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工程细部构造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防水工程细部构造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防水工程细部构造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注:本表适用于地下防水工程细部构造施工检验批质量验收,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地下防水工程细部构造防水施工工艺标准-坑、池防水工程施工工艺

总则 5.5.1 基本规定 5.5.1.1 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坑、池、储水库、地下室底板的坑、池施工。 5.5.1.2 编制依据 (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术语 5.5.2 术语、符号 5.5.2.1 术语 (1)地下防水工程:指对工业与民用建筑地下工程、防护工程、隧道及地下铁道等建(构) 筑物,进行防水设计、防水施工和维护管理等各项技术工作的工程实体。 (2)防水等级:根据地下工程的重要性和使用中对防水的要求,所确定结构允许渗漏水量 的等级标准。 基本规定 5.5.3 基本规定 5.5.3.1 坑、池储水库宜用防水混凝土,内设其他防水层。受振动作用时应设柔性防水层。

5.5.3.2 底板以下的坑、池、其局部底板必须相应降低,并应使防水层保持连续。(见图5.5.3.2)。 5.5.3.3 坑、池、储水库使用防水混凝土时:技术要求、质量验收按《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按防水混混凝土施工工艺。 5.5.3.4 地下室底板的坑、池施工同地下室底板。 施工准备 5.5.4 施工准备 5.5.4.1 技术准备 (1)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健全技术管理系统。 (2)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的技术交底,特别是工艺过程、质量标准 的交底。 (3)进行抗渗混凝土的试配并确定配合比能满足设计要求。 5.5.4.2 材料要求 (1)坑、池所用钢筋品种、规格、数量符合设计要求。 (2)水泥使用前分批对其强度、安定性进行复检,合格后方能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不 得混合使用。 (3)砂、石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测,砂、石的含泥量和强度标准按现行《普通砂用质量标 准检验方法》JGJ52-2001 和《普通砂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检验方法》JGJ53-2001 标准要

屋面防水卷材的施工要点及细部处理

1、屋面防水卷材的施工分析 屋面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组织技术管理人员会审屋面工程图纸,掌握施工图中的细部构造及有关技术要求并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屋面工程的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这样避免施工后留下缺陷,造成返工,同时工程依据施工组织有计划地展开施工,防止工作遗漏、错乱、颠倒影响工程质量。有了施工组织,下一步施工负责人应向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内容包括:施工的部位、施工顺序、施工工艺、构造层次、节点设防方法、增强部位及做法,工程质量标准,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成品的保护措施和安全注意事项。屋面防水卷材工程设计原则: 1.1以防为主,放排结合 排水是屋面防水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平屋顶,应以防为主,但应尽快将水排走,减轻防水层的负担,避免屋面较长时间积水。这就要求设计屋面及天沟的排水坡度和排水路线、排水管的管径及数量。 1.2按级设防,满足设防要求 屋面防水工程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重要程度、使用功能要求以及防水层的耐用年限等,选用不同的屋面防水卷材和不同的构造层次,以满足设防要求,保证防水可靠。 1.3适当考察施工因素 屋面防水卷材的质量取决于材料、设计、施工等诸因素,而其中施工因素的影响最大。尤其是现在,我国防水施工让以手工操作为主,

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心理素质以及工艺的繁杂难易程度均会对施工质量造成相当大的影响。因此,一个好的设计,必须适当考虑施工因素,尽量采用简单的构造,选用施工方便的材料或提到设防能力,提高防水安全储备,弥补施工可能产生的缺陷。 1.4屋面找平层的要求 找平层是铺贴卷材防水层的基层,给防水卷材提供一个平整、密实、有强度、能粘结的构造基础。因此,铺贴卷材的找平层应坚实,不得有突出的尖角和凹坑或表面起砂现象,当用2米长的直尺检查时,直尺与找平层表面的空隙不应超过5mm,空隙只允许平缓变化,且每米长度内不得超过一处。找平层相邻表面构成的转角处,应做成圆弧或钝角。当基层为整体混凝土时,采用水泥砂浆找平层,厚度为20mm,水泥与砂浆比为1:2.5~1:3(体积比),水泥标号不低于42.5。找平层还要设分格缝,并嵌填密封材料,这样可避免或减少找平层开裂,以至于当结构变形或温差变形时,防水层不会形成裂缝,导致造成渗漏。缝宽为20mm,分格缝的纵向和横向间距不大于6 m,分格缝的位置设在屋面板的支端,屋面转角处防水层与突出屋面构件的交接处,防水层与女儿墙交接处等,且应与板端缝对齐,均匀顺直。水泥砂浆找平层施工时,先把屋面楼板杂物清理干净并洒水湿润。在铺设砂浆时,按由远到近,由高到低的程序进行,每分格内一次连续铺成,按设计控制好坡度,用2m以上长度刮杆刮平,待砂浆稍收水后,用抹子压实抹平12小时后用草袋覆盖,浇水养护。对于突出屋面上的结构和管道根部等细部节点应做圆弧、圆锥台或方锥台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通用版

通用表格 A01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A02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A03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A04 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A05 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 A06 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 A07 单位(子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A08 单位(子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 A02-301 单位(子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 A02-302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A02-303 石砌体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A02-304 配筑砌体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A02-305 填充墙砌体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A01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编号: 开工日期:工程名称施工许可证(开工证)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 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 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 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序号项目内容1现场质量管理制度 2质量责任制 3主要专业工种操作上岗证 4分包方资质一对分包单位的管理制度 5施工图审查情况 6地质勘察资料 7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审批 8施工技术标准 9工程质量检验制度 10搅拌站及计量设置 11现场材料、设备存放与管理

12 检查结论: 总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代表:年月日注: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报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检查并做出检查结论。 2、检查结论中需要整改的内容由施工单位以附页复报。 3、完成后,原件存监理单位复印件交施工单位。

A02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编号: 工程名称大泽碧桂园山湖 湾二区二期高层 洋房室内消防工 程 分项工程 名称 室内消 防安装 工程 检验批部位一号楼1层 施工单位广东建安消防机 电工程有限公司 开平分公司 专业工长项目经理阮建军 监理单位 江门市新会区冈州工程建设监理有限 公司 总监理工程师 分包单位 分包单位 负责人 施工班组长 施工依据标准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主控项目 质量验收规 范的规定施工单位检验评定记录或 结果 监理(建设)单 位验收记录结果 备注 1 2 3 4 5

地下防水细部构造

地下防水细部构造 变形缝施工 1.中埋式止水带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1)止水带埋设应准确,其中间空心圆环应与变形缝的中心线重合。 (2)止水带应妥善固定,顶、底板内止水带应成盆状安设,止水带宜采用专用钢筋套或扁钢固定。采用扁钢固定时,止水带端应先用扁钢夹紧,并将扁钢与结构内钢筋焊牢。固定扁钢用的螺栓间距宜为500mm。 (3)中埋式止水带先施工一侧混凝土时,其端模应支撑牢固,严防漏浆。 (4)止水带的接缝宜为一处,应设在边墙较高位置上,不得设在结构转角处,接头宜采用热压焊。 (5)中埋式止水带在转弯处宜采用直角专用配件,并应做成圆弧形,橡胶止水带的转角半径应不小于200mm,钢边橡胶止水带应不小于300mm,且转角半径应随止水带的宽度增大而相应加大。 宜采用遇水膨胀橡胶与普通复合的复合型橡胶条、中间夹有钢丝或纤维织物的遇水膨胀橡胶条、中空圆环型遇水膨胀橡胶条。当采用遇水膨胀橡胶条时,应采取有效的固定措施,防止止水条胀出缝外。 后浇带施工 后浇带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1)后浇带应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42d后再施工,但高层建筑的后浇带应在结构顶板浇灌混凝土14d后进行。 (2)后浇带混凝土施工前,后浇带部位和外贴式止水带予以保护,严防如杂物和损伤外贴式止水带。 (3)后浇带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两侧混凝土。 (4)后浇带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d。 穿墙管(盒) 细部构造 (1)穿墙管与内墙角、凹凸部位的距离应大于250mm。 (2)穿墙管应采用套管式防水法,套管外应加焊止水环。 穿墙管防水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1)采用套管式穿墙管防水构造时,翼环与套管应满焊密实,并在施工前将套管内表面清理干净。 (2)管与管的间距应大于300mm。 (3)当工程有防护要求时,穿墙管除应采取有效防水措施外,还应采取措施满足防护要求。 埋设件 (1)埋设件端部或底部的混凝土厚度不得小于250mm,当厚度小于250mm时,应采取局部加厚或其它防水措施。 (2)预留孔(槽)内的防水层,宜与孔(槽)外的结构防水层保持连续。 预留通道接头 预留通道接头的防水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地下防水工程细部的构造防水及图示

地下防水工程细部的构造防水及图示 一、变形缝 (一) 细部构造: 1 变形缝处的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应小于300mm。 2 用于沉降和变形缝其最大允许沉降差值不应大于30mm。当计算沉降值大于30mm 时,应在设计时采取措施。 3 用于沉降的变形缝宽度宜为20~30mm,用于伸缩的变形缝宽度宜小于此值。 4 变形缝的防水措施可根据工程开挖方法、防水等级按规范规定要求选用。 变形缝的几种复合防水构造形式见下图。 图中埋式止水带式外贴防水层复合使用 处贴式止水带L≥300 外贴防水卷材L≥400 外涂防水涂层L≥400 1—混凝土结构;2—中埋式止水带;3—填缝材料;4—外贴防水层

图一中埋式止水带与遇水膨胀橡胶条、嵌缝材料复合使用 1一混凝土结构;2-中埋式止水带;3一嵌缝材料; 4一背衬材料:5一遇水膨胀胶条:6-填缝材料 圈一中埋式止水带与可卸式止水带复合使用 1-混凝土结构;2-填缝材料;3-中埋式止水带;4-预埋钢板;5-紧固件压板; 6-预埋螺栓;7-螺母;8-垫圈;9-紧固件压块;10-Ω型止水带;11-紧固件圆钢 (二)变形缝施工。 1 中埋式止水带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1) 止水带埋设应准确,其中间空心圆环应与变形缝的中心线重合。 (2)止水带应妥善固定,顶、底板内止水带应成盆状安设,止水带宜采用专用钢筋套或扁钢固定。采用扁钢固定时,止水带端训应先用扁钢夹紧,并将扁钢与结构内钢筋焊牢。固定扁钢用的螺栓间距宜为500mm,见下图。 图顶(底)板中埋式止水带的固定 1一结构主筋:2一混凝土结构;3一固定用钥筋:4一固定止水带有扁钢;

5一填缝材料;6-中埋式止水带;7-螺母:8一双头螺杆 (3) 中埋式止水带先施工一侧混凝土时,其端模应支撑牢固,严防漏浆。 (4) 止水带的接缝宜为一处,应设在边墙较高位置上,不得设在结构转角处,接头宜采用热压焊。 (5) 中埋式止水带在转弯处宜采用直角专用配件,并应做成圆弧形,橡胶止水带的转角 半径应不小于200mm,钢边橡胶止水带应不小300mm.且转角半径应随止带的宽度增大而相应 加大, 2 宜采用遇水膨胀橡胶与普通复合的复合型橡胶条、中间夹有钢丝或纤维织物的遇水膨 胀橡胶条、中空圆环型遇水膨胀橡胶条。当采用遇水膨胀橡胶条时,应采取有效的固定措施, 防止止水条胀出缝外。 二、后浇带 (一)细部构造: 1 后浇带应设在受力和变形较小的部位,间距宜为30~60m,宽度宜为700~1000mm。 2 后浇带可做成平直缝,结构主筋不宜在缝中断开,如必须断开,则主筋搭接长度 应大于45倍主筋直径,并应按设计要求加设附加钢筋。后浇带的防水构造见图1-1、图1-2、图1-3。

地下防水工程细部的构造防水及图示

8 地下防水工程细部的构造防水及图示 8.1 变形缝 8.1.1 细部构造: 1 变形缝处的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应小于300mm。 2 用于沉降的变形缝其最大允许沉降差值不应大于30mm。当计算沉降值大于30mm时,应在设计时采取措施。 3 用于沉降的变形缝宽度宜为20~30mm,用于伸缩的变形缝宽度宜小于此值。 4 变形缝的防水措施可根据工程开挖方法、防水等级按规范规定要求选用。 变形缝的几种复合防水构造形式见图8.1.1-1、图8.1.1-2、图8.1.1-3。 图8.1.1-1 中埋式止水带与外贴防水层复合使用 外贴式止水带L≥300 外贴防水卷材L≥400 外涂防水涂层L≥400 1—混凝土结构;2—中埋式止水带;3—填缝材料;4—外贴防水层 图8.1.1-2 中埋式止水带与遇水膨胀橡胶条、嵌缝材料复合使用 1—混凝土结构;2—中埋式止水带;3—嵌缝材料;

4—背衬材料;5—遇水膨胀胶条;6—填缝材料 图8.1.1-3 中埋式止水带与可卸式止水带复合使用 1—混凝土结构;2—填缝材料;3—中埋式止水带;4—预埋钢板;5—紧固件压板; 6—预埋螺栓;7—螺母;8—垫圈;9—紧固件压块;10—Ω型止水带;11—紧固件圆钢 8.1.2 变形缝施工。 1 中埋式止水带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1)止水带埋设应准确,其中间空心圆环应与变形缝的中心线重合。 (2)止水带应妥善固定,顶、底板内止水带应成盆状安设,止水带宜采用专用钢筋套或扁钢固定。采用扁钢固定时,止水带端部应先用扁钢夹紧,并将扁钢与结构内钢筋焊牢。固定扁钢用的螺栓间距宜为500mm,见图8.1.2。 图8.1.2 顶(底)板中埋式止水带的固定 1—结构主筋;2—混凝土结构;3—固定用钢筋;4—固定止水带用扁钢; 5—填缝材料;6—中埋式止水带;7—螺母;8—双头螺杆 (3)中埋式止水带先施工一侧混凝土时,其端模应支撑牢固,严防漏浆。 (4)止水带的接缝宜为一处,应设在边墙较高位置上,不得设在结构转角处,接头宜采用热压焊。 (5)中埋式止水带在转弯处宜采用直角专用配件,并应做成圆弧形,橡胶止水带的转角半径应不小于200mm,钢边橡胶止水带应不小于300mm,且转角半径应随止带的宽度增大而相应加大。 2 宜采用遇水膨胀橡胶与普通复合的复合型橡胶条、中间夹有钢丝或纤维织物的遇水膨胀橡胶条、中空圆环型遇水膨胀橡胶条。当采用遇水膨胀橡胶条时,应采取有效的固定描施,防止止水条胀出缝外。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全套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全套) 总目录 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检验批检查用表填写说明------------001 0、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001 0、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001 0、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001 0、单位(子单位)工程安全与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001 0、单位(子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001 0、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001 0、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表----------------------------------------001 0、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记录--------------------------------001 1、地基与基础工程检查用表------------------------------------001 1、土方开挖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001 1、土方回填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001 1、排桩墙支护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重复使用的钢板桩)------001 1、排桩墙支护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混凝土板桩制作)--------001 1、降水与排水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001 1、地下连续墙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地基基础工程)----------------001 1、锚杆及土钉墙支护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001 1、水泥土桩墙支护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001

检验批质量检验记录资料

土方路基检验批质量检验记录 市政质检·1·1 工程名称 单位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分包单位 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工长 分部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主要工程数量 验收规范及图号CJJ1-2008 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记录监理单位验收记录 主控项目1 压实度应符合规范表 6.3.12-2规定 第6.8.1-1条 2弯沉值不应大于设计规定第6.8.1-2条 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不合格点的实测 偏差值或实测值 应测 点数 合格 点数 合格 率(%) 一般项目1 路床应平整、坚实,无显著 轮迹、翻浆、波浪、起皮等 现象,路堤边坡应密实、稳 定、平顺。 第6.8.1-4条2 允 许 偏 差 路床纵断高程(mm) -20,+10 3 路床中线偏位(mm)≤30 4 路床平整度(mm)≤15 5 路床宽度(mm) 不小于设计值 +B 6 路床横坡(%) ±0.3%且不 反坡 7 边坡不陡于设计值 平均合格率(%) 施工 单位 检查 意见 质检员签名: 年月日监理 单位 验收 结论 监理工程师签名: 年月日

市政质检·1·2工程名称 单位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分包单位 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工长 分部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主要工程数量 验收规范及图号CJJ1-2008 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记录监理单位验收记录 主控项目1 上边坡必须稳定,严禁有松 石、险石。 第6.8.2-1条 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不合格点的实测 偏差值或实测值 应测 点数 合格 点数 合格 率(%) 一般项目1 允 许 偏 差 路床纵断高程(mm) +50;-100 2 路床中线偏位(mm)≤30 3 路床宽(mm) 不小于设计规 定+B 4 边坡 不陡于设计规 定 平均合格率(%) 施工 单位 检查 意见质检员签名: 年月日监理 单位 验收 结论监 年月日 填石方路基检验批质量检验记录

地下防水工程细部的构造防水及图示

地下防水工程细部得构造防水及图示 一、变形缝 (一) 细部构造: 1 变形缝处得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应小于300mm。 2 用于沉降与变形缝其最大允许沉降差值不应大于30mm。当计算沉降值大于30mm 时,应在设计时采取措施。 3 用于沉降得变形缝宽度宜为20~30mm,用于伸缩得变形缝宽度宜小于此值。 4 变形缝得防水措施可根据工程开挖方法、防水等级按规范规定要求选用。 变形缝得几种复合防水构造形式见下图。 图中埋式止水带式外贴防水层复合使用 处贴式止水带L≥300 外贴防水卷材L≥400 外涂防水涂层L≥400 1—混凝土结构;2—中埋式止水带;3—填缝材料;4—外贴防水层 图一中埋式止水带与遇水膨胀橡胶条、嵌缝材料复合使用 1一混凝土结构;2-中埋式止水带;3一嵌缝材料; 4一背衬材料:5一遇水膨胀胶条:6-填缝材料

圈一中埋式止水带与可卸式止水带复合使用 1-混凝土结构;2-填缝材料;3-中埋式止水带;4-预埋钢板;5-紧固件压板; 6-预埋螺栓;7-螺母;8-垫圈;9-紧固件压块;10-Ω型止水带;11-紧固件圆钢 (二) 变形缝施工。 1 中埋式止水带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1) 止水带埋设应准确,其中间空心圆环应与变形缝得中心线重合。 (2)止水带应妥善固定,顶、底板内止水带应成盆状安设,止水带宜采用专用钢筋套或扁钢固定。采用扁钢固定时,止水带端训应先用扁钢夹紧,并将扁钢与结构内钢筋焊牢。固定扁钢用得螺栓间距宜为500mm,见下图。 图顶(底)板中埋式止水带得固定 1一结构主筋:2一混凝土结构;3一固定用钥筋:4一固定止水带有扁钢; 5一填缝材料;6-中埋式止水带;7-螺母:8一双头螺杆 (3) 中埋式止水带先施工一侧混凝土时,其端模应支撑牢固,严防漏浆。 (4) 止水带得接缝宜为一处,应设在边墙较高位置上,不得设在结构转角处,接头宜采用热压焊。 (5) 中埋式止水带在转弯处宜采用直角专用配件,并应做成圆弧形,橡胶止水带得转角半径应不小于200mm,钢边橡胶止水带应不小300mm、且转角半径应随止带得宽度增大而相应加大,

-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细部构造防水

-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细部构造防水

————————————————————————————————作者:————————————————————————————————日期:

5 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细部构造防水 5.1 变形缝 Ⅰ 一般规定 5.1.1 变形缝应满足密封防水、适应变形、施工方便、检修容易等要求。 5.1.2 用于伸缩的变形缝宜不设或少设,可根据不同的工程结构类别及工程地质情况采用诱导缝、加强带、后浇带等替代措施。 5.1.3 变形缝处混凝土结构的厚度不应小于300mm。 Ⅱ 设计 5.1.4 用于沉降的变形缝其最大允许沉降差值不应大于30mm。 当计算沉降差值大于30mm时,应在设计时采取措施。 5.1.5 用于沉降的变形缝的宽度宜为20~30mm,用于伸缩的变形缝的宽度宜小于此值。 5.1.6 变形缝的防水措施可根据工程开挖方法、防水等级按本规范表3.3.1—l、3.3.1—2选用。变形缝的几种复合防水构造形式见图5. 1.6—l、 5.1.6—2、 5.1.6—3。

5.1.7 对环境温度高于50℃处的变形缝,可采用2mm厚的紫铜片或3mm厚不锈钢等金属止水带,其中间呈圆弧形,见图5.1.7。 Ⅲ 材料 5.1.8 橡胶止水带的外观质量、尺寸偏差、物理性能应符合HG 2288—92的规定。钢边橡胶止水带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5.1.8的规定。

5.1.9 遇水膨胀橡胶条的性能指标应符合本规范表8.1.5—2中的规定。 5.1.10 嵌缝材料最大拉伸强度不应小于o.2MPa,最大伸长率应大于300%,拉伸—压缩循环性能的级别不应小于8020。 Ⅳ 施工 5.1.11 中埋式止水带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止水带埋设位置应准确,其中间空心圆环应与变形缝的中心线重合; 2 止水带应妥善固定,顶、底板内止水带应成盆状安设。止水带宜采用专用钢筋套或扁钢固定。采用扁钢固定时,止水带端部应先用扁钢夹紧,并将扁钢与结构内钢筋焊牢。固定扁钢用的螺栓间距宜为500mm,见图5.1.11;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填写规范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填写规范:一、表的名称及编号 检验批验收表为GB50300—2001附录D.0.1。 验批由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质 量检查员等进行验收,表的名称应在制订专用表格时就印好,前边印上分项工程的名称。表的名称下边注上“质量验收规范的编号”。 检验批表的编号按全部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系列的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统一为9位数的数码编号,写在表的右上角,前6位数字均印在表上,后留两个□,检查验收时填写检验批的顺序号。其编号规则为:前边二个数字是分部工程的代码,01-09.地基与基础为01,主体结构为02,建筑装饰装修为03,建筑屋面为04,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为05,建筑电气为06,智能建筑为07,通风与空调为08,电梯为09。 第3、4位数字是子分部工程的代码。 第5、6位数字是分项工程的代码。 其顺序号见GB 50300—2001附录B表B.0.1,建筑工程分部(子分部)、分项工程划分表。 第7、8位数字是各分项工程检验批验收的顺序号。由于在大量高层或超高层建筑中,同一个分项工程会有很多检验批的数量,故留了2位数的空位置。 如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无支护土方子分部工程,土方开挖分项工

010101□□,第一检验批编号为:程,其检验批表的编号为0101011 2 。 还需说明的是,有些于分部工程中有些项目可能在两个分部工程中出现,这就要在同一个表上编之个分部工程及相应子分部工程的编号:如砖砌体分项工程在地基与基础和主体结构中都有,砖砌体分项工程检验批的表编号为:010701□□、020301□□ 有些分项工程可能在几个子分部工程中出现,这就应在同一个检验批表上编几个子分部工程及子分部工程的编号。如建筑电气的接地装置安装,在室外电气、变配电室、备用和不间断电源安装及防雷接地安装等子分部工程中都有。 其编号为:060109□□ 060206□□ 060608□□ 060701□□ 4行编号中的第5、6位数字的分别是:第一行09是室外电气子分部工程的第9个分项工程,第二行的06是变配电室子分部工程的第6个分项工程,其余类推。 另外,有些规范的分项工程,在验收时也将其划分为几个不同的检验批来验收。如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的混凝土分项工程,分为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施工3个检验批来验收。又如建筑装饰装修分部工程建筑地面子分部工程中的基层分项工程,其中有几种不同的检验批。故在其表名下加标罗马数字(Ⅰ)、(Ⅱ)、(Ⅲ)……。

8-地下防水工程细部构造防水

8 地下防水工程细部构造防水 8.1 变形缝 8.1.1 一般规定 本施工工艺标准的适用范围为;适用于地上、地下、土木工程变形缝的建筑施工。 (1)变形缝应满足密封防水、适应变形、施工方便、检修容易的要求。 (2)用于伸缩的变形缝宜不设或少设,可根据不同的工程结构类别及工程地质情况采用诱导缝、加强带、后浇带等替代措施。 (3)变形缝处混凝土结构的厚度不应小于300㎜。 (4)用于沉降的变形缝其最大允许沉降差值不应大于30㎜。当沉降差值大于30㎜时,应在设计时采取措施。 (5)用于沉降的变形缝的宽度宜为20~30㎜,用于伸缩的变形缝的宽度宜小于此值。 (6)对环境要求高于50℃处的变形缝,可采用2㎜厚的紫铜片或3㎜厚不锈钢等金属止水带,其中间呈圆弧形。 (7)止水带宽度和材质的物理性能均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无裂缝和气泡;接头应采用热接,不得叠接,接缝平整、牢固,不得有裂口和脱胶现象。 (8)中埋式止水带中心线应和变形缝中心线重合,止水带不得穿孔或用铁钉固定。 (9)变形缝设置中埋式止水带时,混凝土浇筑前应校正止水

带位置,表面清理干净,止水带损坏处应修补;顶、底板止水带的下侧混凝土应振捣密实,边墙止水带内外侧混凝土应均匀,保持止水带位置正确、平直,无卷曲现象。 (10)变形缝处增设的卷材或涂料防水层,应按设计要求施工。 8.1.2 施工准备 1.技术交底 (1)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开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向承担施工的负责人或分包人进行书面技术交底。技术交底资料应办理签字手续并归档。 (2)在施工过程中,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发包人或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有关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及设计变更的要求,应在执行前向执行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 (3)技术交底内容应包括:本施工项目的施工作业特点和危险点;针对危险点的具体预防措施;应注意的安全事项;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发生事故后应及时采取的避难和急救措施。 (4)确定施工技术方案,针对防水变形缝的不同部位、不同功能要求、不同的现场条件,编制满足设计要求、相关规范和工艺要求的施工技术方案。 (5)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应注意的事项和技术要求,以及确保功能的技术措施与施工方法。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全套)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全套)

总目录 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检验批检查用表填写说明------------001 0、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001 0、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001 0、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001 0、单位(子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001 0、单位(子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001 0、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001 0、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表----------------------------------------001 0、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记录--------------------------------001 1、地基与基础工程检查用表------------------------------------001 1、土方开挖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001 1、土方回填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001 1、排桩墙支护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重复使用的钢板桩)------001 1、排桩墙支护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混凝土板桩制作)--------001 1、降水与排水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001 1、地下连续墙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地基基础工程)----------------001 1、锚杆及土钉墙支护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001 1、水泥土桩墙支护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001 1、沉井(箱)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001 1、钢及混凝土支撑系统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001 1、灰土地基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001

(完整版)检验批质量验收程序和记录表填写标准汇总

检验批质量验收程序和记录表填写标准 一、单元划分 质量验收划分为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 路基、桥梁、涵洞、隧道具体划分详见各章分项工程检验批的划分及编号附表。当本专业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缺项时,可借用其他专业相同或类似工程表格填写。 二、验收程序 工程质量验收采取分层次、逐级验收。 检验批验收→分项工程验收→分部工程验收→单位工程验收。 所有验收的基础就是检验批验收记录。 ㈠、检验批 验收组织: 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单位,由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专职质量检查员、技术负责人、工程负责人验收。监理单位检查全部主控项目,一般项目的检查内容和数量可根据各项验收标准及设计文件的要求确定。 验收内容: 验收内容包括实物检查和资料检查。 ⑴实物检查 ①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等的检验,按进场的批次和本标准规定的抽样检验方案执行。 ②混凝土性能指标的检验,按验标规定的抽样检验方案执行。 ③验标中采用计数检验的项目,按抽查点数符合验标规定的百分

率检查。 ⑵资料检查 包括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等的质量证明文件(质量合格证、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等)和检验报告、施工过程中重要工序的自检和交接检验记录、平行检验报告、见证取样检测报告等。 验收标准: 质量验收标准为合格,主要取决于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检验结果。 ⑴主控项目:是对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公众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检验项目。 ⑵一般项目:是除主控项目以外的检验项目。 不合格的处理: ⑴经返工重做的或更换构配件、设备后的检验批,重新按验标验收。 ⑵当试块试件的试验结果有怀疑时,或因试块试件丢失损坏、试验资料丢失等无法判断实体质量时,应邀请有资质的法定检测单位对实体质量检测鉴定,凡达到设计要求的检验批可予以验收。 标准不统一的处理: 当涉及结构安全和系统功能的部分设计规范条文和设计文件对质量的要求与验标不一致时,应以设计文件为准。 ㈡、分项工程 由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分项工工程负责人、专职质量检查员、技术负责人验收。 合格标准: ⑴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均符合合格质量的规定。

防水细部构造

5.4 细部构造 5.4.1 天沟、檐沟防水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天沟、檐沟应增铺附加层。当采用沥青防水卷材时,应增铺一层卷材;当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或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时,宜设置防水涂膜附加层。 2 天沟、檐沟与屋面交接处的附加层宜空铺,空铺宽度不应小于 200mm(图5.4.1-1)。 3 天沟、檐沟卷材收头应固定密封。 4 高低跨内排水天沟与立墙交接处,应采取能适应变形的密封处理(图5.4.1-2)。

5.4.2 无组织排水檐口800mm范围内的卷材应采用满粘法,卷材收头应固定密封(图5.4.2)。檐口下端应做滴水处理。

5.4.3 泛水防水构造应遵守下列规定: 1 铺贴泛水处的卷材应采用满粘法。泛水收头应根据泛水高度和泛水墙体材料确定其密封形式。 1)墙体为砖墙时,卷材收头可直接铺至女儿墙压顶下,用压条钉压固定并用密封材料封闭严密,压顶应做防水处理(图5.4.3-1);卷材收头也可压入砖墙凹槽内固定密封,凹槽距屋面找平层高度不应小于 250mm,凹槽上部的墙体应做防水处理(图5.4.3-2)。

2)墙体为混凝土时,卷材收头可采用金属压条钉压,并用密封材料封固(图5.4.3-3)。 2 泛水宜采取隔热防晒措施,可在泛水卷材面砌砖后抹水泥砂浆或浇筑细石混凝土保护,也可采用涂刷浅色涂料或粘贴铝箔保护。 5.4.4 变形缝内宜填充泡沫塑料,上部填放衬垫材料,并用卷材封盖,顶部应加扣混凝土盖板或金属盖板(图5.4.4)。

5.4.5 水落口防水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落口宜采用金属或塑料制品; 2 水落口埋设标高,应考虑水落口设防时增加的附加层和柔性密封层的厚度及排水坡度加大的尺寸; 3 水落口周围直径500mm范围内坡度不应小于5%,并应用防水涂料涂封,其厚度不应小于2mm。水落口与基层接触处,应留宽20mm、深20mm 凹槽,嵌填密封材料(图5.4.5-1和图5.4.5-2)。

地下防水工程细部的构造防水及图示

. 地下防水工程细部的构造防水及图示 一、变形缝 (一) 细部构造: 1 变形缝处的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应小于300mm。 2 用于沉降和变形缝其最大允许沉降差值不应大于30mm。当计算沉降值大于30mm时,应在设计时采取措施。 3 用于沉降的变形缝宽度宜为20~30mm,用于伸缩的变形缝宽度宜小于此值。 4 变形缝的防水措施可根据工程开挖方法、防水等级按规范规定要求选用。 变形缝的几种复合防水构造形式见下图。 中埋式止水带式外贴防水层复合使用图 400 L外涂防水涂层≥LL处贴式止水带≥300 外贴防水卷材≥400 —外贴防水层—填缝材料;—中埋式止水带;混凝土结构;—1234 . .

图一中埋式止水带与遇水膨胀橡胶条、嵌缝材料复合使用一嵌缝材料;中埋式止水带;31一混凝土结构;2- 填缝材料一遇水膨胀胶条:6-4一背衬材料:5 圈一中埋式止水带与可卸式止水带复合使用紧固件压板;4-预埋钢板;5-中埋式止水带;1-混凝土结构;2-填缝材料;3- 11-紧固件圆钢型止水带;8-垫圈;9-紧固件压块;10-Ω7-6-预埋螺栓;螺母;变形缝施工。(二)中埋式止水带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1 止水带埋设应准确,其中间空心圆环应与变形缝的中心线重合。(1) 止水带应妥善固定,顶、底板内止水带应成盆状安设,止水带宜采用专用钢筋套或(2)采用扁钢固定时,止水带端训应先用扁钢夹紧,并将扁钢与结构内钢筋焊牢。固扁钢固定。定扁钢用的螺栓间距宜为500mm,见下图。

图顶(底)板中埋式止水带的固定 321一结构主筋:一混凝土结构;一固定用钥筋:4一固定止水带有扁钢;. . 5一填缝材料;6-中埋式止水带;7-螺母:8一双头螺杆 (3) 中埋式止水带先施工一侧混凝土时,其端模应支撑牢固,严防漏浆。 (4) 止水带的接缝宜为一处,应设在边墙较高位置上,不得设在结构转角处,接头宜采用热压焊。 (5) 中埋式止水带在转弯处宜采用直角专用配件,并应做成圆弧形,橡胶止水带的转角半径应不小于200mm,钢边橡胶止水带应不小300mm.且转角半径应随止带的宽度增大而相应加大, 2 宜采用遇水膨胀橡胶与普通复合的复合型橡胶条、中间夹有钢丝或纤维织物的遇水膨胀橡胶条、中空圆环型遇水膨胀橡胶条。当采用遇水膨胀橡胶条时,应采取有效的固定措施,防止止水条胀出缝外。 二、后浇带 (一)细部构造: 1 后浇带应设在受力和变形较小的部位,间距宜为30~60m,宽度宜为700~1000mm。 2 后浇带可做成平直缝,结构主筋不宜在缝中断开,如必须断开,则主筋搭接长度应大于45倍主筋直径,并应按设计要求加设附加钢筋。后浇带的防水构造见图1-1、图1-2、图1-3。 . .

检验批质量检验记录范文.docx

检验批质量检验记录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单位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 工程数量 制表人 交方班组 序 一般项目号 编号 : 照明工程分部工程名称路灯 路灯灯杆验收部位K0+20-k0+440(南北)19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 施工负责人质量检验员 接方班组检验日期 检验依据 / 允许 检查结果 / 实测点偏差值或实测值 偏差(规定值或± 偏差值) 12345678 应测点合格点合格(mm ) 9 率% 数数 1 2横向位移?50( mn )19 顺线路方向位?3%S 计档 10移距 3 垂直度?1/2D19

平均合格率 %85.7检验结论合格

监理(建设)单位意见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年月曰质检表4工程名称施工单位 隐检项目路灯电缆保护管敷设隐检范围2S13- 2S27 1+7202+258 (—) 隐检检查 内 内情 谷 及况 验收.、、八意见 处 理情况

隐检内容:管道深度、 横向偏移。检查情况:沟底平整坚实、无尖硬物、腐蚀性土层。 保护 管平 整顺 直、 管口 光华、 管口 对准、 接头 牢固。 复查人:年月日 施工项目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质检员 技术负责人

表 B1-7照明工程工程报验单 工程名称:编号: 致(监理单位) 我单位已完成了__________工程,按设计文件及有关规范进行了自检,质量合格,请予审查和验收。 附件: 1.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2.检验批质量检验记录 承包单位(章):_ 项目经理:日期: . 审查意见: □所报隐蔽工程的技术资料齐全/ 不齐全,且符合 / 不符合要求,经现场检测、核查合格/ 不合格,同意 / 不同意隐蔽。

屋面sbs防水细部作法(工艺做法施工照片)secret

屋面工程细部做法 该工程为上人屋面,上铺地面砖,屋面坡度为2%,从落水口开始找坡。屋面防水工程为两层3mm+3mm厚聚酯胎SBS防水卷材,屋面工程所采用的SBS防水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和性能检测报告,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地方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屋面防水SBS卷材施工采用满粘热熔法施工。 一、屋面防水工程 1、工艺流程 验收并基层处理(找平层)→涂刷冷底子油→处理复杂部位(分格缝、阴阳角、转角等部位)附加层→一层防水层粘贴→一层防水层检验→二层防水铺贴→二层防水检验→防水收头处理→淋水试验 (1)清理基层: 1)凸出基层的砂浆块及其它杂物必须清除,将灰尘清扫干净。 2)基层的转角、阴阳角、管根处,找平层均应做成圆弧形,圆弧半径R=100mm。 3)找平层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细石混凝土找平层不得有空鼓、开裂、起砂、脱皮等缺陷。 4)基层清理完毕自检合格后,通知监理和我单位联合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2)涂刷冷底子油: 使用前在清理好的基层表面,将氯丁橡胶沥青胶粘剂加人工业汽油稀释,搅拌均匀,用长把滚刷均匀涂布于基层上,涂刷均匀,不露底,不过厚,一次涂好,不宜反复涂刷。常温经过约4h(根据气温确定,以不粘脚为好)后,开始铺贴卷材。

涂刷冷底子油 (3)附加层施工: 冷底子油干燥后,应首先对阴阳角进行附加层施工,包括女儿墙、烟风道、雨落口、管根、阴阳角等。把卷材裁成400mm宽的长条,阴阳角每边各200mm,用调试好的喷灯同时对卷材和基层烘烤,待卷材表面熔化时把卷材贴在阴阳角上,卷材粘贴应牢固,不得空鼓。 附加层报验:附加层施工完成后,应报请项目部、监理公司验收合格后,进 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检验批质量检验记录

检验批质量检验记录 编号: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2009年月日质检表4

表B1-7 照明工程工程报验单 工程名称:石家庄市裕华路道路改造工程第五标段编号:YH —ZM3 —001 致河北中原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监理单位) 我单位已完成了桩号2S13-2S27( 1+720—2+258)路灯电缆保护管敷设工程, 按设计文件及有关规范进行了自检,质量合格,请予审查和验收。 附件: 1.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2.检验批质量检验记录 承包单位(章):石家庄市市政建设总公司裕华路项目部项目经理:日期: 2009. 审查意见: □所报隐蔽工程的技术资料齐全 /不齐全,且符合/不符合要求,经现场检测、核查合格/不合格,同意/不同意隐蔽。 □所报检验批的技术资料齐全 /不齐全,且符合/不符合要求,经现场检测、核查合格/不合格,同意/不同意进行下道工序。 □所报检验批的技术资料基本齐全,且基本符合要求,因砂浆/混凝土试块强度试验报告未出具,暂同意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待砂浆 /混凝土试块强度试验报告补报后,予以质量认定。 □所报分项工程的各验收批的验收资料完整/不完整,且全部/未全部达到合格要求,所以核查为合格/不合格。 □所报分部(子分部)工程的技术资料齐全/不齐全,且符合/不符合要求,经现场检测、核查合格/不合格。 项目监理机构(章): 总/专业监理工程师:日期:

检验批质量检验记录 编号:YH —ZM3 —002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2009年月日质检表4

表B1-7 照明工程工程报验单 工程名称:石家庄市裕华路道路改造工程第五标段编号:YH —ZM3 —002 致河北中原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监理单位) 我单位已完成了桩号2N18—2N27(1+880—2+258)路灯电缆保护管敷设工程, 按设计文件及有关规范进行了自检,质量合格,请予审查和验收。 附件: 1.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2.检验批质量检验记录 承包单位(章):石家庄市市政建设总公司裕华路项目部项目经理:日期: 2009. 审查意见: □所报隐蔽工程的技术资料齐全 /不齐全,且符合/不符合要求,经现场检测、核查合格/不合格,同意/不同意隐蔽。 □所报检验批的技术资料齐全 /不齐全,且符合/不符合要求,经现场检测、核查合格/不合格,同意/不同意进行下道工序。 □所报检验批的技术资料基本齐全,且基本符合要求,因砂浆/混凝土试块强度试验报告未出具,暂同意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待砂浆 /混凝土试块强度试验报告补报后,予以质量认定。 □所报分项工程的各验收批的验收资料完整/不完整,且全部/未全部达到合格要求,所以核查为合格/不合格。 □所报分部(子分部)工程的技术资料齐全/不齐全,且符合/不符合要求,经现场检测、核查合格/不合格。 项目监理机构(章): 总/专业监理工程师: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