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分秒复习课教案

时分秒复习课教案
时分秒复习课教案

第六课时时、分、秒复习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学生的梳理复习时分秒的概念

2.学会用时间单位进行简单的计算。

3.巩固计算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历的时间的方法。

能力目标:巩固认读钟面上的时刻方法,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习惯,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时间单位“秒”,建立秒的时间观念。学会用时间单位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具:时钟表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1、钟表盘上,时针的特点是__________,秒针的特点是___________.

2、钟表盘上有_____大格,有____小格.

3、时针走一大格是______,时针从3走到7走了___大格,也就是______.

4、分针走一小格是______,走一大格是_______,分针从2走到5走了___大格,也就是______.

5、秒针走一小格是______,走一大格是_______,分针从4走到8走了___大格,也就是______.

6、时针走一大格(也就是___小时), 分针走______(也就是_____分),所以1时=_____分。

7、分针走一小格(也就是___分), 秒针走______(也就是_____秒),所以1分=_____秒.

8、我们学了____、____、____三个计时单位,最大的时间单位是____,最小的时间单位是____,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_____.

二、基础练习

(一)填空

1、1时=()分1分=()秒3时=()分

2分=()秒120分=()时180秒=()分

2分20秒=()秒4分=()秒1时20分=()分

5时=()分150分=()时()分125秒=()分()秒

2、在○里填上“>”、“<”域“=”

2分○70秒180分○3时4时○400分600秒○6分

3、时针从钟面的6走到9,经过了(),分针从钟面的6走到10,经过了().

4、爸爸上午7:30上班,11:30下班,工作了().

5、农业银行上午7:45~11:45营业,下午1:30~5:30营业,一天营业()小时.

6、体育课跑400米,小红用了2分32秒,小明用了2分45秒.小明比小红多用了()秒.

(二)看钟面填空

1.电影从()时()分放映,在()时()分放映结束.放映了()小时()分.

2.李新看完电影在()时()分回到家里.电影院到李新家要走()分钟.

(三)应用题

1.玩具厂的王师傅1小时可以做8个玩具,他从8时到11时可以做多少个玩具

2.少先队员去李奶奶家打扫卫生,下午3:30开始,4:10结束,共用了多少时间

3.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15分钟,他每天要在7:40到校,他应该在什么时候从家出发,才能准时到校

三.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时分秒》教案公开课

《时分秒》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并知道1分=60秒,体会时分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的时间观念。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珍惜时间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 知道时间单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三、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1秒的时间观念。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大屏幕展示新年倒计时的视频,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提出问题: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看到了大家一起倒计时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再次提出问题:那

人们喊的这些数字其实是什么呀?学生很容易回答是秒,顺势引出本节课题:《时分秒》 2.探究新知 活动一:初步认识秒 教师询问:学生,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表示时间的词呢? 学生回答:过马路时红路灯的时间展示的是秒,体育课上听见体育老师说过秒,跳绳的时候会说1分钟跳多少个,汽车上面会显示1小时走了多少千米。 接着向学生展示:常用秒来表示计量很短的时间,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然后通过大屏幕出示钟表面(没有表针),问学生观察到什么? 学生回答:有12数字,60个小格子,12个大格子。接着出示表针学生观察到三个不同的表针,向学生说明,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最粗最短的是时针,不粗也不细的那个是分针。 活动二:认识1秒、几秒和1分 提出问题:秒针每走一格代表什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秒针每走一小格代表的时间是1秒。

紧接着让学生观察秒针的走动并提问:那每走两小格呢?走一大格呢?走一圈呢? 学生回答:每走两格表示2秒,走一大格表示5秒,走一圈表示60秒。 让学生再观察钟表,秒针走一圈,分针走多少小格?你有什么发现呢? 学生汇报:秒针走一圈,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引导学生明白:1分=60秒,1时=60分 活动三:感受1秒。 接着教师提问学生:那你知道怎么计时秒吗? 学生通过思考后回答:手上的电子表上面显示到秒,可以用秒表。接着通过大屏幕展示秒表的图片,并先学生说明:秒表是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提出问题:那1秒有多长呢? 学生思考回答:眨一下眼是1秒,钟表滴答一声是1秒。3.巩固提高 通过大屏幕出示题目,让学生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加强学

公开课教案研讨

《小马过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按课文中的对话提示语,读出句子应有的语气。 2、通过朗读、表演、给动画片配音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深刻体会到遇事 要自己动脑精亲自尝试的道理。 3、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及表达能力。 4、继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感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老牛、松鼠说法不同的原因,进而理解老马说的话中包含的道理。教学模式: 以读为主,读中感悟。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质疑、探究,突出学生的 主体地位。 教学准备: 1、老牛、小马、松鼠、老马图片及头饰; 2、多媒体课件; 3、歌曲《时间像小马车》录音。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训练学生说话。 1、激趣 2、导入课题,引导提问。 引导提问:通过读课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小马为什么要过河? 他怎样过河?过河了没有?) 3、训练说话:同学们可真了不起,通过读课题就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谁来说说:小马为什么要过河?(要帮妈妈做事;要到磨坊去;小马要帮妈妈把麦子驮到磨坊去。) 组织学生讨论:要是把磨坊所在地点“河对岸”说进去,那就表达完整了。你看应该加在哪里?(磨房前面) 过渡:小马可真懂事呀!他完成妈妈交给的任务了吗?下面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本中,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二、整体入手,捕捉重点,理清脉络。 1、课件出示学习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思考:小马几次从

家里来到河边?每次的结果如何?它是听了妈妈说的哪句话才下决心过河?用“~~~”画出来,并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2、集体强化,梳理课文脉络:小马几次从家里来到河边?(两次)哪几 个自然段是说小马第一次过河?(三至四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段是说小马第二次过河?(6自然段)小马两次过河的结果一样吗?(第一次过不了河;第二次趟了过去。) 3、口头填空。 课文先写小马为什么要过河,接着写小马()的情况,然后写老马(),最后写小马()。 三、细读课文三、四自然段,引入情境,质疑解疑。 (一)解决第一个问题: 1、师:小马在去磨坊的途中遇到了什么困难?请你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 读。 2、小马高高兴兴的往磨坊跑去,可是一条小河挡住了它的去路,你们想 象一下,它现在是什么样的心情啊!(为难) 3、请你用为难的语气把此时小马心里的想法读给你的同桌听。(出示小马 心想的话) (二)解决第二个问题: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来帮小马想想办法吧。 (生各抒己见) 1、师:遇到困难我们可以去请教一下别人,小马去请教了牛伯伯。 (课件出示老牛的话) 生读,老牛说话时候慢条斯理,声音也很粗,谁来试着读一读。 师:你能用一个字来概括一下老牛说的话吗:(浅) 师:听了牛伯伯的话,小马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趟过去,这时候从树 上跳下来一只松鼠,松鼠拦住小马,大叫:“小马!别过河,别过河, 河水会淹死你的!”(课件出示松鼠的话) 松树认真地说:“当然啦!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在这条河里淹死 的。”松鼠说的话要读出急切、认真的语气。) 师:你能用一个字来概括一下松鼠说的话吗:(浅) 自己把这两种动物的话用不同的语气读一读。 2、同是一条河,它们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呢?请你用“因为……所 以……”这样的句子说一说其中的原因。 3、老牛和松鼠的话你们仔细想过了,可是我们的新朋友小马想过它们 说的话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多媒体出 示带有近义词“马上、连忙”的句子。) (1)、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 (2)、小马听了松鼠的话,连忙收住脚步 四、指导表演,读写句子。 指名读第七自然段。 1、分角色朗读,表演老马教育小马的情节。 2、学生自读第5自然段,并划出一句对自己帮助最大的话。

时分秒的教案

第2课时认识几时几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12页的例3、例4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在观察钟面的过程中学会认、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 2.在认识几时几分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探索能力以及积极的学习情感和态度,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几时几分。 教学难点:认识接近整时的时刻。 教具准备:教具钟、学具钟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小朋友,孙悟空又来了?上节课,我们和孙悟空学习了什么内容?(认识时、分)现在,我们复习一下。 填一填: (1)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 (2)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 )分。 (3)时针走一大格(从一个数到下一个数)的时间是( )小时。时针走1 小时,分针正好走一圈,是()分。1时=()分 (4)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是()分,再加上()分,就是1小时。 2、看一下,这几个钟面上的时间你认识吗?(用两种表示方法)观察一下,这几个钟面上的时间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结:像这样钟表上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孙悟空说,他已经认识了时、分和整时,今天,他想和你们一起认识几时几分,真正学会看时间,这样,他就不会再迟到了。你们欢迎不欢迎他?(出示课题) 二、探索交流。 1.认识7时15分。 出示情境图第二幅。 学生观察,先让学生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表达钟面上的时刻。 教师告诉学生:7时15分可以写作7时15分,还可以写作7:15。 2.继续让学生认识7时30分、7时45分。 师:时针都在7和8之间,都是7时多。分针从12起走过30小格,是7时30分。 小结:观察钟面认识几时几分,要先看时针,时针走过几时,就是几时多,至于多几分,再看分针。 3.教学7时55分。 (1)这个钟面上的时间是多少呢? (2)指出:因为时针还没有到8时,那我们说快到几时了?是8时少几分? (3)因为时针还没有到8时,这个时刻是几时多?多几分?(分针指着11,表示走了55

二年级下册《时分秒》数学教案

二年级下册《时分秒》数学教案 二年级下册《时分秒》数学教案 《时分秒》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接下来整理了二年级下册《时分秒》数学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地读出几时几分;知道某个时刻时针、分针在钟面上的位置。 2、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理解1时=60分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建立时、分、秒的量感,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4、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准确读出钟面时间。 教学难点: 准确读出几时几分,会用电子表表示方法和几时几分的表示方法表示时间。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时钟教具 教学过程: 一、引入同学们你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小白兔失败后非常后悔,决心以后再也不骄傲了,有一天他又碰到了老乌龟,他们决定绕着这些树围成的圈再进行一场比赛,我们一起喊口令,让他们同时开始“预备、开始……” 比赛结束了,乌龟跑了多少?兔子跑了多少? 一共有几个空挡 他们跑的路程不同,但是时间怎么样啊?师:5格5格数共有____小格,学生观察得出结论: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 分针走一圈是60分,时针走一大格是一时 一时=60分,60分=一时 3、师:你知道一分钟有多长吗,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吧。你能在一分钟里做多少事情?抓紧一分钟,我们能做很多事情。 看看在一分钟里你能完成几道口算题。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 师:我们上一节课几分钟?课间休息几分钟?再加几分钟就是一小时? 4、认识钟面A、找找整时的相同点 生:讨论、交流 结论:分针指向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B、几时几分的认识 在教具上拨出4:15、3:20、10:34让学生辨别 师:你是怎样看的? 生1:先看分针、再看时针 生2:先看时针、再看分针 总结:通常先看时针确定几时、再看分针,分针从12开始走过几格就是几分 5、我们除了知道怎么看时间还要知道怎样表示时间,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吧。 方法一:几时几分的表示方法 方法二:电子表的表示方法

《狼_》复习研讨课教案

《狼》复习研讨课教案 初一语文郑敏香复习目标: 1、积累作家及作品的有关文学文化常识。 2、积累文中重点的字、词、句。 3、理解文章的内容与写法。 4、会翻译全文。 内容及写法理解 1、屠户的形象:机智、勇敢;狼:凶恶、贪婪、狡猾但又愚蠢 2、主旨:通过写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杀狼,告诉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我们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3、叙议结合的手法:议论在文中起到画龙点睛、提示文章主旨的作用。 复习内容 (一)文学茶座 1、本文选自《》,作者,字,号,世称“ ”,代家。郭沫若曾评价《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鬼刺虐入骨三分”。 2、《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491篇,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鬼怪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他称是他的“孤愤之作”。“聊斋”是他的书房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它被称为“我国古代短篇小说之王”。 (二)字词吧台 1、看拼音写汉字或看汉字写拼音 缀行()大窘()积薪() 苫蔽成丘() chí担持刀() dān眈相向()目似míng()意暇甚()少时() 尻尾()假mèi()狼亦xiá矣()顷刻()变诈() 2、重点字词解释

①缀行甚远()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顾野有麦场()④眈眈相向() ⑤目似瞑,意暇甚()()() 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⑦乃悟前狼假寐() ⑧盖以诱敌()⑨狼亦黠矣() ⑩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3、通假字 止有剩骨:通,译为: 4、词类活用 ①一狼洞其中 ②其一犬坐于前 ③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5、一词多义 ①敌: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 ②止:一狼得骨止()止有剩骨() ③之:又数刀毙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④意: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6、古今异义词 ①屠自后断其股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三)重点句子 1、文言句式 倒装句兼省略句: ①“投以骨”等于“以骨投(之)”,意思是“把骨头扔给狼”。 ②“一狼洞其中”等于“一狼(于)其中洞”,译为:一只狼在其中打洞。 2、理解性默写 ①写两狼在路上发现屠户紧追不放的句子:

时分秒教案

第五单元时、分、秒 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整时和几时半的基础上编排的。学生已经知道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并能说出钟面上的时间,还能识别钟面上的整时刚过或不到整时的时间,这些都是教学本单元 可利用的资源。本单元让学生进一步来认识计量很短的时间单位--- 认识秒以后让学生把时、分、秒结合起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且能够灵活的换算时分秒。运用学生自身的实际让他们自己体验一分钟到底有多久一小时到底有多久由于1小时的时间比较长,一节课的时间还不足1小时,在课堂上可以借助“分”来体验“时” 认识钟面上的非整时时刻以及时间的计算,需要综合应用时和分的知 识。 单元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会进行一些时间的简单计算。 3、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 间观念。 教学难点:时间单位的进率及推算经过的时间。 学情简析:学生在低年级对“时”和“分”这两个时间单位已有一定 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对“秒”这个时间单位也有一些了解,但对“秒” 与“分”的关系认识不清,对时间的计算问题接触较少。因此,针对 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对认识“秒”这个时间单位的强烈求知欲,是 教好本单元的坚实基础。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围绕这些条件设计好教 学过程。 第一课时:秒的认识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并知道1分=60秒。 2、让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通过活动体验一分、一秒。 3、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认识秒,并准确建立一分、一秒的时间观念,知道分 秒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自制钟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课件出示主题图)这是春节联欢晚会现场。看墙上的大钟,

时分秒的认识教案

时分秒的认识教案 执教:沃先桃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七册第78页时分秒的认识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 2、会看钟面时间,能正确地说出钟面所表示的时刻,学会记时间的两种计量方法。 3、教育学生珍惜时间,从小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时间单位的认识和进率。 教学难点:能正确地说出钟面所表示的时刻。 教具准备:钟面、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猜迷语。 师:现在我请小朋友来猜一个迷语。 “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嗒嘀嗒不停走,叫我按时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朋友。” 师:“同学们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 生:“钟” 师:日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钟,这些钟虽然大小不一,形状不同,但作用都是用来帮助人们掌握时间的。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明他是如何利用时间的。分别出示四副图,让学生试读。师:小明他很会利用时间学习生活,希望小朋友们也能做一个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好孩子。(出示文字“珍惜时间”) 师:我们要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就要学会看钟表。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几位新朋友。时、分、秒。(板书课题) 二、新授。 1、认识钟面。 师:请小朋友们拿出自己的钟,先认真观察,然后告诉老师在钟面上你看到了什么?同座位的可以互相讨论一下。 师:哪位小朋友来告诉老师,在钟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生:三根针、数字、有好多小格子…… 通过提问、引导得出:12大格、60小格、三根针(一根时针、一根分针、一根秒针)。 板书:时针、分针、秒针、12个数 师:看到这些,你们想知道什么?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生:怎样看时间?时针、分针怎么走?分针走一圈是几时?…… 师:小朋友们提的问题真不少,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认识一下时、分、秒。 2、认识秒。 师:秒针走一格就是1秒,秒针走一圈是几秒? (板书:走一格是1秒;走一圈是60秒)一秒时间到底有多长呢?请小朋友们把钟放在耳朵边听听,你听到了什么? 师:这嘀嗒一声就是一秒。它是在叫我们快点快点,现在请小朋友们把钟放在耳

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教案

第一单元《时、分、秒》 第1课时《时、分、秒》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珍惜时间、交通安全等思品教育。 教学分析: 时间单位“秒”学生们并不陌生,在生活中有接触。1分=60秒,学生也有模糊的概念印象,但是,时间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因此知道并理解1分=60秒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而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不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亦是难点。教学中,注重联系生活,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给足学生观察、发现、探究、体验的时间和空间,注重多媒体课件的有效运用,以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 1.知道时间单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2.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 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你们看,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倒计时,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2.揭示: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 1.谈话:你都知道哪些关于秒的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 2.结合学生回答引导探究。 (1)认识秒针。 ①出示钟面(没有秒针):你看到了些什么?(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②出示钟面(有秒针):它与刚才的钟面有什么不同?(多了一根指针。)揭示: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就是秒针。 ③观察钟面,秒针还有什么特点?(最细最长走得最快)

研讨课教案

研讨课教案 皮肤和汗液的分泌 授课人:胡婷婷授课时间:4月13日 一、教案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皮肤的结构组成,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些术语。 2.理解皮肤的排泄功能。 (二)能力目标: .在教案创设的情境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能力。 .通过学习切实体会皮肤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增加生活常识和技能,并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初步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通过课堂中开展的活动,培养快速处理信息,灵活进行口头表达与交流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皮肤结构与功能的学习,培养学生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和分析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 .通过对皮肤结构和卫生保健知识的学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充分认识生物学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二、教案重点: 皮肤结构与功能的相互适应关系。 三、教案难点: 汗液的分泌。 四、教案方法: 观察分析法、讲述与谈话法相结合。五、教案过程: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能否结合皮肤的结构特点,总结出皮肤有哪些功能呢?联系皮肤的结构特点后,可能会想到皮肤具有以下功能: 保护、调节体温、感受外界刺激、分泌和排泄等作用。 (培养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归纳、总结能力) 板书设计: 第三节皮肤与汗液分泌 一、皮肤的结构: (1)表皮:①角质层: ②生发层:可以分裂产生新细胞 (2)真皮:内含大量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3)附属物:毛发、汗腺、皮脂腺、指(趾)甲、皮下脂肪 二、汗液的形成与分泌: 1、汗液的组成:①分泌部:由弯曲成团的细管构成,周围有毛细血管 ②导管:细长的管道开口于皮肤表面 2、汗液的成分:水、少量的无机盐和尿素 3、汗液的形成与分泌: 4、出汗的利弊: 说明: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它有多项功能,与我们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但由于教材将本节安排在“人体废物的排出”这章进行介绍,所以教案设计中主要以排泄功能为主线来介绍皮肤的结构和功能。

三年级时分秒教案(1)

时分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熟记1分=60秒,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进一步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从一分一秒做起。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情境中感知时间单位“秒”,体验秒是比时和分小的时间单位,帮助学生建立“1秒”和“几秒”的时间概念。 教学准备:录像、课件、练习纸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初步感知时间单位“秒”。 1、情境激趣:同学们,知道今天有这么多老师和咱一块上课,高兴吗?同学们还记得2010年12月31日晚上12点59分)嫦娥1号发射的情景吗?在这个场景中还藏着一些数学知识呢,想再次来回顾一下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吗?好,让我们跟着指挥长一起来为它倒计时加油吧! (播放发射倒计时时刻)师生一起倒计时:10、9、8、7、6、5、4、3、2、1! 谁找到了藏着的数学知识了?生自由回答。 师小结:刚才我们每数一个数的时间就是一秒,“秒”也是一种时间单位。 2、小朋友,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秒这个时间单位

的呢?生举例。 师小结:刘翔在奥运会上用12秒91的成绩夺得了男子110米栏的冠军;这是我们过马路时,常常看到的红绿灯,显示屏上跳动的数字也是用秒来计时的。 师小结:在生活中用到“秒”这个时间单位的地方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秒”。 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直观感受1秒和几秒。 (一)观察钟面模型,复习旧知。 师:(出示钟面)还认识它吗?请学生来介绍一下时钟。 (二)多种感官参与,建立1秒概念(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 1、认识秒针和1秒。 师:在钟面上还有一个新朋友,叫出它的名字来(秒针)谁来描述哪颗针是秒针呢?(又细又长的那颗)。 师:那秒针是怎样计时的呢?现在,请同学们仔细听,认真看,钟面上的秒针是怎么走的?(课件演示:钟面上,秒针伴着“嘀哒”声走了几小格。)生自由回答。 师:秒针走1小格是多少时间呢? 生: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就是一秒。 板书: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 2、体验感受,建立1秒的概念 过渡:秒针走一小格就是1秒,1秒有多长呢?我们静静的

时分秒的认识

时分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小时、分。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小时、分的时间观念。让学生懂得如何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时间单位的进率和钟点的认识。 教学难点: 学生对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表示1小时,分针走一个小格表示1分,都不易弄清。对1时=60分这个进率感到不习惯。 教具准备: 例1、例2 的模具(钟面);一个能转动的钟面。游戏用的钟面和时间卡片。学生带一个自制小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出示一个小台钟 1.问:这是什么?(钟) 2.它有什么用呢?(能告诉我们时间) 对!钟表的作用是可以告诉我们时间。 (二)看图提问 1.看数学课本的封面。 问:小朋友手里拿着一个钟,你会说出上面的时间吗? 2.出示挂图(三幅作息时间图) 问:这位小朋友叫明明,你能从这三幅图中看出明明的作息时间吗? 学生答,师小结: 瞧,明明把一天的时间安排得真好,而且他有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我们要向他学习,好好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时间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时、分的认识(贴纸) 二、进行新课 (一)认识钟面 1.老师出示并引导学生观察钟面,先看一看,数一数。 回答问题: (1)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 (2)每个大格分成()个小格。 (3)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 学生看完,数完后先填写在<6>(练习纸)上。 订正时加问: ①从数字12到数字3一共有多少格?怎么知道的? ②从数字12转一圈又回到数字12共有多少小格? 2.出示(贴出)一个钟面: 在括号里填上多少个小格。 3.问:钟面上有几根指针、一样长吗?

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方案

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充分调动我校教师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三要义”——全体发展、全面发展、科学发展,本学期,我校将结合市教育局 开展的“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的有关精神,在本校内进行“同课异构”研讨活动,督促教师勤学习、重研究、多。通过研究课堂,打造课堂,进一步提高教 师的专业水平、业务能力,促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进一步推动我校的校本教研的实效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预期目标: 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一主线,通过同教研组教师“选定同一课题——个人教学设计——同课异构付诸实践——课后再议互助提高”等环节,帮助教师潜心研究教材、理解教材、激活教材,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加强 全体教师对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流程设计、教学媒体使用等方面的关注程度,积极转变教学思路,真正实现同伴互助。同时发挥教师的创造性, 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 三、**中学“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活动过程: 1、第一阶段(5月13日—5月16日)宣传发动阶段 由教务处牵头制定“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实施方案,并积极向教师宣传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意义,正确认识“同课异构”对提高我校教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好处,引领广大教师积极投身于“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之中。 2、第二阶段(5月23—7月上旬)课堂教学实施阶段 本学期由于受学科教师任课班级限制,“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暂时在语数英科教研组实施,其他科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在下学期进行。在教务处统一安排下,语数英教研组具体安排各自小组的“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实施,。具体实施按照“选定同一课题同一课时——个人教学设计——同课异构付诸实践——课后再议互助提高”的环节加以实施。教务处提前通知授课教师做好准备。 讲课前,教师将课题报教导处,“同课异构”授课教师的说课、教学设计、听课教师的心得体会等在教研活动结束后一并上交教务处。

时分秒教案

时分秒第一课时 李欣 【教学内容】教科书P76页主题图、例题一、例题二。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钟面的观察,认识秒针和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2.在感受用1分时间所做事情的活动中,初步建立起分的时间观念。 3.在观察、认识钟面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探究能力以及积极主动 学习的情感与态度。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养成遵守作息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准备】 1.神舟十号发射升空倒计时画面的多媒体课件。 2.实物钟面教具1个,每个学生1个实物时钟。 【教学重点】 1.掌握时间长度单位小时、分及两者者之间的关系。 2.直观上理解时间单位小时、分的长度。 【教学难点】 1.探索各个时间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2.引导学生从直观上理解时间单位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生活当中有好多重大事件都和时间有关,接下来我们看一个视频。 师:视频结束,谁来告诉我们你在视频中看到了什么?

预设生1:我看见了火箭起飞。 师: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神舟十号飞船,成功载了三名宇航员进入太空,在太空中飞行时间长达15天。 师:孩子们,小到生活点滴,大到飞船发射,处处都与时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新的知识:时分秒。 (板书课题:时分秒,孩子齐读三遍) 二、依托学生经验,感知钟面 师:观察这个钟面,钟面上都有些什么? 生:时针、分针、秒针、格子(直接讲解格子)、数字 (板书:时针、分针、秒针、数字、格子) 师:谁能分辨出这三根针? (请学生上来指一指,说一说) 师:大家同意吗?你们是怎么分辨出来的?这三根指针它们有什么不同? (抽学生起来回答,老师规范其语言)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钟面上的这些格子,像这样数字与数字之间的格子,我们叫它大格。12到1是1大格,12到2是2大格,12到3是…(语气拖长,让孩子回答) 师:提问: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是一个一个数的。(认真) 生2:看数字。(聪明) (齐读:钟面上一共有12大格)

鸡兔同笼研讨课教学设计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五家站镇中心小学侯雪花 本课意图:以文化历史为背景,鸡兔同笼问题为主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假设法、吹哨法,初步构建“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模型。 教学内容:教材104页鸡兔同笼。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沟通各种方法之间的联系,初步构建“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模型。 3.了解数学思考的一些基本思想方法,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4.了解一些中国历史文化,使学生体会中国五千年璀璨的历史文化。 教学重点:探讨假设法和吹哨法等多种解题策略和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用假设法和吹哨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问题,感受数学文化。 1.谈话:唐代诗人孟浩然某次路过故人田庄,受到盛情之款待.浩然有诗传世: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转眼又到九月九,浩然如约再访.问曰:“贤弟又有何下酒之佳肴耶?”故人曰:“同笼之鸡兔也,仁兄欲品尝须解答一题.”浩然欣然应允.但闻题曰:鸡兔同笼乐陶陶,三十五头百只脚。 今日主人有雅兴,多少鸡兔把客考。 孟浩然遇到的这道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解决问题,体会策略的多样性 1.提问:从题目中你们能获取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鸡和兔共35只,共有100只脚;每只鸡有2只脚,每只兔有4只脚。 我们來换一组数目小的试着解决一下: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2.猜一猜:笼子里可能有几只鸡,几只兔?你是根据哪个条件猜测的? 3.鸡兔同笼共8头,脚数可能有哪些?最多有几只脚?最少有几只脚? 用什么办法可以将我们的猜测展现出来,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4.反馈。预设: (1)假设。

时分秒教学设计教案

《认识时、分、秒》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分,知道1时=60分。 2、会正确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 3、在教学中,尽量创设现实具体的情境,放手让学生去观察、操作、交流、实践,在活动中去主动建构知识。 教学重难点 知道1时=60分,并能准确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 教具准备课件、教具钟面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2、那你知道浙江少儿频道的动画片是几点钟播放的吗? 3、你是怎么知道的?(看钟知道的) 4、你真能干!学会看钟了。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形形色色的钟表,他是我们生活的好帮手。(课件各种各样的钟表)学会了看钟表,就能更准确地掌握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5、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学习有关钟表的知识。 板书:认识时、分 二、直观演示,探索新知

(一)认识钟面 1、根据你们平时的观察,你知道钟面上有什么? (数字:1~12,针:时针、分针、秒针,……)师根据学生说板书。 2、这12个数字把钟面分成了几份?(12份) 3、通常我们把这12份叫作12大格,想一想,除了大格还分了什么?(小格),小格是怎样的呢? (观察钟面,分析小格) 4、12和1之间是一大格还是一小格?一大个格之间是几小格?(5小格) 5、你知道这一圈有几个小格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数一数) 6、恩,数是个好办法!怎么数?(5个5个数)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 7、现在你知道了吗?钟面一圈有几个小格?(60个小格) 8、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钟面上的12个数把钟面的一圈分成了12大格,一大格之间是几小格?(5小格)钟面的一圈也就有几小格? (二)认识时、分 师:钟面上数也好,格也好都是不动的,那钟面上什么在动啊?(针) 师:三根针你是怎么区分它们的呢?(最短的是时针,最长的是秒针,中间的是分针。)

时分秒的认识教案[教学]

时分秒的认识教案[教学] 时分秒的认识教案 执教:沃先桃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七册第78页时分秒的认识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 2、会看钟面时间,能正确地说出钟面所表示的时刻,学会记时间的两种计量方法。 3、教育学生珍惜时间,从小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时间单位的认识和进率。 教学难点:能正确地说出钟面所表示的时刻。 教具准备:钟面、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猜迷语。 师:现在我请小朋友来猜一个迷语。 “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嗒嘀嗒不停走,叫我按时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朋友。” 师:“同学们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 生:“钟” 师:日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钟,这些钟虽然大小不一,形状不同,但作用都是用来帮助人们掌握时间的。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明他是如何利用时间的。分别出示四副图,让学生试读。师:小明他很会利用时间学习生活,希望小朋友们也能做一个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好孩子。(出示文字“珍惜时间”) 师:我们要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就要学会看钟表。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几位新朋友。时、分、秒。(板书课题) 二、新授。 1、认识钟面。 师:请小朋友们拿出自己的钟,先认真观察,然后告诉老师在钟面上你看到了什么,同座位的可以互相讨论一下。 师:哪位小朋友来告诉老师,在钟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生:三根针、数字、有好多小格子…… 通过提问、引导得出:12大格、60小格、三根针(一根时针、一根分针、一根秒针)。 板书:时针、分针、秒针、12个数 师:看到这些,你们想知道什么,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生:怎样看时间,时针、分针怎么走,分针走一圈是几时,…… 师:小朋友们提的问题真不少,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认识一下时、分、秒。 2、认识秒。 师:秒针走一格就是1秒,秒针走一圈是几秒, (板书:走一格是1秒;走一圈是60秒)一秒时间到底有多长呢,请小朋友们把钟放在耳朵边听听,你听到了什么, 师:这嘀嗒一声就是一秒。它是在叫我们快点快点,现在请小朋友们把钟放在耳 朵边,跟着它一起念快点快点。 3、认识分。师:下面再请小朋友认真观察,看看秒针走一圈后,分针有什么变化,

时分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知时间单位秒,体验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以及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帮助学生建立“1秒”概念;通过创设游戏活动,引导学生经历“几秒”,并从中培养学生估算时间的能力,进而引导学生通过探索、猜测、验证,发现1分=60秒; 3、结合教学容适时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建立时、分、秒的时间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时、分、秒的时间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去年的10月12日我国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吗?(神六发射成功)对了,全国人民期待已久、全世界瞩目的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在这一天发射成功了!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那激动人心的场面吧!(画面演示神六发射倒计时,学生随着画面一起倒计时:3、 2、1),这样的倒计时你们还在哪里见到过呢?(出示主题图:春节联欢晚会现场,载歌载舞,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了10、9、8、7、6、5、4、 3、2、1) 2、刚才这样的倒计时你知道是用什么作时间单位的吗?(秒)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到比分更小的单位“秒”,秒也是一种时间单位。大家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是用秒来计时的?(学生举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展示课件动态画面) 3、揭题,看来呀,生活中用秒计时的地方还真不少呢!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来认识时间单位“秒”。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1、观察钟面,认识秒针和1秒。(画面演示:钟面) (1)师:你知道钟面上哪根针是秒针吗?(又长又细红色的就是秒针) 问:秒针从12走到1走了几秒?秒针走了几小格?引导学生一起得出: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就是一秒,走了5小格就是5秒,5个小格就是一个大格,那么一个大格就是5秒。板书: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再看秒针从2走到4,走了几秒?(10秒)再接着看,从6走到12,经过了多少秒?(30秒)为什么? (2)你还能说一说,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就是走了几秒。(同桌先说一说,再指名说) 2、借助钟表,体会1秒: (1)同学们都带了心爱的钟表,下面就请你们仔细观察钟面,如果上面有秒针的,你就放在耳边,仔细的听一听;如果是数字式的,你就仔细的看一看,它是怎样一秒一秒的过去的。(听声音的同学,谁来把你听到的声音学给大家听一听?引导学生学秒针发出的声音:嗞、嚓、嗒……这一声的时间就是1秒;刚才看数字钟表的同学,谁来介绍一下你的钟表上时间是怎样一秒一秒过去的? (2)投影仪展示数字电子表:这一栏的数字在增加,增加1的时间就是一秒;这儿有两个小圆点在闪动,闪动一下的时间就是一秒。问:生活中你们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这样用数字来表示时间的吗?(电脑、汽车、计算器、银行等) (3)你能用一个动作来表示一秒吗?(拍手、数数、眨眼睛、点头等) 3、根据体验,谈“1秒”的感受。 看了你们刚才的表演,你觉得1秒的时间过得怎样?(学生畅谈1秒时间感受)是呀,1秒的时间很短很短,但是,一些现代化的工具一秒钟可是能做很多事情呢,你们看(课件演示): (1)气式飞机每秒飞行500米(2)火车每秒约行55米(3)小汽车每秒约行20米 (4)卫星每秒飞行7900米(5)现代化工厂的流水线每秒生产成千上万个零件 (6)装配一台海信电视节约1秒钟,整个公司一年可节约成本500万元。 师:看了这么多的介绍,你觉得1秒的作用怎样?(作用很大、很广泛、一秒很有价值)所以呀,我们可不能小看这短短的一秒!那么现在你们对时间有什么新感受呢?谁来说说(珍惜每一秒、珍惜时间)对了,鲁迅爷爷说得好:“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画面演示)同学们要珍惜分分秒秒。刚才我们了解了一秒钟能创造那么大的价值,如果我们把一秒一秒地积累起来,我们就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4、游戏活动,估算几秒。 (1)跳绳活动,估算几秒。

环境教育研讨课教案完整版

环境教育研讨课教案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环境教育研讨课教案 《生态环境的保护》 泰来农场学校杨凯 一、目标的确定 课程标准中的具体内容标准是“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该条内容标准属经历水平的情感性目标。教材为学生从事相关活动提供了两个背景材料:(1)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介绍了一种因果联系分析方法。 由此,本节教学目标确定为: 1.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2.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4.运用资料搜集与分析的方法,了解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二、教学设计思路 学生对人口增长过快及其带来的诸多问题都有切身的感受和一定的认识。基于这些感受和认识,比较容易建立起“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两者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高中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能对许多自然和社会现象或事实作出科学、合理的评判。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本节教学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更多地从思考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方面给予具体指导。 由于地理学也涉及到了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内容,在教学设计时要考虑侧重点,避免简单重复,本节教学应围绕生态学上的问题。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将本节内容分成若干小主题,在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后,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查阅资料,撰写一份主题报告,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进行概括和总结。也可采用讲、议结合的形式,由教师呈现相关内容,启发学生思考

与讨论。教师在呈现相关内容时,应当尽可能辅之以具体的实例、图片等,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节内容可用1课时教学,现以后一种教学思路为例,说明教学实施的程序。 三、教学实施的程序

时分秒教案

《时分秒》教案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小时、分。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小时、分的时间观念。 2、让学生懂得如何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时间单位的进率和钟点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学生对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表示1小时,分针走一个小格表示1分,都不易弄清。 四、教具准备: 例1、例2 的模具(钟面);一个能转动的钟面。钟面和时间卡片。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一)出示一个小台钟 问:这是什么?(钟) 它有什么用呢?(能告诉我们时间)对!钟表的作用是可以告诉我们时间。 (二)看图提问 (1).看数学课本的封面。 问:小朋友手里拿着一个钟,你会说出上面的时间吗? (2).出示挂图(三幅作息时间图) 问:这位小朋友叫明明,你能从这三幅图中看出明明的作息时间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时间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时、分的认识(贴纸) 2、进行新课 (一)认识钟面老师出示并引导学生观察钟面,先看一看,数一数。回答问题: (1)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 (2)每个大格分成()个小格。 (3)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 学生看完,数完后先填写在<6>(练习纸)上。 订正时加问: ①从数字12到数字3一共有多少格?怎么知道的? ②从数字12转一圈又回到数字12共有多少小格? 出示(贴出)一个钟面: 在括号里填上多少个小格。 问:钟面上有几根指针、一样长吗? (师揭示:较短的一根指针叫时针,它表示多少时;较长的一根指针叫分针,它表示多少分。)(三)认识时、分 关系(进率) (1)演示: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 (2)放音乐,体会1分时间的长短。 同时指导学生边听音乐边数自己的脉搏和能算出多少道口算题。(提问两三个同学)<教育学生要珍惜课堂里的每分钟时间,认真听讲> (3)现在我们一起来观察,到底时针与分针之间有什么关系。(分两组观察分针和时针的走动情况) 问:分针走一圈是几格,即几分?(60小格,60分)时针走几格,即几时?(1大格,1时)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时分秒的认识说课稿

《时分秒的认识》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时分秒的认识》是冀教版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的第七单元的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认识1时=60分,体验1分钟;认读钟面上的几时几分;计算简单事情的经过时间;认识1分=60秒。第一课时是认识分。本节内容属于小学数学数与代数这一领域,认识钟表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内容,它是学生已经会认几时、几时半、大约几时之后,进一步安排的对钟表的具体认识。本小节主要是认识几时几分,并知道1时=60分,学生还要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在活动中体验感受1时、1分的长短,使学生在活动中初步构建起时间观念。它是学生学习本单元“解决问题”的认知基础,也是学生以后学习24 时记时的认知基础。教材的呈现重视创设丰富具体和现实的问题情景,以引导学生的认知需求。 教材共安排了两个例题,主要是通过主题情景图北京奥运会倒记时一周年庆祝大会开幕作为背景,引出认识钟表的学习,例1是认识钟面和认识“1时=60分”。例2是认识1分,体验1分时间有多长。例3是认识1时,体验1时有多长。时间和生活紧密相连,教会学生认读钟面,不仅是教学的内容,也是生活的必需。在课上,要充分体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关系,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从小建立科学的时间观念,良好的作息习惯。 二、学情分析

在正确理解了教材设计意图的基础上,我认真分析了二年级孩子的实际情况: 在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就能初步认读钟面上的整时数、整时刚过、快到整时的时间,并对作息时间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教给学生进一步认识钟面和掌握看钟表的方法,认识时间单位小时、分,知道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二年级孩子以随意注意为主,容易为内容活泼、形式新颖的学习活动所吸引。动手能力强,求知欲强。他们思考、观察、表达、练习、概括的能力尚未形成,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培养 三、教学目标 结合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正确认识钟面,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 1 时 =60 分。初步建立相应的时间观念。通过让学生拨学具钟,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增加学生的活动时间,充分感知1分和1时的长短。 过程与方法:利用网络教学,让学生自主、快乐的参与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引导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教育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了解有关北京申办奥运的知识,关心社会,关心时事。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