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市场现状

我国汽车市场现状
我国汽车市场现状

虽然最近有许多国家,尤其是美国,已经显现出经济复苏的迹象,但坦言经济危机即将结束还是为时过早。汽车行业也是波澜不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除了通用、克莱斯勒进行了破产重组外,福特已经在变卖品牌维持公司的正常运作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09年中国的汽车公司频出大手笔,最近中国吉利公司收购福特公司旗下品牌沃尔沃的谈判也已经结束,就等2010年交易完成。在中国汽车行业走入发展快车道的今天,我们的头脑要保持清醒,认清自己,以保持长期平稳快速发展。

一、中国汽车业现状

2009年1~10月,中国汽车产销首次超过1,000万辆,分别为1,087.32万辆和1,089.14万辆,同比增长36.23%和37.71%。乘用车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产销812.86万辆和819.03万辆,同比增长42.41%和45.18%;商用车累计产销超过上年,表现也比较出色,产销274.46万辆和270.11万辆,同比增长20.73%和19.14%。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以及拉动内需的需要下,2009年中国汽车行业呈井喷式发展,全年产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已成定局,汽车消费也成为2009年GDP保持8%增长率的主要力量。

2009年初通过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做出了这样的规划目标:通过兼并重组,形成2~3家产销规模超过200万辆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4~5家产销规模超过100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产销规模占市场份额90%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数量由目前的14家减少到10家以内。甚至国家已经圈定“四大四小”,鼓励一汽、东风、上汽、长安等大型汽车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兼并重组;支持北汽、广汽、奇瑞、重汽等汽车企业实施区域性兼并重组。在中国车企大呼“前进”的时刻,笔者不得不慎重的提出几个目前车企存在的问题,希望中国车企不要被目前的美好冲昏了头脑。

二、中国车企在过分扩张中需注意的问题

(一)中国车企应认清自身,在海外并购中警惕各种陷阱以及“消化不良”等现象。王岐山曾经对中国的海外并购做过提醒:“海外并购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要吃得下,更要管得了。”诚然,在中国发展起来的今天,中国大企业从不缺乏海外并购的决心,也不缺乏资金。在这两年金融危机的打击下,许多国际大汽车公司纷纷沙场折戟,业绩每况愈下,有的甚至到了破产重组的地步。如,通用这个曾经的巨无霸、美国工业的象征,在2009年6月不得不宣布破产,2007年全年和2008年前三个季度加起来近600亿美元的亏损使本来就艰难度日的通用走到了最后一步。其他的国际大汽车公司也并不比通用好多少。在这样艰难的大环境下,全球车市唯一的亮点就是中国,产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销量在国家诸多政策的影响下增长强劲。但我们要认清一点,并不是中国的汽车企业产销各环节已经达到或超越了国际大汽车公司,而是因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良好的经济环境以及国家经济政策的正确性、及时性。其实,我国的汽车企业与国际大公司在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和公司的管理方面依然有不小的差距。

中国以前也有过汽车海外收购的案例,但是结果一般都不理想。如上汽集团在2004年花费5亿美元收购了韩国双龙汽车48.92%的股权,为中国车企海外并购开了先河。本来准备依靠双龙强大的研发能力实现自主品牌发展的上汽却在5年时间投入42亿元人民币的情况下,因为劳资纠纷等诸多原因无奈之下放弃双龙。与国际大汽车公司相比,中国在国际并购的各环节还是显得稚嫩,很容易落入对方的陷阱中。

中国的车企要发展壮大,成为国际性的大公司,海外并购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所以对中国这次大规模的海外抄底是赞成的。但前车之鉴还历历在目,需谨慎行事。麦肯锡的统计数据表明,在过去20年间,所有大宗的企业兼并案中,能够取得预期效果的还不到一半,而中国海外运营能力相对薄弱,比较贪功冒进,有超过60%的海外收购是不成功的。在2008年,中国在所有海外并购中亏损的钱甚至比并购公司花的钱还要多。

2009年中国车企海外并购传出两大消息。第一个消息就是名不见经传的腾中重工意欲收购大名鼎鼎的悍马汽车。此消息一经传出,引起一片哗然。在小排量汽车占主流的今天,悍马这样的“油老虎”已经快要被市场淘汰。相信上汽败走双龙这一例子腾中重工也是知道的,为什么他们依然准备“蛇吞象”呢?而且这一收购计划很难得到国家的审批。笔者由此得出一个结论:腾中重工整体全部收购悍马的可信度不高,最可能的是收购悍马品牌的技术基础和平台,使得企业能够借助悍马扩大销量与知名度;第二个消息则让人振奋,一贯谨慎投资的李书福也有大手笔,他的吉利汽车公司收购豪华品牌沃尔沃的谈判顺利结束,将在2010的第一季度完成收购。相对于腾中重工收购悍马时政府表现出的冷淡,政府对吉利的这次豪赌要重视许多。尤其要特别指出的是,吉利这次将整体收购沃尔沃。

如果收购成功,中国的两家企业首先要有海外运作的能力,以及应付随之而来的文化冲突等一系列问题的心理准备。就像王岐山说的那样,“吃得下,还要管得了”,避免出现“消化不良”的现象。

(二)目前我国汽车产业在技术方面还很落后,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段距离。虽然中国汽车行业处在黄金期,但千万不能以为中国的汽车行业已经走到了世界的最前端,我们在发动机技术、新产品研发、新材料利用等方面还很落后。

1、发动机技术。发动机技术是整个汽车产业发展的核心,而这里恰恰是中国汽车产业最薄弱的地方。难道是中国缺乏相关的技术人才吗?中国并不缺人才;相反,庞大的人口基数培养出了很多的相关人才,只是人才最终多数外流,因为曾经搞研发根本赚不到多少钱,技术很容易被其他企业抄袭,造成搞研发的人员工资不高,慢慢地这方面的人才就越来越少了。现在,国家已经认识到了发动机技术的重要性,重点照顾研发机构;中国的汽车公司也不愿一直用外国的发动机技术而受制于人,争相投入巨资进行技术研发。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使得其他动力发动机成为了研发的重点,“节能减排”成为汽车工业当下和未来很长时间的主题,中国在新能源动力方面和世界先进水平相差的并不多,这便是崛起的一个好机会。

2、新车型的研发。中国本土车企没有世界大汽车公司那样深厚的技术底蕴,几乎什么都是从头开始。相对于那些历史悠久的世界大汽车公司,中国本土车企虽然底蕴不足,但也有自己发展的方法。以吉利汽车为例,在公司创建初期,什么方面都会学习或者说模仿的世界大汽车公司,就像董事长李书福所说:“吉利的初始阶段就是在描红。”它们依靠价格优势进入了国内的小型车市场,并最终站稳了脚跟。但模仿永远不可能真正强大起来,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没有一家国际大公司是靠着别人的技术强大的,它们都有自己相关的核心技术,那是它们傲立于产业巅峰的信心来源。所以,吉利公司在有了资本以后,果断地开始发展自己的技术,逐渐运用到自己研发的新车型中。目前,中国车企研究新车型的体系已经相对完善,而且好多都走的是多品牌战略,想依靠数个品牌的众多车型尽量多地抢占市场,但结果却是本土车企数款车的销量经常还不如外国车企一款车的销量,原因就是吉利、奇瑞和比亚迪等本土车企虽然为此投入了巨资,但推出

的新车型都略显粗糙。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外国的大汽车厂商对研发都很慎重,每个车型的推出都是经过多方验证的,目的性很明确。所以,中国车企应该“优生优育”,不要盲目,只有那些有针对性并且经过反复验证的车型才能受到市场的欢迎。

3、新材料的利用。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金属材料已经慢慢退出了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以铝合金和塑料等汽车轻量化材料为代表的新型材料,复合材料和纳米材料更是现在汽车材料发展的重点。这些新材料的特点就是轻量化、高强度和高性能,完全符合了现今节能与安全的发展主题。中国在这方面落后于国际大汽车公司,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我们国家在新材料的技术上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虽然我国的纳米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行业,但汽车这个复杂的大机器需要的材料种类很多,其他材料的研发也很重要。所以,在我国加紧研发新材料的同时,本土车企也要根据自身实力进行一定的参与,运用到汽车的每一个配件中去。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信息网.

[2]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汽车后市场现状分析

汽车后市场现状分析 所谓汽车后市场是指汽车销售以后,围绕汽车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服务,它涵盖了消费者买车后所需要的一切服务。 一、何为汽车后市场? 所谓汽车后市场是指汽车销售以后,围绕汽车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服务,它涵盖了消费者买车后所需要的一切服务。也就是说,汽车从售出到报废的过程中,围绕汽车售后使用环节中各种后继需要和服务而产生的一系列交易活动的总称。这是近年来比较权威的解释。笔者认为从发展角度看,这样解释是不全面的。举例来说,汽保行业、汽车IT行业在汽车销售之前就必须到位。当汽车4S经销商还没有进行汽车销售时就要将汽车维修厂建好,相应的汽保设备、电脑及软件都要安装到位,并经过汽车生产厂家的验收才可以进行新车的销售。从这个角度来讲,汽车后市场的很多项目及内容在新车销售之前就已经开始运作或必须运作完成。另外,随着汽车文化产业的发展,汽车后市场服务的对象有很多是不曾拥有汽车的广大群众或目标客户。而且汽车后市场的服务将有一部分是不发生交易就可以完成的。同时,这些服务也是不以赢利为目的的。所以笔者认为,准确的汽车后市场解释(定义)应是:在汽车销售前后,一切围绕汽车、汽车使用者以及相应的社会公民所产生的服务行为总称为汽车后市场。

20世纪30年代初,汽车美容、养护业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开始起步,汽车后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的复苏使汽车工业飞速发展。同时,也使汽车美容、养护业日益壮大,汽车已经不再采用“大拆大卸”的维修方式,而是采用以维护为主,视情维修的方式,推行免拆维护。汽车后市场逐渐走向成熟。汽车美容、养护业在我国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轿车拥有量特别是私家车拥有量的增加,汽车美容、养护业开始被有车族所熟知,“七分养,三分修”,以养代修的爱车新理念逐步被广大有车族所接受。发展至今,我国的汽车后市场已初具规模,从业人员达240万人,年维修产值300亿元。但与英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汽车后市场总体水平依然落后,停留在汽车后市场的初级阶段。2002年以来,伴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相关政策的调整与完善,以及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汽车后市场发展迅猛,市场前景十分看好。但是,随着国内汽车后市场的成熟,国外汽车后市场的行业巨头也都纷纷进入中国,美国“胜牌”、日本“黄帽子”等国际大品牌都已相继举旗进入,其他的一些国际大品牌也在跃跃欲试。相信不久,我国的汽车后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 二、汽车后市场的分类 汽车后市场最早的分类是以汽车整车销售的前、后顺序进行分类的。一是汽保行业;二是汽车维修及配件行业;三是汽车精品、用品、美容、快修及改装行业;四是二手车及汽车租赁行业。进入21世纪,

2020年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020年xx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众多行业加入“造车新势力” 汽车产业正在“磁吸”众多行业加入“造车新势力”。前有互联网,后有房地产,众多行业都把造车当作新突破口。作为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家电业在打败日韩品牌后曾经一度冲击造车,却纷纷铩羽而归。此次再度厉兵秣马,在新的市场条件下,家电业拥有的强大制造实力和研发水平能否成为其成功突围的利器,值得业界关注。 1、家电业再度冲浪“造车” 2003年前后,中国家电业曾涌起过一股狂热的造车“冲动”,当时春兰、美的、奥克斯、波导、夏新、小鸭等一大批家电企业进入汽车业。不过,由于低估了造车的难度,加上汽车业的游戏规则和家电业有着巨大的差别,家电厂商造车遭遇寒流。如今,十多年过去了,家电企业一度熄灭了的汽车梦,在新能源和智能化的产业大潮下重新涌现。 ——家电业再度“上车” 一起价值7.4亿元的收购,引发了业界对美的再度跨界“造车”的猜想。 近日,美的发布了《关于收购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权的提示性公告》。公告称,公司拟通过下属子公司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的暖通”)以协议方式收购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康新能”)的控股权,收购总价为 7.4亿元。本次收购完成后,美的暖通将拥有合康新能23.73%的表决权成为公司控股股东,美的集团也将成为合康新能的间接控股股东,而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也将成为合康新能的实际控制人。 对于这起收购,美的表示,“合康新能的核心业务正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高、低压变频器有助于加速美的大型中央空调的变频化进程,提升对传统定频产品的竞争优势。”与此同时,“合康新能在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业务方面的业务布局增加了美的集团业务的多元性,也为美的集团在新业务、新模式的拓展上提供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基础。”

汽车销售模式状况及未来展望

汽车销售模式状况及未来展望 摘要:本文首先对汽车营销模式的分类方法进行阐述,按营销组织的具体形式,将现有的中国汽车营销模式分为品牌专卖、汽车市场、连锁经营三种具有代表性具体模式。 然后从经销商的立场出发对三种汽车营销模式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中间贯穿了营销理念、营销技术的分析。并给出改善现状的建议。 最后在总结三种汽车营销模式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未来几年中国汽车营销模式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广义和狭义的品牌化、集团化。 汽车营销模式的组成至少包括三个要素,即营销理念、营销组织和营销技术。上述三个组成部分是相互影响和相辅相成的。作为一种“模式”,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以简单的市场组织形式的更新或销售方式的改变而代替营销模式的全部。如果单从任何一个要素确定某种营销模式的合理性和先进性,很难得出全面和正确的结论。对于某一种具体的营销模式而言,营销组织和营销技术往往取决于营销理念。因此判定营销模式的孰优孰劣,关键在于为用户提供什么样的营销服务理念。1从这个意义上讲,营销模式没有定式,因为每个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它的营销理念也会因为主观、客观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由于营销理念的不确定性,使它不适合作为研究营销模式的分类依据,而营销组织就成了最直观的分类依据。按照营销组织的具体形式,现有的中国汽车营销模式可以分为品牌专卖、汽车市场、连锁经营三种具有代表性具体模式。 中国的汽车营销模式由国家计划分配体制开始至今,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消费者在汽车营销模式的优胜劣汰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随着消费者需求增长和变化,产生了汽车信贷、汽车租赁、二手车交易、汽车置换等新的营销技术。同时,汽车制造企业和汽车流通企业也越来越重视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企业把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作为自己的营销理念。然而,消费者在汽车销售环节中还属于弱势群体这仍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消费者对企业营销理念的影响还不足够强,大多数企业对普通消费者的服务意识还需要加强。在现在的汽车营销体系中汽车制造商实力最强大,对汽车营销模式发展的影响力也最大,从汽车制造商授权的汽车4S专卖店,到有形的汽车交易市场,再到汽车连锁经营,汽车经销商是在汽车制造商制订的规则下生存,这些现有的汽车营销模式都在汽车制造商(国内、国外、合资)的牢牢控制之下。随着WTO完全开放期限的临近,资金雄厚、管理经验丰富的大牌国际汽车金融集团必将给中国的汽车营销以巨大的冲击,中国的汽车流通企业在这种冲击之下将重新洗牌。未来中国汽车营销模式的发展趋势是:汽车经销商将倒向消费者一方,汽车制造商将逐步失去对经销商的控制权;汽车经销商将进行大规模整合。 中国的汽车营销究竟该何去何从,如何才能从容应对严峻的市场竞争,是广大汽车经销商共同关注的问题。可以肯定的是,能够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需要和欲望的汽车营销模式就是中国汽车营销需要的模式。那么由消费者决定的存在下来的具体的汽车营销模式有哪些呢? 一、专卖店 汽车生产厂商的对面都是消费者,从这个意义上讲,汽车经销商,尤其那些建立专卖店的特许经销商的处境实在令人担忧。因为,现在中国的汽车经销商在面对汽车生产厂商的时候,

中国汽车行业SWOT分析报告

中国汽车行业SWOT分析报告(一) 2010年04月29日星期四 16:19 【摘要】结合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现状,分析了其优势、劣势,针对该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主题词】汽车工业,零部件,企业 【引言】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由依靠国内资源的内循环型产业向国际性产业的转变,承接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带来自身结构的调整,结合自身优势来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已开始迈入小康水平,汽车进入家庭时代也随之到来,中国汽车制造业生机盎然。 ◆汽车行业概况 2007年,中国汽车行业继续呈现产销两旺的发展态势。其中:汽车生产888.24万辆,同比增长22.02%,比上年净增160.27万辆;销售879.15万辆,同比增长21.84%,比上年净增157.60万辆。其中,商用车表现明显好于上年,产销250.13万辆和249.40万辆,同比增长22.21%和22.25%;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提高6.96和8.02个百分点,高于全行业增幅0.19个百分点和0.41个百分点。乘用车产销分别达到638.11万辆和629.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1.94%和21.68%,产销增幅较上年有所减缓。 2007年,汽车行业重点企业利润利税保持了强劲增势,整体赢利水平显著。从利税总额看,截止11月重点企业集团共完成1156亿元,同比增长48%。 2007年,行业内重点企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其中销量排名前十位企业依次为:上汽、一汽、东风、长安、北汽、广汽、奇瑞、华晨、哈飞和吉利。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733.65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3%。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中国汽车工业蓬勃发展的同时,老问题依然未解决,新问题又出现了,因此,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高度重视。进口汽车发力抢占国内市场,油价高企、环境污染,汽车行业“大而全、小而全”、“散、乱、差”等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政府部门、企业管理者、市场经营者和广大消费者更多的思考,我们如何以更好的环境进入汽车生活时代。 目前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正处于明显的上行周期,2008年中国汽车市场仍将维持一个较快增长的局面。乘用车产销增长速度还会保持在20%的水平;而商用车产销的增速大约在18%左右。2008年,汽车市场还将继续快速增长,同时带动二手车市场保持高速增长势头。中央惠农政策,将使广大农民迅速富裕,本来对二手车就有很大需求的广大农村,会逐步将需求势能转化成实际行动。 ◆行业优势(strength) 1、良好政策和投资环境: (1)、我国汽车产业政策规定,汽车企业引进制造技术后,必须进行产品国产化,并提出了不低于40%的国产化率要求; (2)、一些政策和规定引导零部件产业进行结构调整、产品种类多元化生产等促进零部件企业的优化组合; (3)、由于我国参与国际化程度不断增强,外资在汽车和零部件产业投资的增加,国际许多著名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我国设立了独资或合资企业,很多跨国公司还将我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纳入其全球采购系统并在国内设立采购机构或办事处,有些还在国内设立了技术中心和培训中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零部件产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零部件企业的快速发展。 2、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和广阔的市场潜力优势

从管理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中国汽车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论文

从管理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中国汽车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论文

从管理经济学的角度分析 中国汽车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全球性金融风暴的影响进一步向实体经济扩散,对国内经济发展主要产生四个方面的影响:外资投资减少、国内投资者信心降低、出口贸易受阻及国内消费者信心不足,特别对后者影响深远。在这样的全球积极萧条大环境下,国家颁布了: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政策,为我国汽车工业创造了较好的发展环境。接下来从管理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中国汽车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现状 一.消费者需求 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最根本的是收入水平的影响,根据马斯洛的需要五个层次理论,只有人们在获得较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才会产生较高层次需要满足的欲望。尽管我国经济长期保持了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但对我国消费者而言,按大部分人的收入水平还是买不起轿车的,就算是买得起轿车也用不起。且由于竞争激烈,车市行情不稳定,降价趋势明显,导致消费者持续保持观望态度,持币待购心理增强,纷纷延缓购车计划。在这样的情况下,使得我国有相当多的消费者要买车只能是想想而已,购车欲望并不会很强烈。 另一方面,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还受到消费观念的影响。国内部分汽车消费者还存在落后的消费观念:一是把消费汽车放在身份的位置上,把消费汽车作为身份地位的象征。二是把消费汽车看成是“超前消费”或是一种“时尚”。这种观念并没有考虑他们出自何种目的买车,当中从众心理起着较大的作用。就是由于这些落后的消费观念,导致有部分消费者有较强的消费汽车的欲望,尽管他们还没有足够的钱买车。 目前城市家庭购买汽车的价格档次比例最大的是10~13万元这一档车,其次是10~20万元的这一档次。除了买车的款项,还要考虑到油价、汽车维修保养、保险、各项税费等支出。依照目前我国居民已有的收入水平,如果要购

汽车营销的现状和未来

汽车营销的现状与未来 学年学期: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汽车服务工程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本人联系电话:

汽车营销的现状与未来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而汽车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汽车营销策略的研究就显得越发重要,汽车的营销受厂家和消费者两方面的影响。本文对汽车市场营销的现状发展阶段发表我自己的浅显看法,对我国汽车营销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探索,以促进我国汽车企业健康有序发展,分析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汽车营销方向。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汽车业的羽翼正在日渐丰满,甚至已经成牵制我国人口就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大产业。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市场竞争也逐渐激烈。就传统的销售思维模式来看,销售就意味着竞争,即通过使用多种手段和营销方式来打败竞争对手。打造结构合理的汽车销售市场和汽车销售体系是保证我国汽车行业与国际汽车市场接轨以及汽车行业稳健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我国汽车行业应该站在全球营销理论基础上,勇于创新、高瞻远瞩。【11】 【关键词】汽车营销;营销策略;营销现状;营销趋势 汽车市场营销是汽车企业为了更好更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求,为达到企业经营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其基本任务有两个:一是寻找市场需求;二是实施一系列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的活动。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组成:1汽车营销产品策划指向汽车市场提供的能满足汽车消费者某种欲望和需要的任何事物,包括汽车实物、汽车服务、汽车保证、汽车品牌等各种形式。即:人们需要的汽车产品=需要的汽车实物+需要的汽车服务。汽车企业提供的汽车产品=汽车企业生产的汽车实物+汽车企业提供的汽车服务。2汽车营销品牌策划世界第一个汽车品牌是1886年诞生的奔驰汽车。在工业社会进程中,没有任何一个产品的品牌可以像汽车品牌这样历史悠久,如“奔驰”、“福特”、“卡迪拉克”、“雪佛兰”、“劳斯莱斯”、“大众”、“宝马”、“奥迪”等世界著名品牌,给消费者留下美好的品牌印象。3汽车营销定价的策划汽车价格是汽车商品价值的表现。汽车价格由生产成本、流通费用、国家税金和企业利润等成分构成。4汽车销售渠道的策划其中分销是指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所有权,从生产者手中转移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分销渠道(又称销售渠道或分配渠道)是指某种货物或劳务从生产者向消费者移动时,取得这种货物或劳务的所有权或帮助转移其所有权的所有企业或个人。5汽车促销的策划企业营销部门通过一定的方式,将企业的产品信息及购买途径传递给目标用户,从而激发用户的购买兴趣,强化购买欲望,甚至创造需求,从而促进企业产品销售的一系列活动。6汽车营销公共关系的策划汽车营销是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活动,而汽车推销则是以产品为中心的管理活动。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重视人的关系,后者重视物的关系。众多成功的营销案例中也可清晰地看到,称职、合格的汽车营销从业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以人为本的公关意识,必须具有较高的水准的公关修养、公关技巧。7汽车销售技术汽车销售流程、寻找潜在客户、访问前的准备、访问客户(或接待客户)、提供咨询、车辆展示、异议处理、缔结成交、跟踪服务。【1】 现在汽车营销的现状:1国际汽车工业发展的四个阶段:汽车技术的早期开发阶段,汽车的诞生与手工业生产阶段,汽车的大量生产和社会化、产业化阶段,精益生产和完善阶段国际汽车市场的特点⑴轿车占据国际汽车市场的主导地位。⑵国际汽车市场在多个层次上,表现出“三足鼎立”之势。⑶世界汽车出口格局没有改变。⑷竞争、兼并、联合的局面日趋明显。⑸传统汽车生产大国在国际汽车市场上的地位缓慢下降,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正稳步提高。⑹主要汽

汽车行业全方位竞争解析

汽车行业竞争分析

一、行业内竞争者 企业竞争战略其目标都在于使得自己的企业获得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所以,在实施中就必然会产生冲突与对抗现象,这些冲突与对抗就构成了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常常表现在价格、广告、产品介绍、售後服务等方面,其竞争强度与许多因素有关。 (一)竞争结构 竞争结构是指内企业的数量和规模的状况。汽车行业属于典型的寡头垄断行业,由少数几家厂家垄断了改行业的市场,这几家的汽车产量占全行业总产量很大的比例,控制着汽车行业的供给。 1、全球汽车厂商格局 汽车厂商经过几年的合纵连横,全球汽车产业已经形成了“7+2”的格局。它们包括:通用+上汽,福特+马自达+长安,丰田+富士重工,大众+铃木,标致雪铁龙+宝马,雷诺+日产+戴姆勒,菲亚特+克莱斯勒+三菱。唯一游离于联盟之外的就是本田和现代起亚。 2、国内厂商格局 首先,合资厂家多且规模较以往更大。从国内合资企业规模看,无论是投资额还是合资双方的企业规模都较以往庞大。先从投资额看,2002年的合资企业投资额多在几千万元左右,上亿元的只有3家。2003年合资企业投资额上亿元的企业有8家。从合资双方企业规模看,合资重组以三大集团为中心,以国有企业为依托,具有较强的实力。 其次,合资合作的领域更加宽泛。国内合资企业的合作领域较以往更广泛,新增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与相关行业的合作、与保险公司及业的合作等。 (二)需求条件 1995年以后,我国汽车产品种类发展较快,而这一时期国内汽车需求并未增长导致汽车产品进口数量逐年减少。 2000年以后进口加快,是因为我国开始准备进人WTO,关税的降低和进口配额的增长,以及国内需求的不断扩大,使更多汽车产品涌人国内,成为持续增长的新起点。加人WIO 后,进口汽车与国内汽车的竞争更加激烈。 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相比于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缓慢、汽车需求相对饱和,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型经济体经济快速。汽车需求增长迅速,并且该四国的汽车产量占全球汽车总产量的比重已经到达可与老牌四国匹敌的程度。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未来4年内,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的汽车销量将占到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并将以每年3%至15%的速度增长,超过成熟市场2%的年增长率。因此,从总体上来看,汽车行业是一个扩张的市场,每个企业都可以增长,现有企业之前的竞争主要是抢占新型市场,为未来发展提前布局。 (三)成本结构 在成本结构中,固定成本所占比重越大,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对单位制造成本的影响就越大。汽车及零部件行业的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比例大约为10:90。固定资产使用率越高,周转的越快,企业的获利能力也就越强。因此,汽车行业一般不会大量增加产销量进而摊销和降低单位固定成本。企业增加产销量一般是应付巨大的市场需求,扩大市场占有率。 (四)产品差异和用户转变费用

中国汽车市场现状分析

通过对我国汽车市场营销历程及目前营销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参考国外汽车市场营销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我们认为国内汽车市场营销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汽车产业,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从解放初引进苏联技术到改革开放后引进欧美生产线,从八十年代初大量依赖进口到九十年末国产车成为市场主流,前后经历了五十多年的时间。1999年年底,我国汽车生产能力超过250万辆,汽车产量从1980年22万辆快速增长到1999年的183.2万辆,居世界第9位,到2005年我国全年汽车产量累计570.77万辆。 与汽车产量快速提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汽车市场营销的相对滞后。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汽车作为特殊物资,销售被国家控制,销售渠道单一,基本不存在事实意义上的营销,直接造成了我国汽车市场营销发展的先天不足。 一、我国汽车市场发展历程 在1994 年以前,汽车作为国家重要的“一类物资”之一,与钢材、粮食等一起,按国家的既定计划进行生产、调拨规格和数量完全由国家来定;中汽贸、中汽销两个主要的汽车销售渠道也完全由政府控制,汽车生产和消费在严格的数字约束下进行;当时政府官员对来年汽车产销量的‘预测’发言总是及其准确,因为产销量是早就在规划定好的,根本不是由市场决定。所以,这个阶段根本谈不上营销。 在1984、1985 年间,国家实行计划、市场双轨制,允许企业超产部分汽车自销。此时,‘中间人’出现了。资源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以计划价格购进,再以很高的市场价卖出,把价格炒到最高。“中间人”们利用权利掌控资源,在“倒买倒卖”中赚取高额利润并带动了汽车投资热,造成了畸形的“市场繁荣”;与此相反,“汽车市场营销”的萌芽被遏制。 中国汽车销售体系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是在1994 年,国务院颁布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在“销售与价格政策”中明确指出“鼓励汽车工业企业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原则和模式自行建立产品销售系统和售后服务系统”。1996 年开始,汽车市场基本放开,汽车价格开始下跌,红旗、桑塔纳大幅降价,给整个车坛带来强烈震荡,第一次价格战开始。 汽车市场营销的标志性事件应该是1998 年通用、本田等公司带来了品牌专卖的模式。在此以前,上汽大众厂家、商家共同出资,按照4S 店的标准建立品牌专卖店,但是这个模式下厂家的投资太大,而且基本没有代理的概念,所以推行不下去。 此后,汽车生产企业的自主的销售体系逐渐壮大,并成为中国汽车销售的主渠道。2001 年以后,品牌专卖成了主流,几乎所有的厂家都搞4S店,一些简单的销售服务、营销策略开始应用和发展。直到2002年全国轿车产产销量首次突破百万辆。全年轿车产销量持续高增长,几乎没有淡旺季之分,汽车销售形势似乎一片大好,近一两年来年,汽车市场产品极大丰富、降价史无前例,但车市并没有像预期那样火暴起来,多数消费者对购车仍报以观望的态度。车市陷入低迷状态。2006年中国汽车需求将增长15%-20%,产能将增长20%,预计汽车业产能过剩状况有可能进一步加剧,2006年仍将属于买方市场,巨大市场需求背后是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汽车作为一个复杂的工业品和大件消费品,其营销也有更多的变化,更加复杂。

全国汽车消费市场现状调查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全国汽车消费市场现状调 查报告正式版

全国汽车消费市场现状调查报告正式 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 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报告名称:全国汽车消费市场现状调查报告 调查地点:全国 调查方法:网上调查 调查时间:3月27日至4月25日 样本量:3268 被访者:网民 调查机构: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 报告内容:此次调查活动自3月27日至4月25日共为期一个月,调查内容涉及当前汽车消费现状以及今后汽车消费取向等多方面的题目共计33个,百多个选

项。接受本次调查的人员遍及全国32个省、市和自治区,共计获得有效调查答卷3268份。其中,北京接受调查人数最多为944人,占28.89%;西藏自治区最少。接受调查的人员特点如下:主要以23-40岁左右的男性中青年组成,他们普遍学历较高、工作相对稳定、收入较高,更加关心汽车,是私人汽车购买特别是轿车的主要潜在消费者。以上消费者特征正好与本版读者定位相吻合。他们关心的也就自然成为本报所关注的了。由全国最大汽车交易市场——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主办8家互联网网站和7家媒体共同协办的“全国汽车消费市场现状网上调查”近日结束。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市场不是政

中国汽车文化市场现状分析

中国汽车文化市场现状分析 摘要:近几年中国汽车消费市场蓬勃发展,建立合理的消费结构和培育新的消费品市场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内在要求,汽车消费是消费市场的一个新的分支。本文通过大量数据,分析了造成家庭对汽车的需求量很小的原因,并就消费状况、车型结构、政府汽车消费政策,论述如何相应地调整汽车消费结构,使轿车消费市场更加完善。 关键词:汽车文化;消费结构;汽车消费 1 中国汽车文化现状 近几年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蓬勃发展,车展无疑成为众多汽车品牌展示品牌实力与核心技术的最佳平台。国际汽车巨头欲借助这个舞台,让中国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更加清晰。而作为本土的汽车品牌,则是通过车展来展现民族工业的飞速进步。一时间,全国各地车展遍地开花,好一个繁荣景象。据不完全的统计,全国各地大约有50余个以各种名目举办的车展。 在这些大大小小的车展中,尤以北京、上海、广州、长春、成都车展最引人注目。车展热闹的同时也带动了车模的发展,现在的人们去观看车展不但是为了看车,同时也是为了看车模。随着文化青年韩寒、影视明星林志颖加入了车手行列,也让更多的人关注到中国车手和他们参加的汽车赛

事。车展、车模、车手的出现丰富了中国的汽车文化,也推动了中国汽车文化的发展。 讲到每个国家的汽车文化,无不首先提到的是这个国家的汽车品牌。而中国的汽车品牌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我们应该在汽车技术和汽车设计上努力,争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只有让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起来,我国的汽车文化才能真正强大。 中国元素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并延续到我们现代生活中来,更起到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内在和外在的特质,这些丰富多彩的元素,是中华文化在外国人心中的标志。不仅如上所述,讲究对立统一、中庸和谐与一分为三的儒家思想,讲究无为而为的道家思想等,都是中国文化区别其它国家文化的地方,当然也属于中国元素范畴。 当前中国面临着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经济高速发展、地区差异大、平均收入低、贫富差距大、石油资源较贫乏等,包括我们的民族特性是亚洲人种,勤奋、聪明、个人奋斗、爱随大流、讲排场、注重家庭等都是中国元素的体现。从以上基本元素中,剔除任何文化对汽车都要求的物美价廉、安全可靠等共通的性能价格要求外,在诉求上中庸和谐、大气周到应该是设计目标。 2 我国汽车消费现状 从汽车的实际购买看,汽车作为中国居民家庭拥有率

中国汽车市场营销现状分析(一)

中国汽车市场营销现状分析(一) 我国的汽车产业,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从解放初引进苏联技术到改革开放后引进欧美生产线,从八十年代初大量依赖进口到九十年末国产车成为市场主流,前后经历了五十多年的时间。1999年年底,我国汽车生产能力超过250万辆,汽车产量从1980年22万辆快速增长到1999年的183.2万辆,居世界第9位,到2005年我国全年汽车产量累计570.77万辆。 与汽车产量快速提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汽车市场营销的相对滞后。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汽车作为特殊物资,销售被国家控制,销售渠道单一,基本不存在事实意义上的营销,直接造成了我国汽车市场营销发展的先天不足。 一、我国汽车市场营销发展历程 在1994年以前,汽车作为国家重要的“一类物资”之一,与钢材、粮食等一起,按国家的既定计划进行生产、调拨规格和数量完全由国家来定;中汽贸、中汽销两个主要的汽车销售渠道也完全由政府控制,汽车生产和消费在严格的数字约束下进行;当时政府官员对来年汽车产销量的‘预测’发言总是及其准确,因为产销量是早就在规划定好的,根

本不是由市场决定。所以,这个阶段根本谈不上营销。 在1984、1985年间,国家实行计划、市场双轨制,允许企业超产部分汽车自销。此时,‘中间人’出现了。资源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以计划价格购进,再以很高的市场价卖出,把价格炒到最高。“中间人”们利用权利掌控资源,在“倒买倒卖”中赚取高额利润并带动了汽车投资热,造成了畸形的“市场繁荣”;与此相反,“汽车市场营销”的萌芽被遏制。 中国汽车销售体系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是在1994年,国务院颁布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在“销售与价格政策”中明确指出“鼓励汽车工业企业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原则和模式自行建立产品销售系统和售后服务系统”。1996年开始,汽车市场基本放开,汽车价格开始下跌,红旗、桑塔纳大幅降价,给整个车坛带来强烈震荡,第一次价格战开始。 汽车市场营销的标志性事件应该是1998年通用、本田等公司带来了品牌专卖的模式。在此以前,上汽大众厂家、商家共同出资,按照4S店的标准建立品牌专卖店,但是这个模式下厂家的投资太大,而且基本没有代理的概念,所以推行不下去。 此后,汽车生产企业的自主的销售体系逐渐壮大,并成为中国汽车销售的主渠道。2001年以后,品牌专卖成了主流,几乎所有的厂家都搞

中国汽车后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汽车后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市场快速增长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迅速攀升,汽车保险、维修、美容、二手车交易等“后市场”需求也日趋增多。我国汽车“后市场”行业正迎来快速增长。 2016年我国全年共销售汽车2802.8万辆,连续8年蝉联全球第一并再创历史新高,蓬勃发展的汽车市场的背后,是庞大的汽车“后市场”产业。每1元的购车消费会带动0.65元的汽车售后服务,汽车维修、零配件更换、翻新美容、二手车交易、废旧车拆解等汽车“后市场”行业正迎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在汽车行业内有一个“1:8”的规律,即每生产1元的汽车,将产生8元的汽车后市场价值。在发达国家,汽车整体利润中20%为整车销售利润,20%为零部件供应利润,而其余的60%均在汽车售后服务领域中产生。换句话说,汽车后市场利润一般是汽车销售利润的三倍。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汽车后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表示,到2015年底,中国汽车的保有量已突破1.7亿辆,每年的汽车销量均超过2000万辆。汽车的维修养护等后期需求,已经塑造了一个巨大的汽车后市场。截至2015 年底,全国汽车后市场的规模就已突破8000亿元。 由于市场潜力巨大,不少资本都看中了这片蓝海。自2014年以后,中国汽车后市场迎来了大规模的资本入驻。当年我国资本市场上有关汽车行业的相关投资达到150多件,其中多数投资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及汽车后市场两个领域。与前一年相比,2014年在汽车后市场方面的投资频次增加了9倍以上。而在2015年以后资本的涌入速度还在进一步加快。 资本再一次向汽车后市场密集出手。例如,上汽集团倾力打造的中国汽车后市场O2O电商平台“车享家”宣布获得了A轮融资,资本规模达亿元级别。京东商城与北迈网签约,推进汽车零配件数据标准化进程,优化汽配供应链,深挖汽车后市场B2C的需求;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汽车后市场平台车码头也正在加大开店速度,加速市场布局。 行业发展形势 中国汽车后市场规模约8000亿元,并由2015年“群雄逐鹿”的格局迈入2016年“合纵连横”的阶段。 1、消费以4S店及连锁店为主认可O2O模式 汽车维保渠道集中在4S店及连锁店,一线城市除广州外维保主要渠道均为4S店,其他城市连锁店比例相对较高。 买单主体影响渠道选择。有车险理赔的支撑,车主倾向于选择4S店;更换轮胎及油漆钣金等类别,自

汽车营销模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汽车营销模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3 摘要:中国已成为一个汽车消费大国,培育健康有序的汽车市场,提升汽车行业服 务品质已经迫在眉睫。本文章在分析我国汽车营销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汽车营销模式的比较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以符合当前汽车市场发展的特点且满足汽车消费群体的各种要求,提出了我国汽车模式的发展对策。关键词:汽车营销营销模式发展趋势发展对策一、我国汽车营销的发展阶段 我国汽车营销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计划分配阶段、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阶段、市场经济阶段。在计划分配阶段,产品严格按接话分配,物资机电部门统一销售,汽车生产部门不直接销售汽车。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阶段国家计划逐年下降,汽车自由市场基本形成,市场开始起决定作用。这一时期汽车销售渠道以物资机电部门和汽车工业销售部门为代表的国有汽车销售体系为主,同时以整车厂为主建立的自销体系逐渐扩大,营销方式一店铺营销和人员推销为主。在市场经济时期,汽车营销方式以代理制,汽车有形市场和四位一体的专卖店为主,同时出现乐儿分歧富矿销售,租赁,汽车超市,网上销售等多种销售形式。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来,国内汽车产品的产销量不断增加,外国进口量也逐年攀升,中的汽车市场不断向成熟方向发展。二、我国汽车销售模式的现状(一)、汽车营销模式分类1、4S专卖店模式

4S专卖店是集整车销售,售后服务,零配件供应和信息反馈功能于一体的四位一体模式,是目前汽车厂家积极推行的主要模式。这种专卖店的经营,销售和服务都较规范,营销服务项目不断扩展,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完善的服务。但是,4S专卖店为客户提供维修和其他服务的费用较高,导致4S专卖店的运营成本也较高。 2、汽车超市模式 这种模式也称为汽车城等,就是在城市中规划出一块专门销售汽车的市场,其中聚集了各种品牌的汽车专卖店,同时还建有保险公司、金融机构、餐饮服务店等,集汽车销售,服务,信息。文化等多种功能一体。这种模式营业面积较大,销售品种齐全,市场内部竞争激烈,因此,消费者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利益。但是,这种模式需要高额的投资,占地面积大,固定成本高,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下载券30人已下载 下载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4 影响了汽车产业的竞争力。 3、网上销售模式 在网络经济时代,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带动了汽车产业,在汽车营销中也充分运用了网络所带来的优势开展网上汽车直销。这种模式可以让消费者轻松地了解汽车产品的最新信息,可以通过定制

中国的汽车产业地市场结构、行为和绩效

中国汽车产业的市场结构、行为和绩效 刘亚娟 (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国贸系09级经济学一班,郑州,451191)汽车产业作为中国工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对社会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中国汽车产业处于一个快速发展期,汽车年产销量连续两年位居世界第一并创下1800万辆的历史新高。2010年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继续抢占市场份额。但是,在这广大的销量背后真正属于中国自主品牌的轿车,只占总量的一成多;其余的九成,是多得使人数不过来的所谓国产的外国品牌的轿车。可见,行业集中度过低,是中国汽车产业的一个致命问题。因此,中国政府应该逐渐引导中国汽车厂商的市场行为,从而提高中国汽车品牌的市场绩效。 一、中国汽车业的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是对市场内竞争程度及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的特征。市场结构的主要决定因素有3个,即市场集中度和进入壁垒,退出壁垒。 1.市场集中度 按照国际公认的产业垄断和竞争类型的划分,汽车制造业应该属于极高寡占型,其CR4应大于75%,CR10应大于90%。而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目前中国有110多家汽车整车厂,其中有绝大多数厂家的销量平均只有1万多辆,与国际汽车巨头1,000万左右的销量相去甚远;一汽、上汽、东风、长安前四大家的产销量只有37.5%,而前十大汽车厂家的产销量只占全国汽车产销总量的八成左右,其他90多家汽车厂家一年汽车产量之和还不到两成。毫无疑问,中国汽车行业集中度偏低,已成为中国难以称为汽车大国的一个要问题。因而我国自主汽车品牌应加快发展步伐,增强竞争优势。在份额较高的微型和小型车市场应提升质量、外观,增强品牌力;在紧凑型车的舒适性、动力性和操控性等方面应苦练

国内汽车消费市场现状及其分析

国内汽车消费市场现状及其分析 苏晖 中国汽车工业走过了50年的风雨历程,中国汽车工业,特别是轿车行业以及汽车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究竟该怎样看待这些成就和前景,中国汽车市场发生了哪些变化,值得我们关注、分析和研究。 一、从数据看中国汽车市场 据相关预测,中国正在向第二大汽车生产国迈进,未来三年中国汽车市场将释放出500万辆以上的消费潜能。2004年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第四大汽车生产国;2006年将变成世界第三;2008年,中国汽车产量将达到630万辆;2013年,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汽车生产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北京、天津、上海等高收入地区前期积累的汽车购买力已达150~200万辆,而家庭汽车消费第二梯队城市的规模更为庞大。目前,中国人均年收入在1000~2000美元的省份有11个,这些地区将成为2005—2015年汽车消费的主力军。 目前,汽车“投资热”问题十分明显。在国内汽车市场需求旺盛的刺激下,汽车制造业和汽车服务贸易业的投资急剧扩张。许多部门、地方和企业都把汽车产业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近年来已有数千亿元投资于汽车产业,各地经济发展趋同。全国已有23个省市生产轿车。全国123家汽车整车生产厂家中,年产量逾50万辆的仅有两家,有70家企业年产量不足1000辆。 二、汽车消费者购车的基本情况 从消费心理上分析,购车者主要分为攀比型、从众型、冲动型和理智型四种类型。 从消费心态上分析,购车者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种望梅止渴型,此类消费者非常渴望拥有汽车,但由于收入、停车位、消费环境、税费等问题的限制而消费能力不足,这类消费者占消费群体的绝大多数;第二种持币待购型,此类消费者有基本的购买能力,但考虑到品牌太多、变化太快,导致眼花缭乱,不敢轻意下决心,持观望态度;第三种迫不及待型,此类消费者有购买能力,注重考虑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如产品的功能和服务等,这类消费者心态比较成熟;第四种财大气粗型,此类消费者有很强的购买能力,但偏向于购买高档车和进口车,如奥迪、广本、别克、大吉普等高级合资车,或是高排量、高价格的进口汽车;第五种盲目跟风型,此类消费者听风就是雨,盲目轻信,如传言北京将要出台控制汽车总量、购车需交牌照费的政策,就形成了2003年9~11月份的抢购现象,

中国汽车后市场服务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本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使用

一、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 现在中国的汽车工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不管是产量仍是销量都是在快速的上升,这主要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人们糊口水平的进步有这密不可分的关系。 与此同时,中国的汽车后市场也在发展之中。 “汽车后市场服务”的定义是指汽车从经销商出售给顾客的那一刻起.直至该汽车报废送至回收站之前,为该汽车提供全过程的各项服务,包括车辆保险、上牌、年检、养护、维修、配件更换、装具添置、清洗加油、停车治理、行使指挥、违章处罚、信息提供等等的一切服务。 1.1中国汽车行业的需求状况 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的汽车产业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的汽车产业将发生深刻的改变,中国汽车也将从封锁走向开放,国外一些提高前辈的汽车理念,也将会源源不段的输入到中国汽车行业中来。中国汽车市场持续、快速的增长,私家汽车消费比重逐年进步,有关专家估计,因为海内市场需求量大,私家购车的需求将成为推动中国汽车市场成为世界最具活力、增长最快速的区域市场的决定性气力。2004-201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以16%-20%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在6650-8431万辆之间。可以推算2010年汽车的年需求量将达到1300-1900万辆之间。汽车需求量和保有量泛起了快速增长的趋势,按照国际上通行的说法,汽车后市场所产生的利润,与相对的前市场比较,比例大约是7∶3。也就是

说,在整个汽车工业链上,后市场产生的利润至少要超过前市场1倍以上。我国汽车后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较高增长期。由于一般情况下,车辆使用4年到9年之间,其售后服务的市场是最大的。因此,中国有望在21世纪前10年景为世界上最具成长性的汽车消费市场,海口汽车违章。汽车在中国日益发展成为一种大众消费品,将直接推动中国的汽车后市场发展。 1.2我国汽车后市场的现状 目前我国汽车后市场的经营模式、治理服务、竞争意识等还存在一系列的题目。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国际竞争,我国汽车行业迫切需要明确汽车后市场在整个汽车行业市场中的重要地位,进步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1.2.1规模小、经营分散、缺乏行业组织性 我国汽车后市场目前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小而散,新车销售、二手车交易、租赁、配件和用品供给、汽车改装、美容养护、检测维修、金融信贷、保险、俱乐部等各自为政,分散经营,各企业各自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用度去搜集、分析有关政策法规、市场环境等信息,但因为种种原因,所得资料的置信水平较低,因而导致企业在制定一系列决议计划时产生偏差甚至重大失误,给企业发展带来严峻的负面影响,也使企业经营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而规模大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资金和技术的实力,只有上规模,才能与国外企业抗衡。 1.2.2治理服务水平低 中国汽车后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因为长期受政府的行政干涉干与

中国汽车市场营销现状分析

中国汽车市场营销现状分析 发表时间:2009-04-22T17:14:23.480Z 来源:魅力中国作者:郭莉娜[导读] 加入WTO对我国汽车产业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国内的汽车市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郑州交通职业学院,河南郑州 450062) 中图分类号:F713.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3-044-02 摘要:加入WTO对我国汽车产业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国内的汽车市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从中国汽车营销的历程出发,分析了目前国内汽车营销中面临的专卖销售模式、营销队伍素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具体国情,提出了未来国内汽车营销的品牌化、连锁化、电子商务化等发展趋势。 关键词:汽车营销;品牌营销;网络营销 我国的汽车产业,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从解放初引进苏联技术到改革开放后引进欧美生产线,从八十年代初大量依赖进口到九十年末国产车成为市场主流,前后经历了五十多年的时间。1999年年底,我国汽车生产能力超过250万辆,汽车产量从1980年22万辆快速增长到1999年的183.2万辆,居世界第9位,到2005年我国全年汽车产量累计570.77万辆。与汽车产量快速提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汽车营销的相对滞后。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汽车作为特殊物资,销售被国家控制,销售渠道单一,基本不存在事实意义上的营销,直接造成了我国汽车营销发展的先天不足。 一、我国汽车市场营销发展历程 在1994 年以前,汽车作为国家重要的“一类物资”之一,与钢材、粮食等一起,按国家的既定计划进行生产、调拨规格和数量完全由国家来定;中汽贸、中汽销两个主要的汽车销售渠道也完全由政府控制,汽车生产和消费在严格的数字约束下进行;当时政府官员对来年汽车产销量的‘预测’发言总是及其准确,因为产销量是早就在规划定好的,根本不是由市场决定。所以,这个阶段根本谈不上营销。在1984、1985 年间,国家实行计划、市场双轨制,允许企业超产部分汽车自销。此时,‘中间人’出现了。资源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以计划价格购进,再以很高的市场价卖出,把价格炒到最高。“中间人”们利用权利掌控资源,在“倒买倒卖”中赚取高额利润并带动了汽车投资热,造成了畸形的“市场繁荣”;与此相反,“汽车营销”的萌芽被遏制。中国汽车销售体系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是在1994 年,国务院颁布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在“销售与价格政策”中明确指出“鼓励汽车工业企业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原则和模式自行建立产品销售系统和售后服务系统”。 1996 年开始,汽车市场基本放开,汽车价格开始下跌,红旗、桑塔纳大幅降价,给整个车坛带来强烈震荡,第一次价格战开始。汽车营销的标志性事件应该是1998 年通用、本田等公司带来了品牌专卖的模式。在此以前,上汽大众厂家、商家共同出资,按照4S 店的标准建立品牌专卖店,但是这个模式下厂家的投资太大,而且基本没有代理的概念,所以推行不下去。此后,汽车生产企业的自主的销售体系逐渐壮大,并成为中国汽车销售的主渠道。2001 年以后,品牌专卖成了主流,几乎所有的厂家都搞4S店,一些简单的销售服务、营销策略开始应用和发展。直到2002年全国轿车产产销量首次突破百万辆。全年轿车产销量持续高增长,几乎没有淡旺季之分,汽车销售形势似乎一片大好,近一两年来年,汽车市场产品极大丰富、降价史无前例,但车市并没有像预期那样火暴起来,多数消费者对购车仍报以观望的态度。车市陷入低迷状态。2006年中国汽车需求将增长15%-20%,产能将增长20%,预计汽车业产能过剩状况有可能进一步加剧,2006年仍将属于买方市场,巨大市场需求背后是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汽车作为一个复杂的工业品和大件消费品,其营销也有更多的变化,更加复杂。 二、目前我国汽车营销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4S店遍地开花,但处境尴尬,前景令人担忧 中国的汽车制造行业有了几十年的发展,相对刚刚起步的中国汽车销售公司无疑是强大。近两年,集销售、零配件、服务、信息反馈于一体的4s汽车店在全国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种销售形式对于产销量特别大的车型或品牌来说是最好的,但如果经营利润不能支撑4s庞大的费用时,从形式到内容就都难免落空。4s店在中国的存在已呈现出其弊端。 2.汽车营销方式混乱落后 目前,无论是汽车企业还是各级经销商,真正按照市场营销观念从事经营活动仍占少数。时下最具影响力的营销手段是“车展”和“价格战”。越来越热的车展现象并不能代表汽车营销的进步,相反只反映了汽车营销的苍白和缺失——各大汽车企业好像只能通过车展这样的方式来大摆阔气,却不问这对于销售究竟会起多大作用;而还停留在价格战阶段的汽车销售根本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营销。“营销上我们也没做什么,就是按照厂家的策略走,另外也搞一些促销活动”,北京一位知名汽车企业的授权经销商这样说。可见,我国的汽车营销方式、手段仍然停留在简单、低级的阶段。 3.汽车经销商普遍存在着信誉危机 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汽车消费投诉的大幅上升固然与百姓购车热有关,但它更反映出目前汽车消费整体环境。对汽车经销行业来说,经销商在销售中普遍缺乏行业道德操守约束,也缺乏行业自律,同样缺乏统一的一个组织来确定经销商的从业标准。因此,汽车经销这个行业看来是混乱一片。目前,国外的经销商按照严格的要求的在各地确立了符合高档地位的品牌身份,如在中国经销Audi,奔驰等高品牌的外国经销商,不仅有统一的形象标志,还有统一的信息流通网络,以及统一的严格地培训体系。这些都是中国的一些地区初级的经销商从来没有考虑过的事情。 4.营销队伍素质普遍不高 过去,汽车产品处于卖方市场的形势下,厂商对营销人才的要求并不高。但是随着汽车市场步入买方市场,用户的购买行为也逐渐理性,消费者的成熟,使汽车行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由纯粹的汽车销售人员转向既懂汽车、又懂营销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复合型高级营销人才。同时深陷价格战的众厂商,眼看着销售本身利润的削薄,也不得不将注意力从生产领域转向营销领域。营销队伍是贯彻营销理念,提供优质服务的关键,是联结消费者与销售企业的桥梁,甚至本身就是销售企业的招牌。 三、国内汽车营销发展趋势 通过对我国汽车营销历程及目前营销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参考国外汽车营销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我们认为国内汽车营销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1.汽车大卖场将逐渐成为继汽车专卖店销售后的重要销售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