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运河导游词

杭州运河导游词
杭州运河导游词

运河导游词

行程安排:武林门码头--青园桥--朝晖桥--潮王桥--御码头--乾隆舫--信义坊--香积寺--北新关--青莎公园--小河直街--桥西直街--三大博物馆--拱宸桥,掉头返回武林门。

第一节:欢迎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你们来运河旅游!

有句老话说“今生有缘同路,十世有缘同舟。”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天缘巧合让我们有幸泛舟在千年大运河上,观赏这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路线最长、受益人口最多、为人类贡献最大的大运河风韵,不得不说这是我们的缘分,祝福大家泛舟在这流动着的、活着的人类文化遗产上,共享美妙旅程!一路上大家会观赏到运河两岸秀丽的风光,了解运河的兴衰史、变迁史,寻觅运河的千年往事,了解运河沿线的民俗、民风、民间故事,让您一路穿越古今,读懂两千年。谢谢大家!

我们这艘船性能卓越,安全可靠,在您座位下方备有救生衣,没有工作人员的提醒,请勿随意翻动以免引起慌乱。船在航行中会产生晃动,为了保证您的安全,请勿随意走动,同时保管好随身携带的物品。谢谢您的合作!(1.54‘65“)

武林门(西湖文化广场、环球中心、自然博物馆、科技馆)

第二节:各位游客现在看到码头叫武林门码头,对面为杭州新地标建筑---西湖文化广场和环球中心,浙江自然博物馆和浙江省科技馆都在里面,有兴趣的朋友可择日去探访。

是河就离不开桥,运河的桥也是运河的一种文化,它是绵绵运河上的视觉节点,向人们展示着运河及沿岸的发展和变迁,印记着它们各自的历史故事,像一部部展开的历史画卷,成为人们探索历史的载体,更是运河上一道道迷人的风景线,为杭州这座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城市留下了浓郁的记忆。

千年不息的运河,既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也承载着现代的时尚,肩负传统,跨进新时代!刚才我们看到的是运河上最新的一座桥,即西湖文化广场桥,桥面中间的巨型铸铜浮雕上,欣赏到大运河从北京到杭州的一路风情,桥栏杆的玻璃雕刻还描绘了世界上著名的运河,让人仿佛身处一座具有现代感的世界运河博物馆。

第三节:(青园桥、朝晖桥)运河上的古桥有古韵,新桥有新姿,我们看到的青园桥和朝晖桥都是较为现代化、钢结构的桥梁,朝晖桥造型时尚、美观,仿佛一架巨大美观的五线谱竖琴,又像一只引羽欲飞的大鹏金翅鸟。朝晖桥在很多城市都有,毛主席诗词“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让“朝晖”二字象“中山”、“解放”、“延安”等字铺遍祖国大江南北,共同见证了共和国繁荣壮大的历史进程。

游客朋友们,如果说黄河长江是孕育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那么这条大运河,完全可以说是我们祖先,为中华大地接生下来,延续民族香烟的一个健壮婴儿。大运河自有它的胎孕期、生育期、成长期,更有它为中华大地长达千年的报效期,并且将来还要为我们鞠躬尽瘁,大运河将永远流淌的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为我们中华民族崛起做出不可磨灭贡献的大运河。(3.55‘48“)

潮王桥

第四节:古老的大运河沿线有着很多动人的传说,现在我们经过的潮王桥就是按当地潮王的神话传说建造的。过去人认为潮水中汹涌的恶浪,皆因水中妖魔作怪所至,故请看,潮王桥两侧桥墩上的四尊潮王石像,或昂然屹立,或以鲤鱼精为座骑,手持降妖宝叉,威风凛凛地怒视着河心,像要随时与不驯的水中妖魔一拼高下。

相传潮王本名叫石魁,是唐穆宗李恒长庆年间的一位义士,为人仗义,疾恶如仇,当年这里的潮水经常泛滥成灾,致使农田淹没,恶水横流,百姓们深受其害,苦不堪言。石魁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决心要与水中妖魔拼个死活。只见他大吼一声,面对滚石卷沙的潮头,义无反顾地跃入水中,用魁梧的身躯挡住了不羁的狂潮,并一次次为百姓抢救出牲畜和财产,但人必定是血肉之躯,最后石魁还是被无情的潮水吞没了。人们敬重他,怀念他,感激他,十里八乡的百姓纷纷联名表奏朝廷,颂扬他的伟大功绩,皇帝一时龙颜大振,封石魁为潮王。乡亲们更是为他塑像、建桥、(立庙),要世世代代铭记,这位顶天立地的大英雄。(2.24‘87“)

德胜桥

第五节:朋友们,我们眼前这座双曲拱桥叫德胜桥,是为纪念南宋名将韩世忠而建。南宋南逃定都临安就现在的杭州之后,起用韩世忠、张浚、岳飞等著名将领,至今杭州很多景点留有遗迹,象清河坊和张浚有关,又有岳庙供世人凭吊。而韩世忠就在这大运河上留下了很多传说和遗迹。

话说南宋初建,一些未被重用的将领趁皇室立足未稳之机,发动兵变,即历史上著名的“苗刘之乱”,他们囚废宋高宗赵构,拥立他年仅三岁的儿子赵旉(音:福)为帝,并请出徽宗皇后孟太后出朝听政,本应一致对外的南宋朝廷发生了同室相煎的不幸。为维护抗金大计,爱国将领韩世忠自南京起兵,奔袭数百里,到杭城护驾以安宋室。四月初,追叛军至此一战全胜,并抓获了叛军头领苗傅、刘正彦,高宗传旨就地镇法,故初建桥时叫“得胜桥”,后

延习为“德胜桥”。

提起韩世忠,世人马上会联想到他的夫人,梁红玉擂鼓战金兵的飒爽英姿,她曾辅助丈夫韩世忠以八千疲兵大败金兀术的十万精兵。为纪念这对抗金伉俪的功绩,运河两岸人民在德胜桥一侧为他们塑了金身,一个立枪策马,一个奋力击鼓,英雄气概无限。铜像前方是“忠亭”,碑志中为后人铭记了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同时,德胜桥又是“旧湖墅八景”之首---“夹城夜月”的地方,相传德胜桥古桥上面盖有亭子,每逢十五的时候,月亮慢慢升起,恰巧落在亭子上,如果人从桥上走过,仿佛人在月中,故有“德胜伴月”之说,又称“夹城夜月”。旧湖墅八景它们为别为夹城夜月、陡门春涨、半道春红、西山晚翠、花圃啼莺、皋亭积雪、江桥暮雨和白荡烟村。因年代久远,“湖墅八景”大部分难觅旧迹。(3.43‘59“)

左侯桥

第六节:运河上的老桥、新桥都会有很多趣闻传说,这就更显得杭州---桥文化的鲜活,桥为故事做着见证,故事又为桥传承了生命。譬如,我们现在要经过的左侯桥,及桥旁的左侯亭,它就为我们记录了这样一个传说。

左侯亭里的塑像就是宋徽宗封的“庇民侯”---左光裕,他原本是外乡来的贩米商人,初到杭州运河边开了一家“诚济米店”。他为人忠厚,经营有方,生意十分红火,左光裕生就一幅菩萨心肠,乐善好施,经常为十里八乡的穷苦百姓,逃荒的难民慷慨解囊,修桥补路更是他一生所好,乡里乡亲都称他为“左善人”,被他救济的百姓更叫他“左神仙”。左侯桥就是这位大善人所建,乡亲们十分感念他的恩德,一致为桥取名叫左家桥。左光裕死后,方圆数十里的百姓都争相来到这里凭吊仙逝的左善人,朝廷为表彰其功绩,皇帝封他为“庇民侯”,百姓们又自动集体募捐,为他建了“左侯亭”。

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民风淳朴,由此可见一斑。(2.21‘06“)

御码头

第七节:大家请看这个码头就是著名的御码头了,从名字上,我们就能看出,这个码头一定和皇帝有关,对啦!这个御码头的由来正是因我们熟知的康熙、乾隆两位皇帝有关,他们爷孙曾先后共12次御临杭州,有11次在此停泊上岸换乘车马。

康熙乾隆知名度很大,野史戏说版本也很多,在这大家讲讲。其实爷孙两位皇帝南巡的名义相同,但实质目的却有着根本的区别,康熙南巡时清廷初立不久,皇帝亲临各地完全是为谋安定,情感汉人,以慰民心。而乾隆则完全是以查访为名,行游乐之事了,《戏说乾隆》里讲的都是他下江南的风流韵事了,乾隆下江南跟运河有关的莫过于民间盛传的“乾隆程怀秀一抱定终生”了,当时的程怀秀就是运河漕帮帮主,郑少秋赵雅芝的《戏说乾隆》版本可是深入人心啊。在这里我们只讲野史,就不讲正史了,正史就让大家回去研究史书吧:)

现在的御码头由临河码头、御碑亭、南薰轩三部分组成,还有一组以民间传说和乾隆下江南为素材的四幅长卷浮雕,大家有机会可以实地去感受一下。(2.23‘31“)

古色漕舫与拱宸桥融为一体雪运河运河夜色

富义仓

第八节:大家请看,御码头边上的支流叫胜利河,边上的古建筑就是有着“天下粮仓”美誉的富义仓遗址了,沿富义仓往里走就是现在杭州城北最热闹的胜利河美食街了,汇集杭州特色美食餐馆旗舰,美食饕餮一族可不能错过。现在还是为大家讲讲富义仓吧,讲富义仓就要先向大家介绍运河漕运,京杭大运河贯通南北,是古时物资来往的大动脉,说北京是“从水上漂来的城市”就是讲漕运对于北京城的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以江南之财富维系中央政权的统治。漕运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官办经济活动,是将富庶的南方田赋只要是粮食集中由水路输送到首都的一种重要物流方式。

漕运起源于秦汉,兴盛于唐宋,没落于明清。杭州作为京杭大运河南端终点,拱墅区就是京杭大运河南端的货物集散地,是江南供物漕运的起点,江南之财富均集中在此地转运京城,所以为了屯放这些物资,这一带运河沿岸建造了大量的仓储仓库,有永济仓、盐义仓、富义仓、仁和仓等,现在就富义仓保留了下来,富义仓在漕运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素有“北有南新仓,南有富义仓”之说。(2.19‘96“)

乾隆舫

第九节:大家再看我们船体的左侧这古色古香、华贵绚丽的龙舟画舫叫乾隆舫,是参照了历史图片资料,按当时乾隆下江南所乘“宝莲航御舟”的外型式样精心建造而成的,分上下四层,外观极像泊在水上一只豪华的古龙舟,它现在实际上是一座多功能餐厅,满汉风味是其特色。建议大家品尝一下,也尝尝当皇帝的滋味。

在乾隆舫后面就是城北著名的步行街信义坊了。信义坊又称信义巷,相传清朝杭州著名的“北门四子”之一的学者王丹麓曾经在此居住,其后旧居主人为陆水,是乾隆年间的举人,为官清廉,人称“清白吏”、“讲信义”,巷名由此而

来。现在信义巷已经被改建为商业步行街,它借鉴古代江南仿古街的模式,运用现代建筑和仿古街相结合的方法设计,里面有仿古的茶楼和酒楼,它是一条集购物、餐饮、休闲和赏景于一体的现代仿古街市,有机会大家可以上去走一走。(1.53‘33“)

十里银湖墅

第十节:运河这一段可以说自古繁华,十里银湖墅的重要节点就在这里,从南宋起这里便是热闹街市,北宋苏东坡诗中有“还将梦魂去,一夜到江涨”之句,把这儿和西湖相提并论。南宋时,这里有著名的“江涨东市”和“江涨西市”分布在大运河左右,街市繁盛,人烟广聚。古时这里还有“江桥渔火”之美名,入夜,运河上渔火点点,可是说是入夜运河上最美的地方。

市,是指商店密集的地段,湖墅旧时又叫湖州市,当年因为这里经常停泊从湖州方向来的舟船,便有此称呼。白天,这里一派商贾云集、百货登市的繁荣景象,店铺遍布运河两岸。米市和鱼市是杭州运河两颗璀璨耀眼的星。杭州有首民谣“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柴,北门米”,湖墅属于城北,天下粮仓富义仓又在这里,所以这里米市发达,现在还有米市巷呢。这里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地名,叫卖鱼桥,杭州老底子把卖鱼桥变成了湖墅的代名词,马可波罗游历杭州,均由运河乘舟而来,卖鱼桥一带的湖墅成为他来杭州的首站,他称杭州为“世界上最美丽最华贵之城”,湖墅应记头功。(2.23‘59“)

香积寺、大兜路

第十一节:各位游客,杭州素称“东南佛国”,鼎盛时期寺庙曾达到300多座,香积寺则是明清杭州城外三大寺之首,有“运河第一香”之美誉。2010年2月7日,杭州新香积寺落成开放,以“伽蓝七堂制”为中轴线布局,依次排列山门、放生池、寺庙广场、东西双塔、钟楼(地藏殿)、鼓楼(伽蓝殿)、天王殿、大圣紧那罗王殿、大雄宝殿和藏经楼以及文殊殿、普贤殿、观音殿和五观堂。值得一提的是,香积寺和我国众多寺庙有一个很大的区别,独树一帜,那就是香积寺将大圣紧那罗王菩萨作为主佛来供奉,劝“戒杀放生,提倡素食”弘扬佛教素食文化,这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

大家知道这位菩萨是干嘛的吗?大圣紧那罗王菩萨在中国佛教是监斋菩萨,专门管理寺庙厨房---香积厨。关于这位菩萨,还有一段富有传奇性的故事。

据《河南府志》说,元代至正初年,少林寺有位行者,蓬头裸背跣足,手中常提着一根烧火棍,在香积厨做杂务,尽职尽责,十分勤劳。由于地位平平,寺中竟然没有人知道他的姓名和法号。至正十年(1350),刘福通等领导的红巾军突然围攻少林寺,由于事发突然,寺中僧众皆不知所措,在这危急关头,这位干烧火杂务的行者手提烧火棍,冲出山门,身体忽然长高数十丈,站立山峰之上,大叫“吾乃紧那罗王也”,红巾军见此情状惊恐万分,四处逃窜,少林寺因此免遭大难,但这位行者也在随后圆寂。至此,少林寺僧众才知道这位行者就是紧那罗王的化身。为了纪念这位行者的护寺之功,少林寺僧众在寺院中为他塑了像,建立了紧那罗殿,请他担任寺院的护法伽蓝菩萨,并有像供于厨上,供奉为“监斋使者”,以圆满寺院饮食之事。

积寺还有一奇,那就是整个香积寺的主要殿宇都是用铜所筑,在大圣紧那罗菩萨殿你看不到一块木头,所有门窗、柱子、楼梯全部用铜包裹着,连屋顶的瓦片都是铜做的。

大兜路就是我们所见到沿运河边的古街了,这里修旧如旧,将结合香积寺禅宗文化和素食文化打造成古色古色的历史文化街区,真实、全面地保存并延续历史实物遗存和历史信息,保护运河遗产。(4.09‘79“)

大关桥

第十二节:游客们,我们眼前这座桥叫大关桥,历史上这座桥对杭州可是做了很大贡献的!

传说南宋时金兵铁骑南下,每攻到此处都会遇到当地军民的顽强抵抗最后落个死伤惨重,无功而返,狼狈北逃。这块土地,成了侵略者永远不可逾越的钢铁关卡,人人都称这里为铁关或大关,大家请看,在大关桥头,有一个大大的大写的“关”字,十分耀眼,字体雄伟苍劲,为大关桥注入了灵魂,桥上暗灰色的祥龙、印章、宋代兵器标记了古桥的年轮和历史。

大关桥之名由来还有一说,大关源于明代在此处设立的北新钞关。钞关,即当时税务机关的一种,征商税。明朝全国有八大钞关,七个设在运河沿线,北新钞关便是其一,北新关地位之重,由此可见一斑。至清朝,北新关规模位居全国第五,所以北新关又称大关。由于钞关的设立,运河船只来往都在关前停留等待纳税,导致此处舟楫林立,商贾云集,街市热闹,市场繁荣,形成了著名的北关夜市和康桥晓市,可见早晚都很热闹,历史沧桑,时过境迁,这一带现在又恢复了宁静。(2.20‘05“)

青莎公园、小河直街

第十三节:游客朋友们,这就是青莎公园。著名作家陈从周先生在散文《故居》中描述到的青莎镇就是这里了,这里还原了古镇的一部分,是当时运河古镇的缩影,风光无限,移步异景、柳暗花明,江南古民居点缀其中,亲水平台上漕船旗幡飘扬,依稀可以感受当年“日午画舟桥下过,夜香人影太匆匆”之意境。

在我们的前方就是著名的小河直街,这里也是我前面提到的康桥晓市的地方了,早在南宋时期,大运河与余杭塘河以及小河的交汇处就成为物资集散地、水陆转运地和物资储备地,是航运十分繁忙的水上交通要塞,是杭州城外的最重要的一个交通枢纽。

沿余杭塘河往西可到西溪湿地,我们专门开设旅游线路,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前往。

小河直街是旧时市井文化集中地,平民文化是主角。由于运河的带动,这里的各行各业、三教九流、五行八作齐全,水运先拉动的是造船业、运输业、商贸业,而后服务业、百货业等齐头并进,因此茶馆、木行、南货店、孵坊、纸马店、面馆、米行、酱园、饭馆、柴店、竹帘店、石灰行、盐摊、箍桶店、中药店、棺材店、豆腐摊、糖行、布店、理发店、钟表店、铁器行、煤炭行、烟酒店、灯行、鞋帽店、瓷器行、金店等百业百态齐聚,促成了小河直街的空前兴旺。其实小河直街总长不过百丈,宽也只有丈许,可两旁店铺林立,绝无插针之地。

小河直街以市井人文为主要特色,成为杭州城北地区人气古街,大家有机会可以去看看运河旧时古街风情,吃一碗小河“板凳面”。

大运河有大运河的活力,小河有小河的生命。这种生命还要延续下去,因为它承载的是大运河的灵魂。(3.20‘47“)

桥西直街、三大国家级博物馆

第十四节:游客朋友们,我们现在就要到达京杭大运河南端杭州段最精华部分了,这里是运河文化最为集中的地方。为响应中国大运河申遗工作,杭州重点整治和保护了运河拱宸桥板块,努力打造运河申遗样板工程,集中保护了拱宸桥、桥西直街、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以及大河造船厂等历史遗存,开发建设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中国扇博物馆、中国伞博物馆等运河工业三馆,建设运河文化集中地。

现在我们左手边看到的运河古街就是桥西直街了,它因地处拱宸桥以西而得名,这里原来是傍运河而生的千年埠头。这条直街,南宋时期就有记载,现在的苍老也只是清末民初时留下的面孔,也有近百年的历史了。拱宸桥这一带可以说的上是历史沧桑,日寇侵华时期,这里是日本的租界,惨遭日本侵略者的蹂躏,同时这一带又是我们民族工业发展奋斗的地方。

当年杭州第一棉纺厂遗址就在这一带,该厂前身为“通益纺纱厂”是清末杭州开明士绅丁丙、富豪庞元济等共同出资40万两白银创建的,虽算是个不小的家底,可无论从资金、设备、雇员及生产规模来讲与洋人的雄厚实力与政治靠山比较,还是稍逊一筹,这些有骨气的民族企业家本着实业救国的精神,以勤奋、努力,苦心经营在崇洋媚外的腐朽政局面前要想抵制洋货,艰苦经营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我们后人将永远不会忘记,当年民族工业的开拓者,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为我们树立的永不磨灭的丰碑,这些仁人志士的英名,将与运河共存共荣。

现在这里的老厂房均作为工业遗存进行保护和开发,在老厂房的基础上改建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中国扇博物馆和中国伞博物馆等三个国家级博物馆,集中展示中国伞文化、杭州张小泉剪刀以及以杭州王星记扇子为主的中国扇发展史等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进程。

桥西直街打造成城北运河畔国医国药、养生保健特色街区,集中了方回春堂、大运河国医馆、天禄堂等国医国药老字号以及新庭记、北欧咖啡、秀姿美丝绸、同源里壹号酒店等特色商家入驻。(3.45‘24“)

拱宸桥

第十五节: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京杭大运河南端标志、运河第一桥的拱宸桥。

拱即拱首施礼之意,宸即帝王的宫殿,是皇帝的代称。拱宸就是向北恭迎皇帝之意。拱宸桥是运河上仅存的几座古桥之一,拱宸桥始建于明末,是否是因哪位帝王曾御驾亲临此地才有此名,至今仍是一个谜。

拱宸桥素有“运河第一桥”之美誉,他是世人公认至今横跨在运河之上为两岸沟通仍在兢兢业业做着贡献的最老的古桥。他是运河最南端的标志,就像北京通州的燃灯塔是大运河的起点一样,人们对他充满了眷恋与关注,就连阴阳家对他能雄踞运河数百年,至今风貌犹存也进行了研究,结论是:“拱宸桥地理位置有紫气东来龙脉迎风之豪气”。又说:“河有通江达海的潜龙之量,桥有玉树临风的帝王之貌相”。朋友们,在我们今天的游程中,能亲眼看到这座不平凡的拱宸桥,也应该算是眼福不浅了。

拱宸桥数百年来风风雨雨、坎坎坷坷、饱经风霜、几经翻修,损坏最严重的有两次,一次是在清咸丰年(1860年)太平军造乱,攻占了杭州,在拱宸桥上屯兵构筑堡垒工事,驻军数百人达两年之久,后闽浙总督左宗棠,奉两

江总督钦差大臣曾国藩之令率湘军于1862年初,由皖赣边境杀入浙江,他联合了当地政府军,攻打由李世贤率领的太平天国军队,战斗十分残酷,猛烈的炮火、拉锯式的攻守使大桥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损坏,摇摇欲坠到光绪十年便彻底崩塌了。二十年后杭州开明士绅丁丙出面四处奔走游说,集资募捐,又在其主持下重建拱宸桥。

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已遭重创,光绪二十年(1894)旅顺又告失守,慈禧见渤海门户洞开,京畿之地受到威胁,便找多种渠道与日沟通无果,转年正月被迫授予李鸿章有“商让土地之权”,任以“头等全权大臣”。李鸿章携子李经方赴日议和,三月在马关(今下关)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条约中有一条就是开放杭州为通商口岸。1896年拱宸桥地区沦为日租界,拱宸桥从此进入了耻辱的年代,日本东洋鬼子为军用卡车通行方便,在桥面中间铺设了水泥路,让这座珍贵的古桥承受了超载的负荷,不仅如此,日军还在桥的顶端不伦不类的搭建了一个“洋关”搞得拱宸桥像一个长了癌症肿瘤的患者,民国时期,虽然这个不和谐的洋关被拆除了,但桥面上作为侵略者罪证的水泥路却像人体的伤疤一样,多余的留了下了。

2005年杭州市政府遵循“修旧如旧,不改变古桥原貌”的原则,对拱宸桥再度进行整修,根除桥面水泥,采用与老桥同质石料更换石板,至此拱宸桥当年蒙受的亡国之耻被彻底洗刷。

老桥旧貌变新颜,如今古桥又热闹了起来,上下班的、晨练的、旅游的、访古的、遛鸟的、侃大山的、卖小吃的形成了新的街景,人流向这里靠拢,人气十足,小商小贩几乎把桥头变成了一个古玩市场,其实这才是古桥文化的真实所在,顺乎自然。(5.30‘36“)

拱宸桥

第十五节: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京杭大运河南端标志、运河第一桥的拱宸桥。

拱即拱首施礼之意,宸即帝王的宫殿,是皇帝的代称。拱宸就是向北恭迎皇帝之意。拱宸桥是运河上仅存的几座古桥之一,拱宸桥始建于明末,是否是因哪位帝王曾御驾亲临此地才有此名,至今仍是一个谜。

拱宸桥素有“运河第一桥”之美誉,他是世人公认至今横跨在运河之上为两岸沟通仍在兢兢业业做着贡献的最老的古桥。他是运河最南端的标志,就像北京通州的燃灯塔是大运河的起点一样,人们对他充满了眷恋与关注,就连阴阳家对他能雄踞运河数百年,至今风貌犹存也进行了研究,结论是:“拱宸桥地理位置有紫气东来龙脉迎风之豪气”。又说:“河有通江达海的潜龙之量,桥有玉树临风的帝王之貌相”。朋友们,在我们今天的游程中,能亲眼看到这座不平凡的拱宸桥,也应该算是眼福不浅了。

拱宸桥数百年来风风雨雨、坎坎坷坷、饱经风霜、几经翻修,损坏最严重的有两次,一次是在清咸丰年(1860年)太平军造乱,攻占了杭州,在拱宸桥上屯兵构筑堡垒工事,驻军数百人达两年之久,后闽浙总督左宗棠,奉两江总督钦差大臣曾国藩之令率湘军于1862年初,由皖赣边境杀入浙江,他联合了当地政府军,攻打由李世贤率领的太平天国军队,战斗十分残酷,猛烈的炮火、拉锯式的攻守使大桥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损坏,摇摇欲坠到光绪十年便彻底崩塌了。二十年后杭州开明士绅丁丙出面四处奔走游说,集资募捐,又在其主持下重建拱宸桥。

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已遭重创,光绪二十年(1894)旅顺又告失守,慈禧见渤海门户洞开,京畿之地受到威胁,便找多种渠道与日沟通无果,转年正月被迫授予李鸿章有“商让土地之权”,任以“头等全权大臣”。李鸿章携子李经方赴日议和,三月在马关(今下关)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条约中有一条就是开放杭州为通商口岸。1896年拱宸桥地区沦为日租界,拱宸桥从此进入了耻辱的年代,日本东洋鬼子为军用卡车通行方便,在桥面中间铺设了水泥路,让这座珍贵的古桥承受了超载的负荷,不仅如此,日军还在桥的顶端不伦不类的搭建了一个“洋关”搞得拱宸桥像一个长了癌症肿瘤的患者,民国时期,虽然这个不和谐的洋关被拆除了,但桥面上作为侵略者罪证的水泥路却像人体的伤疤一样,多余的留了下了。

2005年杭州市政府遵循“修旧如旧,不改变古桥原貌”的原则,对拱宸桥再度进行整修,根除桥面水泥,采用与老桥同质石料更换石板,至此拱宸桥当年蒙受的亡国之耻被彻底洗刷。

老桥旧貌变新颜,如今古桥又热闹了起来,上下班的、晨练的、旅游的、访古的、遛鸟的、侃大山的、卖小吃的形成了新的街景,人流向这里靠拢,人气十足,小商小贩几乎把桥头变成了一个古玩市场,其实这才是古桥文化的真实所在,顺乎自然。(5.30‘36“)

京杭大运河的历史

第十五节:

大运河是一首史诗、一卷长长画轴,日夜为人们徐徐展开。早晨,满河朝霞,灿烂如锦;夜晚,华灯齐放,流光溢彩。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北宋时,杭州就富甲天下,是因为“天下转漕,仰此一渠”,大运河保证了杭州的粮食、茶叶、香药、金银、丝绸、布帛等源源不断地运往天下,从而使杭州成为一座世界性城市,一座以江河湖海连接世界的繁华大都会,一个市井与风雅并存的人间天堂。

世界公认的京杭大运河,是我们中华名族的祖先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他是我们,也是全球共有的极为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他象世界八大奇迹里的埃及金字塔、中国的万里长城、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圣索菲亚圣殿一样,同为人类共有。地球上的运河很多,知名的也不少,可无论从开凿的年代久远、流经的长度、受益人口的数量等诸多方面来比较,中国的京杭大运河方方面面都是出类拔萃,独领风骚的。

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大省市,全长1794公里。是苏伊士运河的十倍,比巴拿马运河长20倍,是我国最长的一条南北流向的河流。他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最后汇钱塘之水于杭州灌入大海。京杭大运河作为我国南北水陆交通的大动脉,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为国家的繁荣、民族的昌盛、社会的发展、区域的沟通起到了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大运河的存在也为周边城市的形成、崛起,注入了不可估量的动力,如天津,八百年前,不过是个小小的“直沽寨”,运河的开通使它拨云见日,一跃成了国内外举足轻重的商业文化名城,成了赫赫有名的“天津卫”。另外运河两岸如扬州、无锡、河阳等大小城市,也都因河发展繁荣了起来。有史书说大运河开通后,就连经常泛滥的黄河,也因永济渠、通济渠的分流而安静了数百年。

京杭大运河的开凿,最早可追溯到24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时吴国国王阖闾在争霸中原,北上伐齐的战备中,于今江苏省扬州一带,开通了一条引长江之水灌入淮河的运河,叫邗沟。殊不知他这一铲土,竟成了京杭大运河的处女工程,而后历朝历代便以邗沟为基础,向北向南不断拓展,不管是用以于战争还是用于灌溉,或排涝引水都对运河有所作为,只是动作有大有小而已。就连秦始皇也在嘉兴开凿了一条河道,为运河打下了江南河段的基础。尤其是隋朝和元朝两次轰动一时的挖凿,使运河很早就具备了京杭大运河今天的规模,其中以隋炀帝杨广为最。

传说隋炀帝杨广,为到扬州观看世上难得一见的琼花,不惜在河南诸郡征调了男女民夫数百万之众,于大业元年(公元605)开始动工,第一期工程,先修“通济渠”,从洛阳西苑,开通到淮河边的山阳(今江苏淮安)。同年又把山阳邗沟段加以扩展疏通为一条宽40余步的人工河,先后用了半年的时间,此为第二期工程。第三期工程是于大业四年(608)开通“永济渠”,主要是利用老沁水河道往南连通黄河,往北直达涿郡。至大业六年(610),杨广又开通了江南运河,从京口即今江苏镇江,引长江水穿过太湖流域直通余杭。他在建国后,短短的六年时间里,几乎马不停蹄就把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南达余杭,蜿蜒数千里的大运河开通了,这在今人看来,工程也是浩大的,更何况1400年前的古人,无论从勘测、施工的技术、工具等诸多方面,都十分落后的年代,竟能完成这样工程的难度之大,我们是无法想象的。

杨广开通运河,造船游江南史书记载很多,《中国历史》有这样的记载:“关于开凿运河,先后征发民夫数百万”。“隋炀帝即位后,造龙舟、风船等各种船只万艘,他游江都(今江苏扬州)时,所乘龙舟高45尺(15米),阔50尺,长200尺(近70米),上有四层,分正殿、内殿、东西朝堂,中间两层有房(仓)120间,下层为内侍居住。”还有“隋炀帝游江都时,率领诸王、百官、后妃、宫女等数万人,船队长达200余里,所经州县,500里内,都要贡献食物,挥霍浪费的情况十分严重。”仅从这方面来看,运河的开通给沿线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也成了隋末农民起义的导火索,作为历史的罪人,杨广被民众抓获,勒死在雷塘,后就葬在那里。有个蒋氏写诗云:“凿通邗洛三千里,来占雷塘半亩田。”讽刺的恰如其分。

今天如果我们能用平静的心态,全面地纵观历史,大运河的开通,对千百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南北的沟通、物资交流、灌溉、泄洪、南粮北运、北货南来均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只是因为杨广弑父篡位被世人唾骂,又因他有豪华船队沿河南下,大张旗鼓地穷奢极欲,和动用万名河工拉船而荒废桑麻的劣迹才遭到了历史的非议,

却没因运河的功绩而得到世人的谅解。唐代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诗中诵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是呀!如果不是杨广奢华暴虐,它开通此运河的功绩,比大禹治水,或与秦始皇修长城的历史价值相PK,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再说元朝,定鼎大都后,为岁粮抵京,也为经济发展同样把目光对准了这条大运河,开通和拓宽通州至大都的航道,又把隋朝的横向运河,修造成了一条以大都为龙头,南下直达杭州的纵向河道,“去曲取直”是这次改造的重点。后又引八方之水为运河开源,给漕运工程打开绿灯,至此才有了今天规模的京杭大运河。可以这样说,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始于春秋、继续于秦、发展于唐宋、直航于元、受益于明清。如果要取得再次的辉煌,就要看今朝了。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利用,充分反映了我国古代水利工程、航运技术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及卓越成就。他为我们今人奠定了丰厚的文化遗存,并且还为我们孕育了一座座明珠般的运河城镇。其深厚地文化底蕴,囊括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民俗、民风、建筑、水利等各个领域,为我们储备了取之不尽的渊博的历史信息。它和长城一样,同样是我们华夏儿女的骄傲与象征。如果把黄河长江比作是我们的民族之母,那么大运河就是我们的国之骄子。千百年来他始终流淌的是炎黄子孙的血液,凝聚的是华夏儿女的灵魂,跳动的是一颗火红的中国心。尽管她饱经风霜、历尽沧桑,但至今仍在为我们默默地做着无私的奉献,就连目前国人关心的南水北调工程,将来肯定还要由他担当重任。

运河作为中国人谁都知道它,却很少有人认识它、了解它。谁都没有忘记他,但又很少亲近它、关心它。应该说作为人类文明的这份珍贵文化遗产,受到世人的任何漠视,都是极不公平的。人们喜欢把一些古玩、玉器、名人字画看成是价值连城的传家宝,试问对这条历史悠久、纵贯千余里、为人类作过,并且现仍在做着伟大贡献,通江达海尚有无限生命力的大运河的价值,又应作何估量呢?

大运河是苍老了,显得是那样的筋疲力尽;大运河是陈旧了,他在高速公路、高架桥、空中航线面前显得是那样的老态龙钟、步履蹒跚。可它必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之瑰宝”呀!

近年来我们可喜地看到,有关部门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了,大运河存在的伟大意义,随着大运河申遗的推进,相信会有更多的人来关心、关注大运河的今天和明天!(12.49’61”)

结束语

第十六节:游客朋友们,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万里长城和其他的一些伟大的工程已经随着历史成为陈迹,唯独大运河是至今还活着的,流动着的文化遗产。现在大运河已经将各景点串珠成链,其形其势,令人感叹。

今天我们的运河旅游就要结束了,非常高兴陪大家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旅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运河将更具品味,以新的姿态展现在我们面前,也欢迎大家能够再次来运河旅游。非常感谢朋友们一路上对我们工作上的支持。在这里谢谢大家祝大家万事如意,再见!(1.09’81”)

运河灯火华丽处,有桥有亭有故事杭州大厦周边,人潮车流涌动。城市,被喧嚣湮没。沿着斜坡走下武林门客运码头,像是港剧中的情节,男女主角总是在天星码头来来去去。昏黄的灯光打在河面上,闪耀着细碎的波光。小跑两步,穿过一小段铁栏杆,赫然又变成国产古装戏中的桥段,船工兜着客让快上船,挂着红灯笼的木制漕舫船“通济”号就在身后。

起航。船离开码头,从西湖文化广场标志性建筑——浙江环球中心和坤和大厦面前,施施然经过,没有一丝扭捏。苍白而炽烈的灯光,慢慢被抛到身后。

无数座桥,迎接过乾隆皇帝六下江南的御码头、天下粮仓富义仓、乾隆舫、新香积寺,还有著名的江南第一桥“拱宸桥”,我在试着穿越古今,感受大运河的千年遗韵和古老风情。

每座桥都有故事

过了朝晖桥和潮王桥,似乎慢慢走进了历史,一路前行,忘记了数到底有多少桥。但每一座都是绵绵运河上的视觉节点,印记着的故事像一部部展开的历史画卷让人痴迷。品味运河古韵,聆听每一座桥的故事,总不会失望。

青园桥和朝晖桥都是钢结构的,看起来颇为现代化。“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朝晖桥这架巨大的五线谱竖琴,幻化为一只引羽欲飞的大鹏,引人走进梦里去。

潮王桥得名于潮王石魁,唐朝穆宗李恒长庆年间,为救苍生而被潮水吞没。如今桥身两侧桥墩上的四尊潮王石像,有的昂然屹立,有的以鲤鱼精为坐骑,手持降妖宝叉,威风凛凛地怒视着河心,像要随时与不驯的水中妖魔一拼高下。

双曲拱桥德胜桥,是为纪念南宋名将韩世忠而建。这位韩大将军平定“苗刘之乱”,得胜之际名曰“得胜桥”,后演化为“德胜桥”。桥侧的夫人梁红玉擂鼓战金兵,配合韩大将军八千疲兵大败金兀术十万精兵的神勇,成为“德

胜”最古老的形象代言人。

船行至灯火华丽处,有桥有亭,名曰“左侯”。这位侯爷,曾被宋徽宗封为“庇民侯”,不错,就是左光裕。作为外乡来的贩米商人,他初到杭州便在运河边开了“诚济米店”。因乐善好施而被称为“左善人”,更有夸张者称为“左神仙”。这左侯桥便是他主导所建,被命名为“左家桥”。过世后被封“庇民侯”的左大善人,被百姓们纪念,又建“左侯亭”。此亭此桥,因为留存了诸多善意,亲切之余更觉心动。

帝王之气和百姓人家

眼前突然冒出乾隆爷的雕塑和名讳,旁边还有一本《南巡盛典》,身后则是江南美景图。突然想起“山川载不动太多悲哀,思念带不走太多的情怀……”的《戏说乾隆》时代,对郑少秋的风流倜傥和赵雅芝的绝美容颜仍深深怀念。言归正传,这御码头曾经接待了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先后12次到杭州便有11次在此停泊上岸换乘车马。闲时登临码头,访御碑亭,探南薰轩可谓追随皇帝之举,那组四幅以民间传说和乾隆下江南为素材的长卷浮雕,也成为历史的印记。

御码头旁边便是胜利河,目前城北最繁华的美食街,如果能在这里停驻去吃个夜宵应该是不错的选择吧。旁边的古建筑就是被称作“北有南新仓,南有富义仓”之说的“天下粮仓”富义仓遗址了。作为京杭大运河的南端终点,这个区域便成为了运河的货物集散地,于是永济仓、盐义仓、富义仓和仁和仓都是当时名震四方的集散地,遗憾的是目前只有富义仓得以完整保留。听说,这片神秘富饶之地,将被打造成一个国际化的高端时尚创意空间,新锐女装、动漫、高端建筑设计的入驻会把这里整合成怎样的个性,小期待。

在经过乾隆舫的时候,船上的人发出来“哇”的惊叹声。的确,一艘白天看起来古色古香的龙舟,在夜色中,呈现出如此绚丽夺目的光辉。这乾隆舫,按照乾隆下江南所乘的“宝莲航御舟”外形打造,上下共四层,跳板、锚链、船舷、舵舱一应俱全,活生生一艘豪华古龙舟。不过这般灯火辉煌之后,她是杭城餐饮界的一枝奇葩,满汉风味独具特色。周边的米市巷和卖鱼桥,集结成十里银湖墅,南宋最繁华处,便是这里了。

过了香火缭绕的香积寺,便看到了传奇的大关桥。当年金兵铁骑每每到此便无功而返。在大关桥头还刻有一个大大的古体“关”字,笔锋雄伟苍劲,给这座桥注入了历史之魂。桥上还有暗灰色的祥龙、印章和宋代的兵器,历史,在这座桥上刻上了年轮。

著名的小河直街出现在不远处,康桥晓市的热闹场景似乎还历历在目,大运河与余杭塘河及小河的交汇处早在南宋便已成为超级集散地,沿着余杭塘河往西可到西溪湿地,不过只有白天才有旅游船航行。

瞧一眼这里的露天博物馆

再往前行,拱宸桥、桥西直街、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以及大河造船厂等历史遗存开始成为我们此行的最大期许,运河申遗样板工程便在这里。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中国扇博物馆、中国伞博物馆等工业博物馆,成为运河文化的下一个集中地。终点站拱宸桥似乎有着紫气东来之龙脉。拱,拱手施礼之意;宸,帝王的宫殿,是皇帝的代称。拱宸就是向北恭迎皇帝之意。拱宸桥是运河上仅存的几座古桥之一,素有“运河第一桥”之美誉,是世人公认至今横跨在运河之上为两岸沟通仍在兢兢业业做着贡献的最老的古桥。他是运河最南端的标志,就像北京通州的燃灯塔是大运河的起点一样,这,是一个坐标。夜晚的运河夜游船一款:漕舫船漕舫比想象中简洁。浅浅一楼,用大块玻璃隔了,通透不影响视觉又可吹到凉丝丝的空调。依次排开的大木头桌椅,每桌有一套青瓷茶盅,泡上了清淡的龙井,可以悠悠品着过一程。

细看之下,又有花样。《说文解字》中曾提及:漕,水转谷也;舫,并舟也。所以,这漕舫船带了点儿皇船“安福舻”的架势,船头船尾分别雕有装饰,船头刻有神鸟图案,船尾则是良渚避邪玉器造型,是谓镇水妖保平安的图腾。遗憾的是用了现代的动力装备,前行突突有声,失去了原始的那种风过帆响的韵味。船工介绍,这运河漕舫特点在于吃水浅,船底平圆,适合风浪小的内河行驶,果不其然,运河是有生命的,在我们短短一小时的行程之内,便见到了无数过往的船只,运输也好,挖沙也罢,总不及漕舫穿梭的轻便灵巧。

运河夜游线路京杭大运河主城区段(武林门——拱宸桥段)

武林门码头出发,沿大运河一路向北,途经青园桥、朝晖桥、潮王桥、德胜桥、左侯亭、御码头、富义仓、乾隆舫、大兜路、香积寺、青莎公园、小河直街、桥西直街,最后到达京杭大运河南端标志、有“江南第一古桥”美誉

的拱宸桥后直接返回武林门。发船时间:19:30 票价:60元/人,时长约1小时。

桥上,遛鸟的,唱曲的,侃大山的,和旁边跳集体舞的融为一体,夜色下,这才是古运河的真实镜头。记得六年前,有老外手捧一本掌上旅游书,到石函路上的省旅游局门口来询问。她指着书上的攻略,寻找可以从杭州坐船去苏州的码头。晚上出发早上到达,这样的旅游方式她很向往。如今的运河漕舫,如果能慢悠悠一路向北,通达北京,那该多好。

加分游戏:听故事

古时运河上的漕舫基本上以摇橹船和帆船为主,何以见得,有故事为例。传说铜牙铁齿纪晓岚有一次去福州出差,行船在运河途中遇到一位老者,也乘大船南下。当时运河河道狭窄,不能两船并行,但是两船又各不相让,所以,相互追逐着,交替前行。过了一会儿,老者船上丢过来一个布包,里面包裹着一张纸条,上面写道:我看阁下必是一位文士,现有一联,如阁下能对出,敝船必当退避三舍;如对不出,则只好委屈阁下殿后。老者的上联是:“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一副语意双关联。“橹速”谐指三国著名文臣鲁肃,“帆快”暗指西汉著名武将樊哙,一文一武,正巧构成双重含义。表面上是说橹不如帆,暗含的意思是说文不如武。纪晓岚推测出老者乃是一员武将。然而,武将能够出得来这样高深的对联实在难得。他深知此联难对,不禁冥思苦想,结果让老者扬帆远去。他到福州后,主持院试,乐声轰鸣。纪晓岚触景生情,于是想出下联:八音齐奏,笛清怎比箫和。

“笛清”暗指北宋名将狄青,“萧和”暗指西汉宰相萧何,也是一语双关,一文一武,文胜于武,对得天衣无缝。于是,这般摇橹船和帆船之争,便成为文武比拼的一则趣事。

京杭大运河

从很早的时候起,中国人就梦想能有一条沟通南北的河流。于是,在后世便诞生了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这条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曾发挥了南北商贸和文化沟通的关键作用,先后应用于军事战争、漕运(粮棉物资水运)、南北商贸交易、客运交通等诸多方面。京杭大运河肇始于春秋末期,凿成于隋代,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

营建东都洛阳的同时,隋炀帝又下令开凿大运河。隋炀帝杨广是个在历史中被极度丑化的人物。不过,就凭他的文韬武略,才华创想,以及为后世留下的一条惊世的京杭大运河,隋炀帝怎么也应归入有功有过的皇帝之列。他的问题就在于,罪在当世,功在千秋。隋炀帝继承皇位之前,曾长期驻扎江都(今江苏扬州)。他到过南朝的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非常向往六朝的豪华。此外,民间还传说,隋炀帝为了挖断睢阳的王气,就征调工役,开凿运河。其实,这挖断王气不就是要对南方加强控制吗?

当时,隋朝的政治和军事中心在北方,而南方江淮地区的经济已有了很大的发展。北方城市所需要的物资,特别是粮食,有很大一部分要依靠江淮地区供应。怎样把这些粮食源源不断地运到北方地区,这是摆在统治阶级面前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大量的物资要从江淮运到长安,甚至运到北方边疆的军事重镇,采取什么运输方式好呢?当时陆上运输只有骡马大车和肩扛人挑,运输速度缓慢,运输量又小,费用和消耗却甚大,不能满足统治阶级的需求。只有利用水道运河运输,才能完成这项任务。当然,也有其他观点认为:京杭大运河的开凿是由于隋炀帝(杨广)这个暴君穷奢极欲,爱好游玩,为了到扬州看琼花,达到“陆地行舟”的愿望,才动用二百万劳工开凿的大运河,大业元年三月,隋炀帝征调一百多万民夫,开始了挖掘运河的工程。首先开凿的是通

济渠。通济渠西起洛阳的西苑,东到淮河边上的山阳(今江苏淮安),在运河两岸设置许多驿站,每两驿建一座离宫,总计有四十多座,专供隋炀帝休息。隋炀帝还下令在扬州建置了江都宫。大业四年(公元608年),大运河向北延伸,开水济渠,引沁水到黄河,北到涿郡(今北京)。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大运河又向南延伸,开江南河,从京口(今江苏镇江)引江水到达余杭(今浙江杭州)。

大业元年八月,正是金色的收获季节,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吸引着隋炀帝。他不等运河全部完工,就从洛阳出发,坐龙舟前往江都。这是一个规模多么浩大的船队啊!炀帝的龙舟中间二重共计一百六十房,都是以金玉,雕刻花纹,下重有宦官和内侍居住。龙舟有殿脚(即挽船人)一千零八十人用青丝大绦绳牵引前进。殿脚都穿着锦彩衣袍。贵人、美人和十六院妃子上面坐着宫人,诸王公主,僧尼道士,各国使者,宫廷卫士,这支浩浩荡荡的船队,隋炀帝的龙舟已出发五十多天,随从的船只才刚刚离开洛阳。

一天,龙舟正在行进途中,隋炀帝突然想起了三国时代横槊(硕,古代类似矛的一种武器)赋诗的曹操,便兴致勃勃地走出正殿。他放眼运河两岸,只见人来人往,络绎不绝,这些人中有抬的,有担的、有推的,形态各不相同。隋炀帝有些诧异,不知这些人在干什么,便向左右的人询问。原来,在隋炀帝龙舟经过的五百里范围内,州县都要贡献粮食,全部是山珍海味,佳肴美馔(音:转)。宫人们吃不了,许多东西都倒掉。这些来往的人们,正是奉命向隋炀帝贡奉食品的。隋炀帝听完侍臣的介绍,显得更加骄矜。那曹操的形象在他心目中早已经无影无踪了。这年十月,炀帝到达江都,他在那里住了半年。

他住在洛阳西苑的时候,仍然想尽办法寻欢作乐。他曾叫人捕捉许多斛萤火虫,夜出游山时放出来,照得岩谷通明。不过,他的心灵深处还是充满了恐惧。一天,大业殿起火,隋炀帝以为有人造反,赶忙逃亡西院,藏在草丛中,直到火灭了才回来。夜里睡觉,他也时常惊醒,以至必须有几个妇人摇抚才能睡着。为了不再过这种担惊受怕的日子,隋炀帝决定到南方去。

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七月,隋炀帝乘龙舟开始了他第三次江都之行。这时北方和中原大地已经烽火遍地。建节尉任宗、奉信郎(即掌印信的官员)崔民象、王爱仁等曾上表劝谏,希望他不再南行。隋炀帝非常恼怒,把他们都杀了。到了江都以后,隋炀帝叫扬州总管王世充选择江淮美女送入宫中,计有一百多房。他每日叫各房美女轮流作乐,沉湎于酒色之中。一天,隋炀帝对萧皇后说:“外面有人算计我,但我还是长城公(陈后主),你仍然是沈氏(后主妻),让我们快乐的欢饮吧。”说完,他又对着镜子照着说:“这么好的一个脑袋,不知谁会把他砍下来呢?”萧皇后脸色大变,问:“皇上是什么意思?”隋炀帝笑着说:“贵贱苦乐,都要互相更迭。这没什么值得感伤的。”

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三月十七日,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发动兵变,带兵冲进江都宫中,没有受到任何人阻拦,就进入了隋炀帝的寝宫。隋炀帝被人用丝巾勒死,同时死的还有他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孙子。萧皇后和宫人,用床板做了一个小棺材,将隋炀帝草草埋葬。这年八月,江都太守陈棱又把他改葬在江都城西吴公台下。随着隋炀帝的死,隋朝就灭亡了。萧皇后并没有死,在兵荒马乱中,她流落到北方突厥罗可汗处,直到唐朝贞观四年,才被唐太宗李世民迎接回来。

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纵贯南北,是中国重要的一条南北水上干线。背负了南北大量物资的运输交换,也有助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京杭大运河沿线是中国最富庶的农业区之一,工业生产很发达。成为中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江苏境内的京杭大运河,全长628千米。对苏北、苏南运河进行了整治扩建。扩建了京杭运河上的谏壁、解台两座二线船闸和淮阴、淮安、宿迁三座三线船闸,消除了京杭运河江苏段的“瓶颈”制约,实现了京杭运河苏南、苏北全线畅通,为江苏及华东地区提供了一条南北水上快速交通大动脉。2006年,对京杭大运河来讲是一个不寻常的一年。京杭大运河——中国广阔彊域上唯一的一条南北走向的河流,孕育了无数个如北京、扬州、苏州、杭州等这些聚集了高度历史文明的璀璨明珠——一位劳苦功高的母亲;一位随着历史的变迁慢慢被他的儿女们所淡忘和遗忘的母亲;而重现在中国和世界的面前,并受到人们极大的重视。他们,就是被世人称为“运河三老”的古文物专家罗哲文先生、古建专家郑孝燮先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先生,正是他们不懈地努力催生了京杭大运河的保护与申遗活动。

海洋文化

“海洋文化,就是和海洋有关的文化;就是缘于海洋而生成的文化,也即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和因有海洋而创造出来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生活内涵。海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人类的生命来自海洋,人类的文化起源于海洋。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总面积约3.6亿平方公里,是地球上最大的“宝库”。海洋的浩瀚壮观、变幻多端、自由傲放、奥秘无穷,都使得人类视海洋为力量与智慧的象征与载体。

海洋文化包罗万象,人类缘于海洋,因由海洋而生成和创造的文化都属于海洋文化;人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如人们的认识、观念、思想、意识、心态,以及由此而生成的生活方式,包括经济结构、法规制度、衣食住行习俗和语言文学艺术等形态,都属于海洋文化的范畴。海洋文化中崇尚力量的

品格,崇尚自由的天性,其强烈的个体自觉意识,其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开创意识,都比内陆文化更富有开放性、外向性、兼容性、冒险性、神秘性、开拓性、原创性和进取精神。

中华民族是人类海洋文化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民族祖祖辈辈所居住的大地,东南两面临海,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这样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祖国悠久的海洋文化。

考古表明,早在旧石器时代,中国沿海地区就已有了人类活动的足迹。从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5世纪,中国古代的航海业和航海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古人还留下了众多描写海洋的诗词作品,如“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等等,足见海洋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文化的渊源和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从我国海洋历史文化、海洋军事文化、海洋旅游文化或海洋民俗文化中都能挖掘出无数亮点。较具有代表性的,如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壮举,历史性地开辟了亚非海上航路,传播了中华物产和中华文明。更重要的是,在与不同国家进行文化、经济交流的同时,没有占领别国一寸土地,没有建立一个要塞,没有掠夺一份财富。郑和下西洋代表了中华民族发展和平共处、睦邻友好关系的精神实质,是相互尊重、和平友好的伟大实践,不仅完美地展示了中华民族对外交往的优良传统,也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杰出典范和成果。这就是先进的中华文化、先进的海洋文化。

海权等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然而,种种激烈竞争的背后,实质上是海洋文化的竞争。不同的海洋思维、海洋意识、海洋观念等文化因素,决定着竞争的格局和态势,决定着竞争的成败。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东海之滨、长江入海口与杭州湾交汇区域,是我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2009年江浙沪三地GDP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成为全世界第十一大经济体。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进入资源环境瓶颈期,陆域资源、能源和空间的压力与日俱增,迫切要求突破陆域制约,加快发展海洋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海洋资源是长三角区域最大的资源优势之一,是实现长三角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依托,也是长三角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所在。据统计,长三角区域拥有海域面积约30多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和海岛岸线长达8200多公里。2008年江浙沪三省海洋经济总产值为9584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2.3%,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达到14.7%。[1]

海洋文化是长三角区域海洋资源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长三角海洋经济发展的先进生产力。早在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长三角沿海先民已经能够制造和利用舟楫开始了海上航行,并把自己的文化传播到他们所及之处。自此之后,长三角沿海居民更是在这块辽阔的海域上挥洒着自己的智慧与汗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文化奇迹。从河姆渡人最原始状态的海洋捕捞与长距离的航海活动,到声名远扬的“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时庞大的船队,再到世界第一跨海大桥杭州湾大桥的全线贯通,都充分展示了长三角区域人民认识、开发、利用海洋的智慧与能力。随着岁月的流逝、科技的进步、经济的繁荣和中外交往的日益频繁,其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扩展,突出表现为俊逸秀美的海洋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的海洋宗教信仰文化、山明水秀的海洋景观文化、精美独特的海洋盐业文化、中外交融的海洋商贸文化,还有富含海洋特色的渔业文化、港口文化、科教文化、体育文化、文物古迹、名人文化、文学艺术等。长三角区域海洋文化虽历经数千年的演进、整合与重构,但其基本精神却是一脉相承的:海纳百川的开放性,兼容并蓄的亲和力,博采众长、厚积薄发的创新力,植根民间、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著名文化学家罗迈德·威廉姆斯说过:“文化研究最精彩的片段,将不再是回溯古老洞穴的火把,而是照亮未来选择的光柱。”对于海洋文化繁盛的长三角区域来说,研究璀璨的海洋文化,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过去,而应该立足现在,面向未来,让海洋文化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因此,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深入挖掘区域海洋文化的内涵,大力推进区域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将有助于形成全社会关注海洋、保护海洋、开发海洋的良好氛围,有效提升海洋文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助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产业结构的全面升级,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对实现“把长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成为我国文化产业集聚区”的战略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类文明是由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共同构成的。海洋文明一词最早出现在李二和《舟船的诞生》一文中,后被国内外学界陆续引用。

海洋文化与大陆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中华古代文明,就是由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融合而成的。陆上的火与石斧创造出了舟船,舟船的水上活动又推动了大陆文化的发展。独木舟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它不仅体现了人类生产力的发展程度,以及整个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而且为人类海洋文化的发展,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纪元。

人类的特性,就是对未知世界的探求与渴望。

人类对水的依赖是如此的强烈。只要有水流经过,人类就会逐水漂航。古埃及的尼罗河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及古代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文明,莫不缘此而生。同样,在海洋上,只要有海岛(在人们的视野)出现,人们就会乘舟船逐岛而去,从而建立起陆海之间的文化交往。古代中国的文化,就是这样被一步步传播到世界各地的。

中国不仅是一个国土广袤的大陆国家,黄河、长江做为母亲河哺育了中华民族并使中国以其古老的文明著称于世;中国同时又是一个具有漫长海岸线和辽阔海洋的海洋国家。伟大的中华民族同地中海国家一样,都是人类海洋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内涵丰富的海洋文化,是人类历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不仅早在7000年之前就创造了辉煌的航海历史,而且远在7000年频繁而漫长的航海中,把最早的人类文明、古代文化和科学技术带到了美洲和世界各地(李二和《中国水运史》绪论)。

这是由世界各地先后出土和发掘的大量的、历代文物及世界各国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历代古文献资料的研究,包括多次有关中国海洋文化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结果所达成的共识。

在我国浙江余姚县的河姆渡遗址,出土了五支木桨。五支木桨距今年代为7000年左右,属母系氏族社会遗物。同层出土的还有近百种动植物和带有榫卯和企口板结构的房屋建筑所用的木料遗存,还有炭化稻粒等。这证明,渔猎和采集在当时的经济生活中,仍然起着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河姆渡遗址位于杭州湾以南的宁绍平原,姚江从遗址的西部和南部流过,南为四明山,与河姆渡隔江相望。遗址海拔仅3—4米,在古代可能是一片汪洋或低洼的沼泽地。值的特别注意的是,在出土木桨的桨柄与桨叶结合处,阴刻有弦纹和斜线纹图饰。由此证明,如此雕工精细的木桨,决不是最原始的,当有一个漫长的发展和演化过程。那麽原始木桨的出现,应当更早一些,可能在8000年左右(李二和《中国水运史》第1章中就作了大胆的推论)。无独有偶,同样是在浙江杭州,在萧山跨湖桥新石器遗址,又出土挖掘出了一只独木舟。经碳14测定,这只木舟的距今年代为7500—8000年,这恰与我们在《中国水运史》中的推断相吻合。应当说这是一个惊人的发现,这是我国迄今发掘到的一只最早的独木舟(李二和《海上七千年》)。

那麽,人们不仅要问:舟船的起源到底在何时?谁是舟船的发明者?

这在古代浩繁的典籍中,说法却不一。

吴文化

从陕西省宝鸡市到江苏省无锡市,在谷歌地图上的直线距离接近1300公里,乘坐T字开头的特快列车从宝鸡到无锡,也需要15小时43分钟的时间。可是在约3200年前的商朝末年,居然就有一位大人物,带着他的部下跋山涉水从宝鸡一路往东来到今无锡新区梅村一带——这位大人物的名字叫泰伯,历史上称他的这一壮举为“泰伯奔吴”。泰伯如今被认作所有姓吴的人的老祖宗,无锡也成为汉民文化奇葩之一“吴文化”的滥觞之地。

泰伯在历史上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为何千里迢迢带人奔吴,目的是什么?他为什么不选择奔其他地方而偏偏选择了无锡这个地方?吴文化是氏族文化,也称江南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著名教育家张其昀先生说“东南文化,不在苏杭,不在京镇,在无锡之梅里。” 吴文化的前身,是古老的民族文化,是陕西“蛮民”从中原迁徙至长江三角洲所带来的中源先进文化和江南地域“土著夷民”之风俗融合而产生的氏族文化。泰伯、仲雍两兄弟是吴文化的缔造者。三千多年前,泰伯、仲雍两兄弟为遂父志、同心结伴,别姬易吴,三让周姬天下,从歧山周原出发,路遥遥,川条条,翻山涉水,披荆斩棘,不远数千公里来到长江三角洲的荒芜地带。他俩在这里以棚为窝,断发纹身,随乡入俗,与“土著”人打成一片,开荒立国。共同奋斗了半个世纪,变荒芜为良田,变穷为富,变小为大,变落后为先进。所创业迹,有目共睹,千口皆碑,留下了不可埋没的丰功伟绩。时过百多年,圣人孔子看到泰伯的丰功伟业之后,感动至极,拍案惊呼:“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天得而称焉。”

泰伯的至德精神,可概括为“谦让开拓”四个字。这四个字尤如磐石成为吴文化的基础,她象一颗明珠,并具有自己的特色发源于无锡梅里。泰伯至德精神的形成不是偶然的,而是与泰伯从小所受的传统教育、家庭影响和中原文化的熏陶有关,因此,研究吴文化的雏形,应追溯到古公亶父和中原文化。吴文化的创造和发展。前面谈到,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并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文化也是人民创造的,而不是几个人或几代人可以创造的。文化的发展也同历史一样。是一个无始无终的过程,不会停留在某一个阶段或某一个水平上面,只要有吴氏存在,吴文化的发展就不会停止。并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一代接一代地创造、更新下去。

吴文化的内涵博大精深。自泰伯立国以来,吴国二十一世、二十五位君王,至夫差失国,时历六百多年的古吴春秋。从荒芜地带,变成美丽富饶的江南;吴国从小到大,发展到争霸中原的强国。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吴人辉煌业绩,而且有季札至贤延陵高风。但也有沉痛的历史教训,夫差被胜利冲昏头脑,迷于酒色,轻信奸细,陷害忠臣,致使失国。

吴国陨落之后,吴人大难临头,隐姓埋名,南下百越,北上齐鲁,大江南北,四散逃亡,甚至漂洋过海,进入异国他乡,进行历史性的大迁徙、大流亡。但吴人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发展。谦让开拓的至德精神,赋予吴氏子孙以强大的生命力,使他们在国亡家破之后,向四方拓展,然后重新倔起,并发展到今天欣欣向荣之局面,成为中华民族之大姓。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进步作出重大贡献。吴人在历史上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成千上万的英才人物,名留青史者数不胜数。如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吴广,与陈胜发动同行成卒九百起义,建立张楚政权,任假王。战国时期的吴起,在楚国变法,名留千古,所著兵书传留后世,惠及今人。吴芮为汉初长沙王,传国最久,五代封王,九代封侯,保境安民,功在湖南,两千年后马王堆汉墓发掘出土,展示出长沙国的灿烂文明,使世界为之惊叹。被人们称为菇神的南宋吴三公(名吴星),精心实践栽培技艺,成为世界香菇栽培创始人和中国香菇文化的奠基人,为人类提供了新的蛋白质来源,为菇民开辟了谋生的道路,使香菇生产成为现代全球性的产业。明朝吴承恩,著长篇小说《西游记》,为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史谱写了光辉的一页,博得全世界人们的喜爱和好评。当今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人大委员长吴邦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检委书记吴官正,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女)以及新加坡总理吴作栋等等,都在方方面面、各自工作岗位为中华文明作出不可埋没的贡献。正如吴郡太守糜豹所说的“文与山川同其悠久”。

泰伯为啥千里迢迢来到江南?从“吴”字的甲骨文中找出端倪由于太史公的精简,他并没有在《史记》里说明泰伯奔吴的具体位置,以至于后人对泰伯奔吴的“吴”究竟是哪里有多种说法,比如另有“陕西吴山说”等。最大的质疑是,如果单纯是为仁义道德避让王位,找个离故乡不太远的地方不就行了,选择无锡新区这个遥远的地方,在古代没有火车、飞机,是不是有点不靠谱?

无锡市泰伯庙文物保护所所长毛剑平给出了一个听起来比较靠谱的说法。他说,这一切其实可以从古体的“吴”字看出端倪。“吴”字的甲骨文是左上角一个圆形,右边是一个人的形状,当做图形来解读就是一个人在追逐太阳的意思;“吴”字的金文也是一个人在追逐太阳,不过圆形放到了右边;而在秦始皇“书同文”之前,流传在楚地的“吴”字篆文是上面一个圆形,下面有4条竖杠,从图形解读就是最下面是水,中间一横加上面圆形是太阳上升,意思就是指太阳升起的地方。

“泰伯第二次让王位前,周太王生病了,又有人提出要让泰伯继承王位,这让泰伯很苦恼。泰伯、仲雍商量,不如去寻找神仙药,给周太王服用后,周太王就一直可以做王,大家也不用为谁继承王位苦恼。”毛剑平说,当时的周部落是信奉太阳神的部落,两人理所当然地要去太阳升起的地方寻找神仙。而在古代认为太阳升起的地方是东海之滨,泰伯一大家子就一路往东,最终他抵达了无锡新区梅村、鸿山一带。当时这里是一片泽国,远处望去就是茫茫大海,泰伯理所当然地就认为这里是太阳升起的地方。

泰伯被认定为吴文化的开端者。至于“吴”这个地方到底在哪,有说陕西吴山的,有说无锡的,有说苏州的,还有说南京江宁的,80多个专家引经据典,激烈讨论了整整一天,最终形成一个共识:太湖流域是吴文化的核心区,梅里(今无锡新区梅村一带)是吴文化的源头。历史上的泰伯城是太湖流域最早的国都之城,虽已湮没,但不可轻易否定。吴国早期都城筑于梅里,世称泰伯城,早在东汉就有明确的文献记载。

泰伯定居在无锡新区,那时候新区这一代还是一片泽国,就新区梅村、鸿山附近地势比较高,能住人,当地蛮人靠捕鱼为生。泰伯把农耕技术带到这里,教会了当地人在农业生产上从“一年一熟”到一年两熟”,实施稻、麦轮作。泰伯还教会了当地人栽桑养蚕,饲养畜禽,由此泰伯才声名远扬,“荆蛮义之”,远近的蛮人都说他好,纷纷跑来归顺他。

泰伯开创吴文化,并非是在一片白地上凭空生发,而是依托了自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至良渚文化、马桥文化的历史积淀,并自觉地将中原文明与荆蛮本土文明相整合,加速了吴地文明的发展进程。

现在所说的吴文化,是吴地区域文化的简称,一般是指在江南一带滥觞,以先吴和吴越两国文化为基础,经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生长及隋、唐、宋、元历代发育,至明代形成高峰,再至清末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兴起转向现代文明的一系列文化集合。作为吴文化的创始者,泰伯谦让、包容的“至德”精神,历经孔子等历代思想家的倡导而影响深远,既是江南文人“道德文章”的范型,也是江南近现代工商实业家以德经商的宗旨之源。

越王勾践为泄愤毁了吴国古迹如今只留下泰伯庙和泰伯墓《史记》记载说,等到昌的儿子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分封诸侯时,就将吴地封给了泰伯、仲雍的后人,并追封泰伯为“吴伯”,他们也在无锡新区梅村、鸿山一带筑城,这也是吴国的由来。从泰伯开始,吴国前后存续了700多年,其间发生了“专诸刺王僚”“要离刺庆忌”“孙子演阵斩美”“勾践卧薪尝胆”等一系列著名历史事件。

不过现在在无锡等地,我们却很难发掘出与吴国有关的考古遗迹,当初在鸿山发现大型战国墓,最终也被认定为越国贵族墓。吴国墓去哪里了,吴国人又到哪里去了?一切都和越王勾践有关。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在公元前473年灭掉了吴国。因为吴越两国有世仇,所以勾践灭吴后对吴人特别狠,号称要“掘地三尺、鞭尸百万”,于是大量的吴国贵族墓统统都被勾践给掘了,导致我们今天能找到的墓葬很少,在原本吴地发现的也是越国墓。

此外几乎所有没死的吴国贵族也纷纷逃离了吴国本地,为了纪念故国,这些人大多以国为姓,成为如今四散海内外的吴氏宗亲。更倒霉的是,灭了吴国没多久的越国也被楚国给灭了,最终大量的史料都湮没在了重重历史迷雾当中。比如历史上记载泰伯是没有后代的,其王位传给了弟弟仲雍,现在吴氏宗亲的血亲祖先应当是仲雍,但不管怎么说,全世界吴氏宗亲还是尊奉泰伯为老祖宗。

为缅怀泰伯的丰功伟绩,在东汉永兴二年(公元154年),汉桓帝派人把泰伯故居改建成庙,把他的墓地扩建成大型墓葬。从无锡市区沿着机场路一直往东南方向,就能抵达现在的无锡梅村街道,泰伯庙就在这里,泰伯墓则在泰伯庙以北的鸿山街道鸿山南麓。

如今这两处地方已经成了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从2005年无锡首次举行吴文化节以来,全世界来自五大洲的吴氏宗亲都前来谒墓祭祖。无锡新区宣传部部长闾东影说,已经走过六年的吴文化节如今影响越来越大,今年有450名海外吴氏宗亲、800多名国内吴氏宗亲前来祭祀泰伯,为此他们也组织了一系列具有纪念意义的文化活动。

民间传说

披麻戴孝传说当年泰伯去世后,当地吴人哭声震天,念及泰伯德行高尚,且生前酷爱养蚕、种麻,遂腰束丝麻以示哀悼,这一习俗沿袭至今,很多专家认为流传全国的丧礼习俗“披麻戴孝”即源自于此。

撒纸钱泰伯死后,仲雍送葬,当地人感激泰伯德行高尚,送葬的队伍很庞大。当时道路不宽,大队人马经过时踩坏了道路两旁的不少田地,这让一直秉承泰伯“德”思想的仲雍感觉愧疚,遂交代手下一路在当时路两边的田里放钱,作为踩坏田地的赔偿,慢慢就演变成送葬时要在沿路撒纸钱的风俗。

玉皇大帝泰伯的生日是农历正月初九,每年的正月初九,在无锡新区梅村都要举行规模宏大的泰伯庙会,民间传说中玉皇大帝也是正月初九生日;农历三月初三是泰伯祭日,也是玉皇大帝登仙日;民间又传说姜子牙当年是被泰伯收留,认作干儿子,随泰伯的妻子姓姜,后来姜子牙封神的时候,就是没敢封玉皇大帝,所以综上所述民间传说认为泰伯后来就成了道教里地位很高的玉皇大帝。

2、按照生产力标准,可以作为吴文化代表性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三:

一是稻作文化。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吴地,河网稠密,湖荡众多,雨量充沛,气候湿润,是我国著名的水乡,适合农业的发展,种植水稻的历史十分悠久。据考古发掘证实,在距今六、七千年属河姆渡文化类型的浙江桐乡罗家角,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最早栽培水稻的地区之一。同期属马家浜文化类型的江苏吴县草鞋山、无锡仙蠡墩等地,水稻种植已较普遍。距今四、五千年属良渚文化类型的浙江湖州钱山漾、上海马桥、无锡锡山等处,农业和手工业

日益普及。“稻为百谷之首,饭为百姓之命”,吴地稻作农业在我国稻作生产上作出很大贡献。米市之盛,一直居南方各省之冠,无锡成了全国四大米市之一。

二是青铜文化。公元前六世纪吴地先民不仅掌握了出色的青铜冶炼与造剑技术,而且掌握了锤炼与铸铁技术,推动了吴地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江苏境内的江宁、丹徒、武进、无锡和苏州等地10多个地区出土的586件青铜器都可明证。

吴越两国间以冶铸业发达著称,越之欧冶与吴之干将齐名,所铸宝剑皆称名于世。干将、莫邪夫妇“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精英”,用童男、童女三百人使皮囊鼓风,生火烧炭,进行冶炼,炼成的铁剑比铜剑更为锋利。古籍中有“棠铁之甲”、“吴越之铤(铜铁合金坯)”、“吴楚之铤”的记载。所谓“吴王金戈越王剑”,举世闻名。“肉试则断牛马,金铁则截盘匜”(《战国策·赵策》)。这种复合金属工艺已大大领先于世界,其它国家则到近代才开始掌握这一工艺。

三是工商文化。吴地先民适应当时的地理环境条件,很早就有水产渔业、蚕桑业、陶瓷业等较为发达的手工业生产。为了物物交换的需要,还产生了定点定时的原始集体贸易。如传说中泰伯定都梅里,筑吴城,建有物物交换的集市“崇安场”。通过摊贩、庙会、集市等多种方式带来乡村贸易的兴盛,并逐渐形成了星罗棋布的集镇,开设作坊,发展了运输等行业,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勾吴古都梅村是很早形成的江南古镇之一。

明清时期,市镇经济逐步形成,资本主义萌芽诞生,吴地一跃而成全国经济文化最先进的地区。近代以来,民族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工商业最发达地区。上世纪70年代起,无锡首创乡镇企业,普及苏南,影响全国,又一次成为全国经济、文化繁荣之区。

3、以水为本是吴文化的特色。

吴地集江、河、湖、海及运河于一体,呈典型的水生态文化特征。滚滚东流的长江,连接南北运河,三万六千顷的太湖,汇集周边涓涓溪流,汹涌澎湃的东海,广纳百川巨流。“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吴地人民祖祖辈辈生活在水环境之中,创造了独特的水文化。

“水”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体态以至性格特征等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吴地先民创造稻作文化、船文化、渔文化、蚕桑文化、陶瓷文化等物质文化;也孕育和滋养了吴语文化、吴歌文化、吴俗文化、吴门画派、昆曲、评弹、锡剧等精神文化。泰伯奔吴“断发文身”,开“九泾一渎”;伍子胥相水筑姑苏城、开胥溪;夫差首开江南运河、凿邗沟;隋炀帝通南北大运河,历代重视水利建设。在外交上,孙吴时东渡日本,明郑和下西洋。近代以来,上海开埠,率先接受西方科技文化。生活在水乡泽国的人民育成了机智勇敢、思想开放的性格和锐意创新的作风。水对吴文化的全部内容,产生着十分深刻和久远的影响。从一定程度上说,没有水就没有吴文化,更没有吴文化的昌盛发达,吴地文化因水而闻名天下、吴文化造就了无锡的文明发展

经济是基础,文化是先导。科技的进步,促进社会的发展。历史上的吴地,包括无锡在内,曾有过四次辉煌时期,具体表现在:

第一次辉煌时期,是泰伯立国梅里,道启东南文明,显示了先秦吴地国家文明发展的高峰。主要表现有:春秋后期到战国时期,吴地普遍种桑麻或葛,纺纱织布,养蚕缫丝帛,织造水平高,产量大。吴王夫差一次赏给太宰嚭“杂缯四十匹”(《越绝书·卷十》)。造船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政府实行“货物官市”,也有了私商,使用铜币与黄金币。天文历法、医药、数理等均有发展。军事理论更有《孙子兵法》、《伍子胥水战法内经》等兵书盛名于世。

第二次辉煌,是历经秦汉,尤其是永嘉、安史、靖康之乱,北方人口大规模南迁,吴地加速开发,至明清,经济、文化呈现鼎盛之势。

先秦两汉时期,春申君黄歇治无锡湖,立无锡塘。西汉张勃治水无锡。东汉梁鸿、孟光疏导梁溪河。三国东吴陈勋屯田毗陵,疏通长广溪。农业普遍采用“火耕水褥”、铁犁牛耕,稻麦两熟。广种葛麻,人们改穿葛布、夏布。无锡陆墟阳山形成“石臼”等石器市场。宜兴成为南方早期青瓷的重要产地之一。

隋时,南北大运河的开通。唐代江南水利兴治,使无锡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口大量增加,无锡、江阴相

继升为满四千户的望县,无锡经济成为全国经济重心之一,也为京杭大运河线上的重镇之一。

唐之安史之乱,北方人口又一次大量南迁,苏州地区户升40%,无锡比例更高。山地、圩田、沙田得到更多开发。唐朝政府财赋重心南移,“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这不是说当时江南经济已超过北方,而是唐朝政府对北方藩镇势力无力控制,只得加重江南赋税,直至宋时江南经济进一步的发展,才逐渐超过北方,谚曰:“苏湖足,天下足”。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开始。中途虽有曲折,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无锡乡镇企业在吴地掘起,“苏南模式”的形成,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农村趋向城市化,无锡成为中国乡镇企业的发祥地。随着改革开放、招商引资,城市体制的改革,外向型经济得到全面发展,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有了新的成就,吴地两院院士、大学教授人数最多,吴地成为全国繁华之区。无锡连续五次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在长三角16城市综合竞争力中排行第三,为争创全省“两个率先”先导区、示范区作出了成绩。吴地文化进入了辉煌的现代化发展新阶段。

越文化

越文化是吴越文化的一支,中心是历史上的越国首都会稽、隋唐的越州,也就是今天的绍兴。吴越先民同属上古百越族的一个分支,故吴人的风俗习惯虽与越人相仿,其百越文化的基因不够显扬,越人则保留了较多的百越质朴、悍勇和开拓进取的心理特征,一种多少带有野性成分的精神气质。和邻近的吴文化和徽文化相比,越文化具有一种本我的精神特质,既有铮铮铁骨的傲气,又有谦谦君子的柔情。为什么叫绍兴呢?绍兴古称越,春秋的时候是越国的都城。远古时期的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在这里交汇、融贯,为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早在7000多年前,于越民族即在此繁衍生息。4000多年前,大禹治水成功,春秋战国的时候,越王勾践在这里建都,卧薪尝胆。秦汉的时候是会稽郡,到了隋朝叫越州。到了南宋的时候,赵构皇帝被金人所逼,一路难逃,到江浙一带。公元1131年的时候,改了年号为“绍兴元年”,取"绍祚中兴"之意,之后赵构就定都在临安,就是我们现在的杭州,当时绍兴就是南宋的陪都。

勇悍气质

吴地的先民乃勾吴族,亦属上古百越族的一个分支,故吴人的风俗习惯与越人相仿。但吴地距中原为近,开发较早,接受华夏文明的浸润较深,其百越文化的基因便不够显扬;加以身处太湖流域的平原地带,为典型的“鱼米之乡”,经济富足,生活安定,也容易养成人们求稳怕乱的守成心态。吴地建立的政权,自吴王夫差北上争霸失败以后,历代执政者多有一种“偏安”的情结,往往以割据江东为满足而不思进取,直至清末八国联军入侵时犹有“东南自保”的呼声发起。吴地居民也常以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为满足,不惯于离乡背井去别创家业。越人的情况便有所不同。越地经济、文化主要是在山区与海岛之间展开的,“地狭民贫”之称到南宋年间因循未改,这就迫使越地居民致力于以斗争求生存,冒险开拓进取也远较吴人为习见。《越绝书》上记载着越王勾践的复仇事迹,民间传说里讲反抗斗争的故事甚多,再联系到铸剑、尚武的种种传统和近世秋瑾、鲁迅诸人的思想性格,则越人那种独具一格的勇悍气质当不难窥见。

外向开拓

越人善于向外拓展,尤其是沿着海路外移,或北上山东、辽东、朝鲜半岛乃至日本,或南下闽、台、海南及东南亚,到处播散着越文化的印迹。以日本而言,我们过去多关注其接受中原华夏文明影响的一面,但那只是公元7世纪圣德太子主政以后的事,而在这之前很久,日本早就形成自己的民俗文化,从其衣食住行的生活方式(如嗜生食、穿着俭朴、干栏式建筑、坟丘墓葬)和各种民间习俗信仰(如男女情爱较为开放,盛行招魂、降灵、冥婚等巫鬼信仰以及民风强悍进取等)来看,均不类于重礼乐文饰的华夏文明,反倒和江南越地民俗为近。这跟稻米种植和铁器制作技术于公元前200年间由江南传入日本,是否有密切的关联呢?

冒险精神

越人的冒险开拓精神一直延续到晚近,有三个事例足以昭显,那就是明清的“绍兴师爷”、民国期间的“宁波同乡会”和当前出现的“温州模式”。明清时代,越地经济、文化已然发达起来,受教育的士子陡然增多,而因科举取士在各地实行配额制,众多越地人才无缘由科举晋身仕途,于是相当一部分人转入幕僚队伍,形成独特的“绍兴师爷”景观。“绍兴师爷”在文人笔下以利口机心著称,近于恶谥,其实并不简单。学做“师爷”,要抛弃弄惯了的八股文,去熟悉钱粮、刑法等各种实务,还要通达人情世故,练就写公文的好手笔,对习举业的人来说,不啻是脱胎换骨,没有开拓进取精神是做不到的。进入近代,上海开埠以后,外地移民大量涌入,以原籍浙江省为最多。浙江移

民中的宁波籍人甚至在上海成立了“宁波同乡会”,不仅起到联络乡情、互通声气的作用,且能与上海的租界相抗争,以捍卫乡人的权益,在当时创下不小的名声。再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兴起的“温州模式”,温州人以个体小生产发家,而今经商的足迹遍及全世界,不少地区和城市均出现“温州街”、“温州村”之类温州人聚居或经营的场所,这显然又成为冒险开拓行为的样板。这类现象大家都很熟悉,而从民俗学的角度给予观照,以与越人的文化心理特征相连结,也许会有深一层的体认。

绍兴师爷

清代官场有谚语云:“无绍不成衙。”说的是清代衙门中多绍兴籍的幕友和书吏。绍兴籍(指绍兴府,下辖山阴、会稽、萧山、诸暨、余姚、上虞、嵊、新昌八县)的幕友即著名的“绍兴师爷”(注:称“绍兴师爷”者并非皆绍兴籍人,其他地方的人也有,但以绍兴籍人为多,故常以“绍兴师爷”作为师爷的泛称),数量极多。幕友和书吏所以多绍兴人,与绍兴人文化素养高、苛细精干、善治案牍等特点有关,这些特点皆适宜作幕为胥。绍兴人所以不远千里入都为胥,又与绍兴人不恋乡土的乡风和当地人多地少的经济状况有关。

模拟的公堂会审场景。县太爷是坐在公堂之上审理案情,而屏风后面坐的那个穿棕黄色长衫的人就是师爷了。当他发现县官在堂审时有“漏洞”,就立刻会传纸条到堂上,以协助县太爷审理案子;这种“审判之名在官,审判之实在幕”的师爷,就是县衙内的刑名师爷。在所有的师爷中,刑名师爷对于中国传统司法文化影响最大,甚至可以说,他们是中国古代法庭中的幕后听审者━━看不见的法官。绍兴师爷成为一个地域性、专业性极强的职业群体,子承父业、代代世袭的现象极为流行,分工也较细,分为书启、钱谷、征比、挂号、刑名等多种。师爷的身份特殊,他们并不拿朝廷俸禄,不属于衙门在编人员,对外是幕主请来的客人,由幕主支付报酬,但师爷们在协助幕主处理衙门事务时,往往深知官场各种禁忌和潜规则,有时协助幕主处理一些较为棘手的个人隐秘事务。师爷肇始于明代,兴盛于清朝,没落、衰亡于清末民初,在中国明清两代的历史舞台上活跃了大约300年的历史。

绍兴为什么多师爷?据有关人士考证,有以下几种原因:

1.绍兴自古以来文风炽盛,文人倍出,读书人多,从事举业的人也比其他地方多。绍兴一地的科举竞争相当激烈。因为临近盛产才子的苏州。绍兴民谚云:“一百秀才莫欢喜,七个贡生三个举,四十五个平平过,四十五个穷到底。”这是说绍兴读书人要想在科举中出人头地非常不易。在这种情况下,科场不顺的绍兴读书人为数极多,这些人中的许多人就选择了当师爷作幕这条路。

2.绍兴出师爷,与当地人多地少的经济状况和绍兴人不恋乡土的乡风有很大关系。明代以来,由于人口的增长,绍兴成了一个地狭人稠的地区。清代,绍兴人多地少的状况与明代相同,因此大批绍兴人不得不外出谋生,除了仍有许多人“入都为胥办”以外,更有很多绍兴人当了师爷,游幕四方。绍兴人是水乡之民,富于冒险性,乐于迁徙,安土重迁的观念比较淡薄,这些都与当师爷需要奔走各地的职业特点相契合。

3.绍兴出师爷,又与绍兴人一向具有精细严谨、善于谋划的特点有关。精细严谨、善于谋划是当师爷所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比如当刑名师爷,面对重叠纷繁的法令案例和错综复杂的案情,必须用心精细严谨,否则案牍字句如有出入,就可能产生不良的严重后果。所以,当师爷者必须是精细严谨,绍兴人正是具有这种素质的人。绍兴书吏善于谋划,绍兴师爷就更驾而上之了。正是由于绍兴人具有精细严谨、善于谋划的特点,适于当师爷,所以,当师爷的绍兴人特别多,而且容易当得出色。

4.幕学的授受一般都在亲友故旧中进行,而亲友故旧多是本地人。绍兴人当师爷的本来就多,而如果一个绍兴籍幕师教授多人学幕,那么自然会使绍兴籍师爷成倍增长。这也是绍兴出大批师爷的重要原因。

5.明人说:“今户部十三司,胥算皆绍兴人。”可知明代户部中多绍兴人。明代中叶以后,地方官为了与户部掌握重权的绍兴人通声气,以求得关照,不得不用绍兴人为师爷。这也是绍兴籍师爷多起来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最新关于浙江飞来峰的导游词5篇

最新关于浙江飞来峰的导游词5篇 关于浙江飞来峰的导游词5篇(一) "飞来峰"顾名思义就是飞来的山峰,为了不让它飞走,还请来了西方三圣——观音、大势至、弥勒来坐镇。听了导游的介绍,我不禁睁大眼睛,好奇地寻找着西方三圣,果然发现他们在飞来峰门上完好地坐着。飞来峰多岩溶洞。且洞洞有来历,极富传奇色彩。随着导游,我们先来到了最南端的一个大洞叫青林洞,洞内有石床、手掌印,传说石床为"济公床",石掌印为"济公手掌印"。接着又游览了五乳洞,龙泓洞、射旭洞等。每个洞中都雕刻了许多石刻遗像,虽然历经了几千年,但还是保存完好。在射旭洞内,往洞顶上看,可见到洞顶微露一线天光,这就是"一线天"胜迹了! 看完了一个个山洞,我和姐姐迫不及待地去登飞来峰。飞来峰山高209米,整座山峰不算险峻。开始时,我和姐姐三步并作二步,沿着石阶盘曲而上,你追我赶,谁也不甘示弱。妈妈跟在后面,关心地大叫着:"小心点!慢点!"。登了一会儿,由于天气炎热,渐渐地放慢了速度,我欣赏着周围的风景,忽然我发现飞来峰的古藤盘根错节,岩骨暴露,峰棱如削。我好奇地去摸着这又粗又长的古藤,它们组成了一个环形状,像秋千一样,稍作推动,就会前后摇荡。终于到了飞来峰顶,从上往下看,周围许多山峰各不相同,于是闪出了一个奇怪

的想法:莫非飞来峰真是从别处飞来?停留了数分钟,我们就下山了。 飞来峰无石不奇,无树不古,无洞不幽,秀丽绝伦。不仅使我大饱眼福,还领略了佛教艺术的魅力,了解了我国石窟艺术的瑰宝——飞来峰石窟。虽然我留连忘返,因时间不早了,我依依不舍地告别了飞来峰。但那优美的风景及历史文化韵味永远留在我的脑海里。 关于浙江飞来峰的导游词5篇(二) 各位游客: 你们好!杭州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七大古都之一,历史上素有"东南佛国"之称。那"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意境今天在杭州仍能感受到。现在我们已经到了灵隐景区。灵隐景区不仅有闻名全国的千年古刹灵隐寺,还有古代石窟艺术瑰宝飞来峰造像。这里名山名水、名人逸事、名泉名亭、名寺名佛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幽雅、秀丽、文化氛围浓郁的仙山佛国。 请看这里写有"咫尺西天"的照壁。"咫"是我国周代计算长度的单位,约八寸,"咫尺"是距离很近的意思,意思是说,从这里只要再往前迈一步就是佛国世界灵隐寺了。现在就请各位游客随我进入景区游览。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导游词

各位朋友,欢迎来杭州旅游!我们面前这条河,就是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它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它纵贯南北,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南北水上干线。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82公里,相当于苏伊士运河的10倍多,巴拿马运河的22倍,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目前,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里程最长的人工运河,建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嘉兴的运河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而秦始皇在嘉兴境内开凿的一条重要河道,也奠定了以后的江南运河走向。据《越绝书》记载,秦始皇从嘉兴“治陵水道,到钱塘越地,通浙江”。到了隋朝,隋炀帝动用几百万人,开凿贯通了大运河,这为以后国家的经济文化空前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隋代开始全线贯通,经唐宋发展,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京杭大运河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被誉为“古代文化长廊”“古代科技库”“名胜博物馆”“民俗陈列室”,其历史遗存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绝好实物资料,是中国悠久历史文明的最好见证。站在保护人类文明的高度看,大运河不仅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也为世界所公认。大运河水系绵延数千里,纵贯南北,构成独特的自然风情,孕育出浓郁的线形文化景观,如果再加上还未被很好发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就更加丰富。 1985年呼吁中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郑孝燮、罗哲文两位权威专家曾说:“如果将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价值、文化内涵和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相加,在某种程度上说可以与长城媲美。” 京杭大运可是由人工河道和部分河流、湖泊共同组成的,全程可分为七段:(1)通惠河;(2)北运河;(3)南运河;(4)鲁运河;(5)中运河;(6)里运河;(7)江南运河。京杭大运可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巨大作用。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 世事沧桑,运河几度兴衰。三年前,按照还河于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的要求,杭州全面启动“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一句话概括工程的主要内容,就是:一馆两场三园两带六埠十五桥。 现在我们站的地方,就是运河一期工程最北端——北星公园,它因紧邻北星桥而得名,大家注意公园里这7组江南水乡风格的建筑,它们是按“北斗七星”位置整体布局的,中间最高的观景阁取名北星阁,意喻北极星。夜晚上北星阁东望,可见广场上七星闪耀,非常漂亮。 请问有谁看过建筑大师陈从周先生的文章《故乡》?陈从周先生所说的“故乡”,就指运河边的青莎古镇。 大家现在游览的,就是依《故乡》描述设计的青莎公园,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浓浓古镇味,路边一丛丛的是芒草,园里还种了文竹和凤尾,樱花、紫荆花交杂其间,到了春天,你

关于杭州西湖的导游词

关于杭州西湖的导游词 范文一 各位亲爱的游客们,大家早上好,我叫朱敏嘉,大家可以叫我朱导。欢迎大家来到“人间天堂”西湖。我们即将开启西湖之游,我们要去游览孤山、断桥和三潭映月。祝大家旅游愉快!请大家不要乱丢果皮垃圾,乱涂乱画。 西湖这么美,当然有许多奇妙的传说。相传多年前,天上有玉龙和金凤,它们在银河旁边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玉石,它们一起啄了许多年,玉石就变成一块光芒四射的宝珠,这颗宝珠的光芒射到哪儿,哪儿的树木就常青,花朵就盛开。后来消息传到天宫,王母娘娘就派天兵天将来把宝珠抢走。玉龙和金凤赶去索珠,遇到王母娘娘拒绝,于是就争抢起来。王母娘娘被打倒,两手一松,玉石就掉落人间,变成了金莹的西湖,而玉龙和金凤就变成了凤皇山和玉皇山,守护西湖。 大家向东看,那是断桥!它是西湖中最出名的一座桥。它分有趣:断桥是北里湖与外湖的分水点。每当瑞雪初晴,桥的阳面已经冰消雪化,而桥的阴面却还是白雪皑皑,远远看去,桥身似断非断,“断桥”就因此得名。 大家现在请向前看,这是“三潭映月”,也叫“小瀛州”。这是一个“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湖上花园。全岛呈“田”字

形,东西连柳提,南北建曲桥,曲桥两侧,种植着大片红、白、各色的睡莲。 接着请大家上岛游览。请看:三塔立在湖上,塔高2米,塔身球形,排列着5个小圆洞,塔顶呈葫芦形,造型优美。每逢中秋佳节,皓月当空,人们在塔内点上蜡烛,沿口蒙上薄纸,烛光外透。这时,“塔影、月影、云影”溶成一片。烛光、月光、湖光交相辉映,在光的折射中,三塔的灯光透过15个圆孔投影在水面上,共有30个小月亮了,再加上天上的一个,湖中的一个,就有32个小月亮了,呈现“天上月一轮,湖中影成三”的美丽景色,真是:“一湖金水欲溶秋”呀! 大家向前走,西湖边上还有一座名山孤山!为什么要取名“孤山”呢这是因为历史上此山分优美,一直被皇帝所占有,所以叫“孤山”。 西湖是一首诗,一副画,一位楚楚动人的少女。“忆江南,最美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这是自白居易为颂扬西湖给后人留下回味无穷的千古绝唱! 各位朋友,我们即将结束这次西湖之行,希望让西湖的山山水水永远留在你美好的回忆里! 范文二 来杭州之前,您一定听说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名言吧!其实,把杭州比喻成人间天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了西湖。千百年来,西湖风景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她的丰姿倩影,

杭州沿途讲解导游词

杭州沿途导游词 线路:杭八中——环城东路----体育场路----曙光路-----杨公堤------南山路-----西湖大道-----城站火车站 讲解1,要点:问好,询问用餐情况,介绍线路,一天的安排,住宿介绍 各位游客,大家好!早餐吃得怎么样?现在,我重申一下今天的日程安排。上午,我们先去游览位于钱塘江畔的千年古塔六合塔,然后再去参观江南名刹灵隐寺,中午在杭州植物园内的山外山餐馆用餐。下午大约在两点钟我们乘船游览西湖,与美丽的西子湖亲密接触,共度美好时光。游湖结束后我们继续游览西湖十景中的“雷峰夕照”、“苏堤春晓”、和“花港观鱼”。然后留点时间给大家自由活动。喜欢购物的客人可以去杭州的延安路逛逛,喜欢丝绸的可以到杭州丝绸去看看,当然也可以在苏堤上散散步,在茶馆里喝喝茶。晚餐我给大家安排在杭州的老字号餐馆楼外楼品尝杭州风味。晚饭后请大家观赏浙江的地方戏——越剧。今晚我们下榻的饭店是浙江国际大酒店,它位于杭州繁华的商业中心武林广场东侧,杭州迎宾大道体育场路的南北高架公路中河路的交汇处。距西湖3公里,离铁路新客站3公里。这家酒店总面积30100平方米,高21层,设有202间豪华客房,大小9个会议室,最大的多功能厅为600平方米,酒店还有游泳池、网球场、商务中心、商场、票物中心等设施,酒店集客房、餐饮、娱乐、健身、会议功能于一体,整体风格优雅尊贵,是杭州市中心又一标志性的高档酒店。如果大家没意见的话,我们就按照这个行程活动。谢谢。 讲解2,要点:新城隧道,金衙庄,庆春门、杭州概况 各位游客,在大家的左手边看到的隧道叫新城隧道,它是我们杭州城从老城通向新城的一个通道,我们杭州现在的口号是“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穿过新城隧道就来到了钱江新城。 各位游客,这里是金衙庄公园。明朝时这里有名圆“金衙庄”,为明代进士金学曾的私家园林。清朝时期有个叫严沆的割据了金衙庄的一半,建了“皋园”。后来为当时的采纺局、洋务局等官署所用。在当时杭州城里众多的私家园林中,金衙庄也算是有一定规模的,其名在杭州城里几乎尽人皆知,在解放路拓宽延伸至环城东路时,金衙庄原址成了杭州东大门的要道口,金衙庄公园建成后,与贴沙河的青年公园连成一片,成了市民休闲的好去处。那株矗立在路中央的古樟树,得到了保护,更加枝繁叶茂。是杭州城里的一道风景。 各位游客,这就是古代的杭州十大城门之一的庆春门所在地,它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因门外有菜市,又称菜市门。明处朱元璋的部将常遇春由此门进入杭州城,故名“庆春门”。门内的庆春街,历来为杭城的繁华街道之一。庆春门残存的城墙在1958年建筑环城东路时被拆。为了使后人了解其变迁,故在原址立碑以念。杭州城旧时的样子是“腰鼓型”,而现在大杭州的形状似“飞鸟型”。 各位游客,杭州的旅游资源非常的丰富,文化底蕴厚。作为七大古都之一的杭州,数千年来的积淀,孕育了十分灿烂的“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和|“南宋文化”。目前,杭州有岳飞墓,飞来峰石窟造像、六合塔、闸口白塔、胡庆余堂、良渚遗址、西泠印社、文澜阁等10多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还分布着大量的名胜古迹。杭州有众多的博物馆和名人故居,有优美的自然环境,钱江潮名闻遐迩,京杭古运河穿城而过,西湖更是一张金闪闪的名片,自然与人工浑然一体。 杭州的交通十分便利,目前已形成海、路、空放射状立体交通网。铁路从杭州站始发每天有30多对列车,通过列车达上百对。公路随着杭甬、沪杭高速公路的建成,大大缩短了杭州到上海、宁波等周遍地区的时间。水路有运河航运,可直达苏州、无锡等地。航空有杭州箫山国际机场,年客流量可达500万人次,为杭州成为国际旅游城市创造了一个重要的硬件。

扬州古运河游览导游词3篇(完整版)

扬州古运河游览导游词3篇 扬州古运河游览导游词3篇 1: 扬州古运河游览导游词 古运河扬州段是整个运河中最古老的一段。现在扬州境内的运河与201X多年前的古邗沟路线大部分吻合,与隋炀帝开凿的运河则完全契合,从瓜洲至宝应全长125公里。其中,古运河扬州城区段从瓜洲至湾头全长约30公里,构成著名的扬州三湾。这一段运河最为古老,可谓历史遗迹星列、人文景观众多。 作为运河城的扬州,在新的世纪,应对运河文化资源加以大力开发和利用,通过旅游让古老的运河文化为扬州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积极的贡献。扬州三湾,河道曲折,当初运河的开挖者为了消除地面高度差,使运河的水面保持平缓,便采取了延长河道以降低坡度的办法,所以就把这段运河开挖得弯弯曲曲。这个方法是我国古代河工们的杰出创造。以前所流传的弯弯曲曲是为了不破坏扬州风水的说法是不对的。从旅游美学的角度来看,古运河的三湾段因其弯道给人们以特殊的变化莫测的忽远忽近的视角空间,将是古运河旅游线上的一大卖点。 古运河扬州段从瓜洲至湾头全长30公里,沿岸有几十个景点,其旅游价值极高,它集长江和运河、天然和人工、历史和现实、经济和文化、新线和老线、城市和乡村于一体,构成一条色彩斑斓、风情万种、景色各异、内涵丰富的旅游线路。更为令人称奇的是,作为一条新开发的旅游线,与长江风情旅游线相呼应、相连接,从长江与运河

交界的古镇瓜洲上船,经过古运河到东关古渡换船,就能非常自然地与我市已经形成多年的乾隆水上游览线自然连接,这就完全做足了水的文章,突出了古城扬州历史上车马少于船的特色,使游客感受水的经济、水的文化、水的生活方式。 2: 扬州古运河游览导游词 去古运河玩喽!去古运河玩喽! 我高兴得跳了起来。听说古运河畔已被整治成优美的风景区,我早就想去看,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不一会儿,我们就整装出发了。 刚到渡江桥,就发现桥上已经建起了仿古楼阁,楼阁在灯光的照射下,让人感受到了咱们扬州古代文化的意蕴。桥下古运河碧波荡漾,两岸灯光自上而下,层次感很强,灯光五颜六色,河面波光粼粼,古运河被映照得更加妩媚迷人。远远望去,古运河在两岸灯光的衬托下真像一条玉带。河边游人如织,很多人拿出照相机不时按着快门。我也按捺不住自己,向爸爸要了照相机,解放桥、跃进桥、康山园、东关炮台、扬州园林甲天下横幅我一连拍了好多张风景照。 听说,这条长1746米、贯通南北的运河是一条人工河,是隋炀帝为了能到咱们扬州看琼花,让老百姓开凿的。古运河流淌了一千多年,孕育了扬州千余年文化,哺育了扬州几十代子孙。天长日久,市区古运河两岸挤满了低矮的住房,显得凌乱不堪。前两年,扬州市政府决定花大力气整治运河周边环境,建设古运河风光带。如今古运河旧貌换新颜,花草树木,亭台楼阁,在霓虹灯的照射下,古运河重新散发出迷人的魅力。如果你和我一样,晚上去游玩,保证你会流连忘返!

杭州西湖导游词范文(共4篇)

篇一:杭州西湖导游词 杭州西湖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随着船的徐徐开动,我们开始游览国家第一批4a级景区杭州西湖。西湖同瑞士莱蒙湖并称为当世东西辉映的明珠。 西湖水域面积为5点6平方公里,包括岛屿则是6点3平方公里。杭州市政府为了进一步发展西湖旅游,已恢复西湖旧观,开展了一系列的西湖西进工程。现有水域面积为6点5平方公里,西湖平均水深1.55米,最深处为2.27米左右,最浅处不足1米。所以很多游客来到西湖都会问可不可以到湖里去游泳。我说可以。但是你要改姓了。改姓“沉”。不是耳朵陈。男士叫“沉到底”先生,女的叫“沉到底”小姐。因为西湖淤泥相对比较深。所以每年三月杭州市政府都会用吸泥船来疏浚西湖。 在这里我想问一下大家,各位觉得西湖水是死水还是活水?呵呵都不是,西湖水是半死不活水,因为西湖水现在通过人工换水,每隔33天彻底换一次水。所以不是死水也非天然活水。 好了,现在我们右手边看到这座塔是雷锋塔。原名叫黄妃塔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国王钱弘俶所建。当年吴越国国王钱弘淑膝下无子,便到灵隐寺求子。主持点化他,需建金塔一座。钱听后甚为忧虑,便说到:举全国之力建金塔一座。可也!但劳民伤财寡人不愿也!主持乐道:此“经”塔非彼“金”塔。此为经书之塔。所以我们现在的雷峰塔的每块塔砖都是由杭州灵隐寺监制,并刻有佛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经卷。塔建次年,有一黄姓妃子为钱产下一子。故此塔命名为黄妃塔。但时过境迁,很多人忘记了其旧名。便取塔下雷公山之名为此塔名。得名:雷锋塔。说到此。大家都会想到与雷峰塔密切相关的一则中国古代经典爱情故事:白蛇传。传说白娘子就被困于雷峰塔下。西湖水干,雷峰塔倒,白娘子出。1924年9月25日下午1点40分,雷峰塔轰然倒下,这被鲁迅认为标志了压迫中国两千年的男尊女卑封建思想时代的彻底结束。为此,鲁迅曾写过一篇文章:论雷锋塔的倒下。他在文中就把白娘子比作以前中国的妇女,把雷峰塔比作压在中国妇女头上的封建专制和礼教的象征。过去的中国妇女是没什么地位的,并且女子还要讲究三从四德等等。所以鲁迅先生说雷峰塔倒的好啊,雷峰塔倒后呢中国妇女就翻身解放了。现在确实如此哦,以前女子们讲究三从四德,现在则变成了男人们也要讲三从四德了!各位男同志们要注意听好了:老婆出门要跟从;老婆命令要服从;老婆讲错要盲从!老婆化妆要等得;老婆花钱要舍得;老婆生气要忍得;老婆生日要记得! 大家都知道杭州雷峰塔与苏州虎丘塔是同一时期建造的。但虎丘塔至今还在。雷峰塔却为何会倒呢?历史上,塔曾于明代嘉靖年间先后遭过两次火焚。因为倭寇入侵,怀疑内有明朝伏兵。故放火烧塔。二为杭州地方官员为免倭寇藏身,便放火焚塔,西湖边最大的昭庆寺也连带被烧。经历了两次火焚之后,雷峰塔塔体通红,身影斜歪。如同老衲一般遥遥欲堕。另外,杭州最有名的是什么呢?杭州被称为丝茶之府,爱情之都。所产丝绸全世界最好。其沿展性最强以至于法国米蓝服装的所以面料都有杭州进口。当年杭州市长在apk会议期间当着总统克林顿和新加坡总统吴做东的面,用杭洲所产之丝拉动了克林顿的防弹车。各国元首为此惊叹不已。丝是最好的。但不易的是我们这吐丝的蚕非常娇贵,怕风怕光死亡率极高。于是蚕农们便想起了雷峰塔既然能够镇住白娘子这条大白蛇,便能够镇住家中的小白蛇。因为蚕长的白白胖胖,谓之:蚕宝宝。如同小白蛇一般。所以很多蚕农想尽办法到西湖边寻找雷峰塔砖供奉于蚕室之中。这样一来,你抽一块我抽一块,时间一长雷峰塔的踏基更是不稳最终倒下。时至今日,杭州农村尚有此习俗。黑市上,一块塔砖卖到一万块。现在看到的这座新的雷峰塔在旧塔的遗址上于2000的开始重建,到2002年完工,花费1.5亿人民币。现在的塔虽然保留了宋塔的惯有风格,但其内部完全是现代化的构造,全钢结构,外墙包铜,分为七层,地下两层,地上五层,塔内还有电梯直到塔顶。塔高61.9米。大家不要小看61.9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导游词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沿岸景观)解说词 各位游客,这边是运河广场。提起我国古代工程史上的两大壮举,人们一定会联想到“一城一河”,城是万里长城,河是京杭大运河。距今已有2480多年历史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流程最长的人工河流。这条河流不仅仅是单一的交通枢纽,更是影响中国古代社会进步的“时空大动脉”,它对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发展,加强南北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的交流,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说起这条绵延千里的运河,大家或许更多的是敬佩。确实,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一条古运河,它的历史地位足以与万里长城相提并论。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各国就已经以军事目的开凿运河。隋朝,天下统一,中央为了加强对南北的管理,打通各段运河,隋之后的历朝历代,运河不断地修道改造,至元代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明清两代大运河成为南北水运的干线,并沿用至今。 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往的京杭大运河已破败不堪,多处河段淤塞,不能通航。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对运河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沟通了运河航道,建设了通航船闸。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加快建设运河的步伐迈得更大,公元2006年10月1日,总投资20亿元的运河一期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胜利峻工,至此,饱经风雨、历尽沧桑的古运河重放昔日的光彩。如今,京杭大运河杭州段运河景观,无论是沿岸风光,还是乘漕舫船从水中观赏运河两岸的景色,都令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美不胜收。“杭州不光有西湖,运河风光更诱人”,运河杭州段,已经成为杭州最具吸引力的旅游新景。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北起余杭塘栖,南至钱塘江,全长约39公里,贯穿杭州市余杭、拱墅、下城、江干四个城区。2002年杭州市委、市政府正式启动大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对运河水质、景观、桥梁、道路、古街、古建筑等进行全面提升改造。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两岸已形成了一条以自然生态景观为核心主轴,以历史街区、文化园区、博物馆群、寺庙庵堂、遗产遗迹为重要节点的文化休闲体验长廊和水上旅游黄金线。 现在运河广场上人山人海,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便在运河广场上。运河广场是建在运河的东面,离开博物馆,穿过人群,便走到运河边,连接西岸是一座古桥——

关于杭州的导游词讲解大全合集

关于杭州的导游词讲解大全合集 杭州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杭州的导游词讲解,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杭州的导游词讲解1 各位游客,下午好!我们现在站在苏堤南端,西边就是花港观鱼。我姓钟,你们可以称呼我为钟导。很高兴能跟大家度过这美好的时光。 各位游客,花港观鱼地处西湖西南,三面临水,一面倚山,是一个依山傍水、占地三百余亩的大型公园。西山大麦岭后的花家山麓,有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流经此注入西湖,故称花港。南宋时,内侍卢允升在花家山建造别墅,称“卢园”。因景色恬静,游人萃集,雅士题咏,卢园被称为“花港观鱼”。 大家请看这块石碑,有什么发现吗?没错,这个繁体字鱼本有四点,但这儿只有三点。其实是有一个故事的:康熙三十八年,皇帝玄烨驾临西湖,照例题书“花港观鱼”四个字。繁体字“鱼”字底部的四点,本为火字,鱼遇水而生,遇火必死。皇帝不忍心见鱼死,便将碑文中的“鱼”字底部改成了三点,意让鱼永远欢快的`生活在水里,以示皇恩浩荡,泽被万物之意。

各位游客请随我来这边看,花港观鱼的红鱼池是全园的主景。红鱼池中放养着数以万计的尾金鳞红鲤,,游人在曲桥上投入鱼食或鼓掌相呼,鱼群就会从四面八方游来,争夺食物,纷纷跃起,染红半个湖面,蔚为壮观。 游客朋友们,现在有十五分钟自由活动,可以去买鱼食喂鱼。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到了牡丹园。园内栽培了数百株色泽鲜艳、奇香异常的名贵牡丹,如魏紫、姚黄、绿玉胭脂点玉和娇容三色等等,其中最著名的是来自安徽宁国县的“玉楼春”。此外,还配置了山石、苍松、翠柏、芍药、红枫、紫薇、海棠、梅花和杜鹃等花木,高低错落,疏密得体。 各位游客,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我们要和花港观鱼说再见了,祝大家旅途愉快! 关于杭州的导游词讲解2 相信大家都知道杭州,都明白杭州有个美丽景观:“花港观鱼”。今天就由我来带领大家去欣赏花港,品味观鱼,我是导游倪嫣然,有什么事都可以找我帮忙,现在我们就开始这次愉快的旅行吧。 花港观鱼总分三园:锦鱼池、牡丹园与小树林。先来说说锦鱼池,锦鱼池被美丽的小花园包围着,鱼池上立着一座小木桥,大家可以站在小桥上,把鱼食撒到河中,每当鱼食被撒入河中时,

杭州一日游日语导游词3篇(完整版)

杭州一日游日语导游词3篇 杭州一日游日语导游词3篇 杭州一日游日语导游词范文1: 杭州、1基の璀灿の明珠モザイクは我が国の大地に。杭州、昔から古代文明、例えば: 絹糸の城。杭州、美しい向征。 私は椒から杭州に来て、ただいとこの家に遊びに来ていただけで、車が高速道路、道の両側に、列ぞろいの小さい松、地上を見ないごみ。実は、あなたは歩いて行って、少しほこり、清掃員、時にごみを整理して、誰も知っています: 環境保護環境を保護して、人はだれがいます。その高速道路は大地に寝転ぶている竜のように。夜ここには多くの公園、座席、座席、あなたはここに座って、ここの美しい風景、これは美しい杭州。 杭州、昔から古代文明、私たちは絹の地、私の叔母はここで働いて、彼女は118号の、あなたたちは彼の家に来ることを望んで、あなたの家に来ることを望んで、歓迎する。このシルク城、古代風、部屋、ドア、服などがあります古代の文化スタイル、これらの材料はすべて上等の良い材料で作ったのです。これは美しい杭州です。 これは杭州、美しい杭州、鑑賞に値する、杭州に来てほしい、ここに歓迎する! 杭州一日游日语导游词范文2:

杭州宋城の観光地区は中国で一番人気のテーマパーク、最初の国家の文化産業模範基地として、201X年の観光客の380万人。宋城観光地区によって宋代建築法式を採用し、宋代の著名な『清明上河図』として建てられ、なるべく還元宋代都市姿。 私たちはまず登った小さな部屋の前に、見た人工の小さな仏山、そして、私たちは歩いてた宋城小町、多くの人が見ているみたいで、彼らはいくつかの興味深いもの、私達もを見に行きました。あの演技の人はすごい様子だと発見しましたが、彼らは少し表情も。そして、私たちはまた来て「聊斎取り乱した心」のお化け屋敷、私達は先に行列を発見して、私達はカーテンで黒たの、お母さんは威嚇されて、そして、私もそれに尻込みした。でも、お化け屋敷は少しも怖くない、ただ声は恐ろしいだけだ。 宋城怪街も面白い、ステルスの小屋、怪人空間、横屋、論点屋、斜屋、そして迷宮。次に私達はまた来て「仏窟マップ」、私は入ることを歩いて、から黒すぎで、母は私を連れて歩いて、私たちは昼ごはんを食べに出てくるまでの時間になったので、宋城あまり面白いですから、お父さんは私達を连れて六の兄に農ドック茶村。 私たちは隣の西山森林公園に来て、登山に来て、私たちは隣の西山森林公園に来て。私たちは出て行くと雨が降って、私たちは一人で傘を持ってきます。傘を差して、両側には竹の道はとても気持ちいい、しかし、私は今日は少し疲れて、だから、私は1時に登山に行きたくない、最後には。まだ半分ほど行っていない時、熊さんは下山と言います、もう蚊が多すぎる、時間も多くなり、夜の公演を見に行きますね!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导游词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导游词.txt机会就像秃子头上一根毛,你抓住就抓住了,抓不住就没了。我和你说了10分钟的话,但却没有和你产生任何争论。那么,我们之间一定有个人变得虚伪无比!过错是短暂的遗憾,错过是永远的遗憾。相遇是缘,相知是份,相爱是约定,相守才是真爱。各位朋友,欢迎来杭州旅游!我们面前这条河,就是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它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它纵贯南北,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南北水上干线。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82公里,相当于苏伊士运河的10倍多,巴拿马运河的22倍,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目前,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里程最长的人工运河,建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嘉兴的运河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而秦始皇在嘉兴境内开凿的一条重要河道,也奠定了以后的江南运河走向。据《越绝书》记载,秦始皇从嘉兴“治陵水道,到钱塘越地,通浙江”。到了隋朝,隋炀帝动用几百万人,开凿贯通了大运河,这为以后国家的经济文化空前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隋代开始全线贯通,经唐宋发展,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京杭大运河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被誉为“古代文化长廊”“古代科技库”“名胜博物馆”“民俗陈列室”,其历史遗存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绝好实物资料,是中国悠久历史文明的最好见证。站在保护人类文明的高度看,大运河不仅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也为世界所公认。大运河水系绵延数千里,纵贯南北,构成独特的自然风情,孕育出浓郁的线形文化景观,如果再加上还未被很好发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就更加丰富。 1985年呼吁中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郑孝燮、罗哲文两位权威专家曾说:“如果将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价值、文化内涵和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相加,在某种程度上说可以与长城媲美。” 京杭大运可是由人工河道和部分河流、湖泊共同组成的,全程可分为七段:(1)通惠河;(2)北运河;(3)南运河;(4)鲁运河;(5)中运河;(6)里运河;(7)江南运河。京杭大运可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巨大作用。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 世事沧桑,运河几度兴衰。三年前,按照还河于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的要求,杭州全面启动“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一句话概括工程的主要内容,就是:一馆两场三园两带六埠十五桥。 现在我们站的地方,就是运河一期工程最北端——北星公园,它因紧邻北星桥而得名,大家注意公园里这7组江南水乡风格的建筑,它们是按“北斗七星”位置整体布局的,中间最高的观景阁取名北星阁,意喻北极星。夜晚上北星阁东望,可见广场上七星闪耀,非常漂亮。 请问有谁看过建筑大师陈从周先生的文章《故乡》?陈从周先生所说的“故乡”,就指运河边的青莎古镇。

杭州灵隐寺导游词

( 浙江导游词)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36210 杭州灵隐寺导游词Tour guide of Lingyin Temple in Hangzhou

杭州灵隐寺导游词 灵隐寺导游词 到杭州旅游,一看西湖,二看灵隐,灵隐位于西湖西部的飞来峰旁,离西湖不远,可谓“不可不去”。 相传始东晋时印度僧人慧理来杭,相传1600多年前印度僧人慧理来杭州,看到这里山峰奇秀,以为是“仙灵所隐”,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 灵隐寺天王殿外有一冷泉亭,据说苏东坡在杭州做太守时,常在冷泉亭上饮宴赋诗。 灵隐一带的山峰怪石嵯峨,风景绝异,印度僧人慧理称:“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以飞来?”,因此称为“飞来峰”。 飞来峰是江南少见的古代石窟艺术瑰宝,可与四川大足石刻媲美。苏东坡曾有“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峰”的诗句。 1993年,灵隐景区新辟“中华石窟艺术集萃园”,它借飞来峰山林之势,把中国著名的石窟艺术经典造像(如:乐山大佛、龙门石窟等)微缩于此,值得一看。 特别关照:到灵隐旅游,一定要到飞来峰最大的石刻--大肚弥勒佛前照个像,取景费1元。 餐饮:游灵隐,看飞来峰,可别忘: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在领略佛教文化

之后,你可以到合涧桥畔的天外天菜馆重食人间烟火。涧水在楼前潺潺流过,古刹钟声隐约可闻,在此品尝美味佳肴,是不是别有一番风味啊? 灵隐寺位于杭州西湖西北北高峰山麓飞来峰前,是中国佛教著名的“十刹”之一。相传1600多年前印度僧人慧理来杭州,看到这里山峰奇秀,以为是“仙灵所隐”,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 寺内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和大雄宝殿。天王殿入口的弥勒佛坐像,已有220xx 年历史。弥勒佛背后的护法天神韦驮像为南宋时作品。大雄宝殿高33.6米,是中国保存最好的单层重檐寺院建筑之一。殿内正中有贴金释加牟尼像,净高9.1米,加上莲花底座和佛光顶盘,高达19.69米,坐像用24块香樟木拼雕而成,精细而庄严。大殿两侧分列“二十诸天”和“十二圆觉”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殿后侧有海岛立体群塑,共有浮雕150多尊。大雄宝殿、天王殿两侧有五代时所建的石塔和北宋开宝二年(969年)所建经幢,距今已有1000余年。清康熙皇帝曾题“云林禅寺”四字。 灵隐一带的山峰怪石嵯峨,风景绝异,印度僧人慧理称:“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以飞来?”故称“飞来峰”。飞来峰又名灵鹫峰,山高168米,山体由石灰岩构成,与周围群山迥异。无石不奇,无树不古,无洞不幽。飞来峰的厅岩怪石,如矫龙,如奔象,如卧虎,如惊猿,仿佛是一座石质动物园。山上老树古藤,盘根错节;岩骨暴露,峰棱如削。明人袁宏道曾盛赞:"湖上诸峰,当以飞来为第一。 飞来峰奇石嵯峨,钟灵毓秀,在其岩洞与沿溪的峭壁上共刻有五代、宋、元时期的摩崖造像345尊,其中尤以元代藏传佛教(喇嘛教)造像最为珍贵,堪称我国石窑造像艺术中的瑰宝,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杭州西湖导游词3篇(完整版)

杭州西湖导游词3篇 杭州西湖导游词3篇 杭州西湖导游词一: 各位旅客: 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美丽西湖之行的导游: 方子方。让我们随着船徐徐开动,开始游览美丽的西湖吧! 西湖位于: 浙江省杭州市的西部。西湖水面面积为 4.37平方公里,湖岸周长15公里,水平均深 27米,最深处在5米左右。 首先,我们来到的是柳浪闻莺,柳浪闻莺是南山风景线上离市区最近的一个公园,也是西湖旧十景之一。柳树是公园主景。请看两旁,这里汇集了500株春柳,这些垂柳,以景遇意,两旁的柳树,各种各样,非常好看,公园南面杆弯枝斜的那种,在微风吹拂下,左摇右摆的,就像是贵妃醉酒,称为醉柳 现在,我们来到了传说中白娘子与许仙相会的断桥。断桥,今位于白堤东端。在西湖古今诸多大小桥梁中,它名气最大。大家往下看,下面就是波光粼粼的湖面,湖面被阳光照射着,像许多金子撒在湖面上,很漂亮!大家注意,不要乱丢垃圾,现在可以在这里拍照、休息。 好了,今天就游览到这里,最后祝大家: 旅途愉快,再见! 杭州西湖

杭州西湖导游词二: Hi!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美丽西湖之行的导游: 石涵晓。让我们随着船的徐徐开动,开始游览与瑞士莱蒙湖并称为当世东西辉映明珠的杭州西湖。 首先我们来到的是三潭印月,三潭印月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它风景秀丽、景色清幽,尤三潭印明月的景观而享誉中外。岛上陆地形如一个特大的田字,呈现出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奇异地形。传说三潭印月是一只大香炉的三只脚,而这只大香炉则倒扣着一条黑鱼精,香炉的三只脚伸出水面就成了三潭印月。每当中秋之夜,我们的工作人员会乘船到达三个石塔,并在每个塔中心点上一支蜡烛,再在洞口蒙一层薄纸,圆形的洞放出了蜡烛的光芒,远看像月亮一样。而且每个石塔有五个洞,而三个石塔总共可映印出十五个月和影,加上天上一个,倒影一个,最后一个嘛,就是我们的心中月。十八个月亮这一奇异景致,只有在月朗天青的中秋之夜才能观赏得到。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传说白娘子与许仙相会的断桥,断桥残雪是西湖上著名的景色,它以冬雪时远观桥面,若隐若现于湖面而称著。现在的断桥,是1921年重建的拱形独孔环洞石桥,你们知道它有多长吗? 13米? 10米? 9米? 恭喜这位游客,你答对了,它长 8.8米,宽 8.6米,这孔的长度就有 6.1米。地处江南的杭州,每年雪期短促,大雪天更是罕见。一旦下雪,便会营造出与别的地方迥然不同的雪湖胜况。每当雪后初晴,来断桥上往西,往北眺望,孤山葛岭一带如铺琼砌玉,晶莹朗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导游词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 导游词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沿岸景观)解说词各位游客,这边是运河广场。提起我国古代工程史上的两大壮举,人们一定会联想到“一城一河”,城是万里长城,河是京杭大运河。距今已有2480多年历史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流程最长的人工河流。这条河流不仅仅是单一的交通枢纽,更是影响中国古代社会进步的“时空大动脉”,它对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发展,加强南北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的交流,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说起这条绵延千里的运河,大家或许更多的是敬佩。确实,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一条古运河,它的历史地位足以与万里长城相提并论。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各国就已经以军事目的开凿运河。隋朝,天下统一,中央为了加强对南北的管理,打通各段运河,隋之后的历朝历代,运河不断地修道改造,至元代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明清两代大运河成为南北水运的干线,并沿用至今。 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往的京杭大运河已破败不堪,多处河段淤塞,不能通航。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对运河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沟通了运河航道,建设了通航船闸。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加快建设运河的步伐迈得更大,公元2006年10月1日,总投资20亿元的运河一期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胜利峻工,至此,饱经风雨、历尽沧桑的古运河重放昔日的光彩。如今,京杭大运河杭州段运河景观,无论是沿岸风光,还是乘漕舫船从水中观赏运河两岸的景色,都令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美不胜收。“杭州不光有西湖,运河风光更诱人”,运河杭州段,已经成为杭州最具吸引力的旅游新景。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北起余杭塘栖,南至钱塘江,全长约39公里,贯穿杭州市余杭、拱墅、下城、江干四个城区。2002年杭州市委、市政府正式启动大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对运河水质、景观、桥梁、道路、古街、古建筑等进行全面提升改造。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两岸已形成了一条以

关于灵隐寺飞来峰导游词

关于灵隐寺飞来峰导游词 浙江杭州是一座美丽的旅游城市。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到浙江杭州游玩的游客有增无减。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灵隐寺飞来峰的导游词,欢迎参考! 灵隐寺飞来峰的导游词篇1 灵隐寺,又名云林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占地面积约87000平方米。灵隐寺地处杭州西湖以西,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浙江灵隐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隐寺主要由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直指堂(法堂)、华严殿为中轴线,两边附以五百罗汉堂、济公殿、联灯阁、华严阁、大悲楼、方丈楼等建筑构成。 飞来峰 飞来峰又名灵鹫峰,山高168米,山体由石灰岩构成,与周围群山迥异。无石不奇,无树不古,无洞不幽。飞来峰的厅岩怪石,如矫龙,如奔象,如卧虎,如惊猿,仿佛是一座石质动物园。山上老树古藤,盘根错节;岩骨暴露,峰棱如削。明人袁宏道曾盛赞:”湖上诸峰,当以飞来为第一。飞来峰西麓有冷泉掩映在绿荫深处,泉水晶莹如玉,在清澈明净的池面上,有一股碗口大的地下泉水喷薄而出,无论溪水涨落,它都喷涌不息。飞来峰奇石嵯峨,钟灵毓秀,在其岩洞与沿溪的峭壁上共刻有五代、宋、元时期的摩崖造像345

尊,其中尤以元代藏传佛教(喇嘛教)造像最为珍贵,堪称中国石窑造像艺术中的瑰宝,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王殿 天王殿上悬“云林禅寺”匾额,为清康熙帝所题。据灵隐寺记载,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帝南巡至灵隐,一日早晨灵隐寺住持谛晖法师陪同康熙帝登上北高峰,只见灵隐寺笼罩在一片晨雾之中,一派云林漠漠的景色,回到山下,谛晖法师请康熙帝为寺院题字,康熙帝即景生情题了“云林禅寺”,但灵隐寺已名扬天下,人们依旧称云林禅寺为灵隐寺。天王殿正中面朝山门的佛龛供奉弥勒佛像,袒胸露腹,趺坐蒲团,笑容可掬;背对山门的佛龛供奉的是佛教护法神韦驮雕像,像高二米半,头戴金盔,身裹甲胄,神采奕奕。这尊雕像以香樟木雕造,是南宋留存至今的珍贵遗物,已有700多年历史,很具观赏价值。天王殿两侧是四大天王彩塑像,高各八米,个个身披重甲。其中两个形态威武,两个神色和善,俗称四大金刚。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原称觉皇殿,单层三叠重檐,气势嵯峨,重檐高33.6米,十分雄伟。大殿正中是一座高24.8米的释迦牟尼莲花坐像,造像“妙相庄严”、“气韵生动”,颔首俯视,令人景仰,这是中国最高大的木雕坐式佛像之一,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宗教艺术作品。正殿两边是二十诸天立像,殿后两

杭州导游词大全(杭州景点导游词)

杭州导游词大全(杭州景点导游词)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杭州导游词篇1:杭州西湖导游词300字游客们,欢迎来到举世闻名的西湖!西湖是杭州最美的景色,也有许多大诗人、大画家为西湖赋诗作画。现在,我们就去欣赏西湖唯美的风景吧! 清晨,第一缕阳光投射入碧水,青翠柔软的柳枝随风飘荡。绿波涤荡,黑色、红色的小鱼儿轻轻游戈。远处几个小黑点,近了,近了,大家看清了,那是几只绿头野鸭,多么生机勃勃! 关于西湖,还有一个个民间传说故事,比如,许仙和白娘子的故事、镇压黑鱼精的故事......种类繁多。我就给各位讲一个观音镇压黑鱼精的传说听听吧。 传说,观音下界降妖伏魔,碰上了灵活的黑鱼精。观音用净瓶收服,黑鱼精灵巧地闪开了。观音见状,把岸上的香炉推入湖中,闪躲不及的黑鱼精被香炉压在湖底,再也出不来了。香炉露出的三只脚,就是前面大名鼎鼎的三潭印月,大家看象不象呀。 好啦,西湖的游览到此结束,希望大家能再次相聚在西湖!下次,我还继续当你们的导游哦!再见。 杭州导游词篇2:京杭大运河导游词大家好,今天我要带大家游览运河,了解运河开挖历史。运河全长1794千米,从首都北京到天堂杭州,途中经过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在过去,运河不仅是用来运输粮

食的,而且有助于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游客们,你们知道隋炀帝南巡的故事吗?从前,隋炀帝到杭州游玩,当时科技不发达,有个奸臣对他说,我们坐船去吧。于是隋炀帝叫大家挖河。 游客们,我们现在在运河的岸边,你们看,河水清澈见底,碧波荡漾,来往的船只许多许多,有大船、小船、渔船、游船、货船等各种各样。 游客们,你们知道《汴河怀古》这首诗吗?“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今天的游览到此结束,欢迎以后再来! 杭州导游词篇3:500字西湖导游词旅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杭州。我姓王,是你们的导游,我很荣幸能和大家一起欣赏美丽的杭州。 当然,杭州最有名的就是那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西湖,传说是一颗明珠变成的。西湖位于杭州的西南面,它三面环山,东面是城市,面积约5.6平方公里,环绕一周约15公里,十分适合跑马拉松。西湖的美景一年四季各有特色,春天桃红柳绿、夏天红荷碧叶、秋天月光皎洁和冬天白雪皑皑。如果要用几句话概况西湖的话,苏东坡的这首诗再适合不过了:“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现在我们到了岳王庙,这座庙是为纪念民族英雄岳飞而建造的。走进大厅看到的那一个高大威武的铜像就是岳飞,大厅后面跪在那里

杭州概况导游词

杭州概况导游词长假在家,重新编辑了一下导游词,这是杭州的一篇,把前面某位老兄的杭州导游词改了:) 杭州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也是浙江省省会,早就被民间誉为“人间天堂”。杭州历史悠久,自秦时设钱塘县以来,已有2200多年历史。杭州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47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并产生了被称为文明曙光的良渚文化。 杭州曾是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王朝两代建都地,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 杭州古称钱唐。隋朝开皇九年(5**)废钱唐郡,置杭州,杭州之名首次在历史上出现。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高宗南渡至杭州,升杭州为临安府。绍兴八年(1138年)南宋正式定都临安,历时140余年。民国元年(1912年)以原钱塘、仁和县地并置杭县。民国十六年(1927年),析出杭县城区设杭州市,杭州置市始此。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从此揭开了杭州发展新的历史篇章。 杭州市辖上城、下城、江干、拱墅、西湖、高新(滨江)、萧山、余杭8个区,建德、富阳、临安3个县级市,桐庐、淳安2个县。全市总面积16596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3068平方千米。杭州市总人口大概在660万左右,也是我国人口密度比较大的城市之一,更何况每天还有成千上万来这里旅游观光的游客。 由于杭州历史悠久,文化和物质遗产丰富。 杭州名称最早的由来,是由大禹治水时曾经在这里舍杭登陆,杭就是方舟,船的意思,后人于是就把杭州称之为禹杭,不知道从何时,为何事,老百姓把禹杭称为余杭,至今在杭州仍有余杭这个地名,清朝最大的一个冤案“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故事就发生在余杭。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和宋代诗词大家苏轼,曾先后任职杭州,写下大量吟咏西湖山水的名篇佳作,脍炙人口,留传至今。 杭州能够发展到如今这样繁荣,最大的功臣就是吴越国的建立者——钱王镏,他的保境安民政策,使的中国大地有了一块在战火中休养生息的土地。吴越国时,杭州文化建设上以造像艺术的成就最为突出,飞来峰造像便是其中的代表作。 北宋时间,杭州已成为东南第一州,南宋就更不用说了,中央政权在此建都,杭州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全球第一大都会。宋室南渡,全国的艺人云集杭州,大大促进了这里的繁荣。到了元代,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发出了由衷的感叹,称杭州是“世界上最美丽而华贵的城市”,这无疑是对这座城市作出的最高赞叹。 明清两代杭州作为江南最繁荣的城市,不但名人辈出,而且经济特别繁荣,作为杭嘉湖平原上最大的城市,由于交通便利,贸易也非常方便,其中最有代表的人物就是红顶商人——胡雪岩。 杭州可以用四句话,十六个字来概括:人间天堂、丝绸之府、茶叶之都、美食之城。 说到杭州是人间天堂那可来不得半带虚假,古人有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把杭州比喻为人间天堂,历代的文人墨客也对这座天堂般的城市留下了许多耳熟能详的篇章。 而文人墨客赞誉的杭州之美,美于西湖,唐代著名的大诗人白居易曾说: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美在杭州。天底下叫西湖的地方太多了,可是没有一座城市的西湖可以与杭州的西湖相媲美。所以西湖就是杭州的心脏,从唐代白居易、宋代苏东坡、五代钱镏、明代杨孟瑛,到如今的新西湖,只有西湖美丽,才有杭州的美丽,才有这么多文人的赞美诗篇,才有这么多如织的游人。 说到杭州的水,不得不说到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公里,虽然最早是春秋吴王开凿了邗沟,但是真正的开凿是隋炀帝时期,直至元代才大体全线贯通。这条贯穿了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两市的人工运河,沟通了长江、黄河、海河、淮河、钱塘江五大水系,也为大运河终点的这个城市带来了无限的繁荣和发展。 钱塘江是杭州另外一大水系,发源于黄山,从千岛湖新安江一路往东南奔流而下,由于钱塘江入海口是个喇叭口,受月亮的影响,每到阴历八月中旬就形成了壮观的钱塘江大潮。 江南丝绸自古有之,苏杭的丝绸更是闻名全世界,杭州城外一路的桑树林更说明了这一点,在古代,丝绸衣物就是贵族和官宦人家的代表,而今,从丝绸衣服、蚕丝被,到丝绸雨伞都走入了民间,为广大百姓所喜爱,而杭州丝绸的各种制品更是其中的代表。 茶叶在中国各地都有,可是绿茶中的精品——龙井,只有杭州西湖边有,“虎跑泉水配龙井茶叶”这就是杭州的双绝。十大绿茶之首的龙井茶更不是浪得虚名,西湖龙井茶以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而闻名于世。成茶扁平挺秀,光滑匀称,翠绿略黄;泡在杯中,嫩芽成朵,一旗一枪,交相生辉,芽芽直立,栩栩如生;馥若兰,清高持久;汤色明亮,滋味甘鲜。人们夸称它为“黄金芽”,“无双品”,已成为国家高级礼品茶。所以杭州又被称为“茶叶之都”。 杭帮菜,如今在全国都非常著名,许多菜肴大家都耳熟能详:东坡肉、西湖醋鱼、宋嫂鱼羹、干炸响铃、叫花子鸡、龙井虾仁等等。其中楼外楼可能是大家最熟悉的餐厅了。而每一道菜肴都有自己一个美丽的传说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