,为了有效地反映原来信息,F1已有的信息就不需要再出现再F2中,用数学语言表达就是要求Cov(F1, F2)=0,则称F2为第二主成分,依此类推可以构造出第三、第四,……,第P个主成分。 (二)主成分分析数学模型 F1=a12ZX1+a22ZX2……+a p2ZX p …… F p=a1m ZX1+a2m ZX2+……+a pm ZX p 其中a1i, a2i, ……,a pi(i=1,……,m)为X的协方差阵Σ的特征值多对应的特征向量,ZX1, ZX2, ……, ZXp是原始变量经过标准化处理的值,因为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存在指标的量纲不同,所以在计算之前须先消除量纲的影响,而将原始数据标准化,本文所采用的数据就存在量纲影响[注:本文指的数据标准化是指Z 标准化]。 A=(a ij)p×m=(a1,a2,…a m,),Ra i=λi a i,R为相关系数矩阵,λi、a i是相应的特征值和单位特征向量,λ1≥λ2≥…≥λp≥0 。 (三)在城市经济效益的评价中,设计的指标往往很多。为了简化系统结构,抓住经济效益评价中的主要问题,我们可由原始数据矩阵出发求出主成分。表1是从《中国统计年鉴2007》摘录的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主要经济指标(2006年),其中样品数n=35,变量数p=5。

《统计学》调查问卷

《统计学》调查问卷 班级农管092 姓名原鹏云学号203 要求:如实回答,无对错之分,但回答和不回答的分数会有差别,在12月16日(第16周星期五)晚上9点前以班为单位提交电子版和纸质版。 1.你高中上的是(B )? A. 普通高中文科 B. 普通高中理科 C. 职业高中 D. 其它(请填写) 2. 你的数理基础(B )? A. 很好 B. 好 C. 一般 D. 较差 3. 你对统计学的兴趣(C )? A. 很有兴趣 B. 有兴趣 C. 一般 D. 没兴趣 4. 你课外是否预习、复习或关注统计学方面的知识(D )? A. 经常 B. 较少 C. 很少 D. 从不 5. 你认为学习统计学的难点在于(B)? A. 概念 B. 原理 C. 公式 D. 计算 6. 你认为几个班一起上统计学较为合适(B )? A. 1个班 B. 2个班 C. 4个班 D. 其它(请填写) 7. 你认为统计学上多少学时较为合适(A)? A. 64学时 B. 48学时 C. 32学时 D. 其它(请填写) 8. 你认为老师如何讲授统计学较为合适(D )? A. 多媒体教学为主 B. 板书为主 C. 实验为主 D. 其它实践(请填写) 9. 你认为在哪上课更有效率(B)? A. 普通教室 B. 多媒体教室 C. 电脑机房 D. 实验室 10. 你认为应该如何考查统计学这门课的学习效果(A )? A. 提交论文 B. 闭卷考试 C. 开卷考试 D. 上机考查 11. 你认为统计学在所学专业中(A)用到? A. 经常 B. 有时候 C. 很少 D. 从不 12. 你喜欢如何学习统计学(C)? A. 自己看书 B. 自己看课件 C. 听老师讲 D. 其它(请填写) 13.你认为统计学哪部分自己学得比较好(C )?

多元统计学SPSS实验报告一

华东理工大学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多元统计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 称实验1数据整理与描述统计分析

教师批阅:实验成绩: 教师签名: 日期: 实验报告正文: 实验数据整理 (一)对“employee”进行数据整理 1.观察量排序 ( based on current salary) 2.变量值排序(based on current salary : rsalary) 3.计算新的变量(incremental salary=current salary - beginning salary)

4.拆分数据文件(based on gender) 结论:There are 215 female employees and 259 male employees. 5.分类汇总 (break variable: gender ; function: mean ) 结论:The average current salary of female is . The average current salary of male is . (二)分别给出三种工作类别的薪水的描述统计量 实验描述统计分析 1)样本均值矩阵 结论:总共分析六组变量,每组含有十个样本。 每股收益(X1)的均值为;净资产收益率(X2)的均值为;总资产报酬率(X3)的均值为;销售净

利率(X4)的均值为;主营业务增长率(X5)的均值为;净利润增长率(X6)的均值为. 2)协方差阵 结论:矩阵共六行六列,显示了每股收益(X1)、净资产收益率(X2)、总资产报酬率(X3)、销售净利率(X4)、主营业务增长率(X5)和净利润增长率(X6)的协方差。 3)相关系数 结论:矩阵共六行六列,显示了每股收益 (X1)、净资产收益率(X2)、总资产报酬 率(X3)、销售净利率(X4)、主营业务增 长率(X5)和净利润增长率(X6)之间的 相关系数。 每格中三行分别显示了相关系数、显著性 检验与样本个数。 4)矩阵散点图

统计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统计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1、关于国民经济核算中绿色GDP的核算问题 2、基于面板数据的外商投资(FI)对GDP增长的实证分析 3、财政收支与GDP相互关系的研究 4、国民经济核算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5、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6、区域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分析 7、宏观经济统计中相关数据的分析 8、我国货币供求问题研究 9、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的统计测度 10、甘肃省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11、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成因及适度性 1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统计分析 13、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变化的趋势预测 14、我国居民生活质量差异分析 15、基于公平的初次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研究 16、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统计研究 17、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的影响研究 18、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统计分析 19、因子分析在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分析中的应用 20、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联分析 21、统计数据生产的博弈分析 22、PPI 和CPI传导效应实证分析 23、CPI价格传导研究——来自XX的实证数据 24、工资增长与CPI相关分析 25、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中外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比较研究 26、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动的统计分析 27、信息产业竞争力评价 28、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 29、政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分析 30、影响中国农村劳动力省际迁移动因的实证分析 31、我国统计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32、股票市场(分板快)投资价值分析 33、深沪股市收益率分布特征的统计分析 34、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与评价 35、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的应用研究 36、因子分析在企业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 37、工业企业科技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38、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39、企业自主创新评价体系研究 40、甘肃省信息化发展水平的统计测度 41、甘肃省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数理统计结课论文

数理统计中回归分析的探究与应用

回归分析问题探究 摘要 本文主要针对数理统计中的回归分析问题,通过对一元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以及非线性回归原理的探究,分别运用了SPSS和MATLAB软件进行实例分析以及进一步的学习。 首先,通过变量之间关系的概念诠释引出回归函数;其次,针 对回归函数,分别对一元线性回归原理上的学习,了解并会运用这三种线性回归模型、参数估计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来处理和解决实际的一元线性回归问题;接着,对多元线性回归和非线性回归进行学习,掌握它们与一元线性回归在理论和实践的联系与区别;然后,通过实际问题运用SPSS进行简单的分析,熟悉SPSS软件的使用步骤和分析方法,能够运用SPSS进行简单的数理分析;最后,用MATLAB编程来处理线性回归问题,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比较,进行线性回归拟合计算并输出Logistic模型拟合曲线。 关键词:回归分析;一元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非线性回归;SPSS;MATLAB

一、回归概念 一般来说,变量之间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确定性的,即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函数的关系来表达;另一类是非确定性的,这种不确定的关系成为相关关系。相关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回归分析就是研究相关关系的数理统计方法。它从统计数据出发,提供建立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近似数学表达式——经验公式的方法,给出相关行的检验规则,并运用经验公式达到预测与控制的目的。 如随机变量Y与变量x(可能是多维变量)之间的关系,当自变量x确定后,因变量Y 的值并不跟着确定,而是按照一定的停机规律(随机变量Y的分布)取值。这是我们将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示为 其中是一个确定的函数,称之为回归函数,为随机项,且。回归分析 的任务之一就是确定回归函数。当是一元线性函数形时,称之为一元线性回归;当 是多元线性函数形时,称之为多元线性回归;当是非线性函数形时,称之为非线性回归。 二、回归分析 2.1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2.1.1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设随机变量Y与x之间存在着某种相关关系,这里x是可以控制或可以精确测量的普通变量。对于取定的一组不完全相同的值做独立实验得到n对观察值 一般地,假定x与Y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可以表示为 , 其中为随机误差且,未知,a和b都是未知参数。这个数学模型成为医院 线性回归模型,称为回归方程,它所代表的直线称为回归直线,称b为回归系数。 对于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显然有。

应用统计学论文Word版

关于物价形势的思考 摘要: 国家统计局发布11月份经济数据,其中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1%,而这次5.1%的物价上涨幅度带来了比较强烈的社会反应,社会大众普遍表现出对通胀形势的担忧。本文通过分析商品零售价格变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及其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预测物价、消费者信心指数走势,进一步探究当前物价形势对于通货膨胀的影响。 关键词:物价分析消费者信心指数 1.数据分析 1.12010年商品零售价格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

分析: 通过移动平均、指数平滑对商品零售价格进行长期趋势分析,由上述图表可以看出商品零售价格呈上涨趋势,而商品价格的上涨会对于居民的消费造成一定影响,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消费者对经济环境的信心强弱程度。 商品零售价格变化与消费者信心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r1=?0.448440223 分析: 由上述图表可以看出,商品价格的变化与消费者信心呈弱负相关,而消费者信心指数反映了消费者对当前经济形势评价和对经济前景、收入水平、收入预期以及消费心理状态的主观感受,其负相关现象反映了消费者对于当前的物价满意度的降低。

1.2食品价格变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食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所需,其价格的变化消费者比较敏感,食品的购买量直接反映了人们对于当前物价水平的满意程度,通过分析食品的价格走势及其与消费者信心指数的相关性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物价变化对于消费者的影响程度。 分析: 2010年食品价格总体呈上涨趋势,与总体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变化趋势相吻合,下文图表通过对食品价格变化与消费者信心指数的相关性分析可以更明显的反映消费者对于物价上涨的态度。

食品价格变化消费者信心的相关性分析: r2=?0.594669557 由上述图表可以看出2010年食品价格的变化与消费者信心指数呈负相关,且r2

统计学实验心得体会分享

统计学实验心得体会分享 在两天的统计学实验学习中,加深了对统计数据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对Excel操作软件的应用,统计学实验心得体会。下面是我这次实验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统计学(statistics)一门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目的是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从定义中不难看出,统计学是一门针对数据而展开探求的科学。在实验中,对数据的筛选和处理就成为了比较重要的内容和要求了。同时对数据的分析也离不开相关软件的支持。因此,Eexcel软件的安装与运行则变成了首要任务。 实验过程中,对Excel软件的安装因要求具体而变的相对简单。虽然大多数计算机都已内存此软件,但在实验中通过具体的操作亦可以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接下来的重头戏就是对统计数据的输入与分析了。按Excel对输入数据的要求将数据正确输入的过程并不轻松,既要细心又要用心。不仅仅是仔细的输入一组数据就可以,还要考虑到整个数据模型的要求,合理而正确的分配和输入数据。因此,输入正确的数据也就成为了整个统计实验的基矗。 数据的输入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分析的数据则是一点意义都没有。因此,统计数据的描述与分析也就成了关键的关键。对统计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均值的描述可以让我们对其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和大体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的概率分

析,抽样分析,方差分析,回归问题以及时间序列分析等则更具体和深刻的向我们揭示了统计数据的内在规律性。在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中,Excel软件的数据处理功能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工具栏中的工具和数据功能对数据的处理是问题解决起来是事半功倍。 通过实验过程的进行,对统计学的有关知识点的复习也与之同步。在将课本知识与实验过程相结合的过程中,实验步骤的操作也变的得心应手。也给了我们一个启发,在实验前应该先将所涉内容梳理一遍,带着问题和知识点去做实验可以让我们的实验过程不在那么枯燥无谓。同时在实验的同步中亦可以反馈自己的知识薄弱环节,实现自己的全面提高。 本次实验是我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经历,其收获和意义可见一斑。首先,我可以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理论和实际是不可分的,在实践中我的知识得到了巩固,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受到了锻炼;其次,本次实验开阔了我的视野,使我对统计在现实中的运作有所了解,也对统计也有了进一步的掌握。 在实验过程中还有些其它方面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知道统计工作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活动,要出一流成果,就必须要有专业的统计人才和认真严肃的工作态度。在实践的校对工作中,知道一丝不苟的真正内涵。 通过本次实验,不仅仅是掌握操作步骤完成实验任务而

毕业论文.概率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Word版

毕业论文 课题 学生姓名胡泽学 系别 专业班级数学与应用数学指导教师 二0 一六年三月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绪论. (1) 第二章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4) 2.1在抽签和摸彩中的应用 (4) 2.2经济效益中的应用 (8) 2.3在现实决策中的应用 (4) 2.4在相遇问题中的应用 (12) 2.5在预算及检测中的应用 (10)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概率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17—18世纪出现了一门新的学科概率论,概率论逐渐成为了为数不多的可以和传统数学相抗衡的学科之一,并一步步的走向了人们的生活,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本文先简述了概率论的发展,之后从概率在抽签中的应用、经济效益中的应用、现实决策中的应用、追击相遇问题中的应用、最大利润问题中的应用、最佳配置问题中的应用、经济保险问题中的应用、获奖问题中的应用、概率和选购方案的综合应用、金融界中的应用、设计方案的综合应用、厂矿生产中的如何合理配置维修工人问题、在商品质检中的应用和在运输预算费用中的应用等。多方面论述了概率的应用。 关键词:概率;概率的含义;概率的应用

Abstract

第一章绪论 概率统计是一门和生活关联紧密的学科同样也是一门特别有趣的数学分支学科,17-18世纪,数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数学家们打破了古希腊的演绎框架,社会生活对与自然界的多方面吸取灵感,数学领域涌现了许多新面孔,之后都形成了完整的数学分支。除了分析学这之外,概率论就是同时期能使"欧几里德几何不相上下"的几个伟大成就之一。 概率的发源与赌博有关,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以及计算机普及,它在最近几十年来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得到了特别广泛的应用,在生活与社会生产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我们生活在一个千变万化千变万化、千变万化的时代里,而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都要直面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而其中很多的问题都是随机的与随机的随机的。如决策时如何获取最大利益,公司要如何组合生产才能取得最大收益,如何加大买彩票的获奖概率,怎样进行误差分析、所购买物品的产品检验,生产质量把控等,当我们在遇到这些问题时应该如何解决它呢?幸好我们如今有了概率,概率是一门探索和揭示随机现象和规律的一门学科。 实践证明,概率是对生活中碰到的问题进行量的解答的有效工具,对经济决策和预测提供了新型的手段。下文就通过列举实例来表述概率在抽签中的应用、经济效益中的应用、现实决策中的应用、追击相遇问题中的应用、最大利润问题中的应用、最佳配置问题中的应用、经济保险问题中的应用、获奖问题中的应用、概率和选购方案的综合应用、金融界中的应用、设计方案的综合应用、厂矿生产中的如何合理配置维修工人问题、在商品质检中的应用和在运输预算费用中的应用等。

应用统计学结课论文

《应用统计学》结课论文——浅析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系别:工程管理 专业:工程管理 班级:B110804班 姓名: 学号:

浅析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工程管理 B110804班 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为解决中国老龄化问题,使中国人口稳定分布出台了“单独二胎”政策。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为控制人口增长我国开展了计划生育政策使当时的人口增长率迅速降下降,接近世代更替水平。此后,人口自然增长率很大程度上与经济的发展等各方面的因素相联系,与经济生活息息相关。本文从经济方面出发,研究国民收入和人均JDP对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影响,运用回归方程更加形象具体的展现经济水平对人口的影响。 关键字:人口自然增长率;国民收入;人均JDP;回归方程; 引言: 影响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有很多,但据主要因素可能有:(1)从宏观经济上看,经济整体增长是人口自然增长的基本源泉;(2)居民消费水平,它的高低可能会间接影响人口增长率。(3)文化程度,由于教育年限的高低,相应会转变人的传统观念,可能会间接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4)人口分布,非农业与农业人口的比率也会对人口增长率有相应的影响。(5)男女性别比例,现有的男女性别比例可能会影响下一代的人口增长率。 为了全面反映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全貌,选择人口增长率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反映中国人口的增长;选择“国民收入”和“人均GDP”作为经济整体增长的代表,暂不考虑文化程度、人口分布还有男女比例的影响。 一、模型设定 1、理论分析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是一个长期以来一直困扰人类和社会发展的问题,只是不同时期问题的侧重点不同而已。有些理论强调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有些则强调积极影响。 对于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的讨论最有影响的文献当推马尔萨斯在1798年发表的《人口论》。马尔萨斯的先验假设是,粮食生产充其量以算术级数增长,而人口(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制约)将以几何级数增长,其结果是产生大量的“过剩人口”。这种过剩人口只能以饥荒、瘟疫、战争等消极手段或独身、节欲等积极手段来消除。马尔萨斯的人口论隐含:1)人口增长受到粮食供应或土地等自然资源的约束,当因人口增长过快造成失衡

应用统计学调查报告.doc

大学生古典文化知多少 调查报告 项目参与者:徐佳辉,郑志超,戚水岁,王夏琰, 林冠洲,苏迪,吕梦云 指导老师:

第一部分调查方案设计 一、调查方案 (一)调查目的:当今社会,新潮文化,外来文化充斥着整个中国,古典艺术正在一步一步被人健忘。近日,有著名古琴家来我校表演,借此我们做了关于古典艺术 认知度的调查 (二)调查对象:浙江科技学院在校本科生 (三)调查单位:抽取的样本学生 (四)调查程序: 1、设计调查问卷,明确调查方向和内容; 2、分发调查问卷。随机抽取大一、大二、大三、在校本科生男、女各150人左右 作为调查单位; 3、根据回收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根据样本的数据来源、分布状况的均值、方差等分布的数字特征,推断 人大学生总体分布的相应参数; (2)根据性别进行男女两个总体答案均值之差的比较以及方差比的区间估计 (3)根据大一、大二、大三进行三个总体对古典文化均值之差及方差比的区 间估计 (4)绘制统计图形使样本数据直观化并对统计量进行分析 (五)调查时间:2012年4月—2012年5月 二、问卷设计 在经过我们共同的研究制定问卷雏形并征询老师的意见后,我们最终设计的问卷如下:

亲爱的同学: 您好,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对古典音乐的欣赏程度,更为了找到一把开启同学们对古典音乐的钥匙,您的回答对我们非常具有价值!谢谢~ 1.提起古典艺术您的第一反应是() A 与现代艺术相对 B 略懂 C 跟生活没交集不了解 D 比较喜欢并有所从事 2.您接触到的古典艺术有() A 古诗词 B 古典音乐 C 古典绘画 D 古典文学 E 其他 3.欣赏古典艺术会给您带来() A 没感觉 B 开拓思维,心境升华 C 未曾欣赏 D 有些许感触 4.对古典艺术是否有学习的兴趣? A.有极大兴趣 B.一般,挺有兴趣 C.没什么兴趣 5. 你认为大学生需要提高古典艺术认知度的原因有哪些?(多选) A 提高个人修养B传承中国古典文化C培养艺术细胞D开阔个人眼界 6. 您觉得古典艺术传承() A 大力发扬与传承 B 没必要不实用 C 无所谓 D 保留部分传承 7.认为古典艺术的发展前景乐观吗? A 很不乐观B、不乐观C、还可以吧D、十分乐观 8. 在当代艺术与古典艺术的竞争中,你认为两者会呈现什么态势? A 当代艺术完胜B、当代艺术更胜一筹C、平分秋色D、古典艺术占优 9. 您认为古典艺术对现在社会影响如何? A.影响很大,时代的承接B.一般,有些被继承保留下来C.影响很小,已经褪去 10.如果有一场古典文化的演出,你最大的愿意支出是() A 30 以内 B 50--80 C 80--100 D 100以上

应用统计学实验报告(spss软件)

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第三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数据来源:中宏统计数据库)2010年31个省市第三产业增加值 一、因子分析 1.考察原有变量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为研究全国各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现比较其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差异性和相似性,收集到2010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各类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及其他产业的年增产值数据。由于涉及的变量较多,直接进行地区间的比较分析非常繁琐,因此首先考虑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减少变量个数,之后再进行比较和综合评价。 表1-1(a)原有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

由表1-1(a)可以看到,所有的相关系数都很高,各变量呈较强的线性关系,能够从中提取公因子,适合做因子分析。 表1-1(b)巴特利特球度检验和KMO检验 由表1(b)可知,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295.349,相应的概率p接近0,。如果显著性水平a为0.5,由于概率p小于显著性水平a,应拒绝零假设,认为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矩阵有显著差异。同时,KMO值为0.860,根据Kaiser给出了KMO度量标准可知原有变量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2.提取因子 首先进行尝试性分析。根据原有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并选取特征根值大于1的特征根。 表1-2(a)因子分析的初始解(一) 表1-2(a)显示了所有变量的共同度数据。第一列是因子分析初始解下的变量共同度,表明对原有6个变量如果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所有特征根(6个),那么原有变量的所有方差都可被解释,变量的共同度均为1。第二列是在按指定提取条件提取特征根时的共同度。可以看到,所有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大于84%)可被因子解释,这些变量的共同度均较高,变量的信息丢失较少,只有交通运输这个变量的信息丢失较多(近20%),因此本次因子提取的总体效果不理想。 重新指定特征根的标准,指定提取两个因子,结果如下:

统计学毕业论文参考课题.doc

郑重声明: 以下课题均属个人网上整理而得,仅做参考,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本人不承担任何因个人因素引起的刑事民事责任。 统计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选题 1 区域服务业饱和度与溢出度研究 2 微区位人流量测算技术研究 3 基于购买力平价下的富裕度测算方法 4 部门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报酬率关联性分析 5 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测算技术研究 6 区域质量指数的计算技术研究 7 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技术及应用研究 8 微区位富裕度的测量技术及其应用 9 柳州主导产业同构性与差异性研究 10 区域旅游产业经济贡献统计技术研究 11 富裕度测算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12 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报酬率关联的存在性研究 13 非统一收银商场交易量与经济总量调查技术研究 14 综合评价权数确定的坎蒂雷方法实证研究 15 高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分析 16 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7 柳州市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统计分析 18 柳州市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比较分析 19 柳州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分析 20 城乡统筹的评价指标体系与实证分析 21 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消费需求变动分析 22 柳州市农民消费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及其趋势预测 23 消费质量的统计测度研究 24 西部地区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分析 25 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分析 26 城乡统筹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及应用 27 西部地区教育差距的聚类分析 28 从统计调查看科大学分制推行的经验及其不足 29 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编制存在的问题探讨及其改革 30 柳州城乡收入差距预测 31 我国收入统计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 32 从城乡收入差距看城乡统筹试验区的效果—以柳州为例 33 柳州市商品住宅价格与土地价格互动性研究 34 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35 房地产市场供求与房价关系的实证研究 36 房地产周期与宏观经济周期关系研究 37 中国房地产周期波动区域比较

统计学方面课程论文

统计学方面课程论文 统计学是一门具有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性质的科学,现代统计学始终坚持将概率论等一系列数学理论作为指导,不断扩展和加深对统计学的研究。下文是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统计学方面课程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统计学方面课程论文篇1浅谈改革职高统计学教学的策略 统计学作为职业高中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必不可少的工具。然而,学生普遍的感受是统计学概念抽象、公式多而复杂、不好掌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足。 其次,学生对统计学这门核心课程,缺乏认识,未能深刻了解统计学的作用,往往以满足于通过考试或者取得相应的学分为目的。 第三,职业高中学生本身素质就差,相当一部分学生看到公式就头疼,对统计学有着本能式的排斥,缺乏学好统计学的自信心。针对以上现状,作为一名统计学教师,就必须在教学改革上有所突破,以教学改革带动、促进学生对统计学的学习。 一、改革考试模式,引导学生学习 考试虽不是教学的目的,但考试的形式和内容却是学生学习的指挥棒,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评估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传统的统计学考试,通常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常用的题型包括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简答和计算,考试的内容以客观题为主。这种考试方

式对于保证教学质量,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着缺陷,这种客观题的最大特点是,标准答案具有唯一性,学生答题不必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也无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只需死记硬背书本中的概念、公式和习题就可以了,导致了学生在学习《统计学》课程的过程中,为应付考试搞题海战术,把精力过多的花在了概念、公式的死记硬背上。这与统计学的教学目的,即培养学生掌握统计基本理论并能运用统计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差甚远。 改革考试模式,可以大胆地加入调查报告、专题论文、案例分析等考试形式。学生成绩的测评应根据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学习过程中提交的报告或论文、上机操作和卷面考试成绩等综合评定。采用这样的考试模式,必将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考试内容上,应侧重检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而知识标准化的客观题不宜过多的作为统计学考试的内容,最好使用结合实际经济生活而设计的主观应用题,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考查。 二、改革教学的形式和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首先要变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和双向互动式教学。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应尽可能减少公式的推导,手工的运算过程。要启发学生分析统计数字、统计技术背后的含意。课堂上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开拓学生的发散思维,变灌输式教育为启发式教育,启发式教学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潜能,引领学生对所学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教师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时,对所提出的问题的设置要注意讲求质量和层次,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