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建筑寿命与设计使用年限的关系

如何认识建筑寿命与设计使用年限的关系
如何认识建筑寿命与设计使用年限的关系

近年来,建筑寿命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有人认为,我国的建筑寿命仅为30年,建筑“短命”原因是设计标准不高。有人提出,住宅设计使用年限应与土地出让年限一致,甚至建议提高到100年,减少因建了拆、拆了建所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及建材生产所产生的排放等。对这些认识和建议,从标准制定角度,并以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时间节点,谈点个人看法。

建筑寿命一般要高于设计使用年限

建筑寿命是指建筑物从建成使用直至最终废弃拆除的全部时间。设计使用年限是指“设计规定的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进行大修即可按其预定目的使用的时期”。

按照标准规定,建筑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后,要进行“体检”,通过鉴定给出继续使用、维修加固后使用和拆除的意见。正常情况下,建筑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时,绝大部分可继续使用。对个别有问题的,可通过大修加固后继续使用。如法国埃菲尔铁塔当初作为世博临时建筑,设计年限仅为2年,但通过维护,现已经110多年了。

基于以上考虑,住宅的设计使用年限没有必要与土地出让年限—致,即从50年提高到70年。直接按70年设计,70年后由于土地原因又无法继续使用而被拆除,从经济上考虑是不合算的。

建筑“短命”不是标准不高造成的

建筑“短命”是指寿命低于设计使用年限,即没有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就被拆除了,而不是标准规定的设计年限不高。社会上对我国建筑寿命为30年的说法,也是对已拆除建筑的统计,

并不是所有建筑的实际使用年限,不代表所有建筑都“短命”。目前,已达到或接近50年设计使用年限的建筑,大部分仍在使用。

造成部分建筑“短命”的原因,一是外力破坏。如天灾(罕遇的地震、洪水、台风等)、人祸(爆炸、撞击、火灾等)。二是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影响。如三峡库区建设带来的移民搬迁。三是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功能、布局定位已不符合要求,需要对城市规划进行正常调整。四是管理不力。如盲目拆迁,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五是“先天不足”。如工程设计存在缺陷,施工质量低劣等。

确定建筑设计使用年限所考虑的因素

设计使用年限是以概率理论为基础,根据可能发生的风、雪等与时间有关的可变荷载,材料性能随时间的变化和环境影响,工程建设初始投资,建筑的使用情况,以及维修加固成本等因素而综合考虑的。

从建筑设计功能的预见性、土地重新整理的经济性、城市规划建设的稳定性,以及减少“短命”建筑数量等方面考虑,一些建筑学家认为30年设计使用年限较为合理。但从资源节约、减少排放、减少建筑垃圾等方面考虑,设计使用年限越长越好。如从50年提高到100年,仅增加建筑结构成本20%~30%,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我国标准对建筑设计使用年限的规定,主要是参照了国际上的通行做法。目前,标准将设计

使用年限划分为5年、25年、50年、100年四档。其中普通房屋为50年,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建筑为100年,与国际标准《结构可靠性总原则》ISO 2394:1998和欧洲标准《结构设计基础》EN1990:2002完全一致,从过去多年实际情况看,是相对合理的。

能否提高住宅设计使用年限

标准规定的四档建筑设计使用年限,实际上是给出了四档“荷载”取值。在住宅项目设计时,标准规定的是不低于50年,也就是说,可以按更高标准进行设计,具体年限由业主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决定。

关于提高标准对住宅设计使用年限的最低规定,如到100年,在技术上没有问题,关键是能否做到正常情况下不被提前拆除,要憤重研究,否则会造成更大浪费。

一是建筑设计要足够超前。要考虑近百年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等建筑功能、格局,以及舒适性等要保证能满足实际需求、

二是城市规划要足够稳定。规划设计要足够超前,对经济社会发展,区域经济结构及布局,要有更长远的预见性;规划和建设管理要更加严格,不能大拆大建。

三是工程质量要可靠。不仅要防止假冒伪劣产品进入施工现场,还要尽量使用更好更耐久的建筑材料,更不能出现“瘦身钢筋”和“豆腐渣”工程。

四是装修管理要严格。在建筑设计使用年限内,客观上需要更换老化管线、破旧门窗和地面等。在20年左右就要进行一次的装修过程中,要保证不对结构造成破坏。

五是土地使用年限要提高。目前的居住用地使用年限是70年,百年建筑应首先取得百年以上的土地使用权。

浅谈对建筑造型设计的认识

浅谈对建筑造型设计的认识 摘要:科技的进步与建筑艺术的发展,使得建筑造型设计在建筑学的研究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建筑造型是整个建筑外在的体现,建筑造型不仅凝结了人类历史发展,而且是科技进步的智慧结晶,一直以来建筑都被人们称为“城市的雕塑”。 关键字:建筑造型造型设计 建筑技术、建筑材料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在造型设计方面日趋多元化,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与特色。本文详细介绍了高层建筑造型设计的要素及有关应用,旨在推动高层建筑造型设计的进一步发展。 一、建筑造型的内容与功能 建筑造型的内容从狭义来看,是指建筑物外部与内部空间的表现形式,是被人直观感觉到的建筑空间的物化形态,其中包括材质、色彩、体型、立面、细部等多个方面,从广义上来看的话,指在建造过程建筑物的各个方面(经济、功能、技术与审美)的内容。建筑造型有明显的环境特征和空间特征,建筑造型的原则须着眼于整体,在构思和设计时强调部分和细部的设计,总而言之,给人的感觉是整体感和尺度感以及节奏感的多重视觉印象的效果。 首先从外观的艺术设计的造型和功能使用方面入手,体现建筑物的功能。评论一座建筑物,漂亮的外部景观设计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最重要的是关注建筑内部功能使用是否使人的价值要求得到满足,所以说,功能合理性设计是远远高于人类全部心理及物质需求之上的。所谓建筑整体空间,表现为以点、线和面的某一种或多种组合构造方式并以单位空间为基本元素组成。建筑不仅要满足艺术与技术和价值取向三者之间的体现,要使一般功能得到实现,在空间及造型设计方面带来文化品位和环境设计在艺术氛围上的理解,进一步的寻找建筑造型设计各方面最优化的实现。 二、建筑造型的构思与设计比例尺寸统一的原则 建筑设计造型有正方形、矩形、三角形、圆型等,也有一些是由几种以上造型的变异构成。对建筑的总体构思通过一种或几种造型的组合来进一步的实现,不同建筑的功能与场地环境的条件不同,是造成建筑造型设计千差万别的原因。造型的形状与数量和造型比例进行组合。在造型设计上可分为单体式与自由式等多种形式。单体式的结构抗震性能好,联体式与双体式的独立建筑不同,联体式建筑是用一个核心筒把两个或几个对称的塔体,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联合体,这种造型构成可使建筑形象丰富。变平面式是建筑高度上呈现出层次感,错落感,使得建筑物高矮不同或者造型各异,进而会打破了方方正正造型的单调感,使高层建筑更有层次感,丰富建筑造型。以上几种形式的平面造型与立面造型组合不是

建筑设计实习总结复习过程

建筑设计实习总结

建筑设计实习总结 一、实习目的,任务: 经过设计院的实习,了解建造师的基本工作程序、工作办法、职业素养要求,毕业后能更好习惯市场的进展和社会的要求,并且,也是检验学生在校的学习下的成果,弥补课堂学习之别脚,提高综合设计的技能,以达到专业培养的目标。 1.了解设计院的工作程序,建造师的基本工作内容和工作办法。 2.了解设计院别同专业相互合作方式,学习建造师的职业素养、及协调能力。 3.结合实际工作,学习运用计算机绘图,进行建造设计方案和建造施工图的绘制。 二、实习内容: 1.了解设计院的工作和程序,建造师的基本工作内容和工作办法,了解设计院的别同工种的基本工作内容和合作方式。 2.了解有关建造设计的法规、规范、标准。结合实习工作,在实习单位的指导老师的具体安排下,学习运用计算机绘图,进行建造设计方案或建造施工图的绘制。 3.指导老师检查指导实习工作。 三、实习日期: xxx(略) 四、实习地方、单位: 地方:xx省xx市xx路xx号xx金融中心9楼 单位:中国建造技术集团有限公司xx设计院 五、实习经过: 大四下学期,我有幸来到中国建造技术集团有限公司xx设计院实习,在为期四个月之久的实习期里,我进一步了解了建造的深刻内涵,从书面的理论水平攀升到与实际结合的新的高度,并且,对具体设计流程,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以及效果图的要求规范都有了更深层的体味,空间概念也逐渐明晰,对以后有了新的定位,相信这段实习记忆在我以后的建造设计生涯中将发挥别可替代的作用。以下是我实习的记忆和心得体味。 实习第一天,当我来到设计院,端详那些即将陪伴我度过四个月实习时光的新同事们,环顾着那根本别同于学校的新环境,看着办公桌上那一叠叠图纸和墙壁上贴着的成果图,心情用兴奋万分来形容一点别为过,强烈的表现冲动涌上心头,我下定决心,把这个地方当作人一辈子新的战场,来走好人一辈子关键一步,证明自我,超越自我。 刚来的时候,所长就给我寻了个指导老师,他的名字叫王伟,由于我是自己搬电脑来的,因此寻常在学校做的设计都在电脑存着,所长把王工寻来,让我们认识一下,未来好跟着他学习,他开始也没有给什么活,就看了我寻常在学校做的设计,给我指点了一下,在未来的生活里他算是我的指导老师。 来这的前两星期,疑惑该做些什么,什么也插别上手,不过这个地方看看,那儿逛逛,有的时候看看书,看看别人画的图,给自己寻点事做。过了两周未来,最终依然公司里的王工程师给我指了条路,他告诉我一些简单的要求让我用cad软件画一具两层的办公楼的平面图和立面图,终于有情况做了,于是我就乖乖的做起了图。说实话我往常在学校的时候经常画图,速度和质量相

某设计使用年限100年建筑结构设计

某设计使用年限100年建筑结构设计 某大型博物馆工程,建筑面积约15400m2,平面尺寸为109m-58m,结构总高度23.4m。主体为三层框架结构,局部两层通高。大跨楼、屋盖采用钢筋混凝土单向梁、井字梁体系。单向梁的跨度分为16.8m和20.4m 两种,主梁截面分别为400mm-1200mm和400mm-1400mm,梁中距2.8m。井字梁跨度为24.3m-24.3m和16.8m-25.2m,井字梁截面为450mm-1350mm和300mm-1000mm,梁中距为2.7m和3m。基础为柱下独立基础,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甲级。建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安全等级一级,结构重要性系数γ0取1.1。本地区设计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Ⅱ类。本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乙类),地震作用按6度计算,抗震措施按7度设防[1、2]。1 设计使用年限100年设计1.1 地震动参数按照三水准设防思想,即多遇地震、基本烈度地震和罕遇地震,在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时,对应的重现期分别为50年,475年和1975年。以设计地震基本烈度I为基础,取平均意义上的烈度相关关系,即多遇地震为I-1.55度,罕遇地震为I+1.0度。对于不同的基本地震烈度区,重现期为X的设防烈度可表示为 [4]:I=a(logX)2+blogX+c。设计使用年限T与重现期X的关系为:PT(I i)=1-e-λ(I i)T。其中,λ为地震的年平均发生率,与地震重现期互为倒数,即:X(I i)=1/λ(I i)。规范[3]定义的基本抗震设防烈度对应的超越概率为10%,由此可得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时,基本烈度地震对应的重现期为958年。由二次项差值法,6度区重现期958年的计算设防烈度为6.49

对建筑设计认识.doc

对建筑的认识 “人们需要建筑,人们关心建筑的未来,建筑必然在人们的不断实践中得到发展。”(《建筑初步》)每次读到这段饱含哲理的文字,内心仿佛受到了一种无声的鼓舞,并且每回都会多出些许对建筑的新的体悟。我想,若是从前,初中高中时代、高考结束填报志愿时,读到这段文字,自己的内心一定会心潮澎湃。而现在,经历了两个学期的建筑规划学学习,我们对建筑的强烈兴趣中,已经包含了一种要在未来建筑领承担重要使命的责任感。所以我们变得深沉、成熟,不再那么容易将自己内心的激动直接表现出来,但我们内心深处的建筑梦想却愈发强烈了。 进入大学以前,我不知道规划师需要具备哪些方面的能力,也并不清楚选择规划专业作为自己的专业需要在大学里接受哪些方面的学习与训练,只是觉得规划师可以将自己独特的设计创意以建筑的形式表达出来。有时在了解了某些著名的建筑之后,佩服与欣赏的同时,内心也有设计一座伟大建筑的冲动,这或许正是建筑城规学吸引我的原因之一,也是这个学科的魅力所在吧!下面我就谈谈对建筑的初步认识. 建筑是艺术和精神的表现,是设计师与建筑师将灵魂注入其中的艺术品。一座建筑,都是一些特定的人、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运用一些特定的技术和材料,出于一些特定的目的,并且在一个特定

的社会政治经济的背景中建造出来的。人类的建筑活动从穴居、巢居到现代的摩天高楼,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总体来讲,建筑物是劳动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自己建造一个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环境,它是社会的物质和文化财富的体现。 建筑物的功能、形象、技术都对建筑提出了一定要求约束,建筑是功能、形象与技术的集合体。功能是人们对建筑提出的使用方面的要求,功能的属性决定了建筑适用的基本准则;形象是人们对建筑提出的精神和审美方面的要求,形象的基本属性决定了建筑美观、和谐的基本准则,“和谐”是指建筑物与周围的环境、周围的其他建筑物相协调契合;技术是达到功能与形象两方面要求的物质和手段的统称,技术的属性决定了建筑经济、坚固的基本准则。因而,建筑的基本准则主要有:适用、美观、和谐、经济、坚固。 建筑还需要有其自身的内在意义,有些反映时代精神,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教堂,我一直很欣赏这些文艺复兴时期大师们的杰作;有些反映社会现象,比如玛雅文明朝圣的金字塔,比如中国封建社会的宫殿;还有一些反映风土人文,这些主要与建筑所在的环境、气候有关,举个例子,在中国,西北地区的屋顶比南方平,因为降雨少;而在北欧,屋顶倾斜度很大,是由于降雪较多,为了防止屋顶被积雪压垮而采取的措施。同时,建筑需要有深层的含义,这是建筑在完成其功能同时具有一定美感的条件下,作为让人愉悦的深层表达,往往是第一眼无法发现的,建筑是一个宽泛而复杂的概念,但至始至终,

《全国建筑设计行业收费标准》(2014年编制)的通知

关于转发《全国建筑设计行业收费标准》(2014年编制)的通知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了要“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的任务要求。为了更好地维护建筑设计市场秩序,保护发包人、设计人的合法权益,做好应对勘察设计行业收费标准发生变化的准备,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已于2014年5月初步拟定了《全国建筑设计行业收费标准》(2014年编制)征求大家的意见。 由于该《收费标准》今后将作为行业收费指导的重要文件,与大家息息相关,现将该《收费标准》转发给各位领导,望大家高度重视,仔细阅读,并于7月11日18时前将相关意见和建议(比如收费标准的操作可行性、有无缺项漏项等内容)以书面形式提交生产经营部汇总。 生产经营管理部 2014年7月8日

全国建筑设计行业收费标准 2014年编制 (试行) (5月8日定稿)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

一总则 1设计收费原则 1.1为了维护建筑设计市场秩序,保护发包人、设计人的合法权益,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收费标准。 1.2本收费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设项目的建筑设计收费。 1.3发包人和设计人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本收费标准,维护正常的价格秩序。 1.4建筑设计费应当体现优质优价的原则。凡在建筑设计中采用本收费标准未涵盖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或其它科技成果,或显著提高了建设项目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设计,发包人和设计人可以在上浮50%的幅度内协商确定收费额。 1.5设计人承接建筑设计时,发包人有权利了解有关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服务工期、服务质量以及收费标准。 1.6建筑设计费应按以下方式支付: (1)合同签订时,发包人应向设计人支付合同额的20%作为定金; (2)实施方案设计文件提交时,发包人应向设计人再支付合同额的10%;

按照建筑使用年限进行分类

按建筑的设计使用年限分类 按建筑的设计使用年限分类 (五)按建筑的设计使用年限分类 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的规定,建筑的设计使用年限分为四类,应符合表2-6α的规定。 设计使用年限分类表2-6a (六)民用建筑设计等级 民用建筑设计等级与建筑类型、特征有关,分为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详表2-6b。 民用建筑工程设计等级分类表表2-6b

二、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一)模数

模数是选定的尺寸单位,作为尺度协调中的增值单位。所谓尺度协调是指在房屋构配件及其组合的建筑中,与协调尺度有关的规则,供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建筑材料与制品、建筑设备等采用,其目的是使构配件安装吻合,并有互换性。 (二)基本模数 基本模数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数值规定为100mm,符号为M,即 IM=100mm。 (三)导出模数 导出模数分为扩大模数和分模数,其基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扩大模数 指基本模数的整数倍,扩大模数的基数为3M、6M、12M、15M、30M、60M共6 个,其相应的尺寸分别为300mm、600mm、1200mm、1500mm、3000mm、6000mm作为建筑参数。 2.分模数 指基本模数的分数倍,分模数的基数为1/10M, 1/5M, 1/2M共3个,其相应的尺寸为10mm、20mm、50mm。 (四)模数数列 1.模数数列是以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为基础扩展成的一系列尺寸。 模数数列在各类型建筑的应用中,其尺寸的统一与协调应减少尺寸的范围,但又应使尺寸的叠加和分割有较大的灵活性。模数数列的幅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平基本模数的数列幅度为1M至20M。 (2)竖向基本模数的数列幅度为1M至36M。 (3)水平扩大模数数列的幅度: 3M数列为3M至75M; 6M数列为6M至96M; 12M 数列为12M至120M; 15M数列为15M至120M; 30M数列为30M至360M; 60M数列为60M至360M,必要时幅度不受限制。 (4)竖向扩大模数数列的幅度不受限制。 (5)分模数数列的幅度: M/10数列为M/10至2M; M/5数列为M/5至4M; M/2 数

建筑设计原则和基本方法

浅论建筑设计的原则和基本方法 【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各种建筑物的体量逐渐增大,对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要求也越来越复杂,传统的墨守成规的设计方法已无法适应建筑发展的需要。建筑设计是指建筑物在开始建造以前,设计者按照建筑任务,把施工过程以及使用过程中所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进行设想,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和方案,并用图纸和文件表达出来。这样便于整个工程得以在预定的投资限额范围内,按照周密考虑的预定方案,统一步调,顺利进行。本文针对建筑设计原则和基本方法进行了论述分析。 一、建筑设计的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建筑设计中应考虑三种人的利益。一,甲方,即建设单位的利益。建筑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甲方对项目功能及经济性的要求。二,使用者的利益。使用者有时候是甲方,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是。使用者的职业各不相同,数量也不同。满足每个使用者的生理及心理需求的建筑师不可推卸责任。三,施工单位的利益。这里面也包含了对施工企业施工的经济性及便捷性、安全性的考量。同时也要照顾到农民工、设备安装人员甚至包工头的利益及安全。 2、整体性设计原则。就是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各种组成部分和各种功能需要,作为一个整体,体统性的研究其构成及其发展规律,从相互依赖、相互结合、相互制约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体现建筑的特征和规律。

3、综合性设计原则。对建筑系统的研究,我们必须从它的功能、结构、要素、相互关系等方面进行综合地考察。在综合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的个体分析。每一个个体的分析结果都要反馈到上一层次的综合和整体分析对比中去,按照比较的差异从新进行分析、修改、整合,使部分与整体达到高度的统一。 4、循环利用原则。建筑的循环利用原则包括再利用、再循环两方面内涵。再利用是指将各种建筑产品以初始形式多次加以利用。再循环主要包括对早期建筑的改造利用以及对照明设施、各类设备以及砖石构件的重复利用。再循环是指建筑产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经过一定加工处理使之变成可再次利用的资源。这表现在对旧建筑中可再生材料的重新加工、合成和利用。 5、绿色环保原则。现在,我们已经越来越意识到生态的重要性,我们也越来越注重生态,环保,越来越追求人与自然科学整体协调发展的社会。我国的大中城市普遍存在林木稀少,楼房与人口日益密集以及大气污染,水污染等一系列的城市环境问题,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影响居民的健康与生活。建筑师在进行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设计区域的自然条件,利用城市的自然地貌特征和原有的植被、水体、花卉等,本着保护和恢复原始生态的原则,按照体现不同城市特点的要求,尽可能的协调绿地,水体和建筑物之间的关系。 6、刚柔相济原则。合理的建筑结构体系除了以上原则以外,还应该是刚柔相济的。结构刚度过多则可能导致适应变形能力差,强人的破坏力瞬问袭来时,需要承受的荷载很大,容易造成局部受损至最

浅谈对建筑市场管理的认识

浅谈对**市建筑市场管理的认识 尊敬的局领导: 我自今年7份进入市建管局工作以来,在局领导和同事们的热情帮助指导下,我对全局工作职责及工作标准、2012年度文件汇编、日照市建筑企业管理法律法规汇编、日照市建筑业施工管理与外出施工管理法律法规汇编、日照市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法律法规汇编等文件进行了全面了解和深入学习,通过学习我对建筑市场管理也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下面就我在建筑市场管理中的一些认识,向领导做一个汇报。 近年来,我市进一步加大对建筑市场的监管力度,围绕“安全、平安”这条工作主线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切实抓好工程质量、施工安全、清欠、外出施工、惩防体系建设及市场整顿六项工作重点,使我市建筑业继续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该如何更好的规范建筑市场管理秩序已成为各级建设主管部门的一项重点工作,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规范管理,严查违规行为。 1、严格从业资格管理。建设行政部门严格把关建筑企业资质审批,在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等企业单位的资质审批标准和程序方面,实行政务公开,将资质审批的依据、程

序等向社会公开,资质初审结果在政务网站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同时,积极推进建筑企业诚信制度建设。我市在全省率先建立建筑业企业诚信管理制度,向建筑施工企业发放企业信用手册,将企业的业绩和不良行为登记在册,并网上公示。 2、解决规避招标和招投标弄虚作假问题,关键在于规范建设单位行为。依法必须招标的工程必须实行招标。不适宜公开招标的重点项目,必须按规定权限和程序报经批准,方可进行邀请招标。依法必须招标的工程,不得违法分包。 3、所有工程都必须严格执行法定的建设程序,依法办理项目报建、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招投标、质量安全监督手续、施工许可证、合同备案、竣工验收备案等手续,依法必须实行监理的工程必须委托监理。 4、严格执行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制度,未经审查批准的施工图设计文件,一律不得使用。对于在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中发现问题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施工图设计审查机构要责令有关单位及时修改,不进行修改或经修改后仍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对于施工图设计文件未经审查或者审查不合格擅自施工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责令建设单位改正,并依法追究其责任。 5、工程款拖欠问题仍严重。拖欠工程款不但影响工程建设进度,导致施工单位拖欠分包企业工程款和供应商材料

中国建筑设计公司排名

中国建筑设计公司排名 1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2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3 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 4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 5 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 6 国家电力公司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7 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 8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 9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10 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 11 国家电力公司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 12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13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14 中国联合工程公司 15 中京邮电通信设计院 16 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17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18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19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20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21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22 国家电力公司西北电力设计院 23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24 国家电力公司西南电力设计院 25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26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27 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28 浙江省电力设计院 29 深圳市勘察测绘院 30 江苏省电力设计院

31 国家电力公司中南电力设计院 32 中冶集团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33 国家电力公司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 34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35 国家电力公司华东电力设计院 36 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37 大庆油田工程设计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38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39 国家电力公司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 40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 41 国家电力公司东北电力设计院 42 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43 上海市机电设计研究院 44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 45 北京首钢设计院 46 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包头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47 武汉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48 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49 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50 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51 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52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53 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54 中国寰球工程公司 55 北京国电水利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56 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57 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58 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 59 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60 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61 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 62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63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谈建筑设计方法理解和感受

谈建筑设计方法的理解和感受 摘要:建筑师的修养决定了建筑的品质。正因为我们处在这个物质横流的时代,在面对前所未有的大量信息冲击的时候,就更要明确自己的方向,静下心来思考过去与未来,而不应只是做一个信息的捕捉者。建筑设计的“方法论”已成为一门新学科。 关键词:建筑设计方法;意义;原则;个性;技术设计 abstract: the architect of the accomplishment of the building to quality. just because we are in this matter of extravagance and era, in the face of the unprecedented amounts of information impact, more be sure of your direction, calm down to think about the past and the future, and should not just be a information of the catcher. architecture design “methodology” has become a new subject. 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method; meaning; principle; personality; technology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建筑设计是一种需要有预见性的工作,要预见到拟建建筑物存 在的和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这种预见,往往是随着设计过程的进展而逐步清晰、逐步深化的。为了使建筑设计顺利进行,少走弯路,少出差错,取得良好的成果,在众多矛盾和问题中,先考虑什么,后考虑什么,大体上要有个程序。根据长期实践得出的经验,设计

建筑节能设计原则及设计措施

建筑节能设计原则及设计措施研究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能耗逐年大幅度上升, 庞大的建筑能耗,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因此建筑行 业全面节能势在必行,其中建筑设计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本文通 过几个大的方面来论证建筑节能设计对于整个建筑节能的重要性。 关键词:节能;设计;能耗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ity construction, china’s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year after year, huge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the national economy has become a huge burden. therefore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a comprehensive energy-saving is imperative,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is a very important link. this article through several major aspects to prove the building energy saving design to the importance of building energy saving. key words: energy conservation; design; energy consumption 中图分类号:tu201.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6-0020-02 引言: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住 房条件不断地改善,居民住宅纷纷进行装修改造,居民装修不仅要考虑美观舒适,还要在考虑到设计的个性的同时,兼顾以人为本环

中国建筑设计单位排行

中国建筑设计院排名1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2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3 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 4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 5 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 6 国家电力公司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7 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 8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 9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10 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 11 国家电力公司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 12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13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14 中国联合工程公司 15 中京邮电通信设计院 16 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17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18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19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20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21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22 国家电力公司西北电力设计院 23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24 国家电力公司西南电力设计院 25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26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27 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28 浙江省电力设计院 29 深圳市勘察测绘院 30 江苏省电力设计院 31 国家电力公司中南电力设计院 32 中冶集团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33 国家电力公司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 34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35 国家电力公司华东电力设计院 36 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37 大庆油田工程设计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38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39 国家电力公司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 40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 41 国家电力公司东北电力设计院 42 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43 上海市机电设计研究院 44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 45 北京首钢设计院 46 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包头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47 武汉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48 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49 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50 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51 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52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53 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54 中国寰球工程公司 55 北京国电水利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56 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57 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58 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 59 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60 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61 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 62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63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64 中国冶金建设集团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65 中机国际工程咨询设计总院 66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 67 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 68 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 69 中国公路工程咨询监理总公司 70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 71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72 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73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74 重庆市设计院 75 中国冶金建设集团鞍山焦化耐火材料设计研究总院 76 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77 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 78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79 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80 广东省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 81 中国天辰化学工程公司 82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 83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84 绍兴市建工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85 国家电力公司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 86 胜利油田胜利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设计使用年限和设计基准期不同时

设计使用年限和设计基 准期不同时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设计使用年限和设计基准期不同时,结构设计的几个问题 2010年12月15日星期三 17:26 1.首先要明确设计使用年限和设计基准期的概念。设计使用年限(design working life):设计规定的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进行大修即可按预定目的使用的年限;设计基准期(design reference period):为确定可变作用等的取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一般的建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和设计基准期均为50年。但是特殊的建筑设计使用年限可能不一样。 2.明确什么样的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不是50年。安全等级为一级的建筑和标志性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桥梁也是。临时建筑的设计使用年限少于50年。这个是根据《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和《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 )确定的。由此引出一个系数r0:结构重要性系数。安全等级为一级的建筑结构,r0不小于;临时建筑为。 rL仅针对可变荷载,对永久荷载和偶然荷载不适用。但是《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认为此系数仅针对不包含地震作用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可变荷载。笔者认为并不合理。笔者认为对于包含有可变荷载的所以荷载效应组合均应考虑rL,甚至地震作用下,重力荷载代表值里的活荷载一项也应考虑rL。《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中,对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的结构,rL取。 4.当建筑结构需要进行抗震设计时,还需要考虑第三个系数rRE,此时r0已经不适用了。r0和rRE很相似,但水火不相容,其区别在于,r0调整建筑结构的作用效应,rRE 调整结构的抗力;r0对不同重要性的结构构件取值不一样,rRE则根据构件的材料类型和受力情况不同而取值不同。 5.当需要进行抗震设计的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与设计基准期不同时,还应考虑第四个系数rI:地震作用重要性系数。rI与rL意义差不多,都是调整设计使用年限和设计基准期的参数,一个针对地震作用,一个针对可变荷载。rI来自《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调整的是地震作用效应。笔者认为不尽合理,rI应该调整的是地震作用,而不是地震作用效应。此时,可以参考《建筑工程抗震性态设计通则》(试用)(CECS160:2004)。 6.结构安全等级与结构抗震设防类别。结构安全等级出自《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和《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 ),而结构抗震设防类别出自《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结构安全等级分为一二三级,设防类别则分为甲乙丙丁四类(特殊,重点,标准,适度)。这俩家伙的关系不清不楚,藕断丝连。一般情况下,安全等级是一级的,至少是重点设防类;安全等级为二级的,有可能是标准设防类,也有可能是重点设防类。总之关系不是很清楚,要根据三本规范仔细判别。 7.《建筑工程抗震性态设计通则》(试用)(CECS160:2004)中认为甲类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200年,乙类为100年,且划分地震危险性特征分区,根据各自的分区,可以

建筑设计的四项基本原则

建筑设计的四项基本原则 建筑设计的四项基本原则:刚柔相济、多道防线、抓大放小、打通关节 一、刚柔相济 合理的建筑结构体系应该是刚柔相济的。结构太刚则变形能力差,强大的破坏力瞬间袭来时,需要承受的力很大,容易造成局部受损最后全部毁坏;而太柔的结构虽然可以很好的消减外力,但容易造成变形过大而无法使用甚至全体倾覆。结构是刚多一点好,还是柔多一点好?刚到什么程度或柔到什么程度才算合适呢?这些问题历来都是专家们争论的焦点,现今的规范给出的也只是一些控制的指标,但无法提供“放之四海皆准”的精确答案。最后,专家们达成难以准确言传的共识:刚柔相济乃是设计者的追求。 道也许都是相通的。 想想看,人应该是刚多一点好还是柔多一点好呢?思考的哲人们对此各抒已见,力求给出处世的灵丹妙方。总的来讲,做人太刚和太柔都不受推崇。过份刚强者,应变能力差,难以找到共同受力的,便要我行我素,要鹤立鸡群,即使面对任何突然袭来的恶势力,亦敢于硬顶硬撞而不留变通的余地,这种时候必须有足够的刚度才能立于不败,否则一旦后继乏力,油尽灯枯就会发生脆性破坏,导致伤痕累累、

体无完肤的灭顶之灾。在盛赞这种刚气之余,却鲜有人能够或者愿意完全去做到,英雄的眼泪大抵只有英雄自己能体味。人们唯有感叹道:精神可嘉,方法难取!世人处世多以“柔”为本,退一步海阔天空,和为贵。柔者易于找到共同受力的构件以协同消化和抵抗外力。但过柔亦为人所不耻。因为“柔”必然产生变形以适应外力,太柔的结果必然是太大的变形,甚至会导致立足不稳而失去根本。处世极为圆滑者,八面玲珑,见风使舵,整日上窜下跳,左右逢源,活得游刃有余,这种柔得无形,表面上着实不容易受到伤害,骨子里却难免有“似我非我”的疑问,弄不好会个性丧失、面目全非,可能还免不了要背上奴颜婢膝的骂名。所以古人在长期的实践后发现了中庸之道最适合生存。用现代的话来讲大意是做人最好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也就是刚柔相济。刚是立足之本,必要刚度不能少,如此方能控制变形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才不会失掉本质的东西;柔为护身之法,血肉之躯刚度毕竟有限,要学会以柔克刚,不断提高消化转换外力的能力,有时候,牺牲一点变形来抵抗突然到来的摧毁力是必要的,也是值得的,但应以不失去自我为度。 二、多道防线 安全的结构体系是层层设防的,灾难来临,所有抵抗外力的结构都在通力合作,前仆后继。这时候,如果把“生存”的希望全部寄托在某个单一的构件上,是非常非常危险的。

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策略及投资潜力分析报告

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策略及投资潜力分析报告2016-2021年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报告目录】 (1)咨询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2)工程技术服务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3)项目管理及总承包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4)设计施工一体化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5)境外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1.1.4建筑设计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1.2建筑设计行业经营环境分析 1.2.1建筑设计行业经济环境 (1)我国GDP运行分析 (2)国际经济环境分析 2.1.2工程设计的招投标管理制度分析 2.1.3建筑设计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2.1.4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2.1.5建筑设计发展水平分析 (1)纽约中央火车站

(2)纽约帝国大厦 2.1.6建筑设计行业成功关键因素 2.2英国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状况 2.2.1英国建筑设计市场准入门槛 (1)建筑设计市场的准入管理制度 (3)古埃尔公园 (4)加泰罗尼亚音乐宫 (5)蒙锥克体育场 (6)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 2.4德国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状况

2.4.1德国建筑设计市场准入制度 (1)德国联邦及各州都设有建筑设计协会自律组织 (2)德国注册建筑师资格不通过考试获取,而是通过高校文凭和工作经验证明获取。 2.4.2建筑设计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3.1.5商品房建筑设计市场容量分析 3.2居住建筑设计市场容量及投资潜力 3.2.1商品住宅建筑建造规模分析 3.2.2商品住宅建筑投资规模分析 3.2.3商品住宅建筑设计市场容量

3.2.4居住建筑设计市场投资主体 3.2.5居住建筑设计领航企业分析 3.2.6居住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3.2.7居住建筑设计经典项目分析 3.2.8居住建筑设计市场发展趋势 3.4.3办公建筑设计市场现状 3.4.4办公建筑设计策略分析 (1)办公建筑的分类 (2)项目决策者的确定 (3)项目建设目标的确定

如何看待建筑使用年限

如何认识建筑寿命与设计使用年限的关系近年来,建筑寿命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有人认为,我国的建筑寿命仅为30年,建筑“短命”原因是设计标准不高。有人提出,住宅设计使用年限应与土地出让年限一致,甚至建议提高到100年,减少因建了拆、拆了建所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及建材生产所产生的排放等。对这些认识和建议,从标准制定角度,并以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时间节点,谈点个人看法。 建筑寿命一般要高于设计使用年限 建筑寿命是指建筑物从建成使用直至最终废弃拆除的全部时间。设计使用年限是指“设计规定的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进行大修即可按其预定目的使用的时期”。 按照标准规定,建筑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后,要进行“体检”,通过鉴定给出继续使用、维修加固后使用和拆除的意见。正常情况下,建筑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时,绝大部分可继续使用。对个别有问题的,可通过大修加固后继续使用。如法国埃菲尔铁塔当初作为世博临时建筑,设计年限仅为2年,但通过维护,现已经110多年了。 基于以上考虑,住宅的设计使用年限没有必要与土地出让年限—致,即从50年提高到70年。直接按70年设计,70年后由于土地原因又无法继续使用而被拆除,从经济上考虑是不合算的。 建筑“短命”不是标准不高造成的

建筑“短命”是指寿命低于设计使用年限,即没有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就被拆除了,而不是标准规定的设计年限不高。社会上对我国建筑寿命为30年的说法,也是对已拆除建筑的统计,并不是所有建筑的实际使用年限,不代表所有建筑都“短命”。目前,已达到或接近50年设计使用年限的建筑,大部分仍在使用。 造成部分建筑“短命”的原因,一是外力破坏。如天灾(罕遇的地震、洪水、台风等)、人祸(爆炸、撞击、火灾等)。二是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影响。如三峡库区建设带来的移民搬迁。三是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功能、布局定位已不符合要求,需要对城市规划进行正常调整。四是管理不力。如盲目拆迁,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五是“先天不足”。如工程设计存在缺陷,施工质量低劣等。 确定建筑设计使用年限所考虑的因素 设计使用年限是以概率理论为基础,根据可能发生的风、雪等与时间有关的可变荷载,材料性能随时间的变化和环境影响,工程建设初始投资,建筑的使用情况,以及维修加固成本等因素而综合考虑的。 从建筑设计功能的预见性、土地重新整理的经济性、城市规划建设的稳定性,以及减少“短命”建筑数量等方面考虑,一些建筑学家认为30年设计使用年限较为合理。但从资源节约、减少排放、减少建筑垃圾等方面考虑,设计使用年限越长越好。如从50年提高到100年,仅增加建筑结构成本20%~30%,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我国标准对建筑设计使用年限的规定,主要是参照了国际上的通行做法。目前,标准将设计使用年限划分为5年、25年、50年、100年四档。其中普通房屋为50年,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建筑为100年,与国际标准《结构可靠

浅谈对房屋建筑构造的认识

浅谈对房屋建筑构造的认识 摘要 组成建筑物实体的各种构、部件,特别是作为建筑物的维护、分割系统,他们相互之间的基本构成关系和相互连接的方式以及建造实现的可能性和使用周期中的安全性、适用性,再次将作详细谈论,内容涉及到建筑材料,建筑物理、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建筑施工以及建筑经济等多个方面,具有实践强和综合性强的特点,这就是建筑构造中我们要研究的对象。 关键词:房屋建筑基本构造构造要求设计问题设计建议 正文 通过对《房屋建筑学》课本中关于建筑构造的学习了解到,建筑构造包括承重结构、维护结构组成,还有辅助设施及设备。承重结构是建筑的受力部分,是建筑的骨架;维护机构是使用及分隔空间的部分;辅助设施设备是保证使用功能更加完善必须的配套设施。包括主要组成部分构件:基础、墙体、屋顶、楼地层、楼梯、门窗,次要组成部分附属的构件和配件:如阳台、雨篷、台阶、散水、通风道等。 在对建筑物进行设计的时候,我们不但要考虑到建造时的现实性,还应该考虑到其在长期的应用过程中是不是能够适应环境和使用要求变更的需求,以及考虑其在使用周期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例如造价和施工的可能性,能耗、排放物等等。因此在进行设计时,必须关注到每个细部的构造,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的长期、综合的影响,也就是要研究以下的几个方面:关注造成建筑物变形的因素,关注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相互影响,关注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的发展。 其次呢,在建筑构造设计中,全面考虑坚固适用,美观大方,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是最根本的原则。现阐述为以下几个建筑构造设计应遵循的基本规则:1>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及变化的要求;2>发挥所用材料的各种性能; 3>注意施

中国建筑设计行业研究-行业发展方向

中国建筑设计行业研究-行业发展方向 行业发展方向 1、业务模式的发展趋势 建筑设计服务于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对建筑的需求,建筑设计行业也随着人类文明的进化和升级不断进步。“十三五”时期,中国建筑设计行业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传统建筑设计市场空间保持稳定,“一带一路”、城市改造升级等新兴市场空间正在成型,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发展有力地推动建筑设计企业业务模式的转型升级。 未来建筑设计企业的发展将进一步分化,一是提倡精品设计、专项设计,打造细分领域的专业品牌,一批有特色的建筑设计企业将会得到成长;另外,部分建筑设计单位综合化、多元化、规模化发展,积极培育发展壮大工程总承包业务,探索全生命周期业务。 (1)专业化发展趋势 建筑的类别和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类型的建筑存在不同的特点和要求。目前

住宅类建筑、办公类建筑等传统建筑设计领域竞争较为充分,诸多细分领域给建筑设计行业提供新的市场机遇,如医疗、养老、康复等民生工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机场、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管廊、铁路、港口,新兴产业中的数据中心、电商物流、保税物流、新型能源等。建筑设计市场需求的发展和变化要求建筑设计企业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和服务能力。未来各类型设计企业将根据自身特点,在某些具体领域上深入研究,完成技术积累,形成该领域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凝聚核心竞争力,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2)设计总承包趋势 随着中国建筑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大型综合体项目逐步增多,建筑品质越来越受重视。建设方迫切需要有一定实力的设计企业承担整体建筑设计工作,并对整个建设过程负责,总体把控设计质量和品质,以设计单位为主导的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逐步得到应用和推广。目前,国内一批大中型设计企业已经具备开展设计总承包业务的实力,能够有效整合本企业以及社会的各项技术资源,并组织协调各专业团队的设计工作,保证设计项目的整体进度和设计质量,为客户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等附加价值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