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糕的质量感官评价

蛋糕的质量感官评价
蛋糕的质量感官评价

蛋糕的质量感官评价

一、实验目的

(1)对不同生产批次(厂家)的同种产品进行质量感官评定,检验不同批次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2)掌握质量感官评定的方法。

(3)作为筛选品评员的一个依据。

二、材料及仪器

样品:不同批次生产的同种产品

仪器:盘子、小刀等。

三、实验步骤

(1)样品

必须编号,不同批次的样品分别用三位数(如148,013等)进行编码。每组中一个成员对样品进行编号,代码不能让其他成员对样品的性质作出结论。

(2)评价

A、根据产品属性尺度表,品评员对不同代码样品分别从色泽、外形、表皮、内部组

织、口感等进行打分。各种特征评5次,超过50%(次数)以上的评定结果才能作为最后的评定。

各产品的属性尺度如下:

色泽:标准的蛋糕表面应呈金黄色,内部为乳黄色(特种风味的除外),色泽要均匀一致,无斑点。

外形:蛋糕成品形态要规范,厚薄都一致,无塌陷和隆起,不歪斜。

表皮:柔软。

内部组织:组织细密,蜂窝均匀,无大气孔,无生粉、糖粒等疙瘩。

口感:入口绵软甜香,松软可口。

B、请仔细观察和品尝各样品,并对各样品的品质特性进行打分,由很差、差、适中、好到很好,分别以1,2,3,4,5分来表示。

(3)统计

1)将每个品评员的打分表(表1)汇总到一起,制作出汇总统计表。

2)统计分析。利用方差分析对汇总统计表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不同批次生产出来的同一产品(蛋糕)的质量级别和它们之间的差异程度。

3)得出不同生产批次产品是否具有质量稳定性。根据表2产品尺度表对不同批次(厂家)生产的同一产品(蛋糕)进行质量分级。

表1 各样品的品评结果表

表2 产品质量尺度

104033207食品感官评价

新疆农业大学 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 食品感官评价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应用姓名: 管仲 学院: 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 专业: 食品质量与安全 班级: 食安102班 学号: 104033207 指导教师: 叶强职称: 教授 2013年12月20日 新疆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食品感官评价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对感官评价的定义进行阐述,并指明感官评价在新产品中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性。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更新与前进,举例说明了当前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感官评价的应用。最后结合社会现状,指明了未来感官评价的发展。 关键词:食品,感官评价,新产品,重要性,应用 正文 1 食品感官评价的定义 食品感官评价是指运用感官的感觉(气、味、触、温度、疼痛等)对食品进行评价和判断,并且通过科学、准确的分析方法的应用,使获得的结果具有再现性和统计学特性。在国家有关标准中,将感官评价(或感官分析)定义为“用感觉器官检查产品的感官特性”。 2 食品感官评价指标体系各程序及方法 2.1 食品的分类 因不同类型的食品的感官特性不同, 设置感官评价指标时应先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 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食品使用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例如: 一般将加工食品分为22 大类。其中, 按加工食品原料来源划分的 10 大类: 谷物制品类、豆类制品类、薯类制品类、水果制品类、蔬菜制品类、肉制品类、蛋制品类、乳制品类、水产制品类、蜂产品; 按加工食品性质划分的9 大类: 食用淀粉及淀粉制品类、食用油脂类、食糖类、糖果、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类、饮料类、酒类、冷冻饮品类、调味品类、特殊膳食用食品类; 按加工食品加工工艺划分的两大类: 罐藏食品类、发酵制品类。以上不包含的加工食品, 则为其它加工食品类。此外, 还可进一步分为若干中类和小类,具体分类方法可参考 GB/T 15091- 1994 以及即将颁布的《加工食品基本术语和分类》国家标准。 2.2 选择和确定该类食品的特征感官特性 任何一种食品的感官品质特征是由多个感官指标来界定的。设置产品的感官指标主要涉及特性、特征、描述词(术语)、强度等。在特征———定性方面,感官特性的选择和相应的特性定义应该与产品的化学特性和物理特性联系起来, 从而使制定的产品感官指标与理化指标相互关联, 并能互相解释和补充。可参照相关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及比较权威的研究结果。尽量对每一种特性进行定义, 建立参照, 举例。如美国材料与测试学会(ASTM) 标准 E1627- 94 食用油脂感官评价标准指南中的附录内容。在强度—定量方面, 则需按一定的尺度确定产品所具有的感官特性的程度。以绿茶为例, 对需要选择和定义的感官特性,可参考绿茶国家标准 GB/T 14456- 1993。该标准规定了珍眉、珠茶、雨茶、贡熙、风眉、茶片、烘青花茶坯、沱茶、长炒青、圆炒青、烘青、晒青等不同品种绿茶的感官品质特征要求。从外形( 包括条索、整碎、色泽、净度) 和内质( 包括香气、滋味、汤色、叶底) 等方面的感官特性对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绿茶感官品质加以限定。需要注意的是, 一种食品的大部分( 甚至所有的)感官特性会发生重叠。只有分析并确定了某类食品的感官品质特征后, 才能具体确定感官指标中应规定的感官特性。 2.3 选择感官特性描述词或术语 在感官评价中, 确定食品的感官特性后, 必须选择或建立一些相关术语或描述词加以描述, 具体有以下两种情况: (1) 现有标准或其它权威文献中, 对该类食品的感官特性有相关术语和描

糕点、饼干、面包质量感官指标标准

糕点、饼干、面包质量感官指标标准.txt28生活是一位睿智的长者,生活是一位博学的老师,它常常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为我们指点迷津,给我们人生的启迪。不要吝惜自己的爱,敞开自己的胸怀,多多给予,你会发现,你也已经沐浴在了爱河里。糕点、饼干、面包质量感官指标标准(03-12-30) 糕点、饼干、面包 依据标准:GB 7100-86《糕点、饼干、面包卫生标准》 感官指标:糕点、饼干、面包应具有各自的正常色泽、气味和滋味,不得有酸败、发霉等的杂味,食品内外不得有生虫、霉变及其他外来污染物。 裱花蛋糕 依据标准:GB 7099-86《裱花蛋糕卫生标准》 感官指标:具有各种裱花蛋糕的正常色泽、气味和滋味,不得有酸败发霉等的异味,蛋糕内外不得有霉变、生虫及外来污染物。 面包 依据标准:QB 1252-91《面包》 感官指标: (1)形态 完整,无缺损、龟裂、凹坑,形状应与品种造型相符,表面光洁,无白粉和斑点。 (2)色泽

表面呈金黄色或淡棕色,均匀一致,无烤焦、发白现象。 (3)气味 应具有烘烤和发酵后的面包香味并具有经调配的仿香风味,无异味。 (4)口感 松软适口,不粘,不牙碜,无异味,无未溶化的糖、盐粗粒。 (5)组织 细腻,有弹性,切面气孔大小均匀,纹理均匀清晰,呈海绵状,无明显大孔洞和局部过硬;切片后不断裂,并无明显掉渣。 酥性饼干 依据标准:QB 1433.1-92《饼干〓酥性饼干》 感官指标: (1)形态 外形完整,花纹清晰,厚薄基本均匀,不收缩,不变形,不起泡,不得有较大或较多的凹底。特殊加工品种表面允许有砂糖颗粒存在。 (2)色泽 呈棕黄色或金黄色或该品种应有的色泽,色泽基本均匀,表面略带光泽,无白粉,不应有过白、过焦现象。

食品感官评价的主要方法及其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

食品感官评价的主要方法及其在食品生产中的 应用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学 院: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班级:10级食科二班姓名:彭 颖学号:202140717201 课程论文 题目:食品感官评价的主要方法及其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 课程名称:食品感官评价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食品感官评价的主要方法及其在食品生产中的应 用 学生:彭颖 (食品科技学院10级食科二班,学号202140717201) 摘要:感官评价在食品工业中已经应用多年,但只是在某些环节偶尔使用,对于系统科学地应用没有清晰概念。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感官评价的应用也日益受到重视,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官评价在食品工业中的重要性在食品工业中,感官评价已深入到其方方面面,从前期

研究、产品开发、产品质量控制到市场和销售营运。感官评价体系的简历必然成为食品行业发展的重点之一。 关键词:感官评价方法食品工业应用 一、感官评价的定义 根据GB/T 10221一20XX,感官分析的定义为:用感觉器官检验产品感官特性的科学。而感官评价的基本定义为:以人的感官感知测定产品性质或调查嗜好程度,这一方法称为感官评价法或感官鉴评法。感官评价是用于唤起、测量、分析和解释通过视觉、嗅觉、味觉和听觉而感知到的食品及其物质的特征或性质的一种科学方法。简单的讲就是以“人”作为仪器工具,借助人的眼睛、鼻子、嘴、舌、手和耳朵,并结合心理、生理、物理、化学及统计学等多学科,对食品进行定性、定量的测量及分析,从而了解产品本身的特征,进一步了解该产品被消费者接受或喜爱的程度。 目前,食品感官评价已经成为产品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感官标准直接纳入食品标准中。这表明食品感官评价已经成为一门成熟的科学与技术,在食品质量检测和分析评价方面被广泛接受,逐渐成为食品企业找寻目标产品的一项必要工具,是所有研发、品保及营销部门不可或缺的利器,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工具之一。 二、感官分析方法及应用范围

食品感官评定

4种基本味道:甜、酸、苦、咸 五种基本感觉,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 感觉是由感官产生的,具有如下属性: 人的感觉可以反映外界事物的属性,感官是感觉事物的必要条件; 人的感觉不只反映外界事物的属性,也反映人体自身活动和舒适情况; 感觉虽然是低级的反映形式,但它是一切高级复杂心理的基础和前提; 感觉的敏感性因人而异,受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影响。 感官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①对周围的环境和机体内部的化学和物理变化非常敏感; ②一种感官只能接受和识别一种刺激; ③只有刺激量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对感官产生作用; ④某种刺激连续施加到感官上一段时间后,感官会产生疲劳(适应)现象,感觉灵敏度下降; ⑤心理作用对感官识别刺激有很大的影响; ⑥不同感官在接受信息时,会相互影响。 感觉阈值:指感官或感受体对所能接受范围的上下限和对这个范围内最微小变化感觉的灵敏程度。感觉阈值既有绝对感觉阈值,又有差别敏感阈值。 食品感官的基本规律:适应现象、对比现象、协同效应和掩蔽现象、变调现象 影响味觉的因素: 呈味物质的水溶性、介质、温度、不同味道本身的感受时间不同、身体状况 嗅觉的生理特点: (1)嗅觉对气味的适应性 嗅觉适应会产生3种反应: ①从施加刺激到嗅觉疲劳,嗅感减弱到消失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②在产生嗅觉疲劳的过程中,嗅味阈逐渐增加; ③嗅觉对某种刺激产生疲劳后,嗅感灵敏度再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 (2)嗅味的相互影响 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气味混合到一起时,可能产生下列结果: 气味混合后,某些主要气味特征受到压制或消失,从而无法辨认混合前的气味; 产生中和作用; 混合中某种气味被压制而其他的气味特征保持不变,即失掉了某种气味; 混合后原来的气味特征彻底改变,形成一种新的气味; 混合后保留部分原来的气味特性,同时又产生一种或者几种新的气味。 (3)不愉快气味的掩盖 各种气味之间存在掩蔽现象。 (4)嗅觉的敏感性 人的嗅觉相当敏锐,可感觉到一些浓度很低的嗅感物质,这点超过化学分析中仪器方法测量的灵敏度。

茶的感官评价表

茶的感官评价表 ? 表1茶叶评分表 ? 评茶地点姓名 总得分=外形得分×20%+水色得分×10%+香气得分×10%+滋味得分×50%+ 叶底×10% 表2茶叶评分标准表 注:需设备:玻璃仪器、酒杯、茶杯

叶底,是品评的一种常用术语,亦称茶渣,即指干茶经开水冲泡后所展开的 叶片.举几个名茶品种的叶底来说明: 的叶底:叶底明亮的,质量好,叶底花青的为次,叶底深暗多乌条的为劣。叶底的色泽,以红艳明亮为上,暗杂为下,叶底的嫩度,以柔软匀整为上,粗硬为下。的叶底着重红亮度,而嫩度相当即可。 的叶底:均匀明亮、色泽翠绿 的叶底:芽叶细嫩成朵,均匀整齐、嫩绿明亮、鲜活美观。 的叶底:如同绸缎般光亮、柔软,且叶片肥厚、细嫩,整体洁净,无花杂 的叶底:叶底嫩绿明亮 的叶底:普洱叶底红褐均匀;普洱叶底肥厚黄绿。 的叶底:叶底黄绿有活力 的叶底:叶底幼嫩、嫩匀,肥软匀亮 具体操作 将泡过的茶叶倒入叶底盘或杯盖中,并将叶底拌匀铺开,观察其嫩度、匀度、色泽等。也可将泡过的茶叶倒入漂盘中,将清水漂叶进行观察,常用的术语有: 细嫩:芽头多,叶子长而细小,叶质优嫩柔软。 鲜嫩:叶质细嫩,叶色鲜艳明亮。 匀嫩:叶质细嫩匀齐一致,柔软,色泽调和。 柔嫩、柔软:芽叶细嫩、叶质柔软,光泽好,手指抚之如锦。 肥厚:芽叶肥壮、叶肉厚,质软,叶脉隐现。 瘦薄、飘薄:芽小叶薄,瘦薄无肉,质硬,叶脉显现。 粗老:叶质粗大,叶质硬,叶脉隆起,手指按之粗糙。 匀齐:“匀”是色泽调和;“齐”是老嫩一致,匀正无断碎。 单张:脱茎的独瓣叶子,也为“单瓣”。

短碎:毛茶经精制大都断成半叶,短碎是指比半叶更碎小的碎叶,也为“破碎”。 开展、摊张:冲泡后,卷紧的干茶吸水膨胀而展开片形,且有柔软感的为“开展”;老叶摊开为“摊张”。 卷缩:冲泡后,叶底不开展,仍卷缩成条形。 硬杂:叶质粗老而驳杂。 焦斑、焦条:叶张边缘或叶面有局部或全部黑色或黄色烧伤斑痕。局部的为“焦斑”,全部烧坏为“焦条”。 枯暗:叶色暗沉无光,陈茶叶底多数如此。

影响蛋糕品质的因素 论文分析

影响蛋糕品质的因素 摘要 本论文的目的是研究几大类因素对蛋糕品质的影响。其主要影响蛋糕品质的因素可归结为四大类。即:(1)原材料对蛋糕品质的影响(2)添加剂对蛋糕品质的影响(3)加工过程对蛋糕品质的影响(4)包装对蛋糕品质的影响。 通过这几大类制作蛋糕的关键因素,使我们了解每一个制作细节的重要性,从而生产出品质更高的蛋糕。 关键词:温度,添加剂,时间,水分

目录 第一章前言 1.1蛋糕的概述 (4) 1.2蛋糕的分类及特点 (4) 1.3蛋糕的工艺流程 (5) 第二章原材料对蛋糕品质的影响 2.1原材料的选材对蛋糕品质的影响 (7) 2.2原材料的卫生情况对蛋糕品质的影响 (8) 2.3原材料的用量对蛋糕品质的影响 (8) 第三章添加剂对蛋糕品质的影响 3.1蛋糕油 (10) 3.2化学膨松剂 (10) 3.3塔塔粉 (11) 第四章加工过程对蛋糕品质的影响 4.1人员操作和加工环境 (12) 4.2加工温度及加工时间 (12) 第五章包装对蛋糕品质的影响 5.1包装环境 (14) 5.2包装材料 (14) 第六章蛋糕行业的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 (15) 第七章结论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第一章前言 1.1蛋糕的概述 蛋糕是一种古老的西点,一般是由烤箱制作的,蛋糕是用鸡蛋、白糖、小麦粉为主要原料。以牛奶、果汁、奶粉、香粉、色拉油、水,起酥油、泡打粉为辅料。经过搅拌、调制、烘烤后制成一种像海绵的点心。 蛋糕是糕点类主要品种之一,它具有营养丰富,质地软,蓬松,风味佳,使用方便等特点。 1.2蛋糕的分类及特点 蛋糕的种类有很多,根据材料和做法的不同,比较常见的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海绵蛋糕、戚风蛋糕、天使蛋糕、重油蛋糕、奶酪蛋糕、慕斯蛋糕。 海绵蛋糕:是一种乳沫类蛋糕,构成的主体是鸡蛋、糖搅打出来的泡沫和面粉结合而成的网状结构。因为海绵蛋糕的内部组织有很多圆洞,类似海绵一样,所以叫作海绵蛋糕。海绵蛋糕又分为全蛋海绵蛋糕和分蛋海绵蛋糕,这是按照制作方法的不同来分的,全蛋海绵蛋糕是全蛋打发后加入面粉制作而成的;分蛋海绵蛋糕在制作的时候,要把蛋清和蛋黄分开后分别打发再与面粉混合制作而成的。 戚风蛋糕: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基础蛋糕,也是现在很受西点烘焙爱好者喜欢的一种蛋糕,像是生日蛋糕一般就是用戚风蛋糕来做底,所以说戚风蛋糕算是一个比较基础的蛋糕。戚风蛋糕的做法很像分蛋的海绵蛋糕,其不同之处就是材料的比例,新手还可以加入发粉和塔塔粉,因此蛋糕的组织非常松软。 天使蛋糕:也是一种乳沫类蛋糕,就是蛋液经过搅打后产生的松软的泡沫,所不同的是天使蛋糕中不加入一滴油脂,连鸡蛋中含有油脂的蛋黄也去掉,只用蛋清来做这个蛋糕,因此做好的蛋糕颜色清爽雪白,故称为天使蛋糕。 重油蛋糕:也称为磅蛋糕,是用大量的黄油经过搅打再加入鸡蛋和面粉制成的一种面糊类蛋糕。因为不像上述几种蛋糕一样是通过打发的蛋液来增加蛋糕组织的松软,所以重油蛋糕在口感上会比上面几类蛋糕来得实一些,但因为加入了大量的黄油,所以口味非常香醇。比较常见的是在面糊中加入一些水果或果脯,这样可以减轻蛋糕的油腻味。 奶酪蛋糕:音译也可以称为芝士蛋糕,是现在比较受大家喜欢的一种蛋糕。奶酪蛋糕是指加入了多量的乳酪做成的蛋糕,一般奶酪蛋糕中加入的都是奶油奶酪。奶酪蛋糕

食品感官评价题目

食品感官分析 感官鉴评的基本术语 感官特性:可由感觉器官感知的产品特性。 鉴评员:参加感官分析的人员。分为初选鉴评员、优选鉴评员和专家等。 鉴评小组:参加 感官分析的鉴评员组成的小组。 接受:特定的个人或人们愿意消费某产品的行为。 可接受性:根据产品的感官特性,特定的个人或人们愿意消费某产品的状况。 厌恶:一种令人讨厌的感觉。它使人躲避产生这种感觉的刺激。 可口性:能使消费者喜爱食用的食品的综合特性。 强度:感受到的感觉的大小或者引起这种感觉的刺激的大小。 感官适应:由于受到连续的和(或)重复刺激而使感觉器官的敏感性暂时的改变。 感觉疲劳:敏感性降低的感官适应反应。 拮抗效应:两种或多种刺激的综合效应,它导致感觉水平低于预期的每种刺激各自效应 的叠加。 协同效应:两种或多种刺激的综合效应,它导致感觉水平超过预期的每种刺激各自效应 的 叠加。 弓I 起感觉所需要的感官刺激的最小值。这时不需要识别出是一种什么样的刺激。 感知到的可鉴别的感官刺激的最小值。 对刺激的强度可感觉到差别的最小值。 由某些物质(例如蔗糖)的水溶液产生的一种基本味道。 由某些酸性物质(例如柠檬酸、酒石酸等)的水溶液产生的一种基本味道。 由某些物质(例如奎宁、咖啡因等)的水溶液产生的一种基本味道。 由某些物质(例如氯化钠)的水溶液产生的一种基本味道。 由某些物质(例如碳酸氢钠)在嘴里产生的复合感觉。 某些物质(例如多酚类)产生的使皮肤或粘膜表面收敛的一种复合感觉。 风味:品尝过程中感受到的嗅觉、味觉和三叉神经特性的复杂结合。 异常风味:非产品本身所具有的风味(通常与产品的腐败变质相联系) 异常气味:非产品本身所具有的气味(通常与产品的腐败变质相联系) 能产生味觉的产品的特性。 余味:在产品消失后产生的嗅觉和(或)味觉,它有时不同于产品在嘴里时的感受。 嗅觉器官感受到的感觉特性. 一种带有愉快内涵的气味。 可区别及可识别的气味或风味特色。 一种物质或物体的外部可见特征。 由机械的方法和触觉感受器,特别是口腔区域受到的刺激而觉察到的流动特性。 。 物质。 二点检验法:以随机的顺序同时出示两个样品给鉴评员,要求鉴评员对这两个样品进行 比 较,判别整个样品或某些特征强度顺序的检验方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掩蔽:由于同时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而降低了其中某种刺激的强度或使对该刺激 的感受发生改变 刺激阈 识别阈 差别阈 甜味的 酸味的 苦味的 咸味的 碱味的 涩味的 味道 后味 气味 芳香 特征 外观 稠度 它随产品的质地不同而变化 参照值:与被评价的样品对比的一个选择的值(一个或几个特性值,或者某产品的值) 对照样:选择用作参照值的被检样品,所有其他样品都与其作比较 参比样:本身不是 被检材料,而是用来定义一个特性或者一个给特性的某一指定水平的

茶的感官评价表

茶的感官评价表 表1茶叶评分表 评茶地点姓名 总得分=外形得分×20%+水色得分×10%+香气得分×10%+滋味得分×50%+叶底×1表2茶叶评分标准表

注:需设备:玻璃仪器、酒杯、茶杯 叶底,是茶叶品评的一种常用术语,亦称茶渣,即指干茶经开水冲泡后所展开的叶片.举几个名茶品种的叶底来说明: 红茶的叶底:叶底明亮的,质量好,叶底花青的为次,叶底深暗多乌条的为劣。叶底的色泽,以红艳明亮为上,暗杂为下,叶底的嫩度,以柔软匀整为上,粗硬花杂为下。红碎茶的叶底着重红亮度,而嫩度相当即可。 日照绿茶的叶底:均匀明亮、色泽翠绿 龙井茶的叶底:芽叶细嫩成朵,均匀整齐、嫩绿明亮、鲜活美观。 铁观音的叶底:如同绸缎般光亮、柔软,且叶片肥厚、细嫩,整体洁净,无花杂 碧螺春的叶底:叶底嫩绿明亮 普洱茶的叶底:普洱熟茶叶底红褐均匀;普洱生茶叶底肥厚黄绿。 黄山毛峰的叶底:叶底黄绿有活力 白毫银针的叶底:叶底幼嫩、嫩匀,肥软匀亮 具体操作

将泡过的茶叶倒入叶底盘或杯盖中,并将叶底拌匀铺开,观察其嫩度、匀度、色泽等。也可将泡过的茶叶倒入漂盘中,将清水漂叶进行观察,常用的术语有: 细嫩:芽头多,叶子长而细小,叶质优嫩柔软。 鲜嫩:叶质细嫩,叶色鲜艳明亮。 匀嫩:叶质细嫩匀齐一致,柔软,色泽调和。 柔嫩、柔软:芽叶细嫩、叶质柔软,光泽好,手指抚之如锦。 肥厚:芽叶肥壮、叶肉厚,质软,叶脉隐现。 瘦薄、飘薄:芽小叶薄,瘦薄无肉,质硬,叶脉显现。 粗老:叶质粗大,叶质硬,叶脉隆起,手指按之粗糙。 匀齐:“匀”是色泽调和;“齐”是老嫩一致,匀正无断碎。 单张:脱茎的独瓣叶子,也为“单瓣”。

蛋糕品质测定方法

水分的测定 将洗干净的铝盒放在105℃烘箱中干燥30min 后放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称重,精确称取待测样品2.00g ,置于称量瓶中,移入105℃烘箱内,开盖干燥2~4h 后加盖取出称量瓶,置干燥器中冷却0.5小时,称重,再烘1h ,冷却、称重,重复以上操作,直至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0.002g 即为恒量。 计算公式: X=1 232m m m m --×100% 公式中: X 为水分含量(%); 1m 为称量瓶质量(g); 2m 为恒重前称量瓶和样品质量(g); 3m 为恒重后称量瓶和样品质量(g)。 面糊比容 用50ml 烧杯装满水, 称重(G1), 将水倒出, 同一烧杯装满面糊(注意中间不得有气泡)用塑料板沿烧杯上沿刮平, 称重(G2), 烧杯原重(G0)。 面糊比容= (G1- G0)/ (G2- G0) 蛋糕比容 蛋糕比容=蛋糕体积(ml )/蛋糕质量(g ) 感官评定 抗老化试验 将蛋糕保存在20±0.5℃的恒温生化培养箱内,分别放置1、3、5和7天,然后测定其质构。 乳化剂蓝值的测定 原理:乳化剂与直链淀粉作用形成络合物,阻止了碘与直链淀粉的络合。在660nm 波长下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乳化剂-碘-淀粉溶液的吸光度来表示乳化剂与直链淀粉的络合能力。 方法:将0.02g 乳化剂加入到40mL 、0.5%的淀粉溶液中,在不同温度下保温不同的时间;将1mL 、0.02mol/L 碘液加到2.5mL 淀粉溶液中混匀,定容至100mL ;用分光光度计在660nm 下测定其吸光度,得出不同温度和保温时间下乳化剂的蓝值 [51]乳化剂的蓝值越小说明其与淀粉的络合能力越强,乳化性能越好。

蛋糕的生产和质量管理

蛋糕的生产和质量管理 蛋糕是一种松软可口的高蛋白质食品,其制作原理是利用蛋清的分子胶体状特性,经高速搅拌充入大量的空气气泡,在烘烤加热时气泡受热膨胀达到松发,并形成多孔状态的类似海绵体的蛋糕。蛋糕按品种可分为清蛋糕、油蛋糕、复合型蛋糕。按蛋糕面糊可分为天使蛋糕、海绵蛋糕、戚风蛋糕和油性蛋糕。本工艺着重对蛋糕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进行讨论,为同业人员提供一些实际制作经验和依据参考。 第一章乳沫类蛋糕 乳沫类蛋糕依据配方中蛋白和全蛋的不同的用量和工艺性质,可分为天使蛋糕(蛋白类)和海绵蛋糕(全蛋类)。 第一节天使蛋糕 一、原材料选用 1、面粉——面粉是构成天使蛋糕的主要原料。天使蛋糕的配方一般偏重于韧性,所以面粉的选用尽可能采用低筋面粉。最理想的低筋面粉应经过氯气漂白,PH值在5.2左右。若无法采购到经氯化漂白的面粉,可酌量在普通的低筋面粉内掺加部分玉米淀粉,以降低面粉的韧性,使蛋糕更为松软和庞大,玉米淀粉的掺用量以不超过面粉的20%为度。 2、塔塔粉——塔塔粉是一种酸性盐。它的化学方程式为KH(4HC06)即酸性酒石酸钾,它在天使蛋糕内最主要的作用为降低蛋白的碱性,使蛋糕更为洁白。因为制作天使蛋糕最主要的原料是蛋白,而蛋白属于碱性很高的一种原料。一只刚生下来的鸡蛋蛋白PH值在7.6左右,储藏后蛋白释放出二氧化碳PH值升到9-9.5,以如此高碱性的蛋白来做蛋糕,烘烤后的蛋糕颜色呈乳黄色,且有浓重的碱性,难以被人接受,故要在配方中使用塔塔粉来降低蛋白的碱性。 塔塔粉在天使蛋糕中第二个功能是增加蛋白的韧性。因在搅拌时保留了较多的空气,使蛋糕烘烤后体积松软庞大,组织细腻而有弹性。 第三个功能是使天使蛋糕内部组织洁白,光泽细腻,因蛋白的碱性降低,内部颜色由黄变白。 3、蛋白——蛋白是天使蛋糕配方内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原料。因蛋白中含有两种的蛋白质。一种为球蛋白,其主要功用是降低表面张力,增加蛋白的粘度。搅拌时可将打入的空气形成气泡,气泡愈多,表面积增加也就愈多。另一种为粘液蛋白,主要功用是使已形成的泡沫凝固成薄膜。 蛋白经搅拌后受机械作用,一面因球蛋白不断增加气泡,一面由粘液蛋白将气泡凝固产生强韧的薄膜,使气泡中的空气不至于外泄。 在使用蛋白时应特别注意保证这两种主要蛋白质的最佳状态。从鸡蛋中分取蛋白时,须注意盛装蛋白的容器和双手都应保持清洁,绝对不可有油渍留在容器或手指中,即使微量的油脂也会破坏球蛋白和粘液蛋白的作用,使蛋白失去应有的粘性和凝固性。 另要应注意蛋白的新鲜度。陈腐的蛋白胶粘性较差,搅拌时将无法保存打入的空气,影响蛋糕的膨大。 第三应注意蛋白的温度。蛋白在17-22℃的温度下,其胶粘性可维持在最佳状态。温度过高,胶粘性差,无法保留打入的空气。相反,温度过低,蛋白的胶性太浓,拌时不易空气的拌入。在夏天或隆冬时节,应先将蛋白盛放于冰箱中冷却,或是放入双重锅在热水中加温,务必达到17-20℃,这样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第四,在分蛋白的过程中应特别小心不要将蛋黄弄碎,尤其在夏天的时候,最好先将蛋放在冰箱内冷却1-2小时后再分蛋白,这样将较为容易。蛋黄质地非常柔软,稍不慎就会破裂。因蛋黄中含有油的成分,破裂的蛋黄会污染蛋白,破坏蛋白的胶粘性,影响蛋糕的膨大。 4、盐——盐可增强天使蛋糕蛋白的韧性,增加蛋糕的白度和香味,降低蛋糕的甜度。在选用时应用颗粒较细的精白盐,粗盐则不适宜。

食品感官评价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应用

价都是必要的,即在新 产品的小试验阶段,需要由消费者对产品的嗜好性做出检验。同时,需要专业品评员对产品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目前常用的是试验是通过消费者对两种不同配方的乳饮料进行三角测试、喜好排序,专业品评员对其整体的风味、酸感、甜度、色泽进行分析,采用国标方法对品尝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选择一种最受消费者欢迎的配方,并且明确不同配方间的差异[3]. (二)食品感官评价在面包开发过程中的应用 面包是指以小麦面粉为主要原料,以酵母、鸡蛋、油脂、果仁等为辅料,加水调成面团,经过发酵、整形、成型、烘烤、冷却等过程加工而成的焙烤食品[4].根据面包的物理性质和食用口感,将现有的面包产品分为5类,分别是硬式面包,软式面包,主食面包,果子面包和模具面包。面包起源于公元6000年前,最早是由古代埃及人发明的。发展至今,面包的品种丰富多彩,不断地推陈出新,除传统的硬式、软式面包外,近些年又出现了强化营养面包、保健面包、如高纤维面包、全麦面包、营养杂粮面包、五粮面包等。新产品的开发,其质量标准包括以下3个方面: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感官指标又对新产品的大小规格、型号、色泽、口感、气味等有着特殊的要求。面包的感官评价,通常是用定性描述的方法进行分类,.检验方法则是将样品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用目测检查形态、色泽,然后用餐刀按四分法切开,观察组织、杂质,品尝滋味与口感,对照标准规定,做出评价。目前感观评价方法有很多,但是在面包评价中,质地剖析是最重要的。它是对食品质地、结构体系从机械、

几何、脂肪、水分等方面的感官分析,分析从开始咬食品到完全咀嚼食品所感受到的以上这些方面的存在程度和出现的顺序。 (三)食品感官评价在啤酒开发过程中的应用 啤酒是世界上产量最大、酒精含量最低、营养较为丰富的酒种。古代欧洲人检验啤酒质量的方法很有趣。当时克尔特人酿制啤酒是以小麦和蜂蜜为原料,这种啤酒糖度较高,人们便根据它的粘稠度来辨别啤酒的优劣。客人进门后,酒店老板将刚开启的啤酒倒在长凳上,然后请大家就座。片刻之后,客人们再一同站起来。如果长凳粘贴着大家的屁股不落下,这样的啤酒才算上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逐渐利用GC、HPLC、质谱仪、荧光剂等精密仪器来测定啤酒中的某些风味物质,并通过研究,确定了一些风味物质的口味阈值,找出某些成分及其含量与啤酒口味、风味的关系,但仅靠仪器分析很难确定风味物质和啤酒风味的完全一致性。啤酒的质量指标包括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卫生指标,但在评价啤酒质量时,感官评价仍然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据资料报道,在啤酒厂质量控制体系总工作量中,感官评价占30%,理化指标占40%,微生物占30%.我国一般是从外观、泡沫、香气和口味四个方面来评价啤酒的感官质量[6].从外观角度而言,要求啤酒清亮透明,无清楚的悬浮物和沉淀物,不失光、不浑浊。观察啤酒的泡沫时,是将啤酒倒入洁净的杯中,再观察其泡沫的升起情况及泡持时间。通常情况下,瓶装者不少于210秒,听装者不少于180秒。泡沫应为 4 雪白、细腻似奶油。当泡沫在杯边悬挂时,液体落下应有泡沫附着在杯壁上。优质的啤酒要求有协调的香气,酒花香清楚,并有一定的麦芽香。啤酒口味应

食品感官评价 复习

食品感官评价 绪论 1、感官评价的应用: 产品质量控制与管理、产品开发、风味营销、消费嗜好 2、感官评价的概念: 感官评价:是用于唤起、测量、分析和解释产品通过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和听觉等感受到的食品及其材料的特性所引起反应的一种科学方法(用感觉器官检查产品的感官特性)。 第一章 食品感官评价的基础 1、感觉、感官的定义及特点。 感觉:客观事物的不同特性刺激感官后,在人脑中引起的反应。 特点:①感觉可以反映外界事物的属性,但不局限于此; ②感觉也反映人体自身活动和舒适情况; ③感觉是低级的反映形式,但它是一切高级复杂心理的基础和前提; ④感觉的敏感性因人而异,受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影响。 感官:即感觉器官,由感觉细胞或一组对外界刺激有反应的细胞组成,这些细胞获得刺激后,能将这些刺激信号通过神经传导到大脑。 特点:①对周围环境和机体内部的化学和物理变化非常敏感; ②一种感官只能接受和识别一种刺激; ③只有刺激量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对感官产生作用; ④某种刺激连续施加到感官上一段时间后,感官会产生疲劳(适应)现象,感官的灵敏度随之明显下降; ⑤心理作用对感官识别刺激有很大的影响; ⑥不同感官在接受信息时,会互相影响。 2、感觉的类型: 物理变化引起的感觉:视、听、触 化学变化引起的感觉:味、嗅 3、感觉阈。 感觉阈值:指从刚能引起感觉到刚好不能引起感觉刺激强度的一个范围,是通过许多次试验得出的。 绝对阈值: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和刚刚导致感觉消失的最大刺激量。 差别阈值: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刺激的最小变化量。 阈下刺激: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值的下限,低于下限的刺激为阈下刺激。 阈上刺激:刚刚导致感觉消失的最大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值的上限,高于上限的刺激为阈上刺激。 4、Weber 定律:(刺激强度) (差别阈值)韦伯分数)I I K ?=( 5、感觉疲劳(适应现象)。 现象:感受器在同一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敏感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原因:各种感官在同一种刺激施加一段时间后,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疲劳; 结果:感官对刺激感受的灵敏度急剧下降。

食品感官评价方法

食品感官评价方法 食品感官评价是建立在人的感官感觉基础上的统计分析法。它是一门综合学科,在食品理化分析基础上,集人体生理学、心理学、食品科学和统计学为一体的新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感官评价方法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目前常用于食品领域中的方法有数十种之多。 按应用目的可分为情感型和分析型两类。在分析型中,一种主要是描述产品,另一种是区分两种或多种产品,区别的内容有确定差别、确定差别的大小、确定差别的影响等。 按方法的性质又可分为差别检验、标度和类别检验以及分析或描述性检验。它的目的是估计差别的顺序或大小及样品应归属的类别或等级。它要求评价员要对两个以上的样品进行评价,并判断出哪种样品好,哪种样品差,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大小和差异方向等。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处理形式,结果取决于检验的目的及样品数量。常用x2检验、方差分析、t检验等。 类别检验 在感官评价中,将感官体验进行量化最常用的方法,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有以下四种:分类法、评分法、排序法、标度法。 一、分类检验法 就是将样品分成几组,各组之间只是在命名上有所不同。 在分类法中,要求品评人员挑出那些能够描述样品感官性质的词汇。例如,对某种饮料,要求品评人员在能够对其进行描述的词汇前面划“√”。分类法中如果使用数字那么数字代表的意义只是命名。如“1”是甜,“2”是酸等。至于所使用的词汇,并没有统一标准,实验结束后,将每个词汇被选中的次数进行统计,以此来报告结果。没经过培训的品评员使用普通的非专业的词汇。 词汇的选择:实验前,有经验的品评人员坐在一起围绕测样品,没人提出能够描述其性质的词汇,大家讨论是否适用,最终选择恰当的词汇。随着时代的发展词汇要不断更新。 二、评分检验法 是商业领域中被认为最有效的评判方法,由专业评分员评分。经常用评分来评价的商品有咖啡、茶叶、调味料、奶油、鱼、肉等。应用领域:特别适用于鉴评新产品。 实验步骤:首先应确定所使用的标度类型,使鉴评员对每一个评分点所代表的意义有共同认识。 技术要点: 1、根据鉴评员各自的鉴评基础进行判定。 2、用增加鉴评员人数的方法来提高实验精度。 3、在评分时,使用的数字标度为等距标度或比率标度。答卷举例: 9分制评分法,如:非常不喜欢=1,很不喜欢=2,不喜欢=3,不太喜欢=4,一般喜欢=5,稍微喜欢=6,喜欢=7,很喜欢=8,非常喜欢=9。 三、排序检验法 将样品按照强度等级或其他任何性质进行排序。应用领域: 1、可用于进行消费者的可接受性调查。 2、确定由于不同原料加工、处理、包装和储藏等环节造成的产品感官特性差异。 3、评价员的选择与培训。 4、做进一步精细感官分析的基础工作。

罗莎蛋糕店的有形展示评价

罗莎蛋糕店的有形展示评价 所谓的有形展示,就是将产品或服务实实在在地展现给顾客,用看得见的,感受得到的产品服务信息,给顾客以真实的感受,进而打动顾客的心的一种广告宣传模式。有形展示的根本原理是让产品自己说话,是一种基于事实展现的有形宣传方法,而不是像传统广告模式那样通过别人或媒介等虚拟信息的传达来宣传。相比之下,有形展示更便宜,更有说服力,也更大众化。 下面对我将为大家说的是罗莎蛋糕店的有形展示。 有形展示之一:让产品自我宣传 正所谓“眼见为实”,顾客更愿意相信亲眼所见与自己的切身感受;而让产口自我宣传,则正是企业不做任何特别的宣传活动,只是将其提供的产品巧妙地陈列出来,让顾客自己亲自去看、去感受,去评判,去抉择。 在罗莎蛋糕店中,各式各样的糕点陈列于透明的玻璃橱窗里,形状各异、做工精致的小点心,看在眼里,很容易挑动人的食欲,使顾客不知不觉走进糕点房。更绝的是,糕点房弥漫着的香味展示,进一步传达出糕点美味的信息,更会刺激顾客的购买欲。于是自然而然,让顾客轻松满意的交易就达成了。 很多蛋糕店(包括罗莎蛋糕店)它不会将各种蛋糕全部做出来,而是做成惟妙惟肖的蛋糕模型,陈列于橱窗中,或制成精美的画册,供顾客选择,这些都是让顾客对产品形成确切的感观认识,既作了宣传,又让顾客觉得可以信赖。与此同时,制作人员会被安排在玻璃隔板的房间里点花,引得众人驻留观看…… 点评:有形展示主要有以下几种展示方式: (1)成品的颜色、香味、式样等广告我的现场展示。 (2)逼真的样品、模型现场展示。和成品展示类似,都是通过视力冲击的宣传,以实物吸引顾客注意力。 (3)生产过程的现场或模拟展示。这一方面满足消费者的好奇心,吸引消费者;另一方面满足消费者的监督心理,让其充分相信产品的质量。 有形展示之二:让顾客体验产品 这又比产品自我宣传更进一步,是让顾客通过试吃、试用,认识并且了解企业及其产品。罗莎蛋糕店运用试吃的方式,引得许多有兴趣的人前来试用,并发现确实有效果。结果,基本所有抵押产品都被卖出去了。这就是让顾客自己体验产品,亲自对产品进行评价与判断。点评:试吃、试用,可以制作精致小包装样品,进行有针对性的样品派送,或结合其他产品作为赠品送给目标顾客。而对耐用品,则可采取让顾客先试用后付钱的方式,或采用部分租赁的方式等进行有形展示宣传。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一定要锁住目标顾客群体进行试吃试用,否则不仅投入过大,而且会事倍而功半。 有形展示之三:让包装尽量魅力 包装,作为产品的组成部分,天然具有宣传产品的能力。

食品感官评价的应用

食品感官评价的应用 08食营2班肖镇州200830600530 摘要:绝大多数的感官检验都是在一套工业体系中进行的,商业利益和战略决策也包括在内。作为在决策时减小风险和不确定因素的手段,我们能够体会到感官检验所产生的效益。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于研究者和市场经理来说,感官检验的作用是一种减少风险的机制。本文主要介绍感官评价方法应用于产品贮藏期试验、质量控制、感官评价与仪器测定产品质构之间关系。 关键词:感官评价质量控制稳定性试验仪器测定 前言 感官评价是指用于唤起、测量、分析和解释产品通过视觉、嗅觉、触觉、味觉和听觉所引起反应的一种科学方法。感官评价包含一系列精确测定人对食品反应的技术,把对品牌和一些其他信息对消费者影响降到最低。同时,努力解析食品本身的感官特性,并向产品开发者、食品科学家和管理人员提供关于其产品感官性质的重要而有价值的信息。感官评价技术在开发产品、研究基础理论、配料和调整工艺、降低成本、控制品质和优化产品等工作中提供着重要的服务。这些服务能给企业决策提供信息,降低决策风险。食品或消费产品厂家有一套感官检验程序,有助于确保满足消费者的期望(既有良好的质量又有满意的感官品质的产品进入市场)[1]。 一、感官评价应用于产品贮藏期试验 近年来,评估产品稳定性和储存期变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那些食品、饮料和具生物活性的产品。这要归功于产品日期的日益普遍使用,赋予了产品在销售或者被消费者使用时的有效朗。对于那些无须标注有效期的产品来说,对储存期进行评估是出于竞争和商业方面的考虑。不管怎样,我们都有理由去了解产品随时间推移的变化情况及其对市场的影响。对于带日期的产品来说(比如销售日期或使用日期等),要考虑的是市场召回成本和消费者对靠近或者达到储存期限的产品的态度。而对于不带日期的产品来说,要考虑的是了解消费者的购买习惯或者通过发动广告攻势来加强消费者对产品感官差异的认识或强调某个产品已经过时。除此之外,技术发展(指工艺和原料方面)和新型的包装材料也会对产品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基于不当储存期做出的商业决策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经济后果,因此对产品储存期进行估算是十分重要的【2】。 很多企业都会测量产品的稳定性,一般也会对储存期有所了解,然而,竞争、技术、新型包装材料以及产品日期在包装上的位置等方面让我们得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对产品稳定性问题进行审视。新的发展表面上增加了对稳定性测试的需求,但有时候也会对一些问题的复杂性缺乏充分的认识,这些问题包括实验设计、数据分析、测试方法、产品变化与产品市场接受度的关系以及日益缩短的储存期所带来的经济影响等。这样,感官评定部门收到的产品稳定性测试申请往往会堆积如山,而且测试的频率也不是根据预期的储存期来制定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测试申请要求在18个月内每个月对产品进行测试,但是一半以上的测试实际上都是没有价值的,因为在开始的8—9个月内产品并不会有显著变化。大部分感官程序只要接到6—7个这样的测试任务就会满负荷了。显然,我们要建立起一个有效的程序,在不牺牲所需要信息的前提下,在产品测试频率和可利用的资源之间建立平衡。 在接到测定储存期的申请之后,感官评定人员一定要和申请人商讨该项目的所有细节,例如,申请的提出是基于技术、新包装材料还是竞争对手等?产品目前的储存期是多长?现有什么关于稳定性方面的信息可以提供?还有,产品的配方在近期是否进行过更改?产品配方尚未定型就去确定其稳定性的做法完全是在浪费资源,除非是想鉴别出哪个配方的稳定性更能

食品的感官评定

食品质量感官鉴别的基本方法与要求 食品质量感官鉴别的基本方法,其实质就是依靠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和听觉等来鉴定食品的外观形态、色泽、气味、滋味和硬度(稠度)。不论对何种食品进行感官质量评价,上述方法总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常是在理化和微生物检验方法之前进行。 中国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中国肉类食品研究中心等单位对感官分析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参照国际标准,制定了感官分析方法一成对比较检验、三点检验、味觉敏感度的测定、风味刻面检验、排序法、“A”-“非A”检验、不能直接感官分析的样品制备准则等7项国家标准(GB 12310~12316—90),为感官鉴别的实践提供了标准化、科学化的指南。在食品质量感官鉴别过程中,只要条件许可,都应按这些国家标准无一例外地参照执行。 对于实施质量感官鉴别的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必须具有健康的体质、健全的精神素质,无不良嗜好、偏食和变态性反应。鉴定人员自身感觉器官必须机能良好,对色、香、味、形有较强的分辨力和较高的灵敏度。对于非食品专业人员,还要求对所鉴别的食品有一般性的了解,对其色、香、味、形有常识性的知识和经验。具体的要求在下文中还要提到,这里就不赘述了。 一、基本鉴别方法 (一)视觉鉴别法 这是判断食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感官手段。食品的外观形态和色泽对于评价食品的新鲜程度、食品是否有不良改变以及蔬菜、水果的成熟度等有着重要意义。视觉鉴别应在白昼的散射光线下进行,以免灯光隐色发生错觉。鉴别时应注意整体外观、大小、形态、块形的完整程度、清洁程度,表面有无光泽、颜色的深浅色调等。在鉴别液态食品时,要将它注人无色的玻璃器皿中,透过光线来观察;也可将瓶子颠倒过来,观察其中有无夹杂物下沉或絮状物悬浮。 (二)嗅觉鉴别法 人的嗅觉器官相当敏感,甚至用仪器分析的方法也不一定能检查出来极轻微的变化,用嗅觉鉴别却能够发现。当食品发生轻微的腐败变质时,就会有不同的异味产生。如核桃的核仁变质所产生的酸败而有哈喇味,西瓜变质会带有馊昧等。食品的气味是一些具有挥发性的物质形成的,所以在进行嗅觉鉴别时常需稍稍加热,但最好是在15℃~25℃的常温下进行,因为食品中的气味挥发性物质常随温度的高低而增减。在鉴别食品的异味时,液态食品可滴在清洁的手掌上摩擦,以增加气味的挥发;识别畜肉等大块食品时,可将一把尖刀稍微加热刺入深部,拔出后立即嗅闻气味。 食品气味鉴别的顺序应当是先识别气味淡的,后鉴别气味浓的,以免影响嗅觉的灵敏度。在鉴别前禁止吸烟。 (三)味觉鉴别法

茶的感官评价表

茶的感官评价表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茶的感官评价表 ? 表1茶叶评分表 ? 评茶地点姓名 总得分=外形得分×20%+水色得分×10%+香气得分×10%+滋味得分×50%+ 叶底×10% 表2茶叶评分标准表

注:需设备:玻璃仪器、酒杯、茶杯 叶底,是品评的一种常用术语,亦称茶渣,即指干茶经开水冲泡后所展开的叶片.举几个名茶品种的叶底来说明: 的叶底:叶底明亮的,质量好,叶底花青的为次,叶底深暗多乌条的为劣。叶底的色泽,以红艳明亮为上,暗杂为下,叶底的嫩度,以柔软匀整为上,粗硬为下。的叶底着重红亮度,而嫩度相当即可。 的叶底:均匀明亮、色泽翠绿 的叶底:芽叶细嫩成朵,均匀整齐、嫩绿明亮、鲜活美观。 的叶底:如同绸缎般光亮、柔软,且叶片肥厚、细嫩,整体洁净,无花杂 的叶底:叶底嫩绿明亮 的叶底:普洱叶底红褐均匀;普洱叶底肥厚黄绿。 的叶底:叶底黄绿有活力 的叶底:叶底幼嫩、嫩匀,肥软匀亮 具体操作 将泡过的茶叶倒入叶底盘或杯盖中,并将叶底拌匀铺开,观察其嫩度、匀度、色泽等。也可将泡过的茶叶倒入漂盘中,将清水漂叶进行观察,常用的术语有:

细嫩:芽头多,叶子长而细小,叶质优嫩柔软。 鲜嫩:叶质细嫩,叶色鲜艳明亮。 匀嫩:叶质细嫩匀齐一致,柔软,色泽调和。 柔嫩、柔软:芽叶细嫩、叶质柔软,光泽好,手指抚之如锦。 肥厚:芽叶肥壮、叶肉厚,质软,叶脉隐现。 瘦薄、飘薄:芽小叶薄,瘦薄无肉,质硬,叶脉显现。 粗老:叶质粗大,叶质硬,叶脉隆起,手指按之粗糙。 匀齐:“匀”是色泽调和;“齐”是老嫩一致,匀正无断碎。 单张:脱茎的独瓣叶子,也为“单瓣”。 短碎:毛茶经精制大都断成半叶,短碎是指比半叶更碎小的碎叶,也为“破碎”。 开展、摊张:冲泡后,卷紧的干茶吸水膨胀而展开片形,且有柔软感的为“开展”;老叶摊开为“摊张”。 卷缩:冲泡后,叶底不开展,仍卷缩成条形。 硬杂:叶质粗老而驳杂。 焦斑、焦条:叶张边缘或叶面有局部或全部黑色或黄色烧伤斑痕。局部的为“焦斑”,全部烧坏为“焦条”。 枯暗:叶色暗沉无光,陈茶叶底多数如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